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绩效改革范文

时间:2024-02-06 15:20:20

财政预算绩效改革

财政预算绩效改革篇1

 

【关键词】财政绩效预算;财政预算; 绩效—成本

【正文】

一 财政绩效预算的概念

财政绩效预算是指根据成本——效益比较的原则,决定支出项目是否必要及其金额大小的预算形式。具体说,就是有关部门先制定所要从事的事业计划和工程计划,再依据政府职能和施政计划选定执行实施方案,确定实施方案所需的支出费用所编制的预算。

绩效预算由绩,效,预算三个要素构成。“绩”是指财政支出所要达到的目标,“效”是指用具体指标评估完成目标的情况和取得的成绩,“预算”是指财政为这一支出目标提供的拨款额。

绩效预算关注的不是预算的执行过程,而是执行的结果,不是政府的钱够不够花,怎么花,而是政府在这些地方花了钱,老百姓最终得到了什么?因此绩效的衡量是实行绩效预算的基础。

二 传统财政预算与绩效预算的比较

传统预算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让预算符合财务管理的要求,也称为合规性预算。即政府只需对公共资源的使用负责,而不是对资源的使用结果负责,政府预算资金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用途去使用成为预算管理的中心目标,因此也称为投入预算。目前我国政府预算是以收入按类型,支出按功能的方式来编制预算,也是属于投入预算。投入预算是对预算资金的投入进行预算,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也着眼于投入方面,而预算中安排的投入取得的结果,并不是预算需要特别关注的方面。在投入预算次下,每一个支出部门,支出单位,支出项目安排多少预算,每一笔预算资金用来干什么,每个项目上花多少钱都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定额确定的,且这些标准定额具有强制性。所以有助于对支出的控制,确保各支出项目的进行。至于预算执行中公共资源的使用产生了什么结果,以及结果怎样,并不计算和考核。因此,投入预算强调的是服从而不是效率,而在公共资源普遍稀缺的情况下,无法体现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投入预算也可能产生各级政府在投入管理方面的过度集权,使得部门对于预算资金的运作和管理缺乏必要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绩效预算与传统预算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把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理念融入公共管理之中。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政府提供公共品的成本,提高了财政支出的效率。绩效预算以产出指标为编制预算的基础,对各支出部门的预算拨款以特定产出的成本费用为依据,各部门在立法机构批准的拨款限额内可以自由的分配财力。公共机构不仅应对其公共资源的使用承担责任,同时也应对这些资源使用的结果承担责任,产出是衡量部门和单位的预算资金效益的主要指标,而对预算的投入的控制已大大放松,预算部门和单位在预算资金的使用中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绩效成为预算部门和单位申请并获得预算资金的合理合法的理由,在公共资源普遍稀缺,财政收支矛盾较大的现实条件下,可以大大提高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 在我国建立绩效预算的几条建议

近年来,我国进行的部门预算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实现了每个部门有一个统一的预算,这就为实行绩效预算制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基础,统一的部门预算使部门的绩效考核成为可能。但是正是由于缺少绩效方面的考核,大大限制了部门预算功能的发挥。各部门的领导都愿意千方百计扩大自己的预算,却很少进行降低行政成本的考虑。

我认为我国应抓住已实行部门预算的有利时机,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推动绩效预算的实施。

1.将部门年度工作计划细化为年度绩效计划指标。

目前,我国各部门实际上都制定了与国家5年计划目标一致的本部门发展规划,以及各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在此基础上,将年度的工作计划进一步细化为年度绩效计划指标。

2.应用绩效——成本分析法制定项目计划。

在应用该方法时,要尊重民众意愿,将有限的资源用在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解决同样的问题,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法。

3.绩效指标的确定采取内,外结合的办法。

因为绩效指标的确定技术性很强,靠财政部门或仅靠本部门的专家都难以胜任。可以采取由专家讨论和听取民众代表的一件两个渠道形成。

4.对绩效执行情况的评估。

我国可以在人民代表大会下增设一个与预算委员会并列的绩效评估委员会,由于关专家组成,负责监督和组织各部门绩效指标的制定和评估。对政府部门的绩效评估,尊重专家意见的同时,还要让民众参加评议。要提高公民评议的水平和效率,必须先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充分实现政务公开。

5.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

实行绩效预算就是要将各部门的预算与其工作绩效挂钩,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由于绩效预算给予各部门执行预算的灵活性,使其能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政府可以根据绩效评估的结果,给真正重要而且效率高的部门更多的预算拨款。各部门可以合理精简机构和人员,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绩效评估还对干部能力的考核有了科学的依据,从干部工作的最终成果来考核,正确反映干部的工作实际能力。

6.引进竞争机制,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效率。

近年来,中国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开始把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提供民营化,把政府负责的公共服务通过竞争承包,招标等方式让私人部门来完成,从而节约了资金,提高了绩效。

四 结论

实行绩效预算制度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公共资源的节省,更符合公众的利益。尽管绩效预算与我国目前的预算编制方法有许多根本理念的差别,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逐步过渡的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参考资料】

    1.刘隆亨著:《中国财政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2.刘剑文主编:《财税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 。

3.王安国、何利辉:《试论我国预算管理体系建设》,载于《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

9期。

4. 黄斌:《财政支出绩效监督问题探析》,载于《财政与税务》2004年第11期。

5. 罗春梅:《关于预算调整的理论思考》,载于《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6. 陆解芬:《浅谈我国公共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载于《财政与税务》2003年第12期。

财政预算绩效改革篇2

关键词:高校;绩效预算;管理;绩效评价

作者简介:郑彩云(1982-),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财务处,会计师。(北京 100192)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2年度校级高教研究课题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2-0010-03

一、我国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实践及评述

1.我国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实践进展

我国高校的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实践是在国家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公共财政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本文在进行实践回顾时,首先对我国的公共财政绩效预算管理改革进行了介绍,以期更好地展示我国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的发展脉络。

(1)我国公共财政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实践。推行政府绩效管理一直是中央政府努力推进的工作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完善预算制度,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政府工作效率。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十七届二中全会也明确指出,要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近年来,为顺应政府绩效管理发展需要,中央财政积极探索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在理论研究、制度建设、机构设置和评价试点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2005年5月,财政部颁布《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将预算绩效考评范围从项目支出扩大到部门预算支出。

2009年6月,财政部颁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同年10月《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的通知》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作出指导。

2010年6月,财政部预算司成立预算绩效管理处,专门负责研究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2011年4月,财政部召开全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会议,明确预算绩效工作的定位是“预算绩效管理”,并重新修订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同年7月,财政部印发《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具体指导各省市、行政部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2012年9月,财政部又印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对预算实施绩效管理工作任务进行了中期设计。

总体而言,国内公共财政绩效预算管理改革主要是以实施绩效评价为切入点,实践中遵循了先易后难、先部分后整体的原则,内容上从项目支出考评逐步发展到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范围上从中央财政逐步扩展到地方财政,循序渐进、逐步开展。不难看出,作为公共财政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的主推者,中央财政部门已经在政策方针、制度体系以及规划设计等方面都做好了基础和铺垫工作,建设成果大大填补了我国绩效预算管理在制度和体系建设方面的空白,也为全国范围内的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2)中央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实践。和公共财政绩效预算管理改革思路一致,中央高校绩效预算管理实践也遵循先易后难、先部分后整体的原则。从2003年起,中央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绩效预算管理相关办法和推行绩效评价试点方面做了初步尝试。

2003年,教科文司在中央本级教科文部门开始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考评试点工作。为推动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教科文司制定了《中央级教科文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管理试行办法》,对于中央级教科文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的范围、原则、依据、内容、组织实施及考评结果应用进行了具体明确,标志着中央高校在绩效预算管理实践方面开始了以项目绩效评价为切入点的制度探索和尝试。

2004年,财政部教科文司从2002年中央级教科文项目中选择了七个专项资金项目进行绩效考评试点。此次试点工作率先在项目管理中引入了绩效考评制度,探索出了一套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后续的项目绩效评价奠定了基础。

2005年9月,财政部印发《中央级教科文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管理办法》,对考评内容、组织实施、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为分步实施的中央高校项目绩效考评提供了较为完备的政策依据。

2008年10月,财政部、教育部印发《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完善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的通知》,提出要按照“目标明确、分类考核、先易后难、稳步实施”的原则,逐步在中央高校预算中引入绩效拨款机制。至此,中央高校绩效预算管理实践已经拉开帷幕。

2009年12月,教育部直属的国家级综合性教育科学研究机构——中央教科所高教研究中心首次对教育部直属的72所高校进行了绩效评价,并形成了《中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本次绩效评价报告为丰富高校绩效评价乃至绩效预算管理的内容和方式、合理配置高校资源等方面提供了积极的建设思路。

相对于公共财政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实践而言,我国的中央高校绩效预算管理实践略显不足,尽管在绩效评价试点和办法制定上做了初步尝试,但是在树立绩效理念、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创新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几乎还处于空白阶段。

