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法典的解读范文

时间:2024-03-27 16:43:59

关于民法典的解读

关于民法典的解读篇1

【中图分类号】演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23-0012-05

发展学生的史学素养,是中学历史课程最主要的教化功能。追求个性化,即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富有效益(学习目标达成率高),深具灵气(教学思想深邃)和形式新颖(教学过程别出心裁)等,是中学历史教师的最大追求。将发展学生史学素养与追求个性化教学融为一体,应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一般而言,史学素养以时空意识、现实意识、证据意识、问题意识、分层意识与融合意识为核心内容,呈现出由主体内容(客观史实、历史叙事、历史认识、历史评价等)、核心要素(时间、空间、人物、史料等)和主要方法(史学研究和历史学习的一般方法及具体方法)等组成的基本结构。它暗含于提出问题、收集和运用史料,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历史研究活动中,蕴含在从史实到史料再到史感的历史学习过程中。可见,个性化的中学历史教学,应着力于教学主题、史实学习、史料研读和服务语(导入、过渡和小结语)四个方面。本文以《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为例,谈谈着力于这四个方面的实践体会,以求为同仁提供些许启示。

1.为何要有课堂教学主题?

课堂教学的层次,取决于学科观,即对学科学术性的把握。在史学素养视域中,研究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目的,是探讨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性内涵,理解现实中民主政治的本质。课堂教学的层次,更取决于学科课程观,即对学科课程教育价值的把握。对于本课而言,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学到什么――是了解雅典民主历程的演变过程?还是探讨导致雅典民主历程演变的相关因素?或是借助雅典民主历程中蕴含的本质领悟政体的本质诉求?基于史学素养的个性化课堂教学,应追求最后一种学习目标,将本课学习延展到政体的本质内容上。

2.什么是课堂教学主题?

学科观和课程观凝结为教学主题,即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主题是教师学科观和课程观在具体学习内容中的具体表现,是教师史学素养、史学眼光、捕捉史学现实意义的敏感性等的有机融合,并一以贯之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3.怎样确定课堂教学主题?

会通史学研究成果,是确定课堂教学主题的基础。如本课,教师应对雅典民主政治历程有通透的理解,明确在何种条件下,经过哪些人的努力,民主政治成为雅典政体的主要内容;哪些要素构成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政治家和思想家如何看待雅典民主政治;哪些因素导致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等。进而可得出如下结论:

雅典民主制,是一些重要政治家在特殊条件下和特殊社会氛围中,为战胜敌对势力而采取的应景之作。这种民主制,以解决现实的严峻问题为突破口,在传统政治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沿着扩大公民权力的方向昂首阔步。这种民主制,以参与公民大会、选举和抽签参加国家管理并受公民大会审核和考察、参与司法以保证司法公正性等为外显行为。这种民主制,其基础是法治,其本质是平等,其形式是精英统治,其最终目的是促进美好生活。当然,这种民主制,需要一系列客观条件。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具有个性的经济特征,与广泛而深厚的参与意识和集体意识,一起构成推动雅典民主制的“幕后黑手”。①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确立本课的教学主题。如从原因入手,确立主题一;从过程维度确立主题二和三。我们可以任择其一作为本课的教学主题。

主题一:感受影响雅典民主政治历程的主要因素。雅典民主制的产生与发展,自有其特定的环境和因素。

主题二:感悟雅典民主政治演变的核心内容。雅典民主制的基础是法律至上,雅典民主制的核心是政治平等,雅典民主制的外显是精英领导,雅典民主制的宗旨是人民幸福。

主题三:体会雅典民主政治下公民的权力与义务。雅典公民的权力和义务,在民主制演变中不断扩大,权力和义务的扩大又要求雅典公民提高政治素养。

4.怎样使用课堂教学主题?

教学主题,应一以贯之于整个课堂教学。它扎根史实,借力经典史料,揭示于教师的点拨。教学主题规定了课堂教学的出发点、课堂学习路径和学习最终目标、以及教师服务用语;还规定了学习内容(包括史实的归纳方向、史料的选取等)。如根据主题二,本课可设计如下学习路径:

以三个代表人物(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的政治举措(史实)为出发点。通过比较和归纳,领会三人在雅典民主制演变中的不同地位以及共同追求。进而引导学生研读有关梭伦、伯利克里的政治措施(突出法律至上原则)的史料,感悟雅典民主制得以演变的政治基石,以及雅典民主制的最终追求(保证公民人人幸福)。

课堂教学主题,体现了史学的现实意义,需要领会和感悟。课堂有了主题,也就有了指导思想、灵魂。课堂教学既是教师不断揭示主题,学生逐渐领会和感悟主题的过程,也是学生接受教师治学与为人精神的熏陶过程。

在发展学生史学素养的视域中,史实教学是出发点,也是历史课堂的重要内容之一。个性化教学在此表现为处理史实的宽度、深度和效度,即要求在多维整合中记忆与理解史实。一般而言,史实教学需根据学情,经历在教材中找出关键史实、泛读史料强化史实、依据教学主题整合史实、利用相关线索联系史实、形成知识结构准确记忆史实等环节。其中史实的强化、整合、联系和记忆是个性化教学的主要着力点。

1.泛读有趣的史料强化核心史实

本课史实的关键节点是三位政治家的政治举措。我们可引用梭伦的诗句,以强化梭伦改革的内容和特性;引用《雅典的民主》片段解读陶片图片,以强化克里斯提尼改革的重点和个性;引用阿里斯托芬的喜剧片段,解读雅典会场遗址图片,以感受伯利克里时代的民主特色。以上所有的史料,均为教师泛读,目的是强化对关键史实的理解记忆。如在总结梭伦改革的四大内容后,引用下列梭伦的诗句,用教师解读的方式,强调改革的主要特征:

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②(教师据此解读)梭伦改革,取消债务奴隶,消除了公民因经济问题而失去政治权力的可能性。赋予公民以参政权,包括参加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这就是“崇高地位”的含义。但梭伦改革维护了包括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特权,这就是“恰如其分”的含义。这种中庸式的改革,有利于解决当时面临的社会问题。只是这种中庸式改革,注定是两方面不讨好,两方面都反对的改革。同时,梭伦改革,通过制定宪法的形式进行,说明当时尊重法律,遵法守法的意识浓厚,这就为以后民主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中,教师对文物图片等的解读尤能为课堂增彩。如对陶片图片教师可做以下解读:

图片(略)是20世纪30年代在雅典发掘的陶片图片。有关这一图片,英国学者约翰・索利在《雅典的民主》中写道:“有趣的是,20世纪30年代,卫城北坡的一口井里,出土191片陶片。……陶片上全写着太米斯托克利,分属14个人的笔迹。显然这些陶片是预先准备好,打算说服群众反对太米斯托克利之后,发给他们使用。这些陶片集中出土,或许原本有更大一堆陶片,这些是用剩的。制作陶片的人显然是高估了反对太米斯托克利的人数。”这反映了陶片放逐法,有沦为驱逐政敌工具的危险。

又如,引用阿里斯托芬的《阿卡奈人》,并结合“雅典会场遗址图片”泛读史料,以增强学生对顶峰时雅典民主政治的印象:

(教师解读)这是雅典召开公民大会的会场遗址。从图片可以看出,当时参加会议的公民数量很大。当时,公民是如何参加公民大会的呢?雅典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在其名著《阿卡奈人》中描述了公民大会的这样一个场景:

那些主席官也没有到,但在他们迟迟到来之后,你难以想象他们会怎样,一拥而至,你碰我撞,挤成一团,争前排座位,至于讲和的事,他们全不放在心上。城邦呀城邦,可是我总是第一个到来,坐在这个地方,然后独自个儿,叹叹气,放放屁,打哈欠,伸懒腰,烦躁不安,揪揪头发,写写字,算算账,想念田野,向往和平。①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后,强调)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制达到顶峰。他不但取消了公民参政的财产限制,而且给公民发放津贴,以鼓励公民参加公民大会、陪审法庭等。但这种做法,使得原本严肃的行使政治权利的行为,变得随意而放荡。从这个场景中,我们可以窥见一斑。

2.依据教学主题,整合核心史实

理解史实,需走进史实,通过本课史实间的异同比较,归纳出历史的发展脉络。如比较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政治举措,归纳三人政治变革的异同,以此领会雅典民主制沿革的“变”与“不变”。其中“变”是针对具体问题,采取了解决问题对策;“不变”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核心内容。通过引导学生比较,让其领会雅典民主制演变过程中的政治智慧:

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将雅典引上民主的轨道。梭伦开始改革的88年后,克里斯提尼开始改革。公元前506年,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在雅典确立了民主制。克里斯提尼开始改革63年后,伯里克利成为执政官。伯利克里执政(前443―429年)改革将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黄金时期。公元前338年,马其顿王国征服希腊。雅典结束了256年的曲折民主历程。这个历程中,有三个重要节点: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我们可以将他们执政时期采取的主要措施归纳为……(教师边与学生回忆,边依据表格栏目板书)这些措施有哪些共同点呢?(教师边与学生思考回答,边板书表格栏目内容)这一历程呈现出怎样的演变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板书表格栏目内容(见下页表)。

3.利用相关线索,纵横联系史实

纵横联系的线索,一般分为同时、同地、同性质等类型。如依据同时性,联系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依据政体性质的相似性,联系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等内容。与复习课不同,此时的纵横联系,仅仅指出其主要不同点和大致的原因即可,不需要花太多时间联系过于细碎的史实。

4.构建形象化的知识结构,并用记忆方法记忆史实

知识结构揭示了各具体史实间的联系。本课可围绕三人政治举措的内容和特点,构建知识结构,可利用表格进行讲解。也可围绕民主政治的内涵,从改革的内容入手,构建知识结构。然后,利用数字或关键词记忆法记忆本课核心史实。

史实教学是课堂教学延展的基础,但不是课堂教学的全部。因为史实的筛选、强化、整合、联系、记忆等,都密切联系于学生自身的经验。因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展示其学习效果,介绍其学习方式,分享其学习心得至关重要。

1.史料研读的含义

基于史学素养的个性化教学中的史料研读,不是利用史料印证教科书结论,而是利用史料开拓视野,理解史实,感悟主题,提升历史认识。因此,此处的史料,应是经典的一手史料,并扎根于核心史实,紧扣教学主题。此处的研读,应是读透史料,并达到每则史料内部、史料与史实、史料与史料间的融合贯通。研读史料的过程,就是领会和感悟主题,深化和拓展史实的过程。其中,史料的选择和研读最为关键。

2.研读的史料选择

史料的选择须与史实、主题等融会贯通。即精选的史料,既要立足本课学习内容的核心史实,又要利于揭示主题,还要经典、多元、有价值。如本课选择的下列三则史料,均出自雅典民主政治的权威史料,并紧紧扣住理解雅典民主制的本质诉求这一主题(主题二):

甲:(梭伦改革时,他就把自己制定的)法律颁写在木板上,竖立在王室柱廊里,所有人都发誓恪守它们,9名执政官还要在那块石头跟前起誓:如果他们僭越了某条法律,他们将献塑一座金像;由此执政官们至今依然要这样起誓。①

乙:我们看到,法律在解决私人争端的时候,为所有的人都提供了平等的公正……我们不但服从那些当权者,我们还遵守法律,尤其是遵守那些保护受伤害者的法律,不论这些法律是成文法,还是虽未写成文字但是违反了就算是公认的耻辱的法律。②

丙:平民主义政体的前提或准则是自由,自由的一个方面就是轮流地统治和被统治。……他们说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每个人就应该享有平等,于是在平民政体中形成了穷人比富人更有决定权的结果,因为前者人多势众,而多数人的意见起主宰作用。……自由的另一个标志是一个人能够随心如愿地生活,因为人们说这是自由的效用,就如不能随心如愿地生活是奴役的效用。③

3.史料研读的方法

史料研读的融合贯通,要从史料的史实依托、史料的核心语句、史料的主旨内容、史料的主要思想等方面,读透每一则史料。如甲的关键词是“法律”“起誓”等,关键语句为“恪守法律”,主旨为强调法律的尊严,主要思想为“依法治国的理念”在当时已深入人心,梭伦通过修改法律进行改革,恪守法律保证了改革的实施。再如丙除了揭示民主政体的两个特征外,我们还从“他们说……”中推测,亚里士多德对平民主义政体的态度,即不赞成这种政体,因为这种政体实质是“穷人”压迫“富人”的统治,容易出现“多数人的暴政”。

此外,还要从史料间的相互关系,如共同主旨内容或共同思想内容等方面,揭示史料间的内在联系。如甲、乙的通融之处在于,公民恪守法律成为雅典民主政体的前提,法律保障了社会公正,维护了公民利益,当权者都需依法治理国家。甲、乙、丙的共同之处为,雅典民主政治的根本诉求是公民随心所愿地生活,即保证了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公正等。

史料的研读通常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达成研读目标。同时,在研读过程中,应注意发现史料的内涵,这尤其需要仔细咀嚼。教师的价值之一在于引导学生品味史料,形成深度阅读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主题。

课堂服务语,主要指教师的导入语、过渡语、小结语等,它是教师调控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史学素养的个性化课堂教学,更加注重教师的服务语。要求教师的服务语能够在上下勾连中,融激趣、激奇、激疑、激情、提升于一身。

1.导入需要激趣、激情、激奇和激疑

俗话说“教师一张口,就知有没有”,课堂导入至关重要。史学素养视域中个性化教学的导入,应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主题”的引入要尽量充满趣味,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方式要多元,埋下“主题”伏笔。二是建立所学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间的联系。既要简明,又要严谨,还需抒情。如在本课中,有的教师是这样导入:

古代大河流域往往孕育着灿烂的文明,如长江、黄河创造了长期领先世界的四大文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则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空中花园”,然而世界上还有一群人创造了不同大河流域的文明,用青蛙拥抱大海的美妙思想,制造了精美绝伦的人类文明――海洋民主政治文明,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海洋的殿堂,感受那一群公民的政治智慧,感悟那种直达人心隧的深沉的智慧。

2.过渡需要上勾下连,点拨升华

“环节间的过渡”要适时、适度、精炼。既要反馈学生学习效果,又要体现内容过渡,牵引“主题”。如在本课史实学习环节结束后,在向史料研读环节过渡时,有教师这样过渡:

同学们在学习雅典三位改革家的改革措施后,知道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感受到雅典民主政治的先进性与发达性,促进了古希腊文明的繁荣,这些先进、这些繁荣离不开一群雅典公民政治智慧的发挥,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感悟在那一片蔚蓝的天空下,一群具有高度智慧的公民政治活动魅力。

3.小结需要揭示主题,设置悬念

课堂小结是一节课最后的“闸板”。应包括核心史实的归纳,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总结,学生学习状态和效果的评价,未来学习的走向等。其中总结学习成果,提升和揭示教学主题,尤其重要。如有教师对本课的总结如下:

历经短短的四十多分钟,同学们充满敬意地探讨了古希腊民主政治。通过史实整合、史料研读,我们了解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和历程,感受到了雅典公民的民主政治智慧,这种智慧,就是以增强公民幸福感为旨归,以法治为前提和主要途径,善于协调各方利益,维护社会公正;善于扩大民主,不断激发公民的参政欲望等。这种智慧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很大的启发性,同样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也需要这种智慧。进入近代以后,西方的政治家又是如何智慧性地继承和发展雅典民主政治精髓的呢?我们将在下一专题,西方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中,感悟其别样的政治智慧。

基于史学素养的个性化课堂教学中的服务语,措辞需要美化,精神需要饱满激昂,这样才能用教师的语言魅力和历史真谛,熏陶和教化我们的学生。

关于民法典的解读篇2

关键词:经典名著 语文教学 文本解读 方法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对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近期笔者列出50部中外经典书目(源自教育部2001年制定的中小学《语文新课标》所列的课外读物和大学生必读书目,中国古典名著30部,国外名著20部),对医学院校大一至大三的521名学生做了一次随机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的阅读量甚少:虽然其中88.79%的学生有阅读经典名著的愿望,可是完整读过这50部名著的,人均不到4部,没读完的人均刚到6本,而且这其中大部分学生是在中小学时期读过的,在大学时期的重读率不到10%,在中学阶段就该基本完成的名著阅读,多数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还没有实现;另外像《论语》、《老子》、《史记》等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率明显偏低,人均阅读量不足1部,且低于外国经典名著的人均阅读量。

传统文化经典名著在学生视野中的严重“缺席”,是一个值得我们国人尤其是教育者深思和警惕的文化现象。传统经典名著、优秀诗文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母语教育都非常注重本国经典名著的阅读,关注语言学习与文化的关系。因为青少年一代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不够,会使得他们对于自己的文化产生陌生感,一旦受到外来异质文化的冲击,便更加重他们无“根”的困惑、迷茫感,进而迷失自我。而且,我国当代社会的整体浮躁氛围在青年一代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可以说疏离经典名作既是心理浮躁、急功近利的一种表现,更是一种“治病之源”。因为青年学子只有耐心读完一本本好书,书读多了才益于保持宁静的心态,逐渐增强抵抗世俗纷繁诱惑的免疫力,克服浮躁的心态;相反缺乏了好书的滋养,她们不仅审美趣味和艺术鉴赏力低下,而且在专业学习上也很难养成“宁静而致远”的胸怀。

