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防治措施范文

时间:2024-02-04 10:15:42

荒漠化防治措施篇1

关键词:辽西北;风蚀荒漠化;利弊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有沙漠及沙漠土地168.9万Km2,占国土陆地面积的17.6%,并且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扩展,相当一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面积。辽西北地区是辽宁受风沙、干旱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科尔沁沙地南缘一线,即昌图、康平、法库、彰武、阜新、北票、朝阳、建平等县(市)沙化区对全省呈弧形包围状,现有沙漠化土地123.68万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8.49%。其中沙化土地面积为54.96万公顷,另外还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60.66万公顷。

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以林业为主的科研人员就开始了风蚀荒漠化整治试验,以恢复生态学及其密切相关的生态水文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为理论基础,结合辽西北荒漠化综合整治的工程措施,防治措施上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也存在一起实现的问题。

1 风蚀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1风蚀荒漠化的监测

现有的监测主要是利用不同时期的航空和卫星相片进行判读分析,结合地面调查进行沙漠化发展趋势的监测与制图。90年代以后,遥感数据源更加丰富,方法日趋成熟。1993年6月,美国用于全球定位系统的24颗卫星全部发射成功并提供各国使用,实现了在全球坐标系中达到米极以内精确的准确定位。自此,3S技术成为荒漠化研究与监测的重要技术路线,实现了从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应用的一体化。但目前仍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最突出的是植被的高波动。

1.2封沙育林育草,恢复天然植被

即实行一定的保护措施(设置围栏),建立必要的保护组织(护林站),严禁人畜破坏,给植物以繁衍生息的时间,逐步恢复天然植被。这种方法能够使封育区的植被在自然或轻度的人为干扰下进行演替,封育区的植被演替速度快,最终形成的群落是当地的顶级(稳定)群落,这种方法的费用低、目的明确、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封育同时可以加以人工补植补种和管理,加速生态逆转。封沙育林育草主要适用自然条件较好,但人为破坏干扰严重的风蚀荒漠化地区,但是在辽西北地区由于人口、经济的压力很大,大面积的封育必将引起人们生活质量的下降,在处理人、畜、草之间的关系中存在著不可避免的矛盾,后期管理费用高,很难长期维持。

1.3建立风沙区防御体系

在辽西北风沙区防护林体系主要分为沙区牧场防护林、沙地农田防护林两种。以乔木为主,少数以耐旱灌木为主。现有沙地防护林体系大多建于60~80年代,为防护风蚀荒漠化区的农田,防止了大面积沙化现象的出现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但是一些以杨树或灌木为主的防护林已经到了成熟期,个别地区的沙地农田防护林已到了过熟期,需要重新更新。由于近年来粮价上涨,而且国家还给补贴,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因防护林占地,新的防护林现在很少发展了,原有的防护林也不断受到破坏。

1.4 农业措施

一是发展水利,扩大灌溉面积,增施肥料,改良土壤,投入费用巨大,必须政府的各方面的支持才能完成。二是防风蚀旱农作业措施,带状耕作、伏耕压青、种高秆作物等。这种方法的研究成果大多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很多还无法适应于辽西北风蚀荒漠化区的农村现状,广泛推广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农村现状的结合点。

2 宏观措施

多年来治沙的时间表明,辽西北地区完全有条件在全国率先消灭流沙,实现风蚀荒漠化地区的治理。辽西北地区在自然条件和技术水平上都是国内11个沙区省份中最优越的,防沙治沙绝对不是难题!当然,这里所说的不是难题是从技术手段上而言的,辽西北治沙的关键是人为因素,治理人为因素的破坏才是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风蚀荒漠化防治的难题。

因此辽西北风蚀荒漠化的防治要以人为本,应采用一些宏观的防沙治沙措,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的过速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在荒漠化地区开展持久的绿色革命,以加速荒漠化过程逆转,逐步改善农业生态系统的基础功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市场要求合理配置农、林、牧、副各业比例,积极发展养殖业、加工业,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优化农牧业能源结构,大力倡导和鼓励人民群众利用非常规能源,如风能、光能,以减轻对林、草地等资源的破坏。

荒漠化防治措施篇2

为了保质保量保进度完成第四次国家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的通知》(林沙发[2008]261号文)要求和《辽宁省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方案》的部署,结合*沙化土地现状和发展趋势,特制定*市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重大意义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始于1994年,每隔5年开展一次,今年是第四次。开展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是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履行《联合国关于发生在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的一项带有政治性的工作。对于定期掌握我国及荒漠化和沙化地区,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的现状及动态变化信息,为国家及荒漠化和沙化地区,制定防治荒漠化和防沙治沙的长远发展规划和政策,保护、改良和合理治理利用国土资源,维护国家和地区生态安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我市是全国的重风沙危害地区且发展形势极为严峻。2004年,全国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我市沙化土地面积达到514.5万亩,比1994年第一次调查的359.7万亩增加了154.8万亩,年增量15.48万亩,相当于一个中等乡镇的面积。我市的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于康平县、法库县、新民市、辽中县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县一市一区均列入国家和省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区。其中:康平县、法库县、新民市为科尔沁沙地治理区;辽中县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沿河沙地治理区。另外,我市的四个郊区的土地也有不同程度的沙化。

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特别是2001年以后,我市在科学规划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推进防沙治沙工程建设,防沙治沙由局部治理向全面治理转变。2001—2009年春季,全市累计完成植树造林面积447万亩,年均新增造林面积50万亩,是“十五”期间年均新增造林面积的3倍以上。2008年底森林覆盖率23%,比2000年的10.3%提高了12.7个百分点。沙化土地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逆转。但是,由于自然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我市土地沙漠化快速发展的态势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土地沙漠化问题仍是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当前,我市正处于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创建国家生态市的关键时期,搞好沙化监测工作,对于研究防沙治沙对策,推进老工业基地又好又快发展十分必要。

二、监测范围

(一)国家监测区范围

我市列入国家监测区范围共54个乡镇。具体是:********镇。

(二)市级监测区范围

根据全市沙化土地分布现状,本着不漏查的原则,结合林业信息化系统建设,本次监测,我市除列入国家监测区的54个乡镇外,对没有列入国家监测区范围、乡域内有不同程度的沙化土地分布或土地有明显沙化趋势的36个乡镇列入市级监测范围,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和标准,与国家监测区同步开展监测工作。具体是:*******乡。

三、主要任务

1、按照统一的技术规定,以乡级行政区为基本单位,调查2009年底市内沙化土地和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的类型、面积、程度、分布及变化情况。

2、对全市沙化敏感区和重点区域进行专题监测和分析,重点分析引起这些区域沙化动态变化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原因。

3、掌握沙化土地的现状和趋势,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沙化过程的影响。

4、对沙化状况危害及治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为制定防沙治沙政策提供基础。

5、建立全市沙化监测地理信息数据库,完善全市林业信息管理系统。

四、调查项目

1、沙化土地面积及分类。具体是:1)沙化土地类型,包括流动沙地(丘)、半固定沙地(丘)、固定沙地(丘)、露沙地、沙化耕地、非生物治沙工程地;2)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3)非沙化土地。

2、沙化程度分类。分为四级:1)轻度:2)中度;3)重度;4)极重度。

3、土地利用分类。具体是:1)耕地,主要包括水田、水浇地、旱田、菜地;2)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亩林地;3)草地,包括天然草场、改良草场、人工草地;4)居民、工矿、交通用地;5)水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坑塘、苇塘和沟渠;6)未利用地,包括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裸沙地、沙滩、干沟、裸土地、裸岩、其它。

4、环境调查。具体是:1)地貌类型,分平原、丘陵、山地;2)植被调查,包括主要树种或植被种类(建群种或优势种)及其盖度、植被盖度、起源、植被生长状况、退化植被种类、退化植被比例;3)土壤调查,包括土壤类型、土壤质地;4)气象数据收集;5)水文数据收集

5、土地利用变化原因调查。1)人为因素,主要包括营造林措施、采伐、种草、开荒耕种、弃耕抛荒、工程建设、其它人为因素;2)自然因素;3)调查因素;4)标准变化因素

6、防治沙化及社会经济状况调查。1)收集防治沙化及社会经济情况;2)治理措施分类,包括生物措施、农艺措施、工程措施、化学措施、其它措施;3)沙化土地可治理度分类,包括难治理沙化土地、可治理沙化土地;4)沙化人为因素;5)土地使用权属;6)土地利用情况;7)治理情况收集;8)社会经济数据收集。

除上述国家6项任务外,我市本次沙化监测工作增加2个项目。

1、增加土壤退化情况调查分析。以农田为重点,调查分析地表组成物质的变化,即地表物质及颗粒组成的变化、地表物质营养成分的变化、地表物质中盐分的变化、地表物质矿物组成的变化。

2、增加防沙治沙林综合生态效益调查。主要是农田防护林改善农田小气候效益评估、固沙片林减缓风速的效益评估、固沙林保持水土效益评估、固沙林改善水分配和水平衡效益评估、固沙林改良土壤效益评估、固沙林减少水面蒸发效益评估。

