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问题护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4-05-06 17:40:05

护理问题护理措施

护理问题护理措施篇1

【关键词】 心理问题;护理措施;老年人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43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216-02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不断改变,我国人口老年化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与老年人有关的问题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其中心理问题尤为突出[1]。为了对老年人所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并针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我住院病历管理处随机抽取住院中400例老年人的资料进行分组研究,对针对老年人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后的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从所有老年人中随机抽取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0例经住院规范管理老年人组成研究组,而未经管理的200老年人组成对照组,对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即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组中女性患者54例(27%),男性患者146例(73%),年龄介于56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64±1.7)岁;对照组中女性患者49例(24.5%),男性患者151例(75.5%),年龄介于61岁-75岁之间,平均(65±1.2)岁。两组老年人在年龄及性别等方面的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而研究组则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针对老年人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老人在接受不同模式的护理后在身心健康以及心理知识掌握等方面的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l5.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2 结 果

通过对比两组的护理结果显示,在对研究组老人进行心理护理后,其在身心健康以及心理知识掌握等方面的情况较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X2=20.9015,P

3 结 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不断改变,我国人口老年化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与老年人有关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我住院通过针对老人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发现效果显著,相比于对照组,老人在心理知识掌握程度明显较好[2]。

3.1 心理问题

3.1.1 孤独失落 有许多老年人会因退休,生活节奏被打破,而且子女不在身边,缺乏亲情之间的交流,很容易因生活方式的改变产生孤独抑郁等不良心理。另外,由于生病身体机能下降,活动不方便也会令其产生失落感和无助感。调查发现,住院中空巢老人以及丧偶的单身老人的表现尤为突出。

3.1.2 焦虑 由于老人身体机能下降,疾病也逐渐增多,严重增加了老人的心理负担,怕病怕死怕行动不便而且不想因自己的身体而耽误子女的时间,增加子女的经济负担,在生活中常常会变现为沉默寡言等[3]。

3.1.3 依赖心理 由于老年人因身体机能下降,自理能力大大下降,而且常常会伴有多种老年疾病,需要人来照顾,尤其是希望子女能够在其身边。而且老人会因感觉自己没有价值,加重子女的负担而产生依赖心理[4]。

3.1.4 恐惧心理 对医院陌生环境的恐惧,对疾病未知的恐惧,对死亡的害怕和担心等等

3.2 护理措施

3.2.1 由于有许多老人对自身的疾病不了解,常常会出现焦虑等负面情绪,因此应先针对患者的心理活动,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疾病不同阶段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向其进行相关知识的教导,告知老人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老人了解自身的情况,减轻其紧张、恐惧等心理,树立生活的信心。

3.2.2 由于许多老人因身体原因,缺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因此,可在医院里组织老年人进行健康娱乐活动,如唱歌,跳广场舞,下棋,打太极等,增加老年人之间的交流,这样不仅帮助老人锻炼了身体,还能丰富其精神生活,重新融入集体,减轻其孤独感。

3.2.3 指导老年人接受衰老的事实,让其了解到随着其年龄增长,身体素质也逐渐下降,不需要过度看重自身的生理变化,应放松心情,享受晚年的快乐生活。另外,要告诉其应保持乐观的心态,充分挖掘自身的快乐。让其了解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才能有效的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以及人生价值[5]。

3.2.4 鼓励老年人对于老年期的退行性变化和对老年期的疾病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和评价衰老,健康和死亡。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年老并不等于无为,无用。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生死观,正确的老年健康观为:能保持生活自理,有社会功能,并最大限度的发挥自主性,但不需要没有疾病。鼓励老年人勤用脑,多用脑,同时适时的对老年人的视听嗅触得器官进行适当的刺激,可增进其感知觉功能,提高记忆力,弥补和延缓衰老,强化老年人的智力素质。帮助老年人熟悉医院环境,并随时给予指导,适时予以关心,让老人觉得不管有什么问题医护人员是和他在一起的。

综上所述,针对老人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其身心,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程金莲,韩世范,石贞仙,等.护理人员实施心理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10,16(06):47-49.

[2] 钟文贵,李舒梅,吴建波,等.老年人幸福度和抑郁度的初步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12(06):346-347.

[3] 许淑莲,王翠华,将龙,等.离退休干部的生活质量与自觉幸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7(02):63-65.

