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经济效益范文

时间:2024-02-19 17:53:21

文旅经济效益

文旅经济效益篇1

众所周知,旅游业是一个朝阳产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伴随着国际和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形成了以游览为目的,以旅行为手段,很好地将旅行和游览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项包含食、住、行、游、购、娱等六项活动的综合性社会经济活动。旅游活动涵盖三个基本要素:旅游主体(即旅游者)、旅游客体(即旅游对象)、旅游媒体(其中主要的是旅行社、交通及饭店)。该三个要素紧密联系,鱼水关系,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统一的旅游整体。按照旅游活动的目的,旅游活动可以分为休闲度假旅游、探亲访友和商务、公务旅游三个类型。休闲度假旅游主要包括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娱乐旅游、体育旅游和保健旅游等五种形式;商务公务旅游主要包括商务旅游、公务旅游、会议旅游、修学旅游、奖励旅游和专项旅游等六种形式。按照地理范围和国界来划分,旅游活动可以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两种类型。按照旅游活动的空间距离来划分,旅游活动可以划分为短程旅游、中程旅游和近程旅游三种类型,也可以称为长程旅游、中程旅游和短程旅游。按照惯例,旅行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的旅游活动为远程旅游;旅行距离在240千米之内的旅游活动为近程旅游;介于二者之间的为中程旅游活动。按照旅游活动的方式来划分,旅游活动可以分为团体旅游和散客旅游。

旅游经济活动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能够很好地促进国际间各个领域间的交流,促进全球经济良性发展,以实现全球共赢;二是扩大国内需求,稳定国内市场;三是提供就业机会,保证社会稳定;四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增长;五是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六是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首要条件和必备前提,它对旅游经济结构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传统观念认为,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而现代观念认为,旅游资源还应包括人才、信息、智力、资金,等等。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赖以生存和充分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所具有的数量和质量不仅仅取决于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及水平,而且决定着旅游经济结构的功能和属性。旅游资源有着它独特的品位、特点、分类和规模。在现代旅游活动中,旅游资源作为旅游对象物或客体,与旅游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旅游资源的本质就是能够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其具有吸引旅游者的功能。旅游资源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二是能够被旅游企业开发利用。吸引力表现为旅游者是否对其感兴趣,是否有旅游需求。旅游资源吸引力越大,就越具有开发价值,越能给企业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是旅游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旦拥有了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及优美的环境,就为旅游经济的长足发展和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了机会和条件。旅游资源保护与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直接影响着旅游经济和效益,我国要实现从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的跨越,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战略,妥善保护好作为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基础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丰裕仅仅意味着自然和社会所赋予的资源优势,但还不是社会财富。要真正使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且形成社会财富,就离不开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离不开旅游经济的发展。

旅游经济与资源、环境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早在20世纪六十年代人们就开始从有效利用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旅游经济的发展。世界联合国会议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就对旅游、环境和保护文化遗产等做了专门论述。《世界旅游马尼拉宣言》、《海牙宣言》、《世界旅游》、《国际旅游准则》、《可持续旅游发展》、《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等等,提高了人们对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初步形成了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何谓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在充分考虑旅游与自然资源、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前提下,把旅游开发建立在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前提下,把旅游开发建立在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之上,努力谋求旅游业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协调发展,并福及子孙后代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其目的在于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感受和体验,提高旅游目的地人民的生活质量,并切实维护旅游者和旅游地人民所共同依赖的环境质量。充分满足人类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是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保护资源和环境是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合理规划和开发是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强旅游业管理是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道路,对于现代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有利于促进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有利于旅游市场的繁荣和稳定;有利于促进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旅游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带动了人员、资金、技术、文化等诸多因素的跨国界流动,对旅游经济客源地和目的地均有较大的经济影响。

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的经济影响是旅游经济影响所研究的重点,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的经济影响包括:第一,增加就业机会;第二,带动相关产业;第三,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旅游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具有很强关联性的发散性产业,可以为当地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旅游经济研究与规划中心石培华的研究表明:2002年核心旅游业直接就业规模达到800万人,综合就业达到4,400多万人,占社会全部就业的5.1%。旅游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核心,对交通运输、餐饮、娱乐、商业服务等密切产业就业贡献分别为35%、24%、26%和19%以上。针对不同行业就业增长的比较,旅游业是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现代旅游已成为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是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文化审美活动;是一种积极而健康的社会交往活动;是以经济活动为基础的综合性社会活动。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在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消费中,一般包括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而旅游消费则属于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人们为了减少或消除工作带来的身心疲惫,丰富物质文化生活,就会主动外出旅游。或游览名胜古迹、欣赏山水风光;或了解异地风土人情以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或探亲访友以追怀故旧;或休闲度假以增进身心健康等等,从而使旅游活动成为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使人们用于享受和发展的消费支出也会相对增加,进而增加旅游消费的支出。

现代旅游不仅是物质资料的消费,更是一种精神文明的高层次享受。因此,从文化角度来看,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既是文化的创造过程,又是文化的消费过程。作为文化的创造过程,通过旅游活动体现出一种社会、民族文化的内涵及特质,从而创造出一种包含食、住行、游、购、娱在内的新的物质文化生活方式。作为文化的消费过程,通过旅游活动可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非常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奇异的民风、民俗进行认识和鉴赏,从而不仅是一种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审美活动过程,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进而增进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团结。

交往沟通是人类生活中一种最基本的社会活动,无交往就不能结成人群,无交往就不能称其为社会,无交往就没有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力量。特别是当今的国际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互通的社会,社会交往活动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而旅游活动,不仅促进了国际社会中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广泛交流和理解,从而加强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往来,而且通过对自然界优美环境的感受和多姿多彩的旅游消闲活动,开阔了人们的胸襟,沟通了彼此之间的思想感情,很好地调动了人们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在自然、轻松而愉悦的氛围中产生其他交往形式不能达到的积极效果。

现代旅游虽然不是以经济活动为目的,但就其整个活动过程,必须以经济活动为基础。因为任何旅游者要想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有效地达到旅游目的,并满足旅游需求,都离不开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的服务,这样就需要有专门的服务部门提供相应的服务,并与之发生一定的交换行为,从而产生一系列经济活动。因此,现代旅游已不是一种单一的社会文化活动,而是建立在以经济活动为基础,把多种要素集合在一起的综合性社会活动。尤其是随着以提供旅游服务为主的旅游业的产生和迅猛发展,现代旅游就逐渐发展成为以旅游为目的、以经济活动为基础的旅游经济活动。

旅游经济是一种商品化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活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产业。在自然经济条件下,旅游活动主要表现为旅游者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满足自我需求的活动,一般不涉及旅游产品的生产和交换。而现代旅游经济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是以旅游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为主要特征的旅游活动,因而必然要产生经济活动中的供需双方和交换的对象。一方面只有当市场存在着旅游经济活动的需求主体――旅游者时,才可能产生大量的旅游需求。而旅游需求的规模数量、消费水平、旅游目的、旅游内容等不仅决定着旅游经济活动能否有效地进行,而且对旅游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只有当市场上存在着旅游经济的供给主体――旅游经营时,才有可能为旅游者提供各种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的各种需求。因此,旅游经营者既是旅游产品的生产者,又是旅游产品的经营者,是保证旅游产品价值得以实现,并促进旅游经济活动有效进行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现代旅游经济在长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性产业。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旅游经济的发展速度之快,综合经济效益之高,产业带动力之强,吸收劳动力就业之多及其发展的光明前景,促使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均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积极扶持和发展。伴随着旅游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产业结构体系的不断完善,产业范围的全球性扩展,使旅游业不仅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的“朝阳产业”,而且成为第三产业中的带头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及相关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产业范围非常广泛。旅游服务业本身涵盖12个第三产业行业,还有23个行业与旅游服务间接相关。与旅游服务业直接、间接相关的行业和部门共有35个。据测算,在国外,旅游业每收入1美元,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2.5美元;在我国,旅游业每收入1美元,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3.12美元,使第三产业相应增加10.7美元,利用外资金额增加5.9美元。大力发展旅游业最明显的经济作用之一是可以增加旅游接待地的财富或经济收入,同时带动和促进区域相关行业的发展。在经济研究中众多学者们用各种指标测度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例如,在鲁继通关于广西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中,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和旅游业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关联度三个方面分析旅游业发展对广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旅游不仅仅存在着经济效益,还有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等。旅游社会效益一般表现为旅游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文化的交流、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很好地促进人们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的改善和提高,等等。旅游环境效益是通过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对环境会产生积极地或消极的影响,即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的贡献与影响。应该说,旅游经济效益与旅游社会效益、旅游环境效益三者应当是统一协调发展。旅游经济效益可分为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

文旅经济效益篇2

依照现行的旅游经济学教材,可以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分析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这种划分是合理的,人们也希望计算出较高的直接经济效益,以说明旅游业如何重要,并指出1美元的直接旅游收入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2.5美元的间接收入。

然而,这种单维的二分法是为了判断是否要发展旅游而设定的,其实实践中很难找到决定不发展旅游的例子。为判断发展与否的直接与间接划分,不能与资源消耗形成直接的逻辑关系,那样就隐藏了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意义。在旅游经济效益分析中多达10余项的成本条目中,确实可以找到旅游企业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投入这样的表达,意味着旅游资源也就是占半个款目的分量。这也是不得已的做法,因为我们一般测度不出来消耗了多少旅游资源。

温泉地要发展旅游是不需判断的,至少温泉旅游学者与温泉地政府十分关心可归结到温泉资源消耗量上的经济效益状况,如果按照既有的直接与间接经济效益来认识温泉旅游,我们会立即发现在旅游的直接经济效益中存在着两个部分,一是消耗温泉资源所带来的效益,一是非温泉项目带来的效益。我们不能将温泉的经济效益湮没在旅游直接经济效益中,也不愿意将非温泉的旅游效益并入间接效益,即常规的直接——间接经济效益二分法在温泉旅游应用上出现了问题。

