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科普范文

时间:2024-03-19 16:41:58

手术室护理科普

手术室护理科普篇1

【关键词】 普通外科手术;院内感染;手术室护理管理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4.173

护理安全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患者生命紧密相关, 直接影响医疗质量, 可反映出医院管理水平的高低[1]。当前我国正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 医疗护理活动正在呈现综合化、复杂化趋势, 医疗护理工作正面临着新形势。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民群众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了更好的要求, 护理安全成为医疗护理服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为了探讨普通外科患者手术院内感染发生率和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关系, 特选取本院收治的普外科手术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均在患者知情同意下进行, 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 女17例, 年龄22~65岁, 平均年龄(45.12±6.52)岁。研究组男24例, 女16例, 年龄23~66岁, 平均年龄(46.51±7.0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调查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连台和导尿发生情况、参观人员存在情况等手术相关资料进行查阅, 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1个月的随访, 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伤口愈合情况对其院内感染发生率进行有效判断。

1. 2. 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 有效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尿常规等, 遵医嘱对患者用药进行积极的指导等;给予研究组患者手术室护理管理, 具体包括:①手术室具体的治疗要求应该得到其合理布局的有效满足, 同时还能够有效管理和控制医院感染。可以有效划分手术室无菌区和非无菌区, 对手术设备及相关器械进行合理安排;②切实有效地保持手术室环境, 严格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具体操作, 给予清扫手术室的工作以充分的重视, 切实做好消毒工作, 对室内流通的空气进行有效的保持[2];③对无菌技术进行合理应用, 使手术器械绝对无菌状态的保持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 高温压力灭菌消毒方法是目前医院最常见的一种消毒方法;④有效监测手术室感染情况, 定期有效检查手术室内的菌种及菌落数, 并切实有效地加强消毒工作;⑤对手术室废弃物进行合理处理。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7.5%(3/4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10/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医院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手术的主要场地, 在医院内具有重要地位,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部受到的感染, 患者在手术室进行手术时, 身体抵抗力较弱, 如果疏于防范极易发生感染, 手术室感染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医院手术室工作量大、任务繁重, 一直是医院工作中的难点, 手术室工作不能保障质量会增大患者医院感染的风险, 避免患者手术室感染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3]。

在进行临床试验之前, 细致分析了本院手术室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科室感染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手术器械灭菌不规范;手术设备配置不足;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流程不规范;没有严格落实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一次性手术用品多次使用。根据本院手术室中存在的问题, 实行了严格的手术室护理管理, 首先建立了手术室感染管理组织, 健全感染管理制度, 督促本科室做好手术器械消毒、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 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警示标识明确, 每日清理与交接登记制度, 同时注意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工作, 提高手术室护理队伍的整体护理水平[4]。

严格的手术室护理管理要求手术室护理工作专业化、系统化、标准化。要求手术室护理工作以患者为中心, 提高与手术医师的配合度, 提升护理工作效能。要求手术护理工作的每个步骤都必须具体、明确, 避免随意性。严格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是一个完整连续的过程, 从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都有专职的医护人员依据不同患者具体手术内容, 制定护理方案, 认真倾听患者需求, 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 消除患者的悲观、消极等不良情绪,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并发症[5]。本次研究中, 研究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总之, 手术室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能够有效降低普外科手术中的医院感染率, 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王道勇.全髋置换手术发生医院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相关性研究.北方药学, 2013, 10(3):146-147.

[2]明铭.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的关系.中外妇儿健康, 2011, 19(7):420-421.

[3]卓新英.降低院内感染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探讨.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2):615-616.

[4]费蕾蕾.手术室院内感染监控中易忽视环节的分析及对策.西医药杂志, 2013, 42(4):466-467.

[5]王素娟, 胡炜, 张学利, 等.脊柱外科手术发生医院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相关性研究.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2):115-117.

