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机械行业分析范文

时间:2024-04-08 15:12:40

农用机械行业分析

农用机械行业分析篇1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机械;农民收入

一、引言

十六大以来,中央一直强调要推进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作为现代农业的基础,农业机械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先进生产手段和先进生产条件。“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不断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发展清洁生产方式。因此,如何更好地推进农业机械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影响农业机械化因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于综合因素的考虑上。例如彭代慧,祝诗平从劳动力、土地状况等和农机产品相关的影响因素方面剖析了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因素,并提出促进农资产业的自主创新,实行农业服务专业化的一系列政策意见[1]。杨敏丽、白人朴利用logistic模型对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总动力指标进行了建模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农机总动力随人均收入、劳均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的增长而增长[2]。张丽运用层次分析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对东北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进行了建模与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受教育程度和人均纯收入对东北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贡献比较显著[3]。王德成采用AHP法和回归分析法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和人均科研经费与农业机械化装备呈现出很强的相关性[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为影响因素之一逐渐被关注,但其对农业机械化的具体影响在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背景下很少有计量探究。鉴于此,本文将对影响江苏省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关键因素进行时间序列的数据分析,探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显著性,并就其具体如何影响农业机械化进行剖析。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的理论分析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精髓,是农业工业化的核心内容,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研究中国传统农业转型的中心线索[5]。近代学者将约束农业机械化的条件归纳为:农业劳动力稀缺程度及劳动力的价格、土地的规模经营、工业的进步和繁荣农民的素质。本文将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角度分析其对农业机械化影响的显著程度及具体的影响情况。

在有关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方面,韩稼夫阐述了农业机械化的四个先决条件,其中第二个是“农业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总数之比率已降至一定限度之下,已无法纯降人工从事种植”。可见,农村劳动力的稀缺程度对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具有较大的影响。中美农业技术合作团在其报告中明确指出,农业机械化不仅不适用于劳动力资源充裕的国家,而且不适用于水田等农作区域。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和美国经济学家拉坦共同提出了诱导性技术变迁理论。该理论指出,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导致了要素价格的变化,而要素价格的变化导致了技术进步的变化,最终实现了廉价要素对昂贵要素的替代。在土地充裕而劳动力缺乏的国家,农业劳动力的相对价格较高,农业技术的出现是对劳动力的一种有效替代,这种技术被称为劳动节约型技术。相反,在劳动力充裕而土地稀缺的国家里,土地的相对价格较高,农业技术按照替代土地的方向发展,这种技术被称为土地节约型技术。依据该理论,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以及由此带来的农村劳动力问题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村机械化提供了推进的条件,由此带来农民收入的增加也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农民对农业机械的投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农民的意识得到提升,有助于农民进一步感受到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加深其对农业机械化及建设现代农业的认识与关注,推进农业机械化。

三、数据描述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江苏统计年鉴,包括1989年至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如表1),并从农民的角度将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性因素归纳为:粮食播种面积(x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x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x3)、粮食单产(x4)、农业技术人员人数(x5)。

数据来源:江苏统计年鉴

(一)农业机械总动力

农业机械总动力代表了整个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水平,是反映一个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如何定量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作用,并把重要的影响因素转化为可量化的经济指标,是农业机械化系统分析的重要内容[2]。江苏的农业机械总动力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其总动力从1989年的2212.37万瓦上升到2009年的3810.57万瓦,农业机械化稳步推进,选择江苏作为分析实例具有典型意义。

(二)自变量数据

粮食生产面积可以反应农业生产能力及生产规模;农民年纯收入和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两项指标可以综合反映经营农业的成本、竞争力、农民的收入及生产条件的改善情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可用第二和第三产业占就业劳动力的百分比来表示,比例上升则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增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业技术人员人数可以反映农业机械装备的研发推广和销售水平。基于此,初步确定粮食播种面积x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x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x3、粮食单产x4、农业技术人员人数x5作为影响农业机械总动力y的自变量。

根据表1收集的原始数据计算得到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如表2。由表2可知:x1和x5与农业机械总动力y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332和0.3652,可视为低度相关,不应把这两个变量引入模型中,所以将其它3个与农业机械总动力y呈高度相关的指标作为自变量引入模型,相关性分析还表明,自变量x2、x3、x4之间存在比较严重的共线性,各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四、模型设定

本文主要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探究其在众多关键影响因素中的贡献大小,以及如何影响农业机械化。通过前面的相关系数分析,最终选择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x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x3、粮食单产x4作为自变量引入模型。杨敏丽、白人朴[2]认为农机总动力随人均收入、劳均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的增长而增长,何政道,何瑞银[6]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提高农业机械化有非常显著的作用,粮食单产的提高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购买农机装备的能力,促进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增长。模型设定为:

y=β0+β1x2+β2x3+β3x4+ц

五、实证结果

(一)关键因素影响程度分析

考虑到各个因素与农业机械总动力相关程度大小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各因素进行了相关系数的处理,表2显示了数据处理结果。

从表2的相关系数结果可以看出,粮食播种面积与农业技术人员人数对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影响很小,相关系数分别为:-0.0332、0.3652,粮食播种面积与农业机械总动力甚至呈现负相关的关系,随着农村经济分发展及城镇化建设的加快,粮食的播种面积一定程度上呈现下降的趋势(如图2),推进农技术革新,加快机械化建设,提高粮食单产成为必然选择。