2温泉:可测度耗用量的一种旅游资源

长期以来,学者一直没有将伴随资源消耗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单独划分出来,那是因为学术上无法计算出资源的价值,学者能够做到的是将旅游产品分成资源依托型与市场导向型两类并对前者提出资源价值补偿概念,而补偿多少又是个未知数。与其说不知道资源价值量,倒不如讲我们无法计算出消耗了多少资源。然而,在众多的旅游资源中,确实存在着一类诸如温泉那样的资源,我们可以清楚地计算出消耗了多少温泉水,在实践中各地管理部门还明确规定了用水单价。也即在温泉旅游经济效益分析中,需要且也可以将原有旅游的直接经济效益一分为二,其一是消耗温泉的直接效益,其二是不消耗温泉的直接经济效益。

3直接、必然、或然、间接四分法经济效益分析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问题,本文选取旅游收入作为分析指标而基本上不再涉及其他经济指标。按照常规的观点,直接(基本)收入是指向旅游者提供交通、食宿、游览景点等旅游产品和服务所获得的货币收入的总和,间接收入是指在旅游活动中,目的地向旅游者提供医疗保健、邮电通讯、娱乐购物、金融保险等服务所获得的货币收入总和。然而,如此非常清晰的划分方式,当以温泉旅游为例进行研究时,一旦欲从旅游活动中挑出消耗温泉的收入项目,就不得不将原来的二分法视角变为三分法甚至是多分法视角,原因在于我们不能放着可以深入研究的机遇而不继续,不能为了维持旅游资源的共性而不研究各类独有性质。本文认为,非耗用温泉水的旅游收入必须要与耗用温泉水收入相区别,那样才有助于兼顾经济效益和温泉消耗的温泉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同时,也不能将非耗用温泉水旅游收入归并于间接收入中,那样会让旅游直接收入获得较低的数值,从而不利于做出大力发展旅游的判断,况且现实中我们经常低估旅游的经济效益,为此才有旅游卫星账户概念的出现。

首先,本论文将温泉洗浴、饮用(饮泉、品泉、矿泉水)以及将温泉水向外域出售(管道运输或罐载运输)等直接耗用温泉水活动所获得收入称为温泉旅游的直接收入,这个收入基本上是旅游直接收入的组成部分,但根据具体状况,温泉养鱼、温泉蔬菜等项目也可以包括在其中,它们可以是直接用于观光的农业旅游项目,也可以是不向旅游者开放但间接服务于旅游的项目,也即温泉直接收入强调的是消耗温泉水所获得的收入。

其二,温泉地素有宿城的说法,旅行者在选择投宿地之时如果知道附近有温泉地则一般不会错过,尽管大城市周边的人工温泉地已经开始成为一日游目的地,但这不妨碍我们对远郊温泉地坚持这样的看法。温泉洗浴是很消耗体力的一项舒适性旅游活动,可以认为餐饮是温泉洗浴必然的连带消费项目。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的旅游文化也必然逐步形成并固化在社会需求系统中,那样温泉旅游者将不会错过闲游温泉街区的机会,闲游过程中也必会或多或少消费。尽管目前在我国这样的逛街文化还没有完全形成,但观察世界著名温泉地会让我们坚信那只是时间问题,不然在旅游规划上也不会出现温泉步行街、温泉城、温泉小镇等概念。本文将通过住宿、餐饮与温泉街闲游所获得的收入称为温泉旅游的必然性连带收入,这类活动特点是与洗浴活动自然捆绑,表现为立即性和发生在温泉社区内。

其三,在温泉地的周边一定会存在某些观光资源,温泉地政府与居民自豪于并极力推介这些资源,度假旅游者、小团体(group)旅游者、团体旅游者很有可能在随后的滞留时间里选择这些资源作为观光对象,本文将温泉旅游者游览域外临近观光资源的收人称为或然性连带旅游收入,因为有的客人前往,但也有的客人并不去那里,这种观光需要额外付出且并不是必须的,这类活动并不消耗温泉资源。另外,交通是旅游者前往温泉地必不可少的环节,虽然由此带来的收入可以归类于必然性连带收入,但由于许多客人自驾车而来,或者由旅行社组织而来,这项收入落在温泉地的比例并不高,也可以归类于或然性连带收入。

其四,就是指传统意义上的间接收入,诸如税收、增加就业等具有社会意义的指标都可以包括在其中,间接收入可以与前三项收入加合,也可以不进行加合,因为温泉地的经济效益分析强调的是耗用温泉水所得的效益和给这个地区带来了哪些收入,二次分配、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收入当然可以考虑在其中,但有时因为存在着重复性计算现象而难以加合在旅游总收入之中。

本文认为,传统意义的旅游直接经济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划分方法不完全适合于温泉旅游,由于温泉旅游对温泉资源的消耗量是直接可以测算的,故此需要将基于消耗温泉的收入单独拿出来作为温泉旅游的直接效益,将扣除温泉直接效益后的剩余的旅游直接收入分为两类,一类是温泉活动必然性连带的旅游直接效益,另一类是温泉或然性连带的旅游直接效益即或然性连带效益,强调的是发生在温泉社区以外的观光收益,第四类为常规的旅游间接效益。

4辽宁弓长岭温泉旅游经济效益分析

4.1概述

弓长岭温泉位于辽宁省辽阳市,俗称汤河沿温泉,其以八宝琉璃井为代表的医疗矿泉水的利用历史相传已有1500年,是我国著名的温泉疗养胜地。这里拥有冷暖天然泉眼各一,日允许开采量为6000立方米,实际日利用量为3850立方米,年接待旅游者约100万人次。自建国以来,弓长岭一直以铁矿开采为支柱产业,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提出“水上弓长岭、绿色弓长岭、魅力弓长岭”的发展目标,确定了旅游立区的战略定位,主持了温泉旅游发展规划并着重进行了温泉旅游经济效益分析。

4.2弓长岭温泉直接收入

弓长岭耗用温泉水的直接收入表现在洗浴、矿泉水生产和外运温泉水三项。温泉洗浴设施主要有两种,大中型温泉酒店8家与小型浴池18家,日接待能力为1500人。温泉酒店的洗浴门票为15元,小浴池门票为5元,以两者的平均价10元为单价,鉴于小浴池没有提供相应洗浴用品,故对总收入做10%的放大,则有年洗浴营业总收入1100万元的计算结果。

该区矿泉水开发始于1983年,日允许开采量为1420吨,其中如

一、金枫叶、真牛等品牌在辽南地区已经享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现在,矿泉水生产达到了年产灌装水4万吨、瓶装水1万吨的规模,以罐装水每吨1000元、瓶装水每吨2000元销售价格计算,则有矿泉水销售收入6000万元。

当前的温泉用水量还没有达到允许开采量的限制,一部分温泉水被运送到温泉村以外的地段用于洗浴活动。在距离温泉村6千米的城区内有30余家高、中、低档洗浴场所,其依赖于车装温泉水经营,日运水量360吨,年均营业收入达到2530万元。

虽然以上三方面的收入有一部分落到了温泉村以外的地域,但投资者主要是弓长岭区当地人,且主要营业行为也发生在弓长岭区内,虽然诸如温泉养鱼、取暖等方面的收入尚未计算在内,但这些未计算在内的比例较小,故可认为上述三项收入之和9630万元基本上代表了弓长岭温泉水资源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收入。

按照目前年利用温泉水140万吨计算,平均每位洗浴者用水1.22吨,显然这个数字过大,表明当前温泉水管理存在许多问题,敞流现象十分严重。如此计算,本文得出了1吨温泉水产生68.8元直接旅游收入的结论,然而其中洗浴收入只占11.4%,表明温泉洗浴虽是温泉旅游的核心活动,但并不是主要收入,应该做好与洗浴产品相关的纵深开发工作。

4.3弓长岭温泉必然性连带收入

弓长岭温泉目前拥有床位数3100张,标准间价格不足百元,单床价位在15元左右,以一间夜30元为计算标准,并考虑到客人因住宿而对相关服务产品产生需求,进而每间夜增加20元的消费,则有住宿年收入3750万元的结果。

本地区的餐饮设施由3个部分组成,一是包括2家在建宾馆在内的10家大中型酒店,二是位于汤河镇柳河村(温泉村)的小型饭店,三是紧邻温泉村的汤河水库风景区道路沿边的以温泉鱼、水库鱼为主打料理的带有小型住宿功能的农家饭庄。来访者多是一间夜二餐的滞留方式,少数为洗浴加一餐的一日游方式,这里设定过夜游与一日游的比率为3:1,早餐标准5元,正餐标准为30元,则有3375万元的餐饮收入。

目前该区的街区闲游做得还很不完善,活动主要集中在泉源文化欣赏上。闲游带来了旅游者的温泉情绪,赏泉、品泉、参观社区、共有汤试浴等会带来一定的社区零售收入,本论文暂按餐饮收入与住宿收入之和的5%计算,则有356万元的收入,虽然这个数值很低,但却是将来温泉地文化建设的一个方向。

经过上述计算,弓长岭温泉旅游必然性连带收入是7481万元,这让每吨温泉水所产生的收入累计达到了122元。

4.4弓长岭温泉或然性连带收入

在温泉村周边还拥有丰富的观光资源与设施。其中西北方向上的冷热地在概念上强化了温泉意念,但在功能上仍是一处观光景点。以汤河水库为主要依托的汤河风景区近在咫尺,早在1966年就与温泉区捆绑开辟为风景旅游区,1983年汤河风景区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位于温泉村东南的弓长岭温泉滑雪场是国家AAA级景区,位于北侧的朝阳洞朝阳古刹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此外,这里还有汤河水库、参窝水库、姑嫂城、四方台、穆家坟等著名的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

据2007年弓长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查报告,弓长岭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了10208元,当地的休闲市场是不容低估的。本论文以过夜游客人均30元、一日游客人15元计算,则有2625万元的观光收入。

目前来弓长岭旅游的交通费主要由机构或车主负担,当然也有少量乘坐公交车来访或随旅行团来访的情形。就自驾车而言,交通费包括过路费、汽油费和停车费。总的来说,旅游者个人承担的情形所占比例较小。当然,交通收入的一部分落在弓长岭区外,主体还是留在了辽阳市。本论文以人均30元计算则有3000万元的收入。