(3)地方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实践。以北京市为例,不论是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还是高校绩效预算管理的改革实践,北京市在地方政府中都处于前列,北京市属高校的绩效预算管理实践在相关地方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实践中具有前瞻代表性,因此有必要进行梳理。北京市高校的绩效预算管理工作主要由北京市财政局、市教委在各自业务权限下探索推进。

2006年,北京市财政局颁布了《北京市市级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暂行办法》,将逐步实施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纳入议事日程。

2007年,北京市教委、市财政局联合颁布《北京市本级教育项目绩效考评管理办法》,从教育项目绩效考评办法制定的背景和依据、考评内容和方法、考评的组织实施、考评结果的应用以及考评工作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明确,为高校预算项目绩效考评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2008年,北京市教委启动高校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测试(试点)工作,选择了4家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绩效测评,成为北京市高校绩效预算管理实践的首次尝试。到2009年底,北京市教委已完成了对4家高校的现场考评与会议考评工作,高校预算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也处于酝酿之中。

2011年3月,北京市制定《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实施将预算执行与绩效目标纳入考核内容的新型预算管理方式,逐步建立绩效奖励与标准拨款相结合的经费分配制度”等任务目标。至此,北京市已将推进高校绩效预算管理工作纳入了常规化议事日程。

2011年12月,北京市教委组织召开市属高校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会议,要求各高校将“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的教育数据填报至市教委市属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测试版)中。该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其市属高校的运行特点设计了34张表,从不同层面对包括预算管理绩效在内的高校总体管理绩效进行数量化的评价,在构建和完善高校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方面进行了前瞻性设计,也标志着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对于高校绩效预算管理的探索进行了初步尝试。

2013年6月,北京市教委颁布《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所属预算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办法》,从职责分工、预算编制管理、预算执行管理、绩效评价以及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对高校绩效预算管理进行了明确,首次在制度层面为北京市属高校的绩效预算管理工作实施提供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规范,成为北京市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实践的又一重大突破。至此,北京市地方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已经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与中央高校相比,北京市在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实践方面做出了大量的探索和试点,并且成效显著。包括逐步制定了专门针对高校的绩效预算管理办法,积极推进了预算绩效评价的试点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这些实践探索的推进,必将为推动北京市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2.我国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实践评述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绩效预算管理的实践正处于探索阶段,和国际上的发展脉络相似,它的发展也是在公共财政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过程中得以推进的;而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又是以财政支出绩效考评为切入点的。经过近十年来的发展建设,包括政府在内的部门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包括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管理办法、初步构建了绩效预算管理制度框架、有效开展了绩效评价试点工作、逐步扩大了绩效预算管理的试点范围以及积极探索了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机制等方面。这些建设成果的取得为我国高校的绩效预算管理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条件。

相较而言,我国高校绩效预算管理实践虽有突破但也存在一些发展障碍:在制度体系建设方面,目前只有地方教育部门(比如北京市教委)就所辖范围内的高校制定了绩效预算管理办法,而国家层面相关的制度办法尚未出台;在主体意识强化方面,目前绩效预算意识只在地方财政主管和教育主管部门得到重视,而各高校主体在实施绩效预算管理方面还处于被动状态,绩效预算观念亟需强化;在绩效指标体系设计方面,尽管目前学者对于绩效指标的体系设计研究甚多、成果丰富,但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权威的、科学的指标体系,从国家层面专门针对高校的统一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尚未正式出台;在绩效预算管理评价试点方面,国家和地方高校绩效评价试点也是各自为政。当然,出台全国性统一的制度体系和设计科学权威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需要诸如北京市等各地方高校的探索和实践经验作为支撑,更需要国家层面统筹规划,加大对相关研究实践的支持力度,加强绩效预算理念的宣传力度,只有逐步构建起“以地方试点经验为支撑、以国家制度体系为框架、以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标准”的绩效预算管理体制,我国的高校及预算管理改革才会得以长足发展。

二、优化我国高校绩效预算管理的建议

针对我国高校绩效预算管理的实践现状和存在的制约,笔者对于优化我国高校绩效预算管理给出以下几个建议:

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绩效预算法规体系

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是推进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的根本和指南。不论是普遍的部门绩效预算管理改革,还是具有特殊性的高校绩效预算管理实践,都需要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保障。从我国研究与实践现状来看,绩效预算管理改革正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办法,但是已有的关于绩效预算管理的法规或办法内容简要,且相互之间不能统一,缺少对于绩效预算管理进行全面详尽、科学统一规范的制度体系。因此,从国家政府层面而言,应加强制度建设,研究并整合现有办法,参考绩效预算管理实践的最新经验,不断完善法规体系,使之更加科学有效的为包括高校在内的各级各类部门绩效预算管理工作提供指导。

2.统筹规划,加大研究投入力度

我国的部门绩效预算管理改革涉及的主体多、领域宽、范围广、操作难度大,且正处在起步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大都各自为政、侧重某方面展开,而试点部门也仅是根据部门或行业特点小范围探索,经验缺乏统一性和普遍适用性;由政府层面推进的相关专题研究少之又少,实践中对于政策制定有实质性帮助的研究成果十分缺乏。因此,国家层面应该从战略高度进行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力度,比如可以成立专门进行绩效预算管理实践政策研究的课题基金,选择一些知名学者以及具有丰富的预算管理实践经验的人员,配以充足的经费支持,将全国最优质资源和最先进的理论成果整合一体,促进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的实质性突破,必将会大大推动我国高校绩效预算管理实践的快速健康发展。

3.科学设计,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绩效评价指标是开展绩效预算管理的核心因素,科学、合理、适用的评价指标将直接有助于绩效预算管理的成功推进。而目前,由于我国的部门预算绩效考评尚处于探索阶段,财政部门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正在逐步完善相关制度与文件,专门针对高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尚未正式出台,尽管国内学者在此方面做了不同角度的设计,但没有形成统一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导致各高校在绩效评价指标选取方面显得无所适从,绩效评价也是各自为政。因此,建议由财政部门及教育主管部牵头,科学研究、精心设计,尽快制定出台一套科学、系统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便为高校绩效预算管理实践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而各高校则可以参照上级部门设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细化设计学校内部的绩效指标,从而为科学有效的开展绩效预算管理提供合理依据。

4.强化观念,树立绩效预算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内部传统的计划预算观念深入人心,公众绩效观念淡薄,“重投入、轻管理”,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尽管现在部分高校的财务部门也已经认识到绩效预算的重要性,但许多高校主要领导及校内部门负责人对于绩效预算管理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而绩效预算管理实践本身就是一个触动利益的改革,由于学校整体绩效观念的欠缺,财务部门在进行绩效预算管理实践探索时也是孤注一掷,得不到校内中高层领导和部门的合力支持,导致绩效预算管理探索工作推进迟缓。未来几年,实施绩效预算管理已是大势所趋,成功开展绩效预算管理也必将成为各高校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转型、脱颖而出的重要决定因素。目前,国家财政部门以及教育管理部门已经开始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为推进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做好了一定铺垫,各高校应紧紧跟上上级步伐,强化观念,牢固树立绩效预算意识,从学校领导到职能部门都要充分认识到绩效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想办法培植高校的绩效文化理念,不断把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改革推上日程。

参考文献:

[1]杨桂范.预算支出绩效考评与高校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2]王立会.高校绩效预算管理问题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3]田宏忠,韩华.高校绩效预算管理实践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4).

财政预算绩效改革篇3

【关键词】绩效预算 改革 公共财政

政府绩效管理改革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和中心环节就是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绩效预算管理改革是我国在预算改革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绩效预算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逐步解决我国部门预算编制不够规范和科学的问题

绩效预算可以解决传统预算编制模式的不足,能够进一步提高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规范政府财政支出管理,绩效预算在一定程度上强调国家、部门以及各个单位的目标的一致性,能够进一步合理分配资金,达到按需分配资金的目的。

(二)绩效预算改革可以提高公共支出的效益

我国目前部门预算中的项目预算编制主要通过绩效预算编制,通过对项目立项目标的确定、项目实施过程及结果的绩效考评能够提高项目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管理水平,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绩效预算要求以项目考评为基础,参照国家和部门的核心战略来分配资源,组织和实施项目管理,要求每个部门必须将项目的建立基于实现部门的目标,因此,提高了项目规划设计的科学性。

(三)绩效预算改革有利于改善我预算资金支出的有效性

我国传统预算资金支出中有很多财政资金大量用于维持人员经费,而忽视了对于具体支出项目的支出效率评估。在对政府预算资金使用结构进行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资金运用不合理,资金的管理、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绩效预算使公共部门有了责任机制,各部门将每年要实施的计划列出,并按其优先性做出排列,项目实施过程中和结束后都可以利用绩效评估来对其做出调整,从而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从总体来看绩效预算改革能进一步提高我国预算资金支出的有效性。

