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行政监督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4-03-08 15:33:38

论述行政监督的作用

论述行政监督的作用篇1

一、对媒体舆论监督的再认识

1.舆论监督不仅是批评报道。

2.舆论监督具有时代性。

3.舆论监督具有区域性。

4.舆论监督具有现实性。

二、媒体舆论监督重点应把握和处理好与党政部门的关系

目前,一般地市级媒体舆论监督所针对的问题,大多是因执政行为与民生诉求之间发生矛盾而产生的。做好舆论监督报道,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和处理好其与执政部门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另一方面,二者又互为需求。当下,“发展”与“和谐”已构成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转型过程中执政兴国的核心理念,关注民生已经上升到更加重要的地位。作为有作为的地方党委、政府,也需要为促进发展和谐所制定的大政方针得到有效的执行,除行政监督外,也需要舆论监督,以加强其执行力。而媒体通过舆论监督打造自身权威和公信力的同时,也需要执政部门予以支持。因此,媒体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与地方党委、政府的沟通,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讲究艺术和策略,从选题取材、角度时机、政策分寸、力度大小,形成舆论监督的最佳方案。

三、牡丹江晨报对舆论监督的有效操作

牡丹江晨报作为一张晚报类报纸,关注民生,服务市民一直是办报核心理念。基于对舆论监督理论和实践的再认识,牡丹江晨报开始探索对舆论监督报道形式进行创新,构建舆论监督有效的运作机制,形成了一种更具合力的监督态势。

1.找好切入点,创新舆论监督形式。2008年,是牡丹江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民生改善年”。年初,我们从民生角度出发,策划了政府职能部门向百姓“述职”活动。

近年来,地方党委和政府,越来越把与百姓日常生活的小事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但由于一般百姓很难和政府部门沟通,在民间议论的多,真正反映到政府部门的少,从而造成矛盾的积累,解决起来更加困难。以往,职能部门述职,都是向“人大”进行的,其实,民生工作干得怎样,老百姓最有发言权。为此,我们想到,要在《牡丹江晨报》上开辟专栏,倾听百姓呼声与评议,辟建政府部门为百姓办事、解难的快车道。这样,既有利于畅通百姓诉求渠道,便于民情直达政府,更让政府的民生工作更加有的放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于是,我们拿出策划――在报纸上开设专栏,请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的职能部门“一把手”做客《晨报》,从百姓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听民声解难题,向老百姓“述职”。

这一策划,可以说是政府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创新之举和一个有效载体。得到了牡丹江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市长亲自签批意见,确定十余个参与“述职”的部门,并以政府的名义下发红头文件,强调各职能部门“一把手”要围绕群众关心的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方面做好“述职”。

之后,我们拿出专版,开设“向百姓‘述职’”专栏,先在报纸上刊登各部门的工作职能,让百姓结合一年里政府要办的利民实事和各自需要,向各政府部门提出问题,记者再就百姓关心的焦点问题与各部门“一把手”面对面,一一作答。同时,各部门“一把手”还要做客《晨报》,接听民生热线,直接对话百姓,答疑解难。

“述职”活动推出两年来,先后有40多个政府部门及中省直单位登报“述职”,并将这一为民服务的活动延伸成部门工作常态,在《晨报》上开办“局长信箱”专栏,继续为百姓答疑办事。通过该活动,市民反映的上千件就业、环保、城管、医疗、教育等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或列入督办程序,解答的民生咨询问题也达上万件。

目前,这一活动及栏目已办成《牡丹江晨报》品牌活动及栏目,为开展舆论监督、解决民生问题开辟了新的思路。

2.延伸策划,深入推进新形式的舆论监督。随着“向百姓‘述职’”活动的深入推进,2009年,牡丹江市委、市政府决定,承办22件利民实事部门的“一把手”,要继年初做客《牡丹江晨报》向百姓“述职”之后,在年底前,再就利民实事的整体推进情况向百姓“报账”,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为此,我们延伸开设“利民实事督办面对面”栏目,开通百姓提问评议热线,记者再分头走进群众和基层中搞调查、听呼声,把有针对性的百余条问题集纳起来,陆续摆在来《晨报》做客的市劳动、民政等14个部门的“一把手”面前。他们结合这些问题,一方面与记者对话,就利民实事的推进向百姓详细“报账”,一方面接听民生热线答疑解难。

2010年年初,牡丹江市政府还通过向百姓“述职”栏目,面向广大市民诚征2010年要为百姓办哪些利民实事,共征集了8大类400余条意见及建议。后来,其中涉及市民如厕难、扩大棚户区改造范围等建议已被列入2010年的政府决策。

《牡丹江晨报》向百姓“述职”活动开展以来,在广大市民中引发了强烈的反响。“述职”这一新颖的形式受到赞许。同时受到国内媒体的关注。2008年3月21日,新华社以《牡市政府12部门向百姓“述职”》为题播发通稿,《黑龙江日报》要闻一版也此为题刊发消息,推荐牡丹江市政府和《牡丹江晨报》关注民生的这一为民新举。《人民日报》也刊发了牡丹江市推出政府部门向百姓“述职”活动报道,认为,把与百姓日常生活的“小事”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牡丹江政府部门登报“述职”解难题的做法值得提倡,新华网还就此配发了言论。

2010年5月,为更好地促进民生问题的落实,市政府决定,整合已有的活动及专栏,在《牡丹江晨报》上开辟《市长热线督办进行时》专版。专版由《牡丹江晨报》主办,市局、市委市政府督办室、市纪检委效能办、市直机关工委治慵治懒领导小组协办。《专版》主要依托于“12345市长热线”接听处理事项、全市29件利民实事进展情况,以及市局、市效能办、市直机关工委治慵治懒领导小组受理的民生焦点问题处理落实情况,将涉及全市的民生热点问题综合梳理后,由晨报与相关责任部门展开民生问题督办联动,现场调查,答复督办并整改落实。此外,还要定期邀请市级领导和职能部门“一把手”,就某些民生焦点问题面对面地与群众沟通交流或现场办公解决。

牡丹江市市长就办好《市长热线督办进行时》专版要求各部门,要通过与媒体、群众的良性互动,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增加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强化公众对政府的批评权,促进市政府积极听取和回应公众诉求。市政府还要求,对于《专版》搜集反映的属于多个部门共同负责、多头管理而又职责不清、管理不到位的焦点民生问题,将情况报至市委市政府督查室,通过召开协调会或进行综合整治等措施加以解决。对在落实中存在不作为、慢作为或工作推诿、拖拉等问题,经《市长热线督办进行时》专版曝光后,仍没有进行整改或拒不接受群众与媒体批评监督的单位,将移交市效能办进行行政问责,并在全市进行通报,年终作为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

论述行政监督的作用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廉政建设;机制

一 教育机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廉政体系的基础内容

近年来,党和政府曾多次开展大规模的思想教育活动,加强构筑道德防线。1999年党中央在县(区)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党风、党纪、党性教育活动,随后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2006年我党进一步的开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活动。这些活动的共同宗旨均在于加强我党的思想道德教育,使政治环境和社会风气得以净化,并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预防腐败局成立后,为廉政教育工作提供了可靠保证,《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的第六条明确规定,“确保设有一个或酌情设有多个机构”用以预防腐败,同时对这些机构赋予“必要的独立性”,配有“必要的物资和专职工作人员"。2007年9月6日,我国成立了部级的预防腐败专门机构即国家预防腐败局,随后全国各地相应成立了地方性预防腐败局。国家预防腐败局具有教育、宣传、制度建设、机制体制创新等职能。

