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内部控制的监督职能范文

时间:2023-12-01 17:08:18

履行内部控制的监督职能

履行内部控制的监督职能篇1

(北京农商业银行 北京 100020)

摘要:作为涉及公众利益的特殊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对其内部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具有特殊要求。监事会作为内部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有效地履行监督职责,对于确保商业银行合规运营、稳健发展,维护好股东、广大存款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23家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为分析样本,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设计,并提出了提升商业银行监事会履职有效性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监事会;运行评价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1-0097-03

作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监事会的作用日益凸显,也受到监管机构、专家学者、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如何对监事会的履职效率进行评价,对于改进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23家不同规模商业银行监事会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监管要求及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实际,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并提出了提升商业银行监事会履职有效性的改进建议。

一、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

(一)样本选择

为了使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能更客观、科学的反映整体情况,本文选取了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以及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重庆农商银行、上海农商银行等农村商业银行在内的23家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监事会为研究样本。经统计,截止2013年末,样本机构的资产规模与净利润分别占研究对象总体的81.68%和82.03%,研究结果能够较好的反映总体情况。

(二)研究假设

监事会履职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为了便于定量研究,假设监事会下设委员会的数量、外部监事专业背景、会议次数、履职覆盖面、监督检查次数等指标与监事会运行效率具有正相关关系,即上述指标值越大,监事会运行的效率越高。

(三)研究方法

为了将影响监事会运行效率的多种因素归集为几个主要评价指标,本文采用了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 FA-PCA 综合评价模型来对数据进行处理。FA-PCA 综合评价模型是基于因子分析的指标分类优势和主成分分析对第一主成分的排序优势构建的,具体操作过程为:首先用因子分析对原始指标数据进行分类并自然赋权,即以因子分析配合旋转(一般采用 Varimax,方差极大化旋转)最终确定指标的分组。这样将原来的多个指标划分为几个“高度相关指标组”,每一个指标组对应一个因子,并且组内指标相关度很高,组间指标相关性较弱。同时按每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所选因子的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该指标组对应的权重,形成自然赋权;其次用主成分分析结合数据对各指标组求其对应的第一主成分值,即从各指标组数据的相关矩阵出发,求得研究对象对应于这一指标组的第一主成分得分,最终的计算结果是对每个指标组可求得每个研究对象的第一主成分值;最后结合因子分析提供的每个因子的自然赋权构建综合评价函数,将由主成分分析提供的每个研究对象的每个指标组第一主成分的得分带入综合评价函数,对每个研究对象进行综合评价。

二、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

由于数据来源主要为各家商业银行2011-2013年年度报告,为了使数据满足实证分析要求,数据选取在保证截面数据量的同时,增加了时间序列数据的选取。同时,结合信息的可获性,选取以下指标作为统计指标。

(二)数据统计检验

FA-PCA 综合评价模型对数据的适用性有相关要求,本文采用KMO(Kaiser-Meyer-Olkin)方法对统计量进行适用性检验,经过检验,结果见表1,KMO检验值为0.645,较为适合做因子分析。

(三)方差分析及因子提取

以23×14阶矩阵为分析样本,借助spss统计软件中的FACTOR过程,可得到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及贡献率、初始因子载荷矩阵。为了更清楚地分析所选指标与各公共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对公共因子命名,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极大化正交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2)

(四)主成分因子命名。

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将选取的 14个初始指标按照各自在每个公共因子上的载荷大小归类,并根据每个公共因子内多数指标代表的意义对其进行命名,分析出现阶段评价监事会运行的5个主要指标(见表3)。包括:勤勉履职因子,主要评价监事会审议议案、履行监督职责的勤勉程度,该指标是评价监事会履职是否有效的首要标志。监督方法因子,主要评价监事会履职方法的多样性,采用的履职方式越丰富,运行的效率越高。外部监事履职能力因子,在职工监事与股东监事作用发挥不够的情况下,外部监事与公司不存在影响其独立判断的因素,其数量、专业背景以及对任职委员会工作的推动力度,对监事会整体的履职有效性具有重大影响。专门委员会运行效率因子,作为监事会履职的组织载体,委员会作用发挥的大小,决定着监事会的运行效率。组织分工因子,下设更多的委员会,更为细化的工作分工,为监事会有效运行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五)结果分析

通过对商业银行监事会运行效率总得分与商业银行经营利润情况进行相关分析,发现相关性很弱,结合定性分析结果,目前监事会对公司经营管理的提升作用仍旧不明显,作为公司治理主体的监事会的监督作用发挥还不够。

从不同规模商业银行总得分情况看(见表4),国有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监事会在运行效率上高于其他规模的商业银行,城市及农村商业银行监事会的履职成效较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监事会相比,差距很小,甚至部分监事会的运行效率高于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由此表明,商业银行的规模对监事会的运行效率影响微弱。监事会的履职状况主要取决于该机构公司治理意识的强弱与公司治理环境的优劣。

从公共因子得分情况看,勤勉履职因子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得分较高,说明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监事会在审议议案数量、组织开展监督检查次数方面优于其他机构,这得益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股权多元化、受银监会、证监会双重监管、公司治理机制相对完善等因素。监督方法因子上,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平均得分最高,这主要是由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监事会借助于强大而健全的信息科技系统,采用了非现场检查、非现场监测、监督信息系统等多样化的履职方式,有效提升了履职效率。外部监事履职能力因子方面,城市及农村商业银行平均得分较高。主要原因,一方面外部监事人数占比为30%,而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为23%,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为20%。另一方面,城市及农村商业银行外部监事中48%的具有企业管理经验,有利于监督检查工作。专门委员会运行效率因子上,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平均得分高于其他规模商业银行。从实际统计结果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监事会专门委员会每年平均召开会议8次,高于其他规模商业银行2-3次,履职覆盖面为85%,也高于其他规模商业银行。从组织分工因子看,城市及农村商业银行监事会得分较高,这些银行监事会普遍设立了2个专门委员会,部分商业银行监事会设立了2个以上的专门委员会,如重庆农商行设立了履职尽职监督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内控评审委员会等四个委员会,分工更加细化。

三、对策建议

经过上述分析,商业银行监事会运行效率受到情况主要受到勤勉履职程度、监督方法、专门委员会运行等因子影响。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实际,建议采用以下措施予以改进。

(一)完善制度体系,夯实履职基础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监事会履职的基础与保障,我国商业银行监事会制度体系构成简单,实操性不强。各家银行监事会应结合现有的履职环境,制定完善工作制度,夯实履职制基础。

(二)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机制,确保监督知情权

一是要完善监事会与董事会、高级管理层信息沟通制度,规范信息报送的内容、程序、时间,建立信息报送机制,增加监督信息获取量。二是制定有关信息收集、加工、处理、报送工作细则,推进经营管理信息处理规范化、适时化与持续化,确保监事履职信息获取质量。三是定期向监事报送经营管理信息,使监事充分了解公司重大事项,为履职监督职责提供信息支持。此外,要充分保障外部监事的监督知情权,充分发挥外部监事的作用。