四、方式方法

1、沙化土地监测采取地面调查方式进行,利用2004年监测成果图1:1万地形图作为外业工作底图,进行现地核实对照,对发生变化的图班进行修改,调查各项因子。以GPS技术为平台,递交全市及各监测区沙化土地监测成果。

2、我市沙化土地监测分5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试点单位,列入国家监测区的县区选择1个比较典型的乡镇,先行试点,采取边干边培训的办法,集中县、乡级监测员,边学习边实践。试点工作最晚于7月10前完成。

第二阶段为全面推进阶段,全市列入监测范围的乡镇全面开展监测工作。

第三阶段为市级自查阶段,按照国家和省监测工作的质量要求,由市林业局对初步完成监测的县区或乡镇进行检查验收。市极检查随各县区的外业调查进度进行,完成一个乡镇检查一个乡镇,完成一个县区检查一个县区。

第四阶段为省级核查阶段。

第五阶段为市级监测区外业调查和增加项目监测阶段。我市增加的监测范围和监测项目原则上国家监测区任务完成以后开展,有条件的单位可与国家监测区同步开展。

3、土壤退化情况调查和防沙治沙综合生态效益评估以省林业科研部门为依托,采取土壤分析和气象观测等技术,监测和观测固沙林各项生态因子变化情况。

五、工作要求

1、要组建监测员专业队伍。根据《辽宁省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及我市第四次沙化土地监测部署,全市组建由113名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监测员监测队伍,其中市级监测员5名、县级监测员18名、乡镇级监测员90名。

2、列入国家监测区的县区和乡镇要求在2009年8月底之前全面完成外业调查工作,监测结果经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统一统计计算后上报国家林业局,监测图班区划和调查的合格率要达到98%以上。

3、我市增加的沙化监测县区和乡镇要求在2009年12月底之前完成沙化土地外业调查工作,内业统计和数据库建立在2010年3月1日前完成。

4、沙化土地退化情况和固沙林综合生态效益评估要求在2010年10月底之前完成有关数据测试和评估报告。

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事关我国履行世界荒漠化防治公约的一件政治大事,各地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要把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作为当前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领导,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完成外业调查工作。为了确保土地沙化监测工作的全面开展,保质保量保进度完成任务,各地要全力保障监测员队伍稳定、保障资金投入、保障交通工具、保障作业安全等各项保障工作。

2、建立责任。省林业厅把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纳入省林业厅考核市林业局工作重点内容,并与市林业局已经签订了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责任状,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或质量不合格的单位在年度考核中扣分。按照省厅要求,市林业局与区县(市)林业(农林)局签订责任状,各区县(市)林业(农林)局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主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各区县(市)要与有关乡镇和监测员签订责任状。同时,我市第四次沙化监测工作纳入全市植树造林绩效考核,对不能按时、保质完成任务的单位扣基准分1—100分。

3、科学安排。我市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时间紧,任务中,难度大。为此,各地要科学摆布各项工作,突出抓好沙化监测工作。在时间上,要集中在8月15日之前,全面完成外业调查工作,8月30日之前完成整改工作。在组织上,在稳定现有监测员队伍的基础上,增加力量,实行地面调查与资料收集两线作战,同步进行,确保不误工时。在指导上,充分发挥市、县两级监测员的指导作用,实行“市包县、县包片”的分区指导、分区负责的办法,确保外业调查质量。

4、搞好宣传。要加强荒漠化和沙化监测信息宣传工作,要求列入国家监测范围的三县一市一区,每周都要上报有关沙化监测工作的信息,及时反馈沙化监测工作的进度、工作经验、存在的问题等。要结合沙化监测工作,大力宣传我市防沙治沙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防沙治沙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以此为契机,使防沙治沙工作得到全党、全民、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荒漠化防治措施篇3

今年6月17日是第十九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确定的主题是“干旱和水资源短缺”,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干旱和水资源危机的科学认识,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和鼓励公众参与,推动防治荒漠化的自觉行动,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在第十九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到来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

防沙治沙 一场与“地球癌症”之间的战争

《绿色中国》:张副局长,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知道十报告别指出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其中推进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都是国家林业局的职责所在,请问在现阶段我国防沙治沙工作的整体情况如何?

张永利: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发展趋势得到初步扭转,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分别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2491平方公里、1717平方公里,有力地促进了沙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长期治沙实践中形成的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治沙精神,已经成为激励全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随着防沙治沙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沙化土地植被平均盖度已由2004年的17.03%提高为2009年的17.63%,沙区生态状况逐步好转。荒漠化和沙化重点保护治理区动植物种类明显增加,群落稳定性有所增强。局部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土壤侵蚀模数大幅度下降,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减少3亿多吨。沙尘源区和路径区植被得到恢复,释尘量呈逐年减少趋势。

随着保护和治理力度的加大,沙区人居环境和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防灾减灾能力和生态承载能力逐步提升。各地结合治沙,积极发展木材、灌草饲料、中药材、经济林果、沙漠旅游等特色产业,拓宽了农牧民增收渠道,促进了沙区生产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沙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据统计,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人均GDP从1999年的4687元增加到2010年的27193元,年均增长17.3%,工程建设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贡献率为23%?28.3%。

我国防沙治沙取得的巨大成绩,是对全世界的重要贡献,彰显了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有力地提升了我国国际影响力。2008年联合国第十六次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称:“中国的荒漠化防治工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11年6月17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专门发来贺信,充分肯定了我国防治荒漠化的成绩。

同时,经过长期实践探索,我国的防沙治沙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在全世界也得到了认可。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实行国家扶持与发动群众相结合。二是坚持生态优先,实行改善生态与改善民生相结合。三是坚持尊重自然,实行保护与治理相结合。四是坚持工程带动,实行重点突破和面上推进相结合。五是坚持科学防治,实行科学精神与埋头苦干相结合。六是坚持综合防治,实行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七是坚持依法防治,实行法律手段与其他手段相结合。

以《规划》为指导科学防治

《绿色中国》:前不久,由国家林业局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的《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对外颁布。《规划》系统总结了“十一五”防沙治沙工作,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十二五”及到2020年防沙治沙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总体布局、建设重点、主要建设内容和保障措施,成为指导全国防沙治沙工作的重要依据。请问这是不是坚持科学防沙治沙的有效途径?

张永利:是的。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虽然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是目前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防治任务十分艰巨。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37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3.11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国土面积的27.33%、18.03%,局部地区沙化土地仍在继续扩展,已经治理区域的生态系统尚不稳定。土地荒漠化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生态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今后,必须把防沙治沙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实践和重要内容,坚持依靠群众、依靠科技、依靠改革,积极借鉴一切先进治沙经验,不断加大治理力度,努力提高治理成效。在治理过程中,要科学利用沙区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让沙区群众在治沙中致富、在致富中治沙。依靠科技就是要尊重自然规律。治沙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环境条件,坚持用科技手段,让自然生态演化过程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要强化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加强基层技术人员和农牧民培训,把最简便的、老百姓最欢迎的科技手段和科技方法教给群众,走一条成本低、速度快、可持续的防沙治沙之路。

《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林业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等七个部门正式下发实施。《规划》的实施是落实党的十和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精神,推进防沙治沙工作,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具体措施。

根据《规划》要求,下一阶段我国防沙治沙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科学防治,综合防治,依法防治的方针,遵循自然规律,以构建北方绿色生态屏障为重点,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目标,坚持依靠人民群众,依靠科技进步、依靠深化改革,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治理、合理利用,建立和巩固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沙区生态安全体系,力争经过十年的不懈奋斗,使我国重点沙区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状况进一步改善。

《规划》的目标任务是,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加大防沙治沙重点工程建设力度,全面保护林草植被,积极预防土地沙化,综合治理沙化土地。规划分为两个阶段实施,2011?2015年为第一阶段,2016?2020年为第二阶段,10年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2000万公顷,其中第一阶段1000万公顷,第二阶段1000万公顷。到2020年,使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区生态状况进一步改善。

《规划》明确了总体布局和建设重点。在总体布局上,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结合我国沙化土地空间分布特征,考虑治理方向的相似性及地域上相对集中连片等因素,同时尽可能与上一期规划保持连续性,将我国沙化土地划分为5个类型区,即干旱沙漠边缘及绿洲类型区、半干旱沙化土地类型区、高原高寒沙化土地类型区、黄淮海平原湿润半湿润沙化土地类型区和南方湿润沙化土地类型区,在此基础上,又细化为15个类型亚区,分别确定更有针对性的主攻方向和防治措施。在建设重点上,突出沙区林草植被保护、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发展沙区特色产业和推进综合示范区建设。

《规划》确定了主要建设内容。一是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规划》明确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的范围,确定封禁保护的主要建设内容为封禁设施建设、监管能力建设和妥善安置农牧民生产生活。二是沙化土地综合治理,《规划》确定了包括造林营林、沙化草原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源及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流动半流动沙地固定、沙区生态移民和小城镇建设以及沙区农村新能源建设在内的综合治理内容,并提出了防沙治沙重点工程。三是发展特色沙产业,《规划》明确了发展沙产业的重点领域和发展区域。四是加强能力建设,《规划》提出了加强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加强监测预警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按照党的十关于推进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有关要求,我们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防沙治沙法》和《国务院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紧紧围绕《规划》确定的总体思路和建设重点,坚持以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为目标,统筹推进规划实施。认真做好防沙治沙的组织、协调、指导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强化任务落实,强化政策支持,强化法制保障,强化激励约束,全面落实《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为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绿色中国》:我们知道发展沙产业是防沙治沙工作中多赢的选择,请问怎样发展沙产业才能做到既改善生态又改善民生呢?

