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6 17:34:33

论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论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粮食安全;预测;综述

一、引言

粮食安全(Food Security)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内涵几经扩展,从传统的供求总量平衡到兼顾生产、消费结构和供求的区域性、结构性等(陈芬菲和李孟刚,2011)。在概念方面,粮食安全又区别于粮食自给、粮食产需、食品安全等。

粮食安全预测是与粮食安全紧密相关的课题。粮食需求的刚性和供给的不确定性决定了粮食供需研究和安全预测研究是一个永恒的常青的课题(曾福生,2005),作为准公共物品的粮食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既有经济属性,又有保健属性(吴志华,2004),有产业缺陷性(胡靖,1998),还有社会政治属性,随着产业经济发展,我国农业经济贡献份额降低,产业缺陷渐趋显露,其社会政治意义却尤显重要。

二、粮食供需预测方法综述

(一)粮食供给预测方法

粮食供给预测方法主要包括统计-计量模型和机理模型或作物模型。

1.统计-计量预测模型主要思路如下:

(1)利用时间模型,应用时间序列趋势外推的方法,进行分析和预测。主要有ARIMA模型(陈艳红等,2013),灰色预测模型(周慧秋,2006),指数平滑法(蔡承智和陈阜,2004),协整关系分析(陈倬和简小凤,2013),移动平均法(李建平和上官周平,2011)等。这种预测模型以粮食供给数量的历史数据为基础建立数学计量模型,进行短期粮食供给预测,而无需考虑其他因素。

(2)寻找影响粮食供给的因素,比如从粮食单产、种植面积、水资源、销售价格、农资投入成本、气候变化、城市化进程、国际市场波动、运输难度等因素的变化出发,应用逐步回归、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投入产出分析(Jie Chen,2007)、因子分析(王慧,2009)、聚类分析(姚鑫等,2011)等方法,对粮食未来供给状况做出预测。还有学者从微观经济视角来证实自然和人为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万相昱和张涛,2013)。

(3)组合模型法,其实就是在上述模型中选取几个模型为其赋予权重,组合得出预测结论。丁晨芳(2007)证明此方法可以提高预测精度。

2.作物机理模型

主要包括遥感技术预测法、气象产量预测法、统计动力学生长模拟法。这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从作物生长环境和种植现状出发,利用观察、统计、模拟等方法对粮食产量而并非严格的供给量做出预测。如雄伟等(2006)结合区域气候模式PRECIS和CERES作物模型模拟了未来不同的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中国粮食产量状况。

(二)粮食需求预测方法

对粮食需求预测则主要包括统计-计量模型和经验推算。统计-计量模型主要有双边恩格尔函数模型(黄宇慧,2010),EMC模型(王君萍,2009),回归模型(龙方,2008)等。其中,学者们认为粮食需求主要影响因素为人口增长与结构,GDP,居民收入,粮食用途与消费结构(口粮、饲料用粮、种子用粮、工业用粮的变化),CPI,货币够购买力等。经验推算主要依据对历史经验、现实趋势和国际经验的系统分析,结合对粮食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的前瞻性研究,对粮食需求的变化做出判断(姜风和孙瑾,2007),比如专家预测、经济周期等方法。马晓河(1997)、姜长云(2005)、孙宏岭和刘亚鑫(2013)等曾应用此方法。有些学者干脆以国际公认人均粮食占有量400公斤为系数,估约人口数量变动情况下的粮食需求量变化。

(三)供需预测方法评述

数量经济方法为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预测提供了思路,统计模型的分析方法,可以利用历史数据拟合的经济模型,比较客观地反映数据对应的历史时期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姜风,2007),并且对短期未来做出精确的预测,但是难以克服其统计口径不一,数据采集困难,模型设计复杂,预测期限短暂的困境,对于数据机械拟合,容易忽视事件发展的逻辑内涵与经济学原理。经验推算避免了机械性,充分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当供求规律不明显,信息迟滞扭曲,容易增加判断的主观性或者个人偏好。更为灵活的,能够充分融合数学与经验的预测模型,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粮食安全预测结论综述

国内外专家学者纷纷对中国粮食供需现状和预测做出了详实的研究,虽然其具体数值有所出入,但是总体结论基本一致:中国短期内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但处于紧平衡;中长期虽然不会出现不可弥补的供求缺口,但是形势不容乐观(曾福生,2006)。学者们认为农业资源非农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田基础地力下降,农业生产资源成本上涨等将成为粮食供给稳定增长的阻滞因素;人口快速增长,用粮结构转变,GDP和居民收入上升等成为粮食需求压力上升的主要因素;较长的生产周期,气候变化带来极端天气增多,国际政治经济波动,他国粮食供需波动等增加粮食供需矛盾的不确定因素;小规模的农户经营和体制变革的路径依赖成为粮食甚至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体制。积极的政府政策,充足的外汇储备,较小的粮食需求弹性,科学进步造成生产技术的发展等成为粮食安全的利好因子。(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通讯作者:苏琳

参考文献

[1]曾福生.粮食大省的粮食安全责任及实现途径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1-6.

[2]宫芳,吴志华.大粮食安全战略探析[J].经济问题,2004,07:49-51.

[3]胡靖.中国两种粮食安全政策的比较与权衡[J].中国农村经济,1998,01:19-26.

[4]周慧秋.灰模型GM(1,N)在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6,03:58-62.

[5]陈倬,简小凤.城镇化背景下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基于城镇化率与粮食产量之间协整关系的分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3,04:5-8.

[6]李建平,上官周平.陕西省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趋势预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04:245-251.

[7]姚鑫,杨桂山,万荣荣.谱系聚类法在小区域粮食安全预测中的应用――以昆山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1,02:218-226.

[8]万相昱,张涛.基于农户主体的微观模拟平台及其在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中的应用[J].21世纪数量经济学,2013,00:132-152.

[9]丁晨芳.组合模型分析方法在我国粮食产量预测中的应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01:101-103.

[10]马晓河.我国中长期粮食供求状况分析及对策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1997,03:11-18.

[11]孙宏岭,刘亚鑫.“九连增”下的粮食安全隐忧[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3,01:7-9.

[12]龙方.中国未来粮食供求趋势预测[J].乡镇经济,2008,06:91-94.

[13]黄宇慧.我国粮食供给与需求综合平衡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

论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篇2

粮食安全的国际化战略认知

2016年5月31日国家粮食安全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此机构组成成员来自我国一流院校、研究机构、国家发改委及重点企业的专家学者,这一部级粮食安全咨询机构成立标志着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国际化、专业化、持续化的战略升级,粮食安全国际化已经成为国之共识,粮食安全国际化战略成为世纪性、世界性课题,且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安定与健康发展,可以说没有粮食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可言,对国家粮食安全国际化战略认识的深刻性与具体实践前瞻性,已是迫在眉睫之务。

粮食安全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化问题。

粮食安全的概念最初源于20世纪70年代。为了应对世界范围的粮食危机,1974年11月,在世界粮食大会上,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了《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这两份政策性的文件对粮食安全作了更为详尽的解释。2001年,世界粮食大会又再一次修正了粮食安全的概念,增加了无污染无公害的要求。2016年的今天,国际上对粮食安全的认知与理解又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且充分体现出了粮食安全中所蕴含的国际化战略属性。

粮食安全国际化问题在我国历史上一直传承。

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从治国安邦与国计民生两个方面强调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提出了:“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治国之道也”。这种粮食安全国际化问题逐步发展成为“农为政本,食乃民天”的国策。

粮食安全在我国历代中兴文明史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我国文明史进程中的“文景之治”、“昭宣中兴”、“贞观之治”、“开元之治”、“洪武盛世”、“康乾盛世”等,无不是休养生息的大环境下,逐步实现了国内粮食丰、国际粮食安全,从而实现民安国泰的战略产物。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贾谊从粮食安全对成天下功业的重要性角度提出了直观清晰的论调:“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而西汉另一政治家晁错则从民生与国安的角度阐述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蓄)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是从国际化角度充分认识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强调:粮食安全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是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的新战略,“饭碗论”“底线论”“红线论”……,更是从国防安全的角度一针见血地指出: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国家的事就稳得住。

