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专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7 02:36:50

理工科专业论文

理工科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1.德育环节多

理工科教学包括专业理论的教学和专业实践的教学,具体来说有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校园科技活动、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多个环节,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过程,每个环节都可以挖掘德育素材,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德育机会多

在课堂之外,如课堂间隙、食堂就餐、外出实习时,师生有很多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借机履行德育职责。只要做有心人,把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当做自己分内之事,专业课教师时时、处处有德育工作可做。由于这种德育是平等交流式的、谈话式的,容易为学生接受。

3.德育方法多

专业课教师的“知行合一”、“自省慎独”等师德素养,可以无形地影响学生;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教师讲述中外科学家在科学研究历程中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可以鼓舞学生;老师的有榜样的力量,比采用空洞的说教、僵化的模式更有效果。

4.德育时间和人员多

一般来说,专业课教学时间占课堂教学时间的60%以上[3],专业课教师又占教学人员的多数,因此,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人员数量上,专业课教师实施德育都占有优势。

5.占有德育资源多

德育资源包括内在资源和外在资源。内在资源包括专业课教师自身所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经验、教师的行为举止、师德素养、授课艺术等;外在资源包括各种教学、教育的时间、场合、时机等。由于社会认同感的影响,学生更乐于与拥有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专业课教师进行交流,更愿意听从专业教师的教育,因此,教师可通过自己的专业技术、科研水平、讲台形象、授课艺术、人格魅力等各方面来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只要专业课教师能充分、自觉运用所拥有的内在和外在的德育资源,德育实效将非常显著。

二、专业课教师实施德育的内容

1.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旧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不断被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所替代,揭示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表明了普遍联系的观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是哪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功劳,而是无数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和不断创造的结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理工科教学内容中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渗透,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具有巨大的作用。

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我国有古老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古代劳动人民,有很多发明创造,使得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近代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前后科技发展水平的对比,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奋发图强的精神。

3.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教育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往往是经过几代人长期的艰苦探索和研究得来的,国内外的伟大科学家无不有着光辉的业绩和艰辛的历程,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对学生有着强烈的震撼力和激励作用,对于学生端正人生态度、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有着很大帮助。

4.吃苦耐劳、不畏困难、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忍让、团结、协作的精神。理工科不同于人文学科,一些理论比较深奥、抽象,学习、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必须努力钻研,克服重重困难和障碍才能取得良好成绩,这就需要他们必须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通过大讨论、大作业、课程设计、团队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很多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一直一帆风顺,没有经历过挫折和磨难,通过挫折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对今后走上社会尽快完成角色变换,胜任工作岗位具有重要作用。

5.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发展的灵魂。为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启发式教育拓展学生思路,培养他们科学思维的方法;通过实验教学、下厂实习培养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三、专业课教师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1.学科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单纯的德育工作时间会越来越少,靠增加时间来加强德育已不现实。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倡教书育人,充分发挥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德育“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减少德育中学生的“防备意识”,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根据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每个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一个渗透过程,而不是强制地直接灌输过程,渗透于每一学科理论教学和每一学科实践教学中,不仅仅体现在单科德育课程中。

摘要:高校理工科专业教师论文具有德育的诸多优势,应成为德育工作的生力军。他们在对理工科专业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特别是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理工科;专业教师;德育优势

一、专业课教师的德育优势

1.德育环节多

理工科教学包括专业理论的教学和专业实践的教学,具体来说有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校园科技活动、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多个环节,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过程,每个环节都可以挖掘德育素材,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德育机会多

在课堂之外,如课堂间隙、食堂就餐、外出实习时,师生有很多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借机履行德育职责。只要做有心人,把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当做自己分内之事,专业课教师时时、处处有德育工作可做。由于这种德育是平等交流式的、谈话式的,容易为学生接受。

3.德育方法多

专业课教师的“知行合一”、“自省慎独”等师德素养,可以无形地影响学生;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教师讲述中外科学家在科学研究历程中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可以鼓舞学生;老师的有榜样的力量,比采用空洞的说教、僵化的模式更有效果。

4.德育时间和人员多

一般来说,专业课教学时间占课堂教学时间的60%以上[3],专业课教师又占教学人员的多数,因此,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人员数量上,专业课教师实施德育都占有优势。

5.占有德育资源多

德育资源包括内在资源和外在资源。内在资源包括专业课教师自身所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经验、教师的行为举止、师德素养、授课艺术等;外在资源包括各种教学、教育的时间、场合、时机等。由于社会认同感的影响,学生更乐于与拥有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专业课教师进行交流,更愿意听从专业教师的教育,因此,教师可通过自己的专业技术、科研水平、讲台形象、授课艺术、人格魅力等各方面来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只要专业课教师能充分、自觉运用所拥有的内在和外在的德育资源,德育实效将非常显著。

二、专业课教师实施德育的内容

1.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旧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不断被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所替代,揭示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表明了普遍联系的观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是哪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功劳,而是无数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和不断创造的结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理工科教学内容中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渗透,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具有巨大的作用。

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我国有古老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古代劳动人民,有很多发明创造,使得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近代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前后科技发展水平的对比,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奋发图强的精神。

3.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教育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往往是经过几代人长期的艰苦探索和研究得来的,国内外的伟大科学家无不有着光辉的业绩和艰辛的历程,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对学生有着强烈的震撼力和激励作用,对于学生端正人生态度、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有着很大帮助。

4.吃苦耐劳、不畏困难、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忍让、团结、协作的精神。理工科不同于人文学科,一些理论比较深奥、抽象,学习、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必须努力钻研,克服重重困难和障碍才能取得良好成绩,这就需要他们必须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通过大讨论、大作业、课程设计、团队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很多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一直一帆风顺,没有经历过挫折和磨难,通过挫折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对今后走上社会尽快完成角色变换,胜任工作岗位具有重要作用。

5.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发展的灵魂。为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启发式教育拓展学生思路,培养他们科学思维的方法;通过实验教学、下厂实习培养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三、专业课教师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1.学科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单纯的德育工作时间会越来越少,靠增加时间来加强德育已不现实。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倡教书育人,充分发挥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德育“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减少德育中学生的“防备意识”,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根据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每个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一个渗透过程,而不是强制地直接灌输过程,渗透于每一学科理论教学和每一学科实践教学中,不仅仅体现在单科德育课程中。

2.学科德育渗透的含义

德育渗透是指德育工作不能流于空泛的说教,而要借助于科学的方法把德育内容和具体的学科知识糅合在一起,在讲授科学知识的同时,通过创设和利用科学知识所具有的德育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如在物理学教学中,应重视渗透在物理学知识中的正确的物理观、时空观和宇宙观方面的教育,以及渗透在物理学中的崇尚实践、追求真理的精神的教育。

3.学科德育渗透目标的确定

任何教育都有目标,目标对学科德育渗透具有导向作用。确定渗透目标,要依据德育总目标分层设计,应当包括因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格素质,也包括即使时代变化也不会改变的基本价值观、道德观和人格素质;要做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目标要考虑学科特点,不能定得太高,也不能定得太低。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对教材的钻研、挖掘、把知识传授、学生能力培养与道德认知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4.学科德育渗透的策略

专业课教师对学生实施德育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或渠道,学科教学是最基本的途径。通过教学活动,教师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和情操的陶冶融于一炉。学科教学德育渗透,要按照学科特点,通过讲授、讨论、交流、阅读、视听、网络、角色扮演和实验实习等教学形式,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政治思想观点、价值观、行为规范、基本品德和培养健康人格。学科德育渗透应在“融”与“合”上做文章。“融”是讲渗透的深度,要调动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感知德育内容,引起道德情感共鸣,内化成道德行为;“合”是讲渗透的广度,全面梳理教材中显性和隐性教学内容,尽量寻找融合点,日积月累,循环往复,做到“润物细无声”。

(1)教学内容的渗透策略

理工科教学是通过传授知识来进行德育渗透的。自然科学中含有丰富的思想性和科学的方法论,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都有很大影响。德育的渗透,就是把学科教学内容和德育内容整合。整合时,不得把德育当成标签贴在学科教学内容中,要注意各学科性质、内容及其表现形式不同,教学和德育的结合点也不同,必须做到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有机融合。(2)教学组织形式的渗透策略