二、我国在绩效预算在实施过程中凸显的问题

(一)绩效预算制度的目标体系、绩效指标等存在着问题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绩效预算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并能够不容乐观,在其实践中的运行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达到政策设计者的目标。一方面,绩效预算的单一目标和政府在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目标多元化发生了矛盾,因此,这就会导致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的某些个人或者单位出于自身利益出发,不会准确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最终导致绩效预算在编制之初即会失效;另一方面,在绩效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如何确定绩效指标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由于公共支出的绩效测算非常困难,导致绩效指标在确定过程中经常不能满足实际部门的需要,和实际的经济情况发生背离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我国的行政管理水平较低

绩效预算在设计之初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应当足够高,能够在预算编制、执行以及决算编制等这一系列过程中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但是我国执行绩效预算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一方面,我国存在着大量的预算外资金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到财政的管辖,导致政府在运用预算资金进行行政管理的时候宏观调控力大为减弱;另一方面,预算编制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对于财政风险的预测能力也很缺乏,导致在绩效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不能很好达到预定的目标。

(三)我国财政支出透明度不高

由于我国没有明确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掌握信息的机构不能确定哪些信息可以公开且应当公开,怕因此触犯有关保密规定。当事人因怕违反保密规定而受到处罚,致使一些本应公开的信息被随意加密。这是我国财政支出透明度不高的一个很重要因素。而且,由于相关部门的监督缺失,预算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往往不重视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造成了预算资金浪费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会滋生腐败的土壤。

三、绩效预算改革建议

(一)逐步推进绩效预算改革

由于绩效预算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而且我国地区各地的经济规模大小不一、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因此,绩效预算的推进必须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在省级、市级以及经济较发达等条件比较成熟的地区可以推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改革、推进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以推动绩效预算改革。

(二)搭建公共财政框架,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

公共财政要求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应在政府和市场界定各自的适应领域和最佳的结合方式,最终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最优结合。因此,我们必须改进我国财政活动中的管理方式和运作程序,使之对公共性质的政府财政行为具有根本约束力,并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政府行政管理水平是我国财政工作的当务之急。

(三)进一步推进我国财政透明度

推进财政透明度要求明确财政信息公开的有关内容,考虑到财政政策与目标的灵活性,在财政信息公开的法律框架中可以不给予具体描述,但必须给予原则性的规定,有利于公众稳定预期的形成。财政透明度还要求我们进一步公开包括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决算报告在内的预算全过程,分季度或者分月向社会公布预算的执行情况,使公众能够最大可能地参与到预算当中来。

参考文献

[1]余小平.《在我国实行绩效预算的设想》.《财政研究》,2005年第5期.

[2]王卫星.《政府预算管理程序和方法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P16.

[3]郑建新.“政府预算改革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P68.

财政预算绩效改革篇4

摘 要 构建并推进财政预算的绩效管理是政府管理的一种变革。可以很好的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还可加强外界对政府的制约,从而提高动作效率。只有提高了政府财政预算绩效才能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以,要将构建推进政府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作为改革的关键才能发挥社会公众的舆论作用。

关键词 财政预算 机构改革

一、构建并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需要以建立相应的绩效评价为中心

1.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的概念解析

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指是结合统计学、运筹学的基本原理,套用一定的指标系统制定出相应的标准,按照原有的程序得出一个定量的值。这个定量值可以公正、客观、准确地对政府的财政预算支出发挥效益及取得的成绩做出综合的判断。

2.构建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的意义所在

构建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中心内容。建立与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是对于政府管理理念的一次变革。其关联的预算分配和政府绩效之间的相关联系,切实并可行的提高了政府行为的有效性,从最根本上促进了政府决策过程中的规范化,决策形成的民主化,以及决策水平的科学化和部门职责的透明化。这其中,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又是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为核心。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从上个世的中期就开始了关于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的探究。代表国家有新西兰,该国家是这方面变革的领导者,因为改革的效力非常大,新西兰非常成功的消减了严重的财政赤字。而美国在财政支出评价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也积累了非常好的经验,因为美国本国内对财政赤字和政府效率有着非常统一的共识,在国会与政府的统一合作的努力之下,上个世纪的末期美国也成功的解决了财政赤字的问题。

二、我们国家构建及推进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管理的实践情况

我们国家在05年时提出了要构建财政预算绩效评价,财政部门在同年的5月25日颁布了《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同一年的9月9日印发了《中央级教科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管理办法》并开始在一部分省市进行试点。通过对于相关政府部门财政支出绩效的综合性的考评,让政府可以更科学、合理的配置财政资金,优化其支出的结构,提高了资金的使用率。

经过多年试点实践,我们国家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原来传统对财政预算绩效的考核重点从执行过程转变成执行结果,让财政支出管理的变革得到了更深层次的优化;

2.在评价的体系当中,以成本的核算替代了收支的核算,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财政的运行方面的成本;

3.每一个部门的积极性被大大地调动起来;

4.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与传统的考核方式相比,具有更加客观及公正的特点,从而优化了对于财政收支的监督方面的作用。

此外,在十二五时期我们国家将更着手建立起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的绩效评价体系,这对于国家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我们国家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将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作为关键点

在总结了之前政府机构在改革上效果不理想的基础上,我们国家开始探究构建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来帮助财政预算绩效的管理,并作为促进政府改革的目标。要构建起科学的评价体系不单要加强有关行政管理的理论研究,同时还需要向西方或亚洲一些发达的国家学习,学习他们行政改革的实际操作的经验,以及应用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2.要依法构建并推进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

一定要注意重视好相关的绩效管理的法规方面的建立,只有这样,政府的财政绩效的管理才能有构建并有序推进有法可依。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之中,一定会涉及到一些其他部门的相关利益,会不可避免的损害到部分的利益者,同时也一定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从而影响了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所以,如果单单只是依靠财政部门的部分规范性的文件是非常难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实施的,一定还需要有更加权威的法律给予相应的保障才可。

3.要发挥人民群众的公众监督作用

透明的预算体制是可以加强责任的落实。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财政支出是不是已达到了原来设定的目标,又或是说实现了原来承诺的结果,人民群众才是最有发言的权力的。人民群众的公众监督是推进政府机构变革最重要的外部力量。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这样的监督,政府机构的改革才能真正的进行下去,才不至于改革到一半后草草了事。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样归入至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体系当中,让预算绩效更加的公开和公正的进行。通过信息的透明、程序的公开、人民群众的参与、第三方实行的方式,将监督权赋予给广大的人民群众,才能让绩效管理体现出人民的意愿。

4.完善相关的责任问责制度

要想让问题的溯源成为可能就一定要明确相关的责任制度。责任到人才能保障其监督发挥最大的效力。政府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要和行政机构的业绩、人员的职业、待遇等相挂钩,从而让财政资金的运用者在使用每一项资金的时候都将个人的利益和政府联系在一起,从而做到思考后再行动,实现做到利益、责任、权力三者的有机结合。在这样的激励制度下,我们国家的政府才有可能实现由管制型转就成服务型。所以,构建并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之中,建立起相应的预算责任制度,要在给予人员审批资金使用权的同时明确其应该承担的法律和相应的行政职责。如果当执行的结果出现了一些较大偏差的时候,就需要为了这种结果而负出相应的责任,必要的时候还要进行严格的处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并推进政府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完善其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中央以及地方的财政都积极开展了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大幅度地提升了财政科学化、合理化、精细化的管理水平,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但是,我们国家仍需要进一步完善预算绩效的管理制度,才能实现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洪淑琴.关于稳步推进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若干思考.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01).

[2]朱旭央.浅谈推进财政绩效评价的基础工作.经济师.2009(11).

[3]郭伟,张建斌.准确把握科技事业单位特点进一步完善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河北农业科学.2009(07).

[4]汤建宁.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战略刍议.中国农业会计.2010(05).

