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字经济的看法范文

时间:2024-01-18 17:41:38

对数字经济的看法

对数字经济的看法篇1

关键词:四维金融投资技术;宏观经济规律;外汇;期货;股票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6-0103-05

在当今世界经济研究领域,各种经济理论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经济理论研究工作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然而,在这表面繁荣景象的掩盖下,经济学家的研究工作实际上早已进入了一个徘徊不前,无法突破的研究怪圈:忽视对宏观经济走势的研究,过分重视和追求经济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比如,当我们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去检验经济学家的理论是否有效时,我们发现经济学家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法则,无论是多么富有创见,多么令人耳目一新,但最终还是经不起实践的检验,无法把握经济的变化规律。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经济危机开始,至2008年的184年间里,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历过21次经济危机。期间,没有一位经济学家能做到提前把握世界主要国家的宏观经济趋势何时将出现拐点,经济危机将何时发生。经济学家所做的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经济危机发生,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创,而经济学家至今却拿不出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来避免和防止经济危机的发生。

经济学家认为,经济理论研究包括纯理论研究和现实经济问题研究。前者是对经济理论的改进和完善,后者是对经济实际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对有关经济现象做出理论上的解释,并创立出新的理论。其实,在我们看来,正是经济理论研究上的主次混淆、舍本逐末是导致今天经济理论研究工作进入一个怪圈的真正原因。经济理论研究应该包括主次两个方面:主要方面是研究如何依据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经济现象和数据把握宏观经济走势。次要方面是对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经济现象做出理论上的解释并发展新理论。这种理论上的解释必须既要顺应宏观经济趋势,同时又能起到对经济发展的微观调整的作用。如同一个良医,既要有诊病的技术,又要有治病的药方一样,经济学家既要有把握宏观经济变化趋势的能力,又要有把握这种趋势必须具备的理论和方法,两者不可偏废其一。在经济研究领域,宏观经济走势的研究必须占据主导地位,经济理论的研究应服务于宏观经济走势的研究。

宏观经济走势是什么?宏观经济走势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那些尚未发生的、仍处在“无”的状态下的变化趋势。也就是说,宏观经济运行趋势是无形的,看不到摸不着的,所以一直以来经济学家无法在这一领域取得技术上的突破,甚至包括那些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内的经济学家都坚持认为,未来的经济运行趋势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这些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的因素是造成经济学家无法把握宏观经济规律的根本原因。因此,经济学家的通常做法是根据现行的经济理论和个人的经验,去预测未来经济变化趋势。预测是事先推测或猜测,只能达到50%左右的准确率。尽管如此,在报端、学术刊物以及经济理论研讨会上我们经常会看到经济学家针对同一个经济问题发表观点相左的预测文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与猜谜语毫无二致。比如,自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以来,关于经济理论、经济现象的分析日渐活跃,从宏观经济到产业经济,各路经济专家纷纷上阵,发表他们的经济预测文章。这方面有两个实际的例证。一是对后奥运经济的预测,在北京奥运会召开之前,就有专家到处发表言论,预测奥运会后中国经济将持续较快增长。二是对中国房地产业走势的预测,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早在2007年就有人以专家学者的身份,用的方式坚称房价将会呈上涨趋势。他们的错误预测往往是误导了公众,对政府决策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无独有偶,自19世纪初至今的200多年间里,西方经济学家、金融学家、金融投资者为了获取高额的投资收益,先后研究出不下百余种的图表和指标分析技术,简称技术分析。长期的投资实践表明,技术分析仅能达到一种类似于猜测的50%的准确率,无法把握外汇、期货、股票的未来变化规律,因而掌握指标分析技术的投资者往往赚少亏多,外汇、期货、股票市场成为吞噬资金的无底黑洞。令人痛惜的是,从部级的投资集团,到大名鼎鼎的金融投资机构,再到普通投资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仍然在沿用西方技术分析,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大舞台上,正不断地上演着一幕幕投资失败的悲剧。 例证一:2007年11月27日,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平安)宣布从二级市场直接购得富通集团约4.18%的股权,称为富通单一第一大股东,后增持至4.99%,前后共斥资超过238亿元人民币。到2008年11月份,富通的股价已下跌超过96%,导致中国平安238亿元人民币投资只剩下10亿元人民币。例证二:2008年10月21日,香港中信泰富有限公司(Citic Pacific Ltd.)称,因一位管理人员用判断澳元走势的衍生工具进行了不当操作,该公司面临着近20亿美元的损失。中信泰富是一家得到部分中国政府资金支持的香港上市公司。

从表面上看,经济规律似乎与外汇、期货、股票规律没有多大的关系,甚至有人认为两者毫不相干。但如果从这些规律的属性上进行一番深入研究,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经济规律还是外汇、期货、股票规律,其实都属于同一类规律。比如,经济学家要做的是如何把握未来的宏观经济运行规律,金融投资者要做的是如何把握外汇、期货、股票未来的变化规律,所以两者面临同样一个技术难题,即如何把握各自未来的变化规律。在规律的属性上,经济规律和外汇、期货、股票规律均属于未来的变化规律。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经济学家和金融投资家所做的就是要把握未来中的那些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作用和价值的无形规律,如经济、金融、以及外汇、期货、股票规律等。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经济学家和金融投资家尚未找到如何把握这类无形规律的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

从1991年我们的技术研究工作开始,至2006年四维金融投资技术研究取得成功,历时15年,我们不仅从理论上找到了世界经济学家无法把握宏观经济趋势和金融投资家无法把握外汇、期货、股票的未来变化规律的症结所在,而且找到了如何破解这种规律的方法。归纳为如下三点:

第一点,有形物质存在于三维空间。三维空间研究的是由一种有形物质形态向另一种有形物质形态的转化规律。把握三维空间中的有形物质变化规律的方法是分析、判断、推测、猜测等“有为”的技术方法。

第二点,无形物质存在于四维时空。四维时空是三维空间和时间的合称。四维时空研究的是无形物质与有形物质的相互转化规律。把握四维时空中的无形物质变化规律的方法是 “自然无为”的技术方法。

第三点,宏观经济规律和外汇、期货、股票规律都属于未来的变化规律。未来囊括了所有的无形物质。宏观经济规律和外汇、期货、股票规律属于四维时空中的无形物质与有形物质的相互转化规律,必须使用“自然无为”的技术方法,才能把握这种规律。

我们认为,经济学家无法把握宏观经济规律和金融投资者无法把握外汇、期货、股票的未来变化规律的症结就在于:错误地认为宏观经济规律和外汇、期货、股票规律属于三维空间中的有形物质规律,因而使用把握三维空间有形物质变化规律的分析、推测等有为方法,去把握存在于四维时空中的经济和外汇、期货、股票规律。

3.如何破译“有生无”数字式“210”中的“0”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还必须从“有生无”数字式“210”说起。“21”表示的是,阴阳两种形式的有形物质信息――空间数字和时间数字“2”,向空间周期数字与时间周期数字完全对应组合的“1”转化。此时的物质形态仍属于三维空间的有形物质。

(1)“10”表示的是空间周期数字与时间周期数字完全对应组合的“1”向无形物质的“0”转化。此时的物质形态已转化为无形物质。

(2)“0”是一种无形的物质,它存在于时间中。由于时间囊括了一切无形物质,我们要把握“0”这种无形物质的规律,就必须从“10”化生阶段中的时间周期数字入手。

破译“0”的方法包括如下两点:第一点,计算时间周期K线数字:就是从“1”包含的时间周期数字入手,计算空间周期数字范围内的时间周期K线数字。比如,美元指数从昨天的最低点81.000开始,到今日的最高点81.500,总计上升500点。据此,提取的空间周期数字应是500点,时间周期数字应是5分钟K线。计算时间周期K线数字的方法是,在空间周期数字500点的范围内,计算从最低点81.000到最高点81.500之间,共有多少根5分钟K线数字。若得出5分钟K线数字是12,12就是时间周期K线数字。第二点,时间周期K线数字是数字密码。在“10”化生阶段中,是“1”化生出了“0”。同样道理,“1”包含的空间周期数字和时间周期数字,化生出了“0”包含的时间周期K线数字。时间周期K线数字就是那些隐藏在经济和外汇、期货、股票规律中,并且对经济和外汇、期货、股票规律起着支配或决定性作用的数字密码。

