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建构主义的观点范文

时间:2024-03-28 11:25:29

简述建构主义的观点篇1

马克思指出,真理的本身力量是可以战胜谬误的,但它需要采取更加吸引人的方式来表达,唯有如此才能取得更好的大众化效果。在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大众化的过程中,列宁提出了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等于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和简单明了大众化的话语观。[1]467-468斯大林对此领会更加深刻,并进行了实践。1938年由其主持编写出版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下称“《党史》”),可谓马克思主义通俗化的经典和大众化的范本。高超的大众化话语艺术,不仅使该文本获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的‘百科全书’”和“‘马克思列宁主义领域基本知识’的百科全书”的称誉,更一度成为各国共产主义政党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经典文本之一。概括地说,其简洁明了、通俗形象的话语建构,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以及俄国经验的传播,为推动俄国革命和建设、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在《党史》大众化话语建构的背后,同时也重复着苏联哲学“为政治而哲学”的逻辑理路。也就是说,它还隐含着简化、神化、僵化、丑化等形式的话语“陷阱”,使其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充满了某种悖论,并给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拟通过考察斯大林、联共(布)对党史教科书的大众化话语期待,概括《党史》文本大众化话语建构的形式与特点,总结其话语功能,明晰其话语“陷阱”,以期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话语建构提供有益思考。

一、话语建构:《党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艺术及特点

国内外史学界充分肯定《党史》具有简明流畅、叙事生动、史论结合的话语特点[2]。这主要归功于《党史》自身“积极修辞”的力度,使其既能增添历史文本的逻辑自洽,也能奠定以《党史》为“范本”大众化普及俄国马克思主义的“技术”基础,同时还造成了联共(布)充满“神性”色彩的党史话语。就《党史》大众化话语建构来说,主要通过如下四种方式:

一是通过简明性、平民性、阶级性的话语方式,增添《党史》的渗透力,将俄国革命政策、主张和理论简洁明了而又泾渭分明地推介出去。一方面,《党史》以平民化的手法解释联共(布)的各项政策、理论和主张。如1898年3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党史》形象地称之为完成了党成立的“正式手续”[3]23,起到较好的革命宣传作用,以此强调该事件在联共(布)党史上的意义。在讲述革命斗争的策略原则时,《党史》以“不善于正确地进攻,就不能战胜敌人。不善于正确地退却,毫不慌张、毫不慌乱地退却,就不能在遭受失败时避免覆灭”[3]104的通俗而又辩证的话语,明确战略进攻与退却的逻辑关系。当社会主义建设遇到困难时,“为粮食而斗争,就是为社会主义而斗争”[3]246成为组织工人下乡运动时耳熟能详的口号。另一方面,大量军事语言和阶级斗争语言的运用,不仅使《党史》在立场、观点上“泾渭分明”,也使其本身变成了战斗檄文,对于特殊时期的政治宣传和理论动员具有重要意义。如在论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指明它“是用冲击、用正面进攻来夺取城乡资本主义分子的堡垒的尝试。在这个进攻中,党向前跑得太远,有脱离自己根据地的危险。列宁这时主张稍许后退一点,暂时退到较接近于自己后方的地方去,由冲击堡垒转到较为长期地包围堡垒,待积蓄起力量后,重新开始进攻。”[3]246“冲击”、“正面进攻”、“夺取……堡垒”、“根据地”是军事斗争的重要话语,在史学话语体系中是鲜用的。再则,《党史》的“阶级斗争”话语更为显著,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也都被赋予“敌对斗争”色彩。如在论及革命时期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孟什维克路线时,《党史》认定其“滚进了妥协主义的泥潭”[3]105。在论及对待沙皇军队参加帝国主义战争态度时,布尔什维克反对孟什维克想使工人服从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影响的企图,称之为“孟什维克积极参加了资产阶级玩弄的这种冒牌爱国主义勾当。”[3]190在论及“基洛夫案件”的审判时,将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人称之为“白卫虫子”、“人类渣滓”、“人民公敌”[3]381。这种话语的历史真实性值得商榷,但在革命与战争的特殊时代背景下,它极易造成一种独特的话语气质,既有利于增添政治传播和社会动员的大众化效果,也面临着深陷“阶级斗争”话语囹圄的历史风险。

二是通过高度的语言概括能力和高超的文字水平,采用完成时语态发布各种政治性指示或结论性话语,赋予联共(布)历史、理论和经验以“不容置疑”的话语权力。一方面,《党史》不仅每章结尾都有“简短的结论”以概括本章要点,而且全书结尾还有概括性极强的“结束语”,将联共(布)历史经验浓缩凝聚为基本的“六条”内容,成为联共(布)及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学习的中心材料之一。而且,在对每条历史经验的概括中,都以“党的历史教导说,……如果(不),……那么(就)”的话语形成完成式论调,赋予俄国革命和建设经验以“无可争辩”的历史合法性。另一方面,《党史》提纲挈领地归纳了联共(布)的重要史实和俄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如归纳了辩证法的三个基本特征、唯物主义的三个基本特征、“反对派”集团发展的四个阶段、苏联红军的三个特点、机会主义的三个基本来源等,虽有简单化的嫌疑,但有利于联共(布)干部群众的大众化学习与掌握。再一方面,《党史》习惯性地将经典论著概括为几个理论层面或要点,以帮助人们认知与理解。仅以《党史》引述列宁的论著为例,《怎么办?》一书,从六个方面批判了“经济派”的机会主义哲学,具有四条历史意义[3]38-41;《进一步,退两步》一书,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布尔什维克党组织基础的基本组织原理[3]50-54;《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一书,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列宁的策略思想[3]71-84;《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从六个方面对“哲学上理论上的修正主义”做出了批判性结论[3]113-115。最后,《教程》在论证上述经验和理论时,习惯于采用排比性的话语结构并最后形成结语,造成极其强烈的语势。如为说明人的生活方式决定人的思维方式,《教程》连用七组“这就是说,……”的排比段落;在论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可调和之矛盾时,同样的排比段落连续使用三次[3]135-140。此种编撰技法的重复运用,不可避免地带有教条的色彩,也可能使《教程》披上“神性”的外衣,但对于迫切需要总结和学习联共(布)历史经验的联共(布)和各国共产主义政党来说,无疑将会满足其“久违”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期待。[4]

三是运用比喻、拟人、双关等修辞手法,增添《党史》的艺术感染力,使“历史语言”、“政治语言”展现生活语言的话语艺术魅力。众所周知,“生动、鲜明、幽默的修辞话语容易引起接受者的兴趣。就书面语而言,丰富的词汇、铿锵的音节、适当的偶句、精彩的堆叠等调整适应得好,就容易激起受话兴趣”[5]108-109。反映在《党史》中,则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如在描述1884至1894年社会民主党的不成熟时,援引列宁的“胚胎发育的过程中”[3]16表述,生动贴切地阐明了党组织的现实状态;在描述从思想上彻底粉碎“经济主义”时,把“机会主义”形象地界定为“尾巴主义、自流主义”[3]41,用形象化的描述揭示其本质;在反对“经济派”斗争时期,将党的组织上不统一现象称为“手工业方式”[3]57,使党在组织上的零散及思想上的涣散问题一目了然;在记述沙皇政府解散第一届国家杜马后,将摧毁无产阶级的政治组织和经济组织、残害革命者的绞架蔑称为“斯托雷平的领带”①,显示了对落后势力的反讽;在论述放弃“已被机会主义者和社会主义叛徒们玷污、糟蹋”的社会民主党称谓时,援引列宁在《四月提纲》中的话语,要求抛弃这件“肌脏的对衫”②,更是形象而具体地演绎了党的政策。科尔尼洛夫叛乱被粉碎以后,在叙述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组织召开预备议会(共和国临时议会)时,《党史》转述工人的话语,挖苦其为“澡堂预备间”,斯大林更称之为“科尔尼洛夫叛乱的流产儿”③。《党史》还把与联共(布)中央政策相左、与资产阶级或富农意见相近的人,形象地蔑称为“同路人”、“应声虫”等等。在论述暴力革命的性质和特点是,同样援引马克思和列宁的话语,指出“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3]145,而“战争是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伴侣”[3]178。《党史》通过广泛使用各种修辞格,以俄罗斯民众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生活事物解释联共(布)的各种实践、政策和理论,是大众化普及俄国马克思主义的有效手段,彰显了日常生活视域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规律。

四是引用诗歌、神话、典故以及文学作品,把对革命实践的理性分析同文艺作品及俄罗斯民族的相关生活意象相结合,增添《党史》的艺术说服力。在《党史》的文本书写中,大众化、民族化的话语内容比比皆是。如在记叙列宁强调要将工人、群众、“每个罢工者”提高到党的水平这一任务时,《党史》借用果戈里《死魂灵》中具有多愁善感、痴心妄想性格的地主形象,指出“如果以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论在什么时候,几乎整个阶级或者整个阶级都能提高到自己的先进部队即自己的社会民主党的觉悟程度和积极程度,那就是马尼洛夫精神和‘尾巴主义’”[3]51,也即是想入非非和不切实际的。在叙述沙皇政府为了应对十月总罢工而颁布虚伪的“10月17日宣言”时,《党史》援引了当时民间流行的歌谣,以此评论沙皇宣言是“沙皇心发颤,颁布一宣言;死者得自由,活人进牢监”[3]86。在叙述托洛茨基支持孟什维克取消派主张时,《党史》援引列宁引述犹大出卖耶稣的宗教故事,甚至不惜用宗教中的“卑称”――“犹大什克?托洛茨基”[3]151,表达对这一时期托洛茨基“叛变”的态度。1917年,当资产阶级想把政权转交给尼古拉?罗曼诺夫的弟弟米哈伊尔以保留君主制时,《党史》借用了俄罗斯俗语“洋姜不比萝卜甜”④,表达了工人们要求结束战争、结束君主专制的呼声。为叙述1919年底高尔察克军队溃败,《党史》借用了西伯利亚民间流传的歌谣来嘲讽高尔察克是“英国的军装,法国的肩章,日本的烟叶,鄂木斯克的执政王。军装穿破了,肩章脱落了,烟叶吸完了,执政王不见了。”[3]262而其中最为经典,也是被马克思主义者援引最多的,即是在《党史》“结束语”中借用了古代希腊著名神话英雄人物安泰,旨在阐明其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他们同自己的“母亲”,即同生育、抚养和教导其成人的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借以强调保持和巩固同无产阶级劳动群众关系的重要性。[3]399上述艺术人物及形象、民间歌谣、典故俚俗,或来自欧洲传统文化,或来自俄罗斯人民的日常生活和革命斗争,以此来表达联共(布)的意见、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宣传俄国革命经验,极大程度上增添了《党史》的趣味性、可读性和普适性。

不难发现,简明性、阶级性、艺术性、民族性是《教程》在修辞上的显著特色,它是俄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建构的根本特质。此举既有助于广大党员群众认知和理解联共(布)历史经验,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民族风格与民族气派。其独特的话语体系,比较适合革命和战争主题下的理论动员和政治动员的需要,对于共产国际各支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土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但与此同时,《教程》大众化话语建构也隐含了一个尴尬的悖论,当脱离实际、脱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尤其是当读者无法科学辨析话语建构主体的话语目的之时,大众化的话语建构就成为一把“双刃剑”,极易造成非马克思主义的话语“陷阱”,这是建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时必须警惕的。

二、话语功能:《党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建构的价值

自1938年《党史》出版发行以来,其独具风格的话语建构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影响深远。在对其诸多评论中,最为政治家、史学家强调的是其“有史有论、以论为主、文字简明、利于普及”的大众化话语艺术。就其话语建构功能而言,主要体现为四个层面:

首先,《党史》大众化话语建构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知识的普及。在共产国际、联共(布)等的决议、文件、领导人及理论家的相关话语表述中,《教程》被誉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基础”或“基本”知识的“百科全书”,是“集中了并以一般化了的形式表述了布尔塞维克党全部伟大的历史经验”[6],是适用于“宣传干部,而且苏维埃干部、经济干部、合作社干部都要掌握”的教科书[7]。究其缘由,主要是“以扼要的、集中的方式所写的革命马列主义的指导思想,(是)先进思想底如此丰富材料”[8],并且在教科书的写作方法论上、主题上和技巧上提供了“模范”。历史学家雅罗斯拉夫斯基就曾指出,《党史》中斯大林所撰写的《关于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一节,是给予千百万群众和社会运动以“简明而扼要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的典范[9]。米丁也肯定《党史》中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简明、通俗,而又系统的阐释”和对党的“理论的和实践的经验”的哲学概括[10],对于普及俄国经验意义重大。可见,“基础的”、“通俗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是《党史》之所以能够造就出大批“精通”马克思主义干部的根本原因,这就为在世界范围内传播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普及俄国革命经验创造了重要的文本条件。