张永利:在防沙治沙的过程当中,怎么样恰当的发展沙产业,我认为这是一个政策性很强,技术要求很高的问题。沙产业怎么发展,必须非常科学慎重地把握和拿捏。

一方面,防沙治沙作为一项生态建设,如果在防沙治沙的过程中不兼顾经济效益,不抓沙产业的发展,防沙治沙就没有动力。参加防沙治沙的主体,包括广大人民群众、企业等就没有积极性,这项工作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所以在防沙治沙的过程当中,兼顾沙产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改善民生的需要。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牢记防沙治沙本质上是一项生态建设,什么时候都不能偏离生态优先、保护优先这个根本的方向。沙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所以在防沙治沙的过程当中,兴办沙产业,尤其要充分考虑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其它资源的承载力。我认为沙产业的发展必须把握六个字,“科学、适度、有序”,必须算大账,必须算总账,必须算长远账,而不能仅仅算小账,算眼前账,算某一个方面的账。必须加强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加强工作当中的监管。

荒漠化防治措施篇4

高考命题以考查能力立意,侧重考查知识迁移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命题选材新颖,多为教材所无,设问角度别致,耳目一新,不落窠臼,体现能力考查,达到高考选拔的最终目的。解题过程需经过提取信息、调用知识、探究问题等三个必经的环节,且整个思维过程中各环节虽有先后之别但实为相互渗透相互启发的状态。环境保护类试题的命制及解答也不例外,资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试题设置情景陌生,设问角度多从环境问题的表现、影响、成因及应对措施等角度着眼,而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首先在于正确提取信息,在试题情境所展现的图、文、表、材料中已经蕴含了足够解答所设问题的信息;其次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除创新思维类试题(这类试题纯粹考查考生快速自学能力)外,试题解答需用到的知识皆为课标规定的主干知识,是考生自学即可掌握的知识,其困难在于能否把试题材料所蕴含的信息与需调用的知识形成关联,并探究得出解答途径,最后用富有逻辑的专业语言描述和阐释出来。整个解题过程完美体现了思维能力的考查,体现了课程标准能力培养的理念。解题所用到的知识虽极简单但解答问题所需要的思维张力却极大,这一点大大区别于以往考试以考查知识立意的命题形式,一个人虽学富五车但若没有思维能力一定无法解答现行高考试题,这正是现行高考命题的优势所在,且要求考生必须具备创新思维能力,避免死读书,读死书。

二、分类解答

(一)环境污染类

环境污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三个主要方面,命题涉及成因、危害与治理措施。不同环境污染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要结合其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例如,赤潮产生的原因为:沿海地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和过度海水养殖,造成海水富营养化,促使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适宜的水温、盐度等环境有利于赤潮生物的繁殖;水体交换不良的港湾和沿岸海域容易发生赤潮。同一类型的环境污染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带来的危害也不相同。如我国北方区与南方区酸雨类型不同,是因为能源利用的占比不同,北方以煤炭利用产生的硫酸型酸雨为主,南方以石油利用产生的硝酸型酸雨为主。针对造成污染问题的成因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不同的污染问题成因不同,采取的措施也应不同,只有针对具体造成污染问题的原因,才能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一般来讲,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污染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如大气污染的防治主要包括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洁净煤技术、开发新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控制机动车污染、控制工业污染等。水污染的防治在农业生产中应采取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氮、磷污染防治等措施;工业生产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推行清洁生产和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应坚持“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

例1(2015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1)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

(2)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

【参考答案】(1)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

(2)①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采取绿色生产;②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③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④严格执行环保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⑤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

【解题思路】本题首先是读图分析能力的考查,必须正确提取图示信息方能与设问构建关联,由图示可知河套平原总干渠发出的各支渠流经农田后,进入总排干渠,然后汇入乌梁素海。第(1)题,由于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化肥随灌溉水流入乌梁素海,造成其严重污染。当地工农业、城乡生活废水也排入该湖,加上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蒸发量大,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浓度加大,污染逐渐加重。

第(2)题,针对乌梁素海污染物来源主要是河套平原灌溉退水从农田中带来的农药化肥和泥沙等,因而要控制农药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对于工业和生活废水污染,应该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对湖区及时清淤,在湖泊边缘可以设置沉淀池等工程设施,种植水草,采用生物措施净化,同时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加强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

(二)生态破坏类

生态破坏包括森林破坏、草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荒漠化、大气增温、臭氧层空洞等。每一种生态破坏问题都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针对不同地区的区域特征可以判断该地区容易出现什么样的生态破坏问题。产生生态问题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多与区域特征有关),也有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对这些基础知识要有一个把握,如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效益: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过滤尘埃、提供旅游休闲地等,能为人类提供各种生态服务,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带来生态灾难,包括洪水、旱涝、物种灭绝等;草地退化的原因包括自然与人为两个方面,自然原因包括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和干旱频繁发生等。人为原因是最主要原因,包括超载放牧、盲目开垦、规划利用管理不当、滥采滥挖等,在我国,鼠害和虫害也是重要原因。草场退化导致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使当地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保护草地的措施重在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经济结构、加强经济发展。物种灭绝的防治措施有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当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动物库等,以保护遗传资源;国家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

例2(2015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Ⅰ)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

理由: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

【解题思路】该题以喀斯特特殊土层条件为材料,考查在工程建设中,如何保护土层,保护土壤的肥力,保护好生态环境。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在“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的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注意从开挖石料、堆放弃料之前和之后分别采取的针对性措施的区别,同时需注意结合喀斯特地形水土流失严重的特点。该题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和推理能力。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在开挖石料之前,应收集表层土壤并就近集中堆放;在堆放过程中,可建设围墙以防止水土流失;堆放弃料后,应对弃料进行压实,把收集的土壤平铺到弃料上,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以利于复耕复种。

(三)资源开发类

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资源开发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激增。应对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包括“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开源”的具体举措有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扩展开发的范围和渠道,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节流”的具体举措有加强节约,利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首先要掌握需要调用的各种资源问题的相关基础知识。如淡水资源短缺涉及空间与时间分布不均、工农业需求量大、利用率低、水污染导致的水质型缺水等,解决措施侧重“开源”方面,主要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海水淡化、合理利用地下水等。土地资源开发与防治要掌握土地退化的原因,即人类经济活动对土地施加的压力过大,使自然状态下较脆弱的环境被破坏;防治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牧业措施等。生物措施是指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植树种草的科学管理等;工程措施是指修建水库、灌渠等;修梯田、淤地坝等;农牧业措施指在突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保护耕地、提高肥力,发展舍饲养畜、把牧草栽培纳入农田耕作范围等。我国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措施包括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耕地质量等。

例3(2015年山东文综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锯泥是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与水的混合物,我国北方某石材生产基地每年产生大量锯泥,其堆放占用了大片土地。石粉质地细,难处置,大风时易漫天飞扬,雨天则随雨水流入河道。近年来,某企业在该基地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加气砖质量轻,保温效果好,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图2为锯泥产生过程及利用示意图。

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实现废弃物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占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加气砖保温效果好,节省能源;减轻空气污染;减轻水污染。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区域资源、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面对资源、环境问题,在开采、利用、生产过程中,总会产生环境问题。图示方式主要是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治理了环境,增加经济收入。有利于保护资源、环境,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根据材料,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实现废弃物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减少占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加气砖保温效果好,有利于节省能源。可以减轻空气污染,减轻水污染。

三、能力测试

(原创)图3为2009-2013年美国肯塔基地区(石灰岩广布)土地不同等级荒漠化土壤侵蚀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区荒漠化治理重点是()

A.潜在荒漠化土地

B.轻度荒漠化土地

C.中度荒漠化土地

D.强度荒漠化土地

2.据图推测可知()

A.强度荒漠化土地与无荒漠化土地土壤覆盖厚度相当

B.潜在荒漠化土地植被覆盖率最高

C.中度荒漠化土地生产力高于轻度荒漠化土地

D.该地区实行了荒漠化治理措施

(原创)读中国某区域图(图4),回答3~5题。

3.最适合建风力电站的地方是()

A.克拉玛依市B.乌鲁木齐市

C.达坂城区D.吐鲁番地区

4.目前陆地风力发电的缺陷是()

