绿色建筑理论范文

时间:2023-11-02 17:15:26

绿色建筑理论

绿色建筑理论范文第1篇

随着现代建筑工艺的日渐成熟,防排烟系统的布局构建越发合理。但由于设计、施工等有关步骤缺乏完善,城市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风量和风压达不到要求风量和风压之所以会达不到合格要求,这和防排烟系统在初始设计过程中的不按实际办事是大有关系的。就风量而言,《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明确指出,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间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由计算确定,但是设计人员为了省时省力,却完全照搬《规范》提供的相关数据进行设计,造成了实际风量偏小。不仅如此,对于20%的漏风量,设计人员也没有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些都给日后选择风机型号埋下了隐患。就风压而言,设计人员往往不注意高海拔地区的大气压力状况,计算确定风压后,未对风机型号进行降效修正。这就导致正压送风越到底层或排烟系统越到末端时,风压越低甚至为零。2.相关部件安装缺乏规范防排烟系统的相关部件安装缺乏规范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土建风道问题。土建风道是高层正压送风系统风道的一般类型,风道的光滑是保证送风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些施工人员要么粗心大意要么不以为然,不给抹灰,留下了不少墙螺杆的孔洞,造成了风道粗糙系数的扩大。二是导流叶片问题。导流叶片的作用是避免风管变径时出现突然扩大或突然缩小等原因给风管系统带来的阻力,提高风机效率。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导流叶片却常常不被安装在铁皮风管的直角弯头。三是预留洞口问题。按照要求,土建预留洞口应该合适合理,符合尺寸。但是由于施工的马虎,预留洞口不是安装过高就是安装过低,给顺利通风排烟带来了麻烦。3.施工过程中的业主干扰业主干扰和施工技术是一对矛盾冲突,因为施工技术要求的是合理布局,保证防排烟系统正常运作,发挥该有的作用,而业主考虑的则是美观漂亮,追求的是装饰效果。比如,某些业主为了确保室内的好看,将本该设有防排烟的走内道窗户、防烟楼梯间以及电梯前室进行了全封闭处理。再如,为了在建筑外做幕墙装饰,一些业主完全忽略了可开启外窗的设置,既没有达到合格的标准要求也给一旦发生火灾的防救工作带来了问题。

二、对防排烟系统检查与维护的分析

1.系统检查为了能使防排烟系统最大程度地起到防止烟气中毒、规避火灾的作用,消防维护单位必须按时组织人员进行对防排烟系统相关设备的检查或巡查工作,并填写设备检查记录。具体而言,要查看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包括名牌、指示灯、开关控制、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信号是否反馈到了消防控制室。与此同时,消防单位要根据一定需要,适时对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机械排烟系统按照现场启动送风机组、远程启动加压送风机、自动启动送风机、手动复位送风口、现场检查并启动排烟风机、消防控制室远程启动排烟风机、自动启动排烟风机以及手动复位排烟口等具体环节的具体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一次梳理,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运作,从而降低火灾发生几率。2.系统维护维护是保障防排烟系统正常运作的又一手段,一方面,要经常对机械防烟、排烟系统的风机、送风口和排烟口等部位进行诸如扫除尘埃,添加油的日常维护,并不失时宜地对排烟阀等手动启动装置进行维护保养,每隔1~2周,由消防中心或风机房内启动风机空载运行5~6分钟。另一方面,每年既可以由现场手动开启、消防控制室遥控开启,也可以结合火灾报警系统的试验由该系统联动开启对高层建筑全楼的送风口、排烟阀进行一次机械的动作试验,从而检验相关部件的运转是否安全,螺母是否松动,指示灯是否正确,皮带是否牢固,设备是否变形、腐蚀等等,以做到及时的维护与保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是确保建筑通风换气,减少火灾发生几率的重要保护措施,但是由于初始设计或施工中的马虎及不以为然,导致了诸如风量风压不达标、部件安装不规范、业主好美瞎干扰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消防单位必须在工作当中认真做好对防排烟系统的检查与维护工作,及时修理及时处置,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居民的人身安全。

绿色建筑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内涵;理念;应用

什么是绿色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绿色建筑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及其原则

1.1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1.1.1 节能能源资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

1.1.2 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1.1.3 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1.1.4 绿色建筑的建造特点: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

1.1.5 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一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

1.1.6 利用可再生资源:绿色建筑还要根据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程度正日益增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建筑使用能源所产生的C02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也应运而生。

1.2 绿色设计建筑原则

绿色设计是一种集成设计,即设计方法集成和设计过程集成,它具有较强的多学科交叉特性,其设计应综合考虑生态、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注环境保护和材料资源的回收和重用,减少废弃物,贯彻环境保护的原则。

1.2.1 遵循生命周期设计原则二设计综合考虑人居环境的调研、规划及设计、建筑的施工与使用、环境的保护与发展、材料回收与处理等生命周期中各环节对环境及人的影响的设计方法。

1.2.2 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人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体,追求高效节约不能降低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1.2.3 利用并行工程技术,强调整体的生态设计思想:把并行工程设计的技术运用到人居环境的设计中,综合考虑人居环境的绿色设计中的各因素,并在设计过程中随时在各环节间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实现多因素、多目标、整个设计过程的全局最优化;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要遵循生态化原则,要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可循环。

2、绿色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生态景观设计一一绿色设计”已经成为设计界的时髦口号,另外,也有相当一部分管理层错误地认为“景观即绿化”“绿化即绿色”。至此出现许多问题,使实践中的“绿色设计”并不乐观。

2.1 概念区别不清楚

目前理论界和许多一线工作者对传统的“绿化”设计与绿色设计概念的区别认识不清,在许多场合将二者混为一谈,由此导致实践中的混乱。在一些标榜“绿色设计”的居住区的景观建设似乎只需搞好绿化就万事大吉,毋需在费心思琢磨其它的构景要素。因而不能在生态意义上起到积极的作用。而绿色设计含义远较“绿化”更广泛且深刻,它更多地与生态系统、大地景观、整体和谐、集约高效、生土技术等概念相联系。即便仅就住区中的开敞绿地而言,整体网络体系必须与动植物群体、景观连续性、城市风道、创造微观气候等诸多因素相吻合,才真正具有绿色设计的意义。

2.2 实际操作的矛盾

绿色设计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未来而言的,因此只有从大地环境整体上实现才能称是真正的实现,然而在现实中,宏观的绿色规划常常在微观开发中被肢解,反之一些局部地段或单项建筑对绿色设计的精心追求,却又被周围恶劣环境所消蚀。另外,图纸设计与实际操作也存在矛盾,一方面甲方出于造价的原因或是对图纸中景观设计的重要性的忽略和草率理解,蓄意削掉了这一部分而代之以随意的绿化。另一方面,也有些设计师为了美化图纸而在纸面上做了不符合实际的夸张的、难以实现的配景。总而言之,绿色设计在整体实现与局部操作间的矛盾难分难解。由此可以印证大力发展以建筑、城市规划与风景建筑学为主干,多学科交叉共融的人居环境,在混沌中创造整体的协调美,这是建筑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向。

2.3 利益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因一时的利益驱动一味地吸引投资,引起土地利用的无序化;重要的敏感项目缺乏环境影响论证,致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市场经济体系下,强制性的手段和道德上的约束在转换成市场价格信息方面总是功能极为脆弱,可以说,利益驱动的问题是阻碍绿色设计事业上的一个显在的制约因素。

