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道路设计要点范文

时间:2024-02-06 15:19:22

园林道路设计要点

园林道路设计要点篇1

关键词:园林设计;园林道路;规划

1 园林道路类型及功能

1.1 园林道路类型

园林道路的类型多种多样,用不同的方法分类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一是根据功能分类,园林道路可以分为将园林整个景点联结一起的主要园林道路;联通各个景点且与园林主要建筑相联的次要园林道路;以及供人们散步休息、引导人们深入园林的幽静小路。二是根据结构类型可将园林道路分为路堑类型、路堤类型以及特殊式3种类型。路堑类型园林道路即园林道路路面低于周边绿地,且道牙高于两边路面,利用周边道路排水;而路堤类型园林道路则是路面高于周边绿地,用明沟排水;特殊式园林道路则是为增加游赏的乐趣,根据自然地貌设计的特殊道路,主要有蹬道、布石、攀梯等形式。

1.2 园林道路功能

1.2.1 园林道路能优化园林的空间构成。在园林中通常通过建筑、地形、植被等分割景区,在这里面园林道路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必要分割手段。园林道路不仅可以对园林的景区功能进行恰当的分割,并且也不会破坏园林的整体性。因此,园林道路对园林来说是一个空间重构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1.2.2 园林道路是必不可少的交通渠道。园林道路的最基本职能是交通,负责提供合理舒适的游览路线,引导游客们观赏景点,且同时为园林建设、维修提供材料和运输通道。人流分布、集散以及疏导都是园林道路建设需要考虑的必要因素,与此同时对游园人的一些个体特点也需要予以考虑,园林道路对于老人和儿童就应该在路面的设计和休憩的环境等方面给于考虑。

1.2.3 园林道路是园林美学的重要构成要素。园林道路是园林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有引导游客游览、方便游客通过等功能,它本身也是园林的景点之一。园林道路各异的形态、蜿蜒的曲线、特殊的构成、多样的色泽都是园林景观美丽的构成,园林道路和园林景观在互相融洽配合下,将会给人们带来美好的艺术审美享受。

1.2.4 园林道路保障着园林的安全。首先园林道路可以借助本身或地渠进行排水;其次园林道路可以保护园林的完好。园林道路引导着游人游览园林内部的景点。游人在观赏时不会破坏景观,只需在园林道路的指引下就能欣赏到美丽的园林景观。因此,合理科学的园林道路对园林的安全起着一定的保障作用。

2 园林道路设计原则

2.1 因地制宜的原则

园林道路的设计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园林道路是园林中的一个固定的组成部分,它的布局不仅要遵守园林建设本身的风格,还要根据地形进行合理的设计。园林美在自然、美在和谐,园林道路的设计贵在和园林自身融为一体,因此,园林道路的设计要因地制宜、合乎自然,帮助园林在整体上体现自然意趣、依山随势,随地形就地势是园林道路设计的基本原则。

2.2 以人为本的原则

园林道路是园林为人服务的依托形式,园林道路的设计要考虑到人的需要。只有充分考虑到人的行为规范和需求的道路设计,才能发挥它的巨大功能。园林道路众多功能的实现,很到程度上取决于园林道路的设计是否遵循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好的园林道路可以帮助游人体会到园林独具匠心的设计;好的园林道路也会考虑到人喜欢捷径这一普遍规律,依此设计的园林道路也会保护绿地不受侵害。园林不仅仅是帮助游人游览的通道也是人们游览时休息的场所,因此对园林道路中休憩场所的设定也是园林道路设计中相当重要的环节。

2.3 明确目标的原则

园林道路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不仅整体的园路设计要有目标,而且每一段园路的设计都应有各自的目标。有的园林道路设计是引导人们深入景点;有的是为人们提供驻足空间来欣赏景物;有的则只是作为过路的通道。无论哪种园林道路的设计,都要有明确的设计目标,同时也要顾及到人们的游览性质。

3 结语

园林设计中园林道路的规划需要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加以考虑,不仅要遵循设计的原理理念,还要满足园林道路的自身功能,从园林道路的线性的构思、铺张图案的设计、对色彩的掌握等多方面入手,营造出优美迷人、引人入胜的园林道路景观。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求园林设计者应严格按照规范实行,遵循园林道路的设计原则,合理地布置园林道路,满足园林道路的功能要求,又要求需注意协调园林道路设计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一个完美的园林道路设计,更是需要提高设计者的自身艺术修养和必要的业务素质,增加自身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使园林道路的设计真正体现艺术和功能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罗瑞,柏松.浅析园林道路在园林设计用的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0(29)

2 韩少军.浅析园林道路的规划设计[J].中国科技纵横,2011(10)

园林道路设计要点篇2

关键词:园路;应用形式;园林景观

1引言

对于园林景观来说,园路的设计不是简单的开路,而且需要进行严格的分析和设计,并确保将与园路有关的建筑、植物和公共设施进行相互的联系,确保多方面影响因素的全面控制。在进园路设计的时候,需要以自然美为基础,并进行空间环境设计的控制,从整体上来说,就是对园路进行多维度的立体空间设计。确保园林景观设计符合要求,对于园路来说,既需要有观赏性,也需要有一定的适用性,确保对周围植物的充分利用,对于景观小品和园路等,都需要进行相应的铺装,确保将相关因素的相互结合,凸显出园路和文化生活之间的紧密相连。

