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物资范文

时间:2023-02-24 14:24:25

农用物资范文第1篇

一、预测分析

(一)化肥需求稳中有增,供应平衡有余,价格稳中有降

国内市场:根据国家农业部门关于化肥施用量的统计,**年农用尿素施用量只有2900万吨(实物量,未考虑复合肥中的氮元素),而同期我国尿素产量为4200万吨,供大于求的局面早已存在。截止目前,我国尿素的生产能力大概在4500万吨左右。从今年市场供应来看,今年的氮肥生产量比去年的产能增加了600万吨,而磷酸二铵,包括复合肥,比去年增加了250万吨,因此,今年的化肥供求关系是平衡有余。此外,国家为了保证国内的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在出口政策上进行了一些调整。首先对尿素出口增加了出口关税,由原来的15%调整到30%(1-9月份按30%的税率,10-12月按15%税率计征尿素出口季节性暂定关税),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氮肥的出口,为保证国内氮肥资源的供应,起到非常好的保证作用;对磷酸二铵、磷酸一铵的出口暂停了退税,相对来说增加了国内磷肥供应量;钾肥供应量持续增加。因国内钾资源缺乏,钾肥的生产和进口均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青海百万吨钾肥项目的实施和新疆罗布泊钾肥项目通过国家核准都将大幅度增加国内钾肥的供应量。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年、**年和**年国内钾肥产量分别为164.49万吨(折纯,下同)、206.34万吨和232.6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52.2%和22.1%。同时,因钾肥属于鼓励进口的肥料品种,不受配额限制,近年来进口数量持续增加。据海关数据显示,**年、**年和**年1-11月我国氯化钾进口量分别为373.8万吨(623万吨实物)、430.8万吨(718万吨实物)和486万吨(810万吨实物),目前国内港口钾肥库存较多。据上判断,国内化肥供应的趋势是供求平衡有余,价格将呈下降趋势。

区内市场:从市场供求关系上看,新疆氮肥产量已达到200多万吨,每年氮肥需求在150万吨左右,市场供应充足;磷肥、复合肥等肥料,新疆农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兵团农资公司、中石油乌鲁木齐石化销售公司已组织了足够的货源,完全可以保证农民的购买需求。在价格管理上,生产环节继续实行政府指导价,流通环节仍实行进销差率控制的政策。另外,一批大型化肥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如**年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化肥扩能项目和库车华锦年产50万吨化肥项目都将投产,共新增产能70万吨,因此,疆内化肥供应充足,并呈现过剩迹象。预计今年化肥价格尿素每吨在1800元左右,磷肥每吨在2900元左右,比去年下降了5%到10%。

我区农民今年对经济类作物投入的积极性较高,化肥总量的需求要比去年增加10%到15%左右,预计全区250万吨,其中,地方150万吨左右。各主要农资经营部门要加大化肥的储备工作,特别是尿素储备。

(二)农膜市场供需将基本平衡,略有缺口,价格上涨

由于运输距离和历史原因,新疆各塑料制品加工企业在区内农用塑料制品市场上占有主导地位。在平均每年10万吨的地膜用量中,绝大多数是由疆内各生产企业提供。根据新疆塑料协会对59家农用地膜生产企业的统计,**年5-12月期间,已累计产销地膜3.55万吨,加上区内部分小企业生产量(其比例占社会总量的30%左右),全疆各企业已生产地膜产品可达5.07万吨;参考历年地膜生产情况,预计**年1-4月,疆内企业还可生产地膜3.2万吨,两项合计,区内生产企业可供应地膜8.27万吨。据行业资料显示,疆外企业每年供应我区农田地膜大约1万吨(现已进疆0.8万吨),由于今年我区地膜需求增加,预计本期进疆总量将达到1.5万吨。总计,疆内外生产企业可提供农用地膜约9.77万吨。供需将基本平衡,略有缺口。预计**年农膜价格在12600-12800元/吨,比上年上升3-5%。

由于受资金的制约,目前各地库存普遍下降,因此各经营部门应积极作好淡季贮备工作,以确保生产需要。

(三)农药供求基本持平,价格稳中略涨

国内市场:近几年农药生产发展快,农药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竞争十分激烈。各农药生产企业为摆脱困境,纷纷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了产品结构,对农药实行以销定产。因此,**年农药市场供求将基本平衡,农药价格总体上也将保持基本稳定,不会出现大起大落。

区内市场:农药市场正向着新品种、一药多效、高含量、少用量、低毒性的方向发展。**年对这类农药的需求量将增长20%左右,而对传统老品种农药的需求量明显下降。与此同时,生物农药的销售也有一定数量的增加,但比重只占到农药销售总量的5%左右。受化工原料及运费影响,目前市场农药价格小幅上升,涨幅在1%-1.5%。

生产厂家应多生产市场适销对路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经营部门应调整库存结构,并注视市场动态,按照“有备无患”的原则,及时适量备货,防止脱销现象。农技部门应加快新品种及生物农药的推广力度。

二、对策建议

农资问题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因此建议建立新疆农资稳定供应长效机制。

(一)制定相应优惠政策,完善农资储备制度。近几年,由于农资经营企业经营风险加大,资金相对短缺,农资储备能力较薄弱,农资流通部门的“蓄水池”作用很难发挥作用。为此,建议增加地方农资储备规模。

(二)加大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净化农资供应市场。进一步加大农资市场的管理力度,通过打假,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净化农资市场环境。

农用物资范文第2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经研究,决定组织我县广大农民群众、种养大户及科技人员参加自治区科协等九个部门联合举办第九届**春季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暨农用物资交流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时间、地点

