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低碳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2-23 17:48:43

科普低碳工作计划

科普低碳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依据,以建设低碳城市、低碳城区为目标,以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为契机,创新理念、创新方法,部门合作,先试点后推广,开展低碳社区建设,加大科技创新、加大低碳知识普及,增强社区居民节能减碳意识,促进居民群众生活方式转变,提高社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水准,探索一条市民以低碳生活为行为特征、家庭以节能减碳为绿色消费、社会以生态环境为建设特点的低碳社区建设路子,为建设低碳城市、低碳城区提供条件,积极推进我区生态文明城区创建和生活品质新示范区建设。

二、低碳社区试点对象

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要求,本次低碳社区建设试点对象,选择省级科普文明示范社区——采荷街道洁莲社区和闸弄口街道万家花园社区。

三、低碳社区试点主要任务

(一)开展低碳家庭创建活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创建低碳家庭是实现低碳社区的基础。要以“低碳之星”评选为载体,设计消费、减碳、节能等相关考评指标,在社区家庭中广泛开展节水、节电、节气、节油等低碳实践活动,更新转变居民消费、出行观念,不断增强居民节能减碳意识,社区有10%以上家庭成为“低碳之星”,积极倡导并自觉践行绿色消费、低碳生活。

(二)积极推进节能减碳活动

积极开展绿色运动,社区辖区内的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场所、车库、楼道、公共厕所、垃圾房等公共场所,要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LED节能灯改造,广泛推广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照明、地热取暖等节能、节水、节材型产品和技术,大力倡导并推行废弃物分类处置和回收再利用,垃圾无害化处置达到100%,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逐步减少或降低碳排放。

(三)加大社区生态环境建设

按照“环境立区”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要求,发动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积极实施植绿、扩绿、增绿活动,区域内空闲地100%植绿,有条件的可推行屋顶、墙体绿化,不断增加社区绿色植被面积,提高平面、墙体的绿化率。

(四)加大低碳知识普及宣传

紧紧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主题,突出低碳主线,结合科技活动周、科普日、地球日、环境保护日等重要节会,创新思路和方法,针对社区居民群众的不同类型,采用培训、讲座、文艺演出、资料分送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社区居民低碳知识宣传普及,倡导低碳生活,践行低碳行动,努力提高低碳生活知晓率。

(五)加强社区科普组织体系建设

加强社区科普工作站建设,确定社区两委会有一名副职分管科普工作,健全完善“一室一廊一员”社区科普体系,明确以新招聘的大学生社工担任科普宣传员,积极探索单元楼道设置科普宣传员,组建一支10人左右的科普志愿者队伍,为加大科学知识普及宣传,扎实推进低碳绿色和谐文明社区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四、实施步骤

低碳社区建设试点从年1月始至年11月止,大致分四个阶段组织实施。

(一)前期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1)制定低碳社区试点方案,提出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2)确定试点社区,完成社区概况调查;3)成立低碳社区试点工作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4)指导试点社区制订具体实施计划,明确各个阶段工作任务。

(二)培训调查阶段

主要工作:1)按照试点社区住户数的10%比例,确定试点入户调查名单;2)举办骨干培训(党支部、楼道组长、志愿者、居民代表等),提高对低碳社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3)建立工作网络,组织入户调查(发放试点户调查表及节能减碳记录表);4)4)开展大型低碳宣讲(2-3次)活动,发放低碳生活科普资料。

(三)组织实施阶段

主要工作:1)组织开展“低碳之星”争创评选活动,重点抓好10%户低碳家庭实施的指导检查;2)组织实施社区公共设施节能灯改造工程,推进节能减碳,降低碳排放;3)组织开展“立体绿化”活动,提高平面、墙体绿化率;4)健全完善社区科普工作体系,增强科普工作站服务能力;5)组织多形式科普宣传活动(低碳知识竞赛、低碳金点子、低碳窍门交流、低碳文娱、小手拉大手活动等),加大科学知识普及。

(四)总结评价阶段

主要工作:1)数据汇集整理,搞好试点工作总结;2)召开工作会议,表彰奖励“低碳之星”等优秀低碳家庭及优秀活动项目;3)分析修改完善低碳社区评价指标,成为“标准”,提出长效实践低碳生活与推广的建议。

五、几点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低碳社区建设,是一项新工作,也是一项系统的基础工程。为抓好低碳社区试点工作,决定成立区低碳社区试点工作协调组,由区民政局、区科技局、区文明办、区环保分局、区科协和采荷街道、闸弄口街道办事处,以及洁莲社区、万家花园社区负责人组成,聘请市科协和区政府领导担任顾问,外聘杭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专家担任技术指导。下设联络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社区是低碳社区试点的实施主体,要建立相应工作班子,确定专人负责,制订具体工作计划,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工作统筹。社区是最基层的一级组织,工作千头万绪,开展低碳社区试点,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区级相关部门和街道要加强对试点社区的工作指导,加强实施过程的情况分析,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切实做好服务和试点工作总结,为全面推行积累经验。试点社区要注重把低碳社区试点与和谐社区、文明社区建设相结合,与社区生态绿色环境、庭院改善工程、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等工作有机结合,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真正做到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力求试点工作取得新成效。

科普低碳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领导,紧紧围绕“四化目标”(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产多元化、城乡一体化),以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抓手,广泛开展群众性、基础性、社会性的科普活动,不断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努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为积极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全面实施,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推动、各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社会化大科普工作格局,广大居民的科学素养显著提高,基层科普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科普设施进一步完善,环境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充分发挥科普示范带动作用。

三、工作任务

(一)加强医药卫生学会组织建设,邀请知名专家来我区进行学术交流培训活动。充分发挥专业精英的学术带头作用,在卫生系统内部开展专业知识交流与业务培训。面向基层、面向一线,进而面向全区各阶层群众进行科普宣传,不断提高我区医疗、教学、科研水平。

(二)搞好常见病、地方病及其他卫生专项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要立足我区实际,针对危害居民的常见病、地方病进行一些针对性的科普宣传。特别是要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常见病、多发病加强宣传,要利用广播、电视和一些户外固定标语,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宣传版面加强宣传,努力为每一个患者开具一张健康教育处方。随着社会发展,人群心理压力加大,患精神和心理疾患的人员增加,各医疗机构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心理门诊,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及时提供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

(三)搞好科普宣传活动,有效做好“三下乡”活动。一是要做好各种卫生日宣传活动,每年做好全国爱耳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4月7日世界卫生日、4月15日~4月20日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4月全国爱国卫生月、4月25日全国儿童免疫接种宣传日等38个“卫生日”的宣传纪念活动,利用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宣传标语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宣传发动,进一步团结起来,为实现“创新、低碳”的生活基调而努力。二是每年都要积极组织、开展“卫生下乡”活动,通过“卫生下乡”这一载体,把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理念传播下去。

(四)加快对卫生系统技术人才的培训。要动员全系统干部职工行动起来,不断地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自觉远离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和信息资源,要自觉行动起来,作到“终身学习”,“时时学习”,“事事学习”,各单位的卫生技术人员,要坚持继续教育,要保证每年不少于30%的技术人员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再教育。

(五)抓好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画廊”建设。各单位要积极行动,按照区里统一安排,选好宣传素材,制作宣传横幅、标语、版面和其他形式,扎实做好科普画廊建设。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单位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指挥、协调、督导工作,确保工作迅速推进。

(二)明确工作职责。各单位要予以高度重视,要明确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主要领导每年要定期听取科普工作汇报,切实做到任务明确,各司其职。

科普低碳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二、提升平安幸福感受度,搞好社区综合治理,认真做好户籍治理及外来人员私房出租户的治理,完善综合治理构造网络,形成群防群治,杜绝黄、赌、毒现象,及时做好民事纠纷的调解,做到公平公正,确保社区内无重大刑事案件,让社区内的居民安居乐业、秩序良好。