4.5弓长岭温泉间接收入

由于旅游间接收入的计算比较复杂,依据实地访谈的结果并结合当地政府的旅游年度发展报告,本论文确定了2200万元的旅游间接收入。从地域发展角度来看,税收与就业虽然属于旅游总收入的二次分配范畴,但也可以归为区域发展的收益方面,只是其不能作为旅游总收入的加合项目。据调查结果,弓长岭目前温泉产业直接就业人数为680人,这个数字对仅有1700人的温泉村而言是可观的。依据有关研究成果,在我国每增加1个就业人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间接就业人员4.9人,依此计算则有间接就业人员3332人,两者合计为4012人。

依据每吨温泉水单价以及参考3%营业税标准,弓长岭财政可获得245万元的资源使用费与748万元的温泉企业营业税,两者之和为993万元。

4.6评述

依据前面的计算,本论文得出弓长岭温泉旅游经济效益的总收入为24936万元,很接近经验者曾估算的26000万元。更重要的是通过计算扬弃了既有的直接与间接经济效益分析框架,将这种分解更加具体化到了下一个层面的指标体系里,其更有利于针对资源的旅游经济发展的落实工作。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了旅游者人均消费为249.36元的数据,也得到了吨水(温泉)产生178.1元收入的数值,后者是以往研究没有涉及到的指标。

从表1也可以感觉到,弓长岭温泉目前旅游收入相当程度上依赖于消耗温泉水的项目开发,还有待于开展高附加值的旅游经营活动。

根据市场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结合弓长岭区政府所制定的发展目标,2012年全区旅游接待量将达到130万人次,按照上述的计算方法,可计算出届时旅游总收入为6.33亿元,其中耗用温泉水直接收入24272万元,必然性连带收入为21499万元,或然性连带收入12350万元,间接收入达到5200万元。如果设定届时的温泉水利用量恰好为日允许开采量6000吨,则吨水(温泉)所产生的旅游收入将由目前的178.1元提高到289.0元。

5结论

文旅经济效益篇3

[关键词]旅游投资决策可持续发展博弈

旅游投资决策是指为达到—定的旅游投资目标,用一定方法对旅游投资活动进行科学评价,比较不同投资方案的经济、技术可行性,综合各种因素选择最佳投资方案的经济活动。旅游投资决策可以分为战略性决策和项目性决策。

现实生活中,有三大因素制约着旅游投资决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三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是一种博弈关系。因此,可以运用博弈论的有关思想、方法来研究这一过程中各参与方的行为、策略问题。

一、旅游投资战略决策

旅游投资的战略决策是研究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内旅游投资领域的全局性谋划和重大策略问题,涉及旅游投资的规模、结构、布局、投资时序和效果等多方面,属于多目标、多层次、多因素的投资经济系统工程中的决策问题。

整体性和层次性是旅游投资战略决策的特征。旅游投资战略决策的整体性,是指对旅游投资领域的重大问题,从全局的高度,以系统论的观点综合考察相关的经济、社会、技术和环境等因素,并加以统筹解决,以达到系统整体的优化。旅游投资战略决策是多层次的决策过程。根据旅游投资决策的层次性,可以把它分为全国性旅游投资战略决策和区域性旅游投资战略决策。

全国性旅游投资战略决策是一定时期内国家旅游发展规划中的投资战略决策,属于宏观战略决策,是高层次的投资战略决策;区域投资战略决策是地区旅游发展发展规划中的投资战略决策,是较低层次的投资战略决策。一般来说,区域旅游投资战略应服从国家旅游投资战略,较低层次的投资决策目标应当与高层次投资决策目标相—致。

二、旅游投资项目决策

旅游投资项目决策主要研究具体旅游建设项目方案的比选问题。就旅游投资项目本身来说,它属于微观层次,但旅游投资项目决策并不服于微观决策,而是包括旅游投资项目的宏观决策和项目的微观决策两部分。

旅游投资项目宏观决策是从旅游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来评价一个旅游投资项目的决策,它具有总体性、方向性、和长期件的特征。旅游投资项目宏观决策谋求旅游投资项目和社会环境之间的长期动态平衡。在进行旅游投资项目宏观决策时,不仅要考察旅游投资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还要考察其间接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出发来考察、研究、预测和综合评价旅游投资项目的总贡献。因此,旅游投资项目的宏观决策又称为旅游投资的项目的社会决策。

旅游投资项目微观决策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用企业的经济效益来评价项目的优势,这种决策具有局部性、具体性和短期性的特征。在进行旅游投资项目的微观决策时,可以运用财务分析的方法,按照项目的实际收支,确定项目的建设费用和效益,并以此来判断旅游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因此,可以把旅游投资项目的微观决策称为旅游投资项目的财务决策。

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投资效益

长期以来,我们进行旅游投资决策时,仅考虑旅游投资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种情况不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应该综合的考虑旅游投资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而且对于不同规模的旅游投资,其对于经济、社会、生态的影响力也是不同的,总的来说,旅游投资的规模越大,旅游的各种效益也就越大。

1.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经济活动过程中,生产要素的占用、投入、消耗与成果产出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则旅游投资的经济效益是指旅游项目的投入与成果产出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长期以来,旅游投资的经济效益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很多旅游投资决策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也是旅游投资的经济效益。因此,关于这个方面的研究比较多。旅游投资的经济效益体现为旅游投资者的经营收益和当地居民通过参与旅游经营所获得的经济收入。总的来说,旅游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分为正的经济效益和负的经济效益,总体来说,正面的经济效益大于负面的经济效益。

(1)通过旅游业的乘数效应,增加GDP

旅游消费不仅可以直接的增加当地的收入。还可以通过旅游业的乘数效应,促进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更大程度的发展。这是因为,直接分享旅游收入的企业、个人和政府机构,要把这些收入在本地经济体系内再次消费,从而不断启动新一轮的经济活动。这些继发效应能够带来远远大于最初的直接效应地GDP影响程度。一个旅游投资项目对当地的经济影响是很大,包括直接的旅游收入效应和间接的乘数效益。因此,旅游投资能够积极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为经济增长带来了新活力。

(2)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对于经济落后地区来说,往往缺乏传统的物质资源,但是却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因此发展旅游业成了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好途径。落后地区可以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缩小和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3)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旅游投资能够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机会。目前,我国旅游投资的主体正从国家开始转向于民营企业。国有经济从旅游等第三产业中逐步退出。我国非国有经济发展正在成为旅游投资的主力军。在这种局面下,旅游投资的加大,无疑可以促进国有经济从旅游等第三产业中逐步退出,转而重点投向能源、交通、石化等资金密集型基础产业领域。这种新的旅游投资格局符合国有、民营资本各自的特点,有利于发挥各自的特长,是对经济结构进行积极有效调整的重要举措。

(4)影响了土地等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

但是,旅游投资活动的开展,需要投资大量的资源。这导致旅游目的地一些稀缺性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其中尤其以对土地的需求表现得最为明显。由于我国的旅游需求不断增加,这需要不断的增加旅游投资。而旅游投资项目用地规模是很大地。为了旅游产业地发展,很多地方的旅游项目的开发往往需要以牺牲该片土地的其他用途为代价,例如,某一片土地一旦用于开发旅游景点便意味着放弃用于农耕或建工厂。因此,在决定占用某一土地开发旅游项目之前,往往需要对其不同用途所能带来的社会收益和有可能付出的社会成本进行比较和权衡,以便确保该项土地资源的用途符合当地社会的最佳利益。

2.社会效益

旅游投资对于当地社会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一个方面是旅游投资对当地的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另外一个方面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旅游投资开发活动对接待地区的社会文化产生影响的程度,与旅游投资开发的规模和接待地区的社会特点和社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大规模旅游投资开发活动的开展,引起的大规模人员流动,特别是异域游客的大量来访,难免会给旅游接待地区的社会和文化带来某种程度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往往随着旅游活动规模的扩大而增大。

(1)拓宽旅游目的地的就业渠道

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企业的生产需要多个要素的共同作用才能生产出产品,对于旅游产品的生产来说,也是如此。投资者在进行旅游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时,必须配备一定的劳动力。只有这样旅游投资的结果才有意义。此外,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主要部门,旅游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且对一般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并不高,因此,旅游投资项目比一二产业的项目更能够吸纳就业。

(2)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居民消费质量

旅游投资会增加旅游收入,目的地居民收入的增加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降低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例如新疆的卡纳斯湖开发以后,附近的县城通过提供旅游景点的配套项目,发展住宿、餐饮、旅游商品的开发,居民的受提高,食品开支下降。而用于其他方面的支出增加。3)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

随着旅游投资项目,尤其是一些大的旅游项目建成后,旅游目的地的产品品质得到提升,对游客的吸引力也随之增加。游客量的增加,伴随着当地知名度的上升。在开发黄山以前,很少有国家领导人到这里。而黄山开发以后,吸引了不少国家领导人到这里。他们在旅游的同时,对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并给予了很好的政策。这些年,黄山市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黄山景区旅游投资项目的开展密不可分。更有一些客商,在旅游的过程中,对当地的投资环境有了更深的印象,从而决定在这里投资。因此,好的旅游投资项目会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硬软件环境的改善,目的地整体形象和声誉的提高,其结果是电信、交通、商业等多个产业的发展。

3.生态效益

旅游投资可能产生的生态效益也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旅游投资通过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生态环境,则投资项目对目的地的生态环境产生正的效益;另外一个方面,则是旅游投资项目建成以后,对旅游目的地物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产生负面影响。

(1)改善目的地的生态环境

旅游投资的正面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目的地景观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物种质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等方面。这对于一些生态旅游项目来说,尤其明显。这些旅游投资项目在开发的过程中,比较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从不同的方面采取措施,这样的旅游投资会改善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