(三)做强下设机构,提升委员会运行效率

一是推行主任委员负责制与委员会秘书制,细化、明确主任委员工作内容,强化委员会秘书工作协助职责,并加强监事履职激励约束机制,通过机制保运行。二是充分发挥内部委员业务强、情况熟的特点和外部委员经验足、理论深的优势,提高委员工作参与度,依靠委员提效率。三是整合内、外部监督资源,加快监督队伍培育步伐,为委员会履职提供工作抓手与人员保障,借助外力上水平。四是建立健全监事会专门委员会与董事会专业委员会间的沟通联络机制,及时了解情况,反馈问题,强化沟通促合作。五是及时向委员会报送监督信息,组织委员到基层巡视,确保委员会履职知情权。

(四)充实履职内容,提升履职全面性

全面履职是保障监事会履职效率的重要保障,针对目前商业银行监事会履职全面性不高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改进措施:一是表内授信业务检查,要从授信管理制度执行拓展到贷款风险分类、贷款集中度、关联交易贷款、个人授信等;二是财务检查,要从财务制度执行检查拓展到对营业收入、成本、费用、减值准备等财务管理情况的检查;三是内控制度检查,要从信贷资产内控制度执行情况拓展到非信贷资产内控制度执行情况;四是风险控制情况检查,要从信贷风险控制拓展到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控制情况;五是履职检查,要从指标完成、议事决策等定性检查拓展到以指标计算的定量评价。

(五)多策并举,提升监督专业水平

在监督选题与重点把握上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增强监督目标选择的专业性与准确性,避免选题不准产生的监督表面化;在监督载体上,要充分利用内审机构及外部中介机构开展监督检查,提升监督检查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在监督方法上,将听取汇报与深入基层巡视调研相结合,通过寻找差距,发现深层次问题,提升问题挖掘的客观性与专业性,避免意见建议缺乏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在监督资源优化上,要整合监事、内审机构、外部中介机构、专业人员等监督资源,加快专业化监督队伍培育工作,为提升监督专业化水平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 杜兵.试论城市商业银行监事会治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2.(28).

履行内部控制的监督职能篇2

财务治理作为公司治理的一个核心子系统,指的是通过一定的财务治理结构安排,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以形成一种科学的财务约束机制和相互制衡机制,(林钟高,20041。财务治理的目的是协调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和权责关系,以保证企业财务行为的合理性、科学性、效率性和规范化。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安排,形成有相应的财务治理行为主体,不同的财务治理行为主体也就造就了不同的财务监控模式。

众所周知,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有“一元制”和“二元制”两种模式,因此。构成财务治理行为主体的也就有“一元制”下的“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层”三个层面以及“二元制”下的“股东会、监事会、董事会和经理层”四个层面两种形态。相应地,财务治理的内部监控模式,从理论上来说也就应该分为“三层次”监督和“四层次”监督。但财务治理的监控实践却不是这样,而是多为“三层次”,即“一元制”下的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机构和财务部门,“二元制”下的监事会、内部审计机构和财务部门。我国是“二元制”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但由于实践中监事会形同虚设,所以又引入了“一元制”公司治理结构下的以独立董事为主的“审计委员会”制度。这样就形成了我国现阶段的“四层次”监控模式。但由于法规建设的滞后和不完善,公司内部的监督层次和监督职责范围没有理顺,使改革期望的作用没能得到很好发挥。

笔者认为,企业内部财务监控机构职责的安排要跳出现有规定的公司治理模式约束。从世界范围看,无论是“一元制”,还是正规或非正规的“二元制”,在实践中都出现了问题。同时,我们还要明确,公司治理无论你怎么安排,其最主要目的还是在于监督或控制以维护所有股东及相关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因此不能寄希望于通过独立董事制度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何况,我国的独立董事们都是兼职且多是某一领域或方面的理论专家。基于这种认识以及关系理论,对我国公司内部财务监督层次的职责安排作如下探讨。

一、监事会的监督职责构建

监事会是公司内部的最高监督机关,负责对第一层次关系的审查监督,因而它向股东大会报告工作,向全体股东负责。新修订的《公司法》对监事会的职责规定为7个方面,但公司法的上述规定是在没有建立审计委员会情况下制定的,建立了审计委员会后,考虑到审计委员会的建立目的和避免与其职责重叠,监事会的职责应作适当调整。具体可调整为四个方面:一是监督审计委员会的人员聘任和职责履行质量;二是稽核审查董事会预提交股东大会的对外财务报告和利润分配预案;三是对公司董事会成员(包含独立董事)履行职责的合法合规性进行日常监督;四是赋予特殊情况下的外部审计机构聘请权。监督对象的重心应该是审计委员会的职责履行和公司的财务报告。

(一)监督审计委员会的人员聘任和职责履行质量

“审计委员会”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发挥过重大作用,但并不是有了审计委员会,公司财务就一定不会出现问题,美国的实践已经证明。我国“审计委员会”才处于起步阶段,加上工作环境、工作经验和人员大多是外部独立董事等因素影响,其作用和职责履行情况就可想而知。因此,监事会作为公司内部的最后一道监督环节,对审计委员会监督显得非常重要。监事会对审计委员会监督,不仅要对其进行业务职责监督,也要对其人员的来源和质量进行监督,防止出现另一种形式的“内部人控制”现象。由于审计委员会成员大部分是独立董事,他们参加一切董事会的会议和重大决策,因而,监事会通过监督只要能够保证审计委员会有效、客观、诚实地履行职责,监事会的基本监督目标就实现了。所以,应作为监事会的首要职责。美国“审计委员会”制度是世界上最为健全的国家,但为什么财务造假案件还是存在?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审计委员会的制衡监督不够。

(二)稽核审查董事会预提交股东大会的对外财务报告和利润分配预案

监事会建立的主要目的是要保证公司经济活动在国家法规和公司章程约束下健康运行,维护包括中小股东在内的广大股东的利益。股东利益根本上来说就是投资收益,微观到一个公司,就是该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最终财务成果以及财务成果的分配政策。公司的财务成果是通过会计资料体现的,会计资料上体现的财务成果是否真实、可靠,披露的相关信息是否全面、客观,对股东利益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影响很大。所以,监事会只要做到使公司财务信息真实可靠,利润分配方案合理合规,实际上也就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广大股东的利益。

(三)对公司董事会及其成员(包含独立董事)履行职责的合法合规性进行日常监督

董事作为“经济人”也有“利益”驱动问题,因而履行职务时在一定情况下,也可能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现象。董事的上述行为如果衍生为“董事会”行为,对公司的危害往往是战略性的而且是隐蔽性的,中小股东利益就更难保障。因此,监事会还应对董事会成员履行职责的合法合规性和董事会重大决策的合乎章程和股东大会决议情况进行日常监督。在监督过程中,如发现董事行为或董事会的决议违法、违规或违背公司章程等,可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进行处理或纠正,在提议无果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向证券管理机构及其他有关部门报告。根据受托关系的层次性和责任理论,监事会不应对公司总经理的具体职责行为进行具体监督,它应由董事会及其领导下的“审计委员会”执行。