2园路形式的划分

2.1主要园路

园路有主次之分,一般来说,承担着主要的通行任务,连接着园内的重要景区或景点、设施的路,被称为主要园路。因此,主要园路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在功能上,要能够很好的起到道路交通运输的作用,满足园内人流、车流必备的通行需要,道路的宽度一般设计为五米左右,或者是十米左右。另一任务是要满足审美的需要,将道路延伸为园内的一景,同时方便游客通行。

2.2次要园路

次要园路与主要园路相对,是指作为主要园路的辅助道路,连接园区内各个景点的较为次要的道路。次要园路的道路宽度通常比主要园路略窄,一般设计为3米左右。在园区内,次要园路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次要园路也是园区内的重要通道,起着园区人流、车流通行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由于次要园路的特点,是主要园路的辅助道路,同时,在连接园内景点的上起到比主要园路更方便、快捷的作用。

2.3游憩小路

不同于主要园路和次要园路,游憩小路属于休闲漫步的道路,让游客可以欣赏、游玩的小路,一般设计在山间、花丛中等。游憩小路的分布范围较广,只要是有景点的地方,都可以设计游憩小路,以便于游客的游玩、休息。游憩小路宽度较窄,由于主要不承担着通行的任务,一般宽度设计为一米左右,甚至是半米左右。

2.4园务路

一般不对游客开放,主要应用于园区内部的运输需要和景点养护管理需要的专门道路为园务路。这种道路与其他三种道路区分开来,通常会有专门的入口,主要连接的是园区内的餐厅、仓库等需要物资往来的地点,并且能通往园内的主要道路,以便于物质运输。

3园林景观中园路的应用形式

3.1园路的线型

通常,园路的设计线型分为两种:曲线型和直线型。曲线型是比较自由、开放的设计风格,道路的宽窄可以出现变化;直线型是经过严密规划后设计最为合理的道路类型,可以节省游客在道路上行走的时间。曲线型和直线型还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在园内的道路严禁出现断头路或者回头路。同时,在园区内景点较为优美的路段,可以设计为曲线道路,增长游客游览的路线,增加道路的趣味性。

3.2园路的布局

中西方在园林的布局上具有明显的区别。西方园林内部的道路通畅设计为较为宽阔、笔直的道路,并且道路呈现对称的形态,使得园林具有一种“规则美”、“对称美”。中式园林却与之相反,多数都讲求“自然美”“韵味美”,不强调形态的规则和对称。但是,在中式的寺庙或者具有纪念意义而建设的园林中,为了表示庄重,通常会采取规则的园路布局。

3.3园路在园林中的尺度与密度

园路的尺度和密度要符合园区内人流量的实际需求。对于人流量较大的景点,要相应的加大园路建设规划的宽度和道路的数量。对于人流量较少的道路,可以相应的较少道路的宽度和密度。

3.4园路色彩上的创新策略

在园林景观中,通常主要的颜色都为绿色。园路的色彩主要要考虑园内主要景点的色调,与园内景点色调相对应。园路的设计通常在色彩选择上会选取比较保守、不易出现错误的色彩,讲求内敛、简单,以便于突出园内景点的特点,避免喧宾夺主。因此,园路的色彩选择多为选择一些中间色系,比如灰色、茶色、鹅黄色、古月色等,已达到稳定、鲜明的效果,避免出现沉闷和俗气的感觉。

3.5生态的园路选线设计

我国在园林的生态建设方面进行的研究和探索较少,对于园路设计,我国通常的做法是先设计好园内建筑和道路,再进行园内绿化植被的填充。对于园内道路的设计通常随意性较大,有时会存在设计不合理甚至是破坏园内植被的现象。比如,为了分散园区内的人流量,园林在设计时可能会选择将各个景点、建筑分布均匀,这样就造成一些绿化地皮的分散,难以形成集中性的生态环境。在穿过林地的道路设计时,还应该考虑尽量选择从植被较少的地方通过,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4结束语

园林园路作为园林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每个进入园林的人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园路的设计师非常困难的,而且需要考虑的内容很多,其中很多内容都是需要结合园林本身的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考虑。对于园路的控制,既需要设计园路线性,还需要将布局和园路的尺度考虑在内,并运用相应的创新策略,确保园林园路的设计符合多方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马莉.西部园路基层湿陷性黄土处理及特点分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6(3).

[2]颜小福.漫谈园林景观中的园路类型和风格[J].门窗,2014(12).

[3]仓玉基.园路的类型及设计艺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5(7).

[4]缑建芳,董锦花.太原市园林中园路的调查与分析[J].山西林业科技,2015(2).

[5]黄远钧,黄惠明.对园林围墙与园路进行设计与施工的分析[J].科学之友,2015(6).