手术室护理科普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取该院80名普外科护理护理人员,并将普外科80名护理护理人员分为两组,研究时间为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观察组年龄21~30岁,均为女性护理人员,平均年龄为(25.01±1.26)岁。对照组年龄22~30岁,均为女性护理人员,平均年龄为(25.16±1.17)岁。观察组普外科护理护理人员、对照组普外科护理护理人员各项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普外科护理人员采用常规管理护理,首先对普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实施护理措施。观察组普外科护理人员采用安全管理护理。(1)制定护理方案:首先分析普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时发现患者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3个阶阶段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护理方案主要将研究重点放在如何提高普外科护理工作质量和规范科室相关政策2个方面。(2)完善相关制度:①护理人员管理制度;根据普外科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量进行评定,奖罚分明,使护理人员的付出有所回报,提高每位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积极性;②工作质量管理;定期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保证普外科护理护理人员的专业性,提高科室的护理质量,避免由于人为因素而引起的纠纷事件;③合理分配;保证科室资源的合理运用,避免浪费科室资源情况发生,同时应合理制定排班模式,避免护理人员每日工作时间较长,影响科室的工作质量。(3)护理措施:应加强科室的培训,对工作经验较少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独立面对护理工作中所出现的任何问题。应注重护理水平以及对新技术的学习,定期在科室内进行法律法规宣讲,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保证其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任何侵害。每日与患者家属、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每日病情变化,充分取得患者以及其家属的信任,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普外科护理工作。给患者讲解在普外科住院期间应注意的情况,对于需进行手术治疗患者,护理人员应在手术前进行相关辅导工作,减少患者对手术的担心,使患者手术时处于放松状态中,利于手术顺利进行。若患者发生意外事件,例如用药错误、过敏等,护理人员应立刻对患者的意外事件进行处理,并向上级或者主治医生进行汇报,给予患者完善的治疗方式。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普外科护理人员的患者投诉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事件。对比两组普外科护理护理人员护理后的总满意度。

1.4统计方法

该研究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两组普外科护理人员护理后的患者投诉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事件、总满意度进行统计处理,患者投诉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事件、总满意度用[n(%)]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普外科护理人员护理后的患者投诉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事件、总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各项指标

观察组患者投诉率2.50%、护患纠纷发生率5.00%、护理差错事件5.00%,低于对照组(P<0.05)。

2.2对比总满意度

观察组经过护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近年来,手术治疗现已成为临床较多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为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但是易给患者身体和精神上带来巨大痛苦,而一项有效科学的护理模式对患者树立治疗信心、疾病较快恢复具有重要作用,而通过分析普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问题,根据问题制定护理方案,从而能有效减少护患纠纷事件、差错事件,为患者营造安全、良好的环境,促进患者康复进程[2]。安全管理护理主要包括制定护理方案、完善相关制度、护理措施等多方面措施,要求护理人员在普外科护理过程中为患者提供安全、专业的护理模式。减少在护理过程中所出现的安全隐患,提高普外科护理模式的质量,而安全管理护理与常规管理护理相比较,安全管理护理不仅能减少患者投诉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事件,增加患者对普外科护理的满意程度,还能缓解患者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促进患者较快出院,恢复健康[3]。通过分析普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再实施安全管理护理,能有效减少普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提高满意度。

作者:刘娟 单位:茶陵县人民医院普外一科

参考文献:

[1]闫卫东.普外科住院患者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2(a1):261-263.

[2]游青青,陈兆萍,贾丹,等.简析普外科肿瘤住院患者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2015,28(47):386.

手术室护理科普篇3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常规护理;门诊手术室

【中国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207-01

随着时代的进步,外科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手术治疗成为某些疾病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门诊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及门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门诊的重要临床技术部门。因我院是基层医院,人口大县,择期手术较多,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很多手术都得在门诊手术室进行,因此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值得重视[1-2]。本研究探讨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10月的门诊手术患者15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男45例,女30例,年龄9-71岁,平均年龄(58.1±3.1)岁,普外科手术22例,妇产科手术7例,骨科手术10例,急诊外科手术29例,其他科室手术7例。观察组男46例,女29例,年龄10-72岁,平均年龄(59.1±2.5)岁,普外科手术24例,妇产科手术6例,骨科手术10例,急诊外科手术25例,其他科室手术10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①遵医嘱完善术前各项检查;术前清洁皮肤,遵医嘱行术区备皮,做好护理记录;核实患者是否取下义齿、眼镜和贵重物品,交给家属保管;确定将病历、X线片、CT片及术中用药等手术用物带入手术室;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及手术名称。②根据患者病情遵医嘱送人普通病房;根据麻醉方式、手术部位等给予患者正确的安置;记录出入量、注意体液平衡等做好护理记录。(2)观察组给予术前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对疾病及手术的各种疑虑,做好耐心解释,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手术。护士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环境,取得患者的信任,像对待亲人一样,态度和蔼可亲,掌握沟通技巧,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使患者有一种温馨感和安全感。要细心观察其思想动态,并主动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说明。在交谈过程中语言要实在,知识性强,而且通俗易懂,也可以使用实例、对比等方法,使患者受到启发。②健康教育。普及疾病的防治知识。可采取多种手段、各种渠道,讲解术前的各项准备及术后的护理,并协助患者做术前准备,积极配合手术。护士要教育患者及其家属掌握有关手术的治疗、不良反应的防治的有关知识,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与应变能力。③手术当日接患者入手术室,查对手术通知单、手术安排表、患者姓名、床号及手术部位,确认无误后陪同患者准备手术,根据手术要求摆放,尽量使患者达到生理舒适。④手术后送患者回病房,途中注意观察患者呼吸、脉搏,保持输液及各种引渡管道通畅等,送入病房后,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情况,并与患者或家属进行交流,告知其手术预后,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结果。