(四)特殊情况下有权决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本公司临时的外部审计机构

具有“经济警察”光荣称号的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在实践中不少却扮演了不光彩的作弊角色,就连世界上最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安达信公司”都帮着自己的客户进行财务造假,这不能不引起深层次的思考。因此,监事会为了广大股东的利益,为了公司的利益,还应对公司聘请的外部审计机构有关情况进行监督。监督的内容主要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督促公司对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制度性的轮换;二是发现外部审计机构与公司有合谋作弊造假情况并责成审计委员会改正而无效后,有权决定另聘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审计工作。但这只能作为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授权,一旦公司走入正常,外部审计机构的聘请仍应由审计委员会决定,否则会造成职责矛盾,反而不利于监督。另外,为了保证上述各项职责的很好履行。监事的“权威性”、“独立性”、“专业素

质”和“约束处罚措施”很重要。

二、审计委员会监督职责构建

设立“审计委员会”应为解决第二层次的关系监督问题。在这一层次的委托关系中,由于总经理是直接的业务执行者,因而董事会与总经理两者在信息获取上也是不对称的。因而,董事会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即“审计委员会”来评价总经理的业绩,并保证公司公布的财务信息和有关业务信息的充分可靠。从这个角度讲,审计委员会是对董事会负责。但作为财务监督的职能部门,还应向监事会报告工作,接受监事会的再监督。关于审计委员会的职责,《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54条规定了5个方面,但笔者认为由于“审计委员会”的性质以及成员构成,决定了它没有时间(在建立有内部审计机构的情况下,实际上也没有必要)去进行全面性、经常性和一般性的财务监督,监督的主要对象应是总经理履行职务时经济行为的合法合规性,公司财务报告的客观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以及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程度及其有效性。其具体职责根据审计委员会的性质和在有监事会的条件下,应对证监发[2002]1号文的规定作适当调整,主要可安排为:一是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实施和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质量;二是独立聘请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三是检查审核公司各个会计期间的财务会计报告及其披露;四是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五是审查总经理经营公司的适度性。

在上述的五项职责中,加强对内部审计的检查监督应作为中心任务。

第一,内部审计的性质、组织机构和职能决定了内部审计人员既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又了解公司的内部控制,还具有相对独立的组织地位,因而可以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活动作出客观的评价。这样,审计委员会可以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的资源优势,更好地履行职责。

第二,是由公司组织管理体制决定的。在公司的组织结构中,内部审计机构是公司行政系统的一部分,在日常的活动中服从于公司管理当局的指挥。这就形成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角色混同的矛盾现象,当产生某些利益冲突时,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就会难以保证。独立性是保证内部人员客观、公正或免除偏见地从事审计活动的先决条件,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陈汉文,1994)。由审计委员会来对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能够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进而确保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审计委员会对内部审计的检查监督主要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部审计制度;二是年度和专项审计工作计划;三是年度和专项审计工作报告。

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的一种独立的组织形式,应为常设的监督机构。因此,在人员构成上除独立董事外,还应配有专职审计人员。为了保证该审计人员独立有效地开展工作,公司章程中应为此单列一项并在管理上明确为由董事会聘用。

三、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职责构建

在上市公司内部,董事会将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委托给总经理,总经理实际上做得更多的还是企业层次上的宏观管理,是公司的日常经营决策。因此,公司具体的日常经营管理是由总经理根据企业目标分解委托给各职能部门经理(或各副总经理)负责的。为了保证总经理目标高质量实现,需要设立由总经理领导并对总经理负责的内部审计机构。对于我国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模式,目前理论界的主流意见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为隶属于总经理;第二种是设在监事会;第三种是由董事会或由独立董事为主的审计委员会领导。单从监督角度以及内部审计机构的权威性、独立性上看,当然后两种要好。但现代内部审计已经不仅仅是对公司的财政财务等的合规性监督,而是发展成为参与风险管理和治理过程。

根据内部监督层次性特点和我国绝大部分上市公司股权比较集中,容易产生“内部人控制”的现实,笔者赞成内部审计机构在行政上接受总经理领导,但在业务上应接受审计委员会指导,并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接受审计委员会的监督。关于其职责,审计署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安排了七条,从那7条看,审计署制定内部审计机构工作职责的时候考虑了与“审计委员会”工作职责的分工协调问题,因而,对分层设计上市公司财务监督主体职责的时候基本上是适用的,但从适应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一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要求以及公司内部各监督主体监督内容的衔接和完整性来说,应再增加一条,即对会计部门工作质量进行监督评价。另外工作重点应该是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风险管理进行评审,其中又应以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中心。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无论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方面,还是在保护企业各利益关系人的权益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是会计机构起着重要作用,而会计机构的独立性是影响内部会计控制职能发挥的重要因素,由于现实中会计机构连基本的独立性都谈不上,因而,监督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

四、财会部门的监督职责构建

财会部门是一个特殊的监督层面,在四个监督层次中也只有它肩负着双重责任,既是会计信息的生产主体,又是会计信息生成源的监督主体。这两种身份也决定了财会监督既是企业内部最基础的监督,最前沿的直接监督,又是独立性和权威性最弱的一个层次监督。财会部门作为会计信息的生产主体决定了其监督的重要性,可以说其监督效果直接影响公司对外财务报告的质量和公司的监督成本。财会部门作为在公司经理层领导下的一个职能管理部门,是无法真正实现对公司层面的经济行为进行合法性、合规性监督的,其监督职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在处理经济业务时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财会制度、法规来实现的。因此,它的监督对象应该是企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会计业务。财会人员的工作产品,即会计信息质量如何会计本身是无法监督的,认识这一点很重要。从多年的财会监督实践效果来看,财会监督要换个角度思考,即会计作为一个控制信息系统究竟应该监督什么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真正达到效果?这既是一个实际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就公司制企业来说,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核心。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一组联结并规范所有者、经营者或支配者、管理者、使用者相互权力和利益制度的安排。通过这种安排使所有者的资产在诸方面权利分离的状态之下,严格受到资产责任的制约,从而达到诸方面利益的均衡.以保证效率的提高和交易成本降低。在这样的一种治理结构下,会计作为结构中管理层的一个方面,一个经理领导下的管理者,其监督内容主要应该是公司经济活动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而且这个监督是通过会计信息资料的反映来实现的。

履行内部控制的监督职能篇3

一、县支行监督机制建设现状

人行普洱中支党委重视县支行监督机制建设,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行长为组长,副行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中支内控监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经成都分行党委批准,对辖内县支行采取“集中监督”模式,即:保持县支行现有纪检监察体制不变,县支行设立纪检组和监察室,监察室接受同级党组和中支纪检监察室及内审部门的双重领导,分别配备一名纪检组长和监察室主任(正股级),把支行的内审工作上收到中心支行统一管理,不再设内审机构及人员。