因此,粮食安全国际化战略认识是当下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课题。

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国际化问题

我国粮食安全国际化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而且具有共同属性:不可控、不可测、多米诺性。

1.从市场属性来说。作为WTO背景下的市场参与产品,小麦、大豆、玉米、大米等基础粮食产品,更能体现粮食产品的市场属性与国际属性。客观地讲,中国粮食产品中小麦、稻谷、玉米的确实现了连续十三年连增的生产发展,但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却没有随着产量增产而增强,可喜的一点是中国小麦、大米进口需求在慢慢变小,但不可否认地是:我国小麦、大米、大豆、玉米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一直处在产业链条的最低端,面临着质量改进、模式创新等问题与压力。从世界几大粮食巨头在全球布局区域及产业链条结构战略来看,中国粮食产业受全球市场影响的被动指数为百分之百,中国粮食安全指数深受国际市场影响。

2.从气候变化来说。根据联合国国际气候公约公布的全球气候变化指数分析,全球粮食生产越来越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因为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不可控的。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统计,全球每年因气候变化导致的粮食减产最底不少于0.5万亿吨,气候变化虽然引起全球的注意,但不可否认地是这一趋势仍然在逐步变坏,这是全球问题,而不是单一的国家所能解决的问题。

3.从金融属性来说。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活跃,在短短不到五十年的时间内,金融市场几乎涉及到了全球经济的所有要素,粮食期货更是直接地赋予了粮食的金融属性。欧美国家走在前面了,并且掌握了粮食期货的话语权,中国粮食期货发展较晚,对于国际化的期货市场几乎都是被动跟随。粮食的这种金融属性正在逐步并且很现实地影响着中国粮食的产业安全与国防安全,务要重视!

4.从国际局势来说。值得庆幸的是,中国从立国至今的几十年间,赢得了难得的和平发展时期,粮食生产从温饱不能自给的状况,逐步发展成为了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创造了:用不到全球六分之一的土地养活了全球六分之一人口的粮食生产奇迹,这个奇迹得益于中国的稳定。但需要提高警惕地是:世界并不太平,世界上一些不稳定因素正逐步渗入中国,周边及一些大国的不稳定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中国的粮食安全!

以上四个方面是中国粮食安全最直接的国际化问题,需要全球化的眼光,世界性的战略,跨世纪的智慧来面对。

中国粮食安全的国内问题及顽疾

1.土地资源与人口增长矛盾

保持粮食的持续性增长与人口增长及饮食结构优化同步,是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重大问题。截止到2016年底,中国主要口粮实现了可喜的十三年连续增长,但日益突出的土地资源减少问题,正在威胁着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的目标,粮食产量增长的步伐正逐步减速,而另外一个问题正在加速来到:《国家粮食安全需求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预测:2020年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95公斤,需求总量57250万吨;国务院粮食白皮书《中国的粮食问题》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达到16亿峰值,按人均占有400公斤计算,总需求量达到64000万吨左右。土地资源减少与人口增加的隐形矛盾将会清晰起来,能不能真正自己养活自己是中国粮食安全无法回避的问题。

2.水资源短缺与土壤质量的恶化

水是生命之源。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当短缺、分布不平衡的国家,且在中国的自然灾害之中水旱灾害也频繁发生,每年春夏中国南方很多地区的洪水灾情,和一些地区的旱情,有时持续时间相当的长,这对粮食增产的挑战是巨大的。今天全国地表水的利用率为总水量的15.9%,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不足40%,结果是平均每产一斤粮食要耗水近一吨,水耗是先进国家的四倍,生产粮食不单纯是对资源的占用,也包括产生的一种浪费现象是非常大的,这无形之中会增加粮食生产的成本,从而影响粮食安全的实现。

另外,农业水资源的供给能力主要取决于水资源总量的增长,以及工业、生活用水等其他竞争性用水的增长状况,通过近十年中国的发展情况来看,农业用水的比例已明显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另外,在中国农村内部,由于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水源工程建设相对滞后,用水过程浪费严重,水资源供求失衡矛盾突出,所以,未来的时期关键是要发展和普及节水型农业技术,加速水利现代化、绿色化,使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使农业用水总量达到峰值并提前减少,率先实现与粮食增产脱钩,这是未来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保护水资源的一个突出问题。

粮食增长不仅仅与耕地的数量相关,还与耕地质量密切相关。中国虽然具湟欢ǔ潭鹊目筛用地,但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突出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可耕地的总体质量是偏差的,耕地土壤的有机质量不足欧洲同类土壤的一半,这就直接影响着中国的粮食生产效率。再加上现在工业化发展、城镇化推进,污染不断在加大,自然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土壤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以及可耕地的水土污染的问题,导致中国一些粮食产区粮食生产能力不稳,从而影响粮食安全。

3.科技生产与创新能力落后于国际水平

粮食生产的科技能力主要是指:种子技术、增长技术、肥料技术、安全技术等,科技是实现高产、增产、稳产的主要方式,我国粮食生产中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尚处在模仿起步阶段,特别是今天引起激烈争议的“转基因技术”,国内尚没有权威技术来界定。

粮食生产的创新能力主要指:生产模式、管理模式、经营模式三个方面。中国粮食生产模式比较传统,建立在集约生产与经营的管理模式更是无从谈起。城镇化背景下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正处在探索阶段,要真正形成利于粮食增产、利于粮食产业健康发展的新模式,为期尚远。欧美国家的粮食生产新技术与创新性经营模式如何真正有效地植入中国粮食产业中,需要更多地投入人力、财力与智力。

4.中国粮食安全的三大顽疾

(1)粮贱伤农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粮食安全顽疾之一。

2013年―2015年,中国主粮产量连续大丰收,但这一趋势很难继续。因为连续三年来,尤其是2016年小麦、玉米已跌破成本价,农民出现大面积亏损,这必然使得农民减少种植面积。这些看似不可控制、不可预测的市场无形之手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值得政府高度重视。

(2)粮食安全中的“黄宗羲定律”之变相顽疾。

黄宗羲是我国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他在研究历史时发现,历朝历代的税费改革皆为减轻农民负担而兴起,结果却事与愿违,反而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农民负担最终在减了增、增了减、减了再增的“怪圈”中循环往复。虽然,我国已经取消了粮食税,但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却越来越多,如越来越多地农民被动失去耕地资源,而这些失去的耕地并不是用来生产粮食,而是被变相开发成地产或者工厂等,值得领导者重视。

(3)粮食生产中的“王夫之定律”之顽疾。

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因“魏诏守令劝课农事”而发议论曰:“若农,则无不志于得粟者矣。其窳者,既劝之而固不加勤;而劝之也,还以伤农。”其大致意思是:父母官奔走郡县名为劝农,实际上却是添乱、扰民,只会对正常的农业生产起到干扰的作用;同时,父母官为了向朝廷显示自己劝农有功,势必“饰美增赋(税赋)以邀赏”,这样一来,“天下之病尚何言哉”!这种现象在市场经济国际化的今天表现的更加隐蔽,但更加强势。国际大企业集团寡头与各国政府以最直接、最有效地方式:市场垄断,使得中国对粮食进口的依赖不断加强,直接对中国粮食安全产生影响。(未完待续)

论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篇3

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特征是:脆弱平衡、强制平衡、紧张平衡。所谓脆弱平衡,是保障的资源条

>> 供需形势由宽松转为基本平衡 禽蛋 生产消费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幸福婚姻来自“供需”平衡 粮食将保持供需紧平衡格局 国内冷藏运输供需不平衡 浅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供需总体平衡 经营情况改善 中国棉花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糖供需平衡表 供需形势有望平衡偏紧 中国玉米供需平衡表 从“隐性饥饿”走向供需平衡 土地资源供需平衡对策和建议 我国饲料市场供需平衡预测 春播西北区域化肥供需相对平衡 运费调整是为更好地保持供需平衡 价格在电力供需市场的平衡作用 今春化肥市场供需平衡价格稳定 论农村公共产品供需平衡供给路径 探讨水利规划供需平衡的动态分析方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管理 > 供需基本平衡 供需基本平衡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报告一