[4] 杨梅,王宁莉,覃世峰等.老年人心理问题与有效护理措施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207,224.

护理问题护理措施篇2

【关键词】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30-01

引言

社区护理是以社区为基础,把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的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的一种护理途径。它主要以人群为对象,以服务为中心,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连续、动态的和综合的服务。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体系中的网底,社区护理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是在实际的社区护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论文就某社区的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取某社区的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作为重点的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社区的护理。其中老年人40例,妇女儿童各15例,残疾人30例,都对这些弱势群体进行社区的护理工作,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

1.2方法

在对社区弱势群体进行护理的过程中,结合以往对社区护理的参考文献,把重点放在护士的护理理念、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社会对社会护理的认可和理解上,来对应的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在问题的基础上找出解决的措施。

2 结果

通过对此社区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社区在进行护理时,存在的问题比较集中,通过不断地努力,便可以改变现状,让社区护理的工作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同时能够使其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如下:

社区的护理人员缺乏社区护理的理念。社区护理的工作在将那些年才逐渐的发展起来,护理工作还不被人们所熟识。例如:护理人员对社区护理的观念还不够完善,不能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以院内护理向社区家庭护理方向的转变。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就缺乏相应的自觉性、责任心和紧迫感。

社区的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不够全面。在对此社区的护理过程中进行调查后,我们发现实际上的社区护理与社区护理的要求还相差一段差距。主要变现在,由于社区护理的范围小,对象少,因此,社区的护理人员便与医院的专业护士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社区的护理人员在专业知识上不能够达到要求,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上还不够全面,因此就难以承担起保护社区的健康和保健的责任。

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也存在着问题,社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够全面,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导致社区的护理不被社会所认可和理解。护理人才的短缺也是影响社区护理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社区护理工作辛苦,待遇也不能够提高低,这样就容易挫伤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只有留住人才,提高待遇,重视社区护理,才能保证社区工作的顺利开展。

3 讨论

针对所调查的社区护理工组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制定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具体如下:

转变护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把社区护理的重要性推广起来,把社区护理的服务功能从医疗护理向健康促进,服务对象逐渐扩大,把从患者服务转向群体服务,把临床护理向社会医学、心理学转变等等,加强社区护理人员的观念意识。

加强对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不断完善他们的专业知识,能够对社区成员进行全面的护理。加强临床护理、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康复医学的学习和培训,还要会使用相关的仪器。社区护理人员只有接受正规的社区护理训练,才能在开展社区护理工作,缩小难度,适应社会的社区护理需求。培养和管理社区的护理人员,使其能够在人际沟通、健康教育、康复护理等发面适应社区的需要,为社区的弱势群体打造一个舒适的护理环境。

广泛地开展社区护理工作,需要国家及地方政府政策上和经济上的支持政府要支持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为社区护理的开展做出物质上的支持,并引导更多相关专业的护理人员投身于社区护理工作当中来,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工作环境,壮大社区护理的队伍,不断完善社区护理工作。通过制定社区护理质量控制标准,来提高社区护理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让老百姓接受社区护理,适应社区护理,相信社区护理。

我国社区护理工作尚处在探索和发展阶段,由于条件的不同,使得各地社区护理的发展也不平衡,各种服务和技术操作质量标准不一致,例如:基础设施的建设,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就有明显的差距。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需要引入更多的资金,把社区护理在工作中所需要的仪器或设施不断的完善,当护理人员和百姓需要的时候能够给予最好的服务。

4 总结

通过对此社区的护理工作的调查研究,发现了在社区护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社区护理这个新事物被人们所接受还需要一段的时间,再其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的困难或问题,但是只有认识到存在的问题,还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本论文对社区的护理工作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也具体的把存在的问题叙述了出来,并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找出了解决的措施,为社区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端香 段秀卿 《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社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2

[2] 井亚茹;吴晓秋;;加强规范精神科护理记录的书写[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杨雅娜 罗羽 刘秀娜 何孝崇 《我国社区护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护理管理杂志》 2008年12期

[4] 秦双林 杨映玲 《我国社区护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疗养康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1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0年

[5] 谷亚云 《我国社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的探讨》 《中外健康文摘》 2012年第四期

护理问题护理措施篇3

 