[6]张春玲,王起智,杜菲菲.关于园路设计相关问题的简要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8).

园林道路设计要点篇3

关键词:园林;园路设计

1 园路的特点和功能

园林道路是园林的组成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它像脉络一样,把园林的各个景区景点联成整体。(1)划分园林空间。中国传统园林“路径盘蹊”“曲径通幽”等都道出了园林道路在有限的空间内忌直求曲,以曲为妙,目的在于增加园林的空间层次,使一幅幅画景不断地展现在游人面前。各景区、景点看似零散,实以园路为纽带,通过有意识的布局,有层次、有节奏地展开,使游人充分感受园林艺术之美。(2)组织空间,引导游览。在园林中常常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中国园林设计者通过园路将自己的造景序列传达给游客,根据不同游人的需要组织不同内容的游览,并对园林绿地内景的展开和观赏程序起着组织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园路是游客的导游者。(3)构成园景。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的山、水、建筑、花草、树木、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保景”,所以园路可行可游,行游统一。

2 园路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因地制宜的原则。园路的布局设计,除了依据园林建设的规划形式外,还必须结合地形地貌设计,一般园路宜曲不宜直,贵在合乎自然,追求自然野趣,依山随势,回环曲折;要自然流畅,犹若流水,随地势就形。(2)满足园路交通性和游览性的原则。园林道路的设计,其交通功能从属于游览要求。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地形、地貌、风景点的分布和园内活动的需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3)综合园林造景进行布局设计的原则。因路通景,同时也要使路和其它造景要素很好的结合,使整个园林更加和谐,并创造出一定的意境来。

3 园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3.1 明确设计依据

首先,园林工程的建设规模,决定了园路布局设计的道路类型和布局特点,一般较大的公园,要求园路主路、支路、小径三者齐备,并使铺装式水平多样化,从而使园路成为园林造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较小的园林绿地或单位小块绿地的设计,往往有支路和小径的布局设计。第二,园林绿地的规划形式决定了园路布局的风格,如园林为规则式园林,则园路应布局直线和有轨可循的曲线式,在园路的铺装上也应和园林风格相适应,充分体现规则式园林风格。

3.2 园路要主次分明

园路须因地制宜,主次分明,有明确的方向性。(1)主路。主路要能贯穿园内的各个景区、主要风景点和活动设施,形成全园的骨架和回环,因此主路最宽,一般为4~6m。结构上必须能适应管理车辆承载的要求。路面结构一般采用沥青混凝土、黑色碎石加沥青砂封面、水泥混凝土铺筑或预制混凝土块等。主路图案的拼装全园应尽量统一、协调。(2)支路。园中支路是各个分景区内部的骨架,联系着各个景点,对主路起辅助作用并与附近的景区相联系,路宽依公园游人容量、流量、功能及活动内容等因素而定。一般而言,单人行的园路宽度为0.8~1.0m,双人行为1.2~1.8m,三人行为1.8~2.2m。(3)小径。园林中的小径是园路系统的末梢,是联系园景的捷径,最能体现艺术性的部分。它以优美婉转的曲线构图成景,与周围的景物相互渗透、吻合,极尽自然变化之妙。小径宽度一般为0.8~1.0m,甚至更窄。材料多选用简洁、粗犷、质朴的自然石材(片岩、条石、卵石等)。

3.3 园路造景及意境的创造

(1)地形、地势。随着地形、地势的变化,与之巧妙结合,形成各种不同的、自然起伏跌宕的园路,同时又可与建筑、植物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组合成景,这样即便是在同一条园路上,由于园路的转折起伏,游人可观赏到不同园林景观,从而实现步移景异的园林艺术效果。(2)借助设计。适当的园路曲线、质感材质,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基调,不同地域文化特色,以及合理的园路尺寸等,都是用以借助实现完美造景的重要因素。而园路意境的创设往往与园林中的山石、水体、植物密切相关,园路经常与其两侧的山石组成夹景景观,创造更为幽静的山林景观,亦可与园林中水体若即若离,虚实结合,形成独特水景景观空间。同时,园路自身的美感也是影响园路意境的因素之一,好的园路铺装形式和风格在整个绿地规划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园路的色彩和铺装材质。

综上所述,生态园林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中园路的设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重要的。因此,园路设计要以整体协调为目标,从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使生态园林设计更加合理,形成城市稳定的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 许丽.中国古典园林园路的意境美体现[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9(7)

园林道路设计要点篇4

关键词:设计原则;线型

1 园林园路的设计原则

1.1 坡度设计

在整个园林园路的坡度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奉行的一个原则就是:以保证稳定路基为基础前提,尽最大可能地减少土方量。当然园路坡度的设计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如路面的横坡纵坡变化范围有限、路面材料等等。一般情况下,沥青路的最大坡度为6°,砖路为8°,水泥路为7°。

