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概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4 01:27:51

绿色建筑概论论文

绿色建筑概论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概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TU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5)05006404

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是目前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两难境况,而土木工程的建设和运营,既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又带来多方面的环境影响。因此,发展资源能源消耗小、环境影响小的土木工程是土木工程领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为适应这一时代精神,许多高校土木工程学科开设了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旨在现有的土木工程教育体系中,开展环境和可持续理念教育,培养具有资源节约、污染控制等多个领域专长的一专多能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以改善设计和建造技术,实现土木工程的可持续性[1]。本文结合土木类专业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实际,探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改革,以寻求适应新时期土木工程人才培养要求的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模式。

一.基于学科特点,构建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内容体系

环境工程概论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的必修课。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教材基本上由从事上述专业的学者编写完成,教材内容也都偏重环境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污染控制等基本原理和方法,而对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没有涉及,也不包括与土木工程建设密切相关的土地环境问题与保护,以及与资源节约密切相关的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等内容,教材的针对性不强[2-5]。因此,课程组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结合土木工程学科对该门课程的教学要求,整合完善了教学内容,在继承课程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设了若干专题。教学内容以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为主线,讲授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噪声、光、热、放射性等污染问题和防治措施,重点突出土木工程行业常见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控制措施,并从节能型建筑、节水型建筑、绿色施工(节水、节材、节地、节能)等方面阐述绿色建筑建设的技术要求,构建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教学内容体系[1]。教改后的课程内容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教改后的教学内容紧密围绕环境工程概论课程的基本结构,在保留经典知识的同时,将视角立足于土木工程学科,把土木工程行业常见的环境问题、污染控制措施以及绿色建筑等纳入课程内容中,形成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教学内容体系。2013年,课程组将构建后的教学内容编著成面向土木工程学科的《环境工程概论》一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列入其出版的土建创新类规划教材系列[1]。该教材突出了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反映了在土木工程领域积极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新思想、新理念。使学生在今后工作或进一步学习中,将环境保护知识向本学科渗透,同时获得新的灵感或创新性思维。

二、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探索立体化教学方式

环境工程概论是概述性课程,内容涉及水文学、环境地质学、水力学、生物学、化学、气象学、土壤学等方面知识,再加上补充的与土木工程有关的创新内容,课时的有限性与知识的增长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就要求课程组教师在授课时应更加注重所讲解内容的质和量,将多而杂的信息进行疏理与归纳,以灵活的方式传达给学生,但传统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难以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也无法满足当前应用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在教学模式上必须进行改革,改变以往单一的注入式教学方法,积极探索自学总结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课堂专题研讨、影音及实地参观等多元化、立体化教学模式,将多种方法有机结合,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真实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创新能力。

(一)讲授法

在概述性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是使用最广泛,也是最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太利于土木工程学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相应地缩减该类教学方法的使用。只有在针对教学内容较难、知识点在其知识结构链中起核心作用,并对后续知识的学习起决定作用的教学内容时,才使用讲授法教学方法。

(二)自学总结法

在课堂学时减少、课程内容充实增加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自学总结法提高学生的知识摄入量。教学模式采用教师拟定自学提纲、指定自学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并要求学生在一定结构范围内做出总结。该方法主要针对介绍性、不必作过多阐述、比较浅显的、非核心知识单元的基本教学内容。

(三)启发式教学

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达到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的效果。该方法比较适合在传授与土木工程有关的水、气、声、渣、光、热等环境问题和防控时采用。在这部分教学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和掌握了上述环境问题污染控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因此,可以学生知识背景为基础,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或积极引导学生提出本专业的环境问题,并帮助学生提出解决本领域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案和建议,把课堂教学活动由单纯的“教”转化成“教与学”的统一。这种“引而不发,导而不讲”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将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进行思考和分析的综合能力。

(四)案例教学

在教学中适当采用与日常生活较为接近的环境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到环境问题离我们非常近,因而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并且可以从自己的专业工作入手,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6]。这种方法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特别是在每个章节的开始,安排一个与章节内容有关的“案例导入”引出相关的章节要点。 如讲解土地问题及防治时,以城市“地陷”作为案例导入;光、热污染章节以玻璃幕墙光污染为案例导入;大气污染及控制章节则以今年中东部地区多次出现的“雾霾”为案例导入等等。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可以“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并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从更深的层面来认识环境问题。

(五)课堂专题研讨

在讲授完某个专题后,教师可结合土木工程学科布置几个相关的小主题,让学生分组查阅资料和调研身边发生的实例,并制作成PPT文件在课堂上汇报,调研和汇报情况则计入课程平时成绩。例如要求学生对学校建筑中的水回用情况、建筑装修垃圾的产生原因及防治、固体废物在建筑材料中的综合利用、建筑节能等情况进行调研等等。这种方法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师生的角色换位使很多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方法一般适合在各章节内容结束之后安排相关主题。

(六)实地参观教学

实地参观有利于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感性认知和掌握[7]。因此,在学完重点章节后,课程组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实地参观。例如,组织学生参观集美区污水处理厂、厦门市东部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卫生填埋场、厦门BRT沿线的声屏障、典型的大面积玻璃幕墙建筑等等,使学生亲临实地获得感性认识。这样既巩固了课堂教学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影音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广泛搜集电视、网络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如《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经济与法》、《中国财经报道》等栏目经常会报道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垃圾填埋场污染以及城市“地陷”等关系民生的热点问题。在每章课堂教学结束时,安排时间给学生播放,并在播放结束后,结合视频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和学生一起归纳出主要的知识点。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形象地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等特点。通过视觉和听觉全方位地启迪学生思维,最大程度地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教学效果。

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教学手段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在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课程组积极探索上述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章节内容建立丰富的案例和影音教学素材库,弥补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的不足,通过因势利导和专题研讨在课堂上加强师生互动,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教学形式更为生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环境,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三、改变传统的课程考核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

环境工程概论是集素质教育、道德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为一体的概述性课程,因而考核既要体现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还要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8]。在课程考核方面,概述性课程大多是采用写论文的考核方式,这种方法存在很多局限性,如部分学生书写敷衍,网络资料的剪贴复制导致论文主题不突出,甚至内容张冠李戴,因此仅凭论文不能反映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和掌握情况。而对试卷考核来说,内容可以涉及到每个章节,各部分分值也能均衡,且通过主观题和客观题的设置,基本知识和原理都能有很好的体现和覆盖,是一种对理论知识较合理的考核方式,但其也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实践性,不能很好体现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无法实现土木工程学科设置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因此,有必要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在理论考核中渗入实践环节。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既可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原理和概念,又能将学生环境保护素养的提高寓于专业实践中。

具体实施过程中,课程组结合多元化教学方法将多种考核同步进行。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采用课堂提问及试卷考核形式,而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则结合有关专题研讨、实地教学等进行,将各环节学生的考核和期末考试有机地结合起来,减少期末考试的份额,达到既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又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结语

通过上述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施,课程组建立了针对性和应用性较强、符合土木学科发展要求的课程内容体系,创新了能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方式,完善了能突出学生创新和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核方法,三者之间有机联系、相互影响,朝着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努力。这种“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将全面提高环境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实效性,继而有效培养具有资源节约、污染控制等多个领域专长的土木工程师,积极推动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土木工程的设计、建造和应用,最终实现土木工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参考文献:

[1] 马红芳,苑宝玲.环境工程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 朱蓓丽. 环境工程概论[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 周集体,张爱丽,金若菲. 环境工程概论[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4] 方淑荣. 环境科学概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5] 沈耀良,汪家权.环境工程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6] 崔丽娜,苏艳.《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科技信息,2006(10):226-229.