数据来源:江苏省统计年鉴

在所选择的关键因素中,粮食单产与农业机械总动力的相关系数为0.7334,较之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居纯收入,其影响程度相对小。据表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粮食单产相关系数为0.7672,具有较大的相关性,粮食种植作为农民的主业,是其收入的重要来源,粮食单产的增加带来收入的增加,也有助于推进农村机械化,但是,相对于其他收入,粮食单产增加带来的收入是有限的,因此,其对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影响也是相对较小的。据表2还可以看出,从农民的角度看,对农业机械化影响程度最为显著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690、0.9729。两者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都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综上可以得出,在从农民角度选出的5个关键因素中,对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粮食单产、农业技术人员人数及粮食播种面积。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显著,并且呈正相关,各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农业机械化。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的分析

基于前面的变量分析,考虑到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剔除了变量x4,保留了x2、x3两个变量,对其数据进行异方差、自相关的检验与修正后,得出的模型为:

y=917.70825+19.6837x2+0.17290*x3+[AR(1)=0.78520]

t=(2.062740)(3.236361)(5.120888)

调整R2=0.981194,F =331.4321

虽然该模型在修正后仍然受一定程度上自相关因素的影响,但是较之前已经有所改善,且其t检验的值通过,调整后的R2的值也是显著的。

从以上模型可以看出,在不存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也没有收入来源的情况下,仍然会有917.70825万千瓦的农业机械总动力,可见,在现代农业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对于农业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就会带来19.6837个单位的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增加,相对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系数来说,其影响更为显著,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带来0.17290个单位的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增加。可见,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对农业机械总动力即农业机械化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农业的基础,对现代农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推进,对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因素分析及如何推进农业机械化是值得关注与思考的问题。在其影响因素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发挥着显著作用,探究其具体如何影响农业机械化,对于推进农业机械化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项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稳定和巩固农民收入增长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7]。农村剩余劳动率的转移率不断提高,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民人数增多,带动农民收入的增加,从而为农民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加强了物质基础。此外,农民从事于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有助于拓宽视野,促进其意识形态的进步,进一步感受到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从而更加愿意接受机械化的农业生产,增加在农业机械方面的投入,促进农业机械化,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青壮年务农劳力短缺矛盾日益突出,农民更加渴望尊严生活和体面劳动。这也将为农机化发展带来旺盛而迫切的需求[8]。

针对本文的实证结论,提出简单的政策建议: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疏导,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注重对农民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使其意识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愿意在农业机械方面进行投入。此外,农民收入的有限增加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影响作用并不十分显著,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政府财政投入扶持对农业机械化影响的重要性。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农业机械化的逐步实施,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日益凸显,政府不仅需要稳定农业机械各方面的供给,也需要加强农民满足其对于农业机械化需求的能力。可以将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与推进农业机械化有机结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的同时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彭代慧,祝诗平.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农机化研究,2007(4).

[2]杨敏丽,白人朴.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影响因素关系分析[J].农机化研究,2004(6).

[3]张丽.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杨印生.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2007:18-33.

[4]王德成.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经济效应的研究[D].付泽田.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2005:41-63.

[5]程霖,毕艳峰近代中国传统农业转型问题――基于农业机械化的视角的探索[J].财经研究,2009(8).

[6]何政道,何瑞银.农业机械总动力及其影响因素的时间序列分析[J].中国农业机械化,2010(1).

[7]冯光娣,胥传广.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力机制与政策研究――基于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分析[J].盐城: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1).

[8]张桃林.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张桃林副部长在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R].中国农机化,2011(1).

农用机械行业分析篇2

关键词:农业机械;能耗分析;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农业机械化进程的推进有赖于农业机械低能耗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针对当前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农机高耗能原因和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 农业机械的能耗分析

我国农业机械高耗能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方面:农业机械的动力主要是柴油机(结构图见图1),柴油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因机械元件磨损会出现油耗上升、功率下降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会产生很大的能耗;我国农机大多是小块作业,在对机械进行转移、转弯操作时,也会产生很大的能源浪费;农机操作人员,一方面对机械能耗知识了解地比较少,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地选择恰当功率的柴油机,另一方面操作水平不高也影响了机械的高效运行。

图1 柴油机结构图

2 农业机械的节能减排措施分析

2.1 对柴油机进行降耗减排

对柴油机进行降耗减排,一方面要加强柴油机的节能技术革新,通过新技术的应用,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节能柴油机的内部结构见图2);另一方面是要加强对柴油机的燃油情况的检修,专门的技术人员要根据农业机械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燃油和其他排放不达标的机械进行及时的检修以提高机械功率,降低硫化物的排放。

2.2 大力推广复式作业农机装备

复式作业农机设备的应用,能对农作物进行一次性完成作业,例如对玉米的机械化收获,对小麦的免耕播种等。在推广复式作业农机装备的同时,还要淘汰掉高排放、高能耗的旧的机械设备,积极推广高性能、大中型的现代化农业机械。

2.3 提高人们的节能减排意识

现代农业的推进,有赖于人们节能减排意识的提高,首先要对农民进行环保和节能方面的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让农民意识到农业机械高耗能问题产生的重大的能源浪费;其次还要加强农民对农业机械规范性操作的培训,实现农民机械方面的规范化操作,从机械使用的各个环节做到节能减排;最后要在农村设置专门的农业机械服务点,由专业的技术操作人员对农民的疑难问题进行及时地解决。

2.4 减少农业机械的小田地作业

农业机械在进行小田地作业的过程中,不仅会浪费大量能源,还会产生很大的环境污染。通过对农村各户村民的责任田的合理划分,减少小块田地的数量,最大限度地实现大面积机械化作业,在提高农业耕种效率的同时,也有效地实现了农业机械的节能减排。

2.5 国家要加大机械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

农业机械生产高耗能问题的解决有赖于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基于农民机械技术缺乏的现状,国家必须增加对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通过技术的改进,减少农业机械高耗能的现状,以促进现代农业的实现。

3 结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势必要加大对农业用油的使用,如何在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是今后农业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秦海生.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J].农村财政,2011(03).