三、提升素质修养感受度,做好充分就业工作,让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在政府劳动部门、社区的关心下,实现稳定就业,树立自主创业、建全就业援助等,为构建和谐社区扎扎实实做好充分就业的各项工作。

四、提升科学发展感受度,保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区建造,增强自身学习,增强党员队伍建造,不断提高做居民工作,为居民谋利的本领,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五、提升低碳环保感受度,搞好社区环境卫生,保持环境卫生自查制度,每月自查2次,发挥社区内卫生监督员的作用,做到社区内净化、绿化、亮化、无脏乱差,确保环境整齐干净。

六、增强社区服务,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发挥社区志愿者队伍的骨干作用。服务项目多样化,积极开展社会养老、敬老爱幼服务活动,开展健康咨询量血压等服务活动,热心做好弱势群体、困难家庭的生活保障工作,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服务。开展热线求助服务,为居民排扰解难。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热心为育龄妇女服务,计划生育率达100%。

科普低碳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主题,组织开展科普活动

1、开展重点科普活动。积极开展2010年“科技·人才活动周”、“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科普日”、“防灾减灾日”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及各类群众性的主题科普活动。(乡科协、地震办)

2、开展青少年安全教育科普活动。充分利用省数字科技馆的网上宣传功能,通过开展青少年校外科普活动,提高青少年安全意识和避险能力。(城关中学、城郊中心小学)

3、开展青少年安全教育科普活动。结合2010年“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等宣传纪念日,开展科普活动。(国土资源所)

4、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引导开展资源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站)

5、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继续把现代科技知识、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纳入乡党校教学计划。(乡组织办)

6、开展健康进农村活动。面向群众,提供义诊等健康咨询,通过多种形式普及健康卫生知识。(城郊乡卫生院)

7、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督促重点企业搞好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安监站)

8、推进治理餐桌污染工程。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加大食品污染治理力度。(乡食品监督管理站)

围绕“四个主要行动”的实施,提高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力求有新突破

1、加强学校科技教育工作。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省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的意见》,将符合在校学生特点的科普内容进入课堂。(城关中学、城郊中心小学)

2、开展青少年科技竞赛。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全市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科奥林匹克竞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小学电脑制作竞赛”等系列竞赛,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城关中学、城郊中心小学)

3、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开展家庭教育咨询、热线电话、家庭讲座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工作水平。(乡妇联)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力求有新作为

1、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组织本乡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普带头人参加部级、省级、市级先进单位(个人)的评选,争取实现部级奖励项目零的突破,为先进单位(个人)争取更多的奖补资金。(乡科协)

2、加强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按照《关于加强省科普惠农服务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相互配合和分工负责,统一建站标准,力争获得省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的单位和带头人完成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任务。

3、推进农村科普“一站一栏一员”建设。计划在全乡60%的行政村逐步设立一个科普服务站、一个科普宣传栏、一名科普宣传员,形成覆盖全乡农村的科普工作平台。

4、抓好农函大实用技术培训。围绕全乡农业产业化建设,完善教学网络,创新培训管理模式,用项目带动全乡农函大培训工作的开展。

5、推进农村科普“三个一”工程。在省定扶贫开发重点村古一村举办一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培养一名不脱产的农村大学生村官,资助一名贫困生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并推荐就就业。

6、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建设农技宣传推广平台。加强宣传“农业信息网站”、“969155”农业热线、《科技报·三农周刊》和《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网》的作用,面向广大农村读者,宣传党的“三农”政策,传播现代农业科技新技术、新成果。(农业站、乡科协)

7、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邀请专家学者、技术骨干、乡土人才结合农事活动传授生产技能,实时解答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疑难,及时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农业站、乡科协)

8、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做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实施阳光工程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农民创业和核心农户培训工作。(乡劳保所)

9、实施农业“五新”入户工程。在全乡建立农业“五新”技术示范片,辐射带动农业“五新”技术的推广,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农业站)

10、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以丰富农民现代化科技知识,提升农民现代农业生产技能为重点,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农业站)

11、开展林业科技培训和推广工作。加强林技员与技术人员的培训,参与实施“百县千村万户林业科技示范行动”,推进林业科技示范网络建设,加强林业科技入户工作。(乡林业站)

12、开展卫生下乡培训活动。开展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素质,组织医务人员送医送药到农村,向广大农民群众普及医学知识。(城郊卫生院)

13、实施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培训。参与实施“百万农村妇女培训计划”,以项目带动农村妇女科技培训,努力把广大农村妇女培养成“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乡妇联)

(三)“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力求有新亮点

1、实施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工程。在企业中加大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动建立职工报酬与职业技能等级挂钩的分配制度。动员全乡企业单位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百万职工大练兵”,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职业培训等活动。(乡工会)

2、实施企业科协“增覆盖、强作用”工程。在企业中建立科协组织,扩大企业科协的覆盖面。同时,进一步发挥企业科协的作用,一是邀请专家来我乡进行创新方法培训;二是在企业中建立专家工作站;三是开展比员工科学素质、比技能、比创新、比合理化建议、比专利、比成果转化等“讲、比”活动;四是开展企业科普宣传服务,为提高企业员工科学素质服务。(乡科协、乡工会)

(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力求有新进展

1、开展公务员学习培训。通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党校培训、单位业务培训等方式,组织开展低碳经济、节约资源能源、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展利用、减灾防灾等内容的学习,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乡组织办)

2、在各部门、村妇联主席中办班培训,开展岗位读书活动,并将现代科技知识作为学习和培训的重要内容。(乡妇联)

3、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科技业务培训班或专题研讨班,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乡科协、乡组织办)

围绕完善《纲要》工作机制,推进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的形成

1、加强成员单位联合协作。根据国务院实施《纲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高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和中央书记处“大联合、大协作”的精神,进一步完善实施《纲要》工作的运行机制,加强联合协作和资源共享,共同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领导小组办公室进一步做好计划总结、沟通联络、协调服务、检查指导等工作,并建立例会制度。(各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

2、落实《纲要》工作职责。各牵头部门每季度召开一次碰头会,研究工作,解决问题;各责任部门根据自身特点和分工要求,加大实施《纲要》的力度;积极参与全国科普日主题科普活动;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实施情况,为“十二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实施打好基础。(各成员单位)

3、表彰《纲要》工作先进典型。召开全乡实施《纲要》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十一五”实施《纲要》工作经验,表彰先进典型,宣传先进事迹。(领导小组办公室、乡科协、乡组织办)

科普低碳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2017年新学期小学科技教育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校科技校本课程建设为抓手,促进学校 尚新 教学内涵发展,打造学校科技教育品牌。在品牌化发展中,培养 高素质、善思考、能创造 的学生品格。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完善学校科技基地建设,给学校所有植物挂牌,完善学校植物系统管理。

2、围绕各个科技基地开展班级小课题研究活动。

3、参加南京市 四个一比赛 ,争取能获得十个以上奖项。

4、协助江宁区教育局,组织好 江宁区2017年科技创新大赛 活动,利用我校承办的优势,鼓励全校师生积极参加,争取多获奖。

5、积极参加南京市第十八届青少年科创大赛,争取能有好的名次。

6、精心设计办好以 创意扮靓生活 为主题的第十六届铜小科技节。除传统的活动继续保留外,注重废物利用,创意展示的主题活动。

7、做好航模辅导工作,参加江苏省纸飞机比赛。

8、与其他处室通力合作,编制好《科技教育实施纲要》,发挥纲要对科技校本课程的指导作用。

9、继续加强学校少科院的建设,开展常规活动,积极参加各级少科院举办的的评比活动。

10、配合校长室,积极筹备 郭荣幸劳模工作室 的有关工作。

11、加强对全校科技教师的培训工作,建立三级科技辅导员机制,完善有关奖励制度。

12、做好科学新课标的培训工作,尤其是兼职科学、科技教师的业务培训活动定期开展。

13、做好本学期的科学赛课工作,推出新人,力争能进入区级比赛。

三、工作措施:

1、积极发动全校教师,开展辅导学生发明创造活动,为新一轮的省市区科创大赛做准备。

2、加强各个科技基地的管理,尤其是结合科技基地开展校级小课题的研究,以校级研究带动班级研究,培养学生的爱研究的兴趣。

3、成立新一届班级种养殖活动领导小组,开展班级种养殖活动观察日记评比,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忠于事实的科学品质。

4、继续加强黑色育种基地的建设工作,做好基地的管理,积累黑色植物的种植经验。

5、继续保持国际生态学校创建成果,发动全校师生继续开展低碳生活,保护学校环境活动,继续开展 废纸回收 、 废物利用 等环保活动。

6、办好第十六届科技节。围绕 创意扮靓生活 的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活动,用小发明、小研究来改变我们的生活,开展创意画展、创意大比拼等专题活动。

7、开展好校本教材的课堂教学研究,加强科技、科学课堂听课的力度,扎实有效的落实课程实施计划。

8、在五、六年级开展3期主题科普小报的创作评比活动,(三期科普小报活动主题分别是:《创意生活秀》、《我的创意我做主》、《创意改变生活》。)

9、开展校内外科普宣传活动,主题为 废物再利用 、 垃圾分类好处多 等。

10、全力以赴配合校长室设计、筹备好学校 校本课程现场会 以此提高学校 科教特色 知名度,打造学校 尚新 教育品牌。

四、具体安排:

九 月 份

1、全校植物插牌,做好资料收集。

2、出一期主题为《创意生活秀》的科普小报。

2、加强养殖基地管理,继续进行 提高鸡兔同笼存活率的研究 ,做好过程性资料的收集。

3、加强种植基地管理,收集 黑色植物育种研究 的有关数据,为后期研究总结做好准备。

4、发动全体教师辅导学生开展小发明创作,为江宁区、南京区市新一轮科技创新大赛做准备。

5、开展 废纸回收 、 废物再利用 等活动,巩固国际生态学校成果。

6、配合江宁区关工委,承办南京市 四个一 比赛。

十 月 份

1、配合江宁区教育局办好 江宁区2017科技创新大赛 活动。遴选优秀的的科技作品,参加区、市科技创新大赛,争取能有一等奖作品参加省级比赛。

2、成立航模小组,购置纸飞机比赛材料,辅导学生开展航模比赛训练,积极参加区、省航模比赛。

3、开展班级小研究申报活动。

4、撰写第十六届铜山小学科技节活动方案,成立科技节活动领导小组。

5、出一期科普小报,主题为 我的创意我做主 。

7、开展一次科普宣传活动,主题为 废物再利用

十一月份

1、继续完善科技基地建设,做好科技基地、科技场馆的利用和展示工作。

2、举行第十六届科技节开幕式,开展主题为 创意扮靓生活 的科技节活动(具体见科技节方案)。

3、科技节活动中期检查指导。

4、科技节活动总结、评比、表彰。

5、出一期主题为《创意改变生活》的科普小报。

6、参加南京市科技创新大赛。

十二月份

1、组织班级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

2、校级小研究进行结题准备。

3、完善提高学生的小发明作品。

4、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开展一次校外科普宣传活动,主题为 垃圾分类好处多 。

5、参加省航模比赛。

一 月 份

1、进行三期科普小报总评、表彰。

2、配合校长室做好校本课程建设的有关资料总结。

3、评比小课题研究先进班级,组织学生撰写小课题研究报告。

4、做好科技节活动材料收集归档工作。

5、进行学校科技教育活动总结,撰写小学科技教育总结报告。

2017年新学期小学科技教育工作计划范文(二)

一、指导思想

以普及与特色齐抓为我校科技教育工作的中心,在区科技特色学校的基础之上,寻求新的增长点中进一步提升科技教育水平,加强基础学科渗透、蓬勃开展全校性科技主题活动,使学校科技教育在普及中夯实科技群体基础,从而实现全面提高师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

二、现状分析

(一)基础与优势

1、管理网络化

我校有清晰的科技教育管理网络,由卢教导主管科技教育工作和处理日常事务;科技辅导员顾云中老师全面负责校级科技活动,制定学校科技教育工作计划;由赵弈、李云玉、赵骏、肖云蜂等科技老师负责开展各特色项目活动,各位科技教师在学校科技教育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2、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利用多种渠道建设科技教师队伍,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习与培训,聘请科技专家带教与学校导师团带教,有针对性地培养科技教师,增强教师在科技教学、活动组织、科研等方面的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3、评价与激励机制

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完善保障了我校科技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我校制定了针对课程教学、科技竞赛、课题研究等方面的评价和激励制度,保证了科技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4、特色项目建设

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我校已形成了一批在新北区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项目如科技制作、机器人活动等,在各级各类科技竞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问题与挑战

1、特色项目有待深化

科技制作及机器人活动是我校的特色项目。我们通过兴趣小组和第二课堂等形式推进特色项目的发展,但是,我们对特色项目活动挖掘得还不深,活动开展仍以竞赛为目的,缺少系列化的层层递进,特色深化有待加强。

2、师资专业化不强

我校拥有一批在科技教育领域实践多年的科技教师,但一些教师还停留在粗浅的层面,没有完全抓住专攻的方向,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主钻研的能力与积极性,学校需加强这方面的引导与培训。

3、课程与活动分离

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依托兴趣小组和第二课堂,与课程教学的结合还比较欠缺,削弱了教育效果。因此,科技教育应加强与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的结合,通过上课、学生演讲等形式渗透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等内容。

三、发展目标

本着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以点带面促进我校整体办学水平,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力争通过课堂教育渗透、活动开展、参加竞赛、特色项目建设等途径,并以新北区青少年科技特色教育学校细化标准来规范学校科技教育工作,打响科技教育的特色品牌。

四、具体措施

1、 巩固传统特色项目,使强项更强。

开展科技活动须坚持连续性、持续性,所以开展科技教育须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现有教师的特长,注重巩固传统特色项目,使强项更强。今年我们要积极参加新北区首届科技节活动,使我校的传统科技教育特色项目科技制作、机器人活动能在新北区兄弟学校中起示范和辐射作用。

2、拓展新兴项目,学校科技教育向纵深发展。

科技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我们要确保做大做强特色项目的前提下,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教育活动,以金钥匙科技竞赛、科技创新大赛、 青少年发明家评选等活动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全体参与,学校组织校级比赛,提高我校在省、市各项活动中获奖的质和量。

3、 充分发挥学科科技教育功能,抓好学科渗透。

学校科技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充分挖掘学科教学的科技教育功能,抓好学科渗透。首先是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教学之中,在进行系统的科学知识学习和科学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要加强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行为习惯的培养,而且在语文、历史等其它学科中也要有意、有机、有序地渗透科技教育,共同培养全体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

4、 加强队伍建设,推进科技教育持续、有序发展。

加强培训,着力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科技辅导队伍。我们认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是要靠教师引导和指导的,而学生在科技活动中的自主发展也必然会促进教师的发展,这是一个互动相长的过程。因此在落实科技教育项目中,学校积极创设条件,加强培训,促进青年科技辅导教师加快成长,激励他们提前达标,早日脱颖而出。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办好学校科技节。

我校把今年十月份定为科技活动月,并高质量办好的科技节活动,使科技教育面向每一位学生。在科技节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能力大小,组织学生参加适合他们的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2017年新学期小学科技教育工作计划范文(三)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落实总书记提出的要注重从青少年入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青少年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指示以及市县关于科普工作会议精神;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科技素质、增强探索创新精神、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为宗旨,努力探索常规教学与科普教育相整合;以科普活动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使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构建和谐校园。