[7] 杨柳. 非环境专业“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初探[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14(7):78-80.

绿色建筑概论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型农村;绿色住宅;绿色农村规划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新农村建设中飞速发展的村镇建房与无限膨胀的建筑能耗及相关问题,如节地、环保、节能、节水、废物利用以及新能源的应用等,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新农村住宅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住宅的可持续发展应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而绿色住宅必然成为新农村住宅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趋势。

1农村绿色住宅的相关概念

1.1农村住宅

农村住宅,通常是指从事农业的农民以自然村为单位的住宅区和经过科学规划的乡镇住宅区,它体现了自身久远的历史演进过程、地缘地貌特征、地域风土以及住宅主人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等。

1.2绿色农村规划

绿色农村规划设计是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既注重当地自然生态的保护,又注重绿色乡建;既注重传承农村、农业文明的绿色环保传统,又注重现代生态绿色环保技术应用。无论是村庄水系、道路、产业规划还是家庭住房建设、生产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种植养殖方式优化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生态环保的理念

1.3绿色住宅

2006年建设部颁发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作出如下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研究进展

2.1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对绿色建筑的探索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aolo Soleri)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提出“生态建筑学”(arology)的新理念。1969年美国风景园林师麦克哈格(Ian L.McHarg)在其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中,提出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应协调发展并探索了建造生态建筑的有效途径与设计方法,它标志着生态建筑理论的正式确立。

20世纪70年代德国开始进行生态建筑的研究,在建筑节能、节水、太阳能利用、生活污水处理、屋顶绿化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已使德国成为生态建筑和建筑新技术的展示地,开发的各种节能设备、技术已在建筑设计中广泛应用。巴姆菲尔德(Bramfeld)村就是德国一个典型的生态村,村中利用太阳能、节能、节水和材料绿色化等方面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除了太阳能采暖之外,该村为了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还采用了遮阳、屋顶植被化、雨水收集、强化墙体保温与蓄热相结合等技术措施。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建筑师戴维·皮尔森(David Pearson)在其著作《自然住宅手册》(The Nature House Book)中明确了盖娅住区的3个设计原则:一是为星球和谐而设计;二是为精神和平而设计;三是为身体健康而设计。

1990年美国建筑师协会(AIA)以及美国环保署开展了一项“ERG计划”,考察建筑产品在其用于建筑之前和之后对环境的影响,它涉及从材料的制造、安装、使用,到它们在建筑被更新或废弃后的再利用,以及循环再生或抛弃这一全过程的评价。1991年,布兰达·威尔和罗伯特·威尔(Brenda a nd Robert Vale)合著的《绿色建筑学:为可持续发展而设计》中提出绿色建筑应具有6项原则,即:节约能源、设计结合气候、能源材料的循环利用、尊重用户、尊重基地环境、整体设计观。1993年,由美国国家公园出版社出版的《可持续设计指导原则》(Guiding Principles of Sustainable Design)一书提出了可持续建筑设计的目标和原则。1995年,美籍荷兰建筑师西姆·冯·德·莱恩(Sim Van der Ryn)和S·考袄(Stuart Cowan)合写了《生态设计》(Ecological Design)一书被誉为建筑学、景观学、城市学、技术学方面的一次革命性尝试,提出了5种设计原则和方法:设计成果来自然环境;生态开支应为评价标准;设计结合自然;公众参与设计;为自然增辉。

日本在绿色建筑方面提出了“建筑的节能与环境共存设计”与“环境共生住宅”的概念。如“经堂杜”环境共生住宅是以环境共生为目标,基本手法是采用自然能源设计,有效地发挥自然能源设计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户外充足的环境潜能。

2.2国内研究进展

20世纪80年代顾孟潮就提出了“未来的世界是生态建筑学的时代”的观点,1994年5月,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199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为 “九五”重点资助课题,1998年又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研究”列为重点资助项目。

2001年,建设部通过《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首次明确提出了绿色生态小区的概念、内涵及技术导则;2001年开始实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1年我国第1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出台,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节约资源、防污染、保护生态为主题,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推进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专家就黄土高原生态居住区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完成了我国生态建筑又一突破性成果。另外,北方严寒地带节能研究,以及生态城市的规划、西北地区传统窑洞的改造、生态厕所、太阳房、掩土建筑、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节能等都显示了我国在生态建筑理论及实践上的不懈努力。2006年6月,建筑部颁布了国家标准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此标准成为我国第1部从住宅和公共建筑全寿命周期出发,多目标、多层次地对绿色建筑进行综合性评价的推荐性的国家标准。

与此同时,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初步建立,《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及《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等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相继,建立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正式启动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结束了我国依赖国外标准进行绿色建筑评价的历史。

2005年9月的《建筑学报》杂志中《北方农村生态屋设计实践》一文通过对北方地区传统民居与生态屋进行的同步测试、评估与比较分析,验证了生态屋生态技术的有效性,为北方农村住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2006年9月《华中建筑》杂志中一篇文章《绿色建筑技术在村镇住宅建设中的探索与应用——中德合作设计绿色住宅示范工程方案》介绍天津大学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合作科研的研究项目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镇山新村绿色住宅示范工程,该项目通过对石板镇镇山新村的规划与单体设计,以低价、节能、可持续为目标,探索绿色建筑技术在村镇住宅建设中的应用,为我国今后大批量的村镇住宅建设打下了基础。其他文章如:2006年《建筑学报》杂志的《农村低能耗生态住宅设计理念与技术》、2007年《建筑与文化》杂志的《黄土高原新型窑居建筑》、2007年《建筑科技》杂志中的《山川乡——新农村绿色建筑创新范例》等。