教育机制具有软约束能力,它一方面以法律、政治、道德为主要内容,另一方面提升政府公职人员相应的思想觉悟与认识水平,而制度具有硬性制约力。教育与制度的结合使其约束力具有双重属性,效果更好。因此这种机制的作用,很大程度上讲促使我们从“人治”社会转向“法制”社会。

二 预防机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廉政体系实现的基本条件

如何更有效地建立预防机制,应重点关注以下三方面:一是政务公开制度。实现民主的前提是公开,它是防范腐败最为有效的手段,而政务公开制度则是防范与控制腐败产生的基础性制度。政务公开既可以提高权力在运行过程中的透明度,降低腐败滋生的可能,同时还能对公共权力予以有效监督,使腐败从源头上得以预防治理。因而,必须建立有效、科学、合理的公开制度,把政务公开归入制度化的轨道,这样政务公开才能真的做到制度化、稳定化、规范化。二是家庭财产申报制度。我国早在1994年,全国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将《财产申报法》列入了正式的立法规划。1995年国家印发了《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2000年中央决定对省部级的现职领导干部实行《家庭财产报告制度》。2001年颁布了《关于省部级现职领导干部报告家庭财产的规定(试行)》。财产申报制度的科学建构,三项内容是不可缺少的,一是财产申报主体,二是财产申报客体,三是财产申报的监督与惩罚。此外为了在实践中有效的操作,保证财产申报法有效实行,还须要各地规定财产申报的准确时间,建立专门机关予以监督。实行财产监督还应发挥公众的作用,补充专门机关在监督中的不足,但要做到公众监督权得到强化的同时,对公务人员正常、合法的隐私权必须予以保障。三是在领导干部当中建立述职述廉制度。如何行之有效的建立述职述廉制度,对于加强对领导干部、领导班子的监督,以及对反腐败工作进行、党风廉政建设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述职述廉的自律机制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领导干部自身的自觉性。

述廉的核心在于公开而不在于“述”。述廉制度是一种监督形式, 述廉制度的社会意义在于:一是将监督领导干部的情况向社会公开,二是对领导干部了解的情况向公众提供,同时提升人民对政府、领导干部的监督积极性,从而让社会监督成为社会的大环境。述廉制度须在透明、公开的舆论环境下进行,述廉制度是要在本质上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因此,在透明、公开的舆论环境下将信息公开,才能够最大程度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三 监督制约机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廉政体系建立的重要保障

1.要建立健全党内的民主监督制度。我们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其党内监督制度尤为重要,同志曾说:“我们党执政以后,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成功地解决党内监督问题,尤其是对高中级领导干部的监督问题,是加强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越是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越是要有严格的党内监督。”作为执政党,党内的监督机制重点在于饯行的要求,维护和落实好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推进党内的民主建设,建立健全党内制度,解决好权力在党内过于集中问题。

2.加强人大的监督作用。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以及常委会的职权范围包括人事任免权、立法权、重大国事决定权与监督权。人大对政府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的完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权力制衡的体现,可以促使廉政监督体系发挥良好的带头作用。第三,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各项经济活动的相应监督机制。市场体系的培育健全,可以加大行政审批制度力度,并使得投融资体制得以积极推进。对于经济市场要不断拓展,着重的发展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清除市场障碍、改革流通体制,打破部门垄断,地区封锁,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加快经济立法,对重大事项审批的事宜建立良好的听证制度,实行行政审批追责制度等。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借助于国家宏观调控对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经济将会遵循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价格杠杆和平等竞争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样企业将会摆脱依附于政府的现状,地区和行业对于行政权力的依托会逐步消除,同时能够促使腐败现象减少和削弱。第四,不断加强人民监督作用。曾说:“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曾指出:“我们必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对干部身上存在的不正之风有深切的感受。” 随着条例近年来的颁布,人民监督机制日渐完善,监督作用发挥的越来越明显,但是我国人民监督机制的制度化程度仍显缺乏,在现实中缺少相关机制的保障,致使广大群众对政治的参与热情不高,人民的监督作用未能最大限度发挥。为此党和政府还应不断完善举报、制度,扩大群众的知情权,使人民群众的监督力发挥得更为有力。

综述,建立健全廉政体系,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对“教育、制度、监督” 抓紧建立、不断完善,遵循党中央的部署紧密联系形势,处理好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关系,这样能够极大程度的降低腐败限度,能够建立起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时,可以加快实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目标,加快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复兴。

参考文献

[1] 《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 《文选》.第3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 詹福满.《科学发展观与反腐倡廉建设》,人民出版社,2007版

论述行政监督的作用篇3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方针,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对党员干部监督的有效形式,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改进监督方式,健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的作用,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和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促进干部廉洁从政。

二、述廉内容

述廉的内容以《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要求与规定为基本依据,以及个人遵守廉政制度及廉政纪律的情况,结合本人工作,对照检查以下内容:

1、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情况;

2、执行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关于**县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实施办法(试行)》的情况;

3、执行收入申报和收受礼品礼金登记制度的情况;

4、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本人在党风廉政工作方面采取的办法、措施及收到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5、单位财务制度的建立及财务收支、管理情况;

6、本部门群众要求说明的其它廉政方面的情况。

三、述廉要求

1、党员干部述廉每半年进行一次,时间一般安排在7月份和12月份进行,由党支部委员会具体负责实施。

2、述廉采取召开一定范围的会议,述廉人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在会上作陈述,党支部委员会对述廉人的陈述报告作出评价,并组织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

3、党支部在召开会议前,应提前通知支部党员干部做好准备,述廉人要学习对照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认真撰写好本人的述廉报告,报告既要肯定已做的工作,又要找出存在的差距,报告内容要翔实具体,避免空洞泛论或等同于工作总结。

4、对述廉中隐瞒、回避重要情况,民主测评中群众意见较大,或者存在其他不正常情况的党员干部,支委会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视情节轻重,对其实行谈话提醒或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批评。构成违纪的,按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5、述廉结束后,支委会要对述廉情况及时进行总结,经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后上报县纪委和县委组织部。述廉结果作为对干部考核、奖惩聘(任)用和推荐提拔的重要依据。

论述行政监督的作用篇4

面对国土资源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切实加强干部队伍的监督管理,保证国土资源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已成为干部工作的一个新课题,而建立和完善制约机制,正是适应这一形势需要。为此,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我市国土资源系统干部下管一级监督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突出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建立和完善制约机制

近年来,*市国土资源局党组坚持以《干部任用条例》为依据,突出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一是突出政治表现的监督。着重通过对一把手政治理论学习,执行政治纪律,贯彻民主集中制以及廉洁自律等情况的监督,提高一把手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廉洁从政意识,改进领导作风,提高工作水平;二是突出行使权力的全程监督。着力加强对“一把手”任前、任中、任后的全过程监督,着重加大“三个力度”,即加大对“一把手”选拔任用环节的监督力度,加大对“一把手”履行职责的监督力度,以及加大对“一把手”离任的审计监督力度。三是突出事前监督。着眼于对干部的关心、爱护,注重对干部以正面教育为主,加强事前督促和提醒,及时“扯袖子”、敲警钟,防止“一把手”由小过失铸成大错误,帮助他们构筑一条组织约束和自我约束的防线。同时,加大对违法违纪干部的查处力度,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

2、强化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督。一是加强思想教育,强化“慎独”意识。坚持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教育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结合查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达到惩处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二是加大组织监督力度,强化“自谨”意识。认真执行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以及收入申报制度,注重把监督触角伸向干部的周围群众。在考察干部时,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综合分析,给干部以全面客观的评价。三是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强化“自律”意识。在加强对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的同时,注意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加大群众评议的力度,通过深入开展网上评议、开辟网上监督信箱以及聘请作风建设监督员等措施,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的监督。