二、工作目标

1、加强领导。学校已经成立的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领导科技教育工作,做到不断统一认识,转变工作理念,高效完成学校科技教育工作任务。

2、加强学习。按照科技辅导员素质要求,不失时机地安排科技辅导员到外地学习和培训,力争提高辅导员的业务能力,做到一专多能,充分发挥科技辅导的能动作用。

3、优化工作环境。积极建设科技工作基础设施,构建良好的校园科普氛围,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4、健全制度。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构建行之有效的评估机制,充分发挥其导向和激励作用,做到人员落实,经费落实,科普活动落实。

三、主要措施和方法

(一)抓校园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在校长正确领导下,我校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优化学生创新品格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责任。因此,学校配备了科技辅导员负责科技教育工作。

2、加强硬件环境建设。学校设立科普办公室,建设科普橱窗,努力营造浓厚的科普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校内有更多的科普活动场所。

3、加强校园软环境建设。利用墙壁、宣传橱窗、黑板专刊、红领巾广播站、等及时播报(放)科普新闻,宣传科普知识,将科普气息渗透到校园的每一处。

(二)建设科普教师队伍,培养高素质的师资

学校将健全校内科普教育网络。由校长亲自抓,教导处全面负责,并确定科技辅导员具体抓,工会、少先队和班主任配合抓,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学校还将选送有科技特长的老师外出学习,并积极为教师订阅科普图书,努力为教师做到三个一作好保障服务工作(即订阅一本科普报刊,辅导一个科技课外兴趣小组,每周摘录一条科普信息)。

(三)抓科学渗透,做到科普教育学科化

1、重视科普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现有各门学科具有科普教育的丰富内容,而且渗透的科普教育内容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他们构成了科普教育的启蒙基础体系。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科普教育内涵,是学校开展科普教育的坚实基础。一是做到科普教育在各学科中的有机渗透,要组织教师分学科,分系列,分层次整理编制了学科渗透科普教育的知识点,使科普教育在各学科中具有可操作性,从而达到有机渗透的目的。二是重视各学科间科普教育内容的相互沟通,使各学科教师能齐头并进、相互贯通进行科普教育,使科普教育真正落实于各科教学之中。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使新课程改革工作与科技教育得到整合且落到实处,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要以学生为主体,能使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能力。对此我们要做到:

(1)突出探求过程,给学生以丰富的感性知识;

(2)重视问题讨论,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交流自己的观点;

(3)强化活动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趋力。

3、抓科技综合实践活动,做到科技教育课程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科技教育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要做到科技教育与校本课程开发相整合。

(1)上好科技活动课。

(2)建好科技兴趣小组,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四小活动(小制作、小实验、小论文、小发明)。

(3)做好科学课程中科技教育的渗透工作。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落实科技教育的实质在于体现全面、主动,即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主动发展。而开展科技活动是促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更是实施科技教育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为了抓好全体学生的科技教育工作,学校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开展各项科技活动:

1、以科技竞赛为载体,认真组织辅导积极参加比赛。

2、以校园科技节为载体,围绕《小探索者》、《少年百科知识报》、《科学大众》开展科技系列活动:中高年级的科普黑板报比赛、科普演讲赛;低年级的科技小报(剪报)比赛;航天科普知识竞赛,我的梦想飞翔在蓝天。

3、以校园能手评比为载体,开展绘画、贴画、剪纸、手抄报、板报设计、科技小论文等能手比赛。

4、以科技类兴趣小组活动为载体,开办科技实验小组、科技制作小组、纸模型飞机等科技兴趣小组,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

5、以红领巾广播站为载体,专门开辟一个《科技博览》栏目,定期利用午间活动,组织学生阅读、学习《科学大众》、《少年百科知识报》、《小哥白尼》(趣味科学)、《学习方法报》(自然科学版)、《小探索者》等报刊的科普知识。

6、营造浓厚的班级、校园文化科技氛围。学校精心布置科技橱窗展现学校科技教育方面的特色,是学校科普宣传的窗口。宣传橱窗,有老师专门负责宣传资料的选择、张贴、更新和管理;各班开辟生物角,让学生观察动植物;同时利用班级黑板报这个平台,各年级在黑板报中,专门开辟一个科普角,作好科普知识的宣传。

(五)重视评价的推动激励作用

科普低碳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文明和谐的学习型社区,加强社区科普基础设施和基层组织建设,广泛开展科普讲座、科普宣传、科技教育、科技咨询等活动,全面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基本原则

1、立足社区,关注民生。面向社区居民,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对安全健康、节能环保、科学生活等方面的需求,提升社区居民科学素质。

2、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以惠民为目的,大力加强社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社区科普基层组织和科普志愿者队伍,积极培养和树立一批社区科普工作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推进社区科普活动的广泛开展。

3、搭建平台,共享资源。加强与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的联合与协作,整合社会资源,实现社区科普资源共享、科技人才共用,打造社区科普公共服务平台。

三、主要内容

1、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科学文化素质。利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周”、“科技电影周”等,开展安全健康、节能环保、防灾减灾等内容的主题科普宣传活动。一是开设社区科普大讲堂。成立由医疗、气象、环保、地震、节能等在职及离退休科技工作者组成的专家宣讲团,深入街道、社区、学校、企业,开展科学生活、急救保健、心理疏导、安全节能等知识讲座100场次,不断满足居民对安全健康、应急避险、节能环保等方面的知识需求。二是印发科普宣传材料。组织编印健康保健、安全急救、节能环保等家庭科学生活小册子和明白纸10万份,向社区居民发放,提高居民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生活的能力;印制生态环保、低碳生活等科普知识挂图5000张,利用社区科普宣传栏定期进行张贴宣传,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制作“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等主题科普展板50块,进行巡回展览,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三是开展义诊咨询服务活动。组织老科协医务专家携带常用医疗设备,定期到社区为居民进行义诊,开展健康咨询服务;组织乳腺普查车无偿为社区妇女进行乳腺健康检查,加大民生科技服务。四是在市电视台开办“科普大篷车”栏目,每周播放一次,普及最新的科技知识和科学生活常识,促进居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2、开展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活动,提升社区科普服务能力。一是拓展和发挥社区基础设施的科普功能。每个社区依托社区公共服务场所和设施,都要建立完善社区科普活动室、社区心理工作室、科普图书室、科普学校、科普画廊(科普宣传栏)等基础设施,为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提供设施保障。二是加强社区数字科普信息平台建设。依托省数字科普总控平台,建设社区数字科普平台50处,推动社区科普信息化建设。三是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整合利用社会科普资源,建设10处科普教育基地,不断满足公众利用科普设施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需求。

3、开展社区科普基层组织建设活动,完善社区科普服务体系。加强街道科协、科普协会和社区科普小组等基层组织建设,每个社区健全科普员和科普志愿者队伍,形成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机制,推动社区特色科普活动的开展。积极开展科普文明示范街道、优秀科普社区、优秀社区科普团队、科普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通过典型带动,推动社区科普工作深入开展。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市及各市区均成立由科协主席任组长、分管副主席任副组长、有关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协调和督导检查。各市区要制定具体的实施工作方案,纳入工作计划,落实目标任务,明确责任要求。同时,要建立科普志愿者登记备案制度、社区科普工作制度和检查考核制度,保证科普惠民社区行动扎实有效开展。

2、搭建服务平台。各级科协组织要为专家演讲团和科普志愿者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做好搭桥服务工作,进行科学安排,周密部署。要利用社会各部门、民间组织、学校等资源,大力加强科普志愿者协会建设,积极培育社区科普团队,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贴,鼓励其积极参加社区科普服务活动。