一方面,投资者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实施一些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对于区域内各种生活废水和废气的排放进行限制。并通过与当地政府和村民通过签订协议和采取经济补偿等措施,严格规定景区内禁止森林采伐活动,使森林得到休养生息。另外一个方面,通过阻止各种狩猎野生动物和采集挖掘野生植物资源现象的发生,造就了珍稀动物良好的栖息环境,吸引了众多野生动物前来景区生长繁衍。

(2)污染旅游目的地的环境

随着旅游投资开发活动的开展,伴之而来的负面环境效益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外旅游学术界的很多学者都对旅游的环境影响研究投入了越来越大的努力。人们意识到,在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损益分析时,应将环境指标考虑进去。

(3)破坏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系统

不少地方在进行旅游投资开发以后,水体污染,水土流失加重,植被覆盖率下降,野生动植物的有效保护区域范围缩小,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和破坏。旅游者的进入不仅会改变当地地貌,诱发沙害,而且会干扰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导致一些珍稀动植物的灭绝。

旅游者丢弃的大量废弃物不仅破坏了环境的美感,还可能危及动植物的生存安全。野生动物不仅是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更是当地生态系统中难以替代的链节,然而不少地方的有关部门对这一资源的开发管理不严、执法不力,致使不少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的危险。

4.三者间的博弈关系

要想实现可持续性的旅游投资决策,必须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即找到三者博弈关系的平衡点。综合前述,过多的重视经济效益则会对生态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使生态效益减少;相反,过多的重视生态效益,则必定会影响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两者是矛盾的博弈双方,可以将其视为一种静态博弈加以分析。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互惠关系,经济效益上来了,人们的消费水平、当地的就业率、知名度等自然会随之上升,进而又对经济效益产生加强作用。那么这里就存在一个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静态博弈关系。

四、小结

旅游投资决策应该不仅考虑到旅游投资的经济效益,还应综合的考虑到旅游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旅游投资者在确定投资方案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充分考虑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博弈关系基础上,确立优化模型,制定行之有效的投资方案,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决策。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于维生朴正爱:博弈论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4]JimCY.EnvironmentalchangesassociatedwithmassurbantourismandnaturetourismdevelopmentinHongKong[J].Theenvironmentalist,2000(20)

文旅经济效益篇4

关键词:茶叶生态;旅游管理;模式探索

1浅述茶叶生态旅游管理理念与旅游企业管理之间的联系

生态管理(ecosystemmanage有学者称之为eco-management),20世纪70年代源起于美国,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以及在总体上响应了世界各国重视生态的发展趋势,故此,生态管理学在90年代成为了学术研究的热门。而茶叶生态旅游管理便是源于生态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术界公认,生态管理的提出,是对管理模式的一次思维创新。首先,生态管理理念所涉及的范围极为广阔,不仅涉及到管理学的观点,还对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等做到了深入摄取,这是传统的管理学所无法做到的;其次,提出了对人的两个基本假设。其一,人不是世界的主宰,人性应扬善去恶,而善恶的定义又被扩展为针对世界的层面,而非局限的对人而言;其二,人的基本价值观,应该是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众所周知,管理学是关于人的学问,因此对人性的定义与假设,乃至随之而来提出的要求,皆将对管理模式起到创新推进的作用。在生态学理念的推动下,生态管理模式横空出世,人们从向书本陈规学习为主转向自然学习为主,茶叶生态管理理念也被提出来。据笔者查阅资料所得,茶叶本身便是茶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一种具体化的文化意识。茶文化包含了茶性、茶道、茶德,在茶性中,茶叶生态管理的具体理念为自然朴素,实行放养顺其自然的管理;在茶道中,管理的具体内容为与自然融二合一,即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到了茶德,则强调在茶德的启示下人性的意义,即人力资源管理的“以人为本”的观念。结合国家与国际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茶叶生态管理理念对于现代旅游企业管理的启示意义是重大的,旅游企业本身所形成的管理理念将在茶叶生态管理理念的推动下更加完善,从而走出新的发展模式道路。

2探索旅游企业管理的新模式

旅游企业管理实质上是关于旅游市场的管理学的具体分支。其宗旨在于管理,只是与相对于范围极为广阔的管理学所针对的对象不同。根据旅游管理的六大具体原则,笔者将之区分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方面,在目前人类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于旅游企业的希望在于对生态效益包括生态文化传播效益的贡献,而非一味拉动内需刺激经济。故此,旅游企业借鉴生态管理理念,走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起来的新管理模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在下文中,笔者将首先从茶叶生态旅游管理理念的意义上下手,深入探索现代旅游企业的新型管理模式。

2.1茶叶生态旅游管理理念的意义探究

茶叶生态旅游管理理念,是从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中汲取、提炼、加工其生态学精髓,再将之融入生态学管理中所得到一门学问。与一般的生态管理模式相比,茶叶生态管理更具有独特性、适应性、具体性等优点;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则更具有科学性、前瞻性、人文性。综合茶叶生态管理的优点,笔者认为,在现代旅游企业中融入茶叶生态管理理念,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其一,茶叶生态旅游管理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结合,而非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生态管理理念下主要的管理对象不再是人类,而是整个生态系统,不再坚持“人类中心论”,而是强调环境的多样性保护,不再以经济数字收入为主要的管理目的,而是以整个生态旅游系统的保护为目标。故此,在现代旅游企业中加入茶叶生态旅游管理理念,更能起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的效应。其二,茶叶生态旅游管理更加注重可持续长远发展。在工业领域方面,我国的政策从2015年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集约型发展,在2016年的新年致辞中,亦声明我国已加入2030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生态旅游管理的重要性与未来前景不容置疑。针对改革开放以来,过度的资源开发导致我国植物覆盖率不到19%,许多旅游景点的风景区遭受严重的污染破坏的现状,坚持茶叶生态管理理念,坚持茶道中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加强对自然的保护,是现代企业必然的选择。因此,发展旅游企业管理新模式的目的不仅是要达到现在的发展,而且是要达到长远的、可持续地发展,以茶叶生态旅游管理理念为主导也就显得更加重要。

2.2旅游企业管理新模式的协调性探究

根据旅游企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定义,融入茶叶生态管理理念的指导思想,笔者认为旅游企业管理新模式的开展,要围绕两个方面即“协调性”和“统一性”展开研究。协调性主要体现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协调;管理人员与被管理人员相协调;旅客与旅游环境的协调三个方面。首先,以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协调作为旅游企业管理新模式的理论指导,确定了旅游企业的发展方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协调是旅游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而旅游企业的长远发展又是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前提。以茶叶生态旅游管理学中的例子为例,假如在江南丘陵开展生态旅游行业,不考虑该地区的土质,不保护该地的环境水源,不考虑农业的休养期,虽然在短期内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随着环境被进一步破坏,茶叶旅游景点将无法继续开放,则经济效益即将为零。这个例子在逻辑学A证明B,非B非A的科学推理中,是得到证实的,具有相关科学性。其次,由于现代企业管理的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故此,在确立了旅游企业管理的主导思想以后首要探索的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在茶叶生态管理理念中,做出了一个“生态人”假设,与一般市场管理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要促进生态人假设的实施,则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从业素质,在工作岗位配置上达到人尽其才的效果,才能更好地管理相关旅客,达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协调。最后,则要强调旅客与旅游环境的相协调。要促进旅客与旅游环境的相协调,首先要提高旅客对旅游景点的满意程度,以旅游心理学的观点而言,当旅客对一地景点感到心旷神怡之时,便会减少乃至避免对当地造成环境破坏;其次,要通过相应的设备和措施,达到旅客与旅游环境地平衡协调,例如小卖部与饭店的开设,要既不能破坏原有的景点,又要能起到服务旅客的效果。

2.3旅游企业管理新模式的统一性探究

旅游企业管理模式的统一性原理,借鉴了茶叶生态管理系统茶德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主要体现在旅游地区与旅游企业的统一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性;旅客与旅游景点的统一性;旅游安排与旅游景点的统一性。在茶叶生态管理理念中,管理的目标不止是旅客与人员,而是整个生态系统。故此,地区、人员、设施交通的管理,都将成为一个整体,因此具有统一性。而坚持统一性,有两个原则,其一是人与自然的统一,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体现在人类与自然相处,以自然为生存基础,而尽量减少乃至避免破坏自然以获取纯粹的经济效益。在现代旅游企业发展中,对于相关景点的建设、开放,要建立在保护当地景点地基础之上;开设当地交通路线,建设当地宾馆饭店,要以不破坏当地生态系统为前提。这便要求应用到茶叶生态管理理念中的“顺应自然”原理,并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人的统一,则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即管理员与被管理员的之间的统一之上的。解决管理员与被管理员之间的矛盾,要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即双方人员素质的提高。在旅游企业培训中应用到茶叶生态管理理念中茶德的德育功能,努力塑造“以和为贵”、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局面。而在育人的过程中,旅游企业同时亦达到“文化保护和传播”的旅游企业管理效用,如岳阳楼以旅客能记诵《岳阳楼记》就可获得免费参观机会与礼品为营销管理手段,既促进了岳阳楼旅游行业的发展,又推动了当地文化的传播,可谓一举多得之管理行为。故此,统一性的原则,不仅适用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同样适用于社会效益。

3结束语

在21世纪的今天,对于环境以及资源的保护已然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传统的工业发展与企业开发应针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理念,进行更为科学地、彻底地转变。旅游企业作为生态环境与旅客之间的联系枢纽,更要注重对生态环境地保护,克服企业管理上的唯利是图“近视”行为。因此,以茶叶生态管理理念为指导,进行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新转变是历史的、发展的需求。

作者:蔡瑞 单位:海口经济学院旅游与民航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郝亚静.生态旅游管理理念下的旅游企业管理新模式[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12):17.

[2]李淑艳,高岚,魏庆华等.对生态旅游的本质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4-30.

[3]杨江帆,谢向英,徐清等.福建茶叶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研究[J].武夷学院学报,2008(6):3-11.

[4]邱海蓉,冯中朝.茶园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1):271-274.

[5]和献中,王世金.云南省普洱茶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战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52-57.