3、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在选拔、任用干部和对县(市)国土资源局领导干部进行交流调整的具体工作中,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的程序办事,按照《条例》纪律与监督的要求,从国土资源的实际出发,坚持在把好“思想认识、民主推荐、考察考核、酝酿决策、广泛监督”等“五关”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书面推荐署名制、考察干部预告制、干部考察责任制、公示制、票决制、试用期”等“六项制度”,以此来进一步扩大下管一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促使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近几年来*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严格遵守任用干部的纪律,确定由局纪检组、监察室对干部对选拔任用的干部进行全程监督,公开举报电话,对新提任的干部一律进行任前公示和任前廉政谈话。对群众反映的干部方面的问题认真核查,做到事前防范、事中参与、事后监督,有效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了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选任干部事前监督还在于有效预防“带病上岗”,最大限度地清除干部培养成长中的负面影响。至今没有发生违反纪律要求的行为。

(二)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切实增强干部监督管理实效性

1、建立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机制。*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严肃认真地落实《条例》的内容和要求,严格执行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职等程序,落实任前公示制,考察预告制,任职试用制,进一步加强组织监督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达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目的。如20*年市本级新成立江南新区和延平西区两个国土资源服务中心。市局党组按照干部制度人事改革的要求,对新提任中心负责人实行竞争上岗,竞争上岗在市局、分局及下属事业单位中按自愿报名、竞聘演讲、民主评议、组织考核、党组研究决定的程序进行。此次共有20名干部报名,经过人事、监察部门的资格审查,有18名符合报名条件参加竞聘,然后根据各环节积分,从高到低决定考核人选。这次公开选拔干部,邀请省国土资源厅人教处处长,市人事局、江南新区管委会,西芹镇、夏道镇党委以及本局领导作评委,驻局纪检组、监察室全程参与公开选拔的每个环节包括面试答辩、考核、公示和任前谈话等工作监督。整个选拔工作公开透明、严密有序,取得了良好效果。又如2006年市局党组对符合条件的后备干部,按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等程序,提任直属事业单位正科三名,副科三名,对二名科级领导岗位进行了异岗交流。对新提任的领导干部实行试用期一年,期满经过考核组综合考核,党组听取汇报后下发任职书。

4年来,通过建立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机制,从而在系统内部竖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营造了公开、公正、公平选拔任用干部的氛围,为优秀干部脱颖而出、激发领导干部增强进取意识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20*年以来,国土资源系统先后提拔、调整、交流任用干部共45名。其中,市本级20名(提拔16名,交流4名);县(市)局25名(提拔22名,交流3名)。

2、建立干部双重管理制度。根据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我局党组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双重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干部双重管理制度和领导干部档案,切实做好各县(市)国土资源局领导班子的选配工作。在各县(市)国土资源局领导班子的选配过程中党组积极主动地与当地党委沟通协商,严格把握民主推荐、考察、酝酿、审批、干部任免这五个环节,做到共同参与民主推荐、共同考察、充分酝酿、严格审批。20*底已按规定程序完成了对市国土资源局延平分局班子成员及中层领导的调整配备,延平分局按规定程序完成了对乡镇国土资源所所长的调整配备工作。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完成了党组和纪检组的设立,充实了党组成员,对各县(市)上报干任免的征求意见严格按有关程序进行并及时研究作出书面复函。近4年来各县(市)共有50多名领导干部实行双重管理,并建立领导干部在册档案,使之形成规范的领导干部双重管理机制。目前,各县(市)国土资源局班子成员已基本配齐,党政班子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3、建立述职述廉制度。每年年初,*市国土资源局党组要求科室(事业单位)负责人向本单位干部职工进行年度述职述廉和由群众进行评廉,接受群众监督。局党组成员对每位科室(事业单位)负责人述廉情况进行面对面点评,指出存在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跟踪检查。全体党组成员、处级领导干部(含二层以上领导干部)带头在大会上向全体干部职工作反腐倡廉承诺,并表示愿意接受上级组织和本单位干部职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述职述廉报告实行报备制。*市国土资源局党组每一位成员都认真阅读了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的述职述廉报告,从中可以看出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在述职上求“实”。主要围绕一个“我”字,写自己的工作实绩,查找自己的不足,剖析自己的思想原因,畅谈自己的今后打算;突出一个“法”字,局长们主要报告学法、用法、护法和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工作情况;体现了一个“实”字,讲成绩低调务实,找问题实事求是,讲风格树品德,推功揽过,责任面前不推不怠。在越来越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下,供需矛盾压力下,守职敬业无私忘我,在困难面前用真心、用智慧、用合力破解了许多难题,摸索了一套套行之效的办法。在利益、情份面前,清醒而谨慎,难能可贵。

二、我市国土资源系统干部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任务的变化,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课题。我们采取座谈了解、问卷调查等方式,从中发现,在干部监督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1、少数干部的思想素质不够高,接受监督的自觉性不够高。少数干部包括个别一把手表面上讲政治,但“镜子只照别人不照自己”。“一言堂”和“家长制”的现象在少数领导干部中还不同程度的存在。极少数一把手认为来自上级的监督是对自己的不信任,来自班子成员的监督是对自己的不支持,来自党员群众的监督是不安份,容不得方方面面的批评和监督。

2、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实施党内监督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少数单位和个人对贯彻执行《条例》的重要性必要性缺乏全面认识,被动应付;极少数同志在原则问题上采取实用主义态度,“看到问题不开口,遇到矛盾绕着走”,监督上级怕打击报复,影响自己升迁;监督班子成员怕今后不好共事,反对意见提多了被当成“闹不团结”;监督下级怕失去群众基础;作自我批评又怕丢自己的面子,影响自己在班子中的威信。因此,影响了监督工作的活力与氛围。

3、干部监督的合力还没有完全形成,监督渠道比较单一,信息不够畅通。对党政正职的监督,虽既有专门机关的监督,又有干部群众的监督,但这些监督主体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造成了信息梗阻,联系不畅,配合不够,影响监督整体合力的发挥,使犯了错误的干部,尽管错误行为早就发生了,但是组织上没有发现和掌握,没有及时制止。此外,有的单位和领导干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及时处理,或者草率处理,使少数干部得不到及时提醒和批评,导致“闯红灯”。原武夷山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彭盛友、原建阳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刘春林等人,之所以触犯国家法律法规,除自身法制意识淡薄外,也有监督不够到位的原因。

上述问题,归根结底还在于干部监督管理的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度,但有的还不够规范,不够系统,过于原则和笼统,操作起来不好把握,在执行过程中容易流于形式。

三、关于健全和完善国土资源系统下管一级干部监督管理机制的几点思考

干部的监督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工作,必须常抓不懈。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监督、管理的目的是培养关怀人,是教育引导人;通过监督、管理,更好地培养干部品形修养的自觉性和纪律约束的自律意识,使每一位干部都能真正明白自己:“什么事要做?什么事不要做?不要做的事做了,要做的事而没有做,其后果是什么?”因此,加强国土资源系统下管一级干部的监督管理,提高监督管理的实效性,必须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监督管理的机制上下功夫。

1、建立教育引导机制。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干部的思想境界,增强自律意识,树立廉政理念,打牢思想防线,是对干部实施有效监督的重要基础。一是加强思想理论教育。重点是建立学习长效机制,督促干部特别主要领导干部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积极推行任职资格理论考试制度和在职领导干部年度政治理论考试制度,以考促学,促进各级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实行谈话教育。局党组和纪检组要定期或不定期与县(市)国土资源局主要领导干部和局党组成员进行谈心谈话活动,及时了解和掌握干部的思想脉搏。切实做到“八个必谈”:提拔重用时必谈;取得突出成绩,得到表彰时必谈;接受急难险重任务时必谈;个人向组织报告重大事项时必谈;群众有举报或有意见时必谈;有错误苗头和错误倾向时必谈;班子不团结时必谈;工作中遇到重大困难时必谈。三是落实领导干部思想汇报制度。县(市)局主要领导干部每年要向市局党组以及纪检组汇报个人思想情况,要结合年终述职向所在单位干部群众报告工作和廉洁自律情况,接受群众的评议,同时将述职述廉报告向市局党组报备。

