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案范文

时间:2023-02-25 20:11:09

雷雨教案

雷雨教案范文第1篇

课案陈述:

一、课题导言:

从作品的地位及评价争议入手,以十七岁的周冲为接近学生情感的契合点引入作品的阅读。

二、学习任务:

1、走近大师:了解作者情况、创作概貌、艺术见解、创作风格等。

2、走进作品:对作品的主题思想、戏剧冲突、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等有更深入的认识。

3、通过对一部作品的深入研读,掌握阅读鉴赏作品的方法,增强文学修养,提高鉴赏能力。

4、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作品,对作品做出自己的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5、学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查阅、分析、辨别、筛选、整理、积累、利用信息。

6、关注人的生存需求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感受剧中人物的悲剧命运,在感情体验与震撼中增强生命意识,滋养人文情怀。

三、过程和资源:

(一)准备阶段:

1、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原著。2、观看电影《雷雨》。

(二)课堂研读讨论:

1、设问提示:

要求:阅读原著后,找出自己有兴趣深入、并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具体明确地把问题描述出来,以便研读资料时有的放矢,有所侧重。(让学生陈述问题,教师进行设问示例)

曹禺是如何创作《雷雨》的?他自己对《雷雨》有怎样的评价?这些情况对我们理解作品有什么帮助?

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与鲁侍萍、繁漪、与三个儿子之间的难于调和的矛盾在哪里?作品在各种矛盾纠葛中揭示了他怎样的形象特特征?

繁漪“古怪”在哪里?“雷雨”在哪里?她与周朴园有怎样的矛盾?你怎样看待她与周萍之间的感情纠葛?又怎样看待她的乖戾与叛逆?

你对周萍这个角色怎么评价?你怎么看待他与繁漪、与的感情纠葛?

鲁大海、鲁贵、四凤、鲁侍萍属于一个阶层的人物,他们的性格各有什么不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说说剧本中鲁大海这个角色存在的意义。

为什么周冲最后会成为悲剧的牺牲品?促成他毁灭的因素有哪些?你怎么评价他?

在你看来,《雷雨》究竟是爱情悲剧、命运悲剧还是时代悲剧?

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冲突。请梳理剧中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体会这句话的内涵。

有人说,《雷雨》一天之内让三个人死掉、两个人疯掉的剧情未免让读者和观众太过紧张了,于是作者安排了“序幕”和“尾声”来舒解与安抚人们的情绪。关于“序幕”和“尾声”,你认为是加上好还是去掉好?

曹禺说,“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恳地祈望着看戏的人们也以一种悲悯的眼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你能体会作者这份贯穿于全剧的悲悯情怀吗?

……(其他问题略去)

2、网上资源研读:

要求:带着问题研读以下相关资料,研读时把重要的信息复制记录、保存下来。

雷雨教案范文第2篇

授后附记是教师在按照教案进行教学之后,及时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该教案和课堂教学状况所作出的客观评价与总结,并附于该教案之后。这是不断完善教案,积累经验的过程,是教师改进教学,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教师教学研究心得,教学实践活动的具体记录。它为今后编写教案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长期填写授后附记,无疑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与教学研究能力。可以说,授后附记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一个平台。

授后附记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学生反馈意见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高中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现代语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说能力、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以及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接受状况,灵活机动地应用教案。课后要多与学生谈心,随时了解情况,掌握教学效果。要弄清楚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接触过,不必多讲;哪些知识学生还有疑问或未听懂,需详细讲解;哪些知识学生还有欠缺,需要补充……并将学生的反馈信息综合归纳后填入授后附记中,为后阶段的语文练习与复习提供依据,供今后编写语文教案与改进语文教学作参考。

例如,我在第一次讲授鲁迅的《祝福》时,学生怎么也不明白,祥林嫂的死与鲁四老爷密切相关,说他是杀害祥林嫂的元凶,学生更是不解,可这正是鲁迅先生的高明之处,是鲁迅先生的深刻之处。鲁迅用祥林嫂的悲苦命运为我们解读了封建礼教的残酷,以及其杀人不见血的本性。老师的解读与学生的理解有巨大的距离,学生所处的时代与祥林嫂的时代之间有难以逾越的鸿沟,我的作用就是缩短文本与学生间的距离,让学生能真正地走入文本,从而走入那个时代,走入到作者的心里,于是我不得不再仔细分析:分析年终的祝福,分析与祥林嫂交往的小环境,四婶、鲁四老爷、卫老婆子、柳妈、婆婆,还是那鲁镇的大环境,男人们、女人们、老女人们、小孩子们。分析透彻了,学生才恍然大悟,原来不光是四叔无意识地以礼教为武器,以四婶为媒界摧残的祥林嫂,还有更多的人,都以封建礼教为依据,毫无意识地把祥林嫂推入了死亡之地。正是这种“无意识地”更说明了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之深。如果不是在鲁四老爷家祥林嫂也同样走不出悲苦命运。

在授后附记中我写道:解读杀害祥林嫂的元凶,思路:祝福小环境(四婶、鲁四老爷、卫老婆子、柳妈、婆婆)大环境(男人们、女人们、老女人们、小孩子们)礼教。以后,我再讲这课时,就注意了在讲解过程中及时渗透,当讲到最后一节课时,学生竟能说出是封建礼教杀害了祥林嫂。我觉得这就算是我写后记的一种收获吧!

二、自我经验总结

教师在依据教案完成教学之后,要及时对教学状况和发挥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如教学目的是否恰当,教学方法是否适用,教具的选择与使用是否妥帖,教学内容的深浅与多少是否适度等。对教学中临时变动教案作具体分析,并说明变动教案后实际效果是否更符合教学的要求。

例如,我在讲《鸿门宴》时,按照教学常规写好教案,然后依据教案进行课堂教学,尽管我讲得很细致全面。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对其中的知识理解不深,记不住。考虑到这篇文章的重要性,我重新设计了教案。最后,我为此课又多安排了一节课。要求学生利用半周的课余时间,根据本课内容编排一台课本剧。课下,学生很用心地研读研究人物性格、说话的语气、行为动作、场景布置等,我随时进行技术指导,然后利用一节晚自习的时间进行演出。这次课本剧学生的热情极高,非常投入,由学生自导自演的这台课本剧上演非常成功。经过这节课,我发现学生更加爱上文言文课了,有的还捧起了《史记》,看起了《三国演义》。

由此可见,这种变动教案是必要的,这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教改尝试,为此,我在该课授后附记中写到:“单纯由教师依靠课本内容进行讲述,并不能使学生对语文知识有透彻的理解,还会影响到对语文知识的记忆。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一个反复钻研、推敲、咀嚼、探讨的过程,只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书本上的和教师讲授的现成东西。因此,必须要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由于此尝试的成功,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尝试,把教学感受、教育心得以及实施策略等,随时记在附记处,这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参考。我现在还记得,在去年学习曹禺的《雷雨》时,我尝试让学生们自己编排课本剧。我教的两个班都进行了尝试,其中一个班是严格按照课文的剧本进行编排的,简直可以和真话剧相媲美。另一个则很有创意,是现代版的《雷雨》,无论是人物的造型、语言、穿着等都富有现代气息,很符合现代人的心理需求,受到普遍的欢迎。在承德双桥区艺术节上,这台现代版的话剧还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我认为这些都得益于我平时坚持写授后附记。

