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意见及建议范文

时间:2024-03-22 09:54:27

财务管理意见及建议

财务管理意见及建议篇1

关键词:新形势 武警消防部队 党委理财制度

一、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强化党委理财观念

集体理财、民主议财既是新形势下提高党委领导能力的具体要求,也是提高党委成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保障。武警消防部队要不断强化党委理财意识和观念,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加以整改,同时,要从教育、监督、惩处和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制定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工作措施,确保党委理财制度的贯彻落实。

二、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党委理财决策水平

第一,理财决策必须坚持民主制度。党委理财议事既要贯彻执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严格执行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和党委集体理财制度,确保决策部署的民主、科学和规范,提高党委理财的效益性,坚决纠正搞“家长制”和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等问题。

第二,党委书记必须坚持以身作则。党委书记要充分认识落实好经济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带头学习财经政策知识,遵守财经规章制度,履行好军政首长共同承担经济管理的职责,加强与“党委一班人”尤其是党委副书记的沟通协调,支持军事主官按照规定主抓后勤工作,充分调动其管理的积极性,既要把关定向、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又要到位不越位,主动落实末位表态发言制度,努力争取党委成员支持,赢得广大官兵信赖。

第三,军事主管必须敢抓严管慎权。要严格按照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认真履行职责,重视后勤管理基础建设,督促分管副职抓好后勤建设,执行党委决议,主动做好定期汇报后勤建设工作,认真听取书记和其他成员意见建议;涉及重大工程建设、重大物资采购、大项经费开支等重要敏感事项,主动与书记沟通,落实好军政首长共同签批制度。

三、严格工作程序,确保党委决策规范透明

第一,事前议题要征求意见。党委议题要由正、副书记确认,事先广泛征求意见,进行调查研究,形成具体的、可行性强的方案建议;党委成员应当认真研究议题资料,做好发言准备,形成自己初步意见,节约会议研讨决策时间;研究重大工程建设、大宗物资采购、大项资金使用和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应当事先征询专家和业务骨干意见。

第二,事中讨论要做好记录。党委会上,党委成员应当围绕议题充分发表意见;决定多个事项,应当逐项表决,每个委员的表决意见必须记录在案;对于专业性较强和比较敏感的议题,在探索推行党委议事票决制的基础上,可以邀请专家和相关人员到会咨询讲解;党委会上记录的内容,党委正、副书记应该及时复核签字确认。

第三,事后决议要及时公开。要通过内部文件、网络等媒介及时向广大官兵通报结果,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财政问题,说明情况,讲明政策,列出依据,涉及大额度资金使用等财务内容,以党委会议纪要等形式抄报后勤和其他部门,确保官兵对党委重大财经决策的知情权。

四、夯实管理基础,提供规范物证支撑

第一,制定有关制度。制度是保障,要依据政策法规,注重科学统筹,立足部队建设和管理需求,进一步规范党委财经议事程序,细化党委理财措施,制定符合部队实际的财经规划和科学聚钱、用钱、管钱的具体制度,为提高部队财经管理绩效奠定基础。

第二,完善审批权限。按照军政首长分工负责制度有关要求,遵循“党委统管、分工负责、按级管理、财务归口、先审后批、监督制约”的原则,重新修订完善经费审批权限,明确财务部门、分管首长、军事主官、党委会在预算管理、日常报销、资产处置等方面经费审批数额和程序,努力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覆盖。

第三,规范会议记录。正确区分办公会议与党委会议在会议性质、讨论议题、参加人员等方面的差异,办公会议不得研究大项经费开支;要切实按照要求进行记录,尤其涉及的重大事项,每个人的发表意见都要真实记录在案,也可充分利用影像音像设备,全面记录当时会议情况,掌握会议决策的整体过程,为追究责任或者研究重大问题是否缺席提供证据。

第四,定期整理归档。党委会议审议资料归档意义重大,要根据会议时间、研讨议题等情况,将会议资料分门别类整理归档,要制作会议纪要,进行归档存档,长期保存,为审计和考核部门鉴证党委理财的真伪提供依据。

财务管理意见及建议篇2

一、“费率管制活动”准则的演进历程

早在1962 年,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就要求受费率管制的企业确认费率管制带来的经济后果。1982 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颁布财务会计准则第71号“对某些管制结果的会计处理”,规范了受管制企业的会计实务。与费率管制活动相关的会计准则还有1986 年颁布的财务会计准则第90号“受管制企业:废置和厂场成本不予列支的会计处理”、1987 年颁布的财务会计准则第92号“受管制企业分阶段实施计划的会计处理”和1988 年颁布的财务会计准则第101号“受管制企业:终止应用SFAS 71的会计处理”。但在缺乏具体指引的情况下,很多国家仍然遵循SFAS 71进行会计处理。费率管制在很多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司法管辖区有广泛而重要的影响,但在实务中,对管制资产和管制负债的确认存在分歧。2005年6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解释委员会(IFRIC)收到对SFAS 71的指引请求后,2008年12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将费率管制活动会计问题列入议事日程,并于2009年7月22日了征求意见稿“费率管制活动”,要求确认由特定费率管制活动产生的资产和负债,并对此类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提供指引。征求意见截止期为2009年11月20日,IASB计划于2010年准则终稿。但是由于反馈意见对费率管制活动产生的资产和负债是否符合资产和负债定义及是否应予确认等问题存在很大争议,该项目于2010年9月被暂行中止。2012年12月,IASB决定重新将费率管制活动项目纳入议程。2013年4月29日,IASB了征求意见稿“管制递延账户”,允许首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主体继续按照其原有公认会计原则确认管制资产和管制负债,直至有关费率管制活动的长期项目完成为止。因此,IASB至今已为费率管制活动先后了两次名称不同的征求意见稿,而准则终稿计划在2014年第一季度完成。

二、“管制递延账户”征求意见稿及反馈意见

2012年12月,作为对2011年议程咨询的回应,IASB公布了修改后的工作计划,重新将费率管制活动项目纳入议程,并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完成: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临时版本(征求意见稿拟于2013年第一季度或第二季度)和综合项目(讨论稿拟于2013年下半年)。上述分两个阶段开展的计划是对这一争议性主题进行多次讨论后的结果。IASB设法在以下两者之间找到平衡:(1)令加拿大和其他司法管辖区在不作修订的情况下全面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愿望;(2)已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司法管辖区的观点。因此,除了在议程咨询流程中决定继续开展费率管制活动的综合项目外,IASB经多次讨论后决定,为首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国家提供一定程度的豁免,并临时准则的征求意见稿。2013年3月29日,IASB了针对费率管制的信息征询,以识别应被纳入相关讨论文件制定范围的费率管制活动。信息征询是IASB重启计划的前期步骤。信息征询连同其他研究将用于讨论文件的制定。讨论文件的目的是“识别哪些关于费率管制结果的信息对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使用者而言是最为有用的,以及IASB是否应当就此类结果的会计处理制定具体指引”。2013年4月29日,IASB了临时准则的征求意见稿“管制递延账户”。建议的临时准则允许首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主体继续按照其原有公认会计原则确认管制资产和管制负债,直至费率管制活动长期项目完成为止。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13年9月4日。

(一)准则适用范围 建议的临时准则仅对首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主体适用。此前已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主体不可以采用该建议的临时准则,而采用该临时准则(如获通过)的主体必须符合特定的资格标准:必须设有一个授权机构,限定主体就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向其客户收取的金额,该金额应涵盖主体提供受管制商品或服务所允许发生的成本。

(二)该建议临时准则的核心原则 (1)临时准则允许(但不要求)首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主体继续使用其所在当地司法管辖区接纳的原公认会计原则下的会计政策对管制递延账户余额进行确认、计量和减值处理。(2)临时准则要求主体将管制递延账户余额作为财务状况表中的单独项目加以列报,并将账户余额的变动作为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表中的单独项目加以列报。(3)临时准则要求提供特定披露,以明确确认管制递延账户余额所依据的费率法规的性质及与其相关的风险。

(三)其他准则的运用 临时准则要求首先应用其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从而使财务报表中确认的每一项资产和负债均遵循了其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要求。管制递延账户代表了高于根据其他准则确认的资产或负债的增量金额。该建议的临时准则包括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5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等其他准则应如何应用于管制递延账户余额的具体指引。