2、建立干部监督管理的群众参与机制。一是严格选拔领导干部的民主推荐制度,凡未按程序进行民主推荐,人事部门一律不予考察,党组一律不予讨论和审批。二是建立民主评议和民主考察制度。每年都要对县(市)国土资源局主要领导干部进行一次民意测验和民主考察,集中了解群众的公认程度。在搞好民主测评的基础上,探索建立领导干部的民意调查制度。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或建立测评网页等形式,在更大的范围内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同时,要坚持开展述职述廉评议。三是完善领导干部的、举报制度,调动公众力量参与干部的监督管理。要通过健全举报制度,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拓宽信息来源,及时了解群众对干部的意见,及早发现问题。

3、建立信息处理反馈警示机制。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函询回复制度。根据群众反映和举报,将有关问题进行整理,用公函的形式通知本人,限期向组织作出书面或口头说明,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二是建立正职诫勉制度。对主要领导在公务活动和个人生活中所发生的构不成党纪、政纪处分的问题或错误,要采取谈话提醒、诫勉等措施,给予告诫和劝勉。三是建立督促整改制度。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错误和问题,要建立督促整改制度,限期纠正,限期整改,并将整改结果存档备用。

4、建立班子内部制约机制。加强对县(市)局一把手的监督,最重要的是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形成领导班子内部相互监督的机制。一是完善重大问题民主决策制度。凡属干部任免和大额资金的使用等重大事项,都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切实做到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避免和防止一把手独断专行。二是严格民主生活会制度。要通过定期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让班子成员在思想、作风和工作问题上充分沟通,谈心通气,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市局党组成员实行挂点负责制,定期参加县(市)局班子民主生活会,引导和鼓励班子成员从对党的事业和关心爱护同志出发,加强对“班长”的帮助教育,及时指出问题,及时批评提醒。三是规范会议议事制度。要建立和完善会议议事规则,有效地规范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行为。

四、加强国土资源系统下管一级干部监督工作的原则和建议

(一)监督应该把握的原则

1、坚持关口前移的原则。要按照“两个转向”的要求,立足防范,将干部监督的关口前移。要加大教育力度,提高领导干部接受监督意识和主动监督意识。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制度创新,不断探索实行监督的有效形式,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

2、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县(市)国土资源局主要领导干部,除涉及党和国家机密或限于一定时间和范围知晓的事项之外,党务政务以及个人的重大活动、生活待遇、工作和社交活动情况都应最大限度予以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必须健全党的民主生活,拓宽监督渠道,增加群众参与程度。要改革封闭、神秘化的监督制度,增加监督工作的透明度。对监督的内容、形式、过程和结果,有的可以在党内公开,有的可以面向社会公开。

3、坚持从严要求的原则。监督必须体现从严治党方针,高标准、严监督。在党内对任何人都必须实施监督,任何人都必须接受监督,党内没有特殊党员,也不允许有“个体户”做超越组织破坏原则的事。

4、坚持打总体战的原则。监督工作不应当是一家的事,方方面面都要协调配合,形成总体合力。总的讲要搞好四个结合。一是自我约束与严格监督相结合。自我约束是防止腐败的第一道防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自我约束只有匹配以严格的外部监督,才能实现和持久。因此,必须使内因和外因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监督来促进自我约束,使监督真正落到实处。二是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党内监督包括上级党组织的监督、班子内部的监督、党的纪检机关的监督和广大党员的监督。其中,班子内部的监督十分重要。班子内部监督包括“班长”对成员、成员对“班长”和成员之间的监督。从党内监督的实践看,一定要保证对“班长”的监督不流于形式。党外监督主要靠行政司法监督、人大、政协、派的监督,还有新闻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等。要不断畅通党外监督渠道,建立定期召开多边或双边联席会议制度,互通情况,形成合力。三是上级监督与下级监督相结合。在上对下监督方面,我们已有不少好的形式,而在下边对上监督方面,则难度较大。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党员、群众的监督参与意识,树立起自觉履行监督权力,敢于和善于监督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四是“八小时内”与“八小时外”的监督,事前、事中与事后的监督相结合。主要是建立事前防范监督体系、事中跟踪监督体系和事后惩戒监督体系。建立领导干部功过是非、财产评估监察制度和“八小时”内外全天侯监督制度。

(二)监督的主要形式。根据近几年*市国土资源局党组贯彻《条例》的实践经验,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有的已在实施。

1、任前提醒。主要对拟任县(市)局主要领导干部进行任职谈话,由党组书记、局长或纪检组组长就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对其提出要求,做到任前提醒或由纪检组发出廉政提示,对他们提出希望和要求。

2、诫勉谈话。对群众反映领导干部的一般性问题,由纪检组找其本人向组织说清楚,进行诫勉谈话教育。

3、定期谈话。就党的作风建设、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反腐倡廉等项工作,由市局党组书记或纪检组组长同下管主要领导定期谈话、交换意见,提出要求。

4、述职述廉。“一把手”每年参加市纪委、市政府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党风廉政建设述职述廉,局机关科室负责人每年年初要向全体干部职工述职述廉并接受群众的民主评议。同时“一把手”要定期就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自律情况向上级纪检监察机关述廉。

5、发警示通知书。对群众反映较大并有一定错误,但又构不成立案查处的,经诫勉谈话仍无改正的,由纪检组下警示通知书,令其说清楚并限期改正。

6、实行重大事项及重大决策过程和结果公开。包括干部调出调入、任免奖惩、重要工作部署,大额度资金安排使用国有土地、矿产资源两权招拍挂、土地更新调查、土地整理等工程项目招投标等,接受群众监督。

7、实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和审核。对应报告而未报告或不如实报告的,视情节按有关规定处理。

8、参加双重组织生活。领导干部既要参加所在党支部和党小组的民主生活会,又要参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9、强化监督。纪检监察机构要转变作风,坚持经常深入基层,明查暗访,廉政专题调研,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密切与群众关系,加大监督力度,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10、对反映领导干部的件,纪检组、监察室要做到有信必查,有访必问,逐件落实,采取调查与约谈相结合,整改与建章立制相结合的形式,发现重大问题向党组汇报,向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汇报,保证件监督检查到位,教育规范到位。

(三)监督的重点和关键环节

1、对下一级国土资源局党组织监督的重点放在“两个落实”上。一是党内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落实,以保障党内民主生活会和核心作用。二是党和国家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大政方针的落实,以保障国土资源服务发展,科学发展的需要。

2、对一下级国土资源党组织监督的关键放在“一把手”的监督上。按照《关于全省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后干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设区市、县(市)国土资源局领导干部和同级非领导职务干部的管理,实行以上一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党组管理为主,地方党委协助管理的双重管理体制。对领导干部实行下管一级。“一把手”的监督尤为重要,监督的重点放在责任的落实和纪律的约束上。

论述行政监督的作用篇5

一、党风政风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地税部门作为职能部门,多年来在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监督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

得了突出成效,但从新形势、新要求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廉政监督不到位

目前,地税部门的廉政监督基本以上级主管机关为主,客观上造成班子的权力使用在系统内部封闭运行。上级主管机关虽有监督权,但由于时空距离尤其是工作人员数量等因素的限制,事实上很难进行有效监督。