其次,《党史》大众化话语建构有利于无产阶级革命建设情感的调动。《党史》作为党史教科书,强调其政治功用以调动政治情感、培养革命和建设热情,是其应有之义。《党史》出版之际,联共(布)就认定其是“解决掌握布尔塞维主义,以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即关于社会及政治斗争发展规律的知识)来武装党员这种任务上是最重要的工具,是增强党的和非党的布尔塞维克底政治警觉性的工具,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底宣传提高到适当的理论高度的工具”[11]。《党史》出版一年,雅罗斯拉夫斯基高度评价它在“党和全体苏维埃人民底生活里引起一个新的强大的思想上的高潮”,因为它“以极紧密的形式在一本书内提出党史内的一切最重要的事实,在深刻掘凿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照耀下阐明他们,把布尔塞维克底巨大经验普遍化”[12]。加克也认为,《党史》是“在行动中,在三个革命的经验中,在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胜利的斗争的经验中说明了布尔什维克的政策”。这种经历无数次革命斗争锤炼的经验,“不仅对于俄国工人运动底范围内,而且在国际舞台上,(对于)反对国际机会主义、国际社会叛徒,……,有全世界意义,是对于各国工人的政策和策略的模范,是全世界劳动者为着跟随的模范”。[13]英国共产党领袖哈里?波立脱高度评价《党史》是“一柄新的有力的武器”,是每一个党员必须研究的,因为“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于我们反对资本主义与改良主义的革命的工兵厂的一个贡献”[14]。可见,阶级的、斗争的、革命的话语建构,彰显了《党史》大众化话语艺术的政治动员功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感”人和“动”人,此举对于引导各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生发展意义重大。

再次,《党史》大众化话语建构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的激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旨归是掌握群众和指导实践,而《党史》的编撰并非仅仅基于理论导向、政策引领的考量,更是为了发挥实践层面的示范和激发功能。正如共产国际所评价的,《党史》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底一个模范的榜样,……将成为全世界上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底一个新高潮底起点”。它所叙述的革命建设经验,对于一切国家的劳动者具有“决定意义”,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者更具有“特殊意义”,尤其体现在建设巩固新型政党、开辟社会主义革命崭新道路以及制定布尔什维克党在行动中的策略等方面的卓越贡献。[15]329若具体考察各共产主义政党对《党史》的态度,其实践激发特质则更为明晰。如在中国共产党内,《党史》被认定为“百年来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最高的综合和总结”、“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完全的典型”[16]803,通过学习它“就可以知道我们在中国是应该如何地工作”[16]803。在美国共产党看来,《党史》可以“产生出为人类最优秀思想所熏陶的整个一代”[17]。而意大利共产党认为,联共(布)所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与意大利党具有“特别类似的地方”,正是这种“类似性”使得《党史》对于“一切意大利的反法西斯战士特别有价值”。特别是对消除法西斯主义影响,克服意大利工人阶级“政治与思想的分歧”,纠正庸俗化、歪曲马克思主义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18]。荷兰共产党认为,《党史》“把一把极端重要的武器放在了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员手里”。不仅给予其联共(布)的经验,而且“帮他们了解他们本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和斗争的前途”,为荷兰革命提供了“直接证据”和“明确态度”[19]。可以说,《党史》以高超的大众化话语传递与各共产主义政党相契合的理论主张,并给予其实践示范和现实参照,成为激发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思想力量。

最后,《党史》大众化话语的建构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验的升华。《党史》的编撰和推介,内含了斯大林和联共(布)的马克思主义观,也彰显了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可以说,通过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的话语建构与总结,《党史》提升了联共(布)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一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原则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党史》认为如若“蔑视”这一点,尤其是“降低社会主义意识和社会主义理论的作用”,必将使“党蔑视其认识现在和预见将来的武器”而陷入机会主义泥潭。[3]39二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运用。《党史》认为,既要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当时俄国的经济政治环境,又要通过理论创新,尤其是通过“制定党在国内经济生活一切问题上的新方针,以适应新的情况”[3]276,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诉求。三是强调领袖群体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主体。《党史》认为普列汉诺夫、列宁、斯大林等人,不仅“发挥并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3]16,而且还“向俄国社会民主党人指出了资产阶级革命必须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光辉前景”,在改变人们的“过时思想”的同时,用“新的理论丰富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3]189。四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党史》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3]391。它要求必须将学会马克思主义的“字句”和精通马克思主义实质区别开来,将马克思主义切实应用在无产阶级斗争的各种条件下。[3]391可见,《党史》的大众化话语建构,意在规范、总结和提升俄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验,同时也为各国共产主义政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镜鉴。

通过上述考察不难发现,在革命和战争时代主题下,《党史》独具风格的话语建构不仅满足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期待,而且与俄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互契合,同时还为其他国家共产主义政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话语建构资源和示范。

三、话语反思:《党史》的大众化话语“陷阱”及现实关照

纵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基于一定风格的语言、语言艺术以及话语(体系)建构,只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书写和理论传播的符号载体与方法手段,多体现为工具层面的价值,若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作为指针,可能会过度强调“话语为政治服务”,而陷入苏联哲学过度“政治化”的历史泥潭,致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建构陷入一种“话语陷阱”。这并非是大众化话语本身之过,而主要是话语建构主体之因。充分认识这一点,对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话语建构具有深远意义。

第一,要充分研判《党史》的大众化话语“陷阱”。这一点已为人们普遍认知,主要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一是“简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典型地表现为《党史》简单地以联共(布)的路线斗争为纲,以党的历次重要会议为线索,以列宁和斯大林的革命活动为主体,将丰富多彩的联共(布)党史简单归结为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历史;二是“僵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它既将马克思主义变成一个封闭的理论体系,又将俄国革命和建设经验模式化;在禁锢马克思主义开放性的同时,又推动苏联模式的神圣化;三是“神化”领袖个人及其权威。它通过选择性的话语传播,甚至不惜篡改史实,既“漠视”斯大林的错误,又“前置”斯大林的话语,还竭力援引斯大林的观点来诠释和评价历史,以凸显斯大林的历史“在场”与权威;四是“丑化”党的其他领导人和理论家。无论是作为“红军之父”的托洛茨基,还是被列宁称为“党的最可贵的理论家”的布哈林,都被扣以“反党反社会主义”、“富农路线的代表”、“反对派”等之类大帽子。上述四种非理性的话语建构,并非话语本身的错误,而是隐藏在话语文本背后的特定话语建构主体对马克思主义“构陷”,它使得一部分缺乏分辨能力的政党和读者深陷其中,造成了一系列的理论迷茫和实践冲突,这一点已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所证明,但教训仍需时刻谨记。

第二,要客观评析《党史》的大众化话语“陷阱”。话语是表述和直接实现思想的工具,话语建构艺术是创造性应用语言以达到良好表达和接受效果的方法和技巧。但思想通过一定的话语表达,就成为相对独立的存在。鉴于社会历史条件、个人立场、阅读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具体的话语建构艺术往往被有意或无意置于一定的话语目的之中。因而话语及话语艺术作为书写和形成意识形态的工具和技巧,极易为政党政治和政治领袖所利用,以此来影响人们对理论的阅读、理解和实践。可见,若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科学性和批判性原则,则必将带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话语建构的话语阻碍,也势必导致认识模糊、思想僵化、理论禁锢,乃至造成个人崇拜的后果。所以,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党史》文本的大众化话语建构,既带来了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知识的普及,也记叙和传递了斯大林等对联共(布)历史史实的篡改、政策口号的曲解、理论观点的误读、人物评价的偏误。但后者不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建构的旨归,由此造成的话语戕害,必须依据客观事实加以分析和鉴戒。因为,简洁、通俗、生动、概括的话语建构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而简化的思想观点、僵化的理论体系、错误的逻辑思维和充满神性的历史叙述,则是政治家们对马克思主义和联共(布)党史的一种“另类”的政治期待,是为了寻求一种绝对的政治话语权力而有意为之的。

第三,要厘清《党史》“中国化”带来的话语“陷阱”。从抗日战争及至社会主义建设,从党内及至全国,从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及至普通群众,从理论教育的“中心材料”及至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课程内容,20世纪的中国掀起了热烈的学习《党史》运动。但是,《党史》的大众化话语建构及其话语体系是把“双刃剑”,它在满足“以俄为师”的政治期待,推进第一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和理论进程之时,却也产生了无法规避的负面影响。其中最突出的是,它所创设的所谓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范本”,使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把它当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完整的典型,对它抱着一种教条主义的态度,乃至错误地把苏联一国、一党甚至是一时的经验,当成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从而照搬苏联的经验。其直接的后果是造成了我们对无产阶级斗争模式、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党的建设模式等方面的误读,带来了绵延不绝的路线斗争、阶级斗争、个人崇拜等诸多问题。可以说,《党史》在中国的大众化传播,创设了一个悖论:我们既得到一个“范本”,也因袭了一种教条,在给予它崇高荣誉的同时,也使双方都背负上了侮辱。究其缘由,《党史》文本的话语“陷阱”是难辞其咎的。鉴于特殊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在我们缺乏一种“挑战”《党史》文本话语权力的勇气之时,再加上中国的话语接受者们或自觉或不自觉的政治意识,使得《党史》的话语痼疾影响至今。

第四,要镜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建构。党的十八大要求全党继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而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宣传工作的重要战略工程。而完成该任务,离不开独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建构。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建构的桥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党史》文本本身的大众化话语建构特质及其内在逻辑,以及历史上联共(布)和中共以《党史》为“中心材料”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教训,在继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建构的过程中,至少应做到如下四点: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建构理论上的科学性、完整性和严肃性,避免大众化话语建构中“以讹传讹”,真正做到“正”本而“清”源;二是要秉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建构方式的灵活性、艺术性和针对性,丰富大众化话语建构的话语风格、气派和艺术;三是要追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建构内容的真实性、民族性和时代性,以利于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四是要恪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建构的普遍性、实践性和真理性,保证切实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建构的功能与旨归。唯有如此,才能为继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话语建构创造先决条件。

注释:

①《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08页。意指沙皇政府在解散第二届国家杜马后,在内务大臣和大臣会议主席斯托雷平的主导下,镇压工农革命运动,大肆屠杀革命者,绞索遍及全国,故称为“斯托雷平的领带”。

②《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7页。意指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要求放弃“社会民主党”这一名称,而把党的名称改为“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

③《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26页。意指科尔尼洛夫叛乱被粉碎以后,妥协派尝试利用预备会议来阻止革命,从而使俄国走上资产阶级议会制道路。

简述建构主义的观点篇2

写作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行文简洁、用词准确生动是写作教学追求的基本目标。笔者认为英语写作教学可借鉴新闻英语的写作方法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英语报刊标题在词汇选择和句法构造上追求最简化,在信息传达上追求最大化。以最简结构传达最多、最重要的信息使英语报刊标题在词汇使用和语法表现上显示出独有的特点。英语报刊标题都比较简短,常常使用省略句、复合名词短语、缩略语等,这些特点给英语学习者造成了理解方面的困难。为了增强学习者对新闻英语写作特点的认识、提高英语报刊的理解能力,并为英语写作教学提供认知理据,我们有必要从认知方面分析英语报刊标题在词汇选择和句法构造方面的特点。

目前,有关英语报刊标题特点的研究主要从语用(陈洁等,2006)、文体学(韩玉花,2006)、功能语法(尚媛媛,2001)、功能文体学(端木义万,2001)的角度去展开的。多数研究都从新闻写作的客观方面(如版面限制、吸引读者注意等)来解释英语报刊标题写作特点的依据,而忽略了写作的主观方面 ― 写作者是如何组织信息并将其有效地表达出来的。读者看报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因此,研究新闻写作者如何组织信息并有效地传递给读者是很有必要的。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既是一种认知活动,又是以认知为基础的;语言的形成受制于多种因素,包括外在的物质世界、生理和感知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认知结构等”(赵艳芳,2001:39)。因此,新闻语言也毫不例外地受到认知规律的影响。