(二)四维时空数字计算式的创立

宏观经济规律和外汇、期货、股票规律属于“有生无”的转化规律,所以要想破译这种规律,必须首先破译老子“有生无”数字式“210”的密码含义,创立一套完整的、可重复使用的、具有自然无为属性的四维时空数字计算式。

宏观经济规律和外汇、期货、股票规律属于四维时空中的自然无为的规律。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试图以有为的方法去把握的这种自然无为的规律的做法,注定要失败的。这就要求四维时空数字计算式,既不可以掺杂任何在三维空间科学研究中人们业已习惯的有为的技术方法,也不可以使用文字语言,因为文字语言是三维空间的产物,是人与人交流所必须使用的“有为”的技术手段,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切性的缺点,所以必须使用数字语言。数字是自然的产物,四维时空数字计算式唯有使用数字语言,才能以自然无为的方式,直观地、准确地把握宏观经济规律和外汇、期货、股票规律。

四维时空数字计算式为:宏观经济规律和外汇、期货、股票之“有生无”的转化规律=已经到达的空间周期数字+提取的空间周期数字+提取的时间周期数字+计算得出的时间周期K线数字。解释如下:

1.“已经到达的空间周期数字”,是经济和外汇、期货、股票在前一个阶段运行过程中已经到达的空间周期数字,它相当于“有生无”数字式“210”中的“2”。

2.“提取的空间周期数字+提取的时间周期数字”,不是一般的数字相加,而是从经济和外汇、期货、股票前一阶段的时空周期数字中提取的一对完全对应的空间周期数字和时间周期数字。它相当于“有生无”数字式“210”中的“1”。

3.“计算得出的时间周期K 线数字”,是在空间周期数字的范围内,计算时间周期K线得来的一组时间周期K线数字,它相当于“有生无”数字式“210”中的“0”。

为了简化四维时空数字计算式,我们不妨用N来表示“宏观经济和外汇、期货、股票‘有生无’的转化规律”,N=已经到达的空间周期数字+提取的空间周期数字+提取的时间周期数字+计算得出的时间周期K线数字。

四维时空数字计算式包括如下三个步骤:第一步,计算出经济和外汇、期货、股票“已经到达的空间周期数字”。第二步,根据经济和外汇、期货、股票在前一阶段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时空数字,首先“提取空间周期数字”,然后根据提取的空间周期数字,“提取时间周期数字”。第三步,根据已提取的时间周期数字“计算得出时间周期K线数字”。

最后,根据计算得出的时间周期K线数字,也即密码数字,可以确定并预知经济和外汇、期货、股票未来一个周期的运行趋势和升跌周期数字。

三、四维金融投资技术的应用概况

(一)四维金融投资技术的计算实例

1.2008年12月18日计算美元指数未来一个空间周期的运行趋势及空间周期数字。已知:美元指数从2008年11月21日最高点88.463,下跌至2008年12月18日的最低点77.688,共计下跌了一个10.775点。10.755点包含了一个10.000点的标准空间周期。

四维时空数字计算式的三个步骤:第一步,计算出美元指数从最高点88.463下跌10.000点空间周期所到达的周期数字,即88.463-10.000=78.463。第二步,空间周期数字是10.000点。根据已提取的空间周期数字10.000,提取的时间周期应为2周K线。第三步,根据时间周期2周K线,计算得出10.000空间周期范围内的2周K线数字是3。

兹列出四维时空数字计算式如下:

N=78.463+10.000+2WK+3

根据以上计算式的数字密码,得出计算结果是:其一,美元指数的下跌周期结束,开始进入一个上升空间周期。其二,美元指数未来将有一个10.000标准周期的上升空间。美元指数未来要到达的标准空间周期数字=最低点77.688+10.000=87.688点。

一般情况下,惯性因素造成的延伸数字的计算,要依据美元指数到达87.688时的市场人气旺弱的情况,另行计算。有时为了便于把握美元指数的最大上升空间数字,也可以提前计算美元指数的延伸数字=最低点87.688+(10×30%-50%)=90.688-92.688,即未来美元指数至少可以上升到90.688-92.688点。

2.2008年10月28日计算中国股票指数“中证流通”下一个空间周期的运行趋势及空间周期数字。

已知:“中证流通”从2008年1月15日的最高点5736.52,下跌至2008年10月28日的最低点1626.04,总计下跌了4110.48点。4110.48点包含了一个4000点的标准空间周期。

四维时空数字计算式的三个步骤:第一步,计算出“中证流通”从最高点5736.52,下跌4000点空间周期所到达的周期数字。即5736.52-4000=1736.52。第二步,提取的空间周期数字是4000点。根据已提取的空间周期数字4000,提取的时间周期为20日K线。第三步,以时间周期20日K线,计算得出最高点5736.52至1736.52之间的20日K线的数字是9。

兹列出四维时空数字计算式如下:

H=5736.52

N=1736.52+4000+20DK+9

根据以上计算式中的数字密码,得出计算结果是:其一,“中证流通”的下跌空间周期已经结束,开始进入上升周期。其二,“中证流通”未来有一个1000点标准周期的上升空间。未来“中证流通”将要到达的标准空间周期数字=最低点1603.96+1000=2603.96点。惯性因素造成的延伸数字的计算,要依据2603.96到达时的市场人气旺弱的情况,另行计算。

(二)四维金融投资技术的准确率

四维金融投资技术是人类科学史上第一项超三维空间科学的技术。根据宏观经济和外汇、期货、股票“有生无”转化规律的自然属性,四维金融投资技术是在破译了老子“有生无”数字式“210”的基础上成功创立出一套自然无为的、可重复使用的四维时空数字计算式,在整个计算过程中,它使用的全部是数字语言,没有加入半点人为的分析、推测的成份,所以四维金融投资技术能够达到100%的准确率。

(三)四维金融投资技术的应用范围

1.四维金融投资技术可以用于计算和把握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宏观经济规律。只要有详细的、完整的经济或金融运行数据(包括月、季、年的数据),我们就能够掌控经济变化的动态情况:其一,宏观经济运行趋势是继续平稳的向上运行还是将出现经济下滑?其二,若继续平稳运行,可以计算出宏观经济走势将平稳运行至未来哪一年。其三,可以提前一至三年计算出宏观经济走势下滑的大致时间。

2.四维金融投资技术可以用于计算和把握国际外汇市场、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所有投资产品的运行规律。

3.四维金融投资技术可以用于计算和把握现货市场中的任何一个产品的运行趋势。

四、四维金融投资技术的科学价值与市场价值

(一)四维金融投资技术的科学价值

第一,技术的准确性。四维金融投资技术是人类科学史上第一项四维时空科学的技术,具有100%的技术准确率。

第二,技术的可重复性。四维金融投资技术效法老子“有生无”数字式“210”,创立了一套自然无为的、可重复使用的四维时空数字计算式,通过提取和计算相关数据,就可以十分准确地计算出经济和外汇、期货、股票未来的变化趋势。

第三,技术的社会贡献性。有了四维金融投资技术,我们可以做到:准确把握宏观经济运行趋势,预知经济危机的发生时间,提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避免危机的发生。准确把握世界金融市场中的任何一个金融产品的运行趋势和升跌周期数字,帮助那些需要得到技术支持的投资财团,避免投资失败悲剧的重演。

四维金融投资技术的诞生,不仅在理论上理清了宏观经济规律和外汇、期货、股票规律是一种什么样的规律,而且在技术上破解了这个困扰着全世界经济学家和金融投资者200多年的世界性难题,结束了经济学家和金融投资家不能把握宏观经济规律和外汇、期货、股票规律的历史。

(二)四维金融投资技术的市场价值

从三维空间科学和四维时空科学来划分,科学技术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属于三维空间科学范畴的有形物质变化规律的技术,如发明一种世界顶尖级的机器、设备、元器件等,可以用多少万,多少亿美元精确地计算出其市场价值,叫做“有价之宝”。