从我们的调查结果看,医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愿望与实际行动有很大的偏差,虽然绝大部分学生表示愿意阅读名著,但是在课余时间即使无所事事时,也很难静下心来读名著。这是为什么?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不过通过调查可以肯定其中最重要的两点:一是学生没有养成好的读书习惯或者说逐渐丧失了读书的习惯;二是名著离现实较远,读起来耗时费力,学生尝不到阅读经典的“甜头”。

所以高校教育要利用大学语文及其他人文艺术类课程的优势,开设经典导读之类的课程,引导学生阅读中华文化典籍,接受具有艺术性、社会性和审美性的经典名作,使之对大学生的思想和精神成长提供有益的帮助。由于古代经典产生的时代和其中的内容离当下学生的生活遥远,绝大部分学生读起来困难,也就不喜欢读。因此,如何拉近学生与经典名著的距离使学生渐渐喜欢上“经典”,这就是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探索的首要问题。

一、经典名著导读的循序渐进原则

“对特定种类的读物能否保持长久的兴趣与读者的接受水平有关。”[1]学生初接触古代文言作品,有一种畏难情绪。那么,选读名著就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教师根据情况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己读的较浅近的作品,按照经典名著的接受难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开列推荐书目,一步一个台阶地逐步提高。读古代文化典籍是要花些力气,可一旦攻破难关尝到其中甘味,就有成就感,对传统文化就有了亲近感。

二、硬性规定与阅读方法指导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影视和网络文化的发展,使人们已习惯于对视听信息的接受,对单纯文字信息的接受能力逐渐退化。大学生把大量课余时间打发在上网聊天和游戏、逛街、参加社团等活动上。虽然大多数的学生有阅读经典名著的愿望,但最终并未付诸实际行动,说明大学生阅读习惯的逐渐丧失。

许多富于文化含量的读物往往短时间很难吸引学生。所以必须采用经典阅读的硬性规定与阅读方法的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在感性享受和经济效益已普遍成为人们行为准则的今天,单纯依靠大学生自己接受那些他们认为“枯燥乏味”的东西等于放任自流。因此,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经济学教授马丁·卡诺依正确地指出“应该让中国的大学生在大学里继续吃点苦,像他们当年为了考大学一样”。[2]所谓的硬性规定,其实也是在校园里要营造长期读书氛围的开端,硬性规定的同时,在加上阅读方法方面的有效指导,学生接触的经典作品渐渐多了,感受到“经典”的魅力,就会主动阅读,久之,也就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三、经典文本解读的“艺术奥妙”

大学生不读名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读不懂,经典名著有着独到且不易领略的地方,即便是一些看似好懂的经典名著,也仍有一般著作所不具备或完全能替代的奥妙之处。这就需要专业者的引领,去深入浅出地分析文本的“艺术奥妙”,令学生欣赏到文学经典名著的深邃魅力所在。所以,教师不能只给学生开列“经典名著”书目,还应在帮助学生解读文本方面多下功夫,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1.回归“原典”——历史解读法

回归“原典”在此既是指让学生阅读原著把握文本,又是指走进原著产生的历史时代,达到对原著本身和作者意图的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最准确的认知。对待传统文化典籍,本来学生与之有一定的隔膜,学生肯定有不理解某部作品或某个作者思想的情况,甚至与之有着某种冲突,这时教师就不能简单地将自己对这类作品的理解以及作品表达的思想内容传达给学生就结束了,这样学生仍不能深入地理解作品。

因此,教师要能带领学生跨越历史做文化思想的溯源。首先是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生平、创作动机和预期及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可大致把握原著的主旨;其次是以原著为中心拓展阅读范围,因为原著是产生于历史中的文化作品,负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学生面对这些古代名著会产生文化阻隔,表面上似乎是学生不理解某一个或某几个时代的作家和作品,其实本质上是他们根本不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时让学生涉猎同时代、同题材的其他作品,以便对所读原著及其作者有更全面准确和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更深刻地认识了原著所体现的我们的民族文化之根,让他们了解了“我是谁”、“我从哪儿来”,在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过程中有了归属感。

2.古为今用——现代解读法

在经典名著教学中还要始终以动态的观念指导学生阅读,不能只把“经典”作为静态的历史,还要学会“古为今用”,即读者用现代的观念和思维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用现代哲学观念、现代精神重新诠释“经典”,使之与现代社会文化契合,赋予经典内容以时代新意。

笔者在指导学生读《老子》时,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到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结合现当代的一些伟大的领袖和优秀企业家运用老子的思想的实例,让学生切实领略到老子的管理哲学智慧在现当代社会的应用和发展;而且《老子》为什么反对过分张扬人的巧智、技术?学生结合现实探讨社会和人生,包括现代文明的进步与蜕化。现代工业文明在给人无穷的物质享受之时,也可能在破坏着那些纯朴美丽的东西,破坏着自然,还可能在异化着人的心灵,因此对追求物质文明都产生了自己的相对较理性的看法,知道了自己在现实中该往何处去。即使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也能寻找到一块属于自己的自由心灵空间,不为名利搅扰,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坎坷之时仍能泰然处之。这样在对传统文化典籍欣赏的基础上大学生进行了美的创造:将自己的发现与现时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作品及社会的认识。

3.不同专业视角解读法

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经典,不同专业的学生也有不同的阅读视野和阅读期待。教学中我们不仅指导学生结合自己专业选择名著,还可以启发他们从各自不同的专业视角解读经典名著。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专业的人眼中也有各自不同的哈姆雷特。一部《红楼梦》,有人关注宫闱秘事,有人关注美食厨艺,有人关注建筑艺术……那么医学生从《红楼梦》中就可以读出我们的传统医学和现代的精神分析法。再如读到《老子》中的宇宙生成观,就可启发医学生分析道家与我国中医精、气、神学说的密切关系以及道家辩证法思想对中医有哪些启迪;还有道家思想与古代养生学的关系等等。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启发,医学生随即显示出对道家名著和古代医学名著《黄帝内经》的强烈阅读欲望和兴趣,不少学生还写出研究论文。这样把经典阅读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引发了大学生读经典的兴趣,提高阅读的能力,而且反过来也促进和拓展了自己医学专业的学习和发展领域。

这样以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学为依托,拉近学生与经典名著的距离,引领学生逐渐走进传统文化的殿堂,去领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壮烈之气,弄明白屈原为何“亦余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著奉献于楚,体验小儿女“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体味“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不仅把阅读潜入到传统文化的深层领域,以传统文化的人文内涵和民族精神伴学生成长,而且带领学生从传统中走出来引起对现实社会、人生的思考。这不仅提高了大学生艺术鉴赏的趣味,而且还是一个涵养其生命的过程,使他们日后的道路才能走得更远。最终,我们的经典随着历史长河的滚动不仅没有消逝,反而愈来愈散发出弥久的陈香并熠熠生辉。

(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2011年度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普通高等医学院校的艺术教育现状和课程设计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ZX-204。)

注释:

[1]金元浦主编:《阅读方法:圆照博观与烛幽探微》,《阅读的欣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梁卫群:《中国大学生应像高考再刻苦点》,汕头广播电视周报,2004年2月18日。

参考文献:

[1]李澎.在语文教学中寻找文化之根[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1).

[2]杨棣.关注大学生文化经典阅读[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3]白灵阶.高校名著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3).