参观时间:2008年2月28日——3月1日

参观地点:**科技馆(银川市凤凰北街172号中山公园西门斜对面)

二、会展内容

(一)区内外新技术展示与农林牧渔名特优新良种展销。销售适合我区的粮油、瓜果、蔬菜、林木、花卉、中草药、畜禽、牧草、水产优良品种。

(二)农用物资展销。包括高效低毒残留优质新型农药、肥料、饲料、兽药、农膜、育苗器具、生根剂、保水剂等等。

(三)农业机械展销。中耕机、插秧机、播种机、施肥机、挖掘机、植树机、收割机、饲料加工机具、牧草收割机、打捆机、节水灌溉机械、植保机械、设施农业机械等。

(四)组织科研单位、科技中介机构、种养加工龙头企业介绍致富项目、经验和技术,与农户签订技术服务及种养产销合同,同期举办农业科技讲座和专家咨询活动。

(五)农业科技图书、实用技术光盘等科技图书资料展销。

三、要求

(一)本次交流会是为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组织的一次有关农业生产资料展销的大型活动,为广大群众、种养大户和科技人员提供了一个参观学习和推广交流农业科技及选购销售农业生产资料的大舞台。各乡镇、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干部职工、科技人员、种养大户和广大群众到会参观、学习。

(二)本次交流会安排三天会展时间,为了更好地组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及科技人员参观、学习,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2月28日(开幕式):各组织2000人到会参观、学习;涉农部门各自组织干部职工到会参观、学习。

2月29日:各组织2000人到会参观、学习。

3月1日(闭幕式)组织1000人到会参观、学习。

每天参观时间:上午9:00——下午5:00

(三)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农牧局、林业局、水务局、农技推广中心、科协、科技局、扶贫办、供销社等单位自行组织干部职工及科技人员参观学习。

农用物资范文第3篇

一、工作目标

全面清理整顿规范现有农资批发和零售经营网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在经营方式上由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县供销社分别牵头组建一个农资连锁企业;在供应体系上农资连锁企业分别设置县级农资连锁配送中心、乡镇、村级连锁店3级连锁经营服务体系。2009年9月底前,完成农资供应网络体系的清理整顿和规范,建立新型农资连锁经营网络。

二、工作原则

本着"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整合资源、依法规范、服务农民"的原则,遵守市场经济规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实行市场化运作,网络化配送,努力打造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市场经营主体,从源头上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假冒伪劣农资商品进入我县农资市场。

三、工作方法

(一)统一农资连锁经营网点准入规范标准。根据商务部《农资农家店建设与改造规范》和《市小农资质量安全与规范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县实际,开设连锁店的最低标准为:一是营业面积乡镇级连锁店在80平方米以上,村级40平方米以上,房屋结构牢固,通风条件好,商品经营区、仓储区、生活区相对独立;二是必须有2名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经营人员;三是必须实行"六个统一",即:统一标识、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明码标价、统一台帐制度、统一服务规范。

(二)整顿规范农资经营主体。根据国务院《农药管理条例》规定,对现有农资网点分三种情况进行整顿:一是经县整顿和规范农资供应网络体系工作领导小组验收,符合农资连锁经营网点准入标准的,县农资连锁企业与农资门店签订经营协议,准许加入。二是暂不符合准入标准的,允许在1-2个月时间内限期进行整改,通过验收达到标准后,准许加入。三是限期整改后仍不符合准入标准的或有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的,由工商、农业部门依法予以取缔。供销部门和农业部门要共同做好农资网点的准入审核工作,符合准入标准的经营网点,由农资连锁企业统一向工商部门申请核发非独立核算营业执照。

(三)县农资连锁企业要按照连锁经营的基本规范和内在要求,建立规范经营的长效管理机制,规范连锁经营行为,以规范促管理,做好全县农资商品的供应和市场稳定,禁止销售高毒、高残留农药和不合格的农资产品,加强农资经营人员的培训,不断增强诚信经营意识,提高为农服务水平,确保农资连锁经营健康发展。

四、政策和措施

(一)县财政建立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建设专项扶持基金。每年安排20万元,用于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销售和使用,新农药、新技术及替代农药的推广,农资经营人员培训,化肥淡季储备、救灾农药储备专项利息补贴等。

(二)对连锁企业的信息化改造,门店营业场所的装修和设备、设施投资按现代物流配送的要求,按其投资额给予一定补助。

(三)对农资配送中心所需土地,按工业仓储用地标准优先解决用地指标,并减免相关配套规费。

(四)县农资连锁企业设立连锁店,可持加盖企业公章的营业执照复印件,直接到门店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注册,免予办理工商登记核转手续,工商行政部门对连锁企业经营范围、原则上按企业章程核定,免除农资连锁门店会费等相关费用。

五、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清理整顿和规范农资供应网络体系工作,县政府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县府办、工商局、财政局、农业局、供销社、经贸局、质监局有关负责人为成员的县整顿和规范农资供应网络体系工作领导小组。

(二)明确工作职责。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工作协调,明确职责分工。农业、供销部门要负责做好农资连锁经营网络的建设;工商部门要做好对现有农资经营网点的注销和重新登记工作,简化相关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积极为新组建的农资连锁网点的注册登记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并加大对无证(照)经营、超范围经营和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农资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农业局要会同供销社负责全县农资网点设置的行业管理,组织开展检查考核落实资金、补助等工作。农资连锁网络体系建立后,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全县农资市场的监管,确保从源头上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假冒伪劣农资进入市场,为全县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农资投入品供应环境;县财政、质监、经贸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合力推进农资商品连锁经营网络建设。