此外,授后附记中还应记一些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课堂上有无口误,有无知识性的错误。对容易出错的地方要在教案授后附记中注明,以便提醒自己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引起注意,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如果长期积累,教学能力就有可能会产生由量变向质变的飞跃。

雷雨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文学概论;教学;跨学科思路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的跨学科思路的兴起,社会科学知识的生产已无法脱离跨学科的思路来进行。特别是当代在社会文化研究的宏观背景之下,文艺理论知识的生产过程中,研究者采用跨越学科界限所展开的学术探讨,已成为依照传统的学科内部概念和历史脉络所进行理论探讨的有益补充。而作为文艺理论再生产过程的相关科目的大学教学活动,也需要不断实践跨学科的教学思路。大学本科的文艺理论课程,最常见的是以文学概论、艺术概论和美学概论为主的公共基础课,其次还有文学院所开设的相关的专业选修课程。大学教师在讲授此类课程的过程中,如果自觉地尝试使用跨学科的思路,将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具吸引力和创造力的文艺理论学习环境,对实现大学文科素质教育的目标具有推动作用。本文尝试以大学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为例,对这一教学思路进行探讨。

一、文艺概论课程跨学科教学的基础

大学本科文学概论课程,面对文学和非文学专业有不尽相同的教学目的。针对文学专业的文学概论课程授课目的是通过系统教学,使学生掌握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文艺现象,解决文艺问题的一般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评论水平,从而为学习其它文学和艺术相关科目奠定基础。而针对非文学专业的文学概论课程授课目的则是使学生初步掌握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并能够尝试利用文学理论基础知识来面对文学现象。如上教学目的的设定使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需要在不同学科的差别之中明确文学学科的特点和理论基础,同时要在文学及其相关学科之间建立互通性。这种互通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延伸,也是展开跨学科思路教学实践的重要基础。

大学本科文学概论课程通常由文艺学学科专业教师主讲,是文艺学专业理论在大学本科知识架构中的初步介绍。从文艺学学科的角度看,文艺学理论的生产无法脱离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进步,也正是由于不同学科理论之间的跨越学科边界的互通和互动为当代文艺学创造了理论革新的基础。可以说,文艺学本身即是一门在不同学科理论知识的“越界性”中不断进步的学科。跨过学科的边界之后,理论研究者遇到的是“他者”,也是自身主体性的证明。这种不拘泥于现有知识结构和概念,在理论视野的开拓中不断显现的越界性也是文艺学知识创新性的来源。于是,作为现有的文艺学学科框架在教学中的显现,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也无法脱离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越界对话。对于文艺学学科的知识框架而言,跨学科的科研和教学活动是新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途径。而与之相配合的知识革新的方式,一方面是不同学科知识在互相补充与印证中新的科研和教学资源的增加,另一方面则有赖于不同学科知识、视野与方法之间的交融。

大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感知体验和认识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概念的接受、学科视角的形成、方法的训练和应用、知识类型的再生产等方面。这些方面都建立在教学中个体之间的感知和互动过程之中。按照发生认识论的观点,认知结构是包括教育活动在内的认知活动中转换外界刺激和生理、心理反应的中间结构,也是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在这个意义上,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推动学生对文学理论和文学现象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相应地,这一过程的内容也必然包括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的感知结构的变化。就这一教学相长中认知结构的变化方式而言,“非中心化”是变化过程的必然趋向。所谓的“非中心化”是指感知结构在变化中离开原来的感知方式和运作模式的趋向,它在知识领域导致了破除旧有的学科框架和思维定势并进行革新的知识生产方式。“非中心化”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获取新知识过程的重要特征。

二、文艺理论课程跨学科教学的准备

1.授课对象。按照文学概论课程的授课对象划分,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在针对文学专业本科生和非文学专业本科生时需要做出目标和内容的调整。但面对在现代社会中被电视、电影、电脑和卡通长期刺激的大学教育对象,文学理论类本科课程传统的教学思路所遭遇的问题是颇为类似的:较单纯地依靠传统的学科框架和概念介绍的方式来讲授具有一定理论性的文学概论、美学概论和艺术概论等课程,因为无法为学生提供他们能够接受又具有一定的刺激,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从跨学科的角度提供多元观念和方法观照下的理论与案例探讨,可以成为本科文艺理论教学工作的一个革新点。

2.案例选择。文学概论课程教学需要不断根据授课对象的变化而选择适合的案例,作为课堂讲授的文艺理论知识分析的对象。同时,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也需要设定相应的阐释方法和角度。如任课教师可针对电影学和电视学的学科特点,引导影视专业本科生分析《观美国影戏记》这一兼有游记和影评特征的散文作品,能够借助美学方法探讨这一文本所描绘的中国现代观影者的视觉体验。再如针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本科生,引导其分析《暗恋桃花源》剧本的后设性及其与《桃花源记》等中国乌托邦文学的文本性关联,进而引出对戏剧文学文本的“后现代性”征候的探讨。这同时也要求授课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其授课专业的主干课程的内容与目标,并做好相应的案例准备。

3.教材和参考书方面。新式教学思路与新式教材密不可分。在当下文学理论类课程的常用教材和参考书中,有相当一部分能够自觉地由跨学科的思路来分析某些文学案例,为跨学科思路的文学概论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美学学者迈克尔・莱恩在《文学作品的多重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中提供了以多重分析方法来解读莎士比亚戏剧的尝试。这种多重解读是利用了不同学科的方法来分析同一部作品。这些方法包括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历史主义等方面,在思路上大多是借用了现代哲学思想的不同思路来进入艺术作品的深层解构,从而挖掘新的意义或实践新的解读方式。与其说这些文本解读和分析的方法是文艺学的产用方法,不如说它们是多重学科知识和视角之间对话和交流的产物。此外,张隆溪的《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三联书店,1986年版。)在推介西方文论的过程中,也较好地结合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

4.多媒体的准备。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解决了文学理论相关课程较单纯地依靠口头讲授、板书和概念推介的基本模式,能够以图文并茂、声光结合的方式向学生推介与分析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图像、声音和文字之间的配合就成为由跨学科思路阐释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的必要辅助手段。如,用图示展示弗洛伊德对个体心理结构的早期划分和后期划分,并以其阐释文学创作现象。又如,用中外文对照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一首外文诗歌的译文和原文,并借助语言学和修辞学的思路对其进行对照解释和分析。这不仅能够省出将原文进行板书抄写的时间,而且能比较容易地请学生以朗诵的方式来参与和互动。

三、案例分析

曹禺的作品《雷雨》是一个较为独特的文学作品案例,它既能够兼容于文学概论这一文艺学教研室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也是中国文学史这一由现代文学教研室开设的文学专业必修课程无法忽略的案例,同时又因戏剧艺术的舞台实践特征和不同的电影版本改编而可作为艺术概论、美学概论、戏剧学和电影学相关课程重点讲授和分析的案例,分别涉及到中国戏剧对西方戏剧的吸收和本土化、住宅经验、戏剧的时代性、戏剧文本的电影改编等问题。《雷雨》文本多重阐释的可能性成为开展跨学科思路的授课实践的良好基础。

1.跨学科探讨的问题。文学概论教学过程首先要明确问题意识,而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尝试解决的问题并不一定是用单一学科的知识就能够解决的。讲授《雷雨》通常涉及到的文学理论主题有文学创作、文学史、文学接受、文学传播等方面,它们分别关联到文学的相关学科如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电影学、传播学等。由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的角度来解释《雷雨》作品的方式,是实践跨学科思路教学的关键。教师可在教案中预先设定诸如“《雷雨》中的劳资矛盾如何呈现”、“《雷雨》的序幕和尾声的价值”、“《雷雨》中医学论述中隐含的权力话语”之类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角度以深入文本探讨问题。在不同学科知识的观照中,《雷雨》成为可由不同角度来进行解释的经典文本,实践着文艺学教学思路的越界性。

