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治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4-02-04 10:15:21

荒漠化治理措施

荒漠化治理措施篇1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的西北地区为例》,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进行本次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的西北地区为例》是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相关内容,对区域已经形成了概念,这为本节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同时,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过程和原因,并学会分析区域生态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本节课的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高二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荒漠化的概念及其分类。

(2)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理解人类活动在荒漠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3)了解西北地区人民防治荒漠化的对策和治理措施,并通过案例理解生物治沙措施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各种地理专题地图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地理背景,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解决治理荒漠化的措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荒漠化的严重性和治理荒漠化的紧迫性,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发展观。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2.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二、说学情

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的学习,对于生态环境问题和区域的概念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大部分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一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通过对我国西北地区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探究讨论法――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探究,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增团队合作意识。

四、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避免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采用以下的学法指导: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综合归纳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大家理解的荒漠化是什么意思,十堰会不会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呢?”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出荒漠化的概念,并展示新闻片段,让学生了解到十堰也存在着荒漠化的问题,引起学生的重视。由此引入荒漠化的概念进入新课讲授阶段。

(二)讲授新课

1.荒漠化

讲解荒漠化的概念和一般过程,利用“三化”、“三退”、“三区”、“二因”几个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并展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三张图片。

【设计意图】三张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形成直观感受,走出对荒漠化认识的误区,认识到荒漠化的本质是“土地退化”。

展示“世界荒漠化地区分布图”和“中国荒漠化土地现状”两张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同时承转引出我国西北地区的案例。

2.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1)西北地区概况

读“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了解西北地区的概况,包括:位置与范围、地形特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展示“中国干湿状况”和“西北地区植被景观”图片。

读图分析⑴西北地区降水量范围,属于哪类干湿区?

⑵该地区年降水量与地表植被景观的关系,体现了什么地域分异规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引导学生结合西北地区的实际分析其荒漠化形成的自然条件并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说明个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归纳: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⑴干旱是荒漠化发生的潜在因素⑵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⑴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⑵这些不合理的行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⑶结合教材P18页阅读材料,说明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土地面积为什么会扩大?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归纳: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活动】 教材P20页 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学会应用地理原理和规律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3.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回答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原则、重点、措施。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展示图片“沙坡头草方格沙障”,利用沙坡头地区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我国治沙取得的成效。

归纳: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随堂练习

六、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指导思想,通过直观演示法、案例教学法、探究讨论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学生往往在分组讨论时会过于活跃,所以,如何即控制好课堂又能让学生充分探究将是我努力的方向。

荒漠化治理措施篇2

关键词: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都属于环境恶化问题,人们要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因为社会发展必须要有环境或资源作为保障。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相对应,水土保持就是对抗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是由于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半干旱地区及干旱地区土地逐步退化的现象。无论是水土流失还是土地荒漠化,均是土地的危害,它们均会导致土地发生退化。如果水土流失严重,一定会给生物多样性带来严重影响,乃至物种灭绝,因此,人们一定要重视水土保持和土地荒漠化的防治工作。

1.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的影响及原因

尽管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现象不同,但危害作用基本相同,土地荒漠化的危害要比水土流失的危害严重很多。土地荒漠化与水土流失会给农业带来较大损失。土地荒漠化的地区,种子播种以后极易被风刮走,幼苗也能容易被沙尘覆盖,对其正常的光合作用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植物会不能够正常的生长。荒漠化会导致草场逐步退化,影响牧民的正常收入。因为水土流失会使农田里的很多农作物也随水流失,降低土壤物理性质,致使土壤中的农作物减产,甚至会导致人们食物出现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会危害人们健康,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土地荒漠化与水土流失都给当地生态环境、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大危害,阻碍地区经济发展。

导致水土发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2个方面,即: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指气候、地貌、植被及土壤等,我国不仅有许多山,也有分布着大量黄土,黄土地区和山地丘陵地形连绵起伏,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时很容易被侵蚀。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是季风性气候,夏季降水量很多且十分集中,我国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与地貌地形极易导致水土流失现象出现。人为因素是人们破坏与移动地表土壤,一些生产建设活动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变化异常、过度放牧、有充足沙源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与开荒等。

2.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的思路或措施

2.1节水灌溉

在我国人口十分密集的地区,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都很大,退耕还林政策难以实施,所以,必须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都面临着很严重的缺水问题,节水灌溉既能促进作物生长,也能充分运用水分,节约更多的水,有效防止水资源浪费。具体实施节水灌溉时要按照各类农作物需求特征,合理布置它们的种植区域,促进土地资源作用的充分发挥。另外,要注意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灌溉方法有所不同,要依据农作物生长特性进行调整。

2.2利用科学技术治理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工作涉及很多部门、学科及行业,必须运用科学技术,根据以往治理方法和效果,不断总结治理经验。根据目前我国土地荒漠化治理情况,我国整体治理水平还较低,仅有小部分地区运用科技来治理,并获得了良好效果,因此,要做好检测后记录工作,并在此前提下,构建便于开发资源的各种模式,根据科学技术总结切实可行的技术。尽量运用科技去开发新技术,把科技融进各项工作中。

2.3控制人口增速,运用科学方法种田

一些土地荒漠化区域,经过较长时间发展后,如果人口增速过快,就会加剧荒漠化情况,因此,一定要掌握人口增速,降低生态环境由于人口增速受到的破坏。治理和开发土地荒漠化时,必须改变过去开采伐木的方法,有效运用水资源,切实实行等高耕种,尽可能地减少土地耕种面积,运用科学方法耕地种田,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值,合理耕种。在一些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丰富地区,要注意充分运用这些可再生资源,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能源优势,使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2.4不断提高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平

一切生产都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做支撑,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关系很多行业及学科,必须运用科学技术,制定良好的质量方案,并不断总结以往的治理经验、治理效果。目前,我国的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平还较低,仅有小部分地区能够充分运用科学技术进行治理,并取得较好效果,并做到仔细记录检测结果及治理经验。实际治理过程中,要不断尝试开发利用资源的各种新模式,并根据科学技术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运用科技武装新型技术,把科技真正融入治理工作中,并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培养基层人员工作能力,广泛吸取国外成功经验。尽快构建全国的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监测网络,方便有关部门及时了解荒漠化与水土流失扩展信息,为制定科学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5退耕还林、防风固沙

对于降水量充足、人口密度小的地区,要实施退耕还林政策。退耕还林能够促使生态环境进行自然修复,扩大植被覆盖面积,加快水土流失治理速度。同时,适当运用一些防风固沙方法。常见的防风固沙方法有在沙层上盖致密物、设置沙障、运用废塑料治理沙漠。在沙层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可以有效避免水分蒸发,防止土地被沙化,运用塑料膜较强,很容易被风刮走,使用时要注意避免二次污染问题。沙障主要有土沙障、植物沙障、篱笆沙障。土沙障和风向相垂直,具有较好挡沙效果,一定要注意运用黏土提升墙壁韧性。植物沙障既能抵挡沙尘侵蚀,延缓土地被沙漠化的进程,又具有截留降雨作用,能够把一些降雨留在沙障中,增加土壤水分,利于植物生长。