①干扰鸟类②强度具有季节性③发电量小④占用大量土地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5.影响该区域城市等级大小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

(原创)读世界某区域图(图5),回答6~7题。

6.图示沿海地区难以利用土地分布面积较广,主要原因有()

A.全球气候变暖

B.寒流与副高影响

C.过度垦殖和灌溉

D.常年受东北信风影响

7.图示地区鱼类和海盐加工工业发达,影响两类企业布局的共同主导因素是()

A.市场B.原料

C.交通D.劳动力

(原创)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6为哈尔滨市2011-2013年两年间雾霾生消时间统计曲线图。

说明哈尔滨市雾霾生成与消失时间特点,据此对人们日常锻炼时间提出建议。

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晋南某大学生就业失败远走南疆,发现和田地区荒地甚多,当地农民仅用于粗放牧羊。即承包1500亩荒地种植枣树,引进优质枣树苗,种植过程中曾遇到许多问题,最终获得丰收。图7为和田地区位置及积温、降水分布图。

(1)评价和田地区种植枣树的地理条件。

(2)当地沙尘暴频发,枣树苗难以成活,试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3)沙质土壤洁净无污染,但土壤贫瘠,且虫害影响枣树生长,为收获绿色无公害大枣,不使用化肥、农药,试提出提高土壤肥力及防治虫害的措施。

(4)喜获丰收,红枣大如鸭蛋,品质优良,滋补营养丰富,专家赞称“和田软玉”、“保健丸”,获绿色食品认证,拟售价每千克600元,产品希望打入全国高端市场,请提出最简便的促销方案。

【答案与解析】

1.A由图可知,潜在荒漠化土壤侵蚀量最大,故为该区荒漠化治理重点。

2.D强度荒漠化土地与无荒漠化土地土壤侵蚀量相当,但其原因不同,强度荒漠化土地是由于过分侵蚀,已成石漠化,上覆土层极薄甚至没有,即没有或极少有土层可供侵蚀;无荒漠化土地因水土保持措施得当,植被覆盖了最高,虽土层覆盖厚度最大但被侵蚀量最少。土地荒漠化等级越大土地生产力越低。从2009-2013年土壤侵蚀量的变化趋势知土壤侵蚀量越来越小,可推测该地区实行了荒漠化治理措施。

3.C达坂城区处于峡谷,因狭管效应风力最大。

4.B风力发电装置的风叶长达6米,对飞鸟形成极大危害,风力发电占用很大土地面积,风力具有间歇性和季节性,这都是风电站的弱点;风力发电量要看其装机容量,大的风电场装机容量相当于一个三峡发电量。

5.B该区域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城市等级大小受制于所处绿洲的大小。

6.B该地地处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受副高、东南信风和本格拉寒流的影响,降水稀少,沙漠广布。

7.B鱼类易腐烂变质,晒海盐需要海水,因此二者均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8.雾霾多生成在凌晨3-6时,多消失在凌晨5-9时。建议锻炼时间选择在上午9时以后。

9.(1)优势:积温大于4000℃,热量丰富;有高山冰雪融水,河流流经,灌溉便利;昼夜温差大,晴天多,光照充足;荒地多,土地成本低。

荒漠化防治措施篇5

如今荒漠化已成为世界性公害,全球1/4的陆地受到荒漠化危害,荒漠化遍及世界6大洲10多个国家。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00多亿美元。为此,联合国环发大会把防治荒漠化列为《21世纪议程》的优先行动领域,加快治理荒漠化已成为全世界共同的使命,更成为国际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可以说,每个国家都在积极研究探讨治理荒漠化的措施和对策,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美国 受荒漠化严重影响的土地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就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为治理荒漠化“保驾护航”。如限制土地退化地区的载畜量,推广围栏放牧技术,引进与培育适合种植的优良物种,逐渐恢复退化植被;施行节水灌溉技术,节约用水。另外,国家对农作物种植者及植树者,在技术、设备、资金上给予支持。

印度 在治理土地荒漠化上也有明显成效。目前印度已利用卫星编制了荒漠化发生发展系列图。基本摸清了土壤侵蚀的过程及侵袭程度;开发了一系列固定流沙的技术。如防风固沙林,就是沿大风风向,垂直营造多层次的由高大乔木、低矮灌木组成的林带,建起绿色屏障,以减缓风速,降低风力。再就是沙丘固定。印度西部干旱严重的拉贾斯坦邦58%的土地均为流沙和沙丘,严重威胁着农田、灌渠、公路及建筑物,他们通过种草植树等生物措施,目前已治理和固定流沙地10万公顷,既保护了环境,又改造了大片流沙地,达到了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的。

以色列 在治理荒漠化上更独树一帜。以色列的荒漠化面积占其田地面积的75%。他们采用高技术、高投入的战略,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水土资源,在世人视为地球癌症的荒漠化地区创造出了高产出、高效益的辉煌成就。为了提高荒漠化土地的产出,科技人员大力开发适合于荒漠地种植的植物资源:一是广泛引种驯化,他们派出科技人员前往世界各地,将世界上干旱地区有价值的物种广泛收集试验。其内盖夫本古里扬大学从20世纪60年代就引进世界各地1000多个树种,通过驯化,许多已经适应了当地荒漠化气候。二是植物杂交育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出抗盐碱耐干旱的新品种。三是对作物的引种驯化和育种改良都是以市场为目标,变沙漠化劣势为自然优势,充分发挥优良品种优势、季节优势,从而保证产品的优质化、多样化,使治理和开发荒漠有机结合,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荒漠化防治措施篇6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 荒漠化防治历史 研究综述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政府在兴安盟王爷庙(今乌兰浩特)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区,比新中国的诞生还早了2年多。时辖呼伦贝尔、纳文幕仁、兴安、锡林郭勒、察哈尔盟,计32个旗、1个县、3个县级市,面积54万平方公里,自治政府驻王爷庙。1949年将原属热河省的昭乌达盟和原属辽北省的哲里木盟划归内蒙古自治政府。当时,内蒙古行政区划大体分东西两部分,除东部的内蒙古自治政府,西部是绥远省人民政府,全省辖境相当于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的海勃湾区、海南区、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及乌兰察布市大部。1954年3月5日,内蒙古人民政府、绥远省人民政府委员会、绥远军政委员会、绥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在归绥市(呼和浩特市)联合召开扩大会议,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命令,从3月6日起,绥远省建制和省人民政府同时撤销,原绥远省辖区并入内蒙古自治区,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呼和浩特市。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在广阔的蒙古高原,海拔一千公尺以上,地势高而平坦,地质、地貌构成多种多样,并形成独特的地貌气候特点。全区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只有大兴安岭(大杨树――小二沟、苏格沟、索伦、汗乌青拉、阿尔山、三河以北地区)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

内蒙古自治区自东北向西南温度递增,年降水量递减,这造成了自东北向西南干旱程度递增的大趋势,也产生了植被从东北向西南的地带性分异。内蒙古自治区年平均年降水量在50-450mm之间,不同年、季间总量波动很大,且多阵性降雨,降雨强度大,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有效性较差,蒸发量很大,使得干旱问题异常突出,全区干旱、半干旱区占总面积的60%以上,多数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再者,内蒙古冬季漫长严寒,无霜期短,土地大部分时间处于无植被保护的状态,又由于位于内蒙古高压的前缘地带,冬春季节干燥多大风,风力作用强烈,土壤风蚀难以避免,致使内蒙古地区荒漠化较容易发生和迅速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中荒漠化面积最大的地区,约占土地利用总面积的60%多;虽然,仅次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76%的比重,但是,荒漠化面积数量是西部最大的。据统计内蒙古自治区有80%土地发生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其中,平原农区以盐渍化为主,西北部牧区以风蚀沙化和草场退化为主,东南农牧交错区以水土流失为主。内蒙古荒漠化土地基本情况是:水土流失面积约27万km2,风蚀、沙化面积约74万km2,草场退化面积约25万km2,盐渍化面积3万多km2。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承担着维护祖国边疆稳定,担负着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繁荣的重任。同时,又是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无论是从其作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重点内容,还是作为国家草原生态系统建设主要部分,内蒙古荒漠化防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长远的生态意义,是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内蒙古荒漠化问题进行相应的研究实践活动,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一、国际上关于荒漠化防治问题的研究进展