[2] 张睿.农业机械化柴油消耗趋势分析与节能战略措施[J].农业工程学,2009(09).

农用机械行业分析篇3

关键词:农业机械;环保节能设计;现状

0引言

从近些年的发展情况来看,节能环保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发展的共识,每个国家都在环保节能理念和应用层面进行着努力。作为我国这样一个大国,机械领域是能源消耗比较严重的领域,所以加强对机械的环保节能设计就显得比较重要,通过从理论上对农业机械环保节能的设计研究分析,就能为实际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1农业机械的发展现状以及环保设计的重要性分析

1.1农业机械的发展现状分析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关键性作用。从我国的农业发展情况来看,和发达国家相比较来说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在生产机械化的程度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利用,能有效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近些年我国也在农业机械化农具的普及方面做出了努力,从而就为我国的农业发展给予了很大的推动[1]。在农业机械装备的整体水平上得到了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研发以及技术推广工作逐步得到了落实,并对国外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进行了引进,这就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但是从机械环保节能设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1.2农业机械环保设计的重要性分析

农业机械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自不必说,而要想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就要充分重视农业机械的环保节能设计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农业机械设计长久以来都是运用的传统方法,这就存在着诸多弊端,对能源资源的消耗比较严重,并会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在近些年我国的农业机械设计的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机械设计也在向着低能耗以及环保的方向迈进发展。对于报废的农业机械零件的回收利用,对减轻农机产品生命周期末端压力就起到了积极作用,对环境污染的程度也大大的降低了[2]。农业机械环保设计是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在环保节能的设计层面得到了充分重视,才能真正有利于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2农业机械环保节能设计的方法和发展趋势

2.1农业机械环保节能设计的方法分析

农业机械环保节能设计需要有正确的方法,如此才能保障设计质量的提高。首先在成本分析以及应用材料的选择方面就要充分重视。在对农业机械的初期设计过程中,就要对机械产品后期报废的回收以及再利用充分考虑,充分做好成本分析,以及对污染物成本进行分析。对机械产品的归类以及回收利用就能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3]。在机械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就要选择对环境污染相对比较小的材料加以应用,注重市场上的环保材料应用,只有在材料上得到了科学选择,才能真正有利于农业机械的环保节能设计。要选择无毒害以及资源丰富的材料,避免采用稀缺资源的材料。农业机械的环保节能设计过程中,就要充分重视农业机械易拆卸设计。对于春播时期的农业机械的使用频率就比较大,所以在机械的设计过程中,组件就不能太复杂,要比较容易拆卸和维修,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所以在进行机械设计过程中,就要注重模块化的设计,这样能有效增加农机品种的规格,同时也能大大缩短机械产品的生产周期,从整体上降低生产成本。在这一设计下就能有效实现环保节能的作用效果。农业机械的实际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对发动机燃料的选择,内燃机的主要燃料就是汽油以及柴油,燃料燃烧后悔放出有害气体,为能有效将这一弊端得以解决和缓解,在机械节能设计过程中,就要注重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对沼气以及氢气等作为环保型发动机的燃料,尽量降低柴油燃料的消耗,这样就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4]。

2.2农业机械环保节能设计发展趋势

农业机械环保节能设计的优势比较突出,在生态环境上以及经济上都有着显著优势。通过环保节能的设计,就能有效降低在农业机械制造以及应用和维护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能大大控制能源的消耗。环保节能机械的设计对节约种子以及化肥农药的用量比较有利,这就从经济上得到了很大程度节约[5]。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环保节能的设计目标将会实现,并在这一设计下的产品应用也能广泛化呈现。环保节能设计是农业机械发展的趋势,对人类的健康生活也有着保障作用,能有效推动我国的农业发展。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实施,也使得农业机械设计要向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要积极促进农业机械设计的环保节能成为其核心设计,对传统的农业机械出现的漏洞要及时性改善。国家方面也要对农业机械的设计创新给予大力支持,从专项资金的完善建立下,激发机械环保节能设计人员的积极性,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为我国的农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农业机械的环保节能设计,就要充分重视从实际出发,不仅要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还要注重对能源资源以及环境的节约保护作用发挥。通过此次的理论研究,希望能有助于实际农业机械环保节能设计的效率提高,为其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少东,岳和坤.降低农业机械燃油消耗的措施[J].现代化农业,2015(01)

[2]李莉.节约型农业呼唤智能化农业机械[J].南方农机,2014(01).

[3]陆克久,代西良.农业机械环保设计分析与对策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5(05).

[4]杜长征.我国秸秆还田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农机化研究.2014(07).

[5]周清,杨淑玲,黄刚.浅谈我国农业机械的节能环保[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5(04).