财政预算绩效改革篇5

[摘要]建立公共财政意味着要对形成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高度集中的传统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预算制度的改革和创新。自2000年起,我国实施了部门预算改革试点并得以全面展开。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山东省于2001年推行了项目支出预算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文拟立足于山东省项目支出预算的改革发展现状,进而提出通过绩效评价机制改革加强预算管理的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绩效评价;项目支出预算

[中图分类号]F8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7) 01―0017―04

一、山东省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的改革现状

(一)改革思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各部门的项目支出需求越来越多,山东省围绕理顺项目支出预算保障机制,提出“构建重点项目支出保障机制,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改革思路,重点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1.建立科学可行的项目支出预算审核机制。为解决年初预算批复不够完整、执行中追加较多等问题,对项目支出预算采取了“先分类排序,再分享审核”的办法,根据项目支出的特点,划分为专项投资类、专项计划类、专项补助类、专项办公类等4类,在此基础上,进行筛选排序,分类审核,实行滚动管理。

2.积极构筑分级预算信息库。为便于审核安排各类项目支出,结合预算编制,对现有专项资金进行了认真疏理,整理编录了《现行省级财政重点支出政策盘点》,对省级重点支出项目的背景、政策法规依据、今年资金安排情况进行了逐一摘录。在此基础上,积极构建省级三级项目预算信息库体系,其中,一、二级库分别为重大项目信息库和财政备选项目库,主要为省级预算盘子安排和确定支出预算项目,由财政厅负责;三级库为部门初选项目库,为各单位确定项目上报服务,由各部负责,按规定的格式上报。

3.大力整合专款。为盘活用活资金,切实解决部分专项资金设置零星分散、安排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山东省在这两年的预算安排上,大力压减、清理了一些到期和效益不高的项目,对部门内跨科室、跨资金性质及跨部门单位的部分功能用途相近的专项资金,进行了合理归并和大力整合,整合后的资金结合新增财力,在投向安排上实现四个倾斜:第一,向重点领域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行业倾斜;第二,向重点项目即对经济发展具有强劲拉动力的项目和提升部门事业发发展水平的项目倾斜;第三,向重点地区即向30个欠发达县和基层倾斜;第四,向重点问题即省委、省政府关注、广大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以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倾斜。

(二)具体改革办法

为构建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加强资金使用效益审核,山东省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改革:

1.拟定了《山东省省级财政重点支出项目绩效考评暂行管理办法》,对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项目实施绩效评价的范围、办法、考核指标、组织实施、结果使用等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确定对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生态与环境治理专项资金、农业产业化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促进再就业资金、科技攻关计划等项目率先实行绩效评价,摸索经验后,全面推开。

2.明确绩效评价要求。为切实发挥绩效评价的作用,对预算编制各个环节中绩效评价的要求,进行了明确界定,并要求各部门单位在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严格执行。首先,各部门单位编制预算时,要对项目目标、预期效益(经济、社会效益)、资金使用计划和项目实施计划等,进行充分考察和事前评审,并作为绩效评价和安排财政资金的主要依据。其次,对预算已确定的支出项目,要纳入日常财政和财务监控体系,加强对资金拨付、使用环节的监控。然后,对已完成的支出项目,部门要进行绩效考评,评价结果作为财政监督和今后安排支出的重要依据。最后,按照“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明确财政资金管理者和使用者的责任。强化专项资金后续跟踪管理和绩效监督,对资金低效使用、没有完成目标任务,以及发生挤占、挪用和损失浪费的,建议有关方面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有效运行。

3.认真搞好试点工作。2003年以来,山东省财政厅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农业财政资金综合效益评价试点工作。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招标项目和出口农产品绿卡工程等项目,以“山东省农业财政资金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对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量化计算和分析,实行综合效益评价。经过改革实践,初步建立了财政支农资金由“重投入”到“重成果”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山东省项目支出预算改革成果

山东省围绕构建完善“五个机制”,遵循“谋划长远同解决当前具体问题相结合、构建机制与打牢管理基础相结合”的原则,研究确定2006年省级部门预算编制改革的工作重点,目前正在逐步落实。一是以建设“基础信息库”为重点,夯实基本支出预算编制基础;二是以建设“项目库”为重点,统一规范项目预算管理;三是以完善单位定额体系为重点,提高基本支出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四是以强化非税收入管理为重点,加大综合预算改革力度;五是以协调促进政府采购、集中支付和事业单位改革等为重点,不断增强改革合力。

总的来看,山东省的部门预算改革工作,推进比较深入,在早编细编预算、完善工作机制、改进补助方式和提高预算完整性透明度等方面取得了成绩,同时编制范围和报送人大审议的部门不断扩大。目前,省直142个部门、866个二级预算单位全部按规定要求和程序编制部门预算,2005年报送省人大审议的部门达到40个,2006年拟进一步增加到51个,基本涵盖了山东省政府所有工作部门。今后,山东省将按照“巩固、完善、深化、提高”的方针,巩固取得的成果,深化完善相关措施,抓好对“五个机制”的落实,把部门预算改革推向深入。

二、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

从广义看,目前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各级财政预算、决算的审查,各级审计机关和财政监督机构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检查等,都或多或少地涉及了评价财政资金绩效的内容,但这些行为主要是以监督检查为主要目的,还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对财政资金的绩效评价。从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发展的现状看,虽然已有初步基础,但由于此项工作起步较晚,且缺乏系统性研究,仍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财政改革的客观需要。总的来看,我国的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缺少立法支持。虽然我国公共投资部门提出了要完善项目投资决策程序,对国家重点投资项目

要从立项决策、建设决策、竣工验收直到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行全过程管理,但是,迄今尚未出台全国统一的有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法律法规,使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缺乏法律约束和制度保障。缺乏立法支持是我国绩效评价工作滞后的根本原因。

2.没有明确的管理机构。西方许多国家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都设有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机构,作为公共投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执行主体。而在我国,尚缺乏这样一个有权威性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综合管理机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主要分散在各管理部门进行,各部门又主要是从技术性能、项目工程管理方面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方法和组织程序差异大,难以形成统一的、全面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标准不统一,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差异大,缺乏可比性,难以保障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这是目前我国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

3.未构建规范的指标体系。目前,各有关部门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主要是通过若干固定的财务、技术和工程管理指标进行全过程评价,评价侧重于技术、工程和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评价,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评价不足。同时,各部门评价指标设置呈平面化和单一性特征,并且缺乏一套建立在严密数据分析基础上的科学、统一、完整的指标体系,不能满足从不同层面、不同行业、不同支出性质等方面进行综合、立体评价的要求。缺乏科学、规范的方法和指标,影响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公正合理性。技术性缺陷是我国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发展缓慢的直接原因。

4.支出评价内容不完整。我国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缺乏科学、规范、合理的方法指标体系和健全的组织工作体系,使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内容不完整。一是侧重于合规性评价,而忽视效益评价;二是评价对象仅局限于项目本身,而忽视项目内外因素的综合分析。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不仅涉及项目过程审核和投资与回报的评价,而且包括各种宏观因素的评价,如投资的社会环境,包括政策环境和自然环境对投资行为的影响,以及投资行为对行业、社会及整个经济运行的影响等。但目前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恰恰不包括这些内容,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不能达到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的目的。

5.支出评价结果约束乏力。由于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体系不健全,缺乏法律规范,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只是作为各有关部门项目建设档案保存,或作为有关部门加强新上项目管理的借鉴或参考,对于财政资金支出项目中的成绩、问题与相关责任,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环节责任人并没有任何直接约束,不仅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流于形式,而且影响了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制约着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完善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机制的政策建议

项目预算应建立绩效考评制度,对预算的执行过程和完成结果实行全面的追踪问效,不断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

1.建立健全有关财经法规,特别是对各项支出的标准、依据加以完善和修订。预算法规既要充分考虑实际,不能一刀切,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性性,也要有一个明确合理的标准,同时严禁各部门自行出台奖励补贴规定。要改进预算会计核算工作,经费支出的明细核算要与细化部门预算的要求相一致,以正确反映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为制定可行的定额标准和编制部门预算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料。适时修订《预算法》,将财政年度改为每年的4月1日至下年的3月31日,以改变财政年度之初无正式预算的弊端;并将部门预算的有关内容写入《预算法》,为编制部门预算提供法律依据。

2.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加强对项目预算管理。在人大召开前,各级财政部门应向人大财经委提交预算草案,并根据财经委员会的初审意见对草案进行修改,并于人大会议举行的十日前向大会筹备处提交预算草案和有关材料,使人大能够更好地行使对预算的审批监督权。针对人大代表对部门情况及相关财政知识、政策法规不了解,审议预算困难的问题,各级财政部门应向人大代表增加提供预算草案名词解释、收支预算编制指导思想和原则、部门的机构设置职能和人员编制情况、部门预算年度工作任务以及收支预算情况等说明材料,并开通面向人大代表的部门预算电脑查询系统,在人代会期间安装在每个代表团驻地,由人大代表自行查询,查询内容须涵盖部门预算表格、文字说明及相关文件、规章。

3.完善评价体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遵循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统一与专门指标相结合的原则。我国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设置的目标就是形成一套完整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指标库,这种指标库的形成不仅需要理论上的探索和研究,更依赖于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和健全。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层次,在财政支出分类的基础上,应分别建立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财政支出综合绩效评价指标库。从指标的适用性角度考虑,各类指标均可划分为通用指标、专用指标、补充指标和评议指标四种类型。并且根据指标的性质不同,可以将各类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划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4.建立财政资金支出各环节的绩效评价制度。财政支出各环节上都存在绩效问题,应该研究在财政资金运行各环节都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财政资金总是处于不断运动过程中,在收缴环节,采取集中收缴方式明显要比分期收缴具有更高的效率;在库存环节,开展有效的现金管理可以提高资金效益与加强财政控制;在分配环节,预算目标数量化、分类细化有助于对财政支出进行监督和评价,还可清晰地衡量预算分配环节的成本与效益;在购买环节,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可以取得分期采购方式下不可能取得的规模效益;在支付环节,采取电子化的集中式直接支付方法,是提高财政资金绩效的有效途径。