通过强化制度建设,确保县支行监督工作机制的持续有效运行。中心支行制定了《关于加强县支行监督管理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以及职能部门替岗检查制度、会计股长异地交叉坐班检查制度、岗位轮换制度、强制休假制度等规章制度,形成了规范严密的内控管理监督制约机制,使每一个部门、岗位,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置于严格的制度约束之下,做到了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纠,形成了权责分明、互相牵制、共同防范的业务操作机制,为有效防范风险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支对县支行监督检查主要从三个层次进行,即:中心支行纪委监督检查,业务主管和监督部门监督检查,县支行同级监督检查。即:

中支纪委组织检查组每年到9个县支行按检查内容、程序和方法开展县支行监督机制建设检查、党风廉政责任制检查、执法监察、政务公开检查等。

中支业务主管部门监督检查主要采取:一是替岗检查,即由中心支行组成替岗检查组,在不事先告知的前提下,到被查支行接替营业部门工作。二是主管对账检查,即由会计核算中心、国库部门负责人和支行分管副行长直接与财政、税务、商业银行、信用社等部门进行对账。采取按日电话对账,按旬、月末采用余额对账单方式对账等方式,确保内外账务的一致。三是会计股长异地交叉坐班检查,即县支行基础业务主管按“循环方式”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异地交流坐班。四是坚持要害岗位人员强制休假制度,即要害岗位人员在事先不知道的情况下,日终结束后通知离岗休假,并移交相关工作。五是突击检查,即中支统一组织检查组,不定期并事先不通知的情况下,对支行会计联行、国库资金、发行资金、印押章证、计算机安全和枪弹管理等进行突击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六是开展常规监督检查,如会计财务、货币金银、保卫等重要部门每年对9个县支行开展现场监督检查,国库部门每年对50%县支行开展现场业务监督检查。

中支内审和事后监督部门的再监督检查。内审部门每年组织开展履职审计、离任审计、后续审计、专项审计、绩效审计、内部控制风险排查等监督工作。事后监督部门对县支行的日常会计核算业务进行复审和检验,重点审核业务处理依据是否合法有效,账务处理手续是否符合制度规定,会计处理结果是否准确,会计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完整,形成了全辖会计核算、国库核算、货币金银核算和财务核算等业务集中事后监督的风险防范体系。经过认真审核把关,对发现差错及时发送“事后监督通知书”,并督促相关部门认真整改;为使各级领导及时了解、掌握全辖会计核算情况,按月通报差错情况,按季写出监督报告和整改工作情况,采取会议交流、约谈、通报、预警提示等形式反馈给有关业务部门和县支行,从而规范业务操作,把好资金风险安全关。

县支行开展同级监督检查。各县支行根据不同情况,实时开展日常监督和风险排查,保证内控机制的有效运行。坚持日常业务自查自纠工作,发挥会计主管事中监督作用,将风险控制环节前移;分管领导对重要业务、重要系统坚持日常监督检查外,依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惩防体系建设等有关规定,组织每半年1次的内控检查,每年1次的国库实地业务自查以及中支临时布置的各项业务自查。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通过组织实施县支行监督机制建设,规范履职行为,强化内控管理,杜绝了各类风险和案件的发生,辖内人行3年来无案件、无责任事故、无重大业务差错、无行政诉讼、无举报。

一是监督理念得到进一步更新。通过近几年加大对县支行监督机制建设,形成了制度性、规范性、经常性工作,广大干部职工提高了监督工作机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支持配合监督检查工作,特别是监督检查频率的加大,监督力量得到加强,监督部门增强了责任感。

二是监督资源得到整合。通过创新监督机制,改进监督检查方式监督质效得到提高,业务差错得到有效控制。在强化纪检、监察、内审部门监督检查职能的同时,充分发挥各业务职能部门的检查监督职责,克服了人员少、监督任务重的矛盾,并避免了分部门监督检查的多重监督、重复监督,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监督检查效率。

三是风险防范意识增强。通过组织实施县支行监督机制建设各项工作,辖内形成了制度、执行、监督并重,科学、严密、有效的内控管理和监督工作机制,各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廉洁从政意识进一步增强,权力运行更加透明、公开。广大干部职工的监督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明显增强,自觉接受监督,廉政从业意识进一步增强。

四是完善了内控制度,制度执行力进一步提高。加大对基础业务流程、规章制度执行、业务风险控制的监督管理,促使基础业务部门按章办事、严格管理,有效控制了业务差错和内控风险的发生,辖内国库、会计、发行等业务核算差错率大幅下降,核算质量明显提高。干部职工依法行政、依法履职,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杜绝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信任代替管理、以情面代替纪律的现象。

五是行风建设进一步提升。各县支行通过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召开行风监督员联席会等形式,建立全方位多角度行风评议制度等监督渠道,主动接受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服务部门的监督,切实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社会各界评价好。

六是通过加大查处责任追究力度,对履职和管理不到位的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免职,对违规造成差错的人员进行经济处罚等惩处措施,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执行意识、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使遵章守纪、防范风险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一)县支行同级监督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双重角色影响监督效能,虽然赋予县支行纪检组长和监察室主任行驶监督检查权力,但县支行纪检组长还兼任副行长、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等多职,形成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还存在利益趋同的问题,加之各种人文环境关系的制约,实施监督时在观念、人情、隶属关系上难以打破情面,做到严肃认真、公正处理,执法监察难以实现再监督的目的。监察室主任多数由办公室主任兼任,还承担着其他方面的工作,履职中心有余而力不足,使监督工作带来一定影响。二是县支行会计核算实行集中改革后,会计档案由中支保存,县支行同级监督检查时,能够调阅的会计资料不多,即使发现问题要到中支调阅档案,检查时效性不强。

(二)基层央行业务快速发展增加监督工作难度

随着人民银行新业务新品种逐渐增多,新系统上线频频推出,新的风险因素随之增加,加大了实施有效监督难度,监督检查操作手段缺乏科技支撑,影响监督质量。

(三)监督检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有的监督人员工作思路、方法举措相对滞后,对遇到的各种新问题束手无策,在开展监督检查时,只能是按照传统的检查方式进行,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其后果缺乏必要的提示与预警,达不到监督效果。另外,多年来辖内没有发生案件和责任事故,有的干部职工产生了松懈、麻痹思想,缺乏工作主动性,安于现状。

(四)难以完成每年对辖内县支行现场检查2次的任务

普洱是一个典型的面广、少边山穷地区,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交通较为不便,对完成现场监督检查任务和质效有一定影响。

(五)个别支行对监督机制建设工作认识不足,开展检查痕迹记录不完整,资料不规范,对存在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有的是屡查屡犯

四、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同级监督工作

进一步明确同级监督检查内容、检查方式、检查频率和检查责任。把党内监督和业务监督、权力运行、制度执行、案件防范、控制风险作为开展同级监督的重要内容,突出重点把领导班子和要害岗位人员作为同级监督对象,县支行“一把手”要支持同级监督工作,监督人员要大胆履职,要从制度、机制两个层面明确监督职责,建立监督制度,提高同级监督的必要性,自觉性和针对性。

(二)提高监督工作意识

从依法履行中央银行职责的高度,充分认识县支行监督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级领导要向重视巡视工作一样重视县支行监督机制建设,增强监督工作权威性。