农用机械行业分析篇4

关键词:农机补贴 技术创新 引导

近年来我国逐渐提高了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国家对农机具实行补贴政策,主要是为了利用国家的资金投入引导农民积极购买先进的农业机械产品,降低农民的生产强度,降低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的能力,实现农民增收、粮食增产目标。

1.农机具补贴资金政策在农业机械化过程中的推行趋势研究

自2002年开始中央机关1号文件下发了农机具的补贴资金政策以来,作为惠农支农政策中“四补贴”的主要内容,国家对农业生产集体组织以及农户在进行农业机械购买过程中执行直接资金补贴政策。2004年至2012年,连续多年颁布的中央1号文件均对农业机械化的措施、要求进行了明确,逐渐增大了对农机具的补贴力度,并不断扩大了实施的范围,能够直接获得资金补贴的农机具种类多种,且补贴标准日益提升。以2004年至2008年为例,中央对于农机具的补贴由最初的0.7亿元增长为40亿元,短短的5年时间之内补贴资金额度翻了6番,而在对资金补贴政策的推行效果来分析,资金补贴政策对于我国第一产业――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提升,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1]。

2.农机具补贴资金政策对农业机械化的导向作用分析

2.1.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农机具补贴资金政策分析

农机具的资金补贴政策是一项明显的惠农强农政策,同时其也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引导政策[2]。该政策的实施具有2方面的重要意义:其一该政策是对《促进农村机械化法》的落实,其二实现国家宏观调控发挥效果的实际需求。这一政策对农民购买机械化农机具提供政策扶持,并通过确定农机具的机型以及种类,对农民购买农业机械行为进行鼓励,鼓励服务质量高、环保节能、可靠安全、先进技术以及实用性较强的农机具,实现农机具的及时更新以及结构调整,实现调整农机工业结构以及促进机械技术进步的目标。

当前农业正推行结构调整,对机械化农机具的运用已经从最初的产中应向产后、产前推进[3]。而广大农村的粮食生产已经开始向生产优势经济作物方向发展,并从最初单纯的种植业,向加工行业、畜牧业衍生,所以农机具的补贴政策方向朝着茶叶、棉花以及生产急需的机械作业农机具方向延伸,满足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作物生产需求。国家的补贴资金政策还呈现出这样一种导向性:向加工处理的机械技术设备实现政策倾斜,向实现并产品的附加值以及商品率所需的设备方面倾斜,这些都能明显显示出政府在提升农业附加值、经济效益方面的导向性。

2.2.引导和调整农机具产品的结构

在发挥农机具现金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现代农业的机械化过程中,以山东省某县为例,相关部门从本县的农业结构出发,研究了当地机械化农机具推广重点工作,对每年的重点机械工具补贴以及补贴范围进行合理调整,并调动当地的农机具生产企业的积极性,从农村市场的需求出发对产品结构实现调整。例如,2009年之前,该县的拖拉机生产企业主要生产联合收割机,2010年每县基本实现了收割小麦的机械化操作,因此将收割机不再归入现金补贴的范围,当地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的生产结构,研究开发了与当地实际需求符合的水稻收割机以及收割玉米的机械设备。这一农机具的现金补贴政策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发展机械化水平,与广发农民的农机具设备需求相符合,获得良好的市场反映。

2.3.引导构建了多元化农机具的投入机制

实施现金补贴政策,能记到程度调动农民参与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的积极性,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引入社会资金的投入,而随着中央对农业财政支持力度的增加,也能有效提升农民购买农机具的热情,丰富农业机械的种类,扩大受益农民范围,下表以2004年至2008年为例,列出了几年间农机具补贴资金的类型以及机械化发展状况。

2.4.加强了农机具工业的发展

自购置农机具现金布特政策落实以来,国内的农机具工业已经连续多年维持快速增长的趋势[4]。截止2012年,农机具企业的工业增加值达到了3115亿元,较之上年提升幅度超过了20%。换句话说,现金补贴政策扭转了农业机械效率下降以及产销滑坡现象,刺激了农业机械的购买需求,促进了农机工业行业的发展和繁荣[5]。在促进农机具的做强做大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当前,农业机械的社会化服务向着一定的深度以及广度进行拓展,在农机具现金补贴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作用下,广大农村的作业企业、农机具协会、合作社以及农机具大户等农业服务性质组织不断成立出现,更加提升了农机具在农业产业化、社会化以及市场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农机具的应用方面,以山东省为例,2012年该省补贴多种农业机械总共为44.7万台,农机具补贴资金为13.7亿元,全省超过20多万户农民直接受益。

3.结语

近年来,中央加强了对农机具的现金补贴,极大促进了农机具市场的发展繁荣,同时拉动了广大农村的农机具工业发展。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各地为了实现建设现代化农业的目标,必须在全面提升农机具现有水平的基础上紧抓优惠政策,对各地农业发展的优势进行分析,积极发挥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实现农业机械的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巧玲,张之桐,平刚.上海郊区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展[J].上海农业学报,2010,26(3):34-35.

[2]安轶超.浅析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展[J].当代农机,2009(7):67-68.

[3]曾平欧.平阳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成效和问题和对策分析[J].中国农机化,2010(4):89-90.

[4]曹志义,张铁军.研究农机购置补贴与农户增收效果的分析问题[J].机化研究,2012(4):45-46.

[5]李军富.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发展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9,31(3):76-77.