语义是语言研究的中心。兰盖克(1987)提出的认知语法认为意义是一种认知现象并等同于概念化;语言的创造来源于人们运用基本的认知方式来识解(construe) 场景。因此,本文将分别运用意象论和范畴论来分析英语报刊标题的句法和词汇特点,并指出它们的认知依据。

2.意象(image)

认知语法认为语义是语法构建的基础,而语义又是概念或意象形成的过程。所以,分析概念或意象形成的过程,可以了解句义、解释句法构建的认知基础及特征。

意象是认知语法用来描述语义的一个基本方法,是指人们观察某一事物或场景的具体方式。认知语法认为人们观察场景的基本方式是参照典型事件模式(canonical event model)进行的。典型事件模式指观察者从外部观察到事件发生是由主要参与者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好像打台球一样,力量有续传性,即由击球者通过球杆发力击打主球,主球运动又将力量传给目标球带动目标球运动。如图:

典型事件模式说明人们是按照行为链模式来观察事件的;事件的基本参与者在行为链中相互作用产生力量的传递,处在行为链上不同位置的参与者被赋予了不同的语义角色。

现在举例说明意象与句法构造和语义侧重的关系。(1) John whitened the wall. (约翰把墙刷了。)(2) The wall was whitened by John.(墙是约翰刷的。)

这个两例句都描述了同一场景,都讲述了“约翰刷墙”这一事实。但是,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两句的语义侧重和句法表达形式都有很大地区别。(1)句是参照典型事件模式(即谁对谁做了什么)来观察这一场景的,因而句式上选择了主动态,“约翰”作为动作的发出者在在认知上得到了突显,所以该句在语义上描述了一个完整的施动过程。(2)句是从动作的承受者的角度来观察该情景的,采用的是非典型事件的模式,因而句式上选择了被动态,“墙”作为动作的承受者在认知上得到了突显,该句在语义上描述的是动作产生的结果。

兰盖克(1987)认为影响意象形成的因素有四个:观察对象的选择(selection);观察视角(perspective); 认知突显(salience);情景构建的详细度(specificity)。观察对象的选择是指选择观察某物或某情景的某个特征。观察视角与认知突显是指由于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注意焦点而导致所观察的事物或场景在认知上的显著程度不同。在认知语法里,认知的显著度要用射体(trajector)与界标(landmark)的概念来解释,即人们通常说的图形(figure)与背景(ground)。射体通常是认知上较为显著的事物,在语法上常做句子的主语。界标是指射体之外的其他构成场景的事物,界标的认知显著性低于射体。如本节(1)句中的约翰作为射体被赋予了主语的语义角色,因此在认知上比较显著,但在(2)句中约翰被当成界标,其认知显著度低于“墙”。情景构建的详细度是指对所观察的情景描写的详细程度,可以从抽象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抽象。

意象的四个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语义的阐释。选择不同的观察对象要求有不同的认知参照域,即理解意义所需要不同的知识系统。如理解上文(1)例句需要了解有关“刷墙”的知识,即知道“刷墙”是指“人用某种工具(通常是软刷子)在墙面上刷”这一基本知识,否则难以理解 “white” 是“用刷子把某物刷成白色”。不同的观察视角会造成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在认知上的突显度不同,因而引起语义的侧重不同,这可参照上文有关例句(1)和(2)的语义解释。情景构建的详细度会影响语义的具体程度。例如:(3) John whitened the eastern wall. (约翰刷了东墙。)(4) John whitened the eastern wall of his garage.(约翰刷了他车库的东墙。)比较(1)、(3)和(4)句,(1)句没有描述墙的方位,所以我们对该句所描述的场景认识较(3)和(4)句模糊。(4)句对墙的方位描述得比(3)详细,所以阅读(4)我们对该情景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就高于(3)和(1)。

3.英语标题的认知特点

“英语新闻的标题要求尽量具体,尽可能包括更多的信息。应该反映新闻中最重要的或者说报纸最应该告诉读者的内容。”(王浩,2003:33)总的来说,完整的事件报道应该回答以下六个问题,即五个“w”(即what, who,when, where, and why)和一个“h”(即how)。但是,由于版面的限制,英语报刊标题都比较简短而且浓缩了主要信息,通常只回答上述问题中的两到三个。

由于陈述句和名词短语形式是最常见的两种英语报刊标题形式(黄维合1994;高超, 2006),所以本文主要分析这两个类型的标题。以下六个标题分别选自《中国日报》(China Daily)和《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的网页(省略),作者将运用影响意象的四个因素分析下列标题的认知依据。

(1)Am Cham: Stop pressuring China to revalue renminbi美国驻华商会力劝美国政府停止为调整人民币汇率而向中国政府施压;(2) Japan PM suffers major setback日本首相遭受重挫;(3)Discoveries boost oil firm stocks 新发现刺激石油公司股票上扬;(4) An Age-Defying Quest 寻找抗衰老药;(5) No let-up in floods, drought洪灾、旱灾依然肆虐;(6)Haves or Have-Nots of Globalization要不要全球化?

从语义上看,这六个标题都较完整地描述了一个意象,即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义。除了 (4)、(5)、(6)例之外,其他三个句子都基本回答了“谁”和“什么”(who和what)。但是,(4)、(5)、(6)也分别用名词短语形式突出了各自的主题,直接回答了“什么”(what)。

从选择(selection)的观察或描述的对象来看,前三个标题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人们熟悉、感兴趣的话题:调整人民币汇率、日本首相受重挫、石油公司股票上扬。这些熟悉的话题为理解标题意义提供了相关的认知参照域,即理解话题所需的知识体系。熟悉的话题容易激活相关的知识体系,激起人们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注意。如本节中的(1)句选择中美之间发生的事件为主题,选择“人民币汇率调整和美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施压”作为当前话题。对多数美国人和部分中国人来说,该话题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因为多数人都知道有很多中国生产的日用品在美国市场上销售。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不仅直接影响贸易而且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美国政府继续向中国政府施压将造成两国关系紧张,势必影响贸易和人们的生活。所以,“人民币汇率调整”和“美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施压”的概念激活了人们的已有的认知体系,即“贸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关系”,使该标题所传达的信息与人们已储存的信息联系起来,为人们理解该话题提供了认知参照域。

从视角(perspective)和认知突显(salience)来看,本节中的(1)和(3)句都是参照典型事件模式来观察该事件的,而且事件的主要参与者都被赋予了相应的语义角色,并获得了不同的认知显著性。(1)句为省略句。虽然在英语表达式上,(1)句省略了主要动词“力劝”(urge)及力劝的对象“美国政府”,但是力劝的内容表达较完整,所以整个标题还是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概念,而且突出了主题“停止向中国政府施压”。事件的发起者“美国驻华商会”被赋予了主语的语义角色,在认知上得到了突显。(3)句为完整句式,事件的参与者(此处的参与者是已被隐喻化过的概念)为“新发现”和 “石油公司股票”。“新发现”作为主要认知图形上被赋予了“主语”的语义角色,获得了较多地认知显著性,称为关注的焦点。而“石油公司股票”作为认知界标被赋予了“宾语”的语义角色,获得比图形“新发现”少的认知显著性,成为理解“新发现”的参照体系。本节中的(2)句较为特殊,从实际行为上看“日本首相”是被打击的对象,是动作的“受事”,按典型事件模式应该被赋予宾语的角色。但是,写作者选择从“受事”的角度去反向观察该事件,因而该句也是参照典型事件模式来构建的。“日本首相”作为认知图形获得了较多的认知显著,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吸引了读者的注意。

从概念的详略度即抽象程度来看,(2)和(3)都比(1)句的语义表达具体。(1)句省略了主要动词及动词作用的对象“美国政府”,因此,要理解该标题,人们必须先找到该事件的动词及另一个参与者,从认知上将该事件完形、完整化,才能达到理解。(2)句和(3)句对事件的描述比较具体,都有具体的参与者,而且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也用较具体的动词来描述,因此,(2)句和(3)句的语义较具体。

本节的例(4)、例(5)和例(6)都采用名词短语形式来描述意象,而这些意象都是被概念化(conceptualized)或是高度抽象化了的事件。认知语法认为名词标示着一个种类(type)的事物(或实体entity),而名词短语则标示某个种类的事物中的一个具体实例(instantiation)。认知语法所说的事物或实体可以是任何具体或抽象、存在或不存在的事物、关系、场景或事件。因此,从认知意义上看,例(4)、例(5) 和例(6)的标题都分别描述了三个被概念化的事件。所以,我们依然可以用意象来分析它们的认知特点。从所选择的观察对象来看,三个事件依然选择了人们感兴趣的话题(抗衰老药)和熟悉的话题(自然灾害和全球化),这些话题为理解提供了认知参照域。从视角(perspective)和认知突显(salience)来看,被观察的事件是被当作一个格式塔(gestalt)从总体上来观察的,被突显的是整个事件而非事件的某个参与者。从概念的详略度来看,(4)、(5)、(6)的概念都被高度抽象化了,所表述意义分别是实施某行为的目标、事件的状态或是对某事件的态度。

4.范畴与英语报刊标题词汇的特点

范畴是人们进行较高级认知活动的基础(Taylor, 2001)。范畴有层级性,可分为上位范畴、基本范畴和下位范畴。如[植物]、[树]、[松树]这三个概念分别对应了范畴的三个层次。基本范畴的概念在认知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基本范畴的概念比较容易被人们感知,能与人们的基本生活经验相联系,而且由于具有常用,词形较短、词义简单和中性的特点,基本范畴的词汇是儿童较早习得的。除此之外,基本范畴的概念是人们组织知识的基本层面(Ungerer & Schmid,2001)。

英语报刊标题词汇的主要特点是“用词通俗、词形较短”(端木义万,2001)。根据范畴理论,英语报刊标题的词汇大都属于基本范畴词汇,因为它们都简短、常用且通俗易懂。基本范畴的词汇在认知上较为显著,容易激活其它常用认知体系,因而易于被人们接受和理解。

5.结语及教学启示

使用句式结构的英语报刊标题,主要参照典型事件模式来构建语义。被观察事件的主要参与者会获得不同程度的认知突显。使用名词短语的英语报刊标题将被观察的事件当作格式塔(即认知完形)来观察, 并将整个事件高度概念化,整个事件而非事件参与者在认知上被显著。英语报刊标题特点的认知依据为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从理论上看,概念的简化应该参照认知规律,并非随意可为。简化后的概念应该有可联系的认知参照域,被简化的概念依然有语义侧重。从实践上看,教师可以让学生为新闻写标题练习缩写能力,或是根据标题写扩展句来联系扩写能力。

英语报刊标题的词汇都属基本范畴词汇,常用、简短、易于习得。这说明语言学习不要盲目追求复杂的词汇,或是使用繁琐的表达,应该以简洁清楚地传达信息为目标。

“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立项项目”(编号:2006C171)资助

简述建构主义的观点篇3

关键词:商业模式;结构体系;价值创造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企业的运作方式,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互联网创业浪潮的兴起,使得"商业模式"(busiIless model)逐渐成为一个常用的术语和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尽管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商业模式做了大量的研究,但目前关于商业模式的内含定义和结构体系的具体构建仍然尚未达成一致观点。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德o德鲁克指出,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的竞争。可见,商业模式已越来越成为企业重新获取竞争优势和生命力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一、商业模式的内涵及定义

美国学者TIMMERS于1998 年第一次对商业模式概念进行了系统定义。他指出商业模式可以作为由产品、服务和信息构成的有机系统, 是一个产品、服务和信息流的框架, 其基本要素包括产品、服务、信息、商业参与者、价值以及收入来源等。此后,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商业模式概念进行了界定。由于学者们各自所关注的视角不同,导致对商业模式的定义也各不相同。对此,Morris等(2003)在考察众多商业模式定义的基础上提出,商业模式旨在说明企业如何对战略方向、运营结构和经济逻辑等一系列具有内部关联性的变量进行定位和整合, 以便在特定的市场上建立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Osterwalder等(2005)认为, 商业模式是一种建立在许多构成要素及其关系之上, 用来说明特定企业商业逻辑的概念性工具, 其描述了企业如何通过创造顾客价值建立内部结构, 以及与伙伴形成网络关系开拓市场、传递价值、创造关系资本、获得利润并维持现金流。概括地讲,商业模式即企业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和实现价值的基本原则(Osterwalder,2009)。类似地,Teece(2010)认为商业模式描述了企业所使用的关于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以及价值获取机制的设计或者架构。