3、观察指标。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和(或)患者家属对临床工作的满意度和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将2组的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4、数据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1.2组患者和(或)患者家属对临床工作的满意度和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比较见表1、表2。

表1 2组患者和(或)患者家属对临床工作满意度(%)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满意度比较,P0.05

表2 2组患者和(或)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信任度比较,P0.05

2.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3

表3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注: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

三、讨 论

手术是外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其中诊断性手术是为明确诊断而实施的手术,如活体组织检查、开腹探查术等;根治性手术一般指肿瘤而言,良性肿瘤进行完整切除即可;恶性肿瘤根治手术则要求将原发灶与相应区域淋巴结一并清扫和整块切除;姑息性手术的目的是减轻症状,用于因条件限制而不能行根治性手术时,如晚期胃窦癌做胃空肠吻合术,以解除幽门梗阻症状,但肿瘤未能切除。本研究中主要是普外科手术、妇产科手术、骨科手术、急诊外科手术等。手术室作为外科领域反映高端医学治疗水平的工作环境,除硬件设施外,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也值得重视[3-5]。笔者正是通过本研究探讨手术室工作中最佳的护理方法,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

人性化护理是新的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3-4],核心是以人为本,尊重患者的需要,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注重护理服务,实实在在为患者着想。在门诊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的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达到满足而舒适的状态,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及行为,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保证患者在围手术期处于接受诊治的最优生理和心理状态[5]。笔者在观察组采用了人性化护理模式,并与仅用常规专业护理的对照组比较,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了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结果后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前者,主要体现在观察组患者和(或)患者家属对临床工作的满意度高,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高,且术后并发症少,与相关的研究[6]结果一致。此外,观察组护理人员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从心理层面上精心护理患者,使其建立战胜手术、战胜疾病的信心,这种积极的状态有利于其康复。术中术后也加强了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互动沟通,以患者满意为出发点,努力为患者提供舒适护理服务。

实践证明,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满意,能够提高患者对临床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曾友燕,周嫣.手术室护士的培训.护理杂志,2005,22(2):54-55.

[2] 盂正华,刘盈.强化服务文化管理促进手术室服务质量.医药产业,2003,(2):33

[3] 丁炎明.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的探索与实践.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39-41.

[4] 张富兰.住院患者的人性化护理.临床合理用花杂志,2009,2(10):83

[5] 姚慧琳.手术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基层医学论坛,2007,11(8):747-748

手术室护理科普篇4

[关键词]护理管理;优质护理干预;风险因素;护理不良事件;护理质量;满意度

妇科病房主要收治对象包括孕产妇、生殖系统肿瘤、妇科炎症等疾病患者,此类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风险因素较多、患者担忧疾病预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且妇科疾病会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较差,并存在复发可能。常见妇科炎症疾病均与患者生活卫生习惯、饮食等因素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加强科室护理管理工作十分必要,本研究为妇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旨在为患者提供常规院内护理基础上,依据其身心需求制定护理计划,积极满足患者生活需要,提供疾病专科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在患者住院期间为其提供治疗、协助检查、围手术期护理、康复锻炼、心理沟通等[1-2],注重为患者加强健康指导,重点强调疾病诱因、告知出院后家庭康复护理要点,进行生活指导。现将本研究妇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应用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4年3~12月间收治的30例妇科病患者,作为普通组,患者年龄21~66岁,平均(40.2±9.2)岁,患者疾病类型包括异位妊娠11例、子宫肌瘤15例、卵巢囊肿4例;于2015年2~11月间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患者年龄22~67岁,平均(41.0±9.1)岁,上述疾病类型分别为10、14、6例。两组患者年龄、疾病类型、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3]:所有患者均同意进行本次研究;均因疾病住院治疗;患者具有较好沟通能力,可配合调查;需排除机体合并严重并发症患者;排除生存期限<1个月的患者。