关键词:  护理文书 问题 对策

        护理文书是指根据卫生部相关文件规定,由护士记录患者在住院期间病情变化及各项护理活动等内容的文字资料,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事故和纠纷处理中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各项护理文书记录应遵循“病历书写基本要求”,书写内容应当与其他病历资料有机结合,相互统一,避免重复和矛盾。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规范。护理文书均可以采用表格式。书写时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我院对2011年1月份和2月份的出院护理病历进行了质量检查,发现存在不少问题。现将我院护理文书书写存在的问题和防范措施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检查内容  选取2011年1月份和2月份病历,包括体温单、医嘱单、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单、手术清点记录单,检查内容包括楣栏、一般项目栏、页码、格式、医嘱的执行情况、护理措施、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及病情转归的记录。

        1.2评定方法  根据《卫生部病历书写规范》和《山西省卫生厅病历书写规范》[1]的有关规定,对我院的护理文书书写情况进行终末质量检查总结。

        2  护理文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体温单  体温单为表格式,主要用于记录住院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有关情况,以护士填写为主。主要问题:①搞不清什么内容用黑笔填写,什么内容用红笔填写。②绘制失真或遗漏。如虚填体温、呼吸、脉搏;未记录血压、体重;发热病人体温未按时测量并记录③记录不规范。如字迹潦草、有涂改痕迹。

        2.2医嘱单  医嘱单是护士执行治疗护理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护士完成医嘱前后的查核依据[2]。主要问题:①护士执行医嘱不规范。规定口头医嘱是在抢救病人及急诊手术等紧急情况下执行,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存在滥用口头医嘱的现象。②处理和执行医嘱不及时。

        2.3病重(病危)护理记录单   病重(病危)护理记录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病重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期间护理工作全过程的客观的动态记录。检查中发现病重(病危)护理记录单没有客观记录病人24小时内的病情变化及护理措施和效果,体现不出专科特点,记录的完整性欠缺。 

        2.4手术清点记录单  记录内容不完整,有涂改的痕迹,手术名称未按实施的手术名称记录,手术中追加的器械、敷料未及时记录。

  3  防范对策

        3.1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护理部应外聘相关专业人士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通过各种专题讲座,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重要性的认识。书写护理文书时应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提高护理病历的质量,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3.2加强护理文书的质控环节管理   医院实行护士长、科室、护理部质量控制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召开医疗质量控制会,进一步细化、量化了医疗质量的考核督导工作。

护理问题护理措施篇4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R271.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9-129-0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医疗技术也随之不断革新,护理服务水平已逐渐成为当今医疗行业竞争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当今医疗工作的复杂化以及多元化[2],要求护理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法律观念与意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此满足患者的不同护理需求。现笔者针对我国护理服务中常见的几类问题作出总结与分析,并制定相关解决对策,将结果报告如下:

1目前临床上护理服务中的几类常见问题

1.1护理人员缺乏责任感

部分护理人员因缺乏对患者的责任感而出现护患纠纷的发生,常表现在不能及时回答患者所提问题;解答患者疑虑时未能采用温暖和善的语言,而表现出语言及表情的生硬;对患者的服务不细心,不尊重;对待患者家属不耐烦,情绪化等。

1.2护理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院内护理人员的编排常包含不同学历的护理工作者,导致护理服务的综合素质较低,配合度较低等。主要表现如下:⑴部分护理人员对整体护理观念以及以人为本的护理核心内容理解较差。⑵护理知识以及技能水平较差,不能很好的处紧急情况的发生[3]。⑶对院内新进设备及仪器操作不当,临床经验不足等。⑷部分护理工作人员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易带有烦躁,焦虑等抵触情绪,且无法进行自我排解延误护理工作的进行。

1.3护患之间缺少沟通

据统计,多数护患纠纷的发生常因护理人员与患者缺乏沟通所引起。由于妇科疾病的特殊性,多数患者的疾病多为自身的隐私,但部分护理人员不能根据患者的需求以及心理情况进行疏导,常因误会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1.4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

部分医院的护理人员安排制度存在合理现象,导致部分护理人员夜班时间过程,工作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紧张情绪,导致护理工作配合度较低等问题的发生从而引起护患纠纷。另外,目前医院内对护理人员的赏罚制度伤未明确,对于同等学历以及同等职称的护理人员给予同样对待[4],这样不但降低了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服务的热情,还给其带来侥幸心理。