我国一些学者也对商业模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翁君奕(2004)将商业模式定义为核心界面要素形态的有意义组合,核心界面包括客户界面,内部构造和伙伴界面。高闯等(2006)以价值链理论为基础,认为企业商业模式可以由整条产业价值链上的价值活动组成--完全一体化(尽管现实中并不存在),也可以由产业价值链的片段组合而成。原磊(2007)指出,商业模式是一种描述企业如何通过对经济逻辑、运营结构和战略方向等具有内部关联性的变量进行定位和整合的概念性工具, 说明了企业如何通过对价值主张、价值网络、价值维护和价值实现四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设计, 在创造顾客价值的基础上, 为股东及伙伴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王晓明等(2010)结合以前学者的研究,从商业模式构建方法的视角将商业模式定义为在特定环境下,以企业及其相关利益者的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实现)为目标,围绕企业的商业活动(业务活动)而进行的一系列整体性、结构性、功能性的设计、安排或选择。而高峻峰等(2011)则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在动态的环境中怎样改变自身以达到持续盈利的目的,它是一个公司赖以生存的模式,一种能够为企业带来长期收益的模式,其决定了公司在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商业模式内涵及定义众说纷纭,但其所阐述内容的关键信息都表达了同样一个观点:商业模式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这一核心逻辑以顾客价值主张作为起点,以价值创造作为过程,以财务数据作为运行结果。

二、商业模式结构体系的发展历程

"商业模式应该包含哪些要素?""各要素之间关系如何?"这些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重点。其主要原因是,如果不能有效地搭建商业模式结构体系,就无法对现有企业或者预创立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行描述、分析、评价以及改进和创新。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其对商业模式结构体系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简单罗列阶段

在简单罗列阶段,研究者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商业模式的本质,对他们认为比较重要的一些要素进行了简单罗列。例如, 国外最早研究商业模式的学者之一Timmers采取简单罗列的方式对商业模式体系构成进行了研究。他认为, 商业模式应当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关于产品、服务和信息流的体系结构, 包括对各种商业活动参与主体和他们所扮演的角色的描述; 二是对各种商业活动参与主体潜在利益的描述; 三是对收入来源的描述。此阶段代表性学者的研究成果如下:

Timmers(1998):产品/ 服务/ 信息流结构、参与主体利益、收入来源;

Donath (1999):产品创新、顾客关系、基础设施管理、财务;

Chesbroug(2000):顾客理解、市场战术、公司管理、内部网络化能力、外部网络化能力;

Petrovic等(2001):价值模式、资源模式、生产模式、顾客关系模式、收入模式、资产模式、市场模式;

Betz(2002):资源、销售、利润、资产。

(二)细节描述阶段

在细节描述阶段, 研究者通过对商业模式应当涉及的因素进行细节描述, 使企业在了解商业模式应当包括哪些要素的同时, 还要明白这些要素的详细含义和在考虑这些因素时应当注意的问题。与简单罗列阶段相比, 这一阶段的研究更加深入, 也更能指导企业实践。此阶段代表性学者的研究成果如下:

Hamel(2000):核心战略、战略资源、价值网、顾客界面;

Afuah等(2001):顾客价值、范围、价格、收入、相关行为、实施能力、持续力;

Applegate (2001):概念、能力、价值;

Sthler (2002):价值主张、产品/ 服务、价值体系、收入模式;

Gartner (2003):市场提供物、能力、核心技术投资、概要。

(三)搭建结构体系阶段

在搭建结构体系阶段,也就是当前阶段,研究者在研究商业模式构成体系的时候, 不仅指出商业模式应当包括哪些构成要素, 而且还要研究这些构成要素的地位, 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这一阶段, 商业模式研究已经超越了简单、孤立的描述, 试图打开企业这只"黑匣子", 通过考察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来研究商业模式不同要素与企业绩效之间, 以及商业模式不同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此阶段代表性学者的研究成果如下:

Dubosson等(2001):产品、顾客关系、伙伴基础与网络、财务;

Amit等(2001):交易内容、交易结构、交易治理;

Osterwalder(2005):价值主张、目标顾客、分销渠道、顾客关系、价值结构、核心能力、伙伴网络、成本结构、收入模式;

原磊(2007):价值主张、价值网络、价值维护、价值实现;

Johnson等(2008):客户价值主张、利润公式、核心资源、关键过程;

郑称德等(2011):动因层、目标层、情景层、基础层、行动层、结果层。

三、商业模式结构体系重塑

由于商业模式定义的多样性,导致了其组成要素和结构体系的多样性。前人对此的研究经历了从简单罗列到细节描述再到体系搭建这三个阶段的发展,而目前正处于第三阶段即结构体系构建。在第三阶段,以往学者们研究的共性是开始关注商业模式各组成要素间的关系。因此,对于企业商业模式结构体系的研究,可以从两方面展开,即组成要素和各要素间的关系。本文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这一核心逻辑以顾客价值主张作为起点,以价值创造作为过程,以财务数据作为运行结果,由此构建出的商业模式结构体系包括三个阶段五个要素:

(一)起点

1. 客户细分:商业模式起点源于价值发现,即通过客户细分来定位目标市场,以此为基础定义顾客价值主张。

2.价值主张:顾客价值主张是指企业为特定细分客户群体创造价值的系列产品和服务,产品和服务的内涵及外延可以概括为:新颖、性能、定制化、"把事情做好"、设计、品牌/身份地位、价格、成本削减、风险抑制、可达性、便利性/可用性等。

(二)过程

商业模式过程体现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创造"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为顾客创造价值;二是为企业自身创造价值。在这一过程中,核心资源是支撑,关键活动是实现路径。

1.核心资源

核心资源是保证企业商业模式有效运行所必须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包括实体资产、知识资产、人力及金融货币资产等。

2.关键活动

关键活动是保证商业模式可行而必须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像研发、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活动。特定的关键活动通常围绕特定的人力、物力、财务等多种核心资源之间的调度而展开,其效率和效果则由企业对资源的掌控和利用能力决定。

(三)结果

商业模式运行结果通过企业财务数据体现。财务数据不仅包含了企业各种资源和活动的成本及其构成,而且还涵盖了收入流的组成、利润率水平等重要的经营指标。因此,财务模块对于整个商业模式结构体现而言,是一种数字体现和验证,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企业的经营状况。

四、小结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一大批优秀而又令传统行业大跌眼镜的公司。这些公司凭借全新的商业模式在击败竞争对手的同时,在很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立于1987年的DELL公司,以其独特直销模式打败了竞争对手,成为了PC行业的巨头之一;亚马逊由杰夫・贝左斯于1995年创建,作为第一个采用B2C在线销售商业模式的公司,亚马逊通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成为目前美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市值曾一度突破千亿美元;凭借网络搜索引擎起家的谷歌公司,通过成功的商业模式创新--网络广告收入模式,从1998成立时的车库公司发展成为目前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超过2000亿美元)。这些公司对传统行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使得原本靠产品/服务创新为生存和发展基础的企业不得开始考虑其现有商业模式是否已过时。

企业如果希望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来重新获得市场竞争优势,那么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商业模式,哪些要素构成了商业模式,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等关键问题。因此,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只有转变观念,从传统的技术/产品/服务为中心的观点转变到更加全面系统的以商业模式为中心的观点,才能突出重围,找到一片新的蓝海。

参考文献:

[1]A.Osterwalder, Y.Pigneur. 商业模式新生代[M]. 王 帅,毛心宇,严 威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罗 珉.商业模式的理论框架述评 [J].当代经济管理,2009,11.

[3]原 磊.商业模式体系重构 [J].中国工业经济,2007,6.

[4]高 闯, 关 鑫.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方式与演进机理--一种基于价值链创新的理论解释 [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

简述建构主义的观点篇4

关键词:写作美学;十报告;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7-0193-0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从领导机关做起,大力整治文风会风,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党的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掷地有声地指出:“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拓开政务写作新文风,既准确、鲜明、务实,又创新、简明、生动,彰显出现代政务写作的美学色彩。

一、准确基础上的科学创新

好的文风最基本要求是准确,最上等要求是创新,在准确基础上的创新是上等文风的基本要求。这里的准确既指字词句等语言方面表情达意的正确,更指文章主旨与观点符合客观事物规律,文章主旨与写作材料的相互统一;这里的创新既指语言运用上的创新,更指文章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新举措。

《报告》中指出:“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研读《报告》,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

(一)实践上准确概括

《报告》对十七大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从十个方面做了充分肯定,对前进道路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做了中肯分析;对十六大以来十年工做取得的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做了高度归纳;对建党九十多年来,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做了科学总结。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新世纪党中央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决策上准确阐释

《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新的理论概括,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坚持”: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八条都极具现实针对性、长远指导性。

《报告》用简明的文字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三)理论上科学创新

《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是形成了思想;第二次飞跃是在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扩展为“五位一体”,这是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准确把握与创新。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总体布局中增加了“社会建设”,拓展为“四位一体”。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特别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使其内涵更加丰富;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鲜明基础上力求简明

鲜明是好文风的基本要求之一,特别是政务文章发文目的要鲜明、指导思想要鲜明、任务要求要鲜明,措施步骤要鲜明,不可言在此而意在彼、顾左右而言他;鲜明的表达需要开门见山,不求曲径通幽;鲜明的表达需要重点突出,不可拖泥带水。在鲜明的基础上做到简明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一)主旨和目标鲜明

《报告》的主旨在大标题上得到明确的表达,即“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十六大报告标题与主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七大报告标题与主旨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连续三次党大会报告的主旨中都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个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的问题上坚定不移,旗帜鲜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别是十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到“建成”,虽只一字之变,却是个质的飞跃,《报告》提出的奋斗目标与任务十分明确肯定。

(二)任务与措施鲜明

《报告》强调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将这些要求明确地表述为“八个坚持”。《报告》从五个方面明确阐述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七个方面阐述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为了保证读者和听众准确把握报告内容,《报告》在三至八部分,采用了围绕本部分的主旨,“说明重要性、提出总的原则(2—3个自然段)——提出具体要求——加以强调或鼓舞信心(1个自然段)”的结构方式,便于读者或听众把握内容,掌握重点。

(三)词语与标点的简明

简明的内涵是简练而明确,简明的前提是对客观事物和事理的准确把握。如:《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仅用了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可谓高度概括而简明。没有对全国各方面意见的广泛了解、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准确理解、没有语言文字的熟练运用能力,就不可能有这样简明而概括的表述。又如:对、邓小平、等为核心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历史功绩,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角度分别做了190字、183字、200字的高度简明评价等,莫不如是。

三、务实基础上的自然生动

政务写作是“政事之先务”(刘勰《文心雕龙·书记》)、“经国之大业”(曹丕《典论·论文》),务实显得极为重要。讲空话、套话的文章既浪费作者和读者的时间,更贻误工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业的进程;大话与假话连篇的文章,就是用语言污染毒害读者的心灵,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败坏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败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业。生动是务实基础上的生动,是政务写作更高标准的美学追求。

(一)目标与举措严谨务实

大会报告类文章,既要回顾过去的工作,总结历史经验,更要分析现实与未来情况,明确今后的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总体目标与具体任务以及相关举措。《报告》中再次提出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在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中已经提出过三次,这次重申这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应该说是条件更成熟、把握更可靠,是奋进中可以实现的务实目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报告》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个方面提出了许多务实的要求,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等。

(二)修辞与语法贴切生动

大会报告不同于一般的政务文章,为在一定的时间收到理想的视听效果,既要深思讲什么,又要熟虑怎样讲,避免“台上讲得喉干舌燥,台下听得昏昏欲睡”,恰当地运用修辞格锤炼语言是十分必要的。如:

①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

②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例①、②二个排比句的共同点是分句与分句之间,不仅结构相似,而且有相同的成分,在排比中有反复的要素出现。这样的排比句可以根据单句中相同的成分进行简称,如例①可简称为“三要三不要”,例②可以简称为“四个着力”等。这样的句式在《报告》中还可以列出“三个大台阶”、“三个统筹”、“三个没有变”、“三个热爱”、“三个赢得”、“五个更多”、“三个更加注重”、“三个倡导”等许多个。再如:

③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

④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⑤深化经济合作,厚植共同利益。扩大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密切人民往来,融洽同胞感情。促进平等协商,加强制度建设。

简述建构主义的观点篇5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文学理论》准确凝练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系统完整地构建了文学理论学科的知识体系,精当得体地编好了适用对路的大学《文学理论》教材,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商榷意见和修改建议。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理论》是高等学校中文系的基础理论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思想,编写好高校的《文学理论》教材,对提高高校文科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以至社会上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国以后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编写和出版了许多《文学理论》教材,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从学术水平和社会需要来说,大都不尽完善,差强人意。最近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文学理论》课题组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文学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为指导,紧密联系中国的文学活动实践,广泛借鉴古今中外一切文学理论资源,吸取以往文学理论研究和教材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当代中国文学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

一、准确凝练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该书首先精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过去世界上一切文学理论的不同特点,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创立后文学理论出现的历史性变化。接着简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来源,分别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创立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划时代贡献,以及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其中关于文学艺术与社会心理的关系和文学艺术与人学理论的关系的论述,在以往的文学理论教材中是没有提到或很少提到过的。特别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艺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科学内涵,做了全面、正确而深刻的论述。比如对人们理解分歧的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做了这样客观而公正的论断:“毛泽东认为:‘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但又反转来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他特别强调,我们这里所说的政治,是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所谓少数政治家的政治;不能把无产阶级的政治和政治家庸俗化。正因为这样,我们的文艺的政治性和真实性才能完全一致。由于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和意志愿望,是由阶级和群众的政治以及革命事业来集中体现的。因此,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与文艺从属于政治,为革命事业服务是统一的。”这就扫清了罩在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上的重重迷雾,把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文艺与革命、文艺的政治性与真实性,完全有机地统一起来了,从而使“文艺从属于政治”这个理论命题,恢复了它的本来涵义。又如该书把新时期以来重要历史文献中有关文艺问题的论述和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在几次全国文代会上的讲话,首次综合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艺思想”,并对它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做了权威性的解释。认为“它与毛泽东文艺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这些思想总结了我国新时期文艺理论和文艺实践发展的经验,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文艺发展的关系。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新时期以来不同发展阶段文艺理论与实践中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艺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和发展的理论纲领和实践指南。

二、系统完整地构建了文学理论学科的知识体系。该书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文学现象,揭示文学活动的特征和规律。首先阐明文学理论的学科对象、性质和方法。指出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文学和文学活动,是分析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各个要素、环节及其联系。文学理论具有实践性、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特征。文学理论研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整体上分析总结文学活动的基本性质和规律,并因研究的具体对象和内容不同,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分支。接着分别阐述文学理论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部分,即文学性质论、文学价值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文学批评论和文学发展论,这“七论”形成了一个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即文学是什么、文学对人的意义和作用、文学的创作过程、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评论家对文学作品的评论以及文学的演变规律和在当代的发展变化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间题的回答,说明了文学活动诸要素、诸环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进而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文学理论学科的知识体系。一与过去一般文学理论著作的“五论”体系比较起来,该书增添了文学价值论和文学接受论两论,对其他五论也做了更为新颖深刻的论述。在文学价值论中,除了从作家和读者两方面论述了文学价值的生成和实现,从真善美汽方面论述了文学价值的内涵和评定之外,还着重论述了文学价值的多样性和主导性,特别指出了在当代中国,文学的主导价值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批评了把文学当作追逐利润的“摇钱树”、感官刺激的“摇头丸”,或泄私愤谋私利的工具和手段等不良倾向。强调文学艺术要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反映时代精神,引领历史进步。从而使文学价值理论既有时代使命感,又有现实针对性。在文学接受论中,对读者的地位和作用、文学接受与二度创造以及文学接受的差异性和共通性等问题的论述,都是富有创见和新意的。在文学发展论中,从当代的文学生产与消费、现代传媒与文学发展、全球化语境与文学发展等方面,对文学活动的当展问题,做了富有时代特征的论述,这也是过去的文学理沦著作所不曾论述过的。

三、精当得体地编好了适用对路的大学《文学理论》教材。该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吸纳和借鉴古今中外一切科学合理的观点和方法,全面地、辩证地、历史地、具体地分析文学现象,揭示文学创作、接受和批评等活动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并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和文风,理论紧密联系实际,革命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内容精炼、体例得当,减少了生僻的中西文论术语,简化了理论问题的历史演进,非常适合高校师生教学使用。该书论述每一个文学理论问题,总是先阐明概念和范畴,再揭示特征和规律,并选择古今中外典型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活动、文学现象做例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说明问题,纲举目张,条分缕析,简明扼要,深人浅出。不仅概念明晰、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论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过程严密,而且讲究语法、修辞和表达方式,语言准确、鲜明、生动、优美。比如在论述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精神性特征时,该书写了这样一段散文诗般的文字:“借助语言,文学可以将人们所能体会和认识到的各种心理活动描述出来。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深谋远虑,勾心斗角,心忧天下,宁静致远等各种心理状态,都可以在作家笔下纤毫毕现。借助语言,作家可以出人每一个人的内心,忠贞诗人去国离家时的悲哀,正直史臣遭腐下狱后的屈辱,慷慨富翁千金散尽,被人离弃时的愤怒,野心女子拭君后的疯狂,小公务员冒犯高官后的惊恐,辛苦的银行职员物化为甲虫后的凄凉……文学的语言能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人类灵魂的每一个存在状态。”逻辑概念与艺术形象的结合,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把抽象深奥的理论问题论述得如此具体生动,并且这样富有激情和文采,一点也不呆板和枯燥。又如在论述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平衡与不平衡的问题时,用了“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在总体上具有平衡性”,“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在局部上又具有不平衡性”这样突出、醒目的小标题,这就清楚、明自地帮助人们全面、辩证地理解这个容易含混的问题,避免片而性和绝对化。作为多年从事文学理论教学的教师,我们深感这是迄今最好的一部教材。 为了把这部教材修改得更加完善和精美,我们不揣冒昧提出儿点商榷意见和修改建议,谨供参考:

一、该书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部分,讲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创立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划时代贡献,讲了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似也应该论述斯大林的贡献。斯大林员然犯有错误,但他毕竟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沦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功不可没的。比如他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等一系列著作中,运用唯物史观观察和分析文艺问题,精辟地论述了文艺与经济、文艺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中,在指出语言不是上层建筑的同时,又对包括文学在内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性质、特点及其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做了深刻论述;在《论东方民族大学的政治任务》等演说和著作中,创造性地发展了列宁“两种民族文化”的学说,在对资产阶级统治时期和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民族文化的不同性质进行严格区分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内容是无产阶级的,形式是民族的”这一社会主义文化原则。在致高尔基等作家的书信和演说中,对正确地开展文艺领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他关于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论断,精辟地指出了文学对于塑造人的灵魂的巨大功能和作家对于改造人类社会的崇高使命。他还总结了高尔基等前苏联作家文艺创作的经验,制定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促进了前苏联文艺的发展和繁荣,并对我国和世界各国的革命文艺产生过巨大影响。该书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即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成果部分,论述毛泽东建国以后的文艺思想时,除了论述“百花齐放,百家争呜”、“推陈出新”的方针外,我们认为还应论述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提出的“艺术的基本原理有其共同性,但表现形式要多样化,要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的论断,以及“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这些论断实际上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基础。特别是毛泽东在多次讲话中提出的“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两结合”的创方法绝不如有的人所说,是“一九五八年提出的”,是“大跃进的产物”,“没有任何科学的根据”,“应当予以根本放弃”。而是毛泽东从1939年到1958年长期探索、精心研究、深思熟虑,并民集中了周恩来等领导同志和一些专家学者智慧的产物,它的提出有其深厚的现实基础、坚实的理论前提和充分的文艺依据,并已为我国一些文艺家正反两方面的创作实践经验教训所证实。我们绝不可以轻视或放弃这种创作方法。此外,该书把“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艺思想”区别开来,并把毛泽东建国后的文艺论述,不包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艺思想”之中,这似不合事实与逻辑,怎样确切表述还值得研讨。

二、该书在文学性质论中,准确恰当地以“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文学是审美的艺术”、“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三节,层次分明地做了分析和论述,何不顺理成章地概括为一句话:“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的语言艺术”呢?“审美意识形态”这个术语是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学者首先提出的,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学者结合文学实践进行了具体深人的论证,可以说是中外学者共同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发展。它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评价文艺作品所用的“美学的和历史的”标准和观点,比较准确地概括了文学艺术的特征和本质,因而得到了大多数学者和教师的认同。当前论争双方对文学的审美特性和意识形态共性也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分歧,只不过一方有人将“审美意识形态”解释为“审美意识的形态”。虽然审美意识中也溶进了意识形态,但由于强调审美特性时没将意识形态共性凸显出来,似有淡化意识形态之嫌。另一方又有人以文学艺术中含有非意识形态成分为由,将文学艺术称为“审美意识形式”,这种观点忽视了文学艺术的主导方面是意识形态,而事物的性质是由主导方面所决定的。因而“审美意识形式”之说,也有淡化意识形态之嫌。我们认为“审美意识形态”应统一解释为“审美的意识形态”。“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从辩证逻辑来讲,是特殊性与普遍性、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从形式逻辑来讲,是小概念与大概念、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从语法修辞来讲,是偏正结构词组中定语与中心词的关系。“审美意识形态”一方面是意识形态中富有审美特性的一个种类,一方面又渗透着整个社会生活和其他意识形态的因素。诚如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所说:“在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又巧借审美传达出来。”这样,文学的性质不就可以统一为“审美意识形态的语言艺术”了吗?为什么两种没有根本分歧的观点要情绪化地僵持对立,而不统一使用简单明了的“审美意识形态”这个学科术语呢?此外,在讲“文学是审美的艺术”一节时,似可先对“美”、“美感”、“审美”、“艺术”等概念略加解释,然后再讲“情感性”、“形象性”,“超越性”等审美特性,这样在逻辑上就比初顷畅了。

简述建构主义的观点篇6

[摘 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AECT(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编撰的《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在国际教育技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是2008年发行的第三版,由于主编及撰写团队的阵容强大,其内容更具创新性。文章首先介绍了《手册》第三版的总体框架及主要内容,以及其中哪些论述使我们最受启迪与教育。然后,着重对被《手册》第三版列为过去五年教育传播与技术领域“两项重要研究发现”之一的“关于建构主义学习原则认识的深化”和被《手册》第三版列为过去五年教育传播与技术领域“四项重要进展”之一的“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和工程型教学设计之间关系的重新认识”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关键词] AECT; 建构主义学习原则;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 工程型教学设计; 最低限度教学指导; 发现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何克抗(1937—),男,广东大埔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工程、中小学教学改革试验和教育创新理论的研究。E-mail:。

一、引 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AECT(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组织本行业内著名专家、学者编撰与发行的《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在国际教育技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该手册已先后发行了三版。第一版、第二版分别于1996年、2004年推出,主编均为大卫·乔纳森(David Jonassen,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当代激进建构主义代表人物);第三版于2008年正式出版、发行,主编则由个人改为专家组担任,这个专家组由迈克尔·斯佩克特(J.Michael Spector)、大卫·梅瑞尔(M.David Merrill)、范·麦里恩博尔(Jeroen van Merri?觕nboer)和德里斯科尔(Marcy P.Driscoll)等四位专家组成。

第一版内容共42章,分为七大部分:[1]Ⅰ.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的基础;Ⅱ.硬技术:和媒体相关的技术;Ⅲ.软技术:教学和信息设计的研究;Ⅳ.教学讯息设计研究;Ⅴ.教学策略研究;Ⅵ.教育传播与技术中的组织与变革;Ⅶ.教育传播与技术的研究方法。

第二版保留了第一版的结构及总体框架,[2]只对第一版各章的具体内容作了修订和更新,以体现自第一版发行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最新进展。