另一种属于四维时空科学范畴的有形物质与无形物质转化规律的技术,如宇宙天体、基本粒子、经济金融等,其经济价值无从估计,无法估计,没有数字可以计算出其市场价值,叫做“无价之宝”。四维金融投资技术是人类科学史上的第一项四维时空科学的技术成果,当属于“无价之宝”。

(三)愿望与建议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国家主席强调: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金融危机扩散和蔓延。在眼下的这场由金融动荡演变为经济动荡的危机中,中国虽然没有像欧美及俄罗斯等国那样受到强烈的冲击,但我们应把别人的危机当作自己的危机,反思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反思对宏观经济走势把握的不足,尽快提高我们把握宏观经济规律的能力。为此我们做出如下三点建议并愿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

其一,充分发挥四维金融投资技术的作用,提升对宏观经济走势的把握水平,使之为政府所用,为企业所用,为市场所用。

其二,充分发挥四维金融投资技术的作用,增强对中观经济、微观经济、产业形势、企业发展走势的把握和预报,这一点更显得迫在眉睫。

对数字经济的看法篇2

2007年5月22日,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将同中国副总理吴仪率领的代表团在华盛顿进行第二轮战略经济对话(SED,strategic economic dialogue)。这一对话已经成为中国和美国之间关于经济问题的主要交流平台,受到中国和美国双方,以至更大范围的关注。众所周知,美国的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一,但很多人尚未意识到中国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主要是由于不了解汇率。采用科学的购买力平价估算方法,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二。计算各国经济体占世界经济的份额,美国的比例是20%,中国是14.4%,而日本是6.5%。因此,即将进行的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和第二经济大国的对话,其重要性无需赘述。

所谓“华盛顿圈”,包括国会山的立法者们,地处华盛顿的思想库以及在华盛顿活动的各种利益团体,都高度关注此次对话,而且这个圈正在发出一个比较一致的声音,即希望这次对话能够取得实质性的成果。我们的问题是,从美国的角度来看,什么是这些人所要的实质性成果。为此需简要分析美国目前面对的主要经济问题。

比较突出的是财政赤字与经常账户赤字共存的问题。这对美国经济来说是旧病复发,上世纪80年代就出现过同样的情形,只不过当时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比今天大,而今天的经常账户赤字占GDP的比例则比当时大。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1980年为2.9%,1985年升高至5.2%;同期,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占GDP的3%。

财政赤字显然是国内问题,而且两个时期所处的历史情形有很大相似性。上世纪80年代的财政赤字发生在越南战争之后,并处于里根政府大幅度减税的过程中,而目前的财政赤字发生在美国的反恐战争期间,另外布什政府上任之初也推出了减税的政策,因此这个问题只能通过美国决策者的智慧来逐步解决。

再看美国的贸易逆差。中国和美国关于两国的贸易数字存在很大分歧,原因在香港的转口贸易,因此我们通常不使用美国公布的贸易数字。但为了看到一个问题的全貌,此时还需看看美国自己的数字。2007年3月的贸易数据显示,美国对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贸易赤字占到美国贸易赤字总额的20%,美国对欧洲的贸易赤字所占比例是14.7%,美国对亚洲的中国、日本和韩国也都有贸易逆差,所占比例分别是28%、12%和2%。因此美国的贸易逆差是一个多边的问题。中国得到特别关注是因为美国的数据显示,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居于首位。

因此,美国希望通过中、美两国的双边战略经济对话解决这一问题显然只是奢望。特别是从多边贸易的角度来观察,因为人们混淆了贸易伙伴和国际竞争者的概念。可以想像,如果中国有一天丧失了国际竞争力,因此丧失了美国市场的份额,则获得市场进入机会的将是另一个国家的竞争者,而不是美国自己的厂商,因为中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和美国国内产品的价格基本不重合。

上述结论或许多少还能获得美国行政部门,包括像保尔森这样的人的部分认可,因此他们大概不会对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设置过高的目标。但上述“华盛顿圈”中的另一部分人,特别是美国国会的一些立法者们往往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但其立论的依据也更加难以站得住脚。

对数字经济的看法篇3

尼克拉期・尼葛洛庞帝的一本《数字化生存》一时风靡全球,原因在于他准确预言了人类正在经历的一场数字化、网络化革命。其实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已经从理论上指出,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战胜以农业生产工具为基础的封建生产方式,是生产力的巨大进步所导致的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资本主义在短短一百多年的发展中所促成的生产力进步超过了人类过去几千年生产力发展的总和。而在一个半世纪后,始自20世纪中期的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生产力进步,又将人类社会推向了数字化、网络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生产力进步,又将人类社会推向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和知识化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下述新趋势:(一)从生产力方面看,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正在成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基础,在企业数字化生存成为必然的选择;(二)从生产关系方面看,经济全球化在日益加深,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面对着一些全球问题,如能源、环境、人口、粮食、战争与和平等问题,离开人类的共同努力和一个全球性的管理规则,任何问题都不可能彻底解决;(三)从微观层面看,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跨国界的战略并购一浪高过一浪,国际环境的外部压力和公司内在发展战略要求,逼迫它们不得不加快扩大规模,占领国内外市场的步伐,而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改造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又加速了中小企业进入这一竞争队伍的步伐,从而使竞争达到白热化程度;(四)从宏观层面看,数字化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宏观经济管理面临许多新问题,国民经济有可能实现更加依靠知识资源的高增长,低通胀的良性趋势,出现所谓的新经济。生产力的加速发展,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日益向网络化、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这是一次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质变的革命。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正在由传统的资本经济向数字化网络经济转变。

二、警惕网络经济的西方范式

网络经济时代或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以1992年美国克林顿政府倡导建设国家信息高速公路(NⅡ)为开端。从1993年起,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热潮,继美国之后,日本、英国、法国、德国、韩国等国家纷纷提出建立本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自从互联网这一国际信息高速公路开通以来,网络经济发展势头已迅猛超出了所有预言家的想象,正以几何级数高速膨胀。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资本家是利用一种新技术,而且仅以它能否带来比不用它时更大的经济利益为准。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正是这样一种与巨大经济利益相关的重大技术发明,它惊人的发展速度几乎完全在于巨大的利益驱动。“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的野蛮发家史,走的是一条强盗式的道路,它们通过掠夺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资源才换来了今天的经济发展成就。一旦达到目的,就将一套冠冕堂皇的所谓贸易规则制定出来,将非法变成合法,这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金科玉律。现在,数字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再一次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和机会,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想重温旧梦,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发起新一轮“圈地运动”。它们试图依托网络和信息优势,控制世界的有形和无形资源,使之朝有利于发达国家的方向流动和积聚,以期达到像19世纪资本主义列强通过强大的资本优势控制世界一样,在21世纪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优势控制世界。这种“吸血鬼”式的网络资本主义特征是信息时代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倾向,它的实际价值和所产生的效益绝非首日之殖民掠夺,技术侵略等传统手段所能够比拟。

面对这一严峻形式,我们必须关注近10多年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这两个引人关注的发展趋势和它们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析世界经济出现的新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三、网络经济的实质

对数字经济的看法篇4

培根曾说过:“如果一个人以种种肯定的立论开始,他必将终止于各种怀疑;但如果他愿意抱着怀疑的态度开始,那么他必将获得肯定的结论。”对于统计数字的接受和判断也理应如此。

统计数字的造假,除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去认识之外,到底该如何去解决统计造假之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杨永善:

地方上的统计数字问题比较多,造假现象也比较普遍,使统计数字的权威性大打折扣,使政府的公信力大大降低。为使统计数据真实可靠,彻底杜绝造假浮夸现象的发生,建议如下:

一、对各地主要领导、主管统计的领导、统计人员及与统计有关的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淡化GDP的考核,从思想、道德和管理层面上杜绝虚假数字的产生。

