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栽培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12 16:59:42

百香果栽培方法

百香果栽培方法篇1

李晨光老师:葡萄的品种分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而酿酒

葡萄有一万多种,比较著名的有一、二十种。如:

赤霞珠

赤霞珠葡萄别名:解百纳、解百纳索维浓,原产法国,是法国波尔多(Bordeaux)地区传统的酿制红葡萄酒的良种,世界上生产葡萄酒的国家均有较大面积的栽培。我国于1892年首先由烟台张裕公司引入,1961年又从前苏联引入,1980年以后,多次从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引入,是国内目前栽培面积最大的红葡萄品种。

该品种由于适应性较强,酒质优,因而世界各葡萄酒生产国均将其作为干红葡萄酒的主栽品种,但它必须与其它品种调配(如梅鹿辄等),经橡木桶贮存后才能获得优质葡萄酒。它与品丽珠、蛇龙珠在我国并称“三珠”。近年我国各地葡萄酒厂正在大力发展种植基地。特别是河北的昌黎,种植面积最大,葡萄的表现最好。

白玉霓

原产法国,是用来酿造葡萄蒸馏酒白兰地的主要品种。用它酿出的酒呈活跃的淡黄色,酸味适度而纯净,果香馥郁而丰富,瓶贮后还会产生坚果杏仁的香气。它酒体均衡,口感中等浓重,余韵爽口纯净。

蛇龙珠

蛇龙珠葡萄属于解百纳品系,与赤霞珠、品丽珠是姊妹品种,产自法国。它的果粒呈紫黑色,果皮厚,果肉。它所酿制的酒具有解百纳的典型特性,酒体呈深宝石红色,澄清晶亮,带有浓郁的酒香、和谐的醇香与橡木香气,滋味醇厚,酒体丰满、肥硕。

美乐

美乐葡萄原产法国,在法国波尔多(Bor-deauX)与其它名种(如赤霞珠等)配合生产出极佳干红葡萄酒。我国最早是1892年由西欧引入山东烟台。70年代后。又多次从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引入。目前各主要产区均有栽培。

该品种为法国古老的酿酒品种,作为调配以提高酒的果香和色泽,近年因果香型的干红受欢迎,特别是美国自1978年首次以梅鹿辄酿成的干红获得成功后,其栽培面积迅速发展。我国虽然引进有近百年历史,但一直未能推广,近年来受外界、影响,开始在各主要产区大力推广发展。

黑品乐

黑品乐葡萄别名:黑品诺、黑比诺、黑皮诺等,原产法国,是古老的酿酒名种。世界各个葡萄酒产出国均有栽培。我国最早在1892年从西欧引入山东烟台,1936年从日本引入河北昌黎。80年代后多次再从法国引入。目前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安徽等地均有栽培。该品种是法国著名酿造香槟酒与桃红葡萄酒的主要原料,它对土壤与小气候要求比较严格。因其早熟,在我国华北一带可避开雨季,减轻病虫害,提早酒厂加工期。不带皮发酵可酿干白或香槟酒。

西拉

西拉葡萄原产自法国。喜欢温和的气候,在火层岩山坡地区种植表现非常出色。用西拉葡萄酿的葡萄酒色深浓近黑,酒香浓郁且丰富多变,年轻时有黑色浆果和紫罗兰花香。陈年后有胡椒、焦油和皮革的成熟香;口感紧密而丰厚,单宁含量惊人,抗氧化性强,非常适合在橡木桶里长期陈酿。

佳美

佳美葡萄的果实呈浅紫红色,酿造的葡萄酒一般做为新酒饮用。广泛种植于法国东部的薄若莱(Beau-Jjolais),在卢瓦尔山谷(Loire Valley),尤其是著名的图尔地区(Touraine)也大量种植。每年11月初,法国葡萄酒爱好者都将聚会品尝薄若莱新酒(BeaujolaisNouveau),这种酒就是使用几周前刚收获的佳美葡萄酿造的,具有草莓、樱桃果香、香料的香味。

内比欧露

原产自意大利东北蒙省,在当地又称为Span-na,属晚熟的品种,适合种植于向南的斜坡。所产葡萄酒单宁、红色素和酸的含量都非常高,颜色深黑,香味丰富浓郁。常有黑色浆果、紫罗兰和松露的香味,口感结构严谨浓烈,酸度强,耐久存。是意大利最好的品种。

赛美蓉

赛美蓉的酸度低,非常适合用来做甜酒。用它酿出的酒肥厚丰腴,颜色也呈现出较深的金色,带有明显的柑橘味道,有时也会带少许蜂蜜、无花果和雪茄味。由于它的果皮很薄,所以很容易发展出贵腐霉,可以用来做非常甘美的贵腐酒。

佳丽酿

佳丽酿葡萄别名:佳里酿、法国红、康百耐、佳酿。原产西班牙东北部,是西欧各国的古老酿酒优良品种之一。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但目前最主要的产区则是法国南部的兰格多克和鲁西雍产区,是目前世界种植面积最大的红葡萄酒品种。我国最早是1892年由西欧引入山东烟台。目前山东、河北、河南等产区有较大面积栽培。

该品种是世界古老酿红酒的品种之一,属晚熟品种,适合干燥炎热的天气及贫瘠的山坡地形。所酿之酒宝石红色,味正,香气好,宜与其它品种调配,酒精和单宁含量都高,去皮可酿成白葡萄酒或桃红葡萄酒。我国虽然栽培有近百年的历史,曾一度作为主栽品种,但因其酒质较差,单独酿优质干红有困难等原因,近年来也有所减少。但它有易栽培、丰产等优点,颇受栽培者欢迎,生产上仍有一定面积,可用它作红酒调配酒与制作白兰地,因此生产上仍有一定的推广意义和发展前景。

宝石解百纳

别名马加拉什宝石、宝石红。原产美国。它由赤霞珠和佳丽酿杂交培育而成,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它的果皮呈兰黑色,酿出来的酒品质优良,呈深宝石红色,酒体十分饱满。

金芬黛

19世纪由意犬利传入美国加州,目前为当地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主要用来生产一般餐酒和半甜型白酒或气泡酒。

山吉优维烈

原产于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纳,字源学上指“丘比特之血”。由于历史久远,现存许多特性和品质迥然不同的无性繁殖系,因此很难归纳出其特征。一般而言。红色素含量少,酸度强,不太圆润,单宁含量高。但是在Chianti Classico、Brunello di Montachino和Vino Nobile de Montepuciano产区采用优良的无性繁殖系,可生产出深浓厚、结构紧密的上等红酒。

歌海娜

歌海娜又名格那希,原产于西班牙东北,但成名于法国,目前普遍种植于世界各产区。主要种植在罗纳河谷地区(Rhone),是西班牙最重要品种,同时在法国东南区也扮演重要的角色。成熟期晚,适合炎热干燥的气候。其酒精含量非常高,但颜色和单宁的含量则经常不足,适宜酿造高酒精含量、柔顺易入口且浓郁丰厚的酒,是制造玫瑰红酒的最佳品种。和慕合怀特(Mourv e dre)调配后就适于长时间的储藏陈年。

白诗南

别名:百诗难,原产法国,是法国卢瓦尔河中部地区的酿酒良种。1990年前后,我国曾多次从法国引进,目

前河北沙城、昌黎、北京、山东青岛、蓬莱、龙口、新疆鄯善和陕西丹凤等地均有较多栽培。该品种为法国酿制甜白、干白、起泡和雪利酒的名种;所酿之酒。酒质佳,色浅黄,具有浓郁的蜂蜜果香,酸度丰满,酒体完整,是酿造白葡萄酒的良种之一。目前我国葡萄产区均有栽培。

长相思

别名:白索维浓、苏维浓、缩维浓,原产法国,是法国古老的酿酒品种。我国最早是于1892年由西欧引入山东烟台,目前在山东烟台、陕西丹凤、北京等地有栽培。该品种与赛美蓉、密斯卡岱(Muscadelle)可用于酿造著名的索德尔纳(Cotepha)干白葡萄酒,适时早采亦可作高质量的香槟(起泡酒)原料。在我国,虽然引进历史较长。但因各种原因未能在生产上推广,目前各酒厂基地正在试栽中。

雷司令

雷司令产自德国,可谓葡萄品种里的贵族,对栽种地点非常挑剔。它喜欢比较寒凉的气候。漫长而干燥的秋季和连续充足的日照时间,使它有更为丰富的果味。用它酿制的酒酸度高,伴有淡雅的花香、混合植物香,以及蜂蜜和矿物质的香气。陈年存放会使雷司令的颜色从淡苹果绿变成深金色。香气更进一层,带有非常迷人的熟水果香与蜜香。

贵人香

别名:意斯林、薏丝琳、威尔士雷司令。原产意大利、法国南部,是古老的酿酒良种,广泛分布于欧洲中部。我国最早是1892年由西欧引入山东烟台,目前以烟台市、青岛市和河南省故道地区栽培较多,其它地方也有小量栽培。该品种为世界酿酒良种之一,酒质浓厚,浅黄色,果香怡人。酒体丰满柔和,回味延绵,是酿造高级白葡萄酒的良种。也可做甜酒、

香槟与葡萄汁的原料,我国名牌干白葡萄酒多以它为原料。

灰皮诺

原产自法国阿尔萨斯产区,除原产地外,也种植于意大利北部(称为Pinot Grigio)和德国(称为Rulander)。其葡萄颜色常呈粉红或淡红。所产葡萄酒酒精浓度较高,所含粹取物质相当高,酸味偏低,有时具香料味。

希尔瓦那

原产自奥地利,现在以德国为最大的种植区,主要产于莱茵黑森、法兰肯和莱茵法兹,阿尔萨斯、奥地利和意大利北部也有种植。属早熟品种,适合较湿冷天气,酸度高,产量大且稳定,其酒香较普通,以果香为主,所产多为新鲜饮用的普通干白酒,德国以弗兰肯区所产最为著名,偶尔也生产贵腐白酒。

龙眼

别名:秋紫、猫眼、老虎眼、紫葡萄等,欧亚种,原产中国,是我国古老的极晚熟良种,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特别是河北沙城、甘肃兰州、山西清徐、山东平度、河北昌黎栽培最多,这些地区也是我国著名的葡萄产区。该品种为晚熟、鲜食、酿酒兼用品种,在河北沙城表现优良,用它酿造的葡萄酒酒质极佳,我国的长城干白葡萄酒即以它为原料酿制而成,另外它也是酿制起泡葡萄酒和甜葡萄酒的绝佳品种。

格乌兹塔明那

又名琼瑶浆,原产于意大利,但目前几乎世界各地都有种植,以法国阿尔萨斯产区最为重要,在部分地区又称为Traminer。属早熟品种,较不适合过于炎热的气候。葡萄颜色呈粉红或黄色。葡萄皮为粉红色,带有独特的荔枝香味,所产酒颜色金黄或微带挑红,酒精度很高,酒体结构丰厚,口感圆润。色泽金黄,香气甜美浓烈。有芒果、荔枝、玫瑰、肉桂、橙皮甚至麝香的气味,香味非常独特浓郁,主要香系有玫瑰、热带水果(荔枝)、香料和麝香等。主要用来生产干白酒(不含糖份),但口味却常带甘甜。

米勒-土高

全球最著名且种植最广的人工配种葡萄,1882年由米勒(Muller)博士在瑞士土高(Thurgau)用薏丝琳和希尔瓦那配成。可惜其酸度、品质及耐久存都远不及薏丝琳。直至二次大战后才开始受到重视,是目前德国种植最广的品种。