2.4 理论与实际脱节

绿色城市、生态社区的研究需要横跨多个学科系统,其理论建构并非易事。而时下建筑界理论研究与实证操作的脱节则是另一个显在的问题。这将在客观上不利于理论的发表以及在实践中的探索和推广。

2.5 职业操守与社会责任问题

这是一个在规划及建筑领域内长期存在的问题,而由于绿色设计比以往任何理论和思潮都更为明显地与伦理道德相联系,就使得当代规划师和设计者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的问题变得更为重要。绝对的经营意识或者放弃责任的自我消解都不是事业所需,理想环境的现实将在我们描绘的蓝图上展开,这取决于设计者的思想、知识、判断和决策,也取决于我们的职业良知。

3、绿色设计时要注意的问题

健康建筑的设计应当包括五个方面:居住人的健康;能源效率;资源效率;环境责任;可承受性。

3.1 人的健康

人的健康涉及室内空气质量、水质量以及诸如光、噪音和电磁场辐射等背景因素。

3.1.1 室内空气质量

设计健康建筑应遵守以下原则:减少污染物:排除污染物;用新鲜空气稀释室内空气。(1)减少污染物:(2)排除污染物:(3)稀释室内空气:

3.1.2 水质量

湖河表面水以及和喷泉等地下水受到工业和农业的污染,引起了人们对饮用水质量的关心。要尽量采用市政水,无市政供水时才进行除菌处理。除菌技术有氯化、碘化、蒸馏、陶瓷过滤器过滤、紫外线照射、臭氧清毒。

3.1.3 光、声和辐射:(1)光:(2)噪音;(3)辐射

3.2 能源效应

提高房屋能源效率的措施主要有: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改善围护结构;改进加热、冷却和气候控制系统;降低电灯和设备的能耗等。

3.3 资源效益

有效的房屋设计可减少对工地、林木、煤炭、石油或与水有关的原材料的需求,缓冲对环境的压力。有效地建造方法可减少废料。

3.4 环境责任

绿色建筑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理论;建筑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绿色建筑理论的实质内容可归纳为: 降低建筑工程带给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理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建筑行业发展以及环境被破坏到一定程度才被提起的。当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人口越来越多,建筑师们就不得不去探寻新的建筑形式来适应人类社会变化带来的居住变化。一方面国家能源十分短缺,能源形势极为严峻,而另一方面,建筑用能极端的浪费,成为当前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过程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近几年来,随着新一轮全球性能源危机的来临,我国日益认识到能源、环境与发展的重要性,因而在建筑设计中越来越注重绿色建筑理论的体现。

一、绿色建筑概要

1、绿色建筑含义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材,节水等),减少污染并且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适用,健康与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非是指一般意义的屋顶花园或者立体绿化,而是代表了一种象征或者说一种概念,指建筑对环境无害,可以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以称之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等。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节省能源,充分利用阳光,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以建筑、人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人工手段与天然条件创造良好的、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与控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与使用,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2、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1)整体及环境优化原则;

(2)进行绿色建筑设计要考虑到应用环保节能材料和高新施工技术的原则;

(3)健康舒适的原则。

3、绿色环境的地域主义

绿色建筑要考虑如何与所在地的经济条件、气候特征、文化传统观念互相配合,从而成为周围社区不可分离的整体部份。绿色建筑作为一个次级系统依存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自然环境,与绿色房地产都不能脱离生物环境的地域性而独立存在。绿色建筑的实现与每一个地域的独特自然资源、气候条件、现存人类建筑、社会水平及文化环境有关。

二、绿色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所坚持的应用原则

1、建筑设计要与周边环境和谐一致

建筑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自然界的其他事物处于一种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中。所以,建筑物需要融入周围的人文环境以及自然生态环境,通过与人文环境以及周围的生态环境的互动达到动态的平衡,从而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这是我们设计的出发点。为此,设计时必须强调采用原材料、本地文化以及建筑资源,尊重本地的气候与自然的条件,让建筑展现出地域特色。注重建筑寿命周期的含义是,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不仅要考虑建筑规划设计阶段的环境因素,还应将工程对于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从而确保其运行阶段能给人提供舒适、健康、无害、低耗的空间。

2、体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绿色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应用中,建筑设计工程师应对工程周边的地形、地貌、自然水系、植被等自然条件加以综合应用,在维持景观与文化的连续性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周边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后果,如降低废弃物、有害气体排放等。

3、创建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建筑设计中应该对居民的精神与物质要求进行综合的全面的考虑,尽可能的创造优美和谐的环境,提升室内舒适度,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同时,降低环境污染亦是为建筑工程自身施工创造适应条件。绿色建筑理论建筑物的价值主要在于它的使用功能,就是宜于办公、居住以及其他需在室内从事的活动,这是建筑物之为建筑物的价值所在,不适合居住不成为建筑物,这是建筑设计的归宿。所以,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解决好通风、采光、采暖、换气、降温以及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问题,做到污水和垃圾无害化、资源化,确保居住环境的良好状态。

4、节约资源,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能源

在构建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对太阳能或者风能的充分利用。在确保任何季节中主导风向在建筑中的有效发挥和利用。除了设计,建筑的建造和应用材料的选择,也都要充分地重视到资源合理利用和分配的问题。尽可能地减少各种资源的使用,包括一切水资源、电力资源等,为资源可持续发展创造现实条件。

5、坚持经济、高效的原则

绿色节能建筑最好选用适宜技术与地方化材料,还兼顾地域特点的建造经验,不盲目地求大、求全,做到适宜投资、适宜成本和适宜消费的建筑,其功能应具有综合性,使用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可扩展性;绿色建筑作为人类的居所,其建造、使用、维护与拆除应本着符合人与自然生态安全和和谐共生的前提。满足宜居、健康的要求,系统的采用集成技术提高建筑功能的效能。

三、绿色建筑理论在建筑能源系统设计的应用体现

1、建筑能源系统所应达到的节能目标

能源系统是建筑各个系统运行核心系统,是绿色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所重点体现的内容。在建筑设计中,不能只顾如何节省能源的应用率,还应该尽可能的应用高效低碳的能源;加大对可再生资源以及能源的利用程度,最大程度地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以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做好建筑整体调温工作,合理分配各类型能源在不同建筑设施方面的应用;注重绿色建筑各项系统的节能。

2、体现绿色建筑理论建筑设计措施

关于现代建筑的能源系统设计,可划分为主动与被动方式两种,在运用当前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气候条件、资源运用、能源效率以及环境保护等重要因素影响作用,对节能新技术和新材料进行充分研发,主要有以下方面的体现。

第一,利用自然采光,采用中庭、玻璃幕墙、通窗等有效技术措施促使室内光线充足,提高原有建筑的采光质量,通过高度智能化的控管实现对阳光的引入,在改善室内光照条件的基础上,降低因灯光照明而带来的电能消耗。

第二,完善智能化遮阳系统。在建筑设计中,遮阳系统的应用可以使得建筑房屋光照强度均匀一致,有的情况还能塑造绚丽的光照效果。

第三,增强建筑墙体以及屋面的隔热保温性能。不管是选取主动或者被动形式的建筑设计方法,隔热保温系统的性能对于建筑各个系统的控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室内的保温百叶、双层隔热玻璃系统等节能技术正是实现这种性能的有效应用技术措施。此外,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改善屋内通风状况、创建热量收集系统、有效隔离噪音、应用太阳能发电材料等都能强化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理论。

结束语

在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理论所力求达到的目标就是采用多样化节能技术手段,进行人居系统受限的空间管制、功能组织、容量调控和资源配置,建立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安全、健康的共生关系,以有度的消耗地球资源,最优高效的使用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宜居、舒适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罗兰. 中小型社区公共绿色建筑造型设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

[2]刘薇薇. 中英中小学绿色建筑设计与应用状况的对比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3.