学习方式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学习方法与范式,也是学科教学中必须注意的一种学习组织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样蕴含着德育的内涵与要素,是我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所不可忽视的。自主式学习,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品格,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合作式学习,能使学生懂得与人交往,懂得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培养起与人合作、与人分享、尊重人、接纳人的现代人的优秀品质;探究式学习,能使学生在探究中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性格,能养成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习惯,还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对真理执著追求的意志品格。

(3)学科教学情境的渗透策略

学科教学总是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的,教学情境本身也蕴含着许多德育的要素,它要求我们予以高度重视,并将其很好地渗透到我们的学科教学之中。根据在教学情境中渗透德育的策略要求,我们有必要重新调整对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相关评价。以前,我们看学科教学中教师对德育的渗透情况,主要看教师对教材内容处理的情况,看相关的德育要素的渗透情况。其实我们看某一学科教学是否注意体现和渗透了“德育”,不仅要看学生对学习内容中所蕴含的德育要素体会、感悟了多少,更要看整个学科教学的气氛,看学科教学中的具体情境。如果教师真正在学科教学中营造起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气氛与情境,相关的德育渗透的目标和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就得到了落实。

(4)教师人格的渗透策略

将教师的健康人格作为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说学生每天都可以读到这本最丰富、最生动、最具有感染力的教科书。它无时无刻不在召唤和引领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处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份喜怒哀乐。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教师要更自珍、自爱、自重。当自己进入学科教学领域,就要想到自己是学生的教科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的“课程资源”,自己的一颦一笑、一褒一贬、一喜一怒、一哀一乐,都要注意到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能重视和自觉地去做了,就可以说,我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工作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4(4).

[2]秦鸿滨.加强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八个途径[J].现代企业教育,2006(5).

[3]钱焕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摘要:高校理工科专业教师论文具有德育的诸多优势,应成为德育工作的生力军。他们在对理工科专业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特别是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理工科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理工科研究生;课程设置;改革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908(2008)1020098-02

我国理工科研究生课程设置起步较晚,早期主要模仿国外课程设置的模式。但是随着理工科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理工科研究生课程体系也逐渐形成。近些年来,我国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迅速增加,理工科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变大,政府、高校及用人单位都进一步认识到了课程设置的重要性,迫切要求通过不断改革课程设置,使其逐步规范化、科学化,从而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一、我国理工科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

目前我国理工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一般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四部分构成,博士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一般由公共基础课、外语课和专业研究课和选修课构成。由于我国理工科研究生大多按二级学科招生和制定培养计划,所以课程设置也多以二级学科为基础。

二、当前我国理工科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课程设置欠规范

由于博士研究生研究内容的专门性,其培养方式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此点只针对理工科硕士研究生而言。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及专业点的增多,理工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欠规范问题凸现出来。一是有些学科、专业点课程体系的构建缺乏系统性。设置课程时不以培养目标所要求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为出发点,而由导师的科研兴趣而定,二是某些专业点由于缺少与课程要求相匹配的教师。硬性采取“拉郎配”的方法给教师设课,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三是某些理工科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短期行为,不考虑学科的结构体系,完全根据社会对职业要求的变化来开设课程,缺乏系统的规划。

2 学科界限过严,封闭性强

我国理工科研究生课程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过分强调分科原则,强调专业性。因此造成了理工科各学科之间,理工科与文史学科课程之间,以及整个研究生课程体系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分离和脱节。以致有“硕士不硕,博士不博”的说法。

3 部分课程内容陈旧

我国理工科研究生专业课内容前沿性不足,反映不出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学科领域内研究的热点问题。仅从某些学科的课程名称上看,我国与国外高校的课程设置差别不大,但在相同或近似的课程名之下所包括的内涵,可能有较大的差。以美国大学为例,他们的专业教材几乎每年换一个版本,而我国的教材经常一用就是很多年。

4 体系上缺乏层级性

某些课程与本科课程拉不开档次,没有体现出专、深、精。有些理工科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甚至某些专业课和实验课程与本科生课程内容上存在大量重复,没有凸显出研究生课程内容上的要求。而且在教学方法上,大多还是老师讲,学生记,缺少师生和同学间的讨论。

5 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薄弱

学科专业目录调整以后,各高校普遍加强了对研究生课程学习的重视。但在对博士研究生是否开设课程上,导师们主张不一。部分指导教师认为博士生的任务是写好学位论文,忽视了课程学习。正是由于开设课程的差异,使得博士研究生的知识水平结构和理论水平产生了差异,甚至使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产生较大差异。

三、改进我国理工科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思考

1 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规范、完善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知识储备的基本过程,学位论文的基础。构建较为完整、连贯的知识体系,是理工科研究生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前提。随着跨专业报考的现象日渐增多,研究生们的专业背景也越加复杂,因此,为理工科研究生设置系统的专业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开设课程时应使基本理论型知识、方法技能型知识、学科综合型知识的比例适当,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的数量和层次既符合专业的要求,又能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2 加强文理科间的渗透,培养理工科研究生的人文素质

现阶段,我国科技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对理工科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工科研究生课程设置,要在承认专业的前提下确立一种以专业为主的综合化课程体系。不仅注重知识的纵向更新,还要加强知识的横向融合,实现跨学科的知识整合。可以开设内容广泛的选修课,使理工科研究生不仅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也了解相关学科的理论,以便拓宽视野,从事跨学科的研究,而且,理工科研究生掌握必要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能够提高他们对人类文明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3 突出讨论课和学术讲座,开设国际化课程

讨论课能培养理工科研究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真理不断探索的热情。讨论过程中多种学术观点和思维角度渗透交融,必然使学生们获得更多维度的思维空间。而且学生们在课前准备并查阅相关资料的过程也能帮助他们加深对讨论内容的理解。

由校内教授或外聘专家举行的学术讲座,能使理工科研究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前沿信息,始终把握学科发展的脉搏。

当前,教育机构间的国际合作日益扩大,跨国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也将越显频繁。高校应为理工科研究生开设与国际接轨的专业课程,加强外语教学,努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4 明确层级间的差异,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高等院校应从增强知识结构的合理性、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及应用科学技术的层次性出发,研究理工科本、硕、博课程的连续性和差异性,制定符合学科专业发展特点的课程体系。设置研究生课程,要处理好本科与研究生课程内容的衔接问题,但是,理工科研究生教育不能单纯被看作本科的后续教育,它是进一步、深入、系统地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动态的过程,也是追踪新理论、培养新技能、新方法的过程。所以,设置课程时要注意把握知识的广度、深度及前沿性,为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查漏补缺。

5 设置研究方法课

不管多完美的课程也不可能囊括所有知识。好的课程是对学生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我国的传统文化带有明显的“后喻文化”特征,培养的人才多为“继承型”、“积累型”而缺少“创造型”。我国理工科研究生普遍缺乏独立提出假设、开展研究、得出结论并论证的能力。研究方法课可以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从而训练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理工科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 理工科治国,还是法政科治国? 依法治国对理工科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培养探究 政治家治国,还是教士治国 禁令治国还是以法治国 科理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研究 佐科新政的治国理念与外交战略 中国俗语的理工科解释 理工科院校美育教学探索 理工科思维“捕获”考研政治 保持婚姻的理工科规律 理工科思维看世界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理工科专业课考试方法改革探讨 创新理工科高校党建工作的思考 关于理工科院校翻译选修教学的思考 理工科院系高补考率现象刍议 理工科人才数学教育改革探索 浅析理工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理工科线性偏微分方程 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成果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政治 > 理工科治国,还是法政科治国? 理工科治国,还是法政科治国?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南方朔")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南方朔 台湾政论家

最近德国联邦议会大选,现任总理默克尔领导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获得压倒性的胜利,得票率41.5%,比上次大选增加了7.7%,而在席次上,则得到311席,比上届多出了72席。自欧债危机以来,欧洲已垮了12个政府,只有德国的联邦政府不但未垮,反而更加成长,默克尔已成了新的欧洲奇迹。连带也惹出许多新论题,其中最值得作理论探讨的,乃是理工科治国好还是法政科治国好?