1.2护理管理

普通组患者接受临床一般护理服务,包括及时为入院患者提供检查服务,协助办理入院手续,整理床单位,介绍院内环境,明确诊断结果后及时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倾听患者主诉,告知治疗方式,评估患者现存及潜在风险因素,做好安全评估工作。加强护患沟通,及时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服务,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及并发症预防等,协助完成相关检查,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为患者做好出院指导工作[4]。研究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包括:(1)科室护士长应成立科室管理小组,组内成员包括科室骨干医护工作者,围绕护理服务全过程十四条,建立分级护理责任制度,做到分层管理,护士长应合理安排科室值班,保证每个班次工作人员实力均衡,保证护士有足够休息时间,护士长应在科室宣传24h负责的工作理念,每位患者入院后均由责任护士负责一对一护理,提供入院-出院期间全程护理服务。护士长应定期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宣传人文关怀护理精神,鼓励护士多与患者保持沟通;护士长定期检查护理文书记录情况,要求按照标准填写,避免失误[5-6]。(2)在患者住院期间,护士应及时询问患者主要身心需求,并及时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做好生活护理,包括饮食指导、变换、伤口护理、用药指导,及时协助患者离床活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积极评估患者病情表现提供对应护理服务。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运动疗法、中药泡脚等方法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用药时护士应做好三查七对工作,避免出现给药错误等情况,为存在不良情绪患者进行语言疏导,同时与家属保持联系,保护患者隐私,做好出院指导,及时为患者提供随访服务。

1.3观察指标

1.3.1两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管理制度满意度评价

统计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患者对于科室护理管理制度表示满意,主诉身心需求得到满足;一般:提出改进意见;不满意: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产生医疗纠纷;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总例数×100%[7]。

1.3.2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

科室应自制质量评分表,主要指标包括基础护理服务、安全防护工作、护理文书、沟通及健康教育等,单项指标均为100分,得分较高者表示对护理质量评价较高[8-9]。

1.3.3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情况

科室常见护理不良事件包括坠床、用药错误等。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满意度评价比较

普通组患者对科室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3.33%,研究组为96.67%,研究组满意度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对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比较

普通组患者对于临床提供的基础护理服务、安全防护工作、护理文书、沟通及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出现护理不良事件情况比较

普通组患者出现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3.33%),研究组为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评估

普通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10.31±2.03)d,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8.53±2.10)d,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8,P<0.05)。

3讨论

分析妇科患者住院期间可能发生不良事件的因素有以下内容:(1)患者年龄因素,部分老年患者可能出现坠床等,与家属看护不周及医护人员巡视次数较少等因素有关,另与医护人员自身护理责任心不强、患者疾病健康知识掌握度较低、遵医意识较差、因疾病治疗导致的不良情绪、医患沟通较少有关。(2)治疗手段,因患者体质、手术因素、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患者心理情绪[10-12]。针对上述因素及时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此种护理模式是一种个性化、全面无缝隙护理过程,以患者机体健康及身心感受等作为护理目标,做好院内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治疗环境,改善患者住院期间焦虑情绪,提高满意度,帮助患者住院期间提供治疗服务,加强护患交流,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本次研究中在科室实施分级责任制护理管理制度,护士长实施层级管理,合理安排工作,为患者提供整体责任制护理,针对患者病情特点,入院后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加强健康指导,提出护理诊断,分析患者内心不良情绪,注重提高围手术期心理干预,重视患者主诉,提高优质护理,积极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加强安全管理,护士应按照标准记录护理文书,提供生活护理,护士长应定期监督科室工作环节,提出护理改进意见,科室人员增加自身风险防范意识,在科室增加安全设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13-1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概念意指护士不断进行科室常见疾病、专业技能、操作能力、沟通方法等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服务,及时了解并满足患者住院期间主要身心需求;本次研究中为妇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包括科室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加强巡视次数,及时为入院患者分配责任护士,提供全程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安全评估,了解其疾病现状,根据治疗方式、分析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心理现状等制定护理计划,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健康指导,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科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为妇产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针对科室疾病患者加强护理管理,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疾病恢复作为护理目标,护士长针对妇科患者疾病特点、年龄、女性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健康需求等因素,加强管理,了解患者住院期间需求,医护人员共同为患者提供疾病治疗期间优质护理,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大部分患者均对科室护理质量评价较高。

作者:郑丽娜 叶巧仪 巫丽娟 陈施方 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常平医院

[参考文献]

[1]张阳凡,范植蓉,肖正安,等.小组周负责制在妇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下旬刊,2014,11(6):98-99,102.

[2]杨智敬,罗捷,邓媛,等.优质护理在妇科病房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6):2233-2236.