对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该考核的还要考核,但是,可以换一些不易作假的经济指标进行考核,从而取代当前以工农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GDP等为主的考核指标。比如,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贷款发放量这三个指标,就很不容易造假,因为这涉及电力公司、铁路和银行具体的业务核算,用这三个指标对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进行考核,应该说不仅很难作假,而且也比较科学。

二、尽快建立一套适合当前经济发展的新的方法制度及统计指标体系,统一规范和计算,严格纪律,从制度方法技术层面上杜绝虚假数字的产生。

遏制数据造假必须多举并用、多管齐下进行治理,消除造假动机、提高造假成本等,但最根本的在于改革政绩考核体制。政绩考核标准不仅应有经济指标,不能光看表面的GDP,也应有环境指标和社会指标;既应看成绩,也应看为此付出的经济成本、社会成本、环境成本;既应看所取得的政绩的量,也要看所取得的政绩的质等等。发挥全面、综合的数据评价效果。

三、严格执行统计法,严肃查处统计的违法、违纪案件,特别是要严厉打击个别官员在统计数字上的造假行为,从法律层面上杜绝虚假数字的产生。

要建立上级数据考核和社会性数源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并在考核方式、考核程序和考核透明度方面充分保证其科学民主性。其中关键是让民众作为评价的主体,引入社会第三方的会计、审计、财务监管等力量,参与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统计、审计和监督等,克服当前政绩考核存在数字造假的制度缺陷。

四、消除数字造假,不能依靠地方政府的觉悟,需要根本性的政治经济制度变革,需要在体制机制上作出相应的调整。要确保统计部门的独立性,提升国家统计局的规格,由副部级升格为正部级,便于对有关部门进行数据监督和管理,建立自上而下的统计垂直管理体系,国家统计局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国务院直接领导。逐步撤销地方统计局,强化地方调查总队职能,强化统计立法和执法,让那些干预数据、统计作假的人员得到应有的严格处罚,从管理体制层面上和源头上杜绝虚假数字的产生。

统计部门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不一定要放弃多年以来成功促进了经济增长的基于GDP的绩效考核,统计部门完全可以在GDP账户中,通过引入一些与GDP正相关和负相关的变量,来对GDP统计值进行校正和调节,得到更加准确可靠的GDP数据。

此外,为确保统计事业的健康发展,当前还要特别警惕五种倾向的滋生和蔓延:

警惕一,一些基层单位基础资料严重失真,使“统计大厦”根基发生“动摇”;

警惕二,有些统计部门与地方官员、企业老总联手,“团结一致”共同对付上级统计部门;

警惕三,国家统计局辖下单位的调查样本受地方干扰,而失去代表性和客观性;

警惕四,统计系统内部有些人为“保官升官”合法造假,使“统计堡垒”从内部被攻破。

对数字经济的看法篇5

[关键词]数字经济;数字鸿沟;消费结构;可支配收入

一、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分析

(一)居民消费规模持续上升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居民收入的提升,居民消费规模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从规模上来看,居民消费绝对值持续上升。自2012年以来,占GDP的比例超过40%以上,对实体经济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128元,同比增长8.1%。在全年1143670亿元的GDP收入中,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5.4%,拉动GDP增长达5.3%,成为传统“三驾马车”中对实体经济增长贡献最主要的驱动力。

(二)数字经济消费成为消费新趋势

2021年,我国消费领域最大的变化当属“数字化浪潮下的消费结构优化”趋势。新冠疫情的常态化也加速了我国消费端的数字化。消费者从消费升级到消费分级,消费需求向细分化方向发展。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消费结构优化,是我国消费领域最为显著的变革。在数字技术和数字产品的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数字网上消费的规模在持续攀升。2021年,全国实现网上零售额130884亿元,占到了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三分之一。随着物流配送、在线金融、协同平台等配套设施的完善,数字经济在重构商业生态,促进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产业形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端存储等数字技术以及数字化的物流配送体系,直播电商、共享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需求激增,形成了全新的商业格局,不断涌现出注重消费者体验和跨界消费场景于一体的新零售业态。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完善,消费的重心逐渐转至线上,而数字经济则成为了消费的重要驱动力。

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消费两极化趋势明显,数字消费鸿沟加大消费差距

从我国历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情况来看,占到消费支出中最大的两个部分是“食品烟酒”和“居住”,合计占到了消费支出的60%左右。而教育、医疗、生活服务等消费升级的品种合计仅为20%。在社会发展不断完善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以文娱、旅游等为代表的服务消费增长相对缓慢。可以说,刚性的消费需求制约了我国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也传导至实体经济,导致相关产业缺乏消费提振。疫情对传统实体消费造成了冲击,加速了数字消费时代的到来。以文娱消费为例,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直播经济、视频连线等推动线下文娱活动加速向线上转型。同时,在线上消费方面,其绝对数也在逐年上升。2020年和2021年平网上零售额增长15%。在数字消费飞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到数字经济下的消费升级所带来的问题:如数据隐私、数据保护以及数字消费普及问题。在老龄数字鸿沟方面,无论是网购还是外卖,其受众者主要是年轻人,老年人则成为了“数字弱势群体”。在数字技能使用方面,老年人使用搜索引擎的比例仅为4.4%,使用微信的比例仅为24.2%,造成消费方面的不平等。

(二)可支配收入相对不足,影响消费规模扩大

在我国疫情逐渐控制好转后,期待中的“消费叠加冲击”却没有到来。其中虽然有零星疫情突然集中爆发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国民收入增速放缓,居民可支配收入无法与消费升级相匹配。2021《中国家庭金融报告》显示,“我国有近一半(49.78%)的家庭零储蓄”。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18年后,我国家庭存款余额增速也一直在10%左右,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的低谷水平。两者相互印证,反映出了我国居民家庭财富的缩水。另外,家庭债务比率的高企也降低了消费。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杠杆率从21世纪初的10%上升至2020年的58.7%,增速在全球首屈一指。其中,个人按揭贷款成为家庭债务的重要推手,居民的住房债务压力对消费增长带来“挤出效应”。

三、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对策

(一)从功能型消费向数字型消费过渡,利用数字经济引领消费结构升级

在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下,平台经营者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借助数字化技术来重构零售。帮助零售企业全面在线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继而帮助零售企业更加全面、直接的连接消费者和提升服务水平,最终使消费者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同时,要加速数字化技术在实际应用场景的落地,提高效率,促进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消除数字消费鸿沟,优化消费环境

提振消费、促进消费、畅通消费需要推广到我国各阶层和各年龄段的消费群体中。当前,我国在进入数字社会的同时,还逐步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抚养比的比例超过20%,老年人成为数字消费中的“弱势群体”。在消费数字化、智能化,以及各种新消费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的情况下,“适老化”是数字消费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提高服务“银发经济”的效率,进一步提供实时快捷、互联智能、信息共享的养老服务。在优化消费环境方面,政府要助力商家降本增效,企业要坚持贴近消费者的经营策略,优化供应链,完善增值服务,避免多渠道管理带来的成本增大和客户沉淀问题,进行全渠道的一体化经营和数字化经营。总的来说,为了消除数字鸿沟和优化消费环境,企业在供给方面所要做的主要是“缩短距离”,增进商家与消费者的互动性;“扩大连接”,进行线上线下,城市乡村消费的有机融合,增强消费活力;“精准有效”,助力企业了解消费者的真实想法,进行个性营销和精准营销,满足消费者更高水平的需求。