近代欧美国家由于职业的分工,从事政治活动的几乎全是法政方面的人士。世界上因而形成了一种见解,那就是“法政治国论”。但默克尔却和这种公认的趋势完全相左。她是量子化学博士,因为她是政治的门外汉,她的治国风格遂和政治界完全不同。

由于她是理工科学家,她具有科学家才有的天赋记忆力。她和一个人谈话2个小时,可以不必做任何笔记,可以专心地听,听后全都记得,而且很会抓重点,这种本领是法政人士常常缺乏的。

近代“作秀政治”当道,政客及国家领导人都忙着赶行程,搞作秀,讲漂亮的空话,对正经事则尽量少谈,以免得罪人。作秀而不做事已成了一种世界现象。默克尔恰好是一个不会作秀的人,她实话实说,不讨好人,不怕得罪人。这种不作秀的风格,反而成了最好的作秀。 插画/ 茶茶

近来“民调政治”当道,政治人物天天忙着看民意调查报告,民意喜欢的就做,民意不喜欢的就不做,政治因而媚俗化,真正应做但短期不讨好的事反而无人敢做。但默克尔不然,她决策慢,认为对的,决定了就贯彻到底。就以欧债问题为例,包括美国、英国和其他国家都认为德国应发行大量的债券来救市,但默克尔坚持财政纪律和收紧支出的重要。她的主张在2011和2012年被美欧等国骂翻,《经济学人》甚至用封面故事对她大力抨击。但她未动摇。到了今天,已经证明她可能才是比较正确的一方。在欧债危机中,欧洲政府垮了12个,只有德国反而是政府更为稳固,这也证明了政府不媚俗的重要。

因此,德国默克尔的成功实在值得研究政治理论的人去思考。近代人文社会科学在知识理论上是相对主义当道,它对事物的真理性保持怀疑,因而求真求实的态度已很稀薄。这种相对主义使得法政人士和学者只注重机会式的价值,而不重视本质性的价值,因而政治不再关心人的普遍价值,它造成政治的平庸化、作秀化和民调化。但科学家不然,科学家仍然相信真理的存在,仍持有求真的态度。当科学家从政,自然会比较追求真实,也不会一味地从众。理工科从政和法政科从政当然极不相同。

古典的民主理论相信社会的复杂,但这种复杂可以在中道价值上被统一,而且国家也有很多筹码来平衡社会的矛盾。但到了现在,由于政治媚俗,政府长期浪费,国家的筹码已告丧失,于是社会的矛盾遂告扩大,并各走极端,政党及政治领导人也只好被形势拖着走。就以最近的美国政府关门为例,它的真正原因即是政治人物长期不敢面对政府赤字、债务以及税务问题所致。法政型的政治人物只要选票而不去解决问题,这乃是关键。

近年来,西方已出现一种“政治平庸化”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平庸过日子,不惹大麻烦,不去碰根本问题,把一切问题都推给过去和未来,得过且过,已成了当代的全球趋势。平庸的政客正在创造着平庸的时代。

理工科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字】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1.引言

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加深了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运用和世界各国之间交流,对大学教育尤其是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0年我国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高等教育促进文理交融,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人文素质教育提到了更高的层次[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方向。但是,随着人才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理工高校大学生因为人文素质偏低而吃亏的问题日益突出,经常出现“有知识没文化”和“做科技工作却不讲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现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命运。因此,加强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社科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现状及存在问题

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在人文社科知识层面上从高中阶段就相对欠缺,而我国大多数理工类高校理工科专业又比文科专业多且实力较强,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以某理工科高校为例,在教育过程和课程设置上,专业课程设置达90%以上,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课所学课程数为10门,总学分为29分,其中人文社科类课程仅一门,学分为2分,只占总比的6.9%,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理工科院校的30%以上标准。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如下:

2.1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匮乏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近70%的理工科大学生对人类文化遗产,特别是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缺乏深入的了解,缺乏在本民族文明熏陶下所应具备的文化艺术气质、情操和品格。很大一部分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热衷于各种小说和网游,沉溺于低俗的网络流行歌曲,而对国古典音乐、世界名著等具有深刻内涵的传统文化不感兴趣。某理工科大学举行语言文学大赛,有93.2%的大学生未看过《说文解字》,77.2%的大学生未看过《孙子兵法》,未读过老子《道德经》的达76.8%,未读过《资治通鉴》的占72.4%,只有45.5%的大学生读过或浏览过《论语》。

2.2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交际能力普遍偏低

不少理工科高校的大学生过于专注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得他们自我调节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十分薄弱。很大一部分理工高校大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不够自信,不能敞开心扉,甚至表达意思不清楚、找不到话题等。他们不少人不能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不能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自身的认识不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甚至产生比较严重的心理失衡。

2.3 理工科校园缺乏人文社科氛围

从学生层面上看,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很多学生认为人文社科知识不重要,不愿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更乐于将时间花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从教师层面上看,大部分理工科高校教师是理工科出身,加上不少工科教师认为学生人文社科教育是文科教师的责任。因此,在他们的课程教学中只对学生进行理工科专业知识的教育,很少涉及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从学校层面上看,理工高校中很多管理人员出身理工科,对人文社科的认识也存在偏差,加上一些形式化和功利性的观念的影响,使得校园内缺乏人文气息,普遍缺少人文内容。

3.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人文意识淡薄

在我国,“重理轻文”的思想根深蒂固,导致很多理工科院校过分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而轻视人文知识的熏陶。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给人文社科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由于人文社会科学内容不能产生直接的“效益”,就越来越被师生边缘化。大部分理工科大学生不了解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忽略了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认为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就是“死记硬背”,对人文社科知识不感兴趣。

3.2 理工科高校对人文社科教育的重视力度不够

根据调查,63.65%的学生认为理工科高校对“人文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并将“学校不够重视”这一条排在妨碍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几大原因之首。主要表现在:(1)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过多地强调专业知识、科学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的传授。(2)人文师资薄弱。人文课教师编制不足、培养不够。很多人文教师认为在理工科高校事业得不到发展、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而选择转业,造成师资队伍不稳定和人文教育水平低下。

3.3 课程设置不合理

首先,文科类课程比例只占所有课程中的极小部分,而且多数是选修课。不仅使学生无法对人文社科知识进行系统地学习,而且这些人文社科课程学生可选可不选,学校没有硬性的规定。这些课程的上课时间通常被安排在周末或者晚上,又使得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其次,长期以来我国理工科大学照搬前苏联的教育模式。重理轻文,大学课程过早专业化,使理工科高校的大学生无暇顾及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而在已开设的人文社科课程中,多数是政治理论课程,使理工科大学生能接触到的人文社科知识内容少之又少。

4.对策建议

4.1 高度重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科教育

长期以来,人文社科教育在理工科高校一直处于从属地位,没有完整的学科体系作为支撑,受重视的程度很不够。要想从根本上加强理工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教育,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克服过去那种人文社科知识不重要、人文专业不需要太大投入的错误思想。加大人文社科的学科建设、改善教学条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文社科知识及其重要性。第二,稳定和加强师资力量。以优厚的待遇条件吸引并留住高层次的人文社科专家,提高人文社科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同时,积极开展人文社科研究和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人文社科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能力。

4.2 进一步营造校园人文社科氛围

实践证明,建设具有浓厚人文社科氛围的校园文化,是达到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首先,通过加强校园环境的建设,修建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大学生在和谐的校园氛围中陶冶身心。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科知识讲座、文艺演出、文化月、文化艺术节等,活跃校园人文氛围,让学生感受到人文社科知识的无限魅力。第三,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理工高校大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和完善,将学到的人文社科知识转化为良好的内在品质。第四,学校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增加和更新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特别是人文社科知识的图书,有利于学生对人文社科知识认识的进一步加深。

4.3 合理调节文理学科的课程设置

理工科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 本文从教育学视角讨论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的理据。理工科大学创办与发展文科是理工科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过程的需要,而非国家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命的需要。