绿色建筑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寒冷地区;建筑设计;学生宿舍改造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背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发展的越来越迅速,相应的,建筑的能耗问题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很早就开展了建筑节能的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对建成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同样是建筑节能的重点,其设计内容繁杂,具体实施方法困难。本次改造项目地西安,属寒冷地区,对该类地区已建成建筑节能改造要逐步实施,本文提出了建筑节能改造具体的实施流程、方法和相应的政策,以使得节能改造能够有效、顺利的开展。

2项目概况

长安大学小寨小区2#学生宿舍,建造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校区内最早建造的几栋建筑之一。为5层的多层建筑,砖混结构,每层建筑面积约500,总建筑面积约2500。层高约3600,走道宽2400。

3现状分析

本次改造的项目为上世纪末建造的多层建筑,此类建筑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盛行一时,随着经济发展,这种住宅渐渐暴露在声、光、热等热工性能方面缺点:

噪声控制方面:通常的学生宿舍都采用内廊的形式,所以噪声干扰再所难免,建造老式砖混房屋所采用的材料、施工工艺受当时条件的制约,无法使每一个居住单元都有良好的隔声效果,加之基地北侧一面距闹市只有不到十米的距离,噪音问题更为严重;

采光效果方面:2#学生宿舍南北两侧布置居住单元,南侧日照,北侧采光,窗的上沿落在圈梁下,下沿距离地面900,窗尺寸为2100,由于层高较高(3600),所以窗面积保证了充足的采光,在宿舍内部,由于层高过高,没有吊顶,电灯的高度距离工作面较高,人在正常使用时,光线不够充足,需要辅助照明设备;

热工性能方面:夏季,南侧的大树很好的遮挡了直射的阳光,西侧、东侧只在走廊开窗,由于砖墙本身的热惰性高,而且厚实,能够较好阻挡太阳辐射;楼盖挑出约600,在层数不高的情况下,能够遮蔽正午时的阳光;而在冬季,砖墙面在寒冷地区能够很好的防风和防寒,但过大的窗洞热损失大,窗框为铝合金,冬季作为冷桥散热;门厅未设置门斗,冷风直接吹进走廊;

能源系统方面:采用常规能源供电,在夏季用电高峰期,电网负荷大常常停电;自然通风效果不明显,机械通风设备老旧,难以发挥作用;

水环境方面:2#学生宿舍上水采用地下井水,上水系统采用铜质管道,外包裹石棉,居住单元内并无管道出入,所有管道集中在两端洗手间,两端系统相对独立,独自成系统;下水系统采用铜质管道外刷银色防水油漆,与上水系统类似,设置在两端洗手间,相对独立;

废弃物处理方面:废物的处理采用集中存放,定时清理,并未分类收集,南侧15米开外设有校区垃圾存放站;废水并未设置特殊处理措施,生活废水一律排入市政管道;

绿化系统方面:南侧设有5m绿化带,种植树龄20年以上柏树,树木高大,树叶葱翠,为建筑物提供良好的绿化环境,北侧临街,街边中有行道树,高度达到2层楼,建筑物四周均并未种植草地,也无垂直,屋顶绿化。

4绿色建筑技术应用

4.1气候适应性改造

4.1.1外墙保温改造

本改造选择墙体外保温,外墙可以铺设面层,改善热工性能的同时也美化外立面。外保温材料选择为市面上主流材料。饰面层贴面砖。

4.1.2门窗改造

门窗的消耗为屋面的5倍,墙体的4倍,大约占围护结构能耗42%~51%。2#学生公寓门窗多为铝合金门窗,施工年代久远,缝隙、孔洞很多,给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造成很大的破坏。本次改造采用门窗洞口改造和门窗构件更新。

4.1.3遮阳改造

遮阳改造能够使建筑节能约29%。因此,好的遮阳不仅能够降低能耗,还能改善舒适度,遮阳构件同时是立面造型的重要元素。

4.1.4屋面改造

屋面占围护结构总能耗约25%,是重点改造部位。2#学生公寓的屋面是平屋面,保温隔热能力比外墙更差,需要进行绿色节能改造。屋面改造的主要有一下三种方式选择:(1)屋顶加设保温层;(2)屋顶增设架空保温层;(3)平屋顶改坡屋顶;(4)绿色屋面系统改造。

4.2空间利用性

4.2.1

楼梯间改造

建议将开敞式楼梯间改为封闭式门斗,避免冬季西北风灌入。对楼梯间的顶部加设可开启的通风口使热量从楼梯间顶部散失,加强整个楼梯间保温、隔热性能。

4.2.2走廊改造

2#学生公寓走廊为单内廊形式,采光,通风效果受限制,因此,在本次改造中,我们建议:由于走廊高度约3600mm,在走廊屋面加设吊顶层,吊顶起到的作用一是降低走廊高度,使得机械照明更加有效;二是在吊顶中增加通风管道,改善建筑风环境,改造为走廊的新风系统。

4.2.33阳台改造

2#学生公寓由于没有设置阳台,所以这里所指即为走道尽端两侧窗的改造作法,改造时将其围护结构做成整体保温,窗可改为双层窗。

4.3能源利用性

4.3.1 自然通风组织

建议在走廊的尽端两侧,建筑的东西外墙上加设直通屋顶的通风管道,管道连通每层的走廊吊顶,突出屋顶部分安装可开启的换气门。冬季换气门关闭,夏季开启,通过热压通风的方式将一层到五层的废气拔到屋顶,排出室外。同时,在每间居住单元的靠近走廊侧的墙上开设换气通风口,这样可以确保无论是否有人操作的情况下,都能够有自然通风到达室内,进行换气工作。

4.3.2自然采光组织

2#学生公寓的采光系统改造结合门窗的改造进行,门窗的尺寸和比例可以得到适宜的采光。将室内墙面和地面、天花装饰成浅色调,可以让室内更加明亮。

4.3.1.3设置反光装置

使用反光板进行采光的作用有:(1)将直射阳光反射到室内更深的地方。(2)将直射阳光反射到顶棚,漫射光线。(3)调节进入室内的光线数量,提高照明效果。(4)减少眩光的产生。(5)改善不同季节获取光线的平衡。

4.3.1.3利用非常规能源(太阳能)

在学生公寓改造中,我们建议采用太阳能蓄电池和太阳能光伏板老作为蓄热体。在南向和西向墙体立面上的间隙处,铺设太阳能蓄电池板,使得南向西向的多余太阳辐射被储存起来以备后用,而在屋顶则采用太阳能光伏板。

4结语

本文通过对长安大学小寨小区2#学生公寓的改造项目方案,进行绿色建筑改造实践。通过对方案的仔细思考、反复对比来确定最优。从中,获益良多,绿色建筑的改造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种方法,一种思路,一种思想。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建筑师所考虑的除了规划、建筑、水暖电外,还要有更全面、更宏观的考虑,即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所要做的也不仅仅是建筑从无到有,更是建筑如何与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工作。这就要求一个合格的建筑师具有跨专业的思维和知识,同时也对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建筑,是我们的使命,同时也是责任。

参考文献

沈芳亮《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改造中的应用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12

陈砚祥《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管理模式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1.04

林武生 强斌《南方既有建筑改造的绿色实践》《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实践》王迎《高校中低档学生宿舍可持续发展的探讨与实践》山西建筑 2005.10