(三)提高权益类资产配置,增加居民财产收入

1.居民财富从房产向金融资产“搬家”宏观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要对我国居民家庭财富进行大力优化和引导。要加强家庭资产多元化的配置,构成金融资产与其他资产相协调的家庭资产配置结构,增强居民家庭资产的抗风险能力和流动性。鼓励家庭资产在房产外多元化配置,促进家庭资产结构优化,鼓励家庭资产配置的重心从房产向金融资产转移,引导家庭投资者更加合理均衡地配置资产。长期投资者是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美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经验来看,正是由于共同基金、保险基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与家庭投资的深度结合,才有了美国股市的长期繁荣。而这又促成了美国居民家庭资产增值与上市公司获得融资、进行优化升级的双赢局面。因此,从我国产业转型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长远观点来看,积极引导家庭资产的金融化配置,是增强资本市场财富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任务。2.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增加可支配收入要采取措施切实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消费潜力。可以考虑制定实施全民收入倍增计划,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始于日本,在实施期间实际工资平均增长超过90%,也拉动了消费和实体经济的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以国民收入倍增而不是以经济总量为目标,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得到了保证,而且也是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凝聚了民族自豪感。当前,我国收入倍增计划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通过实施这一计划,健全工资的合理增长机制,鼓励企业通过提质增效拓展工资增长空间,实施社会工资的联动增长机制。这样可以充实社会资本,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一个强大而稳定的中产阶层,确保社会安定。在具体实施中,要注意通过完善制度安排,兜牢民生底线,关注帮扶弱势群体,积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推动共同富裕。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持续推动基尼系数下降,缩小收入差距,形成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提振内需的基础。3.通过改革公积金制度,释放消费潜力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从新加坡引入公积金制度以来,公积金在30多年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特别是在当前保障性住房供给相对萎缩的情况下,公积金制度也逐渐暴露出利益分化、缺失公平、收益下降等问题。具体来看,公积金在不同部门、行业及缴存主体中产生难以调和的利益分化,拉大了收入差距。在当前疫情和外部负效应的共同冲击下,公积金制度也逐渐成为“鸡肋”,造成了社会资源的错配和浪费。因此,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改革公积金制度。可以将公积金转变为年金,保证收益;公积金贷款可以按照LPR利率执行为优惠贷款,降低家庭按揭还款压力;对于当前6%的缴存公积金要逐步计入可支配工资收入,提高资金使用的灵活性;在公积金使用方面,还可以借鉴美国401K制度,加大对于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力度,提高公积金的收益率;简化便利提取公积金的方案,在房贷房租之外,可以考虑将子女入学、老人养老、充电学习、旅游文化等方面加入提取公积金的情况,提高公积金的使用灵活度,促进消费增长。另外,通过发放消费券也可以提高消费热情,进而对实体经济产生乘数效应。从提振居民消费需求和促进居民消费升级的角度来看,扩大产品供给和优化供给结构才能增加有效需求。一方面,供给创造需求;另一方面,需求也引导供给。通过消费券的发放,特别是限定消费时限,可以实现消费的高水平发展。在消费券的发放过程中,也要积极利用微信、支付宝等数字支付手段,提升整个社会的数字应用和治理能力,实现数字化的升级改造和线上线下的连接。4.加快居民养老财富储备,解决消费后顾之忧为推动我国养老困境的解决,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在完善政策顶层设计方面,政府及社保机构要进一步加快居民养老财富储备。要借助数字技术,建立“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信息化数字平台,增强养老保险产品的普惠性和便捷性。完善相关养老数据,为养老财富规划提供数字支撑,提高政策的目的性和时效性。国家及各行业协会要注重养老金融教育的权威性和覆盖度,建立行业标准,搭建养老金融职业教育平台。金融机构要建立专业化的养老金融团队,提供针对性和可信赖的养老财富规划服务;在养老金融产品供给方面,要积极进行产品创新,助力民众选择专业养老金融机构。依托数字技术,做到养老服务的规范化、系统化、多元化和个性化。

四、结论

在当前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和“双循环”的背景下,扩大居民消费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决定力量。在新冠疫情之后,线下消费受到相当的冲击,数字消费得以快速发展,促进了消费的改善提升。我国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数字经济下我国居民消费还有很大的恢复增长空间,特别是可以通过制定实施全民收入倍增计划,提高权益类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比例,利用数字经济引领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从而带动实体经济的持续高效增长。

对数字经济的看法篇6

笔者在台湾访问的时候,尤其能体会到中小型出版、发行企业以及杂志社所遭受的冲击。四月中旬,一位台北县的图书经销商不无忧虑地告诉我:今年形势不好,上周又有两家小型经销商倒掉了。一家旅游杂志的副总编则告诉我,今年的广告收入大为缩水,杂志社勉强支撑。经济危机到底如何影响了出版社?在台湾访学阶段,我有幸采访到几位业界知名前辈,得以就此问题进行请教。总结访问所得,深深体会到。眼下的金融危机。虽然对出版业有所触及,但对大出版企业和台湾整体出版界而言,自不及其他行业那样惊心动魄,但真正的出版业的危机,却远比这一波金融风暴,影响更深,来得更早。从几位出版人的访谈之中。我深刻体会到,数字化――是这一场危机的风暴眼。

数字化所带来的“危机”,可以解释为“危险”和“机遇”。台湾的出版业比大陆的出版业更早面对市场。出版业者对数字化的切身体会,可以说比大陆业者更为深刻。

1.尔雅的“城南旧事”

从20世纪50、60年代的出版业兴起,经过70、80年代的黄金时期后,台湾出版业者开始面对图书市场的激烈竞争,图书品种日益多元化,继而来临的、也是这一场危机的风暴眼,便是旷日持久的数字化。或转型、或倒闭、或被收购……

尔雅出版社的隐地(柯青华)先生,在台湾出版界和文学界德高望重,今年七十二岁的他,仍然在台北城南的厦门街上经营着他那间小小的尔雅出版社,以及小小的尔雅书房。我看到的台湾家庭,书架上都少不了一本隐地先生所著或所出的书籍,这仍然可以让人清晰感受到尔雅曾经的无可替代。隐地先生的话,让如我一样的文学爱好者听来,总觉得心里微有酸痛,他说一一世界变得很厉害,尤其是电脑发明之后,以前用纸、笔就能创造一个出版社,不仅是自己写,还有共同爱好者一同写,尔雅从1975年创办迄今的34年里,每年出20种书,如今已达680种。囊括了台湾老中青三代作家,文坛70%以上的作家都在尔雅出过书。这么多年,看着出版的太阳升起,现在又看着太阳落下。整体大环境在变化,读者也在变化:以前的读者年龄大了,眼力差,阅读的机率自然低了。年轻的读者,他们自诞生以来的世界是网络的动态世界,而不是文字的静态世界。他们对纸本书不感兴趣。多元化社会来临,无论什么奇怪的内容、轻松的话题都可以变成一本书,1998年到最近这四五年,出版业真的面临革命。若不是隐地先生个人的兴趣,如纯以商业盈利的角度来看,尔雅已不需继续辛苦经营,尔雅具有长久历史,部分老员工薪水不可能太低,想要维持业绩平衡并不容易。

当然,隐地先生所经营的只是文学出版这一块,“五小时代”的出版人,都有着文化使命感,出一本书,是对人类理想的执着追求,而不是一味的经济挂帅、金钱追逐。然而,隐地先生仍然令人钦佩地、忙碌地主持着这一畦芳草地,以至于没有时间静下来写一本台北的《城南旧事》。台北的城南,曾经有过多少出版社、多少文化人的足迹,滋养着台湾的一缕缕文化气息。

2.远流的KOOBE

在几位出版者看来,与其说经济危机对出版的影响,不如直接说数字化的影响。

远流,成立于1975年,1981年从“出版社”更名为“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问及这场经济危机的影响,董事长王荣文先生认为台湾的出书量或者出书市场,并不会太萎缩。因为在台湾,只要对出版感兴趣,找到一笔钱,就可以出书。但是,若想把出版做成一个企业,却是很困难的。王先生认为整个出版产业今天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纸本在萎缩,数位出版却又收不到钱。远流总是走在台湾业界的前列,早在16年前,远流就开始投入数字出版的研发与经营,其后,耗时三年多研发出Koobe(一个支持电子书和电子杂志的数字阅读软件,也是台湾第一个自行研发的数字出版流通平台,全球唯一以中文繁体字阅读特性考虑的电子阅读平台)。Koobe研发的目的并不局限于远流自身的利益,数字出版领域。科技厂商、内容厂商、通讯厂商及数位出版联盟,都有意付诸努力,使得台湾整体出版业顺利地从纸本过渡到数位。王先生希望以之提升整个台湾的纸本出版社,帮助大家共同走向数位出版公司。王先生表示,大陆在数字出版领域比台湾业者走得快。他最喜欢讲的是,2009年初。总理将方正Apabi电子书所载的数字图书馆系统“中华数字书苑”(有20万种电子书)赠送给剑桥大学,以此来彰显大陆的文明成就和科技成就,由此,王先生希望在数字出版研发领域,作为民资的台湾出版业,亦能得到台湾政府的支持。