理工科院校文科的发展,不仅是创办文科专业与设置文科课程的问题,而且是对理工科学生实施人文教育过程的问题。理工科高等学校要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思考文科发展的问题,将自然科学的问题与社会问题相结合,将理工科的自然科学知识与技能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幸福观等相结合,将理工科的科学问题纳入哲学社会科学的视域加以审视与研究。因此,本文将讨论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教育学视角。

一、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当代人类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生态、人口、经济规划、城镇建设等,内在地要求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二者通力合作,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即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理工科大学人文学科的建设,顺应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大趋势,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使学生学习与掌握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但不是高等教育的全部目标。我们不仅要传授理工科自然科学与工科知识技能,我们还要从道德品质、工作态度、社会责任、文化素养、道德情操等方面培养教育学生,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科学技术问题只能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解决物质层面的问题,但解决精神层面和社会层面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杨义(2002)认为,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一种“文化工程”,而文化工程是一种人心工程。这个工程具有以下四个要点:(1)它涉及一个民族的总体科学、道德和精神文化素质;(2)它涉及一个民族对世界、社会和人生的价值共识;(3)它涉及一个民族对全局问题、突发事件和日常现象的理性思维能力;(4)它涉及一个民族的社会管理和社会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科学技术赋予社会以物质基础、物质力量和物质形式,而人文社会科学赋予社会以前进方向和精神内容。只有把物质形式和精神内容结合起来的社会,才是一个完整的充满生命力的有机体。理工科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不仅要具备创造物质文明的才能,而且也是精神文明的承载者与践行者。因此,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社会发展对理工科大学提出的要求。

二、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是人才培养过程的需要

对于理工科高校来说,落实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的目标,在于研究与制定哲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课程的培养计划。70年代以来,我国大多数重点理工科院校相继创办了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这些工科强势学校,逐渐转变为以工为主、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然而,“综合性大学”浪潮过后,理工科高等教育研究面临着如下问题:理工科应该创办什么样的文科专业?如何创办与发展文科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定位文科课程?确定什么样的文科发展路径?采取什么样的必要的管理与发展措施?

“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个人知识与学科知识、教材的心理组织与逻辑组织)之关系的问题,在课程形态上则表现为经验课程和科学课程的关系。课程理论和实践的任何实质性进展都意味着在这个基本问题的探究方面做出突破。”(钟启泉&张华2001:144)我们认为,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还应该包括个体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问题。不管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社会化,还是使人类社会更加人化,教育的目的性是存在的,而这种目的性就是教育活动的方向和推动力,就是选择教育内容的方向和标准。教育的方向性,或受教育者个体经验的方向性,并不是任意选择的结果。

杜威在研究经验课程时历来重视教育的目的性,重视学生经验的教育价值。他重视学生的个体经验,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都是从经验中产生的,强调教育与个人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然而,他认为,经验和教育二者并非等同,并非一切经验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地起着教育的作用。他运用“经验的连续性”原则区分了“有教育价值的经验”和“没有教育价值的经验”。经验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每种经验既从过去经验中采取了某些东西,同时又以某种方式改变未来经验的性质。”“每种经验就是一种推动力。经验的价值只能由它所推动的方向来评断。”因此,教育者的责任就在于判明一种经验的走向。(杜威,1991:259-263)

理工科大学教育者代表社会完成高等教育阶段教育下一代的任务,因此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就应该首先具备能力,判明理工科大学生经验的走向。理工科大学教育者与教师是社会化的典型产物,因此他们具备社会发展先进思想的素质与品质,能够代表社会与按照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完成教育受教育者的任务。这充分说明,个人发展与教育、学生与教师、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相关性。

课程作为教育内容的目标化过程,必然要受社会需要的制约。因此,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应该包括个人的发展与社会需要、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个人应该如何发展,其发展如何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是如何影响个人发展的,这些问题都是教育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

王佩华(1998)认为,文理分家,理工脱离,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学习苏联模式的结果。这种模式使得我国理工科院校人文氛围相对淡薄,文科发展阻力大。然而,文理分家,并不是理工科院校创办文科专业的真正理由,文理融合比较典型的麻省理工学院也并非理工科院校学习的典范。这是因为,从另一个角度看,文理分家加强了文科院校的文科专业,如果具有文科传统与优势的文科高等院校不能繁荣发展哲学社会学,岂有理工科发展文科专业的道理?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有其历史与传统,解放前的清华大学也有其历史与传统。理工科高等学校要问自己这样的问题:理工与文科并举的麻省理工学院对于发展文科有什么优势?对于发展理工科有什么优势?假如清华大学具有以往强势的文科,其文科会发展到什么水平?其理工科又会受到什么影响。

因此,理工科大学创办文科专业向综合大学发展的真正理由,并不是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而是通过创办文科专业,让理工科学生享受人文学科滋养。人文学科的滋养通过三个渠道渗透到理工科大学生的经验,影响着其个人发展方向与路径。其一,通过开设人文学科课程。学生必修与选修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科课程,获得人文学科的知识滋养,在个体的知识结构上完成文科与理工科的融合,实现知识结构上的个人全面发展的目标。其二,通过师生与生生交往影响学生。理工科院校文理科的融合,不仅仅表现在学生知识结构层面,还表现在文科课堂上文科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往方面。文科教师以其特有的文科气质、文科态度、文科价值取向与文科人格魅力,影响着理工科学生。在课下,理工科学生与文科学生社会交往,文科学生的言行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理工科学生。其三,文科专业的创办与文科院系的设立,无论从学校学术氛围与学校学生生活,还是从图书资料与网络资源等方面,都会对理工科学生产生影响。

三、结语

高等教育以培养高级人才为己任。理工科院校以其理工专业见长,发展文科专业,发展什么样的文科专业,怎样发展文科专业,都不能离开与脱离教育学理据,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是人才培养过程,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理工科院校人文学科的发展不可离开其理工科人才的培养。

参 考 文 献

[1]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全国理工科高校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综述,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4.

[2]戴忠信.动态多元课程观:统整课程与教学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1):1-5.

[3]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北京: 民教育出版社,1991.

[4]王佩华.重点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思路刍议,高等教育研究,1998(3):59-62.

[5]杨义.“四个同样重要”关键在落实[n],文汇报,2002-7-15:/article.asp?newsid=2318.

理工科专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理工科 人文素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2.011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 Humanities Quality

Situation Analysis and Training Methods

CAO Jiayin

(Schoo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94)

Abstract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has been the national and educators of great concern, the paper hopes to analyze humanistic quality engineering majors occurred during the issue, objective, targeted, actionable solutions.

Key words engineering; humanities quality; training

“人文”来源于拉丁文“Humanitas”,指人性,教养。“人文”映射在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上时,表现出的就是人文素质。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人文素质就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和发展,当今时代人们常常提到的人文素质“缺失”,本质是公民人文素质的发展落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发展带来物质的快速和大量丰富,使人类沉醉其中,并且更加追求科技和经济进步,失去培养人文素质的积极性,当人类对科技的使用和发展方向失去控制,表现出来的就是人文素质的缺失。

关于人文素质的内涵,应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共通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①

1 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培养现状及原因

在21世纪初期,主张人文与科学有机结合的教育家杨叔子院士用“五精五荒”来描述当时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网情,荒于人情;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权力,荒于道力。②早在1995年,我国就开始了人文素质教育试点工作,根据试点情况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并在高校建立了32个部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在国家和高校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二十年过去了,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情况却依然值得担忧。主要表现在:缺乏基本的人文知识;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缺乏完善的人格修养。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良好的教育理念得不到贯彻

理工类高校在成立之初往往没有文法、艺术、管理等学科,缺少人文精神的沉淀,高校教育者也会忽略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伴随着大学教育改革发展,理工类高校开始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建设,提出了很多好的教育理念,人文素质培养工作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然而,受制于薄弱的人文学科基础、沉重的科研压力等,提高人文素质培养水平的教育理念没有得到有效贯彻。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效果不是即时显现的,没有论文数量、竞赛得奖的显示度高,但它的长远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虽然在高校各类评估和排名中,人文素质培养指标成为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理工科高校而言,科研水平、论文数量、竞赛奖项、升学率、就业率等指标却成为了一把双刃剑。部分高校在实践中有效利用指标体系,结合高校自身实际,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培养模式;一味唯指标论,却容易走入发展的怪圈,良好的教育理念不能贯彻,人才素质培养也只是蜻蜓点水,浮于形式。