1.2 多样性设计

园路是装点园林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以丰富的体态和多样化的情趣使园林多姿多彩。园路的设计可以根据实地情况采取不同的设计形式:林地中的园路可以采取步石头或者休息岛的形式,当然这种形式也适合用于草坪式的园林;建筑园林可以将园路设计成“廊”;在人流聚集或者庭院内,园路可以转化为场地;以山地为主的园林园路可以以盘山道、石级、岩洞为主要形式;以水为主的园林园路则可以转化为汀步、桥、堤等。

1.3 布局设计

在园路的布局设计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要做到因地制宜,以“自然式”景观为主线,曲径通幽、萦迂回环。西方的园林大多追求形式和建筑的美观,园路通常以轴线为对称,笔直宽大,因此他们在园林布局上常常采用“规则式”。而中国的园林大多都是侧重自然,除了寺庙和纪念性园林以外。因此在我国园林园路设计中要以“自然”为主线,以地形和景物为依托,力求“若隐若现”的效果,打造“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园林诗般情趣。也就是说园路的在设计上要有一定的曲折性,而这个曲折并不是随意的,是有一定的目的性的,它增加了园林的层次感,同时也延长了浏览的路线。

1.4 层次设计

首先,园路的整体设计中要凸显一个主线,即主路。主路是贯穿整个园林的脊梁,是园路中最宽的一种路,一般要求为4~6m,以适应车辆承载的要求。其次,园路中的支路是深入到各个分景区内部的骨架,它联系着各个不同的景区,一般单人行园路要求8~10m,双人行园路要求12~18m。再次,园路中的小径作为整个园路系统中的末端,是最能显现园路艺术的部分,一般小径的宽度要求8~10m。

2 园林园路的线型

园林园路在线型上的选择可谓多种多样,正是因为如此,园路的设计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园林的面貌和风格,不同线型的园路会给园林带来别具一格的风味。

园路的转弯处是决定园路线型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园路设计中应尽量使转弯处曲折。而这点在天然条件好的园林中几乎水到渠成,,因为对那些无论地形还是地貌都迂回曲折的园林来说,园路转弯处的迂回曲折的效果是十分自然。对于那些地形条件不是很曲折的园林来说,通常可以创造某些条件来满足园路的转弯曲折。如在园路转折处布置山石、树林等,为曲而曲。

很多情况下,园林中园路都是以中轴为轴左右对称,两边完全不变。但是这不是唯一的准则,园路的设计也可以不对称,只要美观、鉴赏性高,园路设计的样式可以别具一格,不比拘泥于对称。

值得一提的是,园路的设计应该尽量避免多路交叉,而且要做到主次分明。如果园路交叉过多,则会导致园路导向不明。尤其是三岔路口的设计,设计人员可以在路口布置成道路对景,增强园林的意境。

3 园林园路的铺装

要与园林景观相互协调。园林设计中有一个要求就是“多自然、少人工”,这一点就是要求园林设计要凸显园林的自然性,减少人工痕迹的存留。因此,园路的铺装要尽可能地融合到园林景观中,避免园路在整体中的不和谐性。

要满足生态要求。园路的设计在满足美观、方便等要求时必须要将生态摆在第一位。园路的铺装不能妨碍树木的生长,要有利于其透气渗水,增强地下水的补充,尽量减少沟渠的外排。

4 园林园路与种植

园路的设计是园林设计中的一部分,因此园路在设计中要与园林的其他设计有效地结合起来,尤其是园林种植。

园路最好的绿化效果就是林荫夹道。在林荫夹道中,行道树与其两旁的绿化种植有效地结合起来,但是必须注意园路绿化的布置要符合行车转弯半径、视距等各方面的要求。园路设计在讲究美观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安全的重要性。

好的园路设计往往讲究:园路要“浅埋于绿地之内,隐藏鱼绿丛之中”,因此设计者在园路设计中往往会将路设计得比绿地更低一些。然而这样难免就会导致汇水问题,我们可以在园路单边式的两侧安排一个浅沟,它距离园路1m左右,这样一来就可以防止降雨时汇水进入雨水口。

参考文献

1 焦会玲.景观园路的设计[J].林业实用技术,2011(10)

2 张玉.园路设计初探[J].理论导报,2011(2)

园林道路设计要点篇5

关键词:园林;道路设计;道路布置

1 园林道路的功能

1.1 组织空间,引导游览

在园林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

1.2 组织交通

园路的布置不仅仅要满足游人的集散、疏导,还要满足园林绿化、建筑维修、养护、管理等工作,同时要完成对安全、防火、职工电话、公共餐厅、小卖部等园务工作的运输任务。

1.3 构成园景

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以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木、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是“因路保景”,使得园路可行可游、行游统一。

2 园林道路的分类

2.1 园林道路的种类

西方园林追求形式美、建筑美,故园路大都是笔直宽大、轴线对称,成为“规则式”景园。一个园林中道路可大体分为2类:一种是铺砖路,这种道路是既可行车,又可行人。但不用柏油或水泥铺设表面,而是用不起尘埃的淡黄色粗砂,这种材质无强烈发光,辐射热量也较低。另一种是铺草路,这种路面只行人不行车,给人以更亲近自然的机会,同时也提供了游人休憩野餐的场所。