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特征是:脆弱平衡、强制平衡、紧张平衡。所谓脆弱平衡,是保障的资源条件贫乏;强制平衡,是经济社会要素投入大,政府强力主导;紧张平衡,是总供给保障所有人口的食物及粮食安全的能力不宽裕

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金融安全,被并称为当今各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安全”问题。 何谓粮食安全

现代意义上的“粮食安全”源自上世纪70年代初的全球粮食减产,当时全球粮食储备由18%下降至14%,粮价上涨2倍,导致了“二战”后最严重的粮食危机。

为应对危机,1974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下称“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了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首次提出了“粮食安全”(Food Security)概念。

这一概念在当时的定义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要求各国政府采取措施,保证世界谷物年末最低安全系数,即当年末谷物库存量至少相当于次年谷物消费量的17%-18%。一个国家谷物库存安全系数低于17%则为谷物不安全,低于14%则为进入紧急状态。

1996年11月,在罗马召开的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粮农组织对这一概念作了新的表述: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可谓实现了粮食安全。这其中包括个人、家庭、国家、区域和世界各级均要实现粮食安全。

时任国务院总理在是次大会做出了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承诺。同年,国务院《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白皮书,明确表示中国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它提出的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成为中国至今未变的粮食战略总纲。

在此方针指导下,以粮食为代表的农产品自给一直受到官方高度重视,并形成了占据主流地位的中国粮食安全观: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基础,粮棉油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保障粮食有效供给是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而在农业部制定的农业“十二五”规划中,也就中国的粮食安全概念给出了具体的数字衡量标准:努力实现“一个确保、三个力争”。即确保粮食基本自给,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确保自给率95%以上,其中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自给率达到100%。 中国粮食供需状况分析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近日《全球食物安全指数报告》指出,中国在全球107个参评国家中位居第42位,列入“良好表现”一档。相对于人均GDP第52位的排名,中国是为数不多的食物安全水平超越其社会富裕程度的国家之一。

这部分应归功于中国自2004年以来的粮食“十连增”。但产量递增背后,需求增加更甚的情况,则在有意无意间被忽略:中国实际已连续多年处于产不足需状态。2008年,中国粮食首次产大于需。从2009年开始,供求关系又开始变得越来越紧张,是年产仅大于需782万吨。到2010年,又重新进入产不足需状态,当年缺口为352.3万吨。

这一态势至今未变。以2012年数据计算,中国进口的大豆数量相当于其粮食产量的16.6%,相当于中国粮食消费有14%左右需要通过进口解决。粮食自给率不足86%,已低于95%的粮食供给自给率目标。

因此,从供给角度来看,中国的粮食状况具备以下基本特征:脆弱平衡、强制平衡、紧张平衡。所谓脆弱平衡,是保障的资源条件贫乏;强制平衡,是经济社会要素投入大,政府强力主导;紧张平衡,是总供给保障所有人口的食物及粮食安全的能力不宽裕。

在供给越发紧张的基础之上,中国需要面对的则是一个日益庞大的国内粮食需求市场。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导致粮食需求量增大的三个决定性因素分别为:一、人口总量增加。国家计生委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口增加到15.3亿-16.3亿人;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快速提高,饮食结构改变导致的饲料粮需求继续明显增加;三、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从2011年至2030年的20年间,中国将新增城镇人口3亿人左右,直接带动消费增长。

以官学两界均十分关注的2020年、2030年为节点,上述三个因素会导致多大的需求规模?目前公认有两份比较权威的预测报告。其一为《国家粮食安全需求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它的预测为:2020年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95公斤,需求总量57250万吨;其二为此前公布的国务院粮食白皮书《中国的粮食问题》,它预测:2030年人口达到16亿峰值,按人均占有400公斤计算,总需求量达到64000万吨左右。

此外,针对2020年中国的粮食需求,各个相关部门也分别给出了各自的预测结果:2005年时,农业部相关课题组给出的预测结果是56500万吨;2006年时,国家统计局给出的预测增加到了55800万吨;2008年时,《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规划》的预测结果则再次上升到了57588万吨。

“综观这些统计和预测报告,可以发现的特点是——时间离今天越近,预测的结果越多,之前的预测均被证实太过保守。”农业部的一位相关官员说。

从供需角度分析,上述的预测结果均未提及中国可能的粮食缺口问题。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下称国研中心)在今年出版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一书中,则首次指出:到2020年,按14.3亿人口、人均消费409公斤-414公斤计算,总需求量将达到58487万吨-59202万吨。按照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计算,届时国内粮食(不含大豆)的供给缺口将在4000万吨-5000万吨。 自给的可能与不利

在缺口随时可能出现的急迫性之下,为了实践“自己养活自己”的承诺,中国还有什么牌可打?

要保证粮食基本自给,无非“开源节流”两条途径。

在开源方面,一是提高单产,二是增加或至少稳定耕地面积。按照以往经验来看,中国的粮食增产大约三分之二依赖于单产水平提高,播种面积增加的贡献约为三分之一。目前看来,开源的两条途径均仍有空间,但也均实属有限。“增产有增产的道理,不增产有不增产的原因。”上述农业部官员说。

从单产的角度来看:2010年中国粮食单产比1978年增加了96.83%,比1990年增加了26.47%。表面上来看,数字喜人。按照官方解释,组织制度、市场化,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人工及物质投入、技术手段改善均是使中国粮食增产的原因。但更重要的直接原因,则是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的增加。2010年中国化肥使用量为5561万吨(纯折),比1978年增加了529.07%;农药使用量为171.2万吨,比1978年增加了229.23%。这正是导致中国粮食安全“强制平衡”的主要原因。

正因如此,目前中国的粮食单产确有较大空间。中国水稻、小麦、玉米平均单产分别是单产排名前10位国家平均水平的75%、70%、65%。水稻、小麦、玉米的单产水平分别排在世界的第13位、第20位和第21位。除此之外,国内同一种植区域的同一作物,省际间单产差距也较大。

为提高单产,近年来中国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一、改造中低产田,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把中低产田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增效的高标准农田。

这一措施潜力很大。通过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可使每公顷中低产田提高单产1500公斤,按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12178万公顷,中国现有耕地面积中低产田占三分之二,现有耕地中三分之二用于粮食种植计算,如果能够有一半的中低产田获得改造,可使得粮食增产4059万吨。

但与“千方百计”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相比,中国耕地质量的提升,仍处于“有想法、少办法”的阶段。

过去十多年,中国通过土地整治建成的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下称高基农田)为2亿亩,照此速率,18亿亩耕地全部整治完毕,需近百年时间。

而根据国务院2012年3月批复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中国土地整治有望大大提速:“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新建4亿亩高基农田、新增2400万亩耕地。以数字计算,此期间中国每年新建的高基农田数量,将是之前十年间每年新建数量的4倍。

数字目标的激增,更加凸显整治资金短缺的痼疾。地方政府缺乏激励,不愿为中央政府层面关注的粮食安全目标埋单,资金来源有限且波动性颇强等原因造成的“差钱”,是造成之前十年土地整治“蜗行”的最大掣肘,而在新一轮规划中,这一问题悬而未决。上述各项 “加码”的规划任务,有可能无法实现。

按照现有的整治资金投入模式,仅新建4亿亩高基农田一项,缺口已达750亿元。此外,目前的整治资金体系中,并未考虑必需的维护费用。随时间推移,费用缺口将日益增大。凡此种种,目前仍无解决途径。

二、科技进步。良种良法、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节水灌溉、防灾减灾保护性耕作技术和避灾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甚至农业产业链综合管理技术的进步和推广应用,不同区域之间、农业产业链不同环节之间分工协作关系的完善等,都有利于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