1.2 人文素质课程设置水平仍需提高

培养计划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实施方案,各高校在培养计划制定、课程安排上都投入了大量心血。以某理工科“211”高校培养计划为例,大学本科课程由通识教育必修课、学科教育必修课、专业教育必修课、个性发展选修课组成,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主要就是为培养大学生人文修养、身心品质、社会责任感而设置的一组平台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外国语言、军事体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必修课程,共计36个学分,占理工科学生总学分的21%,但其中“两课”、外语等国家规定课程占了学分。这些课程对于提升学生政治信仰和道德水平是重要的,但是人文素质包括了文、史、哲、经济、法律、政治等诸多内容,仅仅依靠“两课”、外语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是远远不够的。在选修课程中,人文素质选修课有127门,但是没有系统培养关联,一般是有什么教师就开什么课,缺乏承接性和针对性,而且每个学生最多只能修两门,这对完素质的培养目标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1.3 教师观念需要改善

理工科高校教师大致可分为教授理工科课程和教授人文科学课程两类,教师多数精于自身专业学科,缺乏科学精神或者人文精神积累,使得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课堂上的融合程度较低。更令人遗憾的是,部分教师认识不到两种精神互补互助的内涵,甚至会引导学生排斥另一种学科精神,这不仅使得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得不到提高,还让理工科高校中的人文学科学生缺乏尊重其他学科的精神。此外,教授通识教育必修课程的教师会出现照搬教材、生硬晦涩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很难实现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

1.4 学生自我培养的意识及途径不足

近年来,大学生自我意识、功利意识急剧增强,一些希望在自己专业上取得优异成绩的理工科学生,将精力大部分放在理工科课程上,在选修课程的选择上放弃人文素质课程,依然选择科学素质课程,再加上必修的通识教育课程平乏无味,常常应付了事,因此人文素质培养的力度就显得非常薄弱。还有一些学生则是希望多学习人文科学知识,但是理工科学校的人文素质课程以及校园文化活动满足不了其需求。

1.5 校园和社会氛围亟待加强

理工科高校中的人文学科相对薄弱,文科教师和学生较少,很难自发形成浓厚的人文氛围。教育管理的重点往往集中在学生安全、课业成绩、科技竞赛等,在营造文化氛围上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够。社会舆论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呼声很高,但实际上对大学生的认知指标主要定位于专业水平和就业率,没有形成有效的舆论氛围。

2 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路径

多年来,教育工作者们已经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这个课题上做了大量研讨、探索。本文希望针对理工科大学生这个群体,提出一些路径分析。

2.1 明确目标定位

大学,是连接家庭、学校、社会的重要环节,是一个人成长最重要的阶段之一。理工科大学生不仅要完成学业,掌握科学技能,也要学会与他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才能成为具备完善人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理工科大学需要正视大学生人文素质亟待提高的现实,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用发展和辩证的眼光看问题,摒弃功利思想,把对“人”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

2.2 创新培养方案

制订培养方案要有全校一盘棋的理念,充分整合资源,合理借助外部资源,跳出传统桎梏,高屋建瓴,目标长远。理工科大学可以借鉴国外课程设置方法,规划制作人文素质课程组,实现素质教育的延续性和深入性;建设文科理科结合的课程模式,挖掘专业课程中的人文内涵、精神和价值;发挥慕课、多媒体课程的优势,扩大人文素质课程数量;优化必修课、选修课比例,以及人文素质课学分设置,提高人文素质课时量;正确处理“两课”与人文素质课之间的关系,坚持“两课”的指导地位,创新“两课”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其他人文素质课的补充及强化作用。

2.3 重视实践教育

理工科大学生在实验室的动手能力能够得到充分锻炼,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能力也需要得到重视和锻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教育既可以提高学生对社会、对他人的认知和交往能力,又能帮助学生找到书本与现实的结合点,提高对知识的认知。理工科大学要做好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引导和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实践方式;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上操场,开展体育锻炼;提供学生活动场地和经费,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建立社团,自主举行课外活动;邀请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到学生中间,为学生开设主题丰富的讲座、论坛等学习交流活动。

2.4 提升教师素质

理工科大学的文科教师和理工科教师独立性较强,需要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沟通,从而在各自的课堂上做好相应的教育和引导工作。理工科教师要主动加强自身人文素质修养,探索科学研究方法与人文精神之间的联系,从人本角度和时代角度思考科学规律,不仅可以加深课程内涵,还能提高教学的品位和质量。文科教师要自觉理解理工科学校校园文化的历史和内涵,将时代精神、民族气节与校园文化相融合,将社会、自然、人类中的点点滴滴与科学精神相融合,既能吸引理工科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实现良好教学效果,又能使文科教育成为理工科高校办学水平的增长点,获得更多尊重和投入,实现良性循环。

2.5 营造人文氛围

青年学生的成长需要引导,人为引导是一方面,环境氛围也是一种重要的引导方式。要重视人文素质类图书资料积累,这是大学最基本的文化氛围;要重视人文教育活动的宣传工作,提高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发挥新媒体的优势,让学生时刻可以接触人文活动或宣传;重视“仪式”的作用,合理利用“仪式”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更容易激发其奋斗、拼搏等积极行为,学校也可以通过“仪式”将文化“渗透”到学生思想和校园氛围中。

该论文为南京理工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理工类高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SKT14033

注释

① 丁楠,眭国荣.探索理工高校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1):37.

理工科专业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理工科学生;英语教育;定位;特点

一、引言

加人WTO后,我国经济进一步融人经济全球化之中,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交流合作口益频繁。对于我国众多的理丁科学生来说,无论他们毕业后是继续深造,还是从事各种技术性工作,具备用外语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都是必要的。例如在学术领域,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都有受邀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机会,各大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也不例外,甚至有很多学生获得了当众宣读、答辩论文的宝贵机会,尤其是高学历的硕卜生和博士生。由于这些学术研讨会几乎都将英语作为工作语言,这就对我国理工科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论文百事通另一方面,为了跟上科技的飞速发展,理工科学生应该了解不断发展的科技最新信息,小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阅读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以掌握自己所在的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而要通过各种媒体尤其是巨联网在第一时间内获得精确的信息,就必须通过原始资料准确掌握其他国家的技术和文明成果,尤其是最新的自然科学成果,以全方位、深层次地把握国外动态。在这样的背景卜,我们就迫切需要培养大量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高素质人才。因此,理工科专业的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专业英语阅读课要作为高年级学生的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敦学,指导学生阅读专业英语书刊和文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信息。

二、理工科学生英语教育的定位

作为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他们与文科学生在学习内容、自身特点、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等方面自然有着较大的区别。理工科学生在校所学的绝大部分课程郜是与其专业有关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必修的人文课程却不多。这就使得理工科学生的综合素质过于偏重理工方面,而人义知识及文化修养却明显不足在学习方法上,理工科学生比文科学生更善于计划、组织和安排学习,善于在遇到困难时寻找原因。他们的调控能力较强,在不同的阶段和环境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会如何学,如何记忆,如何更好地进行学习反省,以提高学习的功效。由于这些自然的差异,理工科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也与文科学生有着较大的不同。理工科英语在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和文科英语有一些不同之处。这种差异有时会给人一种隔行如隔山的感觉。如描述同样一个事实,理工科的学生可能会原原小本地把事实用规范的词语精确客观、通俗易懂地表达出来;而搞文学艺术的人则会觉得理工科学生的说法太呆板乏味,太没有水平,缺乏生动性,他们就会把事实描述得更生动、形象。他们之间的这种差异,还决定了理工科学生在语言学习策略方面也有其独特之处。理工科学生一般偏好思维和分析,学习方法多以模仿、记忆、训练和实践为主,其学习策略具有明显的特征。

