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的栽培技术范文

时间:2024-04-17 09:59:14

百香果的栽培技术

百香果的栽培技术篇1

边上班边当老板

生意照样红火

辽宁的张军是政府公务员,由于工作比较清闲,就想自己做点小生意。他从杂志上了解到了无土栽培香椿芽技术,香椿芽生长周期15天左右,营养丰富,口感柔嫩,味道鲜美,能做香椿芽炒鸡蛋、香椿芽炒肉、香椿芽拌豆腐等多种菜肴。并且无土栽培香椿芽技术并不复杂,在家就能栽培,省时省心又省钱。

张军对这个项目不断进行考证,反复对比,觉得这个项目非常适合自己。不仅不影响工作,还不费体力,栽培香椿芽,投资小、利润高、好操作。张军就于今年春天函授学习了技术,每天先栽培20盘,出芽率非常高。半个月后,香椿芽陆续出盘。刚往宾馆、饭店销售四五天,由于香椿特色菜卖得快,客户每天都早早催他去送货。而张军却突然患病,到医院一检查是肾炎,就住院治疗。出院后又回家静养,一休就是5个月。康复后他立即给李忠打电话说:“李老师,我生病了5个月,现在康复了,想接着搞无土栽培香椿芽,我对这个项目非常有信心,也非常看好这个项目的前景,所以打算多栽培一些。”李忠告诉他:“先不要栽培太多,根据客户增多,再逐步增加产量。”张军先是进了100斤种子和500个苗盘。香椿芽出盘后,他先是给一些饭店免费赠送一盘香椿芽,并留下电话号码,又给以前的老客户也打了电话,告知他们又开始生产了。结果可好,第二天这些饭店陆续电话向他要货。每天的产量明显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十多天后,张军又给李老师打电话,要扩大规模栽培。李老师告诉他:“先统计一下客户的要货量,根据订单数量增加产量。”张军就计算了一下客户的要货量,竟然一天需要栽培120多盘,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于是张军就按照这样的总量进了500斤种子,2600个苗盘。

到了7月份,张军每天都能销售160盘左右。在与各大饭店、宾馆接触的过程中,张军突然产生一个想法,要是给每家客户都做一个精美的香椿芽彩色菜谱,不仅客户欢迎,也更方便食客点菜,食客点的多了,香椿芽的销量也会大增。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了李老师。李老师一听也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立即找到了广告设计公司,精心设计了一个精美的香椿芽菜谱,免费赠送给学员。张军把香椿芽彩色菜谱免费赠给个大宾馆、酒店,香椿芽的销量一下子上来不少。如今的张军雇了一个送货员,他一边做着公务员,一边做着小老板,一边赚着工资,一边挣着丰厚利润,真是“钱图”无量。

贫困家庭重燃希望

香椿芽铺就致富路

在本刊9期,曾经报道盲人学员王德生的故事。李老师免费教会他儿子志军技术后,儿子带着王德生回到湖南老家。这对残疾夫妻把希望都寄托到香椿芽上,立即开始着手栽培。王德生眼睛看不到,妻子又行走不便,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3岁的志军学习的技术,只有他栽培香椿芽了。这样大的孩子本应是娇生惯养,被家人溺爱,可小志军要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志军不仅勤奋,还很聪明,李老师告诉的技术要领,他全部记在心里,一点没忘。志军慢慢地把香椿子栽培稻苗盘中,王德生伸不上手,但坐轮椅的妻子能帮助照料。几天后,香椿芽就长出了嫩苗。王德生用鼻子一闻,就知道香椿芽栽培成功了。如今的王德生已经成了香椿老板,弟弟很能干,又有驾照,哥俩看到用三轮送货已不能满足需求了,就买了一辆面包车,每天能将一百三四十盘香椿芽按照客户预定的时间准时送到,一天下来可赚到一千多元。

相关链接:无土栽培香椿芽学费880元,李老师细心传授技术,现场实际操作,让学员完全掌握为止。在栽培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李老师都精心指导,并传授市场销售经验。

无土栽培香椿芽技术,1斤香椿籽可产10盘左右香椿芽,生长周期15天左右,不占空间,10平方米房间可连续日产30盘,一盘利润在10多元,每天可赚二三百元。无土栽培香椿芽不受地理、气候限制,四季都能生产。并且免费传授无土栽培花椒芽技术,并赠送《香椿芽销售指南》、《香椿芽六菜六汤菜谱》,每县市只限一名学员。

无论函授还是面授,包教包会。对于面授的学员,李老师包吃包住。函授的学员通过栽培资料、教学光盘和李老师的电话指导,也同样能掌握技术,同时赠送几十种芽菜的栽培技术,函授面授包教包会,并长年供应优质良种及栽培设备。

郑重声明:天津红油香椿芽在生产过程中保证不用营养液,因为香椿芽属于一种高档无公害蔬菜,用营养液将会失去它的品牌意义。现发现有些人根本不懂香椿芽的生长规律、习性及栽培所需要的条件,竟然谎称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营养液,进行宣传招商欺骗读者。本部具有十年生产、销售、制种、教学经验。每县市只教一名学员。望广大读者明辨真伪。

地址:天津红油香椿芽种植园

电话:022―89111598

百香果的栽培技术篇2

1、选择优良品种是基础

日光温室大棚香瓜选择香白、永甜1、2号等;小拱棚地膜覆盖香瓜选择永甜系列、齐甜等等;高产优质品种,为丰产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培育好壮苗是关键

在播种前首先要用10%磷酸三钠或1%高锰酸钾浸种15分钟,清洗后催芽播种;苗床温度白天30℃,夜间15-18℃;出苗后白天25℃,夜间13-15℃;苗龄25-30天即可移栽。