除此之外,2005年天津大学曲静的硕士学位论文《小城镇绿色住宅研究及示范工程设计》中列举了调研所得大量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全国不同热工分区典型小城镇住宅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还详细介绍了依据这些成果进行的该课题的示范工程设计(选址在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镇山村),并对我国绿色住宅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2006年大连理工大学聂晨的硕士学位论文《农村生态建筑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在绿色建筑的理论框架下分析当代实验建筑和传统乡土建筑的同时,通过参与相关设计及实地建造实践,以期为中国当代建筑特别是与土地息息相关的农村建筑探寻可行的实践方法。其他的文章如:2006年东南大学李涛的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安吉农村集中居住区住宅的节能设计研究》、2007年北京林业大学张震的硕士学位论文《临沂市城镇绿色住宅的设计研究》、2007年天津大学孙大鹏的硕士学位论文《河南省兰考县葡萄架乡绿色住宅建筑技术初探》等。整体看来,这一类文章中针对农村绿色住宅的设计有指导作用。

3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村住宅建设,但是城乡差距还是在不断加大。农村绿色住宅发展受到种种问题的限制。

3.1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一是炒作概念。绿色住宅被作为一种房地产开发商的营销策略,借此概念炒作提升房子的层次和品味;二是绿色住宅不是当务之急,现阶段无法实现,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三是将绿色住宅等同于住宅加上绿化,片面地认为住宅周围绿化率高的就是绿色环保的;四是将绿色住宅等同于健康、无污染住宅;五是绿色住宅增加了造价和管理费用,代表着时尚和前卫,是一种高档的奢侈品,根本不适合在经济实力相对较差的农村建造。

3.2缺乏系统研究和设计

由于我国绿色住宅的系统研究不平衡,大多局限在比较发达的城市,缺乏对农村居住环境的系统研究。而且大部分研究都是从本专业角度出发,缺乏各专业间的合作和交流。而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没有进行整体考虑,设计师更多的是在建筑设计过程基本完成后才去考虑绿化、围护结构节能和新材料的应用。单一地追求建筑节能或是绿化率的提高,并不意味着整体可持续性的提升。

3.3缺乏广泛实践

目前我国有关绿色住宅的研究大多都停留在绿色住宅设计的理论阶段,设计原则、理念以及策略方面,还有涉及了一些国外先进绿色建筑的经验介绍,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针对农村地区的工程实践研究则很少。

4发展建议

农村绿色住宅建设中也有不少成功之处,如:结合气候特点和自然条件对建筑单体进行节能设计研究;就地取材,合理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资源和材料;有些学者提出从建筑全寿命周期角度出发设计绿色住宅的理念等。但我国的农村绿色住宅的发展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还很大,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创新观念。用绿色生态观指导农村住宅建设,统领农村住宅建设的全寿命周期,建设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农村住宅;二是政法管理。依据科学发展观建立和健全农村住宅建设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引导农民依法建房,将农村住宅建设的管理向法治管理转变;三是规划设计。严格按照先规划、后设计、再施工的科学程序指导农村住宅的兴建,在保证住宅功能和舒适度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实现集约用地,注意体现地方特色和农村风貌;四是旧房改造。我国农村现存大量既有住宅,实践证明,通过加固和改善性改造,可以修旧如新、延长使用寿命、节约农民资金和减少资源浪费;五是国际合作。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美、韩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建设农村住宅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开发了不少新技术,应借鉴其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 尹振国,覃永晖.日本农宅建设对我国新农村住宅建设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08(6):199-200.

[3] 宿天彬,吴英光.新农村绿色生态住宅设计初探[J].规划师,2006(S2):28-30.

[4] 张智海.绿色生态住宅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J].长江建设,2003(2):32-34.

绿色建筑概论论文范文第3篇

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reen building naturally becom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is article starts to set up a green building economic evaluation model, establishes foundation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This article has a detailed analysis about the incremental cost and incremental benefits of green technology, and accurately evaluates the economics of green building.

关键词: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增量效益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whole life cycle;incremental costs;incremental benefits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6-0116-02

0 引言

历年来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建筑业的发展却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以及难循环的粗放式的模式发展。高速城镇化发展又标志着建筑业逐年增长的发展势头,在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的倡导下,继续坚持传统的消耗发展模式显然是行不通的。绿色建筑作为解决上述粗放式发展弊端的良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趋势。2013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作出关于《“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的发文,文中明确提出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途径,保障措施[1]。

1 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1 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

1.2 绿色建筑的发展 国内绿色建筑的发展较国外起步较晚,但随着环境、生态、能源等问题的尖锐,绿色建筑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一致关注。在绿色建筑的推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来自各参与方的阻碍。各参与方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对待绿色建筑,而不能够客观的站在项目利益上去对待。房地产开发商片面的认为绿色建筑就是增加项目的前期投入;设计单位技术力量薄弱;咨询机构技术水平缺失,无具有资质的专业人员。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对绿色建筑经济性的误解。

2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效益分析

2.1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 全寿命周期是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过程。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Life-Cycle Cost of Green Buildings)是指从项目决策、设计、建造、使用、维修、拆除、报废、回收的整个寿命周期内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公众所发生的一切费用[3]。

2.2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分析 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是相对于传统建筑的增量成本,是指为了实现绿色建筑的相关标准,在其寿命周期内使用相应绿色技术而带来的总投资的增加或者减少。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介绍,绿色建筑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的分析将从上述六类指标进行展开[4]。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确定还需要合理的计算出该项目在不使用绿色技术同时满足当地强制性标准的条件下的成本。绿色建筑增量成本计算公式如下:Ci=Cg-Ct

式中Ci表示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Cg表示绿色建筑的总成本;Ct表示不使用绿色技术的传统建筑的总造价。

2.3 绿色建筑的增量效益分析

2.3.1 经济效益分析

①节地效益(B地)。对于利用旧建筑,地下空间和废弃场地的节地项目,节省了土地征用的费用。

②节能效益(B能)。绿色建筑通过改善结构窗墙比,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达到减少空调设备的设施费和直接节约电费煤费。B能=■P电n×Q电n+B设

式中P电n表示第n年电费价格;Q电n表示第n年节电量;B设表示减少空调设施费。

③节水效益(B水)。节水项目因采用非传统水源减少的原市政供水量。B水n=■P水n×Q水n

式中B水n表示第n年节水效益; P水n表示第n年水费价格;Q水n表示第n年节水量。

④节材效益(B材)。绿色建筑设计中,设计和业主都坚持“土建装修一体化”的原则,使用高性能材料和可再利用材料,既提高了建筑的耐久性、节约了原材料,还减少了材料运输费。B材=B装+B再用+B运

式中B装表示节材的效益; B再用表示可利用材的效益;B运表示节材运费。

2.3.2 社会效益分析 绿色建筑的社会效益显得稍微抽象了些。采用节水技术的项目,会减少雨污水排放,进而减少市政管网设施的维修费。节水技术能缓解城市现状,减少了财政损失。绿色建筑会带来健康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很有成效。

2.3.3 环境效益分析 采用节能技术的项目,在达到节电节煤的同时也减少了CO2,SO2等气体排放,减少酸雨发生,提高建筑使用寿命;相对清洁的空气还能降低疾病发病率。环境效益的经济量化可以通过处理CO2,SO2等污染气体的工艺成本和因减少疾病发生而节约的医疗费来计算。