2.跨学科的讲授目的。在跨学科的教学思路中讲授《雷雨》,解释其文化内涵并进行启发式的思路和方法引导。从文艺学学科的角度来说,阐释《雷雨》等经典文学作品并获得教案中罗列的结论的过程并不是文学理论类课程的最终目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呈现了人的存在的各种可能性,但文学和艺术作品并不像哲学一样通常以逻辑判断的方式来描述意义,而是以特有的方式提示、暗示和隐喻着与人和世界有关的意义的存在。大学教师在讲授中所解释的文学作品的意义,首先是文学作品的社会和心理层面的背景或语境,其次是它们作为人和世界的意义的提示价值。就《雷雨》而言,作品在社会历史层面上的价值可以有特定时代的阶级分化和尖锐矛盾、资本家家庭的历史面貌及其男权中心性等方面,阶级话语和男权话语提供了文本意义的一个方面;作品在心理层面上的价值则可以有禁忌、俄狄浦斯情结和个体居室经验等方面,它们构成了作品的感觉冲击力与心理深度;作品还在文学史的意义上提供了其与古希腊悲剧在相关性中展现的价值。而在这些价值之上,作品又在哲学层面提示了人的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和命运的不可知性,展开了一个充满了可能性的世界。也正是对这个世界的提示,使《雷雨》成为一种不可替代和复制的文化存在。在此,文学概论教学的目的在“理论习得”和“视角培养”的同时,还应该增添“文化传承”和“交流对话”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3.跨学科的讲授方法。对《雷雨》的文本进行阐释的方法是多样化的,而在阐释中被证明是有效的那些方法之间的互通性一方面印证了《雷雨》的经典性,另一方面则提示了不同,源于不同学科的阐释方法之间的互补性。在讲授这一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针对前文所述的问题,将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论述、荣格的原型论述、海德格尔《诗与思》中的诗论、巴什拉的空间诗学等源于不同学科的知识或视角都纳入阐释《雷雨》的背景。这些背景是传统的教学思路中有关阶级、资本和社会关系论述的必要补充。也即,思考《雷雨》作品的宏观文化背景中,不仅有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家的西式教育和东方家长思维,以及资本主义矿业发展中尖锐的阶级矛盾,也有“阁楼上的疯女人”的狂躁,源于乌托邦精神的空想,朴素的因果报应模式等方面,体现出中国现代性推进过程中各种思想和知识类型的对话与碰撞。而《雷雨》作品诞生之后的文学史评价的演变,也可以使教师能够从文艺学角度启发学生认真思考不同时代的文艺标准问题,再将这一问题进一步纳入到不同时代文化背景的变迁当中去。

面对教学过程中戏剧文本的阐释问题,授课者需要在重视知识性的同时,也重视启发性和趣味性。所谓的启发性,是指讲授学生在原有的知识框架中无法获得的文本意义,这有赖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知识系统和方法之间的互通性的同时,将这种互通性应用到对作品的解释中去,并举一反三获取用以阐释其它文本的可能的框架。如教师可引导学生由《雷雨》文本中的场景描述和台词设计中解读各个角色有关周家住宅的感觉、经验和记忆。文学作品呈现人的存在,而人对住宅的感觉和经验也是人的现实存在的心理映射,因而住宅感觉同时也是剧中人存在方式的文学表达。而趣味性的来源则可来自作品文本不同版本之间的比较,如在剧本的基础上展开对不同剧场版的布景的比较,或者文学文本和电影文本及其改编版本的比较,这一过程将因为有《雷雨》国语电影版、粤语电影版和当代改编版的存在而能够引发大学本科学生的兴趣。这也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成为作品的历史性和生命力的证明。

四、结语

雷雨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精细化管理;技巧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们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语文不是一门一时兴起努力学习就能够提高成绩的学科,语文学习注重平时的日积月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对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成绩有着重要意义。所谓精细化管理就是在具体的管理中,要做到具体化、细节化,同时,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也要进行严格的把握,精细化管理就要把握好每一个细节。

一、语文教学中的小学教学管理

在对语文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使学生们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真正地感兴趣,才能够将学生们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可以成立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的人数控制在5人左右,分组的依据是学生的平均成绩,在分组的过程中,要注意每个小组之间的平均成绩相差不能超过2分,从这个方面来说,每个小组的起跑线都是一样的,这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会减轻学生们的心理压力。这不是一个为了学习而准备的小组,这个小组的作用是学生们之间能够进行更好的交流,主要交流的内容就是学习过程中的不理解或者老师讲解比较快没有跟上的地方,然后由每个小组的组长将每个小组的问题汇集到一起,最后由教师进行查漏补缺,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能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语文教学课堂要严格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了一部分学生会认为学习语文没有用,即使上课不听课,在考试中也不会没有分。这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非常严重的一个误区,一旦语文成绩下滑,成绩提升是非常不容易的,即使不学习语文成绩也不会下滑得很快或者是很明显也是这个道理,语文的学习不是一时的,而是日积月累的。同时,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严格观察学生们的小动作,学生们的这些习惯都需要教师进行严格控制,要对学生的这些小动作进行纠正,在这个过程中,不是教师提醒一遍两遍学生就能改正的,而是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去纠正学生,时间一长,学生在课堂中就会自觉遵守课堂的纪律,这样就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听课效果,从而使学习成绩能够有所提高。

三、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做到善教乐学

在对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提高学生们的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对每篇的教学价值都要进行总结,在教师做好功课的前提下,才能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更加丰富。通过对课本中文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们的情感得到升华,也能够使学生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也可以使学生们更好地感受我国的文化底蕴,从而能够将我国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教师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不应将学习内容设计得太复杂,应简单、明了,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并在制定教学方式上应多进行一些思考,制定一个适合本班学生学习的教案。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例如,在对《雷雨》一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课前为学生们播放一段《雷雨》话剧的选段,这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与实际相结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们看一些有意义的节目,扩大学生们的知识面,例如,《新闻周刊》《诗词大会》以及当下热播的《朗读者》,这些都是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节目,这样不仅能够增添学习乐趣,还能够提高学生们的总结能力。

四、分层布置语文作业

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进行作业布置,这样不仅能够针对学生薄弱的环节进行训练,同时也能够避免同学之间相互抄袭的现象,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也要用心,不能够一阅了事,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的管理,因此,教师也应严格对待学生的作业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更加扎实。总而言之,想要学生能够得到满意的学习成绩,就需要有一套精细的教学管理方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细节,同时提高学生对学科的认识,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够有优异的成绩。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吴经阳.精细化管理在中考语文复习中的实践与探索:以诏安县官陂中学2015届为例[J].考试周刊,2015,26(90):3,20.

[2]康敬彩.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小作家选刊,2016,15(9):60.