文旅经济效益篇5

【关键词】 旅游业 绿色投资 可持续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全球性的朝阳产业,旅游业是现在和未来长期的投资热点。综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的投资管理工作,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取得了较好成就,有力地促进了旅游业综合接待能力和创汇水平的提高,使旅游业的发展跃上了快车道。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旅游投资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对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由于旅游投资具有外部性特点,致使一些投资企业较多考虑经济效益,以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忽视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如无偿使用旅游资源,较少关心旅游资源的建设、开发和保护;重短期经济效益,轻资源保护的低层次开发等。从而导致旅游投资结构的不合理,资源利用的低效率,同时,也加剧了旅游市场的恶性竞争,导致利益分配的不合理。

可见,我国旅游投资市场是理性的投资和非理性追赶潮流同时存在的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达不到投资者的市场预期,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更不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试图引入绿色投资的理念,对旅游业绿色投资内涵、必要性以及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解决目前旅游投资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思路。

二、旅游业绿色投资的内涵

1、绿色投资解析

我国大陆有学者认为,绿色投资就是环境保护投资;也有学者认为,绿色投资与绿色GDP相联系,凡是用于增加绿色GDP的货币资金(包括其他经济资源)的投入,都是绿色投资。西方国家的学者主要是从企业的社会责任角度出发,通常把绿色投资称作“社会责任投资”(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ment,SRI)。认为它是一种基于环境准则、社会准则、金钱回报准则的投资模式,它考虑了经济、社会、环境三重底线,或称作三重盈余,又叫做“三重盈余”投资。绿色投资的含义丰富,对其定义有很大的难度,但从基本意义上说,它与环境保护、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等有密切的关系,其基本含义是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思想的指导下,以保护资源与环境为核心,以承担社会责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兼顾经济、环境、社会三重盈余为基本要求,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社会和谐的投资活动。

2、旅游业绿色投资的内涵

根据以上对绿色投资的基本解析,旅游业绿色投资核心内涵可以概括为:旅游业的投资是为了支持和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要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思想的指导下,关注经济发展、注重环境保护、承担社会责任,使人与自然得到和谐统一,经济、社会、环境得以协调发展;是在政府引导下,以企业为投资主体,公众是投资受益者的,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投资新模式。

(1)“三重盈余”投资目标。其一,经济效益是旅游业绿色投资的基本要求。经济效益是旅游投资的核心动力,能为继续投资提供持续的资金来源。因此,经济效益也是旅游业绿色投资的基本要求,但关键是以何种态度、何种方式、何种路径、何种程度去获取经济效益。其二,社会效益是旅游业绿色投资的最高要求。旅游业绿色投资要求投资者必须负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即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社会公平等起到促进作用,如促进所在社区的生活质量及生活方式,发展地方文化与独特风格,提高当地人口素质,促进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等。其三,环境效益是旅游业绿色投资的普遍要求。环境效益是旅游投资活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前提,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因此,旅游业绿色投资必须在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三位一体”的投资模式。与以往政府默认、投资者说了算的投资模式不同的是,绿色投资必须强化公众参与,即公众将拥有否决权,这样将更有可能使旅游投资项目符合地方利益并促进当地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对企业投资决策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实现旅游投资中三方力量的制衡。

三、旅游业绿色投资的客观必要性

人类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社会经济建设的主要标志就是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其实质就是发展绿色经济,构筑绿色文明。它要求人类高度关注周边的环境,自觉形成环境保护的观念;日益关心社会发展与进步,形成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在旅游业发展中,由于旅游产业的综合性特征,倡导绿色投资尤其必要。

1、和谐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进入21世纪,我国政府提出了积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发展目标。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蓝图,依据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我们只能走一条依靠科技、资源节约、生态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旅游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在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客观要求我们通过大力发展绿色投资,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条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社会福利的重要路径

旅游业的综合效益决定了旅游项目具有外部性明显的特征,与当地居民社会福利息息相关。正外部性,则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外汇收入等;可引导城市的文化定位,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对人们生活环境改善和动植物保护有一定帮助。负外部性,则会造成很大的社会成本,如破坏环境、影响当地民族文化、浪费资源等等。绿色投资就是以追求正外部性、避免负外部性为准则,因此,可以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社会福利的不断提升。

3、企业提高效益和提升社会形象的战略举措

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提升竞争力的主要路径对内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对外是树立良好的形象。绿色投资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效益、降低成本为根本目标;同时,培养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这样,使企业更好地具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四、实现旅游业绿色投资的方法

绿色投资是未来旅游业投资的主流,要实现旅游业的绿色投资,则需要多方形成合力。

1、宏观层面:国家和政府

(1)政府政策的支持。旅游业绿色投资作为一种新的投资模式,政府需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政府应协调相关部门在旅游项目审批、税收、土地等相关方面制定优惠政策,推动制定鼓励旅游业绿色投资的产业政策;实行投资的区域差别政策,通过税率等经济杠杆及适宜的优惠政策促使资金流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缺口较大的部门,引导资金进入中西部内陆腹地,使旅游业的投资能够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尽快出台旅游业投资管理法规,以立法手段避免旅游业投资中的非理和违法行为,保障绿色投资的顺利进行。

(2)优化旅游绿色投资宏观环境。政府要把绿色投资的观念创新付诸地区旅游规划和发展的具体行动中,帮助旅游行业树立符合时代特征和市场潮流的旅游产业投资观,使整个社会的旅游投资环境更加倾向于绿色投资,并采取各种投资促进手段,保持绿色投资政策的长期稳定,广开旅游投融资渠道,促进旅游绿色投资宏观环境的综合改善。

(3)规范管理绿色投资项目。在出现旅游业良好前景的“社会共识”之际,政府应当加强绿色投资项目管理,规避“潮涌”风险。首先,要设立统一的绿色投资管理机构,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开发(在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其次,要对绿色投资项目进行专业审查评估,设立技术门槛,避免不合理的项目进入市场。再次,要严格实行大型投资项目向上一级旅游管理机构申报制度,避免地区之间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最后,要严格控制查处违规违法投资行为,保证尽量多的企业和项目处于规范的绿色体系中。

2、中观层面:行业组织

(1)制定和推行旅游绿色投资标准。由于旅游绿色投资与以往投资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制定绿色投资的标准,引导企业绿色投资行为是行业组织重要任务之一。同时,通过行业组织平台,宣传旅游业的绿色投资,推行旅游绿色投资标准。

(2)建立和完善绿色投资服务系统。旅游行业组织应根据绿色投资的需要完善旅游投资服务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旅游绿色投资管理服务系统,包括:建立专业化的旅游业绿色投资咨询公司和专门负责绿色投资的服务机构;建立旅游绿色投资项目资料信息库,定期指导性的分析报告和信息;举办旅游绿色投资研讨会和绿色投资项目招商交易洽谈会等。

3、微观层面:投资商

(1)绿色投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举措。企业应该将绿色投资作为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努力学习和接受绿色投资的新理念;在行为上自觉遵循绿色投资的基本要求,以绿色投资的标准和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2)项目投资前的绿色论证。“市场调查―项目策划―绿色论证”是旅游绿色投资项目必须遵循的前期程序。在这里,无论是市场调查还是项目策划,在明确投资决策的方向、赢利空间大小、投资额度计划、投资回报率预估等都要经得起绿色论证的推敲。

4、社会参与层面:社会舆论、社区居民

(1)社区居民成立专门的项目评价小组。社区居民作为投资的监督者,要充分发挥自己作为活性因子的独特作用,对那些不符合要求的投资项目进行抵制。与当地政府和投资企业进行会谈,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对整个地区都有利的投资方案;坚决反对那些盲目乱投资、跟风投资现象,使旅游投资不仅能提高当地居民福利,还要对整个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2)社会舆论积极发挥监督作用。社会舆论作为公开的社会评价,它所实现的社会功能是以公开表达的集合式的公众意见直接或间接干预社会生活,这是由其“民意表达和民众力量的显示”这一特性所决定的。因此,社会舆论可以对涉及旅游开发与投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制约和控制,使之服从服务于既定的社会共同意志,符合公众共同利益,这在旅游绿色投资发展初级阶段的作用尤为显著。

【参考文献】

[1] 赵恒伯:我国旅游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4(12).

[2] 秦坤、肖炜、李树翠:我国旅游业投融资现状研究综述[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3] 孟耀:绿色投资问题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4] 许南垣:旅游投资研究[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5] 牛文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认知[J].地理科学进展,2008(3).

[6] 张继东:旅游业投融资现状分析[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

[7] 姜若愚、刘奕文:旅游投资与管理[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文旅经济效益篇6

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活动产生于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旅游活动关注的焦点集中于旅游活动的经济作用,并随着闲暇时间的私有化和商品化、旅游活动的商品化和社会化而倍受注目。我国旅游业发展二十多年的历程及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三步走的台阶式发展模式也证明发展旅游业即为开展旅游活动。“旅游搭台,经贸唱戏”、“旅游业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拉动内需”、“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市)”的提法及在实践中的推广更是出于旅游活动的开展可以达到创收外汇、平衡国际收支、增加税收、拓宽就业渠道的经济目的。旅游发展中的泛经济性是一把双刃剑,在对旅游目的地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造成对东道主地区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消极影响,经济短视而秩序混乱、环境污染而加剧恶化、文化传统扭曲而丧失、社会风气败坏而沦丧。从东道主社区角度考虑,旅游发展中的非社区性造成旅游发展的非持续性,主要体现为:

(1)“旅游飞地”现象

“旅游飞地”现象是指旅游或休闲活动空间虽然依托的是当地的土地和旅游资源,但与社区主要地域单元相分离,成为旅游直接经营者的特区。旅游消费的物质和从事服务的中高层人员基本来自外地,旅游收入“漏损”严重。旅游发展对当地发展的关联度小、联带作用弱。旅游的乘数效应便大打折扣,甚至有可能造成当地资源的“低价出售”,甚至是为微小经济所得而支付环境、社会、文化上的高昂代价。