5.编制绩效预算。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实施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涉及一些团体的既得利益。因而,在制度体系的整体设计上,就应该充分认识到其实施的难度,选准推进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改革的突破口,从而保证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作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贯穿于财政支出安排和实施的全过程,存在于项目支出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从绩效预算编制人手开始构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是应用绩效评价理念的一个良好切入点。编制绩效预算可以起到事前监督的预防作用,解决了其他事中和事后环节监督管理上的不足,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资金绩效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在具体的绩效预算编制过程中,要结合预算支出管理实际,在各绩效预算的各主要环节加强制度约束。各部门应凭借接近项目支出实际活动的优势,集中第一手的资料和信息,在编制本部门支出预算草案时进行科学的项目评价;在各级财政部门的预算审查环节,要建立严格的绩效预算审查制度,通过加强对预算支出绩效的审核、评价及综合平衡,对绩效差、不合法、不合理、不科学的部门预算支出计划予以调整;财政部门要建立预算执行过程的绩效跟踪检查制度,在提出公共预算时要设有与该支出对应的效果指标;在预算执行的中期报告中要对比资金的使用与绩效,在决算时要报告最终的资金绩效情况,并对各部门的项目支出进行横向的成本效益分析,找出不同单位或部门项目间成本效益差异的原因,为以后支出决策提供依据。

财政预算绩效改革篇6

关键词:绩效预算 管理 改革 财政支出

效预算作为财政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于1949年由美国胡佛委员会首次提出。我国财政部于2005年出台了《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办法》,标志着我国绩效预算改革正式开始。2011年财政部出台《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

一、南京市江宁区绩效预算管理的实践

自2006年起,江宁区强化财政支出绩效理念,积极试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改革,强化国库集中支付管理,逐步创建科学规范、系统高效的财政预算资金分配和管理体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为江宁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了稳固的财政保障。

(一)主要做法。

1.构建财政绩效管理工作的框架。在学习有关文件和借鉴省内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要做法的基础上,江宁区制定出台了《江宁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暂行办法》,从绩效管理原则与依据、绩效管理内容与职责、绩效指标与标准、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跟踪管理、绩效评价管理、绩效管理结果应用以及责任与监督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并在工作实践中建立了绩效评价项目负责人和联络人,构建了全面规范财政绩效管理工作的总体框架。

2.着重关注涉及民生的重点项目。在积极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江宁区重点选择社会关注度高、涉及民生的项目。如2011年,社区矫正专项经费、村级泵站建设专项经费、家电以旧换新补贴专项经费、环境保护专项经费、廉租住房保障项目专项经费、动物防疫专项经费和卫生改厕专项经费等7个重点项目被列为年度财政资金绩效评价项目。从绩效评价的结果来看,参评项目的成功度评价定级都为优,反映出江宁区财政投入方向正向百姓实际需要转变,财政资金的绩效进一步得到优化,切实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效益。

3.积极探索预算绩效目标管理试点工作。根据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以及南京市政府“完善绩效评价机制,提高财政管理绩效”的要求,2011年制定出台了《江宁区区级财政绩效目标管理操作指南》,具体规范和细化财政绩效目标管理的工作流程,对开展财政专项资金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的编审管理、财政专项资金项目支出的绩效跟踪管理、财政专项资金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作了明确规定,筛选确定了3个试点项目,将绩效目标的评估与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应用有机结合起来,为推进预算绩效改革提供有益的探索性经验。

(二)实施效果。近年来,江宁区财政部门及其各级政府部门围绕公共预算的绩效管理展开试点工作,绩效预算改革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增强了财政支出绩效理念。通过几年的绩效评价实践和宣传,各部门、单位对财政绩效管理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逐步确立了“使用财政资金要评价,要讲效益”的理念,被评价单位由原来的报怨抵触、被动应付逐步变为理解支持、积极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氛围不断浓厚,部门和单位开始有绩效的去做事情,“重投入,轻支出”的现象有所改善。

2.强化了财政支出项目管理。通过指标体系这把衡量绩效的“尺子”,能准确“测量”出项目实施和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使得项目实施始终沿着正确的目标向前推进。同时,通过强化财政支出项目管理,促使被评价单位加强和规范台账管理,完善相关基础资料,提高了项目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以环境保护专项为例,江宁区通过制定环保资金投入比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空气质量优良率等19项绩效评价指标,对整个环保专项的实施过程和资金使用环节进行量化评价,项目单位的项目管理更加规范。

3.提高了项目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确立目标及先后发展顺序,按照各计划的轻重缓急来安排预算,使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所要执行的计划,在出现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将现有的资金优先安排到最需要、最重要的项目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财政支出效益不断提高。以村级泵站建设为例,江宁区充分利用绩效评价管理优势,对全区所有村级泵站进行梳理,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将急需改造的7座村级泵站列入年度改造计划,安排项目资金实施,改造后改善排涝面积600余亩,改善灌溉面积3 100余亩,土地治理面积提高2%。

4.优化了财政资金支出结构。通过绩效评价,深层次地挖掘出财政资金在投向和投量上存在的不足,整合有限资源,压缩一般性项目,按照绩效优先的原则,使财政资金向重点机构、绩优项目倾斜。2012年起,江宁区开始对财政资金项目实行事前绩效目标管理试点,通过整合相关项目和资金,完成技术研究与开发费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3个项目的绩效目标评审、论证工作。根据评审结果,安排财政资金1.17亿元给予重点支持。财政资金项目评价的前移,更加有利于发挥财政性资金的绩效性,能够更好地选出关注民生、发展前景较好和节能环保的项目。

二、南京市江宁区绩效预算管理存在的不足

客观地说,江宁区的绩效预算管理仍处于探索试点阶段,正处于项目事后绩效评价向事前绩效预算转变的重要时期,仍存在诸多不足。

(一)财政绩效理念尚未深入人心。经过几年的探索,虽然江宁区绩效预算管理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氛围日渐浓厚,但是要使其理念完全深入人心还需要较长的时间。目前出台的财政平衡措施更多地聚焦于增收节支,如加强税收征管、压缩公用经费、减少接待经费等。对重大项目财政投入的目标及效益则关注度不高,财政预算分配中仍以“基数加增长”的粗放型分配为主,零基预算、绩效预算的理念还未完全融入到工作中来。

(二)全区部门预算体系不够健全。目前,区本级单位的部门预算体系已初步建立,但多数街道、开发园区没有编制相应的部门预算,财政预算仍停留在“穿长衣、套长袍”的初级阶段。而区级部门预算中也存在预算不够细化、大量项目预算二次分配的情况。预算不够细化,就无法提供行之有效的预算项目目标和绩效评价指标。

(三)主要实践仍以事后评价为主。当前,江宁区仍主要以绩效评价作为绩效预算改革的切入点。评价对象主要集中在对单个支出项目的评价,没有对整个部门的支出评价;评价目标主要集中在项目的合规性评价,忽视了对项目效率或发展效益方面的评价;评价结果仅停留在反映情况、查找问题层面,还没有很好地运用到绩效过程管理、财政预算编制、体制机制完善等方面上来。

(四)事前绩效预算处于摸索阶段。目前试点的一些事前项目绩效预算,由于担心会引起不良的社会反响和舆论压力,绩效评审过程没有社会公众参与,只有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少量外聘专家参与,评审透明度不高,目标责任也不够明确,对项目单位和相关人员的约束性不强,绩效问责的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五)绩效管理专业人才较为缺乏。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事预算管理和评价工作的人员,既要熟悉国家宏观政策和财政专业知识,又要精通项目管理和信息处理。从实践来看,这样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缺乏,目前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基本是兼职人员,由于缺乏专业经验,对这项工作只是点到为止,也是制约评价报告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深化南京市江宁区绩效预算改革的措施与路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全面推行绩效预算已经势在必行。虽然江宁区预算绩效管理起步较早,但目前各项工作仍处于摸索阶段,如何增强财政支出绩效理念、强化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是绩效预算工作的重中之重。为进一步强化绩效预算,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笔者结合江宁区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

(一)深化绩效预算改革的工作措施。

1.加强绩效预算宣传,储备绩效管理人才。通过网站、报纸和宣传手册等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是科学使用纳税人的钱,推进财政支出绩效预算,就是要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安全、高效,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此提高部门预算单位和社会各界对财政绩效预算的充分认识和理解。同时,要重视绩效管理的人才储备,一方面,要重视对财政财务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参与者理解并接受绩效预算理念,形成绩效预算氛围,从而形成对改革的支持;另一方面,要根据项目预算绩效管理的专业性,建立并完善相应项目评审的专家库,以提高项目评审的科学性。

2.合理保障基本支出,确保政府正常运转。一定的行政管理费用是政府正常运作的前提,近期,美国政府有限度的“关门”也印证了这一点,但如果政府对此类支出规模不加控制,将导致行政成本过高、行政效率低下,浪费公共财政资源,也必然会对社会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具体到江宁区而言,应根据政府履职需要,结合经济发展和财力实际,完善、细化定员定额支出标准体系,在保障正常运转的同时,严格控制行政成本增长幅度,尤其是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和会议费等经费的增长,以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项目,推进机关节能减排工作,推进服务型、节约型政府建设。