雷雨教案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623.2

高考的压力很大,催生了“考什么,就讲什么;怎样考,就练什么”的教学观念。面对高考我们似乎无能无力,面对高考高三这样讲似乎有情可原;高一高二这样讲似乎就说不过去。因为高中语文教学任务是:''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应是单纯应对考试的课堂,而应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和主体构建的课堂,即:让学生的语文素养由低到高,语文能力有无到有,思想道德素质得以矫正。笔者从我校(xx中学)举行的赛教活动中,从预赛到决赛听了几节语文课,发现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商榷,尤其是我们基层学校。虽然是个例,但也能从中“窥一斑见全豹”明白新课程下我们基层老师应有的做法,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语文课本的解读应有老师的智慧。

新课程、新教材给我们在教学上创新思考、创新设计留下了较大的空间。然而,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老师却在这上面没有留下我们自己一丝智慧。在这次赛教中,有老师在讲《论据的选择与使用》这一课,有一位年轻同事给笔者讲“这老师用的课件、讲课的思路同他们在上学时的一模一样,还没有变”;有老师讲《雷雨》下的结论还是万恶的旧社会、该死的地主阶级等等。我无语,用学生的话来讲这都什么年代,还在谈这些?笔者也知道、也是这样做:我们上课要不然看教参,要不就用优秀教案;再不行时,就上网寻找几个教案一拼凑就成。这种种其实就是没有自己的智慧的表现。我们常言老师在备课时要备教材、备学生、明学情,如果我们的教案一写就管三年甚至管多年,没有新意的话,那么我们的课堂怎么会精彩?笔者认为要避免上述的现象,老师在教材的解读上应静下心多读文本,由词得言,由言会境,由境悟情,由情品味,领悟文学的魅力。这样,老师吃透文本,通过老师的智慧,启发学生走出文本,实现在创造。我想只要坚持这样做,才会避免用热闹的课堂讨论代替个人的“潜心悟文”;才能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才能保证学生能力的提高、情感的丰富。

二、教材处理应显示老师的智慧。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精心准备的一堂课,上课时,发现没人听。下课后,却埋怨学生,其实不能怪学生。比如有老师借班上《雷雨》,设计一个环节是讨论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有真情?问题一抛出,课堂气氛比较热烈,学生纷纷发言。但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发言只是把教辅资料上的答案看了后侃侃而谈,老师的总结也只是重复已有的结论。也就是说老师拥有的信息比学生多不了多少,看似热闹的课堂却隐藏着老师权威的丧失,如果没有听课的老师,又有多少学生参与这活动?退一步而言我们所讲的内容在学生的手头上就有现成的资料,学生照本宣科又培养怎样的能力和素养?长期下去学生会认为老师讲的内容资料上有,语文课听不听都无所谓的错误观念,为我们的语文酿下苦酒!老师总是讲学生懂的内容,而学生不懂的内容却没有讲,有可能导致学生对语文没有兴趣。

如果我们老师在教学内容上对教材精心处理,抓住学生的心理,学生会的少讲,多回归语言的本体。那么,在语文课堂上就会显示出老师也有的智慧。

在教学设计上应体现老师的智慧。

1、新课的导入体现老师的智慧。

学习,需要一定的情境。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目的创设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具体生动的场景,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其目的就是创设氛围,调动兴趣,激发潜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文本。可我们很多时候,却忽略了这点,一上课就是“我们今天上xx课,同学们把书本翻倒xx页”。简洁倒是简洁,却少了教师的智慧。这样,能引人入胜吗?

特级教师余映潮教学《狼》是这样来设置情境:让学生来说有关狼的成语,学生陆续说出“狼狈为奸”“狼心狗肺”“如狼似虎”等成语。教师适当引入“你们看看,都是贬义词。请同学读读《狼》,看看课文写了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狼,什么样屠夫。”这样设置情境:引导很巧妙,指向很明确,手法生动。如果教师在每堂新课都这样智慧的设计,当学生走进文本,内心的情感度调动起来,再加上老师精心组织,学生的思维肯定会被激活。

在问题的设计上体现老师的智慧。

笔者听过听过一堂公开课,其中给笔者留下印象的是:教师对文中的一句话作了修改,然后请学生评述:哪个更好?问题一提出,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纷纷发言,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加上了自己的看法。通过这一现象,我们可看出:之所以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是因为这一问题体现教师的智慧。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情绪激动,思维积极,课堂效果自不待言。

在课堂中能捕捉教学的契机体现教师的智慧。

我们的语文课堂往往是实现预设的,缺少当堂生成,而真正语文课堂,应该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善于抓住课堂的教学契机,智慧开展开展课堂教学工作。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应多从学生的心理和需求的实际考虑,利用好学生的意外回答,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比如有老师借班教授杜甫《登高》时问:“大家阅读最后一联有什么感想?”面对这一问题,有同学回答出一个字“高”,学生哄堂大笑,老师并没有放弃,接着问:“怎么高?”学生答曰“天高”。可老师没有问下去,只是带领学生再去分析最后一联。事后与该老师交流:如果能抓住这一契机,课堂将会意外的精彩。也许学生这种意外的回答是捣乱,或者是学生对问题真正地思考。我们捕捉这一契机,就能体现我们的教育智慧,因为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我们只有用敏锐的教育机智来应对有效的或无效的学生回答。只有这样学生正是在不断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丰富情感的体验

在课堂活动设计上体现教师的智慧。

雷雨教案范文第6篇

遗憾的是,很多教师不重视积累课堂作品,随教随扔,退休时盘点教学人生,没有留下什么东西。这是职业意识不觉醒的表现。我建议,对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要进行职业意识的教育,使他们意识到所从事职业的重要性,意识到课堂作品的重要性。教师职业的觉醒既是自信的表现,也是教育教学的幸事,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什么是课堂作品?它应该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优秀教案。一个好的教案,必然是反复实践的产物,必然是反复打磨的结晶,必然是包含了教师的心血之作。第二,优秀论文。一篇好的论文,必然是教师提炼升华的产物,必然是体现理论探索的产物,必然对其他教师具有一定的启发性。第三,优秀报告。一个好的报告,必然是教育叙事的典范,,必然具有感染力和教育价值。

课堂作品的标准是什么?应当具备以下标准:第一,体现了教师对所教内容的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第二,体现了教师精心的设计和巧妙的构思。第三,包含了师生双方情感的参与。第四,体现了学生课堂生成的效果。真正达到这四条标准,是很不容易的。

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没有十年八年的钻研,没有三轮五轮的磨炼,是不行的。因为语文教师要想实现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单凭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人生体验的支撑。这是语文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对于那些刚参加工作,既没结婚也没孩子的青年教师来说,他们理解课文时就会“隔”;而对于那些上有老下有小,阅历比较丰富的教师来说,他们理解课文时就比较容易。古人讲“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青年教师在理解和把握课文时要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老教师在备课时要善于把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所教内容结合起来,拉近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

当然,理解到位了,把握准确了,并不见得教学效果一定好,还需要设计。好的教学设计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明显的。之所以强调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是因为教师面对的是未成年人,教师与学生之间,教材与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巨大差距,没有设计,学生就不可能很好地掌握教材,也就谈不到学习效果。所谓设计,就是在教材与学生之间架设一道桥梁,让学生通过这道桥梁去掌握学习内容,进而变成自己的东西。好的教学设计,我们称为教学艺术。能够达到教学艺术的境界,那自然是课堂作品了。一名语文教师,一旦实现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区分教学高下的关键就是教学艺术了。当然,设计和教学之间还不能画等号,有了好的设计,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不一定能达到教学艺术的境界。但是,没有好的设计,肯定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肯定不能达到教学艺术的境界。课堂作品中的教学设计,包含了教学实践,是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的结果。