3 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

3.1 绿色建筑的财务评价 在推行绿色建筑的进程中,阻碍其发展的最大因素就是投资者不愿意为绿色技术前期过多的投入买单。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我们需要对绿色建筑的成本效益作一下财务评价。

动态投资回收期(T)的计算。

PB=B地+B材+■(B能n+B水n)(P/F,i,n)

NPV净=PB-PC

i——基准收益率; NPV净——累计净现值;

PB——增量效益累计现值;PC(Ci)——增量成本累计现值。

T =(NPV净出现正值的年数-1)+上一年累计净现值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净现值

3.2 绿色建筑的国民经济评价 站在整个国家的立场上,需要对绿色建筑进行国民经济评价。评价需要综合评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绿色建筑的间接效益外部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定量化却是一项特别复杂繁琐的工作。量化过程中可以通过转换成间接的外部效果,找到计算效益的突破口。例如减少CO2,SO2等污染气体的排放,可以通过计算处理污染气体处理工艺成本和减少疾病发生节省的医疗费来量化。

4 结论

文章主要从全寿命周期分析了绿色建筑成本、效益组成,以及简单的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在我国当前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的时代背景下,绿色建筑是需要得到市场的接受,得到投资者的认可的。上述评价模型可以提供投资者测算绿色建筑增量投资的回收期。据统计,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主要聚集在高效能耗设备,非传统水源和可再生能源设备等绿色技术上,大约67%的增量成本在每平方造价120-300元,投资回收期大约在2-10年之间,其余的项目投资回收期大都控制在20年内[5]。本研究对于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分析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2013.

[2]李百战.绿色建筑概论[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李静,田哲.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与效益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1,25(0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GB/T50378-2006.

绿色建筑概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 地源热泵; 建筑设计

[Abstract]: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is the use of energy technology energy-saving, efficient, it makes full use of the layer of rock and soil heat storage and cold storage characteristics, the building's heating and cooling using surface storage of solar energy, is a typical green ecological building technology, it provides a a new desert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has a broad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keyword]: green build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中图分类号:P3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绿色建筑

当人们在钢筋混凝土的“丛林”中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已经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建筑带来的人与自然的隔离以及建筑对环保的影响和破坏,于是提出这样的问题:建筑能否重新回归自然、亲和自然,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共生,绿色建筑也就出现了。[1]

所谓“绿色建筑”就是指人类建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建筑样式,即要求在建筑设计、建造及使用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将建筑物与环保、高新技术、能源等紧密结合起来,在有效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同时,能够有益于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并创造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工作和生活空间。绿色建筑的指导思想是在设计时务必要体现并符合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具体应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建筑与自然的共生:即要求保持环境、利用环境、防御自然灾害。保护生态系统并减少CO2及其他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保持建筑周边环境生态系统的平衡;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进行供暖、供热、采光以及通风,充分考虑绿化配置,软化人工建筑环境;考虑建筑物的朝向等。

2)应用减轻环境负荷的建筑节能技术:即降低能耗、延长使用寿命、使用环保的材料,注重能源的再利用、使用耐久性强的建筑材料及可循环再生材料的利用。

3)循环再生型的建筑生涯。循环利用始终贯穿到整个建筑生涯。

4)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包括健康持久的生活环境,优良的空气质量等。

5)使建筑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即继承地方传统的施工工艺,继承和保护城市与地域的景观特色,保持城市的恒久魅力和活力。[2]

2地源热泵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1所示是由地源热泵系统所构成的建筑示意图,系统通过地源热泵将环境中的热能提取出来对建筑物供暖或者将建筑物中的热能释放到环境中去而实现对建筑物的制冷,夏季可以将富余的热能存于地层之中以备冬用;同样,冬季可以将富余的冷能贮存于地层以备夏用。这样,通过利用地层自身的特点实现对建筑物、环境的能量交换。系统实际上是指通过将传统的空调器的冷凝器或蒸发器延伸至地下,使其与浅层岩土或地下水进行热交换,或是通过中间介质(如不冻液)作为热载体,并使中间介质在封闭环路中通过在浅层岩土中循环流动,从而实现利用低温位浅层地能对建筑物内供暖或制冷的一种节能、环保型的新能源利用技术。

图3所示为地源热泵的工作原理图,该技术可以充分发挥浅层地表的储能储热作用,达到环保、节能双重功效,而被誉为“21世纪最有效的空调技术”。

地源热泵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可再生能源利用地源热泵是利

用了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通常小于400m深)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地表浅层地热资源可以称之为地能(Earth Energy),是指地表土壤、地下水或河流、湖泊中吸收太阳能、地热能而蕴藏的低温位热能。地表浅层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集热器,收集了47%的太阳所散发的到地球上的能量,比人类每年利用能量的500倍还多。它不受地域、资源等限制,真正是量大面广、无处不在。这种储存于地表浅层并类似于一种无限的可再生能源,使得地能也成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形式。

2)经济

有效地能或地表浅层地热资源的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冬季比环境空气温度高,夏季比环境空气温度低,是很好的热泵冷、热源,这种温度特性使得地源热泵比传统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要高4O%,因此,可节能和节省运行费用40%左右。另外,地能温度较恒定的特性,使得热泵机组运行更可靠、稳定,也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性和经济性。据美国环保署(EPA)估计,设计安装良好的地源热泵,平均节约用户30%~40%的供热制冷空调的运行费用。

3)运行稳定可靠

正是由于地层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其波动的范围远远小于空气的波动,是很好的冷热源,同时由于温度的恒定性,使得系统运行更加可靠、稳定,也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性和经济性。

4)环境效益显著

与空气源热泵相比,地源热泵的污染物排放,可减少40%以上,与电供暖相比,可减少70%以上,如果结合其他节能措施,节能减排会更明显。地源热泵虽然也采用制冷剂,但比常规空调装置减少25%的充灌量,属自含式系统,即该装置能在工厂车间内事先整装密封好,因此,制冷剂泄漏几率大为减少。该装置的运行没有任何污染,可以建造在居民区内,没有燃烧,没有排烟,也没有废弃物,不需要堆放燃料废物的场地[3],且不用远距离输送热量。与其他空调方式相比,可极大地减少CO2的排放。

5)舒适程度高

由于地源热泵系统的供冷、供热更为平稳,降低了停、开机的频率和空气过热和过冷的峰值。这种系统更容易适应供冷、供热负荷的分区。

6)一机多用,应用范围广地

源热泵系统可供暖、制冷,还可供生活热水,一机多用,一套系统可以替换原来的锅炉加空调的两套装置或系统;可应用于宾馆、商场、办公楼、学校等建筑,更适合于别墅住宅的采暖、空调。