[3]朱芳霞,张华伟,王素侠等.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用于子宫脱垂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2):2040-2043.

[4]徐显.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病房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6):133-134.

[5]郭雅梅,曾晓萍,冯志英,等.优质护理对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相关并发症的意义[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3):148-149.

[6]李芳琳.老年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术前合并症与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2):326-328.

[7]符宇,甘芳.健康教育和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妇产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6,27(18):3095-3096.

[8]戎明梅,侯樱.自主一体化全程护理排班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5,41(22):2781-2782.

[9]崔荣琦.新型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9):102-104.

[10]徐冬艳,赵敏,惠兰,等.基于认知理念为导向的护理模式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情感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9):658-660.

[11]陈红梅,彭燕,张莹,等.护士分层管理结合绩效考核在妇科病房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9):81-82.

[12]张宏艳.综合预防管理在降低妇科手术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应用[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6,14(6):747-749.

[13]田小娟,刘霞.品管圈在降低妇科术后患者出院滞留时间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2):1686-1688.

[14]张迎.护理安全管理在妇科病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4(21):2008-2009.

手术室护理科普篇5

关键词:普外科;优质护理;基础护理;生活质量;健康教育;

普外科为医院的一个大科室,患者以病情危重、手术治疗为主,因此,对于这些患者的临床护理提出了较多的要求。为此,本文选取我院普外科从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间收治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普外科从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间收治的200例患者,按照患者的意愿,将其划分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这两组患者的年龄主要处在22~73岁,平均年龄为(48.4±2.6)岁;其中男130例,女70例,男女比例为13:7。以上两组患者在身高、体重、性别、病程、职业、年龄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B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A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措施:(1)制定护理计划。患者住进医院之后,护士长应当组织经验丰富的护士构建一个优质护理小组,结合患者的病情、护理要求及本院的护理资源,为其制定一个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如饮食护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并为其配备专业的护理,按照先前制定的方案进行。[1](2)手术前的护理。手术前,护士首先要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病情评估,进而为医生进行手术评估提供合理的依据;其次,手术室的准备,对手术室消毒,准备手术中的各项医疗器材,做好术前麻醉工作;第三,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手术后的护理。术后,护士应当严密监测患者的伤口,定期对伤口消毒,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另外一方面,普外科的患者大多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应用引流管数量、频率也比较多,对此,要做好引流管的安全管理,保证引流的通常与卫生,加快患者身体恢复。[2]在此基础上,具体观察患者的住院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等。

1.3 统计学方法

该文的数据全部使用SPSS17.0软件分析统计,为了提高数据的可行性,文中的计量资料全部用平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文中实验中的数据全部为使用的平均值。[3]P

2 结果

经过我院护士的一段时间的精心护理,这两组患者均取得一定的护理效果。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8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普外科在与医院其他科室相比,有着其特殊性,第一,普外科患者的周转率较快;第二,患者的人数及手术数量较多,同时这些手术比较复杂;第三,普外科患者的病情一般比较重,病种涉及范围广。对此,这就对医院的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护理要求,如果发生突发事件,护士没有处理好,就有可能导致患者或家属的严重不满,引起医患矛盾。[4]对此,需要对普外科开展有效的护理措施,优质护理服务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本文实验显示,普外科的患者在采用优质护理之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由81%上升到100%,健康知识知晓率也从65%上升到90%,可见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后,取得不错的护理效果。笔者认为,在采取以上的护理服务时,还需要注重这几方面的护理服务:第一,饮食护理。由于普外科患者病情大多比较危重,为此需要对其开展有效的饮食护理,医生应当为其制定一个合适的营养计划,尽量满足患者身体营养所需;对于危重患者给予营养支持治疗。第二,健康宣传。护士应当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健康知识,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这样可以推动患者配合医院的治疗,自己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第三,心理辅导。护士应当正确看待普外科的患者,积极与其沟通,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为患者解决力所能及的事务。当患者心理不适时,护士可以采取户外活动、看视频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转移患者对自己情绪的关注,进而可以降低焦虑、抑郁的情绪。[5]

综上所述,对普外科患者开展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改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观感,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提升对健康知识的通晓率,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值得各医院普外科采用。

参考文献:

[1] 张晓琴,牟行蓉.;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12(06):253-254

[2] 李琼妹,朱蔚仪,方小君;优质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 2012,13(12):203--204

[3] Pryor J.A nursing perspectiv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nursing and allied health in inpatient rehabilitation. Disa-bility and Rehabilitation . 2008,18(21):263--264