关于民法典的解读篇3

幼儿园情景表演是大班幼儿创造型游戏的一种,是我园经典文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景表演是培养、锻炼大班幼儿独白语言的特别途径,大班幼儿可以运用丰富的形体动作和生动的语言表现经典阅读内容,为了给大班幼儿顺利展示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教师的指导策略很重要,本次研究围绕教师在情景表演中的指导策略展开讨论研究。

【关键词】经典阅读 大班幼儿 情景表演 儿童本位 和美文化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让大班幼儿更喜欢接触经典阅读,也体现我园“和美”文化下幼儿经典阅读的重要性,笔者认为,让大班幼儿进行经典阅读表演是很有必要的。在经典阅读表演中幼儿虽然是主角,但是离开了教师的帮助也是无法顺利进行的,那么教师如何在幼儿情景表演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一笔呢?笔者结合相关资料与实际经验进行了以下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以中国知网为检索工具,以“经典阅读”和“园所文化建设”为关键词,查阅、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研究成果,整理出可供研究借鉴的相关信息。

2.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大班幼儿经典阅读的现状,进行课题开展的必要性研究。

3.个案分析法:运用典型抽样方法确定个案研究对象,用跟踪调查和观察的方法对其进行追踪研究。

4.行动研究法:围绕儿童本位“和美”文化的建构,开展经典阅读情景表演活动,实施以提炼、总结、汇编经典阅读内容选择的原则与教育策略。

【正文】

一、什么是经典阅读中的情景表演

是指从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宝库中,撷取蕴含“和美”文化价值取向的适合大班幼儿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包含绘本、童谣、唐诗、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童话故事、民间故事等,通过适宜有效的方法组织大班幼儿在课程活动中、日常活动中进行阅读,在游戏活动、特色活动中进行多元理解和表达,以实现对大班幼儿人文素养、文化品位以及精神人格的培养与塑造,使“和美”文化的特质在大班幼儿身上得到彰显。

二、什么是儿童和美的本位文化

儿童本位文化是受大班幼儿喜爱、为大班幼儿所理解、尊重大班幼儿个体差异、指向大班幼儿个性化身心和谐发展的文化,是引导大班幼儿求真、向善、创美的文化,即发展大班幼儿欣赏美、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文化,并最终使大班幼儿变得“富有爱心、诚实守信;善于合作,乐于分享;渴望学习、主动探究”。

三、“经典阅读”情景表演与儿童本位“和美”文化的联系

1、基于文化强国的发展要求和经典文学传承的需要

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了我们民族丰富的优秀文化,中华文化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道德观与人格,这些都是建设精神家园的深厚文化根基。而经典文学是中华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坚实载体,经典文学中蕴含着的经典作品作为民族和人类文化的结晶,其对于人类精神的建构、人格的塑造及其文化的熏陶是一般阅读作品难以企及的。

2、基于大班幼儿早期语言发展和人格奠基的需要

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实验表明,大班幼儿阶段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大班幼儿人格的形成是日后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基础。开展传统文学经典阅读,可以丰富大班幼儿的精神世界,使大班幼儿经历一番文化洗礼的过程,使大班幼儿的个性品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

四、情景表演中教师的指导作用

1、师幼一起表演生成合适的表演主题

情景表演依托的是文学作品,在每次表演之前表演者之间都会有一个基本达成一致的脚本,角色的行为或多火烧地接受这个脚本规范,情景表演受到故事框架的规范,结构性很强。

2、提高情景表演的评价能力

不同大班幼儿对于每一个游戏都有不一样的体验,因为大班幼儿在表演中都会自我表现,跟周围的同伴进行对照,从游戏中认识自我、他人、周围世界,从个人发展角度看活动中取得的体验意义是重大的,每一位大班幼儿的表演行为都是原有水平基础的表现,在表演中,我们要关心的是大班幼儿是否进步,不能仅限于眼前的狭隘目标范围,评价不应该预先确定最终的目标。

3、提高大班幼儿的表演技能

因为文艺作品中的内容和情节需要凭借大班幼儿一定的表现技能来展示,完成表演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培养和提高大班幼儿的表演能力。

六、所取得的成果

在我园教师的不断努力之下,我园教师在经典阅读的情景表演中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也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大班幼儿在经典阅读情景表演的过程中,语言能力、交际能力、说唱能力等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强了,更自信大胆了,在理解文学作品上还有了一定自我见解,从另外一面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大班幼儿已经逐渐形成了阅读的浓厚兴趣,阅读经典习惯也逐步养成,阅读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参看资料:

1、从理念到行为——《大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第98页

2、给大班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语言教育

3、王亚红大班幼儿表演游戏指导策略

关于民法典的解读篇4

关键词 国学 经典导读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College "Classic Introduction" Curriculum

Setting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YANG Dong[1], LIU Shuhui[2]

([1]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0;

[2]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2)

Abstract Ancient classics is not only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n contemporary culture also has a positive meaning. With learning craze warming, read the classics, return to the traditional college to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college curriculum is also facing a lot of problems; you need to create an environment, rational use of school resources and accelerating the curriculum reform and settings.

Key words Sinology; classic introduction; curriculum setting

1 经典导读在高校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合理性

近几年,有不少学者提出在大学应该设立国学专业,让国学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有支持者亦有反对者,这里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一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国学能不能成为独立学科,在高校设立“经典导读”课程,引导学生阅读原典是没有任何异议的。国内外一些知名高校都把阅读古代经典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比如斯坦福大学就通过博雅教育,培养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文化的经典、观念与价值。其开设的选修课程基本都是经典导读,其课程名称为:荷马的《奥德赛》或《伊利亚德》,柏拉图的《理想国》,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中国思想家孔子著作选读或《论语》,中国道家哲学选读或老子的《道德经》,《孟子》选读,《庄子》选读等等。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为博士生开设《专书选读》课程,每学期由一位老师讲授一部经典,陈来先生讲授《中庸》、楼宇烈先生教授《论语》、袁行霈先生讲授《陶渊明集》等,这些原典著作的研读,是一种基本功的锻炼,有益于学生以后的国学研究。相比之下,国内一些普通高校的课程体系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亟待改进和提高。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曾精辟地指出:“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因此,国学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重要经典的研读上,其意义和价值在于:

其一,发展国学,传承文脉。我们今天阅读经典,当然不同于古代人的读经传统,我们是在对经典的阅读和阐释中,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延续国学的生命力,激发文化创新和理论创新能力。一个民族能够发展壮大、生生不息,其根源在于这个民族的精神文化,而经典就是民族精神文化的载体,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经典就不仅是传承国学,更是在不断地积累和建设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

其二,经典凝聚着一个民族的历史经验和集体智慧,可以指导今天的文化建设。中国古代有读经书的传统,汉代将《诗》《书》《礼》《易》《春秋》立为博士,教授弟子,其实这也是一种经典教育,它让读书人养成了“入则独善其身,出则兼济天下”的人文情怀。经典之所以会成为经典,是因为它的典范意义具有不可替代性,它所蕴藏的思想和精神在每一个时代都具有当下意义。当今中国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重读经典,从传统中汲取力量,是必然的选择,仅靠半生不熟的舶来品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

其三,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学除了传授学生知识、技术、经验以外,更重要的还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不能只把教育效果经济化、财富化,目光短浅地一味追求创造多少生产力,还要把教育效果社会化、人文化,要培育学生的道德信念,人生智慧,文化能力。要达到这样的教育效果,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阅读经典,从经典中汲取人生经验,感染人文精神,提升人格魅力,使他们在走向社会以后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北京大学国学院院长袁行霈先生在《国学研究》发刊词中说:“不管愿不愿承认,也不管是不是喜欢,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之中,并以自己的言谈行为显示着这个传统或优或劣的特色。而国学作为固有文化传统深层的部分,已经渗进民众的心灵,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现实生活。”因此,无论是从民族文化的传承,抑或时代的需要,还是从个人人文素养的提升,重读经典都是必须的。而高校开设“经典导读”,对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对青年完满人格的生成,对青年完整知识结构的建构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2 “经典导读”在当下高校教育现场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阅读经典、传承国学意义重大,而且势在必行,但很多高校还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经典导读课程的设置存在着很多问题。

第一,重视程度不够。首先,高校领导没有从民族兴衰、国家兴亡的高度来看待国学教育,没有把国学教学当成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致使国学经典导读没有落实到学科建设以及课程设置中。同时,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的积极性也没有调动起来。其次在课程设置上,经典导读只作为选修课开设,而不是必修课。在期末考试中是开卷考试而非闭卷考试,学生不来听课照样能及格,能拿到学分。这样的设置,无疑助长了学生的惰性。

第二,开设课程的数量不够。中国古代的经典非常多,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来说,每个部类中都有很多经典,就拿经部的“十三经”来说,如果要开设起课程来就是十三门,需要十三个老师教授。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没有那么多老师能够承担起这样的课程。因为经典导读课程的开设,并不像一般的概论性质的课程,它需要授课老师对这部经典著作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自己都没有读明白,又怎么可以给学生讲解呢?所以,经典导读课程对老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再有一个问题是,学科的划分也使经典导读课程的数量大打折扣。比如文学院的老师能开设的经典导读一般为《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文学性的典籍;历史学院能开设的一般为《尚书》、《左传》、《国语》、《史记》、《汉书》等侧重历史的经典;哲学系的则倾向于《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哲学著作。这样的学科设置更限制了学生选课的自由,也就无法达到让学生文史哲兼通的目的。