(三)积极探索监督检查方式

针对支行新业务,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科技监督手段,加强对权力运行,重要业务部门、风险易发岗位的经常性监督。

(四)探索“大监督”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监督职责

履行内部控制的监督职能篇4

关键词:国有资产;监督;法律责任

一、国有资产监督的概念

广义的国有资产,包括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参股企业和金融机构中的国有资产。狭义的国有资产,则不包括和金融机构中的国有资产。国有资产监督则是指有关机构和组织对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等问题的监督。

二、我国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机制

《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机制。从主体上看,主要有以下五种:

1.立法机关的监督。《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情况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组织对本法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等,依法行使监督职权。监督主体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的内容是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和《企业国有资产法》的实施情况,监督的对象是本级人民政府和与《企业国有资产法》实施有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监督的方式有:①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情况报告:②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情况的报告;③组织对本法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等。当然,除了上述监督方式外,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还可以依据宪法和监督法的规定,通过其他形式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行使监督权。

2.政府监督。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机构根据本级人民政府授权,作为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其授权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这属于政府内部监督的一种形式。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是否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履行职责;②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是否按照法定程序履行职责;③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是否有效履行职责。

3.审计监督。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审计机关依照《审计法》的规定,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属于审计监督对象的国家出资企业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法》第21条规定,对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金融机构的审计监督。因此,属于审计监督对象的国家出资企业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包括国有金融机构)。

4.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的监督。国家出资企业依法自主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有权对同家出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可以通过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具体情况分两种:一是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二是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作出决议,由国有资本控股公司聘请其指定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需要指出的是,与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人民政府的监督和审计监督不同,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监督的权力来源是出资人的权能,而不是公务管理服务职能。

5.社会公众监督。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布国有资产状况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情况,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三、国有资产监督的法律责任

1.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工作人员及其委派的股东代表的法律责任。(1)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①不按照法定的任职条件,任命或者建议任命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的;②侵占、截留、挪用国家出资企业的资金或者应当上缴的国有资本收入的;③违反法定的权限、程序。决定国家出资企业重大事项,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④有其他不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行为。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2)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的工作人员、、,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3)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委派的股东代表未按照委派机构的指示履行职责,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

2.国家出资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国家出资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①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取得其他非法收入和不当利益的;②侵占、挪用企业资产的;③在企业改制、财产转让等过程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平交易规则,将企业财产低价转让、低价折股的;④违反本法规定与本企业进行交易的;⑤不如实向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或者与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串通出具虚假资产评估报告、审计报告的;⑥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企业章程规定的决策程序,决定企业重大事项的;⑦有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企业章程执行职务行为的。

国家出资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因上述行为取得的收入,依法予以追缴或者归国家出资企业所有。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任命或者建议任命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有上述行为之一,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的,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依法予以免职或者提出免职建议。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本法规定,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被免职的,自免职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造成国有资产特别重大损失,或者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的,终身不得担任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3.评估、审计等中介机构的法律责任。接受委托对国家出资企业进行资产评估、财务审计的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执业准则。出具虚假的资产评估报告或者审计报告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履行内部控制的监督职能篇5

一、目前同级监督存在的难点

(一)同级监督制度不健全。同级监督制度的健全与否是同级监督职能能否顺畅履行,作用能否有效发挥的前提和基础。人总行虽然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内审工作制度》等制度和条例,但就目前情况看很不完善。一是尚未制定同级监督实施细则,内审处理缺乏有效依据,对内审查出的问题,没有统一的处理标准,难以保证处理得公正合理,处理工作阻力较大。二是未建立同级现场和非现场监督管理制度和非现场监督操作办法,如缺少被监督对象履行职责的报告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没有形成日常跟踪监控机制。三是未建立内审人员奖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审人员依法、客观、公正地开展审计工作,削弱了同级监督的效果。

(二)内审部门地位与权威性不足。在行政设置上,内审部门与被审计部门在本单位处于平行地位,不能充分体现其权威性,必然制约内审部门充分行使监督、检查和调查取证的权利和全面执行审计意见和决定的权利。由于内审部门权限受到制约,对审计中查出的问题没有处理权和处罚权,最多是处理建议权,加之内审侧重事后监督检查,查处的问题难以及时有效整改。使内审部门在同级监督中发现的问题经过多次的反馈协调最后往往剩下了一些非重要的问题,从而造成了内审工作质量大打折扣,也严重挫伤了内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内审部门对此处于两难境地。

(三)内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创新和服务意识不强。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同级监督工作又是对本行本级相关部门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这就需要内审人员有更高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但从当前内审人员和工作现状看,存在三个方面不足:一是复合型人才短缺。在同级监督过程中,对外汇管理、信息技术的监督存在一定的盲区,即使进行了监督,质量也不高;二是同级监督服务意识淡薄,主动性较差,监督手段乏力,无法有效发挥监督同级的作用;三是从内审功能上看,人行同级监督的评价、咨询职能被忽视,使原本应在管理机制、咨询活动等方面积极参与并开展的评价、咨询活动没有能够发挥应有作用。

二、提高同级监督有效性的建议和措施

(一)逐步调整央行内审职能定位,树立同级监督新理念。当今国际内审理论将其内审的性质定义为由“独立评价活动”变为“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内审的重点逐步从控制风险管理向绩效管理转变,内审的目的从查错纠弊转向为组织增加价值。因此要积极适应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把同级内审职责定位逐步从“监督评价”转向“绩效评价”上来。即评价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和合理性,向评价决策的科学性、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果、行政管理行为对履职环境的影响转变,把绩效评价作为央行内审的主要职能。同时树立“以服务为主导,监督与服务并重”的同级监督新理念,改变“同级监督主要是查错纠弊”的片面思想,树立多方位的服务意识,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尽可能多地反映和解决各职能部门的焦点和难点问题,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形成监督合力,从根本上树立内审的权威性,使内审人员以辅助决策者或管理者的姿态,成为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实现内审为管理服务,为提高履职行为的效率和效果服务的内审目的。

(二)推动同级监督管理创新,提升同级监督工作层次。内审创新不仅要在理念上、制度上创新,更要在管理上创新,其实现的路径是突破现有的监督方式和手段。一是逐步实现同级监督重点转移,从操作层面逐步转到决策和管理层面,实施内审关口的前移和内审重心的上移,即将工作重心转向对组织风险、内部控制和绩效管理过程有效性的评估上来。二是改变同级监督手段和方式,实现由现场监督为主转向非现场监督为主;由时点监督转为动态的、全过程的监督;由事后监督转为事前防范;由手工监督为主转为信息化管理为主;以内审监督为主转为监督与服务并重。在充分应用内部管理中各项业务考核指标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方便操作的内控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全面监督和重点监督、连续监督和定期监督、事前监督和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

(三)建立健全同级监督法则和工作制度,加快同级监督规范化建设步伐。一是建立日常监督制度和同级监督台帐制度,做好日常监督工作,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互为联动。建立重大事项报送制度,对各职能部门重要岗位和重要业务风险点应报送的制度、规章、报表资料作出明确的规定和详细的要求,建立内审监督台帐,及时掌握被监督对象的各项业务活动,跟踪了解其履行职责和执行制度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向行长作出评估报告。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召开纪检监察部门主导的“大监督”联席会议,互通监督信息,对存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共同商定处理意见,形成监督合力。