在中国,园林多数以山水为中心,园林也多采用具含蓄、自然的布局。园路要随地形和景物而曲折起伏、若隐若现,“路因景曲,境因曲深”,造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趣,以丰富景观,延长游览路线,增加层次景深,活跃空间气氛。在我国,一个园林中的道路分为:①主干道。可以是双向行车,宽度至少在5m,表面铺装。这种道路是既可以行车,又可行人,在园内起骨干作用,主要入口至主要景点均用主干道联系。②次干道。可供单向行车,宽度至少是3m,路面铺装,也可步行,主要作用是联系主干道和小路。③小路。又称为步行路,宽约1~2m,只供步行,坡度大时可设台阶,但要为乘轮椅的游人考虑,表面设石板、水泥板、卵石花纹或草皮块等材料。

2.2 园林道路的线型

规划中的园路,有自由、曲线的方式,也有规则、直线的方式,形成2种不同的园林风格。当然采用一种方式为主的同时,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补充。不管采取什么式样,园路忌讳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有一个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园路并不是对着中轴,两边平行一成不变,园路可以是不对称的。园路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采用变断面的型式,如转折处不同宽狭;坐凳、椅处外延边界;路旁的过路亭;还有园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园路的转弯曲折,这在天然条件好的园林用地并不成问题:因地形地貌而迂回曲折,十分自然。它的基本规律是:①建筑物周围用直线道路,既方便又美观;②出入口,桥两端,喷水池等规整景观四周用直线;③尽量避免曲中有直或直中有曲的混乱安排;④从曲变直或由直变曲不能突然生硬,使人愕然。

3 园林道路的铺砖设计

中国园林在园路面层设计上形成了特有的风格:①寓意性。中国园林强调“寓情于景”,在面层设计时,有意识地根据不同主题的环境,采用不同的纹样、材料来加强意境。②装饰性。园路既是园景的一部分,应根据景的需要作出设计,路面或朴素、粗犷;或舒展、自然、古拙、端庄;或明快、活泼、生动。

4 现代园林道路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园路因地形地貌而迂回曲折,十分自然。而现今,园林道路的设计除了要满足组织交通、运输,还有其景观上要求:组织游览线路、提供休憩地面,园路、广场的铺装、线型、色彩等本身也是园林景观一部分。

4.1 现代园林道路设计的风向标

创造生态型景观道路,把园林景观与生态保健相结合,充分利用具有调节生态环境功能的植物来提高环境质量,杀菌和净化空气,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

4.2 现代园林道路景观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园林道路设计要点篇6

李小萍

浙江省温州市欣荣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 浙江 温州 325000

【摘 要】何为动态景观,例如:一个静态的陀螺,表面画着优美的图形,转起来却是很不美观,但陀螺上画着几个并列的同心圆图案,转起来就很美观了。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设计也是同样的道理,植物构成的景观就像是一个陀螺,但其本身并不转动,动的是欣赏道路景观的人。笔者根据多年的城市道路园林设计经验,简谈道路的动态园林景观,以期共同讨论。

【关键词】城市;道路;动态景观;园林景观;主景植物;设计要点

1 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特点与设计原则

1.1 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的特点

城市道路景观不同于公园景观,公园景观是一种静态景观,而道路景观则是动态景观。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是以园林植物为载体,把植物在绿化带内进行有序列的动态韵律设计配置,从而形成整条道路线型的相对动态景观带,给人以动态视觉美感,也就是说,公园景观的静态景观不适宜城市道路景观。

1.2 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作为道路景观的一部分,城市道路动态景观也有着自已的设计原则。

1.2.1 以人身安全为导向原则

园林植物的绿化设计与配置应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效的削弱汽车眩光,减少司机驾驶疲劳度等,创建安全和谐的道路环境,保障人身安全。

1.2.2 动态美学原则

动态景观是人类视觉运动变化中的景观,后者是前者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人类视觉变化的速度决定动态景观的变化尺度。

1.2.3 因地制宜原则

植物选择要根据城市土壤条件、养护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以本地树种为主,同时引种观赏性、适应性强的树种选择适宜的绿地植物,形成稳定优美的道路景观。

2 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点

2.1 景观定位

城市道路园林根据市政的作用、功能和设计时速不同,被分为城市景观路、城市快速路和一般道路,城市景观路和城市快速路又被称为主干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对于道路园林进行了整体的景观规划,尤其是城市景观路和主干路的绿化。速度快慢决定动态景观的尺度,设计时速与景观定位相关联,所以景观定位间接地影响动态景观的变化尺度。

城市景观路:城市景观路是城市道路园林系统的重中之重,设计时速小于60km。园林的设计要根据植物的配置与城市环境结合,合理的搭配和设计,这样才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园林风貌与景观特色。

城市快速路:城市快速路的重点不同于景观路,其设计时速80km左右。所以园林设计要以绿色安全为主导,植物的配置要有大尺度的变化,这样才能使其拥有长期稳定的绿化效果和完美的景观设计。

