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行政执法职责范文

时间:2024-03-07 17:51:41

履行行政执法职责

履行行政执法职责篇1

一、不作为行政诉讼案件的特点

1.不作为类型以不履行法定职责居多。在2002年受理的33件不作为行政诉讼案件中,因不履行法定职责而引起诉讼的有24件,占73%;因不履行法定义务引起的有9件,占27%。

2.被诉行政机关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对公民人身、财产权利实现有决定权或保护职责的公安、劳动等部门。在受理的33件案件中,被告为公安、劳动、房管、国土部门的有19件,占57.6%。

3.不作为表现形式多样化。有对当事人的请求明确拒绝履行的,有故意回避或不答复的,也有未在法定期限内履行职责,故意拖延履行的。

4.出现当事人连续起诉数个行政机关。有的当事人先后要求不同行政机关履行职责,在有关行政机关均未答复或履行的情况下,连续起诉不同级别、不同性质的行政机关。

5.集团诉讼所占比重大、参诉人数多。在受理的33件案件中,集团诉讼案件有8件,占24%。如冯伯裕等村民诉常州市国土资源管理局要求履行法定职责一案,原告人数多达77户居民,共269人。

6.案件审理有“四难”,即原告举证难、法定职责确认难、起诉期限确定难、纠纷解决难。

7.原告败诉多。

二、引起不作为行政诉讼案件上升的原因

1.立法上的原因。首先,我国大量的法律、法规未对行政行为的方式、时效等作出明确规定,加之我国国家赔偿法未明确规定行政不作为损害要承担赔偿责任,使得一些行政机关随意不作为。这是不作为行政诉讼上升的一个根本原因。其次,有些法律、法规或规章之间出现规范冲突或管辖权交叉,令行政执法人员无所适从。

2.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一些行政机关执法具有一定的趋利性,对自身有利的就管,而对自身无利的就不管,导致行政执法出现无人管地带。另一方面,一些行政执法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对职权的理解出现偏差,忽视了对一些法定职责的履行;有的行政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缺乏应有的了解,从而对自身的法定职责心中无数。

3.行政机关职能重叠、交叉方面的原因。尽管已经过机构改革,但行政机构的设置仍不尽合理,以致出现分工不清、职责不明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行政机关趋于充当享受权力的角色,而努力排斥需要承担责任的那部分重叠角色;行政执法人员在其所扮演的角色与个人无益或相悖时,在主观上不愿意承担角色责任。

4.监督力度不大也是不作为行政诉讼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实践中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偏重对作为行为的监督,而对不作为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加之行政不作为本身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而不作为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发生又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这也给监督工作带来很大不便。

5.行政相对人因对行政诉讼缺乏了解而盲目诉讼也是此类案件上升的一个原因。

三、遏制不作为行政诉讼案件上升过快的对策

一是努力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务员制度,强化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其积极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的意识,使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内化为行政执法人员的行为准则,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同时,行政执法机关还应配备法律专业人才,增强行政程序意识和依法行政水平。

二是积极推广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制度。目前,我国已有许多城市试行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制度,即将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权交由一个行政机关,如成立行政综合执法局统一行使,从而避免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

三是完善立法,减少法律冲突,拓宽行政不作为的救济途径。首先,应尽快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明确规定行政行为的实施主体、方式和时效。其次,应修改国家赔偿法,明确规定行政不作为损害应承担赔偿责任。再次,应对现行法律、法规进行清理和修改,对于一些需由数个行政机关共同履行的职能,尽可能具体划分各行政机关的职责,或明确职能交叉时各行政机关的职责分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最后,还应修改行政诉讼法,扩大行政不作为的受案范围,规定对行政复议不作为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这样不仅可以解决行政复议不作为的法律救济空白,而且可以督促行政复议机关通过行政复议,解决一部分行政不作为纠纷,从而避免此类案件形成诉讼。

四是在行政机关内部建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规定对因不作为导致相对人损失的,在行政机关内部追究当事者和分管领导的责任,以督促和震慑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

五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要健全内部监督,在行政系统内部设立专门的行政监督监察部门,实行执法与执法监督职能的分离,不断加强行政自控;同时要健全外部监督,建立健全各级人大监督检查行政机关工作制度、行政长官定期汇报制度、专门的行政监督检查机构等,努力从监督机制上预防不作为行政行为的发生。

履行行政执法职责篇2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各行政执法机关(包括省直属机构)、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依法受委托执法的组织(以下统称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行政执法过错,是指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影响行政效率和管理,或者损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

第四条行政执法机关的行政执法过错责任,由市政府负责追究;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过错责任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别由市政府及其所在的行政执法机关负责追究。

市法制办及行政执法机关的法制机构或办公室(以下统称法制机构)分别负责承办市政府及本机关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的具体工作。

第五条因故意或过失,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裁决、行政确认、行政给付、行政检查等行政执法行为的,应当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

第六条本办法第三条所称的“不履行法定职责”,包括下列情形:

(一)不按照规定履行检查、检验、检测、检疫等监督职责的;

(二)实施依申请的行政行为,接到行政相对人的申请后,不按照规定履行许可、给付等职责的;

(三)收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投诉、举报、申诉、控告、检举后,不按照规定履行调查、处理等职责的;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情形。

第七条本办法第三条所称的“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包括下列情形:

(一)主要事实认定不清、证据不足的;

(二)适用依据错误或者违反法定程序的;

(三)超越或者的;

(四)行政执法行为明显不当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的情形。

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重点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

(一)被司法机关已生效的判决撤销、变更、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责令限期履行,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

(二)被行政复议机关已生效的复议决定撤销、变更、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责令限期履行或确认违法的。

第九条行政执法过错责任,由行政执法机关及相应的直接责任人员、直接主管人员(以下统称行政执法过错责任人)承担。

前款所称的行政执法机关,包括初审机关和终审机关;直接责任人员,是指行政执法行为的具体承办人;直接主管人员,是指行政执法行为的审核人和批准人。

行政执法机关以市政府名义作出的行政行为发生行政执法过错的,追究该行政执法机关及其相关行政执法人员的责任。

实施委托执法行为发生的行政执法过错责任,由受委托单位及其相应的行政执法过错责任人承担。受委托单位能够证明因委托行政执法机关原因导致过错的除外。

第十条审核人、批准人变更或者未采纳承办人的正确意见导致行政执法过错的,分别由审核人、批准人承担责任。

因承办人、审核人弄虚作假或者隐瞒真实情况导致行政执法过错的,由承办人、审核人承担责任。

上级或终审机关改变、撤销下级或初审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导致行政执法过错的,分别由上级行政机关承办人、审核人、批准人承担责任。