(二)预警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地税部门廉政预警的一般做法是在领导干部被选拔任用前对其进行廉政诫勉谈话,形式较为单一。而近年来出现的反面典型,又恰恰表明了这样一种现实情况:对于一个单位的“一把手”,上级监督不到,群众监督不了,同级又不敢监督,从而导致腐败现象的产生。其实,每个岗位都有其特点,都可能存在容易导致职务犯罪的各种诱惑,完全的自律不可能是永远有效的,必须靠制度进行约束。

(三)监督渠道不畅

一是干部职工反映真实情况的渠道不畅。目前仍然缺少一种能让群众畅所欲言的情况反映机制,信息失真、信息滞后、信息匮乏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另外,有关部门对群众反映的情况重视不够,处理不及时,以及一些部门的相互推诿、扯皮现象,打击了干部群众反映真实情况的积极性。二是群众实行民主监督的渠道不畅。虽然当前在开辟民主监督渠道上作了大量工作,但民主监督渠道还是显得不够充足,即使已有的渠道,如实行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也由于评议方法、评议机制不健全以及评议结果没有很好地与领导干部的任免奖惩挂钩,民主监督渠道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在舆论监督上,同样缺乏专项法律保障,使得监督主体的职能和权利未能得到有力的保障。

(四)监督制度不全

一是在制度内容安排上,重外部监督,轻内部监督,对权力的内在有效制衡,合理分配上缺乏具体规定。二是有的制度规定得比较原则,过于简单,制度之间缺乏连贯性、系统性;有的制度只管眼前,不管长远,缺乏预见性和前瞻性。三是在制度执行落实上,有的制度执行起来弹性比较大,刚性不够;有的制度执行得不力,“喊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抓落实、动真格不够。

二、完善地税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增强监督意识,形成监督的良好环境

首先需要增强个人的监督意识。要在营造监督氛围、畅通监督渠道、保障监督权利上下功夫,不断强化广大党员的监督意识,调动党员开展监督的积极性。要营造主动监督、乐于接受监督、支持保护监督的浓厚氛围。其次,要拓宽党内民主,畅通监督渠道。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使党员充分了解党内事务,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批评权和建议权等,对党内事务进行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要健全党内党员议事、倡议、批评、检举、控告的具体制度。公开举报电话,设置举报信箱,实行来访接待日,对党员提出的重大意见和建议,要实行跟踪督办,进行反馈,或其他形式公布督办结果。要普遍建立对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民主监督制度,认真坚持党内生活的“”制度,推行党务公开制度,为党员实施监督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二)突出监督重点部位和领域,强化监督的综合效果

一是突出重点对象。明确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切实树立“一把手”的监督意识,是实施党内监督的重点,也是落实党内各项监督制度的关键。二是突出重点部位和领域。虽然目前腐败现象已经渗透到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要紧紧抓住易于滋生腐败的重点环节和部位,突出强化对掌握人权、财权、物权的管理部门,实行无缝监管的运作模式。加强岗位内部的制约机制建设,制定必要的权力运行程序,形成互相制衡的权力格局。三是突出重点事项。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关心、群众关注、容易出现问题的重点事项,如基建投资项目的立项和建设、大额度资金的管理使用等,设立专门监督机构,抓住关键环节,明确监督内容,确保对重点事项的有效监督。

(三)健全监督制度,构建监督的长效机制

1、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通过有效实施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查处,最大限度地防止选拔任用工作中出现错误偏差。

2、健全集体议事制度。严格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凡属重大决策、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决定,不准个人或少数人专断。

3、坚持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制度。领导干部应向党组织如实报告个人的住房调整、配偶和子女的工作安排、职务变动、个人财产和收入、个人从事经营活动情况等重大事项,自觉接受党内监督。地方纪委和组织部门要定期对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情况进行审核,对隐瞒不报的,除严肃批评外,还要给予必要的组织处理。

4、完善述职述廉制度。规范述职述廉的内容,每年根据上级、同级纪委廉洁自律的要求,结合群众反映的疑点问题、关心的焦

点问题,确定具体的述职述廉内容。以请纳税人或有关方面的代表对地税干部现场提问、质询的方法,要求地税干部现场答题、加强述职述廉测评结果的运用,扩大评廉结果的反馈范围,保证群众的知情权,促进述职述廉监督作用的发挥。

5、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凡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凡是容易出现、滋生腐败、引发不公现象的事项,都最大限度地向党员和干部公开,增强政务公开工作的透明度。

(四)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的整体合力

1、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作用。充分发挥地税纪检监察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强化其他部门的监督职能,形成各部门密切配合,相互支持,齐抓共管,形成监督合力的良好势头。

2、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在继续充分发挥特邀民主监督员作用的基础上,全面构建廉政预警机制,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提高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和主动性。发挥当地纪检、监察部门投诉举报中心和民主评议机关活动的作用,多渠道、全方位地收集廉政预情信息,及时发现和解决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腐败问题。

3、发挥其他监督主体的作用。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人民团体、新闻舆论、审计、财经等部门对地税干部的监督,实现内外监督结合,多渠道、多方位了解掌握地税干部的现实表现,使广大地税干部始终处于多层次、多角度、网络型的内外监督之中,形成立体化监督的态势。

(五)完善监督体制,提高监督的内在权威。加强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对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领导。完善现行的反腐败领导体制,探索建立纪检监察部门实行系统上级管理的体制,不受同级党委的领导和制约,保证纪检监察部门相对独立地实施监督检查工作。抓紧建立纪检监察部门向上级纪检监察部门报告情况的制度,明确报告的内容、报告的时限以及责任追究办法,发挥下级纪检监察部门接触多、信息灵的优势,取得监督效能的最大化。上级纪检监察部门则要从干部任免、人员编制、业务培训、工作考核考评、经费管理等各方面,加强对下级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领导。

(六)建立和完善廉政激励机制

一是探索建立廉政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管辖范围内反腐倡廉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执行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本地区、本部门党风政风状况及本人廉洁自律情况等。充分运用干部考察考核、经济责任审计、责任制考核、检查、民主评议、举报等方面的信息和结果,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科学评价地税干部的廉政情况。定期开展廉政勤政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对在廉政勤政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宣传。加大对先进典型的提拔使用力度,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探索建立廉政勤政奖励基金,对廉政勤政方面的先进典型,除在政治上给予荣誉外,在物质上给予一定的奖励。

论述行政监督的作用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权力观 动态视域 机制分析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权力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演变的。权力观是指人们对国家权力的来源、权力的配置机制、权力的运行机制、权力的监督机制等问题所阐述的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领导者关于权力问题的解读和看法,主要涵盖了对权力出处、权力的配置机制、权力的运行机制、权力的监督机制等问题所阐述的科学化、系统化的论述。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对权力动态过程的论述,就是一个发现权力实现规律的过程。

所谓权力的动态过程,就是权力的实现过程,即权力主体通过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客体,使客体的行为发生改变来实现自己意志的过程。权力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体系,按时间的逻辑顺序可以分为权力的配置机制、权力的运行机制和权力的监督机制。一个科学有序的权力实现,应该是这三种机制设置合理高效,相互协调,这样才能防止出现权力的腐败。

从权力的配置机制分析

权力的配置是指根据国家权力的性质和职能的不同,按照民主集中制的要求,合理规范各种权力的运行范围,从而形成一个总体平衡同时又相互制约的权力结构。权力配置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的权力配置,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以及国家机关之间依据职权的不同而产生的权力划分;微观的权力配置,是指在一个机关内部,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对行使职权的程序和职能作出规定。