[4] 张楠楠;实践优质护理服务,从落实基础护理开始[A]. 河南省护理管理创新论坛暨护士长培训班——护理部主任大会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 2011:183--184

手术室护理科普篇6

中西医特色诊疗技术

天津市西青医院普外一科自发展初期,即坚持全面发展与特色治疗并进的建科理念,为区域民众提供最专业化、全面化的诊疗方案,同时能够与其他知名医院开展大规模的交流合作,取其精华,为己所用,建设了一套独属于本科室的特色诊疗新技术,其良好的临床实践效果,得到了众多患者的信赖。

历经多年发展,天津市西青医院普外一科已经能够独立开展各种胃肠道、结直肠肿瘤根治术,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各种肝胆胰脾疾病的诊治及手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各类痔瘘切除术及PPH(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疝外科及血管外科等各类手术以及急危重症的抢救和疑难病症的诊治。同时,在各种甲状腺、乳腺等相关疾病的诊治方面拥有良好的技术操作系统与医疗队伍。

除去普通外科正常诊疗技术以外,天津市西青医院普外一科还拥有独特的诊疗技术,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他们用传统特色中西医结合技术,辩证施治治疗急腹症得到快速发展,其良好的临床效果广受称赞。比如针对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阑尾周围包块形成、粘连性肠梗阻、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胃肠结石症等,既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避免了手术打击、又能极大地减少患者的痛苦,同时还能节省患者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此项技术是目前科室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

另外,腹部闭合性损伤致外伤性脾破裂的保守治疗也是普外一科的特色技术,利用中医上“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的治疗原则,从整体入手,对症医治,能够使脾损伤患者免除脾切除术,减少患者的手术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

目前,天津市西青医院普外一科着重于设备、人才、科研等多方面的建设,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诊疗仪器及技术,建设了一支拥有高超手术技能与经验的现代化医疗队伍,形成专业化的医疗诊治体系。拥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其中硕士学位者3名,在职硕士研究生2名),区级技术拔尖人才1名、区级学科带头人1名,拥有主管护师2人、护师6人、护士11人,能够为区域民众的就医需求提供优质高效的诊治护理服务。

医者仁心 引领科室新发展

天津市西青医院普外一科的筹建与发展,离不开三大“镇科之宝”。

尔启东,作为天津市西青区引进腹腔镜微创治疗胆结石、阑尾炎第一人,自担任普外一科主任医师以来,一直坚持医学“创新”的理念,与时俱进,时刻走在领域发展前沿。他是西青区第一个应用三孔法行LC、首创临床营养治疗及操作方案、最先开展微创内脏穿刺活检及治疗手术,提供腹部肿瘤规范化治疗的医师……作为一名拥有30年外科临床工作经验的老医师,他还特别擅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腹症以及各种胃肠、肝胆疾病,可谓是外科“圣手”。

任何一个科室都有可能会遇到各类疑难杂症,同样普外一科也不例外。刘书航作为普外一科的副主任医师,对肝胆、胃肠等部位的疑难危重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另外,作为一名多面手,他还非常擅长对泌尿外科等各类疾病的预防与诊治,比如尿路结石、泌尿系肿瘤等。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刘书航在多年的从医生涯中,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够透过表象抓住内在机理特征,其高超医术赢得了区域民众的高度信赖。

科室还引进外聘专家唐勇副主任医师,他拥有极强的学术背景,是一位集学术理论与临床经验于一身的医生。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毕业至医学博士后,作为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专家,他一直从事肝胆胰腺外科疾病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重点在于对胰腺癌的免疫机制及治疗研究,参与国家多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并参与国际重点基金项普外一科:为民众打造放心科室。作为一位奋战在治疗第一线的副主任医师,他还笔耕不辍,参与国内医学院硕士教材的编制,把自己多年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形成于书传授于后人,参编了《移植免疫生物学》教材等。

普外一科的发展离不开“领头羊”,在三位医师的带领下,普外一科的医护人员们始终秉承“敬业、求实、严谨、创新”的学科精神,围绕在患者身边,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多年来一直为广大患者提供着精湛的医疗水平及优良的医疗护理服务。同时,三位医师也凭借自身特色与专长,团结合作,为科室的建设奠定根基,并为未来的长久发展勾画了宏伟蓝图。