(四)管制递延账户的列报 2013年“管制递延账户”征求意见稿指出,主体应列报计入管制递延账户金额前资产或负债总额中各项目的小计金额,然后列报管制递延账户的借方或贷方余额,以及资产或负债总额。类似地,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表也要求单独列报管制递延账户金额的变动。因此,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表也应在列报所有管制递延账户净变动额之前列报损益各项目的小计金额。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表除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第33号“每股收益”的规定列报基本和稀释每股收益金额外,还须额外列报扣除管制递延余额变动净额后的基本和稀释的每股收益金额。

(五)管制递延账户的披露 该建议的临时准则包含提供特定披露的要求,以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评价特定费率管制机制的性质及与之相关的风险,以及该费率管制对主体财务状况、财务业绩和现金流量的影响。包括:(1)对每一类单独重大的管制递延账户期初和期末账面金额的具体调节;(2)管制机构准许的回报率或折现率,以反映适用于每一管制递延余额的货币时间价值;(3)主体预期收回或摊销每一管制递延账户借方余额的账面金额或转回每一管制递延账户贷方余额的账面金额的剩余期间。

(六)其他事项 对符合相关规定并选择应用该临时准则指引的主体,该建议的临时准则提供了有关确认和计量管制递延余额的会计政策变更的指引。同时,临时准则列明了需对IFRS 1“首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作出的相应修订。征求意见稿后,引起了各方积极广泛的关注。一部分反馈者对建议的临时准则表示支持,认为该临时准则可以帮助计划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但因对费率管制核算心存疑虑而却步的一些司法管辖地区消除疑虑,加快这些司法管辖地区采用IFRS的步伐,从而促进全球进一步采用IFRS。然而,由于该建议的临时准则允许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首次采用者仍然保留其原有会计政策可能导致与已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主体的会计实务不一致,因而受到英国财务报告委员会(FRC)、欧洲财务报告咨询小组(EFRAG)以及欧洲证券市场管理局(ESMA)等机构的反对。FRC认为临时准则对英国等早已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国家而言显然有失公平。FRC会计委员会主席罗杰·马歇尔在写给IASB主席汉斯·胡格沃斯特的一封亲笔信中强调,该临时准则并不是以原则为基础制定的。IASB在推出该临时准则的同时,应首先根据会计准则制定的概念框架对受费率管制主体的递延账户余额是否属于资产与负债进行确认。如上述递延账户余额不属于资产或负债,IASB应采取反制措施,提防受费率管制主体将其列入财务报表中。欧洲财务报告咨询小组(EFRAG)以及欧洲证券市场管理局(ESMA)等组织则也表示不支持该费率管制的临时准则。2013年9月11日,EFRAG了针对IASB“管制递延账户”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函终稿,明确指出EFRAG的利益相关方反对执行该临时项目,原因在于:(1)该征求意见稿导致利用该征求意见稿的主体与已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主体或不希望采用该征求意见稿的主体之间缺乏可比性;(2)该征求意见稿可能导致首次采用IFRS但又采用该临时准则的一些主体借此将一些原有的会计政策无限期的保留。EFRAG在其意见函中指出,如果IASB希望继续基于上述征求意见稿的临时准则,该临时准则务必仅限于作为首次采用者的一项选择权,以避免现行应用IFRS的主体对它的采用而给实务带来不必要的差异。截至2013年9月18日,IASB收到关于“管制递延账户”征求意见稿的各方反馈意见合计113项,其中59项意见支持仅为首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主体该临时准则,30项意见反对该临时准则,剩余24项意见反对仅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首次采用者该临时准则。相比于2009年“费率管制活动”征求意见稿得到不足一半的支持率,2003年“管制递延账户征求意见稿得到了52%的支持率,表明费率管制活动会计准则制定在摸索中迈出了前进的一步。

三、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

(一)“递延管制账户”征求意见稿的影响 2009年“费率管制活动”征求意见稿后,由于对费率管制活动产生的资产和负债是否符合资产和负债定义及是否应予确认等问题存在很大争议,该项目于2010年一度暂停。由于该问题短期内难以达成定论,2013年的临时准则征求意见稿为首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主体提供一定程度的豁免,允许其继续使用所在当地司法管辖地区接纳的原有公认会计原则对管制递延账户余额进行确认、计量和减值处理。在“递延管制账户”征求意见稿之前,加拿大、印度等司法辖区一度因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缺乏对费率管制结果会计处理的明确指引,而决定暂缓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新征求意见稿的为上述司法管辖地区消除了疑虑。该建议的临时准则一经通过,必将加速上述辖区受费率管制主体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步伐。建议的临时准则在为上述主体提供一定程度豁免的同时,为了充分表明费率管制活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又提出了明确的列报和披露规定,要求主体将管制递延账户余额作为财务状况表的单列项目列报,并将账户余额的变动作为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表中的单列项目列报。同时,还要求主体提供特定的披露。这无疑有助于增强费率管制活动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受费率管制企业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二)对我国相关准则制定的建议 迄今为止,我国会计准则还未对费率管制活动相关会计处理进行规范。在缺乏制度约束的情况下,一些受管制主体可能会从自身利益出发,通过各种手段蓄意增加成本,降低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转嫁企业低效经营结果,阻碍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为此,制定费率管制活动会计准则已迫在眉睫。我国准则制定机构应在向国际上其他准则制定机构借鉴“费率管制活动”准则制定经验的同时,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分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制问题。我国目前对垄断性行业的定价原则基本上采用补偿成本加合理利润的方法。该方法没有对企业的利润率水平进行明确的约束,同时,对企业经营成本的构成标准、计算依据和具体管制办法也缺乏明确的规定。成本是定价的基础,也是费率设定的依据。因此,我国在制定费率管制活动会计准则时,应以统一产品成本核算为基础和先决条件。同时,财政部在制定费率管制活动会计准则时,应充分考虑不同行业的特点。某些受政府管制的行业,如医疗保健行业,因其具有非盈利的性质,准则制定时应将其排除在适用范围之外。

由于费率管制项目的复杂性,IASB费率管制活动会计准则的建立和健全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各国共同努力、一致行动才能实现最终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费率管制准则的制定不仅仅是一个会计议题,更是一个经济和政治议题,其背后隐含着复杂的经济利益和国际政治关系。为此,我国应积极参与正在进行的IASB费率管制活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积极反映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受费率管制主体的实际情况,充分表达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

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意见及建议篇3

一、提高思想认识

开展行风评议的目的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对本部门的风气进行公开评议和监督,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推动部门转变思想和工作作风,依法行政,执政为民,实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目标。开展行风评议工作,不但有利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对深化财政改革、加强机关内部管理和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强化财政资金监管、规范财经秩序、提高财政收支质量、树立财政新形象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二、强化组织领导

根据县政府纠风办统一要求和部署,为推进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持续、有效深入开展,我局党组及时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部署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具体工作,形成了党组统一领导、一把手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抓、基层财政所落实、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三、制定方案,明确职责

结合财政工作实际,深入研究、部署,及时制定《*县财政系统2009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整个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评议对象、评议内容、组织保障、步骤方法和时间安排、工作要求等,确保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四、全面动员,加强学习

召开全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动员大会,从提高干部队伍思想水平、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入手,组织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提高机关干部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自觉性,增强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自律意识、和宗旨意识,树立“勤政、高效、为民、清廉”的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

五、深入自查自纠,查找存在问题

13个乡镇财政所按上级要求,采取自己找、部门帮、群众提、领导点等办法,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查找存在问题,突出检查在执行国家财税政策情况、专项资金及村级财务管理使用情况、政风行风建设及长效机制建立情况存在的问题,并作纠正整改,形成自查报告。

六、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调查评议

根据各乡镇财政所自查自纠工作报告,我局成立三个检查组,深入全县13个乡镇财政所通过发放征询意见表、上门征询意见、当场向群众问答等形式对财政部门在执行国家财税政策情况、专项资金及村级财务管理使用情况、政风行风建设及长效机制建立情况进行调查评议,虚心倾听社会各界的呼声,人民群众的意见,诚恳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共向群众发放《*县财政系统政风行风建设民主评议问卷调查表》115份,收回1*份,综合满意率98.7%;上门征询意见、当场向群众问答8人,综合满意率99%。通过调查评议,认为:

1、各乡镇财政所基本建立政风行风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能把基层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财政事项作为公开的主要内容,及时公开,自觉接受社会舆论和群众监督。完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多项政务公开制度,扎实推进窗口行业的文明规范服务,不断提高窗口行业的文明优质服务水平,增强工作透明度,提高办事效率。

2、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预算法》以及相关财税制度和规定,做到依法办事,足额拨付人员、公务等经费,确保乡(镇)机构正常运转,及时进行财务核算和资金的安全管理,保证财政资金安全运行。

3、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保证专项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项目实施单位,做到专款专用和深入检查、跟踪问效,杜绝弄虚作假、冒领挪用等违纪行为的发生。

4、按《*县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有关政策规定,全面清理村级各类债权、债务、资金和资产,村级各项收支纳入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机构核算。

5、实行“一折通”,发放农民各种补贴,涉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无挤占、挪用和截留补贴资金情况;财政扶贫资金严格执行报账制规定,健全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制;建立健全“家电下乡”补贴网络信息系统资料库,加强“家电下乡”资金管理,做到补贴资金发放规范,资料(表格)齐全、归档及时,无挤占、挪用资金等违纪违规行为。

6、加强会计核算管理,按会计制度规定设置会计核算账簿,会计凭证编制完整、合法,及时进行会计核算,支票与印鉴分开管理、会计与出纳分开设置,会计与出纳、银行对账及时,严格执行工资和津贴补贴政策,无违规发放奖金福利现象,无拖欠(借)公款现象。

财务管理意见及建议篇4

第二条凡属涉及村民切身利益、村民普遍关心的政务、事务、财务及其它重大事项,都要及时向村民公开,重点是财务公开。

第三条村务公开的内容。

(一)政务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关法律法规、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村党支部(党委、总支)和村民委员会任期目标、年度工作计划及其执行情况,村干部年度工作目标、功绩过失情况,对村干部的评议情况等。

(二)事务类:生产资料的分配,优抚定补的发放,征用土地、宅基地审批及使用,计生、征兵指标安排,公益事业的建设招投标和承包方案,新上经济项目立项承包方案等。

(三)财务类:年度财务计划及其各项收支,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债权债务,代收代缴费用,以及村民要求公布的其它财务事项等财务活动情况及有关帐目。主要包括:农业税附加和农业特产税附加,“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按规定向不承包土地并从事工商业活动的村民收取的公益事业金,集体各项收入,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偿费,救济、扶贫、移民安置和退耕还林款物,农业税减免,上级拨款,按规定收取的村提留历年尾欠款,村干部误工补贴标准及领取情况,水电费收缴,村办公经费等。

村务公开的内容必须全面、真实、准确、具体。

第四条村务公开的程序。村务公开内容先由村民委员会讨论确定,经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审核,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审议通过后予以公开。

第五条村务公开的形式。每个村都要设立专门的公开栏,还可根据实际,采取有线广播、有线电视、发放公开单、召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等方式,对村务进行公开。

第六条村务公开的时间。坚持一事一公开,一般事项每季度公开一次,时限较长的事项,可以每阶段公开一次。对村民特别关心的事项,应随时公开。

第七条村民代表会议根据工作要求设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务公开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是村民代表会议行使监督权的组织载体,负责对村务公开的内容逐项进行审核审查;村务公开理财小组是村民代表会议对村级财务实施监督的责任载体,行使村级财务收支审核审查权。

第八条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务公开理财小组,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其成员不能履行职责,严重失职、多数村民不满意的,可按程序予以撤换。

第九条设立村务公开意见箱,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

第十条建立村务公开日和村务公开接待日,对村民提出的质疑或质询,有关当事人必须进行解释或解答。村民有权对村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有权委托村务公开监督小组重新审核有关帐目、凭证。多数村民不满意的事项,必须纠正,并重新公开,直至群众满意为止。

第十一条村民委员会不及时公布应当公布的事项或公布的事项不真实的,村民有权向乡镇或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反映,有关政府机关和部门应当负责调查核实,责令公布;经查证确有违纪违法行为的,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二条保证村民享有真正的民主选举权,村民委员会依法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有权依照法定程序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

第十三条坚持和完善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明确规定村民代表会议的人员组成及其条件、职责、权利,规范村民代表会议的活动方式、活动程序和活动时间,制定议事规则和议事程序。

第十四条村民代表会议要认真履行村级事务决策、管理、监督职能,定期或不定期向村民通报监督情况。

第十五条坚持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保证村民的民主管理权。

第十六条严格执行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健全单独建帐、独立核算、民主理财的财务管理体制。

第十七条建立和完善民主恳谈会制度。各村要结合实际,不拘形式和地点,定期和不定期举行民主恳谈会。要提前预告民主恳谈会的时间、地点、主题、参加人员,引导村民围绕主题进行,并运用好民主恳谈会的结果。

第十八条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兴办公益事业,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实行“一事一议”,由多数村民说了算。要明确其适用范围、议事程序、组织实施,加强组织、引导和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建立健全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每年结合年终工作总结,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村民委员会班子及其成员的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评议时,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要作述职报告,由评议者评出等次。对连续两次被评为不称职的,要按规定进行调整或罢免。

第二十条坚持和完善村民委员会定期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村干部任期责任、定期审计和离任审计制度,加强对干部监督约束。

财务管理意见及建议篇5

村民会议

村民会议由本村十八周岁以上村民组成。召开村民会议,由村党支部书记负责召集,应当有本村十八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参加,或者有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讨论具体事项,也可以将方案印发全体村民征求意见,由村民投票决定。

村民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人口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村可以分片召开。有十分之一以上的村民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会议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项:

(一)审议决定本村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二)听取审议村民委员会的工作报告,村财政收支计划和执行情况报告,评议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工作;

(三)制定和修改村委员会自治章程,村规民约;

(四)罢免和补选村民委员会成员,审议批准村民委员会成员的辞职申请;

(五)撤消或者改变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应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具体是:

1、乡统筹的收缴方法,村提留的收缴及使用。

2、本村享受误工补贴的人数及补贴标准。

3、从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的使用。

4、村办学校、村建道路等村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方案。

5、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及村公益事业的建设承包方案。

6、村民的承包经营方案。

7、宅基地的使用方案。

村民会议根据需要,可以设立村民代表会议,授权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属于村民会议决定的事项,但罢免、补选村民委员会成员和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事项除外。

村民代表会议

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代表组成。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由村党支部书记负责召集,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代表参加,所作出的决定应当经全体村民代表的过半数通过。表决形式应以举手或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

村民代表会议至少每三个月举行一次,特殊情况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代表会议。

村民代表会议向村民会议负责,讨论决定村民会议授权的事项。在实际工作中,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的问题大体分两大类:一是政务类,指各级政府下达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村民应当履行的各项义务;二是村务类,一般包括下列内容:(一)完成国家任务的措施;(二)村建规划的实施和宅基地安排方案;(三)新建、扩建村重大生产项目、建设工程益事业;(四)村民的承包经营方案;(五)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六)村重大财务开支;(七)推选产生村务监督小组:(八)村委会成员的辞职申请;(九)村民会议授权的其它事项。

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

组织领导

镇政府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纪检、组织、党委办、政府办、经管站、民政办、计生办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办事机构,负责具体指导。领导小组每年至少研究两次村务公开工作,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具体办事机构至少每季度检查一次村务公开工作情况,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各村也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确定专职或兼职办事人员,负责抓好日常工作。

各村由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领导小组组织群众推选成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监督评议小组,确定由非领导干部担任组长,其主要职责是对本村的公开工作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跟踪监督,每半年进行一次评议,年终进行总评(如遇特殊情况可随时进行),并提出整改意见向群众公布。

各村要成立村务监督小组,规定民主理财日。村务监督小组组长由纪检委员担任,成员由熟悉财会知识的各级人大代表、村民代表、老党员、老干部等5-7人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对本村财务情况进行定期审核,对符合报销规定的发票经审核后盖上民主理财小组印章,方可交会计做帐,对不符合规定的支出由签批人负责。对审核当中存在问题要提出整改措施并予以公开。