近年来,为保障粮食安全,相对于“第一次绿色革命”,中国提出了“第二次绿色革命”构想。根据这一目标,中国的作物生产不仅要继续提高产量、改良品质,更重要的是要大幅度地减少农药、化肥和水资源的用量。

因此,在作物改良时,中国已将增加品种的抗病虫性、营养高效利用、耐旱、抗逆等性状作为重要目标。但在具体实践中,中国农业的相关研究却存在厚薄不均,具体表现为育种技术比耕种栽培更受重视,前者获得的资金比后者多出几十倍、上百倍。而在育种领域,转基因又比非转基因“受宠”。

“大量的资金,被投入到了转基因的相关研究当中。但因为安全等原因,相关的成果只能作为技术储备。大量的常规性技术要么无人问津,要么惨淡经营。”相关人士称。

针对此种现状,学者文佳筠指出:“我们所需要的第二次绿色革命,不是局限于以转基因为代表的还原论科学,而是以农业生态学为中心的,综合多学科研究和实践,并同时包括传统知识和当地知识的系统化方法。”

就耕地资源来说:因受到各种非农需求(开发区建设、房地产开发等)的制约,2012年中国耕地保有量已不足18.18亿亩,比十年前减少了约1亿亩,耕地能稳定现有规模已不易。

就此方面,多数研究认为开发后备土地资源,可成为中国未来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2005年土地变更调查指出:中国可开发后备土地资源约为13.12亿亩,可开垦耕地约为2亿亩,重点区域约8000万亩。其中,西北地区的河西走廊、准格尔盆地、伊犁河流域、塔里木盆地等耕地后备资源最为集中,可开发利用6000万亩;东北地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嫩江上游、辽河平原及西辽河流域等也有潜力,可开发利用1000万亩。

是否拥有上述大规模宜农后备耕地是决定中国粮食未来增产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但目前国家主管职能部门对中国耕地后备资源的评估却存在重大分歧。

2010年时,国家发改委向全国人大报告粮食安全工作情况时认为,中国可开垦成耕地的土地不足7000万亩;而在2011年时,国土资源部公布的资料则认为,中国集中连片耕地后备资源1.1亿亩,主要分布在北方和西部的干旱地区。

对于这种分歧,国研中心则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总体上,未来企图依靠后备资源弥补耕地‘农转非’缺口是不现实的。大体估计,目前可靠的全国后备耕地在3000万亩左右,但不能弥补2020年占用4500万亩的缺口。”

这个结论有四个方面的支撑:

一、长期内西北地区难以提供大规模可耕之地。2003年,中国工程院课题组向国务院提供的《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指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和内蒙古六省区)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仅占全国总量的5.84%;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严重超高,其中甘肃的河西走廊各河、新疆的塔里木河和天山北坡各河有的甚至超过100%。即使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完成,也不能改变西北部地区严重缺水状态。因此该地区将来应该调整产业结构,减少粮食生产用地用水,而不是继续开垦土地用于粮食生产。

二、村庄整治、农民变市民节约土地短期内难以实现。经过近十年村庄整治浪潮,便于整理节省之地已所剩无多,其余则多数处于山区、干旱半干旱以及荒漠之地。

三、耕地质量继续下降难以避免。中国耕地总体质量不高,18亿亩耕地中,高标准基本农田仅占30%,中低产田分别为6亿亩和5亿多亩。而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的“两纵三横”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到2020年建设占用耕地用地3万平方公里(即4500万亩),实际上仍是传统占地扩张思路。中国耕地质量等别分布上存在着人口稠密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与优质耕地分布区域三者高度复合的特点。按照规划,到2020年占用4500万亩耕地,大多数是良田,相当于劣质耕地1亿亩以上,减少粮食产量应当不低于2000万吨。即是说,本世纪头20年,中国将因为耕地“占优补劣”导致粮食生产量减少3000万吨。

四、为改善生态环境,国家从1999年起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到2007年总计退耕还林1.4亿亩。但从2007年停止增加退耕还林面积,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十一五”期间耕地不少于18亿亩。中国土地过度开垦在生态安全方面还有欠账,稍有退耕即会突破18亿亩耕地安全线。

“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条件十分脆弱,稍有松懈即会引发全局性严重问题。如果耕地下降到18亿亩以下,加上单位产量的下降及干旱等因素,粮食总产很容易下降至50000万吨,则进口8000万吨-10000万吨粮食是必然之事,意味着占国内产量的15%-20%。”国研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研究员肖俊彦指出。

除此之外,全国每年粮食产后损失和浪费的粮食约为8000万吨,相当于粮食总产的15%,即2亿人消费的粮食数量。为了实现中国粮食的自给,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和浪费,亦可构成“节流”。

论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篇4

摘要:“粮食安全”一直备受世界各地的关注。近年来,由于公款吃喝、粮食浪费现象严重,粮食安全问题再次成为我国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粮食安全”定义入手,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粮食安全情况,说明要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有其迫切性和必要性,继而从国内外粮食市场相结合、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做好粮食储备工作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简单阐述了笔者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理解。

关键词:粮食安全;中国粮食安全现状;保障粮食安全

一.粮食安全的含义

(一)粮食安全的定义

粮食安全,顾名思义,讲的是粮食的有无和多少所引发的安全问题。

国际上对粮食安全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1974年世界粮食会议首次给出了粮食安全的定义,其强调粮食供应的存在,粮食的可得到性和充足性。到了198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其定义为:“Ensuring that all people at all times have both physical and economic access to the basic food that they need.”这是对粮食安全深层次的阐释,其针对美国与严重缺粮国家相比之下出现的粮食过剩现象,强调实物上和经济上能够得到。1996年世界粮食峰会则在原有定义基础之上,强调食物的安全性和营养性。

美国农业部对Food security定义为:Access by all people at all times to enough food for an active,healthy life; One of several conditions necessary for a population to be healthy and well nourished.该定义将其上升到一个最基本人权的高度,提出粮食获取权是上天赋予的权利。既看到粮食安全是一个宏观问题,也是个体问题,进一步诠释了“民以食为天”的说法。

(二)中国对粮食安全的理解

中国人有时把粮食安全归结为小麦、玉米等在消费上有保障,看似狭隘,但在情理之中。中国有时使用的粮食安全是指食物安全,包括粮、油、蔬菜、水果、肉、奶、禽、蛋等的安全问题。中国一直以来把粮食自给率和粮食安全混用。1996年中国粮食白皮书指出:粮食自给率95%为国家的粮食安全状况。2008年通过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继续强调国内粮食自给率95%以上。中国对粮食安全的理解在口径上存在很大片面性,作为人多地少的国家,对粮食安全的实质性把握在于少数食物品种的高度自给。

笔者认为,在应对国际组织和美国有关全球性粮食安全的问题上,我国应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同时借鉴他们的分析和结论,以国内的实际情况为最高标准。

二、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大国,这一国情决定了我们自给为主的粮食安全发展战略。目前虽然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供求大体平衡,但粮食安全仍然是大难题:首先,粮食收入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青年人外出务工致使农村农业劳动者老龄化;其次,由于城镇的不断扩大,可使用耕地在不断减少,粮食生产量开始有所下降;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粮食生产波动性较大,粮食持续稳定增长潜力受限;最后,国际农业市场竞争加剧,石油、粮食和金融这三大世界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因此,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拥有13亿人口8亿农民的农业大国,需要以世界7%的土地承载世界21%的人口,粮食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2011温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粮食问题做了如下阐述:“解决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可见,粮食安全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领域问题,更是政治领域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对解决“三农”问题、对农业和农村发展、对于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十分重要。面对粮食安全所面临的新形势,我们必须站在宏观且长远的角度,寻找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和防止粮食安全隐患发生的措施。

三、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

(一)国内自给和利用国际市场相结合

自给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决定了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主要靠提高国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而这又主要通过增加粮食生产科技含量的比重、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及进一步使农民增收等措施来获得。