3.结束语

荒漠化治理措施篇3

高考命题以考查能力立意,侧重考查知识迁移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命题选材新颖,多为教材所无,设问角度别致,耳目一新,不落窠臼,体现能力考查,达到高考选拔的最终目的。解题过程需经过提取信息、调用知识、探究问题等三个必经的环节,且整个思维过程中各环节虽有先后之别但实为相互渗透相互启发的状态。环境保护类试题的命制及解答也不例外,资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试题设置情景陌生,设问角度多从环境问题的表现、影响、成因及应对措施等角度着眼,而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首先在于正确提取信息,在试题情境所展现的图、文、表、材料中已经蕴含了足够解答所设问题的信息;其次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除创新思维类试题(这类试题纯粹考查考生快速自学能力)外,试题解答需用到的知识皆为课标规定的主干知识,是考生自学即可掌握的知识,其困难在于能否把试题材料所蕴含的信息与需调用的知识形成关联,并探究得出解答途径,最后用富有逻辑的专业语言描述和阐释出来。整个解题过程完美体现了思维能力的考查,体现了课程标准能力培养的理念。解题所用到的知识虽极简单但解答问题所需要的思维张力却极大,这一点大大区别于以往考试以考查知识立意的命题形式,一个人虽学富五车但若没有思维能力一定无法解答现行高考试题,这正是现行高考命题的优势所在,且要求考生必须具备创新思维能力,避免死读书,读死书。

二、分类解答

(一)环境污染类

环境污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三个主要方面,命题涉及成因、危害与治理措施。不同环境污染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要结合其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例如,赤潮产生的原因为:沿海地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和过度海水养殖,造成海水富营养化,促使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适宜的水温、盐度等环境有利于赤潮生物的繁殖;水体交换不良的港湾和沿岸海域容易发生赤潮。同一类型的环境污染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带来的危害也不相同。如我国北方区与南方区酸雨类型不同,是因为能源利用的占比不同,北方以煤炭利用产生的硫酸型酸雨为主,南方以石油利用产生的硝酸型酸雨为主。针对造成污染问题的成因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不同的污染问题成因不同,采取的措施也应不同,只有针对具体造成污染问题的原因,才能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一般来讲,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污染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如大气污染的防治主要包括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洁净煤技术、开发新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控制机动车污染、控制工业污染等。水污染的防治在农业生产中应采取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氮、磷污染防治等措施;工业生产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推行清洁生产和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应坚持“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

例1(2015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1)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

(2)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

【参考答案】(1)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

(2)①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采取绿色生产;②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③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④严格执行环保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⑤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

【解题思路】本题首先是读图分析能力的考查,必须正确提取图示信息方能与设问构建关联,由图示可知河套平原总干渠发出的各支渠流经农田后,进入总排干渠,然后汇入乌梁素海。第(1)题,由于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化肥随灌溉水流入乌梁素海,造成其严重污染。当地工农业、城乡生活废水也排入该湖,加上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蒸发量大,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浓度加大,污染逐渐加重。

第(2)题,针对乌梁素海污染物来源主要是河套平原灌溉退水从农田中带来的农药化肥和泥沙等,因而要控制农药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对于工业和生活废水污染,应该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对湖区及时清淤,在湖泊边缘可以设置沉淀池等工程设施,种植水草,采用生物措施净化,同时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加强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

(二)生态破坏类

生态破坏包括森林破坏、草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荒漠化、大气增温、臭氧层空洞等。每一种生态破坏问题都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针对不同地区的区域特征可以判断该地区容易出现什么样的生态破坏问题。产生生态问题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多与区域特征有关),也有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对这些基础知识要有一个把握,如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效益: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过滤尘埃、提供旅游休闲地等,能为人类提供各种生态服务,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带来生态灾难,包括洪水、旱涝、物种灭绝等;草地退化的原因包括自然与人为两个方面,自然原因包括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和干旱频繁发生等。人为原因是最主要原因,包括超载放牧、盲目开垦、规划利用管理不当、滥采滥挖等,在我国,鼠害和虫害也是重要原因。草场退化导致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使当地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保护草地的措施重在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经济结构、加强经济发展。物种灭绝的防治措施有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当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动物库等,以保护遗传资源;国家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

例2(2015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Ⅰ)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

理由: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

【解题思路】该题以喀斯特特殊土层条件为材料,考查在工程建设中,如何保护土层,保护土壤的肥力,保护好生态环境。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在“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的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注意从开挖石料、堆放弃料之前和之后分别采取的针对性措施的区别,同时需注意结合喀斯特地形水土流失严重的特点。该题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和推理能力。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在开挖石料之前,应收集表层土壤并就近集中堆放;在堆放过程中,可建设围墙以防止水土流失;堆放弃料后,应对弃料进行压实,把收集的土壤平铺到弃料上,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以利于复耕复种。

(三)资源开发类

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资源开发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激增。应对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包括“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开源”的具体举措有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扩展开发的范围和渠道,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节流”的具体举措有加强节约,利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首先要掌握需要调用的各种资源问题的相关基础知识。如淡水资源短缺涉及空间与时间分布不均、工农业需求量大、利用率低、水污染导致的水质型缺水等,解决措施侧重“开源”方面,主要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海水淡化、合理利用地下水等。土地资源开发与防治要掌握土地退化的原因,即人类经济活动对土地施加的压力过大,使自然状态下较脆弱的环境被破坏;防治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牧业措施等。生物措施是指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植树种草的科学管理等;工程措施是指修建水库、灌渠等;修梯田、淤地坝等;农牧业措施指在突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保护耕地、提高肥力,发展舍饲养畜、把牧草栽培纳入农田耕作范围等。我国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措施包括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耕地质量等。

例3(2015年山东文综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锯泥是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与水的混合物,我国北方某石材生产基地每年产生大量锯泥,其堆放占用了大片土地。石粉质地细,难处置,大风时易漫天飞扬,雨天则随雨水流入河道。近年来,某企业在该基地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加气砖质量轻,保温效果好,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图2为锯泥产生过程及利用示意图。

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实现废弃物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占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加气砖保温效果好,节省能源;减轻空气污染;减轻水污染。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区域资源、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面对资源、环境问题,在开采、利用、生产过程中,总会产生环境问题。图示方式主要是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治理了环境,增加经济收入。有利于保护资源、环境,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根据材料,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实现废弃物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减少占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加气砖保温效果好,有利于节省能源。可以减轻空气污染,减轻水污染。

三、能力测试

(原创)图3为2009-2013年美国肯塔基地区(石灰岩广布)土地不同等级荒漠化土壤侵蚀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区荒漠化治理重点是()

A.潜在荒漠化土地

B.轻度荒漠化土地

C.中度荒漠化土地

D.强度荒漠化土地

2.据图推测可知()

A.强度荒漠化土地与无荒漠化土地土壤覆盖厚度相当

B.潜在荒漠化土地植被覆盖率最高

C.中度荒漠化土地生产力高于轻度荒漠化土地

D.该地区实行了荒漠化治理措施

(原创)读中国某区域图(图4),回答3~5题。

3.最适合建风力电站的地方是()

A.克拉玛依市B.乌鲁木齐市

C.达坂城区D.吐鲁番地区

4.目前陆地风力发电的缺陷是()

①干扰鸟类②强度具有季节性③发电量小④占用大量土地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5.影响该区域城市等级大小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

(原创)读世界某区域图(图5),回答6~7题。

6.图示沿海地区难以利用土地分布面积较广,主要原因有()

A.全球气候变暖

B.寒流与副高影响

C.过度垦殖和灌溉

D.常年受东北信风影响

7.图示地区鱼类和海盐加工工业发达,影响两类企业布局的共同主导因素是()

A.市场B.原料

C.交通D.劳动力

(原创)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6为哈尔滨市2011-2013年两年间雾霾生消时间统计曲线图。