绿色建筑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

绿色建筑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是伴随着城市建设而诞生的一种新的生态建筑理念。传统建筑设计主要从建筑的功能性、结构美学、形式等方面进行建筑考虑,而绿色建筑将建筑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学科进行交叉融合,重视建筑设计与自然相协调,将建筑与生态系统巧妙结合,使建筑具有了有机生命元素。绿色建筑学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首先是人类对建筑的需求不能无节制的膨胀,要注重建筑资源的利用率,将建筑融入生态系统的整体,打造承担生态功能的有机建筑体。然后,绿色建筑要符合人类聚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最大限度的合理开发绿色能源,改善人的生活水平和提高生活品质。最后,绿色建筑不仅仅提高人类对建筑设计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创造绿色聚居环境的精神文化,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1.绿色建筑技术及材料

绿色技术(Environmental Sound Technology)又称之为“环境友善技术”,简称EST,包括绿色建筑技术、绿色环境技术、绿色产品技术等,本文讨论的绿色建筑技术即是绿色技术的一个技术范畴。绿色建筑技术与传统建筑技术有着质的不同,绿色建筑技术以可再生能源作为建筑施工与生活用能,利用多级链式使用方式增加能源的利用效率,利用绿色环保建材进行房屋建筑,在物理环境上积极创造开发绿色建筑生态环境。

西方绿色建筑技术及材料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传统建材的优化改造,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比如西欧一些国家在早期采用内含空气的外墙保温材料、密封保温性能良好的双层玻璃、具有自动温度调节装置的供暖设备等;第二阶段是对现有技术的开发,一些国家利用现有的节能技术建设了一批绿色建筑示范基地,比如英国密尔顿-肯斯的能源村,利用机械通风带热回收装置、含氢气的双层玻璃等绿色技术;第三阶段是对新型材料及技术的开发,比如轻薄的硅气凝胶隔热材料、室内通风回热系统、智能室内温度调节系统、红外线反射技术等。

2.绿色建筑学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西方绿色建筑学理念的本土化

西方发达国家的绿色建筑学是在一定的城市发展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的,我国的城市建设水平处于发展阶段,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绿色建筑技术和材料要符合本国国情,将西方绿色建筑学理念本土化体现在绿色节能设计上,既符合绿色建筑学理论也是我国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筑设计中的绿色节能理念以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提高能源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建筑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营造绿色舒适的居住空间为目的,能够做到“人――建筑――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2.2绿色节能整体规划

建筑设计在整体规划时要对当地的人文、地理、气候环境做充分的调查,比如周遭的地势、四季的风向、气候的变换带来的温度和湿度的不同、周遭工厂建设情况等,根据这些复杂的影响因素,采取合理最优的节能规划。北方天气寒冷,楼盘设计规划通常采用避风、向阳两条原则,这就考虑到楼盘周围的建筑环境和地区的风向进行布置,如果楼盘周边没有高大建筑维护,就要尽量上风向,或者种植人工林增加风阻系数。南方天气炎热潮湿,楼盘设计要顺着主导风向,规避高大建筑群,增强楼宇的通风系数。此外,楼盘设计还要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比如附近的公园、广场、工厂和河流。对于临近公园或广场的楼盘,可以适当增加楼房建筑密度,减少小区内的绿化规模;对于周围建筑密集,存在工厂、厂房的楼盘,则要增大小区内绿化规模,来抵抗噪音、废气污染,营造温差小、通风性强、含氧高的区域小气候,减轻楼房居住环境的供暖和排热负担。

2.3楼房建筑框架的节能设计

外墙的建筑面积最大,节能潜力开发也最大。外墙的设计关系到室内温度的调节,墙体的热传导性能决定着夏季是否能够阻挡室外热浪的侵袭和冬季是否能够阻止室内热量的扩散。墙体的热传系数取决于隔热保温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我国的外墙保温结构通常包括外保温、内保温和夹心层保温,三种保温结构墙体各具特色。外保温结构墙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热桥、冷桥的出现,并且结构坚固,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夹心层和内保温多用于我国东北地区,保温性能良好,但厚度较大、工艺成本高,并且影响室内使用面积。

门窗在现代建筑中的面积越来越大,钢结构高层建筑的整体玻璃外墙、地层的大落地窗等隔热保温功能较一般,应适当降低玻璃的通透性,提高门窗的密闭性,采用中空玻璃、吸热玻璃、热反玻璃等新型节能环保材料。

屋顶的隔热保温作用也很明显,通过增加屋顶的隔热保温层,种植绿色植被,打造绿色环保屋顶,还可摆放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发电板,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的热辐射,增强屋顶的隔热保温效果。

2.4建筑设备的节能设计

北方地区的冬季供暖消耗占据房屋能耗的主要部分。建筑设计要合理规划楼宇的供暖系统,扩大供暖的集中性,采用新型天然气供暖设备,提高供暖效率。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可创新供暖收费系统,户主可以自主调节室内温度,在外出时降低供暖温度,减轻供暖系统负担。

3.结语

西方对绿色建筑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已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它的研究大多基于建筑单体的设计,没有真正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建筑学的发展,因此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建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而我国的绿色节能建筑还出于起步阶段,在技术科研、成本投入等方面还不成熟,建筑的绿色节能设计要符合我国当前国情,在节能设计中充分利用绿色能源,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 Brenda Vale, Robert Vale. Green Architecture: Design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M].London:Thames and Hudson Ltd,1991.

[2] Sim Van Der Ryn,Stuart Cowan.Ecological Design[M].Washington,DC: Island Press, 1995.

[3] Conceptualizing Discourses on Ecological City and Its Planning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J].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9(12).

[4] Ken Yeang.Designing with Nature:The Ecological Basis for Architectural Design[J].New York:Mc Graw-Hill,Inc.1995.

绿色建筑理论范文第6篇

绿色建筑整合设计是实现绿色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路径,其主张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在保证建筑体使用以及使用寿命的同时,尽可能地依据相关学科的知识,从整体和局部两个层面出发,实现人、自然以及建筑三者之间的和谐共融。然而,这种设计理论实际上需要在一定的设计目标指导下进行,总的来说,其主要表现在功能目标、环境目标,以及经济目标等几个方面:首先,绿色建筑整合设计与普通建筑相比要求较高,不但需要满足基本的功能要求,而且还应注重环境舒适度方面的考虑。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要求,建筑设计师需要灵活运用物理学、人体工学和心理学等知识。其次,绿色建筑整合设计追求的另一重要目标是环境目标,在能源使用方面不但需要优先考虑使用再生能源,而且还应想法设法提高利用效率。最后,绿色建筑经济效益的好坏决定着其能否健康、稳步的发展,因此,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经济目标过程中应慎重考虑。即要求设计时严格控制各个环节,在保证建筑物质量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开支。

2绿色建筑整合设计理论的实际运用

事实上,绿色建筑整合实际的设计运用好主要集中于对其建筑单体的设计,其又具体涉及到建筑的空间、结构内外部环境等几个方面:

2.1空间形式上的应用。

由于建筑空间包含室内与室外两部分内容,因此绿色建筑整合设计理论的应用体现在室外空间形式与室内空间形式两个方面。首先,绿色建筑外部空间形式是决定建筑能耗大小的重要方面。千差万别的建筑外部空间形式,造成不同建筑能耗存在较大差异,除此之外这种差别还体现在建筑自然能源获取方面,即处在不同风向、El照等自然环境中的绿色建筑物获取能源的形式和程度明显不同。因此,很多绿色建筑设计时就对其所处的自然环境进行综合的分析,并结合其方向、光照的特点设计。例如,伦敦市政厅建筑设计时着重考虑了其夏季温度较高,以及采光的问题,特意将其建筑整体设计成向南倾斜的形式,不但保证了建筑物阴暗面的采光,而且减少了受阳光直射面积,体现『绿色建筑整合设计理论。