第三版则有较大的创新与突破。不仅整个《手册》被重新设计成“基础、策略、技术、模型、设计和开发、方法论观点”等六大部分,共包含56章内容; [3]而且由于主编从个人负责改为由四位专家共同担任,所以每一部分均由四位专家中的一位担任领衔主编,除此以外,他还能得到一位合作主编和多位编辑成员组成的编写团队的支持。与此同时,第三版的编辑成员和第一、第二版相比,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在第一、第二版中,各章节的内容毫无例外都是由美国当代较知名的专家、学者撰写;而在第三版中,大部分章节的内容则是由知名专家、学者和一些尚未出名的中青年学者合作撰写,并且这些专家、学者中有20%的作者和一位领衔主编并不是美国人。[4]正因为编写团队的这种变化,使《手册》第三版与前两个版本相比,在开放性、国际化和多元理论视角等方面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为教育技术的未来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更令人感到鼓舞和欣慰的是,经过任友群、焦建利、刘美凤、汪琼 等四位主译为首的翻译团队将近5年的艰苦努力,这部长达100多万字的鸿篇巨著——《手册》第三版中译本,终于在2012年9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二、《手册》第三版的总体框架及主要内容

《手册》第三版的总体框架由“基础、策略、技术、模型、设计和开发、方法论观点”等六大部分组成。其中的第二至第五部分(即“策略篇、技术篇、模型篇、设计和开发篇”)分别概括地介绍与评述了这四个部分各自研究主题的历史发展、研究演变、最新动态和未来走向,是运用信息与通信技术来支持“教与学”过程的重点或关键,所以是《手册》的核心内容;而第一部分的“基础”篇和第六部分的“方法论观点”篇,则着重介绍“教育传播与技术”的研究基础与研究方法,让读者可以对这一领域的理论基础、有关假说以及方法论观点等有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因而这两个部分,在帮助读者如何有效运用“教育传播与技术”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于《手册》第三版六大部分的具体内容,以任友群、焦建利、刘美凤、汪琼等四位学者为首的翻译团队,曾在《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第1期至第6期上连续发表6篇评介性文章,对此作过较详细的分析与评论。[5][6][7][8][9][10]为使广大读者能尽快了解《手册》第三版的相关内容,并能准确地把握其中的精华与要点,下面先对这六个部分的内容作一简要的介绍。

《手册》第三版第一部分“基础”篇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1][12]历史基础、理论基础和指向学习真实性的理论观点。关于“历史基础”,《手册》回顾了教育传播与技术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和经历的范式转变;关于“理论基础”,《手册》概括了教育传播与技术所基于的学习心理学观点及其哲学基础、有关记忆与动机的实证观点以及传播理论、人机交互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而在“指向真实性的理论观点”中,《手册》综述了复杂性理论、体验学习理论和情境主义理论;最后还对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基础的特点进行了简要讨论。

《手册》第三版第二部分“策略”篇的内容也涉及三个方面:[13][14]教育传播与技术视角下“学”的理论、教育传播与技术视角下“教”的模型以及教育传播与技术视角下的教学设计原则。在“学”的理论部分,重点回顾了与技术支持有关的学习心理学观点和生成性学习理论;在“教”的模型部分,概述了九类当前流行的、对教学改革产生重要影响的真实性教学模式,并介绍了技术支持探究式教学的四类着眼点;在教学设计原则部分,则介绍了首要教学设计原则和有关知识呈现和教学反馈的处方性原则。

《手册》第三版第三部分“技术”篇的内容主要涉及四个方面:[15][16]一是对技术篇中共16章内容的介绍,在介绍中兼顾了不同技术的发展脉络,从中探讨不同技术的研究发展状况及前景;二是在与《手册》第二版“技术”篇内容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概述了技术研究主题的延续与变化;三是从“硬技术”、“软技术”到“设计技术”的发展视角,评述了教育技术的发展轨迹;四是评述了当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是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进一步融合。

《手册》第三版第四部分“模型(模式)”篇的内容也涉及四个方面:[17][18]一是关于“人类认知结构与基于技术的教学”——概述了人类认知结构的进化基础,和在认知负荷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多条教学原理;二是关于“九种面向学校内外的通用学习模式”——分析了教育传播与技术视角下的九种通用学习模式;三是关于“模式在特定领域和专业中的应用”——讨论了各种学习模式在阅读、数学、科学、法律以及医学等五个学科领域的应用;四是“总结讨论与展望”——对学习模式的认知心理学基础以及各学习模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各种学习模式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手册》第三版的第五部分,关于教育传播与技术的“设计与开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介绍与评述:[19][20]首先,以“新时代教学设计者(应具有)的能力素质”为题,强调了当前教学设计人员所面临的挑战;第二,是关于“设计与开发的具体研究内容与实践” —— 介绍了认知任务分析、在线教学的设计与开发工具、设计语言、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与开发、设计过程中作为工具的人工制品,以及设计与开发团队的社会影响等相关内容;第三,是关于“评价”—— 回顾了评价的模式与方法,详述了基于技术的绩效评估的设计与验证;第四,是关于教育与培训中的“整体变革”—— 阐述了变革的职责,并介绍了当前教育与培训领域中为整体变革而进行的系统设计。

《手册》第三版的第六部分,关于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的“方法论观点”也是从四个方面进行概要介绍与评述:[4][10]首先,以“研究与理论的开发”为题,系统介绍了理论陈述的四种视角、教育传播与技术领域的两种理论及理论的开发方法;第二,是关于“研究的范式及四种研究的设计”——分析了教学策略、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模型及教学设计与开发这四种研究的设计类型和研究方法;第三,是关于“研究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讨论了学习过程、复杂行为表现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方法;第四,是关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总结了教育传播与技术领域过去五年的重要发展和研究发现, 探讨了未来五年的可能发展和将要研究的问题, 并对教育传播与技术领域内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讨论、总结和展望。

三、《手册》第三版的哪些论述

使我们最受启迪与教育

通过对《手册》第三版中译本的认真学习,并结合我们自身多年从事教育传播与技术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进行深入思考,我们发现,这部著作给我们印象最深、使我们最受启迪的是关于以下五个方面问题的论述。第一,关于建构主义学习原则和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第二,关于“复杂性理论”与“技术支持的复杂学习”;第三,关于“情境理论” 与“九种情境化教学策略”;第四,关于“首要教学原则”与“四成分教学设计模型(4C/ID)”;第五,关于“如何实现技术对教学的有效支持”。其中,属于第一个方面问题的“建构主义学习原则的局限性”,是被《手册》第三版列为过去五年教育传播与技术领域的“两项重要研究发现”之一(另一项重要研究发现与对“专长逆转效应”的深化认识有关——见第56章“未来的基础”),而与这方面问题密切相关的“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和工程型教学设计之间的差距与对抗极大地缩小”则被《手册》第三版列为过去五年教育传播与技术领域的四项重要进展之一(第56章)。我们认为,《手册》第三版关于建构主义学习原则和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分析、评价,是符合现实状况的,也是切中要害的。

除此以外的其他四个方面的问题(如“复杂性理论”、“情境化教学策略”、“首要教学原则”与“4C/ID模型”和“实现技术对教学的有效支持”等),也都属于教育传播与技术领域非常核心、非常关键的内容,并且是在教育与培训实践中已经产生重大影响的创新理论或应用成果。

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由于参加《手册》第三版撰写的人员众多,良莠不齐,学术观点难免有分歧、有偏颇,因而有些论述带有片面性,甚至有明显的错误。为了避免误导,特别是为了避免对国内教育技术事业以及教育技术学科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应有的伤害,我也想大胆地对这部集当代国际上诸多名家之大成的巨著的不足之处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与看法。因此,在学习与思考《手册》第三版的过程中,形成了第六个方面有待探讨的问题,相应题目拟为:对《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存在的主要缺陷与不足的分析。

(一)有关“最低限度教学指导”的争论及取得的共识

当代激进建构主义代表人物乔纳森(Jonassen D. H.)针对科施纳等人关于“认知结构的认识是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有限容量工作记忆”和“最低限度教学指导似乎没有考虑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性以及这二者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的说法,明确地指出:[28]“科施纳等人所说的认知结构只是强调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而忽略了所有其他方面的认知建构。事实上,人类的认知结构必须考虑学习的情境、学习者和认知过程(社会认知过程),以便能够解释或预测认知活动。”

接着,怀斯和奥尼尔(Wise & O’Neill)进一步指出,[29]关于教学过程中指导数量应如何把握的实验研究结论,并不能够为建构主义教学的基本价值判断提供有效基础。他们认为,目前学术界虽有不少关于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到底是“多一些好还是少一些好”或是“强一些合适还是弱一些合适”的争论,但是通过对这类文献的认真考查(特别是对文献中教学案例的考查),他们发现:教学过程中进行指导的次数,只是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一个维度;“指导次数”这一维度必须与其他维度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例如实施指导的“背景”和“时间”长短,就是必须给予关注的另外两个维度。与此同时,格勒思奥菲和勒斯特(Gresalfi & Lester)也强调,[30]建构主义教学和传统教学之间的差异,不在于提供指导的次数,而在于指导的“类型”。他们声称,在他们所倡导的教学指导中,至少包括了用适合学生理解该知识点的方式去进行提问、讲解和检测等多种不同的指导类型。

皮艾(Pea R)则针对人们认为建构主义教学不进行教学指导或尽可能少地进行教学指导的误解,结合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策略”的特点作了颇有说服力的论述。皮艾指出,[31]“支架式”策略有两个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显著特点:第一,传统教学是当学习者的学习遇到困难、无法进行下去的时候提供指导,而支架式策略则是为学习者能进行无需别人帮助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持;第二,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后,传统教学的指导次数与指导力度往往随之固定,而支架式策略则要随着学习者知识与能力的提高,将指导的次数与力度逐渐减少,直至最后完全撤除。

可见,通过以上关于“最低限度教学指导”的辩论,使原来观点对立的双方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取得了共识:一是关于人类的认知结构——不能只考虑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还应考虑学习的情境和学习者的认知过程;二是关于教学过程中指导的有效性——不能简单地只考虑指导的“次数”这一个维度,还必须与其他维度(例如指导的“背景”、指导“时间”的长短、指导的“类型”、指导“对象的能力基础与需求”等)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二)有关“用科学家‘做科学’的方法来学习科学”的讨论及认识的深化

建构主义的积极支持者杜施尔和邓肯(Duschl & Duncan)明确反对科施纳等人在2006年发表的文章中关于不应该让学生用科学家“做科学”的方法来学习科学的观点。他们认为科施纳等人的理由——“学生还欠缺必要的知识与认知能力,不可能让学生用‘亏欠’模式(或‘赤字’模式)来学习科学”——不够充分。杜施尔和邓肯指出,[32]科施纳等人并不知道,事实上没有哪一个与年龄有关的发展阶段将会阻碍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杜施尔和邓肯认为:应当加强对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研究,不要把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单纯看作是长时记忆中知识积累的过程,而是要把对科学课程的学习看作是促进记忆中概念改变与重组的认知发展过程。与此同时,他们还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强调:[33]在科学内容变得非常抽象或复杂的情况下,由教师基于系统方法仔细设计课程和提供教学指导,可以有效地在“发现式”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掌握表示数据的模式,发展和修正对问题的解释,并使他们能就概念的建构展开更深入的讨论。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的积极支持者杜施尔和邓肯看来,教师基于系统方法进行的适当指导,和用科学家“做科学”的方法(如“发现式”方法)来学习科学,这二者之间并不矛盾,而是可以相辅相成——基于系统方法开展的传统教学指导,正好能弥补建构主义教学范式(如“发现式”范式)的不足。

(三)有关“直接教学”与建构主义教学的辩论与比较

有些学者如斯皮罗和德施瑞弗(Spiro & De Schryver)承认:[34]基于系统方法、并以直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也称“直接教学”)可以在结构良好的学科领域(如数学、物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结构不良的学科领域(如医疗诊断),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却可以使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建构主义教学方法通常是指用科学家“做科学”的方法即“发现式”方法以及“探究式”方法——包括“基于问题的探究”、“基于情境的探究”、“基于项目的探究”、“基于资源的探究”等等)。

赫尔曼和戈麦兹(Herman & Gomez)也指出,[35]有些人之所以否定建构主义教学,是因为他们忽略了像动机、课堂的社会背景以及动态教学过程的其他一些关键性要素。