说明哈尔滨市雾霾生成与消失时间特点,据此对人们日常锻炼时间提出建议。

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晋南某大学生就业失败远走南疆,发现和田地区荒地甚多,当地农民仅用于粗放牧羊。即承包1500亩荒地种植枣树,引进优质枣树苗,种植过程中曾遇到许多问题,最终获得丰收。图7为和田地区位置及积温、降水分布图。

(1)评价和田地区种植枣树的地理条件。

(2)当地沙尘暴频发,枣树苗难以成活,试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3)沙质土壤洁净无污染,但土壤贫瘠,且虫害影响枣树生长,为收获绿色无公害大枣,不使用化肥、农药,试提出提高土壤肥力及防治虫害的措施。

(4)喜获丰收,红枣大如鸭蛋,品质优良,滋补营养丰富,专家赞称“和田软玉”、“保健丸”,获绿色食品认证,拟售价每千克600元,产品希望打入全国高端市场,请提出最简便的促销方案。

【答案与解析】

1.A由图可知,潜在荒漠化土壤侵蚀量最大,故为该区荒漠化治理重点。

2.D强度荒漠化土地与无荒漠化土地土壤侵蚀量相当,但其原因不同,强度荒漠化土地是由于过分侵蚀,已成石漠化,上覆土层极薄甚至没有,即没有或极少有土层可供侵蚀;无荒漠化土地因水土保持措施得当,植被覆盖了最高,虽土层覆盖厚度最大但被侵蚀量最少。土地荒漠化等级越大土地生产力越低。从2009-2013年土壤侵蚀量的变化趋势知土壤侵蚀量越来越小,可推测该地区实行了荒漠化治理措施。

3.C达坂城区处于峡谷,因狭管效应风力最大。

4.B风力发电装置的风叶长达6米,对飞鸟形成极大危害,风力发电占用很大土地面积,风力具有间歇性和季节性,这都是风电站的弱点;风力发电量要看其装机容量,大的风电场装机容量相当于一个三峡发电量。

5.B该区域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城市等级大小受制于所处绿洲的大小。

6.B该地地处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受副高、东南信风和本格拉寒流的影响,降水稀少,沙漠广布。

7.B鱼类易腐烂变质,晒海盐需要海水,因此二者均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8.雾霾多生成在凌晨3-6时,多消失在凌晨5-9时。建议锻炼时间选择在上午9时以后。

