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经济现象范文

时间:2024-02-08 16:29:07

常见的经济现象

常见的经济现象篇1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理论;企业;经营管理;措施

通过行为经济学理论,指导企业管理者更高效、更完善地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增强企业管理团队的水平,提高企业管理团队的能力,使企业管理团队迅速成长起来,完善我国企业管理系统不足之处。我们要从了解人性的角度去研究企业管理者,找出企业管理者的优点与缺点,对缺点进行帮助与改正,对优点进行发扬宣传,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团队水平,从而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促进我国企业管理团队健康有效的发展。

一、行为经济学理论相关概述

1.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并且被全世界公认的主流经济学,属于现代经济学体系,行为经济学作为研究经济行为与现象的理论分析框架,由视角、参照系、分析工具三部分组成。行为经济学主要是对企业中管理者的心理作用进行分析,同时强化心理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通过研究经济学中的心理学,使经济学研究更符合现实,从各方面进行自身完善,同时将经济学中的理论洞察力全面激发出来,用于对实际现象进行预测以及合理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所以行为经济学理论是一门与心理学理论相结合的经济研究理论。主要通过可操控的试验以及观察研究对企业管理者在不完全理性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对于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的管理行为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影响管理层决策的内外部因素以及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并对管理者的行为结合已有的经济学理论进行检验与分析,在此基础之上,重新提出的经济学理论。

2.将行为经济学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可行性

本文将通过与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对比分析行为经济学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运用的可行性。(1)人的基本假设对比在传统经济学中,经济人假设中人是具有独立的思想的,从本质上讲,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利己的。一切行为都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需求。同时自我约束力强,如果个人的喜好一旦形成,就不容易被外界所改变,性格具有完全性和一致性的特点,始终追求利益效果最大化与持久化。在行为经济学中,人的基本假设中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混合体,人的性格具有多面性,既有利己心理,也有利他与无私奉献的心理,人的自我约束力会因人而异,不同时段与不同环境个人的喜好会有所差异。(2)传统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的方法对比传统经济学中应用的方法主要有逻辑抽象法、演绎法、现场观察法,其中演绎法是被公认为为数不多可信赖的现实经济活动范式。而现场观察法则认为是所有方法中最具有说服力的,传统经济学认为实验法不可用于验证理论。而行为经济学所使用的方法,有认知心理学方法与实验法。通过认知心理学,与实验法对个体喜好进行更多的分析研究。(3)理论体系完整度对比传统经济学在个人偏好基本理论基础上进行了标准化均衡分析,形成了规模宏大而且完整的理论体系,可以对经济现象进行准确的描述,同时涵盖了金融计量等微观与宏观方面的内容;行为经济学现有的理论条块还不成形,现在正在不断地进行实验验证与研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指日可待。(4)模式对比传统经济学的理论模式具有规范性;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模式具有描述性。由以上对比可以发现,行为经济学更多是研究对个体行为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进行研究。认为在经济环境刺激条件下个人的行为是受周围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表明行为经济学与客观现实有很大的相似度,将行为经济学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具有可行性。

二、企业经营管理中行为经济学的应用

在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时候,对企业以及员工的行为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对企业的管理过程,不仅是管理物的过程,同时也是对企业员工--人进行管理。在上世纪30年代,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相关理论主要是从行为的角度对管理进行研究。这个行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人的行为,另一方面是非自然人的行为,而非自然人的行为包含着机构、组织、企业团体的行为。《2010中国信息主管发展报告》中指出,企业管理团队中职位的权责关系是企业管理者关注的永恒主题。在企业经营管理团队中管理者如果没有相应的主导权与决策权,对于企业开展全局性的工作是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部分管理者所属部门经营状态有活力,而另一部分管理者所属企业部门经营出现冷门现象。当企业在推行相关政策的时候,还会出现领导层对政策明白,而基层员工对相关政策不了解的情况,无形中增加了企业工作执行的困难与复杂程度,提高了企业管理失败的风险。企业经营管理者管理的相关成绩也需要通过其所管理的相应部门日常管理行为表现出来。本文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行为分为三个主要方面:首先,应该对企业相关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并且能够准确把握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发展方向与相关技术需求要能够有审时度势的眼光,准确决策企业的走向。企业管理的最高层要能够站在企业经营管理的立场上,通过管理者敏锐的洞察力与果断的决策能力,为企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其次,企业经营管理者在制定企业项目的时候,需要与相关员工进行沟通,在得到对企业员工支持的情,再让企业中高层领导接受企业制定项目的规划。企业管理者在进行项目规划的时候,需要结合企业运营状况,脚踏实地,锁定目标,不宜好高骛远。在尽最大努力增加企业发展效益的时候,也要考虑项目执行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与困难,尽可能的避免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不可控风险。同时企业管理团队要以人为主,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团队,并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对于项目的执行负责人要分岗到位,使整个管理团队职责明晰,任何时候领导层都需要对项目的运行状态准确掌控,实行有计划运行。最后,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该在企业的战略决策上发挥充分的作用。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经济在近几年中发展迅速,企业制度与技术等多个重要层面的发展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尤其是现在企业的经营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经营管理者也逐步发现了自身职业内涵相应的改变所带来的工作实质性的变化。由于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全球企业经济发展形势还没有从经济危机的寒冬中苏醒过来。这也使得企业经营管理者对企业经济形势感到不安。所以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充分运用自己所在职位的便利与经验,为企业发展奉献自己全部的智慧与力量。在有效对企业团队进行管理的同时,了解企业的运行模式,针对企业运行情况提出有创造性的建议,成为团队上层领导最得力的助手与策略参谋。

三、基于行为经济学的企业管理中偏见效应解决措施。

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者都会承认在管理的过程中会有偏见存在,而偏见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管理者容易在管理的时候固执己见,对于他人的反馈意见视而不见,刚愎自用,这是偏见的最根本原因。如果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存在偏见将不利于企业管理团队的营建,也不利于相关项目以及政策的实施执行,还会造成对有实际才能的人才流失。因此我们要消除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偏见行为的存在。