“旅游飞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目的地的经济基础及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发展产生刚性约束,目的地供给潜力扩张有限,为了发展旅游经济,增加了对外部需求的依赖程度,使旅游目的地成为发达经济体的“飞地”。这就是经济久发达的旅游目的地发展旅游的“悖论”:希望通过发展旅游壮大经济基础,但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身资本基础、开发与管理经验和企业家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及发展旅游经济激烈竞争的现实,使目的地经济体不得不依靠来自体外的投资和管理,从而造成“贫困化出口”,旅游业发展的带动效果大打折扣[1]。

(2)“旅游孤岛”现象

“旅游孤岛”现象指旅游活动发生地与旅游地所在社区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限,界限可是有形的实体边界,也可是无形的意态界限,旅游者与当地平民的社会联系被切断,旅游活动空间孤立于东道社区空间。整个旅游行程中,旅游者生活于周密策划的场景中,他们目光被掮客左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旅游活动空间被舞台化,旅游者很难得出有关这个国家和地区的真实生活的基本结论。

(3)“新殖民主义”现象

“新殖民主义”现象指旅游业发展中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监督权四权分离,相关利益者之间地位及关系的不平等,特别是旅游活动的经营管理权掌控于旅游中介企业,社区居民主体地位往往忽略,形成“契约”形式隐掩下,旅游业直接经营者对东道社区旅游发展的控制、干涉与旅游利益的掠夺、剥削。

鉴于“旅游业并不象一系列急功近利者所说的那样是一种灵丹妙药”,[2]改变旅游发展模式,构建经济与环境、旅游相关利益者间的和谐关系,凸显社区参与旅游的主体地位,走可持续旅游发展之路便提上议事日程[3]。可持续旅游发展秉承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重点强调:代内代际公平;旅游开发利用应以环境可承载能力为限;在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旅游经济。可持续旅游发展理念的实践落实即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实现社区旅游一体化成为其最佳模式选择。联合国大会在1969年发表了《社会进步与发展宣言》,指出公民参与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1995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通过《可持续旅游发展》,制定了《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强调“旅游发展目标要符合经济期望目标和环境要求,不仅要考虑当地的社会与自然结构,而且要尊重当地的居民”,“促进公众参与”。1997年6月,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球理事会联合制定颁发的《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明确提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应将居民作为关怀对象,并把居民参与当作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不可缺少的环节。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主要内涵是:从社区的角度考虑旅游目的地建设,以社区发展与旅游发展的互动理论指导旅游区的总体规划和布局,通过优化旅游社区的结构提高旅游流的效率,谋求旅游业及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和最优化。

二、问题的解释——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1.系统论下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的结构形式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体。”旅游系统是旅游要素按一定结构形成的具有特定旅游功能的有机体。社区旅游系统是隶属于旅游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社区旅游的主要倡导者墨菲在《旅游:一个社区方法》一书中,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旅游业对社区的影响及社区对旅游的响应,及如何从社区角度去开发和规划旅游[4]。他把旅游目的地的当地社区作为一个生态社区,构筑了一个社区生态系统。社区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于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生命,它构成食物链的基础,过分地索取会导致植物的减少和自然退化。当地居民被看作是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他们作为社区吸引物总体中的一部分,既要过日常生活又要作为社区展示的一部分。旅游业类似于生态系统中的捕猎食者,而游客则是猎物。旅游业的收益来自游客,游客关心的是旅游吸引物(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及娱乐设施)和服务,这是“消费”的对象。这样吸引物和服务、游客、旅游业、当地居民便构成了一个有一定功能关系(生物链)的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份。它们的比例是否协调,关系到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在旅游社区生态系统中,当地居民要素往往是被忽视的对象,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阶段和程度往往是低层次的。重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反映当地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想法和的态度,减少居民对旅游的反感情绪和冲突,是维持、协调、维护旅游社区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

2.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社区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研究热点之一,其理论尤为在企业管理方面影响巨大。相关利益者指“任何可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群体或个人,或者在一定程度上遭受其影响的群体或个人。”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认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与参与,企业应追求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个别主体利益。旅游活动中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主管部门、旅游直接经营者、当地社区居民、旅游者[5]。在众多的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中,旅游经营者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旅游者寻求旅游需求满足最大化;政府主管部门探求管理效益最大化,当地社区往往是被忽视的利益主体,社区居民处于旅游发展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地位被边缘化。可持续旅游发展要求顾及全面、均衡发展。社区旅游发展就是要解决社区与政府、社区与经营者、社区与旅游者的不对等地位问题,实现社区经济、社会、环境、文化效应的最大化。

3.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实践描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在旅游的决策、开发、规划、管理、监督等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社区的意见和需要,并将其作为开发主体和参与主体,以便在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艰难而漫长的时期,要实现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社会文化结构的转型,实现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区广泛参与旅游发展,可以促进当地社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增进与外来文化的交流,提高自身环境适应能力。我国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实践中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古镇游”、“胡同游”、“民俗游”、“乡村游”如火如荼开展,成都的“农家乐”、北京的“民俗村”、山西的“大院”、江南的“水乡”、云南的“民族家庭旅馆”、“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参与旅游已蔚然成风。4.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实践困境。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势头良好,但既受社区居民民主意识淡薄、经济发展落后、知识水平有限、参与意识不足等内部因素的制约,也受旅游目的地产品开发程度、旅游供给与需求的变化、自然与人文环境的优劣及市场价格波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存在一些问题,面临种种困境。

第一,侧重于经济利益诉求。我国目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多侧重于经济利益诉求,追求旅游的正效应,关注收入的增加、就业机会的获得、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活动热情高涨,甚至出现过度参与的现象,如直接参与旅游经营活动出现的随意设摊兜售,强买强卖;野导遍地,误导行骗等。单纯经济利益的追求,造成旅游地过度商业化和人工化、环境进步恶化与非自然化、文化失真与伪装化等结果。这些消极影响又造成旅游地吸引力减小,游客体验和满足程度下降,游客数量减少等恶果。恶性循环的结果是社区与旅游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第二,社区参与层次低。Inskeep(1993年)通过案例研究表明,社区参与主要表现为象征性参与、被动参与和伪参与。Pretty(1995年)提出社区的参与大体分为七个层次,即象征性参与、被动式参与、咨询式参与、因物质激励而参与、功能性参与、交互式参与、自我激励式参与。胡志毅(2002年)把社区参与的历史历史进程划分为个别参与、组织参与、大众参与和全面参与四个阶段[6]。我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在参与层次上,停留在社区咨询和象征性参与这两种形式上;在参与阶段上,大多处于组织参与阶段,个别成熟旅游地进入大众参与阶段,尚未进入全面参与、促进社区与旅游发展的双向互动,形成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阶段。

第三,社区参与力量对比弱小。旅游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政府、企业、社区、非政府组织、旅游者等。在我国目前情况下,政府处于主导,政府和开发商决定旅游开发;社区缺乏知情权,力量弱小,不足以抗衡强势集团;民间组织发育不全。强势的政府和公司与弱势的社区居民难以平等对话[7]。社区居民的弱势地位不仅体现在经济收入上,还体现在政治地位和利益表达的能力和渠道方面,社区居民没有机会参与制定“游戏规则”。在观念上,社区居民被歧视;在土地征用中,没有主动的决定权;在政策上,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在行政管理上,是被管理的对象。

三、制度安排——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通过经济参与、政治参与、环境参与、文化参与、心理参与,在旅游规划、开发、经营、管理、监督各环节,多领域、全方位、高层次广泛参与,达到提高社区参与意识、维护社区整体、增强社区权力的目的,实现社区旅游一体化,走可持续旅游发展之路。

1.经济参与。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强利益相关主体间的协调与合作。一方面,通过对开发者、经营者经济活动中负外部性的约束,形成多元化的利益补偿机制。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利益激励机制,让社区团体及居民介入旅游经营活动中,给当地社区带来持久的经济利益。所获收益为社区共享,用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居民生存环境[9]。

2.政治参与。提高居民整体素质和参与能力,参与旅游规划和旅游发展决策。对社区居民进行旅游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提高社区参与意识;赋予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决策建议权,把社区参与意志内化为社区权力,上升为主管机构的决策,实施于旅游规划、开发、经营、管理、监督各环节中。

3.环境参与。保持社区生态与环境平衡,营造和谐良好社会环境。社区参与旅游地环境政策的制定,监督环境政策的实施,参与环境保护设备、设施、机构的组织和活动。敦促旅游企业在开发和经营活动中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致力于形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和谐共建的良好社会氛围。

4.文化参与。防止民族历史文化虚无主义,增强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减少旅游文化交流中,对社区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异化。强化社区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确保传统文化核心的传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舆论、媒体等多种途径,增强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社区归属感,减少社会张力,促进社区的整合。

参考文献:

[1]厉新建.旅游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瓦伦·史密斯.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C].南宁: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185-201.

[3]孙九霞,保继刚.从缺失到凸显: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脉络[J].旅游学刊,2006,(7):63-68.

[4]MurphyPE.Tourism:acommunityapproach[M].NewYork:Methuen,1985.