第三,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师资力量存在的问题。经典导读课程的设置,除了数量不够外,还存在着不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经典课程的设置,应该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以及相关课程的开设,从易到难,从大一至大四有计划有系统地开设系列课程。教材这方面,国内也没有非常有代表性的系列教材,需要加大投入的地方还很多。

3 经典导读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

第一,经典导读的课程规划。首先,由学校教务处统一规划,把经典导读作为通识教育课,文史哲学科的老师皆可以开设,这样就避免了学科划分带来的弊端,真正可以做到文、史、哲的通融。其次,划定“经典”数量。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选择出一定数量的著作作为课程开设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需要有一个选择的基本标准,这个标准应该是与时代潮流相吻合,具有民主和科学精神;能够为现代社会提供思想资源,或有助于社会和谐,或有助于环境保护;可以修身养性,提高人的文化素质,陶冶人的情操,涵养人的品德。基于这样的标准考虑,我们认为可以选择以下经典作为课程开设:经部典籍:《诗经》、《尚书》、《周易》、“三礼”、“三传”、《论语》、《孟子》;史部典籍:《史记》、《汉书》;子部典籍:《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孙子兵法》;集部典籍:《楚辞》、《文选》等。这些可以说是最基本的经典著作,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特长进行增加课程,比如唐诗、宋词、四大名著、佛教典籍等都可以开设。

第二,师资队伍与教材建设。经典导读课程对开课老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要至少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要有良好的个人风范、人格魅力,能够体现出国学经典所传递的人文情怀;二是对该部经典要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三是要有一定的国学基础理论。有了好的教师,还要有好的教材。目前经典导读方面的教材还不多,精品更是少见。现在比较有代表性的教材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主编的“国学经典解读系列”教材,已经出版《孙子兵法解读》、《周易解读》、《孟子解读》、《墨子解读》、《礼记解读》、《韩非子解读》、《楚辞解读》、《诗经解读》、等,这套教材有优点也有缺点。所以,经典导读教材还有待精品出现。我们认为未来经典导读教材的编写应该坚持几个原则:一是选择能够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古籍;二是选择好的底本,精校精勘,做好文本整理工作;三是尽量要全本,不要节选,以再现古籍的完整面貌;四是每篇的题解部分既要准确概括,又要深入浅出。

第三,经典导读的课程方式。经典导读课程要突出教学的开放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老师重在“导”,学生重在“读”。老师的“导”不能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要讲授经典著作的作者、成书、版本、流传、影响,分析经典著作的体系结构,概括经典的思想内涵体系。解读文本内容时,讲解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创设师生间实时交互机会,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服务。学生的“读”,重在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去阅读原典。包括课前的预习,课堂上的交流,课后的延伸阅读等,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第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作用。古代典籍中会经常涉及到古代的职官、礼仪、音乐、建筑、天文历法等内容,对这些内容有时很难用语言去描述,即便用语言表达出来也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利用多媒体技术,插入视频或图片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并让学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另外从校园网“课堂在线”上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教学资料,供学生课外阅读。

第五,注重国学教育与文史哲的融会贯通,古代很多经典都是文学、哲学、史学相通的,特别是先秦的典籍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文史哲区分。因此,在对经典解读时就不能单纯地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要尽可能充分地把经典著作中包含的文史哲元素都挖掘出来,力求多角度展现国学精粹,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培养文史哲通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齐勇.人文教育从经典导读出发[N].中国教育报,2006-05-18.

[2] 尤西林.经典文本导读在大学人文学科教学中的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3(3).

关于民法典的解读篇5

关键词:幼儿教育;中华经典;诵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164-02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经过几千年时间的大浪淘沙,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和积累,中华文化中有很多经典依旧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但是近代以来,对于中华文化经典读物进行阅读,特别是对幼儿进行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的范围和比例非常非常的小。笔者认为中华文化是时间长河中的珍珠,不管经过多少时间,经典依旧是经典,依旧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其必定有其流传至今的道理和存在的价值。

孩子是祖国的下一代,娃娃教育要从小抓起。对处于启蒙教育阶段的孩子们进行中华经典诵读值得我们积极推广。下面笔者将说明中华经典诵读的意义。

一、幼儿接受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的意义

对幼儿进行中华经典诵读,具有非常重要的语言意义。人的一生中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是人学习和发育的最重要的时期。大量的研究表明,婴儿期是人掌握和学习语言的最关键的时期。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儿童对于语言的学习、理解和把握会不断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儿童的语言发展。婴儿期是人学习语言最迅速也是最重要的时期。有效的语言培训对于儿童掌握语言、训练思维、锻炼逻辑将会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诵读中华经典,让婴儿接受中华经典诵读教育对于婴儿的语言方面的意义可以从锻炼儿童的倾听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前书写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是对于儿童倾听能力的培养。相对于普通的白话文读物诵读教育而言,中华经典读物诵读更需要学生积极认真倾听。老师需要进行认真仔细的讲解,有时还得配合一定的动作、表情和图片等,学生也只有一直保持较长时间的集中精力认真倾听才能够掌握。然后,是对于儿童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进行中华经典诵读的教育活动中,诵读的方法多种多样:学生齐读、学生依次朗读以及学生领读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表达。最后,是可以提前训练学生的书写能力。在进行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汉字,学习读书写字的坐姿,学习语言文字中的一些规律。这些都对于后期的读写能力做好了铺垫。

二、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更是礼仪之邦,中华文化中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下面笔者将会着重介绍在尊师敬长、与人为善、勤勉学习以及修身养性方面的价值。首先是关于尊师敬长。中华经典中关于尊师敬长的言论比比皆是。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程门立雪……这些故事都是在向读者们传递着孝顺父母、孝顺长辈、尊重长辈、尊敬老师的理念。特别是在当今中国,孩子毋庸置疑就是家中的宝贝,社会的宠儿。在这样的环境下,对孩子进行孝道和尊师重教的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然后是与人为善。“仁爱”通过几千年的时间深深地熏陶和影响着中华民族。中华经典之中处处流露着与人为善的影子,“恩欲扬,怨欲忘”等都闪烁着与人为善的光芒。在当今中国,独生子女遍地都是,学会体贴他人、学会关心疼爱他人、与人为善是多么的重要啊。再就是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刻苦学习是中华经典中永恒不变的主题。“头悬梁,锥刺股”、“闻鸡起舞”、“狼影樱雪”等都是先贤们刻苦学习的写照。对幼儿进行中华经典诵读,让幼儿从思想深处就有着深深的印象。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如此激烈竞争的社会,只有积极上进、努力学习才会真正地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最后就是诵读中华经典对于幼儿修身养性方面的积极意义。“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都是中国的文人士大夫所追求的目标,其中,修身养性是第一层次。中华经典中的“论语”、“三字经”等处处都有如何提升自身修养、锻炼自身气质的言论。从小就让幼儿接受中华经典的熏陶,从小就让他们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意识,对于孩子们以后的漫漫人生路有着莫大的帮助。

三、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通过对幼儿进行中华经典诵读训练能够训练学生,训练幼儿的审美能力。首先就是感受中华文化的语言美。对幼儿进行经典诵读所选择的读本都是经典之中的经典。经过时间长河的洗礼,在语言方面都是字字珠玑,一字千金。或是韵律、或是文辞、或是对仗,无不体现着中华语言的魅力。另外是经典之中所体现的意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多么幽静安详的画面啊。通过中华经典诵读,让孩子们在这意境之中体验美感。再然后就是让孩子在经典之中体会中国的人文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无不体现着古人的壮志豪情等优秀品质。这些都值得孩子们学习。

四、培养孩子们的民族精神

民族晋升是一个国家民族全体成员所共同认可的理念,是经过长时间的历史积淀一起修正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一个民族所不可或缺的。任何民族都应该有其民族精神,并且积极践行着其民族精神。中华经典中处处闪烁着我们民族的民族理念,闪烁着我们的民族魂。对幼儿进行中华经典读物诵读教育有助于孩子们学习最纯正的民族精神,有助于民族精神深深地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特别是在西方思想浪潮大行其道的今天,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关于民法典的解读篇6