荒漠化与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环境污染共同构成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现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四大生态环境问题,已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面对全球性的荒漠化问题,有关国际组织、机构和国家纷纷开展研究或采取行动。主要包括:(1)制定并履行国际公约。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把防治荒漠化列为国际社会优先采取行动的领域,充分体现了当今人类社会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1994年签署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是国际社会履行《21世纪议程》的重要行动之一。(2)从政策和技术两方面探讨防治问题。有关国家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框架下,积极寻求适合本国的防治政策和技术手段,并在联合国环境署(UNEP)协调下,就荒漠化防治开展了多方面的国际合作。1994年6月17日,国际社会对防治荒漠化公约达成了共识。同年12月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的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3)出版、发表了大量的专著与论文。相关的论著有: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编写的《Global Environment Change:Research Pathways for the Next Decade》、F.K.Hare编写的《气候与荒漠化》、H.E Dregen编写的《Desertification of Arid Lands》等。相关的论文有:Ding D,Bao H,Ma Y.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desextification in China、Wang G,Cheng G.Cases and solutions: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changes of the hydrological process and envrronment in the arid zone of northwest China、Yenhu,T.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ttitudes of paslxal areas of Inner Mongoha towards their environments.等。

二、国内关于防治荒漠化的研究成果

我国开始接触荒漠化研究是在1977年参加联合国荒漠化会议以后。当时Deserti-fication中文译为“沙漠化”,最初的研究也叫做“沙漠化防治”。这有着历史的原因。

我国由于受传统习惯等多方面影响,常用“沙漠”一词来泛称西北地区的“荒凉之地”,这样使得“沙漠”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狭义的沙漠指沙质荒漠(sandy desert),广义的沙漠实际就是荒漠,对于中文沙漠化一词,早在1951年陶克的《陕北沙漠现状》一文中就有论述。在此基础上,对英文Desertifi-cation一词,在90年代以前的文献中,多被译成“沙漠化”,并且已“约定俗成”。即主要针对“沙子”做文章,或者说仅采用了狭义的沙质荒漠化概念,尤其是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签署前,如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1994年以前的文献中,多采用了沙漠化概念,并认为:沙漠化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包括部分半湿润地区)在干旱多风和疏松沙质地表条件下,由于人为的强度土地利用等因素,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使原非沙漠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下降和可利用土地资源的丧失。由此可见,在我国以往所说的沙漠化所包含的内容较今天的荒漠化单一,其范围也较小。面对日益严重的土地荒漠化趋势,我国政府积极采取治理行动,并开展了大量的治理研究工作。治理活动主要为:首先,为掌握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现状及其动态变化情况,从1994年-2005年,国家林业局先后组织了三次全国范围内(除个别省外)的荒漠化普查,得到了较翔实的荒漠化数据,为治理行动的开展提供了数字依据。其次,我国先后启动了“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1978年)、全国防沙治沙工程(1991年)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001年)等部级别防沙治沙工程。其中“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被世人称誉为“改造大自然的壮举”、中国的“绿色长城”、“世界生态工程之最”。我国的学术界根据以往的沙漠化研究,在与国际社会荒漠化研究接轨的同时,结合国情积极展开荒漠化研究,并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主要研究活动有:中国荒漠化(土地退化)项目――兰州沙漠所、地理所和南京环科所对脆弱生态环境和南方荒漠化的调查和典型实例研究;成都山地所对水土流失的研究;南京环科所等单位组织对全国矿山生态重建的调查研究等等。在这些研究基础上,结合《公约》荒漠化概念,形成了符合我国荒漠化发生发展特点的荒漠化类型划分标准。按气候类型划分为干旱区荒漠化、半干旱区荒漠化、亚湿润干旱区荒漠化;按造成土地退化的外营力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冻融荒漠化;按荒漠化发展程度划分为轻度荒漠化、中度荒漠化、重度荒漠。

三、有关内蒙古荒漠化防治问题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我国荒漠化的文章约有5,000余篇,研究防治荒漠化的文章约有400余篇,其中研究内蒙古地区荒漠化的文章有80余篇,专门研究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或涉及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的著作有10余部。研究内蒙古荒漠化的学者有高校的教师、有社科院的科研人员,有内蒙古各级环保部门、气象部门的专家。国外研究内蒙古荒漠化的主要有日本的个别学者。上述成果的研究领域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有关内蒙古自治区全部或者某一盟(市)、旗(县)局部地区荒漠化现状的认识;二是内蒙古自治区全部或者某一盟(市)、旗(县)局部地区荒漠化成因的分析;三是宏观的或者微观的荒漠化治理政策、措施以及建议;四是对内蒙古自治区防治荒漠化的反思。90%以上的成果都集中在荒漠化的现状、成因和对策建议三个方面。张自学主编的《二十世纪内蒙古生态环境遥感调查研究》成书于2001年,不仅系统地报告了截止2000年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也分析了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关于现状都是以遥感或者调查统计数据得出的结论,没有太大的研究空间,即使有差异,也不过是区域的差异,或类别的差异,或者时间的差异。关于成因分析和对策建议,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荒漠化的原因不尽相同,对策也不可能一样,所以研究空间非常大,成果也最多。如:杨根生的《内蒙古伊克昭盟地区沙质荒漠化与综合治理技术》、黄帆的《内蒙古阿拉善地区荒漠化防治的法律问题研究》、韦环伟的《土地制度对沙漠化变化影响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一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为例》、恩和的《蒙古高原草原荒漠化的文化学思考》等都是该类成果。关于内蒙古自治区防治荒漠化反思的成果最少。诸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内蒙古防治荒漠化的斗争》、《内蒙古自治区防治荒漠化政策的效果分析》、《内蒙古荒漠化防治政策的历史回溯及新思考》等,属于该方面的研究。该类成果简明扼要地勾画了内蒙古自治区防治荒漠化的政策变迁,对某一时段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率领全区人民防治荒漠化的工作做了介绍,以举例说明的方式阐述了对内蒙古自治区五十余年防治荒漠化政策的效果的估价。该方向研究的成绩和不足都是显而易见的。其成绩是拓宽了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研究的领域,开相关研究的先河,引导感兴趣的学者继续该方面的研究。其不足是该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成果的数量不足,制约了该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四、结语