9.(1)优势:积温大于4000℃,热量丰富;有高山冰雪融水,河流流经,灌溉便利;昼夜温差大,晴天多,光照充足;荒地多,土地成本低。

荒漠化治理措施篇4

河西走廊东起天祝县,西与新疆自治区相接,南以祁连山、阿尔金山北缘为界,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整个区域地处库姆塔格、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三大沙漠的前缘地带,属典型的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生态系统。走廊东西长1200km,南北宽40~100km,包括酒泉、嘉峪关、张掖、武威和金昌5市的18个县(区),共占土地面积2763.10万hm2,其中草原面积983.51万hm2,耕地面积66.84万hm2,林地面积83.43万hm2[1-2]。该区域气候干旱,年平均降水量130mm,蒸发量2000mm以上,年均太阳辐射总量5800~6400MJ•m-2,日照时数2600~3200h[3-4]。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生态战略长廊,承载着联通西部、建设西部、发展西部和维稳西部的重大任务,也是我国内地联通新疆和西亚的交通主干道。因受干旱和沙漠侵蚀,河西走廊沙化趋势正在由中、轻度向重度和极重度加剧发展,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1生态安全堪忧,生存与发展面临严重危机 1.1荒漠化导致生态危机 河西走廊地理环境特殊,北部分布着三大沙漠,东西风沙线长达1600km,约有30%的村庄、农户分布于绿洲北缘的风沙线上。由于气候干旱、人口增加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土地荒漠化程度日趋严重。目前河西走廊严重荒漠化土地18.24万hm2,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2.27万hm2,盐碱化耕地7.08万hm2[5],盐渍化草地约140万hm2[6],现有沙漠、戈壁、山地约1750万hm2[7],占河西总面积的60%以上。据统计,石羊河流域下游荒漠草地“三化”面积超过100万hm2,下游民勤绿洲区三面环沙,活动沙丘每年以3~6m的速度向南推进,直逼民勤和武威绿洲[8]。作为调蓄、涵养水源的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55万hm2减少到90年代的29万hm2,致使水源涵养功能降低,水土流失加剧,各流域下游地下水位下降[3]。河西走廊风沙线上,有主要风沙口846处,年大风天数平均为14~48d,最多年份高达105d,沙暴日数为2~37d,最多年份高达58d,近年沙尘暴越来越频繁[3]。在大面积的荒漠化土地中天然草原所占的比重最大。1997年石羊河流域植被总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48%,到2006年仅占12%[9-10]。河西走廊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沙尘源区,给国家的生态安全、社会和谐构成了严重威胁。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治理,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不久将会在民勤会合,从而造成不可想象的环境灾难[11]。 1.2沙进人退引发生存危机 20世纪50年代以来,河西走廊被流沙埋没和因沙化而弃耕变为不毛之地的耕地接近13.3万hm2。此外,绿洲边缘已扩大的盐渍化、沙漠化和荒漠化的土地近67万hm2,绿洲内还出现了近百处、面积达20万hm2呈斑秃状分布的沙化土地。河西走廊面临“沙进人退”的严峻现实,特别是走廊中段,沙化面积每年以1.47%的速度不断扩大[12]。民勤县处于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之中,20世纪50年代以来,沙漠化速度呈加快之势,其北部沙漠推进了50~70m,侵吞耕地约400hm2;西部沙漠东移30~60m,使近500hm2耕地沙化;另外,还有5300hm2耕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沙化[13],有近2.5万人因为沙漠南侵而成为生态难民[14]。地处库姆塔格大沙漠东部边缘的敦煌也同样面临着“沙进人退”的问题,库姆塔格沙漠正以每年4m的速度逼近敦煌。1960年月牙泉水域面积为14880m2,最大水深为7.5m,1997年已分别降至5380m2和2m,2000年水深甚至不足1m,如果不进行根本性治理,月牙泉这一世界级遗产也将面临干涸枯竭的危险[3,14]。 1.3水资源短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由于祁连山雪线上升,加之人口增加、过度垦植、超载放牧等人为影响,发源于祁连山的疏勒河、黑河及石羊河三大内陆河径流由建国初的72亿m3减少至目前的66亿m3左右,减少量达16%[4]。据统计,河西内陆河地表水资源总量约63.441亿m3,纯地下水约为5.14亿m3,全区年均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68.58亿m3,全区的人均占有量约为1440.59m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区人畜饮水标准约为每天50kg,远低于欧洲和美国的每人每天100~300和400~800kg的标准,是典型的水资源短缺区域[3]。河西走廊的农业用水量占其总用水量的92.6%,以农业为主的用水结构致使河西走廊生态用水短缺,现有生态耗水量小于最小生态需水量6.34亿m3[15-16]。生态用水短缺,造成植被衰退、河床淤积及大面积超采地下水等,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恶化,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草原是河西走廊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 2.1草原生态功能强大 河西走廊地区天然草原不仅面积大,且类型多。其中温性荒漠类草原占43%,高寒草地占31%,以芦苇(Phragmitescom-munis)为主的低地草甸占6.5%,其他过渡类型占17%[1,17]。天然草原主要分布在走廊南部的祁连山地和北部的风沙沿线,不仅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北锁黄龙、南保水源、中兴绿洲”的重要生态屏障。不同类型草地上都有其适生的特别耐寒、耐旱、耐盐碱,以及适于沙生、旱生的草本和灌木植物。祁连山地草原和森林共同构成了河西走廊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是石羊河、疏勒河和黑河三大内陆河流的发源地,是维系河西生态平衡和灌溉农业的生命线。北部荒漠草原阻止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向走廊入侵,是天然的生态屏障。 2.2实施以草为主的治沙措施科学可行 #p#分页标题#e# 河西走廊平原盆地区年降水量50~350mm,北部荒漠区年降水量仅30~80mm,年平均蒸发量在2000mm以上[18]。在这种极端干旱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旱生及超旱生荒漠草地植物群落及荒漠草原生态系统是河西绿洲最主要的生态屏障。实践证明,防治荒漠化的技术措施中植物治沙最有效,在干旱、风沙、土壤贫瘠等条件下,林木生长困难,而草本和灌木植物较易生长[19]。按植被演替规律,对于条件恶劣的裸地,往往是一年生草类首先占据,然后是多年生草类和灌木生长;待水分和养分条件改善后,才能形成以乔木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所以,顺应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在河西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以草为主的生态治理措施是最科学可行的。“寸草遮丈风,流沙走不动”,实施草业生态保护工程也是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生态保护建设措施,是解决河西“沙进人退”的生存危机的战略决择。 2.3具有草业生态治理的良好基础和管理经验 甘肃人民在几十年的防沙治沙过程中探索总结出了草灌结合固沙、草方格压沙、挡风墙阻隔、禁牧封育修复、专群结合治沙等成功经验和治理模式,为河西走廊建植生态保护草带,构筑绿色长城提供了实践依据。各级科研、教学和技术推广部门也围绕草业生态建设,从技术研发、技术集成、组织管理等方面探索总结出了一系列经验模式,建立了不同规模的技术示范区。如民勤县将政策、管理、工程、生产等沙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统筹考虑,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治沙和产业置换兼顾的目标,效果很好。主要做法如下:一是鼓励群众开展治沙,投入资金建立激励机制,使群众在治沙的同时有一定的劳务收入;二是从水资源利用这个生态矛盾的焦点入手,通过种草调整产业结构,压缩生产用水;三是发展后续产业,实现生产方式转变,保证了农牧民增收的可持续产业配套;四是在后续管理中引入利益驱动机制,明确沙地“谁治理、谁承包、谁管理、谁使用”的原则,使治沙既有责任也有收入,并通过发证保障权益;五是就地取材和工程措施相结合,采用多种材料和技术措施治理沙地,探索出了秸秆、生态垫、生态袋、尼龙袋、尼龙网、挡风墙等压沙技术。根据全国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与2004年相比,2009年民勤县沙化土地总面积减少4294hm2,年均减少859hm2,年均减少0.07%[20],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总体呈减弱趋势,绿洲沙化状况开始改善。 3实施草业生态工程,提升河西走廊生态安全水平 针对河西地区面临的生态和发展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河西走廊绿洲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生态优先,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坚持政府主导,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坚持以保护为主,对重点地区进行综合治理;坚持统筹规划,以国家投入为主体,建立多元投资机制的原则。在国家支持下,实施以风沙沿线防风固沙生态保护草带、绿洲草畜转化生态产业带和沿山农牧互补生态恢复置换带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草业生态工程,建起一条横跨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和河西五市,绵延整个河西地区的“绿色长城”,提升河西走廊的生态安全水平,促进河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1以保护现有草地植被为重点,构建风沙沿线生态保护草带 该区域包括河西走廊绿洲北部风沙沿线一带,涉及古浪县、凉州区、民勤县、金川区、临泽县、金塔县、瓜州县、敦煌市共8个县(市、区)。该区域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沙漠广布,处于风沙最前沿,植被覆盖度低,且以旱生、超旱生及耐盐植物为主。由于干旱少雨,加之滥垦、滥牧、滥樵,导致荒漠植被衰退,草原防风固沙的能力减弱,固定沙丘“活化”,沙尘暴频发,荒漠化程度正在由中、轻度向重度和极重度方向发展。 该区域以防风固沙、保护现有草地植被为目的,生态建设和生产性建设并举,由政府牵头,相关业务部门参与,以农户和企业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在风沙沿线风沙流动地段(如风沙源、风沙口、绿洲边缘的流动沙地等)通过建植固沙沙障和生态保护草带(草灌结合),实施围栏封育和沙化草原综合治理,逐步恢复草原植被,阻挡沙化向走廊南部绿洲地区扩展。并通过建立和完善中、长期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发展草畜后续产业,确保生态保护区农牧民增收。 3.2以调整种植业结构为重点,构建绿洲草畜转化生态产业带 该区域包括风沙沿线向绿洲过渡带及绿洲内草畜业发展较好的地带,涉及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天祝县,永昌县、金川区,高台县、临泽县、甘州区、山丹县、民乐县、肃南县,肃州区、金塔县、玉门市、瓜州县、嘉峪关市和敦煌市共18个县(市、区)。该区域地势平坦,光热同期,土地肥沃,灌溉条件好,是河西农业的精华耕作区和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大省建设的重点规划区。但由于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农业用水严重侵占生态用水,沙漠不断侵蚀,绿洲不断萎缩,水资源危机威胁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 该区域以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目标,引导农户和企业利用低产田、关井压田地和弃耕地建植多年生栽培草地,使种植业由玉米(Zeamays)、小麦(Triticumaestivum)和棉花(Gossypiumspp.)等高耗水农业向粮、草、经多元结构转变;发展牛羊舍饲养殖和草畜产品加工业,加大秸秆饲料化利用力度,通过草畜转化,发展循环经济,培育草畜生态工程后续产业。 3.3以实施草畜平衡为重点,构建沿山农牧互补生态置换带 该区域包括祁连山北麓农牧交错地带,涉及凉州区、古浪县,永昌县,高台县、临泽县、甘州区、山丹县、民乐县,金塔县、玉门市、瓜州县和敦煌市共12个县(市、区)。该区域是典型农牧交错带,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农业结构简单,雨养农业特征明显,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草原超载过牧,饲草料供应不足而农区秸秆资源又未得到合理利用,区域内草畜不平衡,草原退化严重。#p#分页标题#e# 该区域以实施严格的草畜平衡制度和农牧互补战略为出发点,对牧区超载退化草原采取禁、休牧封育及综合治理,推行划区轮牧+舍饲的生产方式及异地育肥生产,将牧区超载分流和繁育生产的架子牛羊运送到农区进行舍饲育肥,有效分流草原载畜压力;同时利用农区弃耕地、坡耕地相对丰富的优势,建植栽培饲草基地,引草入田,进行草田轮作,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秸秆资源,并在有条件的区域开展草产品加工及贮存,重点解决牧区饲草料年度不平衡、季节不平衡、区域不平衡和营养不平衡的突出矛盾。

荒漠化治理措施篇5

吉木萨尔县位于天山北麓东端,准噶尔盆地东南缘,西距首府乌鲁木齐市160公里。辖5乡4镇,总人口13.2万人,少数民族占29%。总面积8848平方公里,县境北部是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一部分,约4713.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8%。林业用地面积383.2万亩,有可利用水资源储量4.5亿立方米。主要沙漠植被有梭梭、红柳、沙拐枣、碱蒿等,是沙区防风阻沙的重要天然屏障。

历届吉木萨尔县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建设工作,特别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契机,以林业生态工程为依托,以建设 “九纵三横”林业和产业体系为目标,构筑荒漠、绿洲(农田)、丘陵山区三道生态屏障,取得了初步成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生态治理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成效