公开内容

(1)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年度工作计划,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规定、决定等;(2)年度发展计划及其实施方案的完成情况;(3)人事安排;(4)计划生育工作情况,包括年度人口计划、照顾生育二胎指标、节育措施的落实等;(5)党员、干部民主评议的办法和结果;(6)村财收支情况;(7)村干部工资、补贴,包括固定补贴、误工补贴、奖金;(8)其它享受误工补贴的人数及补贴标准;(9)各种承包招标,包括集体企业、林木竹山、耕地承包租赁的有关数量、管理要求、上缴利润,集体投资工程项目;(10)乡统筹、村提留的收缴及使用;(11)义务工摊派情况;(12)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情况,包括道路建设费、合作医疗、教育费附加以及其它项目的筹资方案及实施情况;(13)征购粮的分配情况;(14)救灾救济和扶贫等款物的分配、发放情况;(15)征用土地的依据、面积及补偿;(16)宅基地的安排使用方案;(17)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群众评议监督小组的推选配置情况;

公开程序

由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按规定时间召集有关人员提出公开意见,并将意见交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然后由组长签字后公布;公布后要及时收集反馈意见,并提出补充或整改措施交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形成正式报告由组长签字后公布。公开内容及审议情况应及时归档。

公开形式

坚持固定公开与随时公开相结合,以固定公开为主;文字公开与口头公开相结合,以文字公开为主。各村都要在方便群众观看阅览的地方设立美观、大方、专用固定的公开栏,还可根据需要通过有限电视、广播、会议、入户通知单等形式公布。需要长期公开的,如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政策、规章、规定、各种制度、村规民约等,在发布时,应在固定公开栏公布,广泛宣传,而后将相关材料装订成册,以便群众随时查阅。其它时效性较强的内容,都要在固定公开栏公布,并视情况辅以其它形式公布。

公开时间

除涉及需长期公开的内容外,其它公开内容可分为年度性、常规性、和临时性三种。

公开档案

所有已公开的村务,都要按年度分期分类建立档案。公开情况的档案保管期为2019年。存档内容包括:有关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文件、制度、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组织机构和成员名册,会议记录、报表、调查材料、选举和评议的有关选票和表格、收集的群众意见和建议、群众来信来访的信件和记录、群众举报的信件、举报电话记录、请示、报告及上级的复函和批复等等。

村务监督制度

村务监督小组由3至5人组成,成员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小组长由小组成员推选产生。小组成员中应当有具备一定文化和财会知识的村民。村委会成员及其直属宗属、村财会人员不得担任监督小组成员。

村务监督小组主要职责:(一)督促村民委员会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的多项制度;(二)检查、督促村民委员会落实村民会议或村村民代表会议决定的事项;(三)反映村民合理的意见、建议,督促村民委员会及时办理;(四)检查、督促村民委员会的村务公开以及财务活动情况,协助开展对集体财务审计。

村级财务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制止村财管理上的混乱现象,经镇党委、政府研究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稳定村级财会队伍,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各村财务人员的档案需上报镇经管站,由经管站统一备案,并且各村财会人员不得由村主干的直系亲属担任。今后各村因工作需要须调换财会人员,要经经管站同意,由镇政府批准后方可进行,以保证财会队伍的稳定。同时对村财务人员应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对会计业务不精通的村,今后将采取“村财镇管”的办法,由镇经管人员兼任村会计,对村级财务进行直接管理,有效监督各村财务收支合理性、规范性,确保村级财务核算稳定,有序发展。

二、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这是抓好财务管理的关键,特别是要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会计制度、审计制度及档案管理制度。财会人员要坚持“钱帐分管、专款专用,一支笔审批”的原则。会议档案要立柜管理,专人负责。会计人员变动,一定要办理完善交接手续,保证会计档案的完整、连续。

三、实行“会计办公日制度”。建立村财会人员集中办公制度,在集中办公日内,各村会计把帐簿、发票拿到镇经管站进行统一审核入帐,切实杜绝不合理开支,严肃财经纪律,对于不符合手续及越权审批的发票一律不予入帐。集中办公时间由经管站拟定,集中做帐后,需报一份报表给经管站。

四、加强凭证规范管理。各村使用的收款收据,由经管站统一印制,各村应根据需要领用1至2本,用完后将存根缴回并核对有无都入帐后再领用,防止收入不入帐,私设小金库现象,各村应加强记帐凭证、报表、差旅单、工资表等原始凭证的管理,如在审核中发现不规范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不予入帐。

五、把好现金关。出纳员负责办理现金的收付和保管,非出纳人员一律不得管理现金,所有现金的收付由村出纳统一管理,现金收付必须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对手续不完备的开支不准支付,不准白条抵库,不准坐支现金,不准挪用公款,不准公款私存,库存现金一般不超过1000元,超过部份应及时存入信用社或营业所。对结余现金多的村将由经管站进行审计,检查是否有白条抵库、挪用公款现象。如果有以白条收取各种款项的,以私设小金库论处,并予以没收。

六、把好审批关。实行“帐钱分管、一支笔审批”制度, 其审批手续是:各村的开支由经手人签字,证明人证明,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后,再由主管财务负责人审批。对不合理的开支以及不符合规定的票据应予以剔除,不予报支。凡未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的票据一律不予审批入帐。500元以内的非生产性开支和1000元以内的生产性开支由村主任审批;500元至1000元的非生产性开支及1000元至5000元的生产性开支须经村书记同意后,由村主任审批;1000元以上的非生产性开支及5000元以上的生产性开支均须由村两委集体研究后,由村主任审批,保存会议记录,同时村两委必须签字,并由村务监督小组监督执行。对手续不完备,或是不合理的开支,主管财务人员有权拒批,出纳有权拒付,并有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的责任。

七、完善档案管理。对于各种收文、会议记录、报表及各种经济合同,要由专人负责,每年要编制目录装订成册,做到妥善保管,以供检查、核对,并且各类承包金要及时入帐,否则以贪腐论处。

八、加强各种往来款项清理。对单位和农户拖欠的公款,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催收,对有些确实无法收回的款项经村两委研究决定后核销,并应对各种借款与对方帐户余额进行核对是否有出入,如有出错需查明原因,予以纠正,切实防止公款流失和杜绝个人以集体名义向其它单位借款。

九、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各村应清查资产,摸清家底,对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盘点,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物资明细帐,确定专人保管,做到帐实相符。每年年终前应进行全面的资产盘点清查,该入帐的入帐,该报废的报废,对承包或出租的固定资产要足额收取承包费、折旧费、租赁费等,有效防止固定资产流失。

财务管理意见及建议篇6

6月14日,市财政局也相应在安陆召开了全市财政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会议。市局王淑华局长及全体党组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各县、市、区的行评工作情况汇报,部署了下一阶段全市财政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主要工作。王淑华局长作了重要讲话。市行评办主任刘忠秋同志就财政系统如何重视这次行评工作,如何增强工作责任感,如何强化抓行风建设的思想意识以及在进一步加强管理等方面发表了指导性意见。

省、市政财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是: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增强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在宣传发动和自查自纠阶段,我们周密部署,扎实推进了相关工作。第一,召开动员大会,印发《实施方案》,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责任和考核办法,公开承诺、公开举报电报,开辟行风建设专栏、编发行评工作简报等。第二,利用广播、报纸、网络、板报及公开栏大造舆论,形成了行评的良性氛围。第三,局机关已开始向行评代表、政风行风监督员及服务对象征求意见和建议,请行评代表、政风行风监督员以及督导组成员到本单位、到基层财政所检查指导工作,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对他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积极予以采纳。第四,通过与先进性教育、觉风廉政建设及优化工作发展环境相结合,我们组织了多次捐款、献爱心、牵手结对、帮困扶贫等活动,把行评的影响深入到基层,落实到群众中。由于态度诚恳、行动迅速、措施得力、成效明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获得了上级及行评代表的一致好评。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个别单位对政风行风评议工作重视不够,没有真正充分认识到行评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借口是任务重、工作忙,存在重布置轻落实、重评议轻整改的现象。二是工作进展不平衡。有的政风行风评议工作跟上了进度,有的把工作做在了前面,但有的所行动不够迅速,至今尚未启动。三是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与相关工作没有有机地结合起来,个别地方的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与日常业务工作出现“两张皮”现象等等。