2.2建筑结构上的应用。

首先,结构与空间的整合。现代很多建筑采用柱子、板、梁等组合而成的结构体系,由于未利用绿色建筑整合设计理论做指导,使建筑物的结构与空间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事实上建筑物可利用空间和结构覆盖空间比较接近时,不但能够提高建筑空间的利用率,而且还能降低空调、采暖、照明等设备的能源消耗。绿色建筑整合设计对该面比较重视,建筑设计师在充分把握绿色建筑整合设计理论基础上,将建筑的空间与结构进行有机整合,使两者结构保持高度统一,使绿色建筑的能源消耗更为合理。其次,结构与表皮的整合。绿色建筑设计对建筑物的结构与表皮的整合较为重视,因为两者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建筑物更具情趣,更重要的是能够显著提高能源利用率。将建筑物的结构与表皮整合在一起较为典型的代表当属伦敦的蛇形画廊凉亭,使整个空间结构外观富有情趣和动感。

2.3室内环境上的应用。

建筑物内良好的光环境是保证人们正常生活的必要条件,因为合理的光环境不但能够减少人工照明系统的能源消耗,而且还能有效缓解视觉疲劳,进而提高人们生活的舒适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现在建筑物设计在绿色建筑整合设计理论指导下,一方面在利用太阳光注重遮阳方面的考虑,有效避免太阳光直射产生眩光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当建筑物的采光不能满足要求时,对天井、中庭进行简单的处理增加室内的采光量。同时,在现代科技推动下,一些新的技术被应用到在建筑物设计中,以达到提高室内采光量的目的。

3结束语

经过上文的分析和介绍,我们对绿色建筑的内涵、重要性以及绿色建筑整合设计理论的相关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从中可以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种可以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建筑,其具体建设起来并非易事,实际上,无论是在绿色建筑整合设计理论,还是在绿色建筑整个设计理论的具体运用上,其都需要严格地依照其内外部的实际环境,并且以一种局部与整体,整体与部分的多视觉理念,切实地实现各种绿色目标。总之,我们作为绿色建筑的实际建设者,应该在实际的工作环节中,不断加强自身的设计素养,不断分析和总结相关经验,真正意义上将绿色建筑整合设计理论的效用发挥到最大。

绿色建筑理论范文第7篇

1.从技术观上剖析绿色建筑

首先应是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对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应该从由来已久的“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这样的古老生态箴言中得到启示。历史告诉我们,自然是不可战胜的,我们只能去适应它而不是与之为敌,建筑也是一样,与自然和谐共处而不与之对抗才是真正的出路。再者应把建筑与人关系的重点应放在创造宜人的居住环境上。建筑从人的角度考虑,往往会破坏一定的生态平衡,但是如若纯粹以自然的角度来衡量,则将使得建筑变得难以适合人的居住。低技术的绿色建筑的主要目的就是来解决这个矛盾的,通过一些适当的技术措施来均衡个人对于建筑的使用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

2.低技术绿色建筑的技术措施

(1)建筑材料的利用

现代社会的建筑,特别在中国,建筑材料大多使用的是高污染、高能耗且不能循环利用的混凝土、粘土砖和各类砌块。而在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加拿大、日本与北欧国家,绿色生态的概念深入人心,各类高污染的建筑材料都很少使用。木材、竹子、泥土等环保、低碳的建筑材料得到他们的青睐。木材作为一个可持续的资源,是一种很好的绿色建材。在所有的建筑材料中,木材在制造、运输和供应的过程中需要的能量最小,并且对环境所带来的负荷最小。木材还有很好的隔热性能和抗震性能,这也是它被当做低能耗房屋理想材料的原因。木屋是一种具有高技术特性的低技术建筑。当然,除了木材之外还有泥土、石材和竹子等也是很好的低技绿色建筑常用的材料,这里就不进行过多介绍了。

(2)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利用技术主要分为主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和被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主动式太阳能技术主要包括将太阳能进行储存以及转化为其他的能源进行使用的技术,技术复杂,多用于高技术生态建筑中,比较常见的有太阳能屋顶、太阳能光伏玻璃和太阳能光伏外墙等等。被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则多用于低技术绿色生态建筑中,它主要是通过建筑的朝向、建筑材料和构件的选择、建筑内部空间布置以及外部环境的处理达到增加建筑对阳光的利用,营造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居住环境。其中对建筑的一些基础构件(墙体、地板以及窗户等)的恰当选择和运用能比较合理的满足人们的要求。常见的被动式太阳能供热系统一般包括南向窗户的蓄热与集热。

(3)自然通风

低技术绿色生态建筑理论中的自然通风的基本方法与理论是首先通过分析建筑的内外墙压力的差值来保证建筑的自然通风。这个压力差受建筑附近地形以及阻碍风力的障碍物、建筑的体量与朝向以及当地不同时段的风速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根据对风分析的结果能够使得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中迅速做出合理的对策与措施出来;其次是空气密度差异的考虑以及运用,由于不同温度下的空气密度也不尽相同,那么很可能因为墙面之类的围合结构的相隔致使两侧温度不同,那么两侧压力的也不同,压力差从而产生气流。一般情况下,建筑的室内温度往往会比室外温度要高,建筑内部会由于下部与上部压力的不同产生由下向上的气流,冷空气从建筑下路涌入而热空气则在建筑上部被排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烟囱效应。

(4)天然采光

建筑的天然采光的好与坏一般取决于建筑形式是否能够满足天然采光的需要,从目前看来最佳的采光方案是采用一些中庭和侧窗将天然光引入进深空间,增加建筑内部空间受到自然光照射的区域。除了通过建筑的形式来实现天然采光之外,还需要一些人工手段来控制日照给人们带来的一些不便,主要包括遮阳百叶等可调控的遮掩措施来保证天然采光的可调节,满足不同建筑功能对采光的需要。除上述几点技术措施之外还有水的利用等技术方式方法,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二、低技术绿色建筑在中国的状况

中国的飞速发展固然令人欣喜,但迅速的发展伴随而来的各种问题也必须值得我们去重视:据统计,中国当前的建筑总面积约为400亿m2,预计以每年18~20亿m2的速度高速增长。建造和使用建筑所消耗的能源大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3,所需建材的生产能耗占总能耗的46.7%。建设用水占总用水量的47%,钢材占30%,水泥占25%,建筑垃圾占40%,建筑污染在环境总污染中占了34%。这么多刺眼的数字在提醒着我们必须在建筑建造中更多的运用绿色生态技术,根据我国的现状来说,由于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我们对于绿色生态技术的运用要采取因地适宜、适时、适量的原则。在发达地区可以考虑在不对环境造成破坏和合理使用资源的基础上采用更多的高技术生态科技来进行建筑设计,在不发达的地区则可以合理的推广和使用低技术生态技术来解决一系列的相关问题,提倡节约环保。

三、结语

现在的很多绿色生态技术都还存在许多的难题比如技术的不完善、高昂的造价以及所产生的效能等,这些仍然等待进一步的解决和完善。所以在国内大部分城乡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地区提倡与推广低技术绿色生态建筑具有比较广阔的前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这些低技术生态技术结合我们所在的当地的气候、人文、地理等条件设计出适宜当地居住的绿色生态建筑,所以我相信,低技术生态建筑在中国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与前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