2针对护理服务中的问题制定解决措施

2.1增加护理服务人员的责任感

增加护理人员的责任感要求护理人员能够转变传统的护理观念,提升护理服务意识,能够做到以下几点:⑴针对患者某些特殊疾病类型的患者给予特殊关怀,尊重以及保护其隐私问题。⑵主动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的治疗过程以及预防措施,耐心回答患者及其家属所提问题。⑶开展健康知识的宣教工作,呼吁及号召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参加,也可参与疾病防治的讨论会[5]。⑷当患者及其家属因担心疾病进展而表现出抵触情绪时,给以宽容与理解,避免发生语言及肢体冲突。

2.2提升护理人员的素质

院内护理服务质量的信誉与口碑多体现在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上,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可做到以下几点:⑴要求护理人员可定时定期的去参加护理知识及技能的培训,了解新进设备及仪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⑵开展护理工作研讨会,学会吸收与借鉴国外优秀的护理技术,提升自身的综合业务素质。⑶给予在职的护理人员考取更高学历的机会,或定期举办护理知识及技能大赛,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响应及参与。

2.3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

护患沟通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当今护理服务业的需求,要求护理人员能够做到以下几点:⑴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耐心回答患者及其家属所提问题,所用语言要求准确,清晰。⑵主动关心患者病情,随时询问患者心理状况,进行定期的心理健康疏导。⑶认真听取患者所提意见并积极改正,以取得患者信任,帮助患者保持心情舒畅。⑷向患者讲解治疗过程及目的,询问患者及其家属意见,并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主治医师提出可行方案。

2.4完善护理管理制度

护理服务质量的监管同时应得到医院重视,常用的方法如下:⑴在院内建立好完善的护理服务体系,要求院内护理管理人员可以做到金字塔式的管理方式。⑵要求护理长以及护理人员能够做好本职工作,并且进行严格划分。⑶护理管理人员可对分配的护理人员进行随时抽查,以确保其护理工作是否顺利进行,酌情采用赏罚制度。⑷安排护理人员调度工作方面,注意一视同仁,保证每个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均等,避免护理人员因长时间工作引起的焦虑紧张心理。

3小结

针对以上护理常见问题的总结,发现在我国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分别为:⑴护理人员缺乏责任感;⑵护理人员素质不高;⑶护患之间缺少沟通;⑷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所采取的相对的解决措施包括:⑴增加护理服务人员的责任感;⑵提升护理人员的素质;⑶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⑷完善护理管理制度。总之,在护理服务工作中需注意护理人员可真正的能够做到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从而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以此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程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甚至提高患者的存活率,而此类方面可在临床实践当中做出进一步改革并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黎明.《走出整体护理工作中的误区》[J].中华护理杂志,2000,(3):79-81.

[2]宝洁.《妇产科常见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4,(7):145-146.

[3]张蕙.《对妇产科护理职业紧张因素的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8):290-291.

[4]徐薇.《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服务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10):354-355.

护理问题护理措施篇5

【摘要】提高我院护理病历书写质量,减少护士书写时间,减少因书写不当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对全院住院科室的归档病历、运行病历进行质量检查。护理病历书写存在问题主要与护理人员缺编、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责任心与法律观念不强有关。保证护理人员编制、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道德修养,增强救死扶伤的责任感,提高法律意识,以保证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

【关键词】护理病历;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护理记录不仅记载着护理人员医疗活动的实践,而且也是综合评价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护理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护士条例》将护理记录确定为病人有权复印的客观资料,即可作为保护护患双方举证的依据,提高护理病历书写是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1 资料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护理部每月抽取22个住院科室的运行病历各10份,归档病历各10份进行检查,2008年3月至2008年12月共抽查运行病历2200份,归档病历2200份。

1.2 方法按照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辽宁省护理文件书写规范》,由我院护理部病案质量控制小组到科室、病案室抽查,检查内容包括:病历首页、体温单、医嘱单、入院评估、病情记录、健康宣教、手术护理记录单、出院指导等。