(四)适应内审转型发展需要,培养复合型专业队伍和人才。优化内审人员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加大培训力度,注重知识结构更新。同时创造内审人员合理流动的条件,提高内审人员的政治、经济待遇,使内审人员能安心内审工作,吸引优秀人才到内审部门工作,避免内审人员的固化造成知识老化影响内审工作的开展。逐步形成一支政治过硬、业务优良、作风清正、纪律严明的复合型内审干部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内审转型发展的需要。

履行内部控制的监督职能篇6

监督工作是基层央行落实各项法律法规、保证安全稳定的有效手段,也是强化综合管理、促进央行建设的重要工具。本文结合唐山市中心支行监督机制创建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经验,就如何完善基层央行综合监督机制谈一点粗浅认识。

一、目前基层央行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外部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和央行职能调整,对基层央行的监督工作也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同时也暴露出我们在监督工作中一些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特别是监督队伍薄弱、监督力量分散、监督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的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

(一)监督意识有待强化,监督理念存在分歧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对监督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正确认识;一是认为加强监督会影响中心工作,认为监督工作程序复杂,分散精力,难出成效,与央行职责关系不大,因而造成单位和部门不愿在监督工作上投入精力,忽略了监督工作开展。二是监督无用论,认为央行的监督工作发挥不了真正的监督作用,只能走走过场,致使部分单位只注重监督形式,不注重监督效果。三是部分监督人员在思想上存在着畏难情绪,怕在履行监督职责中得罪人,对一些违反制度的现象不实施有效的监督,仅采取蜻蜓点水式的指点,不愿从严规范和处理,使监督效果打了折扣。

(二)监督职能趋向弱化,制约措施相对较软

现行的监督体制主要是同级监督,方式以事后监督为主。这样的体制和方式不利于监督体系的建立。一是监督部门与监督对象同为一体,在这种自我监督的方式下,监督者受到自身利益的影响,反馈功能难以正常行使,必然带来监督职能的弱化。二是内审检查和事后监督网络化、电子化程度不高,时间落后于业务处理时间,基本只能发挥事后复核的作用,事先防范和事中控制的能力较弱,监督效率和效果受到制约。三是制约措施落实困难,内审及事后监督部门检查难、处理难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直接行使制约手段和措施都具有相当的难度。

(三)监督任务政出多门,不同部门各自为战

从基层行的角度来看,具有监督职能的部门各有其属,接受的工作任务分散,难以协调。如内审、事后监督、纪检监察以及其他业务主管部门,分属不同的上级部门指导,各自从上到下都有完整的工作部署和安排要求,得到的工作指令和任务一般都是单线的。鉴于上级各部门之间尚未建立协调机制,基层监督部门在履行职能时存在着各自为政,各行其职的现象。力量分散也造成了监督队伍力量不够,监督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以唐山中支为例,各部门都有在接受上级行和检查监督时在时间、范围、内容上互相冲突的经历,不仅给工作开展带来了不便,也使监督效果打了折扣。

(四)监督合力尚未形成,资源整合亟需完善

由于监督部门大多是各管各面,独自监督和操作,没有形成监督合力,造成了相当的重复检查。有的检查内容交叉,有的检查时限冲突,给基层央行带来了一定压力。如唐山中支2006年共接受上级行各类检查10余次,由不同的部门组织,内容多有重叠。这样检查的信息资料不能达成共享,不利于业务的开展以及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利于监督质量的提高。

二、对建立基层综合监督体系,实施大监督机制的构想

建立综合监督体系,实施大监督机制,是央行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基层行监督工作的有效途径。这里所说的大监督,即在同级党委(党组)的领导下,充分协调与发挥各监督部门和监督人员的作用,形成整合监督资源、理顺监督体制,共享监督信息、降低监督成本的监督体系,实现职能履行、内控制度建设、业务流程、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队伍建设、风险监控、责任追究等监督工作一体化管理,最终实现综合监督、系统监督、高效监督。

(一)整合监督组织,完善监督体系

成立由主管领导担任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监督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任务,统一协调、组织和实施监督工作。构建业务监督(以事后监督和部门自律为主)、内部监督(以内审和监察为主)、党内监督(以纪检和党委为主)、群众监督(以职工代表大会、群众评议为主)的集约监督体系,使监督覆盖整体工作的各个方面。同时将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监督层次进行有机的划分,把教育为先、预防为主的事前监督,落实制度、责任到位的事中监督,查疑补漏、追究责任的事后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全过程的完整监督。

(二)整合监督项目,实现职能互补

一是整合权利制约机制。如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领导干部履行工作职责、主要领导干部的在职审计、离任审计合并进和将落实内控制度、行政执法情况的检查与效能监察结合起来;将领导干部述职述廉与班子民主生活会及选拔任用结合起来。二是整合安全保障机制。明确风险防范的重点,对于信贷资金、国库资金、联行资金、发行基金、存款准备金、备付金,外汇核算涉及的资金以及财务资金等所涉及的环节和岗位进行严防,确定可能出现风险的节点,对相关业务部门和涉及事后、内审、人事、纪检监察等部门监督进行统一协调,明确各业务主管部门、业务监督部门的职责,加强对资金风险的分析、防范和监督检查,确保人民银行资金安全。三是整合人力内控机制。加强对重要部门负责人“一岗双责”履职情况的监督和要害岗位工作人员操作行为的监督,通过共性监督项目的整合,实现监督职能的互补,完成各自和总体的监督目标。

(三)整合监督力量,强化监督队伍

实施监督检查项目时,在中心支行监督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将属于多部门职责监督共有的方面进行统一调配,联合布置与实施,改过去的单部门检查为多部门综合检查。如对县支行的监督,可采取下查一级,上监督下的方式,抽调内审、纪检监察及相关部门包括县支行的骨干力量,达到人员的优化合理配置,保证监督实效。

(四)整合监督资源,实现信息共享

履行内部控制的监督职能篇7

行政事业单位履行执法监督和社会管理职能,对社会承担责任,会计监督职能的实现能有有效的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存在财务问题,帮助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执法监督力度,完善其社会管理制度。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分析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职能;实际问题;解决方案

行政事业单位职能的多样化、经济业务和事项的复杂程度的增加以及财政公开制度等,对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监督职能在避免事业单位内部出现财务风险,解决会计日常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完善财务管理机制,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等方面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一、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履行存在的问题

履行会计监督职能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个部门共同监督执行,由于目前的会计监督职能制度还不够完善,在实际的职能执行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审查制度不完善

审计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会计相关工作进行审查,包括:财务报表、资金分配、资金流动等。但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上级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部门审查存在随意性,没有制定严格的审查制度,审查前有人员与有关部门打好了招呼,审计审查工作流于形式,检查不出真实存在的问题。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防控涣散