绿色建筑理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绿色理论;建筑设计;节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绿色建筑理论就是指在建筑的规划和设计的时候对周围环境的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在施工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最低,建筑的使用阶段可以提供给人们健康的舒适的以及低耗的使用空间。所以,绿色建筑可以概括为在整个的建筑使用的寿命内,对资源以及能源进行的消耗降到最低,产生的废物最少,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以最少的能源和资源消耗以及环境的损失,获得最佳的居住环境的建筑模式。

一、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依据的是可持续的发展的原则,对建筑进行科学的设计,可以形成自然的通风、自然的采光、低能耗的围护结构、对太阳能进行利用、对地热进行利用、对中水进行利用以及智能的控制等,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建筑的和谐统一。

绿色建筑强调对资源进行高效的循环,进行最大程度的节能,对废物的排放量进行减小,提高舒适的居住环境,将能源以及资源进行的消耗控制在经济合理的水平上。

二、绿色建筑理论下,建筑的节能设计在建筑中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的节能的设计中,最重要的是对建筑的工程施工中对能源的消耗进行减少,对建筑的能源利用的效率进行提高。这要求设计的人员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有计划的、有目的的规划。

1、建筑规划中的节能的设计

在建筑的规划设计中,要对整个工程进行的实际规划进行了解,结合规划的环境,渗透进节能环保的理念。

(1)建筑的选址和布局。在对建筑进行规划的过程中,不同的建筑区域进行规划的方式是不同的。寒冷的地区,设计的人员在进行建筑的规划时,习惯把建筑物放置在向阳的和避风的位置,这样可以使建筑物使用的过程中对太阳能进行有效的利用,减少建筑物的热损失。在南方的气温高的地方,设计的人员将建筑物和当地的夏季的风向进行结合,空气的热量流动进行加强,实现建筑的节能。

(2)建筑的体型以及朝向。在进行建筑物的节能设计时,建筑物自身的朝向问题影响到了建筑的节能。在北方的寒冷地区,建筑物的南北的朝向可以便于冬季的照明以及采暖,降低能耗。南方的气温炎热地区,建筑的朝向要做到遮阳以及控制好季风的风向,起到散热和降温的作用,进行总的平面的设计时要进行合理的布局。

(3)对室外的环境以及绿化方面的设计。建筑行业在施工的过程中,对能源的耗费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为了对这种现象进行遏制,就要求建筑的设计人员依据绿色建筑的理念,将环保节能的设计运用到建筑的设计施工中,使能源减少浪费,对能源进行利用的效率提高,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根据当地的气候,选择相符合的绿化植物的种类,最好选择本地的植物,确保植物的成活率,降低绿化的成本。

2、建筑的围护结构进行的节能方面的设计

建筑的工程在进行节能设计的时候,对建筑的围护结构进行的节能设计,表现为墙体的节能设计、外窗的节能设计以及屋顶的节能设计。

(1)墙体的节能设计。在进行建筑的节能设计时,外墙是建筑的护的结构中的核心的组成部分,因此外墙使用的材料的性能对住户日常的生活以及建筑实际消耗的能量。在进行墙体的节能施工的时候,一般的节能的措施是使用高效的保温的隔热的材料实现,进行相关的施工技术,填进墙体内,使得原有的墙体基础上形成复合的墙体,提高墙体的热阻性能,保证墙体的施工质量。

(2)外窗的节能设计。在工程的建筑设计中,窗户的作用是居住环境的采光以及通风,并且具有围护的作用。在进行窗户节能的设计中,设计的人员要根据工程的总体构造,对窗墙的面积比进行控制,选择保温和隔热效果都很好的窗户。

(3)屋顶的节能设计。屋顶的节能主要是在建筑的屋顶上使用相关的技术进行建筑的节能设计,改善生态的环境,对建筑的资源浪费以及建筑的成本的投入进行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充分对建筑的资源进行利用,实现建筑的节能。例如使用隔热的保温层,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屋面吸收的太阳的热辐射。

3、建筑设备方面进行的节能设计

随着人们的居住条件不断的提高,建筑设备的需求方面在不断的提高,主要有:(1)采暖空调的系统节能。在进行采暖空调的节能设计时,设计的人员应该根据采暖的系统热源,对供暖的系统进行完善,提高系统的供暖的效果,对供热系统中消耗能源量进行降低。在进行空调的节能系统设计时,设计的工作人员应该注意,由于空调的节能设计使得建筑过多的受到太阳的辐射,因此进行实际的设计时,依据建筑的实际内部的构造,将外窗的大小以及窗户的朝向进行相互融合,起到节能的效果。

(2)电气以及卫生器具的节能设计。在进行建筑的节能设计的时候,由于电气设备和卫生器具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它们的节能设计也非常的重要。对电气设备的节能,要求设计的工作人员根据光源的实际情况,使用自然界的光源, 将它们和实际的设计相互融合,节约电能。选择的灯具,要使用可以高效的节能的灯具,降低电能的过多浪费。卫生器具进行的节能,重点是节约用水,因此要合适的选择节水的器具,对日常的用水进行节约,避免浪费水资源。

4、使用可以再生的资源起到节能的设计作用

在进行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中,设计的人员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使用可以再生的资源进行相关的节能设计。例如:在建筑中充分的使用太阳的光和热,并通过相应的技术可以把太阳能运用到日常的生活当中;结合工程当地的实际状况,尽量的使用风能以及太阳能等自然的能源,既可以节约生活的能源,又可以对能源的利用效率进行提高,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能力,减少对外界的废弃物排放,保护建筑周围的环境。

结语:

绿色的建筑设计观念在建筑的节能设计中非常的广泛,既可以提高建筑的自身的性能,又可以节省建筑的资源,对施工的成本进行降低,因此对建筑的施工非常重要。这就要求设计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工程的设计中,结合施工的实际的结构,将绿色的理论运用到工程的施工设计中,既能满足生活的要求,又能起到绿色环保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敏. 浅议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方法及误区[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

[2] 田华,赵文学. 浅谈绿色建筑设计[J]. 山西建筑, 2010(11) .

[3] 陈捷. 探讨绿色可持续性建筑在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J]. 山西建筑, 2010(11) .

[4] 王晓银. 绿色建筑及其设计浅谈[J]. 科技风, 2009(01) .

[5] 赵惠萍. 基于绿色理念的建筑节能设计研究[J]. 山西建筑, 2012(23) .