权力配置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的坚核,是权力实现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权力配置机制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政权稳定。权力设置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在此我们必须要强调的是适度分权的原则。适度分权是权力配置的核心内容。权力的配置机制,关系到权力的运行是否符合权力主体的意志和利益,关系到权力目的能否得到实现。①

马克思主义适度分权的理论主要体现在:一是在微观的权力配置层面上要反对“一把手”集权。党委讨论,党委书记是“班长”,应做好带头作用,但在做出决定时,地位是平等的。②邓小平批评权力过分集中在干部中形成了人身依附关系。他认为:“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是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的现象,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的特权思想。”③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权力过度集中必然会产生腐败。非常重视党内民主,反对一把手集权,主张民主集中制,积极探索发展党内民主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健全各项党内的民主决策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要通过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对主要领导的权力约束,防止权力异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党内民主有利于党的创新,有利于巩固党的团结统一。二是在宏观的权力配置层面上要反对党政不分。革命导师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就充分重视合理分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列宁认为党政要分开,不能以党代政,他强调“党的任务是对所有国家机关的工作进行总的领导,不是像目前那样进行过分频繁的、不正常的往往是琐碎的干预。”④党政不分的现象会严重干扰了行政机关的权力运行效率,导致了大量社会资源的浪费。

长期以来,有些人将马克思主义权力思想等同于集权思想,并以此为理论指导,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剧变,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党内缺乏民主和权力制约,国家政治体制僵化,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导致各国执政党生活腐化,权力缺少监督和制约,以至于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最终落到执政党的结果。马克思认为现实的国家必然是分权的,只有通过不同职能的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国家才是现实的存在,否则国家就不存在了。从以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适度分权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分权的必要性都达成了高度的一致。这些关于适度分权的论述涉及到国家权力运行、政党建设、党政关系等多个方面,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适度分权原则在权力配置体系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释,对当前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借鉴。

从权力的运行机制分析

为避免权力的腐败和变质,就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权力运行机制的设置应坚持公开、法制和民众参与的原则。

公开原则。权力运行的公开原则是指权力行使者必须将行使权力的依据、过程以及结果通过法定的形式向权力相对方公布。一是将权力运行的程序公开。程序公开是现代权力程序的重要原则,公开可以防止权力主体或权力行使者依法谋私,公开便于民众监督,公开有利于民众对权力运行结果的认同,程序公开是民主的要求。在权力的运行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强调权力的行使要公开透明的原则。1871年5月,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成败后,写出了《法兰西内战》,在该文中马克思指出,权力机关公布机关工作信息,便于接受群众的监督,只有这样做,才能避免权力的过度集中,保障权力的正常运行。

二是将权力运行的内容公开,也可以称之为实体公开。实体公开主要是涉及到国家权力运行的各个方面。从立法权力运行看,要求立法的过程和立法预案以及立法的结果即法律的公开;从行政权力运行看,要求权力行使者行使权力行为向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开执法依据、执法过程和执法结果;从司法权力运行来看,要求司法权力的运行公开,即公开审判和公开宣判。可以说,权力公开是权力得到监督的一个前提条件。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法制原则。权力运行的法制原则是指在权力主体行使权力行为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使权力行为运行的程序、条件和结果,都符合事先制定的法律要求。法制原则是当代民主社会最为根本的一条权力运行原则,也是区别于人治的根本标志。一是规范和限制权力的运行。由于权力与生俱来的扩张性的特点,决定了权力的运行必须在一个事先制定的框架之内,否则权力就会滥用。列宁指出:“国家事务愈多愈复杂,就愈需要提出加强革命法制这个坚定不移的口号”⑤列宁在领导苏维埃政权的革命和建设中,逐步探索出一条关于社会主义国家权力制约与监控的理论,并将其付诸与实践。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党也高度重视法制原则对于限制权力运行的重要价值。邓小平多次强调要用制度管事管人。他认为,制约权力,克服腐败,法制是根本,搞法制更靠得住些。“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⑥的多次重要讲话都谈到了法律制度建设对规范权力运行的重要性。他指出,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进一步健全法制和程序规则,保证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二是保障权利的实现。法制的价值基础和终极目的就是保障人民的权利。当国家权力的运行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权利并为其服务的时候,民利才有实现的可能,如果权力异化,民主从根本上是得不到真正保障的。邓小平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⑦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也在多个场合进一步强调了依法治权的重要性。强调要依法行政,依法施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政府。

公民参与的原则。所谓公民参与原则,意味着在权力运作过程中加入权力行使相对方的意志,使公民(或通过其组织和媒介)对权力行使的过程和结果通过平等对话、沟通、协商、交涉程序进行实质性地参与,并通过这种参与影响权力运作的结果或决定。简而言之,参与的原则是指在权力运行过程中,作为国家权力相对方的普通人民群众直接进入权力运行中,进而影响权力运行的进程和效果。一是人民管理制。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应该参与国家政权建设中来。他高度赞扬了巴黎公社式的直接民主形式,即直接“人民管理制”。对掌握国家权力的官员进行选举,并且随时可以撤换,这样做可以防止“国家公仆”成为“社会主人”。马克思在这里充分强调了“人民直接管制”对于国家权力运行,尤其是在选举国家权力的行使者中的重要意义。人民参与到国家权力运行的各个方面,即“人民管理制”,才能真正监督权力行使者运行权力的经过,并且及时将自己的诉求向行使者反映,来确保权力运行符合法律规范和权力主体的利益要求。

二是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一直很好地实践了代表大会制的制度设计,并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完善。进入到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在总结和规划公民参与国家各项事业建设中时指出:“要结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参与愿望增强的要求,从基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扩大人民群众的有序参与”。可以看出,将公民参与的范围,从单纯的舆论,发展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更广的领域,同时也更加注重参与的制度保障建设。

马克思主义者对于公民参与到权力运行的制度设计,基本上是显现出螺旋上升的模式。从构想到实践,从单一到复杂,从缺乏可操作性到具有可行性,公民参与制度完善的过程,也是科学理论不断完善的过程。

从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分析

权力的监督机制是指相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及其个人依照法律规定,对权力执行者行使权力的程序、范围、结果等作出评价和判断,能起到制约权力作用的一系列制度的总称。

立法机关的监督。马克思高度评价了《黑森宪法》,对于其中规定的立法机关监督行政机关的作法,他强调:“没有哪一部宪法对执行机关的权限做过这样严格的限制,在更大程度上使政府从属于立法机关,并且给司法机关以如此广泛的监督权。……高等法院有权对有关任免制度的一切问题做出最后决定。众议院从议员中选出一个常任委员会,组成类似雅典最高法院的机构,对政府的活动实行监督,并把违反宪法的官员送交法院审判,即使是下级执行上级的命令时违反宪法,也不得例外。”⑧

人民群众的监督。马克思对人民监督政府作了专门的论述。他认为,无产阶级国家的公职人员必须接受广大人民的监督,并赋予人民罢免公职人员的权利。列宁指出广大人民是党和政府机关的监督主体。列宁主持通过了《工人监督条例》和《罢免权法令》,强调实行工人监督权和人民的罢免权。在1945年回答黄炎培“共产党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提问时指出:实行人民民主,让人民群众监督政府,才能确保中国共产党的统治能跳出“其兴勃焉,其亡也忽也”的历史规律。在我国,人民参与权力运作过程,是由人民民主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直接参与国家权力运行的机制越来越健全,方式越来越多样。公民参与模式的实现就是要让权力相对方的利益都能够得到某种程度的彰显,使权力行使者在运行权力的过程中最大可能地听取权力所有者即人民的利益诉求。丰富和拓展公民参与政治的制度设计,是实现公民和政府之间良性互动的基础,是增强政府公信力的要求,也是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选择,更是防止政治权力滥用的武器。