过去中国的粮食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实现了粮食自给,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生态代价。然而,通过参与国际市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吸收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与资源,并且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等优势走到土地和水资源充沛的国家购买或租赁土地来生产粮食,既可以减轻国内粮食短缺,进而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又可通过粮食交易,发挥中国在农业方面的优势,享受国际分工成果。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贸易自由化将成为主流,对粮食进行国际贸易将成为保障中国未来粮食安全的有力途径。

(二)建立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制度尚未形成,建构尚不完善。该制度大多存在于党中央的政策文件中,每一年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造成政策的不连续及不稳定。因此,现阶段应首先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在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应坚持对农户种粮激励为核心,重点放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同时要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在协调粮食主要产销区的责任,以实现地方政府利益均衡。由于现存制度忽视了市场对粮食安全的作用,因此,更应该明确规定政府与市场的互动关系。

(三)做好粮食储备工作

由于粮食储备在我国粮食安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其储备情况如何将会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所以在新世纪这个大环境里,我们应当通过以下方式来优化我国的粮食储备体系。一是要充分保证粮食供应量,促使粮食供求平衡,并对粮食需求进行有效的引导,改善粮食供需环境;二是要建立健全粮食市场体系,让粮食市场运作规范化,加快国家粮食产业化建设,提高自给能力,加强国家对粮食的宏观调控力度;三是要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建设高素质农业人才队伍,不断挖掘科技进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潜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四是要提高公民收入,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从而提高其自行生产和购买粮食的能力。(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娟.基于粮食安全的我国粮食储备体系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06期

[2]董巍.《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制度的变迁与绩效评价》[J].中国知网.2012年07期

[3]邵立民.我国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02)

[4]杨学利.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中国粮食安全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0

论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篇5

一、履行工作职责情况

(一)、狠抓粮食购销工作,全县收购入库粮食20215吨,粮食销售16950吨,实现购销总量37165吨;安全储存省、市、县三级政府储备粮按规定比例30%按时完成轮换,基本实现了年初制定的规划目标。

(二)、认真做好全县17家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破产改制工作。到2010年11月底,历时两年的粮改工作基本结束。拍卖资产132宗,成交额4645万元,拍卖增值40%,全县涉及破产安置的884人中,安置职工820人,总安置金额2361.22万元(不含统一上缴的养老金和退休人员医保补助),人员的安置率92.76%,未安置人员主要是因差欠购房款账务差错以及外出打工人员。在改制中本着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办理全员有偿解除劳动关系手续,认真做好各方面的安抚工作。一是在兑现补偿金之前发放基本生活费150万元;二是解决职工困难补助6万元;三是解决困难职工住房132套,为我县安全维稳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目前,正在组织对清算组内部财务审计,办理土地证和房产证,档案的清理移交和资产的移交等相关善后工作,改革工作做到了基本平稳结束。

(三)、新公司的组建工作。为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伤害,巩固全县上下多年努力发展起来的有机红粮产业成果,切实履行政府与茅酒厂的原料供给协定,而粮食收储公司又是红粮产业链中身居中间环节,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国有粮食企业破产改制后,由下岗职工集资组建两个民营公司(即红都粮油收储公司和丰田粮油收储公司)来承担有机红粮“订单种植”、“合同收购”、“计划”运销以及军供粮、水返粮、救济救灾粮和放心粮工程等有关政策性粮油的购销工作。两家公司解决就业157人,公司于9月30日正式挂牌营业。

1、有机红粮收储运销工作。由于原国有粮食收储公司破产,新组建的公司无资产抵押,无法解决贷款问题,靠职工集资的350多万元是远远不够,预计需收购资金6100万元。为了筹到资金,我带领相关人员多次到省、市有关金融单位、企业求援,最终得到了“中央储备库”遵义直属库的信任和支持,经协商达成协议:一是2010年我县有机红粮预计收购10000吨,需收购资金6100万元,全部由中储备库支付;二是我局对企业收购资金、粮食质量、仓储管理、运销工作进行全面监管。资金安全由粮食局签字担保;三是6100万元的收购款按照农发行贷款利率6.8‰支付;四是在今年的收购工作中,我局针对今年的特殊情况,制定了相应管理制度来进行约束,组织工作组对收购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到12月20日止,全县共入库红粮13055吨,向农民支付售粮款7964万元,并在企业利润中提取70多万元投入到红粮产业发展工作中。今年初已提取30万投入园区的建设,近期开总结会还提取40万作为奖励费用。为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产业结构调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开展收购工作的同时,按照茅酒厂的安排,我县调销茅酒厂红粮8750吨,基本完成了09年的酒原料购销计划。

2、为推动我县有机红粮生产发展。我在资金较为紧缺的情况下,投入近4万元资金,在良村的吼滩、羊化两个大村分别建立了两个有机红粮示范园区,共三千一百亩,今年生产获得大丰收,起到了示范和推广作用。

(四)、2010年全国清仓查库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清仓查库工作的通知》班子成员高度重视,立即在相关单位和部门抽调人员,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于2010年4月1日-5日对全县国有粮食企业进行全面的清仓查库。认真按照要求,做到了“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有财必核、查必彻底”的原则。认真测算粮食容重,逐仓丈量粮堆尺寸,并认真与统计,财务的账面数进行核对,对储备粮做到了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质量完好,储存安全。

(五)、安全生产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积极引导企业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防治并举”的方针,切实处好改革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坚决拒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是仁怀三合“10.17”粮仓重大垮塌事故发生后,我立即召开会议决定对全县收储企业进行一次突击检查,在检查中发现的16处安全隐患,下发了整改通知,企业对16处隐患进行了有效处置。我始终把仓储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止事故发生。

(六)、行政执法工作。随着粮食流通市场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促进和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依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一年来多次积极与县工商、食药监等部门配合开展粮食市场整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七)、“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通知》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升人民群众的粮油食品质量,保障身体健康,投入近三十万元,建立起了一个“放心粮油”配送中心,并配备了车辆专门送货上门,方便服务,我们将把放心粮油逐步推进到农村、社区、学校、厂矿,满足城乡居民对粮油产品安全和便民服务的消费需求。

(八)、严格执行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一年来,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三件,我们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佐证材料,作出了明确回复,四位代表都表示满意。

二、党风廉政建设自律方面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认真执行和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管住自己的手、嘴、腿,做到生活上廉洁俭朴,在工作上秉公办事,经济上公私分明,严格要求自己,率先重范,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处处以一个领导干部标准要求自己,做到讲党性、重品行,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权力观和地位观,在这次粮食企业改制中,增强了在新形势下防腐败变的能力,同时我还加强全局干部职工的廉政教育,树立起全局求真务实的良好工作作风。在工作中,坚决抵制人情风、送礼风,严格按照县纪委有关文件办理,不该办的事不办,严格要求自己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拒绝收受各类纪念品和其他赠送物品,没有公车私用,自驾公车,没有用公款大吃大喝等现象,总之,自己做到自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有效地推进了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工作头绪过多,少数工作存在落实到位难,实效性不足的问题。

2、政治理论学习方面仍需加强,在工作中努力克服轻理论学习,重业务工作的现象。

四、今后工作打算

1、进一步抓好对各项制度的落实,优化管理,抓好班子建设,提升整体工作实效。

2、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大兴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企业职工,让群众,企业职工感受党组织的关怀,激发工作热情,营造局机关风气正,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促进我局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论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篇6

有效教学是伴随教学改革始终的话题,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优劣,专家学者、教育管理者、一线教师可谓见仁见智,到底怎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它不会有一个终结性答案。笔者认为,特定条件下,教学有效性的观点差异主要取决于教学基本价值取向的不同,由此衍生出的教学行为与方法自然也是不同的。因此,对有效教学的讨论我们大可不必复杂化、极端化、僵硬化。

基于上述引论,笔者结合自身经验,试着调和理想与现实教学之间的冲突,从课堂教学三个目标维度的实现谈谈对有效课堂教学的追求。

一、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清”