绿色建筑理论范文第9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政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5-0294-04

引言

建筑是全球主要资源消耗者与污染物排放者之一,其消耗了50%土地矿石资源、40%的能源、70%木制品以及50%以上水资源,同时,人类活动40%的垃圾为建筑垃圾,30%以上的空气污染物也源自建筑[1]。毫无疑问,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推广绿色建筑势在必行。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源自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发展并推广绿色建筑符合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编制的《绿色节能建筑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新建城镇及农村绿色建筑11 亿m2,对5.7 亿m2建筑进行节能改造[2],并从2017 年起城镇新建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实现这一目标不仅仅要依靠科学技术发展,还需要合理的政策支持,绿色建筑政策理论在很大程度起决定性作用。

一、国内绿色建筑政策理论成果梳理

(一)激励政策

地产商愿意发展绿色建筑,但他们更关心由此带来的成本增加,因此需要适当经济激励政策。在这方面,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积极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设立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以激发承包商积极性;财政部设立了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连同财政部出台了以鼓励建立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办公建筑节能体系的资金管理办法。在理论研究方面,刘玉明分析北京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增加政府对绿色建筑采购、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优惠、信贷优惠、价格优惠等五大主要政策原则[9]。闫瑾等人运用有限理性条件下进化博弈理论,研究政府与开发商群体的非对称博弈问题,建议政府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各种资源优势,保持高度理性,打造诚信政府[8]。金占勇建议中央政府采取以供给端为导向的、“胡萝卜+ 大棒”式绿色建筑经济激励机制,以及分阶段的经济激励方案[7]。

(二)制定推广绿色建筑行业标准

合理科学的行业评价标准对于绿色建筑有着积极指导作用。中国已初步建立了国家和地方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与绿色建筑有关的《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等数十项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住建部还专门成立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管理工作。但是,基于中国绿色建筑发展起步晚,相对落后的客观事实,这些标准还不够完善。刘晓娟、王建廷等人通过中外政策对比,指出中国现阶段问题:设计标识多,运营标识少,很多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达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但由于设计变更、施工质量低等问题,无法实现最终效果 [6]。另外,中国还大量采用国外评价标准,由于国情的特殊,这些外来标准难免“水土不服”,例如美国的LEED标准中对于可持续社区的评价涉及人口密度与人均资源这些指标,鉴于中国是人口大国,因此不能照搬美国标准。

(三)强制性政策

推广绿色建筑必须严格整治“三高”工程项目,需要借助法律等强制性手段。中国现阶段已经出台了大量相关法律:国家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这是为发展绿色建筑而制订的法律法规;住建部也先后出台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等文件,从能源利用的角度对建筑的建设和运行提出要求。其中,《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出台,为绿色建筑的实施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法规依据。在此基础上,刘晓天等人建议,限制使用和淘汰落后产品,并形成一种制度,加速新型绿色建材的推广应用[5]。姜伟新在第四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提出,要加强执法监督与可操作性,中国已经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法律体系,但是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督,并且存在可操作性低等弱点。随着相关政策不断完善,这一现象必然有所好转。

(四)国外先进政策借鉴

中国绿色建筑政策发展要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理念,避免发达国家“先污染再治理”路线。袁镔等人系统梳理澳大利亚相关政策,提出要加强政府的参与性与示范作用,政府带头推广绿色建筑使用,并且建议实现信息公开化,促使开发商提交污染物及能耗相应报告[10]。张扬对纽约州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分析,提出绿色建筑税收政策要符合业主及使用者利益,与此同时,要确保开发商受益的独立性[11]。清华大学方东平对美国绿色建筑主要政策法规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美国现有绿色建筑先关法律、规范,认为强制性标准与自愿性标准要同时建立、互相补充[1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马欣伯研究了日本绿色建筑政策,提出要充分利用市场,同时结合强制政策,互相互补[13]。在充分借鉴西方先进理念同时,要充分结合中国国情,发展自身理论。

(五)产业政策

产业结构决定产业绩效,相应的产业政策要科学合理,这里的产业政策不仅仅包括建筑业也包括其相关行业。目前国内这一领域理论研究有了很大进步。刘晓娟、王建廷等人认为,绿色建筑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用系统的观点制定绿色建筑产业政策,注重产业结构、行为与绩效的关系[6]。闫振林通过研究绿色建材产业,提出整合建材生产企业,正确引导企业创新发展,形成绿色建材产品大规模生产,对于高能耗、高污染的材料坚决整治、淘汰,壮大绿色建筑产业[1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张建国等人认为,绿色建筑与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绿色建材产业等密切相关,发展绿色建筑,必将拉动建筑工业化、建筑设计咨询服务、绿色建材、可再生能源、节水等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为未来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也有利于提高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增加就业岗位,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向低碳、节能、环保转型[16]。

二、中国绿色建筑政策理论现状分析

通过对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研究,分别以“绿色建筑政策”、“可持续建筑政策”、“节能建筑政策”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之后对文献进行筛选、梳理,最终剔除两数据库重复文献,共获得78篇绿色建筑政策相关文献。最后,本文对所有文献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与统计分析,从文献数目时间序列、研究基金支持状况、主要研究刊物、研究层次、研究热点等五个维度分析中国现阶段绿色建筑政策理论研究状况。

(一)文献数目时间序列分析

从文献总数分析两大中文期刊数据库仅78篇绿色建筑政策关文献,系统性研究稀缺,这说明中国现阶段对该领域研究远远不足。从文献数目时间序列分布图(由于2013年尚未结束,因此不将其纳入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绿色建筑政策研究起始于2004年。这篇文献是于春普在国际生态城市建设论坛上发表的,该文章提出通过加强宏观管理、宣传教育、制定行业标准、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等政策来实现绿色建筑推广。从总体分布分析,中国绿色建筑政策研究文献逐年递增,2004—2009年这个时间段,增长速度较慢,2009—2012年增长速度加快。随着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相关研究会不断增加,并且文献增加速度加快。

(二)研究基金支持状况分析

科学研究需要合理的资金支持,其主要来源于科研基金。全部78篇文献中,仅有5篇得到了科研基金支持,支持率为6.4%,这说明中国这一领域研究基金支持明显不足,有理由认为资金不足是造成现阶段研究落后的一个原因。当然,科研基金获得与研究机构的科研能力有关,但从绝对数目上可以看出,现阶段国家对于绿色建筑政策研究重视不足。全部5项基金除两项为国家科研基金外全部为山东省地方性基金,这一方面说明山东省对该领域研究较为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他地区对其重视程度不足,中国绿色建筑政策研究存在区域性不均衡。

(三)主要研究刊物、研究层次分析

对文献来源进行系统梳理后,本文发现《建设科技》、《中国经济导报》两本出版物文献贡献数最多,其中《建筑科技》是由建设部主管,建设部科技司指导,对中国绿色建筑政策理论贡献最大。这些刊物推动了该领域理论研究进步,但其大部分属于新闻报道类刊物,主要起到宣传作用,理论研究深度不足,学术类期刊较少,这反映出中国现阶段研究处于概念理解阶段,今后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全部研究有82.4%属于社会科学研究。从研究层次来分析,18%的研究属于基础研究,9%属于工程技术研究,63%是行业指导性研究,比重最大,这说明中国现阶段该领域研究旨在通过政策制定来指导建筑业主体行为。实现绿色建筑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良好的宣传以及政策导向也起到关键作用。

(四)研究热点分析

通过对文献系统梳理,本文发现“激励”(15篇文献涉及)与“可持续发展”(20篇文献涉及)为现阶段中国绿色建筑政策研究的热点。其中,“激励”研究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激发各利益相关者参与绿色建筑推广,具体内容在上文有所介绍。而“可持续发展”研究主要从中国宏观发展战略出发,论证绿色建筑政策必要性。可见,中国现阶段研究热点是:合理利用经济杠杆,充分发挥市场经济配置资源活力,推广绿色建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还梳理了影响力最强的研究文献,这些文献被应用次数与下载次数很多,有着广泛的影响。这些文献大多是关于国外先进经验的介绍与引进,在上文有详细介绍。

三、问题与建议

1.中国现阶段对于绿色建筑的法律体系已经建立,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可行性与监管力度不足。建议设置专门的监管部门,保证这些部门的独立性,同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提高其科学性与合理性。

2.大部分绿色建筑标准为设计标准,缺少运营标准,并且过于依赖国外标准(中国为LEED标准世界第二大使用国)。中国必须完善自身标准体系,发展运营标准,充分借鉴国外经验同时结合国情,保持自身独立性。

3.在产业布局上没能充分抑制高污染行业,对于“三高”建筑治理不力。当然,这与中国国情有关,随着中央产业政策的实施,这一局面有望好转。

4.对于绿色建筑理论研究重视程度不足,并且存在严重区域性不均衡,具体体现在文献数目少、科研基金少。建议政府提高相关科研支持,加强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中国绿色建筑理论研究水平。

5.中国现阶段绿色建筑理论深入程度不足,过于依赖国外理论。高校与研究机构应该承担这一艰巨责任,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理论,开设相关课程与学科,并且培养与之适应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代德伟.政策牵引市场绿色建材喜迎“春天”——《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亮点解读[J].混凝土世界,2013,(3):10-14.