2 结 果

2.1 表格部分存在问题

2.1.1 护理病历首页填写内容不全、填写错误。

2.1.2 体温单楣栏填写不全、物理降温后无四次温、无体重、血压、无出院时间。

2.1.3 医嘱单停止医嘱未及时签字,试敏未双签。

2.2 护理记录单存在问题

2.2.1 记录单涂抹,主要病情叙述不清,对发病时间、原因、主诉症状记录不完整,缺乏连续性,评估不全面,对病人既往史、药物过敏史、生活习惯、嗜好、心理状态记录不准确。

2.2.2 缺少心理护理,缺少对病人饮食、用药、活动等护理,以及对个体病人的具体措施。

2.2.3 健康宣教不全面,术前、术后宣教不及时,缺乏针对性,未结合病人个体。

2.2.4 出院指导包括饮食、用药、活动、休息、复查,要准确详细。

2.2.5 记录内容要与病人状况相一致,医护记录相一致,并做到数据准确。

3 讨 论

护理病历是护士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护理病历记录反映了护理工作的内涵[2],是对有关病人病情和护理工作内容的记载,显示了护理专业的价值。但随着人们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患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提高护理病历书写已成为护理工作重中之重。

3.1 护理工作繁忙、琐碎,人员配备比例不足,书写时间减少,增加护理人员达到规定的医护、医患配备比例,以减少记录不完整,书写错误[1]。

3.2 护理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文字组织水平差,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培训,加强对新入院护士病历书写培训,病房护士长定期组织业务学习,以提高护士书写能力。

3.3 加强《护士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新的医疗卫生环境就是一个法制化的环境,从法学的角度去看待、认识和理解护理记录问题,记录严密、严谨、及时、措辞准确、交接清楚。当班执行的各种操作应及时记录、签名,杜绝他人代签[2]。

3.4 开展护理病历评比制度,提高书写水平,护理部通过讲座、评比等方式提高护理人员书写技巧,年末护理病历书写评比,优秀个人及科室给予物质、精神奖励,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

护理病历书写及改进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是极其重要的法律依据,因此,护士必须将病人的病情变化、所观察到的体征及采取的治疗护理措施及时记录,这就促使我们多了解病情,掌握病人的动态变化,学习有关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加强了我们的工作责任心,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沈瑶.护理书写现状剖析与提高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1998,14(7):371.

护理问题护理措施篇6

【关键词】内科;护理;沟通管理系统

内科疾病较多且护理内容较为复杂,病情变化较大且快速,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频繁的进行沟通交流,如果护患交流不畅通,则可能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工作产生疑虑、抵触心理或情绪,甚至于排斥、抵制相关医护要求及措施,严重降低了患者依从性,延误治疗时机,无法达到预期的临床治疗效果,对医患双方均产生不利影响[1]。本文作者对我院部分内科病房部分患者实施系统化沟通管理,对比观察其临床效果,以作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内科2009年2月――2012年8月收治入院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70例,其中男36例、女34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45.83±8.79岁;对照组患者70例,其中男37例、女33例,年龄18-79岁,平均年龄46.03±8.62岁。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和年龄结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内科收治的已确诊患者,且患者神志清醒;排除认知障碍、语言障碍等无法正常交流的患者,主要器官或系统严重受损或功能障碍患者,无法自理或自理能力极差患者,血液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既往精神病史或癔症史患者等,以及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所有患者在本次实验前均对实验有充分的了解,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实验,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设立沟通协调员,根据以往护理沟通中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及系统管理方案,有效的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具体内容如下:

建立沟通协调员的岗位,各科选取年资、经验、资质较高,且协调能力、沟通能力较强的护理人员担任,每周固定时间与患者及其家属一对一交流,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基本情况及对医护工作的意见,记录患者的反映、投诉或建议等,耐心、相信的回答患者疑问,针对共性问题进行专题健康宣教;同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协助护士长对护理人员安排及制度的建设进行调整。

构建沟通管理系统,完善沟通工作制度,对以往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方式及言行举止进行约束,制定沟通的内容及流程,以保障沟通的合理、科学及有效性,使沟通工作能够规范、有序的展开。

制作沟通工作手册,可分为护理人员与患者两个方面。对患者的手册内容可包括住院、出院流程及住院期间注意事项,医院相关制度及医护人员情况介绍,基本疾病及治疗知识的宣教,检查化验项目及科室位置、注意事项等;对护理人员的手册内容可包括常见病、专科疾病等相关知识的储备,护理期间温馨用语、操作期间专业规范用语、不同情况的沟通技巧等[2]。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度、依从性、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