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有效与否必须关注并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维度的达成。

(一)教学目标定位要“清”

课堂教学活动是有目标的教学行为。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做无用之功。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中教学内容的目标表述,特别是要精准地区别各类目标描述动词的含义。例如,“举例说出”属于知识性目标动词中“了解水平”层次,要求达到的层次不高。“说出”不同于“说明”,这里只要让学生说出例子即可,而“说明”是“理解性水平”层次,是需要对事物进行解释的。显然,“说出”也不等于“得出”,“得出”是“应用水平”层次,是需要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思维,进行总结,建立合理联系的。如果教师随心所欲,教学目标定位失当,就会使课堂教学方向不清。备课组内开展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的常规性、提前性说课研课议课活动,是帮助教师理清教学目标的较好方式与操作途径。

(二)教学流程环节要“清”

课堂教学程序设计思路要清晰。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我们只能有机地设计好整体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然后再随机生成,才有可能出效益。尤其是教师的新课板书必须呈现清晰的课堂教学框架,便于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现在有一种“随机性课堂”被广为推崇,仔细考量不难发现,这种课堂因“过度随机”而出现“目标游离的现象”。甚至有的教师认为,教师课堂教学主要靠临场发挥,并以此为由疏于课前精心设计,这是需要反思的。

(三)教师语言表达要“清”

语言表达准确,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在应该学习的要点上发力,避免做无用功。语言表达准确,可以防止误导、避免歧义,加快教学目标的达成。对于比较抽象的事物,教师可以经常采用打比方的方式,这时教师的语言表达得清楚可以达到通俗易懂的功效,如果表达不清,反倒把事物弄得更复杂。教学流程语言的内在逻辑性强,让人感觉很富科学性、精确性。

当然,不同学科还有一些个性化的“清”。例如,理科的实验演示必须清晰,实验现象最好要明显夸张,概念、原理、性质等务必讲清楚;文科的资料呈现,包括文本、多媒体图片、视频必须匹配、清晰等,这些都属于笔者所谓的“清”。如果课堂教学能够达到“清”,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听明白、看明白,那么课堂教学离“有效”也就不远了。

二、有效课堂教学的更高追求――“境”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有过程与方法的目标维度。这就要求教师不是采用简单直白的讲述来灌输知识,尤其是在知识重点与难点上,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挖掘知识背景(境),营造探究情境,创设对话意境。

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质量往往取决于一定的“境况”,所以但凡有阅历的人,总善于“造势”,营造交流“情境、意境”。课堂教学何尝不是如此呢?优秀的教师总能创设吸引人的教学之境,把平淡的知识演绎得绘声绘色,并借助充满挑战的探究、夸张惊奇的活动,引导学生产生“头脑风暴,脑力激荡”。学生就在各种“学科之境”中体悟学问的魅力与真谛,吸收并内化丰富而灵动的知识。笔者以为,这就有别于“传统教学”了,即远离了教师的知识灌输与“课堂霸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往往体现在教师是否充满智慧地设计各种“境”,甚至有时故意将学生置于窘境,然后引入佳境。以下笔者以初中科学教学为例,讲解三种科学课堂教学中的“置境法”。

(一)“疑问”设置法

疑问是学生发现问题、启动思维、引发探究的内在动力。科学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善于从学生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新问题,有效激发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在“光合作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开门见山地询问学生:人体要正常生活,每时每刻必须供应什么物质?学生可能会有多种答案,如水、空气、氧气、食物等。这时,教师可以把握时机,及时追问:“那么大部分生物生存都必须有氧气,为什么地球上的氧气含量没有明显减少甚至被消耗完呢?”这个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启动了。部分知识丰富的学生可能会“得意”地说出答案――植物有“光合作用”。当然,学生对于所谓的“光合作用”还只是知其然,对其所以然依然充满疑惑,内心自然产生了求知的欲望。

(二)“矛盾”设置法

矛盾常引人深思,学生一旦产生认知冲突,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定会引发学生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思考与讨论。

在中国粮食产量十年连增的背景下,粮食安全是否成为问题?中央如此强调是否事出有因?

更多的问题就聚焦在如何树立百姓对粮食质量的信心,以及如何平衡资源环境与农业发展问题。

李国祥:为何强调中国粮食安全

去年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列为今年六大经济工作任务之首,格外引人注目。去年12月24日,随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落幕,粮食安全问题毫不意外地成为了“主角”。

在中国粮食产量十年连增的背景下,粮食安全是否成为问题?中央如此强调是否事出有因?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一直非常重要。从宏观的角度讲,应该说整个世界都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从未来粮食状况看,农业资源整体处于恶化的状况,具体到中国,环境压力和农业压力也是有增无减。

李国祥认为,中央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强调,主要是由于新的粮食安全战略的提出以及深化农业改革的要求。

“近年来,中国粮食进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人误以为开放国际市场,甚至是粮食国际自由贸易才能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李国祥指出,2012年中国粮食进口量超过6000万吨,与国内粮食总产量的百分比超过10%,意味着国内粮食自给率下降到90%以下。“但事实上,谁能够为中国每年超过5亿吨的谷物消费量提供充足的来源呢?”其次,粮食的运输难题也无法解决,更何况,国际形势与国际粮食市场风云变幻,粮食刚性需求如何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因此,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必须立足于国内粮食生产的健康发展。“我想这也是本次会议一再强调粮食安全的原因。”李国祥说,“当然,我们也认为适度的进口对国家粮食安全是有好处的。

李国祥补充说,在保障数量的同时,国家还更为重视粮食质量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他说,中国粮食“十连增”在全球范围内都属罕见,但也给水资源、土地利用带来了很大压力,导致地下水下降、大量使用化肥,未来继续增长的空间有限。此番农村工作会议特别强调了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认为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要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治地治水,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

“这是中国粮食目标的新拐点,从此我们不再过分强调数量,而是更加关注质量,因而更多的问题就聚焦在如何树立百姓对粮食质量的信心,以及如何平衡资源环境与农业发展问题。”李国祥说。此外,国际形势也是促使强调粮食安全问题的原因,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国际地位、进口能力以及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和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和水平都在大幅度提高。

“另一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开过以后,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农村如何改革也成为很重要的内容。”李国祥说,“农村改革和粮食安全问题密不可分,改革是一种手段,国家粮食安全则是重要目标。”

论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粮食安全;供给失衡

人们对关粮食安全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类人认为我国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这些人认为,我国粮食生产在近几年虽然出现了一定的波动,但这是正常的产量调整,可以通过粮食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能够避免粮食短缺;其二,我国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潜在的粮食安全问题。自此它引起了群众的积极响应。怎样确保粮食安全,这也成了人类面临的一大问题。

一、粮食安全的概念以及安全现状

今年7月以来国际粮价大幅攀升,国际社会着实“心慌”了一回。人们不禁要问:现在的粮食安全现状到底如何?