农用物资范文第4篇

近年来粮油价格相对平稳,这次涨价一般被专家们解读为“恢复性上涨”,认为这种上涨真实反映了农民的种粮成本,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影响不大,而农民则相应能够带来增收。然而,如果对小麦价格两个月上涨10%的状况如此乐观,就可能忽略一些潜在的风险。

2003年12月,笔者作为农调队成员之一,曾对当年的粮价上涨作过实际调查,结果出乎许多人意料,粮油涨价,农民并没有成为直接的受益者,后来查阅相关报道,发现这种情况并非个别。

首先,粮油涨价有一个传导过程,短短两个月粮油价格上涨10%的实惠很难落到农民口袋,最先受益的是中间商。农民卖粮渠道有限,即使粮油价格上涨,中间商购粮时一般也会压低价格,而且农民卖粮,有不少时候都是为了筹钱用,很容易接受中间商的出价。

其次,现在不少农民还很难及时掌握大城市的粮油价格信息,中间商很容易打时间差,尽可能多地“肥”自己腰包。我国土地是承包到户的,农民很分散,无法形成合力,在粮油定价上没有发言权,常常还不如为数不多的中间商。

而且,近年来化肥、农用柴油、农膜、农药等农用物资价格全面上涨,种粮成本越来越高,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所幸的是,国家免收了农业税,可免收农业税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被农用物资价格上涨抵消了。因此,粮油价格上涨常常是农用物资全面上涨倒逼出来的,其价格上涨滞后于农用物资价格的上涨。

实际上,农民不仅难以从粮油涨价中获益,还常常成为粮油涨价的受害者,而这一点往往被人们所忽略。

粮油价格上涨,往往成为农用物资价格新一轮上涨的信号。每当农用物资价格上涨,一些商人总想方设法通过垄断农用物资等方式,囤积居奇,推动农用物资价格的进一步上涨,给农民带来巨大压力。粮油和农用物资常常在年底涨价,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此时农民要提前买化肥等农用物资,以备春播之用。因此,粮油涨价后,对接踵而来的农用物资上涨也需高度关注。

粮油是生活必需品,其价格上涨往往会成为通胀的信号,拉升农民的生活成本,使他们本能地放大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的担忧,进一步制约了农村消费需求的释放。尽管许多经济学家乐观地将拥有9亿农民的广大农村视为一个潜在的巨大消费市场,但这些年来,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一直非常缓慢,他们对物价上涨极其敏感,对物价上涨的消化能力非常脆弱。教育、医疗、养老等难题的困扰,加上伴随粮油价格上涨而产生的对物价上涨的担忧,有可能使本来就难以拉动的农村消费市场雪上加霜。

如何确保粮油的合理涨价既不影响城市居民生活,又能让农民得到实惠,是非常值得决策者研究的一个问题。

农用物资范文第5篇

一、果树种植的核算方法

果树的分类:果树的分类很多,按地域分,如南方果树、北方果树;按可挂果分,如挂果树、未挂果树;按树势大小分,如幼龄树、成龄树等。

果树的核算分割点(核算周期)是按可挂果树及未挂果树的分类作为核算的分割点,在分割点之前的投入作为“在建工程———果树”核算;在分割点之后的投入作为“生产成本———果树”核算。

“在建工程———果树”主要构成为:开发费用、种苗、地租费、人工费、农用物资、折旧费、其他等。

(一)“开发费用”是指种植果树开发费用,如土地勘测费、财产补偿费、土地征地费、修理梯田、修路、修沟、挖穴、其他等。

(二)“种苗”是指种植果树所使用的苗木费用,包括补苗费用。

(三)“地租费”是指种植果树的年土地使用费,如以征地方法使用土地,则地租费应包含在征地费中。

(四)“人工费”是指种植果树的人工工资,包括工人及管理人员工资。

(五)“农用物资”是指种植果树使用的农用物资,包括农药,肥料,其他防寒、防冻、防虫等物资。

(六)“折旧费”是指固定资产使用折旧费,包括交通工具、机械用具、仓库、厂房、水井、蓄水池、水管、道路、等建筑物、构筑物、交通工具及灌溉设施等折旧。

(七)“其他”是指种植果树费用中除以上项目外的间接费用,包括制造费用的转入。

“生产成本”主要构成为:地租费、人工费、农用物资、折旧费、其他等。

(一)“地租费”是指种植果树的年土地使用费,如以征地方式使用土地,则地租应包含在征地费中。

(二)“人工费”是指种植果树的人工工资,包括工人及管理人员工资。

(三)“折旧费”是指固定资产使用折旧费,包括果树(挂果树)、交通工具、机械用具、仓库、厂房、水井、蓄水池、水管、道路、等建筑物、构筑物、交通工具及灌溉设施等折旧。

(四)“农用物资”是指种植果树使用的农用物资,包括农药,肥料,其他防寒、防冻、防虫等物资。

(五)“其他”是指种植成本中除以上项目外的间接费用,包括制造费用的转入。

“在建工程———果树”根据果树生长及挂果情况,在挂果的当年把“在建工程———果树”一次性转入“固定资产———果树”,果树按生长及挂果情况,参照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计提折旧。笔者认为,果树计提折旧的期限,最长不宜超过20年,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和产品生产周期性,虽然有的果树能挂果30年,但果树到了后期果质会变味,果实会变小,所以需要更新换代。

“生产成本———果树”成本的结转。果树生产成本按果树的品种及批次进行成本的归集,在采收时(成熟季节)根据技术部的估产产量报告,按估产单位成本进行生产成本的结转。在采收结束时进行一次性调整,也可根据采收产量情况,随时调整。在采收结束之后发生的成本费用,归集在下一批次的成本核算中。