荒漠化防治措施篇7

河西走廊东起天祝县,西与新疆自治区相接,南以祁连山、阿尔金山北缘为界,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整个区域地处库姆塔格、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三大沙漠的前缘地带,属典型的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生态系统。走廊东西长1200km,南北宽40~100km,包括酒泉、嘉峪关、张掖、武威和金昌5市的18个县(区),共占土地面积2763.10万hm2,其中草原面积983.51万hm2,耕地面积66.84万hm2,林地面积83.43万hm2[1-2]。该区域气候干旱,年平均降水量130mm,蒸发量2000mm以上,年均太阳辐射总量5800~6400MJ•m-2,日照时数2600~3200h[3-4]。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生态战略长廊,承载着联通西部、建设西部、发展西部和维稳西部的重大任务,也是我国内地联通新疆和西亚的交通主干道。因受干旱和沙漠侵蚀,河西走廊沙化趋势正在由中、轻度向重度和极重度加剧发展,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1生态安全堪忧,生存与发展面临严重危机 1.1荒漠化导致生态危机 河西走廊地理环境特殊,北部分布着三大沙漠,东西风沙线长达1600km,约有30%的村庄、农户分布于绿洲北缘的风沙线上。由于气候干旱、人口增加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土地荒漠化程度日趋严重。目前河西走廊严重荒漠化土地18.24万hm2,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2.27万hm2,盐碱化耕地7.08万hm2[5],盐渍化草地约140万hm2[6],现有沙漠、戈壁、山地约1750万hm2[7],占河西总面积的60%以上。据统计,石羊河流域下游荒漠草地“三化”面积超过100万hm2,下游民勤绿洲区三面环沙,活动沙丘每年以3~6m的速度向南推进,直逼民勤和武威绿洲[8]。作为调蓄、涵养水源的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55万hm2减少到90年代的29万hm2,致使水源涵养功能降低,水土流失加剧,各流域下游地下水位下降[3]。河西走廊风沙线上,有主要风沙口846处,年大风天数平均为14~48d,最多年份高达105d,沙暴日数为2~37d,最多年份高达58d,近年沙尘暴越来越频繁[3]。在大面积的荒漠化土地中天然草原所占的比重最大。1997年石羊河流域植被总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48%,到2006年仅占12%[9-10]。河西走廊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沙尘源区,给国家的生态安全、社会和谐构成了严重威胁。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治理,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不久将会在民勤会合,从而造成不可想象的环境灾难[11]。 1.2沙进人退引发生存危机 20世纪50年代以来,河西走廊被流沙埋没和因沙化而弃耕变为不毛之地的耕地接近13.3万hm2。此外,绿洲边缘已扩大的盐渍化、沙漠化和荒漠化的土地近67万hm2,绿洲内还出现了近百处、面积达20万hm2呈斑秃状分布的沙化土地。河西走廊面临“沙进人退”的严峻现实,特别是走廊中段,沙化面积每年以1.47%的速度不断扩大[12]。民勤县处于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之中,20世纪50年代以来,沙漠化速度呈加快之势,其北部沙漠推进了50~70m,侵吞耕地约400hm2;西部沙漠东移30~60m,使近500hm2耕地沙化;另外,还有5300hm2耕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沙化[13],有近2.5万人因为沙漠南侵而成为生态难民[14]。地处库姆塔格大沙漠东部边缘的敦煌也同样面临着“沙进人退”的问题,库姆塔格沙漠正以每年4m的速度逼近敦煌。1960年月牙泉水域面积为14880m2,最大水深为7.5m,1997年已分别降至5380m2和2m,2000年水深甚至不足1m,如果不进行根本性治理,月牙泉这一世界级遗产也将面临干涸枯竭的危险[3,14]。 1.3水资源短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由于祁连山雪线上升,加之人口增加、过度垦植、超载放牧等人为影响,发源于祁连山的疏勒河、黑河及石羊河三大内陆河径流由建国初的72亿m3减少至目前的66亿m3左右,减少量达16%[4]。据统计,河西内陆河地表水资源总量约63.441亿m3,纯地下水约为5.14亿m3,全区年均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68.58亿m3,全区的人均占有量约为1440.59m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区人畜饮水标准约为每天50kg,远低于欧洲和美国的每人每天100~300和400~800kg的标准,是典型的水资源短缺区域[3]。河西走廊的农业用水量占其总用水量的92.6%,以农业为主的用水结构致使河西走廊生态用水短缺,现有生态耗水量小于最小生态需水量6.34亿m3[15-16]。生态用水短缺,造成植被衰退、河床淤积及大面积超采地下水等,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恶化,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草原是河西走廊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 2.1草原生态功能强大 河西走廊地区天然草原不仅面积大,且类型多。其中温性荒漠类草原占43%,高寒草地占31%,以芦苇(Phragmitescom-munis)为主的低地草甸占6.5%,其他过渡类型占17%[1,17]。天然草原主要分布在走廊南部的祁连山地和北部的风沙沿线,不仅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北锁黄龙、南保水源、中兴绿洲”的重要生态屏障。不同类型草地上都有其适生的特别耐寒、耐旱、耐盐碱,以及适于沙生、旱生的草本和灌木植物。祁连山地草原和森林共同构成了河西走廊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是石羊河、疏勒河和黑河三大内陆河流的发源地,是维系河西生态平衡和灌溉农业的生命线。北部荒漠草原阻止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向走廊入侵,是天然的生态屏障。 2.2实施以草为主的治沙措施科学可行 #p#分页标题#e# 河西走廊平原盆地区年降水量50~350mm,北部荒漠区年降水量仅30~80mm,年平均蒸发量在2000mm以上[18]。在这种极端干旱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旱生及超旱生荒漠草地植物群落及荒漠草原生态系统是河西绿洲最主要的生态屏障。实践证明,防治荒漠化的技术措施中植物治沙最有效,在干旱、风沙、土壤贫瘠等条件下,林木生长困难,而草本和灌木植物较易生长[19]。按植被演替规律,对于条件恶劣的裸地,往往是一年生草类首先占据,然后是多年生草类和灌木生长;待水分和养分条件改善后,才能形成以乔木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所以,顺应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在河西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以草为主的生态治理措施是最科学可行的。“寸草遮丈风,流沙走不动”,实施草业生态保护工程也是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生态保护建设措施,是解决河西“沙进人退”的生存危机的战略决择。 2.3具有草业生态治理的良好基础和管理经验 甘肃人民在几十年的防沙治沙过程中探索总结出了草灌结合固沙、草方格压沙、挡风墙阻隔、禁牧封育修复、专群结合治沙等成功经验和治理模式,为河西走廊建植生态保护草带,构筑绿色长城提供了实践依据。各级科研、教学和技术推广部门也围绕草业生态建设,从技术研发、技术集成、组织管理等方面探索总结出了一系列经验模式,建立了不同规模的技术示范区。如民勤县将政策、管理、工程、生产等沙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统筹考虑,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治沙和产业置换兼顾的目标,效果很好。主要做法如下:一是鼓励群众开展治沙,投入资金建立激励机制,使群众在治沙的同时有一定的劳务收入;二是从水资源利用这个生态矛盾的焦点入手,通过种草调整产业结构,压缩生产用水;三是发展后续产业,实现生产方式转变,保证了农牧民增收的可持续产业配套;四是在后续管理中引入利益驱动机制,明确沙地“谁治理、谁承包、谁管理、谁使用”的原则,使治沙既有责任也有收入,并通过发证保障权益;五是就地取材和工程措施相结合,采用多种材料和技术措施治理沙地,探索出了秸秆、生态垫、生态袋、尼龙袋、尼龙网、挡风墙等压沙技术。根据全国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与2004年相比,2009年民勤县沙化土地总面积减少4294hm2,年均减少859hm2,年均减少0.07%[20],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总体呈减弱趋势,绿洲沙化状况开始改善。 3实施草业生态工程,提升河西走廊生态安全水平 针对河西地区面临的生态和发展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河西走廊绿洲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生态优先,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坚持政府主导,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坚持以保护为主,对重点地区进行综合治理;坚持统筹规划,以国家投入为主体,建立多元投资机制的原则。在国家支持下,实施以风沙沿线防风固沙生态保护草带、绿洲草畜转化生态产业带和沿山农牧互补生态恢复置换带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草业生态工程,建起一条横跨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和河西五市,绵延整个河西地区的“绿色长城”,提升河西走廊的生态安全水平,促进河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1以保护现有草地植被为重点,构建风沙沿线生态保护草带 该区域包括河西走廊绿洲北部风沙沿线一带,涉及古浪县、凉州区、民勤县、金川区、临泽县、金塔县、瓜州县、敦煌市共8个县(市、区)。该区域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沙漠广布,处于风沙最前沿,植被覆盖度低,且以旱生、超旱生及耐盐植物为主。由于干旱少雨,加之滥垦、滥牧、滥樵,导致荒漠植被衰退,草原防风固沙的能力减弱,固定沙丘“活化”,沙尘暴频发,荒漠化程度正在由中、轻度向重度和极重度方向发展。 该区域以防风固沙、保护现有草地植被为目的,生态建设和生产性建设并举,由政府牵头,相关业务部门参与,以农户和企业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在风沙沿线风沙流动地段(如风沙源、风沙口、绿洲边缘的流动沙地等)通过建植固沙沙障和生态保护草带(草灌结合),实施围栏封育和沙化草原综合治理,逐步恢复草原植被,阻挡沙化向走廊南部绿洲地区扩展。并通过建立和完善中、长期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发展草畜后续产业,确保生态保护区农牧民增收。 3.2以调整种植业结构为重点,构建绿洲草畜转化生态产业带 该区域包括风沙沿线向绿洲过渡带及绿洲内草畜业发展较好的地带,涉及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天祝县,永昌县、金川区,高台县、临泽县、甘州区、山丹县、民乐县、肃南县,肃州区、金塔县、玉门市、瓜州县、嘉峪关市和敦煌市共18个县(市、区)。该区域地势平坦,光热同期,土地肥沃,灌溉条件好,是河西农业的精华耕作区和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大省建设的重点规划区。但由于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农业用水严重侵占生态用水,沙漠不断侵蚀,绿洲不断萎缩,水资源危机威胁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 该区域以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目标,引导农户和企业利用低产田、关井压田地和弃耕地建植多年生栽培草地,使种植业由玉米(Zeamays)、小麦(Triticumaestivum)和棉花(Gossypiumspp.)等高耗水农业向粮、草、经多元结构转变;发展牛羊舍饲养殖和草畜产品加工业,加大秸秆饲料化利用力度,通过草畜转化,发展循环经济,培育草畜生态工程后续产业。 3.3以实施草畜平衡为重点,构建沿山农牧互补生态置换带 该区域包括祁连山北麓农牧交错地带,涉及凉州区、古浪县,永昌县,高台县、临泽县、甘州区、山丹县、民乐县,金塔县、玉门市、瓜州县和敦煌市共12个县(市、区)。该区域是典型农牧交错带,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农业结构简单,雨养农业特征明显,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草原超载过牧,饲草料供应不足而农区秸秆资源又未得到合理利用,区域内草畜不平衡,草原退化严重。#p#分页标题#e# 该区域以实施严格的草畜平衡制度和农牧互补战略为出发点,对牧区超载退化草原采取禁、休牧封育及综合治理,推行划区轮牧+舍饲的生产方式及异地育肥生产,将牧区超载分流和繁育生产的架子牛羊运送到农区进行舍饲育肥,有效分流草原载畜压力;同时利用农区弃耕地、坡耕地相对丰富的优势,建植栽培饲草基地,引草入田,进行草田轮作,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秸秆资源,并在有条件的区域开展草产品加工及贮存,重点解决牧区饲草料年度不平衡、季节不平衡、区域不平衡和营养不平衡的突出矛盾。

荒漠化防治措施篇8

中国为减缓土地退化,开展了一系列防治实践和科学研究,特别是2002年以来随着中国—全球环境基金干旱生态系统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项目的实施,开展了一系列防治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1-5]。伙伴关系项目的实施,不仅促进了退化土地防治模式的创新,同时也有效地改善了农牧民生计,促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