行政执法机关经领导集体决策程序后作出决定,导致行政执法过错的,参与作出决定的主要领导视为批准人,按直接主管人员承担责任。

法律、法规对行政执法过错责任的承担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一条发生行政执法过错的,应当责令行政执法机关限期改正或者责令书面说明情况;情节严重的,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市政府年度各类综合先进评比资格。

对行政执法机关当年被追究三次及以上行政执法过错责任的,或者行政执法机关近两年内作出的行政行为在当年被追究一次及以上行政执法过错责任的,应当确定其当年度依法行政考核为不合格,且应当取消其参加市政府当年度各类综合先进评比资格。

第十二条行政执法人员发生行政执法过错的,应当责令书面检讨。

对情节较重、损害和影响较大的,应当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离岗培训或者暂扣行政执法证。

对情节严重、损害和影响重大的,应当调离执法岗位或者报发证机关缴销其行政执法证件。

造成国家赔偿的,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责令行政执法过错责任人承担赔偿费用。

已调离原执法岗位或行政执法机关的,不影响对行政执法过错责任人的过错责任追究。

第十三条行政执法过错责任人因过失导致行政执法过错,且能主动消除或者减轻危害后果和不良影响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情节轻微,及时改正的,可以免予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

第十四条行政执法过错责任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

(一)故意或者有重大过失的;

(二)造成国家赔偿的;

(三)阻碍、拒绝对过错责任追究进行调查处理的;

(四)对投诉人、检举人或者调查处理人员打击、报复的;

(五)1年内出现二次及以上应当予以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的;

(六)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可以从重追究责任的情形。

第十五条对本办法第五条至第八条规定的可能需要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的行为,法制机构应当予以立案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分别拟制如下处理意见:

(一)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拟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决定书》;

(二)事实不清楚,证据不充分或者有免责情形或者无行政执法过错行为的,拟制《不予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决定书》;

(三)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作出移送有关机关处理的决定。

第十六条法制机构拟制的《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决定

书》或《不予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决定书》报经市政府或本机关批准后执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决定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一)被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的行政执法机关或者行政执法人员的基本情况;

(二)行政执法过错行为的事实和证据;

(三)行政执法过错责任的认定;

(四)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的依据;

(五)处理决定;

(六)不服决定的申诉途径、期限和方式;

(七)作出决定的机关(盖章)和决定日期

第十七条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建立过错责任追究工作报告制度。在本机关作出处理决定作出后5日内,应当将处理结果报市法制办备案。

行政执法机关对本机关发生的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不按规定调查处理的,市法制办应当督促调查处理。

第十八条行政执法机关及行政执法过错责任人在被调查、处理过程中,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行政执法机关及行政执法过错责任人不服处理决定的,可以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作出决定的责任追究机关申诉。责任追究机关应当自接到书面申诉材料之日起30日内作出复查决定。

行政执法机关及行政执法过错责任人申诉的,处理决定不停止执行。行政执法过错行为一经确认,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应当立即自行纠正。

第十九条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依法依纪应当采取组织处理措施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办理。

构成违纪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根据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对已按本办法进行责任追究的,不影响上述处理程序的进行。

第二十条各地各部门应当每年向市政府报告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工作落实情况。该项工作纳入市政府年度依法行政考核范围。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市法制办负责解释。

履行行政执法职责篇3

行政诉讼判决有几种不同的情形,有些情况下,行政机关不可能成为被执行人,如《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的维持判决,第(四)项规定的变更判决。判决维持被告具体行政行为,原告是判决义务履行的,被告的行政行为得以支持,变更判决,人民法院直接对被告作为的具体行政行为予以变更,被告不再负有履行义务。《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规定的撤销判决应视情况而定,单纯的撤销判决不具有执行内容,行政机关不会成为被执行人;判决撤销并判决被告重新履行的情况下,行政机关负有履行义务,在拒不执行时会成为被执行人。该条第(三)项规定的履行判决,行政机关负有绝对履行义务,当其在判决限定的期限内不予履行法定职责时,应采取强制措施,强制其履行裁判义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七条规定了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和确认合法有效或确认违法的判决形式,对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和确认合法、有效的情况,被告一般不会成为被执行人。在确认违法,并判令被告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或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下,被告行政机关承担执行义务。

《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第三款规定了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的措施:

1、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应当给付的赔偿金,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帐户内划拨; 这条措施适用于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中含有罚款内容,行政处罚被撤销的情况以及行政赔偿案件中,被告行政机关被判承担赔偿义务的情形,此外,对行政机关采取的没收财产等财产性处罚的行政行为予以撤销的,同样适用此执行措施。划拨的方法可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一条的规定。

2、在规定期限内不执行的,从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按日处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

这条处罚措施比照上条处罚措施,属于间接强制措施,通过对被执行人处以罚款而强制其履行义务,称执行罚。采取这种强制措施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对有规定履行期限,且在限期内未履行的,方可适用罚款措施;(2)能够采取划拨方法强制执行的,一般不采取罚款措施;(3)人民法院决定罚款措施时,应当根据行政机关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的具体情节以及行政机关的具体情况进行处罚;(4)每日罚款数额控制在50-100元之间,并从期满之日的次日开始计算,至行政机关履行判决裁定之日止,按日论处。实践中,采取这一执行措施,是为了制裁拒不执行裁判的行政机关,所以应明确告知被执行机关,使其畏于制裁而自动执行,否则起不到震慑作用,仍然对执行无济。

3、向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监察、人事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接受司法建议的机关,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

这条执行措施同样属于一种间接强制执行措施。适用该强制措施应明确:(1)发司法建议是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监察、人事机关,其中上一级行政机关既指某一行政部门所属的政府,也指上一级主管部门;(2)这里的司法建议主要指建议有关机关或部门对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的行政机关的主管人员和主要责任人给予行政处理;(3)由于该强制措施系间接强制措施,发出司法建议后,仍要执行裁判内容。

4、拒不履行判决、裁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履行行政执法职责篇4

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明确提出,纪检监察机关要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中心工作,围绕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明确职责定位,强化执纪监督,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高履职能力。“三转”的提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既为做好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对纪检监察机关履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下面我就如何在“三转”中提升纪检监察履职能力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转变职能、突出主业是提升纪检监察机关履职能力的核心。转职能,关键是厘清职责定位。和行政监察法中明确规定纪检监察机关的主业是执纪监督问责,因此要提升纪检监察履职能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聚焦主业主责。一要整合内设机构。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参照中、省纪委模式,对内设机构进行调整,减少职能交叉,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反腐败工作合力,为突出主业奠定基础;二要清理议事协调机构。把不该管的、管不了的工作交还主责部门,做到履职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从根本上解决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问题。