[2] 李丽辉,韩洁,杜宇.绿色建筑将新增十亿平方米[N].人民日报,2012-05-07(010).

[3] 马驰,丁俊慧.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7):17-19.

[4] 宋雅杰.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模式与政策选择[J].特区经济,2010,(4):237-238.

[5] 刘晓天,任涛,汤洁.议绿色建筑激励政策[J].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8,(2):62-65.

[6] 刘晓娟,王建廷.国内外绿色建筑激励政策比较研究[J].城市,2013,(1):65-68.

[7] 金占勇,孙金颖,刘长滨,张雅琳.基于外部性分析的绿色建筑经济激励政策设计[J].建筑科学,2010,(6):57-62.

[8] 闫瑾.发展绿色建筑的政策激励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8,(10):119-121.

[9] 刘玉明.北京市发展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6-51.

[10] 袁镔,宋晔皓,林波荣,张弘.澳大利亚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及评价体系[J].建设科技,2011,(6):64-66.

[11] 宋阳.单凭市场机制是不够的[N].中国经济导报,2010-01-16(C03).

[12] 方东平,杨杰.香港台湾地区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及评价体系[J].建设科技,2011,(6):70-71.

[13] 马欣伯,李宏军,宋凌,朱颖心.日本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及评价体系[J].建设科技,2011,(6):61-63.

[14] 林文诗,程志军,任霏霏.英国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及评价体系[J].建设科技,2011,(6):58-60.

[15] 闫振林.绿色建筑材料产业经济政策研究[J].经济师,2012,(4):79-104.

[16] 张建国,谷立静.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挑战及政策建议[J].中国能源,2012,(12):19-24.

[17] 黄献明,黄俊鹏,李涛,康进.2012年中国绿色地产发展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G]//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2012:14.

[18] 田轶威,林峰,刘德毅.杭州市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与措施研究框架[J].现代城市,2007,(4):28-30.

绿色建筑理论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设计;设计理念

前言:在我国建筑技术与建筑理念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绿色建筑与传统的建筑相比较,更加重视建筑室内的通风与采光,能够根据外界的气温等实现室内温度的自动调节,为用户提供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由于绿色建筑在使用的过程中大部分使用的是天然资源,建筑的耗能与污染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控制。绿色建筑的环保与节能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使用与青睐。

一、发展绿色建筑的意义

1.1 有利于建筑能源消耗的降低

在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社会活动的进行需要大量的煤炭、石油等自然资源,受到过度采伐、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困扰,可以使用的资源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少,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愈加严重。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使得建筑能耗在不断的增加。木材、石材、混凝土原料的开发让能源危机愈加的严重。相关的资料研究表明:某住宅小区所消耗的水的42%是满足建筑物内居住者的生活饮水、卫生等需要,而且水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大。而在建筑工业所使用的工程材料等原料中,有一半以上的材料会破坏大气层臭氧层的稳定性,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建筑污染与能源消耗不断提高。而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能够在保持建筑实用性与经济性的基础上,降低建筑物建设与使用的能源消耗,对促进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能够有效的引领低碳生活

当前,我们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仍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这是因为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整体较为稳定。发展排放主要集中在消费等领域。而在我们国家,建筑业占据了发展排放的很大比例,导致我国的自然能源循环体系受到破

坏。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很多地方的干旱、洪水、生物灭绝等不断的敲响了警钟。因此,绿色建筑设计与实施成为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二、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

1、绿色建筑的通风设计

绿色建筑在利用自然风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降低建筑物对空调的依赖,同

时,流动的空气与外界环境相通,让房间的空气变的更加的清新自然。因此,从绿色建筑设计的视角出发,绿色通风理念的使用,实现了绿色建筑居住环境对人体生理舒适度的满足更为有效。被动式通风设计,有效减少了常规建筑因通风带来的能耗,对维持建筑外部环境的生态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绿色建筑的保温隔热设计

建筑物保温隔热的作用是提升节能的效果,保温隔热作为绿色建筑设计的主

要内容之一,相关的研究表明:建筑物在保温隔热能耗方面战了很大一部分,同时,从建筑物对环境的污染来分析,保温隔热容易产生一些温室气体,造成排放量上升,不利于环境保护。在实践技术处理与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合理地设计建筑的体形和立面。其次,要充分利用建筑墙体、屋顶和地板构造技术处理。

3、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

(1)屋顶节能设计:我国冬季采暖主要用煤,夏季降温主要用电,合理的屋顶保温和隔热设计可省出大量的能耗。采用屋顶绿化设计技术,增加绿化率,节约能源和调节气候。

(2)外墙节能设计:建筑设计中应采用高效材料,进行必要的保温和隔热设计,不仅要提高对围护结构的保温要求,而且要考虑构造柱、圈梁等周边热桥部位对外墙传热的影响。

(3)门窗节能设计:建筑通风、采光性能变优的同时其面积就要相应的增大,这样与外界的交换就会变多,特别是最近几年在居住建筑中比较流行的大落地窗和外飘窗,这些对室内的保温和隔热都带来困难。所以建筑门、窗别是户门、阳台门及外窗必须进行合理的节能设计,要在设计中提高门、窗的保温和隔热能力,增加门、窗的密封性,减少通风次数,合理减少门、窗的面积,降低建筑能耗。

4、绿色建筑室内的光环境设计

在绿色建筑的采光设计过程中,使用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有机结合的方式,将绿色建筑室内室内的光照度控制在一定的区间之内。在设计上要最大程度上使用自然采光的优越性。同时,绿色建筑设计的时候,对于自然采光的情况,应对光线的强度对比度进行科学的控制,以有效的避免强光刺眼问题的发生,建立绿色建筑采光时与热量需求之间的平衡。在绿色建筑人工照明的设计环节,要最大程度上提升电能等能源的使用效率。

5、绿色建筑单体设计

外墙设计要满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要求,减少对电器设备的依赖,设计时采用明厅、明卧、明卫、明厨的设计,外墙设计要努力提高室内环境的热稳定。①采用良好的外墙材料,利用更好的隔热砖代替粘土砖,节省土地资源;②采用选择性镀膜窗户,其导热系数较小,能够改善室内环境的热稳定性;③加强门窗的气密性,减少热交换;④使用各种轻便可调节的遮阳设备抵卸夏季太阳的直接辐射,同时冬季能够调节便于采光;⑤采用弹性设计方案,提高房屋的适用性、可变性,具体表现在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灵活性要求上。

结语:综上所述,推动生态建筑产业的法规与政策体系,必须使各方面管理协同配套,才能有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推动绿色建筑设计要依靠全社会生态意识的提高,依靠市场机制的驱动,靠政府政策法规的规范与诱导,但建筑师的先觉无疑是重要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刘旭东. 绿色建筑设计[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6)

[2]刘文宇,邰忠奇. 绿色建筑设计的新思路――屋顶绿化[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24)

上一篇:园艺管理范文 下一篇:生物学习规划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