农用机械行业分析篇5

关键词:农业机械现代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 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S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6-0224-01

引言

在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较为重要,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制定完善的技术应用方案,创新技术方式,提升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程度,保证可以满足农业的发展需求。

一、农业机械现代化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使用特点

1.使农业机械智能化水平得到提高

在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其智能化水平,主要因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包含着电控技术与计算机设备等,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逐渐提升其智能化程度,拓宽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渠道,提升机械设备运行效率与质量,增强其发展效果。

2.农业机械功能得到扩展

在农业机械现代化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并不是单纯应用一项技术,而是将一系列的技术融合在机械设备中。

3.农机自动化水平得到提升

在农业机械发展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可以发挥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与其他先进技术的作用,增强机械设备生产准确性,使其可以更加规范的投入到农业生产中[1]。

4.使农业生产更加人性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包含着电子监控技术与故障自动诊断技术,在农业机械设备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系统可以自动检测出其中存在的故障隐患问题,使用者可以通过警报发现故障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2]。

二、农业机械现代化中使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

1.电子信息技术在农机现代化中的使用

在农机现代化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科学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搜集机械设备的数据信息,并对其进行全面的改善,保证可以满足机械设备使用者的需求,提升农业机械设备的现代化水平。

2.CAD技术在农机现代化中的使用

在应用CAD技术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设备的作用,提升农业机械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利用二维设计方式与三维设计方式提升农业机械设备设计质量,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真实需求。

3.GPS系统在农机现代化中的使用

在应用GPS定位技术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要制定完善的系统规划方案,发挥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作用,提升农业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保证可以增强GPS技术的应用效果[3]。

4.电液比控制技术在农机现代化中的使用

农业机械设备技术人员在应用电液比控制技术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液压阀进行全面的理,保证可以提升机械设备液压阀机械设备的使用水平,发挥电液比控制技术的应用作用。

5.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农机现代化中的使用

在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制定完善的技术方案,获取准确的机械设备数据信息,并根据相关数据信息对其进行管理,保证可以提升农业机械设备的应用水平,为农民提供便利的生产设备。

6.监控技术在农机现代化中的使用

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发挥监控技术的作用,利用监控技术及时发现农业机械设备中存在的故障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以此提升其工作质量。

7.PROE建模在农业机械现代化中的应用

PROE建模方式,就是利用基层数据库对其进行处理,与传统的CAD数据库相比较,具有较为良好的优势,可以提升设计工作质量,将各类独特的数据结构整合在一起,保证产品设计工作的便利性与优化性,在提升产品生产质量的情况下,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首先,在应用此类技术对零部件进行设计的时候,相关设计人员可以对零部件进行规划设计,然后利用PROE建模方式,为其提供造型工具,保证可以满足现代化设计要求,提升三维零部件模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在建模之后,要对其后续机械设备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保证可以提升装配仿真工作质量。其次,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开展运动仿真处理与分析工作,就是利用机构运动仿真技术,添加一些驱动器等设备,保证在运动期间,可以实现良好的运动,模型。同时,工作人员需要明确组成部件位置与速度,并对其参数进行全面的分析,根据相关参数对模型的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以此提升零件机构的配置质量。同时,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机构仿真方式,对运动与力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保证可以明确运动量与运动副之间的关系,并对部件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在开展测量工作的情况下,得到真实的数据信息。在对此类模型进行处理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其运动轨迹。在仿真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者需要做好总体方案的规划,在计算机中呈现出二维或是三维实体造型,并对其进行全面的优化。利用三维设计软件PROE开展相关设计工作,除了可以对其强度与力学进行分析之外,还能利用模具设计方式完善其功能,提升农业机械设备设计工作质量,优化其发展体系,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因此,农业机械设备设计人员必须要全面推广此类技术,并对其进行优化处理,促进机械设备机电一体化的全面发展。

四、农业机械机电一体现代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向着光电一体化的方向进步。相关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应用加工激光技术与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整合在一起,建设先进的传感系统与动力系统,对农业机械设备的数据信息技术全面的处理,保证可以提升其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减少农业机械设备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

第二,向着柔性化与智能化整合方向发展。农业机械设备柔性化,就是分配系统的自律性管理,可以建立独立的管理机制对其进行管理,应对各类农业机械设备突发事件。在未来的发展中,为了可以提升农业机械设备的运行质量。

结语

在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科学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整合各类技术方式,提升其工作质量与效率,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满足当代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要求,逐渐优化其发展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新国.农机离合器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5(11):147-147.

[2]刘学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举例[J].农业与技术,2013(5):8-8.

[3]李琦.机电一体化技术助力农业机械现代化[J].农业与技术,2013(5):11-11.