一般道路:一般的道路在景观设计中要求不高,因其在城市道路中占次要位置,时速设计需求不高,所以园林的设计要侧重于安全与生态方面。

2.2 景观分段

景观分段是实现动态景观的一项有效手段,可以通过不同阶段进行不同景观设计,最终在整体上达到道路景观的协调统一。景观分段中可以利用道路路线较长的特点进行分类设计,在保证动态道路景观协调性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绿化艺术思想,实现道路分段绿化的多样化,从而加强道路景观的动态效果,提高道路动态景观绿化的丰富性。

3 城市道路绿化带动态景观分析

3.1 中间绿化带动态景观

位于动态景观中间位置的中间绿化带是绿化工作的中心,它有削弱汽车眩光的功能,在中间绿化带上种植灌木等枝叶繁茂的常绿植物可以有效地阻挡对面车辆的远光,减少交通事故;除此之外,它还是体现道路景观的重要空间。 中间绿化带的特殊位置使它带有两个观赏面,路面上的双向汽车是绿化带的观赏点,因此有两个观赏面可以观赏中间绿化带。一般来说,中间绿化带主要由各类灌木组成,通过一个个主景植物相连形成主要规模。所以,如何依据美学原则选择好植物种类和将主景植物以不同差异进行配置以形成良好绿色景观是设计者的必须掌握的。

3.2 红线绿化带动态景观

红线绿化带处于道路边缘位置,与人行道相邻,所以与人行道一样是以行人为观赏视点。行人的移动速度较之汽车慢很多,一般时速6~10km,与之对应的动态景观的变化尺度较小。

在红线超过4m标准后,可将绿化带同侧的相似自然植物进行混搭;在超过10m后,绿化植物可形成两层搭配结构,分别为背景林与前景林,背景林可通过种植常绿红乔木组成,前景林要求由开花乔木、灌木组成,从而线绿带大于4m时,同侧绿带相似,乔、灌、地被植物以自然的配置形式混交;当大于10m时,植物配置结构可分解为背景林、前景林,背景林主要由常绿乔木构成,形成绿化植物的混交搭配,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由于前景林的景观可由行人移动产生视觉改变,可在100m的标准段设置多个搭配风格,丰富道路景观。

3.3 侧分隔绿带动态景观

侧绿带是车道两侧的绿化带,它以行驶中的汽车作为观赏视点,但因为它位于均速道,同样以运动的汽车为观赏视点,所以侧绿带尺度变化受景观定位影响比中央绿化带小。两侧的分车绿带有滤减烟尘减少噪音的效果,对于非机动车道的行人也有庇护作用,当侧绿带超过规定长度时,应以自然的配置形式把乔、灌、地被植物复层混交,增加绿色植物数量。

4 现代城市道路园林设计发展趋势

4.1 设计应以强调自然配置的形式为主,突出城市生态景特色

园林道路设计要点篇7

关键词:园林工程;道路;选线计划

在城市的建造之中,园林工程是主要的构成内容;园林工程建造的质量好坏,可以延伸到对城市建造质量的影响。在园林工程建造过程当中,道路的选线计划是不可或缺的构成内容;道路的选线计划的好坏,能够给园林工程的质量带来影响。因此,在选线计划当中,要求结合有关的教训经历,同时和实际状况相联系。

1 园林工程的简要描述

1.1 园林建造的定义及意义

园林建设施工项目是建造风景园林生态的施工。园林生态是给大众供应一种放松、游玩、体会大自然的地方,是确保绿色环境、完善城市生活条件的主要方式方法。在悠久的历史中就得到了大众的青睐,它独有的技术,在整个全世界都有着别具一格的旗帜。包含园林建造施工、土筑施工、园林建造山施工、园林治水施工、园林地面施工、生态施工等等,其采用工程技艺以体现出园林技艺,让地面中的建筑物与园林风景紧密结合。背景条件的好坏是主要的原因,不仅能够做到洁净美观化背景条件的意义,同时可以在一定基础上促进全民素养的整体提升。

1.2 园林工程内容

园林工程包含许多内容:安排石路施工、水排放施工、土筑施工、园林驳岸施工、泉水施工、园林道路施工等等。在园林工程的建造过程当中,也存在相关新型装备、新型技能、新型材质这三种大体方面。

1.3 园林工程道路路面分类

@林工程道路路面分为许多种不同的种类,依据路面的外表能够分为自然色路面、多彩色路面、卵石制路面、泄水路面、石头路面、渗水路面;根据采用材质的不相同,可以分为沥青路面、组成树脂路面、花砖路面、自然砂石路面、混凝土水泥路面、木材路面等等,是园林里许许多多的大众旅客所要经过的路线,可以告知一些管理使用车道两边必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2 园林道路的选线

就道路的选线方面来讲,应该根据以下两种原则进行:与具体实际状况互相结合,与设计方式紧密结合。同时也可以充足的思量路基以及路面渗水、路线的延伸多远,以及施工质量的需求等等。园林道路重点是要依据观赏作用的需求,还有许多变更的道路。