情感的参与,指的是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对课文的情感因素产生了共鸣,进而引导学生产生了共鸣;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两种情感参与。前者是师生针对课本的,后者是教师针对学生的。这两种情感参与互为影响,互为作用,并交融在一起,有时难分彼此。我们以《雷雨》的教学为例来说明这一道理。《雷雨》中的情感因素是很丰富的,但是在学习它之前,学生无动于衷。教师的任务在于使这种外在的课本中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得到,并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由于学生原本内在的情感因素中有悲悯之情,再加上教师的启发引导和熏陶感染,外在情感和内在情感就会发生碰撞交融,进而融为一体,产生共鸣。这里,教师一定要善于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因素与课本的情感因素进行对接,即实现情感参与。教师对学生的鼓励、期待之情,与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回报之情,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但过去不受教师重视,甚至有的教师简单地认为,教师只要对课文的感情理解到位了,学生自然就跟上了。事实证明,这种理解是不对的。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与教师的鼓励、期待之情是成正比的。

情感的东西不是靠自学就能实现的。当下有的地方推行教师少讲、学生自学的模式,是有道理的,尤其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要少讲,多留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但是,对于情感的熏陶,对于培养美好的人性、人情来说,单靠学生自学就很受限制了。所以,教师的启发引导、必要的讲解,是不可回避的。教师情感的参与,也包括教师必要的讲解。所谓声情并茂,往往就是指教师的讲解。

学生课堂生成效果,指的是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任何课堂都要讲究效率。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课堂效率的认识有偏差。比如,简单地把目标达成度作为衡量课堂效率的标尺。笔者以为,衡量课堂效率,主要不是看目标达成度,而是看课堂生成效果,至少是二者并重。目标达成往往是表面的、短暂的、假象的,而课堂生成才是内在的、长远的、真实的。有人说,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不在学习内容上,而在学习方式上。此论有理。应试教育采用简单机械的方式让学生强化训练,重视结果,为的是应对考试。素质教育重视的是学习内化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注重发展。毕业年级的教学,应试不可绕行;常态下的教学,则应以素质提升为重。

我们评价一堂课,关键是看学生变化的方式。学生上课前的起点是怎样的?结束时学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采用什么方式让学生发生变化?这是评价课堂作品的标准。用图表示如下:

结束阶段

我们的教学首先应该体现这种阶梯式的发展变化。它包括三种变化:兴趣的变化,学生开始没有兴趣或兴趣较低,经过教学之后,学生产生了兴趣或兴趣浓厚。理解的变化,学生开始不理解或理解不深刻,经过教学之后,学生理解了或加深了理解。能力的变化,学生开始没有能力或能力弱,经过教学之后,学生有了能力或能力提高了。这是课堂教学的目的。其次,学生的这种变化,不是教师奉送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靠学生自主学习获得的。这就是生成,是最重要的。

有人会说,语文教师的课堂作品大多是些垃圾,无甚高论。这话不对。语文教师的课堂作品固然要对教材作深入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但其主要价值不在于此。理解是基础,是前提,建立在这个前提之上的教学设计和情感参与,以及实现课堂生成效果才是最有价值的。打个比方说,教师本人能爬上泰山固然值得肯定,而教师能够引导鼓励学生爬上泰山更值得肯定。登山运动员比学生快得多,但不能引导鼓励学生爬上去,他就只是好的运动员,不是好的教练员。评价课堂作品,关键是看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发生了怎样积极的变化。

积累课堂作品,其数量当然多多益善,但关键是保证质量。课堂作品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步:第一步,选择。课堂作品是建立在过往教学的基础上的。教师在反复教学的基础上,选定有特殊感觉的课文或课题。所谓特殊感觉,指的是熟悉、有突破,教学效果好。第二步,撰写。如果是教案类的,最好写成“教学实录”,也可以写成“教学设计”或“教学思路”:如果是课题类的,最好写成论文,也可以写成报告。第三步,操作。所谓操作,指的是在实践中验证的过程。如果是教案类的,最好在多个班反复试教,发现问题,以利提高。试教的过程中邀请专家听课,课后提修改意见。还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如果有教学论方面的专家更好。第四步,完善。要从三个方面来完善:语文专业方面、教学论方面、学生活动方面,涉及心理学、教育学、语文学、教学论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课堂作品形成的过程,是推敲琢磨的过程,是不断自我否定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经过多次试教,经历各种意外情况的考验之后,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教学方案才算是基本确定下来。

当前,有一种教学观点,叫做“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组织、启发、引导、激励和解疑上。这一观点是有道理的,因为它体现了教学的普遍规律。但是,课堂作品又是具有个性特点的。课文内容不同,文体、语体风格不同,理解和设计也会有明显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作品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体,偏废任何―方都不可取。课堂作品除了对学生具有教育教学价值外,对其他教师还具有启发和借鉴价值。若从教师培训的角度讲,后者的价值更大。

雷雨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戏剧; 内容; 情感; 表演

《雷雨》是我国杰出的剧作家曹禺在大学时创作的一部震惊文坛的处女作。它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话剧,是一处反映20世纪30年代大变动的中国现实的悲剧。自从选入人教版旧教材和新教材以来,《雷雨》的教学引起多方面的关注。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在杂志和相关网站上发表的13个课例(包括教案、课堂实录等),试图对《雷雨》在课堂教学中“实际上在教什么”做一个较全面的综述。

一、综述

综观13个课例,课堂教学目标大多定位在:(1)学习戏剧有关知识,体会时间、场景、人物和集中的矛盾冲突,6人;(2)了解剧中矛盾冲突及其实质,6人;(3)分析、品读戏剧的语言,以此把握周朴园、鲁侍萍的个性特点,10人;(4)准确把握人物形象及其所表现的主题,8人;(5)探讨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情感是否真实,3人;(6)反复朗读,进入角色,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性特征,3人;(7)认识资产阶级伪善、冷酷的阶级本性及其腐朽的家庭生活,从而认识旧社会制度的黑暗和罪恶,以及它必然灭亡的趋势,8人;(8)研读重要“舞台说明”,认识其在剧中的作用,4人。

课时安排上,多数为3个课时,极少数是2个课时,还有个别是1个课时。3课时的教学步骤大多按下列程序展开:(1)创设背景,导入新课;(2)解题,包括戏剧知识介绍、作者介绍和《雷雨》整体剧本介绍;(3)探究阅读,整体消化,主要包括分角色朗读、请学生概述各场内容、学生小组讨论第二幕中出场的主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梳理这两场戏的情节;(4)分析戏剧矛盾冲突,依据人物有关对话,分析其性格特点;(5)个性化语言的探究;(6)学生分组讨论或辩论:周朴园是否爱鲁侍萍;(7)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如根据①《雷雨》中的情节,将课文改写为记叙文――《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周朴园》;或是把课文当做“用件”,依据某人的性格或身份,然后写他个性化的语言;或是设定一个场景,写一句包含多重意思的话(潜台词)等。

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来看,主要的教学内容与活动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戏剧的矛盾冲突、分析人物性格特点以及探究个性化语言。所有的13个课例中都有这几个方面问题的设计,其中较为典型的是这位老师的课。在这节课中,教师主要设计了以下一些问题让学生分析、研讨:

1.分析戏剧矛盾冲突:

(1)30年前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婚恋情形如何?侍萍因何遭遗弃并于大年三十晚上投河?

(2)周朴园对“死去”和活着的鲁侍萍的态度有何变化?这反映了怎样的阶级矛盾?