农用机械行业分析篇6

目前,人们对于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不断攀升,农产品需求从数量追求扩大到质量追求。现代化农业生产环节中专业机械设备的应用是必然的,机械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保证农业产量的关键,满足人民的实际需求标准。对于农业机械系统故障远程监测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供相关人士进行参考。

关键词:

农业机械;故障;监测;技术

目前,我国处在经济与社会加速转型的过程中,各行业领域体系不断的完善改革。农业的长久性发展必须依靠机械设备和现代化专业处理技术的支撑,应用高效合理的方式对于农业机械设备的故障合理监测,加大设备问题的重视程度,采取措施积极预防或解决,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1模块化原理

农业的机械系统整体是复杂且庞大的体系,应用模块化将系统内部化繁为简。对于农业系统内部存在的各种故障分析发现,系统内部不同的机械装置单元和具体的结构特点完全不同,安装的时候密集程度较高,故障检测过程无法有效的展开故障定位。不同的机械装置单元内部产生的故障对于系统的整体执行力产生影响,严重的时候会造成执行机构的故障。所以整个系统内部的机构模块化,对于不同的装置单元各种经常出现的故障展开全面的编码、检测,利用串码读取过程实现机械系统故障模块的发现,对于出现故障的位置进行处理。例如获取的终端编码为D101的时候,经过编译后获得的信息是液压泵的原动力无法满足实际额定数字。那么相关管理人员直接的发现产生故障的位置,采取准确有效的措施及时处理,避免非必要的损失。

2远程监测系统结构

国内的网络传输方式包括无线传输和有线传输两种,根据农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和环境,保证系统终端的设备对于整个农业机械设备系统进行有效检测的最快方式为无线传输。建立通信协议后,对于农业机械系统内部不同设备中的装置单元故障设定对应的代码,通过采集卡进行控制,即时的向系统服务中心的处理器传递数据包,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上,最终实现管理人员对于设备的远程管控和管理。针对故障的代码进行采集的过程本质为比较的环节。将中心服务器存储的不同故障和农业机械设备中的不同单元中的模拟量综合对比分析,如果收集到的数据资源和故障模拟设定数值之间的结果比较接近,或是已经达到设定的数字标准状况下,系统中心的服务器会将故障的模拟量转化成为编码,将具体的编码通过输出展示到终端的设备上。相反状况的时候也输入对应的代码,终端显示器上表达的数字为正常。系统中包括动力机构、传动机构、电控机构、液压机构、行走机构、执行机构、采集卡PLC、通过无线传输转送到中心的数据处理服务器中,借助3G/4G/GPRS等展现在终端设备上。

3振动检测

目前农业机械设备中最常见的一种处理技术为振动检测诊断技术,其被应用在机械设备的故障类型、故障位置、故障原理的检测工作中,振动检测技术结合原本设备的固定振动方式和整体状态综合判定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下,进一步确定故障是否存在。利用机械信号的收取、放大、对于振动的峰值进行显示。振动的信号是设备整个运行状态的一种体现,其中含有丰富的故障信息,振动特点是运行状态是否良好的标志。振动诊断技术的发展经历较长时间,如今理论已经相对完善,综合的诊断结果相对准确。不足之处在于其关系到信号处理知识、振动测试知识、信息传感知识,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需求比较高。农业机械设备出现故障的状况下,利用振动检测方式关键对于叶片、曲轴、齿轮、轴承等转动部件进行检测,不同的部件在运行过程中会互相咬合,咬合后产生不同程度的振动,对于其振动的规律进行分析和掌握,进一步判定故障是否出现。振动检测方式被广泛的使用在初期的检测诊断环节中,检测过程依靠专业人员多年的工作经验、眼力、听力,对于设备的实际运行过程不会产生过多的干扰,检测的方式简单快捷。农业机械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专业的生产人员会对于设备的振动原因和具体的振动类型定期的进行记录和总结分析,分析设备的振动幅度、振动速度、振动频路等,结合特性参数综合考虑,结合应用传感器技术设备进行具体数据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借助现代化的模拟信号转化器,将整理后的数据通过模拟变化成为数字的信号,最终将数字信号包含的信息转移成为实验的图谱,显示在操作终端上,专业的技术人员可以参考和分析。

4油分析

农业机械大部分应用在露天的自然环境下,几乎每台的专业机械设备作用与上百亩的土地,作业过程中受到阳光的暴晒,遭遇恶劣的阴雨风沙天气。如果出现较严重的风沙,很多固体颗粒快速的聚集到农机内部的零部件中,长时间下去,农业机械内部的转轴、齿轮、叶片等部位被颗粒影响,颗粒逐渐的进入到油中,对于的作用产生负面影响。对于机械设备中油集中的区域进行数据采集,通过实验处理,分析最新的油液粘稠度,对于外在污染物的污染程度进行判断,最终确定农业机械的磨损状态,判定故障出现位置,对于很多的隐患进行处理。

5异响诊断

农业机械运行时不同部位会由于高速的咬合作用形成机械性振动,振动同时产生声音,振动是产生声音的原因,如果声音的反馈是正常表明振动正常,机械正常运转,反之说明机械存在故障,不同类型的声音异常或噪声都是一种故障的反馈。部分具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对于故障形成的声音和正常运行的声音可以进行准确的判定,对于出现异常声音的部位或区域链接段进行检测,准确的判定故障位置。通常状况下,不严重的故障出现后,通过人工对于机械噪音进行检测就能够判定,借助主体的能动性,配合辅助收声器、或是人工的声音放大器等,对于不同部位的噪声判别,分析机械的运转状况,确定最终的故障位置。工作人员借助频谱分析方式对于机械故障部位进行准确的定位,频谱分析是利用仪器,对于机械发生的声级、声频率、进行收集,制动具体的频谱图,对于噪声综合分析。