今年,财政部门确定为政风行风评议的对象之一,这对我们是考验,也是鞭策。全系统财政干部务必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度理解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财政部门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第一,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强化人民群众对财政部门民主监督的高度认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综合经济部门,担负着管理政府收支、推进财政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支持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财政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的行政行为、理财行为是否规范,服务能力、工作作风是否过硬,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群众高兴不高兴为尺度,要由最有发言权的人民群众来评议。这就要求我们以诚恳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认真做好政风行风评议各个环节的工作,达到加强业务管理、规范政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的目的,真正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党委、政府放心。

第二,从纠正部门不正之风,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提高财政部门政风行风建设水平的高度认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纪委的指导下,我区财政部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规范管理和廉洁勤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财政干部依法理财、为民理财的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服务质量明显改进。但必须看到,我们的工作离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在政风行风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财政部门的整体形象。因此,很有必要通过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主动接受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对财政部门的全面监督,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真正找准并解决我们在工作作风、行业风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借助群众的智慧和监督的力度,以评促纠,以评促建,进一步规范理财行为,规范服务行为,规范办事行为。

第三,从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机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促进财政改革与发展的高度认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紧迫性和重要性。“内兴学习型机关新风,外树服务型机关形象”是新时期财政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需要。财政部门受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委托,承担着生财、聚财、管财、用财等职责,相对掌握着较大的权力,财政部门也因此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收支矛盾的焦点。相对的权力越大,风险也越大,监督和制约的需求也越大。因此,在加强学习、提高修养、搞好自律的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利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这种有效的纪律制度,对财政政风行风进行全方位的检验和评判,以及时发现问题,深入分析问题,有效解决问题。总之,我们要把财政部门政风行风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以及裁判权毫无保留地交给人民群众,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纠正错误,克服不足,优化程序,改进方法,转变作风,不断提高理财能力,促进全省财政改革与发展。

二、大胆探索,稳健迈进,深入扎实地搞好民主评议财政政风行风工作

第一,明确民主评议财政政风行风的目标与任务。

全省财政系统行评工作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政风行风评议,解决财政政风行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全省财政系统行业风气进一步转变,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同时,通过建章立制,形成政风行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财政政风行风建设水平,为全省财政改革与发展提供强大的组织和制度保障。具体地讲,至少要在以下五个方面见到明显成效:

一是解决突出问题。通过评议,使当前政风行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认真查摆,各种整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影响财政改革与发展和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是增强公仆意识。通过评议,使全省财政干部职工“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公仆意识明显增强,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自觉性明显提高。

三是激发工作热情。通过评议,使全省财政干部职工爱岗敬业的责任感和为财政改革与发展多作贡献的积极性得到增强,自觉提高自身政策素质、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四是促进依法理财。通过评议,使全省财政部门依法行政意识得到明显增强,法规政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依法理财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五是争取理解支持。通过评议,进一步增进广大群众对财政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进一步树立“廉洁、务实、高效、低调”的良好财政形象,为财政改革与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

第二,抓住民主评议财政政风行风的重点与关键。

民主评议财政政风行风工作分宣传发展和自查自纠、评议与集中评议、建章立制与全面整改三个步骤进行,这三个步骤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如果前面环节的工作抓得不深入不扎实,就会影响下一步的工作,进而影响到整个行评工作的成效。因此每个步骤的工作都要认真抓好,尤其是要抓好收集意见和建议、民主评议、整改和建章立制等重要环节。这是因为只有通过民主评议,广泛了解各界和人民群众对财政政风行风的意见和看法,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搞好整改;只有抓好整改和建章立制,才能在解决当前问题的基础上,形成一套规范化的制度和办法,建立政风行风建设的长效机制,防止问题的再现和反弹。

通过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我们要破除各种阻碍财政发展的陈腐观念和陈规陋习,改革不适应当前财政改革与发展新形势的制度和办法,改善不利于财政事业健康发展的不良风气,使全系统财政干部职工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投入到财政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要按照便民、效率、公开、公平的原则,推行财政政务公开,规范财政政务行为,严格实行依法理财。

第三,搞好民主评议财政政风行风工作中的几个结合。

开展民主评议行风评议,一定要找准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的切入点,把民主评议行风工作与财政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一是把民主评议行风与党员先进性教育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充分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化服务意识,转变观念,端正行风,把先进性教育和行风评议有机融为一体。二是把民主评议行风与实施政务公开相结合,利用新闻媒体、公开栏、板报,大造声势,不断充实和完善政务公开内容。各县市要制定相应的《公开承诺》,明确承诺范围,工作质量和服务标准,明示办事程序及规则,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落到实处。三是把民主评议行风与两个文明建设相结合。按照民主评议行风的标准,依法行政,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进一步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廉政制度》、《学习制度》、《行风建设责任》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行业行为,并把每项目标分解到人头,进行量化考核,提出工作质量标准,工作数量要求,并在工作中开展争先竞赛,比廉洁、赛业务,比创新、赛技能,形成人人心中有压力,个个肩上有重担,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热潮。四是把民主评议行风与提高人员素质相结合。借这次民主评议的良好机遇,以人为本,着重对全体人员进行政治思想、业务道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开展以财政业务技能为中心的各种培训,努力培养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能文能武,高素质财税干部队伍。

三、上下联动,精心部署,确保民主评议财政政风行风工作取得实效

根据省政府的要求和省纠风办的规定,县(市)财政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得分,占市(州)财政局得分的一定权数,市(州)财政局得分相应占省财政厅评议得分的一定权数。这次会议,省厅的目标是保二争一,市局的目标是走在前列。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既是我区财政的一件大事,也是整个财政系统一项共同的系统工程。因此,应当统一领导,全员参与,上下配合,共同推进。

第一,集中精力,精心组织。前段时期,市、县财政部门已按照本级党委、政府和纠风领导小组的要求,组建了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启动了本部门的行评工作。6月20日左右,第一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即将告一阶段。6月底,任务“双过半”的压力也将过去,我们要适当集中精力,根据行评工作的进展情况,结合各财政所的实际,切实把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各个阶段的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第二,落实责任,务求实效。要建立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要按照局长负总责,班子成员主管,相关人员各负其责的原则,形成领导亲自抓、干部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严明纪律,加强考核。对在行评中失职或出现问题的单位和个人,在年终考核时,要取消评先评优资料,并将这次行评的结果直接纳入年底的百分计奖。对问题严重的,除严肃处理责任人外,还要追究各所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第三,开门评议,广纳群言。全省财政干部职工都要解放思想,端正态度,抛开顾虑,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虚心听取群众意识。要通过公开承诺、发放调查问卷、开辟新闻专栏、公开举报电话、走访群众对象等形式,表明我们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态度和诚心,对反映出来的关于财政政风行风建设方面问题的,要正视而不掩盖,整改而不敷衍,积极向上反映,确保群众的意识不走样、不变味,确保群众的建议得到落实,确保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取得实效。

第四,突出重点,加强整改。在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过程中,要结合财政工作的特点把推进依法理财、提供优质服务、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自查自纠的重点。要在搞好自查自纠和认真接受评议的基础上,切实加强整改,以争取行评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理解,为省市财政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第五,加强交流,相互促进。全省财政系统行评工作要努力做到“互动、互学、互促、互赢”,实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相互促进,全省一盘棋。各单位在行评这次工作中,既要注重加强向当地党委、政府的请示汇报工作,同时也要及时向局行评办反馈情况,交流典型经验,报送好人好事先进事迹,省、市财政行评办也要对各地行评工作进行必要督促和指导,及时反映和交流各地行评工作动态和经验,保证财政系统行评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和平衡有效地推进。

四,立足当前,齐抓共管,努力做到行评工作与财政业务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王淑华局长说:

第一,大力组织收入,确保“双过半”。今年以来,在全市财政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财政任务完成较好。财政收入一季度实现了“开门红”,但从近几个月的收入情况看,形势十分严峻,呈逐月下降态势。截止5月底,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1,248万元,占预算的40.1%,可比增长21.1%,进度和增幅分别低于全省2.3个和6.5个百分点,在全省列第7位和第10位。财政收入是经济发展的综合反映。省委、省政府对今年财政收入增长给予了厚望,要求增长20%以上。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工作责任和目标,采取得力措施,加强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双过半”、“硬过半”。从6月20日起,市财政局机关将对每日收入情况予以通报。