舆论的监督。列宁重视舆论监督的作用,他认为新闻舆论监督是克服公权力异化的重要保障。他把报刊、广播等新闻媒介作为监督领导机关工作,克服消极腐败的重要渠道和工具。在1924年俄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列宁强调:“工农检查院和中央监察委员会应当有系统有计划利用苏维埃的和党的报刊来揭发各种犯罪行为。”中国共产党历来非常重视舆论的监督作用,从各种舆论宣传角度加强对党的各项工作的监督和促进。

政党间的监督。在谈到我国的政党制度时,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其他党派是参政党,执政党和参政党互相监督,确保权力运行中避免形成的政治局面。邓小平就指出:“党要实现对政权指导和监督的作用,首先就要从切实指导与监督自己的党团和党员作起。”邓小平并且自己设计权力监督的制度框架,他指出:“所谓监督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是党的监督;第二,是群众的监督;第三,是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同志的权力监督理论是以权力监督权力和以权利监督权力的统一。

党内民主监督。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党内民主监督的一次伟大探索,体现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的制定过程中。“根据该章程,同盟从基层到中央委员会的各级领导机构,都必须由民主选举产生;选举者如认为担任公职人员的工作不能令人满意,可随时撤换;区部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委员实行任期制,任期为一年,一年以后须经确认方得连任。”、邓小平也在不同的讲话中多次阐述了加强党内民主的观点。非常重视党内民主,认真总结实现党内民主的有效途径和形式,健全党内意识和决策程序,切实保障广大党员的基本权利。

可以看出,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再到中国共产党人对防止权力异化必要性认识地非常深刻。对于权力监督体制的探索呈现出一种由点到面、由单一到综合的局面。马克思主义学者从监督主体,监督的方式,监督的权力配置体系等多个方面,对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对预防腐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反复,甚至是不厌其烦强调和论述,并在权力监督的具体方式上,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大胆探索。这对我们当前对权力观的科学认识和解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

【注释】

①②吴振钧:《权力监督与制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76页,第96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8~329页。

④《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64页。

⑤《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53页。

⑥⑦《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272页,第274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51页。

论述行政监督的作用篇7

中央关于《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是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其目的就是要在制度和监督并举上,构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依靠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是我们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党、依法执政的必然要求,也是搞好监督工作的重要保证。当前,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整体推进。

一是加强党内监督制度的配套制度建设。《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以及建立健全巡视制度和巡视机构,都是新时期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内监督制度的根本措施。各级党委和纪检监察机关要按照党内监督制度提出的要求,针对不同的监督对象,制定切实可行的贯彻落实党内监督制度的实施细则和程序性规定。将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制度、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处理、谈话等制度逐项细化。认真研究和制定舆论监督制度,进一步落实述职述廉、谈话、诫勉、函询、问责等制度,增强党内监督制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是针对权力运行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加强监督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配套制度,加快健全和完善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拨任用工作的监督办法,进一步完善监督检查程序,使监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明确规范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职权,强化责任,有效实施事前防预、事中监督和事后查处,最大限度地防止和预防选拨任用领导干部工作中出现偏差,杜绝跑官、要官的现象发生。用制度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努力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纪检监察机关和党员干部的监督就延伸到哪里。

三是加强经济和行政管理部门领域的制度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经济行政管理体制还不健全,政府行政行为、企业经营行为和市场交易行为还没有完全做到严格规范和有效约束的现实条件下,必须紧紧围绕权、钱、人等关键部位和容易滋生腐败的薄弱环节,大力推进行政审批、财政管理、投融资体制、国有(集体)资产管理和社会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同时,加大领导干部离任经济审计的力度,努力形成按制度办事、按制度管人、按制度理财的机制,形成有利于监督的整体环境,将加强制度建设与健全监督机制紧密结合起来。

四是强化监督必须发展党内民主。党内民主是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也是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头作用。促进民主进步,党内民主是表率,要认真贯彻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建立和完善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的制度。建立健全党内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的公开透明度,使广大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氛围,鼓励广大党员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推进党内民主进步。

依靠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监督,是搞好监督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要积极培育人民群众的监督意识,增强干部群众监督的自觉性,激发主动参与监督的政治热情。充分发挥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等有效监督作用。继续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完善民主选举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规范民主决策机制。着力解决一些部门推诿扯皮、不作为或乱作为,影响群众生活和企业经营的突出问题。以行风评议等活动为载体,把纪检监察监督和群众民主监督结合起来,为人民群众参与监督制造有利条件,营造民主监督良好氛围。

论述行政监督的作用篇8

笔者认为,在这些文本中,由于其产生的社会政治历史语境的不同和语词及其所指的差异,存在四种不同的话语范式。

一、1981年以前: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话语范式

中共中央发出的“1950年决定”,对在报刊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释,并对具体的形式和方法作了明确的规定。决定要求“在一切公开的场合,在人民群众中,特别是在报纸刊物上展开对于我们工作中的一切错误和缺点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吸引人民群众在报纸刊物上公开地批评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并教育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在报纸刊物上作关于这些缺点和错误的自我批评”"。这样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是“上对下”的批评,不是党和政府及其领导人对下级或人民群众中存在的缺点错误和落后现象进行的批评,而是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及其领导者的批评,是“下对上”的批评。这种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是在党内展开而是在社会上展开,不是内部文件、会议或面对面的形式,而是“在报纸刊物上公开地”、“自由地”进行的新形式。

“1954年决议”是中共中央就当时的报纸工作做出的一个全面的决议。决议分5个部分,其中的第三部分就“1950年决定”以来,报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进一步明确了今后报纸开展这项工作的原则和要求。决议再次明确指出,“报纸是党用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最尖锐的武器。为了广泛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各级党委应充分地和正确地利用报纸这一有力的武器”。#

“1981年决定”是中共中央在十年结束之后,国家开始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的。决定第四部分对新闻媒体“正确处理表扬和批评的关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要性及具体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决定指出,“近年来,许多报纸刊物重视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呼声,积极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强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也提高了报刊和党的声誉。今后还要坚持这样做。各级党委要善于运用报刊开展批评,推动工作。”$

1950年的决定和决议,以及1981年的决定,都是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的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专门性文件,特别是1950年决定,更是专门针对报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报道而做出的。这三个决议或决定中,无论是1950年的决定和决议,还是1981年决定,中共中央使用的词语都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所以我们将其归为舆论监督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范式。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通过报刊等新闻媒体这种公开的形式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也即通过大众传媒的公开传播来揭露问题、修正错误、改进和推动工作、促进党和人民的联系,实际上是党的作风的一种扩展和延伸,是在党的领导下,从党内向党外,向社会,向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扩展和延伸。实施批评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批评的对象是党和政府、党员和党的干部在“工作中的一切缺点和错误”。同时,党和政府、党员和党的干部,又是自我批评的主体,承担着在报刊上进行自我批评的责任;而报刊等新闻媒体在这种公开形式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中,是“党委的一个工作部门”,“报纸编辑部要在党委领导下积极负责,在报纸上发表的批评的事实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批评的态度和观点必须正确,严格按照党的原则、中央的决议和党委的意图办事”。%

由此观之,这种在报刊上开展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虽然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我们认为,它带有极强的组织传播色彩,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因此,上述三个文件实际上均是在党的建设、党的作风、党的工作和党群关系的话语框架内所进行的言说。在这种“批评与自我批评”话语范式内,报刊或新闻媒体是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一种新的形式、新的手段、新的途径和新的物质载体。

二、十三大:协商对话的话语范式

舆论监督作为学术话语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80年代中期,“舆论监督”一词开始比较频繁地见诸报刊。而过去新闻实践话语中的“批评报道”、“负面报道”等,也逐渐为“新闻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报道”所替代。