“制造费用”是种植分摊的间接成本费用,其归集的对象是那些不能直接分清使用对象的费用归集,其分摊的方法可按果树的种植面积及种植株数来进行。当存在挂果及未挂果的情况时,也可按使用工时来进行分摊,或按比例分摊。

二、蔬菜种植的核算方法

“生产成本———蔬菜”的成本构成为:地租费、人工费、农用物资、折旧费、其他等。

(一)“地租费”是指种植蔬菜的年土地使用费。

(二)“人工费”是指种植蔬菜的人工工资,包括工人及管理人员工资。

(三)“农用物资”是指种植蔬菜使用的农用物资,包括农药,肥料,其他防寒、防冻、防虫等物资。

(四)“折旧费”是指固定资产使用折旧费,包括交通工具、机械用具、大棚、仓库、厂房、水井、蓄水池、水管、道路、等建筑物、构筑物、交通工具及灌溉设施等折旧。

(五)“其他”是指种植成本中除以上项目外的间接费用,包括制造费用的转入。

“生产成本———蔬菜”成本的结转,蔬菜的生产成本按蔬菜的品种及批次进行成本的归集,在采收时根据技术部的估产产量,按估产单位成本进行成本的结转,在采收结束时进行一次性调整,也可根据采收产量情况,随时调整。在采收结束之后发生的成本费用,归集在下一批次成本核算。

“制造费用”是种植分摊的间接

成本费用,其归集的对象是那些不能直接分清使用对象的费用归集,其分摊的方法可按种植品种在地的天数乘以亩数来进行。因蔬菜的种植天数较短,一般一年内都能复种二至三茬,所以分摊有些因难。

关于种植蔬菜基地“空地成本”的归集处理,空地成本是指未种植农用作物,但还需要使用农用物资、人工费用、还有地租的支付等。根据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原则,如果费用较小,可直接归集到生产成本;如果费用较大的,要具体分析处理;如造成空地是自然原因不能种植,如休耕期、天气干旱缺水等,记入“营业外支出”或“管理费用”,如是生产必须的,可直接进入“生产成本”。

例如:某基地种植面积为500亩,其中西兰花种植250亩、甘兰种植200亩,空地面积50亩,西兰花、甘兰的在地天数1个月(30天),空地的天数1个月,本月的“制造费用”归集为30000元,每亩每天分摊的制造费用=30000/(250×30+200×30+50×30)=2(元)/亩,本月西兰花应分摊的制造费用=2×30×250=15000(元),甘兰应分摊的制造费用=2×30×200=12000(元),空地应分摊的制造费用=2×30×50=3000(元),如空地未种植是天气干旱的原因,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西兰花

(制造费用转入)15000

生产成本—甘兰

(制造费用转入)12000

营业外支出3000

贷:制造费用30000

如空地是下次种植蔬菜必要的时间准备,直接借记:“生产成本—蔬菜(制造费用转入)3000”。

农用物资范文第6篇

为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稳定我区粮食生产,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年粮食生产指导性计划的通知》(政办[]31号)文件精神,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4.7万亩的指导性计划进行分解下达(见附件),并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抓好落实。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保持今年粮食稳定增产,对于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消费价格水平,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区是粮食的主销区,粮食产需缺口大,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性,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切实加强对粮食生产的领导。要坚持“政府保面积,部门保产量”的原则,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千方百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确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区政府将建立粮食生产责任考核制度,年底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考核。

二、落实政策,确保面积。全面落实中央和省里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使政策深入人心,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资金监管,将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农作物良种补贴、粮食订单补贴、农机具购机补贴和水稻种植保险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及时兑现落实到位,认真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建立完善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长效机制,确保种粮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要把落实粮食生产指导性计划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精心组织,强化督导,把粮食生产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村到户到田,确保完成粮食种植面积。要贯彻落实省、市政府防止耕地抛荒的有关政策,引导代耕和促进耕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鼓励适度规模发展粮食生产,杜绝可耕地抛荒,挖掘粮食生产潜力,最大限度地提高耕地利用率。

三、科技增粮,提高单产。坚持以科技为支撑,发展我区粮食生产。一要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在严格执行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区保护制度的基础上,着力建设一批高标准粮田示范区,提高耕地质量。强化农田水利建设,修复农田水毁工程,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搞好田间灌排渠系,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实施“沃土工程”,支持农民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二要加快粮食品种更新。扎实推进粮食种子工程,完善种子生产基础条件,加快良种引进、选育和技术创新步伐,尽快培育和引进一批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稳定性好的优良品种,在搞好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加大推广力度,规范良种引进推广秩序,引导农民积极应用优良品种,进一步提高良种覆盖率,为粮食增产打好基础。三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各乡镇要以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为抓手,推广一批科技含量高、增产效果好的粮食“五新”成果,主攻粮食单产,发挥科技增粮作用。重点抓好优质高产良种、超级稻高产栽培、再生稻高产栽培、马铃薯脱毒种薯和稻草包芯栽培、甘薯脱毒苗、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等关键措施的推广应用,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实现农机农艺结合,大力推进粮食作物“五新”成果进村、入户、到田,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推动大面积均衡增产。

四、强化服务,做好保障。当前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须强化服务,做好保障,确保今年粮食生产有个好的开局。一要加强生产技术指导。进一步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广大基层农技人员要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服务农民、服务农业生产上,要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选择优良品种,适时早播,培育壮秧,传授栽培技术,指导科学田管,及时防治病虫害,指导早稻育秧,提高农民种粮水平,为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优质服务。二要保障农用物资供应。把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的保障供应作为服务农民、服务粮食生产的重要手段,及早做好各种农用物资的准备,确保各类农用物资货源足、质量优、价格稳。工商、质监、农业、物价等部门要联合行动,在春耕备耕期间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和哄抬农资价格的不法行为,保障生产安全,维护农民利益。三要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制定好防灾减灾预案,落实好抗灾资金、技术和物资,建立和完善重大灾害应急机制,突出发挥科技减灾功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救灾水平。认真落实耕作制度安排、品种布局调整、栽培管理、水肥调控、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灾后恢复生产等措施,有效避免或减轻灾害损失,确保完成今年粮食生产任务。