3、施肥、整地、做垄环节掌握好

在我当地如日光温室香瓜,采用板条槽无土栽植技术,槽宽70cm,高30cm,槽内填装山沙、腐熟农家肥、有机无机瓜果蔬菜专用肥,每年填装一次,栽植3茬。在定植前10-15天亩施腐熟农家肥6000公斤,腐熟鸡粪1000公斤,节本牌有机无机瓜果蔬菜专用肥55公斤。精细整地,做畦前进行土壤清毒。日光温室、大棚香瓜采用棚内吊栽,小拱棚、地膜覆盖的要提前在7-10天铺好膜,并及时采用双层小拱棚覆盖。

4、采用嫁接防病增产高新技术

多年种植香瓜农户,轮作困难,采用白籽南瓜、金甜一号、甜瓜王子二号等做砧木,接穗用选用的香瓜品种(永甜系列等),防治枯萎病达90%左右,并增产14-15.2%。

5、适期定植与合理密植

地温稳定在13℃以上,选择晴天上午进行了定植。日光温室香瓜可在70cm板条槽内栽植两行,小行距20cm,株距30cm,亩栽2600-2800株,小拱棚、地膜覆盖香瓜亩栽2800-3000株。

6、实行科学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上采取整枝引蔓、吊秧绑蔓。掐尖打杈、人工授粉与留瓜等技术。同时要及时喷施叶面肥,果实鸡蛋大小时在早晨露水下去后喷施0.5%尿素加上1%白糖粉混合液,每隔7-10天一次,连喷4次,提高抗病能力,又有明显增产效果。

7、科学使用生物肥料

在香瓜栽培中尽可能用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科学合理地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严禁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如甲胺磷、呋喃丹、1605、1059、氧化砾果等。推广使用下列农药:25%杀虫双、20%速灭杀丁、2%氯氰菊酯、50%多菌灵、70%托布津、72%克露、波尔多液等。

8、采取综合的生态防治

在保护地栽培种利用百菌清等烟雾剂蒸蒸;利用喷粉器喷施杀菌粉剂等,减少室内湿度而减轻病害的发生。座果期、膨大期进行叶面追肥,增加植株抗病能力、减少打药次数、浓度和用量。科学合理地使用有机无机无公害瓜果蔬菜专用肥等,使甜瓜在检测标准上达到无公害标准。

百香果的栽培技术篇3

关健词香榧;发展前景;低产改造;丰产栽培

香榧为我国著名干果,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集食用、用材、观赏、生态于一体的国家二级保护树种[1]。宁国市的香榧资源位居安徽省前列,过去宁国香榧的产量低且不稳,甚至几年不结果,人工种植也很少,现由于采取了低产改造和丰产早实栽培措施,使宁国市香榧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初步形成了以林业龙头企业带动,种植大户和农户积极跟进,大力发展香榧人工栽培和低产改造利用的良好局面。

1宁国香榧的发展前景

1.1资源状况

1.1.1资源分布。经调查统计,宁国香榧成年树有5.5万余株,其中甲路镇有近万株,其余主要分布在胡乐、万家、南极、霞西、青龙、方塘等山区乡镇,生长在海拔200~600m之间的谷地、沟边、山的中下部,与山核桃、毛竹及杂灌木混交在一起,在很多自然村边可见百年以上的大树,成散生或块状分布。

1.1.2品质。宁国市的香榧属于天然林,没有经嫁接改良,但是品质中上等的小籽长形榧和中籽长形榧在各个产区都有分布,其中甲路镇略多,总体上是口感一般的实生榧占多数。

1.1.3产量。统计资料显示,在1983~2002年的20年中,香榧最高产量在1986年和1995年,均达到240t,另有3年达到上百吨,其余年份产量较少,在产区各乡镇都有单株蒲包产量超过500kg的大树。产量主要来源于村落边上的大树,混交林中的成年树数量多但产量少。

1.2经营现状

长期以来,榧农缺乏管理技术,大批天然榧树林处于自然野生荒芜、靠天收状态,香榧的产量低且不稳,使榧农经营的积极性不高;香榧育苗及造林的成功率较低,经营周期长,制约了香榧的人工栽培;没有建立良种繁育基地,缺少优良种苗与接穗;采收及收购香榧子时不分品质等级、收购价格偏低;政策和资金支持及社会各方的参与力度不够。

1.3发展优势

1.3.1自然优势。香榧是红豆杉科榧属常绿植物,为高大乔木,幼时耐荫,成林较喜光,浅根系肉质根,适温暖湿润气候,喜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宁国市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皖东南山区丘陵带,天目山脉与黄山余脉在宁国市南部交汇,雨量充沛,土壤深厚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常绿落叶阔叶林相混交,林木生长旺盛,林地资源丰富,是香榧生长最适宜地区之一。

1.3.2经济优势。宁国市人工林有山核桃、板栗、毛竹、元竹、杉木等,是“中国山核桃之乡”、“中国元竹之乡”,是安徽重要的山区林业县市,经济综合实力及人均收入均居安徽省前列。省级林业企业詹氏公司是安徽省最大的山核桃加工企业,年销售量上百吨,从2004年开始发展香榧人工种植,现已有香榧育苗基地13.3hm2,香榧造林基地逾66.7hm2,野生香榧经嫁接改造少数已开始结果。

1.3.3市场需求。目前我国香榧面积和产量少,市场需求旺,供需矛盾突出,市场销售价格每500g已超过100元。香榧已成为目前经济效益最高的干果之一。

2低产林改造

2.1人工授粉

2.1.1授粉不良的原因。香榧雌雄异株,雄花在每年的4月中旬初成熟,雌花在4月中旬末成熟,花期往往不一致,还有雄树缺少、授粉期天气阴雨连绵等都可能造成雌花授粉不良,因此必须人工授粉,否则产量没有保障。

2.1.2授粉方法。将成熟雄花枝采集下来并立即放在室内阴凉通风处摊薄保管,待雌花成熟时用喷雾机将雄花粉15g对水10kg喷到雌花上。雄花与雌花的开放时间受各种因素影响往往每年都可能不一样,所以必须认真地做好花期观察[2]。