霞多丽

百香果栽培方法篇2

[关键词]牡丹;唐代;栽培技术

牡丹最初只有野生品种,唐代开始被大量人工栽培,出现了许多专为观赏而选育的牡丹品种,并掀起一股牡丹热潮。牡丹也在唐人的栽培之下,变得越发娇艳动人。

一、花名

南宋郑樵《通志・昆虫草木略》:“牡丹本无名,依芍药得名,故其初曰木芍药。[1]”唐代“牡丹”和“木芍药”仍二名共存,如宋代高承《事物纪原・牡丹》:“唐人亦曰木芍药,开元时,宫中及民间竞尚之,今品极多也。[2]”唐代李浚《松窗杂录》:“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3]”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杨国忠初因贵妃专宠,上赐以木芍药数本。[4]”到宋代时人们才大多说牡丹而不再提木芍药。这乃是牡丹经过培育,呈现出超过芍药的巨大观赏价值后的结果。

至于牡丹品种名,《青琐高议・骊山记》载唐玄宗时:“有献牡丹者,谓之杨家红,乃卫尉卿杨勉家花也。……宫中牡丹最上品者为御衣黄,色若御服。次曰甘草黄,其色重于御衣。次曰建安黄,次皆红紫,各有佳品,终不出三花之上。他日,近侍又贡一尺黄,乃山下民王文仲所接也。[5]”《青锁高议》是宋代刘斧编撰的笔记体小说。唐朝牡丹盛行,宫廷民间广泛栽培,吟咏记述甚多,却没有在唐人记录中见到关于品种名的记载。结合前人对《青琐高议》的考证,推测《青琐高议》中品名可能不确,或者即使有,也可能是对某一株或某一丛牡丹的命名,不一定是专门针对某个具有特异性状并能稳定遗传的栽培品种的品种名。但五代陶谷《清异录》载:“洛阳大内临芳殿乃庄宗所建,殿前有牡丹千余本,如‘百药仙人’、‘月宫花’、‘小黄娇’、‘雪夫人’、‘粉奴香’、‘蓬莱相公’、‘卯心黄’、‘御衣红’、‘紫龙杯’、‘三雪紫’等名是也。[6]”说明至少迟至五代已出现了专门的品种名,即牡丹经过培育已经形成了具有特异性状并能稳定遗传的栽培品种。

二、花色

唐代牡丹颜色丰富多彩,深浅不一,富于变化,如唐代舒元舆《牡丹赋(并序)》:“赤者如日,白者如月。淡者如赭,殷者如血。[7]”段成式《酉阳杂俎》:“兴唐寺有牡丹一窠,元和中,著花一千二百朵。其色有正晕、倒晕、浅红、浅紫、深紫、黄白檀等。[8]”史料中提到最多的颜色是红、白、紫。红牡丹如王维《红牡丹》:“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白牡丹如王贞白《白牡丹》:“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紫牡丹如元稹《西明寺牡丹》:“花向琉璃地上生,光风炫转紫云英。[9]”等等。唐代史料中罕见黄牡丹的记载,只《青琐高议・骊山记》有:“宫中牡丹最上品者为御衣黄,色若御服。次曰甘草黄,其色重于御衣。次曰建安黄,次皆红紫,各有佳品,终不出三花之上。他日,近侍又贡一尺黄,乃山下民王文仲所接也。[5]”但上文已说,《青琐高议》所记尚待考证。不过五代王周《和杜运使巴峡地暖节物与中土异黯然有感诗三首》有:“花品姚黄冠洛阳,巴中春早羡孤芳。[9]”姚黄即千瓣黄牡丹,因出于姚氏,故称“姚黄”,所以至少迟至五代时已经出现了有“牡丹之王”美誉的著名黄牡丹品种姚黄,那么推测唐代有黄牡丹也是合理的。

研究发现,我国传统栽培牡丹品种源自中原牡丹、紫斑牡丹、凤丹、卵叶牡丹和矮牡丹五个野生种之间的杂交[10]。但是自然界中不同品种的牡丹不会聚集生长,那么推测是因为唐人喜爱牡丹,于是把不同品种的野生牡丹引入庭院栽培,为在自然状态下互不相遇的野生种创造了相遇并发生天然杂交的机会。五个野生种牡丹的花色都较为简单。通过对这些原种的驯化栽培以及种间杂交、品种间杂交,培育出了新品种牡丹,出现了唐代牡丹花色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

三、花型

野生牡丹都是单瓣牡丹,即花瓣一至三轮,雌雄蕊正常、结实力强的形态。重瓣是相对单瓣而言的,表现为花瓣、花轮数量增加,或花瓣面积增大等特点,极大地增加了花朵的观赏性[11]。重瓣牡丹在唐代广受喜爱。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穆宗皇帝殿前种千叶牡丹,花始开,香气袭人,一朵千叶,大而且红。[12]”《酉阳杂俎》:“兴唐寺有牡丹一窠,元和中,著花一千二百朵。……又有花叶中无抹心者,重台花者,其花面径七八寸。[8]”“叶”就是花瓣,“一朵千叶”,“花叶中无抹心者”,“重台花者,其花面径七八寸”这些都是重瓣花的特点。其中“重台花者”应指的是台阁花型的牡丹。台阁花就是两朵或两朵以上的花重叠生长,是高度重瓣化的花。

实际上重瓣是花朵发育异常的表现。因为重瓣通常由花蕊瓣化形成,产生重瓣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由于花蕊瓣化,花瓣挤占花蕊位置,会影响授粉,不利于繁殖。所以在野生状态下并不需要这一性状。重瓣花是由于审美需要,经人工栽培、杂交选育出来的。一般情况下,重瓣程度越高,结实能力越差。有些重瓣程度太高的则丧失了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能力,若想保持其重瓣特性,必须靠人工帮助,进行无性繁殖,如嫁接、分株、扦插、压条等[11,13]。实际上早在西晋时已经出现了具有重瓣特性的莲花[14]。唐代也有对重瓣莲花的记载,如唐代李德裕《会昌一品集》中《重台芙蓉赋并序》有:“吴兴郡南白O亭,有重台芙蓉,本生于长城章后旧居之侧……[15]”唐代李绅、皮日休、陆龟蒙、李建勋也有关于“重台莲”的诗[9]。那么既然有重瓣莲花的先例,唐代掌握人工培育重瓣牡丹的技术就不足为奇了。

四、花香

唐代牡丹不仅花美而且花香,宋朝计有功《唐诗纪事》载:“唐文皇好诗,大和中,赏牡丹,上谓程修己曰:‘今京邑人传牡丹诗,谁为首出?对曰:‘中书舍人李正封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16]”这就是牡丹“国色天香”的由来。唐代文人雅士提到牡丹香的有很多,如韦庄《白牡丹》云:“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唐彦谦《牡丹》:“颜色无因饶锦绣,馨香惟解掩兰荪。”李山甫《牡丹》:“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薛能《牡丹四首》:“迥秀应无妒,奇香称有仙。”《看恽家牡丹花戏赠李二十》:“香胜烧兰红胜霞,城中最数令公家。”王建《同于汝锡赏白牡丹》:“并香幽蕙死,比艳美人憎。[9]”皮日休《牡丹》更有“竞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6]”这些诗不只表现出牡丹香,而且是奇香、异香,比兰草、蕙草还要香,是人间第一香。

但是我们现在最熟悉的却是如评剧《花为媒》里的一句唱词:“牡丹本是百花王,花中的君子压群芳;百花相比无颜色,他偏说牡丹虽美花不香。[17]”植物园里各种艳丽夺目的牡丹也少有香味,或者即使有也绝没有唐诗中所说的那么浓郁强烈。推测其原因,可能是人为造成的。花香是植物为了吸引昆虫传粉和抵御草食动物进食形成的一种进化适应性,对许多植物的生殖具有重要作用。但香味的浓郁程度往往与花朵开放的持续时间成负相关[18]。所以在花卉选育过程中,为提高牡丹的视觉欣赏性,使花期更长、花更大、瓣更多、色更艳等,导致很多花的基因被改变,发生了变异,使得花香浓度降低或消失。所以推测唐代牡丹应该确实是芳香浓郁的,但随着从唐朝开始历代对牡丹的栽培改良,牡丹的嗅觉欣赏性逐渐下降,失去了原有的香味。

五、移植技术

舒元舆《牡丹赋(并序)》云:“今则自禁闼洎官署,外延士庶之家,m漫如四渎之流,不知其止息之地。[7]”唐代牡丹能广泛传播,与牡丹的移植技术是分不开的。花卉移植需要适宜的季节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并提供适宜的移植环境,才能保证其正常生长。若移植不成功可能无法存活,或者移植后不开花。唐代牡丹的移植已经比较常见。李浚《松窗杂录》:“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于兴庆池东沉香亭前。[3]”白居易《秦中吟十首・买花(一作牡丹)》:“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9]”都提到了牡丹的移植。而且白居易的诗中更提到了移植技术。“上张幄幕庇”既防雨遮阳,又能保持一定的温度,“旁织巴篱护”起到防风保护作用,“水洒复泥封”可以保持一定的湿度,这些做法可以让牡丹“移来色如故”。除此唐代牡丹的跨地区远距离移植也普遍存在。舒元舆《牡丹赋(并序)》:“天后之乡西河也,有众香精舍,下有牡丹,其花特异。天后叹上苑之有阙,因命移植焉。由此京国牡丹,日月浸盛。[7]”宋朝李P《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九:“唐白居易初为杭州刺史,令访牡丹花。独开元寺僧惠澄近于京师得之,始植于庭,栏门甚密,他处未之有也。时春景方深,惠澄设油幕覆其上,牡丹自此东越分而种之也。”《太平广记》卷一百三十六也载有五代时“秦州董城村院有红牡丹一株,所植年代深远,(伪蜀主之舅)使人取之,掘土方丈,盛以木柜,自秦州至成都三千余里,历九折七盘、望云九井、大小漫天、隘狭悬险之路方致焉。乃植于新第,因请少主临幸。[19]”牡丹移植距离如此之远,离开土壤时间如此之久,尚可成活。以上说明唐代牡丹的移植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为牡丹在全国范围的传播提供了技术保障。

六、主要培育者

1、世俗农艺师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有关于郭橐驼的记载:“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蚤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20]”郭橐驼生卒不详,可能与柳宗元同时或稍早。他擅长种树,不仅种植移植成活率高,而且长得硕茂容易结实。郭橐驼所著《种树书》也记载了嫁接牡丹、栽培牡丹、插花、催花的方法[21]。但也有版本认为《种树书》是托名唐代郭橐驼,而实为明代俞宗本编著。除此,《龙城录・宋单父种牡丹》载:“洛人宋单父,字仲儒。善吟诗,亦能种艺术。凡牡丹变易千种,红白斗色,人亦不能知其术。上皇召至骊山,植花万本,色样各不同。赐金千余两,内人皆呼为花师。亦幻世之绝艺也。[22]”《龙城录》旧题柳宗元撰,但有些学者对此存疑。不过,无论《种树书》是否郭橐驼所撰,《龙城录》是否柳宗元所写,唐代栽培牡丹能够获得如此发展,一定离不开具有高超牡丹栽培技艺的农艺师们的功劳。