文旅经济效益篇7

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活动产生于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旅游活动关注的焦点集中于旅游活动的经济作用,并随着闲暇时间的私有化和商品化、旅游活动的商品化和社会化而倍受注目。我国旅游业发展二十多年的历程及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三步走的台阶式发展模式也证明发展旅游业即为开展旅游活动。“旅游搭台,经贸唱戏”、“旅游业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拉动内需”、“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市)”的提法及在实践中的推广更是出于旅游活动的开展可以达到创收外汇、平衡国际收支、增加税收、拓宽就业渠道的经济目的。旅游发展中的泛经济性是一把双刃剑,在对旅游目的地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造成对东道主地区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消极影响,经济短视而秩序混乱、环境污染而加剧恶化、文化传统扭曲而丧失、社会风气败坏而沦丧。从东道主社区角度考虑,旅游发展中的非社区性造成旅游发展的非持续性,主要体现为:

(1)“旅游飞地”现象

“旅游飞地”现象是指旅游或休闲活动空间虽然依托的是当地的土地和旅游资源,但与社区主要地域单元相分离,成为旅游直接经营者的特区。旅游消费的物质和从事服务的中高层人员基本来自外地,旅游收入“漏损”严重。旅游发展对当地发展的关联度小、联带作用弱。旅游的乘数效应便大打折扣,甚至有可能造成当地资源的“低价出售”,甚至是为微小经济所得而支付环境、社会、文化上的高昂代价。

“旅游飞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目的地的经济基础及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发展产生刚性约束,目的地供给潜力扩张有限,为了发展旅游经济,增加了对外部需求的依赖程度,使旅游目的地成为发达经济体的“飞地”。这就是经济久发达的旅游目的地发展旅游的“悖论”:希望通过发展旅游壮大经济基础,但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身资本基础、开发与管理经验和企业家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及发展旅游经济激烈竞争的现实,使目的地经济体不得不依靠来自体外的投资和管理,从而造成“贫困化出口”,旅游业发展的带动效果大打折扣[1]。

(2)“旅游孤岛”现象

“旅游孤岛”现象指旅游活动发生地与旅游地所在社区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限,界限可是有形的实体边界,也可是无形的意态界限,旅游者与当地平民的社会联系被切断,旅游活动空间孤立于东道社区空间。整个旅游行程中,旅游者生活于周密策划的场景中,他们目光被掮客左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旅游活动空间被舞台化,旅游者很难得出有关这个国家和地区的真实生活的基本结论。

(3)“新殖民主义”现象

“新殖民主义”现象指旅游业发展中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监督权四权分离,相关利益者之间地位及关系的不平等,特别是旅游活动的经营管理权掌控于旅游中介企业,社区居民主体地位往往忽略,形成“契约”形式隐掩下,旅游业直接经营者对东道社区旅游发展的控制、干涉与旅游利益的掠夺、剥削。

鉴于“旅游业并不象一系列急功近利者所说的那样是一种灵丹妙药”,[2]改变旅游发展模式,构建经济与环境、旅游相关利益者间的和谐关系,凸显社区参与旅游的主体地位,走可持续旅游发展之路便提上议事日程[3]。可持续旅游发展秉承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重点强调:代内代际公平;旅游开发利用应以环境可承载能力为限;在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旅游经济。可持续旅游发展理念的实践落实即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实现社区旅游一体化成为其最佳模式选择。联合国大会在1969年发表了《社会进步与发展宣言》,指出公民参与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1995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通过《可持续旅游发展》,制定了《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强调“旅游发展目标要符合经济期望目标和环境要求,不仅要考虑当地的社会与自然结构,而且要尊重当地的居民”,“促进公众参与”。1997年6月,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球理事会联合制定颁发的《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明确提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应将居民作为关怀对象,并把居民参与当作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不可缺少的环节。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主要内涵是:从社区的角度考虑旅游目的地建设,以社区发展与旅游发展的互动理论指导旅游区的总体规划和布局,通过优化旅游社区的结构提高旅游流的效率,谋求旅游业及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和最优化。

二、问题的解释——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1.系统论下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的结构形式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体。”旅游系统是旅游要素按一定结构形成的具有特定旅游功能的有机体。社区旅游系统是隶属于旅游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社区旅游的主要倡导者墨菲在《旅游:一个社区方法》一书中,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旅游业对社区的影响及社区对旅游的响应,及如何从社区角度去开发和规划旅游[4]。他把旅游目的地的当地社区作为一个生态社区,构筑了一个社区生态系统。社区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于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生命,它构成食物链的基础,过分地索取会导致植物的减少和自然退化。当地居民被看作是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他们作为社区吸引物总体中的一部分,既要过日常生活又要作为社区展示的一部分。旅游业类似于生态系统中的捕猎食者,而游客则是猎物。旅游业的收益来自游客,游客关心的是旅游吸引物(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及娱乐设施)和服务,这是“消费”的对象。这样吸引物和服务、游客、旅游业、当地居民便构成了一个有一定功能关系(生物链)的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份。它们的比例是否协调,关系到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在旅游社区生态系统中,当地居民要素往往是被忽视的对象,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阶段和程度往往是低层次的。重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反映当地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想法和的态度,减少居民对旅游的反感情绪和冲突,是维持、协调、维护旅游社区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

2.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社区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研究热点之一,其理论尤为在企业管理方面影响巨大。相关利益者指“任何可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群体或个人,或者在一定程度上遭受其影响的群体或个人。”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认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与参与,企业应追求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个别主体利益。旅游活动中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主管部门、旅游直接经营者、当地社区居民、旅游者[5]。在众多的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中,旅游经营者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旅游者寻求旅游需求满足最大化;政府主管部门探求管理效益最大化,当地社区往往是被忽视的利益主体,社区居民处于旅游发展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地位被边缘化。可持续旅游发展要求顾及全面、均衡发展。社区旅游发展就是要解决社区与政府、社区与经营者、社区与旅游者的不对等地位问题,实现社区经济、社会、环境、文化效应的最大化。

3.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实践描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在旅游的决策、开发、规划、管理、监督等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社区的意见和需要,并将其作为开发主体和参与主体,以便在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艰难而漫长的时期,要实现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社会文化结构的转型,实现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区广泛参与旅游发展,可以促进当地社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增进与外来文化的交流,提高自身环境适应能力。我国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实践中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古镇游”、“胡同游”、“民俗游”、“乡村游”如火如荼开展,成都的“农家乐”、北京的“民俗村”、山西的“大院”、江南的“水乡”、云南的“民族家庭旅馆”、“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参与旅游已蔚然成风。 4.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实践困境。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势头良好,但既受社区居民民主意识淡薄、经济发展落后、知识水平有限、参与意识不足等内部因素的制约,也受旅游目的地产品开发程度、旅游供给与需求的变化、自然与人文环境的优劣及市场价格波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存在一些问题,面临种种困境。

第一,侧重于经济利益诉求。我国目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多侧重于经济利益诉求,追求旅游的正效应,关注收入的增加、就业机会的获得、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活动热情高涨,甚至出现过度参与的现象,如直接参与旅游经营活动出现的随意设摊兜售,强买强卖;野导遍地,误导行骗等。单纯经济利益的追求,造成旅游地过度商业化和人工化、环境进步恶化与非自然化、文化失真与伪装化等结果。这些消极影响又造成旅游地吸引力减小,游客体验和满足程度下降,游客数量减少等恶果。恶性循环的结果是社区与旅游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第二,社区参与层次低。inskeep(1993年)通过案例研究表明,社区参与主要表现为象征性参与、被动参与和伪参与。pretty(1995年)提出社区的参与大体分为七个层次,即象征性参与、被动式参与、咨询式参与、因物质激励而参与、功能性参与、交互式参与、自我激励式参与。胡志毅(2002年)把社区参与的历史历史进程划分为个别参与、组织参与、大众参与和全面参与四个阶段[6]。我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在参与层次上,停留在社区咨询和象征性参与这两种形式上;在参与阶段上,大多处于组织参与阶段,个别成熟旅游地进入大众参与阶段,尚未进入全面参与、促进社区与旅游发展的双向互动,形成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阶段。

第三,社区参与力量对比弱小。旅游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政府、企业、社区、非政府组织、旅游者等。在我国目前情况下,政府处于主导,政府和开发商决定旅游开发;社区缺乏知情权,力量弱小,不足以抗衡强势集团;民间组织发育不全。强势的政府和公司与弱势的社区居民难以平等对话[7]。社区居民的弱势地位不仅体现在经济收入上,还体现在政治地位和利益表达的能力和渠道方面,社区居民没有机会参与制定“游戏规则”。在观念上,社区居民被歧视;在土地征用中,没有主动的决定权;在政策上,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在行政管理上,是被管理的对象。

三、制度安排——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通过经济参与、政治参与、环境参与、文化参与、心理参与,在旅游规划、开发、经营、管理、监督各环节,多领域、全方位、高层次广泛参与,达到提高社区参与意识、维护社区整体、增强社区权力的目的,实现社区旅游一体化,走可持续旅游发展之路。

1.经济参与。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强利益相关主体间的协调与合作。一方面,通过对开发者、经营者经济活动中负外部性的约束,形成多元化的利益补偿机制。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利益激励机制,让社区团体及居民介入旅游经营活动中,给当地社区带来持久的经济利益。所获收益为社区共享,用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居民生存环境[9]。

2.政治参与。提高居民整体素质和参与能力,参与旅游规划和旅游发展决策。对社区居民进行旅游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提高社区参与意识;赋予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决策建议权,把社区参与意志内化为社区权力,上升为主管机构的决策,实施于旅游规划、开发、经营、管理、监督各环节中。

3.环境参与。保持社区生态与环境平衡,营造和谐良好社会环境。社区参与旅游地环境政策的制定,监督环境政策的实施,参与环境保护设备、设施、机构的组织和活动。敦促旅游企业在开发和经营活动中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致力于形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和谐共建的良好社会氛围。

4.文化参与。防止民族历史文化虚无主义,增强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减少旅游文化交流中,对社区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异化。强化社区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确保传统文化核心的传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舆论、媒体等多种途径,增强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社区归属感,减少社会张力,促进社区的整合。

参考文献:

[1]厉新建.旅游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瓦伦·史密斯.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c].南宁: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185-201.

[3]孙九霞,保继刚.从缺失到凸显: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脉络[j].旅游学刊,2006,(7):63-68.

[4]murphy p e.tourism:a community approach[m].new york:methuen,1985.