技术精湛 密切合作

天津市西青医院普外一科致力于为患者服务,高超的技术水平,治愈了许多危重患者。

近期,一位48岁的男性患者主因“右侧腹壁可复性肿物1年余”被收治入院,观察发现肿物每于站立时出现,平躺后消失,患者有1年前腹壁外伤史。站立位可见患者右侧腹壁局限性隆起,触及肿物10cm*8cm大小,质软,无触痛,可还纳腹腔;触及腹壁缺损,直径约11cm,全腹无压痛,肠鸣音正常。腹部彩超提示:右侧腹壁肌层连续性中断,腹腔内容物移位至腹壁。普外一科对其症状诊断为巨大腹壁疝。

腹壁疝是腹腔脏器连同腹膜经胳臂最薄弱处或孔隙突出而导致,可谓是普外科最常见、最普通的疾病之一。它的形成原因很多,而外伤性腹壁疝是因为外伤的暴力作用,导致腹壁肌层损伤甚至腹膜破裂,失去了支撑结构,腹腔内容物移位至皮下而引起的。但此类病例多见于腹壁闭合性损伤患者,并不多见。

针对患者这一情况,天津市西青医院普外一科医师们经严密商量后,决定实施开放式完全腹腔内修补术(IPOM)。将补片放置于腹腔贴于腹壁并固定。当补片受到腹腔内压的冲击力越大,补片就会与腹壁贴敷得越紧,不会发生补片与周围组织分离,从而有效防止复发,而且术后不易形成切口血肿,感染率低。

在医务人员精湛的治疗技术与精心的护理下,目前这位巨大腹壁疝患者早已解除痛苦,康复出院。“患者康复出院时流露出感激的眼神,那时真是无比自豪”一个医护人员如是说。诚然,教师最开心的事是看到自己的学生成才,医生最有成就感的是患者康复出院。

手术室护理科普篇7

【关键词】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改进

[abstract] objective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operating pathological specimens,for clinical diagnosis of materials and provide reliable basis, avoid disputes and medical accidents.methods formulate feasible methods in specimens of management procedures and regulations, implement surgery doctors, nurses, touring 3pm clerk, inspection, pathologic specimens of room personnel system.results in 5768 cases of defects found 41 cases, timely, with specimen and feasible management system.conclusion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in pathological specimens, effectively ensure the security and interest of the patient, at the same time for operating personnel itself is a good protection measures.

[key words] operating room; pathological specimens;management;improvement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法律、法规的健全,人们对病理标本更加重视,组织病理诊断是外科疾病的第一诊断,是金标准[1]。wwW.133229.coM妥善保管和正确处理手术切除的标本,可以为病理诊断提供材料,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因此,手术室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标本处理不当可能会给临床诊断带来疑问以致延误病情,给病人带来严重的损失,本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三级甲等医院,年手术量将近9000多例,通过病理标本管理方法的持续改进,无一例发生病理标本失误,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设有普外ⅰ、普外ⅱ、普外ⅲ、胸外、脑外、泌外、产科、妇科、眼科、骨ⅰ、骨ⅱ、五官科、心胸外科13个外科病房,共有手术间17间,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本院手术室留取标本5768例,快速冰冻切片检查782例,无一例发生病理标本遗失的情况,病理处理保持完好率100%。

1.2 方法

1.2.1 统一规范手术室标本本 本院手术室分二层楼,共设计三本病理标本,并注明①②③,两本快速冰冻病理本并注明①②,用后及时补充用后的标本本保管好,以备检查和核对用。

1.2.2 统一规范手术标本的书写登记

1.2.2.1 规范病理标本标准的填写 巡回护士备好合适的标本袋,用圆珠笔认真填写病人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标本名称。

1.2.2.2 规范病理单的填写 第一助手认真填好病理单,逐项填写清楚,并放在指定点,以便查对。

1.2.2.3 规范送病理科查对本的填写 由巡回护士填写,日期、病人姓名、病室、床号、住院号、标本名称、手术医生和巡回护士签名。

2 制订新的标本管理送检流程

2.1 常规病检流程 (1)巡回护士选择合适大小的标本,认真填写床号、姓名、科室、住院号、标本名称。(2)器械护士将切下的标本交给巡回护士。(3)巡回护士在标本本上填写日期、病人姓名、病室、床号、住院号、标本名称,并签上自己的名字,拿给家属观看标本后嘱家属签字。(4)巡回护士把标本用固定袋保存,并在病理交接本上签字,放入病理柜中保管好。(5)每天由3pm值班护士和送检者共同核对标本数目,病理送检单,标本本,病理交接本,并双方在病理交接本上签字,确认无误后送病理科。(6)病理科人员接收后,填写接收时间、标本数量并签字。(7)标本送检者把病理交接本带回手术室,清洁标本送检车。