2、寺院僧人

除了世俗农艺师,寺院僧人也对培育牡丹做出了重大贡献。段成式《酉阳杂俎》载:“兴唐寺有牡丹一窠,元和中,著花一千二百朵。其色有正晕、倒晕、浅红、浅紫、深紫、黄白檀等,独无深红。又有花叶中无抹心者,重台花者,其花面径七八寸。兴善寺素师院,牡丹色绝佳,元和末,―枝花合欢。[8]”,慈恩寺“寺中柿树、白牡丹,是法力上人手植。[8]”宋代王谠《唐语林》也记载了慈恩寺有一丛殷红牡丹,是一位老僧用20年时间栽培的。栽在小院中从不视人,偶有一次引朝士数人观赏,反复嘱咐不要泄露,却最终还是被几个少年用金三十两、蜀茶二斤,强行挖掘换走[23]。除此,权德舆《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徐凝《题开元寺牡丹》,元稹《西明寺牡丹》,白居易《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杜荀鹤《中山临上人院观牡丹寄诸从事》,李商隐的《僧院牡丹》,陈标《僧院牡丹》,吴融《僧舍白牡丹二首》等诗也都说明了唐代寺院大量栽培牡丹的事实[9]。这些记载中有的明确说明了寺院牡丹是某位僧人栽培的。而只有少数僧人的名字被记载下来,其他为培育牡丹做出贡献却没有留下名字的僧人则更是数量众多,培育牡丹可谓用心良苦,如唐代徐凝《题开元寺牡丹》所说:“此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闲用意栽。[9]”

寺院牡丹兴盛,除了出于僧人们对牡丹的喜爱,还因为寺院生活相比世俗生活更为安闲。牡丹是木本,培育一株出色的牡丹需要用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世俗之人除了专门以此为生的农艺师少有人有这样的时间和精力。僧人们则有时间和处所的方便。除此,唐代牡丹因受世人追捧,价格甚高。白居易《秦中吟十首・买花(一作牡丹)》:“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柳浑《牡丹》:“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颗。”张又新《牡丹》:“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9]”这些都说明牡丹市价相当高。而唐代寺院经济获得了很大发展,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也使寺院比一般人家更有能力购买和栽培牡丹。

七、促进牡丹栽培技术进步的社会文化原因

首先,经过了几百年的分裂动乱,到唐代出现了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化发展的社会局面,成为整个东方世界最强盛的帝国。这样的国家,给予唐人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塑造了人们外向张扬、蓬勃豪迈、昂扬进取的性格特点,也造就了他们注重浓艳丽彩、热烈辉煌、富丽雍容的审美取向。为了能够培育出符合自己审美喜好的牡丹,移植、杂交、嫁接、催花等牡丹栽培技术在唐代有了很大发展。培育的牡丹的颜色从简单朝着色彩缤纷,浓郁艳丽的方向变化,牡丹的花型也朝着花瓣日益增多转变,体现一种层层叠叠的雍容之美。经唐人之手,牡丹姿容越发端庄、花型越发丰盈,色彩越发艳丽,无不契合唐人的审美趋向。

除此,受到从皇宫到民间的热烈追捧,牡丹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昂贵的价格也带来了丰厚的利润空间。在唐人求富的心理驱动下,这些因素进一步推动了牡丹人工栽培技术的发展,促使人们去培育能符合市场需求,迎合审美取向的牡丹,也使牡丹的品种变得丰富起来。不仅世俗农艺师积极培育牡丹,各个寺院也主动追求牡丹带来的经济收益,竞相培育自己的特色牡丹。

综上所述,唐代牡丹栽培技术有了很大进步,这些进步不光是由唐代农业发展引起的,还受到了许多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综合作用,才造就了唐代牡丹“国色天香”的雍容华美和“花中之王”的高贵地位,与唐代大气磅礴、雄视天下的气质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M].北京:中华书局,1995.

[2](宋)高承,(明)李果撰;金圆,许沛藻点校.事物纪原[M].北京:中华书局,1989.

[3](唐)李浚.松窗杂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1.

[4]丁如明等校点.唐五记小说大观 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5](宋)刘斧.青琐高议[M].北京:中华书局,1959.

[6](明)彭大翼.山堂肆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7]傅云龙,吴可主编.唐宋明清文集.第1辑:唐人文集 卷2[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

[8](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M].北京:中华书局,1981.

[9](清)彭定求等.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0]Shi-Liang Zhou, Xin-Hui Zou, Zhi-Qin Zhou, et al. Multiple species of wild tree peonies gave rise to the ‘king of flowers’,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ews[J].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2014 (281).

[11]赵印泉,刘青林.重瓣花的形成机理及遗传特性研究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2009,29(4).

[12](唐)苏鹗.杜阳杂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3]李嘉珏,张西方,赵孝庆,等.中国牡丹[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14]亓军红.我国古代荷的种植及其经济文化价值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06.

[15](唐)李德裕.会昌一品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16](宋)计有功.唐诗纪事[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7]吴祖光.吴祖光选集 第3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8]孔滢,孙明,潘会堂,等.花香代谢与调控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34(2).

[19](宋)李P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20](唐)柳宗元.唐宋名家文集 柳宗元集[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21](唐)郭橐驼.种树书 附农桑撮要[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2]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五记小说大观 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3](宋)王谠.唐语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百香果栽培方法篇3

关健词香榧;发展前景;低产改造;丰产栽培

香榧为我国著名干果,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集食用、用材、观赏、生态于一体的国家二级保护树种[1]。宁国市的香榧资源位居安徽省前列,过去宁国香榧的产量低且不稳,甚至几年不结果,人工种植也很少,现由于采取了低产改造和丰产早实栽培措施,使宁国市香榧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初步形成了以林业龙头企业带动,种植大户和农户积极跟进,大力发展香榧人工栽培和低产改造利用的良好局面。

1宁国香榧的发展前景

1.1资源状况

1.1.1资源分布。经调查统计,宁国香榧成年树有5.5万余株,其中甲路镇有近万株,其余主要分布在胡乐、万家、南极、霞西、青龙、方塘等山区乡镇,生长在海拔200~600m之间的谷地、沟边、山的中下部,与山核桃、毛竹及杂灌木混交在一起,在很多自然村边可见百年以上的大树,成散生或块状分布。

1.1.2品质。宁国市的香榧属于天然林,没有经嫁接改良,但是品质中上等的小籽长形榧和中籽长形榧在各个产区都有分布,其中甲路镇略多,总体上是口感一般的实生榧占多数。

1.1.3产量。统计资料显示,在1983~2002年的20年中,香榧最高产量在1986年和1995年,均达到240t,另有3年达到上百吨,其余年份产量较少,在产区各乡镇都有单株蒲包产量超过500kg的大树。产量主要来源于村落边上的大树,混交林中的成年树数量多但产量少。

1.2经营现状

长期以来,榧农缺乏管理技术,大批天然榧树林处于自然野生荒芜、靠天收状态,香榧的产量低且不稳,使榧农经营的积极性不高;香榧育苗及造林的成功率较低,经营周期长,制约了香榧的人工栽培;没有建立良种繁育基地,缺少优良种苗与接穗;采收及收购香榧子时不分品质等级、收购价格偏低;政策和资金支持及社会各方的参与力度不够。

1.3发展优势

1.3.1自然优势。香榧是红豆杉科榧属常绿植物,为高大乔木,幼时耐荫,成林较喜光,浅根系肉质根,适温暖湿润气候,喜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宁国市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皖东南山区丘陵带,天目山脉与黄山余脉在宁国市南部交汇,雨量充沛,土壤深厚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常绿落叶阔叶林相混交,林木生长旺盛,林地资源丰富,是香榧生长最适宜地区之一。

1.3.2经济优势。宁国市人工林有山核桃、板栗、毛竹、元竹、杉木等,是“中国山核桃之乡”、“中国元竹之乡”,是安徽重要的山区林业县市,经济综合实力及人均收入均居安徽省前列。省级林业企业詹氏公司是安徽省最大的山核桃加工企业,年销售量上百吨,从2004年开始发展香榧人工种植,现已有香榧育苗基地13.3hm2,香榧造林基地逾66.7hm2,野生香榧经嫁接改造少数已开始结果。

1.3.3市场需求。目前我国香榧面积和产量少,市场需求旺,供需矛盾突出,市场销售价格每500g已超过100元。香榧已成为目前经济效益最高的干果之一。

2低产林改造

2.1人工授粉

2.1.1授粉不良的原因。香榧雌雄异株,雄花在每年的4月中旬初成熟,雌花在4月中旬末成熟,花期往往不一致,还有雄树缺少、授粉期天气阴雨连绵等都可能造成雌花授粉不良,因此必须人工授粉,否则产量没有保障。

2.1.2授粉方法。将成熟雄花枝采集下来并立即放在室内阴凉通风处摊薄保管,待雌花成熟时用喷雾机将雄花粉15g对水10kg喷到雌花上。雄花与雌花的开放时间受各种因素影响往往每年都可能不一样,所以必须认真地做好花期观察[2]。

2.1.3授粉时间。人工授粉适期胚珠珠孔出现水滴,即在上午肉眼能见到“传粉滴”。最适于授粉的时间是在其出现“传粉滴”的第2~4天。确定最佳授粉期,是保证人工授粉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2.2保花保果

香榧落花落果比较严重,一般分为生理原因造成的落果(如授粉不良、树势衰弱)和病虫危害等原因造成的落果。5月中旬至6月上旬是落果高峰,采取人工授粉和在每年的4月下旬、5月中旬用喷雾机将爱多收、万果宝5 000倍液或复硝钾2 000倍液喷到树冠上,都能大大地降低落果率,增加产量。细菌褐腐病、蚜虫等均能引起落果,应及时进行防治。另外,及时、合理施肥增强树势也是防止落花落果的关键技术之一。

2.3科学管理

2.3.1土、肥管理。砍除林中杂灌,清理树桩和石块后挖穴,树冠内浅挖,树冠外深挖,冬季多施有机肥和腐熟农家肥,生长季节增施45% n、p、k三元复合肥3次,每次1~3kg/株。施肥时间:第1次在3月中下旬施催芽肥,氮肥比例可略大一点,同时可喷一些叶面肥及中微量肥料,如磷酸二氢钾、硼肥;第2次在5月中下旬施壮果肥;第3次于9月中下旬在香榧采摘后施产后肥,氮肥的比例应小一些。施肥方法是:树冠沟施覆土或撒施后垦复,肥料能集中施入根系上。提倡种植油菜、紫穗槐等绿肥,以施有机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以更好地改善土壤,促进榧树生长旺盛[3]。

2.3.2采收管理。严禁采果时乱打猛敲,损伤枝叶及幼果,要求上树摘果或让其自然落果。

2.3.3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作业道、树基部修小平台、排水沟与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

2.4人工嫁接

为实现优质、早实、丰产目标,必须对野生低产香榧进行嫁接,改换好品种。凡胸径25cm以上的野生香榧以保护为主,管理方便的可适当嫁接一部分;而对胸径25cm以下的(基本上是实行林业“三定”以后培养的),实行全面改造,嫁接优良品种,争取3~5年后结果。

2.4.1嫁接方法。小树以低干嫁接换冠为主,大树以高位主枝多头嫁接为主,应从树的上部开始,分2~3年完成,采用切接、劈接、插皮接,成活率均可达80%以上。

2.4.2接穗选取。从优良、健壮、丰产、稳产的三十至五十年生的雌树冠中上部采取或从优良采穗圃中剪取,应选取粗壮、充实、顶芽健全、有3个以上分枝的二年生枝做接穗。

2.4.3嫁接时间及接后管理。嫁接多在春季的3月中旬至4月上旬,接后做好保湿遮荫以及除萌工作,秋后要及时解除捆扎物。

2.5病虫害防治

2.5.1营林措施。适时清理灌木杂草,翻耕松土,种植绿肥,多施农家肥、有机肥,以促进树木健壮生长,提高抗性。

2.5.2物理防治。冬季及时清理烧毁枯枝落叶及病残果;用涂白剂进行树干涂白;在蛾类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诱杀,以减少虫口基数。

2.5.3药剂防治。选用无公害农药如吡虫啉、苦参烟碱、菌毒清、梧宁霉素、甲基托布津等,适时对香榧细小卷蛾、香榧瘿螨、香榧细菌性褐腐病等主要病虫害开展防治 。

3丰产栽培

3.1造林地选择

应在谷地、山的中下部位选择坡度较缓、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地块,土质粘重、地形开阔的丘陵地不适合[4]。宁国山区的地形不开阔,阴坡和阳坡都可以种植,但在温暖迎风的阳坡生长好,而且结实性能好。