农用物资范文第7篇

20__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努力克服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农业生产主要指标顺利完成,粮食产量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全年完成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44515亩,粮食总产30965吨,比上年增466吨,增长1.5%。为切实抓好20__年大春生产工作,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经县人民政府研究,现就20__年大春生产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20__年我县大春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关于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县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紧紧围绕稳定粮食生产,认真落实今年大春生产的各项工作措施,结合实际,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确保实现县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粮食生产目标。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全年大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计划14万亩(其中:粮豆面积13万亩,经济作物面积1万亩)。

(二)玉米良种推广面积计划7万亩,水稻良种1.9万亩。

(三)科技推广面积计划12万亩。其中: 间套种推广面积4万亩,玉米规格化栽培5万亩,(来源:文秘站 )玉米地膜栽培1.5万亩,水稻旱育稀植及规格化栽培1.5万亩。

(四)陆稻推广面积计划0.3万亩。

(五)秋收粮食总产量计划29626吨,比上年增长1.5%。

三、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抓好大春生产对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重要性的认识,始终把春耕生产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加强政策宣传,切实抓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始终做到“阳光操作、规范实施、农民受益”,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广大种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各乡(镇)和涉农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大春生产工作的领导,生产任务要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村、到户、到田块,充分挖掘粮食生产潜力,真正做到计划早安排,任务早落实,措施早到位,确保年度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二)加大投入力度,为大春粮食增产奠定基础。一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广泛发动群众,积极投工投劳,抢修损坏的排灌沟渠,不断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的防灾抗灾能力和灌溉能力,确保今年大春生产顺利进行。二是县财政要优先支持和保证农业生产资金的投入,保证今年大春种植任务的顺利完成。三是各乡(镇)要充分发动群众,大力积造农家肥,广辟肥源,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增强土壤肥力,尽力提高单产,增加总产。

(三)加强农资调运储备,保证农资供给。各乡(镇)和县农业局、县供销社、县农资公司等部门要切实做好大春农用物资的调运储备工作,确保大春生产必须的种子、化肥、农膜、农药等农用物资足额及时就位,满足生产需要。县农业局、县科技局、县农资公司等单位要加强协作,切实开展送科技和送农用物资下乡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方便农民群众,服务农民群众。县工商局、县质监局、县公安局、县农业局等部门要加大农业执法监督力度,按照中央、省、州的要求和部署,切实负起责任,定期开展农资市场的整顿清理和价格监管,坚决依法打击制假售假行为,规范种子、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的经营行为,净化农资经营市场,确保农用物资的质量和安全,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利益。

(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求在效益增收有新突破。各乡(镇)和县直各涉农部门要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农作物布局,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大力种植投资小、效益好、见效快、回报高的特色经济作物,优化经济结构,因地制宜地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五)依靠科技进步,搞好科技服务。为完成今年的科技推广任务,各级各部门要依靠科技,实行政、技、物综合配套,充分发挥部门职能,把办样板抓示范工作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来认识,统筹规划,精心组织,科技示范样板要选择沿江一线的适种地块,重点进行落实,确保取得实效。全县农业科技人员要进村入户,抓好良种良法推广、科技培训等工作,每名农业技术人员负责完成高稳产科技示范样板任务不得少于5亩,通过抓样板,做示范,树典型,辐射和带动大春粮食生产。同时,县、乡各扶贫挂钩单位要抽调精干人员进驻扶贫联系点,协助乡、村干部共同帮助群众解决大春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调结构、促发展、增效益的目标。

(六)加强病虫害管理,确保大春增产增收。各乡(镇)和县直各涉农部门要建立健全重大灾情预警机制,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尤 其要在资金、物资、技术上做好充分准备,一旦发生自然灾害,相应采取应对措施,全面加强大春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适期防治工作,力争全县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农用物资范文第8篇

一、生态农业和资源利用效率

(一)生态农业的内涵和本质

生态农业的内涵是构建其评价体系的基础,对生态农业的准确把握直接影响评价体系的构建。生态学家马世骏认为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6]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生态农业是依靠农业内部来维持土壤肥力,促使农业稳定持续发展的一种农业,它既能带来生态的良性循环,稳定地、持续地提供农产品,又能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7]综合以上观点生态农业的内涵可概括为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综合农业体系。生态农业本质上更关注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其中土地、水、劳动力、机械、肥料、农药、农膜等应受到重视,这为构建生态农业条件下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提供了思路。

(二)资源利用效率的诠释

经济学认为物质的稀缺和人类需要的无限必定带来资源配置的问题———即如何配置资源才能达到两者的平衡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生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可以从两方面展开:一是资源的利用效率,从单位产出消耗的投入来衡量资源的利用效率,它体现了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合理性,包括研究单要素的利用效率和多要素配合时的综合利用效率。二是资源的配置效率,[8]农业生产的投入多种多样,一方面需要考虑各要素的配置是否合理,是否实现了技术的最优化,即考察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存在规模报酬递减情况,所以还需考虑要素投入的整体规模是否合理,即决策单元的规模效率。