转变方式、创新理念是提升纪检监察机关履职能力的关键。转方式,关键是科学履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摒弃惯性思维和传统模式,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执纪监督和案件查办工作的方式方法,创新思维理念,完善体制机制,以科学管用的工作手段和途径,更加有效地履行好纪检监察工作职责。一要转变执纪监督方式。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点对象、重要节点等对中央“八项规定”的贯彻执行情况开展高频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坚决正风肃纪,力戒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将监督检查的切入点从“配合”行政部门开展督查,转移到对部门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相关部门抓执行、抓落实,强化“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切实解决以往力量分散、四面出击、监督薄弱等问题。对党员干部违纪政纪、涉嫌违法的行为要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切实解决以往“家丑不可外扬”的问题。二要转变案件查办方式。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结合实际,积极转变工作方式,突出查办案件职能,主动探索案件管理新模式,着力提高办案效率。坚持快查快结、抓早抓小抓源头,牢固树立防患于未然的理念,通过早提醒、早打招呼、早拉袖子,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实行“一案双查”,在严肃查处当事人违纪违法行为的同时,查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积极拓展案源,密切纪检监察与司法、执法机关的办案协作配合,增强办案合力。严格各单位审计报告,对其中发现的问题要一一认真核实,切实解决以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问题。

转变作风、正人先正己是提升纪检监察机关履职能力的保障。转作风,关键是强化素质。一要深化干部作风建设。纪检监察干部的作风问题直接关乎其履职能力。各级纪检监察干部要按照“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带头纠正“”,坚持廉洁自律,严格执行党的各项纪律,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二要强化内部监督管理。对纪检监察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监督、严格管理,严肃查处泄漏秘密、失职渎职、以案谋私以及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等违纪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坚决防止“灯下黑” ,坚决杜绝“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

履行行政执法职责篇5

第一条为强化责任意识,提高行政效能,促进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履职,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省行政程序规定》、《市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领导干部问责是指市委、市政府对各级各部门单位市管领导干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较大、重大损失或不良后果和社会影响的行为,依照本办法对其进行责任追究。

第三条对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公正公平、罚当其责,改进工作与追究责任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市纪委、市监察局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市人大相关委室和组织、人事、财政、督查、法制、审计、等部门依照各自职责权限协同做好有关工作。

第五条领导干部受到问责,同时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由市纪委、市监察局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章问责内容

第六条领导干部在履行工作职责时,不依法依程序科学民主决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实施问责:

(一)不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干部任免、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上主观盲目决策,不集体研究,不按程序办事,或出现严重失误,造成严重影响或较大损失的;

(二)违背科学发展规律,错误决策,造成重复建设、重大人员伤亡,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严重污染,能源资源严重浪费以及其它重大损失的;

(三)其它违反决策程序,造成重大影响或损失的。

第七条领导干部履行工作职责时,执行政令不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实施问责:

(一)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决定、命令的;

(二)不认真执行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命令的;

(三)因履职不当,导致管辖或职责范围内发生群体性、突发性事件,或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四)其他因履职不当,执行政策不力,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第八条领导干部在履行工作职责时,违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实施问责:

(一)违反规定修建、装修楼堂馆所,违反规定购买、更换单位公务用车的;

(二)违反规定干预工程建设、政府采购、产权转让、土地划拨和出让、招投标、金融信贷等活动的;

(三)借招商、考察、学习、培训等名义,变相旅游或违反规定擅自出国(境)旅游的;

(四)擅自驾驶公车的;

(五)其他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

第九条领导干部在履行工作职责时,未认真落实政务公开、优化发展环境的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实施问责:

(一)违规设立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违法实施行政、司法行为的;

(二)不坚持公开办事制度,限时办结制度,服务承诺制度等有关管理规定,贻误工作的;

(三)不落实市委、市政府刚性收费和行政处罚规定的;

(四)在招商引资活动中,故意刁难、拖延,影响项目进程,或导致项目流失的;

(五)对强装强卸、强揽工程、强行阻工整治或处置不力的;

(六)不遵守工作纪律规定,工作时间擅离职守,自由散漫的;

(七)其它不执行市委、市政府有关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政策的。

第十条领导干部在履行安全监管职责时,监管不力,发生安全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实施问责:

(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力,监督管理不严,或防范、整治煤矿等矿山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导致事故发生的;

(二)整治非法生产经营不力,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

(三)对市政府挂牌督办的重大安全隐患整改不力,导致事故发生的;

(四)其他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

第十一条领导干部在履行工作职责时,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措施不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实施问责:

(一)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严重,群众反响强烈的;

(二)巧立名目、滥用检查考核评比,增加基层负担,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对惠农资金不按政策及时拨付,或存在虚报冒领、截留、克扣、挪用行为的;

(四)其他因纠风措施不力,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第十二条领导干部在管辖范围内或履行工作职责时,工作失职、平庸无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实施问责:

(一)领导班子严重不团结或长期不团结,造成不良影响,或领导班子成员连续发生违法违纪问题的;

(二)本地区、本部门工作长期被动落后,在市委、市政府年度绩效综合考评中不合格的,或在政风行风测评中排名最后两位的;

(三)对涉及人民群众合法利益的重大问题能解决而不及时解决,或本地区、本部门存在其他突出问题,不认真解决,社会反响强烈的。

第十三条除本办法所列问责事项外,领导干部有其他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情形应当问责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章问责方式

第十四条问责的方式:

(一)责令检讨;

(二)诫勉谈话;

(三)通报批评;

(四)责令公开道歉;

(五)停职检查;

(六)引咎辞职;

(七)责令辞职;

(八)免职。

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独适用或合并适用。

第十五条根据被问责情形的情节、所造成的损害和影响确定问责方式。

(一)情节轻较,损害和影响较小的,采用责令检讨、诫勉谈话、通报批评、责令公开道歉的方式问责;

(二)情节较重,损害和影响较大的,采用停职检查、引咎辞职的方式问责;

(三)情节严重,损害和影响重大的,采用责令辞职、免职的方式问责。

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问责:

(一)因徇私而故意不履职或不正确履职的;

(二)一年内出现两次及以上被问责或连续两次暗访、督查均有行政问责情形的;

(三)经市委、市政府两次督办,无正当理由仍未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工作任务的;

(四)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五)干扰、阻碍、不配合问责调查,影响公开实施问责的;

(六)打击、报复、威胁、陷害办案人、检举人、控告人、证明人及其它有关人员的;

(七)拒不承认错误或拒不纠正错误的;

(八)有其他应当从重情节的。

第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问责:

(一)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或者挽回影响的;

(二)积极配合问责调查,并且主动承担责任的;

(三)及时承认错误并纠正过错,或者有其它立功表现的;

(四)有其他可以从轻问责情节的。

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免予问责:

(一)情节显著轻微,或主动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未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二)因不可抗力造成难以履行职责或原因复杂、无法认定责任的。

第十九条受到问责的领导干部,取消当年年度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领导干部,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