1.通过改变视角识别偏见

我们在对任何一个人进行观察的时候,要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观察与了解,这样才能够帮助我们对这个人在我们心中的形象进行合理划分。但是我们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经常会对所面对的人进行一种假设,从而产生一种对该假设有误而自己熟视无睹的偏见,这种偏见常见于有一定资历的企业经营管理,这种管理者往往见多识广,经验丰富,遇到人与事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判断选择处理方法,有时就会犯经验主义错误,最终决定对所见的人与事有偏见看法,使得决策结果不够准确。但这种经验主义,很多时候对于业经营管理者的帮助很大,他们在进行辩论的时候,会借助经验例子举例证明,使自己的方法与理论具有更强的可信度。从而让对方折服,这就是经营管理者的模式识别。

2.通过承认不确定性,抵制行动导向偏见

企业经营管理者在为企业决策的时候,为了追求企业的稳定发展,很多企业不愿承担有风险的计划项目。比如一个企业项目出台,企业管理者中会有某一管理人员对于项目持截然相反的看法与观点,而有另一种人,却对该项目非常看好,力挺方案的实施。对于管理者,他也是希望该项目能够实施,但是不会将下属员工的自信当作坏事,而出现这种决定的原因,就是行动导向偏见。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时候,一个可靠高效的管理团队需要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了解,以应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行为导向偏见。

3.通过改变现状,抵制稳定性偏见

当企业管理团队出现稳定性偏见的时候,企业需要不断地对内对外采取措施。对外部,企业可以打破常规的管理模式,不断的进行投资与业务扩展,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同时扩大企业管理团队的规模。对内企业可以把公司财产向部门分配的额度降低,仔细研究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运营状况与职能,然后将企业的资金进行有选择性的重点分配,扩大企业优势部门的生产规模,将企业发展成为有特色的产业品牌。

四、结束语

行为经济学是一种研究人的行为的理论科学。我们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在进行企业经营管理的时候,充分运用行为经济学,对企业中的个人进行有效研究分析,有利于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使管理者在进行管理的时候遇到任何问题能够从容不迫地解决。同时充分运用行为经济学,能够规避管理者错误的管理观念与管理行为,为企业健康正常的运转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蒋军锋,殷婷婷.行为经济学兴起对主流经济学的影响[J].经济学家,2015(12):68-78.

[2]温武.基于行为经济学的房地产宏观调控[D].江西师范大学,2013.

[3]刘桂玉,罗拥华.行为经济学“新经济人”假定的方法论意义与实践价值[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03):21-25.

常见的经济现象篇2

关键词:会计 核算 方法 研究

1 借贷记账规则的理解

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真是借贷记账法的基本理论依据吗

科学、完整地复式记账法是以一定的会计等式为基础的。一般认为,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简言之,就是:资产=权益  (1)

笔者认为,这是不对的。在各种经济业务发生后,会计等式(1)的变化不外乎是以下两种情况:①等式两边同时变化,则“同增同减”。如资产增加,则权益增加;资产减少,则权益减少。②等式只有一边发生变化,则“有增有减”。如资产不变,权益内部有增有减;权益不变,资产内部有增有减。

显然,这两种情况正好就是增减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而不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这说明,会计等式(1)不是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不能作为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其原因是这个等式是错误的。因为资产和权益并不相等,而是性质相反,数学符号也相反。用等式表示,应该是“资产=-权益”,即“资产+权益=0”。“资产+权益=0”才是正确的会计等式,“资产=权益”仅仅是反映在忽略数学符号的情况下资产和权益的绝对值相等这一特定情况。

可见,作为借贷记账法理论依据会计等式应该是:

资产+权益=0   (2)

在会计等式(2)里,不管是几个要素同时变化,还是仅有一个要素内部变化,都只有一种情况发生,这就是“有增必有减,增减必相等”。如资产增加,则权益必减少;资产不变,则权益内部有增有减;权益不变,则资产内部有增有减。

假设符号“借”表示增加,符号“贷”表示减少,则等式的变化情况又可表述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正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由此可见,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应该是“资产+权益=0”。

2 借贷记账法的会计等式

众所周知,现行的会计系统是以“资产=权益”(即会计等式(1)),而不是“资产+权益=0”(即会计等式(2))为基础的。这两个会计等式明显不一样。难道几百年以来所用的会计等式就错了吗?

2.1 从纯数学的意义来看,两个会计等式是完全等效的 在“资产=权益”里,权益的值是取的绝对值,因而是正数。而在“资产+权益=0”里,权益的值是其实际值数。权益的实际值和资产相反,是一个负数。因此,“资产+权益=0”反映的是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加,二者正好相互抵消这一现象。可见,这两个会计等式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只是表示方法不同而已。

2.2 从经济意义上看,两个会计等式反映了对会计核算对象的不同理解 尽管两个会计等式都是成立的,在数学上是等效的,但这两个会计等式所表达的对会计对象的认识是不同的。

会计等式体现了会计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而会计要素又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因此,会计等式的表述形式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会计对象的认识。下面分析两个会计等式对会计对象是如何理解的。

2.2.1 对资产和权益的关系理解不同 “资产+权益=0”认为,资产和权益是一个整体,可以放在一起进行直接的加减运算。会计对象就是由这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即“会计对象=资产+权益”。“资产=权益”则认为,资产和权益是同一个会计对象在两个不同角度上的反映。二者不能放在一起进行直接地加减运算。会计对象可以具体化为资产和权益两个会计要素,但这两个要素不能相加减。

2.2.2 对会计对象的整体性质理解不同 “资产=权益”认为,会计核算的对象是资金及其运动,其总体即为资金的总额。“资产+权益=0”则认为,会计对象的值在整体上“=0”。

自然界是这样,社会也是如此。如法律上的权利义务相辅相成、市场中的供求平衡都使主体在总体上呈现出为“0”的“中性”。企业是一个享受民事权利、同时又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资产(企业所拥有的一种经济权利)和权益(企业所承担的一种责任)是对等的,两者相互“抵消”(资产+权益)后企业的“净权利”为0。