一、价值取向的差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科性质决定语文教育的多重价值取向。一方面,语文教育追求“能”的完善,即要让学生掌握与祖国语言文字有关的基础知识,学会正确地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i另一方面,语文教育追求“智”的发展,即要让学生发现知识的规律和特点,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同时,语文教育追求“情”的陶冶,即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语文是人类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工具。语文教育的多重价值取向说明,语文绝不仅仅具有情感陶冶与人格塑造的功能,它还担负着传播语文知识,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任。无论是古代诗文,还是现代佳作,在语文教育中都必须作为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素材,为其所用,借助于这些经典著作教会学生准确、流畅地进行社会交际与思想交流。

与语文教育相比,经典诵读教育更多地关注中华经典在“人格塑造”“文化传承”“中西文化互补”等方面的价值。它更强调中华经典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在世界文化建构中的价值。可以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经典诵读教育的首要追求。这种价值取向少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追求,多的则是对于经典的文化性追求。

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决定语文教育与经典诵读教育两者相辅相成,但也相去甚远。语文教育可以借助于经典诵读更好地实现价值追求,但语文教育绝不仅仅是诵读经典。经典只是语文教育的内容之一,诵读也只是语文教育的方法之一。反之,经典诵读教育对于文化价值与人格塑造的追求,绝非语文教育可以一力承担,单独实现。它更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社会合力的共同作用。经典诵读教育的开展要以学生良好的语文能力作为基础,而这种能力的获得离不开语文教育。因此,任何将语文教育与经典诵读教育等同看待,甚至认为经典诵读教育只能通过语文教育来实现的想法都是偏颇的。

二、“诵”“读”重点的差异

何为“诵”?《说文解字》上说:“诵,讽也”,“讽,诵也”。“诵…‘讽”互训,但却存在差别。《周礼,大司乐》有“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郑玄注:“倍文日讽,以声节之日诵。”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也指出:“倍同背,谓不开读也;诵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可见,“诵”更注重语音上的抑扬顿挫,语气语调上的高低起伏,韵律节奏上的和谐优美。它既不是简单的背诵,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朗读,它更关注诵读者的语感及对文本的理解。

经典诵读教育正是抓住了“诵”的这一特质,强调以“诵”带“读”。在“诵”中体味中华经典所蕴藏的民族精神,在“诵”中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诵”中实现中西文化的互补与互动。而从“中华诵”系列活动的内容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经典诵读教育中的“诵”不仅是一种读书方法,也是一种文化体验的方式与文化交流的手段,更是民族精神呈现的方式。

在语文教育中,有关“诵读”的要求包含在“阅读”课程目标之中。从古至今,诵读一直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之一,也一直被认为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诵读的要求共有五处。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在阶段目标中,分学段细化了对诵读的要求:第一学段要求“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第三学段提到“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第四学段要求最高,即“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透过这些要求可以看到,语文教育中的“诵读”与阅读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诵”往往是为“读”服务的。一方面,“诵”的对象是阅读教学中古今中外优秀诗文,“诵”作为一种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相关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诵”的过程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注意声调与节奏,“诵”作为一种方法成为阅读方法的一部分;同时,“诵”的标准是逐学段提高,且必须与学生总体阅读水平相适应,这也是为阅读教学循序渐进开展服务的。可以说,虽然语文教育与经典诵读教育都强调诵读,但语文教育更希望通过“诵”这一手段,切实提高学生

“读”的能力,“诵”只能是阅读教学的内容之一,而不能成为语文教育的全部内容。

三、实施途径的差异

在语文教育中,诵读教育的实施必须以学校语文教育为中心。语文教育系统是由学校语文教育、家庭语文教育、社会语文教育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其中,学校语文教育是核心,它不仅帮助学生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语文能力,也是提高全民语文素养的最根本途径。社会语文教育是学校语文教育的延续与补充,家庭语文教育是学校语文教育的准备和深化,它们也都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独有的教育优势。诵读作为语文教育内容之一,无论是诵读方法的指导,还是诵读活动的开展,都必须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都必须以学校语文教育为中心,紧紧围绕学校语文教育进行。家庭语文教育与社会语文教育中的诵读活动更多地是学校语文教育的拓展与延伸。

关于民法典的解读篇7

【关键词】经典阅读;管理主体;数字阅读;策略

阅读从小者来说可以提升个人的素质,从大者来说,可以提高一个民族、国家的整体素质,而阅读的内容决定了这种提升的高度、广度和深度。好的阅读非经典不可。从本课题组调查报告《重庆市经典阅读现状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重庆市全民经典阅读情况不容乐观,阅读率从儿童、大学生群体到已经工作的成人群体呈整体下滑趋势,而在“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重庆”的今天,经典阅读无疑是提升市民素质,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的最好举措,为此我们不得不对经典阅读推广的策略进行思考。

一、消除经典阅读多元管理主体的言行背离

阅读看起来是非常个性化的事,一个人读什么样的书,以什么样的方式读,看起来都是个人的选择,实则不然,阅读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行为,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至少包括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这些影响经典阅读的管理主体在表面上支持阅读行为,实际上却是阅读行为的最大阻碍者,消除经典阅读多元管理主体的言行背离,是推广经典阅读的最根本和最有效策略。

就社会层面来说,从表面看,目前整个社会都认可阅读、倡导阅读,都认为读书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但实际上社会风气急功近利,人们看重名利,轻视道德;看重眼前,忽略长远,人心浮躁,追名逐利,难以静心阅读。

就学校层面来说,目前的学校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似乎都已经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和初衷。什么是教育?《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梁启超说“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古希腊伟大哲学家柏拉图也认为教育“使人变善,从而高尚的行动”,“教育乃是心灵的转向”。无一例外,伟大、哲人们认为教育最根本的要义是教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现代的学校教育却忽略这一根本教育本质,片面强调学生的分数、升学率、单一的专业技能或就业率,学校的行为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功利性,又如何要求学生不功利。

就家庭层面来说,社会风气、学校导向已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家庭的选择,即使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某些方面的缺陷,却也无法以一己之力抗衡强大的社会潮流,只能随波逐流,否则只能独自承担违背社会洪流的严重后果。

由此可见,阅读行为的多元管理主体表面上倡导阅读,实际行动却时时处处背离阅读,要改变经典阅读的现状就必须改变阅读多元管理主体的言行背离情况。社会、学校、家庭三者作为阅读的管理主体对阅读的影响力是不平衡的,呈依次递减趋势,且居于前列的管理主体影响、制约着后序管理主体。国家和政府必须牵头,许多发达国家的全民阅读国家战略值得借鉴,英国“让国内每一个人都有阅读的能力并有能力阅读”,美国则由国家领导人亲自掀起阅读潮,德国的阅读战略从娃娃抓起,韩国提出了读书文化振兴计划,日本甚至屡次立法推广阅读。只要国家、政府真心实意抓经典阅读,而不搞运动式阅读计划,相信经典阅读的习惯在将来必定会蔚然成风!

二、从经典作品本身看

经典阅读在当代社会步履维艰,也有其自身的原因。在对不阅读经典原因的调查中,“没时间读”、“不感兴趣”、“读不懂”是三个选择最多的原因,细分析起来,“没时间读”更多只是借口,而“读不懂”就自然会“不感兴趣”,所以经典自身有阅读难度让人难以亲近。为此,要推广经典阅读,必须从经典本身着手,降低她的难度,让人观之可亲。

(一)分级、分类阅读并加以指导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因为她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要理解这种内涵,读者必须达到作者及作品的思想高度,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种要求无疑是太高了。所以有必要组织专家对经典作品进行分级,分类,并进行相关阅读指导。分级阅读按照年龄来分,由专家列出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书目,并作相应阅读提示。对学龄前、低学龄段儿童经典阅读内容应作出更详尽指导,调查显示,大多数家长对儿童阅读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专家指导可帮助家长明确阅读目标、使儿童阅读更有效。

人类创造的书籍浩如烟海,即便是经典也已多不胜数,人的精力有限,专业领域各不相同,对书籍营养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专家对经典作出分类,并给与阅读指导,可方便读者各取所需。分类可按照学科来分、也可按照阅读目的、阅读效果来分,采取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方便阅读。

(二)经典解读应结合当代实际,看重个体体验

经典只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这在证明经典魅力的同时也说明经典和当代社会的时间、背景差距。很多情况下,这种差距多半不会产生距离美,反会成为阅读阻碍。而现代的经典解读却有脱离当代生活实际,陷入教条化,忽视时代解读特别是个性化解读的嫌疑。比如在《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中,对《红楼梦》的解读总是“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封建社会离我们这么远,这种解读无疑会令人生厌,缺乏阅读兴趣。据调查,网络文学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就是“时代感强”。其实,经典只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她有多种解读角度和阐释空间,具有和各个时代相适应的普适性价值,只有充分发掘经典的普适价值,找到和时代的相应契合点,允许、鼓励多种和时代价值取向、审美取向一致的解读,经典才会在各个不同时代熠熠生辉,真正深入人心。再者,阅读也是非常个性化的一件事,不同的读者对经典会有着非常个性化的解读,这种解读有时甚至会与主流解读大异其趣,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和包容对经典的不同个性化阅读,这样才能使经典历时常新。