2.1.3授粉时间。人工授粉适期胚珠珠孔出现水滴,即在上午肉眼能见到“传粉滴”。最适于授粉的时间是在其出现“传粉滴”的第2~4天。确定最佳授粉期,是保证人工授粉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2.2保花保果

香榧落花落果比较严重,一般分为生理原因造成的落果(如授粉不良、树势衰弱)和病虫危害等原因造成的落果。5月中旬至6月上旬是落果高峰,采取人工授粉和在每年的4月下旬、5月中旬用喷雾机将爱多收、万果宝5 000倍液或复硝钾2 000倍液喷到树冠上,都能大大地降低落果率,增加产量。细菌褐腐病、蚜虫等均能引起落果,应及时进行防治。另外,及时、合理施肥增强树势也是防止落花落果的关键技术之一。

2.3科学管理

2.3.1土、肥管理。砍除林中杂灌,清理树桩和石块后挖穴,树冠内浅挖,树冠外深挖,冬季多施有机肥和腐熟农家肥,生长季节增施45% n、p、k三元复合肥3次,每次1~3kg/株。施肥时间:第1次在3月中下旬施催芽肥,氮肥比例可略大一点,同时可喷一些叶面肥及中微量肥料,如磷酸二氢钾、硼肥;第2次在5月中下旬施壮果肥;第3次于9月中下旬在香榧采摘后施产后肥,氮肥的比例应小一些。施肥方法是:树冠外围沟施覆土或撒施后垦复,肥料能集中施入根系上。提倡种植油菜、紫穗槐等绿肥,以施有机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以更好地改善土壤,促进榧树生长旺盛[3]。

2.3.2采收管理。严禁采果时乱打猛敲,损伤枝叶及幼果,要求上树摘果或让其自然落果。

2.3.3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作业道、树基部修小平台、排水沟与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

2.4人工嫁接

为实现优质、早实、丰产目标,必须对野生低产香榧进行嫁接,改换好品种。凡胸径25cm以上的野生香榧以保护为主,管理方便的可适当嫁接一部分;而对胸径25cm以下的(基本上是实行林业“三定”以后培养的),实行全面改造,嫁接优良品种,争取3~5年后结果。

2.4.1嫁接方法。小树以低干嫁接换冠为主,大树以高位主枝多头嫁接为主,应从树的上部开始,分2~3年完成,采用切接、劈接、插皮接,成活率均可达80%以上。

2.4.2接穗选取。从优良、健壮、丰产、稳产的三十至五十年生的雌树冠中上部采取或从优良采穗圃中剪取,应选取粗壮、充实、顶芽健全、有3个以上分枝的二年生枝做接穗。

2.4.3嫁接时间及接后管理。嫁接多在春季的3月中旬至4月上旬,接后做好保湿遮荫以及除萌工作,秋后要及时解除捆扎物。

2.5病虫害防治

2.5.1营林措施。适时清理灌木杂草,翻耕松土,种植绿肥,多施农家肥、有机肥,以促进树木健壮生长,提高抗性。

2.5.2物理防治。冬季及时清理烧毁枯枝落叶及病残果;用涂白剂进行树干涂白;在蛾类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诱杀,以减少虫口基数。

2.5.3药剂防治。选用无公害农药如吡虫啉、苦参烟碱、菌毒清、梧宁霉素、甲基托布津等,适时对香榧细小卷蛾、香榧瘿螨、香榧细菌性褐腐病等主要病虫害开展防治 。

3丰产栽培

3.1造林地选择

应在谷地、山的中下部位选择坡度较缓、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地块,土质粘重、地形开阔的丘陵地不适合[4]。宁国山区的地形不开阔,阴坡和阳坡都可以种植,但在温暖迎风的阳坡生长好,而且结实性能好。

3.2整地与挖穴

山区不提倡全面整地,以水平带状整地为好,方法是沿水平线砍去和保留各2m宽的杂灌木,在砍去的地方进行块状挖穴和修作业道,保留侧方小灌木进行遮荫,这样既不影响造林作业和整地的质量,又有利于水土保持、苗木生长和节约经费。栽植穴宜大不宜小,长、宽、深以各不低于60cm的为好,大穴为将来根系生长提供必要的生长空间。

3.3种苗选择

实生苗生长较慢,15年后少量结实,嫁接能使香榧提早5年以上结果,因此种苗必须用二年生实生苗经嫁接培育2年的嫁接苗造林,要求苗木品种优良,根系发达、完整、无损伤,地上部分叶色浓绿,叶子硬实,手触时具扎手感,有大量分枝,顶芽饱满,嫁接口平整牢固,不见明显缢痕。在嫁接苗缺乏的情况下也可用二年生的实生苗上山造林,栽植成活2年后在造林地上嫁接。

3.4栽植

3.4.1栽植时间与密度。一般在早春3月初,气温上升,幼芽即将萌动时开始栽植。株行距一般为5m×5m,栽植375株/hm2左右,在地块上方另配置1株授粉雄树。

3.4.2栽植方法。由于香榧属于肉质浅根系树种,根系特别需要通气,所以香榧千万不能深栽,深栽是造成苗木成活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栽植时先将表土回填至穴内,保持苗正根舒,填土上松下实,底土铺于表面,用以保墒、防草。香榧苗应随起随栽,长途运输务必做好枝、叶、根的保湿工作。

3.5施肥

土壤肥力好可以促进苗木生长,也可以提早结实。以有机肥为根本,化学肥料为补充,复合肥应少量多次。施肥时可将深挖与施肥结合起来。香榧的根系对肥料反应强烈,如果肥料直接接触根系,会产生腐烂,引起苗木死亡,因此根系不能直接接触肥料。

3.6抚育管理

3.6.1栽植当年管理。重点是保成活,主要工作是做好遮荫、抗干旱及苗木保护工作。侧方保留小灌木、间种豆类作物、林地覆盖都是好办法。在水土流失不严重的地方可以合理间作,实现以种代管、以短养长。