在工作中,存在部分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已经过期未修订或没有严格执行的情况。例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出纳管理拥有独立的印章、票据,便于根据相关的票据印鉴找到经办人,规范资金出纳,但由于对财务印鉴章管理不到位,使得任何财务人员都能够轻易的拿到财务用章。体制的不健全还表现为:财务系统安全密钥管理缺失、财务数据记录流程不规范、财务数据上报制度不完善等等。财务人员岗位职责不清,不相容岗位不分离、财务信息记录不严谨,可信度较低,甚至存在公款私用、资金去向不明贪污浪费等财务问题。严重的影响了财务秩序,不利于发挥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职能,危害了人民的利益。

(三)外部监督力量薄弱

会计监督职能的外部监督力量主要有国家纪检部门等相关执法单位、民间监督机构与人民群众监督。国家纪检等有关的反贪部门没有严格根据工作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明查暗访,不了解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真实情况;我国的民间机构监督力量更是薄弱,类似于这样的监督机构非常缺少,缺乏监督渠道,得不到法律的保护,甚至经常受到威胁恐吓。我国的公民几乎没有管理社会、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维护公民利益的意识。

二、解决会计监督职能问题的策略

执行会计监督职能执行需要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努力。这是一项周期长、持续性的工作。首先要在内部进行改革,健全工作制度,强化内部监督力量,其次则要加强社会监督力量与相机国家机关的监督力量,克服工作的不利影响,充分的发挥个人与集体力量。下面我们用图表的形式来解析会计监督系统,根据系统结构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建立健全会计监督体系,强化外部监督力量

国家机构的审计职责主要是执行监督国家投资项目建设、项目完成与财务收支、落实“收支两条线”与“票款分离”,彻查以上三项工作的事实情况,清查细节与资金结余,明确负责人,处理记述不实情况,监督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动和分配,统计分析其数据采集、财务报表,审查数据虚假、数据缺失问题,处理相关过失人员,监督行政事业单位税收工作,实施税务监管,特别是国企、商务局等创收单位。在工作中,审计反贪部门要认真履行以上职责,贯彻落实“三严三实”,推进廉政作风建设,构建会计监督职能的外部监督系统,建立健全会计监督体系,对制度中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定期组织审计工作,突击审查地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现场提问,现场解疑,及时的找出并解决问题。

(二)强化内部防控力量

针对上文中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履行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会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必须加强内部防控力量,端正工作态度,秉持正义、公平的态度参与财务工作,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渗透内部监督防控力量,监督制度落实,规范会计人员工作行为,开设职位晋升渠道,改善晋升制度,完善薪酬制度、福利制度,解决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制定奖惩制度,激发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防止内部人员贪污受贿,。

(三)增强社会监督力量

国家审计反贪部门保护民间监督监督机构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人权完整,为民间监督机构提供监督举报渠道,建立反馈机制,及时的向举报人反馈调查处理意见与情况,例如:我国目前建立了局,专门接待人民群众监督举报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工作问题,有效的加强了群众监督力量;开设多种国家财务公开渠道,例如实行财政公开制度,除需保密的单位外,其他各行政事业单位都必须在其门户网站上公布其细化的预算和决算数据,让人民群众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国家建设与拨款情况。大力宣传公民举报监督权利,树立全民管理意识,促使人民履行监督职责,提高社会参与会计监督的积极性。在实践摸索中,也将挖掘和发展更多的社会监督渠道,增强社会监督力量。

三、结束语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职能也应该随之改变,顺应时代潮流和社会需求。各方面力量要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责任,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职能注入新的力量,沉着应对工作中的问题,端正工作态度,为国家的复兴和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明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4(05)

[2]赵霞.对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3(02)

[3]苏爽.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重要性研究[J].企业研究,2011(05).

履行内部控制的监督职能篇8

近年来,人民银行不断强化内部监督意识,改进内部监督方式方法,增强对风险的管控能力,以适应新时期下的履职需要。然而,与其他行政机关不同的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机关形态——人民银行不但具有一般行政机关的行政审批、行政服务的功能,还因履行金融管理和服务需要而具有的远较一般行政性机关强大的会计核算和资金结算功能。因而在人民银行的内部监督上,既要防止一般行政机关所共性的权力私用问题,还要防止各类会计核算风险,以确保资金安全。这就决定了人民银行在内部监督体系设计上具有更高的要求。显然,纯粹借用一般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体系或照搬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均难以应对人民银行复合性的内部监督要求。因此,强化内部监督工作中的不足分析,整合、创新人民银行内部监督体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基层央行内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 人民银行在内部监督方面进行了大量创新性尝试,并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基层央行对监督资源的整合优化尚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 监督整体合力有待提高。

(一)监督职能存在重叠现象 基层央行内部监督机构主要涉及纪检监察、内审和事后监督等部门, 虽然这些内设机构均属于人民银行体系内部的专职再监督部门, 在业务范围方面各有侧重, 但监督边界并无明确规定, 存在一定的交叉和重叠,在具体的监督工作中表现为监督行为中的不同部门容易就同一内容进行重复地检查。 比如, 纪检监察部门开展的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与内审部门开展的专项监督有一定程度的重合;在会计核算业务中,事后监督与内审部门的检查内容会发生重复。同时,多个内部监督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有限的监督力量,使监督人员更为分散,监督人员培训难度加大,监督信息共享程序更复杂、信息传递线路更长。

(二)监督协调机制有待加强 基层央行各内部监督部门往往自成体系,自上而下都有各自的工作安排和要求,而且上级行部门之间横向交流不足,下达的年度工作任务和考核内容缺乏统筹,完成时间要求也不一样,致使内部监督的系统性得到削弱,监督合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同时,多个监督部门又可能造成监督意志不统一,在实际工作中交流和沟通不够,相互联系不紧密,各部门内部一些重要的监督信息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共享,加大了监督部门间协调配合的难度,在监督部门不为同一领导分管的情况下问题尤为突出,形成监督源头多元化,对监督工作的整体性、全覆盖性造成影响,甚至导致监督过度和监督不足现象并存。

(三)监督支撑体系不完善 由于监督工作中的各项风险指标难以具体度量,加之缺乏有效的分析、 识别手段, 对各部门上报的各类非现场类报表的真实性难以把握,非现场监督报表体系利用效率较低, 报表的警示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同时, 历次监督检查成果以文字案卷形式由各监督部门自行存档,没有形成一个综合的数据库,监督部门之间难以实现监督成果和信息的充分共享, 更缺乏对数据资料的横向比对、 纵向比较和综合分析。这不仅导致在监督检查中缺乏与以往检查结果的关联对照,也对业务薄弱环节和发展趋势难以作出预测和判断,无法为业务工作的开展和加强内控提供决策依据,抑制了内部监督机制作用的发挥。

(四)存在同级监督困境 在监督体制构架中,纪检监察部门在履行职责时受所在机构党委的领导,这种体制上的从属地位,影响了纪检监察部门对同级党委及其领导班子成员的监督制约。而内审和事后监督部门的监督力度的大小不仅直接受制于行长和分管领导支持力度的大小,甚至还与各部门理解、配合的程度息息相关。这导致监督部门的独立监督原则难以得到有效贯彻,名义监督权与实际监督权反差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监督部门能否客观、真实地反映问题。