除此以外,正如杜施尔和邓肯(Duschl & Duncan)在前面已经指出的[36]——教师基于系统方法开展的传统教学指导和用科学家“做科学”的方法来学习科学,这二者并不总是矛盾的、对立的。而建构主义学者格勒思奥菲和勒斯特(Gresalfi & Lester)所做的研究实践与案例介绍也表明:[37]在他们所倡导的建构主义教学指导中,明确包含了用适合学生理解该知识点的方式去进行提问、讲解和检测等多种基于系统方法的传统教学指导类型。

这就表明,新型的建构主义教学完全可以不排斥教师的讲解——它反对的只是一堂课从头到尾完全以直接讲授为主的教学(即灌输式教学),而不是反对基于系统方法的“直接教学”本身。

六、结束语

自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2004年以后),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领域的上述两种对立观点,经过多次激烈的争论和坦诚的交流,终于在以下两个方面普遍取得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与提高。

1. 以发现式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为标志的建构主义学习原则确实有其不可替代的特点与优越性,但并非完美无缺的最佳学习原则——它仍存在科施纳等人所指出的三种局限性。

2.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原则的教学设计(即“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和基于系统方法的传统教学设计(即“工程型教学设计”)两者并非誓不两立,而是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很好地整合在一起,相互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上述有关“最低限度的教学指导”、有关“用科学家‘做科学’的方法来学习科学”和“直接教学与建构主义教学的比较”等三个问题,从开始时的激烈交锋,到最后双方能相互吸纳、包容并取得宝贵共识的事实,已为我们作出了充分而且令人信服的说明。

正是依据这种现实状况,《手册》第三版把对“建构主义学习原则局限性”的认识,列为过去五年教育传播与技术领域的“两项重要研究发现”之首;并把“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和工程型教学设计之间的差距与对抗极大地缩小”,列为过去五年教育传播与技术领域的四项重要进展之一。我们认为,这种分析、判断与评价是符合实际的,也是非常中肯的,因而将对国际教育传播与技术(即国际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Handbook of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Edited by David H. Jonassen[DB/OL], http:///edtech/ed1/firstedition.asp,1996.

[2] David H. Jonassen.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Second Edition)[M].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d, 2004.

[3] J.Michael Spector, M.David Merrill,Jeroen van Merri?觕nboer and Marcy P.Driscoll.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Third Edition)[M]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d, 2008.

[4] [11] [13] [15] [17] [19] [21] [24] 迈克尔·斯佩克特,大卫·梅瑞尔,范·麦里恩博尔,德里斯科尔.《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M].任友群,焦建利,刘美凤,汪琼,主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 [12] 郑太年,任友群.教育传播与技术的研究基础——《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第一部分述评[J] .远程教育杂志,2010,(1):18~24.

[6] [14] 汪琼.教育传播与技术视角下的教学策略研究——《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第二部分述评[J].远程教育杂志,2010,(2):29~34.

[7] [16] 赵健.走向学习认知与技术研究的深度融合——《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第三部分述评[J].远程教育杂志,2010,(3):30~36.

[8] [18] 焦建利,何秋琳,詹春青.学习模式及其应用——《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第四部分述评[J].远程教育杂志,2010,(4):41~46.

简述建构主义的观点篇7

1.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并不客观,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而是学习者的经验和假设,知识也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而是随着人类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不断改变;而且,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所有情况,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另外,虽然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知识被赋予特定的外在形式并得到普遍认同,但由于不同个体的经验背景和学习环境不同,对同一知识的理解也不一样。建构主义对知识的界定颠覆了传统教学的知识观,把知识视为一种具有真理性的假设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终极真理,知识在科学的发展中可以被不断完善。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启示我们,每一种理论与法则的建立都隐含着科学家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运用,无论知识如何变化,探索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运用是始终如一的,它们才是科学的本质。因此,传统教学中视教材内容为真理,长期向学生灌输固定不变的教材知识的教学方式受到巨大挑战。

2.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学习者不是对知识一无所知的“一张白纸”,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对自己原有的经验进行巩固或调整和改善,从而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还强调学习情境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是与真实或类似真实的情境联系着的,是对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学习者只有在真实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社会互作用才能积极有效地建构知识;此外,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还认为,互动是知识建构的重要方式,人的学习和发展发生在与其他人的交流互动之中。因此,建构主义学习观启示我们,学习的过程是新知识与旧经验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间互动的过程,而不是由教师简单地复述知识,教条地灌输知识的过程。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不同,对同一知识的理解也不相同,在教学中应该屏弃传统以教师的“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尽量创立有利学生学习的情境,并努力营造合作和互动学习的氛围。

3.建构主义教师观认为,教师应从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承认学习者是有个体差异的,由于个体经验的不同对客观事物的理解也必然有所不同,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灌输知识,而是组织、指导和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微生物学教学的启示

1.将最新科学发现引入课堂,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分析问题。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建构主义教学知识观就认为知识的真理性是相对的,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完善。而我们教科书中的知识是原有科学发现的总结,有很多观点是陈旧、落后甚至错误的,最新的科学进展难以在教科书中得到及时体现。传统教学中教科书内的知识被年复一年一成不变地传授给学生,结果既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淡化教科书的权威性,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性地将新的科研成果和科学发现引入微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教科书中很多观点并不是绝对真理,而是处于争议之中,并将随着科学的发展被不断证实和完善。比如在微生物生态学的学习中,关于微生物多样性认识,对生命生存的极限条件的认识等知识都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深化,应该把这些过程呈现给学生,引导他们学习用科学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2.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的微生物教学课堂中教师基本上都是主角,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把教材中的知识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加工后复述给学生,几十位学生往往充当课堂的配角,只能被动地接受,除了偶尔被教师提问回答指定的问题外,鲜有发言权主动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生都是有一定知识经验的学习者,课堂应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加固或调整和改善原有的知识经验,建构自己的理解。从微生物学教学的角度而言,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针对学习内容设计问题,有的问题可以在每个章节结束时就提前布置有关下一章节的问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思考对即将上课的内容有一个初步印象,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展开讨论,再通过与学生共同学习后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比如“病毒与亚病毒”这个章节,高校学生在学习这个章节前,对病毒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而病毒与人类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大部分学生对病毒的认识还是很有限的,因此可以在学习这一章节的内容前给学生留一些相关的思考题,例如“病毒是不是一种生命形式?“”关于病毒的起源有哪些学说?”等等。上课前先让学生针对这些科普性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再与学生共同学习,最后与学生一起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一方面激发学生对这一章节内容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对生命的定义、病毒的特征和作用等等重新建构新的理解。

3.适当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构主义教学观把学习看作学习者与学习环境间互动的过程,强调学习情境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微生物学的教学中,可以适当采用多媒体技术、Flash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抽象枯燥的内容以视频、动画加上图象、音乐等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从而主动地建构理解,而非被动地接受信息。比如在微生物学中关于“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这一章介绍了证明遗传变异的特质基础的经典实验、证明基因突变的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经典实验、突变株筛选的各种方法等等多个经典的实验设计和方法,这些方法很巧妙,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把这些实验过程做成Flash,可以使学生更直观也更容易理解这些经典实验,让学生了解通过严谨而巧妙的设计,看似简单的实验可以说明重要的科学问题,科学并非深不可测遥不可及,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要增强学生对微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还应该适当改进传统的以笔试为主的学习效果评价模式,增加一些更为灵活的考核方式,如以读书笔记的方式探讨某个科学问题、以设计实验方案的方式解决或证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等等。

简述建构主义的观点篇8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包括文章标题)的含义主要是指理解词语的语境义,有时也要回答词语的本义。要联系上下文,推断词语在文中的特殊含义。考查词性多为实词,如代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或相应短语,有时是副词或叠音词等。不同词语要视其词性及具体语境进行解析。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主要指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如象征意义、比喻意义、哲理意义、双关意义,一般为文章所要阐述的道理或表达的感情(主旨)。

【设问方式】

重要词语:结合句意或文意概括词语(包括标题)含义。

重点句子:某个句子的含义是什么(或有哪几层含义)。

【背景知识】

重要词语含义:指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语具体的语境义。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即联系中心主旨、人物形象、作者感情以及上下文等理解词语的转化义、语境义,其中最主要的是语境义,它包括词语在语境中的深层含义(特殊含义)等。文学作品考点词语含义主要从理解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几方面设题。

常见重要句子:1.段意句(概述段落内容);2.结构句(起总领下文、收束上文、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等作用);3.情感句(表达作者强烈思想感情);4.中心句(体现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

【答题思路】

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找准答题区域,结合上下文分析关键词语或重点句子的含义,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分析概括作答。

关键词语(包括标题)的含义一般包括两方面,答题模式一般为: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重点句子的含义则要根据上下文与重点句子相关联的区域,筛选、梳理、提炼、概括相关信息,结合赋分情况作答。注意三点:一是审视语境,瞻前顾后;二是联系主旨,关注背景;三是多角度、多层面思考。

【万能模板】

一般答题模板: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主旨)。

如果重点词语或句子含有特殊语言现象(如修辞),则为:相关术语+效果+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主旨)。

如果重点句子属结构句,则依据结构作用(承上启下、总结全文)概括含义。如总结句含义的答题模板为:相关内容一+相关内容二+相关内容三……

【考题回放】

1. 2010年江西卷(熊召政《饮一口汨罗江》)第16题:

结合文意,概括“泊罗江”的两种主要含义。(每种不超过15个字)(6分)

参考答案:(1)忧国忧民者的精神寄托;(2)忧国忧民者苦难的象征;(3)屈原殉国之处。

解析:在此文中,“汨罗江”有两种主要含义,表层意义指作者游玩的自然之江,是浸透屈原的理想和泪水的那条江;深层含义则是指作者由此产生联想与感悟,并赋予“汨罗江”的特定语境义,可根据“何处没有汨罗江”“你的汨罗江会是什么呢”等提示语,找到相关语段,进行提炼归纳。

2. 2010年天津卷(迟子建《寒冷的高纬度》)第20题:文章结尾说“我回过头来一想,世界其实还是那么大,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北极村”,这句话有哪几种含义?请概括回答。(5分)

参考答案:(1)故乡是世界的缩影;(2)作者对故乡的爱是永恒的;(3)童年在北极村学到的一切,奠定了作者人生的基础;(4)故乡是作者人生思考与创作精神之源;(5)故乡使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得以升华。

解析:根据小结句综述全篇内容的特点,多角度、多层面展开思考,这个重点句子关联前文五个段落,分别概括文章主体部分五个段落的大义,即可得出答案。

题型二:分析作用题

分析作用类题型是出现频率最高的题型,主要考查分析文章标题、重要句子、重点段落的作用,有时还包括分析文学形象的作用、分析人称变化的作用等。如果某重点句子或段落属于描写文字,则是要求分析描写的作用。

【背景知识】

分析作用常见术语:

内容方面――交代原因、渲染气氛、营造意境、奠定基调、深化主题、升华情感、画龙点睛等。

结构方面――线索、悬念、伏笔、铺垫、照应、过渡、开门见山、引起下文、承上启下、收束全文、起伏跌宕、延迟节制、推动情节发展等。

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渲染营造氛围,为后边内容作铺垫;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③衬托人物心理;④象征和暗示;⑤交代人物活动场所;⑥展开、推动故事情节。

细节描写的作用:

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推进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

【设问方式】

文章标题、某重要句子或重点段落在文中有何作用?(变式:某内容在情节安排上有何作用?)重要句子、重点段落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答题思路】

此类题型,如果笼统设问“在文中有何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内容方面一般包括含义、气氛、主题、情感等方面,常见表述句式如“交代(描写、叙述)了……”“使意义更加丰富充实,使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渲染或烘托出……的气氛”,“揭示(表现、深化)了……的主题”,“奠定了……的感情基调”或“升华了……的情感”等。结构方面结合具体情况,参考上述术语准确作答。在小说阅读中,如果问“在情节安排上有何作用”,要认识到情节安排实际上包括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答题时要结合题目赋分情况分要点整理答案,思路要全面,概括要准确。

【万能模板】内容方面+结构方面

【考题回放】

1.2010年北京卷(季羡林《海棠花》)第17题第2小题:

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海棠花构成了文章的行文线索;海棠花寄托了作者的相思,升华了作者的爱国情感。

解析:这是分析标题在全文中的作用这一类的题型。标题在全文中的作用常常是情感主旨的落脚点,是全文叙事抒情的线索。主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从赋分情况分析,两方面各2分。