7)自动运行

地源热泵机组由于工况稳定,可以设计为简单系统,部件较少,机组运行简单可靠,维护费用低、自动控制程度高;此外,机组使用寿命长,均在20年以上;机组紧凑、节省空间;维护费用低;自动控制程度高,可无人值守。[4]

3地源热泵系统与绿色建筑

就一栋典型的50年生命周期的办公建筑而言,其能源消费大约占总消费的34%。因此,在保证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前提下,如何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成为建筑运行管理者、使用者重点考虑的问题。[5]在发达国家中,供热和空调的能耗可占到社会总能耗的25%~30%。所以,绿色空调是未来建筑领域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而地源热泵系统是天然的绿色空调系统,因此,发展地源热泵系统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

绿色建筑行动已上升国家战略高度,住建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通知,提出“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地源热泵系统实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共生;它本身就是一种节能技术,属于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的对象,这已经被列入建设部建筑节能“十五”计划纲要;它可以利用生活用水中的余热,从而实现热量的再循环利用,而且浅层地能是一种不会枯竭的可再生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利用技术[6];并且可以带来舒适的环境,是一种绿色建筑技术,全面符合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地源热泵这一绿色技术已经显示其强大的技术潜力,而这一技术也可以说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过程中长期形成的穴居方式的现代版。它充分利用浅部地层的能源,实现对建筑物的节能,为绿色建筑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设计方法,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势必将改变人们的设计理念。[7]

总之,在建筑供热空调中采用热泵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一次能源利用率,减少温室效应气体CO2和其他燃烧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节能新技术。通过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我国的地源热泵应用将得到较快的推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天齐.环境保护[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2]唐孝炎.面向21世纪的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GB 50155-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S].

[4]孔清峰.热泵技术及其应用概述[J].山西建筑,2008,34(25):210-211.

[5]易军.2001中国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序.建筑学报,2002(9)

[6]2001中国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绿色建筑概论.见:中国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7]何晓润.试论绿色建筑.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7)

绿色建筑概论论文范文第5篇

“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建筑业占我国全社会总能耗的1/3,浪费极其严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耗能比例还将上升。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我国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在建筑业必须大力推广“绿色建筑”。2013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制定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标志着绿色建筑已成为最高级别的战略共识。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适用和高效的居住、工作、生活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明确了未来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将遵循绿色、循环、低碳的思路,以促进全社会在更高层面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应用标志着我国建筑业将面临一场新的革命,它不仅对建筑的规划、建筑设计、工程施工、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从事建筑工程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包括:发展工程总承包、发展建筑信息模型(BIM)、发展建筑工业化和绿色建材等几个方面。绿色建筑要求学生有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既要懂结构工程和施工技术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要掌握建筑设计方面的知识,同时具备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建筑全过程进行整合的能力。加强建筑工程专业课程的探索、开发与研究,将绿色建筑理念及相关知识融入专业教学中,让学生理解绿色建筑的内涵,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在专业层面上学习绿色建筑的相关知识,结合建筑业发展前沿和绿色建筑的生产实践,掌握先进的专业技能,将对绿色建筑的发展、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绿色建筑理念与专业教学融合的探索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广东省第一批高职重点建设专业,为满足广东省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企业绿色节能技术创新及走向国际建筑市场的需要,以绿色建筑为特色,将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建筑工业化、绿色建材的理念及知识和绿色建筑节能构造及施工技术推广有机地融入到了人才培养计划及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不断推进课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融入专业教学过程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的核心的理念是各阶段的技术信息共享,贯通建筑设计、工程施工以及运营维护等阶段,是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技术,在可持续设计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并对提升绿色施工的设计和施工效率,改进绿色施工项目的管理模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BIM技术的应用可缩短约8成的造价估算所需时间,且使造价估算的精度控制大幅提高,消除约4成预算外的更改。通过BIM的三维模型技术,在施工前发现并解决冲突,可以有效降低合同价格,使项目工期缩短,尽快实现投资回报。学院在2011年即与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由学校提供场地、设备,企业方提供软件和技术,建成BIM校外实训基地,开发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课程。BIM教学资源库及实训基地的建设,完成了将BIM技术与《建筑制图》《房屋建筑构造》等课程的融合式教学,结合学生的专业能力、兴趣爱好安排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虚拟建造、工程造价确定等实践项目,并通过完成虚拟的BIM咨询项目,使学生体验到BIM咨询服务的全过程工作方法,为今后真实项目的参与和实施打下基础。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在校企双方的指导教师共同指导下参与真实的BIM咨询项目,至今共完成39项,包括“慈溪大剧院”“蚌埠博物馆”等,共同培养具备“工程能力+BIM能力”的人才。BIM教学基地建成至今也培养了一批具有BIM技术的骨干教师,多次为设计院、施工企业进行BIM技术培训同时完成BIM省培项目2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将建筑工业化融入专业教学过程

建筑工业化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由之路,推动建筑的工业化是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的十大重点任务之一。建筑工业化是主要指建筑设计的标准化、构配件生产的工厂化、建筑施工机械化和施工组织管理科学化四个方面。建筑工业化是按照大工业的生产方式,通过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对建筑业进行改造,逐步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使建筑业从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现场人工湿作业及手工业生产方式,过渡到以工厂化生产制造为基础,运用预制混凝土结构(PC)构件在现场以高度机械化的方法施工的大工业生产轨道上,使建筑业从目前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而实现文明施工、保护环境的目的。建筑工业化区别于传统建筑业设计与建造环节分离的特点,体现出全生命周期的理念,是设计施工一体化的生产方式,具有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成本可控、进度可控的优势,且工业化建筑施工现场没有传统建筑施工现场的粉尘、噪音、污水等污染。由于目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材滞后于新的国家设计和施工规范,为此,学校采取了多种方式将建筑工业化融入日常教学中。首先,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和补充,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了建筑工程技术新进展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可以接触到行业发展的前沿知识,了解到行业发展的前景,从而对建筑工业化有初步的认识。其次,将建筑工业化的相关内容融入相应的课程体系中,如,在《建筑工程概论》课程中对工业化建筑的起源、具体特征、特点、建筑方式和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详细的讲解,观看我国建筑工业化住宅视频等,让学生了解新型的结构体系,包括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和钢结构体系的特点;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中增加了组合式预制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预埋件设计等内容;在《建筑工程施工》课程中增加了预制装配式住宅和装配整体式住宅的建造方式,内容有施工工序的特点、施工中的关键点、预制配件的吊装计算和施土组织设计等内容,还介绍了现场建造的工业化住宅,如,大模板住宅、滑升模板住宅和隧道模板住宅等;此外,在《房屋建筑构造》课程讲授中介绍模数等标准化设计的内容。第三,确定课程教学目标,进行关于建筑工业化理论及实训课程的开发,开设选修课,使学校建筑工程技术学院的学生行业视野更加开阔,能够了解国家对建筑业发展的推广方向,对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的认识更进一步,从而主动涉猎相关的专业知识,为今后的工作和深造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最后,在条件允许时,学院还安排学生在工业化建筑工地进行参观,鼓励学生到相关建筑工地进行实习、实训。