3.6.2幼林管理。成活后要人工松土除草,1年2次,时间分别在6月和8月左右。根系外围深挖20cm以上,既可以改善土壤结构状况,促使根系往深处生长,又不伤害根系。化学除草省工省时,但是没有松土的作用,不提倡长期多次使用化学除草剂。

3.7整形技术

通过摘顶修剪整形,调整树势,可以促进植株提早结实,并保持高产稳产。

4对策与建议

4.1加强资源保护

野生香榧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严禁乱砍滥伐,优良单株选取与雄树保护更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严禁破坏性地采集雄花粉。

4.2制定产业政策与规划

由于香榧生长周期性长,投入大,收益高,风险也大,因此需要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目标。政府要有政策与资金支持,要建设香榧示范基地,搞好香榧品种改良与引进,政府要给予香榧良种补贴。培育香榧龙头企业,引导榧农成立香榧专业合作社,加快香榧产业化进程。

4.3建立优良种苗繁育基地

目前,没有良种壮苗已是宁国市发展香榧产业的一个制约因素。建立优良种苗繁育基地是一项投入成本大、技术含量高、管理要求严、建设周期长、涉及香榧产业长远利益的大问题,必须以林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建立优良种苗繁育基地。

4.4加强科技培训与推广

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聘请香榧培育专家来讲课、现场指导、作技术顾问,让所有的榧农都能接受到科技培训,同时也必须派人到浙江香榧主产区实地学习取经,要多培养出本土的香榧管理专家。

4.5加大香榧低产林改造和人工丰产早实栽培的力度

争取5年内实现低改与人工栽培面积达到1 000hm2,实现年产值5 000万元以上。

5参考文献

[1] 韩宁林,王东辉.香榧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 郑金霞.香榧的栽培及抚育管理[j].安徽林业,2009(3):40.

[3] 傅君晓,傅武胜.香榧栽培要点[j].中国林业,2007(21):50.

百香果的栽培技术篇4

近年来,全国各地大搞城市开发,耕地面积锐减,特别是城郊种菜的土地越来越少,菜价越来越高,无土栽培的芽苗菜项目越来越热,参加培训和种植芽苗菜的人越来越多,在沿海城市,很多生产者更是日进斗金!芽苗菜生产新项目真正能做到天天播种,日日赚钱!

本刊读者服务部应广大读者朋友要求,特邀原在本刊宣传10多年的诚信、品牌芽苗菜公司,即日起面向全国联合推出“速生芽苗菜生产技术快速致富函授班”。函授教材由从业20多年的专家编写,资料封面彩色铜版纸印刷,资料详细,通俗易懂,操作性强,一看就会,全套资料加教学光盘已面向全国发出近2万份,学员普遍反应良好,并经不断改版更新!函授就可百分之百学会,学员没有必要花路费和更高的学费参加面授(暂不办面授班)。另外,合作公司还长期面向各地学员提供各种芽苗菜种子,生产芽苗菜用的育苗盘,质优价廉,解决学员朋友的所有后顾之忧。

函授培训芽苗菜品种有:各地市场上旺销的黄豆芽、绿豆芽,不使用添加剂的土法豆芽,盒装的青豆芽,捆把卖的沙生豆芽,豌豆芽、龙须菜、松柳苗、种芽香椿、大棚香椿、高产花生芽、萝卜苗、空心菜苗、红豆苗、油葵苗、荞麦芽、蚕豆苗、蒜黄、姜芽及返鲜青豆仁等。全部技术共有12本函授资料,涉及20多种芽苗菜。函授方式有“单项函授”“全套函授”“优惠套餐”三种。所有函授均随资料配送相关试种种子,函授包裹一律采用邮政快递免费寄发,并全程免费负责所有后续技术咨询!函授价格如下:

1.单项函授价格(单项均配送相关试种豆,不含光盘)

⑴ 《泡沫箱生产绿色豆苗新技术》单项函授费190元。(邮购代号“A”)

⑵ 《沙生绿色豆芽生产绝技》单项函授费188元。(邮购代号“B”)

⑶ 《豌豆苗室内创新栽培技术》单项函授费185元。(邮购代号“C”)

⑷ 《大棚豌豆苗无土栽培技术》单项函授费186元。(邮购代号“D”)

⑸ 《豆芽生产新技术》单项函授费198元。(邮购代号“E”)

⑹ 《高产花生芽生产特技》单项函授费196元。(邮购代号“F”)

⑺ 《香椿芽最新无土栽培技术》单项函授费195元。(邮购代号“G”)

⑻ 《萝卜苗芽苗菜高效栽培技术》单项函授费176元。(邮购代号“H”)

⑼ 《相思红豆苗新法生产技术》单项函授费148元。(邮购代号“I”)

⑽ 《矮化香椿苗囤栽技术》单项函授费138元。(邮购代号“J”)

⑾ 《青豆仁返鲜技术》单项函授费136元。(邮购代号“K”)

⑿ 《十种芽菜栽培技术》单项函授费116元。(邮购代号“L”)

2.套餐优惠价格(套餐均配送相关试种豆,含光盘1张)

⑴ “绿色豆芽”两项七折优惠套餐(含《泡沫箱生产绿色豆苗新技术》和《沙生绿色豆芽生产绝技》两份技术资料),原价378元,现函授费只需265元(邮购代号“M”)

⑵“豌豆苗”两份七折优惠套餐 (含《豌豆苗室内创新栽培技术》和《大棚豌豆苗无土栽培技术》两份技术资料)原价371元,现函授费只需260元(邮购代号“N”)

3.全套技术函授特价(配送所有试种豆,含光盘2张)

全部技术函授共12本资料(包括所有单项的技术资料),全部函授费原价760元,现九折优惠价只需680元。(邮购代号“O”)