(三)不断探索经典推广的新途径

进年来,经典阅读推广的新途径越来越多,比如“百家讲坛”的形式就很好,由专家、学者导读经典,于丹、易中天的受追捧,说明人们其实是欢迎、喜欢经典作品的。

在今年的1月,在上海图书馆举行了一场“读书会”,介绍了一种名著的虚拟读法,对经典作品用“现代化的语言”进行另类改写,《三国演义》成立微博体,《红楼梦》有了QQ版,《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写成了淘宝体,语言看似怪诞,却把名著的精髓掌握得很好,每个角色的性格特色吃得很透,还尽量保存原著的精神内涵。

以上两种推广名著的途径都值得欣赏,并要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更多的经典推广途径。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以上两种方式均是路径,而不是最终结果,这两种方式的目的都是要吸引读者去读原著,而非停留在专家解读或对另类语言的迷恋中,我们最终追求的是登高望远的极目远眺,而非半道风光。

三、经典阅读应和数字化技术结合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重庆市的儿童、大学生、成人群体数字化阅读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运用各式各样的新媒体进行阅读。2013年4月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也显示,我国国民电子书阅读率的上升远远高于图书阅读率的增幅。在数字化阅读越来越受到民众追捧的背景下,我们的经典阅读应该走和数字化技术结合的道路。

数字化阅读从载体上来说,有MP4、PMP5、PMP6、手机、电脑、平板和专门的电子书阅览器,形式多样,携带方便,能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从阅读成本上来说,价格比纸质阅读便宜得多;从阅读的形式来说,纸质阅读只能进行静态阅读,而数字化阅读却有视、听或试听结合多种方式,数字化阅读较纸质阅读有多重优势。

(一)将经典搬上网络

最近几年,虽然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但技术承载的“内容”却显然没有跟上技术的脚步。据网络调查,66.2%的人认为目前的网络文学精品不多,58.4%的人觉得网络文学思想性不足,54.1%的人认为网络文学抄袭现象严重。显然,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新媒体经典内容不多。

一方面是目前数字化阅读经典内容不多,一方面是人类历史创造了数以万计的经典作品,而二者的结合却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要将不受大众喜欢的经典作品搬上网络显然是唯利是图的数字出版商们不愿做的事情,另一方面,习惯了免费数字阅读的民众,也不太愿意为不喜欢阅读的经典买单。这个职责只有由政府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来。

(二)经典原貌和异化的博弈

数字技术丰富了经典的存在方式,经典也应借助多种数字化方式进行传播。传统的经典传播方式只有纸质阅读一种,而多媒体技术使经典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富有吸引力。静态的有电子阅读、读图,动态的有影视、戏曲、动漫、讲坛等。在传播方式改变的同时,经典的原貌也在经历着冲击,特别是在动态的数字传播方式中,经典被肆意改变和异化重构。

对经典的肆意改编和异化重构显然违背了经典的原意,对于没读过经典原著的读者来说还会产生误导,以为这就是经典原貌,特别对于青少年毒害作用不小。所以对于任意改编经典的批判声音一直不绝于耳。但对经典的异化和改编似乎并没有随着批判声音的增大而减小,反而有越演越烈之势,没有最雷只有更雷,人们一方面批判雷剧,一方面却对之趋之若鹜。显然单方面的禁止已经不能阻止对经典的肆意改变和异化重构了,那不如就顺其自然,治理洪水的最有效方式从来都是疏导而不是阻塞,对经典的改编和异化其实也反映的时代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要求,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何不将之看做推广经典的契机,让经典原貌和异化改编同时呈现,兴起原著和改编的大讨论,让读者自己从中去进行价值判断,孰优孰劣,孰好孰坏,群众的眼睛自然是雪亮的!

【参考文献】

[1]邓咏秋,李天英.爱上阅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金惠敏.媒介的后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吴新莉.阅读是一项国家战略[J].科教导刊,2001(4).

关于民法典的解读篇8

钱爱萍,中学高级教师,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会常务理事,苏州市“双十佳”教师,苏州市学科教改带头人,张家港市“小学语文、德育”特级教师工作室领衔人,张家港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经典阅读”“体验作文”的实践者与倡导者,研究开发了“体验作文教学课程”和“国学经典阅读课程”,出版编著5本,专著有《体验作文教学概论》和《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主持部级和省级课题5项,近百篇。曾获全国展评课比赛一等奖,江苏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应邀赴全国各地开课讲学,在语文教育研究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小学教师中有喜欢“国学”的,也有信奉“儿童读经”的,但像钱爱萍这样认真研究国学经典,并身体力行在中小学校推动国学经典教学的,大慨不多。

“国学”从来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钱穆在其《国学慨论》一书开头就说:“学术无国界,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陈独秀说得更加尖锐:“国学是什么,我们实在不大明白。当今所谓国学大家,胡适之所长是哲学史,章太炎所长是历史和音韵,罗叔蕴所长是金石考古学,王静庵所长是文学,除这些学问以外,我实在不明白什么是国学。”倒是胡适比较宽容,他说:“国学在我们心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吴宓虽文化立场不同于胡适,但国学定义大体类似:“兹有谓国学者,乃指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而言。”看来批评国学者主要是依据四方的学术分科指责国学含义笼统。其实逻辑分类可以有不同标准,况且中国之学术定义也大可不必完全遵照西方的标准。国学不仅仅指一般的传统学术,如经史子集之学、考据训诂辞章之学等,尤其指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与民族精神。国学这一慨念从本世纪初被章太炎们提出之时起,就含有振兴民族精神和弘扬中国文化的道德理性与人文传统,以批判或救治整个世界的西化、工业化和商业化的弊病之意。教育的重要使命是传承民族的文化,教师的重要职责是要培育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尊。从这个意义上说,钱爱萍致力于推行国学经典的教学,正是遵行教师的神圣使命,也是一种文化的自觉和生命的自觉。

“国学”“尊孔”“读经”三者紧密关联,命运息息相通。自“五四”运动以来,它们在中国大陆声名扫地。然而世事沧桑,斗转星移,1993年8月16日,《人民日报》以整版发表《国学,在燕园又悄然兴起》,同年10月14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国学与国学大师的魅力》。由此开始,“国学”“尊孔”“读经”成为热门话题且持续升温。今天孔子学院已遍布全球,国学明星走红电视荧屏,儿童读经从港台到大陆,成为书香校园的亮丽风景。赞成者与反对者针锋相对,旗帜鲜明。黑格尔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意即任何存在的事物必有其存在的缘由。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一种社会思潮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辩证法告诉我们,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呈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新文化运动确实亮出了“打倒孔家店”的旗帜,但人们并不是完全否定孔子的儒家学派及其经典,而是要打破其一统地位,重新评价它。当时最激进后来成为共产党领导人的也只是说:“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被誉为“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吴虞也说:“孔子自是当时之伟人,然欲坚执其学以笼罩天下后世,阻碍文化之发展,则不得不攻之者,势也。”说明当时学人主要是抨击统治者利用孔子和儒学实行文化专制。108岁的周有光老先生最近说:“孔圣人是要坚决打倒,孔夫子是要好好研究。”孔子,你可以不承认他是“千秋仁义之师,万世人伦之表”,但你不能否定他的学说、他的精神、他的人格风范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尤其是作为伟大的教师,他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同样,无人能否认“四书五经”文化经典的地位。经典,你可以赞同它,也可以攻击它,但决不能回避它,也不能无视它。经典未必句句是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它经百世而不磨,历千古而不易。国学经典深远地影响民族和社会的不仅仅在于它包含有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道德金律,更在于它体现的普世性思想和精神对于人类生存的根本意义。

儿童读经有此必要吗?鲁迅先生的确激愤地说过“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然而他不是也写作了《中国小说史略》和《汉文学史纲》吗?而且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扛鼎之作。鲁迅是章太炎的学生,蔡元培钦佩地说周氏兄弟文字之古奥,非常人所能企及。胡适等学人激烈地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但他们又热心提倡整理国故,他们于传统文化的学问可谓博大精深。曾有人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今天还能否产生民国时代的那种国学大师。许嘉璐笑着说,谁还能读那么多的书,也读不到那种书了,家里一百多平方放书也不够呀。看来,对于当前中小学学生的读经不能一概而论地肯定或否定,关键在于是否有一种审视的眼光和慎重的态度,搞清楚为什么要读经,读什么经和怎样读经。钱爱萍的研究和实践对此作了很好的回答。