3.借力预算信息公开,强化评审结果应用。预算信息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有机组成部分。各单位要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结合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际,将绩效评价结果尤其是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民生项目和重点项目支出绩效情况在规定范围内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财政预、决算信息的公开将进一步强化外部监督机制,推动评审结果应用,提高绩效预算约束力度,最终改善公共管理和水平,提升政府管理绩效。

(二)深化绩效预算改革的具体路径。

1.科学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首先,结合部门预算单位项目库管理,健全完善基础信息资料的采集和管理系统,为绩效目标的制定和评价数据的收集提供有利条件。其次,结合试点的评价项目,摸索专项资金运行情况,分类归纳,逐步建立区分不同类型的操作性强、标准化高的评价指标体系。

2.推进财政预算科目体系建设。预算绩效管理最基础的工作是财务数据的收集利用并对其进行分析。要完善预算科目,明确预算资金使用范围、预算内容,为日后公共行政性支出的绩效管理提供更细致的预算数据和更丰富的信息支持。

3.加强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一方面尽快建立绩效管理信息平台,加快与部门预算系统和专项资金管理系统的有效对接,实现绩效评价数据信息的有效共享。另一方面研究开发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对绩效数据处理和运用能力,实现相关数据收集处理、报告传递等电子化,提高绩效管理工作的绩效。

4.注重实施渐进式的绩效预算改革。按照由点及面原则,渐进推行绩效预算。结合江宁区绩效预算实施的实际情况,根据分步实施的原则,实施渐进式的绩效预算改革。首先,应在全区开展的项目中选择几个重点项目试点绩效预算评估改革,目前这项工作已经顺利开展;其次,推广几个重点项目支出绩效评估经验,将其成功经验广泛运用于其他项目中;最后,将这些经验推及至部门基本项目支出且逐步完善部门绩效预算评估。区财政部门在具体的绩效预算改革过程中,应先着重积累项目支出绩效评估的经验,然后可以结合部门预算改革的实际情况试行编制绩效预算,并与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估环节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再逐步完善本级政府的绩效预算编制,最终全面推行绩效预算。

参考文献:

1.金世斌,黄莉.从绩效评价走向绩效管理――镇江市绩效预算的实践与思考[J].发展研究,2012,(11) .

2.张斌.政府绩效预算的最新进展与挑战[J].重庆行政,2013,14(2).

3.范晓婷.借鉴澳大利亚经验,完善北京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J].经济研究参考,2012,(35).

4.张争光.推进河北省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证券期货,2013,(2).

财政预算绩效改革篇7

【关键词】部门预算;改革;建议

部门预算改革适应国家经济、政治发展要求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推进部门预算改革中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研究,如基本支出中人员定额标准还不科学合理,需要根据实际逐步完善;实物费用定额制度有待于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流于形式现象反映出预算资金“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信息公开、预算监督需要进一步加强,向纵深方向发展,这些都需要在今后部门预算改革中逐步加以解决。作为编制政府预算的制度和方法的部门预算,是政府部门履行职责和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部门预算改围绕完善公共财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规范、透明、科学、精细编制,有利于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反腐倡廉从源头预防腐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部门预算改革从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绩效性入手,关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整个过程,注重预算资金的产出和使用效果,需要政府各个部门统一协调,相互配合,为全局服务、为民生服务、为改革服务。

一、健全完善基本支出定额标准体系

定额标准体系需要在部门预算改革中逐步摸索加以完善。财政部门在制定完善基本支出定额标准需要综合分析部门和单位实际各项支出因素,深入基层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制定过程中力求公平、公正,从保障单位开展正常工作的基本支出需要出发,在制定完善基本支出定额标准时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职能、承担任务等进行科学分类,细化定额类档,并随着预算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步完善和规范。对于实物资产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要求,部门预算编制与之相适应根据资产配置标准和存量资产分布情况修订完善费用支出定额标准。定额标准制定后不能一成不变,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财政收入水平、物价变动等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部门预算改革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二、加强预算绩效管理

预算绩效管理是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预算绩效管理强化为民服务的理念,注重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要求政府部门用尽量少资金,为社会提供尽量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预算绩效管理督促政府做每项工作更加务实、高效,把财政资金分配好、使用好、管理好。加强预算绩效管理,首先要求政府各部门预算编制相关人员正确认识和理解实行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财政部门及政府各预算部门有目的地聘请专家、学者以及实践经验丰富的同志就国内外预算绩效管理先进经验和存在的现实问题等对预算编制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让预算绩效管理真正意义所在深入每个预算编制相关人员,重视预算绩效管理,为预算绩效管理向前推进出谋划策。其次遵循科学规范、公正公开、分级分类、绩效相关原则,研究财政支出项目绩效指标的合理标准,建立健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制定和修订绩效评价办法。再次研究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专家库,根据财政预算支出实际,分门别类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专家库,聘请懂业务、精技术的专家,让他们参与预算绩效评价办法的制定、指标标准的确认;年初预算对需要进行预算绩效评价的项目进行评定;项目执行中以抽查等方式予以监督;项目结束进行整体绩效评价。最后建立奖罚机制,将预算绩效评价的结果和各部门、单位与财政资金核定挂钩,对于花少钱、办大事,预算绩效评价好的部门、单位,财政在下一年度预算安排时对有关项目优先考虑,同时按照一定调整系数调增核定该部门、单位相关经费;对于浪费财政资金严重,预算绩效评价不好的部门、单位在下一年度预算安排时对有关项目从严安排或不予安排,同时按照一定调整系数调减该部门、单位相关经费。

三、加强部门间配合协作,实现预算编制基础信息数据资源共享

部门预算改革需要部门间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互相支持。部门预算编制过程中编制管理、人事管理、资产管理、预算编制、主管部门审核等过程中一些基础信息数据是统一的,这就需要部门间配合协作,对于同一数据资源实现共享。这样既可以减少基层单位的工作强度,又能提高信息的准确度。可以通过各部门管理软件相互建立接口,编制部门确定编制后,由人事部门做好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然后财政部门以编制部门、人事部门及资产管理部门提取基础信息数据作为编制部门预算依据,主管部门及单位对部门部门预算基础信息数据进行核实确认……,这样就可以减少单位许多内容的重复填报,实现部门预算编制相关基础信息数据资源共享。

四、强化监督,规范预算编制、执行

部门预算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监督的重点也由财政扩展到部门。强化监督,先由财政内部开始,需要根据当前部门预算改革和国家反腐倡廉实际,研究建立财政内部在预算编制、执行等过程中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机制,保证资金分配合法、合规。对于部门强化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的情况,纪检、财政、审计等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实时监控、随机抽查等方式进行监督,并强化各部门内部监督,保证财政资金使用合法、合理。预算编制、执行等需要自觉接受人大及社会的监督。预算公开,建设阳光财政,保证部门预算编制民主、规范、科学,加快推进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把政府的执政方针、民生投入、重点项目建设、“三公”经费等老百姓关心的向民众公开,细化预算信息公开内容,让大家看得懂,在规范政府自身行为同时赢得民众的信任。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预算司编.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指南(2014)[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2] 赵秀丽.关于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建议[J].才智,2013 (13).

[3] 吴永立.绩效预算管理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J].会计之友,2012(32).

财政预算绩效改革篇8

doi:1019366/jcnki1009-055X201703010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都进行了财政绩效预算改革,以改进公共支出问责制的有效性。绩效预算的目标是提供关于政府项目结果的客观信息,而不是只关注投入和实施过程,以回应纳税人的问责诉求。经合组织指出,以绩效为基础的财政预算是一种将资金分配到可衡量结果的预算形式,这被认为是社会效用最大的回报(OECD, 2005)。[1]财政绩效预算在西方国家被广泛采用(Schick,1990)。[2]199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政府绩效和结果法案》,这很大程度上奠定了财政绩效预算改革的法律基础。截至1998年,50个州中有47个采用了某种形式的财政绩效预算(Melkers和Willoughby 1998)。[3]Philip G. Joyce认为,“绩效评估和预算编制作为管理手段,而不是预算工具,取得了最大的成功。”[4]Julie Melkers和Katherine Willoughby(1998)证实,从财政绩效预算中获得的信息有助于管理者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项目并进行必要的改进。[3]但是,绩效评价结果并没有显著改变预算分配(Melkers & Willoughby,2001)[5]。随后,一些经合组织国家探索如何通过财政绩效预算,使政府更具竞争力、成本效益、责任感及回应性(W.Mark Crain and J.Brian ORoark,2002)。[6]同样,发展中国家在实施财政绩效预算方面也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Peter N. Dean,1986)。[7]受《政府绩效和结果法案》(GPRA)影响,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广东省在2001年和2003年分别试行了财政绩效评价(Lee和Wang,2009)。[8]2003年,中央政府敦促建立财政绩效评价制度;2005年,财政部也开始评价一些中央政府机构的绩效。中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财政绩效评价强化政府的责任意识(Ma,2009)。[9]中国许多省份都以财政绩效评价为管理工具,但问题是,各地为何选择这种工具?如何演进?目前,学界较少探讨中国财政绩效评价改革的创新及其演变,包括中国最为发达,同时也是第一个开展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广东省。本文发现,广东省委书记和省长以及财政厅领导在财政绩效评价改革的启动、实施和发展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从理论上说,该项改革属于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具有明显的权力驱动特征。在改革启动阶段,广东省高层领导和财政厅官员各自发挥积极作用,财政厅官员在省领导的支持下推动改革。而在演进阶段,省委书记启动了演进的改革议程,倡议引入第三方评价财政支出绩效?u价,财政厅为此制定了详细的引入第三方评价财政支出绩效的工作方案,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独立评价。领导驱动、自上而下驱动的改革模式,使改革驱力中权威强制的“势能”十足,但绩效评价的激励与约束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从而导致的部门利益诱致的“动能”不足,使改革难以持续、深入的开展并实现预期目标,且存在落入形式主义俗套的风险。