汇款地址:江西省南昌市蓼洲街2号附1号农村百事通读者服务部 邮编:330009 电话:0791-86616743 86635947

百香果的栽培技术篇5

关键词:早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产量

中图分类号:S359.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116

水稻是上允镇主要粮食作物,种植范围广,涉及11个村民委员会,2011年上允镇被列入高产创建乡镇之一。在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县推广中心以及上允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农户种植积极性及种植技术都有了较大提升,到2014年,上允镇早稻种植面积达到1578.1 hm2,占全镇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5.2%[1],主要集中在上允村、下允村、o浪村及芒角村4个坝区村,总产量为9628419kg,占全镇粮豆总产量的39.4%,平均单产为6100.5kg/ hm2。受地理条件及发展水平等因素限制,上允镇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较低,其中地势平坦的坝区主要以机械耕作为主,山区、半山区主要以人工旋耕、拉线栽插的方式, 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业科技,提高水稻单产是农业部门应有的责任。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是一套综合技术集成,它是以“壮秧、扩行、减苗、调肥、控水”等为技术关键,只有各个环节协调发展,达到预期目标,才能保证以后各个环节按计划实施。澜沧县上允镇近几年引进示范推广了该项新技术,在生产实践、栽培管理技术上重点抓好种植规格、浅水灌溉、够苗晒田控蘖技术,根据实施情况把握好肥料用量及施用时间。

澜沧县上允镇从2011年引进试验、示范,每年示范推广早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0.0067万hm2。2014年在o浪村、南洼村、翁板村3个村实施,涉及229个水稻种植户。目前应用面积小,仅占全镇水稻面积的17%,而且应用技术不够成熟、不够完整,试验资料积累少,加之水稻生长中后期正值全年降雨量最多月份,温度高,形成高温高湿的天气条件,肥、水过大,病害容易发生。进一步探索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上允镇的应用,使之本土化,是一段时期内上允镇水稻种植技术的主要方向。

1 传统栽培技术存在主要问题

当地种植管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在秧田期秧苗素质达不到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素质要求,影响栽插密度;特别是水分管理不科学,总体灌水过深,有效分蘖期未控水,晒田不及时,程度轻,形成群体过大;前期定量指标未得到预期的要求,影响到后期的定量指标,形成不良的循环。 晒田控蘖、N肥后移等技术难以不折不扣的执行,穗肥应用不当,甚至造成减产,导致最后得不到目标产量;施肥不合理,病虫害防治不及时。由于澜沧县上允镇早稻生长后期高温高湿,后期施肥不当,极容易造成病害发生及空秕率增加。

2 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2.1 推广地概况

2014年上允镇早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核心示范面积20hm2,在o浪村、南洼村、翁板村3个村实施,涉及229个水稻种植户,土质为黄沙壤土,地力中上等。

2.2 推广品种

主要品种有Y两优8188、宜香优2115、宜香725、T优6135。品种来源分别为Y58S×奥R8188、宜香1A ×雅恢2115、宜香1A×绵恢725、T98A×R61-3-5。

2.3 方法与步骤

2.3.1 培育壮秧

壮秧是高产的基础、秧好半年稻。壮秧不仅可以早分蘖,多分蘖,而且是大穗的基础。要重点通过扩大秧田面积、降低播种量来提高秧苗素质。上允镇为早稻地区,播种较早,温度相对较低,所以主要采用薄膜湿润育秧,盖膜方式为拱架覆盖。秧龄40~45d,即4~5叶移栽,秧苗带蘖2.0个(1叶蘖1个,2叶蘖1个)。

浸种催芽,11月26日浸种,用200倍强氯浸种消毒24h,11月28日种子露白播种;播种量,5叶1心秧苗,净秧田播种量在25kg/667m2。即大田用种量为1.5~2kg/667m2;秧田管理,苗床培肥,基肥在常规培肥基础上(复合肥20kg/667m2)加尿素4~5kg/667m2。并结合髂ち睹纭⒖蒲Ч芩;送嫁肥,移栽前3~4d,秧田(净面积)施10kg/667m2尿素。

2.3.2 产量设计

适当连片种植,设计产600kg/667m2,有效穗17~

18万/667m2左右,每穗总粒160粒左右,结实率85%,千粒重30g,理论产量690~730kg/667m2。

2.3.3 移栽规格

1.8~2.2万丛/667m2,株行距为12cm×28~30cm。

2.3.4 栽插方法

采用拉线手工定点栽插,保证栽插密度和规格实施到位,同时确保清水浅栽秧,插秧深度1~2cm。具体的移栽苗数和规格,依秧苗素质调查结果,精确计算确定。

2.3.5 精确施肥

氮肥的精确定量通过斯坦福的差值法求取,其公式:施氮总量(kg/667m2)=(目标产量需氮量-土壤供氮量)/氮肥当季利用率。其中南方单季籼稻产600~700 kg/667m2的每百千克稻谷需氮量为1.7~1.9kg,基础产量300~400kg的地力水平的每百千克稻谷需氮量为1.4~1.6kg,氮素当季利用率40%~42.5%(一般取40%,高产田可取42.5%)。根据上允镇多年水稻种植情况及对高产田实际吸氮量的测定,取目标产量600kg/667m2,目标产量的百kg需氮量1.8kg,基础产量400kg,基础产量的百斤需氮量1.6kg进行计算,再结合多年测土配方施肥实验可知,上允镇氮素当季利用率为42.5%。由此可推算出上允镇早稻种植每亩氮肥总用量为:施氮总量(kg/667m2)=(6×1.8-4×1.6)/0.425=10.35kg,通过确定氮素的适宜用量后,再按3要素合理比例,确定磷钾的适宜用量,氮、磷、钾的比例一般为1:0.45:1.2,所以每667m2用肥量为:氮肥10.35kg,磷肥4.66kg,钾肥12.42kg。