首先是为什么要读经。钱爱萍所说的“经”是指民族文化的经典。钱爱萍是位年轻的特级教师,她说:“我喜欢阅读,我有一个梦想,让儿童拥有最美好的阅读。”我们可以想象,钱爱萍的成长一定得益于读书。特级教师不是一种可以轻易得到的荣誉,不读书就不会有学问,就不会有见识,没有学问和见识就不可能从众多的中小学教师中脱颖而出。同样是喜欢读书,大概也会有两种不同的境界和风格,一种是因为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而读书,一种只是兴趣和爱好而读书。最理想的是这两种读书境界的融合,这样既增长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和能力,又有心灵的舒展和审美的愉悦。钱爱萍的读书大概二者兼而有之。她的喜欢读书,是因为书籍给了她“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想象和联想,让她能穿越时空与古今中外的先贤大师对话,让她能探究玄妙深奥的思想与哲理,也让她能体验惊心动魄的浪漫奇异。她作为教师从心底里迫切地要把这种读书的快乐与儿童分享,也热忱地希望孩子们能像她一样喜欢读书并与良书为友。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骤增、信息爆炸的时代,图书报刊之多如恒河沙数。书并不难找,真正的读书人是能对图书作出选择的人,读书人的品位取决于他所读图书的品位。面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图书世界,钱爱萍深有体会地说,“读书要读经典”,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流行读物上”。黑格尔曾说,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取决于他阅读什么样的图书,吸取什么样的精神食粮。“世上书籍不计其数,非最好的书不读,倘若不做筛选,就会浪费有限的生命”,这是她对学生的殷切期望。教师不但要培养儿童读书的兴趣,也要为学生选择阅读内容,课堂教学尤要补充经典的阅读。“读经典”既是基于教师的责任,也包含着她自己读书的切身体验。古人说“青春作赋,皓首穷经”,是说人的阅读爱好与生活经历和学术素养紧密关联,有一个从喜欢文字典雅、情感飞扬的辞章,到爱好文辞古奥、情意深沉的著作的过程。

钱爱萍是年轻的特级教师,又担负着市教研室的领导工作,她的学术修养和视野使她对当前的语文教学、学生的阅读现状有深切的了解,且对中小学教师也负有指导的责任。倘若不是对国学经典有相当的阅读和研究,她决计不会轻易地在中小学提倡儿童读经,更何况这是一个有争议而敏感的话题。因为她坚信,国学经典阅读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精神发育,她坚信儿童时期需要精神启蒙,而经典阅读正是为儿童成长“打下精神的底子”。她知道儿童时期是一个既“繁花似锦”又“匆忙而迷乱”的时期,需要意义世界的构建和价值观的引导。儿童时期也是语言敏感期、思维敏感期、行为习惯敏感期和文化敏感期,国学经典的阅读既是心智的训练,也是儿童心灵的享受,是非常及时的博雅教育。

第二个问题需要回答的是读什么。关于儿童读经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很科学化地将“经”解释为古今中外的经典。这种解释当然是无可争议的正确,又正因为如此,它也就失去了特定的关于“经”的内涵,没有任何讨论价值。第二种解释为儒家的经典。如果儿童的经典阅读仅指儒家的“四书五经”等,那么这种读经的实际意义和效果是值得怀疑的。事实上在中小学倡导读经已有好多年了,但真正读儒家经典著作的并不多,那佶屈聱牙的《尚书》,古奥玄妙的《易经》,微言大义的《春秋》,繁琐细微的《三礼》,没有多少人真的去读,事实上也读不懂,况且儿童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花很大力气去钻研这么深奥的古文。

钱爱萍研究和推广国学经典教学最有创新价值之处在于她精心编制了最佳的经典阅读篇目,经史子集兼顾,但以《论语》和古典诗歌为主,兼及诸子和历代散文,这就使国学经典的教学从应时应景的诵读活动走向校本课程体系。编书目看似简单,但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近代编写的书目最有成就和影响的当数张之洞作于1876年的《书目答问》,该书目富于创新且颇为实用,为诸生提供了读书治学之门径。康有为称赞说:“精要且详,莫如《书目答问》。”著名史学家陈垣说,少年时对学问发生兴趣,即得益于《书目答问》的引导。1923年春,清华大学有批即将留美的学生,想通过较短的时间,学到一些研治国学的门径,掌握一些国学常识,遂请胡适和梁启超各开一个书目。结果,胡适开列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梁启超批评胡适的书目“文不对题”,并有针对性地开了一个《国学入门书目及其读法》,这两份书目在当时的青年学生中和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当1961年台湾启明书店准备重印胡适的《国学书目》时,胡适断然拒绝,认为“早已不适用了”。可见开列书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钱爱萍诚然不是胡适、梁启超这样的大师泰斗,但她同样面对浩如烟海的国学典籍,她更为深切地知道选择适合儿童阅读的经典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尽管她的国学修养不能与胡适、梁启超比附,但她对中小学教师以及学生有特别清醒而确切的了解,对于他们求知的需要和接受的可能性有充分的认识。况且中小学的国学教学无需精深,只需启蒙,这就决定着她的国学经典阅读的指导更为有益和有效。钱爱萍编制书目的指导思想是明确的,这就是:1.体现核心价值导向,这是篇目编制的教育目的;2.合乎语文课程标准,这是篇目编制的法定依据;3.遵循儿童认知特点,这是篇目编制成败的关键;4.借鉴已有优秀研究成果,这是篇目编制成功的重要保证。有了四个方面的指导思想,钱爱萍的篇目编制工作就能比较科学理性,切实有效。或筛选截取,或分类排序,显得切用而有趣,并在借鉴中有所创新,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小学国学经典课程建设难的问题,让国学经典教育真正列入课表,走进课堂。平心而论,这是一件很具开拓和创新意义的工作,它使国学经典教学的各种理念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并达到课程化的水平,这是国学经典教学一次质的飞跃,这是五四时期的先贤和现代的著名国学研究者所期盼但没有能圆满达成的一个梦想,这也使许多处于分散、零碎、随机的国学经典教学的同行们有了一个仿效的样板,有可能使我们的国学经典教学由散兵游勇状态走向堂堂之阵。这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件大事,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在进入21世纪以后的一件大事。尽管远未尽善尽美,但她走出一条可行的路径。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学经典教学将彻底摆脱盲目性而越来越具有自觉性。

国学经典教学的第三个问题是怎么教的问题。钱爱萍的国学经典教育在张家港市有一个形成共识的团队,也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鹿苑小学的陈蒙亚老师认为:1.宜于放低要求,降低难度,由浅入深。低年级的孩子,一下子要求他们会背,能理解,他们会望而却步,因此,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和孩子们一起走进经典,“不求甚解”和“直面经典”,先让他们爱上国学。2.要有画面感和形象感,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拗口的词汇变成一幅幅可视可理解的图片,让孩子产生亲切感,乐于记诵。3.知识学习故事化,可以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新的知识。他将这国学经典的教学方式概括为三句话:带读,化困难为容易;趣解,化陌生为亲切;妙诵,化艰涩为生动。国学经典教学做到让孩们“活”起来,“动”起来,“快乐”起来。白鹿小学的阚晓茵校长将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三不教”的观点移之于国学经典教学中――学生已读的不必教;学生自己能读懂的,不需要教;你教了,学生也未必能懂的,暂时不教。她摸索出“讲明背熟”的教学模式。她认为,讲明经典立意,并不一定要追根溯源,引经据典,可以让学生以体验的方式,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经典诗文的背诵采用“菜单式”选择内容,“游戏化”激趣的多样方式,寓教于乐,使孩子乐此不疲。花园浜幼儿园的周远卓、卢燕老师把国学经典启蒙引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从环境、活动、课堂着手,带幼儿在国学的殿堂上邀游。在国学经典的熏陶下,幼儿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有礼貌、能谦让、会合作、爱整理等良好习惯,课堂活动中显得自信活跃、思路开阔、语言表达能力强。钱爱萍作为国学经典教学的设计者和指导者,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团队的教学水平和协作能力,国学经典教育在张家港市呈现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可喜景象。

上一篇:小学生劳动实践简报范文 下一篇: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