对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领导干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以及本人一贯表现、特长等情况,由党委(党组)、政府按干部管理权限予以适当安排。

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领导干部,一年后如果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除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审批手续外,还应当征求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的意见。

第四章问责程序

第二十条通过以下渠道反映有本办法第二章规定情形的,由市纪委、市监察局领导批准后进行初步核实:

(一)省级、市级机关及其领导和我市市级领导的指示、批示和通报;

(二)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市纪委委员及党代表提出的问责建议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关问责的议案、提案、建议;

(三)行政监督机关和司法机关、仲裁机构等提出的问责建议;

(四)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线索具体的举报、检举、控告和新闻媒体曝光的材料;

(五)各种评议、测评、考评、考核结果和检查、督查、巡视结果反映的问题;

(六)其它渠道反映的问题。

第二十一条需要启动问责程序的,经市纪委、市监察局主要领导同意,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必要时,可以提请有关部门协助调查。

被调查的领导干部应当配合调查。阻挠或干预调查工作的,调查组可以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程序,提请暂停其职务。

第二十二条适用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一)项至第(四)项问责方式进行问责的,由市纪委常委会或市监察局局长办公会研究,作出问责决定。

适用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五)项至第(八)项问责方式进行问责的,由市纪委常委会或市监察局局长办公会研究提出意见或建议,报送市委、市政府同意后作出问责决定,按以下程序执行:

(一)停职检查的,由任免机关执行。停职检查期限一般为1个月;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时间的,经市纪委常委会或市监察局局长办公会研究,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可以延长1个月。停职检查期满后,由市纪委、市监察局根据其停职检查期间的表现情况,及时提出解除停职检查或进行其它调整的意见,由任免机关按有关程序作出决定;

(二)引咎辞职的,被问责人以书面形式向任免机关提出辞职申请,由任免机关按有关程序作出决定;

(三)责令辞职和免职的,由任免机关按规定办理。

第二十三条问责决定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领导干部作出的问责决定,应当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

第二十四条对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应当制作《问责决定书》,写明问责事实、问责依据、问责方式、批准机关、生效时间、当事人的申诉期限及受理机关等。作出责令公开道歉决定的,还应当写明公开道歉的方式、范围等。

第二十五条《问责决定书》应当自作出问责决定之日起10日内,送达领导干部本人及工作单位。

问责决定机关作出问责决定后,应当派专人与被问责的领导干部谈话,做好其思想工作,督促其做好工作交接等后续工作。

问责情况应告知提出问责建议的有关单位或个人。

第二十六条被问责人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自收到问责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问责决定的机关提出书面申诉。问责决定机关在接到书面申诉后30日内,作出申诉处理决定:

(一)问责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问责方式适当的,维持原决定;

(二)问责认定事实基本清楚,但问责方式不当的,变更原决定;

(三)问责认定事实错误的,撤销原决定,并在一定范围内澄清事实、恢复被问责人的名誉。

申诉处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人及其所在单位。

第二十七条申诉期间,问责决定不停止执行。

第二十八条调查组成员与被调查人员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应当依法回避。调查人员、、,导致作出的调查结论与事实出现重大偏差,致使作出错误问责决定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非市管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需要问责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条各级各部门单位可依照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问责办法或实施细则。

第三十一条党纪政纪及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工作问责,按《市工作问责暂行办法》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由市纪委、市监察局负责解释。

履行行政执法职责篇6

(一)梳理行政执法依据。

1.梳理行政执法依据的工作由各级政府和省级主管部门组织,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具体负责,自上而下进行。上下对口的行政执法部门,省级主管部门要在系统内集中梳理;上下不对口或不完全对口的,以省级部门为主梳理,并协调和指导市、县(市、区)对应的行政执法部门结合本部门的“三定”方案规定,做好上下衔接。下级行政执法部门在梳理执法依据时发现上级行政执法部门梳理的执法依据有遗漏的,应当及时报告,省级主管部门应及时补正。

2.梳理执法依据的范围主要为现行的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涉及行政许可内容的)、国务院部委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根据梳理出来的法律、法规、规章,区别执法职责和权限,按照执法主体或受委托执法组织、具体执法职能、执法标准和执法责任,分类梳理行政执法依据。国家和省政府对有关执法部门职能作调整的,有关部门应一并列入。

梳理执法依据,要按照规范政府共同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规章,本部门为主负责实施的法律、法规、规章和配合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实施的法律、法规、规章,分类排序,列明目录,并按效力层次从高到低排列,做到分类清晰,编排科学,注意衔接,避免遗漏。

3.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由政府行使行政执法职权的,由具体审核把关的行政执法部门按有关法律规范作为本部门的执法依据进行梳理,并在备注中予以说明。

(二)明确执法主体、职责、权限和责任。

各级行政执法部门根据梳理出来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整理并明确界定行政执法主体和行政执法部门职责、权限、责任。各项执法职责和责任要分解落实到具体履行法定职能的内设执法机构和岗位。

行政执法部门要按照主体资格的取得方式、具体行使的执法职能、权限和责任,分别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法律规范逐一列出;依法受委托行使行政执法权的其他行政机关或组织,要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委托执法的法律规范逐一列出,作为界定法定行政主体、法律法规授权执法主体和依法受委托执法组织具体行使行政执法权、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依据。

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确认,因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而无法确认的,由县级以上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商机构编制部门审核确认,报本级政府同意后向社会公布。

具体执法职能分别按行政许可、行政监督、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确认(登记)、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裁决和其他行政行为进行划分。列举以外的具体执法职能统一纳入其他行政行为类。对每一种具体行政执法职能,应区别情形归纳出具体执法事项。

(三)分解执法职权,确定执法责任。

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应根据本单位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的设置情况,将其法定职权分解到具体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并按权责统一要求,明确相应的执法责任。

分解行政执法部门内部的执法职权,既要避免平行机构和岗位的职权交叉、重复,又要有利于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同层级的执法职权要相互衔接,做到执法流程清楚、要求具体、期限明确。

确定执法责任,要根据行政执法部门和行政执法人员违反法定义务的不同情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若干意见》等规定,确定其应当承担责任的种类和内容。

(四)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要求。

各级行政执法部门要根据梳理的执法依据、职能和职权分解情况,以及执法责任、评议考核、责任追究等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实施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

2.本部门实施执法责任制的范围和要求;

3.本部门依法行使的法定职能;

4.履行执法职能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5.内设执法机构及执法岗位的执法职权分解、工作流程和执法责任;

6.内部评议考核的要求、程序和考核结果的应用;

7.内部责任追究的内容、方式和程序。

行政执法部门制定实施方案,要注意与上级部门衔接。组织实施过程中,要根据执法依据变化、机构变更、职能调整等情况,适时调整实施方案。

(五)时间要求和审查程序。

行政执法依据的梳理和行政执法主体、职责、权限和责任的界定工作必须在20*年2月底前完成,由政府法制机构审核后确定,其中省级行政执法部门的依据梳理和职责界定工作应当在20*年2月上旬完成。

行政执法部门内部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的职权分解、责任确定工作必须在20*年3月底前完成,其中省级行政执法部门内部的职权分解、责任确定工作必须在20*年2月底前完成,经本部门法制、人事机构审定后报同级政府法制和人事部门备案。

各级行政执法部门梳理的行政执法依据、职责、权限和责任,以及本部门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经审核确认后要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并报同级政府法制机构备案。.