3.2整地与挖穴

山区不提倡全面整地,以水平带状整地为好,方法是沿水平线砍去和保留各2m宽的杂灌木,在砍去的地方进行块状挖穴和修作业道,保留侧方小灌木进行遮荫,这样既不影响造林作业和整地的质量,又有利于水土保持、苗木生长和节约经费。栽植穴宜大不宜小,长、宽、深以各不低于60cm的为好,大穴为将来根系生长提供必要的生长空间。

3.3种苗选择

实生苗生长较慢,15年后少量结实,嫁接能使香榧提早5年以上结果,因此种苗必须用二年生实生苗经嫁接培育2年的嫁接苗造林,要求苗木品种优良,根系发达、完整、无损伤,地上部分叶色浓绿,叶子硬实,手触时具扎手感,有大量分枝,顶芽饱满,嫁接口平整牢固,不见明显缢痕。在嫁接苗缺乏的情况下也可用二年生的实生苗上山造林,栽植成活2年后在造林地上嫁接。

3.4栽植

3.4.1栽植时间与密度。一般在早春3月初,气温上升,幼芽即将萌动时开始栽植。株行距一般为5m×5m,栽植375株/hm2左右,在地块上方另配置1株授粉雄树。

3.4.2栽植方法。由于香榧属于肉质浅根系树种,根系特别需要通气,所以香榧千万不能深栽,深栽是造成苗木成活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栽植时先将表土回填至穴内,保持苗正根舒,填土上松下实,底土铺于表面,用以保墒、防草。香榧苗应随起随栽,长途运输务必做好枝、叶、根的保湿工作。

3.5施肥

土壤肥力好可以促进苗木生长,也可以提早结实。以有机肥为根本,化学肥料为补充,复合肥应少量多次。施肥时可将深挖与施肥结合起来。香榧的根系对肥料反应强烈,如果肥料直接接触根系,会产生腐烂,引起苗木死亡,因此根系不能直接接触肥料。

3.6抚育管理

3.6.1栽植当年管理。重点是保成活,主要工作是做好遮荫、抗干旱及苗木保护工作。侧方保留小灌木、间种豆类作物、林地覆盖都是好办法。在水土流失不严重的地方可以合理间作,实现以种代管、以短养长。

3.6.2幼林管理。成活后要人工松土除草,1年2次,时间分别在6月和8月左右。根系深挖20cm以上,既可以改善土壤结构状况,促使根系往深处生长,又不伤害根系。化学除草省工省时,但是没有松土的作用,不提倡长期多次使用化学除草剂。

3.7整形技术

通过摘顶修剪整形,调整树势,可以促进植株提早结实,并保持高产稳产。

4对策与建议

4.1加强资源保护

野生香榧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严禁乱砍滥伐,优良单株选取与雄树保护更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严禁破坏性地采集雄花粉。

4.2制定产业政策与规划

由于香榧生长周期性长,投入大,收益高,风险也大,因此需要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目标。政府要有政策与资金支持,要建设香榧示范基地,搞好香榧品种改良与引进,政府要给予香榧良种补贴。培育香榧龙头企业,引导榧农成立香榧专业合作社,加快香榧产业化进程。

4.3建立优良种苗繁育基地

目前,没有良种壮苗已是宁国市发展香榧产业的一个制约因素。建立优良种苗繁育基地是一项投入成本大、技术含量高、管理要求严、建设周期长、涉及香榧产业长远利益的大问题,必须以林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建立优良种苗繁育基地。

4.4加强科技培训与推广

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聘请香榧培育专家来讲课、现场指导、作技术顾问,让所有的榧农都能接受到科技培训,同时也必须派人到浙江香榧主产区实地学习取经,要多培养出本土的香榧管理专家。

4.5加大香榧低产林改造和人工丰产早实栽培的力度

争取5年内实现低改与人工栽培面积达到1 000hm2,实现年产值5 000万元以上。

5参考文献

[1] 韩宁林,王东辉.香榧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 郑金霞.香榧的栽培及抚育管理[j].安徽林业,2009(3):40.

[3] 傅君晓,傅武胜.香榧栽培要点[j].中国林业,2007(21):50.

百香果栽培方法篇4

[关键词] 百香果 高产栽培 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194-01

百香果学名西番莲,百香果科,又名鸡蛋果,果实为球形或长圆球形,内有黄色果汁和黑色种子,单果重60~120g,果汁橙黄,果实含有粗蛋白、脂肪、糖、多种维生素和磷、钙、钾等165种有益化合物及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果肉、果汁均有多种医疗保健功效,被誉为“天然水果之王”。2001年永泰县从台湾引进美国夏威夷紫色百香果品种进行种植,表现出适应性强、抗病虫,产量高,品质好,耐贮运、销路广,经济效益好的特点。

1 百香果品种特性

百香果属浅根系,枝蔓能连续生长,一年四季都可以连续开花、结果。属于雌雄异花,雌花结果,雄花用于授粉,其授粉媒介主要是蜜蜂和昆虫。果实成熟所需要的时间因开花时间的不同而异。

2 环境要求

年降雨量要求在1500~2000 mm之间、商品性发展种植地区的年降雨量应不宜少于1000mm。冬季最低温度需0℃以上,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2℃以下会受冻害而死亡,夏季温度若超过30℃以上时,坐果率低,甚至不开花不结果。适合生长的最适湿度为60%~75%。年日照时数要达到2300-2800小时。

3 百香果高产栽培技术

3.1 品种选择

宜选择美国夏威夷紫色百香果,其产量高,香气浓、酸甜可口,且生长快,当年挂果, 第二年株产可达30kg以上, 亩产量2000多kg。

3.2 苗木繁殖

苗木繁殖的方法有种子、压条、扦插、嫁接等多种形式,本县一般采用塑料袋(杯)内营养土扦插保温育苗,带土移栽。选用向阳、生长健壮、成熟的一二年生枝条作苗木繁殖材料,扦插条要有2~3个节,下端切口切成与芽平行,切口与节间的距离为1cm为宜,上端切口离节约3cm长,以带1片全叶最佳,若叶腋有0.5~1cm嫩芽更佳。扦插材料剪好后,可用生根粉25mg/ kg水剂浸泡30分种。

3.3 选地建园

选择交通方便、地势高、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最适宜土壤PH值为5.5~6.5。且水源充足,无风害,排灌自如, 向阳背风、光照条件好、坡度较小的坡地或旱地较为适宜。

3.4 适时栽植

一般每年2中旬~3月下旬种植。栽植时应选阴天或雨后晴天,畦面整成宽1.0m以上,内倾,种植带外缘筑高20cm、宽30cm的小埂,挖宽60cm、深20~30cm的定植沟,先放入混合好的堆肥或其它土杂肥,同时每株施0.25kg 磷肥0.15~0.20kg复合肥,栽苗时营养袋破袋取出。定苗时用适量腐熟有机肥与沙壤土拌匀作定植土或盖土。栽植时要理顺根系,分层填土,踏紧压实,栽植后要及时浇定根水。

4 肥水管理

4.1 合理施肥

4.1.1当年栽植苗施肥

定植后的小苗前期以氮肥为主,以促进植株营养生长。定植10~15d后根系就开始生长,可施稀人粪尿或0.5%尿素液,以后每隔15~20d施1次肥,每次株施腐熟人粪尿5kg或复合肥0.1kg。并每在叶面喷施0.1%尿素+0.2%磷酸二氢钾。到了7月上中旬开花结果期间改施氮磷钾复合肥, 每株施35~50g,每月1次。

4.1.2 结果树的施肥

第2年开始,每年施肥3~4次:①于3月上中旬萌芽前株施0.1~0.15kg的钾肥、0.2kg尿素,以促进花芽分化。②于5月后果实发育期施,株施复合肥0.3kg或尿素0.15kg、钾肥0.2kg。③为避免缺少微量元素,可喷施1%磷酸二氢钾+0.5%尿素+0.2%硼锌钙肥,补充营养。④果实采收后应及时补充营养,恢复树势,株施0.2kg尿素,补充氮素。

4.1.3 休眠期施肥

于11月下旬~12月中下旬,把腐熟土杂肥、农家肥、杂草等加复合肥混合施入, 株施农家肥15~25kg、尿素0.5kg、磷肥0.8kg、钾肥1.0kg。然后覆土保肥,促使来年生长。

4.2 水分管理

百香果是浅根系植物,喜湿润,既忌积水又怕干旱。因此,首先要开好排水沟,防止果园积水;同时,铺杂草保水,15d不下雨时要考虑灌水一次。

5 整形修剪

5.1 及时搭架

百香果为蔓性植物, 依赖棚架支撑才能正常生长,生长期间必须搭架, 目前以水平架和线篱架为主, 一般棚高1.8~2m, 棚架材料可选用水泥柱、竹杆、木杆、石柱等。

5.2 整形上架

小苗恢复生长后,每5~10d抹1次侧芽,促使主蔓速生、粗壮。当主蔓长到40~50cm时,要及时插设支柱,引导主蔓上搭架。主蔓上架栅后,要经常牵引侧蔓,使其形成螺旋状在铁丝架上缠绕生长。

5.3 幼树整形

1~2年生树修剪,当主蔓长到70~80cm时摘心留侧蔓2个,并牵引上架,作为第1层主蔓;当植株长到150~160cm时,再分别从每个侧蔓上留出2个侧蔓,与主蔓延长枝同时作为第2层主枝,分别牵引向反方向上架,形成双层4大枝蔓整形。

5.4 成年树修剪

百香果忌重剪,每年不宜强剪。一般每批果采收后,每个侧蔓留3~4节短截,促其重新长出侧蔓,在每年夏季时疏剪生长过密的枝条,保持长枝条离地面约20~30cm,以保持通风透气。冬季所有结果枝从基部修剪。

6 病虫害防治

6.1 病害 病害主要有苗期猝倒病、疫病、花叶病毒病、茎基腐病等。防治方法:猝倒病采用72.2%普力克AS400~500倍液;疫病采用50%氟啶胺SC500~600倍液或70%丙森锌WP600~800倍液;花叶病毒病可用病毒AWP1000~1200倍液;茎基腐病可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1500~2000倍液等防治。

6.2 虫害 虫害主要有桔小实蝇、E马、螨类等。防治方法:桔小实蝇可用50%灭蝇胺WP1500~2000倍液或或0.5%楝素EC1000倍液。E马采用80%敌敌畏EC800倍液。螨类可选用57%炔螨特EC1500~2000倍液或99%%矿物油EC200~250倍液等防治。

7 适时采收

一般在落果前10d,即果色变紫且稍有香味时采收。成熟后,应及时采收,拾落地果时间最好不超过3d,否则果实被日晒雨淋,腐烂快。

百香果栽培方法篇5

常见栽培的秋植球根有:郁金香、风信子、洋水仙、雪滴花、球根鸢尾、小苍兰、虎眼万年青、番红花、葡萄风信子等。百合有些特殊,虽然也属于秋植球根,但是种源太过复杂,主要有:亚洲百合、麝香百合、麝香亚洲杂交百合、东方百合,这些不同的百合习性上也有较大差别,而且很多百合品种自然状况下,是进入夏季才开花,和其他秋植球根有太多的不同,所以不放在一起做探讨。

在家庭种植中,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种球退化,使得种球不能在来年开花,或种球逐年变小,失去种植的价值。要对球根进行复壮,首先要弄明白导致球根退化的各种原因,从此着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下面,让我们对这些常见的问题和原因逐一分析,并相应的寻找对策。

1、密植

盆栽时为追求美观,往往将球种在很小的容器中即是密植。我们知道,商品种球在收获前,原本是种在大田中培育,根深而长,特别是石蒜科的洋水仙、雪滴花,百合科的风信子,都有长而发达的根系。人为强迫将它们种植在较小的容器中,只要有足够大的球体,球根靠消耗自身的营养,也可以开出良好的花朵。像这样的情况,如果一开始就是打算做一次性栽培,那么在开完花后,就可以将球根丢弃不要。但是很多爱花人是希望能够连年开花的,如果是后面这种的打算,那么就需要为球根选择一个宽敞舒适的容器,让它们的根系能够舒展开。大而深的盆种植单株的球根有点比例失调,所以选择大盆群植,效果要好些。比如:球围(周长)在14cm左右的洋水仙,4-5个球,可以种在直径25cm、深度不小于20cm的盆内。较大的容器土温变化幅度小于较小容器,对于一些根系对温度特别敏感的球根比如郁金香和番红花,土温变化小,可以延长球根的生长期,为积累更多的营养提供必要的时间。当容器的容积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可以接近地栽的效果的。一般来说:大容器种植比小容器种植利于复壮,选择大一号的容器群植比小一号容器单株种植利于复壮,地栽比盆栽更利于复壮。

2、水培

这是种纯粹的从开始就打算一次性栽培的做法,所以不要有复壮的想法,如果实在不忍心在花后丢弃,就找块地种上好了!