二、生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体系构建

生态农业的投入主要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其中农业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气候、土壤微生物、土壤自然肥力等;社会经济资源包括劳动力、财政投入、技术、管理、农用物资、能源等。其中农业自然资源中的气候、土壤微生物、土地自然肥力倾向于农业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社会经济资源中的能源更倾向于对农业技术的研究。生态农业的产出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经济效益既包含其为社会产生的经济总贡献,也包含对农户带来的微观收益;生态效益既包括其正面效益如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也包含负面效益如土壤污染、水源污染和空气污染等,而这些污染可以从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量侧面反映出来。生态农业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其食物保障功能、农产品的质量方面。生态农业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目标层体现生态农业的总体目标即资源投入的减少和产出效益的增加;准则层则是目标的细化,其中资源投入分为农业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层是将准则层的具体化,其中的分项有的属于农业经济研究方向,有的更偏重于农业自然科学研究或农业技术研究。这里主要从农业经济方面研究生态农业的资源利用效率。

三、资源利用效率研究方法和指标选择

研究资源利用效率既可以对生态农业生产中的单个要素进行分项衡量,也可以对若干重要要素进行综合衡量。

(一)分项要素资源利用效率

1.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可通过土地产出率来表示。土地产出率=农业产量或产值用地面积,体现了土地资源集约、合理利用的综合水平,是反应农业生产力的综合指标。[9]其中使用产量指标时可体现土地作为粮食基本保障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使用产量时侧重土地投入产生的经济效益。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体现了单位农业用水获得的农业产量或产值,可选用农业用水效率系数=农业产量或产值农业灌溉用水量,这一数据体现了农业用水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为了体现节水灌溉等技术的应用程度也可使用节水灌溉面积比重=节水灌溉面积农业总灌溉面积来表示,这一点体现了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程度。

2.社会经济资源劳动力的利用率可通过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利用效率体现,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量的比值,可以用同一劳动力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农产品的数量来表示,[9]劳动生产率=农产品数量劳动时间,这一指标倾向于对微观农户的研究。宏观来看,当研究对象为某一区域或地区时可运用劳动力利用效率来计算,劳动力利用效率=农业产量或产值农业从业人数。农用物资主要包括机械、化肥、农药和农膜。农用物资利用效率=农业产量或产值物资投入量,其中的物资投入量可以是农用机械总动力、化肥折纯量、农药施用量、农膜使用量等。这些指标中化肥、农药、农膜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污染物,所以,这些指标对应的利用效率可体现农业污染程度,可表征农业的生态效益。机械总动力则可表征农业的经济效益。财政投入主要指用于农业生产的政府财政投入,在统计数据上主要体现为农林水事务财政支出。财政利用效率=农业产量或产值农林水事务财政支出,用来衡量农业财政投入的产出效益,体现农业财政投入的高效利用情况。农业技术投入方面,受限于直接农业技术投入数值较难统计,可以根据历年统计数据中的农业技术成交额或动植物新品种技术成交额等数据从侧面反映农业技术的投入情况;也可以选择农业科学研究机构数量、农业科学研究人数等从技术研究平台方面反应农业技术的投入情况,其利用效率的计算使用公式为:技术利用效率=农业产量或产值技术投入。也可使用农业科技贡献率体现农业科技的使用效果,农业科技贡献率=农业科技产值农业总产值。

(二)多要素资源利用效率

单要素利用效率分析侧重对农业要素的分项对比,在考察多要素的综合利用效率是会显示出不足,所以,应使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的方法综合考查资源利用效率。在研究方法上可选用多因素综合评级模型,其公式表达为P=mi=1ΣWi×(nj=1ΣWij×x'ij)。其中,P为综合农业资源利用生产率评价分值;Wi为各类型要素i的权重,Wij为要素i的指标j的权重(权重可根据专家咨询法或主成分分析法确定);x′ij为要素i的指标j的标准化数值。由于农业资源利用的指标存在量纲不同的情况,所以,需要在研究时换算为标准数值。[8]yij=xij/x*j,(x*j=max1≤i≤m,xij≠0),正向指标x*j/xij,(x*j=max1≤i≤m,xji≠0),逆向指ΣΣΣΣΣΣΣΣΣΣΣ标式中:yij为指标标准化数值;xij为指标原始数值。在指标的选择上可选用资源耗用的绝对数来表示,其中土地资源可选择农用地面积、耕地面积表示;水资源可以用农业灌溉供水量表示;劳动力可选用农业从业人数或农业劳动时间来确定;农用物资可选择农用物资的耗用量,如农用化肥折纯量、农膜使用量、农药施用量表示;财政投入可使用农林水事务财政支出;技术可选用农业科学研究机构数量、农业科学研究人数、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经费支出等指标表示。在具体运用是可根据研究侧重点或回归分析找出主要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四、资源配置效率研究方法和指标选择

资源配置效率旨在研究各类资源的投入比例和投入规模的合理性,其中投入的最小化或产出的最大化是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标志,它是一个相对值,是几个决策单元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对比,取值在0和1之间,越靠近1的决策单元资源配置越有效,反之越无效。同时资源配置效率包含两个内容:一是现有资源是否都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利用即技术是否有效;二是现有的资源投入规模是否合理,即规模是否有效。测量资源配置效率可使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它不受量纲的限制,可测量不同决策单元在多投入多产出的情况下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其具体表达公式为。(DC2R)minθnj=1Σxjλj-θx0+s-=0,nj=1Σyjλj-y0-s+=0,λj,s-,s+≥0,j=1,2…,n,θ∈EΣΣΣΣΣΣΣΣΣ∈ΣΣΣΣΣΣΣΣΣ1其中n为被评价对象的数量(即n个决策单元);每个决策单元中分别有m种投入(输入)与s种产出(输出);xrj为第j个决策单元所使用的第i种投入的数值;yij为第j个决策单元所创造的第r种产出的数值;xj=(x1jx2j…xNj)T,j=1,2,……,n;yj=(y1jy2j…yNj)T,j=1,2,……,n;θ为决策单元的效率值;λ为评估该决策单元的效率时参考的其他决策单元的比例;s-为松弛变量,表示该决策单元应减少的投入量;s+为超额变量,表示该决策单元应增加的产出量。在指标的选择上,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侧重点选择不同的指标,如若研究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可重点选择土地面积、耕地面积等;研究农用物资的配置效率可选择机械、化肥、农药等指标。产出方面可根据研究的侧重点选择农业产值、农业增加值、农户经营性收入、农产品产量、粮食产量等指标。