(3)品读鲁侍萍与周萍母子相见的段落,思考侍萍因何欲言又止?

(4)默读周朴园与鲁大海相见的场面,思考父子因何反目成仇?

(5)本文以《雷雨》为题的含义是什么?

2.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1)精读有关周朴园的对话部分,找出能体现其性格特点的话,分小组讨论。

(2)精读有关鲁侍萍的对话部分,找出能体现其性格特点的话,分小组讨论。

(3)细读有关鲁大海的语句,体会鲁大海的性格特征。

3.个性化语言探讨:

(1)学生找出文中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分析、理解。

(2) 探究破折号妙用。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出使用破折号的语句,并分析归纳其作用。[1]

(二)关于《雷雨》的主题,即教师们所设定的德育教育目标。在引导学生把握主题以及教师的课堂小结中,除两篇是感受作者借助浓重的戏剧氛围及富有诗意的语言所传达的悲剧意识之外,其他11篇都是关于意识形态斗争,认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从而认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及它的必然灭亡,激发学生对旧社会制度和旧意识形态强烈的憎恶与愤慨之情。如这位教师总结道:

悲剧是一个民族在某一时期历史的苦难,它不应该是某一个人制造的,而应该是民族悲哀的时代显现。《雷雨》悲剧,其实就是一个封建民族的悲剧。剧作者借周朴园的一家将一个完整而有一定长度的行动展示给读者,让他们去感受这个充满罪恶的制度,跟作者一起去发泄被压抑的愤懑,抨击旧中国的家庭和社会。[2]

(三)关于课堂活动,大多数课例都有表演、分角色朗读和演读,但教师只是泛泛要求,没有提出明确的目的与要求,表演的深层意义不明确。

二、评述

(一) 关于《雷雨》的教学内容

戏剧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一部戏剧文学作品,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它跟其他文体的区别,就在于它与其他文体的文学作品一样,各有特质。小说、戏剧靠故事情节、矛盾冲突和人物形象等吸引读者。所以,在戏剧教学中教学生梳理情节、品味语言、分析矛盾冲突和把握人物形象几乎就成了所有戏剧教学永恒不变的内容,但却很少有人去思考这种教学内容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确,一篇精彩的文章,其内容与形式肯定能做到完美结合,一节成功的语文课,也一定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其教学内容的设置要能突显该篇文学作品的最大教学价值点,也就是与这种文体的阅读常态相一致。能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能最大程度突显语文课应有的语文味,其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也一定是基于合宜的教学内容之上的。

亚里士多德把戏剧语言视为戏剧的基本媒介,认为剧作的一切都要通过语言来表达,语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一节戏剧文学作品的教学而言,其教学内容必须以语言品读为切入点,注意语言的动作性、个性化和“言外之意”,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这是戏剧文学作品教学的根本。不能求全责备,不能背景、情节、形象分析、主旨等都兼顾到,而要有所侧重,因为戏剧主要是通过人物语言和动作性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对于这一点,老师们几乎都注意到了,也几乎都做到了,但是,在实际课例中,仍然有老师在带着学生先了解背景、讲述故事情节,然后分析周朴园和鲁侍萍等的人物形象,继而组织学生讨论周朴园是否真爱鲁侍萍,进而揭示《雷雨》的主旨。试想想,如果《雷雨》是一部小说,那么是否还是教学这些内容呢?作为话剧的《雷雨》和作为小说的《雷雨》在教学上的内容、重点能一概而论吗?之所以会如此,这其实就是教师混淆了戏剧文学与小说的区别,把戏剧当成小说在教。

(二)关于《雷雨》的情感教育目的

对于《雷雨》的德育目标,13个课例中有9个定位在:引导学生认识资产阶级伪善、冷酷、凶狠的阶级本性及其腐朽的家庭生活,从而认识旧社会制度的黑暗和罪恶,以及它必然灭亡的趋势。老师们为什么会有这么一致的认识呢?我想可能由于《雷雨》第二幕长期被选入教材,再加上教材(包括教参)的权威性解释,使老师们深信不疑:《雷雨》就是一部服务于时代的作品,其主旨就是反封建和揭露大家庭的罪恶。在《雷雨》的教学中,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简单化的概括,可是却很少有人关注这个定位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曹禺的本意。

关于文学作品的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显然,“知人论世”是这个建议的关键词,它对克服《雷雨》教学中的片面性具有指导意义。那么《雷雨》到底是不是一部社会问题剧?其主旨究竟是不是反封建或揭露大家庭的罪恶呢?它的创作意图到底是什么?在《雷雨》发表的第二年,东京几个中国留学生把《雷雨》搬上了舞台,不久又给国内的曹禺写信,征求意见。曹禺当即回了信,在信中,他首次谈到了《雷雨》的写作意图:“我写的是一首诗,一首叙述诗,而绝非是社会问题剧。”[3]这个解释表明了其创作意图与时代主题的疏离。显然,曹禺并非要迎合特定的时代主题,他有着更为深刻的思考。在《雷雨》的序中,曹禺写道:“我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也许写到末了,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抑压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然而在起首,我初次有了《雷雨》一个模糊的影像的时候,逗起我的兴趣的,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觉得的天地间的“残忍”。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4]年轻的曹禺以敏感的心灵、悲悯的情怀来考察人的命运及生存处境,这才是他的真实意图,而并非是要反映旧制度及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同时,由于戏剧集多种艺术于一体,能够使读者(或观众)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文学的语言美、舞台的造型美、演员的唱腔与舞蹈美、音乐的节奏美等。因而作为艺术作品的戏剧与其他艺术作品一样也应该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其审美能力、培养其审美情趣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5]所以,语文老师应在课堂上少一点意识形态的分析,少一点宣泄,多一点人文情怀的观照,多引导学生感受戏剧的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健全学生的审美人格。

(三)关于课堂中的表演

毋庸置疑,戏剧是用来让演员表演的,是演员演出来给观众看的艺术样式,它不像小说、散文等是写出来是让人阅读的,戏剧的教学活动就是要围绕戏剧的表演性特征进行。在上述的课例中,都有学生的表演、分角色朗读和演读等活动,这个值得肯定,但问题是,在进行这些活动的时候,老师并没有明确要求与提示这样做的目的。也许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对台词、潜台词、人物性格等有所领悟,但肯定比较朦胧,从而产生的结果很可能是为了表演而表演,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表演。虽然形式花哨,但却是食之无肉,弃之可惜的“鸡肋”。

那教师应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不管是表演也好、演读也罢,还是分角色朗读等活动时,不能单纯读剧本的文字,而要明确的告诉学生,在读的同时要极力想象在舞台上演员应该怎样通过台词、灯光、道具等进行表演,要千方百计地把剧本中的台9词、旁白、独白、背景、道具、甚至人物分析等,还原成舞台上的动作,也就是透过文字看到动作、看到气氛、看到活生生的人。通过这样的还原,达到理解人物性格、了解戏剧冲突和领会主旨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说明学生学会了读剧本。“一方面,我们要像演员那样读剧本,将剧本中的台词还原成舞台上的表演,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把自己想象成观众,切身体验剧场的气氛。我们能从剧本中读出舞台的感觉,读出剧场的气氛,我们就学会了读剧本。”[6]

所以,对于不同的文体,我们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教出这一类文体独有的特色,把小说教成小说、散文教成散文、戏剧教成戏剧,就如同王荣生老师所说,合宜的教学内容是评价一节好课的最低标准。只有内容首先正确了,才有资格去谈论它其他方面的好与不好,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涵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14]