新世纪以来,吉木萨尔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林业方针政策,依据“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大干林业,干大林业”工作方针,按照“突出一个中心,抓好九个乡镇,实施三横九纵”的林业发展思路,不断推进以防沙治沙荒漠治理为主的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全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林业产业体系和内涵丰富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依靠“科技兴林、依法治林、人才强林”,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一是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增长迅速。三年来,吉木萨尔县以林业项目为依托,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公益林营造项目、荒漠林管护项目、荒漠林鼠害防治等项目,累计完成造林面积60.8万亩,比三年前的21.9万亩新增38.9万亩。其中:“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9.6万亩,退耕还林工程24.3万亩(包括退耕地4.8万亩,荒山荒坡造林19.5万亩),新增防护林项目6万亩,其它造林5.9万亩,飞播造林15万亩;封育20万亩,人工接种大芸9万亩,重点公益林管护72万亩,育苗1.6万亩。义务植树工作深入开展,累计义务植树360万株。经过不懈努力,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0.6%,县城绿地率达30.6%,绿化覆盖率达36.3%以上。局部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逐步构筑起相对稳定的绿洲生态安全体系,保持水土、抵御风沙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提高。

二是全面禁牧有效阻止沙化面积扩大。前些年,由于吉木萨尔地处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边缘,大部分地区土地干旱、风沙大,再加上缺乏水源,沙化治理不容乐观,林业建设举步维艰。特别是面临土地沙化严重,沙漠植被遭破坏,导致沙漠化南移,威胁到沙漠边缘的三台、庆阳湖乡、老台乡、北庭镇的农牧业生产,尤其是老台乡阿克其、庆阳湖的西地等村已受到沙漠的吞侵威胁,个别地区刮风就起土、大风见沙尘,制约了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影响到了农牧民的收入。吉木萨尔县增加投入力度,加快封育保护和人工林造林栽植梭梭辅助植被恢复的步伐,采取自然恢复、轮封、封沙禁牧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植被覆盖度。全县牧民2199户,已定居1359户。其中北部沙漠牧民冬窝子127户,实行全面封沙禁牧政策后,相继落实护林员管护、牧民搬迁等配套措施,经过几年努力,北部沙漠冬窝子牧民全部定居,实现全面禁牧,保护了沙漠植被使部分流动沙丘逐步演变为半流动沙丘,有效阻止了沙化面积扩大。

(二)林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吉木萨尔县结合实际加快特色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立足沙区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重点扶持发展五大产业,加快以黑加仑、大果沙棘、海棠果、杏等为主的特色林果基地建设规模,积极推行林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基地建设综合水平。目前全县林果种植面积8万亩,挂果面积1.6万亩,林果总产量达1.17万吨,产值3930万元。积极发展沙生产业,利用现有荒漠资源和县博林公司人工接种肉苁蓉的技术专利,人工接种肉苁蓉9万亩,其中产生经济效益的有9千亩,有2家本地企业开发肉苁蓉酒等产品,成为沙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促进沙生产业逐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山区大有乡张弓圆鲜食杏远近闻名,个大、色鲜、味浓(酸甜度)每个卖到1元钱,仅此一项他家就收入3000?5000元;泉子街镇的石河子村多年栽植陆地草莓,或苹果间种草莓增加农民收入;还有楼庄子村村民孙金山承包荒山栽种杨树、海棠800多亩,年收入5000多元;山区大有乡下菜园子村村民王吉生、下黑湾村村民岳明等都承包荒山、荒坡800多亩,种植苹果、杨树等,成为典型的林业专业示范户,他们种树改造荒山、荒坡,使昔日的荒山、荒坡变成绿山绿坡,改变了山区面貌。山区农民在结合山区特点间种草莓、蔬菜、高淀土豆,在绿化改造的林间放养土鸡,借助林业发展家庭养殖业从而达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一举多得”,为山区农牧民快速致富创造了一条新路子。

(三)生态保护意识明显提高

生态好转、产业发展,农牧民在生态建设中得到好处,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随意采挖野生植物等行为基本杜绝,护绿爱绿和参与防沙治沙成为大家自觉行动,生态意识明显提高。

主要作法和经验

(一)领导重视,全民参与

吉木萨尔县委、县政府把防沙治沙工作列入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和议事日程,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防沙治沙作为改善全县生存环境,实现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紧紧围绕“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从实际出发,本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的原则,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政府推动和群众治沙相结合,国家扶持和群众自筹相结合,大力开展治沙造林,全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生产条件,坚持治理与保护并重,封、造、管、护并举,使治沙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全民参与在卡拉麦里沙漠腹地展开了人工种植修复植被的工程。在每年的春季和深秋第一场雪后,乡镇农牧民开着拖拉机组织到160公里外的沙漠栽种红柳、梭梭苗木;大家自带干粮和开水,吃在劳动场地、干在沙漠腹地。三年累积在沙漠腹地栽种红柳、梭梭等耐寒、耐风沙植物28万亩,成活率在60?70%以上,有效地修复了沙漠植被,为沙漠增添绿色。

(二)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综合治理

为有效提高防沙治沙综合治理成效,结合大力保护林草植被,乔灌草合理配置,小流域治理等综合措施,尽快遏制沙化土地的扩展,缓解沙尘暴危害,改善区域生态坏境。吉木萨尔县在布局上以“县城为中心,实施三横九纵”为主线,加快构建吉木萨尔县林业生态防护体系。在南部山区以封山育林为主,注重小流域治理,有效改善水土流失;在绿洲内部以县城绿化、农田、道路、居民点等绿化为主,营造绿洲内部防护体系;在绿洲西北部的戈壁荒漠区,营建以防风固沙为主的防护林带;在北部荒漠前沿,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模式,通过人工栽种梭梭等沙生植被,加快植被恢复力度,全县先后6次深入沙漠腹地,利用雨水降临、土壤墒情好的时候,逐步完成治沙造林28万亩,当年成活率达到30%以上,并通过逐年补植,目前成活率已达60%以上。从2008年起,吉木萨尔县在沙漠前沿实施北部沙漠锁边工程,营造西起老台乡西地村以北、东到二工乡以北长60公里、宽500米的防风固沙基干林,成为全县治沙的亮点,使区域风沙危害得到有效治理,沙区生态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三)封沙禁牧,生态移民

为有效保护防沙治沙成果,吉木萨尔县增加财政投入力度,封沙禁牧加快封育保护和人工林造林栽植梭梭辅助植被恢复的步伐,采取自然恢复、轮封、封沙禁牧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植被覆盖度。全县牧民2199户,已定居1359户。其中北部沙漠牧民冬窝子127户,实行全面封沙禁牧政策后,相继落实护林员管护、牧民搬迁等配套措施,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北部沙漠冬窝子牧民全部定居,实现全面禁牧,使部分流动沙丘逐步演变为半流动沙丘,有效阻止了沙化面积扩大。牧民赛力克深有体会的说:“我们以前住在距离乡镇很远的沙漠边缘,生活情况很不方便,水、电都没有。养的牛品种也不好,牛奶也卖不出去,到沙漠放牧风沙也很大,也破坏了植被和生态坏境。听说政府有多种优惠政策,让牧民定居,我了解了之后觉得是好事,我们一家搬上来定居了。”定居后的赛力克选择了好的牛羊品种,通过几年的发展牛羊已达到125头,牛奶也能卖出去了,收入也增加了,全家的日子过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天天的变好了。优惠政策调动了牧民搬迁定居的积极性,仅老台乡阿克托别村就搬迁定居牧民230户。定居在吉木萨尔县城西部石场沟的牧民结合哈萨克饮食传统,开设了牧民“商贸一条街”,发展风味特色饮食服务,依托乌奇公路走上了富裕之路,成为牧民定居的示范村。