2.2.3 对资产和权益属性的理解不同 “资产=权益”认为,资产反映资金的占用,权益则反映了资金的来源。都是资金在不同角度上的反映,都是正数。但不能相加减。资产和权益是一种平行、对等的关系。资产和权益并不是一对矛盾,仅仅是数量上相等的两个独立的对象。而按“资产+权益=0”,资产和权益一正一负,性质相反,但又可以共居于一体,可以放在一超相加减,具有同一性。可见,资产和负债构成会计对象内部的一对基本矛盾。

笔者认为,“资产=权益”仅仅反映了会计核算对象内部的一种表面上的数值平衡,而“资产+权益=0”则揭示了会计核算对象的本质和总体特征。

3 借贷记账法核算的对象

借贷记账法核算的对象也就是会计核算的对象。如前所述,借贷记账法核算的对象就是“资产+权益”。如何理解?

资产和权益的共同本质是什么?笔者认为,是经济利益。事实上,财政部早在2000年的《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各要素就是这样定义的:

第12条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第69条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第79条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第84条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第99条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企业会计制度》把每一个会计要素都定义为企业经济利益。由此可知,会计核算的对象就是企业的经济利益。概括地说,会计核算的内容无非就是资产和权益两个方面,其中资产是企业所拥有的经济权利,属于正项的经济利益,是经济利益的增项,资产增加则企业的经济利益增加;权益则是企业承担的经济义务(包括对债权人承担的偿债义务和对所有者承担的受托经营义务)。义务和权利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说资产是企业所拥有的正项的经济利益,那么权益则是负项的经济利益,是经济利益的减项,权益增加则企业的经济利益减少。

明确了会计对象的本质,则借贷的含义就变得非常简单了。借表示企业经济利益的增加,贷表示企业经济利益的减少。也就是说,借就是“增加”的意思,贷就是“减少”的意思。具体分析如下:①借项业务。借资产,表示资产增加,显然反映企业经济权利增加,即经济利益增加,对企业“有利”;借权益,则反映企业承担的经济义务减少,同样对企业“有利”,同样表示企业的经济利益增加。所以,不管是借资产还是借权益,都是反映经济利益增加。②贷项业务。贷资产,表示资产减少,显然反映企业经济权利减少,即经济利益减少,对企业“有害”;贷权益,则反映企业承担的经济义务增加,同样对企业“有害”,同样表示企业的经济利益减少。所以,不管是贷资产还是贷权益,都是反映经济利益减少。

4 借贷符号的含义

常见的经济现象篇3

关键词:互联网+;政治经济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F2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1

时代在不断进步,在进入21世纪之后“互联网+”成为了最为火热的代名词,并且对高中生学习起到了指导作用。在高中政治经济学的学习中,积极融入“互联网+”理念,采取多媒体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将课本中难懂的知识点系统展示,化抽象为具象,真正提高自身高中政治成绩。此外,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可以实现对校园内与校园外存在的经济学现象进行分析与探究,这对日后掌握经济学知识具有重要的推动性。

一、“互联网+”的概述

所谓的“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主要是将互联网的作用充分发挥,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融入到相关行业之中,是近几年发展的产物,同样也是经济发展的新形态。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下,采取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尤其在2015年3月份国家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之后,在各行各业掀起了“互联网+”的的浪潮[1]。与此同时,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将“互联网+”积极融入到政治经济学的学习中,不仅可以实现各类知识的相互整合,并且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无论是学习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还是学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将“互联网+”融入其中,可以化抽象为具象,化复杂为简单,对提高政治经济学成绩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校园内经济学分析

从某个角度分析,在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下,我国市场经济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市场经济的成熟下,需要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路径,并且要加强重视校园经济。此外,校园经济的主体便是学生,学生也是未来的消费主体,而校园经济学便是应用特有的理论思想进行指导,形成长效机制,真正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在校园中经济学随处存在,众多现象均可以利用经济学原理进行解释,作为学生,需要清楚的认识到校园中出现的各类经济现象,并且通过经济现象进行分析与思考。

比如在学校食堂中价格问题。作为学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食堂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学生一日三餐或者两餐的主要场所,学校食堂价格当前已经成为了最为主要的分析问题,甚至根据笔者的分析,大多数学生均认为学生食堂的饭菜价格比较贵,还比较难吃。针对这种现象需要进行分析与思考。笔者所在学校的食堂是承包给个体老板经营自负盈亏的,甚至还有人听说学校食堂老板是校长的亲戚,这种模式会与政府干预比较相似,但是从某个角度分析,即便是没有政府干预,学校食堂的提供的价格也比较贵,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是从理性经济主义原理进行分析的,且食堂的价格成本比较贵。除此之外,还需要从其它方面进行分析,与小吃部进行对比,学校食堂承担的固定成本比较多,学校的食堂规模比较大,占地面积比较大,并且还位于学校的黄金区域,所以其租金比较高,管理成本比较高。与学校外面的小吃摊对比,学校食堂的饭菜具有质量保证,需要定期接受卫生部门的检查,所有的食堂人员都具备健康证,并且学校还需要承担学校食堂的卫生风险,所以校园食堂价格比较贵是在所难免的。还有一点是学校食堂经营方式比较单一,都是在固定的地点销售食物,而大多数人都是在固定时间内就餐,所以容易出现就餐高峰,甚至出现拥挤的现象。

三、其它事物存在的经济学现象

在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类经济学现象,其中坐车便是最为常见的经济学现象,主要表现在公交车与出租车两种类型,因为公交车发车时间不一致,学生等待公交车的时间比较漫长,甚至还经常出现好不容易等到公交车,但是因为人太多而挤不上去,这种情况下则会出现两种情况,其一是部分学生选择乘坐出租车,其二则是部分学生等下一班公交车。针对这个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假如一个同学在公交车站等了半个小时候的公交车,但是没有顺利乘坐,从而选择乘坐出租车,这种做法是对的还是错的呢,在对这一内容进行的分析的时候,可以采取沉没成本进行分析,所谓的沉没成本主要是指一旦进行支出则无法收回成本,将其应用到这种现象中,则是学生等了半个小时的公交车,被认定为沉没成本,在接下来继续等到公交车的时间中,损耗的半个小时是无法找回的,这种情况从经济学角度分析,t可以认为理性的人会将沉没成本进行忽略,只有如此才能避免遭受其它损失,因此笔者认为在等待公交车半个小时无果之后选择乘坐出租车是明智的选择。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互联网+”的模式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备受关注,对于学生而言,在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时候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学习质量无法提升,面对这种情况,则需要从现实出发,从日常生活中的政治经济学现象进行分析,在文章中笔者从校园内的经济学与校园外的经济学进行分析,指出其中所蕴含的经济学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小凤,程海燕.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经济学》课程的积极性研究[J].科技视界,2014(35):188.