3、总结宣传典型。努力做好典型培养和总结工作,不断创新和拓展工作思路,引导基层社区科普组织把开展经常性科普工作与集中性科普活动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社区科普长效机制,要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利用报刊、网络等媒体对先进典型进行大力宣传。

科普低碳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博物馆 国土资源 科普基地 建设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重庆自然博物馆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类博物馆,至今已有八十年的办馆历史,前身为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1930年创办的“中国西部科学院”,以及1943年组建的“中国西部博物馆”。2009年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首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以来,结合自身身特点以及公众和社会需求,严格按照《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标准》和《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命名暂行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要求,编制实施科普工作规划计划,加强科普能力建设,积极开展持续有效的科普活动,传播国土资源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在国土资源领域科普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年,被国土资源部评选为全国首批优秀国土资源科普基地。

1 场馆建设成果

1.1 健全完善老馆公共基础设施,场馆环境明显改善

(1)对文物及老旧建筑进行了维修、改造。在上级有力支持下,我馆斥资180余万元对惠宇楼、卢作孚旧居、生教楼以及沿街围墙、门房、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投入100万元实施并完成了地质楼抢险加固修复工程;委托编制完成了《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启动了旧址基础设施建设。

(2)展陈内容进一步充实完善。改造并利用原脊椎动物陈列大楼部分场地,开设地矿标本临时展示区,并增设了大型地矿标本室外展示区1处,共展出地矿标本395件(套)。同时,进一步完善引导说明系统,对园区内陈列的大型地学标本,如巨型木化石、岫玉、彩玉等设置中、英文解说文字,共新增科普及导览标识120件。

(3)消防安全系统进一步完善。更换了部分电路,实施了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建成视频监控镜头52个,红外对射38对(5个周界),红外双鉴65个,玻璃破碎42个,防抢按钮24个,广播11个,拾音器30个,门磁开关32个,巡逻系统20个点,并设立了报警监控室、中心控制室,增添了自卫器具、通讯工具,使展厅、库房及文物建筑等安全防范能力有较大提高。

(4)配套服务设施设备进一步健全。我馆加大了对馆区讲解服务、绿化环境、卫生保洁等设施设备的投入。添置自助语音导览器50套、行李包寄存柜2套、环卫设施20套、观众休息座椅40张、空调21台、除湿机10台,并新增饮水机、轮椅、婴儿车等配套设备,进一步完善配套,提升服务。

1.2 围绕新馆建设为中心

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科普基础设施按国家一级博物馆标准、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建设要求以及4A级景区标准建设。

(1)科普场馆规模进一步扩大。新馆土建施工单位于2009年底进场。通过不懈努力,目前土建工程接近尾声,进入设备安装和室内外装修阶段。新馆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经过多次进行展区设计、功能分区调整等工作,使展厅面积增至16,252平方米,展陈规模达到全国一流标准。

(2)陈列展览内容更加丰富完善。经反复修改、完善陈列大纲,研讨、深化展教理念及展陈设计,并通过分段式招标征集展陈方案,目前已初步确立了新馆《地球奥秘》、《生命激流》、《恐龙世界》、《生物万象》、《生态家园》、《山水都市》6大板块组成的基本陈列,使展陈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完善。

(3)展教空间、手段更加多样化。一是配合建设期业主建好临时展厅、报告厅、影像厅、科普活动室等展览教育场所,加强多媒体及互动展项的研发,实现展陈方式现代化、科学化、多样化。二是配合编制完成了前广场绿化方案,启动了广场建设,全力打造“馆园合一,融入自然”项目特色,使科普空间将从室内延伸到室外。

2 人员队伍建设

2.1 加强科普人才培养力度,队伍综合素质有效提升

(1)引进人才。自命名以来,我馆根据建设需求先后引进博士3名,硕士6名,学士12名,使专业科普人员数量达到49人,占全部在职职工人数的74%(其中,中级职称及以上或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以上的45人,占全部在职职工人数的68%),进一步加强本馆科普、公众教育力量。

(2)拓展志愿者科普队伍。一是结合我馆科普活动的开展,在高校及社会中吸纳高素质的义务讲解员、科普志愿者,保持了大学生志愿者年均60人以上。二是定期开展志愿者培训,并充分发挥“重庆自然博物馆之友”的组织力量,举办讲解大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提升志愿者队伍科普水平。三是积极与中小学校共建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后备科普力量。

(3)加强员工培训。采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加强员工科普能力培训。先后选派出2人出国考察培训,7人进行专业培训及交流学习,26人次参加科普理论研讨会及全国性学术会、学会理事等重要学术交流活动;送出6人挂职锻炼、1人支教;委培研究生1名;5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到馆内授课并指导工作,活跃了思维,开阔了视野。

2.2 扩充科普协作单位,有效促进专业交流和学习

(1)加强馆校合作。我馆充分各大、中、小院校资源,扩大义务讲解员和志愿者服务队伍,并将学生志愿讲解、志愿服务活动纳入社会实践、专业学习的范畴,使学生成为普及国土资源知识、宣传国土资源国情的有生力量。目前我馆已与朝阳小学、西师附中、西南大学、涪陵师范学校、内江师范学院等20余所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建立长期的“馆校合作”关系。

(2)与同行业博物馆其他科普单位建立密切的业务合作关系。已先后与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中国地质博物馆、Nova Scotia自然爱好者联盟、英国威尔士国家博物馆等机构建立馆际友好合作关系,在人员培训、信息交换、专家指导、展品交流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为促进馆际交流合作,提升我馆科普人员的专业水准迈出了崭新的一步。

3 科普工作及成果

3.1 开展重大科普活动,扩大社会影响

(1)“世界地球日”活动多措并举,反响良好。一是策划并实施了“地层百页书――恐龙及古生物化石展”,进行骨架模型展示及恐龙装架、制作等科普知识咨询。二是按照国土资源办公室要求,策划了《走进科学殿堂,保障科学发展专题展览》地球日专题展板。三是在人流密集的商场或广场设立联合宣传点,开展“恐龙模型DIY制作”互动项目。四是与《重庆时报》联手开展“全市小学生兴趣班走进科技场馆”活动,并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渠道进行活动的前期宣传、后期专题报道及在论坛发贴。活动期间制作展板21块,悬挂横幅3条,发放宣传单150份,发放宣传礼品1300份,接受咨询群众5000余人,全部受众约4万人。有效宣传地学知识,普及地球保护观念,引导公众支持和参与国土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2)“科技活动周”多方合作,成绩显著。一是开展了“龙腾渝州”――重庆自然博物馆龙年恐龙科普活动。二是在朝阳中学、珊瑚中学举办了“走进民众、科普惠民”科普系列讲座。三是联合西南大学“作孚学社”开展了“文化北碚,灵韵山水”讲解大赛。四是与重庆一中合作建立校外科技辅导团,带领学生参加27届全市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我馆专业人员指导高中组学生撰写的4篇课题论文均获大赛一等奖,并获得“全国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的参赛资格,其中两篇论文还取得了参加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评选活动的申报资格。

(3)“国际博物馆日”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一是在人民广场举办《建设市民喜爱的博物馆――重庆自然博物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大型图片展,并开展调查问卷活动。二是举办“与专家同行,与远古生物对话”专题讲座活动。三是配合“重庆文化遗产月”在巴国城开展“博物馆日主题宣传活动” 。四是开展“古生物化石进校园,伸出双手献爱心”科普活动,为北碚区特殊学校捐建“自然科普园”1个,捐出古生物化石模型及动物标本57件。全部活动受众约3万人,有效促进了公众对科普教育事业的参与、了解,增强公众对博物馆的关注和热爱。