3、时间和温度

我们知道秋植球根一般都有个春化过程。也就是在低温(2℃-10℃)生根,打破休眠的时间过程。这个过程一般持续2-4个月。但是各种秋植球根的习性并不相同,所以在种植时间上要选择对应的天气温度来确定。长江中下游地区,9月份中秋节,气温回落到20℃-24℃左右,贝母、葡萄风信子、小苍兰的根系首先活跃起来,这三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9月下旬到9月底就可以种植了。9月下旬秋分时节,气温回落到18℃-20℃,洋水仙、雪滴花、球根鸢尾的根系也苏醒了,所以必须在10月初到10月中旬种植。10月中下旬气温18℃以下,种植风信子、虎眼万年青、番红花:11月初气温15℃以下种植郁金香。很多朋友会在不正确的时间和气温种植球根,这对球根的伤害是严重的。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南北气候差别较大,种植的时间应该注意本地的天气预报,对应温度确定相应的时间,而不要教条的遵循书本上的说法。

4、根系和栽培深度

秋植球根,根系生成是一次性的,一旦损伤便不可修复。因此在种植期间,要一次定植,避免移栽。另外种植深度上来说,盆栽因为受条件限制,不可能种太深,一般根据球的大小,风信子、洋水仙、雪滴花可覆土到球顶部的芽处,顶芽微微露出土面,虎眼万年青、番红花、葡萄风信子球体较小,覆土2-3cm,球根鸢尾、郁金香、小苍兰植株偏瘦高,覆土要有5cm为好。如果地栽,风信子、洋水仙、雪滴花覆土5cm,球根鸢尾、郁金香、小苍兰覆土10cm。

5、自然球与促成栽培

由于秋植球根具有低温打破休眠的特性,可通过人工冷藏一段时间,种植的时候可以迅速的发芽开花,而不需要自然低温积累的时间,这种方式就是促成栽培。反之,没有经过人工冷藏而是通过自然的季节低温积累,打破休眠的种球称为自然球。促成栽培人为模仿自然低温,对于专业栽培,在冷藏结束后,立即投入种植,并且规模化的提供适合的温度。这些对于普通园艺爱好者是不能办到的,况且从冷库到零售再到消费者手中,种球又要经历一个温度的变化,很有可能遇到高温,这时部分种球已经开始发根了,难免因此受到伤害。所以我们还是尽量购买自然球,这样要稳妥一些。另外低温对部分种球还有一些其他的作用:洋水仙、雪滴花、葡萄风信子、番红花,值得注意的是低温处理会使他们的株型矮小紧凑。

6、水分与土质

秋植球根,喜欢疏松透气,排水性好,盐分含量少,酸碱呈现中性的土壤,建议用腐叶土种植。种植球根一定要防止积水,特别是盆栽喜欢用托盘的朋友,一定要保持托盘内的干燥,不要在里面积水,不但会使盆内过湿不透气,而且会滋生病害。盆的选择也是以透气的紫砂盆和陶瓦盆为好,塑料盆底部孔要足够多足够大,瓷盆一般不要用。

7、光线和湿度

秋植球根的原生态,往往是生长在高大的落叶乔木的稀疏林荫下。模仿这个状态的光线变化和湿度就是我们的方向。当秋冬来临,树木的叶子纷纷落下,林间的空地阳光明媚,所以在这个阶段要给予秋植球根充足的阳光。在这个阶段,落叶会起到保温和保湿的作用。当初春到来的时候,地下生长的球根会抢在树叶萌发前发芽开花,在4月份,树木的林荫逐见规模的时候,球根的花已经开始凋谢,树木的林荫为球根提供了一个凉爽的小环境。那么对应的这个阶段,人工栽培也要为球根提供一个凉爽的小环境,光线明亮但又不是阳光直射。

8、肥料和养分

球根一般对钾肥有偏好,但是在生根期,需要一定的氮肥,而且腐叶土自身含氮肥少,所以综合这些因素,选择硫酸钾型复合颗粒肥做基肥比较合适。有两点要注意:用量不可太多,特别是盆栽,少用比多用保险,一般25cm的盆用量在10克以内,施用的时候避免直接接触球体,埋在盆里即可。另一点是肥料在购买的时候不可贪便宜,要在正规商家购买,买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绝对不能含氯化钾一类的含氯肥料。球根植物,特别是百合科植物对氯过敏,容易受毒害,等到发现毒害,一般都会死亡,这一点务必小心。发芽后,可施用0.1%尿素+0.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2周1次,花期开始后停施尿素。花期和花后,施用磷酸二氢钾和硼锌复合肥,对球根的糖分积累有利,同样在施用的时候要薄肥稀施,2周1次浇灌。

9、收获储藏

秋植球根,在初夏时节,地上部分逐渐死亡,此时将地下部分小心挖出,用流水冲洗干净,充分晾晒干燥后,装入网兜,吊挂于通风阴凉处保存。

一般家庭种植,复壮的条件不足,所以有复壮的打算,也要尽量选择较强健的秋植球根品种,精心照料。比如:洋水仙、雪滴花、球根鸢尾、小苍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球根鸢尾,小苍兰在长江以南地区可以露天越冬,而且萌发早,10底就可以萌发,一直到来年5月下旬才进入休眠。在冬季特别寒冷的时候做些保护就可以顺利越冬,因此有一个很长的生长期,所以家庭复壮也较容易。而郁金香、番红花对温度过于敏感,而且夏季早来的年份,会生出很多无用的小籽球,复壮过于困难。

百香果栽培方法篇6

品尝后立即学习

安徽的康宝军关注无土栽培香椿芽技术已经四五年了,一直都在观望,也觉得这个项目非常有前景,但总是犹豫不决。今年1月,看到了天津红油香椿芽种植园的李忠老师上了封面,杂志进行了详细报道,李老师艰辛的创业故事和朴实肯干的人品,让他非常感动,一下就坚定了他学习技术的想法。栽培香椿芽,无需太大的空间,生产周期短,四季都可以生产出口感嫩、香味浓的美味香椿芽。生产这种营养健康的新型蔬菜,规模可大可小,不受地理、气候限制,旱涝保收,在宾馆、饭店、超市都是上等蔬菜,市场销量大,经济效益一定差不了。

大年初八,康宝军没在电话里咨询就直接来到了天津蓟县。来的时候,康宝军带来了安徽当地的风味特产,一来他很佩服李老师的技术和人品,很想结交他这个朋友,二来大过年的,就来找李老师学技术,带点礼物以表示感谢。到了车站后,他给李老师打了电话,李老师立即开车接他。康宝军看到茂密鲜嫩的香椿芽,浓郁的香味满屋飘散,把香椿芽放在嘴里细细咀嚼,香味直入肺腑。李老师对他说:“味道满意了你再学,学不学你自己做主。大过年的,来我这里就是客人,我给做几道香椿芽菜品,再品尝一下。”李老师就给他做了香椿芽炒肉丝、香椿芽拌豆腐等几个菜,康宝军一品尝果然味道鲜美,口感柔嫩,香椿芽真不错,实在耿直的李老师更是让他很感动。立即交了学费,学习无土栽培香椿芽技术。李老师教得非常认真,康宝军很快掌握了技术。品尝到了香椿芽的味道,康宝军对这个美味蔬菜非常有信心,就交了订金,预定160斤种子和900个苗盘。

正月十五,康宝军给李忠打来电话:“李老师,回到家后,我就先每天栽培了30盘香椿芽,然后每天都逐渐增多,现在香椿芽长势非常好,我对市场前景非常有信心,还要打算增产,现在担心的是,种子也准时供应吗?”李忠告诉他:“香椿芽种子都是我自己培育的,每年我都按学员数量,计划好种子的用量,你放心,只要我传授你技术了,种子用量就在计划之内,我随时给你供应优质良种。”康宝军一听心里有底了,打算靠香椿芽好好赚上一笔。

函授学习也能学会

省事省心又省钱

浙江的孙海是在去年10月10日第二届读者节上看到无土栽培香椿芽技术,本想当场报名学习技术,但没有带那么多钱。回到家后,就和家人谈起了香椿芽:“无土栽培香椿芽不需要任何激素、农药、营养液,香椿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清热解毒、润肠健胃等功效,是纯绿色无公害蔬菜。1斤香椿籽可栽培10多盘香椿芽,生长周期为两周左右,不占空间,10平方米空间多可连续日产30盘,天天播,日日收,按平均每天生产20盘计算,一盘成本2元左右,市场价十六七元,每盘利润10多元,每月就可纯赚七八千元。”孙海无论怎么和家人说香椿芽如何如何好,家人就是不同意。孙海就出去打工,在打工期间一直惦记着香椿芽,怎么想都觉得栽培香椿芽比打工强。栽培香椿芽,投资小,利润高,打开市场能赚钱。学习香椿芽技术,学费不高,如果去面授,餐旅费都够学费了,函授若也能学会,就会免去了旅途奔波,又省心省事。

今年1月初,当他拿到两个月的工钱后,背着家人向李老师函授学习了技术。他给李老师打了3000元,在电话说:“李老师,除了学费,剩下的就进种子和芽盘。”几天后,孙海接到了技术资料和教学光盘,李老师在电话里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孙海按李老师指导的去操作。不明白的地方就看光盘,技术也顺利地掌握了。孙海暗自庆幸,函授也掌握了技术,省了不少车费和餐旅费。他在家里的阳台上先每天立体栽培上20盘香椿芽,一周后,他惊喜地发现香椿芽长出来了,长得非常茂盛。闻到香椿芽浓浓的香味,又过了一周,小嫩芽长成了成品芽,家人做了几个香椿芽小菜,吃过后都说:“香椿芽香味扑鼻,越吃越好吃,销售给饭店、宾馆,一定会大受欢迎!”转天上午,孙海用三轮车带上40多盘香椿芽,带上李老师编写的香椿芽六菜六汤菜谱,不到两个小时,就在饭店密集的一条街上销售一空,没有买到的饭店,还预定让他明天送货,父母为了表示对他事业的支持,当天就给他6000元,让他多进种子和芽盘,以便扩大生产,多多赚钱。