2.3.6 水分管理

全程采用节水灌溉。移栽后7天,灌浅水,保持田面湿润;移栽后7d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一叶龄期(即10叶期),茎蘖数达到有效穗的80%前,浅水灌溉,并适当露田1~2次,茎蘖数达到有效穗的80%~90%时,及时控水晒田,要晒够、晒透,严防群体过大,影响成穗率和结实率;从10叶期到倒4叶抽出,进行分次搁田,先轻后重,第1次轻搁田时间在10叶期开始,搁田程度为田面微裂缝、不陷脚。隔3~5d,第2次重搁。程度:风吹稻叶响,叶尖刺手掌,田面泛白根,中间不发白;倒4叶抽出到成熟,以湿润灌溉为主。

2.3.7 病、虫害防治

上允镇水稻病虫害防治以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纹枯病、稻飞虱、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粘虫为主要对象,在防治上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做好预测预报,系统测报和监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植保工程和机械联防的优势,做到统防统治,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农药使用符合G B/T 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2-3],治早、治小、治了,最大限度降低损失,保障作物生长。

2. 4 测产

在成熟期,经农业部整建制高产创建专家组验收,在每个村分别取低产田、中产田、高产田各一丘进行实际测产,然后以14%的含水量计算稻谷产量。

3 结果与分析

如表1所示,2014年在o浪村、南洼村、翁板村对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进行推广示范,Y两优8188、宜香优2115、宜香725、T优6135在各村平均产量为8578.8kg/hm2,比常规栽培(CK)高出6.9%,其中o浪村的Y两优8188、宜香优2115较CK分别增产16.0%、6.5%,南洼村的、T优6135较CK分别增产6.3%、1.9%,翁板村的T优6135较CK增产3.8%。使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各种植区域、各品种的产量表现上均要高于常规栽培。表明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不同区域及不同早稻品种均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是一种非常适合上允镇本土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4 结论与讨论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是我国著名水稻栽培专家凌启鸿教授研究、实践、总结出来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这项技术是根据产量目标要求对氮肥进行精确定量,并依照叶龄模式对水稻全生育过程进行调控,最终实现有效穗、穗实粒数、千粒重的定量 目标,达到高产、优质、节本、增效[4-5]。该技术以实现高产群体质量的优化为目标,以水稻群体生长动态的形态生理指标为依据,以“良种、壮秧、扩行、减苗、准肥、控水、无公害病虫害防治”为技术路线,根据叶龄进程对各项措施进行“三定”调控,即定时、定向、定量调控,便于实践生产运用,既可节约生产资源,又获得综合效益。通过在澜沧县上允镇进行早稻示范推广,平均产量为8578.8kg/hm2,比常规栽培(CK)高出6.9%,是一种非常适合上允镇本土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有利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促进上允镇早稻的稳步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王国忠,周国宫,陈恩瑞等[R].黔南州杂交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范及应用[J].湖南农业科学,2012(12):56-58.

[2] 唐建民,胡华,吴承和等.超级稻两优293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J] .湖南农业科学,2008(4):62~63,66.

[3] 凌启鸿.作物群体质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2000:42-2 l0.

[4] 凌启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57-137.

[5] 钱冬梅.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 (17 ):40,44.

百香果的栽培技术篇6

介绍几个我国选育的早熟富士品种

广西瑶妇乐当“钟点饼嫂”

红色梨新品种‘南红梨’

葡萄新品种‘紫提988’

草莓新品种‘黔莓1号’

黄金梨在河北滦县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苹果园管理技术月历系列:苹果园11月管理技术

衰老期苹果园复壮技术要点

苹果树垂柳式整形修剪技术

西洋红梨在三门峡市将有大规模发展

豫东郁闭酥梨园冬季管理

日光温室桃树秋冬季管理要点

巨峰系葡萄早期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葡萄更新修剪技术

清徐县致力于打造葡萄文化品牌

甜樱桃果园的冬季管理技术

猕猴桃单干双臂树形的修剪技术

生产精品果联合闯市场

从无核宽皮柑橘市场需求变化探析柑橘科学栽培

隰县建起百种精品梨示范园

喷施不同浓度沼液对苹果生长发育的影响

套袋对梨果实营养成分变化的影响

早熟甜油桃新品种——沪油桃004

杏新品种——国强

苹果新品种‘石富短枝’

晚熟桃新品种‘秋蜜红’

早熟板栗新品种‘东岳早丰’