[2]覃美英.研究性学习在课程中的开展――以《政治经济学》为例[J].轻工科技,2014(4):156-157.

[3]徐德胜,文竹.刍议如何促进学习迁移――以《政治经济学》教学为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374-376.

[4]王颖.浅谈《政治经济学》课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108-109.

常见的经济现象篇4

关键词: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交换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1年12月23日

一、斯密讲“看不见的手”的本意及其分析框架

斯密讲“看不见的手”的话,分别出现在 《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中。斯密在《国富论》中说,每个个人“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只是盘算他自己的安全;由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的目的在于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大程度,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一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是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也以类似的话提到“看不见的手”。他讲到,“骄傲而冷酷的地主”,并不想同胞的需要,只考虑自己的消费,人们也不能指望从地主那里得到友善心。但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们对生活必需品作出几乎同土地在平均分配给全体居民的情况下所能作出的一样的分配,从而不知不觉地增进了社会利益,并为不断增多的人口提供生活资料。比如,张志军曾归为5种:经济运行机制、市场调节、利己心、价值规律、自由竞争。聂文军则指出:“‘看不见的手’已成为经济学界的专业术语广为流传,但人们对它的理解各有不同:美国经济学家伯特・L・海尔巴布罗纳认为,‘看不见的手’在《国富论》中是用来比喻说明过程的有益结果的;米尔德・弗里德曼认为,‘看不见的手’是斯密对一种经济运行方式的设想,在这一方式中,千百万人的自愿行动可以通过价格体系来协调而无需一个人为的指挥中心;还有人认为,‘看不见的手’就是资本主义竞争的自发力量或自发势力;也有人认为,‘看不见的手’就是价值规律;另有人认为,‘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调节,而与之相对的‘看得见的手’就是计划调节,等等。”国内近年来的讨论中,把“看不见的手”常归于客观规律、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竞争市场机制、竞争机制等。这些观点的侧重点与具体分析各有不同,多数还把几种因素合在一起加以分析。

实际上,关于“看不见的手”的讨论是这样的:斯密提出了一个分析框架,即出于利己动机的个人相互进行交换,最终获得公共利益的增进。斯密把这个框架与资本主义经济现实相联系。在这里,吸引人的是利己动机引出公共利益增进的结果,斯密把这种结果归于超出人的力量之上的神的意志或力量。而后人在进行解读时,把神的意志或力量也即“看不见的手”归于交换,因为在斯密的框架中,在动机与结果之间只有这一个中介或中间环节。又因为斯密是把这个分析框架与资本主义经济现实相连的,因此后人在解读时,必然依据各自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解,把交换这个斯密那里的“中介”解释为与交换有关的各种范畴,如价值规律、竞争、市场、市场机制、价格体系、市场调节,等等。要注意,这种作用或“看不见的手”不只是在经济领域出现,而是在一切领域出现。所以,在斯密思想体系中,“看不见的手”不能仅归结为“市场”等。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斯密的这个分析框架是与资本主义经济相关联的,因此关于“看不见的手”的讨论就明显地带上了经济学的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马克思对“看不见的手”的分析

在“看不见的手”是什么的问题上,人们各自提出自己的解读,而对解读的分歧似乎又都视而不见。实际上,马克思对“看不见的手”的思想有明确的分析与论述,这些分析与论述恰恰对我们理解斯密“看不见的手”以及相关讨论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一)一切产品和活动转化为交换价值是以生产者相互间的全面依赖为前提的。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在交换价值发展到货币时,形成以货币为流通手段的交换行为和流通过程。经济学在这里主要是考察形式的规定性,因此在交换或流通中出现的是三种要素:主体,即交换者;交换对象,即等价物;交换行为本身,起中介作用。这种交换表现为一个过程,是买卖的流动的总体。在这种流通中,“商品作为交换价值来生产,即不是作为直接的使用价值,而是作为以交换价值为中介的使用价值来生产。通过转让和让渡并以它们为中介而实行占有,是基本的前提。这种相互关联是一个必然的事实,它作为交换的自然条件是交换的前提,但是这种相互关联本身,对交换主体双方中的任何一方来说,都是他们毫不关心的,只有就这种相互关联把他的利益当作排斥他人利益的东西,与他人的利益不相干而加以满足这一点来说,才和他有利害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交换双方毫不关心的现象背后存在着他们共同的利益。

(二)对简单交换关系的肯定理解和否定理解。马克思对交换价值形式和交换或流通的分析揭示了个人交换的动因与共同利益实现的关系,同时他还指出对这种简单交换关系存在肯定与否定的不同分析与理解。马克思说:“关键并不在于,当每个人追求自己私人利益的时候,也就达到私人利益的总体即普遍利益。从这种抽象的说法反而可以得出结论:每个人都互相妨碍别人利益的实现,这种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所造成的结果,不是普遍的肯定,而是普遍的否定。”在马克思看来,斯密对简单交换关系的观察得出的是一种抽象的肯定的理解,也就是强调个人追求私利会达到私人利益的总体即普遍利益。从这种抽象的方法,也可以讲,每个人追求私利会产生私人利益的损害及一切社会恶果。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简单关系分析的观点常被用来作为对其中所包含的复杂关系的辩护。“既然迄今为止对货币关系的阐述是在其纯粹形式上进行的,并没有同发展程度较高的生产关系联系起来,那么货币关系的规定的特点就在于:在从简单意义上来理解的货币关系中,资产阶级社会的一切内在的对立在表面上看不见了,因此资产阶级民主派比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更多地求助于这种简单的货币关系,来为现存的经济关系辩护。”在马克思看来,那种认为每个人只要追求私人利益,最终就会达到社会的共同利益的观点,舍去了在货币关系中包含的社会矛盾与对立,更舍去了在货币转化为资本以后社会矛盾、对立,甚至对抗的已发展了的各种关系。