相关链接:无土栽培香椿芽学费880元,李老师细心传授技术,现场实际操作,让学员完全掌握为止。在栽培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李老师都精心指导,并传授市场销售经验。无土栽培香椿芽技术,1盘能做10多道菜,每道菜成本1元,1斤香椿籽可产10多盘香椿芽,生长周期15天左右,不占空间,10平方米房间可连续日产30盘,一盘利润在10多元,天天播,日日收,每天可赚二三百元。无土栽培香椿芽不受地理、气候限制,四季都能生产。并且免费传授无土栽培花椒芽技术,并赠送《香椿芽销售指南》、《香椿芽六菜六汤菜谱》,每县市只限一名学员。无论函授还是面授,包教包会。对于面授的学员,李老师包吃包住。函授的学员通过栽培资料、教学光盘和李老师的电话指导,也同样能掌握技术,同时赠送几十种芽菜的栽培技术,函授面授包教包会,并长年供应优质良种及栽培设备。

地址:天津市蓟县红油香椿芽种植园

电话:022―89111598

百香果栽培方法篇7

100年前,一个年轻的英国园艺学者威尔逊(E.H.Wilson)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开始了他为西方收集、引种花卉植物的长期而影响深远的工作。置身于“花的王国”中,他被深深地感动和陶醉。后来随着他对中国花卉了解的增多,他认识到中国花卉对世界各国的园林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1913年,他写下了《一个博物学家在华西》这一有影响的著作。此书在1929年重版时易名为《中国——园林之母》(China Mother of Gardens)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园林之母”这个提法,已为众多的植物学者和园艺学家所接受。在国内,尽管不少人对这种说法耳熟能详,但对其内涵却了解有限,笔者就此作一简单的阐述。

一、中国东部花园对西方的贡献

中华民族自古爱花,在2500多年前,花就在我国人民美化生活,表达情感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诗经》中有关桃花、芍药和萱草的诗歌就很好地表明了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培育了许多举世闻名的绚丽花卉。不仅如此,中国的花卉很早就曾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如原产我国的桃花以及培萱草(Hemerocallis fulva),约在2000年前就传入欧洲。

进入近代后,西方英、法各国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园林艺术的发展迅速,对海外的奇花异草有更多的需求。当时来华的西方商人等很快对我国众多异乎寻常的漂亮花卉的产生了强烈兴趣,千方百计设法引进我国花卉的种苗。

鸦片战争前,西方人与我国进行贸易的主要地点——广州,是一个花卉园艺非常发达的城市。这里气候温暖湿润,花木种类十分繁多,素有“花城”之誉。当时广州东南郊有一大型园林区──花埭(或称花地),是一处非常著名的花卉种苗和盆景交易的中心。它是早期西方商船主购置我国花卉的重要场所。

另一方面,在北京活动的西方传教士,特别是有一定植物学基础、在中国御花园效力的法国人汤执中(P. D’Incarville)等,也积极通过内陆商路向欧洲的彼得堡、巴黎和伦敦的植物园传送一些见于北京园林的花木种苗。其中汤执中送出的植物包括荷包牡丹(Dicentra spectabilis)、苏铁(Cycas revoluta)、角蒿(Incarvilea sinensis)、翠菊(Calllistephus chinensis)和白菜(Brassica chinensis)以及紫堇属的一些植物。此外,还有北京很常见的绿化树种侧柏(也叫扁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槐树(Sophora japonica)、臭椿(Ailantus altissima)、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 )、皂荚(Gleditsia sinensis),以及大枣(Ziziphus jujuba)、枸杞(Lycium chinense)和染料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等等。有关记载表明,在18世纪下半叶的时候,西方通过各种途径从我国输入的花卉和观赏树木包括已经不少,包括石竹、蔷薇、月季、茶花、菊花、牡丹、芍药、迎春、 苏铁、银杏、荷包牡丹、角蒿、翠菊、侧柏、槐树、臭椿、栾树、皂荚和各种竹子等。其中荷包牡丹、翠菊、角蒿是后来非常普遍栽培的花卉植物,被冠以颇为动听的名称,如荷包牡丹被西方人成为闪耀红心(Showy leedingheart),颇富烂漫色彩。翠菊是我国特产的美丽花卉,在西方很受欢迎,被西方人称为“中国紫菀”。一些树木也体现类似的情况,如臭椿也是欧洲普遍栽培的绿化植物,被称为天堂树(the Tree of Heaven)。栾树在西方被称为金雨树(the Golden Rain Tree)。进入19世纪后,英国丘园派出的科尔,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验茶员雷维斯等又从我国的广东沿海等地收集了大量的棣棠、栀子、忍冬、蔷薇、杜鹃、紫藤和藏报春等的种苗送回英国。

在西方早期在中国引种的花卉中,菊花和月季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菊花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大量的品种。这种美丽的鲜花很快引起欧洲商人的注意。

大约在1688年,有“海上车道夫”之称的荷兰人,引进了6个漂亮的菊花品种,花的颜色分别为淡红、白色、紫色、淡黄、粉红和紫红。1751年,瑞典著名博物学家林奈的学生奥斯贝克从澳门带回一种野菊花到欧洲。1789年,英国当时的皇家学会主席班克斯又重新引进中国的菊花,据说其后英国栽培的菊花主要由此种培育而来。后来,在1798年到1808年间又有八个新的品种被直接引到英国。

1804年,英国一些精干的园林艺术家成立了“伦敦园艺学会”(1860年改名为“皇家园艺学会”)。这个学会的成立对西方世界尤其是英国在华收集观赏植物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一个英国学者曾经写道:中国花卉“与我们自己的完全不同,不仅仅体现在植物的类别,而且还体现在其被使用的方式和安排它们时显露的美学价值。……甚至在远东被用于园林和植物中的象征手法也提供了思想的源泉。到18世纪末的时候,中国的东西成了一时的流行时尚。”正因为如此,这个学会从成立开始,就想方设法大量引种中国花卉。其中也包括菊花。

菊花受到西方人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菊花盛开于秋天花很少的时候,而且花期长。作为一种时令花卉,其观赏价值是十分突出。当时园艺学会的秘书萨本就指出了这一点,同时认为园艺学会的植物园里虽已栽有12个菊花品种,但根据有关资料,但中国还拥有大量的菊花品种,非常必要作进一步的收集。

园艺学会先后于1821年和1823年派出鲍兹和帕克斯到我国引进菊花新品种和其它一些花卉。他们送回去30个菊花新品种和大量其它观赏植物。加上在广州的雷维斯等人的不断引进,从1821至1826年,萨本描述了不下68个菊花品种。稍后广东沿海较好的菊花品种几乎全被引进英国。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1843年,园艺学会派出的福琼到我国当时开放的南方口岸城市收集园林植物。他被西方认为是“在中国植物收集史上无可争议的开了新纪元”的人。先后四次来华,给西方引去了包括牡丹、芍药、山茶、银莲花、杜鹃、蔷薇、忍冬、铁线莲等190个种和变种园林植物和经济植物,其中有120种是西方前所未有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从舟山引进的一个菊种——“舟山雏菊”。这种菊花是1846年由福琼送回英国的,在那以后的20年中,经西方园艺学家之手,这种小花培育出各类普遍栽培的焰火品系。福琼引进“舟山雏菊”被认为在菊花育种史上开了新纪元。

因为重视的缘故,西方在菊花的育种方面进展神速,而且成就很大,到1852年,与我国相比已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如今不但是栽培最普遍的花卉之一,而且也是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四大切花种类之一。也是商业价值最高的花卉之一,难怪有人认为菊花肯定是西方从远东引进的最重要的园林植物。

西方从我国引进的重要园林花卉很多,早期堪与菊花交相辉映的是月季。月季在西方的园林和家庭装饰中所起的作用与菊花相比毫不逊色。 月季也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一种观赏花卉,在南方四季都开花,花期很长。因此叫月季,俗称月月红。月季是近代西方从我国引种的重要花卉,在当今西方园艺界的重要性堪称举足轻重,它在西方被誉为“花中皇后”,栽培的品种据说达20000多个。这似乎是西方人对蔷薇属植物情有独钟的结果。根据美国植物学家里德(H.S.Reed)的说法,西方栽培的月季和蔷薇属植物主要来源于中国的三个种。第一种是月季(Rosa chinensis)。它于17世纪被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职员引进印度,1781年再经印度被引到荷兰,因此曾被误认为原产印度。1789年,英国的班克斯把月季带回英国栽培;差不多与此同时,它也被引到奥地利的维也纳植物园栽培。另一个种是多花蔷薇(或称野蔷薇R. multiflora)。这个种的标本在1793年的时候曾由英国来华使团的一个随员采得。1804年它的一个变种被引进到英国。还有第三个种便是芳香月季(R. odorata),1808年被引入英国。基于这三个种的定向杂交和培育,西方得到众多千姿百态的月季和玫瑰。

当然,由于我国是蔷薇属植物现代分布的中心,西方人从我国引入的与月季同属的蔷薇属植物远不止这三个种。1792年,英国使团的随员曾在我国采得硕苞蔷薇(R. bracteata)带回英国。1807年,又有木香花(R. Bankisiae)被引到英国。1823年,英国园艺学会派来的采集者又从我国引进过一些玫瑰的新品种。其后由同一机构派来我国采集园艺植物的福琼又在厦门和上海采集得不少蔷薇属植物种苗送回,其中包括他从宁波收集到一种当地人叫“五色蔷薇”的品种。此后,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继续源源不断地从我国引种蔷薇属观赏植物。

这一时期引入西方的花木还有许多被广泛栽培,科尔从我国南方引入的卷丹便是其中之一。卷丹是我国各地常见的一种球茎花卉,在我国有很长的栽培历史。它那翻卷成球形的橙红色花瓣,上面点缀着紫黑色的斑点,与纤长舒展的花须相匹错落有致,显得特别婀娜多姿。由科尔引回去后,在欧洲园林很快风行。于它形态上的上述特点,这种花被西方人称为“虎百合”(Tiger lily),后来成为世界上栽培最普遍的百合种类之一。由雷维斯、鲍兹出大力引回的大量藏报春(P. sinensis),后来在英国也被普遍栽种。

另外,法国传教士送回的臭椿种子,被培育出大量的树苗,为英法都市广泛用作行道树。19世纪中叶福琼从我国舟山引进的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现在西方栽培非常普遍;由他引进西方的榆叶梅和锦带花在西方也有不少栽培。此外,原产我国南方的木香花的一些变种则在地中海沿岸园林中非常普遍栽培。因为中国有如此丰富的花卉资源,因此福琼认为“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的的确确是‘中央花国’。” 转贴于 二 威尔逊打开西部花园

19世纪下半叶法国传教士谭微道和英国海关人员韩尔礼在我国西南四川山区和湖北宜昌附近的收集,使西方人认识到湖北西部和四川东部以及西北等地高山峡谷中还蕴藏着大量奇丽的花木资源。当时哈佛大学的植物学家沙坚德教授认为:“很明显,世界上没有哪部分向中国西部那样,能有那么多的适合于温带气候的城市公园和花园的新植物”。于是在1897年的时候,他建议英国著名的维彻公司派人到那些地方收集新植物的种苗, 1899年,英国年轻的园艺学者威尔逊由维彻花木公司派出来到中国。由于他在那一地区的成功收集,因此他被称为“打开西部花园的人”。

如果把威尔逊的工作作为西方在华引种工作整体的一个阶段加以考察的话,我们很容易发现,与前一个阶段的福琼等人主要从我国引进原有的栽培花卉不同,这一阶段西方人以引种我国的野生花卉为主,因而其数量更大。许多花卉甚至更有魅力,象珙桐和香果树不但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树种,而且也被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是北半球最漂亮的观赏树木。因此它带有开发和驯化的特征;地点也由我国的东部进入到我国的中西部。