二、界定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范围和内容

各级政府所属的工作部门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凡依法行使行政许可、行政监督、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确认(登记)、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裁决及其他具体行政执法职能的,都应当按照《若干意见》的规定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

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受委托行使行政执法权的其他行政机关或组织的行政执法责任制,由委托机关统一建立。

国务院实行垂直管理和中央与地方双重管理的部门的行政执法责任制,依照《若干意见》的要求实施;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执法责任制,依照本实施意见的要求实施。

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内容,主要包括梳理行政执法依据、明确行政执法主体、明晰行政执法职能和权限、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完善各项制度、健全评议考核机制和落实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等。各级政府及其行政执法部门要有计划、分步骤做好各项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

三、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一)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

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是评价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检验行政执法部门和人员是否正确行使行政执法职权和履行法定义务的重要机制,也是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重要环节。各地、各部门要根据本地、本部门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制订相应的考核办法。要处理好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和依法行政考核的关系,把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工作与依法行政工作考核结合起来,在依法行政考核中占相当比重,不搞重复考核。

要按照《若干意见》的要求,明确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考核主体。省、市、县(市、区)政府分别负责对所属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执法工作进行评议考核;省以下实行垂直管理或者实行双重管理的行政执法部门,由上级主管部门考核为主,同时应接受所在地政府的评议考核。具体评议考核工作由各级政府的法制工作机构会同监察、人事、机构编制等部门和实行垂直管理的省级主管部门分别负责实施。行政执法部门要做好对内部行政执法机构、执法岗位和执法人员的评议考核工作。各级政府应当根据职责和《若干意见》的要求,积极配合做好国务院实行垂直管理和实行双重管理的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

执法评议考核必须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坚持群众路线,增强行政层级监督实效。评议考核的内容主要是:行政执法的主体资格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行政执法人员是否持有合法有效的执法证件;行政执法部门和行政执法人员是否依法行使执法职权和履行法定义务;行政执法行为是否符合执法权限;适用法律依据是否正确、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是否合法;行政执法决定的内容是否合法、适当;行政执法机关的监督管理措施是否落实;重大具体行政行为是否报送备案;对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整改;行政执法决定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结果及其履行情况;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是否落实;行政执法案卷是否完整、规范,等等。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具体情况和特点,评议考核的内容可以有所侧重。具体评议考核办法由各级政府和省级有关部门制定。

各级政府对所属部门行政执法工作情况的评议考核办法,由各级政府法制部门会同人事、监察等部门负责制定。这项工作应在20*年3月底前完成,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二)建立和落实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

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关键是要落实行政执法责任。要建立和落实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对有违法或者不当行政执法行为的行政执法部门、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应依法追究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省政府将制定统一的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办法,各地、各部门可根据本地、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这项工作由省法制办会同省监察厅、人事厅负责,在20*年4月底前完成。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供必要保障。

推行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是保障行政执法机关行政行为合法、高效的长效机制。各级政府及其行政执法部门都应高度重视,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法制机构的作用,加强力量。各级政府和省级主管部门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同时承担本地区、本系统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责任,切实加强对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组织有关部门骨干力量集中办公,并在人力、物力和工作经费方面给予必要的保障,确保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各项工作按期完成。

(二)加强工作配合,发挥各部门作用。

省法制办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综合协调和监督指导,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省编办、监察厅和人事厅要按照《纲要》和《若干意见》的有关要求以及职责分工,在切实履行各自职责的同时,积极配合省法制办做好有关工作。市、县(市、区)政府法制、编制、监察和人事部门,也要加强配合,根据分工履行职责,按本实施意见的要求落实好各项工作。各级行政执法部门要按照《若干意见》和本实施意见的要求和工作安排,做好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各项工作。

(三)加强监督指导,落实工作责任。

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对建立和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按要求、按计划扎实有效推行。20*年5月,各级政府法制机构要组织对同级行政执法部门落实执法责任制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各项工作是否落实,实施方案是否健全,配套制度是否完善。与此同时,上级主管部门也要加强对本系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并督促有关部门及时纠正,对落实不力或拒不改正的单位,可给予通报批评。

履行行政执法职责篇7

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对于引领全党全国人民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和指导意义。讲话的核心是做到“四个坚定不移”,就是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要求,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丰富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原则。自觉做到“四个坚定不移”,对于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对于推进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贵州工商要把学习贯彻同志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着力在统一思想上下功夫求实效,在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上下功夫求实效,在学习和工作两手抓、两不误方面下功夫求实效。

为全面落实“四个坚定不移”。国家工商总局周伯华局长向全国工商系统提出了“四个统一”的要求,即:坚持监管与发展的统一,正确处理履行监管职责与促进科学发展的关系:坚持监管与服务的统一,正确处理履行监管职责与服务大局的关系:坚持监管与维权的统一,正确处理履行监管职责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系:坚持监管与执法的统一,正确处理履行监管职责与推进依法行政的关系。这“四个统一”把履行市场监管职能与促进发展、服务大局、消费维权、依法行政有机结合起来,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到“四个坚定不移”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法履行职责,对工商行政管理基本职能认识的深化,是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努力做到“四个统一”,必须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坚定不移”的要求,紧密联系工商行政管理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一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牢记职责,不辱使命,切实履行法定职能,尽职尽责加强市场监管,尽心尽力促进科学发展。二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思考问题、谋划工作。三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自觉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作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要进一步增强法制意识,不断推进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

省局党组结合贵州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实际,在进行广泛调研,认真总结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五个摒弃、五个树立”的监管执法新理念。即:摒弃“管”字当头的强势执法思想,树立“人性化执法”观念:摒弃“执法就是执罚”的思想,树立“先教后处”的执法观念:摒弃“限制为主”的把关思想,树立“非禁即允”的准入观念:摒弃“监管就是查案”的思想,树立“适度监管不扰民”的观念;摒弃“随意执法”的倾向,树立“全面履行法定职责、规范执法行为”的观念。“五个摒弃、五个树立”以发展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规范为目的,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监管理念,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结合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实际,深入贯彻总局“四个统一”要求的具体举措。我们将通过践行“五个摒弃、五个树立”执法新理念,更好地体现“发展、服务、和谐”主题。