三、关于“看不见的手”讨论中的一些观点

斯密的分析框架具有经济学分析上的积极意义;同时,斯密的分析框架在经济思想史上形成了这样一种方法,即把资本主义的市场看作一个完美的机器,通过这个机器,追求私人利益的个人行为会获得社会福利总体的增进,这样,追求个人私利的人被规定为“经济人”。这种方法以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为典型,并规范为新古典的“经济人”假定。从国内近年来的有关讨论的情况看,人们探讨“看不见的手”时,把它归于市场、市场机制、价值规律、自由竞争、市场调节、价格体系等,力图说明在斯密分析框架中私人利益和最终结果之间起作用的因素。人们在长期争论中已经看到,沿着斯密这个分析框架形成的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典型的理论和方法存在一些重要缺陷和不足,许多人提出各种疑问并力图修改一些观点、结论,但还很少有人对这个分析框架本身提出疑问。实际上,从上述马克思的观点可以看到,斯密这个分析框架本身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按照这个分析框架得出的观点、结论必然也延续了这些缺陷和不足。

第一,这个分析框架表现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单纯的、全面的肯定。个人利己动机最终会获得共同利益的增进,这种关系应从个人私利的否定的理解中得到。而这个分析框架直接把个人利己动机与最终共同利益的结果连接起来,商品交换中固有的对立、矛盾甚至对抗都消失了。

第二,这个分析框架用简单、抽象的方式去说明复杂、具体的经济关系。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个人通过交换追求个人私利而实现公共利益,这是一种很抽象的说法,对此应在交换价值或货币范畴上加以分析,而且应该仅仅在这一比较简单或抽象的层次上,探讨较为一般的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但是,斯密的分析框架是与资本主义经济现实相关联的,而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货币已转化为资本,个人在买者、卖者的规定之上又要加上资本家、工人等新的规定,市场更发展为资本主义市场。在这里,用交换价值或货币形式时交换的规定性去说明资本主义交换已远远不够。因为,交换者的身份以及交换对象、交换目的对具有更多规定性的交换者双方都变化了。

从这样的观点分析,重要的显然不在于交换的单纯活动本身,不在于流通过程本身,不在于单纯市场本身或单纯的市场机制本身,因为频繁的交换、不断的流通、市场价格的上下波动只能说明存在着活动、变动,并不能说明更多。真正重要的是,由生产性质所决定的交换的规定性、流通的规定性或市场的规定性。我们应该在这些规定性上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如何在对立、矛盾和对抗中发展和变化,怎样作为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力量而发生作用。由此可见,用一般抽象的、定义为出于利己之心的“经济人”作为出发点,通过某种“中介”,如市场、市场机制、竞争规律等,说明一般仍属抽象的公共利益增进,这样的说明或论证总的来说还局限于斯密的有缺陷的分析框架之中,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带有由这个框架所决定的缺陷与不足。在这里,分析的是资本主义经济,但出发点和结果却表现为超越资本主义的、一般抽象的东西,代替“看不见的手”的“市场”或“市场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斯密.国富论(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刘元春.经济自由主义理论:困境及其发展.经济学家,2009.6.

[3]张志军.“看不见的手”的否定分析――马克思实现的经济学革命之一,2009.8.

常见的经济现象篇5

应对经济危机事件的

媒介形式和内容

“我国成功应对经济危机”是一个媒介事件,它将通过媒介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向外国公众进行传播。从媒介形式来说,对国家形象的认知和态度。常常受到两种信息来源的影响:来自于媒体的信息、自己亲身体验信息。前者构成了“拟态环境”。后者构成了“体验环境”。在拟态环境中,我们根据外国公众的接触习惯划分为中国大陆媒体和非中国大陆媒体;在体验环境中,我们根据接触中国元素的程度划分为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

从媒介内容来说,根据相关研究成果,传播信息可以大致区分为中国硬信息(诸如社会、军事等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娱乐信息三方面。

经过以上分析,结果表明,体验环境对于中国国家形象提升效果最明显。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今后的对外传播过程中,适时增加国际公众对中国体验环境的接触频次,同时加强对目标公众的传播。 此外,国际公众通过接触娱乐信息反而会形成积极的中国国家形象,这表现出当前国际受众接受信息的一种倾向,轻松、趣味的传播方式和内容往往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因此,在和国际公众进行沟通的时候,需要遵循受众信息接受特点。

如何有效对外传播  我国成功应对经济危机

虽然我国在应对经济危机方面取得了成功,但由于“软实力逆差”的存在,并不表明这样的媒介事件肯定会在国际舆论场得到认可,我们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对外传播的复杂性,才能由成功应对经济危机,走向成功对外传播。

确定目标受众。遵循受众信息接受特点,引导主流民意 根据我国对外传播的实际情况,由于我国国力有限,对外传播很难四面出击、面面俱到,只能有选择地集中力量对重点国家和地区进行传播。不过,即便是选择了重点国家和地区,还是需要对当地普通公众进行细化研究。从近几年的实践看,我国重点对外传播的国家和地区的对外传播对象应以中产阶层的公众为主,这不仅因为这些人群有更多的时间,能听到和看到我们传播的东西,还因为这些人群的意见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影响更大,属于主流民意。