2.2010年全国卷Ⅱ(张承志《大河家》)第14题:

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6分)

参考答案:①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②挑明写作缘由,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奠定文章的抒情基调,展现思想深沉、情感饱满的特点;④总领下文,预示行文的内在结构,当下的感念与往昔的情景相互交织。

解析:上述答案中第①点有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的作用,第②③点侧重内容方面,第④点侧重结构方面。结合赋分情况看,一般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题型三:概括信息类

概括信息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文章部分或整体信息的筛选、分析、概括,包括概括信息、概述情节等。叙事文学作品概述人物形象特征也可归属概括信息类。

【设问方式】

概括信息:试概括某对象的内容、特征、原因、观点等。试概括作者的态度、观点等。

概述情节: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概述人物形象特征:小说中的某人物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简要概括某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背景知识】

分析人物形象一般要结合人物描写相关内容作答。描写人物,从内容方面说,分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描写;从描写角度看,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从语言方面看,分概括描述和细节描写。

【答题思路】

解答这类题型先要锁定答题区域,是从文中某个或某些段落中筛选,还是着眼于文章整体。概括信息一般采取直接摘取法、简单整合法和概括提炼法三种方法;概述情节要求抓住关键信息概括整合,力求完整;概述形象特征重在准确、全面。三种题目都要视赋分情况分要点作答。

【万能模板】

概括信息:相关信息一+相关信息二+相关信息三……

概述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一般在小说阅读中设题)

概述人物形象特征:特征一及依据+特征二及依据+特征三及依据……

【考题回放】

1.2010年重庆卷(陈俊峰《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第16题:

根据文意,请简析两只鸟把巢筑在第五棵树梢顶的原因。(6分)

……年轻人的新巢建在第五棵树上,父母的旧居建在第三棵树上;父母亲不在了,高高树顶的旧居空着,仿佛一个家族的图腾和标志;从我的角度看去,直立的杉树举着那只旧巢,更像是举着的一个祖宗的牌位。那么,这两只鸟选择在第五棵树建造自己的新家,是想虔诚守着父母的遗址和祖宗的牌位么。那么,与之间隔一棵树的距离,是不是想和旧时的文化传统既不挨得太远,又不挨得太近。它们在生命的繁衍和承续中,需要有自己年轻独立的思想,需要创造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信心、锐气和生活。

而我必须自觉离开了,我要做的不是对两只鸟进行观察和猜测,而是能否进行自身的反省,包括我们对待美妙自然和可爱生灵的态度和行为。旧巢和新巢都建在树的高处,那几乎是树的梢顶了。它们未必不知道这要担当多么大的风险,但它们更知道这世上真正的风险,来自人类。因此它们把巢尽可能地建在高处,建在梢顶,那是对人最明白无误的拒绝、痛斥和对峙。

……

参考答案:既可守望父母的遗址(祖宗的牌位),又与“文化传统”保持适当的距离;体现出年青一代对属于自己的独立、信心、锐气和生活的追求;可以远离来自人类的威胁。

解析:首先根据题干,可将答题区域锁定在第7、8两段,从原文第7段“那么……那么……”两个句子(照应题干中“第五棵树”)和第8段“因此……”(照应题干中“梢顶”)可以确定,这两处是在陈述“两只鸟把巢筑在第五棵树梢顶的原因”,运用直接摘取法、简单整合法和概括提炼法,对文中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提炼即可得出三个方面的答案。

2.2010年广东卷(沃尔夫冈・博歇尔特《面包》)第16题:

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4分)

参考答案:①妻子发现丈夫凌晨在厨房。(开端)②妻子仔细观察后发现丈夫偷面包。(发展)③厨房对话中,妻子没有揭穿丈夫的谎言。(高潮)④第二天妻子找借口把自己的面包匀给丈夫。(结局)

解析:依据小说情节发展的基本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概括,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提取关键信息,压缩整合。根据赋分,分四点作答。

题型四:表达技巧类

【设问方式】

写作手法:分析某段或某部分文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或表达方式、人称运用有何特点),有何表达效果。

语言风格:分析某段或某部分文字的语言特色或表现特色。

【背景知识】

表现手法的内涵:表现手法指文学作品中采用的各种语言表达技巧和艺术方法。狭义的表现手法包括象征、联想、想象、对比、衬托、抑扬、渲染烘托、借景抒情、托物抒怀言志、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相衬、以小见大等。广义的表现手法除包括狭义的表现手法外,还可包括表达方式的艺术性运用(如分析细节描写、白描、描写角度等),篇章结构方法(如铺垫、伏笔、悬念、照应)等。

各类手法的效果分析:

1.修辞手法

比喻:形象生动。

拟人:具有人情味,便于抒发感情,亲切自然。

排比:表达强烈感情,增强气势,突出对象某种特性或丰富内容。

夸张:引起对某物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现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或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对偶:使句子音节协调,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设问:引起读者兴趣(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反问:加强语气,强调、强化对象某方面的作用。

反复:使文章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对某方面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对某物的思想感情。

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2.表现手法

象征(包括托物言志):借某个具体事物表现某种抽象的思想、感情(表达了……感情),使某物具体可感,令读者印象深刻。

抑扬(包括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突出事物,更令人信服。

对比:突出事物特征。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主体事物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联想和想象:运用联想和想象手法,使……的表达更生动,更丰富,更有内涵,更富有文学色彩。

3.表达方式

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远近、虚实、点面、声色。

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具体可感、侧面(又叫间接)反衬烘托。

4.人称运用

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真实可信。

第二人称:抒情更强烈感人,对某物态度更鲜明,亲切自然。

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灵活自由,客观冷静,便于叙事和议论。

语言特色术语:质朴自然、形象生动、清新优美、情感浓郁、简洁凝练、精辟深刻、通俗易懂、幽默诙谐、音韵和谐等。

【答题思路】

首先要明确问题类型,到底是要求分析狭义的表现手法,还是分析表达方式的运用或者篇章结构方法。题干中一般有较明确的指示,如题干中说“文中划线部分描写了……试分析表现特色”,可以明确该题要求分析描写特色,属表达方式运用一类;有的明确说“分析语言特色”,是要求着眼整体语言风格作分析;如果笼统说“分析画线内容或指定的表现手法”,则要视对象而定,一般选择特点最明显的作答。第二,答题时概念术语要准确,各类手法要铭记于心,常见语言特色也要心中有数,要做有理有据的分析,答案详略视赋分情况而定。

【万能模板】

写作手法:术语+相关内容+效果

语言风格:观点(含术语)+举例分析

【考题回放】

1.2010年江苏卷(阿城《溜索》)第11题:

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5分)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

参考答案: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解析:题干中要求分析一段描写文字的特色,心中必须明确分析描写特色的基本思路:描写的立足点或观察点,描写的视角变化(如俯视仰视、远眺近观等),调动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描写,描写的层次性(如上下、内外、主次)。

2. 2010年山东卷(老舍《骆驼祥子》节选)第19题:

第一段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4分)

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土混混(注:调皮捣乱)的。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

参考答案:运用了口语方言(北京方言,或“有京味儿”“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例如,“土混混”“土混混”“紧一把儿”“松一步儿”“迷迷糊糊”等;质朴自然(通俗),形象(活泼、生动),例如以“仿佛一脚蹬在天堂,一脚蹬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解说“迷迷糊糊”。

解析:这道题目中,主要再从整体上把握语言风格,画线文字口语化、通俗化、地域化特点明显,但质朴中又不失形象生动。应按题目要求举例分析。

题型五:情感主旨类

情感主旨类题型主要考查对作品思想情感、中心主旨的把握。

【设问方式】

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或者:分析文章的深刻意蕴和作者抒发的情感。

【背景知识】

散文阅读常见主题示例:乡土情结、故园情怀、心灵家园、故人怀想、生命意识、反思反省、追求自由、呼唤人性、平等博爱。

分析小说主题常见思路:抓中心句,挖掘题材,联系背景,分析形象,探究情节,梳理情感。

【答题思路】

解答此类题型必须把握的两点:从文本内容出发,把握作者创作的情感倾向性;结合时代背景,剖析作品的主题思想。

概括主题情感的基本模式:通过……的叙述(描写),表达(抒发、抒写)了作者……的情感,表现(彰显、揭示)了……的主题。答题时要注意对主题进行多元解读,关注作者感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注意对作品文化内涵的开掘和对社会历史背景的领悟。有多重主题的作品,答题时可使用“既……又……”之类的句式,彰显思辨性;或分多个要点阐述,体现层次感。

【万能模板】

一般模板:内容概括+情感表达+主旨内涵

如果情感主旨多元多样,则须指明具体内容并概括情感主旨,分条作答,答题模板为:①内容一+情感(主旨);②内容二+情感(主旨);③内容三+情感(主旨)。

【考题回放】

1.2010年江苏卷(阿城《溜索》)第14题:

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参考答案:

深刻意蕴:①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②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③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④“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炼中成长。

情感取向:①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起险峻崇高的赞美;②领队、精瘦傻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③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④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解析:此题重点考查对主题情感内涵多样性的把握,要求结合“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分析,赋分6分,主题和情感两方面各答三点即可得到满分。

2.2010年广东卷(沃尔夫冈・博歇尔特《面包》)第18题:

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参考答案:小说通过饥荒中妻子维护丈夫尊严并为他省下口粮的故事,不但表现了患难与共的真情,也歌颂了二战后饥荒中,人们互相砥砺、互相关爱的精神。或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条件下,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理解、宽容、尊重,并无私奉献,才能渡过困境。

解析:按照概括主题的基本句式,扣住时代背景“二战后的饥荒出境”(小说注解),提炼出“患难与共”“宽容尊重”等关键词作答。

题型六:结构思路类

结构思路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文章整体或局部结构思路方面的理解分析。

【设问方式】

整体设问:围绕文章线索,梳理作者的思路。

局部设题:某个段落或某一内容与前后有何联系。

【背景知识】

分析文章结构思路常见术语:

着眼开头――开篇点题、埋下伏笔、设置悬念、欲扬先抑、交代线索等;

着眼中间――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层层推进、起伏跌宕、承上启下等;

着眼结尾――照应前文、画龙点睛、卒章显志、回味深长、戛然而止等;

着眼整体――提纲挈领、结构紧凑、呼应勾连、思路开阔、贯穿全文等。

【答题思路】

在整体感知环节必须对文章整体的思路有大致了解,如线索是什么,文章如何推进,情感怎样抒发等,答题时要求能合理运用术语,一定要注意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分析结构思路始终离不开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阐述。着眼局部的考题与上文所述“分析作用类”题型可能有交叉的内容,但设题侧重点有差别,分析作用类题型点明作用即可,分析结构关系的题型则要结合内容分析。

【万能模板】

整体设题答题模板:第一部分内容及作用+第二部分内容及作用+第三部分内容及作用

局部设题答题模板:观点(含术语)+内容分析

【考题回放】

1. 2010年重庆卷(陈俊峰《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第15题:

文章是围绕“我观察两只鸟”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参考答案:文章以“我观察两只鸟”为线索,先写两只鸟寻找和放弃与我的观察和推测。再写两只鸟在旧巢不远不近处筑新巢与我的观察和思考。最后写两只鸟把巢建在树梢引发的我对人类自身的反省。

解析:紧紧围绕题干中的线索,分析文章围绕线索展开推进。内容大体分三部分,答题时结合具体文章内容分析。“先写……再写……最后写……”答案层次清晰。每个部分的内容及在文中的地位作用各2分。

2.2010年四川卷(爱默生《自然》)第17题:

简要说明第六段画线部分与第一段画线部分之间的联系。(4分)

参考答案:这两部分前后照应,体现了作者对自然认识的逐步深化。从最初对自然单纯的喜悦感受进而领悟到:自然不仅有喜悦,有时还会被忧伤笼罩,身处自然中的人也是如此。

解析:先答出术语,再结合内容适当解说。术语与观点2分,解说分析2分。

3.2009年重庆卷(池莉《瓷器的意味》)第16题:

文章是围绕“瓷器的意味”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参考答案:①由现实生活中瓷器的雅引出话题;②追溯瓷器从俗到雅的历史过程;③点出做人如瓷器“尽自己本色”的境界。

上一篇:常见的神经网络算法范文 下一篇:村安全生产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