3.2 开展日常科普活动,打造科普精品

(1)进一步加强免费开放。为充分发挥首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职能,我馆通过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提升服务等手段,扩大免费开放。先后招聘讲解员9人,培养义务讲解员200余名,累计讲解1500场以上,保证年均免费开放300天以上,馆区接待观众12万人以上(其中,2009年120,124人,2010年128,653人,2011年190,016人),年均接待人数较命名前一年增长了46.2%。

(2)开展社会化国土资源科普活动。一是联合社区实施了“社区科普惠民”计划,以科普长廊、科技巡讲、科普展板等形式普及矿产资源、土地保护、节能减排、防震减灾等科学知识。二是配合“科普下乡”活动,送展览进社区、进军营、进企业、到基层等。策划推出了《低碳家庭》、《泥石流灾害防治》《恐龙的身世》《奇异的石头》等以地球科学为主题的小型展览,并采用直接送展和向各区县配发展览光盘的方式联合送展。仅2010年一年就高质量完成152场送展下乡任务,接待观众123,420人。

(3)开展国土资源青少年教育及实践活动。一是与各大、中、小院校建立联合机制,举办国土资源知识竞赛、资源环境保护征文比赛、讲解大赛等活动共8次,并设立奖项,激发学生对国土资源知识学习的兴趣。二是针对青少年创建了“惠宇大讲堂”,年均举办低碳环保、宝玉石鉴定等相关科普知识专题讲座 5次以上,有效促进学生对国土资源科普知识的探索、学习。三是配合学校开展校外教育工作,通过搭建自然课堂,开展学生科研课题辅导、户外观察与实践等活动,使博物馆成为其固定的科普实践基地,并把地学科普知识纳入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

(4)利用馆藏古生物化石优势,打造科普展览精品。我馆以高质量的科普展览为核心,实施“走出去”战略,送展览出馆门、市外、境外,拓展科普展览渠道。命名以来,共举办各类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古生物化石及地矿标本展览28次,接待观众约500万人次。其中,2009年举办的《地球王者――中国侏罗纪恐龙化石展》集中、完整地展示了侏罗纪时代恐龙群体的生物特征、价值、面貌,内涵丰富、颇受好评,并在“2008-2009年度重庆市博物馆优秀展览项目评选活动”中获得优秀奖;2010年与重庆科技馆联合打造的《聆听恐龙的呼唤――大型恐龙化石展》,集中展示各类古生物化石精品125件,其中完整的恐龙骨架28具,展示面积达5000平方米(室内3200平方米,室外1800平方米),将我国恐龙展览的规模和档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10年在杭州西溪湿地举办的《自然结晶 湿地精华――地矿标本展》再次丰富了科普展览内容,掀开了国内矿物晶体流动展览新的一页。

(5)建立合作机制,开发科普互动项目。一是加强馆校合作,以校园科普展览、讲座、竞赛为载体,推进科普工作。二是积极争取市局与市委宣传部、市科委、市教委、市科协、市社科联等单位的联合,争取专项经费,开发、推广并实施科普项目。目前,我馆联合区地震局申请共建的“国家防震减灾科普基地”已获批前期启动经费。三是与北碚区旅游局、缙云山自然保护区联合联手打造了“北碚文化之旅”、“北碚抗战文化旅游”等旅游线路,进一步实现了科普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

3.3 加强科普研究及科普作品创作,丰富科普成果

(1)科普研究成果显著。一是完成了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重庆綦江侏罗纪木化石群及其埋藏环境研究》项目。二是成功申报了财政部专项《国土资源知识公众化传播关键技术研究》子课题《土壤类展教系统研制与展教系统试点建设》及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的项目《多变量统计学方法在珊瑚识别中的应用》2项重大科研项目。三是主持或参与各类调查、研究项目共计24项,编制研究方案2个。四是发表研究论文83篇(核心期刊20篇,国外期刊11篇)。

(2)加强科普作品创作。一是为纪念建馆八十周年并配合《地球王者――侏罗纪恐龙化石大展》的举办,编创了《地球王者》科普图册,充分展示我馆收藏的古生物化石精品,并推介、普及科研成果及科普知识。二是筹备出版《重庆自然博物馆地矿标本精品图册》和《重庆自然博物馆古生物标本精品图册》,目前已完成2350件古生物化石标本的拍照、图片加工及信息完善。三是积极筹备《恐龙化石背后的故事》为主题影视作品,宣传普及地学及国土资源科普知识。四是开发了恐龙蛋及恐龙头骨模型等纪念品,并深受大众喜爱。

4 近期发展规划

坚持以《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工作计划2009-2010年》、《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十二五”科普工作规划2011-2015年》为指导,加强基础设施、队伍建设、学术研究等工作,有效提升科普能力、研发能力,实现对老馆环境及配套设施的改造升级,并围绕新馆建设,丰富了展陈设备及形式,提高人才总量、整体素质,丰富科普活动,提升科普创作能力,较好的实现了科研项目的转化,努力使硬件、软件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1)推进新馆建设,确保各项指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一是推进主馆建设,早日开馆,实现场馆规模进入全国前列。二是围绕科普基地建设要求,充实新馆国土资源科普知识的展示内容,并认真实施布展工程,推出高质量的科普陈列。三是加强信息化、自动化建设,全面提档升级收藏、展示、科研、安防技术装备,达到现代化标准。四是加强新馆园区建设,完善展示体验项目、配套服务项目,实现展区空间的进一步延伸。

(2)实施“人才强馆”战略,建设创新型科普基地。通过引进学术技术带头人,招聘充实技术能手,优化完善科普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机制,建立一支适应博物馆事业发展需要、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国土资源科普队伍。确保岗位培训合格率达到100%,注册志愿者达志愿者总数的50%,在职职工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达85%以上。

(3)创新科普活动内容及形式,增强传播及公众服务能力。一是以“全国土地日”、“世界地球日”、“科技活动周”等大型科普社会活动为基础,举办科普图片展、科普讲座、知识竞赛、科普征文、摄影、绘画等活动,丰富国土资源科普内容。二是充分利用“首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优势,与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建立联合机制,共享科普资源,提升服务能力。三是加强电视、网络及平面媒体报道宣传,扩大影响。

科普低碳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征求对近几年实施《纲要》情况自查演讲的意见、建议,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布置全市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督查工作。安排今年实施《纲要》重点工作任务。刚才,纲要》办的同志分别宣读了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的督查通知》和省《纲要》办的督查方案,向大家报告了近几年实施《纲要》总体情况和今年的工作要点,希望市直各成员单位和各县区政府高度重视,抓紧落实。下面,根据这次督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问题,肯定成果。进一步增强做好《纲要》实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不只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十分重要,而且对于我市实施“两大战略”培育壮大“五大产业”尤其重要。近几年来,全市以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纲要》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努力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取得了明显效果,主要有以下亮点:一是全市配备了千名村级科技助理员;二是全省率先进行了选派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三是成立了全市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四是针对四个重点人群的科技需求,精选发送《武威科普》全年在12万份左右;五是针对党政领导和公务员每月选编发送《高层专家讲座》全年达6万册;六是编印发送《农民实用技术手册》6期12万册,加上各部门提供的技术服务资料全年超50万份;七是针对城镇劳动人口和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选编发送《健康科普365防灾减灾、节能减排等图书资料每年超10万册;八是针对青少年学科学的需求,每年开展100场次以上的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九是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科技培训活动,尤其是对党政机关干部的培训、对农民的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十是市委、市政府设立了科学技术普及奖。这10个方面的工作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走在全省前面。全市基本形成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科普活动蓬勃开展,公民科学素质不时提高的良好局面。