但是,理工科学生的英语教育也面临着相当多的困难。如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分文理科培养学生,相当一部分理工科学生性格内向,课堂上不懂的东西不愿意请教老师。凶为他们害怕在同学面前丢面子,宁愿自己解决也不愿求助于别人,尤其是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并且,由于缺乏外语学习环境,很多理工科学生很少阅读英文报刊、听英语广播或与英语母语者交流等。

相关学者对理工科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理工科院校的绝大多数学生希望能听懂日常交际英语,并且具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是因为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北京成功地申办奥运,和外界交流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大多数学生希望大学毕业后能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交流。排在第二位的是阅读能力,仅次于听说的能力,这也是理工科院校学生的一个特点。因为随着我国经济对外交流的增多,理工科学生在未来的工作或学习中将不可避免地要阅读英文文献资料,尤其是那些选择继续深造的研究生们。还有相当比例的一部分理工科学生将学好英语视做找到一份满意工作的桥梁,认为学好英语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竞争能力。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理工科专业的英语教育必然有其独特的定位。那就是将英语作为一种了解本专业国外情况的工具,强化理工科的专业英语教育,使理工科学生具备足够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以满足他们在其专业领域的学习要求。

三、理工科学生英语教育的特点

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英语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工具出现的,而不是赖以谋生的一技之长。因此,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基础阶段和专业阶段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整个大学英语的教育过程,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今后在各自的专业岗位上具有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听说读写能力。下面我们将分几个方面具体阐述理工科学生英语教育的特点。

1.词汇、语法和阅读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能否牢记专业英语词汇和专业术语将直接关系到理工科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发展前景。词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而长期的认知过程。尽管学生不赞成死记硬背的方法,但他们认为单词还是应该要记和背的。由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在中国语言教学中仍然很普遍。很多理工科大学生反映,词汇量的缺乏是他们在入学初期面临的最大困难。这就需要英语教师重视词汇教学,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在听力、阅读、写作、翻译中遇到的困难。

语法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础之一,应该受到理工科学生的重点关注。事实上,能否娴熟地掌握英语语法知识,将直接关系到理工科学生阅读英文专业文献的能力。长句子多,句子结构复杂,是理工科专业英语的一个典型特征。对句子结构的分析能力,对句子组成各部分的解剖能力,是学生英语水平的综合体现。而这就涉及到了理工科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问题。专业英语阅读是一门以英语为基础又与专业相结合的课程,它注重对本专业涉及知识的理解,以普通英语阅读为基础又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为理工科学生开设专业英语阅读课的目的就是指导学生把自己已有的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去获取更广泛的、更前沿的专业信息。

2.听说

受我国传统外语教育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理工科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聋哑英语”现象,即多数理工科学生的英语读写译能力较强,而听说能力却很弱。大多数学生经过十多年的学习后,仍难以昕懂英语,难以进行口头交流。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他们的听力基础往往较差,这直接影响了理工科学生学习英语听说的兴趣;另一方面,理工类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学生习惯于安静地进行思索,在头脑中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不善于将这些问题表达出来与其他人共同探讨,这一点决定了大部分理工科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更不用说是英语的表达了。但是,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基本的英语听力和会话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原因前文已谈到,此处不做赘述。但是笔者认为,理工科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毕竟不像阅读能力那样重要,因此,可以考虑在学生高年级阶段的专业英语教学中加强其在专业方面的听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巩固他们在基础阶段所形成的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3.翻译与写作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了增强我国学术成果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理工科学生具备一定的翻译和写作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对于要写英文文章、向国外期刊投稿的理工科研究生群体更是如此。但在目前的理工科学生英语教育中,学生翻译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却被忽视了。试想,一个看不懂英文文献、不会英文写作的学生如何能写出质量好、水平高的学术论文来?因此.培养理工科学生的翻译和写作能力也是理工科英语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

四、推进理工科学生英语教育工作的几个着手点

1.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理工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是什么,必然与他学习英语的态度(坚持性、勤奋程度、主动精神等)有关,与他追求的学习目标与水平有关。很多理工科学生只是把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自己在学校里学习英语的唯一目标,这是非常不够的。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在理工科院校里,只有35%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很感兴趣或较感兴趣。这是我们进行理工科英语教育面对的最大困难。如何提高这些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需要每个理工科大学英语老师思考的问题之一。

2.改善英语教育环境

理工科院校要注重英语学习环境的建设,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语言环境中自然习得外语。比如可以结合理工科学生的特点,通过校园广播电台或校园有线电视定期播放英语节目,或者在已有的广播电台和校园电视台中固定一些时段专门播放英语节目。还有其他手段,诸如设立校园英语角、举办各种英语协会、与外国留学生举行联谊会等,以吸引更多的学生自愿参与。总而言之,要让学生时时、事事、处处看到英语、听到英语、使用英语,让英语逐步成为校内师生之间交际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营造浓厚的校园英语环境,不仅可以弥补理工科学生英语课时的不足,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为学生英语实践提供宽广的舞台。超级秘书网

3.加强专业英语教育

要想提高理工科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就必须强化专业英语的教育。一个值得借鉴的做法就是充分利用考试的导向作用,改变专业英语单一的书面考核方式。比如可以让学生事先选择比较熟悉的专业领域,要求学生用英语写好讲稿。学生在课堂上讲解自己的文章内容,教师根据其叙述提出相关问题,学生稍做准备后作口头解答。用此方式既可以考核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可以考核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两得。还有其他一些做法,比如要注意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自学能力和基本技能等,指导有能力的学生阅读英文版专业文献,通过交流和讨论,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还有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从而在理工科学生中形成英语学习的良性机制。

4.强化双语教学

理工科专业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数学类专业;教育研究;理工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8-0207-02

一、引言

毕业设计是数学类专业本科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科研素养、提高本科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很多高校数学类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得不到应有的培养、锻炼,这必然会影响到数学类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已有一些文献考虑了数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相关问题。[1][2]等探讨了如何改进高师数学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设计,[3][4]等分析了数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选题构成。本文以华东理工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设计为例,分析了(理工科院校)数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开设本科毕设课、毕业论文部分盲审等改进措施。

二、存在的问题

以多年来指导数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实践为基础,结合华东理工大学数学系近年来本科毕业设计的现状,作者发现(理工科院校)数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指导教师不够重视本科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其成绩与学生的就业、再深造关系不大,很多学生都认为只要过关即可,没有认真对待。学校对毕业设计的考核不严格,也是学生、指导教师忽视该环节的原因之一。

(二)学生的基础不扎实

由于数学学科的逻辑性、抽象性比较强,因此要想学好必须付出努力。然而,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觉得可以完全放松了,没有目标,学习懒散,自我管理能力不强,从而没有学好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以至于毕业设计时力不从心,文献看不懂,理论分析、数值实验都有困难。

(三)本科毕业设计与就业、考研时间冲突

本科毕业设计大多从第七、八学期开始,此时正是学生找工作、考研的关键时间。学生真正用于毕业论文的时间很少。

(四)选题不适合学生

有些毕业设计的题目太难或太简单,太难的题目学生很难完成,太简单的题目不能有效地培养、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此外,毕业设计的题目大多是导师指定的,一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选题不感兴趣。

三、改进措施

针对数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加强本科毕业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

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科学性,因此要想较好地完成数学系本科毕业论文,必须尽早做好前期准备与积累。作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教师在授课时,要加强对课程背景、应用的介绍,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好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为做好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2.开设文献检索课程,让学生学会使用常见的中文、英文数据库查阅所需的资料与文献。

3.在某些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的考核中设置Project环节,锻炼学生查阅文献、撰写小论文的能力。

4.第五学期开设关于毕业设计的介绍说明会,向学生说明毕业设计的意义,基本步骤,需要的基本知识与能力等,从而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毕业论文,也可以早做准备。