一、中国土地退化及防治概况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重的国家之一。中国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包括风蚀、水蚀、土壤养分流失、盐渍化、河流泥沙沉积、森林与草地退化及生物多样性损失等。国土面积的45%以上,多达430万N2Y550.jpg的土地发生着不同程度的退化。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37万N2Y550.jpg,占国土总面积的27.33%;沙化土地面积为173.11万N2Y550.jpg,占国土总面积的18.03%。在荒漠化土地中,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183.20万N2Y550.jpg,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69.82%;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25.52万N2Y550.jpg,占9.73%;盐渍化土地面积17.30万N2Y550.jpg,占6.59%;冻融荒漠化土地面积36.35万N2Y550.jpg,占13.86%[6]。

中国的退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干旱地区。该区域的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陕西和宁夏6省(自治区)的荒漠化土地面积213.81万N2Y550.jpg,占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81.5%,沙化土地面积143.42万N2Y550.jpg,占全国沙化土地总面积的82.9%。

土地退化不仅直接危及中国1亿多人口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影响着4亿多人口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全国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多亿元,土地退化还会对碳循环造成负面影响,迫切需要对其进行防治。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土地退化防治工作,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先后启动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草原建设与保护、荒漠化治理、石漠化治理、保护性耕作、旱作节水农业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制定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实行了生态公益林补偿和草原保护补贴政策,防治土地退化的力度不断加大,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治理成效。

自2001年以来,年均治理沙化土地面积达192万N2Y549.jpg,目前中国已有20%的沙化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治理。中国土地荒漠化面积由2004年的263.62万N2Y550.jpg减至2009年的262.4万N2Y550.jpg,缩小了1.2万N2Y550.jpg。除了荒漠化面积缩小外,荒漠化土地治理的成绩还表现为荒漠化程度的下降。从表1可以看出,从1999年至2009年,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由56.51万N2Y550.jpg减至42.66万N2Y550.jpg,减少了13.85万N2Y550.jpg,极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由70.06万kN2Y536.jpg减至56.30万N2Y550.jpg,减少了13.76万N2Y550.jpg。

N2Y539.jpg

近年来,在全球环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简称GEF)等国际机构的帮助下,中国的土地退化治理方式有所改进。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Integrated Ecosystem Management,简称IEM)的引入和各相关方伙伴关系的建立,使中国找到了适应性强、复制性好的治理措施,以及综合性、系统性、有效性、协调性和持续性好的退化土地治理模式。

二、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项目活动开展状况

(一)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项目概况

GEF是世界上最大的环保基金,主要为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国际水域和臭氧层损耗4个领域的治理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以取得全球环境效益,促进受援国的可持续发展。2002年,GEF将土地退化列为新的重点资助领域。GEF有关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业务规划(OP12)提供了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系统管理框架。

中国是GEF的发起国之一,既是捐资国,又是受援国。截至2007年3月,GEF已经在中国实施了48个项目(不包括中国参与的全球或区域项目),赠款总额约5.2亿美元。中国的土地退化防治行动,不仅有利于中国环境状况的改善,也有利于全球环境状况的改善,因而得到了GEF的认可和支持。自2002年起,GEF与中国政府开始在第12业务领域内筹建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共同在干旱地区推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模式,促使土地退化防治走上综合、可持续的轨道。

中国—全球环境基金干旱生态系统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是GEF在生态领域与中国政府建立的第一个伙伴关系。项目的主要目的是运用IEM这一新的规划理念和方法,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可持续的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框架,通过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把法律、政策、规划与行动等有机地协调起来,对中国西部土地退化地区尤其是生态脆弱区进行综合治理,最终实现减少贫困、遏制土地退化和恢复干旱生态系统,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简称ADB)的支持下,名称为“土地退化防治能力建设”的伙伴关系一期项目于2004年7月正式启动。项目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6个省区开展。项目总投资1500万美元,其中GEF赠款770万美元。项目由国家林业局科技司管理,亚洲开发银行监管。在GEF、ADB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环境保护部、国家林业局等11个部门的支持下,伙伴关系一期项目于2009年12月顺利完成。

2009年10月,在完成伙伴关系一期项目“土地退化防治能力建设”的基础上,GEF理事会正式批准名称为“中国—全球环境基金土地退化防治管理与政策支持伙伴关系”的伙伴关系二期项目。项目总投资870多万美 元,其中GEF赠款270多万美元。项目由国家林业局科技司管理,亚洲开发银行监管。项目于2010年5月启动,2013年6月结束。二期项目是一期项目的延续和升华。

除了上述2个项目之外,伙伴关系框架下还有以下6个项目:甘肃、新疆草原发展项目,宁夏综合生态系统与农业发展项目,西北三省区林业生态发展项目,IEM方法旱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艾比湖流域可持续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以及贫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项目。

上述8个项目的实施区涉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山西、河南、重庆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27个县(市、区、自然保护区)。根据各项目文本资料统计,直接从项目中受益的农牧民至少有286.9万人。伙伴关系项目总投资约7.48亿美元,其中GEF赠款4237万美元,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集团、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等国际机构贷款约3.7亿美元,政府、企业和农户等配套资金约3.36亿美元。

10年来,伙伴关系的8个项目,尤其是现已完成的土地退化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土地退化防治管理与政策支持项目,甘肃、新疆草原发展项目,在防治土地退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减缓贫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二)伙伴关系项目框架下的土地退化防治活动开展状况

根据2013年1月中央项目办对伙伴关系项目56个样本县(样本县国土面积占所有项目县国土面积的17.7%)的调查结果统计,伙伴关系项目主要开展了如下防治活动。

1.土地保护性耕作

根据对样本县的调查结果统计,伙伴关系框架下伙伴关系一期、二期项目、贫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项目、IEM方法旱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西北三省区林业生态发展项目样本县共增施畜禽粪便、沼渣沼液等有机肥560.63万t,受益面积21.06万N2Y549.jpg;秸秆还田3.21万t,受益面积3387N2Y549.jpg;沙粘土混合改良土壤4033N2Y549.jpg;坡地改梯田2353N2Y549.jpg;填沟造地20N2Y549.jpg。

2.农田防护性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对样本县调查统计,伙伴关系框架下的伙伴关系一期、二期项目、贫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项目、IEM方法旱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西北三省区林业生态发展项目样本县共修建农田防洪坝20个,总长度2003m,受庇护的耕地面积77.53N2Y549.jpg;修建集水(雨)窖865个,集水总量5.58万N2Y540.jpg,受益耕地面积205.67N2Y549.jpg;修建灌渠12.41万m,改造灌渠20.96万m,修建排灌站1533个,共增加有效灌溉面积3386.67N2Y549.jpg;新造农田防护林(带)折合面积406.67N2Y549.jpg,改造农田防护林(带)折合面积2.8N2Y549.jpg,新增受保护农田面积4606.67N2Y549.jpg。

在林地治理方面,根据调查统计,伙伴关系项目样本县实施区新造水土保持林7153.33N2Y549.jpg,防风固沙林1626.67N2Y549.jpg,其他防护林17646.67N2Y549.jpg,生态经济林7866.67N2Y549.jpg,经济林22326.67N2Y549.jpg;改造防护林78.4N2Y549.jpg,改造低产林506.67N2Y549.jpg;果树嫁接127.33N2Y549.jpg,果园覆膜1260N2Y549.jpg,果园秸秆杂草覆盖980N2Y549.jpg,沙地套笼植树28.67N2Y549.jpg。

在草场退化防治方面,根据对样本县的调查统计,伙伴关系框架下的伙伴关系一二期项目、西北三省区林业生态发展项目,甘肃、新疆草原发展项目和IEM旱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各实施区共完成草地改良面积39586.67N2Y549.jpg,草地围栏面积9240N2Y549.jpg,草地禁牧面积279333.33N2Y549.jpg,草地轮牧面积24133.33N2Y549.jpg。引进优良畜种93个,引进优良牲畜72487头;修建舍饲圈棚6290个,修建舍饲暖棚2496个,舍饲数量达14.48万羊单位;饲草种植面积4720N2Y549.jpg,饲草产量6.67万t,草畜平衡面积50413.33N2Y549.jpg;购买饲草加工机械652台,作物秸秆加工量5.34万t;修建饲草存储设施2197个,设施存储能力达6.48万t。

此外,伙伴关系项目还设计开展了一系列新能源利用示范活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村庄环境整治活动和新技术推广活动。特别是新技术示范和推广活动,伙伴关系项目经过不断探索,凝练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土地可持续管理方式,探索出了一批在中国干旱地区具有推广价值的单项技术和综合集成技术。这些技术涵盖了农业、林业、水利、草业等相关领域,主要有耕地土壤改良及增产技术、农田防护技术、林地治理及果园增产技术、草场退化防治技术和新能源开发技术。根据调查结果统计,伙伴关系项目313个项目村共采用了189项新技术,参与的农户有10746户。这些技术在932个非项目村进行了推广,参与农户39740户,推广面积63.06万N2Y549.jpg,取得了较好的推广效果。