履行行政执法职责篇8

[关键词] 行政不作为;表现形态;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3)03-0028-06

一、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世界各国行政职能不断发展、扩张,现代国家被称为“行政国家”,国家行政权力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中国作为一个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中的国家,行政权力更是无处不在。对此,中国对庞大的行政权力及时进行了调整和规范,一方面保证了行政管理职能的正常行使,另一方面也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利进行了有效保护。例如,早在1996年中国就颁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有效治理和规范了乱处罚问题,行政乱作为现象明显减少。可是中国法律往往侧重于对乱作为进行规范,而对行政不作为问题则重视不够。对于行政不作为应该如何界定,行政不作为有哪些表现形态及成因,行政不作为应承担何种责任,应采取何种治理对策来预防与遏制行政不作为等等,均缺乏认识、研究和规范,以至于实践中出现了大量的行政不作为现象,引起了群众的不满,影响了政令畅通和行政效率,产生了社会危害。鉴于此,本文拟对当前行政不作为的表现形态、治理对策等问题进行探索,期望对社会实践或对行政不作为的研究贡献涓滴之力。

行政不作为并不是独立的法律制度,这一名词散见于几部行政救济法中,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第11 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6条等①。行政不作为属于行政行为范畴,是与行政作为对应的一种行为。行政行为以所针对的相对人是否特定为标准分为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针对不特定的相对人的一种行政行为,具有普适性,是一种准立法行为,不属于本文探讨的内容。本文所讲的行政不作为是指具体行政行为中出现的行政不作为。

行政不作为的含义,理论界尚没达成共识,存在程序说、违法说、实质说等不同观点。通过分析综合,笔者认为,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具有作为的法定义务,且具备能够作为的条件,但却没有按规定作为或者未完全作为的一种情形或状态。

二、当前行政不作为的主要表现形态

尽管《行政诉讼法》第11条采取列举的方式,列举了三类不作为行为,但是笔者通过对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司法实践中查处类犯罪有关情况的调查并结合其他材料,发现行政不作为的表现形态多种多样,并不仅仅限于《行政诉讼法》所列举的内容。 现将行政不作为的主要表现形态进行分类总结。

(一)行政主体不履行法定职责

第一,在公共安全、公众权益保护、征收、信息公开等重要领域不履行法定职责。近年来,中国某些地区片面追求GDP而忽视了平衡发展,由此出现了许多问题,相关职能部门有时对此视而不见或是对群众的投诉置之不理,致使一些地方长期存在某些危害公共安全和群众利益的情形。例如有的地方出现的损害群众健康的污染事件如铬污染事件、血铅污染事件、癌症村事件等;再如多地出现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如三聚氰胺牛奶、洗衣粉油条、苏丹红咸蛋等;还有生产安全领域出现的重大煤矿安全事故、桥梁坍塌事故等。以上问题说明某些职能部门没有尽到法定的监督监管等作为义务。在征收方面,也存在着许多应收未收的法定职责不作为情形,导致了国家及各级政府财源的流失。例如有的税务机关在税款征收中,未做到应收尽收,税源管理偏松,漏征漏管现象严重。在信息公开方面,主要是该公示的信息未公示。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对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或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信息以及行政机关办事程序等应当主动公开,但事实上很多没有依法公开。

第二,行政主体“以发证代替管理”。当前有许多部门在颁发行政许可证后,对许可后的事项往往疏于管理,形成“以证代管”的局面。这种形式的行政不作为在林业、食品、卫生等行业中表现较为突出。例如2009年山东省泰安市共查处了18个类渎职犯罪案件,其中有13个为林业部门的公务人员,他们的犯罪情节有所不同,但是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犯罪情节——颁发《林木采伐许可证》后就认为万事大吉了,不再履行在采伐过程中的现场监督法定职责,导致了对林木的滥砍滥伐,给国家森林资源造成了重大损失。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6月第29卷 第3期 刘 菊:当前行政不作为的表现形态与治理对策第三,行政职责与民事纠纷重合情形下拒绝履行法定职责。当事人因民事纠纷采取私力救济时,行政主体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在制止非法私力救济方面的法定职责,从而导致不作为。例如2009年河南省辉县郭长城诉该市公安局行政不作为案件就是一件行政职责与民事纠纷重合情形下形成的不作为案例。在河南辉县,因交通事故民事赔偿纠纷协商未果,2008年9月7日上午,王某带人闯入郭长城家中,强行将郭长城家停放的拖拉机头开走;郭长城随即拨打110报警,干警赶到现场时,随王某同去的人尚未走完,但警方直到2008年10月26日才正式组织调查,几个月后警方告知郭长城,车辆被抢走是因王某与郭长城之间存在民事纠纷,应该直接提起民事诉讼,抢车之事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随后,郭长城提讼,要求被告辉县公安局履行法定职责,对王某等人的行为进行处罚。法院认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被告辉县市公安局负有“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本案中,王某带人闯入原告家中强行将车辆开走的行为既侵犯了原告的住宅安宁权,也侵犯了原告的财产权,王某等人的行为扰乱了原告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有关人员应当受到治安处罚……民事责任和治安行政法律责任是不同性质的法律责任,两种责任不能相互代替,辉县公安局以王某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而拒绝让有关人员承担治安行政责任是错误的,从而判令辉县市公安局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对郭长城投诉车辆被抢一事作出处理。②此案说明:当事人因民事纠纷采取不当私立救济,侵犯其他合法权益,公安机关不能以纠纷应由法院处理为由拒绝履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

(二)迟延履行法定职责

迟延履行法定职责主要是指对违法行为查处不及时,包括对已经发生的违法行为发现不及时和处理不及时,导致违法后果呈持续状态甚至不断加重。迟延履行法定职责的行政不作为情形非常普遍,比较典型的是:在城乡普遍存在的乱搭乱建等违法建筑由于处理不及时而导致违法建筑持续存在并不断发生问题;对发生的寻衅滋事、群殴等有关群众人身安全保护方面的迟延出警、迟延制止等行政不作为导致产生各种严重后果等。例如发生在四川省阆中市的李茂润被追杀致残案件和发生在湖南省郴州市的由于警察迟延出警导致的“武疯子”砍杀两村民案件就非常典型。在这两起案件中,公安机关均因迟延履行职责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未认真全面履行法定职责