3讨论

内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内科病房护理是医院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岗位,其护理质量直接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康复、预后情况及对医院、医护工作的评价与满意程度。

以往的内科护理临床工作中常会出现沟通不畅的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信任度及满意度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甚至出现患者抵触、排斥医护工作的情况,延误了治疗时机,无法达到预计的临床效果,也延长了治疗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造成护理沟通不畅的原因主要有[3]:

内科患者病程较长,治愈效果不佳,病情常会反复,需要多次住院,使得患者及其家属经济、心理等多方面压力增大,长期的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的负面心理、情绪,部分疾病患者还会出现悲观、消极、甚至绝望等情绪,在沟通时比较消极或情绪波动较大,容易激动。

护理人员对护患沟通的认识不足,没有足够的重视,缺乏主动性、耐心以及恰当的沟通技巧,造成沟通时准备不足,没有对患者进行充分的了解与评估,在沟通中没有明确的目的与方向,同时自身相关知识缺乏,不能直接解答或解答含糊不明确,无法满足患者对知识的需求,也导致其对护理人员信任度的下降。

因此加强内科病房护理工作中与患者沟通的建设,组建系统性的管理机制,设立专职的协调人员,对以往工作中出现的弊端与问题实施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弥补与改善,对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与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观察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度、依从性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在内科病房设立沟通协调员,建立沟通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知识掌握度、依从性,缓解其负面情绪,增加满意度,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明星,周立.心内科住院患者与医护人员沟通用药信息的主观障碍性因素的质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4):58-61.

[2]谢建飞,丁四清,易琦峰,等.预制工作表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8):713-716.

[3]李雪珍.非语言沟通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及不良情绪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135-136.

护理问题护理措施篇7

【摘要】护患纠纷在医院护理工作中经常发生,直接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在儿科护理中表现尤为突出。 根据儿科护理工作的特点,护理人员应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医患沟通,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避免护理纠纷,满足患儿的安全护理需求。

【关键词】儿科 护理纠纷 原因 应对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加强,各种医疗纠纷也呈上升趋势,对儿科医疗护理服务要求也日益增高。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法律观念相对淡薄,对儿科护理的特性要求也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以致形成护患纠纷的隐患,不仅使病房管理陷于僵局,还影响病房的正常工作秩序和病人满意度。为了满足患儿及家属较高的就医要求,维护医院和医务人员的良好形象和信誉,有效的预防和正确地处理儿科护理纠纷,减少和避免护理工作中的失误,成为当前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 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

1.1 护患沟通不到位:因儿科常见病发病的季节性强,还要不断增加床位,使护理工作量增大,且护理人员编制不足,婚育假、节假日增加,而护理人员又难以相应增加,且随着护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如生活护理、健康教育、新业务的开展等占用大量时间使护士与患者沟通交流时间少,无暇顾及患儿与家属的情绪与心理感受,使患儿及家属不满。

1.2 少数护士缺乏主动服务意识,专业价值观,服务理念不明确: 工作中缺乏应有的责任心、耐心、爱心,主动服务意识差,缺乏顾全大局、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精神,遵章守纪和依法维权的法制观念淡薄,对护理工作没有正确的认识,工作马虎大意。

1.3 护理人员不注意业务知识的学习,护理理论操作水平低下,制度执行不严:尤其是年轻护士临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不娴熟,不能适应儿科病人病情变化快、操作难度大的特点,观察病情不仔细,不能根据患儿的病情和需要在治疗中做个性化调整,如输液速度不合理,药液静脉滴注顺序不合理,儿童静脉穿刺成功率低等均会影响疗效或发生护理差错,护理工作中各项规章制度如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未完全贯彻到护理工作中,如:长期医嘱未及时转抄而延误治疗,发错药,输错液等。

1.4 护士、患儿及家属在认知上不同:小儿静脉穿刺成功与否与病房的光线及家长的密切配合相辅相成的,但部分家长很难接受这一事实,总认为是技术不高。由于小儿血管细,深浅不一,不合作,大多只能行头皮静脉穿刺,且一些脱水、水肿、皮疹、皮肤黑、毛发浓、发际低、穿刺时间较长的患儿血管破坏大,致使穿刺难度更大,护士根据患儿个体差异选择穿刺部位但与家长意见难以统一,若不能一针见血,矛盾一触即发,此外,疾病的发展与转归有一定的规律及病程,患儿家长因缺乏疾病知识,住院期间对孩子病情产生焦虑,担忧的负性情绪和对患儿的溺爱,使得家长对护理人员吹毛求疵,求全责备。