增加媒介体验环境接触,加强对意见领袖的沟通和互动 根据前面对传播形式和内容的分析,增加传播对象体验环境的接触,有利于形成积极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但是,由于体验环境接触不可能像拟态环境那样大范围传播,因此需要寻找到合适的意见领袖,更侧重深度沟通,然后利用意见领袖的影响力进行多级传播,进而影响到广大普通公众。

由于经济危机的应对策略属于专业性较强的传播内容,因此,可以和全球知名经济学家、学者和研究机构合作,通过他们的视角和专业解读,削弱了中国官方的色彩,从信源角度增强传播内容的权威性和可信度,然后利用论坛和沙龙的形式,邀请传播对象国家的意见领袖,同时借助大众传媒。多层次全方位进行对外传播。

把握传播内容的平衡原则和动态原则 经济危机是一个周期性的经济现象,而且,本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还在进一步演化过程中,还会有新的问题和现象出现。因此,在对外报道的过程中,一方面介绍我国应对经济危机取得的胜利是阶段性的,需要看到未来潜在的问题和困难,在传播内容上掌握平衡的原则,否则就会如施拉姆曾提到的:“大众媒体对某件事物的大肆渲染,到了广大群众至少是安排报道的人,看来一致认为已经宣传过头的时候,就会终于产生严重的不利后果,这是一条共同的规律。”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现象瞬息万变,因此,在对外报道中国应对经济危机相关信息时,要及时跟进现实事件的变化,实现信息的动态沟通,不能总抱着一种既定的结论和态度来传播,这样才能让国外公众信任媒体内容,有效提升中国国家形象。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天津财经大学讲师)

常见的经济现象篇6

经济新闻的特点

经济新闻的专业性要求较高。经济新闻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和其他报道领域相比,经济新闻的专业性相对较强。大量经济新闻信息都是抽象的,很难直接地形象描述和表达,而且多半是和数字有关的晦涩难懂的决策、趋向和预测等,通常不能给人以简单通俗的文字性描述,对于报道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也很高,不仅要有新闻知识的背景,更应具备经济专业知识。

经济新闻的报道深度和涉及范围越来越广泛。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经济新闻快速健康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经济现象丰富繁杂,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新闻当然也就愈来愈多,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长,而且报道的深度更深、涉及的范围更广。比如,这几年媒体对矿难事件的报道越来越深入,有很多记者长期深入采矿一线,揭露矿难黑幕;这几年的农业、农村以及农民工问题屡见报端,无疑显示出经济新闻的涉猎范围在不断地扩展。

经济新闻的预测带有不确定性。经济新闻的影响因素复杂多变,在判断方面就带有相当的冒险性,因为它要提供很多的变化关系,告诉受众将发生什么,由于什么而发生,或可能出现什么问题。所以,经济新闻在没有被经济实践证实之前,会有多种观点、倾向和表现形式,相当多的新闻在事后会被发现是不准确的。很多经济新闻喜欢通过现在的事实报道去推测将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很多时候还把这种预测当成一种必然结果来灌输给普通受众,如果这种预测比较准确,那可能会使受众获益,如果预测与经济实践距离甚远,那可能导致受众的利益受损。当然,经济新闻的受众也会有自己的见解和做法,但经济新闻对受众的影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经济新闻的功能失范

经济信息的传递有误。由于经济新闻传递的信息对企业投资、普通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都可能产生影响,因此,其信息传递的社会功能非常重要,不仅要顺畅,而且要准确无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会出现普通受众从经济新闻中获取了不准确的经济信息,影响了其经济新闻准确传递相关信息的功能。比如,对于首套房贷七折利率的调整问题,在中央银行还没有明确态度时,有一部分媒体没有经过实际调查,就片面报道七折利率将全部取消,引起了很多消费者的恐慌。

经济走向的解读失误。现代传媒的快速发展为企业和消费者及时了解经济信息提供了巨大的方便,随着网络载体的不断普及,经济信息的外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传统意义上只报道经济事件本身逐渐转变为不但传递经济信息、客观报道经济现象,而且还加入了媒体或报道者的主观评价和判断。由于欠缺经济知识,且经济新闻专业性要求较高,因此,部分媒体在报道经济新闻时,随意性较大,解读经济信息存在失误。比如,期货、股票以及房地产市场,对经济信息的解读可谓是五花八门,非常混乱,致使没有经济常识的普通大众无所适从,甚至利益受损。

大众消费的引导错误。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普通大众的消费能力日益旺盛,特别是对住房的刚性需求,许多房地产商对这块大蛋糕垂涎已久,于是使尽浑身解数、利用各种招数吸引消费者,甚至利用媒体广告误导、欺骗消费者。以房地产行业为例,在新楼盘刚开盘的第一时间,很多媒体上便会出现此楼盘的详细信息,声称此房源非常紧俏,销售异常火爆。与此同时,各种打折、促销的经济信息充斥各大媒体,使消费者无法分辨而失去理性,做出错误的购买决定。

经济新闻的功能重构

准确传递经济信息。经济信息的直线传递非常重要。要准确传递经济信息,首先应该提高思想认识,端正职业态度,在报道经济新闻时,要一丝不苟,认真细致地核查相关资料信息,不能马马虎虎、随心所欲,力求做到客观、严谨;其次,在行动上,经济新闻的报道者应积极创造条件,深入一线,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媒体平台准确无误、不折不扣地向普通大众传递经济信息。

正确解读经济趋势。由于经济现象与普通大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时时刻刻都有可能影响其消费行为,因此,作为经济新闻的报道者,一方面,应对经济报道的相关人员进行专门的经济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了解、掌握基本的经济运行规律,基本做到对一般经济现象的正确解读;另一方面,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经济媒体可设置专门的经济咨询委员会,成员由经济学专家充当,报道者在报道一些较有深度的经济问题时,可进行咨询,由经济专家作出正确解读,然后再正式报道。