文旅经济效益篇8

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活动产生于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旅游活动关注的焦点集中于旅游活动的经济作用,并随着闲暇时间的私有化和商品化、旅游活动的商品化和社会化而倍受注目。我国旅游业发展二十多年的历程及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三步走的台阶式发展模式也证明发展旅游业即为开展旅游活动。“旅游搭台,经贸唱戏”、“旅游业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拉动内需”、“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市)”的提法及在实践中的推广更是出于旅游活动的开展可以达到创收外汇、平衡国际收支、增加税收、拓宽就业渠道的经济目的。旅游发展中的泛经济性是一把双刃剑,在对旅游目的地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造成对东道主地区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消极影响,经济短视而秩序混乱、环境污染而加剧恶化、文化传统扭曲而丧失、社会风气败坏而沦丧。从东道主社区角度考虑,旅游发展中的非社区性造成旅游发展的非持续性,主要体现为:

(1)“旅游飞地”现象

“旅游飞地”现象是指旅游或休闲活动空间虽然依托的是当地的土地和旅游资源,但与社区主要地域单元相分离,成为旅游直接经营者的特区。旅游消费的物质和从事服务的中高层人员基本来自外地,旅游收入“漏损”严重。旅游发展对当地发展的关联度小、联带作用弱。旅游的乘数效应便大打折扣,甚至有可能造成当地资源的“低价出售”,甚至是为微小经济所得而支付环境、社会、文化上的高昂代价。

“旅游飞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目的地的经济基础及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发展产生刚性约束,目的地供给潜力扩张有限,为了发展旅游经济,增加了对外部需求的依赖程度,使旅游目的地成为发达经济体的“飞地”。这就是经济久发达的旅游目的地发展旅游的“悖论”:希望通过发展旅游壮大经济基础,但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身资本基础、开发与管理经验和企业家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及发展旅游经济激烈竞争的现实,使目的地经济体不得不依靠来自体外的投资和管理,从而造成“贫困化出口”,旅游业发展的带动效果大打折扣[1]。

(2)“旅游孤岛”现象

“旅游孤岛”现象指旅游活动发生地与旅游地所在社区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限,界限可是有形的实体边界,也可是无形的意态界限,旅游者与当地平民的社会联系被切断,旅游活动空间孤立于东道社区空间。整个旅游行程中,旅游者生活于周密策划的场景中,他们目光被掮客左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旅游活动空间被舞台化,旅游者很难得出有关这个国家和地区的真实生活的基本结论。

(3)“新殖民主义”现象

“新殖民主义”现象指旅游业发展中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监督权四权分离,相关利益者之间地位及关系的不平等,特别是旅游活动的经营管理权掌控于旅游中介企业,社区居民主体地位往往忽略,形成“契约”形式隐掩下,旅游业直接经营者对东道社区旅游发展的控制、干涉与旅游利益的掠夺、剥削。

鉴于“旅游业并不象一系列急功近利者所说的那样是一种灵丹妙药”,[2]改变旅游发展模式,构建经济与环境、旅游相关利益者间的和谐关系,凸显社区参与旅游的主体地位,走可持续旅游发展之路便提上议事日程[3]。可持续旅游发展秉承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重点强调:代内代际公平;旅游开发利用应以环境可承载能力为限;在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旅游经济。可持续旅游发展理念的实践落实即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实现社区旅游一体化成为其最佳模式选择。联合国大会在1969年发表了《社会进步与发展宣言》,指出公民参与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1995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通过《可持续旅游发展》,制定了《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强调“旅游发展目标要符合经济期望目标和环境要求,不仅要考虑当地的社会与自然结构,而且要尊重当地的居民”,“促进公众参与”。1997年6月,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球理事会联合制定颁发的《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明确提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应将居民作为关怀对象,并把居民参与当作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不可缺少的环节。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主要内涵是:从社区的角度考虑旅游目的地建设,以社区发展与旅游发展的互动理论指导旅游区的总体规划和布局,通过优化旅游社区的结构提高旅游流的效率,谋求旅游业及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和最优化。

二、问题的解释——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1.系统论下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的结构形式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体。”旅游系统是旅游要素按一定结构形成的具有特定旅游功能的有机体。社区旅游系统是隶属于旅游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社区旅游的主要倡导者墨菲在《旅游:一个社区方法》一书中,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旅游业对社区的影响及社区对旅游的响应,及如何从社区角度去开发和规划旅游[4]。他把旅游目的地的当地社区作为一个生态社区,构筑了一个社区生态系统。社区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于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生命,它构成食物链的基础,过分地索取会导致植物的减少和自然退化。当地居民被看作是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他们作为社区吸引物总体中的一部分,既要过日常生活又要作为社区展示的一部分。旅游业类似于生态系统中的捕猎食者,而游客则是猎物。旅游业的收益来自游客,游客关心的是旅游吸引物(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及娱乐设施)和服务,这是“消费”的对象。这样吸引物和服务、游客、旅游业、当地居民便构成了一个有一定功能关系(生物链)的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份。它们的比例是否协调,关系到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在旅游社区生态系统中,当地居民要素往往是被忽视的对象,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阶段和程度往往是低层次的。重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反映当地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想法和的态度,减少居民对旅游的反感情绪和冲突,是维持、协调、维护旅游社区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

2.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社区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研究热点之一,其理论尤为在企业管理方面影响巨大。相关利益者指“任何可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群体或个人,或者在一定程度上遭受其影响的群体或个人。”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认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与参与,企业应追求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个别主体利益。旅游活动中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主管部门、旅游直接经营者、当地社区居民、旅游者[5]。在众多的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中,旅游经营者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旅游者寻求旅游需求满足最大化;政府主管部门探求管理效益最大化,当地社区往往是被忽视的利益主体,社区居民处于旅游发展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地位被边缘化。可持续旅游发展要求顾及全面、均衡发展。社区旅游发展就是要解决社区与政府、社区与经营者、社区与旅游者的不对等地位问题,实现社区经济、社会、环境、文化效应的最大化。3.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实践描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在旅游的决策、开发、规划、管理、监督等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社区的意见和需要,并将其作为开发主体和参与主体,以便在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艰难而漫长的时期,要实现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社会文化结构的转型,实现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区广泛参与旅游发展,可以促进当地社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增进与外来文化的交流,提高自身环境适应能力。我国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实践中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古镇游”、“胡同游”、“民俗游”、“乡村游”如火如荼开展,成都的“农家乐”、北京的“民俗村”、山西的“大院”、江南的“水乡”、云南的“民族家庭旅馆”、“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参与旅游已蔚然成风。4.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实践困境。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势头良好,但既受社区居民民主意识淡薄、经济发展落后、知识水平有限、参与意识不足等内部因素的制约,也受旅游目的地产品开发程度、旅游供给与需求的变化、自然与人文环境的优劣及市场价格波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存在一些问题,面临种种困境。

第一,侧重于经济利益诉求。我国目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多侧重于经济利益诉求,追求旅游的正效应,关注收入的增加、就业机会的获得、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活动热情高涨,甚至出现过度参与的现象,如直接参与旅游经营活动出现的随意设摊兜售,强买强卖;野导遍地,误导行骗等。单纯经济利益的追求,造成旅游地过度商业化和人工化、环境进步恶化与非自然化、文化失真与伪装化等结果。这些消极影响又造成旅游地吸引力减小,游客体验和满足程度下降,游客数量减少等恶果。恶性循环的结果是社区与旅游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第二,社区参与层次低。Inskeep(1993年)通过案例研究表明,社区参与主要表现为象征性参与、被动参与和伪参与。Pretty(1995年)提出社区的参与大体分为七个层次,即象征性参与、被动式参与、咨询式参与、因物质激励而参与、功能性参与、交互式参与、自我激励式参与。胡志毅(2002年)把社区参与的历史历史进程划分为个别参与、组织参与、大众参与和全面参与四个阶段[6]。我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在参与层次上,停留在社区咨询和象征性参与这两种形式上;在参与阶段上,大多处于组织参与阶段,个别成熟旅游地进入大众参与阶段,尚未进入全面参与、促进社区与旅游发展的双向互动,形成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阶段。

第三,社区参与力量对比弱小。旅游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政府、企业、社区、非政府组织、旅游者等。在我国目前情况下,政府处于主导,政府和开发商决定旅游开发;社区缺乏知情权,力量弱小,不足以抗衡强势集团;民间组织发育不全。强势的政府和公司与弱势的社区居民难以平等对话[7]。社区居民的弱势地位不仅体现在经济收入上,还体现在政治地位和利益表达的能力和渠道方面,社区居民没有机会参与制定“游戏规则”。在观念上,社区居民被歧视;在土地征用中,没有主动的决定权;在政策上,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在行政管理上,是被管理的对象。

三、制度安排——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通过经济参与、政治参与、环境参与、文化参与、心理参与,在旅游规划、开发、经营、管理、监督各环节,多领域、全方位、高层次广泛参与,达到提高社区参与意识、维护社区整体、增强社区权力的目的,实现社区旅游一体化,走可持续旅游发展之路。

1.经济参与。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强利益相关主体间的协调与合作。一方面,通过对开发者、经营者经济活动中负外部性的约束,形成多元化的利益补偿机制。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利益激励机制,让社区团体及居民介入旅游经营活动中,给当地社区带来持久的经济利益。所获收益为社区共享,用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居民生存环境[9]。

2.政治参与。提高居民整体素质和参与能力,参与旅游规划和旅游发展决策。对社区居民进行旅游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提高社区参与意识;赋予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决策建议权,把社区参与意志内化为社区权力,上升为主管机构的决策,实施于旅游规划、开发、经营、管理、监督各环节中。

3.环境参与。保持社区生态与环境平衡,营造和谐良好社会环境。社区参与旅游地环境政策的制定,监督环境政策的实施,参与环境保护设备、设施、机构的组织和活动。敦促旅游企业在开发和经营活动中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致力于形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和谐共建的良好社会氛围。

4.文化参与。防止民族历史文化虚无主义,增强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减少旅游文化交流中,对社区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异化。强化社区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确保传统文化核心的传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舆论、媒体等多种途径,增强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社区归属感,减少社会张力,促进社区的整合。

参考文献:

[1]厉新建.旅游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瓦伦·史密斯.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C].南宁: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185-201.

[3]孙九霞,保继刚.从缺失到凸显: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脉络[J].旅游学刊,2006,(7):63-68.

[4]MurphyPE.Tourism:acommunityapproach[M].NewYork:Methuen,1985.

上一篇:中学生安全健康教育范文 下一篇: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