从司法实践的案例可以看到,许多行政不作为并非完全不作为,而是作为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对各种安全隐患的管理和监督作为不到位。行政主体的公务人员在巡查管理过程中已经发现安全隐患,对相对人也提出了一定的整改要求,但在隐患没有消除的情况下,未进一步采取监管措施,从而导致人身财产的巨大损失。例如山东省东平县庞某等案就属于未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导致的犯罪。2008年7月11日,东平县斑鸠店镇芦屯石料厂采石厂职工卢某驾驶铲车在碎石机作业区弯道处垂直坠入路侧石塘坑后死亡,经查,该起事故的原因是由于该作业区中的道路存在安全问题,且无任何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措施。负责安全监察的相关责任人庞某等三人在检查时发现了该隐患,也口头提出要求设置安全标志、警示标志和防护措施等要求,但采石厂只设置了警示标志,未添加任何防护措施,对此,庞某等三人未对该隐患提出其他督促和整改意见,致使安全隐患长期存在,造成一人死亡。2009年,庞某等三人因未认真全面履行法定职责被东平县法院判决为罪。③

(四)对行政相对人申请不予答复或逾期答复

这种行政不作为情形发生在依申请的行政行为中。所谓依申请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只有在行政相对人申请的条件下方能有所作为。依申请的行政行为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其最为典型的行为就是行政许可,当然还包括行政给付、行政确认、行政奖励等。不予答复方面,主要是指对一些具有许可权的机关,对于当事人的申请,既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不同意,使得相对人的利益处于不确定状态,严重影响了相对人的利益,这时该行政主体就构成了行政不作为。例如相对人在向公安机关提出办理特种行业许可证的申请后,公安机关治安行政部门必须在法定期限内做出答复且告知相关事宜,不予答复即构成公安行政不作为。逾期答复方面,主要是指行政主体对申请人提出的申请,没有在法定或合理期限内做出答复,但是在相对人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等救济措施后,行政主体才给予答复的行为。这种情形下虽然行政主体最终做出答复,但由于已经超出法定期限,已经处于一种违法状态中,也属于一种行政不作为。当前对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不予答复或逾期答复的行政不作为比较多的是发生在信息公开、公安、林业、劳动、土地等领域。

(五)针对行政相对人的申请要求作为不到位

实践中有些行政主体针对相对人的申请启动了程序,但没有作为到位。作为不到位表现为进行了部分程序,履行了部分职责,但是整个程序和职责没有履行完毕。例如在相对人要求信息公开事务中,只公开部分信息;在相对人要求行政确认中启动了程序,做了一定的调查工作,但迟迟不予行政确认等。例如在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塔市村委大塘村民小组诉海南省海口市政府不履行土地争议行政处理案中,政府自2005年接到申请,也向双方送达了相关手续,召开了协调会,双方也进行了答辩,但迟至2008年还未做出处理[1],远远超出了司法解释规定的60日期限④,相对于相对人的申请而言,海口市政府的作为不到位。

(六)违法设置“土政策”导致的对行政相对人申请的拒绝履行

在地方政府或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与上位法冲突时,易导致行政主体不履行法定职责的不作为。基于方便管理、细化落实法律要求或利益的需要,有时地方政府或部门往往制定一些规范性文件,俗称“土政策”,这些文件在落实法律规定、推进地方或部门管理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也有个别规范性文件与上位法抵触。在此情形下,隶属于地方或部门的行政部门往往倾向于执行这些“土政策”,从而出现行政不作为的现象。如深圳樵彬诉申领驾照不受理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广东省公安厅、交通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工作的通知》属于违反上位法的滥设许可条件的行为,深圳市车管所对樵彬申领驾照不受理属于适用法律错误,构成了不作为。[2]再如,F省P市《关于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控制初中辍学的决定》中规定:“乡镇、村和教育、劳动、工商、公安、民政、土地等部门对未取得初中毕业证书的青少年不得开具劳务证明,不给予办理劳务证、结婚证、驾驶证等,此项规定就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产生了抵触,如果该市有关行政部门执行本市的决定的话,就极有可能出现行政不作为的情况。

(七)不按约定履行行政契约或行政承诺中的行政义务

尽管目前对行政合同的性质存在很大争议,但行政契约所创设的行政主体的义务都是客观存在的。在司法实践中,行政主体不履行此义务也常被认定为行政不作为,但行政契约或承诺能否成为不作为的义务来源不可一概而论,如果该承诺是在法定权限内,行政主体如果不履行行政承诺,就构成行政不作为。例如郭伟明诉广东省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不予行政奖励案,法院认为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指定和的有关违法行为奖励办法属于规范性文件,也是政府的公开承诺,应严格遵守,相对人的举报行为符合规定时,应遵循诚信原则给予承诺的行政奖励,否则就是不作为。[3]

三、预防与遏制行政不作为的对策与建议

(一)统筹规划,科学设置政府职权职责

当前中国行政机构的设置模式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建国初期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虽然近年来在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中初步建立了职能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框架[4],对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人员编制等进行了界定,但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尚不够匹配,政出多门、职权职责交叉不清的情形依然存在,这是导致行政不作为的一个体制性原因。例如,这些年食品安全堪忧的背后就有行政权力配置不合理、职权职能交叉不清的体制性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4条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这样的权力配置易导致行政不作为:一是食品的链条大于生产、流通、餐饮链条,该条款在食品监管职能设置中没有覆盖食品全部环节,客观上让人感觉政府缺乏作为;二是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环节分别由不同行政部门行使监管责任,而不同行政部门之间缺乏监督管理的衔接制度,有时,各部门对不同环节的界定有模糊或不同认识,就使得不同行政部门在对同一种食品进行监管时不能做到无缝衔接式监管,甚至还会产生相互推诿的情况。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不同行政部门在食品监管方面各管一段的权力配置模式不合理,易导致行政不作为,出现监管脱节。鉴于此,中国新一届政府已经将食品监管职能进行了合理整合,将生产、流通、餐饮各环节的监管统一归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笔者相信,这种整合将会提高食品监管的效果。

因此,预防与遏制行政不作为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要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根据当前中国国情,对行政权力进行全面统筹规划,科学设置并合理配置政府职权职责。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各项决议。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2013年3月18日,主持召开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会议在研究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将方案内容分解细化为72项任务,逐项明确了相关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整合规划了部分部门的职能;会议就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方面做出部署,减少和下放一批投资审批事项,整合房屋、林地、草原、土地登记的职责等,逐步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5]笔者认为,这些举措有利于对行政权力合理配置,有利于从根本上减少由于权力设置不合理带来的行政不作为现象。

第二,要针对实践中行政不作为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本着逐步推进、循序渐进的原则,整合并划分相应行政部门的职权职责,逐步避免行政职权交叉与职能重叠。

第三,随着改革的深入,在条件成熟时,应该从全局角度,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对行政权力进行全面统筹规划,从整体行政权力设置与经济基础更加匹配角度,科学设置政府的各项职权职责,杜绝行政不作为的行政体制性根源。