3.城邦的绩效与管理

面对危机,需要远流未雨绸缪的创新态度,也需要自身结构、工作流程的调整。

城邦出版集团的出现,标志性地改变了台湾出版业的原有格局,它是台湾出版界横空出世的一座巨型堡垒。因为新。因为大,因为一出生即在出版业转型的动荡时代,所以城邦一直在自我调整。这也是其CEO何飞鹏先生解释经济危机对城邦营运绩效影响不大的主要原因。因为城邦内部是一个够复杂的组合,子公司里每年都会有明星公司,也会有问题公司,有人上有人下,形成一个内部的平衡体系。何先生认为,比起整个台湾市场的同业来说,经济危机对城邦的影响算是小的,台湾的杂志利润可能会降三成到四成左右,主要影响是因为广告投放减少;图书出版估计降了两成到三成左右。城邦主要可以分为图书出版和杂志两大版块,前者仍然在成长,所以完全没受到影响,后者大约降了两成左右。面对经济危机,城邦做了相应的调整对策,但结果还未显示。起作用的,是金融危机之前就做的调整。因为。2005年杂志营运商就已遇到瓶颈,2006、2007两年,集团做了结构上的大调整,这使得2008年成为集团成立以来杂志运营得最好的一年,虽然去年下半年金融海啸已开始。调整主要包括工作逻辑、工作方法、内部电脑系统等等。在出版版块,域邦则从2002年开始尝试将所有的工作逻辑标准化、系统化。2004年之后,城邦的工作方法统一或一套富有效率的方法,打破了台湾出版业以前师徒相承的方式,而是更强调纪律、效率、流程管理,此后,城邦从一个浪漫自由的出版团队,转型成为一个高效率的出版团队。

4.“老猫”谈危机

问及猫头鹰出版社的社长“老猫”――陈颖青先生对经济危机的看法时,他先是巧妙地举了一个例子:

对数字经济的看法篇7

【关键词】网络经济;范畴界定;理论创新。

一、数字化和全球化冲击传统生产方式。

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的一本《数字化生存》一时风靡全球,原因在于他准确预言了人类正在经历的一场数字化、网络化革命。其实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已经从理论上指出,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战胜以农业生产工具为基础的封建生产方式,是生产力的巨大进步所导致的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资本主义在短短一百多年的发展中所促成的生产力进步超过了人类过去几千年生产力发展的总和。而在一个半世纪后,始自20世纪中期的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生产力进步,又将人类社会推向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和知识化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下述新趋势:(1)从生产力方面看,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正在成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基础,企业的数字化生存成为必然的选择;(2)从生产关系方面看,经济全球化在日益加深,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面对着一些全球问题,如能源、环境、人口、粮食、战争与和平等问题,离开人类的共同努力和一个全球性的管理规则,任何问题都不可能彻底解决;(3)从微观层面看,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跨国界的战略并购一浪高过一浪,国际环境的外部压力和公司内在发展战略要求,逼迫它们不得不加快扩大规模、占领国内外市场的步伐,而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改造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又加速了中小企业进入这一竞争队伍的步伐,从而使竞争达到白热化程度;(4)从宏观层面看,数字化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宏观经济管理面临许多新问题,国民经济有可能实现更加依靠知识资源的高增长、低通胀的良性趋势,出现所谓的新经济。生产力的加速发展,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日益向网络化、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这是一次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质变的革命。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正在由传统的资本经济向数字化网络经济转变。

二、警惕网络经济的西方范式。

网络经济时代或曰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以1992年美国克林顿政府倡导建设国家信息高速公路(NⅡ)为开端。从1993年起,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热潮。继美国之后,日本、英国、法国、德国、韩国等国家纷纷提出建立本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自从互联网这一国际信息高速公路开通以来,网络经济发展势头之迅猛超出了所有预言家的想象,正以几何级数高速膨胀。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资本家是否利用一种新技术,以且仅以它能否带来比不用它时更大的经济利益为准。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正是这样一种与巨大经济利益相关的重大技术发明,它惊人的发展速度几乎完全在于巨大的利益驱动。“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①资本主义的野蛮发家史,走的是一条强盗式的道路,它们通过掠夺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资源才换来了今天的经济发展成就。一旦得到目的,就将一套冠冕堂皇的所谓贸易规则制定出来,将非法变成合法,这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金科玉律。现在,数字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再一次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和机会,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想重温旧梦,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发起新一轮“圈地运动”。它们试图依托网络和信息优势,控制世界的有形和无形资源,使之朝有利于发达国家的方向流动和积聚,以期达到像19世纪资本主义列强通过强大的资本优势控制世界一样,在21世纪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优势控制世界。这种“吸血鬼”式的网络资本主义特征是信息时代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倾向,它的实际价值和所产生的效益绝非昔日之殖民掠夺、技术侵略等传统手段所能够比拟(张召忠,2001)。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必须关注近十多年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这两个引人关注的发展趋势和它们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析世界经济出现的新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三、网络经济的实质。

从国际学术界看,这一新的经济形态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广泛重视。就他们对网络经济研究涉及范围看,有宽派、窄派和中派之分。宽派学者认为网络经济起始于无线电的发明和莫尔斯密码的使用,从那时起就存在信息经济或网络经济的萌芽,它涉及电信、计算机、电报、传真等媒介联系起来的一切经济领域。窄派学者认为网络经济就等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IT产业经济,即纯粹的互联网经济。中派学者将第三产业中的商业、运输业、金融业等通过网络发展经济的做法,称作网络经济。从研究方法角度看,可分为技术学派和社会学派。技术学派偏重于企业的网络化、数字化技术基础及由此而产生的战略问题研究,如电子商务发展战略,信息系统开拓战略等。社会学派大多从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角度研究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发展战略问题,侧重于企业战略联盟的生产关系层面的研究,如该学派中强调基于信任(trust)基础上的主观主义学派和客观主义学派。事实上,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的,一种生产方式的决定性标志是生产工具,但又不仅仅是生产工具本身,它还包括建立在其上的人类相互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经济基础,以及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因此,要全面系统地认识网络经济,必须将两方面统一起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角度理解这一新的生产方式。我们应该看到,构成当代社会经济基础的生产工具是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相应地代表生产力水平的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离开了这一点,便不能认识网络经济作为托夫勒所说第三次浪潮标志的生产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我不同意所谓宽派、窄派和中派的看法,也不赞成技术学派和社会学派的观点,而将网络经济定义为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基础上的全球一体化经济形态。

马克思认为,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首先要以生产工具为代表的生产力水平来规定。《资本论》第一卷第410页中论述到:“所有发达的机器都由三个本质上不同的部分组成:发动机,传动机构,工具机或工作机。??由此工具机才抓住劳动对象,并按照一定的目的来改变它。机器的这一部分———工具机,是18世纪工业革命的起点。在今天,每当手工业或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生产时,工具机也还是起点。”①在今天,由工业革命转向数字革命时,数字化的工具机,如机器人、数控机床和其他数控设备、计算机等仍然是分析新生产方式的起点。从生产关系方面来看,虽然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各个行业或各个阶层的收入差距在扩大,但不容怀疑的是,在新的收入差距水平上,拥有生产资料股份的人群还是在大幅度增加。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日益平等化了,如企业管理中行为科学的出现,柔性管理的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更重的是,在一个日益数字化的社会中,地球正在变成地球村,经济的全球化和政治、文化、生活等上层建筑也在逐步走向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全球一体化,为此,西方有学者曾提出全球治理理论。这只不过是马克思关于生产关系国际化的另一种表述。这些深刻变化都标志着一个新的经济生产方式的到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跨国公司的大规模并购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与此同时,互联网引起的数字化浪潮在4年的时间内席卷全球5000万用户,而一项产品或服务达到这一规模的时间,电话机用了58年,收音机用了38年,个人电脑(PC)用了16年,电视机用了13年。[1]这两个浪潮决非偶然握手,是人类社会全球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因此,我们将新经济定义为“网络经济”,它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基础上的全球一体化生产方式。之所以不称之为数字经济,是因为数字经济重点强调生产力的技术水平,而网络经济则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中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比较全面;从纯技术的角度看,数字化也只是网络化的初级阶段。