但还面临不少问题。当前全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尽管我市公民科学素质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市农业人口占多数,公民科学素质的城乡差别也比较明显,科普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科普设施、队伍、投入等资源不足。总体上看,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还不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目前,全市实施“两大战略”培育壮大“五大产业”特别需要进一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各县区、市直各部门务必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实施好科学素质纲要作为打基础、管长远、惠民生的大事,全面贯彻“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指导方针,着力构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长效机制,努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牢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撑。

二、抓住要点,围绕主题。进一步提高实施《纲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实施《纲要》主题是节约资源能源、维护生态环境、保证平安健康”广泛开展这一主题活动对我武威来说更加需要、更为紧迫。因为我自然资源贫乏,人才技术贫乏、财政收入贫乏、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恶化,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特别关注,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期待维护环境,加快发展的地方,总理亲自视察,明确要求“决不能让民勤变为第二个罗布泊”地方。各县区、市直各部门尤其是纲要》领导小组的各成员单位一定要围绕这个主题,发明性、大规模、可继续地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可以这样说,武威,各类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科普活动开展得再多也不过分,因为武威的现实特别需要,武威的发展特别需要,武威的公众特别需要。

概括地说要抓住三大要点:今年《纲要》实施工作要点已经发给大家。

主要是搞好科普教育、青少年科技创新和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一是围绕主题开展四个重点人群的科普活动务求新成效。开展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抓住课堂教育主阵地,开足开好科普课程,推进新科学课程的全面实施。开展农民科学素质行动,重点要突出特色农业、设施农业、节水农业、旱作农业、高效农业等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让农民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开展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关键要扎实开展好科普进社区活动,通过开办科普讲座,大篷车进社区,发送科普资料,举办科普竞赛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宣传维护环境、低碳经济、防灾减灾、节能减排、文明生活、防病治病、健康第一等内容,促进城镇居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人人讲科学、个个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人文环境。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关键在于干部的有效培训。市委组织部这几年抓得很好,今年的培训力度还在加大。各县区、市直各部门一定要与《纲要》实施挂起钩来,结合起来,联合起来,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如在各类培训班中增加专家讲座,干部的平时学习中增加科技的内容,干部的考核中列入科学素质的考核等等。促进党政领导和公务员不时提升适应能力、守业能力、创新能力、发明能力,尤其是干部的科学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并在全市农村党支部所在地、文化活动室、图书室里增加科普的内容,二是加强科普基础能力建设务求新突破。阵地建设要坚持面向基层。不时完善科普惠农示范基地、科普画廊、科普学校、科普活动室等设施。把科普阵地建在农村、建在社区、建在学校。要加大各类媒体的传达力度,充分发挥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媒体的阵地作用,有针对性向公民提供特色科普大餐。要加快市科技馆的争取和建设工作,使之成为我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标志性建筑。队伍建设要凝聚各方面力量。各级科协和学会组织是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主力军,要善于谋划、乐于奉献,切实提高《纲要》实施的组织水平;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让广大公民在青少年时代就能得到良好的科学教育;要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参与《纲要》实施的积极性,不时壮大科普志愿者队伍;要广泛发动全社会各类人群,特别要发挥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作用,凝聚更多的力量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服务。手段建设要不断创新品牌。既要充分利用好、建设好现有的科普品牌,如《武威科普》高层专家讲座》农民实用技术手册》健康科普365科普宣传月、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等重点活动;又要不断创出新的品牌,吸引更多的人群主动关注、投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

不是给我各个成员单位额外增加负担,三是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带头实施《纲要》务求新局面。开展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而是把我每个部门中有关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职能工作,纳入到全市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的整体框架当中来,以《纲要》为纲,从更高的层次,以新的思想审视、布置我相关职能工作。一要高度重视,摆上位置。各县区、市直各部门要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推动外地区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根本性、久远性的社会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各级政府要按照《科普法》和省上实施纲要的有关规定,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社会化多渠道科普投入体系。二要各尽其能,形成合力。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坚持从大局出发,自觉把实施《纲要》工作与本部门已有的科普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依照分工,明确职责,相互配合,发挥优势,合力推进。各牵头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组织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具体工作方案,逐步建立起优势互补、协作配合、综合集成的工作机制。三要加强督查,搞好协调。这次会议后,市《纲要》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对各县区各部门实施工作进度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沟通、联系,组织对《纲要》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监测评估,建立动态沟通机制,适时协调处置《纲要》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共同做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各县区和市直各成员单位每年要向《纲要》办提交实施《纲要》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度的工作布置。

三、迎接督查认真总结。进一步提升实施《纲要》规范性和创造性

重点督查八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和完善实施《纲要》工作机制的情况;二是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的情况;三是围绕贯彻科学发展观,开展“节约能源资源、维护生态环境、保证平安健康”主题工作的情况;四是实施“四个主要行动”情况;五是实施“四个基础工程”情况;六是为实施《纲要》提供保证条例的情况;七是实施过程中存在困难和问题;八是对“十二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建议。5月25日,省《纲要》办发出了督查方案,并在6月11日至26日对各市州贯彻落实《纲要》情况进行实际督查。督查的方式一是听取汇报,二是查阅台账,三是召开座谈会,四是实地检查。也就是说,省上督查的内容、方式、时间都已明确,现在离省上督查仅有10天时间,这次省委、省政府督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落实情况。时间紧、任务重,需要我做得工作还很多,全市上下务必高度重视,确保督查顺利过关。

一方面向省委、省政府演讲近几年的落实情况,一要进一步提高对这次督要意义的认识。这次督查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推进《纲要》落实工作。另一个方面建议省委、省政府采取新举措,开创《纲要》落实的新局面。因此,要把这次《纲要》督查看作是一次难得的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好机遇,一方面总结提升我市落实《纲要》有效做法,另一方面通过督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为决策层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促进我市《纲要》工作的全面落实。

尽快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各县区政府和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二要按照省上的督查要求。要立即依照省上督查的八个重点一一对照自查,全面做好督查准备工作,如各县区政府和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自查演讲,实地检查的相关典型及简介材料,所查阅的台账等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纲要》督查工作,已于5月13日向各县区、市直各部门发出了督查通知,明确要求各成员单位一定要做好省上督查的各项准备工作。望大家扎实工作,注意细节,精心组织,通过自查和省上督查进一步促进我市《纲要》深入实施。

科普低碳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围绕科普示范创建出新招

围绕科普示范市创建工作,培植科普亮点工程。市科协以创建为动力,积极筹划并建成科普示范村10家、科普示范户500余户,镇江市级科普教育特色学校10家,省级科普教育特色学校2家。市科协还十分注重完善各种基层科普设施工程建设,建立了省级科普服务工作站1家,推动98%的行政村完成了“六个一”科普工程建设,全年培植了科普示范基地6家、科普示范园8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14家、农村科普带头人16人。此外,市科协还建成科普主题公园1个,在市政府门前和新扬北路重新布置了两条科普主题活动街道。

对照创建标准,打造科普活动品牌。为确保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等大型主题科普活动扎实有效,市科协推动建立起领导重视、部门共管、全民参与的长效机制。活动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市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亲临现场,全市33个部门共同参与。为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百姓需求,提升科普工作实效,市科协还不断创新科普宣传活动方式,除正常开展的科普主题展、社区居民科普讲座、高技术知识讲座、高层产业论坛外,还开展了市民有奖科普知识竞答、社区居民科技知识竞赛、科普剧的文艺调演等活动。在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镇江科协与扬中科协上下联动,开展送科技进校园活动,举办了“倡导低碳生活,促进生态文明”主题巡回展、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一年来,全市共举办科普讲座18场,制作展出展牌300余块,赠送科普书籍2800套,开展送科技下乡6次,举办科普文艺汇演3场次,举办科普培训12次,制作发放图书、科普光盘近万册,制作各类科普宣传画册6套,散发科普宣传资料15000份,受益群众8万人次。