6红外测温

利用红外测温的仪器对于农业机械内部零部件的发热温度及时的检测,该技术包含于仪器诊断技术类型中,全称为红外测温诊断技术,应用的技术原理利用热量升温,农业机械设备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后,机械内部的零部件由于摩擦会产生热量,造成温度变化。对于检测区域单位进行控制,温度超出正常的区间范围时候,测定数据资源会通过数据线传送到计算机中,电脑对于反馈的数据综合判定,分析温度异常的原因,系统发出提示,方便采取解决措施,避免事故的出现,延长整个设备的使用期限。

7智能化诊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农业机械设备得到快速发展,对应的具体应用的范围更加广泛,同时农业机械故障的诊断面向更加综合、智能化、融合化、科技化的方向进步。智能化的机械故障诊断技术含有遥感技术、仿生学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神经网络技术、数据库系统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很多的技术已经被投入到实际应用中,借助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神经网络技术综合建立的智能化专家体系,对于各种机械故障进行随时的诊断,系统内部包含农业生产行业的专业理论以及各种资源信息,还包括不同类型的机械故障诊断和维修资源,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中将发现的问题通过系统上传,最终获取专家的解决方式。诊断树是一种流程图,建立在测试集、判据集、故障树结果上的一种创新。对于故障进行确定,应用故障传递理论、判据集确定理论,对于全局进行优化搜索。诊断树分析方式是从整体到各个环节的一种细化分析处理手段,对于系统的薄弱环节优化处理,对于农业机械设备的故障进行准确的预测和诊断。农业机械设备的运行环节是一种逐渐变化的动态,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机械由完好逐步发展到出现问题发生故障,中间状态时利用模糊理论判定。故障的不明显模糊集合,利用隶属度函数,根据对应的隶属度来分析症状的整体倾向性。模糊诊断方式根据特征和模糊关系建立矩阵,对于不同故障的原因隶属度,分析最终的倾向性,避免很多不可避免因素形成的负面作用。总而言之,结合国际的技术发展水平,应用科学的手段对于农业机械设备的运行进行准确的诊断和监测,深入的分析农业机械系统出现故障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解决方式,降低维修的成本,延长使用期限,切实提升农业机械设备的性能,保证农业生产的良好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梁永红.浅析现代农业机械故障诊断技术[J].福建农业,2015,(4):92.

[2]陈明.浅谈农业机械系统故障远程监测技术[J].河南科技,2014,(5):97.

[3]袁楚明,陈幼平,周祖德.机械制造设备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技术[J].机械与电子,2001,(2):54-57.

农用机械行业分析篇7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想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就必须不断降低农机作业成本,通过对作业成本进行分析,以成本核算指导生产,降低作业成本促进生产力提升。本文以上海光明种业有限公司稻麦种植为例,对成本核算在农机作业成本中的应用进行了实际分析,希望能够为同行在农机作业中的成本核算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作业成本;成本核算

农业机械设备是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体现企业实力的重要方面[1]。农业机械作业运行成本是构成整个经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作业成本控制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经营成本。

1农业机械作业成本的组成

现代农业机械作业成本是由机械成本、油料成本、劳动力成本、企业的一般管理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等5项费用组成[2]。把这5项费用划分为两大类,即变动成本费用和固定成本费用。变动成本费用是按单位作业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费用,它的总额是随着所完成的农机作业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固定成本费用则是单位时间内规定的定额费用。

2成本核算的应用实例

上海光明种业有限公司跃进作业区农机站所属耕地12693亩,主要进行稻麦两季的轮作生产以及小部分西瓜地的回收工作,现收集该单位2014年度农机作业相关成本数据进行成本核算分析。

2.1作业指标完成率

2014年度农机作业考核总成本为2065560元,作业完成总标亩为334233,考核标亩作业成本为6.18元,主要包括燃料费、修理费、民工费、水电费及其他费用;实际全年作业总成本为1958069元,标亩成本费用为5.86元,由此可计算出:单位作业成本计划完成率=(5.86/6.18)*100%=94.8%节约费用(元)=(6.18-5.86)*334233=106954作业总成本计划完成率=(1958069/2065560)*100%=94.8%计算后的指标完成率低于100%时,表示农机作业成本有所降低;由成本降低而节约的费用为106954元。

2.2成本因素分析

以上海光明种业有限公司跃进作业区2014年度农机作业成本的记录进行农机作业成本因素分析,其中机械成本主要是修理费及零配件费用;油料成本包括机械使用的主油和副油(柴油、黄油、两用油、三用油、机油等)[3];劳动力成本主要为农忙期间请的民工费用,合同制固定员工不参与成本比较;一般管理费用为农机站日常的水电费和办公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由公司财务部门统计。

2.3盈亏临界点分析实例

该单位为稻麦种植企业,稻麦所欲粮食作物,受国家经济调控,因此企业的盈利性较低。根据财务统计计算出固定成本为4009037元,变动成本为3847688元,通过公式得到贡献毛益为3710280元,贡献毛益率为49.1%,从而得出盈亏临界点作业量为8165044元,实际作业量为7557968元,盈亏临界点作业率为108%。从数据上可以看出该单位农机收入处在轻微亏损状态。以此可以看出该单位应设定好科学有效的设备更新规划,在不影响装备更新的同时尽量降低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以及适当增加作业量,以此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2.4单车核算的应用实例

单车核算具体详实的罗列出每辆机车在每个项目上的费用,根据同类型机车的对比能够分析出许多问题,也是农机驾驶员年终考核的主要依据。现从该单位单车核算表中抽取部分收割机组数据进行分析出5号收割机组作业标亩量最少,配件修理费用确实最多,因为农忙期间发生故障较多影响了作业时间,所以作业量少修理费高。