198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大,将“舆论监督”写进了大会报告,这在舆论监督话语范式的演变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意味着舆论监督一词从学术话语、新闻实践话语或日常话语之中,正式进入国家政治话语体系,成为被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所接受和认可的话语。

从报告中直接出现“舆论监督”一词的这段话语来看,舆论监督的所指依然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话语范式有着紧密的联系。“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不正之风等,作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对象,都包含于既有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话语范式之内。但并非仅仅如此。从这段话语在文本结构中所处的位置来看,它处于报告的第五部分“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五小节“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中。在“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这一节的开头一句即是:“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和矛盾,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随着经济社会关系的调整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各种社会利益和矛盾必然会是错综复杂的,因此,在领导机关和群众之间、这部分群众和那部分群众之间,需要有“相互沟通的机会和渠道”,“必须使社会协商对话形成制度,及时地、畅通地、准确地做到下情上达,上情下达,彼此沟通,互相理解。”(报告接着阐述了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必须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并明确了“提高领导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的基本原则。在提出“要制定关于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若干规定”之后,报告强调,“要进一步发挥现有协商对话渠道的作用,注意开辟新的渠道。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

这种文本结构显示,报告是把舆论监督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即“社会协商对话”中的一个途径和方式来叙述的。它表明报告对舆论监督的框架定位是:舆论监督是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舆论监督在“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提高领导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中起着重要作用;舆论监督是社会协商对话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式,它起着在领导机关和群众、这部分群众和那一部分群众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和中介作用。

很显然,舆论监督的内容在此有了新的变化或拓展:它不仅仅只是“批评与自我批评”话语范式下对党政机关、党员干部缺点错误和等的一种批评,而且是“及时地、畅通地、准确地”进行“下情上达,上情下达,彼此沟通,互相理解”的社会协商对话的重要渠道之一,并且包含着对党务、对重大情况重大问题进行公开报道和公开讨论的内容,亦即要使人民群众对党务、对重大情况有知情权,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享有参与权。当然,这种知情权、参与权是在社会协商对话制度框架内的言说。毫无疑问,关于舆论监督的这种“协商对话”的话语范式,是中共中央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进行调整、重构的过程中,对舆论监督意义建构方面的一个重大的变化。

三、十四大至十六大:权力监督的话语范式

从十四大到十六大这三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以及在此期间中共中央发出的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决定、党建决定、建设精神文明决定和颁布的党内监督条例,其文本内容均涉及到舆论监督。

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的报告均是在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叙述框架内指涉舆论监督的。在十四大报告中,关于舆论监督的概念出现在报告第二部分第六点“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之中:“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环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和研究咨询机构的作用,加速建立一套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制度。……强化法律监督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的职能,重视传播媒介的舆论监督,逐步完善监督机制,使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报告在这里将“传播媒介的舆论监督”,与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并列为一种监督方式,很显然,这里的舆论监督是指对“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决策权”的监督。

十五大报告把舆论监督作为“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和十四大报告指明对决策权的监督不同,十五大报告是把舆论监督作为“民主监督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的,它不仅仅是对决策权的监督,而且是对所有“行使权力”包括党政、司法等广泛的权力的监督,是所有权力行使过程中“制约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十六大报告是在第五部分“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中提及舆论监督的。在指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对象、重点、方式等问题后,报告强调,“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要建立“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而要做到这些,除了“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从上述看来,三个报告都将舆论监督纳入到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范围内,围绕着“如何监督权力”这一问题,从权力的要素、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的框架中叙及舆论监督,并把舆论监督作为对党政、司法等权力进行有效监督的方式之一。同样的,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决定、党建决定、建设精神文明决定和党内监督条例中,也都是从监督权力的角度来强调舆论监督的重要性和作用。因此,在十四大和十六大期间,党代会报告和中共中央决定、条例等,在涉及舆论监督时,始终是把它放在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这个基点上来定位它的地位和作用的。舆论监督的对象和内容,是权力(包括拥有权力的组织和个人)及其运行过程;舆论监督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所以,在党的十四大到十六大期间,对于舆论监督上升到对权力及其运行过程进行监督制约的高度,把舆论监督作为对党政、司法等权力进行有效监督制约的重要方式、手段,进一步扩展了舆论监督的对象和内容,使舆论监督在原有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话语范式、协商对话范式的基础上,从政治体制、民主法制建设的高度定位舆论监督,将舆论监督纳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和监督制度之中,更明确地将舆论监督对象和内容指向权力及其运行过程,形成了中共中央关于“权力监督”的舆论监督话语范式,从而使舆论监督的意义更加深刻。

四、十七大前后:民主政治权利的话语范式

十六大以后,随着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产生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共中央在舆论监督的意义建构方面出现了新的变化。

十七大报告在“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一部分中,从六个方面阐述了这一主题。在“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一节中,报告首先强调要“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在这里,舆论监督是作为“监督合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约和监督权力、确保权力正确行使、“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重要监督力量之一。同时,报告还把监督作为一种权利,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监督权的概念,并把监督权与决策权、执行权并列,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而作为监督权的组成部分之一的舆论监督,很显然就纳入了这种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之中,成为国家权力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和运行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然而,十七大报告关于舆论监督的意义建构远不止于此,其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四权”的提出。早在2006年10月,中共中央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构建和谐社会决定”中就指出:“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深化政务公开,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而十七大报告首次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了对舆论监督具有重大意义的“四权”,报告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0它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直接使用了外来政治法律概念,并从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民主政治制度以及的层面来重新定义和阐释“四权”,其含义更加丰富,更为高远。

报告对“四权”的阐释虽然并没有直接述及新闻传媒和舆论监督,但其无一不与新闻传媒和舆论监督密切相关。尤其是其中的知情权和表达权,更是与新闻媒体和舆论监督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很多时候和很多情况下,人民或公民主体都必须通过新闻传媒的中介或公共通道作用来实行这四种民主政治权利或权利。从舆论监督的意义演变和建构来看,“四权”的提出,是从此前的权力监督范式中“必须对权力进行监督”这个方面,进一步拓展到“如何保障对权力进行监督的权利”,即不仅要对权力进行监督(明确了监督的对象),更要保障人民对权力进行监督的民主政治权利(明确了监督主体的权利)。只有保障了这四种权利,才有可能实行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同时,这种对权力进行监督的权利,不仅只是在具体的决策、执行层面的监督权利,而且是在政治制度和宪法高度的一种民主政治权利和权利。

因此,十七大报告关于舆论监督的话语范式,从“监督权力”拓展到“监督权力的权利”,从而确立了进行舆论监督是人民或公民主体的一种民主政治权利,并且是一种必须予以保障的权利。这种国家政治话语范式的确立,无疑使新闻舆论监督具有了广阔的学术话语空间和新闻实践话语的可能。

五、结语

从1950年至今,中共中央关于舆论监督的话语,经历了从批评与自我批评、协商对话、权力监督到民主政治权利这四种范式的演变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与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和全球化时代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新形势下对媒体功能和公民民主政治权利的认识变化、公民主体意识的逐步觉醒和权利诉求的日益强烈、媒介类型和媒介形态及其结构的多元化发展与转型等因素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个过程中,舆论监督的话语意义,从初期作为一种“改进工作和防止的途径和方法”,到当下“对权力进行监督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意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笔者认为,中共中央关于舆论监督的“民主政治权利”话语范式,既具有中国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媒介类型和结构的特点,又吸收了国外先进的政治文化和新闻理念中有益的内容;既适应了当下的国情和语境,又具备了与世界进行交流沟通的某些话语基础。它使中共中央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的话语范式和意义建构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上一篇:农业水利工程开题报告范文 下一篇:电子政务的方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