合理引导大众消费。一般而言,经济新闻对普通大众的消费倾向并非一定具有影响力,但在消费者普遍缺乏经济常识的现实情况下,经济信息对大多数消费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再加上相关媒体的不负责任,报道者的职业素养不高,会造成部分媒体被经济利益集团遥控指挥的现象发生,这不仅破坏了媒体客观、公正的氛围,更伤害了普通消费者的心。因此,下大力气加强经济媒体报道者的职业道德培养,提高其整体素养已迫在眉睫。可以利用行业协会的影响对经济媒体及报道者进行自律教育;通过政府法令的形式对行业存在的地下黑幕交易进行严厉的处罚,使经济新闻的功能回归本位,合理引导大众消费,促进经济新闻氛围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玉兰:《都市报经济新闻报道特点及策略分析――以〈楚天都市报〉为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1)。

2.王岸兵:《经济报道中的受众本位与人文关怀》,《青年记者》,2008(35)。

(作者单位:西京学院人文科学系)

常见的经济现象篇7

一、经济法的形成及定义

关于经济法的产生,各个学者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但是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古代经济法、资本主义经济法、垄断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法。在经济自由时期,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布了用来干预自由经济的法律。20 世纪30 年代,恩格斯针对当时的市场经济应具备有形之手来遏制经济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经济法被逐渐接受和完善,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经济法的出现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只有把握好经济法的定义才能让我们更加清楚的理顺经济法和国家干预的关系。关于经济法的定义,各国学者都有着不同的理解。西方学者认为经济法的核心是维持市场竞争秩序,主要作用是调整经济利益,体现国家干预经济,是一种社会法,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出发点。虽然各国学者对经济法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之处,明确了经济法的本质特征是国家干预。尽管关于经济法的定义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方式,但其共同观点均认为克服市场失灵的弊端、维护社会普遍经济利益是经济法存在的主要目的。从经济法的形成和定义中可以看出,市场失灵是由于市场机制的缺陷引起的,克服市场失灵就需要国家进行干预,有了这种需求后国家便进行干预供给,而经济法就是国家进行干预的法律形式,其基本特征是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

二、经济法与国家干预的关系

( 一) 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形式

国家对于经济的干预方式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我国就运用了社会经济、法规、法律、政策等方法。社会经济中的手段有一部分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实现的,不能被称作法律法规。直接调控社会经济运行活动的是行政手段,通过命令、指令、决定等进行调控,但是这种方式容易造成官员或者行政机关肆意妄为的缺陷。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法律手段,用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需要政府通过看得见的手进行宏观调控,与微观调控相结合来保障利益的协调统一。

( 二) 经济法也可称作干涉国家干预的法

国家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市场失灵的某些缺陷,但同时也会产生无效的干预,过度干预。在一些官僚主义的欺压下会产生生产效率低下等乱象。因为政府人员也是普通人物,在制定决策时难免会存在损害公众利益,所以经济法不仅要执行国家干预,更应该干预国家干预,从而使得政府干预和干预政府相一致,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成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 一) 市场主体调控关系

市场主体包括个人和社会组织,是以市场为媒介进行交易活动的参与方,他们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具有同样平等的地位。当今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达成了对市场主体的经济运行进行干预的共识,为了谋求企业的自身的发展可以对市场的行为进行干预,平衡了市场利益结构,达到最优化形式。

1. 市场秩序调控关系

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市场,它出现的前提条件是交换和社会分工。市场秩序分为正常和非正常两种状态,市场失灵就是由市场机制存在的缺陷引起的非正常状态,出现市场失灵才能进行国家干预,市场失灵是进行干预的前提,国家干预的界限是市场失灵的范围。

( 二) 社会分配关系

社会分配关系是指国家在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我国的分配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有部分受经济法律的影响,需要国家运用法律手段从全局出发干预国民收入的分配。这些关系都是经济法调整的对象,与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密切相关。概括来说,需要国干预的经济关系就是经济法调整的对象。

四、结语

常见的经济现象篇8

关键词 借贷记账法 会计核算对象 会计等式 经济利益

借贷记账法是全世界、也是我国通用的记账方法。其科学性和优越性是经过了大量实践检验的,是举世公认的。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对借贷记账法的基本理论就全部理解透彻了。事实上,在借贷记账法的“上空”,还漂浮着一些疑云。我们甚至对借贷二字的含义也没有完全了解。本文试图提出一些问题,并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1 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真是借贷记账法的基本理论依据吗

科学、完整地复式记账法是以一定的会计等式为基础的。一般认为,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简言之,就是:

资产=权益

(1)

笔者认为,这是不对的。在各种经济业务发生后,会计等式(1)的变化不外乎是以下两种情况:

(1)等式两边同时变化,则“同增同减”。如资产增加,则权益增加;资产减少,则权益减少。

(2)等式只有一边发生变化,则“有增有减”。如资产不变,权益内部有增有减;权益不变,资产内部有增有减。

显然,这两种情况正好就是增减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而不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这说明,会计等式(1)不是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不能作为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其原因是这个等式是错误的。因为资产和权益并不相等,而是性质相反,数学符号也相反。用等式表示,应该是“资产=-权益”,即“资产+权益=0”。“资产+权益=0”才是正确的会计等式,“资产=权益”仅仅是反映在忽略数学符号的情况下资产和权益的绝对值相等这一特定情况。

可见,作为借贷记账法理论依据会计等式应该是:

资产+权益=0

(2)

在会计等式(2)里,不管是几个要素同时变化,还是仅有一个要素内部变化,都只有一种情况发生,这就是“有增必有减,增减必相等”。如资产增加,则权益必减少;资产不变,则权益内部有增有减;权益不变,则资产内部有增有减。

假设符号“借”表示增加,符号“贷”表示减少,则等式的变化情况又可表述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正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由此可见,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应该是“资产+权益=0”。

2 如何理解借贷记账法的会计等式

众所周知,现行的会计系统是以“资产=权益”(即会计等式(1)),而不是“资产+权益=0”(即会计等式(2))为基础的。这两个会计等式明显不一样。难道几百年以来所用的会计等式就错了吗?