五、小结与讨论

生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指标的判定及研究方法是建设生态农业的重要环节,必须从生态农业的本质内涵出发,充分关注其特殊性,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引导生态农业实践。同时,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面了解其本质、要素、特性、功能等各个方面,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其本质、要素、功能也将会发生变化,所以,生态农业资源利用评价体系的构建也需要适应时代节奏不断完善。

农用物资范文第9篇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抗旱减灾为重点,突出抓好抗旱设施启动、麦田生产管理、设施蔬菜管理、春季林果生产、烤烟育苗、春季动物防疫、农用物资供应、农民教育培训“八项重点工作”,统一认识,强化领导,统筹兼顾,狠抓落实,全力以赴抗旱保粮、保果、保菜、保烟、保人畜饮水、保农民增收,确保不违农时、不误农事,全面完成春季农业生产各项任务,努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抓好抗旱设施启动。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抗大旱、防大灾”的思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把干旱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具体由县水务局负责,各乡镇配合,组织川区群众对红丰渠和石家湾子自流灌渠逐条逐段进行彻底清淤,保证渠道及时通水。积极启动维修所有水利设施抗旱灌溉,采取渠灌、电灌、井灌、节灌、点灌等办法,努力扩大灌溉面积,特别是要对冬小麦、冬油菜进行一次有效灌水,确保有旱情无灾情,确保农业生产不受损失。同时,要启动实施宫河镇代西河防护岸续建、关家川溢流坝维修、刘家川渠道维修、彭姚川提灌站及县城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切实加强水源保护监测,充分利用小电井、沟泉水、土井水等设施,千方百计挖掘饮用水源,及时做好管网维修,确保群众基本生活用水安全。

(二)抓好麦田生产管理。目前,冬小麦已进入返青期,抓好冬小麦田间管理至关重要。具体由县农牧、农技部门负责,充分利用各种水利设施和水源,扩大自流灌、引灌、提灌面积,尽可能多地增加麦田灌水。对不具备灌溉条件的大面积麦田,积极落实喷施“旱地龙”、植物营养液等抗旱增产措施。要高度重视条锈病、红蜘蛛等冬小麦病虫害监测预报和防控工作,农牧部门立即组织力量对所有麦田进行一次彻底普查,做到小麦病虫害早查、早防、早治,竭尽全力做好抗旱保苗工作。要切实加强大田管理,督促动员群众做好小麦耧播化肥工作,依靠科技措施抗旱保增收。要认真抓好山河东关、秦店子、西坡月南、五顷塬龙咀子、孟河、西渠、湫头西沟、三嘉刘家川、永正佛堂9个千亩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示范点建设,尽快将面积落实到农户和地块,确保完成3万亩种植任务。

(三)抓好设施蔬菜生产。具体由县农牧局、农技中心、蔬菜站负责,派出技术人员督促指导群众加快维修毁坏大棚,尽快投入生产。同时,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确保蔬菜生产按时开展。要全力抓好山河镇蔡峪村、宫河镇宫河村、周家乡芦堡村、榆林子镇中巷村4个城郊设施种菜示范点和宫河彭姚川、永和罗川、永正樊湾子等3个设施种菜示范点建设,技术人员要蹲点指导,3月底前完成宫河彭姚川、永和罗川和永正樊湾子3处各50座拱架大棚以及山河镇蔡峪村50座日光温室、宫河镇宫河村100座、榆林子中巷、周家芦堡各50座城郊竹架大棚建设任务。并要多方联系调剂蔬菜种苗,尽力扩大早春蔬菜生产面积。

(四)抓好春季林果生产。坚持新栽与管护并重,由县林业局负责,组织技术人员加强对2000亩规模示范工程的管理指导,严防机械耕作损坏和人为破坏;对成园果树要指导群众适时喷洒农药、营养液等,全面落实春管措施,提升果品生产水平和质量。同时,对春季果树栽植和植树造林提前规划,落实地块,从3月10日开始,4月10日结束,完成果树栽植、县城南沟义务植树、公路行道树栽植和荒山造林补植等任务。切实加强护林防火工作,确保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

(五)抓好烤烟育苗管理。由县烟管局、烟草公司负责,按照“控制规模、稳定面积、计划种植、合同管理”的总体要求,坚持集中育苗与分散育苗相结合,积极推广漂浮育苗,山河、永正、榆林子、宫河4个主产区乡镇各建一处大棚漂浮育苗点和3处50畦以上集中育苗点,要提早筹备育苗物资,尽快确定育苗地块,2月下旬浸种催芽,3月1日正式平畦育苗,3月10日前全面结束。