第二、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管理,确保量化考核达标。今年,省继续实行财政改革与管理量化考核,并与评先、激励性转移支付挂钩,市财政部门也引起了高度重视。我们必须做到:一是进一步实行部门预算,没有达标的,要立即采取措施,确保达标。二是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改革,理顺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关系。三是继续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理顺机构设置,扩大采购范围,认真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提高资金直接支付率。四是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进一步抓好收缴、罚缴分离工作,确保财政专户管理率达到100%。

财务管理意见及建议篇7

一、基本成效

为切实加强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各镇都成立了以行政主要负责人或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由农经、组织、纪检、民政、土管、村建、计生等部门人员组成的工作班子,镇经管站负责日常业务工作。去年年初,扬州市委组织部等部门提出村务公开“四个一”工程的新要求后,各地进一步强化了村务公开工作力度,90%以上的村建成了橱窗式公开栏、有意见箱、有监督员和监督电话,理财人员持证理财、详细记载。武坚、吴堡、高徐、邵伯、双沟、丁伙、麾村、郭村等镇财务公开工作日趋完善,樊川、嘶马等镇财务管理工作有明显进步。据统计:全市23个镇316个村共成立村组两级民主理财小组456个,民主选举理财人员2432人,理财人员基本做到持证理财,并统一使用扬州市民主理财和村务公开工作记录簿,详细记载财务清理和财务公开工作情况,确保了财务公开工作的实效。

二、主要做法

1、坚持民主推荐,实行持证理财。民主理财的基石是要充分保证理财人员的民主性。近年来,全市大多数村都能由村民议事代表民主推荐产生理财人员,对中途理财人员因故变化的,各地也能及时召开村民议事代表会,调整充实民主理财组织,不少镇的创新做法既合规,又实用。如武坚镇合新村将民主理财人员名单及照片常年公示上栏;吴堡镇各村由村民议事代表投票选举民主理财人员;麾村镇针对理财人员变动较大的情况,于去年5月重新推荐民主理财人员122人,确保了民主理财人员的民主性。

根据扬州市的工作部署,全市民主理财人员领取了《民主理财证》,武坚、高徐、麾村、江都镇等镇还对理财人员进行专题业务培训。今年三月、八月,全市各镇都对去年的村组财务进行了全面清理,麾村镇理财时采取“一人唱票、二人监票、其余人听票”的方法,对群众有疑问的当场解答,理财人员和群众对此较为满意。高徐镇郜庄村中心组群众对油田收支有疑问,村干部及时与理财人员到油田逐笔核对账目,弄清每笔开支的来龙去脉,并公布于众,消除了群众的疑虑。嘶马镇通过民主理财,对理财人员提出的23条关于土地补偿、资金分配以及税改政策等方面的问题,镇村都及时作了答复处理。花荡镇通过民主理财,清理核销固定资产50万元,从而做到账实相符。在理财时,各镇都统一使用了扬州市印制的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记录簿,详细记载理财时间、内容和理财结果,对清理出的问题,村组集体基本上能及时处理到位。

2、开展内部审计、强化财务监督。在坚持民主理财的同时,武坚、高徐、双沟、真武、永安等镇积极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强化财务监督,高徐镇审计时发现高徐村错账1500元,双富村漏账6000元,都在审计中得到了及时纠正,永安镇针对内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完善了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特别是票据审批手续制度,使财务管理工作更趋严谨。

3、规范公开程序、完善公开内容。为保证财务公开工作的严肃性,各镇能严格执行公开程序。吴桥、樊川等镇财务公开内容由村会计整理好资料后,经村主要负责人和民主理财人员审核签章,报镇经管站确认后予以公开。对财务公开的内容和时间,各镇都能将农民群众关心的集体财务和其他村务向群众公开。武坚、邵伯、双沟、麾村、郭村、宜陵等镇对财务公开的内容由镇统一明确,并由镇会计站电脑输出资料,各村按部就班即可,直接张贴入栏,既方便又准确。今年以来,已公开的主要内容是:上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完成情况以及本年度的主要奋斗目标;上年度财务收支决算方案和本年度财务收支预算方案;每季度村组财务支出情况;村级债权债务情况;土地征用及补偿金使用与管理;上年度村组干部工资报酬实绩;上年度农民税费负担结算实绩和本年度农民税费负担落实情况;当年“一事一议”项目及筹资预算和资金使用情况;专业经济发包情况;“一事一议”项目建设支出明细;粮食直补情况;生育计划安排和照顾生育二胎;村民建房;本年度社减安排;村干分工;涉农收费项目、标准及依据。大桥镇在每一期财务公开后,各村都要填写财务公开信息反馈和意见处理结果登记薄,详细记载财务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程序、形式、群众意见反馈、落实处理意见、公开结果等内容,并由制表人、村负责人、村务公开监督员签字后存档,确保了财务公开的真实效果。通过财务公开,江都镇今年以来共接待查处群众反映的财务问题6起,处理违纪金额1.8万余元,调查答复一般问题数百条,有效地化解了矛盾纠纷,群众较为满意。

4、强化监督考核,促进财务规范。为确保财务公开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各镇将村务公开工作纳入村组干部全年工作目标,与村组干部报酬挂钩。江都镇、周西等镇还组织人大代表定期对村务公开开展视察和评议活动,及时总结经验,排查不足,不断完善。全市各镇村村都聘请了村务公开监督员,设立了意见箱并明确专人负责收集群众反应的意见,公开了监督电话,方便群体意见上传,增扩了干群思想交流的渠道,有效地保证了村务公开工作的正常开展。

5、加强公开资料管理、定期立卷归档。一方面,村级事务要及时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另一方面,各地十分重视村务公开资料的管理。全市多数村都能较好地收集整理好当年公开的村务资料,对上年已公开过的资料及时立卷整理,归入村级文书档案,以便日后查询。

三、存在问题

全市的财务公开工作虽然抓得很紧,取得显著成效,但工作的不平衡性较大,部分镇村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思想认识缺乏深度。少数基层干部对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领导不力。少数村组干部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够过细,公开栏上内容空泛,极个别村至检查组到达之时才开始将有关资料张榜公布,纯属应付检查,缺乏把财务公开作为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践行“三个代表”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的意识,主观不努力,困难讲得多,财务公开的效果不够明显。

2、基础工作缺乏力度。农村财务历来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也是农村矛盾纠纷的焦点。近年来,全市深化农村财务体制改革,实行“村组并账、村账镇管”的管理新体制,成效明显,干部群众满意,但仍有少数镇不够重视这项工作,资金和账务没有完全管理到位,特别是少数村级集体经济较好或企业负责人兼支部书记的村,自以为是不服管,如丁沟镇尚有6个村的集体资金未交镇管理,个别村的财务已暴露出严重问题,严重影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塘头镇二姜村民主理财人员未能按时调整,永和村红旗组前几年理财时清出的问题没有及时处理,至使群众近年来的税费都没有上缴,去年的财务收支未能结清,今年的民主理财无法进行。这些问题虽表现为财务管理混乱,就其根本原因还是领导重视不够。

3、公开栏建设有待完善。建好橱窗式固定公开栏是确保财务公开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效果的首要前提。近年来,多数镇都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公开载体的建设。但也有少数村村务公开栏设施简陋,有的公开栏毁损严重,也有的移作他用,公开的内容保存时间不长,公开效果不明显。

4、民主理财缺乏民主。检查中发现,不少村未按规定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选举理财人员,极少数村民主理财人员由干部指定,这样的民主理财决无民主可言。还有的村,民主选举理财人员的记录不完整,与会群众代表未签字,选举的会议记录未归入村级档案加以管理。这些细节工作如不做好,必将影响民主理财工作的成效。

5、业务操作不够严谨。通过检查发现:不少村财务公开内容不全不细、缺乏深度和广度,特别是管理费用和其他支出栏目,动辄几万,谁也看不懂是用于那些方面的支出;公开程序不规范,财务和其他村务公开前未经村主要负责人、民主理财人员或村务公开监督员审核签字认可,也未报镇有关职能部门把关;公开的资料保管不善,特别是历年来形成的村务公开资料不完整,有的村虽然装订成册但未作为档案资料加以管理,对解决历史问题,化解矛盾纠纷,保持农村稳定不能发挥最大效用。