三、土地退化防治活动取得的成效

伙伴关系项目框架下一系列土地退化防治活动,促进了荒漠化土地防治、农牧民生计的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固碳效益,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促进了荒漠化土地防治,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伙伴关系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的草原和畜牧生产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例如甘肃定西的安定区赵家铺村示范点实施荒山造林33.33N2Y549.jpg,植树5.5万株,改变了村容村貌,减缓了水土流失。项目户的户均人工草地面积为14.13N2Y549.jpg,是非项目户的2.46倍。饲草种植与天然草原围栏禁牧结合在一起,使项目区的水土流失显著下降。据测算,土壤侵蚀模数由项目实施前每年的5640t/N2Y550.jpg降到现在的1666t/N2Y550.jpg。平均每年减少泥沙流失1318万t,增加蓄水3796万N2Y540.jpg。草原退化得到有效制止。据调查,项目户的牲畜存栏量平均降低了17%。随着放牧压力的减轻,草地植物种数由项目实施前的43种增加到现在的63种;天然草地植物盖度、高度、密度和产量分别由项目前的86%、8.2cm、268个/N2Y536.jpg、3765kg/N2Y549.jpg增加到项目后的97%、14.6cm、392个/N2Y536.jpg、5355kg/N2Y549.jpg,分别增加11%、78%、44%和42%。为了逐步推行休牧和轮牧制度,甘肃肃北县选择8户牧民在1200N2Y549.jpg草地上实施划区轮牧。3年后的监测结果表明,轮牧草地的产草量和盖度分别提高21%和22%,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另据56个样本县的调查统计,伙伴关系框架下的伙伴关系一期、二期项目,甘肃、新疆草原发展项目和IEM方法旱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皆设计有荒漠化土地治理活动。上述各样本县实施区采取治理措施 的荒漠化面积85220N2Y549.jpg,其中32000N2Y549.jpg已达到治理目标,治理达标率为37.56%,荒漠化减轻面积51680N2Y549.jpg,治理见效率为98.2%。

此外,在伙伴关系项目实施过程中,随着IEM理念的推广、土地退化防治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各项目省土地退化防治战略和规划的编制与实施,伙伴关系将在更大范围内产生一系列带动效应。

(二)改善了农牧民生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伙伴关系项目,不仅在土地退化防治实践中开展了一系列防治技术和防治模式创新,开展了一系列具体的土地退化防治活动,同时也探索和创新出了一系列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有效防治了土地退化,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同时也改善了农牧民生计,提升了农牧民收入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例如,在甘肃定西的安定区,项目户由于种植优良牧草,出栏率高于非项目户7%,购买饲草支出平均每年减少2650元。甘肃崆峒区项目村采用秸秆先饲养牲畜、牲畜过腹后再还田的方式,将小流域治理与发展循环经济结合起来,将单一的种植结构拓展为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的结构,增加了土壤肥力,减缓了土地退化,同时也增加了农牧民收入水平。新疆博乐市的贝林哈日莫墩乡夏热勒津村通过村庄绿化和环境整治,种植绿色树种1.1万株,以荷花池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业,可增加年收益20万元。又如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白音他拉苏木满都拉呼嘎查,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面积由最初的几公顷增加到2730N2Y549.jpg,共增加了粮食产量1271万kg,秸秆产量1148万kg。按照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使每公顷耕地节省机耕费300元、增收1125元的调查结果计算,增收节支近390万元,有效地提高了当地社区的发展能力和土地退化防治能力。

伙伴关系项目示范点农牧民的收入显著提高。2010年与2005年相比,18个示范点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加103%。同期,18个示范点所在的6个省(自治区)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加8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幅的超出部分大多是伙伴关系项目的贡献。

(三)促进了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伙伴关系项目中的物种保护、生态系统保护、国际重要生态区保护等子项目活动的开展,使项目区内的濒危物种、典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了保护,并将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和方法应用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实践中,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高。伙伴关系建设10年间仅项目直接推动新建保护区8个,扩大保护区面积4500N2Y550.jpg,2079种的野生植物物种和679种野生动物物种得到了有效保护,其中30%以上是国家重点保护物种,保护了重要的森林、草原、湿地和荒漠生态系统,特别是有效保护了西北地区抗寒抗旱的物种及基因,保存和丰富了地球的生物多样性,也为将来深入研究和有效利用提供了可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综合效益。

新疆北鲵是两栖类最原始的种类,也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演化过程中具有世界性意义的物种。该物种在脊椎动物系统演化与地理变迁关系的研究中也具有重要学术意义。艾比湖流域可持续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将北鲵保护纳入其中,为保护这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物种做出了贡献。甘肃、新疆草原发展项目,采取活体保种、生物体保种到建立保种选育数据库等措施,有效地保护了白牦牛这一独特的动物资源,初步达到纯种白牦牛种群增大、遗传资源增加等目标。IEM方法旱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对太子山综合生态系统(甘肃)、哈巴湖综合生态系统(宁夏)和芦芽山综合生态系统(山西)3个典型生态系统进行了有效保护。甘肃、新疆草原发展项目采用轮牧、休牧、草场产权制度改革等措施,减轻了草原放牧压力,有力地保护了草地的生物多样性。项目实施区和非项目实施区相比,草地上的植物种类明显增多,生物多样性明显丰富。

(四)促进了固碳和碳减排以应对气候变化,取得了可观的全球环境效益

1.样本县的固碳和碳减排效应

伙伴关系项目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环境效益,可以根据发展新能源所带来的煤炭替代而减少的碳排放量来测算。此外,因新增加的自然保护区面积、造林面积而带来的新增固碳效益也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据样本县调查统计,伙伴关系项目样本县实施区修建沼气池18982个,总容量11.30万N2Y540.jpg,购置太阳能灶2418个,购置太阳能热水器10235个。合在一起,可以替代煤炭15048t(见表2)。通常,耗用1t煤炭的平均碳排放量为2.6t,据此可测算出样本县因煤炭替代而减少的碳排放量为39125t。

N2Y541.jpg

另据我国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报告数据测算,新增1N2Y549.jpg保护区面积的平均年固碳量为2.36t,风沙源区新增1N2Y549.jpg造林面积的平均年固碳量为2.25t。伙伴关系项目样本县增加森林类自然保护区面积225000N2Y549.jpg,造林60000N2Y549.jpg。据此可测算出新增保护区面积固碳量为531000t,新造林面积而带来的新增固碳量为135000t,加上因新能源开发而减少的减碳量39125t,则由此可算出伙伴关系项目样本县年固碳减碳效益为705125t。

2.西部六省(自治区)项目区的固碳效益

根据全国第六次(1999—2003)和第七次(2004—2008)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西北六省(自治区)新增森林蓄积量为1.49545亿N2Y540.jpg(见表3),可新增森林固碳量为1.74亿N2Y540.jpg。根据李怒云[8]和李顺龙[9]的研究成果,以及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on Climate Change,简称IPCC)的经验数据,可得出如下森林固碳量的测算公式:

N2Y542.jpg

另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和2012年数据,我国西部六省区牧草地面积由2004年的18367.07万N2Y549.jpg增加到2011年的19580.29万N2Y549.jpg,增加了1213.22万N2Y549.jpg。据中央项目办咨询专家报告表明,内蒙古草地每公顷的固碳量在2900~14000kg之间,如果以8450kg/N2Y549.jpg固碳量来计算,固碳量由2004年的15.52亿t增加到2011年的16.55亿t,增加1.03万t。据此可以推断出西部六省区项目县牧草地面积新增固碳量4233万t,年均固碳量增加604.7万t。我国西部六省区耕地面积由2004年的2430.87万N2Y549.jpg减少到2011年的2163.07万N2Y549.jpg,减少了267.8万N2Y549.jpg,这些面积有不少转化为草地和森林,提高了碳汇能力。可见,伙伴关系项目实现了预期的全球环境效益,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 、土地退化防治经验

上述一系列项目成效的取得,取决于伙伴关系项目的成功实施。伙伴关系项目在综合生态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将土地治理、畜牧生产、农牧民能力建设和生态系统保护紧密结合,开展了一系列退化土地治理实践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土地退化治理模式和技术,为全球类似地区开展土地退化治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①将IEM理念融入土地退化防治战略和规划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退化土地防治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实现依法依规治理;②土地退化防治与减贫、改善农牧民生计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③通过伙伴关系建设,建立政府各部门合作关系、公私部门合作关系和跨区域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创新项目组织机制、管理机制和实施机制;④注重IEM理念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结合,在本土化基础上发展IEM理论体系;⑤将成本效益分析、生态补偿、土地退化防治技术等应用性研究与实践模式探索有机地结合起来;⑥充分发挥国内外专家、地方专家和农村能人的作用,确保项目的技术支撑;⑦采用参与式规划等工具,提高项目实施的参与性、操作性和成效性;⑧多项目多活动内容捆绑一揽子实施,提高项目实施的整体效果。

上一篇:策划报道方案范文 下一篇:垃圾处理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