(六)抓好春季动物防疫。具体由农牧部门负责,各乡镇配合,认真落实动物疫病防治责任和措施,加大禽流感、口蹄疫、猪蓝耳病、猪瘟等动物疫情监测和防治力度,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切实加强养殖大户、专业户畜禽的强制免疫,3月底前完成春季集中防疫工作,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要切实加强畜禽调运检疫和市场监管,严格落实定点屠宰和活禽准入制度,严防疫情传播,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七)抓好农用物资供应。各乡镇和供销部门要充分发挥农资经销大户和个体户联系广、信息通的优势,积极联系落实货源,提前调运储备农用物资,确保化肥、农药、种子、农膜等农用物资充足供应。县农牧、工商、物价、质监等部门要切实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大力开展农资市场打假等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查处随意涨价等坑农害农行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保持农资市场价格基本稳定,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八)抓好农民教育培训。具体由县农牧局负责,各乡镇配合,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乡镇村组,采取散发宣传资料、发放科普图书(光碟)等形式,现场讲解苹果管理、烤烟育苗、病虫害防治、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等农用实用技术,全面提高农民技能素质。由劳务办负责,充分动员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广泛搜集务工信息、开拓劳务市场,组织向发达地区输送一批,协调向县内建设工地就地安排一批,尽力以劳务经济弥补旱灾损失,确保完成全年农民增收任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靠实责任。各乡镇、各部门要把抗旱和春耕生产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负责,采取班子成员包村、一般干部包组的办法,带头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掌握生产情况,全力以赴指导群众落实各项抗旱和春耕生产措施,协调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认真负责地抓好工作落实。县财政专项列支10万元,用于抗旱防灾工作,农口各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向省、市对口部门汇报衔接,争取抗旱经费,增加抗旱生产投入,确保领导、责任、措施、资金“四到位”。

(二)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抗旱和春耕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和参与。县农牧局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抓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技能素质;财政部门要搞好资金调度,保证支农惠农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工商、物价部门要加强农资市场管理,从严查处供应假冒伪劣农资及哄抬农资价格等违法行为;供销部门要及时调购籽种、肥料等农业生产物资,保证农资供应充足;水务部门要切实做好水利设施的检查维护工作,保证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用水;电力部门要全面检查维修用电设施和线路,保证抗旱和春耕生产用电安全畅通;广电部门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作用,及时跟踪报道抗旱和春耕生产情况;金融部门要做好信贷工作,支持农民加大生产投入,确保抗旱和春耕生产有序开展。

农用物资范文第10篇

一、明确任务,抓好落实

各乡(镇)要齐心协力,共同完成2012年我县农业生产主要任务:种植玉米45万亩,小麦17万亩,水稻6.5万亩、油菜8万亩,大豆12万亩,杂豆11.5万亩,马铃薯60万亩,蔬菜46万亩(其中辣椒18万亩),茶叶4万亩,精品水果2万亩。

畜牧业生产主要任务:全县牛存栏148000头、出栏25184头,羊存栏73747只、出栏30024只,猪存栏450077头、出栏450023头,家禽存栏2328108只、出栏2135851只。

二、重点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动产业经营

坚持把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我县气候优势,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深入推进“3321”、“十带百园”、“三万”农业示范工程,着力推进优质烟叶、马铃薯、核桃、反季节蔬菜、草地生态畜牧业、中药材、高山生态有机茶、精品果业、特色杂粮等“九大基地”建设,努力培育出一批“小产品、大群体,小商品、大市场”的特色产业群;着力构建具有产业特色、产地特色、产品特色的现代高效农业体系,在三年内实现粮经比例0.4:0.6;大力调整种养结构,积极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突出草地建设和标准化规模养殖两个重点,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家畜繁殖率、繁殖成活率,抓好落实“三个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管理;积极推广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生产经营服务。

三、强化技术指导,建立科技示范样板

强化科技支撑,搞好科技服务和指导。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严格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要求,切实搞好全县农牧业生产的技术指导和培训,积极推广玉米育苗移栽、水稻旱育稀植、测土配方施肥、绿肥聚垄、地膜覆盖和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农业适用技术;着力抓好科技示范样板建设,认真实施好粮食增产工程和高产创建等项目;各乡镇精心打造玉米、马铃薯、蔬菜等标准化科技示范样板不少于1000亩。

四、着力保障各类农用物资供应

做好各类农用物资的调运、储备和供应,顺利推进农牧业生产。指导农户科学选种,合理用种,切实加强对农民群众购种、用种的宣传和指导,引导农户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选种和用种;整顿农资市场,维护农民利益,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和农资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

五、着力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全力抓好“五小”水利、烟水配套、抗旱水源点等工程建设项目,强化水资源管理与调度,统筹处理好生活与生产、抗旱与防汛、水能与水利的关系,保障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努力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推广适宜山区特点和特色农业发展的先进农机具,切实抓好各类农机具的检修维护,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全力实施中低产田造、土地开发整治、小流域治理和农业综合开发等工程。搞好防灾减灾工作,强化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强化宣传培训,构建群防群治体系,努力提高农民群众避灾自救能力,确保全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六、强化部门协调配合,为农牧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条件

各级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全县农牧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积极行动起来,农技人员要进村入户开展工作,作好农用物资的销售发放;各级财政要克服困难继续加大对农牧业生产的投入,农行和农村信用社要积极筹措资金及时发放贷款,支持农牧业的发展;供销部门要积极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保证农业生产物资供应的需要;农机部门要通过开展“兴机富民”计划,充分发挥农机在服务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水利部门要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防洪工程建设和水资源配置工作,保障农业生产灌溉和人畜饮水安全;农业、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要加强市场管理,加大打击假冒伪劣种子和农资的工作力度,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气象部门要提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准确性,进一步减少灾害性天气对农牧业的危害,为全县农牧业生产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七、强化领导督查力度,确保全年目标圆满完成

上一篇:救灾物资范文 下一篇:废旧物资处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