2.2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 (1)手术前一天由外科科室与病理科联系,并填写快速冰冻切片病理单。(2)手术当日器械护士将切下的标本交给巡回护士放入标本袋内。(3)巡回护士认真填写病室、床号、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并在冰冻切片标本本上签名拿给家属观看后,将标本和冰冻切片交接本一并交给标本送检者送病理科。(4)病理科人员认真填写接收时间,并签名,出具病理报告单。(5)标本送检者把送检报告带回手术间,医生根据报告内容决定手术方式。

3 结果

经统计 2007年1月-2009年12月5768例标本中,有35例医生忘记填写病理单,均占0.6%,标本液体没有没过标本的有6例,均占0.1%,发现后及时改正,无一例标本遗失的现象。

4 讨论

强化细节管理,护士长每周不定期抽查,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差错事故发生,晨会交班时示范,讲解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环环相扣,督促医生及时填写病检单。手术标本对病人的疾病治疗及病情预告有重要意义,通过在工作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标本管理制度,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手术标本的安全,确保医务人员免受医疗纠纷的牵绊,提高了各级人员的责任心,有效地保证了标本无遗失和无错误发生[3]。

【参考文献】

1 郭女燕,沈彩霞.肿瘤医院手术标本安全管理的探讨及措施.护士进修杂志,2006,21(3):286-288.

2 孙亚辉,李忠华,李文霞.防止手术标本失误几点体会.黑龙江医药科学,2002,25(4):75.

手术室护理科普篇8

【关键词】 普外科;择期腹部手术;焦虑情绪;护理措施

手术治疗是普外科较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于较为强烈的应激源,手术治疗患者易发生较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术前焦虑情绪是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常见的负面情绪,若其焦虑情绪过于强烈,则会对手术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并且会提高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如何缓解普外科择期腹部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逐渐成为普外科医疗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本次研究对普外科择期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普外科择期腹部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45例,女性45例;年龄20岁~70岁,平均年龄(44.5±13.5)岁。其中,39例为肠道疾病,23例为胆道疾病,28例为胃部疾病。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接受择期腹部手术治疗。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且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不针对患者焦虑情绪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基础上,针对其焦虑情绪实施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术前1d,患者因为担心手术疼痛会发生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解释手术是无痛的,且术前会实施全身麻醉,同时,手术医师会依据患者病情和手术需要,应用镇痛泵,以此缓解其手术切口疼痛问题。若患者担心手术预后,则护理人员应向其说明本院医疗技术水平较高,并嘱其保证合理膳食、充足睡眠以及心态积极健康,以提高患者术后恢复速度。

患者的术前焦虑情绪会与入室接受全身麻醉前达到高峰。此时,护理人员应注意监测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加强护理干预措施。一般情况下,由技术水平较高的巡回护士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互信、和谐的护患关系。患者焦虑情绪通常表现为担心麻醉效果和手术意外,所以护理人员要通过专业的话语和负责的态度向其说明麻醉和手术方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以及手术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并通过成功的病例鼓励患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还可以充分利用其他辅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在手术室内播放舒缓的音乐、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放松肌肉等。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前后STAI焦虑量表评分结果,以及住院当天、手术前晚、术晨8:00、进入手术室时等不同时点的心率和血压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7.0软件对本次临床观察的所有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分析,使用t检验分析计量数据,若P

2 结 果

2.1 焦虑评分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前后STAI评分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STAI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前后STAI评分结果对比分析

2.2 临床指标 实验组患者住院当天、手术前晚、术晨8:00和入手术室后等不同时点的收缩压和心率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临床指标对比分析

3 讨 论

手术治疗是一种损伤性的临床治疗方法,且通常会导致患者出现应激性心理反应。焦虑是普外科择期腹部手术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术前不良情绪,患者的焦虑情绪通常会在进入手术室后达到高峰[1]。对手术和麻醉的焦虑和恐惧心理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并且会对手术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对于手术治疗效果的担心、手术治疗费用较高、害怕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等[2]。

综上所述,普外科择期腹部手术患者术前均会存在程度不同的焦虑情绪,这一负面情绪的发生一方面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痛苦,另一方面,若患者得不到有效的心理疏导,则会对麻醉和手术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3]。因此,积极有效的术前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保证患者以最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4]。

参考文献:

[1] 苏华平.标准术前访视模式在择期腹部手术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22):2062-2063.

[2] 钟丽丽.择期性腹部手术病人术前焦虑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1):10-11.

[3] 杨友群.穴位按摩对择期腹部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生命体征及术后恢复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0,17(4):56-57.

上一篇:包装设计的主要工作范文 下一篇:公路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