三、基层央行内部大监督机制构建

为进一步增强基层央行内部监督机制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各级行安全、高效履行工作职责,应积极构建内部大监督机制。具体而言,该机制是以降低监督成本,提高监督效率为目标,以整合监督资源、共享监督信息、开展风险预警为手段,运用信息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的管理技术及方法,形成的一种资源共享、分工协作、整体联动的内部监督协调运作机制。

(一)设计原则 结合基层央行内部监督特点,大监督机制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全员参与。大监督机制建设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监督部门分工负责,其它职能部门主动配合,全体职工充分参与的运作方式。二是全面覆盖。大监督机制建设要贯穿于央行职责履行的全过程,涵盖每个层级、部门、岗位和环节。大监督范围要力求全面,不留死角。三是突出重点。大监督机制建设要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风险集中、易发的部位,实现对业务和权力运行关键环节的有效监督。四是持续改进。大监督机制建设要结合基层央行履职环境的变化,适应业务发展的要求,动态调整、持续完善大监督的内容和手段。

(二)基本框架及主要职能 基层央行大监督机制,立足现有的内部机构设置,采取同级整合内部监督资源的方法,在各级行设立综合监督办公室,按照横纵交叉监督的方式开展内部监督的大监督工作模式。在该模式下,各级行均应成立以行领导为组长;纪检监察、内审、事后监督中心、法律事务、组织人事、宣传群工等部门为主要成员单位的大监督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主要履行以下工作职责:贯彻落实上级行大监督工作部署;研究制订大监督工作计划,整合监督资源,确定监督项目;研究制订大监督工作制度,决定重要监督事项;评估风险状况,确定风险处置措施;讨论通过大监督综合报告。大监督领导小组下设执行办公室,即大监督办公室,负责大监督日常工作。下级行的大监督办公室接受本级行大监管领导小组和上级行大监管办公室的双重领导。由此,每一级行的内部监督体系均由来自本级大监督领导小组的横向监督和上级大监督办公室的纵向监督交织构成,形成整体式、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的内部监督网络。

大监督机制下,大监督领导小组成员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落实大监督领导小组部署的与本部门相关的各项监督工作, 因此, 应依据各自职能, 明确分工、 区分职责, 同时强化协调配合,做到无监督死角、 无监督冗余, 在确保监督效果的同时,不断提高监督效率。 具体而言, 纪检监察部门要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建立和完善权力运作制约机制和责任追究方面,充分发挥和加强党内监督、行政监督的功能; 内审部门主要通过对各部门及工作人员执行规章制度、 落实岗位责任的检查,加强重点岗位或重要业务环节的管理和控制; 事后监督中心主要负责对重要凭证的要素和账、证、 表的核对以及对账情况监督,建立月度业务差错通报制度, 严格控制重大业务差错,提出规范性的意见, 并定期将被监督对象的工作质量抄报内审部门,以便于内审部门积累审计对象的动态资料;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责任主要是掌握业务知识和技能,加强岗位轮换,严格操作程序和复核制度,充分发挥会计核算部门的事前、事中自我审查控制作用,对风险隐患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整改;工会办则主要通过行务公开、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加大民主监督的力度。

(三)运行机制 在大监督机制下, 应围绕监督资源整合、监督信息共享、内控风险评估等环节, 建设三项机制, 统筹安排监督人力资源和监督检查项目, 形成监督合力, 保证大监督效能的实现。

一是建立大监督检查报备制度。年初,各监督检查部门和业务职能部门向大监督办公室报送全年监督检查计划,包括实施主体、检查对象、检查内容、检查时间及期限等要素。各部门有临时性监督检查任务的应及时向大监督办公室报备。大监督的主要检查形式包括三种:综合检查项目。大监督办公室将各部门计划在相近时期组织实施的检查项目,协调在同一时间段,集中统一进行。对多部门涉及检查对象相同、内容相近的检查项目,指定牵头部门组织联合检查;专项检查项目。大监督办公室围绕总分行党委中心工作,从促进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强化内控安全的实际需要出发,不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督导项目。包括现场督导和非现场督导。现场督导是指大监督办公室对难以整合的监督检查项目,建立大监督工作台账,督导各部门按时开展检查并抄报检查结果。非现场监导是指大监督办公室采取函审、函询、影像监督等形式,收集各部门非现场监督信息,汇总监督结果。

二是建立大监督信息共享制度。各单位要明确信息共享的内容、形式和范围,定期召开大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参会人员为大监督领导小组成员,会议主要内容是分析评估大监督工作形势、研究部署大监督工作、分析检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提出落实整改的意见和建议。各部门、各单位要及时将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接受上级检查等监督检查信息以规定的格式报送大监督办公室。有条件的单位可建立信息共享网络系统,并及时更新大监督检查计划、结果及整改落实情况。

三是建立风险评估预警体系。各单位要建立风险评估办法,提出综合性风险评估量化指标,定期对风险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查找风险点,确定风险等级,提出风险处置意见,上报大监督办公室。风险评估主要内容包括:运行机制评估。包括对组织结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的评估;运行环境评估。包括对道德风尚、行为规范、纪律约束、激励机制、廉政建设等方面的评估;内控过程评估。包括对制度的执行情况、信息交流的畅通性、各关键岗位的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评估;履职结果评估。包括对贯彻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履行人民银行职能等方面的绩效评估。风险评估结果原则上划分为“高、较高、中、较低和低”五个等级。

四是建立监督成果运用制度。各单位要定期整理、综合分析并充分利用大监督工作成果。对风险评估等级为“中”级以上的部门或县(市)支行主要负责人、 直接责任人,可采取约见谈话、批评教育、发函询问等方式进行提醒警示, 并责令限期整改,必要时进行责任追究。对风险评估等级为“中”级以上的部门和县(市)支行要重点监督, 加大检查频率和力度, 督促其限期整改。 实行大监督综合报告制度。各单位大监督办公室每半年应向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报送大监督综合报告, 内容包括大监督工作开展情况、风险评估情况、 风险等级及原因分析、 风险处置结果及风险防范建议等。

五是加强大监督队伍建设。各单位应组建大监督人才库,采取推荐选拔、定向培养等方式,将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水平精湛,有较强事业心、责任心的工作人员吸纳到大监督人才队伍之中,实行分散管理、统一使用。同时,要建立监督协管员队伍,各部门、各县(市)支行要明确专人作为大监督协管员,负责监督检查、信息收集和报告等工作。

总之,大监督机制是立足于基层央行现有组织构架对监督资源的一种有效整合,通过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内审、工会群工部门以及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合力,适时开展党纪政纪、内部控制、安全管理等综合性监督检查,协同整改发现的问题,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监督质效,提升基层央行履职效能。

参考文献:

[1]查全亚:《基于共生理论的内部监督资源整合探究》,《金融纵横》2009年第1期。

[2]向诗猛:《关于构建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大监督体系的探索与思考》,《武汉金融》2005年第5期。

上一篇:装修工程安全应急预案范文 下一篇:家校合作的内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