(四)重视科技,示范推广

吉木萨尔县在绿化建设和防沙治沙工作中依靠科技,科学防治。特别是在树种选择、治理模式、技术配套上下功夫。在生产实践中成功积累总结了节水灌溉基干防护林模式、封沙育林育草模式、人工接种肉苁蓉沙产业模式、机械沙障治沙模式以及抗旱造林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良好效果。特别是2009年开始,县林业部门与气象局联合在北部沙漠设立人工降雨监测点,成功实施人工降雨技术措施,经人工降雨作业影响前后数据对比科学分析后得出结论,同一站点经过人工增雨作业影响的降水量比未影响的增加降水量35%,如果考虑自然降水的其它因素外人工增雨的作业效果为30%左右。此项技术为有效提高沙漠治理成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新技术支撑,增加了治沙的科技含量,提高了治沙综合防治水平。

(五)加强宣传,提高意识

吉木萨尔县建立了防沙治沙宣传工作长效机制,针对防沙治沙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大意义、法律法规、沙尘暴灾害预防常识、经验典型等内容,采取专题片、宣传车、标语、电视广播等宣传形式,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防沙治沙活动中。近五年制作防沙治沙专题片6部,出动宣传车40多次、张贴宣传标语300余条、电视广播在不同时段滚动播出宣传信息120余次。

存在问题

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尽管吉木萨尔县生态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林业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吉木萨尔县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因干旱缺水等因素,林木成活率不高,植被恢复难度大,人工治理成本高。现有的人工植被群落虽然在短期内对降低风速和消抵风动能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是,与天然植被群落相比,其物种组成单一,群落的稳定性低,其维持、繁衍和保持植物多样性的能力差,生态系统极为脆弱。

(二)生态保护和建设任务艰巨

近几年,吉木萨尔县绿洲及沙漠边缘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植被管护任务越来越重。据统计,该县有72万亩荒漠林列入国家重点公益林,纳入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还有217万亩荒漠植被亟需保护。

(三)林业产业发展处于较低水平

当前,林业产业体系建设还不完善,林业产业化发展还处在较低层面,科技含量不高,林果深加工及贮藏、保鲜、包装等后续产业发展滞后,林业经济在农村经济中比例偏低。另外,林区道路、水电和乡镇林业站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滞后,制约了林业产业发展。

(四)定居牧民生活需要改善

吉木萨尔县虽然通过实施禁牧和生态移民的形式使流动牧民实现了定居,但如何使他们“迁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仍然是一个需要长期解决的问题。如果稍有不慎,一部分牧民就可能重新进入封进行放牧,过上原来的生活,对生态保护极为不利。

几点建议

(一)加大生态治理投入力度

受自然环境的制约,新疆地区造林成本高,管护难度大。以吉木萨尔县网格沙障无灌溉造林模式测算,每亩投入成本需1000元;特色经济林种植需配套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营造成本每亩2000元。建议国家在资金和任务给予倾斜,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投资标准,用于防沙治沙、农田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后续管理和产业发展。

(二)将现有荒漠植被全部纳入生态补偿范围

沙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往往是荒漠植被盖度越低,生态功能越强,且表现为破坏容易、恢复难。因此,不论荒漠植被盖度大小,建议将全部荒漠植被纳入生态补偿范围,予以全面保护。同时,建议国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最大限度地解决搬迁农牧民的后顾之忧,确保生态不再破坏。

(三)积极引导林沙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

吉木萨尔县在林沙产业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肉苁蓉、锁阳等沙漠产业虽处于建设初期,但前景极为广阔。建议国家在资金补助,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方面给予支持,积极引导产业发展。

(四)加强林业科技支撑力度

荒漠化治理措施篇6

一、土地沙化是人类面临的

严峻挑战

土地荒漠化被喻为“地球癌症”。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近3600万平方公里。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仍呈扩展态势。土地荒漠化引发了沙区群众流离失所、人们生活日益贫困、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

我国荒漠化面积达到26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5%,涉及西北大部、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的18个省区市,有4亿人口常年受到风沙危害。每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频发,给农林牧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群众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今年3月19日和4月24日,我国北方又发生了两次特大沙尘暴,影响范围甚广,经济损失惨重,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事实表明,荒漠化不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严重制约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的进程。加强荒漠化防治是当前我国重要而紧迫的一项战略任务。

二、我国防沙治沙成绩斐然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相继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一大批重点治理工程,颁布实施了防沙治沙法,出台了关于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实施了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组建了防沙治沙科研梯队,形成了宏观监测、敏感地区监测和定位监测三位一体的监测体系。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年均治理沙化土地100多万公顷,重点治理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风沙危害逐步减轻。

一是沙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总体上看,我国沙尘天气呈逐渐递减趋势,危害强度逐步下降。如陕西省榆林市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的转变,年均扬沙天气由66天减少至24天。内蒙古赤峰市过去风沙弥漫,如今树木茂密,环境优美,成为风沙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整个京津风沙源治理区呈现出林草植被增加,碧水蓝天增多,沙化面积减少,沙尘天气强度减弱的可喜局面。

二是沙区产业发展明显加快。各地坚持治沙与治穷相结合,充分利用沙区资源,积极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内蒙古自治区大力发展沙生灌木林造纸、生物质能源、生物制药等生物产业。甘肃河西走廊坚持发展日光温室、葡萄、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新疆和田的肉苁蓉,宁夏和青海的沙棘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沙区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并逆向拉动了防沙治沙步伐。

三是防沙治沙综合效益逐步显现。荒漠化防治不仅完成了艰巨的防沙治沙任务,还通过种植防护林积累了大量木材,并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增加了粮食产量。同时,改变了村容村貌,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了沙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据统计,我国“三北”风沙区林木蓄积量已达10亿立方米,粮食单产增幅达10~15%。

四是国际履约地位明显提高。我国充分利用荒漠化防治国际公约平台,积极宣传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采取的对策措施和取得的明显成效,与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增进了友谊和互信,扩大了影响,提高了履约水平。联合国第十七届可持续发展大会指出,“中国防治荒漠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三、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

重大意义

沙患是中华民族一大心腹之患。土地沙化不仅威胁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而且制约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防沙治沙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加强防沙治沙工作,势在必行。

加强防沙治沙工作是构筑祖国北方绿色生态屏障的主要任务。近年来,总书记在内蒙古、宁夏、陕西等地视察工作时指出,要大力加强防沙治沙工作,努力实现从“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的转变,努力建设祖国北方绿色生态屏障。总理也多次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不懈地将防沙治沙事业向前推进。我国北方地区沙化严重,生态脆弱,生态区位重要,关系着我国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只有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构建以防沙治沙为主的北方绿色生态屏障,才能切实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加强防沙治沙工作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所在。建设生态文明是十七大确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没有沙区生态的改善,就难以实现全国生态的改善。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我国沙区生态非常脆弱,生态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难点和主战场都在沙区。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切实改善沙区生态状况,已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加强防沙治沙工作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生态建设、资源保护、产业结构调整等多个方面。我国沙区经济增长一度依靠“三高一低”产业,往往造成水资源枯竭,森林植被破坏,土地沙化加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十分繁重。只有加强防沙治沙工作,加大资源保护力度,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才能实现沙区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推动沙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加强防沙治沙工作是提高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表明,荒漠化过程是碳源过程,防治荒漠化是碳汇过程,在导致气候变化的十大因子中,荒漠化排在第六位。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进一步确立了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地位。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郑重承诺:“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我国共有近53万平方公里可治理沙化土地,增加森林资源的潜力很大。加快沙区造林绿化步伐,可以提高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确保如期实现2020年森林资源增长目标。