凉香苹果在陕西千阳的引种表现

意大利早红樱桃在河南驿城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生态果园栽培模式

苹果树生长期修剪技术

苹果套袋后更应加强果园管理工作

豫东沙地绿宝石梨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桃树和梨树的习性差异与生产管理

优质葡萄生产套袋技术

夏季如何管理桃树

发展桃树使唐庄村走上致富路

从罗田板栗产业的发展历程看观念与创新间的因果关系

美国杏李夏季芽接技术研究

翠康钙宝在苹果树上肥效试验

大五星枇杷的防冻保果试验

苹果新品种——望山红

优质、晚熟、耐贮梨新品种——中华玉梨

徐香蜜葡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早熟甜油桃的引种及栽培技术

草莓新品种“红珍珠”引种试验

提高苹果质量的几个关键性技术

苹果贴字的关键管理措施

梨树高接换头快速成形技术

种植黑宝石李和澳李系品种应注意的问题

峨嵋岭旱塬凯特杏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石榴栽培管理技术

建立樱桃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冬枣丰产栽培技术

百香果的栽培技术篇7

2.金福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农业研究与应用 陈成弟

3.沙藏法提高板栗耐藏性效果及机理的研究蒋世云,王维熙,刘昭明,闫柳娟,黄翠姬,卢文学,庞瑜

4.专利信息

5."植物防冻剂"应用于龙眼幼苗的试验总结陈有志

6.无公害蔬菜--蘘荷及其栽培刘胜辉

7.大叶种绿茶蒸汽杀青工艺的技术研究梁咏诚

8.控制香蕉试管苗玻璃化的研究孙德权,周文钊

9.芦荟组培生根试验丰锋,李洪波,谢建英

10.枇杷果实病害及防腐保鲜颜群,杨叶,黄圣明

11.浔江上游野生杨梅种质资源调查初报钱开胜,廖基宁,石元琴,李芳任,粟剑辉,姜有华

12.高妻葡萄及其优质丰产栽培倪晓燕

13.迟熟龙眼优良单株--"桂明一号"选育初报黄宝孙,王扬明,李伟

14.环割技术在龙眼控梢促花上的应用陈波

15.妃子笑荔枝丰产稳产栽培技术宋福龙,戚泽文

16.全海水灌溉的作物--海蓬子张莉

17.果园绿肥引种观察及其栽培技术许绍彪,罗志梁,周斌汉,朱建华

18.简报

19.咖啡高产优质栽培的几个重要环节周艳飞

20.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严泽湘,严新涛

21.刀额新对虾淡水养殖技术陈琴

22.黄鳝集约化养殖常见疾病与防治柳富荣

23.竹狸及其人工养殖技术胡德斌

24.盆栽苏铁叶片发黄原因及防治措施唐永宁

25.白兰切接繁殖技术初探陆有通

26.发挥科研所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郑维全

27.浅谈名特优稀水果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薛华

28.更正

29.推进广西热作产业化经营的战略思考李标

30.试论加入WTO后的广西剑麻生产吕建宁

1.板栗沙藏正交保鲜试验蒋世云,王维熙,刘昭明,闫柳娟,黄翠姬,卢文学,庞瑜

2.葡萄单生长点快速培育法永固

3.西双版纳香荚兰害虫周明

4.白蛾蜡蝉危害植物之多令人吃惊李绪文

5.糖胶树生长状况及其土壤养分含量的调查分析施金生

6.大果甜杨桃第一造果保花保果技术邵远志,徐志炳,谢国干,林亚琼

7.农业研究与应用 金光实业总公司澳洲坚果引种初报覃定春,梁家岳

8.龙眼药物催花技术探讨朱建华,彭宏祥

9.四季红杨桃栽培管理技术彭俊伟,刘永华

10.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陈琴

11.俾斯麦棕的主要特性及栽培技术徐雪荣,藏小平

12.更正

13.李果产量与气候条件分析章智勤

14.葡萄定植苗促壮管理技术阳明宇,唐照能

15.青枣栽培实用技术周加顺

16.冬种黑皮冬瓜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徐志炳,谢国干,严世鹏,邵远志

17.浅谈防止荸荠品种退化的技术途径刘成娟

18.谈谈茶树短穗扦插的技术要点林强,莫现会,李全,杨其保,陈小青

19.云大茶改接乌龙茶试验初报刘连军

20.用螺旋环剥技术来提高龙眼产量李莲英

21.全光照喷雾扦插技术在花卉育苗上的应用唐永宁

22.杨桃秋季嫁接技术要点余少敏,薛华

23.泰国虎纹蛙人工繁殖及精养技术杨德义

24.五彩食用花生开发与利用/我国蔬菜产业将出现三大变化/国家鼓励发展的农业产业/微型脱毒种薯技术已在我国及美国推广

25.黄鳝的集约化养殖技术(下)柳富荣

26.会讯

27.灰树花及其人工栽培严泽湘,严新涛

28.黄瓜泡泡病的防治

29.以色列农业科学与技术推广朱纯

30.金针菇系列产品的加工技术郭章锐

31.实用蔬菜干制技术倪晓燕

32.7种渔药被禁止使用

33.广西蔗糖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邓惠

34.台湾金平菇生料畦栽技术陈成弟

35.苍梧县生物防火林带营建项目实施情况王凌晖,文艺勇,李耀斌,谢洪生

36.广西桉树生产现状和对策农业研究与应用 王辉武

37."甘蔗笋"蔬菜风靡台湾/如何预防香蕉冻害

38.小辣椒农闲

1.苦丁茶D1品种的选育及品比试验陆永林,唐君海,蓝庆江

2.微波提取测定罗汉果中皂甙梁立娟,彭靖茹,甘志勇

3.几种新型高档芽苗菜的栽培技术傅春贵,沈文

4.台芒金煌1号高优栽培的关键技术周加顺

5.食用菌营养剂的配制和使用柴祥法

6.针对气候年型促进荔枝成花座果梁棉勇,匡昭敏

7.龙眼低产园改造综合技术阮彩美,黄瑞娟

8.储良龙眼高产稳产栽培要点覃定谟,蔡向东

9.毛葡萄组培苗大棚假植育苗技术张瑛,林贵美,邹瑜,李小泉,牟海飞

10.新加坡杨桃栽培技术卓金亮

11.发展前景广阔的脐橙优良品种--纽荷尔钱开胜

12.脐橙幼年树管理技术陈善托

13.密本南瓜栽培实用技术韦雪英

14.草果栽培技术徐如意hHTTp://