二、理论分析

改革或制度创新(变迁)为何会发生?关于改革或制度变迁动因的理论解释,总体上有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两大动因。[10]384强制性变迁解释了权威资源对改革启动的重要推动作用,进言之,可将其归类为权威驱动型的改革,遵循自上而下的路径强势推行改革。诱致性变迁解释了利益追求对改革启动的重要拉动作用,此类改革可以命名为利益驱动型改革,遵循自下而上的路径谋求变革。在这一解释框架下,针对政府的改革创新动力或动因,学界又演绎出了“冲击-回应”或危机驱动、压力驱动和政绩驱动等理论模型,对改革的动因进行解释。一是危机驱动理论。如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的现代化改革是外部冲击危机下的被动回应结果。[11]448而事实上,危机驱动不仅包含外部危机,也涵盖内部危机;我国的改革开放就是对内部危机的回应。张琦(2009)对中美会计制度改革的研究也发现,美国20世纪初期的经济危机是驱动政府会计改革的直接且重大因素。 [12] 二是压力驱动理论。如安卫华(2000)认为,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力源于社会环境、改革者、科技发展及财政压力。[13]谢庆奎(2005)指出,“政府创新的动力来自于国内外形势的压力、政治精英的努力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14]。俞可平(2005)发现,“经济体制的变化直接地要求政府管理体制的变革,政府创新的动力来自于公民的政治需求。”[15]宋迎法(2006)认为,世界范围内政府创新来自于全球化、信息化的压力和官僚制发展的不协调,以及世界各地日益高潮的民主化要求。[16]吴建南(2007)分析表明,“环境所迫、内在和外在的种种压力是地方政府不改革不行、不创新不行的首要原因……政府所面临的发展压力是决定其创新的最终根源。” [17]吴少龙(2009)提出,地方政府绩效预算改革动因包括财政支出压力、省级改革影响、政治家支持及相关工作者的使命转换。[18]孙哓莉(2011)认为,公共服务的创新推动力源于社会危机需要、社会整合和经济发展需要、公民权利意识和维权动机增强等方面的压力。 [19]郭明(2014)指出,上级驱动、基层推动、主体主动是地方政府改革得以持续的原因,三者相互支持才能提升地方政府改革的成效。[20]三是政绩驱动理论。史丹、乔艳杰(2008)认为,“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动力因素包括制度环境的变化、制度缺陷、利益诉求、地方政府对政绩的追求。[21]李靖和张舜禹(2013)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地方政府创新动力主要源自社会发展、民众认同、官员对政绩的追求、地方政府间竞争以及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需要。[22]而周黎安等人构建的政府官员晋升的政绩锦标赛模型,也是解释政府改革创新的核心模型。[23]陈家喜和汪永成(2013)指出,政绩是解构我国地方政府创新发生、发展与演化过程的基本因素;政府创新在上下逻辑、前后逻辑和左右逻辑的作用机理下,地方政府创新不断被推出、仿效和复制,同时又不断地被中止或替换。[24]四是精英推动。政治和社会各界的精英是推动政府改革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杨雪冬(2011)归纳了9个有利于创新成功的因素,它们包括:有能力和远见的创新者、团结协作的创新团体(领导集体)、周密而可行的创新计划、有力的实施者、上级的认可和支持、相关部门或机构的配合和支持、当地民众的理解和参与、有力的舆论环境以及创新者职位的升迁。[25]47蓝煜昕(2012)对创新的动力进行分析后发现,各地的创新探索既非社会自下而上的压力驱动,亦非源自中央自上而下的指示和动员,而是地方党政领导思想解放、主动创新的结果。[26]上述的四大理论解释框架对政府改革创新的动力具有解释力,本文将运用压力驱动和精英推动两大理论来解释广东省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改革及其演进的逻辑,并探讨这种驱动类型的改革所存在的问题。

三、实证分析

广东省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改革源于财政压力驱动,演进则属于精英推动。上级领导的督促,使得改革具有强制性变迁的成分;而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问责性的追求,使改革又带有诱致性变迁的烙印。相比于某些改革纯粹基于压力驱动(纯动力)不同,广东的改革是压力驱动与精英推动双重驱动(混合动力),因而具有自身的特点与问题。

(一)广东省财政绩效评价改革的启动

2003年8月,广东省财政厅开始试行绩效评价,对“民营科技园建设补助项目”“山区老区2000所小学改造建设补助项目”“十六个扶贫重点县公路建设专项补助项目”这3个政府资助项目展开绩效评价。2004年,广东省财政厅成立绩效评价处,制定并实施《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广东省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流程包括项目绩效目标申报、绩效评价和结果运用。

一是绩效目标申报。资金使用部门(单位)在编制项目预算时,必须明确提出项目绩效目标,提交项目可行性报告。预算数额较大或者专业技术复杂的项目,可行性报告必须有科学的论证和专家意见。

二是绩效评价。包括资金使用部门自评和财政部门评价。2003―2011年,广东省共实施绩效自评项目13653个,重点评价项目1592个,涉及财政资金2760亿元。

首先,部门自评。部门自评包括项目中期评价和完成后评价。首先,跨年度项目实行项目中期绩效自我评价制度。每个预算年度结束,资金使用部门都要对项目绩效实施一年一评的中期评价制度,自评报告上报财政厅。其次,项目完成后,资金使用部门必须向财政厅提交绩效自评报告。从2005年开始,广东省要求省级政府部门对500万元以上和跨年度的专项资金项目,必须在项目完成后一个月内对项目绩效和预定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并向财政厅提交绩效评价自评报告。自评报告的内容包括项目资金使用结构、产出、效果与影响等。财政厅绩效评价处对自评报告进行复核、评审。2005年,财政厅审核了154个项目的自评报告,最后核定的结果是33个项目“良好”、54个项目“好”、61个项目“一般”、6个项目“差”。2007年,共有66个部门报送了348个绩效自评报告,涉及省财政2006年及以前年度预算安排的总额约171亿元的资金。与2006年相比,增加12个部门(2006年为54个),增加项目103个(2006年为245个),增加资金总额52亿元(2006年为119亿元)。纳入自评的项目覆盖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行政司法、教科文卫、农林渔水、交通、旅游、环保等多个领域。

其次,财政部门评价。财政厅的绩效评价处在每个预算年度筛选部分有影响和有代表性的重点支出项目进行综合绩效评价。综合绩效评价由财政部门在项目自评的基础上,收集资料和数据,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对项目的经济、社会、政治方面的产出、效果与影响进行全面的评价。从2003年8月至2005年12月,全省先后组织开展了131个重点项目的绩效评价。

三是结果运用。绩效评价的结果运用于预算资金分配和绩效提升。首先,对跨年度实施中期评价的项目支出,在提交年度评价报告之前,财政部门不再拨付资金。财政厅根据评价报告的结果,对长期项目资金作中期调整,以使项目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对于绩效差劣的项目,同类项目的下一预算年度不再安排预算资金。 其次,对于重点项目,财政厅将评价结果向省政府报告,并对后续资金拨付提出处理意见,经政府批准调整预算。再次,绩效评价结果将作为下年度安排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分析、诊断部门的管理问题,加强财政资金的监控。通报表扬绩效良好的项目,并优先安排下年度的同类项目。

从整个评价流程可以看出,省财政厅希望通过改革强化对支出部门的控制,试图向支出部门灌输绩效和节约意识,以便减少浪费,并逐步在部门中建立问责制。[27]115简而言之,改革目的是以加强控制为主,提高管理能力为辅。 这对控制部门的支出扩张需求产生了一定作用,部门的绩效意识有所增强,部门预算编制逐渐趋向审慎,盲目请款的现象逐渐减少。据统计,省?各单位2006年预算新增请款比2005年约减少了30亿元,2007―2008年基本维持稳定,没有出现新增请款大幅反弹的情况。[28]