[15]

[19]

[20]

雷雨教案范文第8篇

这些教材的难易程度,锻炼价值和对生理心理的影响,由体育教师去认真组织。即备课,这种备课,很大一个程度是教案外的备课,他所涉及到的内容如下:教案外备课除了我们正规的和其它教师一样的备课,编写教案之外,这里主要研究教案外的备课,就是必须准备但又不能写下来的备课。就是教师必须进行准备,而又不必写进教案的课前准备。教案是体育教师上课的课前准备,亦称备课,而备课、是教师进入教学前的最后一道程序,优与劣,体现着一个体育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体育教师,除同样具有教书育人的共同点外,还必须具备实际的完成动作技术的能力,从事教材所要求的实际活动,这就是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的不同点。关于教案外备课,作为体育教师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技术,其内容概而成为以下几点,当然这并不是完全的。

一、备社会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繁重的体力劳动随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解脱出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任务相当具体地转移到体育教育工作者身上。

独生子女大量涌入学校,家长既要子女身体健康又不愿子女吃苦的矛盾心理逐渐显露,体育教学的一定强度、一定难度、一定动作技术和一定运动量的内容难以完成。再加上家长的“痛心”对体育教育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都市化的生活,逐渐递减着学生们的活动范围、活动时间、活动数量和活动强度。因此,备课必须考虑到这种社会因素,把所任班级的学生作一番社会调查,做到心中有数。这一环节的工作量,不小于钻研某项教材,是当今体育教学首先应备的一课。

二、备学校条件

祖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但教学大纲和教材又是统一的。如何因陋就简,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任务,克服场地器材奇缺的状况,对广大体育教师和普通学校都是一大难题。因此,备课还须从学校的场地器材、学生人数、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以及教师如何进行切合实际又符合大纲规定课时数量等问题去考虑。进行这一环节的备课,个人是无法完成的,无论教师多少,都涉及到场地器材的合理使用,发挥其最大作用的问题。

这就需要体育教研组同志的通力合作,根据学校具体的场地、器材、教材内容等特点,商定有效的教学方式,使整个学校体育形成一体,达到人尽其力、地尽其极、物尽其用的目的。

三、备气候

从教学计划上所考虑的各种教材和单元内容应刻是比较全面的,然而,有体育馆的学校并不多,阴晴雷雨难以预料。因此,备课的目的是要有效地防止无思想准备,临时上堂,敷衍行事或根本不能上课。这就要求备课时,要作好上室内理论课内容的机动准备,所任课年级的理论教材应做到胸有成竹,防止天气突然变化而手足无措,甚至干脆放任,从而造成不良影响。

四、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能增进同志之间的思想和情感交流,取长补短,体现集体的智慧。备课时还可以学习别人,提高自己,有些技术动作及其配合,集体磋商后可以减少课堂示范的安排时间,达到合理,从而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备学生整体

一般说来,学生爱好体育的程度不同。教师要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才能心中有数。了解和掌握学生情况的过程,就是教师的备课过程。因此,备课应把所任课程班级的学生统一到教材的要求上来。这个过程将产生链锁反应,对体育后进生姓名,所差原因,所要采取的补救措施就是备课,具体内容是课外的锻炼还是训练。这需要体育教师花大的精力,工作的韧性以及自我牺牲的敬业精神以及业务素质和政治素养的综合体现。同时体现着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奉献精神,劳动态度直至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程度。

六、备学生的倾向性

学生群中,总有几个体育爱好者,他们在同学中有很大的影响力,其他同学因为他们有着一定的体育爱好而产生一定的倾向,由羡慕他们到亲近他们。这些爱好者又爱以他们的爱好而建议老师上他们所爱好的体育内容,但老师又不可能完全以他们的意志为意志。应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专项运动能力,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不能满足这部分同学提高他们技术的欲望,那么这部分学生必将对老师失去信心,备课应考虑用学生的特长,让他们有机会表现自己。达到兵教兵、一个带一群的目的。

七、备教师自己

无论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每个假期开学前必须认真备一备自己,提前10天或一周调节好自己的饮食起居,作好自我检查。

具体地说就是提前对自身身体进行适应性练习,去掉由于假期休息和其它原因而产生的生理惰性,在某个单元教学前先检查自己,能不能完成所授内容的动作示范,对动作技术是否产生了前摄抑制,是否产生了消退抑制。因此,必须具备树立终身从事体育教学的思想。

八、备恰当的技术动作

一个教师所掌握的技术难度一般比初学者要大得多,但在讲解示范时应恰到好处。拔高的示范并不可取。备课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防止把学生的实际练习课上成学生的欣赏课。难度大、优美,教师示范时可获得学生的喝彩、掌声。当要求学生练习时,他们往往后缩,望而生畏,示范讲解再好也得重来,根据学生的水平能力重新示范。因此备课应尽量从简化分解入手,让学生看示范后感到的是简单,我定能做,唤起他们跃跃欲试的心理。在逐渐掌握的情况下增加难度。循序渐进,达到教材的教学要求。

九、备临时课

体育技术运动教学具体,教师示范只能成功,切忌失败。一旦失败,则在学生面前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给学生带来负面心理影响。无论是器械项目还是一些技术动作,一旦失败,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相当一段时期或在这一届学生中很难磨灭,还会惯性很久。因此,临时备课就是放在教学之前,一方面检查场地器材的布置是否科学合理,即是否符合老师示范,是否美观,便于学生练习,方便老师指导,符合场地卫生条件。

另一方面提醒教师自己对将要进行示范的动作技术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难度较大,又具有危险性的一些技术动作,自己必须先试一试,有几分把握或还缺几分把握,离教材要求是否有差距,是否满意。对需要学生帮助示范的动作,可提前进行沟通,以免上课时耽误组织的时间。

十、备教师情绪

人皆有喜怒哀乐忧惊恐,皆有体力周期、智力周期,零界点的生理周期变化。正确恰当地处理好自己的生理周期,同样是备好课上好课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备课主要是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胸襟开阔,做事专一,纯净自己的杂念,学生面前一站,哨声一停,务必使自己进入角色,代之以热情,使师生在体育课中体验教学相长的乐趣。

雷雨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课堂动车组;导学案;合作探究

山东课改专家于春祥老师对高效课堂提出了两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课堂上找不出一个不学习的学生,第二种境界是一节课学完后,老师一定要清楚,谁会了,谁不会,谁什么地方不会,即做到“堂堂清”。为构建能实现这两种境界的高效课堂,我奔走在建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改之路上。

一、学习小组——开行课堂动车组

如果指望一个老师带四五十个学生,“面向全体”便永远无法实现,解决方案将“师带生”的课堂模式改变为“生带生”即“兵教兵”的方式,就是把学生分成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就是一个个动车组,我们知道,动车组原理是每节车厢都有一个自动力系统,车头车厢都有动力,最终形成一个合力,达到飞一般的速度,小组合作原理类似于此,这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处于学习状态,又能让老师有更多时间与空间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情,做到堂堂清的前提与保证。

建立课堂动车组和传统的座位分组形式有很大不同,区别如表1所示。

从中可见,课堂小组是课堂阵地组建的一支科学、高效学习的正规军,而不是随意组合,无序无律的游击队。

二、导学案——一条通往目的地的动车轨道

动车要想跑得快,必须有一条专设轨道,同样,学习小组造就高效课堂需要一条重要渠道——导学案。

1.导学案的概念

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也就是老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