2.1 从纯数学的意义来看,两个会计等式是完全等效的

在“资产=权益”里,权益的值是取的绝对值,因而是正数。而在“资产+权益=0”里,权益的值是其实际值数。权益的实际值和资产相反,是一个负数。因此,“资产+权益=0”反映的是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加,二者正好相互抵消这一现象。可见,这两个会计等式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只是表示方法不同而已。

2.2 从经济意义上看,两个会计等式反映了对会计核算对象的不同理解

尽管两个会计等式都是成立的,在数学上是等效的,但这两个会计等式所表达的对会计对象的认识是不同的。

会计等式体现了会计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而会计要素又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因此,会计等式的表述形式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会计对象的认识。下面分析两个会计等式对会计对象是如何理解的。

2.2.1 对资产和权益的关系理解不同

“资产+权益=0”认为,资产和权益是一个整体,可以放在一起进行直接的加减运算。会计对象就是由这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即“会计对象=资产+权益”。“资产=权益”则认为,资产和权益是同一个会计对象在两个不同角度上的反映。二者不能放在一起进行直接地加减运算。会计对象可以具体化为资产和权益两个会计要素,但这两个要素不能相加减。

2.2.2 对会计对象的整体性质理解不同

“资产=权益”认为,会计核算的对象是资金及其运动,其总体即为资金的总额。“资产+权益=0”则认为,会计对象的值在整体上“=0”。

为什么会计对象整体会表现为一种为0的“中性”状态?这要从哲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由于矛盾的基本平衡而使事物呈现出为0的“中性”状态,并相对稳定,这种情况在世界上是普遍存在的。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并且往往在整体上表现为“0”的。例如,电是正电和负电的对立统一,一个物体往往由于所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相等而表现为不带电。又如,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立统一,二者却往往相互抵消,物体表现为相对静止。再比如,原子中有质子、中子和电子,相应地科学家也发现了反质子、反中子和反电子,乃至于与物质世界相对应地,存在一个反物质世界。而正物质和反物质相遇就会变成0(“物质湮灭”)。

自然界是这样,社会也是如此。如法律上的权利义务相辅相成、市场中的供求平衡都使主体在总体上呈现出为“0”的“中性”。企业是一个享受民事权利、同时又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资产(企业所拥有的一种经济权利)和权益(企业所承担的一种责任)是对等的,两者相互“抵消”(资产+权益)后企业的“净权利”为0。

2.2.3 对资产和权益属性的理解不同

“资产=权益”认为,资产反映资金的占用,权益则反映了资金的来源。都是资金在不同角度上的反映,都是正数。但不能相加减。资产和权益是一种平行、对等的关系。资产和权益并不是一对矛盾,仅仅是数量上相等的两个独立的对象。而按“资产+权益=0”,资产和权益一正一负,性质相反,但又可以共居于一体,可以放在一超相加减,具有同一性。可见,资产和负债构成会计对象内部的一对基本矛盾。

笔者认为,“资产=权益”仅仅反映了会计核算对象内部的一种表面上的数值平衡,而“资产+权益=0”则揭示了会计核算对象的本质和总体特征。

3 借贷记账法核算的对象是什么,借贷符号的含义是什么

借贷记账法核算的对象也就是会计核算的对象。如前所述,借贷记账法核算的对象就是“资产+权益”。如何理解?

如前所述,资产和权益是一对矛盾。一正一负,性质相反,表现了二者的对立性;而另一方面,二者又共居于一体,可以汇总计算,表现出 二者具有同一性。弄清了这种同一性的内容,也就弄清了会计核算对象的实质。

资产和权益的共同本质是什么?笔者认为,是经济利益。事实上,财政部早在2000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各要素就是这样定义的:

第12条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第69条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第79条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第84条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第99条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企业会计制度》把每一个会计要素都定义为企业经济利益。由此可知,会计核算的对象就是企业的经济利益。概括地说,会计核算的内容无非就是资产和权益两个方面,其中资产是企业所拥有的经济权利,属于正项的经济利益,是经济利益的增项,资产增加则企业的经济利益增加;权益则是企业承担的经济义务(包括对债权人承担的偿债义务和对所有者承担的受托经营义务)。义务和权利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说资产是企业所拥有的正项的经济利益,那么权益则是负项的经济利益,是经济利益的减项,权益增加则企业的经济利益减少。

明确了会计对象的本质,则借贷的含义就变得非常简单了。借表示企业经济利益的增加,贷表示企业经济利益的减少。也就是说,借就是“增加”的意思,贷就是“减少”的意思。具体分析如下:

(1)借项业务。借资产,表示资产增加,显然反映企业经济权利增加,即经济利益增加,对企业“有利”;借权益,则反映企业承担的经济义务减少,同样对企业“有利”,同样表示企业的经济利益增加。所以,不管是借资产还是借权益,都是反映经济利益增加。

(2)贷项业务。贷资产,表示资产减少,显然反映企业经济权利减少,即经济利益减少,对企业“有害”;贷权益,则反映企业承担的经济义务增加,同样对企业“有害”,同样表示企业的经济利益减少。所以,不管是贷资产还是贷权益,都是反映经济利益减少。

4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是一种巧妙的创造吗

诗人歌德赞美借贷记账法是“人类智慧的绝妙创造”。但笔者认为,与其说借贷记账法是一种绝妙的发明创造,还不如说是对会计对象的一种深刻地、科学地认识。

人们一般把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作为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由此产生的认识就是,借贷记账法在把资产账户设计成“借增贷减”,同时对权益账户来一个“反其道而行之”,规定权益账户为“借减贷增”。就是这么巧妙地一设置,使记账工作变得非常科学、简明、方便。于是人们认为,借贷记账法是一种“绝妙的创造”。

然而,笔者认为,这样理解借贷记账法是不正确、不深刻的。借贷记账法实际上并不是一种精巧的设计、机智的巧合、巧妙的创造,甚至谈不上是一种创造。它是朴实无华的,甚至可以说它没有丝毫的技巧。但它确实是非常深刻的、非常科学的!

借贷符号的含义再简单不过,借就是表示会计对象增加,贷表示会计对象减少。由此可见,借贷记账法是会计对象变动的直接体现,是经济活动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反映。

上一篇: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范文 下一篇:数字化创意营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