3.将绿色建筑节能构造及绿色建材发展与应用融入教学过程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选址、规划、设计、建造以及使用过程中,在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依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建筑材料、建筑产品和建筑设备,以提高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和给排水管道系统、采暖供热、通风、空调等系统的运行效率,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尽可能降低能耗。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因此,建筑节能是绿色建筑在中国发展的先导和核心。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要求新建建筑必须严格落实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并逐步形成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和技术规范。建筑材料是建筑的载体。绿色建材是指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低能耗制造工艺,有利于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的建筑材料,是实现绿色建造的物质基础。绿色建材的推广与应用在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学院以绿色建筑特色为导向,通过设置专业群平台课,整合设计,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房屋建筑构造课程中增加了墙体节能构造、屋顶节能构造、门窗节能构造等知识,在建筑材料课程中增加了绿色建材的篇幅,让学生了解绿色建材的含义、种类、基本特征、初步评价标准,引入新材料在工程实际应用方面的教学内容。随着绿色建材的不断涌现,学院还布置学生参观建材市场,调研绿色建材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遇到的问题以及发展的前景,撰写绿色建材的课程论文。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生对绿色建材的理解。此外,学院引进企业——荷兰澳柯玛设计公司等合作共建“绿色节能建筑设计”工作室,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及绿色节能材料、工艺、构造为研究重点,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为教师和企业建筑设计师指导学生开展绿色节能材料的创新设计活动提供了实验实训条件。另外,还拓展与省市各类建筑业行业协会的联系合作,借助协会培训平台开展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打造建工论坛,举办以建筑节能和绿色生态建筑为主题的新技术产品展示会,交流展示行业新技术,形成了既满足企业用人需要又满足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

绿色建筑概论论文范文第6篇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建设寒地高校绿色交通体系的出发点

“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方法是建设寒地高校校园绿色交通体系的重要原则。以往传统的校园交通体系的规划只关注交通功能,缺乏对人行为的尊重与分析,比如在教学区内部出现车行交通,比如横平竖直的路网体系缺乏的人文关怀,注意的是动态路网的组织,缺少了静态节点的设计。在我们新时代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在校师生等人群的行为,或多或少的、主动被动的被“低碳”所引导所约束。

2寒地校园行为与绿色交通的关系特征

动态交通在高校校园中人群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以及职工,其行为模式对绿色交通体系作用的特征:首先是人流产生的间歇性,在课间及放学下班的时间人流往往会集中出现,易造成各种交通模式交叉混乱。其次是步行交通系统的扩大性,校园交通不同与城市交通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校园道路的形式形态主要是为了师生的步行所使用的,当出现大量人流时,这种步行的方式也是交通疏导的最好方式。第三是交通方式的多样性,在一些大中型的校园中,师生们往往需要步行,自行车,机动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第四是我们静态交通的文化性,这里设定的静态交通主要是指一些交通的节点,及一些漫步、休憩的广场等。第五是寒地校园师生冬季的活动多以室内为主,由于气候环境比较特殊,在严寒的冬季人们往往聚集与室内。

3建立寒地高校绿色交通体系

在寒地校园中建设绿色交通目的就是要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高土地空间利用率,直接方法是减少校园内私家车的使用,加强步行系统的建设,增设自行车自动换乘点等。

(1) 步行系统的建设

步行系统一般根据空中、地面、地下位置不同需要区别设置。其中以地面步行系统应用最为广泛,包括广场,步行带,人行道等等。在高校校园中步行系统不仅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必经之路,更是一种交流的空间。在设置这些步行系统的时候要关注使用者的感受,方便瞬时产生的学生流的集散。在一些交叉口需要空间尺度上适当的扩大,学生们便于在这些场所集中聚会,同时不妨碍其他师生的行进。另外在步行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为了改变人行道单调乏味的状态两侧的乔木、灌木等植物要穿插设置,形成多变的曲线。在寒地气候这种特殊条件的影响下,冬季气候恶劣,为了师生通行设置一些过渡性连廊可以缓解气候的影响和一些教职工使用机动车躲避恶劣气候的潜在想法,如沈阳建筑大学的长廊设计(图1)。

(2)非机动车的交通组织

低碳绿色交通中自行车的使用是必不可缺的。它即可以比步行交通更高的效率,同时也是减少校园内机动车使用切实可行的措施,有着不直接消耗能源、不造成环境污染的特性。可以设置几个主要道路的自行车使用点提供免费的使用存放功能,基本要设置在机动车停放附近,方便教职工远距离交通使用。自行车交通也有很大弊病就是容易受到气候影响,在我国寒地校园冬季使用,需要地下交通的配合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3) 机动车的交通组织

我们要如何建设这种新型寒地高校的绿色低碳交通体系,首先我们需要将这种绿色交通体系的建设理念与整个校区的规划发展之中,可以将碳排放作为约束性量化考核指标分配给校园中大量能源消耗者。

对于机动车辆交通的组织应设置好校车,通勤车的停靠点,方便同学师生的使用。通勤车的使用可以分为两种设置,一种为快速通勤直达各个分校区,或是各个乘降点;另一种为慢行通勤车可以模仿公车在路上多设置停靠点,方便教职工上下班使用。减少了教职工机动车使用的频率减少了碳污染。可以采用如上海大学新校区的内外环分开规划设计,将一些对外机构、后勤区、实验区、运动场地等用地布置在外环车行线以外,使内环形成怡人的步行空间(图2)。

(4)静态交通的建设

所谓的静态交通主要是指校园停车场地的设置。以往的大学停车考虑的是停车场服务半径,停车场的位置分布以半径内覆盖校园为目标,如美国康乃尔大学停车场布置(图3)。绿色低碳校园交通体系要减少机动车在校园的使用,我们就需要在各个主要校园出入口设置机动车停车位,同时需要同时设置自行车停车位,和提供自行车租用服务,方便师生使用。从长远来说地下停车可以节约土地的使用,同时可以同地下步行系统相结合设置,有利于寒地校园的冬季的节能降碳。解决自行车停车问题不仅要建设地下、半地下停车场以保证供应数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要对地面停车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引导改变停车观念。对校园现有空间进行评估,选择适当的消极空间作为集中停车场,是迅速改善校园景观、优化和提高停车效率的良好办法。

4结语

新时代的寒地高校的绿色交通体系建设,是大学生活紧密联系的重要环节,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为整个低碳社会建设做出贡献。由师生不同的低碳行为模式出发,我们确立了扩大了学校步行系统的建设;以非机动车系统为纽带严格控制机动车的数量;合理调整构建静态交通等方法措施。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建设策略,对寒地高校绿色交通体系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希望可以为那些正在从事高校校园规划建设的建筑师提供一定的启发,为寒地高校绿色交通体系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孙靓.城市空间步行化研究初探.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5,22(03):78