(一)产量稳定性。自2000以来,中国的粮食产量在650万吨以上是稳定,只有2003的人均约330公斤,而在2003的粮食进口量仅为208万吨,中国只占4.8%的总产量,临界线不超过5%,而中国人均每日营养摄入量超过安全标准。上述情况表明,中国的粮食生产一直处于低潮,但是还能够自给自足,并且不需要依靠大量进口。

(二)在粮食的主要生产区一定要保证有足够的耕地去生产粮食。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我国耕地面积有减少的趋势,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从统计的角度来看,并没有达到不可接受的水平。例如1989年我们国家有1.5亿亩,到2003年,这个数值已达到1.8亿亩,有一定的差异和期望。此外,非生产的耕地资源,在中国具有巨大的潜力,有约2亿亩的荒山,荒地可以使用,1亿亩的开发用地。

(三)技术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潜力。我国每年约有超过6000的农业科技成果,农业科技的力量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果土壤与肥料技术深应用程序使用,可以提高利用率百分之10;漫灌灌溉,节水灌溉,可以显著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到中国复种指数理论值198%,复种指数为159.7%,1996,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提高复种指数5点,是相当于750万亩的种植面积增加。

此外,由于中国的计划生育措施的实施,人口增长率仍在增长的一个较低的水平,并在2020的人口可能会减少,所以我国的未来,在不会出现决策失误的情况下,不会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然而,在中国食品安全的依然问题不容忽视,如果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面积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粮食生产条件没有得到改善,食品安全问题是可能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当前应采取的粮食安全措施

我国根本不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但粮食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依然存在一些潜在的食品安全危机,例如我国现阶段农民的数量越来越少、人均收入低、农业生产条件恶化等不利因素。假如耕地面积减少的实际情况不尽快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快的解决任何威胁粮食安全问题的。

(一)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技术支持系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高质量种子的培育和推广;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以便解决“农业科学技术;提高脚手架”肥料的使用效率,减少农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条件下,是保证中国未来粮食安全的必要条件。中国目前的人口有13亿,你需要5.2吨的粮食,以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在中国2020的人口数量将达到最大值是16亿,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对中国的食品大的威胁。为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只有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三)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问题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我国现在是因为太多的农村劳动力的粮食补贴政策效率低,大量的粮食补贴更多的劳动,劳动收入都不值得一提,不足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城市,不合理的规定,取消限制农民,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在中国根本。

目前世界粮食危机日趋严重,粮食供需矛盾突出,粮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既要有近忧,也要有远虑,带着深刻的忧患意识,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在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健全国家和粮食储备体系、加强耕地保护和严格限制粮食的工业化等方面下大力气,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粮食安全问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淑华,文凤春.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J].黑龙江粮食.2009年03期.

[2]高帆.粮食的产品特征及其对粮食安全实现的启示[J].调研世界.2006年11期.

论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篇8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不匹配使中国历史上的南粮北运,变成了北粮南运、中粮西运。巨大的格

>> “小鹰雷达”畅销路径 汉王的营销路径 重庆旅游影视营销路径探讨 中国反倾销路径与特征 湘绣文化营销路径分析 杜建君的“8”字营销路径 品牌企业网销路径及突围策略 美容院微信营销路径 微博时代的企业营销路径 移动社交网络的广告营销路径与改善 体育品牌市场营销路径探究 探讨体育品牌在体育市场营销路径 产销 固定资产销售增值税问题反思 品牌: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的世博营销路径 信用卡网络营销路径:从粗放到精细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形象的营销路径选择 刍议我国中小企业的网络直销路径 基于SWOT分析的重庆城市营销路径探析 数据背景下图书出版电子商务营销路径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管理 > 产销路径反思 产销路径反思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报告三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不匹配使中国历史上的南粮北运,变成了北粮南运、中粮西运。巨大的格局变化给各地带来的诸种阵痛如何平复,目前尚未有清晰的战略

中国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概念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第一轮粮改。这一概念的出现及发展,既因行政体制主动划分,又因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二者相辅相成。 产销区由来

1994年时,国务院在综合考虑了各省的资源禀赋差异和发展粮食生产的传统等因素之后,依据粮食生产与消费量的多少,经《国务院关于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通知》明确了北京、天津、上海、福建、广东和海南等六省市为粮食主销区。

此后,由于浙江粮食产量和库存大幅度下降,在2001年进行的新一轮粮改中,它也被国务院纳入到了粮食主销区的范畴之内。

此轮粮改重新划分了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三大功能区的版图:其中山西、广西、重庆、贵州、云南、、山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11个省区被确定为产销平衡区;而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13个省区市则被确定为粮食主产区。简而言之,历史上的南粮北运,此时已变成了北粮南运、中粮西运。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在《中国粮食生产区域布局的演变特征及成因分析》报告中具体指出了这种演变背后的逻辑:

一、农业科技进步为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的变迁提供了内在动力。如地膜的应用,可使北方地区复种指数提高;

二、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形成的区域差异是造成粮食主产区与布局沿边的外在拉力;

三、人地矛盾为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的变迁提供了客观条件。从耕地资源分布情况来看,北方人均耕地数量多,容易形成规模效益;

四、地理气候约束成为影响粮食空间布局沿边的重要因素。以稻谷为例,水量充沛的黑龙江成为粳稻的主产区。

而在细究原因背后,亦可归纳出中国粮食产销区的演变逻辑:

一、粮食主产区逐渐向东北和中部地区集中和转移;

二、南方稻谷优势区域继续稳固,东北稻谷重要性凸显;

三、小麦主产区逐渐向中部地区集中;

四、玉米产区逐渐向东北和中原地区集中。 产销区情况分析

因生产的自然条件及科技进步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中国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的位置变迁,既造就了新的粮食总量增长极,亦让各地的种植结构发生了变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其中,中国北方地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粮食生产总量一直呈现增长趋势。1980年至2010年,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从22205万吨增加到41184.1万吨,其占全国粮食产量的比重也从不足70%提升到75%左右。

在这个过程当中,东北地区和黄淮地区共同形成了中国的粮食增长中心。而中西部地区的粮食产量比重在全国内的份额亦因此开始提高,这既因为南方地区的生产式微,亦因为其总量的不断提高。

除此之外,东北地区水稻种植的面积亦开始迅速增加,替代了传统的春小麦种植。

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单纯的产销区概念因为过于简化,并不是一个衡量各省粮食安全的全面标准。

考虑到粮食余缺的总体情况和结构特点的不同之后,中国粮食产销区域格局将变得异常复杂。目前可分为四种类型:

一、粮食剩余区,不仅细粮有剩余,粗粮也有不同程度剩余。全国只有黑龙江、新疆和宁夏三个地区。

二、结构性余粮区,粮食总量有剩余,但是有结构性缺粮,余粮的数量大于缺粮的数量。其中,吉林、内蒙古、甘肃属于剩余粗粮、缺细粮;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江苏、山东六省剩余细粮、缺粗粮。

三、结构性缺粮区,总体缺粮,但是结构性剩余(规模亦相当有限),缺粮的数量大于余粮的数量。其中,山西、、山西、云南、辽宁、贵州剩余粗粮、缺细粮,而湖南、广西则剩余细粮、缺粗粮。

四、粮食短缺区,不仅粮食总量属于短缺,而且细粮粗粮都短缺。全国这类地区有11个,主要位于四大直辖市和东南、华南地区,包括广东、浙江、福建、四川、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河北、海南、青海。

这种类型的划分包含了两个趋势:首先,粮食的单纯剩余区正在变得越来越少,除了黑龙江和新疆之外,宁夏因为规模较小,粮食即使有剩余,亦难以起到太大作用;其次,粮食产区与销区的不平衡程度正在逐渐拉大。2010年时,全国七个粮食主销区从省外购进粮食5300万吨,比2006年增加了585万吨,年均递增4%。

以广东为例,粮食产量多年稳定在1400万吨左右,自给率不足40%,其中六成需要从湖南、江西、广东等省区购进,年均缺口大于2400万吨,成为中国第一缺粮大省。 反思产销划分

除提高各省经济发展效率之外,产销区的划分还将会带来何种后果?2011年时,华南师范大学三农与城镇化研究所在系统完成了全国56个地区的数据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

一、放眼全局,能够稳定地提供异地农业基础的,其实就黑龙江和吉林。其共同的粮食安全输出能力大概为4100万吨;

二、这加剧了全国粮食安全紧张局势。13个主产区中,只有黑龙江、吉林能够持续地提供异地农业资源,而其他地区,由于土地、水资源等农业生态的恶化,提供异地农业基础已经勉为其难。特别是华北、黄淮海地区的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这些地区的农业生态已经难以支撑大规模生产商品粮。国家应该逐步降低其主产区的生产任务,允许其休养生息,否则这些地区的农业生态很可能全面崩溃;