威尔逊头两次来华,都是由维彻公司雇用,时间分别是1899至1902年和1903至1905年,而且各负有引进珙桐和绿绒蒿的明确使命。

比较我国众多的观赏植物而言,珙桐颇有点“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意味。这种花苞片成对象鸽子展翅的漂亮观赏树木标本,首先由法国传教士谭微道在我国的川西宝兴采得。它不但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还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树种。法国植物学家还特地在其编写的有关这种植物的著作中配上了一幅漂亮的彩图。因为花苞片的形状,珙桐被美称为“鸽子树”(dove tree)或“手帕树”。可能是这种树的描述和他那幅漂亮的插图引起了商人的注意,维彻公司才产生了引种的念头。

1899年,威尔逊来华收集这种树苗。在当地向导的帮助下,他轻而易举地在鄂西山区找到这种他认为是北温带“最有趣和最漂亮的木本植物”,收集到大量的种子和插苗。成功地引到英国和其它西方国家栽培。现在,不少珙桐已长成高达五六丈甚至更高的参天大树。这种漂亮的鸽子树现在不但为欧美普遍栽培,而且成为世界著名的观赏树木。

威尔逊第一次来华除成功地引进珙桐外,还引去了大量的其它观赏植物。他当时去的鄂北和川东等地是我国的槭树属等木本植物的中心,所以他的引种包括不少很有观赏价值的木本植物,如娇艳动人的山玉兰(Magnolia delavayi),既有花叶可观,又有美果可餐的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还有红果树(Stranvaesia davidiana)、血皮槭(Acer griseum)、青榨槭(A. davidii)、枇杷叶荚蒾(Viburnum rhytidophyllum)及巴山泠杉(Abies fargesii)和绣球藤(Clematis montana),以及偏翅唐松草等等;另外还有一些由谭微道、法盖斯和韩尔礼早年发现的著名观赏杜鹃种类,包括花淡红而大、芬芳宜人的喇叭杜鹃(Rhododedren disclor)和粉红杜鹃(Rh. Fargesii)等等。

威尔逊第二次来华引进的绿绒蒿,是一类生长在高山地带的罂粟科漂亮花卉,除了云南、西藏和青海的部分地区人民较熟悉它之外,生活在我国内地的人知道它的也不多。19世纪末大约是英国动物采集者普拉特曾到过川西的康定一带见到过。回去后,他对这种植物之美所作的描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可能是这个原因,激起西方人想要引种这种漂亮的花卉的愿望。1903年,威尔逊再次受雇同一公司来华引种这个美丽的花卉。此次威尔逊所去的地点主要在四川西部等地。成功地从川西北,将开艳丽黄花的全缘绿绒蒿(Meconopsis integrifolia)和丰采迥异的红花绿绒蒿(M. punicea)引进了西方,但后来这两种花并未像珙桐那样扬名四海。

在为维彻公司进行两次引种之后,威尔逊又于1907—1908年和1910—1911年及1918年三次来华为美国哈佛大学的阿诺德树木园引种木本植物和花卉。头两次他去的地方还是湖北和四川,引进大量的木本观赏植物。其中包括现在在西方颇受欢迎,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引进之一的川滇木兰。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古老孑遗树种连香树,特有树种杜仲,我国北方比较常见的园林树种云杉;颇具观赏价值的忍冬、四照花、绣线菊、圆叶杜鹃、卵果蔷薇,以及大叶柳等12种柳树。后一次去的是台湾,并且到玉山采集,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引进我国特有树种,也是著名观赏树台湾杉。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威尔逊所到的川西大渡河和岷江流域,正处我国百合科植物分布的中心,所以对百合的引种是他引种的特色之一。威尔逊送回的百合包括泸定百合、岷江百合(亦称王百合)、以及川百合和它的一个变种威氏百合。还有从台湾引种的台湾百合和药百合。其中岷江百合引到西方后,非常受欢迎,被认为是他最成功的引进之一。此外,他引入阿诺德树木园栽培的黄花杓兰,后来也深受西方人的欢迎。曾到我国收集植物的法月称之为“高傲的马格丽特(Pride Margaret)”

威尔逊引进了1000多种植物到西方栽培,比其他任何西方人都多,经他引种的杜鹃就有约60种,不少植物在西方广为栽培。

正是由于自己的采集经历,和切身体会到世界园林艺术深深地受惠于中国原产的花卉,因此威尔逊恰当地称中国为“园林之母”。如果说早期的传教士和商人,以及英国伦敦园艺学会的收集者从中国园林荟萃和精华所在的华东南以及北京得到了众多花卉,从而使福琼得出中国是“中央花国”的结论,已经为“中国──园林之母”这个论断打下了基础的话,则打开中国“西部花园”之门的威尔逊则是通过对以往成果进行归纳,并通过提供大量新资料,从而水到渠成地提出这一论断的睿智博物学家。

对于我国园林植物在国外的重要性,威尔逊有非常精辟的论述。他指出∶“对中国植物的巨大兴趣及其价值的认可,繁多的种类固然是一个方面,然而人们更注重其大量观赏性和适应性都很强的那些植物。正是这些植物在装点和美化着世界温带地区的公园和庭园。我在华的工作,一直是通过各种方法发现和引进各种各样的新植物到欧洲、北美和其它地方。但在我进行这种工作以前,中国植物的价值已众所周知并享有盛誉。下列事实突出表明这一点∶‘在整个北半球的温带地区的任何地方,没有哪个园林不栽培数种源于中国的植物’。我们的芳香月季、多花蔷薇,各种菊花、杜鹃、茶花、温室报春、牡丹、芍药、园林铁线莲及由这些植物培育而来的众多品种,它们的野生种在华中和华西仍可以找到。当然,我们还可举出许多美丽的花有同样的情况。中国还是柑桔、柠檬、枸橼、桃、杏,及所谓‘欧洲核桃’的故乡。” “园艺界深深地受益于东亚,这种受益将随着时间的迁移而增长。”他还说:“许多原先称为印度和毛利斯(Mollis)的杜鹃及其它许多美丽的鲜花,其实原产于中国。诚然,我们已改良和发展了大部分引进的植物,以致难以识别它们的本来面目。中国现在需要从我们那里寻求新培育出来的类型和品种;但倘若没有早先从华来的舶来品,我们的园林和相关的花卉资源今天将会是何等可怜!”他的这种观点后来一直被许多熟悉园林花卉的专家所认同。  三、西方人在“花卉王国”的活动

19世纪末,法国植物学家发表了大量由传教士从云南大理洱海周围采集的植物,包括他们从那里引进的许多著名花卉,如后来在西方普遍栽培的云南桂花、异色溲疏、大理角蒿;以及其它漂亮的杜鹃等。揭示了云南植物资源的丰富和杜鹃花种类的繁多。这使精明的英国人迅速地意识到,中国云南的西北部是花卉汇萃的天堂。特别是他们着迷的杜鹃花简直出奇的多。云南确实是花卉的王国,而她的西北部和毗邻的川西和藏东正是我国杜鹃花属分布的中心。全世界有杜鹃属植物约800种,我国有650种。大部分分布在这一地区。因此,英国商人马上派出福雷斯特、瓦德到那里收集。据一位曾在我国进行花卉引种的英国人估计,那些年西方在我国云南引种的花卉,比在我国其它部分的总和还多。

大约在1808年,我国的一种杜鹃就曾被引到英国,可能就是我国早就栽培的映山红,其后的数十年中,又有一些种类的杜鹃,包括重瓣的品种引进英国。1859年,福琼从我国的浙江山区送回过云锦杜鹃。这种杜鹃花又叫天目杜鹃,是一种很美丽的花卉。开花时,其花冠外淡红内黄绿,十朵左右的花簇生枝头,艳丽有如云锦,并伴有淡淡的清香。云锦杜鹃后来在杜鹃花的杂交育种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被西方园艺学家认为“已证明对杜鹃栽培者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上面说到,威尔逊曾将60种杜鹃引回英美等国。 随着优良杜鹃花输入的增多,英国公众对杜鹃花的爱好日益增长。爱丁堡植物园的福雷斯特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背景之下受雇被派到中国收集杜鹃花。而且他的雇主还和他商定,每引进一个新种杜鹃花(需经爱丁堡植物园的包尔弗教授鉴定),就给予他一定数额的奖金。

从1904年开始,福雷斯特在我国的西南设点进行了长达28年的收集,主要是在云南丽江等地雇人采集,重点在滇西北,兼及川西和藏东。这一带正是世界杜鹃花属植物现代分布和分化的中心,这个英国人从那里弄走了不下200种的杜鹃花,著称的如朱红大杜鹃、腋花杜鹃、似血杜鹃、绵毛杜鹃、灰背杜鹃等等。福雷斯特这段时间以杜鹃花为中心的园艺植物的引进显然极为成功。由于英国的气候很适合杜鹃花的栽培,加上杜鹃花种类繁多,色彩艳丽,深受英国园林界的欢迎,很快在英国普遍栽培。当时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的负责人、爱丁堡大学教授包尔弗认为∶福雷斯特从中国进行的很有价值的园艺植物引进,给英国的园林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事实的确如此,据我国杜鹃花科植物专家冯国楣在英国的考察,英国没有一个庭园不种杜鹃花。国家的、私人的花园栽培杜鹃花不是一两亩,而是几公顷到十几公顷。福雷斯特的引种同时也使爱丁堡植物园成为世界上收种杜鹃花最多的植物园,该园现有我国产的杜鹃花植物300余种。

福雷斯特还引种了大量被称为我国高山自然名花的另外两类,即报春花(云南也叫楼台花,俗称樱草)和龙胆。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百合科的豹子花虽已为前人记述过,但真正作为栽培引种是由福雷斯特开始的。他在我国西南的云南等地收集到约50种豹子花,引进英国栽培的包括云南豹子花(Nomocharis saluenensis)和豹子花(如今已改名为紫花百合N. souliei)等。

在福雷斯特收集的众多报春花中,最能体现报春魅力的是1906年采集得的丽江报春(P. forrestii)以及从紫红花苞里伸展出长达一尺,洋溢芳香的蓝花的腾越报春(P. littoniana)。他1904年发现、1910年引进的华丽龙胆(G. sino-ornata),也是很美丽的一种花,这种花于1912年在爱丁堡和尼斯首次开花。这是他引进的众多花卉中最好的引进之一,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园林植物,而且也是那些漂亮种类中最出色的之一。他也对美丽马醉木(Pieris formosa)和一种女贞(Ligustrum ionandrum)特别关注,认为他们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园林花卉。他还引进一种花大而芳香的忍冬到爱丁堡植物园栽培,而且长得非常好。

正当福雷斯特非常专注地在我国云南等地收采杜鹃的时候,1911年,瓦德又受一花木公司的雇用来到我国西南的云南和四川引种花卉。后来他也成功地从我国引进许多观赏花卉到西方,其中包括大量的杜鹃。后来他又曾多次来华。他引进的观赏植物主要也是绿绒蒿、杜鹃以及报春等。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除英国人在云南等地紧锣密鼓地收集我国的花卉植物外,还有一个美国人在我国西南引回不少杜鹃和其它观赏植物回去栽培,这个人就是洛克(J. Rock)。他受美国农业部和地理学会的雇用,曾长期在云南的丽江玉龙雪山下的雪松村等地设点收集植物。这是一个出身寒门极渴望成名的人。他到云南后,很快发现那里植物种类非常多,因此想通过在我国西南发现大量植物新种一举成名。但由于他去的地方是包括福雷斯特和瓦德等不少西方采集者去过的地方,所以尽管他确曾采集约60000件植物标本送回美国,但新种并不多。后来他又想通过地理发现成名,并曾报告美国地理学会说,他发现贡嘎山高30250英尺(珠穆朗玛峰是29028英尺),是地球上的最高峰,他的发现后又被证明是错的。不过,他终于在研究我国云南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字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某种程度上达到成名的目的。