四、整改措施

上述问题,各镇有多有少,轻重不一,或许有的问题还未暴露,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加强对农村财务工作的管理监督,要针对本地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是严格民主理财制度。各镇要结合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产生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所有财务收支入账前都必须经理财人员会签后方可入账,将民主监督的关口前移。少数还未进行民主理财的村,要迅速行动起来,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组织民主理财人员清理集体财务,使村民充分行使管理集体事务的权力。

二是进一步规范“村组并账、村账镇管”。村组集体资金和账务要全部交镇代管,严格现金限额、开支审批和票据管理等项财务管理制度,丁沟、塘头及其他有问题的镇要彻底解决少数村不服管和一些久拖未决的财务问题。

三是全面开展内部审计。从今年起,各镇每二年要对所有村的财务轮流审计一遍,使民主理财和内部审计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共同监督村组财务行为,使农村财务管理尽快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四是加强公开栏建设。全市每个村都要建成橱窗式的公开栏,以后财务公开的资料应全部由电脑直接输出,直接张贴入公开栏。涉及到各组群众的财务事项,应当在该组公开栏予以公布。

五是努力提高业务水平。财务公开的内容要全要细,使群众一看就懂。公开的程序要规范,公开前要由村主要负责人把关,经民主理财人员或村务公开监督员审核无误并签字认可后方可公开,公开资料归档时,也要经民主理财人员或村务公开监督员签署意见,证明确已公开。财务公开资料要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归档管理,以便日后查询。

财务管理意见及建议篇8

第一条为了规范*市国家税务局财务管理,明确市局财务事项的审批范围、权限和程序,合理安排经费预算,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强财务管理的透明度,推进“阳光财政”,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税务总局、省国税局有关规章制度,结合我市国税系统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规程。

第二条财务事项是指项目立项、预算分配、固定资产处置、银行账户审签、内部审计及其他财务事项等。

第二章审批范围与权限

第三条财务事项审批范围:

一、项目立项

(一)基建项目立项。全市各级国税局按有关规定由总局、省局审批的基建项目立项,包括新建、改建、扩建、购建、修缮、装修项目,与其他部门合建的基建项目的立项。

(二)信息化建设项目立项(以下简称信息化项目)。包括由总局、省局批准的信息化项目的立项。

(三)其他事项立项。包括市局的会议、出书、宣传、出国、培训和政府采购等项目。

二、预算分配

(一)我市国税局系统年度预算方案。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项目支出预算中分为基建、办案、双代、两费、金税运行费等项目的预算。

(二)市局机关年度预算方案。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基本支出预算中包括会议、出书、宣传、出国、培训、购置、租赁、修缮、政府采购项目等分项预算,项目支出预算中分为基建、办案、两费、金税运行费等分项预算。

(三)预算管理,各级国税局预算单位年度预算确定之前所拨付的经费(包括年度预算确定之前各级国税局预算单位申请临时拨付的经费)均纳入正常的预算管理范畴,没有突发事件和特殊情况预算经费不作调整。

(四)调整预算。包括突发事件的应急经费和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预算。

三、固定资产处置

(一)区级国家税务局原值在3000万元(不含,下同)以下房屋建筑物的处置。

(二)全市各级国税局除房屋建筑物外单价原值在50万元(不含,下同)以下的固定资产处置。

(三)市局备案基层分局除房屋建筑物外单价原值在2万元(含,下同)以下和一次性处置原值总额在5万元以下固定资产的处置。

四、银行账户报送、备案

全市各级国税局预算单位开立、变更和撤销银行账户的报送、备案。

五、内部审计

(一)内部财务审计年度计划、审计方案、审计意见或者审计决定。

(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含离任审计,下同)建议、审计方案、审计意见或者审计决定。

六、其他财务事项

(一)全市国税局系统年度财务决算和基建决算。

(二)市局借给各基层预算单位因预算执行中临时资金周转困难且一年内可在预算拨款中扣还的临时借款,以及因特殊情况发生的临时借款以外的其他借款。

(三)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方式、部门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委托采购机构资格和供应商资格、社会中介机构取得政府采购资格等。

(四)基建项目开工报送。

(五)其他财务事项。

第四条财务事项审批权限:

一、党组会议或局长办公会议的审批权限:

(一)审议基建项目的上报和市局信息化项目立项。

(二)审议全市国税局系统年度预算分配方案及50万元以上的预算调整。

(三)审议系统符合政府采购政策的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

(四)审议市局局长提交的其他财务事项。

二、市局局长的审批权限:

(一)审签党组会议或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的各项财务事项文件。

(二)审签报省局的全市各级国税局原值在3000万元以上房屋建筑物的处置和除房屋建筑物以外单价原值在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的处置。

(三)审签报省局的全市国税局系统属于总局、省局政府采购目录内采购项目的采购计划。

(四)审签报总局、省局审批立项、开工的基建项目。

(五)审签报省局的全市国税局系统基本建设投资预算、年度预算、年度财务决算和基建决算。

(六)审签报省局的内部财务审计工作总结。

(七)审批投资总额10万元(不含,下同)以下5万元以上的装修、维修基建项目立项申请。

(八)审批区级国税局原值在3000万元以下房屋建筑物的处置。

(九)审批市局机关及基层预算单位单价原值在2万元以上和一次性处置原值总额在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固定资产的处置。

(十)审批超过2万元的机关日常办公费、固定资产购置费、差旅费、汽车维修费;对50万元以下的预算调整或经费划拨以及临时借款和其他借款进行审批。

(十一)审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建议、审计意见或者审计决定。

(十二)审批其他需要由市局局长审批的财务事项。

三、分管系统财务工作的局领导的审批权限:

(一)审核拟提交市局党组会议或局长办公会议审议和拟提交市局局长审批(审签)的财务事项。

(二)审签上报省局的全市各级国税局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撤销申请。

(三)审批党组会议研究决定的预算开支,审批市局机关内部经费支出划拨,并对区(分)局10万元或以下的经费划拨进行审批。

(四)审批年度内部财务审计计划、审计方案、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

(五)审批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方式、委托采购机构资格和供应商资格、社会中介机构取得政府采购资格等。

(六)审批由市局审批立项的基建项目开工;按合同规定结合基本建设管理办法审批基建经费开支;审批投资总额5万元以下的装修、维修基建支出。

(七)审批市局机关单价原值在在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和一次性处置原值总额在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固定资产的处置,基层预算单位单价原值在2万元以上和一次性处置原值总额在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固定资产的处置。

(八)审批机关日常办公费、固定资产购置费、差旅费、医疗费、汽车及计算机技术设备维修费的开支单次(项)开支金额在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临时借款限额在2万元以下。

(九)审批其他需要由分管系统财务工作的局领导审批的财务事项。

四、分管其他工作的副处以上主管领导的审批权限:

(一)审查分管单位提出的信息化项目和其他事项立项。

(二)审批分管单位2万元以下的临时借款。

(三)审批分管单位的差旅费开支单次(项)支出金额不超过5000元。

(四)学历教育及其他教育报销,由主管教育的局领导审批。

五、接待费用的审批权限:

(一)定点酒家签单的转账事项由主管财务的局领导审批。

(二)除定点酒家签单限额按上述经费审批权限办理外,因工作需要确需在其他地点接待的,2000元以内的由服务中心主任或计划财务管理科科长审批,500元以内的由服务中心副主任或计划财务管理科财务副科长审批,办公室所需的接待费用1000元以内的由办公室主任审批,5000元以内的由副处以上的局领导审批,超过5000元的由正局长审批。

六、计划财务管理科的审批权限:

(一)审核全市各级国税局基建项目立项、开工。

(二)审核各级国税局预算单位年度预算、调整预算、固定资产处置、财务决算、基建决算、临时借款和其他借款等。

(三)审核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方式、部门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委托采购机构资格和供应商资格、社会中介机构取得政府采购资格等。