(二)提前毕业设计的时间,选择合适的时机,开始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设计大部分从第七或第八学期开始,此时正值学生考研、找工作,严重占用了毕业论文的时间。因此,可以适当提前开始毕业论文的时间,在第四学期后,选择合适的时间,开始毕业论文。具体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任课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应努力将教学与科研结合,介绍一些相关的科研问题以及研究状况,上课期间多引导学生思考,提出合适的问题。如果学生有兴趣,则可以此为基础,开展毕业设计。

2.在三年级开设学术讲座,请各位老师尤其是研究生导师介绍相关的学科前沿问题及研究现状,有兴趣的学生则可以加入老师的研究小组,尽早开始毕业设计。

3.多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或数学建模活动,以此为基础,完成毕业设计。

(三)在第七、第八学期开设毕业设计课程

毕业设计期间,学生无统一管理,如一盘散沙,是毕业论文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如果开设毕业设计课程,加强平时管理,会大大改善学生平时不努力,答辩前临时粘贴拼凑论文的现象。

由于毕业设计选题的任意性,因此该课程的任课教师可依据学科方向,每个方向选择1个老师,由这些老师共同任课。作者认为,该课程的授课内容应包括:毕业设计的意义,撰写数学论文的方法,常见的英文数学词汇,学生轮流汇报毕业设计进展。

(四)完善毕业论文的选题模式、健全评阅与答辩制度,加强毕业论文的监管

以华东理工大学数学系为例,毕业论文的选题遵循双向选择的原则。通常首先由教师给出题目,学生进行选择。然而由于本科生的知识结构有限,往往对所给题目的方向不了解,只是稀里糊涂地选择。因此,在选题前最好由老师对自己的题目进行介绍,便于学生选择,也会有利于后续的毕业设计工作。此外,为了保证毕业设计题目难度适中,各教研室应对本教研室的毕业设计题目进行审核,依据理工科院校数学系学生的知识结构,去掉太难或太简单的题目。

为了保证毕业论文评分的公平、公正,毕业论文的评阅应由院系统一按照学生的论文方向指定教师,还需要在制度上约束评审老师,杜绝应付行为。此外,要严肃评阅、答辩纪律,对于完成情况较差的学生,应延缓答辩。

学校对于毕业论文的监管力度应加强。虽然多数学校也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检查,但往往仅限于检查论文的格式。为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学校最好每年抽查一部分毕业论文进行校外盲审。

参考文献:

[1]刘小松.高师数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论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2):54-55.

[2]栾庆芳.关于高师数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若干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26(3):25-28.

[3]李开慧.关于高师数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引起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0,19(1):93-95.

[4]李连兵,张萍.关于数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构成变化的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1,20(4):87-90.

理工科专业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理工科;素质类选修课;现状分析;对策探索

理工科类本科院校一般以理工科为主,其他学科为辅,我校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中,理工科占比为72%,管理经济类占比19%,法学、文学占比9%,属典型的理工科院校类专业构成,正是由于这样的专业构成,如何进行素质类选修课的教育,更有其自身特点和个性要求,一般来说,理工科学校所能提供的素质类教育资源却较为匮乏,且课时有限[1]。

全校公共任选课,简称“公选课”,后为了体现其素质教育的本质属性,我校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将其定义为素质类选修课。全国的高校因每个学校课程体系不同,有各种称谓,如“素质类通识课”、“人文素质课”、“公共选修课”[2]等等,但其课程设置、学习目标大同小异[3]。

1 素质类选修课现状

从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年截止到当前学期,开设过238门素质类选修课程。选修各类课程的统计情况为:跨专业类课程(理工类专业课程)12.92%,计算机类课程7.0%,法律类课程11.13%,经济管理类课程4.35%,其他人文社科类课程64.52%。按照我校专业比例情况,选修不同种类课程的人次比例较为适中,比较好的实现了跨学科选修素质类选修课程,达到拓宽视野,学科交叉学习的目的。

2 素质类选修课现状问题分析

2.1 选课指导工作不够重视,学习目的性存在偏差

选课工作作为教学事务中重要的一环,涉及学生修读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影响学生培养目标实现。学校设计了较为完善的制度环节,出台了相关管理文件,实行分级管理,专人负责指导等。但在实际工作中,相关指导人员未尽责指导,导致学生对课程和分类一知半解,人选我选,不知所选,不知所学。“他们对于自己想学什么、应该学什么没有一个明确的想法,对什么事都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自己周围的同学或朋友选择了什么课程,他就选择什么课程。”[4]

2.2 课程开设机制不合理

随着社会发展加快,各种新的知识需求接踵而至,而开设的很多课程已经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开设课程要么是教师为了工作量勉强而为之,要么是凑数量,教师能教什么就开什么,而学生更喜欢的人际交流、历史文化、实践操作、技能培训等课程受到各种限制无法开出,或者开出很少,学生无法选到,只能选修自己不喜欢的课程凑学分。

2.3 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法需创新

教什么,怎么教,在素质类选修课的教学上更是一个突出问题。因为课程类别的原因,教师也不会非常重视,准备也不会像其他公共课、基础课一样充分,内容没有跟上社会发展步伐,讲授时也是按部就班,墨守成规。该类课程给学生的大体印象就是放放音视频或PPT,板书或其他方式基本没有,内容不新,教师讲的无趣,学生听的也无趣。从前述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素质类选修课程的考核主要是结课论文加平时考勤或作业,此种考核方法不谓不好,只是在素质类选修课程上,应结合实践进行考核方法创新,而不单单以小论文论,不单单以分数论。实际上,正因为素质类选修课的定位,其应该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法创新的急先锋。

2.4 教学管理不够严格

一般的认识是素质类选修课没有公共课、基础课重要,所以在各个教学环节的管理、监督上不够严格,也正因为如此,造成教师应付教学,学生应付上课,只为混学分的放任自流的局面[5]。

3 素质类选修课问题的对策探索

3.1 落实选课指导工作,做到人人了解,责任到位

要落实好选课指导工作,按照选课管理文件,做到学校―学院―学生三级认识到位,安排足够时间,将课程分类及内容介绍到位,并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学期选修,根据个人自身兴趣爱好、专业方向、就业考量等选择适合自己选修的课程,做到因材选修。一般来说学生在第三、四学年开始学习专业课程,素质类选修课可在第一、二学年修读完成。理工科类学生要选修人文社科类方向,文科类学生要选修理工科方向,而且四门课程或者有前后关系,或者分属不同细类。特别的,指导教师自己要领会选课管理文件,熟悉课程分类及课程简介内容,熟悉选课程序步骤,随时接受学生咨询。

3.2 完善课程开课管理办法,够新够量

素质类选修课的开设,首先要满足数量要求,每学期要开出不少于70门课程(按照目前选修学生规模,大约提供一万余可选座位);其次要按选修学生类别考虑开设课程的类别,如继续增加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比例;三是考虑多种途径开设新的课程,如一门课程多个教师讲授(此种办法已经实行,效果不错),邀请名师开设大讲堂等;四是要紧跟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步伐,多开设人际关系、技能培训、认证考试类的课程,只有具有时代特征,才不至于内容陈旧、落后,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时代要求,才能满足社会和个人需要[6];五是加大开设视频类公共课的力度,采用课余时间看视频,上课时间多交流的学习新模式。

3.3 改革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核方法,建立激励制度

素质类选修课程可以作为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制定相应文件政策,鼓励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核方法方面的各种创新,可先行先试,鼓励教师自行设计教学方式,如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教师自编讲义,素质类选修课多为教师钻研许久的知识领域,自己的讲义会更有价值;在考核上,鼓励教师采用丰富的,不以一篇论文,一张试卷为结果的考核方法,如做调查、研究报告,在学习课程期间所做的任何成果教师都可以参考为学生成绩依据。效果好的,要给予相应的激励措施,如评优考量、增加工作量等等。

3.4 严格教学督导管理,促进教学相长

要迅速改变素质类选修课不受重视的局面,先从严格教学督导做起,要督导教师的各个教学环节,准备是否充分,授课是否认真,编排是否用心,效果是否良好,学生是否有收获等,做到支持改革创新,杜绝放任自流。对于不认真、效果差的课程要及时纠正或停开,并且分析原因,属教师自身原因的,要通过调岗、进修学习等方式提高教师自身水平。

参考文献:

[1] 赵惠霞,王敬艳,李乖宁.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9(20):93.