[2] 龚岳.大学校园道路系统的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02,17-18

[3] 宋泽方,周逸湖.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126

[4] 李增道.环境行为学概论.第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2

[5] 王玉栋.大学校园交通系统设计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2001,30

作者简介:

1、何晓斌 男 助理工程师 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

2、 慕昆朋男 助理工程师 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

绿色建筑概论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能源技术;教学改革;石油工业

作者简介:王照亮(1971-),男,山东单县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山东青岛26655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6-0089-01

一、“能源技术概论”课程现状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能源与人民生活和人类的生存环境休戚相关,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能源技术概论”课程以能源科学为介绍对象,对能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能源资源、能源与环境、能量的转换与储存、常规能源、新能源、节能与能源系统工程均作了较为深入的讨论。“能源技术概论”作为中国石油大学自2004年开设的一门公选课,面向全校40多个专业,每学期都有300名以上的本科生选修,并将该课程定位为提高石油行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普及能源技术知识的课程之一。这门课程的设置体现了把本科教育放在大学工作最根本的位置上这一观点[2]。

二、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举措

1.突出能源热点问题

通过讲述能源热点问题激发学生主动了解并关注生活和工业中能源技术问题的积极性。每年我国都有众多的能源热点问题,这些问题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比如,核能的安全性,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石油能源安全等问题,都是我们经常面对的能源热点问题。把这些热点问题贯穿到不同的课程内容中,可以让学生在系统学习能源技术知识的过程中,对能源热点问题产生的背景和解决的途径等进行深入了解。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尽管工业中存在大量的能源危机和用能瓶颈,但通过掌握丰富的能源技术可以化解这些能源问题。所以,可以通过对能源热点的深入学习激发学生解决能源问题的激情。

2.突出石油行业特色

“能源技术概论”课程知识要充分体现石油工业主要工艺的用能特点并反映其中存在的用能问题。石油行业既是产能大户也是耗能大户。通过讲解石油生产的主要过程工艺,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的原油处理设备、工艺能耗高,能量利用率低。分别从采油、输运、加工等工艺环节,从设备到系统,分层次给学生讲述石油生产不同层面上的节能途径和技术。比如,节能抽油机、联合站分水工艺节能等知识充分体现了石油行业的特点。借助于能源技术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节能降耗在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把节能降耗落到实处。

3.提倡课堂讨论

设置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能源技术问题作为课堂讨论的题目。课堂讨论选题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日常生活大家比较熟悉的问题,如“水变油的科学误区”、“粮食生产乙醇是否合理”等问题;从教学录像中提取讨论问题,比如,看了斯特林机的录像,让学生讨论“斯特林机在余热回收中的局限性”,通过冰岛地热利用录像讨论“地热的梯级利用”等问题。课堂讨论一般设置5-10分钟,每次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都很高,结合专业特色争相提出自己的观点,比如油气储运专业的一名学生根据油气处理工艺提出了“管道伴热、脱水加热、大罐保温、外输加热”的地热梯级利用模式,把科学用能的原则与自己的专业融合在一起。由于时间限制,每次回答问题的人数毕竟有限,很多学生觉得意犹未尽。最后,老师进行简短的总结并对讨论问题的不同答案进行评价和提升。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发挥自己专业特色的展示机会。

4.夯实能源基础知识

由于选修的学生所属专业种类多、涉及学科复杂等特点,每学期近80%以上的学生没有接触过能源动力类学科的基础知识,能源基础知识严重缺乏。每学期采用两个学时简单讲述传热基本规律、工程热力学中的第一、二定律。特别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概念比较抽象,课堂上通过讲解第一类永动机、第二类永动机的历史发展和教学模型,使得学生比较容易地理解了能量守恒规律及能量传递转换过程遵循的基本规律。

通过教学录像让学生对能源利用设备和工艺产生直观的认识。课堂上放映了火电厂的生产过程,学生不仅了解了工业锅炉、汽轮机、换热器等能源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煤在整个发电过程中能量的释放、传递、利用和排放全过程也有了深入的掌握;在此基础上,讲解复杂用能系统分析评价的基本方法――“三环节”法,结合火电厂生产流程,把三环节这种典型的能流分析方法具体化、形象化;最后,利用能流的概念,讲述电厂的能流分析,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所有能源污染的根源是能流方向不合理。这样,通过能源基础知识“三部曲”,从感官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上升到利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能源问题,使得学生深入浅出地掌握了能源基础知识。

借助于能源技术基础知识的补充,尽管没有选修过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大部分学生能够比较好地掌握能源传递和转换的基本规律并掌握了分析常见工业用能系统的方法,为今后从事与能源相关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考核模式的变革及附加效应

由于“能源技术概论”课程内容比较杂,一开始采用的闭卷考试方式形式过于单一,考查的知识点也比较有限,学生为了通过考试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被动地记忆。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而提高大学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水平,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考核改革。

针对“能源技术概论”的课程特点,我们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与“能源技术概论”内容紧密相关的主题并自拟题目,紧扣课堂内容的要点,课下通过查阅资料完成期末论文。尽管要求论文字数不少于5000字,但是由于平时时间充分,再加上自选的题目,60%以上学生的论文字数超过了1万字,不少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把论文写成了一篇有分量的综述并且题目和内容比较新颖。比如,物理学院一个学生的选题为“核能发电是把双刃剑”,结合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和我国核电事业的蓬勃发展形势,从物理知识的角度分析了核电发展存在的问题;石油工程系的一个学生选题为“节能是石油工业绿色替代能源”,结合采油工艺特点对石油开发节能提出了独到的节能见解。在最终成绩的评定时,采用平时成绩加期末论文成绩的形式。平时的课堂作业、讨论过程中的表现占总成绩的20%,期末论文成绩占总成绩的80%。这克服了学生考前突击的顽症。通过这种考核办法促使学生在平时对课程内容进行认真总结、归纳和筛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能源技术概论”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节能创新意识得到了提高,自主选题的考核方式无论是在提高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还是查阅文献的能力上,都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独立从事科技活动的机会。中国石油大学针对大学本科生每年举办一次以“节能创新”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对选题比较新颖的题目通过立项择优资助。选修过“能源技术概论”课程的学生,具备了能源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分析能源问题的基本技能,根据统计,每年有2/3以上的被资助的本科生由于选修过这门课,在该科技活动从项目立项到完成的各个阶段都能得心应手。因此,“能源技术概论”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体现了附加效应。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教学实践,“能源技术概论”课程教学过程更加完善合理,学生掌握了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又满足了后续专业课程对能源技术知识的基本要求。同时,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实践、人文素质教育等诸多方面都得到了综合锻炼,满足当前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黄素逸.能源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绿色建筑概论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公选课;教学实践;探讨