2.1 平原地形方面的影响

平原区域的主要地形大体上为快捷的直线型形状,因此能够最大程度的使用直线;最大程度的选择出相对来说短的路线;而且维持通畅。此外,抉择相对半径宽的曲线,以及中间存在缓和曲线的形状。尽全力的使用存在的地形状况,充分降低土方施工,选择合适的地方种植植物,工程四周的土地由于建造施工常常会存在建造废弃等等。妨碍种植物成长的条件使用顽抗性大的种子类型。并且目前许多的管理工作不到位。致使植物的成长情况不佳。所以更加需求选择出合适的地方种植。

2.2 山岭区域地形的影响

山岭区域山陡谷深,地形相对繁杂,与此同时,崎岖的山体、繁杂的地形以及经常产生的天气危险、水利背景等等都给路线的设计带来严重影响。然而山岭地区非常多的山脉、河流都十分明了,路线方向相对明确,大体上明确开头以及结尾地方后,路线大多沿着山水设计,需要时翻过山岭。然而同样要求注重许多具体内容:通过抉择水质以及地质环境优秀的地点、支流分支相对减少的地点、布设水线时,尽可能安排在最高地点。

2.3 丘陵区域地形影响

在布设丘陵区域时同样需要思量地形方面的原因。丘陵区域凸起缩小较小,然而丘陵交错连接不断,地表凸起幅度大,路线平整、纵面大部分受到地形的约束,路线方向不比山岭地区明确,平面而且弯曲,纵面起伏大,使用技能标准的活动范畴较宽。所以在选线时,应该尽可能的躲开水路以及水系、躲开流量变化的区域、把平纵联系解决好,才可以防止产生水资源危害对园林建设的损坏。由此可以分析布设丘陵区域对人类生态的均衡。提升城市面貌的美观给大众心理带来良好价值的作用。

3 园林工程选线设计时建造应该注重的具体情况

在园林工程施工的布设之中,要求注重下述一些方面的现象:第一是道路的路基;第二是基层的布设;第三是道路的建设,这种现象在展开布设时,是不可或缺的步骤。这些现象给园林工程的质量好坏带来较大影响。

3.1 选线后的布设

正确选线以后,以及路面基本的布设和工程则是确保质量好坏的重点。园林工程道路的路基一般为土基,布设时充足思考到路面横坡放水、道路俩旁泄水沟装置。大体上路基断面可以使用半填半挖模式,最大程度让挖掘机工作范围内土石均衡,平曲线增宽数2.0±1.0ml超高数是8.0±1.0%,视8.0%是最佳;路拱横坡数值为3.0%±0.5%。

3.2 压实方式

在建筑之中,把路基作为重点,还要求联系路面横坡的放水的不利现象以及道路俩旁的放水现象。在解决断面的问题时,可以使用半挖半填的方式,在布设进程之中同样需要联系具体的实体状况。当南方地区经常下雨自然水资源相对较多时,路基压实度大于或等于93%,干涸区域的路基压实度应该超过90%。建设时能够使用12~15吨光面压路机机械装备进行俩三次的压实后,路床的压路压实应该少许5mm。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时代以及社会的大幅度进步,在城市施工中,所有步骤都是重要的,包含园林工程设计。在园林工程建筑之中,道路选线的布设合理是否正确同样能够给园林工程施工全面的提升带来作用。因此在抉择线路上,必须十分严密仔细。不仅合乎有关规定,同时可以与实体状况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朱永敏,孙新兵.园林工程道路的选线设计和路面施工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9):1200.

[2]朱晓会.园林工程道路的选线设计与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9):2775.

园林道路设计要点篇8

一、园路的功能作用

园路不仅是园林中分割各个景区、联系不同景点的纽带,更是贯穿整个园林的交通网络,就像人体中的血管,是园林的脉络。其功能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空间,构成园景 园林道路的作用是把园林绿地中的景观进行分割和整合,根据地形、建筑和景观的形状,恰当地把园林中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同时,园路本身又是一种狭长空间,利用它的穿插划分,又把园林空划成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一系列空间,通过大小、形状的对比,极大地丰富了园林空间的形象,增强了空间的艺术表现力。另外,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木、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得景”,所以园路可行可游,行游合一。

2.组织交通 园路承担游客的集散、疏导,满足园林绿化、建筑维修、养护、管理等工作的运输任务,以及安全、防火、职工生活、公共餐厅、小卖部等园务工作的运输任务。对于小公园,这些任务可以综合考虑,对于大型公园,由于园务工作交通量大,有时可以设置专门的路线和入口。

3.引导浏览 园林不仅是设计一个个静止的“景观”,而是创造一系列运动中的“境界”。所谓“人随路走”、“步移景移”,就是要做到随着游人位置的移动,园景应该能够引导人们在观景的过程中上升到“意境”“境界”的升华。园路就是要承担起这个组织园林的观赏程序,向游客展示园林风景画面的作用。它通过自己的布局和路面铺砌的图案,引导游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路线和角度来游赏景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园路其实就是园林中游客的导游。

二、园路的分类

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按照园路性质功能的不同,大致可分为:

1.主园路 主园路是园林绿地中的主要通道,它联系全园,是园林内大量游人所要行进的路线,从园林景区入口通向园林中各个景区、广场、公共建筑、观景点、后勤管理区,形成全园的骨架和环路,必要时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车,道路两旁应充分绿化,宽度4~7米。

2.次园路 次园路是主园路的辅助道路,呈支架状连接各景区内景点和景观建筑,车辆可单向通行,为园内生产管理和园务运输服务。路宽可为主园路的一半。自然曲度一般大于主园路,以优美舒展和富有弹性的曲线线条构成有层次的风景画面。

3.游息小径 游息小径是园路系统的最末梢,是供游人休憩、散步、游览的通幽曲径,设计中一定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它引导游人更深入地到达园林各个角落,是通达广场、园景的捷径,允许有手推童车通行,宽度0.8~1.5米不等。多曲折布置,并结合园林植物小品建设和起伏的地形,形成亲切自然、静谧幽深的自然游览步道。

三、园路的设计方法

园路具有引导游赏的作用,因此,天然风景中人走出来的园路,凡有可赏之处,必有停留之处,让人们徘徊品赏,或驻足小憩,细细玩味,不会一掠而过。据此,在城市园林绿地中规划布置园路时,也一定要注意园路与园景的配合与协调。

1.在有景的地段,园路的走向应服从赏景的需要,也就是要把最好的画面分别展示在园路的对景上。

可以采用摄影机拍下来,多次反复推敲后,选定园路的位置;

2.在少景的地段,一般先定路后设景,故完全可以将设计的景观用立面图或透视图表达出来;

3.在多景的地段,一定要考虑赏景路线的减速与增留,也即园路的降速设计和增加停留的时间。园路的设计应时刻注意“以人为本”,将安全、方便放在首位。

四、园路铺装类型

园林中的路不同于一般的城市道路,不但要求基础稳定、基层结实、经久耐用,同时还要考虑景观效果,因此对铺装的要求是:不仅要考虑路面的承载能力,更要注重路面的艺术效果。现代园林中常见的路面铺装类型有:

1.整体路面 整体路面主要是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铺筑的路面,平整度好,耐压、耐磨,施工和养护管理简单,多用于公园主次园路或一些附属专用道路;

2.块料路面 块料路面一般使用规则或不规则的石材、砖、预制混凝土做路面面层材料,结合层要用水泥砂浆,起路面找平和结合作用。这类铺地适用于园林中的游步道、次园路等,也是现代园林中应用比较普遍的形式之一;

3.卵石路面 卵石是园林中最常用的一种路面面层材料,一般用于公园游步道或小庭园中的道路。中国古典园林中很早就开始用卵石铺路,并且还创造了许多带有传统文化的图案,江南古典园林中目前仍保留了不少这方面的佳作;

4.嵌草、步石、汀步、蹬道 嵌草路面是把天然石块和各种形式的预制水泥混凝土块铺成冰裂纹或其它花纹,铺筑时在块料间留有关3~5厘米的空隙,填入培养土,然后种草;

5.木栈道 木栈道是使用木材作为面层材料的园路,因天然木材具有独特的质感、我色调、纹理,可令步行更为舒适,但造价和维护费用相对较高。所选的木材一般要经防腐处理,因此从保护环境和方便养护出发,应尽量选择耐久性强的木材,或加压注入防腐剂对环境污染小的木材,现在多选用杉木。

五、园路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园路规划中,要始终注意的两个原则是“结合园景地形布置”和“以人为本”,不能主观地凭想象随意设置。现代城市园林绿地道路规划中,常出现的不适当的现象有:

1.现代园林中,由于设计师或某些个人的主管意见,将本身很美的自然地形铲成一马平川,使园路失去了在立面上的变化,或将平地堆成“坟堆”,强行使园路“三步一弯,五步一曲”,出现不符合人们游览习惯的别扭感;

2.园路布局形式有自然式、规则式和混合式三种,但不管采用哪种园路形式,最忌讳的就是断头路,回头路。除非终点有一个明显的景观和建筑;

3.在园林绿地规划中园路所占面积,比例不适当,造成交通不便,人们行路过程中挤占绿地的现象;相反,某些规划设计中,又过多规划园路,形如蜘蛛网,不仅影响景观效果,同时给建筑投资也加大了负担,还于生态不利;如:佳木斯杏林湖公园是一个休闲公园,要求生态良好,但其设计中园路占有的面积太大,园路穿插其中形如蜘蛛网,游人在里面不知所向,影响休闲效果;

4.某些园路交叉口不合理,夹角太小,示考虑半径。人们为了方便,往往踩着草坪。有些交叉口相交路数量太多(有的有四、五条),造成人们在路口交叉处无所适从的现象;

5.某些园路在与环境的处理上,不是很适宜。如与圆形花坛相切,建筑物入口集散广场处,相交路口偏重某一侧,道路与水体驳岸紧贴布置等。

六、结束语

上一篇:残联工作制度范文 下一篇:互联网金融的政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