[2] 陆文龙,贾颜.谈高校公共选修课的建设[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7(6):43.

[3] 李茜,殷海兵,任霭农.浅谈理工科背景高等院校素质类课程的几个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0(33):153.

[4] 王敏,谢东.高校公选课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3):132133.

[5] 周丽萍,王浩发.高校公共选修课管理对策研究[J].珠江教育论坛,2011(3):7.

理工科专业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理工科学院;科研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009-02

华南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被誉为中国“南方工科大学的一面旗帜”。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华南理工大学成为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目前,学校共设有25个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学院的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理工科学院科研管理特点

综合性大学往往多学科并存,但理工科与文科学院科研管理的侧重点不尽相同,理工科学院科研管理的特点为:

1.满足教师对科研经费、设备、实验用房的需求,是理工科学院科研管理的重点。理工科学院教师需要大量的仪器设备、实验药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在此基础上才能得出可靠的实验数据,因此理工科学院往往经费需求较大,科研周期较长。经费不足、设备不完善、不能提供足够的实验室,很难吸引高层次人才是理工科学院普遍存在的问题。

2.平衡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是理工科学院科研管理的难点。理工科学院一般要承担学校基础课的教学工作,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承担了此项繁重的教学任务,这些教学教师因长时间脱离科研工作,对科研工作存在一定的畏难心理,调动教学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也是理工科学院科研管理的重点。

3.促进理、工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是未来理工科学院科研管理的焦点。学科发展以科研提升为内在动力。科研能力的增强,是学科发展的第一促进力,第一推动力。但往往是,理科和工科二者之间较为封闭,缺少沟通、孤军奋战,难以团结起来申报重大课题,造成科研资源极大的浪费。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是2008年顺应学校学科调整的需要,将化工与能源学院和化学科学学院合并,更名为化学与化工学院。相比起来,学院科研管理应更注重化学与化工这两个优势学科的交叉和融合,集合两个学科的优秀科研力量争取重大项目。

二、理工科学院科研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设立了科技处或科研处,负责全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并在每个学院设立了主管科研的副院长,也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的科研秘书。但仍会存在着科研管理观念落后、管理缺乏特色、管理相对封闭、管理质量不高、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等问题。

1.科研管理观念落后。片面认为科研管理是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学院只需配合、协作。静态管理、事务性工作是学院科研管理的主要内容,把做好承上启下、上传下达、按章办事作为衡量学院科研管理工作的标准。学校科技处过多地拘泥于学校科研事务性工作,只注重收收发发。

2.科研管理缺乏特色。每个学院都有各自的学科特点,理科类学院注重基础,工科类学院以应用见长。基础性研究不进行,科研没有后劲,应用性研究开展不了太长时间;应用性研究是基础研究的“试金石”,有了它,基础研究才会一一被验证。照搬学校规章制度,而没有结合学院学科特点加以灵活运用,这样很难让科研管理上一个新台阶。

3.科研管理相对封闭,与外界联系松散。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才能体现出科研工作的价值。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不仅需要学校,更加需要学院的重视。构建产学研互动平台,加强与其他院校的联系。学校科技处人员有限,无法全面、持续地开展为企业和其他院校“牵线搭桥”,加强双方的合作。

4.科研管理质量不高。随着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加大,高校科研工作取得了蓬勃的发展,科研数量和经费额度不断增加,但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规模并没有得到相应扩充。甚至于许多二级学院管理人员编制有限,无法设置专职科研秘书,学院科研秘书往往身兼数职,工作多而杂,造成其精力分散,无法全面、深入、科学、系统地进行科研管理工作,无暇进行科研创新管理,严重影响科研管理质量。

5.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各自为政是高校的普遍现象,个别教师满足于承担小项目,不能进行有效的整合。针对973、863或国家支撑等重大项目,很多二级学院很难做到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学校科技工作不只是在数量上,更重要的是要在质量上取胜,积极做好导演角色,变教师个体自由申请各类科研项目为以国家各类科技计划为主导,有效组织和整合力量,联合策划和申报重大项目、重大成果,在高级别科研项目和高水平科研成果获奖方面有所突破。

6.科研奖励、考核过于强调结果。目前高校科研奖励、考核过于强调结果,而不问过程。不能只以论文数量、项目数和经费数等作为奖励或考核的依据。在理工科领域里,还应适当关心论文的质量、引用次数、成果的利用率、成果的转化效益等。很多高校单纯地以JCR分区表作为考核或奖励的标准,以论文见长的理科,如化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都位列JCR一区。而注重应用的工科,如化工,其学科内的顶级期刊“AICHEJ”、“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只能在JCR二区内找到踪影,这种考核和奖励结果,会在一定程度上抹煞教师的科研积级性。

三、完善理工科学院科研管理工作的建议

针对目前理工科学院科研管理现状、科研管理特点,及目前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在这一方面取得的成绩,对理工科学院的科研管理特提出如下建议。

1.树立服务意识,以人为本。服务是管理的基础,只有做好服务,才能谈得上管理。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较为繁琐,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热情的服务意识、甘做人梯的奉献精神,才能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广大的教师是高校科研活动的关键要素。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中心,着眼于教师的发展,为教师提供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千方百计挖掘教师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

2.创新科研管理服务,由被动变主动。学校科技处对科研管理由“事无巨细”变为“抓大放小”,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从全局出发,侧重于制定科研政策、宏观战略性研究,提高学校的整体科研管理水平,争取更多的科技资源。学院方面,则由过去那种“坐、等、靠”的被动服务,转变为积极参与其中。

3.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科研激励政策。科研激励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人才是高校的第一资源。建立高效、合理的激励政策不仅能发挥现在教师的无限能量,还有利于引进人才。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领导充分注意到科研激励的重要性,制定了《华南理工大学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奖励办法(试行,修订)》。学校对教师获奖成果、公开、重大科研项目、授权专利、科研基地获批等项目的奖励作了详尽的规定。科研奖励标准也屡创新高。

4.加强与外界沟通,搭建产学研桥梁。理工科学院应主动走出“象牙塔”,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增强产学研合作意识,充分认识和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积极开拓与企业的合作机会,与企业、院校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组织相关领域教师定期下基层,这样不仅能够利用高校高水平设备,高水平智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还能帮助学院教师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

5.集中学科优势力量,做好重大项目的组织和管理。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校的科研面临着众多机遇和挑战。特别是重大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方面,各个高校都在抢占这一重要资源。学校在重大项目的管理上应建立长效机制。改变以往等指南出来才组织撰写申请的被动局面。组织相关学院,提前布局,从编写指南开始,提前规划。集中优势力量,强强联合。学院方面,站在学院的层面统筹考虑,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加强信息反馈和交流,做好前期动员和部署工作。打破学院之间、团队之间以及教师之间的信息壁垒,充分发挥理工科的学科优势,理科为工科奠定基础理论,工科为理科的基础理论转化应用保驾护航,加强学科交叉合作,争取重大项目的立项。

6.加强科研项目过程监管体系。相比起科技处的工作人员,学院的科研秘书对教师的专业领域、科研实力等更为熟悉。从而可以对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中期检查、结题系列过程给予监督管理。项目前期申报,学院根据项目指南应做好组织动员,对于限项申报项目,根据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选拔有竞争力的申报人;项目立项后,督促项目负责人根据计划安排,严格执行项目任务;项目中期检查,后期结题,是科研项目成果的总结,也是衡量学院科研过程监管的重要标志。

7.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在思想上,培养其爱岗敬业的良好思想品德;在业务上,鼓励科研秘书接受多种形式的专业培训,不定期的组织院际、校际间的科研管理研讨会或工作交流,提升其业务能力;在观念上,提高科研秘书的素质,最重要是转变其工作观念,培养其工作的创造性、主动性,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为学院的科研管理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周文胜,姜川.试论研究型大学的校院二级科研管理工作[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6):65-68.

[2]梁艺.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二级科研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11,24(6):119-122.

上一篇:理工科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地球科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