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于传统企业来说,无疑正面临着一次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如果企业不能迅速地进行数字化和网络化改造,将失去生存的机会。另外,我们应注意防止网络经济发展中的新“”思想和纯“泡沫经济”说。现在社会上有些人认为只要国民经济实现了“数字化和网络化”,就可以将一、二、三产业取代,实现“非物质经济增长”,我国就可以实现新的“”,与发达国家处在统一起跑线上。还有些人以美国NASDAQ股市网络大起大落等事件为例证,认为网络经济不过是“泡沫经济”。这两种认识不仅脱离实际,而且十分有害。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经济作为新生事物,同其他新技术、新产业一样,有一个波浪式前进过程,不能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做一些不负责任的论证。

四、网络经济推动经济理论的创新。

有些技术创新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但不会对整个经济产生持久影响。如果想让一场技术革命给整个经济带来一场革命,就像蒸汽动力和电力所起的作用一样,那么,它的影响必须渗透到许多经济部门,这样,对新产品的需求增长速度就会超过价格下降的速度。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新部门中快速的生产力增长才会转化为整个经济生产率的增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计算机就已经无处不在,发挥着其他自动化机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假设社会中所有的计算机停机,可以想象到人类生活的巨大倒退:战略导弹无法寻找目标;飞机无法远距离精确航行;不会存在替代人类劳动的各类机器人;大型工程计算不能快速进行,工期一拖再拖;宇宙飞船和卫星不能升空探索宇宙奥秘;气象预报只能总结过去经验,无法准确预报未来天气。所有这些灾难性的后果与人类如果没有电灯可用的后果一样。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互联网的出现更是将每一台计算机的界限拓展到一个几乎无限维的时空中,数字化和网络化潮流作为一种既有创造性又有破坏性的力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娱乐、交流、购物、宣传等生活方式。[2]用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的话说,新一代年轻人形成的新范式正在替代老一代人的旧范式。

互联网在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无限维向量空间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经济规则。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JohnHicks)1939年时曾指出:承认报酬递增,会导致“毁灭经济学理论最伟大的部分”。可以说,这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观点之一。它反映的是起始于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这一历史时期的工业化规模生产的基本趋势。像金属矿藏、重化工业、生铁、煤炭、燃料、木材、咖啡、谷类生产等都是一些深深依赖物质资源而较少依赖专利知识的生产领域。在那个世界里,规模报酬递减作为一种客观现象是存在的。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理论中的这一“规律”由于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或者说“新经济”的兴起而受到挑战。与以往的大多数工业革命相比,新经济的发展带有自身明显的特征。新经济自身的特征向人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信息:在新经济条件下,一些传统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修正经济学的公理体系成为当代经济学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1.经济生活中的关键产业已经或正向“报酬递增”的方向转化。这种现象特别明显地表现在高新技术领域,如医药生物工程、计算机的开发和应用、导弹与航天飞行、电子通讯设备与技术、海洋技术及其开发等。这些领域的产品生产和价值创造所依赖的已不再仅是传统的物质资源,而主要依赖于尖端技术和专利知识,研究开发成本很高,并与单位成本息息相关。如微软公司开发的第一张Windows软盘投入了50万美元的费用,但其第二张和随后的磁盘仅用3美元就可生产出来,随着市场销售的增长,其单位成本迅速下降,呈现典型的报酬递增现象。[3]

2.新经济的发展,如遗传工业,电脑软件与网络业,生物化学工程,通讯工程等的发展无不与日新月异的基础科学领域的联系更加密切。基础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它涵盖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各种知识,它是人们从事经济创新的厚实的知识基础,并构成了当代新经济发展中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可能会使一个地区,甚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命运实质上将取决于能否成功地建立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制度环境的变迁,及工程和企业界的牢固而稳定的合作关系。

3.新经济将彻底地改变传统的基础工业。这一趋势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汽车、机床、交通运输、材料工业、以致农业、畜牧业、服务业等产业中已经或正在变为现实。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正在引发一场革命。[4]

4.新经济的发展在更大程度上要求将基础研究、新产品开发、规模化生产三个方面,或者说要求将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密切地结合起来,它要求三个方面的人才、知识的共同作用与协作,尤其是跨国界、跨地区、无时间约束的合作。一种适应新生产力要求的虚拟组织应运而生,它建立在数字化技术基础上,圆满解决了人类长期的梦想。

5.信息的公共产品属性和无限性。网络经济最为重要的产物是信息。信息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即我使用信息并不影响你的使用。与传统经济学教科书中的公共产品不同的是,信息的使用不会造成“公地的悲剧”,使用越多,边际成本反而会递减。在网络经济中,真正缺少的是注意力。信息的无限性和注意力的有限性将构成一对新的矛盾。

6.规则制造垄断:垄断双赢论。一个行业如果有着很高的固定成本和接近于零的可变成本,往往容易出现垄断。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价格差别的做法是有害的,因为垄断者藉此增加利润。但是在新经济中,价格差别能让一家公司通过在它的富裕核心市场中收取高价的方式获利,通过向穷人收取低价的办法增加利润。这类似于传统经济学中的两度价格歧视。但是,重要的一点是,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垄断是由制定规则引起的,不是产生于自然垄断。在一些领域只容忍完全垄断者———第一名的存在,第二名不会存在,如微软对视窗操作系统的垄断。规则型垄断无疑应该成为新古典经济学市场结构理论的一部分。[5]

数字化和网络化经济为全球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生产力基础和经济基础,正在也必将促进经济一体化的加深。新的经济学理论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中。从经济史上看,经济学范式的创新离不开酝酿它的土壤。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产生了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资本主义由竞争走向垄断的阶段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产生了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学说。二战后,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使两种社会制度和经济理论体系展开了竞争。

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只能说明社会主义国家在某些体制上存在缺陷,并不表明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失败。相反,正是因为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抗,迫使资本主义国家吸取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优点,如北欧国家的福利制度、西方国家的民主选举制度、收入分配调节政策等,使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具有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外壳。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全球治理和规则趋向统一,这一趋势与马克思预言的自由人联合体相似,只不过是走向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雏形。马克思告诉我们,不论喜欢还是不喜欢,社会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网络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学创新必然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的东西方理论的混合产物。

【参考文献】

[1]孙健。网络经济学导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11-12.

[2]方美琪。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79.

[3][美]查克·马丁。数字化经济[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113.

[4]DaleW.Jorgenson,KevinJ.Stiroh.Raisingthespeedlimit:U.S.EconomicGrowthintheInformationAge[R].BrookingsPapersonEconomicActivity,1:2000,125-235.