15.橄榄结果树管理技术要点李鄂平,黄安坤

16.茶园水分管理技术措施陈杖洲

17.盖囊菇栽培技术严泽湘

18.草菇害螨的发生与防治韦文添,岑志坚

19.食用菌栽培中常见的失败原因分析梁宏合

20.长吻(鱼危)集约化养殖技术柳富荣

21.考察贡川"山地鸡"饲养业浅析许建明,郭翠英

22.小型水库潜力大舍得投入效益高万云辉

23.青虾繁育技术古家齐

24.菠萝心脯加工技术刘功德,苏艳兰

25.苦笋系列产品的加工技术郭章锐

26.胡椒慢蔫病研究进展刘进平,郑成木

27.普文山地雨林群落特征调查蒋碧荣

28.木薯品种在广西木薯加工业中的作用田益农,陈泽明

29.蒙自地区石榴种植现状及发展建议张虹,郭亚力,姚立华,周银丽

30.论发展绿色食品与农业产业化骆桂江

31.他有一个英雄的名字农闲

1.澳洲坚果新品种(系)区域性比较试验初报冯伟业,王春田,陈显国,黄锦媛

2.桄榔种子测定及发芽试验陆祖正,符策,唐君海,陆永林

3.广西热作学会收取2004年度会员费的通知

4.金煌芒果实套袋效果对比试验黄战威,岑贞革,陈显双

5.农业研究与应用 早熟新品种--桂香龙眼

6.蝴蝶兰组培苗落地试验初报曾爱平,徐晓薇,陈义增

7.50%库龙EC防治柑桔黑刺粉虱试验初报段诗运,刘进,马贵成,余桂林,郑明亮

8.10.2%阿维·哒EC防治柑桔全爪螨药效试验蔡金术,庄志勇,何涛

9.姜黄快繁叶启腾,黄小江,李春香,梁立娟

10.5%抑太保EC防治柑橘花蕾蛆的效果试验雷帮海,田应昌,吴洪文

11.龙眼冻害植株的综合护理技术黄江流,朱建华,黄世安

12.几种无核葡萄在南宁引种试种初报黄凤珠,朱建华,彭宏祥,黄金艳

13.浅谈火龙果园草生栽培王彬,郑伟

14.刺梨开发及其栽培技术袁卫贤

15.板栗栽培技术马玉玲,覃如日,李德安,黎志,樊刚伦

16.南盘江、红水河谷地带发展八角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曹继钊,邓绍林,陈俊连,黄启雄,卢志锋

17.浅谈无公害八角的生产刘永华

18.大蒜素在畜牧饲料中的开发利用王能友

19.温室大棚蕃茄基质栽培技术黄国都

20.笪桥黄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陈强荣

21.茄子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余文贵

22.食用菌新秀--茶薪菇农业研究与应用 古家齐

23.百香果园栽培食用菌技术及效益叶颜春

百香果的栽培技术篇8

济南绿辰农业技术开发公司总经理王伯胜从阳台盆栽果蔬热销中发现了商机,经过几年的发展培育,他的盆栽果蔬产业已经营得风生水起。从2010年开始,王伯胜着手做盆栽果蔬,最初主要以观赏为主,2013年开始以食用为主,市场越来越大,从2010年的全年销量六七千盆,发展到现在一天销售两三千盆。在王伯胜的盆栽果蔬、花卉培育基地里,所有的果蔬和花卉都被栽种在花盆里,或摆放在地面上,或分层次陈列在架子上,看起来很像立体的蔬菜、花卉、果树种植园。

为了巩固盆栽蔬菜的客户群体,给自己的企业创造稳定的经济效益,王伯胜在经营上实行了会员制营销方式,会员只需办一张卡,一次可来基地带7盆果蔬回家,回去放在阳台上浇水后就可以吃上新鲜无公害的蔬菜。如果某些品种吃腻了,可以随时送回基地调换其他品种的果蔬,因为基地有上百种果蔬可以随时换取,这样的经营方式深受广大顾客的欢迎。同时,王伯胜的盆栽果蔬基地还通过物流方式将业务扩大到几百里外的大中城市。除了普通果蔬之外,王伯胜还开发了三十多种保健蔬菜,这类蔬菜多为野生品种,具有食疗作用,投放市场后受到广大顾客的欢迎。

除了盆栽蔬菜,王伯胜还从盆栽水果中看到了商机。比如他培育的盆栽香蕉,冬天生绿叶,夏天长香蕉,在北京、天津销路很好。这种盆栽水果从30厘米高能长到五六米高,很多酒店大堂都喜欢摆放,观赏效果好、不落俗套。香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长到3米多高开始结果,大约4个月就能成熟,一次能结十几千克香蕉。这种盆栽香蕉2米高的一盆卖两百多元,6米高的一盆能卖一千多元,还供不应求。发展这类盆栽水果,能创造很好的经济效益。

“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一位专门研究盆栽果蔬的人士说,依托盆栽果蔬技术的不断进步,时下国内许多大中城市的市民已成为“阳台菜园”的爱好者。空闲时间较多的中老年人成为盆栽果蔬的主要种植人群。他们从街头、农贸市场或网上买来种子、肥料和花盆,在自己阳台的一角种植蔬菜水果,由此促进了与之相关的各类商品的畅销,有些市民在自己阳台上培育后,还把盆栽果蔬拿到市场上销售。现在,“阳台菜园”已逐渐成为发展中的中国都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盆栽果蔬不仅受到普通市民的喜爱,不少酒店也看上了盆栽蔬菜这片都市中的菜园。时下,在一些酒店的长廊或大厅里,都摆放着大批的盆栽韭菜、蒜苗等蔬菜。有的酒店经营者说,他们种植盆栽蔬菜一是为了美化环境,增添绿意;二是随时可以用其做菜,保证菜品质量,让顾客吃得安全放心。一家酒店如果购买50盆韭菜和蒜苗,割一茬长一茬,可以保证酒店的正常用量,由于质量安全可靠,吸引了众多食客前来消费。

一位专供居民家庭和酒店盆栽果蔬种植业者介绍说,他经营的盆栽果蔬的种子大都是进口的,土是基质,由树叶、秸秆等有机肥料配成,花盆是可再生塑料,环保无毒。他在种植过程中,每销售一批后,如果顾客来换新品种,都会重新换土,因为长时间不换土,就会产生疾病,影响果蔬的生长。他认为,阳台菜园的兴起,带动了都市盆栽果蔬产业的发展,但涉入此行业者,在种植时必须把握住季节和控制好数量。像他种植的盆栽果蔬,最多时全年上市量5万盆左右,其中70%在春节前后上市,而且主要是订单生产,这样赚钱的把握较大。

为此,这位经营盆栽果蔬多年颇有经验的业内人士提醒说,商机里面也有风险。盆栽果蔬生产应根据城市规模、自己的经营能力和消费群体的大小确定合适的生产数量。商机与风险是共存的,既要抓住商机,也要预测到风险,如此才能在盆栽果蔬行业里挖掘到财富。

上一篇: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痛点范文 下一篇: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