(四)审核并提出全市各级国税局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开立、变更和撤销的意见。

(五)审批凡属正常损耗、报废的固定资产原值在1万元以下固定资产的处置。

(六)市局机关日常办公费、固定资产购置费、差旅费、汽车维修费的开支单次(项)开支金额在3000元以下,临时借款限额和按规定报销的医疗费用在5000元以下由计划财务管理科科长审批;开支单次(项)开支金额在2000元以下,由计划财务管理科财务副科长审批;计算机技术设备的维修,由信息中心领导审核,列册登记,耗材及维修费用在5000之内的由信息中心领导和计划财务管理科科长审批。

(七)审批经服务中心主任根据合同审核的市局大楼正常水电费用、机关办公电话、电梯维护、保安、绿化费、清洁费、中央空调、消防设备维护保养费等费用。

(八)审核其他需要由计划财务管理科审核的财务事项。

七、机关服务中心的审批权限:

(一)根据合同审核市局大楼的正常水电费用、汽车维修及保养、机关办公电话、电梯维护、保安、绿化费、清洁费、中央空调、消防设备维护保养费等费用。

(二)属市局的各类办公、招待所、集体宿舍、住宅等房产,需维修的,一律填列有关申请表,提交申请报告,由服务中心主任审核。

(三)审核市局每次开支在10万元之内的固定资产维修费用及小型零星基建施工开支,并提交施工预算单、结算单、合同。

(四)按规定组织实施政府采购的各项工作及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按规定程序和手续审签有关招待费用。

(五)审核其他需要由服务中心审核的财务事项。

八、办公室的审批权限:

根据办公室业务的实际需要,办公室的日常开支单次(项)开支金额在2000元以下由办公室主任审批。

第三章审批程序

第一节项目立项

第五条全市各级国税局预算单位上报基建项目立项审批由计划财务管理科商人事、监察等有关部门审核,分管系统财务工作的局领导复核,提交党组会议审议,投资总额10万元以下的装修、维修基建项目立项申请通过审议后由市局局长审批,投资总额10万元(含)以上的装修、维修等基建项目立项申请通过审议后由市局局长审签,上报省局申请列入省局基建项目库,其中投资总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基建项目由省局上报申请列入总局项目库。

培训中心基建项目投资总额在500万元(含)以上的由省局报总局审批,投资总额在500万元以下,10万元以上(含)的由省局审批后报总局备案。

对全市各级国税局预算单位投资总额在10万元(不含)以下的装修、维修基建项目采用简易程序办理。

第六条主办部门提出的市局信息化立项申请(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预算说明),由分管局领导审查,市局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审核,提交党组会议审议。审议通过后,市局计划财务管理科列入年度预算方案;需要向省局申请经费的项目,待省局批复预算后列入同期预算方案。确因情况变化需要调整的,经市局政府采购领导小组研究后再提交党组会议审定。

第七条市局其他事项立项由主办部门提出申请,分管局领导审查,由市局局长审批后列入市局预算单位年度预算方案。

第二节预算分配

第八条全市国税局系统年度预算方案由各级国税局年度基本支出预算方案和项目支出预算方案两部分组成。

按照财政部、总局预算编制规定,全市国税局系统年度预算方案须经以下三个程序确定:

一、编制上报年度预算。全市各级国税局预算单位编制年度预算。计划财务管理科审核、汇总后形成全市国税局系统年度预算,报分管系统财务工作的局领导复审,市局局长审批后报省局。

二、调整上报年度预算。省局下达全市国税局系统预算控制数后,计划财务管理科根据省局下达总的预算控制数,按省局要求和全市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形成全市国税局系统年度预算,报分管系统财务工作的局领导复审,市局局长审批后报省局。

三、确定年度预算方案。省局正式批复全市国税局系统年度预算后,计划财务管理科根据省局正式批复的总预算数对各级国税局预算单位年度预算进行相应调整,报分管系统财务工作的局领导审核,提交市局党组会议审议。计划财务管理科根据市局党组会议决议办理预算批复文件。

第九条两费、办案费等项目经费的预算分配方案由相关部门提出,会计划财务管理科审核,相关部门的分管局领导复核,报市局局长审批或提交党组会议审议。

第十条各级国税局预算单位遇突发事件不能自行解决,需要市局拨付应急经费,以及由于特殊情况需要调整预算,由基层预算单位提出调整预算申请,计划财务管理科审核后报分管系统财务工作的局领导复审。50万元以上的预算调整提交党组会议审议,50万元以下的预算调整报市局局长审批。计划财务管理科办理调整预算批复文件。

第三节固定资产处置

第十一条全市各级国税局处置原值在3000万元以上的房屋建筑物和除房屋建筑物以外单价原值在5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均由资产处置单位提出处置申请,计划财务管理科审核,分管系统财务工作的局领导复审,市局局长审签后报省局、总局审批。

第十二条区级国税局处置原值在3000万元以下的房屋建筑物,由资产处置单位提出处置申请,计划财务管理科审核,分管系统财务工作的局领导复审,市局局长审批,并报省局备案。

第十三条全市各级国税局预算单位处置除房屋建筑物以外单价原值在2万元以上和一次性处置原值总额在1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由资产处置单位提出处置申请,分管局领导审查,计划财务管理科审核,分管系统财务工作的局领导复审,市局局长审批;处置单价原值在2万元以下1万元以上和一次性处置原值总额在10万元以下5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由资产处置单位提出处置申请,主管局领导审批。

第十四条市局集中支付和调拨至各基层单位使用的固定资产,由实物采购部门提出采购申请和固定资产调拨计划,分管局领导审查,分管系统财务的局领导复审,市局局长审批。计划财务管理科根据实物采购部门提供的相关支付凭证、合同等,以及《固定资产调拨单》,办理固定资产款项的支付及调拨手续。

第十五条计划财务管理科办理固定资产处置批复与固定资产调拨文件。

第四节银行账户

第十六条市局系统财务即市局计划财务管理科开立、变更和撤销银行账户,由计划财务管理科提出申请,分管系统财务工作的局领导复审,报省局财务管理处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省财专办审批。

第十七条全市各级国税局预算单位开立、变更和撤销银行账户,经上级财务主管部门或分管局领导审查,由市局计划财务管理科备案后报分管系统财务工作的局领导审签后报省局及省财专办审批。

第五节内部审计

第十八条计划财务管理科提出年度内部财务审计计划,分管系统财务工作的局领导审批,计划财务管理科组织实施。审计方案、审计报告在征求被审单位意见后,报送分管系统财务工作的局领导审批,重要的应同时报送市局局长和上级内部财务审计部门。计划财务管理科根据存在问题的程度,分别提出审计意见或者审计决定,报分管系统财务工作的局领导审批,送达被审计单位。年度内部财务审计工作总结经分管系统财务工作的局领导审核,报市局局长审批后报省局。

第十九条人事科提出经济责任审计建议,分管局领导审核,报市局局长批准后,由“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审计报告在征求被审单位意见和领导干部本人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根据存在问题的程度,作出审计意见或者审计决定,经分管的局领导审核,报经市局局长批准后送有关部门和单位,并抄送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

第六节其他重要财务事项

第二十条各基层预算单位和市局机关编制年度财务决算和基建决算。计划财务管理科对各基层预算单位和市局机关财务决算和基建决算进行审核、汇总,经分管系统财务工作的局领导复审,报市局局长审批。

第二十一条各基层预算单位和市局机关科室其他借款,由借款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市局机关科室须经分管局领导审查),计划财务管理科审核,分管系统财务工作的局领导复审,报市局局长审批。

第二十二条属于总局政府采购目录内的采购项目,各基层预算单位和市局机关报送采购计划,市局政府采购部门汇总,市局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审核,报市局局长审签后报省局。

属于市局政府采购目录内的采购项目,各基层预算单位报送采购计划,市局政府采购部门审核、汇总,市局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审查(审批),市局政府采购部门组织采购。

第二十三条批准立项的基建项目,在取得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后,基建单位需提出开工申请,项目投资总额80%的资金必须落实到位,项目投资概算不得大于投资估算的10%,初步设计建筑面积不得超过立项审批面积的5%。市局审批立项的项目由计划财务管理科审核后报分管系统财务的局领导审批;总局、省局审批立项的项目,报市局局长审签后报省局审批。

上一篇:大学食堂调研报告总结范文 下一篇:学生安全法制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