作者简介:冯伟(1977-),女,安徽宿州人,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黄建恩(1970-),男,山东临沂人,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

(江苏 徐州 221116)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00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111-02

通识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其目的在于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不管是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主要探索的本质内涵是人类精神的自由、心灵的满足、生命的尊严、生活的价值、资源的善用、宇宙的和谐等。”[1]在当前快速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界,通识教育理念被借鉴并得到大力推广。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高校很难自主设计通识教育公共必修课,因此,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成为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方式。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面向全校各个专业学生开设,涉及的知识领域广、课程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因此,能满足学生广泛的兴趣需求,对拓宽知识面、开阔眼界、促进个性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必修课无法替代的作用。笔者四年来一直在教学第一线从事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人居环境与通风”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一些教学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

一、明确教学目标与定位

人居环境是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大量新型建筑材料、装潢材料、家用电器设备以及清洁剂、杀虫剂、除臭剂等日用化学品被广泛使用,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日益增多。同时,采暖、空调设备的逐渐普及和建筑节能的发展使得建筑物的密闭程度提高,通风换气量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进一步增大,加剧了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对公众健康危害最大的五种环境因素之一。要解决室内空气环境问题,除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采取有效的净化措施以外,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也是重要举措之一,这也正是开设“人居环境与通风”课程的目的。

高校公选课设置必须定位准确,需要将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理念三者相结合来定位。[2]由于公选课的选课学生来自全校理、工、文、管等不同学科领域,课程基础差异较大,学习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一定差别,因此,学生的学习重点并不是要求掌握人居环境的构成要素、作用原理及改善措施和技术,而是使学生了解人居环境污染的产生、发展、现状和趋势,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人居环境问题涉及面非常广,在很多产业都不同程度存在影响人居环境质量的问题。那么对于这些专业的学生来讲,“人居环境与通风”课程的学习,将使他们今后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内有意识地减少和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尽可能地采取不污染环境的工艺和方法。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大多会在不同行业或部门成为不同层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另外,这些学生若干年后也会为人父母,他们自身的环境意识也会直接影响下一代的观念。[3]因此,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端正环境保护态度,具备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知识成为“人居环境与通风”公选课教学的核心目标,依据目标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定位,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

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

当前,中国矿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公选课“人居环境与通风”为32学时,2学分。由于人居环境的范畴非常广泛,不可能在课内一一讲到,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基于教学目标和定位,侧重于建筑环境与建筑通风。选取“地球绕日运动规律,太阳辐射,建筑物的配置和外形与日照的关系,室外气候要素”作为第一章的内容;选取“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治理措施”作为第二章的内容;选取“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和冷热负荷,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作为第三、四章的内容;选取“建筑光环境和建筑声环境的基本知识”作为第五、六章的内容;选取“建筑通风系统的构成、原理和措施”等有关知识作为第七章的内容。

作为一门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以知识普及为重点的公选课,在教学内容的难度上要适当降低,知识面上要增加宽度。根据学生特点修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实用性。例如,在讲述第二章的内容时,并不要求学生掌握污染治理的机理、技术方法和装置,而是要向学生介绍导致室内空气污染的成因,要让学生认识到不当的装修材料、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不正确的日常处理办法会加剧室内空气的污染,使学生理解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简便的措施减少和减弱污染。再比如,讲述建筑热湿环境负荷时,不是向学生传授负荷的计算方法和过程,而是让学生知晓哪些因素会导致建筑负荷增大,今后在学习和工作中可以从自身考虑采取哪些办法降低能耗,实现节能和环保。

教学过程中,以实际发生的室内空气污染事件、建筑火灾事件,如“军团菌病”事件、幼儿白血病发病率上升、克拉玛依剧院大火等作为题材,并辅助相关的视频录像资料,从直观易懂的角度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把国内外建筑环境与通风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相应实例引入课堂,进一步充实、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由于公选课学生的来源、知识背景不同,公选课的课时少、标准低,学生容易轻视,上课热情不高。怎样让学生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并融入其中,激发热情,提高兴趣和乐趣,是公选课授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与探索中面临的问题。笔者经过四年的公选课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在公选课教学活动中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当前,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高校的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具有传统黑板授课所不具有的一些优势。但在利用幻灯片时,如果有过多的文字,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注意力不能集中,身体感到疲惫,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授课教师要多投入一些时间和精力,广泛搜罗相关素材,以大量生动形象的图片、动画和视频内容充实课件,图文并茂,提高直观性和生动性,使学生乐于接受、了解和掌握。视频的一次连续播放时间也要合理控制,不宜过长,以15分钟左右为好。例如,在讲述人居环境的发展历程时,通过世界各地,不同年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特色的有关建筑的图片,直观地反应出人居环境的发展过程和现状,相比于传统的单纯的文字介绍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再比如,讲到建筑通风内容时,以知名的英国BRE绿色环境楼为案例,将其有关的视频资料播放给学生,并在播放过程中加以讲解,使复杂抽象的原理变得生动、形象且易于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学问越辩越明,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中小型讨论活动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利用15~20分钟的时间,就学生们普遍比较关心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展开讨论。例如,在讲述“采暖、空调等热湿环境调节方式”内容时,就环境的改善与因采用人工调节方法而对环境构成的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等危害的关系进行讨论,分析因果和利弊,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在“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这一章,安排讨论,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从性别、年龄、着装、肌肉活动强度、周围环境、心理等因素来了解人体的热平衡,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对于课堂讨论提出的一些不同的见解或分歧,要求学生课后到图书馆或者上网查阅相关文献和报道,加深课堂讨论内容的消化和理解。

四、改革考核方式

课程以课程论文结合平时成绩作为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30%~40%,具体根据学生的课堂出勤情况、课堂讨论表现等方面综合确定。对平时缺勤或迟到次数较多的学生及时了解情况并进行教导,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避免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课程论文成绩占60%~70%,要求学生围绕课程内容,从建筑热湿环境、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建筑声环境和光环境、建筑通风等方面选择某一主题内容,通过文献查阅、检索和上网搜集资料进行分析和论述。论述要求具有一定的深度,内容要较为丰富和充实,字数要达到3000汉字以上。学生根据授课教师要求的统一的文本格式对论文进行编排,编排质量作为成绩评定的一个方面。四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发现,课程论文的撰写,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拓展了学生在人居环境与通风领域的知识面,并初步掌握了论文撰写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

通识公选课教学相对于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通过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参与和共同努力,教学目标与定位的明确、教学内容体系的更新和完善、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的改进,可以不断使学生开阔思路,拓宽视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成为人居环境品质改善和提高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参考文献:

[1]黄坤锦.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规划[J].北京大学教育论坛,2006,(3):31.

[2]朱兰兰.高校公选课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改进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2):72-73.

上一篇:建筑工程设备论文范文 下一篇:环保建筑材料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