财政绩效评价对财政管理和决策有即时的影响[29],并对公共项目绩效起到审查作用,同时,可能对这些项目在资源分配决策方面产生影响,有效遏制铺张浪费行为。[8]但正如Ho和Im(2015)指出,财政绩效预算改革在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组织,文化和政治等多方面的挑战,通常很难实现其原始目标。[30]这些挑战之下,广东省财政绩效评价改革目标的实现程度比改革者预期的要少得多。首先,项目目标审核困难。由于多数项目的目标设置较为定性或粗略,目标数量多且具有一定专业性,使得财政部门很难深入核查,导致目标审核难以发挥实质作用。其次,绩效评价部门工作人员的数量与专业技能均不足。绩效评价处工作人员不足10人,工作任务繁重;且由于绩效评价当时是新鲜事物,大多数工作人员对绩效评价理论与技能的掌握属于边学边用、活学活用的水平,绩效数据分析与评估的能力有待提升。再次,绩效信息难以被完全有效使用。尽管开展财政绩效评价的目标是将绩效与预算决策联系起来,但广东省级财政绩效评价结果难以对预算决策产生实质性影响,其效果更多地体现在绩效意识的传播和绩效文化的塑造上。毕竟,预算本质上是一种政治过程,财政预算决策是权力博弈的结果。最后,法制化水平低。广东省级财政绩效评价只是财政厅推动的内部改革,没有上升到法制化的层面。比较中美财政绩效评价的实践发现,美国财政绩效评价工作的显著特征是立法先行,改革在法律框架内开展,立法机关主导改革的进程。而广东省的改革则更多表现为一种行政上为了改善政府财政管理和运作所作出的努力,并未进入立法层面,法制化水平低。

(二)广东省省级财政绩效评价改革的演进

2011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提出“财政部门要研究引入第三方评价办法,在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社会评价体系,强化预算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上闯出一条新路”。为执行省委书记的指示,广东省财政厅制定了《省财政部分专项资金实施第三方绩效评价试点工作方案》,引入第三方开展财政资金绩效评价。2011年至2013年,广东省财政厅共选取了14个省级财政资金项目,委托第三方开展资金绩效评价。即通过公开(邀请)招标方式,选定合资格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委托其独立开展项目绩效评价。

1.项目类型

开展第三方评价项目的类型包括教育(义务教育和民办教育)、社会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生态环境保护(沿海防护林建设、节能专项)、基础设施建设(国道建设、水利和饮用水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旅游项目)以及党建(“两新”组织建设)等。其中,以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和产业发展的项目为主。具体项目类型的数量及比例见表1。表1开展第三方评价的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类型、数量与比例教育事业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产业发展环境建设党 建项目数量233321比例14%22%21%22%14%7%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广东省财政厅网站数据整理(下同)。2.项目金额

在开展第三方评价的14个专项资金项目中,教育事业类专项资金的总金额最多(431944亿元),其次是基础设施类资金(308498亿元),而生态环境建设类资金的数额最少(仅有13719亿元)。就单个项目来说,义务教育项目资金数额最大(4238亿元);而沿海防护林及红树林建设项目资金最少,为035亿元。详见表2。表22011―2013年开展第三方评价的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概况项目类别项目名称金额(亿元)教育义务教育4238民办教育081基础设施小型水库加固1205国、省道改建1400农村饮用水安全1995社会保障“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62“新农村合作医疗”2552欠发达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245生态环境沿海防护林及红树林建设035节能200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870旅游产业园区发展1200高端旅游发展050党建工作“两新”党建172

3第三方机构

承担第三方评价的机构类型包括高校、研究机构和公司。其中,研究机构2家,高校3家,公司4家。机构及评价项目名称见表3。在承担评价项目数量方面,最多的是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l展中心和中国水利(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均达到3项,各占第三方评价项目数的20%。表3承担第三方评价任务的第三方机构及承担项目概况单位:亿元第三方机构名称机构类型评价项目类型项目金额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政府内研究机构

(广东省科技厅)农村养老保险16159农村合作医疗25518646基层卫生院建设245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学术研究机构沿海防护林035华南理工大学高校义务教育4538广东商学院高校国、省道公路建设3499中山大学高校战略性新兴产业173622广东粤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公司节能专项10219原点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公司民办教育08144广东诚安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公司党建工作05858中国水利(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公司高端旅游发展05水库除险加固1205旅游产业园区建设120

广东省省级财政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的内容覆盖“投入-过程-产出-效果”。投入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绩效目标的制定,资金、人员、物资投入。过程包括项目管理的规范性,资金使用的合法性。产出包括绩效目标要求的实现程度、时效等。效果包括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项目对象满意度。评价的方法包括项目资料审核、观察勘验、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价结果在省财政厅门户网站上向社会公布,并向部门反馈问题和提出改进建议,促进部门提升绩效;同时,评价结果作为今后预算分配的重要依据。

广东省级财政绩效引入第三方评价是个进步,是促进实现国家治理主体多元化的体现[31],也体现了财政绩效评价的发展趋势。但是,正如有学者指出,第三方评价有其适用范围与限度,评价的有效性需要以一定的配套条件为前提。[32]基于此,广东省财政第三方评价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第三方的权威性不足。第三方的权威性主要源于省财政厅的委托而产生的间接性行政权威和自身的专业权威。但是,第三方没有法律意义上的权力,对政府部门没有强制的权力。因此,第三方在评价中可使用的权威资源或权威性,取决于被评价对象对第三方权威地位的解读与感知。二是第三方信息不对称。第三方收集数据的能力,决定了评价的质量。但实际上,政府部门是个黑箱,第三方与政府部门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地位,其收集数据的能力受到很大的挑战。三是公众参与不足。民间立场、公众参与应该是第三方评价的重要特征,公众评价应该是第三方评价的主要方法。但公众参与广东省财政绩效第三方评价的形式是满意度评分,满意度调查所占的权重也只有10%~20%。满意度评分是第三方评价报告重要组成部分,但公众对于公共项目的抱怨、意见和建议的收集则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四是绩效信息难以影响预算分配。虽然第三方评价的结果在名义上可以影响预算分配,但实际上,预算分配决策更多是一个政治过程,很少受到绩效信息的影响。

(三)广东省财政绩效评价改革启动与演进的原因分析

财政支出压力和地区领导支持是驱动广东省省级财政绩效评价改革的直接原因,而地区的改革环境和中央政府的政策倡导则是间接诱因。在这些因素中,地区领导对财政厅领导启动改革议程所给予的大力支持,是持续推动这项改革的最主要力量。同样,财政绩效评价引入第三方,也是地区最高领导倡导的结果。

一是压力驱动。广东省省级财政绩效评价改革的启动,是对越来越突出的财政收支压力的回应。广东省一直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GDP占全国的八分之一。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下降,但部门财政支出逐年递增,财政支出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财政部门希望通过绩效评价来控制部门的支出需求。“我省财政收支规模快速增长,但财政资金供求矛盾突出。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利于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办法》)可见,对财政支出压力的回应,是推动广东省级财政绩效评价改革的直接原因。

二是领导权威。广东省级财政绩效评价改革得到地区最高领导的支持,属于政治精英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2003年,广东省财政厅关于财政绩效评价的报告,得到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肯定性批示,意味着这项改革获得了地区最高领导的支持。2003年,广东省省长也提出要开展财政绩效评价,逐步探索建立绩效评价制度,提高政府项目的绩效。2004年至2008年,广东省省长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均强调财政绩效评价,“开展绩效预算改革试点,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并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2004),“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2005),“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改革走在全国前列,要深入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2006)“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卓有成效”(2007),“要继续深入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2008)。2007年,“强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被列为广东省今后五年财政改革的重点。201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提出“财政部门要研究引入第三方评价办法,在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社会评价体系”。为执行汪洋书记的指示,广东省财政厅制定了《省财政部分专项资金实施第三方绩效评价试点工作方案》,试行委托第三方机构独立开展绩效评价。

三是政策倡?А9愣?省开展省级财政绩效评价改革,也是对中央政府政策倡导的回应。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提出了要在中国“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财政改革长远目标。同年,财政部印发了《中央级教科文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管理试行办法》。2005年,财政部印发了《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对中央部门的项目进行绩效评价。2003年,广东省财政厅的新任领导充分利用中央的新政策作为依据,在广东开展绩效评价试点。

四是改革环境。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具有鼓励探索、创新与改革的良好氛围,为各项政府改革营造了良好的改革环境。广东省是中国率先开启改革开放的地方,承担在全国开展改革探索的任务,具有改革的压力和动力。广东的公众也适应了政府改革,并期待政府不断改革,提升行政效率。广东的媒体也经常报道改革新闻,营造推动改革的舆论氛围。因此,在广东开展财政绩效评价改革,具有良好的舆论环境。国内外环境影响是地方政府创新的必须条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特定情况下还可能转化为关键因素。[33] 图1广东省级财政绩效评价改革启动及演变模型

四、结论与讨论

上一篇:村残联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公路设计要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