1.5 护理管理不到位: 护理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不适应实际工作需要或不能严格落实执行,管理者思想麻痹,管理不力,要求不严,对护理工作各个不安全环节缺乏预见性,未及时主动采取措施或采取措施不力,各级管理者对出现的护理质量安全差错不能及时总结分析,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整改和预防措施。

2 预防儿科护理纠纷的措施

2.1 加强护患沟通: 首先,护士应按护理程序对患儿及家属做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如入院宣教、治疗、护理、检查宣教、出院指导等,使其了解疾病的诱因,护理要点,检查注意事项,康复护理等知识,从而减少患儿恐惧心理,消除家属疑虑,以达到配合治疗,促进康复的目的;其次,护士在每天大量的护理治疗操作过程中,要经常与患儿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并注重沟通技巧,要了解患儿及家属的心理,语言通俗、清晰、亲切,护患间只有通过交流沟通,才能增进情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2 转变护理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换位思考,改善服务态度: 以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教育护士形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培养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明确耐心、爱心、责任心是做好儿科护士最基本的要求,要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护士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如“零投诉”评比、“缺陷情景”演示等优质服务活动,促进护理服务文化的建设,视患儿为朋友、亲人,做到换位思考,处理问题以情感服人、以理服人,把患儿与家属的挑剔转变为提高自己工作水平的动力,从而提高患儿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信任。

2.3 提高儿科护理专业技能: 要将理论知识与儿科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还要有过硬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只有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才能更好地为患儿解除痛苦,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护理纠纷。

2.4 健全完善管理机制,提高安全意识:护士长是病房护理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一方面要善于发现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护患纠纷的苗头;另一方面也要经常检查管理措施落实情况,管理工作日趋完善。针对患者高峰时增加工作人员和弹性排班来弥补护理人员不足的状况并根据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分派工作,通过检查和督促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并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增强法制观念,使护理人员意识到遵守规章制度就是一种自我保护,同时教育护士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大局意识,涉及到医护间,科室间的纠纷应相互弥补,切不可互相指责或推卸责任,年轻护士缺乏经验,一定要冷静分析护理纠纷的原因,做到心中有数,灵活处理。

总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本着以患儿为中心,一切服务于患儿的原则,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提倡做好护理风险管理,积极预防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护理纠纷同时也应正确面对和处理护理纠纷,维护患儿和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以优质的服务态度,丰富的理论意识,精湛的护理技术为病人提供全程、优质、高校服务,以适应现代护理事业的发展,保障护理工作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杨明英、郑 文,社区妇幼保健护理分析[J].包头医学,2005.

[2] 刘素华,崔英社区妇幼保健护理工作的特点及护士应具备的素质,2005.

[3] 赵艳霞,浅谈护理管理与树立良好护患关系在临床中的意义,2010.

[4] 锵,护理社会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护理问题护理措施篇8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211-01

随着国家卫生事业的深化改革和不断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实际需求和价值观念的变化,护理质量管理也面临着挑战,而目前医疗服务具有复杂性、多变性、需求性强、高风险等特点,面对这类人群,护理管理者如何做好护理管理与质量控制值得认真思考和探索[1]。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护理质量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医护人员的服务观念陈旧:在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年代,病人要住院还要找熟人才能住进医院。多年来形成的病人有求于医生、护士的观念根深蒂固,医院提供怎样的服务病人都接受,病人提要求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医护人员处于主动地位,很少考虑病人的感受,只注重操作和质量,对于病人的心理需求根本就不予考虑,没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

1.2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门诊是接纳低学历高年龄护士的地方,这是历届院领导的做法。有的护士在临床上工作到一定年龄不能胜任时,就会安排到门诊工作。有的护士是由医院自己培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较差,也留在了门诊部。观念保守、服务意识差,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及进取精神都比有学历的护士差,使得门诊部护士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1.3 护理质量检查流于形式: 以前医院护理部及科室的季查、月查往往流于形式,因为考核方式采用“事后查”,考核时多采用对照质量标准或根据省、市指定的检查内容进行评定,护理病历质量即根据护士的记录评定护理效果和病历质量,护士把考核视为“负担”,考核时搞突击,应付检查,补写记录,编写护理计划,使护理计划、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护理小结、健康教育等缺乏真实性,考评结果不能客观反映护理质量和实际的效果,患者没有真正从检查中受益。