三、广东和浙江是中国两个经济强省,但目前在排行榜上位居倒数。目前这两个地区主要依靠其较强的购买能力和暂时良好的国内粮食市场环境,来维持其农产品市场的繁荣和粮食安全。但以2009年的数据来看,一个浙江就等于京津沪,而一个广东的缺口相当于京津沪缺口总和的两倍以上。一旦全国性粮食危机爆发,中央政府要同时对广东、浙江,加上福建、海南提供粮食安全保障,就可能捉襟见肘;

四、作为主销区的广东、浙江等地,也应当取消其“主销区”定位,严饬其保护耕地,提高土地肥力,明确粮食种植面积,提升其粮食自给率,增强本地农业基础。否则,中国人口与经济高度集聚区往往是缺粮区,容易成为国际粮市波动的传导区。1993年底,中国粮食库存充足而粮价突然暴涨,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国际粮价走高,广东沿海地区从进口转向国内粮市(《朱基讲话实录(第一卷)》)。

除此之外,产销区划分带来的后果还包括中央财政的涉粮投入和补贴对平衡区和主销区缺乏实质性的支持行动。粮食“省长负责制”及其向下级政府衍生的各级政府首长负责制,没有具体配套的硬性处罚规定。各级地方政府除了有些政治压力外,没有动力帮助中央政府提供粮食安全类公共产品。平衡区、主销区将“吃粮”压力逐步推向主产区,以最大限度地分享中央政府提供的粮食安全公共产品。

为了缓解上述压力,农业部在2010年时提出了按地区划分的解决方案:

一、沿海地区。因其已经与国际市场形成密切联系,非农部门较发达,城镇化水平高,因此应通过实施农业经营结构调整政策,鼓励土地有序向专业务农的家庭集中,加快农业经营模式的转变;

二、中部地区的农业资源相对丰富,非农就业机会少,农业仍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劳动成本较低,但资本累计能力较弱,农业科技水平也较低。在适当的政策环境下,中部地区具有提高农业生产力的较大潜力。需要增大资本投入和提高农业技术。由于中部地区的经济实力较弱,加强对其的财政扶持及创造条件吸引外部资本投入具有重要意义。中部地区预期将成为商品农产品的主要产区,因而在政策上应关注农产品产量和价格急剧变化对农户收入和生计的影响,如扩大农业灾害保险,实施农户收入稳定计划等;

三、西部地区的耕地面积大,但农业生产面临的水资源等限制性因素较多,不适合进一步强化农业生产活动。近期政策的要点是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保障生产的增长。长远来看,由于西部仍有很多地区从未受到化肥、农药等现入的污染,在适合的地区可以鼓励发展面向高收入市场的优质安全食品生产。 产区补偿

除上述解决方案之外,如何加强产销协作,在粮食产区与销区之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区域合作机制,亦是应对产销划分弊端的重要解决思路。

在农业主管部门的官方话语体系当中,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共有三点:

其一,“谁受益、谁补偿”。中央政府和主销区政府作为主产区粮食生产供给的受益者,应是补偿资金的主要供给者;

其二,统筹协调,配套设施;

其三,确保可操作。

按照上述思路,中央财政和主销区应对主产区进行转移支付,是为外生性补偿。其补偿的主要对象共有三个:

一、主产区政府。重点是产粮大县。补偿方式应以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特别是均衡性财政转移支付为主;

二、种粮农民。继续各项补贴的力度;

三、耕地资源。确保主产区耕地面积不减少。除此之外,大规模开展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提升耕地产能。 销区自救

按照地方的实践来看,上述补偿思路仅在中央政府向产区进行补偿时能够得以较为顺利地实施。除此之外,销区对产区的补偿,更多的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通过市场机制进行的间接补偿,是为内生性补偿。

这种补偿机制的核心,是销区主动与产区一起构建产销合作机制。之前的传统做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销区较有实力的粮食企业,如中储粮直属库和粮食局下辖的粮库等,通过收购库点或委托收购的方式,直接到产区从农民手中收购,以此控制粮源基地;二是一部分粮食深加工企业将生产线直接建设在粮食主产区,跳过中间环节直接在产区收购原料,如河北梅花味精等。

近些年来,在这些传统思路之外,销区以资产为纽带,开始建立跨区域的大型股份制粮食企业,把产销区的利益联结在一起。

以上海为例,其粮食安全最早是由其毗邻的江苏保障的。但随着苏南经济的崛起,苏南的粮食已经很难自足,苏北地区的供给也很难满足整个长三角地区。因此,2004年之后,上海与黑龙江的粮食合作变得十分密切,两省市的党政主要领导几乎每年均要会面,签署粮食产销合作的协议或者项目。

而在上海之前,早在2000年时,自给率不到50%的浙江就提出了向东北“大粮仓”要粮的思路,在全国率先与黑龙江开展省际粮食产销合作。“确实也担心,万一真的粮食短缺以后,不给运出来。”浙江省社科院的一位相关研究人员表示。

浙江省目前解决粮食短缺的思路是“把粮仓建在全国”:一方面,将东北的粮食企业吸引到浙江来进行加工;另一方面,动员浙江的农民到黑龙江三江平原去租地耕种,自己则不再大规模地发展农业,而是全力投入到工业化中去。

目前,与浙江进行粮食产销合作的地区已扩大到江苏、江西、安徽、山东等十个粮食主产省,采用订单基地、租地经营、收购仓库及设立产加销基地等形式建立了粮源基地150多万亩,种类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等。 运输与储备体系待完善

产销区体系建立之后,从1999年开始,中国粮食跨省流出量开始超过1000万吨,且每年都有大幅度增长。2012年时,全国粮食总流通量已经增加到近3000万吨。

构成这种流通的有三股力量:

一、产销区中储粮系统储备粮轮换;

二、销区掌握的粮源运回;

三、产区粮商自发运输销售。

在这一物流过程之中,传统的储备及运输系统,正在经受多重考验。目前来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粮食现代运输体系尚待健全,铁路运力紧张,水路潜力开发不足。散粮配套差,部分资源还被闲置;

二、主产区粮库的建设水平普遍滞后,一些地方粮食还存储在由简易器材制成的简易露天粮仓里。地区之间粮食产销衔接层次低,产销利益关系不合理,各产区之间、销区之间以及产销区之间还存在区域分割问题,粮食统一市场尚未完全建立,一般的企业难以找到质优价廉的粮食。随着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参与粮食收购的群体增多,粮食流通环节在减少;农户对收获的粮食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进行除杂去水整理,坐观粮价上涨后再出售;

三、地方粮食波动大,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大,储备粮规模小。主产区粮食储备多,成本高。增加了中央储备成本。

“即使国内粮食生产和库存能够满足粮食需求,只要粮食流通体系特别是粮食物流体系出问题,导致主产区或仓储库点的粮食不能按时足额地运到主销区,粮食供求平衡同样会出现大的问题,甚至可能引发市场粮价的骤然上涨和政府乃至社会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恐慌。”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近期表示。

为了缓解这一矛盾,2007年8月时,国家发改委开始制定《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建成全国主要散粮物流通道和散粮物流节点,将全国原粮运输中散粮比例由目前的15%提高到55%,国内跨省流通量中散粮比例由目前的15%提高到55%,国内跨省流通量中散粮流通比例由目前的20%提高到80%,基本实现主要跨省粮食物流通道的散储、散运、散装、散卸和整个流通环节的供应链管理,形成现代化的粮食物流体系,增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应急调控能力。

具体来看,目前首要的建设任务,是建设东北主产区粮食流出、黄淮海主产区小麦流出、长江中下游稻谷流出和玉米流入、华东沿海主销区粮食流入、华南主销区粮食流入和京津主销区粮食流入等六大跨省区粮食物流通道。在此基础之上完善全国主要粮食物流节点,推广散粮运输方式,加强散粮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物流的组织化程度,推动散粮运输技术设备研发和标准化工作。

上述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中国东南沿海码头的散粮接卸中转能力。初步改善东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外运条件,尤其是能够打通“北粮南运”海上通道。

上一篇:乡村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范文 下一篇:温室气体的形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