导学案当然不同于传统的教案,但很多老师印制导学案也有不科学的,称为伪导学案,区别如下:

(1) 内容上:教案及伪导学案解决的是教什么,怎么教及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而真导学案解决的是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2) 关注点上:教案及伪导学案关注的是内容,即知识与能力,而真导学案关注的是流程,即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化。

(3) 状态上:教案及伪导学案中的内容教师在课前进行了充分预设,一切尽在掌握中,所以知识及过程具有静态性,而真导学案中的内容除了有预设,更讲究留白,强调课堂上知识的逐步生成和思维碰撞、问题质疑、动态生成,是一切皆有可能,知识及过程具有动态性。

2.从这三点区别中我们可以将真导学案概括为以下三个特点:基础性、导学性和探究性,这样我们在编制导学案时一般要有以下五个环节:学习目标(重难点预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测评反馈、课后反思,其中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环节要有具体的学法指导或知识链接,要有问题层层设计,但问题要有保留性。

三、五步教学法——动车组运行必经之路

科学高效的导学案五个环节必然带来教学流程的变化,导学案环节与教学流程便有了一一对应关系,关系如表2所示。

我们在确立目标时往往关注大纲课标与学科学段要求,而对学生学情的关注度不高,表现为自己想当然地确定重点知识和学习目标,课堂上经常出现学生漠视和迷糊这两种极端,其实我们抓住教学中的“二八定律”来定目标, “二八定律”指“一般情况下,课堂上20%的属于重难点,需要教,80%内容学生完全可以自学掌握”,这样,如果我们把20%内容作为学习目标,就抓准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这便是以学定教的原理。

(2)自学——自学是合作的前提

80%知识怎么学?自主学习,独立学习能力永远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要素,美国华盛顿图书馆的墙上贴有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就是我亲自去探索了体验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给足学生独学的时间。

(3)合作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

20%的知识怎么学?小组学习。小组可分为互助小组和大组,互助小组指的是每组内两人之间的学习,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大组内探究,这样问题可以得到层级解决,重点与难点也得到充分学习讨论。这里强调一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是老师预设的问题,这个预设一定要讲究留白艺术,就是要鼓励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能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美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如是说:“做学问,须学问,只学答,非学问。”

(4) 展示——所见即所得

小组经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的学习过程之后,要让他们清楚地看见自己的学习成果,即“所见即所得”的展示过程。展示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 形式多样化:口头表达、黑板演示是常用的展示形式,但也可以用绘画、唱歌、剧本等形式开展,如学生讲文言文《张衡传》中地动仪一段时,用画图形式结合文本展示,讲《苏武传》一文李陵、卫律劝降时,学生用戏剧展示,学习效果良好。

② 位置动态化:全班学生座位不是固定的,而是随学习内容的黑板占位而移动的,一会在前,一会在后,保证每个学生距黑板2——5米以内。

③ 交流合作化,展示不仅在班级内部开展,还可在班级之间进行交流,六班《雷雨》话剧改编与七班《我讲金庸》进行了文化交流,起到一石二鸟之效。

四、学习两项技术——一位动车车长的感言

从建立动车组——学习小组,到铺设专轨——编制导学案,再到沿途驾驶——五步教学法,那么我们教师起到的就是动车车长的作用,一位优秀的车长应具备什么技术呢?我认为有两种,一种叫隐身术,一种叫忌口术,这两种技术实则一个“还”字,把课堂时间、空间、问题设计的权利、个性和创造还给学生,但隐身不等于不在线,相反,我们要时时在线,当学生争执不下时,眼神迷茫时,哑口无言时,我们就要精彩上线。起到拔云见日,点石成金的效果。

参考书目:

《我给传统课堂打0分》李炳亭著

雷雨教案范文第10篇

一、常读常新发现美

曹禺的《雷雨》蕴含丰富,博大精深,课文的节选部分,展现了鲁侍萍与周朴园从相认到交锋的这一场景。这一部分的文本多年来一直是语文教材中的保留篇目,许多教师不仅自己上过好几遍,也在各种参考材料和各级公开课中学习借鉴过很多次,这种熟悉感就会带来审美上的疲劳。当然,这种对教材内容的审美疲劳主要是针对教师而言的。由于教师自己的热情首先衰减,于是他们往往会追随多年来的经验,对课文进行程式化的教授。虽然该教的也都教了,但是由于自己的兴致平平,也就很难更好地引导和感染学生。在教学这种特殊的交流心得和感受的过程中,由于热情的减退,重要的情感交流环节就变得困难起来,课堂亦会流于程式,变得干巴巴起来。语文的“审美课堂”即如柳袁照校长所说的那样,是“用审美的心去破解教材,以期取得独特的发现,再去选择合适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作为教师要一直保持这种审美的心,首先要克服自己的审美疲劳。其实所谓“经典”就是经得起实践与历史考验的作品,经过岁月的沉淀可以常读常新,给人以深沉的思维空间的作品。这次公开课活动,是和其他三位教师同时上同一篇课文。这个“同题异构”的要求促使我再次仔细阅读了课文,果真又读出了些以前没有的感受。于是把自己过去多次使用的教案进行了重新设计。过去上课时我总是从周朴园的话语入手,从他对鲁侍萍的身份的几次质疑入手,将长长的台词从头到尾梳理一遍,推进情节的介绍。这次重新阅读之后,我依旧是从问句入手,但却是从鲁侍萍的台词开始。我注意到周朴园提问的次数远多于鲁侍萍,其实是鲁侍萍最终引导了谈话,于是我设计了三个阶梯的问题来串联梳理情节。①请学生凭借阅读的第一印象说说文中谁总是在提问,谁又一直在回答问题。②鲁侍萍具体问了哪些问题,请在文中画出来,并注意每次提问之间间隔的对话数。③谁是主要的提问者?谁最终引导了谈话?通过这些问题,学生一边动手,一边动脑,从最初的模糊阅读印象(周朴园问问题比较多),到比较具体的直观感受,相对理性的剧情分析,迅速地把握了整体内容。其实这种教学切入点的调整并不会改变这篇课文的教授重点与难点,对于学生来讲最终学习的内容亦是大同小异,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来说却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作为一名已有一些教学经验的教师,更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备好一课用一生,更应该是用一生来备一课,时刻的学习与钻研,让自己在日常的教学中也一直能找到新的乐趣与兴奋点,只有自己不审美疲劳,才能以自己的热情带动你的学生进入审美体验之中。

二、方法多样体验美

对学生来说虽然每天接触的教材内容都是新的,但是长时间的学习再加上教师教学手段简单,审美疲劳也就在所难免了。抵御这种疲劳的最好手段就是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DIY”在近年来十分流行,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购买材料或半成品回家自己组合、安装、制作,从中体会乐趣和激发无穷的创造力,这充分体现了参与的重要性。为此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地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参与的环节来增加体验的过程。我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设计了初步感受、具体分析、反复品读、深入探讨的阶梯式阅读过程,再辅以电影、话剧等素材,分角色朗读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了情感体验的课堂情境,不仅从知识层面推进,而且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度来把握课文的要义。比如在教学中分角色朗读台词、多人品读同一台词、交换角色互读台词等环节就能邀请学生进入情境之中,品味人物内心深处的变化。我们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审美的主体,只有他们活跃起来,参与进来,审美才能真正展开。

三、深化认知辨别美

上一篇:幼儿教案范文 下一篇:花钟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