四、采取有效措施,

努力推进防沙治沙工作

防沙治沙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必须坚持依法治沙、科技治沙、综合治沙的总体方针,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圆满完成各项防沙治沙任务,努力开创防沙治沙新局面。

一是强化植被保护。在沙区严格推行禁止滥樵采、禁止滥放牧、禁止滥开垦的“三禁”制度,加大林草植被保护力度。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依法推进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促进荒漠植被自然修复。

二是推进工程治理。深入推进防沙治沙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工程布局,加大沙尘源区治理力度。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适地适树,乔灌草相结合,大力开展林草植被建设,努力增加沙区植被覆盖度。

三是优化政策机制。遵循物质利益驱动原则,坚持增绿与增收、治沙与治穷相结合,优化扶持政策,活化工作机制,调动广大群众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认真贯彻国务院治沙决定,完善政策,细化措施,将各项优惠扶持政策真正落实到位。

四是严格落实责任。认真落实防沙治沙工作政府负责制,推动防沙治沙单位治理责任制。认真实施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并根据考核结果严格奖惩。加强部门协作,落实职能责任,共同做好防沙治沙工作。

五是搞好预警监测。加强监测基础设施建设,改进监测技术和方法,建立完善荒漠化和沙化监测预警体系,对荒漠化和沙化动态变化进行适时跟踪监测,为防沙治沙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加强重大沙尘暴监测,逐步提高灾害监测预警水平,切实将沙尘暴危害减轻到最低程度。

荒漠化治理措施篇7

关键词 石漠化;植被治理;成因;对策;湖北宜昌;夷陵区

中图分类号 X1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231-02

石漠化是我国三大生态问题之一,更是西南喀斯特地区首要的生态问题。宜昌市夷陵区是三峡坝(库)区所在地,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夷陵区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治理试点县,投入专项资金在分乡、黄花、务渡河、小溪塔等乡镇开展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通过多年的实践,喀斯特地区植被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而为全面实施石漠化治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继续探索该地区石漠化的成因及治理对策,对地方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 石漠化现状及成因

1.1 石漠化分布状况

宜昌市夷陵区国土总面积331 706.6 hm2,喀斯特土地面积122 233.4 hm2,占比36.85%。喀斯特土地分布于全区的12个乡镇(街办)和樟村坪林场。其中,石漠化土地面积31 824.2 hm2,占该区喀斯特土地的26.04%;潜在石漠化土地70 160.9 hm2,占57.40%;非石漠化喀斯特土地20 248.3 hm2,占16.57%。从石漠化程度看,轻度石漠化土地22 008.7 hm2,占69.16%;中度石漠化土地9 483.5 hm2,占29.80%;重度石漠化土地251.0 hm2,占0.79%;极重度石漠化土地81.0 hm2,占0.25%。若不采取措施进行及时有效治理,土地石漠化问题将严重影响夷陵区可持续发展。

1.2 石漠化的主要原因

1.2.1 人为因素。导致石漠化及其程度变化的人为因素主要是毁林开垦和过度樵采等[1]。毁林开荒现象频繁发生,直接导致土地承载能力降低、林地植被覆盖率减少、自然灾害抵抗能力减弱、水土流失频发,最终导致开荒地区土壤岩石石漠化;部分地区农民以“剃光头”的方式对森林进行过度樵采,直接导致喀斯特地区的植被遭受破坏,石漠化程度加剧。

1.2.2 自然因素。导致土地石漠化及其程度发生变化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地表土层流失、植被覆盖率低、地形条件不良等。在山体的斜坡地带残破碎石覆盖,土壤结构疏松,土层较薄,透水性强,是石漠化多发区域;植被可以有效减缓地表径流速度与流量,弱化雨水对地表的冲刷作用,植被密度低、坡度陡,降雨时坡面上水流速度加快,对坡面的侵蚀和冲刷作用变强,水土流失严重;随着斜坡长度的增加,雨水的侵蚀和冲刷作用更强,进而导致石漠化及其程度变化[2]。

1.2.3 工程治理因素。林业生态植被治理是影响石漠化的重要因素。由于封山育林、人工造林使植被增加,石漠化程度变轻或改变为潜在石漠化土地、甚至非石漠化土地。夷陵区由于工程治理引起石漠化状况和程度变化的面积为1 229.2 hm2,其中封山管护占32.1%、封山育林占27.3%、人工造林占16.6%、其他占24.0%。

2 石漠化治理概况及成效

2.1 石漠化植被治理概况

夷陵区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范围涉及清江坪、杨家河、新坪、张家口、白洋坪、童家冲、姜家畈、廖家林、普溪河、大中坝、中洲山等11条小流域。2012年以来,石漠化林业植被治理面积6 235.76 hm2,其中封山育林和管护面积5 844.61 hm2、人工造林等措施治理面积391.15 hm2;建设大型碑牌36块、小型宣传碑牌73块、围栏5 139 m;落实封山育林管护员41人。

2.2 石漠化治理成效

2.2.1 石漠化程度明显减轻。从表1可以看出,2016年石漠化总面积较2011年减少3 342.2 hm2,其中轻度石漠化土地减少381.4 hm2、中度石漠化土地减少2 641.3 hm2、重度石漠化土地减少302.4 hm2、极重度石漠化减少17.1 hm2;减幅依次为9.50%、1.70%、21.78%、54.64%、17.43%。通过植被治理,石漠化总面积减少,且石漠化程度明显减轻,尤其是重度石漠化面积减少的比例很大。

2.2.2 生态环境大为改善。通过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一是宜林荒山荒地的林草植被覆盖率显著增加,长期超负荷运行的自然生态系统得到休养生息,同时生物多样性增加对农业生产具有不可替代的屏障作用。二是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有效控制,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减少。三是坡耕地得到有效治理,新增基本农田954.4 hm2,小流域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极大地促进了项目治理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2.3 经济效益逐步提升。石漠化综合治理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一批特色农林产品及产业带,药材、茶叶等种植加工业与核桃干果业等后续替代产业大力发展,促进了全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了全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每年可增加农民直接经济收入5 240万元,成为农民兴林致富、家庭增收的重要来源。

3 石漠化植被治理对策

3.1 实施植被治理,加强封山管护

宜昌市夷陵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光丰沛,可为各类森林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因此,应综合采取自然和人工恢复措施,选择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的品种进行植被治理,乔灌草有机结合,构建合理的群落结构;同时,实施封山育林,加强森林管护,提高林分质量,提高石漠化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可有效拦截降雨和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有效防止土地石漠化[3]。

3.2 禁止陡坡耕作,实施退耕还林

夷陵区喀斯特土地25°以上坡耕地约8 700 hm2,对其进行耕作必将导致水土流失、基岩。因此,需有计划地实施退耕还林,调整种植结构,恢复和发展森林植被[4],有效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和防止土地石漠化。

3.3 严格执法,保护森林资源

乱砍滥伐、乱收滥购、毁林开垦等违法行为会加剧土地石漠化。严格执法、严厉处罚是防治土地石漠化的必要手段。应定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植被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3.4 加强能源工程建设,减少森林资源消耗

加强能源工程建设、保护森林资源是防治土地石漠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后,全区实现了商品材“零消耗”,但烧材成为森林资源的主要消耗。全区现有茶叶面积1.3万hm2,每年制茶要消耗活立木蓄积量4万m3。制茶中柴改煤、电、气等措施已成为减少森林资源消耗的当务之急。

3.5 加大监测预防力度,推广先进治理科技

因为石漠化一旦发生,其生态状况改善和植被恢复非常困难,所以石漠化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做好石漠化的预防。应针对土地石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建立石漠化监测和预警体系,以监测指标为基础制定相应的石漠化预防措施。

通过监测普查制定科学的防治规划,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把石漠化防治工作列入重要日程,着手开展防治工作,作为又一重大生态工程开展实施。同时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使监测人员熟练掌握先进的石漠化监测技术。重视石漠化治理中科技推广力度,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理成效[5]。一方面建立跟踪监测档案和科学的管理体系,实行现代化科学化管理;另一方面运用科技知识,做好森林植被科学管护,促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4 参考文献

[1] 刘艳,蔡德所.广西西部地区石漠化现状及治理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12(3):43-44.