(二)尽快制定全国性行政程序法典

行政不作为的核心含义是“应为而不为”,主要是指行政主体没有按照法定程序履行其应尽的法定职责。基于社会管理需要,行政权力繁杂易变,因此,用一部法典来规范并明确各项行政职责难度较大,但是各种不同的行政职责却可以抽象出一致的行政运作程序。如果有明确而具体的行政程序,不仅有利于监督行政权力的运行,更有利于行政相对人在遇到行政不作为时维护自身权益。因此,明确、具体、统一的行政程序制度是遏制或减少行政不作为的有效举措。早在1986年,行政法学界就倡议进行行政程序立法,但由于长期以来的行政权优势地位及传统的“重实体、轻程序”观念的影响,中国至今缺乏普适全国的行政程序法。随着法治政府的推进,地方性的行政程序立法的探索却生机勃勃。2008年湖南成功制定了本省的行政程序规定,并在实施中取得了良好反响;四川省凉山州通过了《凉山州行政程序规定(试行)》,成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率先立法的第一家;汕头市在经济特区中率先了《汕头市行政程序规定》;《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也于2011年5月25日通过。地方性的行政程序立法起到了先行先试的作用,在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预防行政不作为方面正在显现出良好的效果。但是地方性程序立法毕竟仅在地方区域内实行,形不成全国统一的按统一程序办事的氛围,有些垂直执法单位难以统一执法程序;另外,各地地方性立法虽各有千秋,但也影响了行政程序的规范划一。因此,应尽快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从法律制度层面预防与遏制行政不作为。

(三)完善对行政不作为的诉讼救济制度

行政诉讼属于行政系统外的司法监督,对行政相对人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救济渠道,但目前的行政诉讼制度设置中,难以实现对行政不作为的救济。一方面,中国的行政诉讼法制定于1989年,受限于当时的环境和认识,行政诉讼法虽然列举了部分行政不作为属于可诉范围,但过于粗疏,对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类型的行政不作为的受理和处理缺乏规定;另一方面,与行政诉讼法配套的国家赔偿法缺乏有关行政不作为导致的损害及损失方面的赔偿规定,此种情况导致的后果就是即便行政相对人能够胜诉,也难以得到实质性经济利益。缺乏实质性利益的诉讼打击了行政相对人通过行政诉讼维护自身权益进而监督行政不作为的积极性,影响了行政诉讼对行政不作为的司法监督效果。因此,要健全中国行政不作为诉讼救济制度,必须对现有法律加以完善,明确并扩大对行政不作为给行政相对人造成损害的救济范围,明确并提高救济幅度,切实加大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利益的力度,进而达到行政权力正确行使的目的。

(四)完善行政执法管理制度

第一,打造对“依法有为者”有利的制度环境。造成行政不作为现象的另一个原因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心理。长期以来,我们的制度侧重于对“乱作为”进行处理,而对“有为者”缺乏奖励制度,影响了执法人员依法作为的积极性。对此,笔者认为,应该建立或完善对尽职尽责、依法行政、成绩突出的执法人员给予相应奖励的制度,并将此作为干部任用、升迁的重要依据,形成“有为者上,不为者下”的良好环境,调动执法人员依法履职的积极性。

第二,建立公平的执法标准制度。当前,基于地方经济指标的考虑,各地政府或多或少存在片面追求GDP的倾向,有时为了保护个别纳税大户,在行政执法中存在给予法外开恩的现象,例如车辆违法不罚款不扣证等。这样的行政保护不仅涉嫌违法,对其他行政相对人也是一种不公正的待遇。笔者认为,地方经济发展与执法公正严明并不矛盾,从客商的长期发展来讲,公平的执法标准能给其带来更好的发展预期。因此,建立公平的执法标准制度既能保障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又能有效减少行政不作为现象的发生。

第三,加强对行政不作为的责任追究力度。除了积极引导行政主体和执法人员依法履职外,还应该切实使不履行法定职责者感觉到沉重的责任,以督促行政主体及工作人员依法履职。一是,应制定对行政不作为进行处罚的制度;二是,修改国家赔偿法,明确行政不作为要承担的法定赔偿责任;三是,要切实解决司法实践中犯罪轻刑化问题。充分认识到行政不作为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危害,本着罪刑相适应的原则,适当提高对罪的惩治力度,切实督促行政主体及执法人员认识到行政不作为的严重后果。具体而言,解决犯罪轻刑化问题,当前可以在中办发[2010]37号文《关于加大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违法犯罪工作力度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司法解释,通过刑法的威慑力起到预防与遏制行政不作为的效果。

(五)强化政府工作人员的依法履职意识

近年来,中国在依法治国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某些政府执法人员头脑中仍存在一些有违法治的思维,如“法律手段论”、“权大于法”等,体现在工作中就出现了不履行法定职责、不按程序办事、以言代法等执政陋习,甚至出现了个别地方政府用“红头文件”否决生效司法裁定的情形。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笔者认为,当前要解决行政不作为的问题,不仅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也要使具体从事执法工作的行政执法人员养成依法履职的法治思维模式,每个在执法岗位上的工作人员都要学法、知法,并按照法律要求运用手中的行政权力,切实培养执法人员的依法履职意识。

(六)完善监督制度

当前,针对政府的监督制度很多,有党委的纪检监督、人大的权力监督、检法的司法监督以及政府的行政监察、行政复议和审计监督,还有舆论监督、人民群众监督等。这些监督制度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监督实践中的联席会议等形式,体现了一定的人治色彩,也弱化了各项监督职能;第二,监督职能存在交叉和冲突,难以顺畅、有序落实各项监督;第三,行政系统内的自我监督,常因地位受限而导致监督流于形式;第四,许多监督措施缺乏可操作性。这暴露了中国在监督体系及制度方面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各项监督职能,理顺并科学合理分配、界定各项监督权力,形成各监督主体既能够各负其责又能够形成合力的监督体系和制度,真正发挥监督作用。

注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 (四)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 (五)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六)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6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八)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九)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十)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的。”此处仅罗列了几种可诉的行政不作为现象,并未对行政不作为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

② 参见最高法院行政审判庭《中国行政审判案例》,第2卷,第54号案例,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

③ 参见《山东省东平县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09)东刑初字第30号,东平县人民法院,2009年。

④ 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9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参考文献]

[1] 郭刻盛.行政不作为案件不以原告曾提出申请为条件——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塔市村委会大塘村民小组诉海南省海口市人民政府不履行法定职责纠纷案[M]//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厅.中国行政审判案例:第2卷.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7177.

[2] 卢强. 深圳市民樵彬挑战驾考垄断第一人[N].杭州日报,20071219(21).

[3] 伍建卿.行政机关应严格履行公开承诺——郭伟明诉广东省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不予行政奖励案[M]//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厅.中国行政审判案例:第2卷.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231236.

[4] .政府工作报告[N].光明日报,20130319(2).

上一篇:初中学生帮扶计划及措施范文 下一篇:征求意见的要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