1.4 护理管理制度落实轻:

随着医学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患者的权益意识不断觉醒,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患者希望参与医护过程,发表自己的看法,希望有机会决定自己的健康问题,而不是完全由医护人员说了算[2,3]。由于对患者自身权益的认识差异,护患间存在不少“供需”分歧,例如:在对患者“发药到口”,有部分患者要求将药放下自己服,不需要护士监督,为了执行“发药到口”制度,护士常常命令患者立即服药,造成管理行为与患者个体需求之间的冲突。护士实施管理措施的理由很“充分”,那就是按制度的标准进行实施,否则将被批评、扣分,致使护理人员为执行管理和制度而忽视患者的心理感受,导致护患关系紧张。而患者作为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化的人,有着不同的心理、生理需求,自身疾病、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决定了不同患者的多种不同需求,而我们的管理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未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影响了“为患者服务”的实效。

2 改进措施

2.1 做好人的管理:

护士长自身的管理 作为护士长,首先要作风民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平时工作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要做的事,自己首先不要做;学会换位思考,要从护士的角度考虑问题;广泛听取护理人员的意见,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其次护士长在平时工作中抓实事,专心本职。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干好自己的事,二是不干护士能干的事,除非护士不能干,可以帮干。因为如果护士长整天忙于具体治疗、护理,根本没有精力做管理,而且时间一长,护士就会认为护士长是应该顶班的,最终导致管理工作很被动。

2.2 安全管理创新:

实施“互促”管理,医生、护士之间相互发现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及时补救。建立护理工作缺陷登记本,护理人员对本班发现的护理缺陷、隐患应及时纠正,如急救物品、药品,治疗物品等需要经常补充、维修、完善;服务态度应端正,不与患者发生纠纷等;护理质量方面配错药、打错针、输液反应、过敏反应等需进行记录,并追究当事人责任。对本班未完成的工作应向下一班护理人员做认真交班,并提示应重点注意的问题。制定护理安全日是为了提醒大家注意护理安全,把每月第一个星期一定为护理安全日,这一天让每一位护理人员回顾一个月里的工作有哪些失误、不足,从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工作。

2.3 细化并规范护理过程管理:

护士长负责护理人员的质量控制,工作中每个人、每个班次、每个环节都按要求、按标准去做。把好“五关”即医嘱关、查对关、交接关、护理文件书写关、特殊检查治疗关。对倾向性问题做到“三预”,即预见、预查、预防。平时注意将给药、抽血和压疮问题作为临床护理风险防范的重点,因为这3类工作是临床护理中最为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分别占12.5%、11.1%和9.7%,占全年护理风险事件总数的33.3%[4]。加强护理文件的书写管理,特别要检查危重病人、特殊病人的护理记录是否完善,护理措施是否到位。制定《专科护理记录书写规范》,规范专科护理观察的重点、范围和记录的频次。

2.4 确立护理质量考核标准,量化考核细则:

我们根据医院专科质量管理目标要求,落实“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针对各个班次的工作程序,认真讨论确立考核标准,量化考核细则,改进了过去相对不太合理的制度,保证检查客观、真实、公正。

3 小结

多少年来,通过我们不断查找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制订整改措施如:建立专科质量管理体系,细化各项考核内容,理顺服务环节等,使妇产科的各项专科指标有了显著的提高,急救器材完好率达100%,消毒隔离合格率达100%,服务态度满意率达98%,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几乎为零。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永恒主题,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临床工作中我们体会到作为一名管理者,应积极发挥质量控制、指导、协调和监督作用,做好服务中各环节的管理,增强护士的质量意识。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落实,促进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纪文英,郑爱英,黄泽泓.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主动预防医疗纠纷[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20-921.

[2] 陈京立.21世纪的临床护理管理者[J]. 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204-205.

[3] 张伟杰.浅谈现代护理管理[J].中国医药学刊,2008,(7):35-37.

上一篇:税务纳税评估流程范文 下一篇:差异性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