洛克不但曾引种我国的木里杜鹃(Rh. muliens)、川藏绉叶报春(P. rockii)和独花报春(Omphalogramma sp.)等不少观赏植物,而且还生动地向西方介绍过我国西南丰富的园林植物资源。1924年,他在甘南迭部考察收集,不禁对那里众多的美妙观赏植物留下了刻的印象。他写到:“在我的一生中,从未见到如此绮丽的风景。假如《创世纪》的作者到过迭部,那他一定会把亚当和夏娃的出生地放在这里。这里有高达二三十米高的苹果树,当然,这里的苹果不会引诱夏娃。”

西方从我国云南等西南地区引种的花卉,后来还培育出不少园艺品种。典型的如从我国引去的众多杜鹃经他们的杂交培育,已出现众多花色、花型各不相同的品种。其中由福雷斯特引进的灰背杜鹃(Rh. hippophaeoides)是很受欢迎的栽培种之一。而以杜鹃(即映山红Rh. simsii)为主要亲本选育出来的新品种,则成为圣诞节期间非常受欢迎的室内花卉。如今杜鹃花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之一,品种达8000—10000个,在数量上据说仅次于月季。

此外,由福雷斯特从云南引去的怒江茶花,在英国通过杂交培育出著名的威廉姆茶花。山茶花在美国也很受欢迎,由于他们的育种方法先进,美国现在已有各种茶花品种3000多个。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还进一步引种我国特有的园艺品种和野生种,给茶花的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四、美国人对我国北方花木的引种

20世纪上半叶,除英国在我国的云南等地的花卉引种取得突出成就外,美国在我国东部的一些花卉引种影响也很大。1905年,美国人从我国北京郊区等地引种了大批的单瓣和半重瓣的黄刺玫品种,它们在玫瑰的育种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在此之前,没有其它开黄花的蔷薇属植物能经受新英格兰的严寒的冬天,也没有那种类型的黄玫瑰能生长在广阔的北部大草原。而这两个品种的黄刺玫开花早,花期长,抗旱、耐寒,在严酷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因此,它们的引进,最终形成在所有寒冷气候和干旱地区开花早而且花期长的黄玫瑰,在新英格兰和北伊利诺斯有大量的栽培。同一时期,美国人还从北京引进粉红色的芳香月季,这种芳香月季已成为美国温室月季的重要接穗。由于美国园林界的喜好,加上不断地从其它国家引进好的品种,如今美国已经超过欧洲成为世界上栽培月季最多、育种最先进的地方。

另外,在华北很常见的木本植物花卉猬实被梅耶引进美国后,也很受欢迎,现在也是一种普遍栽培的花木。此外,从我国引去的乌桕、黄连木、合欢等等现在成为美国南部各州广泛栽培的观赏树种。而他们引入的和阗腊树也成为内华达不错的绿化树。另外,合欢、楸树、香椿、梧桐、白蜡、栾树、枫香、玉兰、泡桐、垂柳、槐树、白榆在美国东部和东北部各城市有很多的栽培。我国特产的银杏和水杉两种活化石植物,在美国同样非常受重视,见于各地普遍栽培。中国的树木确已丰富了美国的庭园。从中国引进的花木种类,在他们的城市绿化和庭园美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美国人在种植上述我国观赏树木的同时,还在栽培育种方面做了一些很突出的工作。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由美国农业部于1917年从我国长江流域湖北的荆门等地引进过大量豆梨(Pyrus calleryana),原来是用作培育抗火疫病梨树育种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50年,马里兰州格林代尔试验站的一位园艺工作者以这种豆梨的实生苗为砧木,接上叶子浓密成簇形的豆梨接穗,结果发现这种嫁接后的豆梨,既能抗城市的空气污染,又在一年中的各个季节都显得十分美观。在春夏间,它浓密的花朵和亮绿的叶子构成一幅幅令人赏心悦目的图景;在秋冬时节,那紫红的树叶衬托着累累硕果更使它们显得魅力非凡。经美国农业部推广后,现已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行道树种之一。在它出现后的30年间,已先后被种植了30万株。后来一些树木育种专家在此基础上,又培育出更适于小空间栽培的类型。

这里顺便提一下,非常注重实际的美国人除了在我国引种观赏花木之外,还曾从我国大量引种防护林种。尤其是我国北方常见的榆树 (Ulmus pumila),在美国的环境改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19世纪末,居住在美国北部草原和西南干旱区的农民在进行农业开发的过程中,由于该地区气候干旱、寒冷,土地不但盐碱化而且风蚀严重,面临极大的困难。美国找不到适合这里环境的栽培作物和防护林种。1907年至1908年间,美国人从我国引去了大量的榆树和榔榆。1917年,美国农业部发放出种苗17234株。这批榆在加里福尼亚和北达科他州的一些地方长得异乎寻常地快。美国人迅速意识到榆树用作防护林的潜在巨大价值,从而大力发展。使干旱的草原景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今,这种抗旱的榆树如今广泛种植在从加拿大到得克萨斯的辽阔地域中,在这茫茫的草原上,抵御着严酷的狂风。借助这些榆树防风林的巨大防护作用,使长期干旱的草原免除了永久荒漠化的威胁。从1935年到1942年,由伊利诺州林业部门规划,种植了17000英里的榆树防风林带,以减少风蚀,保护土壤资源。美国这些榆树防风林的栽培,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的环境和景观,为众多的农民的生计提供了保障。

上述事实表明,我国的花木确实在世界园林和环境建设中作出了重大贡献。随时间的推移,威尔逊关于“中国——园林之母”的观点日益深入人心。当今世界,每当人们说起栽培植物的起源,首先想起的总是苏联植物地理学和遗传学大师瓦维洛夫(N. I. Vavilov),他对威尔逊的观点也是十分赞同的。他在“中国栽培植物的新资料和它对苏维埃育种的重要性”一文中写到:“毫不夸张地说,有数以千记的观赏花木起源于中国,这些花木见于全世界各地的花园,尤其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英国的一位园林专家指出: 在英国恐怕没有哪个花园会没有至少一种以上原产中国的花卉;欧洲和北美大体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同样值得指出的是,曾在我国西南一带作过植物收集和引种、并因写作《在中国的植物猎奇》一书而在西方享有声誉的考克斯(E.H.M. Cox),在20世纪40年代他写的书中指出:在18世纪末,英伦三岛中对中国植物的兴趣已在升温,到19世纪初这类植物的爱好者已经出现,而且这种人一直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事实确实如此,中国的园艺植物一直牵动着英国人的心。自他离开中国后,由于新中国的建立,他一直未能再到梦萦魂绕(从其非常动人的结束语中不难窥出这点)的中国。但在80年代初,得益于我国的改革开发,他在爱丁堡植物园工作的儿子P·考克斯和其他一些英国的植物学家,马上利用与我国合作考察云南大理点苍山植物的机会,又循着其先辈的足迹,到中国引种杜鹃、蔷薇、铁线莲、金丝桃等美丽的花卉。同样的,1980年,美国人也利用中美合作考察湖北神农架的机会,再次从我国引种大量的花卉园艺植物。这些都很好地说明了中国作为“园林之母”的永恒魅力。

百香果栽培方法篇8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兴义市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4-52-02

为了做好优良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使良种良法更好地服务于水稻生产,在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安排下,在兴义市万峰林街道办事处纳灰村姚明鹏家责任田内选择6个品种进行试验,通过对比各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增产潜力,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及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为兴义市今后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及水稻生产用种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概况 试验田海拔1 098m,东经104.91727°,北纬24.98709°,无霜期339d,年降雨量1 275mm,年均温17.1℃,潴育型水稻土,土种为黄泥田,排灌方便,前作油菜。土壤测试:pH值6.6,有机质54.1g/kg,全氮2.941g/kg,碱解氮191mg/kg,有效磷27.1mg/kg,缓效钾101mg/kg,速效钾217mg/kg。

1.2 试验品种 试验品种共6个,分别是C两优华占、Y两优6号、成优489、宜香2115(ck)、江优919、内香6139。以上品种均由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提供。

1.3 试验设计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6个品种,共18个小区,小区面积21m2,长5m,宽4.2m,采用等行距栽培,重复间走道50cm,行距30cm,每小区共栽14行,株距16.67cm,每行栽30株。667m2插13 333株。

1.4 试验经过 (1)苗床期栽培管理。前作油菜收获后,及时翻犁,将土壤耙平整细,然后开沟作厢,厢面宽1.2m,施磷肥100g/m2,过磷酸钙200g/m2,用锄轻欠于土壤,播种前浇透水,然后用敌克松进行苗床消毒。4月8日播种,播芽谷50g/m2,采用无纺布小拱棚育苗。4月16日出苗,4月29日追肥,用尿素10kg/667m2。(2)大田期栽培管理。油菜收获后及时翻犁,用厩肥1 500kg/667m2,钾肥15kg/667m2,尿素15kg/667m2,磷肥50kg/667m2作底肥,钾肥和磷肥于最后一次耙田施下。5月22日移栽,5月27日追分蘖肥,用尿素15kg/667m2。6月20日用氧化乐果与敌敌畏防治稻飞虱、叶蝉。随时清除田间杂草。

2 试验结果分析

2.1 产量结果分析 试验所设6个处理,667m2产量在827.4~570.0kg,最高单产和最低单产相差257.4kg。Y两优6号产量最高为827.4kg/667m2,比对照增产173.8kg,增26.59%;其次是内香6139单产为776.0kg/667m2,比对照增产122.4kg,增18.72%;第三是C两优华占单产为733.1kg/667m2,比对照增产79.5kg,增12.06%;第四是江优919单产为670.4kg/667m2,比对照增产16.8kg,增2.57%;第五是宜香2115(ck)单产为653.6kg/667m2,产量最低的是成优489单产为570.0kg/667m2。比对照减产83.6kg,减12.79%(表1)。

2.2 方差分析与结果 从方差分析看:区组间差异不显著,而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各处理组合小区产量的新复极差测验表明:Y两优6号与成优489达1%极显著水平,Y两优6号与宜香2115达5%的显著水平,内香6139与成优489达5%的显著水平,其它品种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2.3 经济性状分析

2.3.1 有效穗 参试的6个品种移栽时均插2粒谷,有效穗在9.4664万~19.0661万/667m2,相差9.5997万/667m2。有效穗最高是Y两优6号为19.0661万/667m2,其次是C两优华占和内香6139均为18.7995万/667m2,宜香2115为13.7329万/667m2,江优919为13.0663万穗/667m2,成优489最低为9.4664万穗/667m2。

2.3.2 千粒重 从表1可以看出,参试的6个品种千粒重在24.9~36.7g,相差11.8g。千粒重最高的是宜香2115为36.7g,其次是内香6139为33.9g,第三是成优489为30.6g,第四是Y两优6号为27.6g,第五是C两优华占为26.3g,江优919最低为24.9g。

2.3.3 穗粒数 参试的品种穗实粒数相差较大,在124~208粒,相差84粒。江优919穗实数最高有208粒,其次是成优489有205粒,Y两优6号有160粒,C两优华占有150.6粒,宜香2115有132粒,最少的是内香6139仅有124粒。

2.3.4 结实率 参试的品种结实率相异较大,在77.2%~93.9%,相差16.7个百分点。C两优华占结实率最高为93.9%,其次是江优919为93.5%,第三是Y两优6号为89.9%,第四是宜香2115为89.6%,第五是内香6139为86.7%,结实率最低的是成优489为77.2%。

2.4 生育期进程 从表4可以看出,参试品种均于4月8日播种,生育期在165~172d,最长生育期和最短生育期相差7d。Y两优6号和成优489为172d,比对照宜香2115(ck)长4d,内香6139为170d,比对照宜香2115(ck)长2d,江优919为166d,比对照宜香2115(ck)短2d,C两优华占为165d,比对照宜香2115(ck)短3d。

3 结论

上一篇:提高职工法治意识范文 下一篇:教育学案例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