3成本控制的途径

1)油料的使用对整个农业机械的作业成本费用占用很大,机器能否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的长短,与油的正确使用及妥善保管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应建立与健全油料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4],加强油料管理、减少浪费损失;其次加强技术保养,正确使用和调整机具,是节约用油料的另一重要关键。

2)农业机械在工作中对零配件的消耗比较多,对配件使用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机械成本的控制。通过经营者对所有机械进行定额控制,修旧利废,对有修复价值的配件进行修复再用。

3)绩效工资管理至关重要,要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用作业量和生产效益与员工收入挂钩,对提高作业效率和降低成本直接联系。为此应根据各种作业工序的不同,制定绩效工资的提取比例不同,但要绩效工资提取比例总体额度要控制好,并制定好合理的奖惩制度。

4)实行单机成本核算,能够促使农机工作做到工作有计划、考核有指标和奖惩有依据。

4结束语

实行成本核算管理,通过对经营效益和作业成本的科学分析,为经营者提供成本管理的各项依据,从而降低作业成本。也能够促使员工全面主动地参与成本控制,使市场经济的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汤晓东.我国农机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问题与对策[J].南方农机,2015,(2):81-84+96.

[2]黄朝伟.浅淡农业机械作业成本管理[J].农业机械,2015,(3):137-139.

[3]沈庆怀,王凤海,徐仁昌.必须高度重视农机成本核算[J].农场经济管理,2000,(3):59-60.

[4]卢静.农机推广中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2):173+175.

农用机械行业分析篇8

1 传统农机故障诊断技术

1.1振动诊断技术

由于农业机械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轴承、齿轮、曲轴以及叶片等的转动会产生各种振动,通过对这些振动特征的掌握就能判断是否存在潜在故障。振动监测诊断技术是目前机械设备故障检测诊断技术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是根据机械设备的振动状态和振动特征来判断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潜在故障。一般来讲,振动监测诊断技术在监测过程中对设备无任何干扰,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具有简便易行的优点。以曲轴为例,一般来讲曲轴在旋转过程中会分别在曲轴上径向和切向产生弯曲振动和扭转振动,其中弯曲振动基本不具备破坏能力,而扭转振动就会产生共振,从而可能对机械的破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分析产生的振动类型以及产生振动的原因,根据振动的速度、加速度、振幅等对可能发生的机械故障进行分析,通过传感器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A/D转换器将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将数据转化为图谱并通过显示器显示在电脑屏幕上,供工作人员分析。

1.2油样分析诊断技术

农业机械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在工作过程中大量的风沙可能会进入到机械零部件中,由于轴承等的转动作用会导致这些沙土进入到油中,另外齿轮自身的磨损也会产生各种形状的磨屑,因此通过将油提取出来,分析其内在成分、液体粘稠度、污染指数等就可以得出机械的磨损情况,从而发现其潜在的故障隐患,便于分析。

1.3噪声监测诊断技术

农业机械在运转时各个部位都会产生机械振动,伴随这些振动就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噪声,正常运行的噪声与故障噪声有较大区别,通过对这些部位的噪声进行检测,就可诊断出机械可能存在的故障位置。在实际工作中,可采用人工检测和频谱分析两种方法,其中人工方法就是利用人耳、声级计、声音放大器等对机械噪声的分辨来判断机械运行是否正常,并粗略判断机械故障产生的部位;而频谱分析法则是在噪声产生部位加装仪器,利用对噪声的声级、声频率等进行采集并生成的频谱图对噪声产生部位以及噪声类型进行分析。

1.4红外测温诊断技术

红外测温诊断技术就是利用农业机械在运行过程产生的摩擦温度,并利用红外测温仪器对零部件的温度进行监测,看是否存在温度异常部位,温度数据会反应在计算机终端上,一旦出现有温度异常升高现象,系统及时报警,以便工作人员及时采取相关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延长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2 最新农机故障诊断技术

2.1智能诊断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跨学科技术的实际应用,以及农业机械复杂程度的日益提高,使得如今的农业机械故障诊断技术已经向着多学科、多技术、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智能化的机械故障诊断技术主要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神经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仿生学技术以及遥感技术等发展起来的,如将计算机技术、神经网路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结合起来,建立智能化的专家系统,将本行业以及各个相关领域的专家经验和思想录入到数据库内,并能通过自学习以及自适应等对实际工作中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将实际工作中需要专家分析的问题通过系统分析来实现,一方面充分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排除了在人工分析过程中造成的主观性误差,使得农业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准确率更高。

2.2在线实时故障诊断系统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没有一个固定的故障诊断标准,并且很难做到监测数据的实时性,经常是采用上门诊断或阶段性诊断等方式,对农机故障诊断的成本较高,因此可以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在线实时故障诊断系统,将一定区域内的大型农业机械的故障诊断工作集中到一个故障诊断中心,一旦有农业机械发生异常现象,实时故障诊断系统就会报警,故障诊断中心内的专家或在线专家系统就会根据这些异常现象给出处理措施,并及时将处理建议提供给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在线实时故障诊断系统,一方面可以对农业机械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降低检测和诊断成本;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将处理故障的经验归集到系统中,以便日后借鉴。

3 结束语

上一篇:微观经济学均衡点范文 下一篇:绿化工程审计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