按照创建要求,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树立创建为了群众,创建依靠群众,创建受益群众的理念,以创建为契机,下发了《扬中市2011~2015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调整科学素质纲要领导小组,大力开展面向五大重点人群的各项科普活动,推动了广大市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2011年11月,扬中市被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等九部门联合表彰为2006―2010年度江苏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求实效

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努力做好院士工作站的建设和管理。2011年,市科协加强了科协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和院士工作站平台建设,强化对企业院士工作站运行与管理的监督,进一步健全了“院士专家库”、“企业项目需求库”,在扬中快报等媒体大力宣扬院士专家工作站科技创新的先进事迹。另外还配合省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向中国科协申报了“2011年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重点项目”的企业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以及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2011年7月,江苏环太集团有限公司申报建立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进入公示阶段;9月,江苏省科技厅发文,公布扬中环太集团申报院士工作站获得批准,并获得省科技厅项目资助资金100万元;10月,环太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及其团队,举办“院士工作站”挂牌暨科研合同签订仪式在,标志着科协在架设“校企合作”联姻桥上迈上了新台阶。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科普兴村计划。市科协积极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制订了《实施意见》,落实优惠政策。为加快科普惠农工作站的建设力度,建设科普惠农的长效机制,市科协还组织人员深入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科普示范园,开展调研,加强指导,帮助联系市农业科技服务团成员,解决农户发展中的实际难题。在市科协的努力下,全市共建成省级科普示范基地2家,市级科普示范基地5家。八桥镇野生蔬菜协会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表彰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获得奖补资金20万元,

加强学会建设有力度

以学术交流为纽带,提升学会的正规化建设。对照科协全年的工作目标,制订下发了《2011年扬中市级学会工作意见》和《2011年度市级学会考核细则》。各市级学会按照各自的全年工作目标,制订各自工作计划。坚持执行学会例会制度,保证每季度召开一次学会例会。组织部分到期学会开展换届工作,全年,协助市教育学会、环保学会、土地学会完成了换届工作,确保各学会组织网络健全。鼓励各市级学会承办省市级学术交流活动,市税务学会、医学会、教育学会、质监学会等单位全年承办省市级学术交流会议20场次,开展课题调研200余个,全年有50余项课题被列入省级重点课题,学会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60余场次。全年各市级学会发表各类科技论文800余篇,在国家刊物上发表的有150余篇,申报镇江市优秀科技论文65篇,有10篇论文获奖,居镇江科协各辖市区榜首。9月份,扬中科协代表镇江市科协,参加上海科协举办的长三角科技创新论坛,扬中科协在开展科技创新服务交流会上做专题发言。

以科技工作者之家为平台,调动优秀科技工作者积极性。2011年市科协推荐了一名企业人员参与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申报工作,向中国科协推荐一名企业人员参加中国科协会议代表,在中国科协接受了中国新华网、人民网、科协网的在线访谈。为进一步加强全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营造鼓励创新、尊重人才的浓烈氛围,在扬中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出台了《扬中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表彰奖励办法》,开展优秀科技工作者推荐评选活动,重奖优秀科技工作者每人5万元,有力地调动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强化自身建设树立科协新形象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党组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显著提升。2011年市科协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全市“为率先承诺”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制订各自的率先承诺目标,在全体党员大会上,党组作出承诺并接受全体党员的监督。党组带头践行“五种作风”,即率先垂范的作风、立言立行的作风、一抓到底的作风、团结协作的作风以及乐于奉献的作风。以举办“科技党员示范岗”的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基层科普人员队伍建设为主线,带动全体人员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围绕“五型”机关建设,单位凝聚力得以增强。为确保全年工作目标实现,市科协党组提出建设“五型”(学习型、廉洁型、和谐型、高效型、服务型)机关。党组带头执行好单位的各项内控制度,带头参加党组织学习生活,带头参与各项重点工程的实施和推进。建党90周年期间组织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言,学习井冈山精神。结合全市“4+1”结对帮团活动,广泛开展帮扶结对,数次走访慰问贫困户活动,带去慰问物资和慰问金。还组织各镇区科协秘书长外出学习考察,组织党员干部赴张家港、南通、吴江、丹徒等周边地区进行学习考察,组织机关干部参加公务员培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保证了全年工作正常有序完成,市科协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扬中科协 编辑:唐釜金)

科普低碳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一、建立有效管理运作机制

学校特色建设贵在坚持,关键在重视。确立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建设主方向,学校从领导到教师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始终如一坚持开展工作。学校成立科技教育领导机构,由校级领导担任科技教育主要负责人,形成“主管领导——科技教育组长——科技辅导教师”管理机制,一级抓一级,分工负责,层层落实。主管领导负责将科技教育纳入学校常规教学工作计划,牵头制定年度科学教育的目标、任务、措施和制度,定期研究、检查科技教育工作,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并进行推广;科技教育组长由综合实践科组长担任,负责组织落实及检查督促科技教育工作的开展;科技辅导教师由多位科技骨干老师和班主任组成,具体负责科技教育的学生辅导及相关科技活动组织实施。

二、营造浓厚的科技教育氛围

围绕创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学校努力营造浓厚的科技教育氛围。开辟科技教育长廊,设立科普宣传专栏,开通科技创新活动专题网站,组织科技教育专题讲座,外派教师参加各类科技教育学习培训,举办各种科技教育活动,表彰奖励成绩突出的教师和学生,等等。另外,学校投入巨资建成学校科技馆。所有这些,都为科技教育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气氛和条件。

三、建设专兼结合的科技教师队伍

科技教育质量的好坏,科技教育普及面的大小,重心在教师。学校以点带面,发挥典型教师示范带动作用,着力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助的科技教育教师队伍,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培训其他教师,不断扩大科技教育指导教师群体。我们将研究与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将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结合起来,将个人研修与集体学习结合起来,重点抓好基础性培训、发展性培训和创新性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普遍提高教师科技知识水平和指导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此外还从制度上加以保证,配套制定落实奖励措施,将教师科技教育业绩与教师绩效考核与评先评优结合起来,激励更多教师积极参与到科技教育活动中来。从校领导到中层干部,从科组长到班主任再到普通教师,人人都是科普教育的组织者、辅导员、指导者。广泛的教师参与,专兼结合的科普教育教师队伍,为科普教育开展和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提供了充裕的智力支撑。

四、确立常态化的科技教育载体

科技普及教育能否持续有效开展,必须确立有效载体。我们充分发挥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优势,拓展综合实践活动内涵,将科技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要板块之一,纳入综合实践课程常规教学内容,同时在学习时间上予以保证,明确规定每班每周安排一课时科技教育课,以此将科技教育课程常态化。另外,学校每学期科学规划科技教育专题,实施科技内容专题化。在课程开设和教材开发上,除开设国家规定的基础课程,还开设了具有趣味性、研究性、创造性的科学教育校本课程,先后开发了《高明》、《地球·人》等科学校本教材和《农村垃圾的处理现状及发展方向》、《水污染的初步调查、研究及净化》、《温室效应与人类生存环境》等多个科普教育课例,系统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实践能力。为推动科普教育深入开展,学校充分挖掘、利用校内外科技教育资源。校内,主要利用科技室、劳技室、理化生实验室,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书本学到的科技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加以印证,同时多种能力得到培养;校外,主动与附近的工厂、企业、公司、种养基地、德育实践基地和社区挂钩联系,建立校外科技实践活动基地,定时组织学生前往参加开放性的科技实践活动,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校内校外科技教育资源开发、校内科技教育和校外科技教育紧密结合,将学校科普教育推进到一个全新境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极大培养和锻炼,科学素养潜移默化地形成了,提高了,转化成学生的认知力,学习力,成长力——未来创新型人才就是这样造就的。

五、以活动引领科技教育普及

上一篇:单位科普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妇科普查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