对数字经济的看法篇8

关键词:计量史学 江苏卷 史法 例举 解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39-03

2007新课改后的高考《考试大纲》提出:“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目标要求作出了全新表述和阐释,由关注知识积累转向关注学习能力,由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为体现这一转变趋势,近年江苏高考试题的命制越来越借助史学研究的新理论和方法为工具,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史学素养,其中计量史学的理论和方法的运用和体现尤为突出。下面,笔者就计量史学的基本内涵及在近年江苏高考中的体现,以及就此类题目的解题策略做一定介绍、梳理和探究。

1 计量史学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计量史学(Quantitative Method of History)又称历史计量分析方法或历史定量分析方法。是指运用数学方法、统计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通过各种数据关系,揭示和认识历史的一种方法。[1]

计量史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突破了过去传统史学中以个体和事件为中心的政治史,为当前以群体和过程为主体的整体史研究提供了利器。计量史学有以下特点:一是研究对象由个体至群体;二是用数据说话,更精准科学;三是用数学表达,语言更精炼;四是由定量到定性的结合更精当。计量史学有着如此多的特点,其优势不言自明,它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使原来不够确定的历史问题得到可靠的数据的证明,能够揭示历史发展的特征动因和发展趋势,使历史研究向科学化精确化发展,扩大了新的研究领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法。因而今天,计量史学的研究方法不仅在经济史领域,在政治史、文化史、社会史(包括人口史、家庭史、妇女史)、心态史等领域都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成为其研究的重要范式和工具。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曾经说过“就方法论而言,当代史学的突出特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所谓的‘计量革命’”。[2]

2 计量史学在近几年江苏高考中的应用和特点

笔者对2008年以来的江苏高考中体现计量史学的理论和方法的考题作了如下不完全统计:2009年底12题;2010年第11题、第12题、第16题;2011年第2题、第16题、第23题(主观题);2012年第14题、第23题(主观题);2013年第8题、第9题、第10题、第12题、第13题、第23题(主观题);2014年第15题;2015年第8题、第18题,2016年的第9题、第17题。

综合统计分析,该类考题有以下特点:

第一,在高考试题中分布日益广泛。自新高考以来,除了2008年高考试卷中没有体现,其余年份的高考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尤其是2011年,2013年该类试题分值均超过10分以上,2013年达到20分之多。从题型分布看,不仅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如2011的第23题,2012年的第23题,2013年的第23题。

第二,数据研究手段和方法各异,试题形式多样化。以上的试题主要通过各类统计数据资料,以数字关系作为论证历史问题的确切根据。简单的初级数量统计还占着相当的比重,将数据制成各种数据表格、数字条形图、柱形图、饼型图,折线图等进行初级统计比较。但一些更为专业的手段如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时间序列等较高级的数量分析手段也悄然渗入历史高考命题的领域。

第三,试题涉及的内容范围日益扩展。虽然必修二经济史和社会史依然是涉及此类试题的核心领域,经济史的相关历史文献包含了大量数据和统计信息,如赋税、物价、产量的数据等经济资料,计量史学可使用数据统计方法合理处理和利用以往传统史学无法处理的这些大量史料。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历史学科的其他领域,如政治史、文化史、军事史、环境史等诸多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展。如2010年的第10题,2011年的第2题,2013年江苏卷的第13题。

从以上统计和分析可看出,计量史学研究方法在高考中的考查呈现出数量越来越多、力度越来越大的趋势。

3 例举几类典型计量史学类高考试题与解题策略探究

3.1 典型例题解析

3.1.1 柱状图

柱状图是一种以长方形的长度为变量的表达图形的统计报告图,易于比较各组数据之间的差别。在明确比较内容之后,注意高峰值的背景原因。

例一,(2013年江苏高考第12题)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 )

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

【解题指导】此类题是计量史学在历史高考中的典型运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解读好数据图的有效信息,这道题在数据处理上比较简单清晰,柱状图能一目了然地看出在“甲线段”相应时间内数据的上升趋势,再根据题意“经济理论”作出判断是C。

3.1.2 折线图

折线图可以显示随时间(根据常用比例设置)而变化的连续数据,适用于显示在相同时间间隔下数据的变化趋势。

例二,(江苏卷2015第18题)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

A. 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

B. 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C. 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

D. 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

预算结余或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1920~1940

【解题指导】此类题目主要考查历史事物的数据特征(静态特征、动态特征)、数据关系(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联系性、相关性)、数据成因(形成数据特点、数据关系的成因)可以显示随时间(根据常用比例设置)而变化的连续数据,因此非常适用于显示在相等时间间隔下数据的趋势,或上升,或下降,或曲折发展。因此一定要仔细观察图表曲线的走向,然后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变化的原因。观察图,1921~1930年预算结余时期,反映了美国经济的发展,而这一时期,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逐步走向尖锐时期,A项错误。1930~1932年是胡佛当政时期,他继续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项错误。根据图片信息观察,1933到1934年预算比重呈增长趋势,1934年到1935年财政预算有所下降,故C项错误。预算比重的下降是经济形势好转的表现,D项表述正确,符合题目要求。

3.1.3 饼状图

饼状图可以显示一个数据系列中各项的大小与各项总和的比例。

例三,(2013年江苏卷第13题)下图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A. 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

B. 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 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 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解题指导】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观察饼图中的数据点显示为整个饼图的百分比,单个饼图注意比例大小之间的差别,多个饼图注意各比例之间的变化。观察图片可知当时雅典人口约有40万,享有民主的自由民只有16.8万,故A项中“超半数”的说法与其不符。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雅典的民主是本城邦男性公民的民主,故排除C、D两项;本题答案是B。

3.1.4 表格类

表格类题目信息量大,对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

例四,(2015年江苏高考第8题)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 )

A. 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

B. 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

C. 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

D. 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

【解题指导】在解答这类题目时,第一步,要仔细读表格,看标题,确定答题方向;看表格关键数字信息,注意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第二步,要高度关注提示语,表格类题目中的提示语是解题的关键,很大程度上也是最终答案的组成部分。第三步,捕捉表格中潜在的动态信息,即读出表格中所蕴含的变化,态势等。第四步,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数据、综合判断得出结论。从本题表格数据看,火柴进口量逐渐递减,但无论是新厂数还是投资额,都呈波状,B项错误。反对“二十一条”兴起于1915年,D项错误。从图片数字看,近代中国火柴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体现了近代中国民族的某些特征,C项表述正确,符合题目要求。故选C项。

3.2 解题策略探究

综合以上几种类型的题目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不管哪一类型的数据图,它都是用数据说话、用数学表达、定量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从构成看通常都由“标题”、“图表”、“注”三部分组成。因此,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基本对策:

第一,指导学生阅读数据表的标题,明确考查内容方向。标题是整个试题的灵魂,数据图表都是围绕它呈现的。它一般包含着时间、空间、人物等重大破题信息,会反映出该图表的考查要求,因此关注好标题就可以明确考查方向。同时还要注意数据图表的“注”,重视数据图表的来源,这有时会直接影响对数据的客观分析。

第二,引导学生把握时间信息,确定考查历史阶段。每一张数据图几乎都隐含着重要的时间信息,因此观察数据图首先要确定该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时间,据此把握相应历史阶段特征。要注意的是,历史时间包含显性时间和隐性时间,隐性时间需要借助试题中的相关文字信息获取。明确时间后可据此确定在时代特征、发展趋势、历史潮流、主要矛盾相关历史信息等。

第三,引导学生学会读取和观察数据变化,挖掘关键有效信息。不可忽视的是,历史现象和历史过程中的数量、数量关系和数量结构具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形式。因此,观察显性数据和提取隐性数据是关键的一步。[1]首先观察数据图表的具体内容,它有几个项目组成;其次准确把握数据图表中数据的变化,学会横看和纵看比较数据。柱状图要注意相互间数据的高低变化;曲线图要注意与时间联系反映的高低起伏;饼状图要注意各项数据的比例关系;表格图要注意横纵栏的数据大小变化;再次根据数据提取首、尾、最高、最低等数据,合并同类项,看数据升降、最高点、最低点、变化趋势等信息。最后要注意切记只看图表的个别数字或具体情况,或者只关注微观具体数据而忽视对数据规律性信息和数据整体变化趋势的宏观把握。

第四,引导学生把数字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透过现象看本质。计量史学,就是通过运用各种比较成熟的数学手段,来研究历史社会中的数量及数量关系,试图从数量的角度来揭示历史现象和历史过程的深层次本质。[1]因此从数据统计图中全面有效的提取数据信息后,注意将其译成文字信息和历史知识,要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即把感性直观表象转化为理性的思维概括;要变静态观察为动态分析,并从各种数据的动态变化中探寻历史现象和历史过程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东西,即抓住历史深层次本质问题。

以上是笔者在高中历史教学尤其是高三备考实践中的一点探索和感悟,只是管中窥豹,但希望能对广大同仁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霍俊江.计量史学研究入门[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上一篇:街道林长制工作汇报范文 下一篇:推进林长制工作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