[2] 罗林.毕节地区石漠化成因及预防途径[J].中国水土保持,2006(6):15-17.

[3] 周峰,白克军.汉源县石漠化治理植被恢复现状及对策[J].南方农业,2015,9(3):167-171.

[4] 张军以,戴明宏,王腊春,等.生态功能优先背景下的西南岩溶区石漠化治理问题[J].中国岩溶,2014(4):464-472.

荒漠化治理措施篇8

【摘要】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最终目标是重建良好的地区生态系统,恢复土地生产力,实现水土资源及矿产Y源的可持续利用,最终实现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本文认为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可以重点考虑工程防治措施,建立以阻沙栅栏、平铺草方格、平铺砾石方格沙障为主的阻固结合机械防沙体系。采用滴灌、渗灌等先进灌溉技术,试用咸水灌溉,寻求和培育既耐干旱又耐盐的植物,在生产生活区及道路两侧建立绿色屏障。加强生物防治措施,保护现有植被,加强林草建设。要把植被保护放在突出位置,杜绝各种破坏林草植被的行为。同时注重封育措施保护植被。

【关键词】西北地区 荒漠化 防治对策

一、工程防治措施

许多原因都可以造成了沙丘较多,特别是该地区的工矿附近和道路周围,这些沙丘一般面积较大,流动性较强,固定此类沙丘防止掩埋矿床的措施是利用沙障对其进行固定。对于急需处理沙丘的地区,需要采用死沙柳方格类沙障,对于受沙丘侵蚀不太严重且交通次要的地段,应该采用死沙篙方格和死沙篙行列式沙障的其中一种。对于远距离上风地带的沙丘处理的方式为活沙柳固沙。沙障的设立不仅可以防止沙丘扩散,还可以减轻矿区粉尘对周围空气的污染。下列两种方法是针对沙丘问题而设立的工程措施:

(1)在沙丘患区设立栅栏,起阻沙作用。在患区铺设草方格和砾石方格,起固沙作用,这样就形成了阻固结合的治理系统。

(2)改进灌溉技术,引进滴灌,渗灌和盐水灌溉等灌溉方式,积极培育耐旱,耐碱作物。在种植区和生活区附近建设以植物为主的绿色屏障。同时要注意修建高立型栅栏,可有效防止风沙。地面升温快,植物初始时不易存活,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用适当遮挡和有效灌溉两种方式。要注意用于防沙绿化的植物种类的选择,一般是怪柳,沙枣树,白榆等乔木和以盐生草为代表的草本植物。

二、生物防治措施

应该做到保护植被和提高植被覆盖率两者同时进行。同时要以保护现有绿化为主,严厉打击一切破坏植被的行为。

(1)营造防护林带

绿洲附近以及绿洲之中的植被类型选择标准应该是放风固沙效果好,生长周期短和市场价值高。将符合上述条件的树种以片,块或者带的形态种植,这样可形成防沙效果较好的生态林。最大限度的实现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收益。①绿洲周围设立带状防护林。西北地区有一种引水的灌溉方式,而针对绿洲附近的沙丘问题一般会设立带状,片状混合防护林,与之辅助的防护措施就是在绿洲周围的干涸地区种植稀疏的植被。在防护林周围的洼地就需要种植片状防护林,灌溉水源来自少量灌溉水和地下水。以上种植措施可以有效将沙丘自四周封锁,降低沙丘蔓延速度。该方法可以适用于查查香卡农场和杂海农场的防护林建造。还有一种沙丘类型分布在西北沙漠周围,沙漠附近的绿洲旁有土地和半流动沙丘,针对这类沙丘的存在一般会种植乔木和灌木两种植被。灌木应种植在靠近沙漠的位置,可以削弱风沙,适合这类植被种植类型的地区有有格尔木东、西农场、大格勒农场和诺木洪农场。一些绿洲位置处在戈壁和风蚀地前侧,且附近多沙石,沙丘类型主要是风沙结合,这类绿洲附近建造防护林的一般准则为“林渠结合,树种混合多带优势”。适合这类方法的地区是巴隆乡。②在西北绿洲内建造防护林带。在沙漠边缘建造完善的防护林体系以后,不能忽略绿洲内部放风固沙的重要性。必须令绿洲内外防护共同作用,紧密配合,才能将防护林防风固沙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荒漠周围的绿洲地区的植被形式一般是窄林状,在种植植被的同时不可忽略土地的恢复能力,要坚持树种混合,树状混合的植被原则,有效的提高植草覆盖率。

(2)营造水土保持林

水土流失是西北地区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个问题的出现,应该建立水土保持林以恢复土壤肥力。水土保持林的种植方案要根据不同地形特征决定。比如,盐湖目前出现了湖面泥沙堆积的状况,适当采取的解决方法有:

A、盐湖附近的坡地上一般分布有水平沟或者是鱼鳞坑,以等高线为标准在沟和坑内种植植被,其发挥的作用是截流和灌溉养化植被。

B、由于洪水肆虐而造成泥沙堆积旷床的情况,建造防洪淤状植被最为合适。矿床周围适宜设置林带的区域范围是 1-2km,每条林带的宽度应控制在30-40m 范围内。林带之间的距离以50m 最宜,林带采用封育方式,植被选择为乔灌木混合,其中灌木数量居多。

(3)植被恢复与重建工程

实现植被的恢复重建可采取一下两种措施:一是以地适树;二是以树适地或改树适地。植被的选择应该符合以下要求:①生存能力佳;②防风优势明显;③根部粗壮,生长周期短;④容易种植,易存活。植被恢复重建措施的目的一个是防止风沙蔓延和土地沙化;还可以防风阻沙,防止植被和作物受风沙侵蚀。该方法常有建防护林和护田林为辅助,尤其可应用于是在沙漠和河湖附近进行作物种植的情况。在种植和防护过程中,要注意对作物边缘的防护隔离。

三、封育措施保护植被

在我国西北的干旱半干旱的一些地区,植被受到风沙侵害,且土地本身具有种植条件,这种情况下应该采取建造栅栏进行植被保护。还要建立防护站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用栅栏围住破坏严重的土地,以便其可自然恢复肥力,再次实现植被天然覆盖。工矿区的现状比较适合实行封育措施,其生态问题是由于不合理的建设和破坏自然植被造成,封育措施有利于解决该地风蚀,水蚀的难题。除了实行封育措施,加以植被保护和人工造林相结合,使得该地植被覆盖率大大提高,而且还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松尧,王刚,杨生茂.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与生态恢复若干问题的探讨[J]. 水土保持通报,2004,05:105-108.

[2]张民侠. 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J]. 河北农业科学,2009,01:52-56.

上一篇:荒漠化治理技术范文 下一篇:新闻策划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