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学习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29 03:45:33

对数学学习总结

对数学学习总结篇1

关键词:数学总复习 教学策略 素质教育 技能培养

1、前言

小学毕业班的数学总复习指的是数学教师指导学生对学过的数学知识和内容进行再次学习的过程。在数学总复习的过程当中,数学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将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整体性与系统性的总结与归纳,并对数学学习当中所存在的缺漏和疑问进行弥补和解决,将小学所有学过的数学知识变得系统化以及条理化,以便于全面且熟练的掌握数学知识的难点和重点。数学总复习质量的优劣和复习成效的好坏,与数学教师对教学大纲的了解,数学教材的熟练程度,复习内容的罗列以及复习方法的选择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

2、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的教学策略

不同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总复习当中有着不同的复习方法,但是每位数学教师的复习效果都是不一样的,以下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数学复习教学策略。

2.1突出教学重点,重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2.1.1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数学总复习当中所学习的内容全部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所以,一方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减少复杂与困难的计算、加强逆向思维知识的练习及学习,另一方面要以学生的生活作为学习的前提,数学复习要面向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实际生活。除此之外,要重点突出重点知识的复习,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猜想能力,更深层次的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创新能力。因此,数学总复习的最初阶段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复习,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

2.1.2加强方法、知识与能力之间的交叉与渗透

每一节数学总复习课都要达到最大的效率,只有将每一节课的功能充分的体现出来,才能够对学生的数学复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加强思想方法的融合及交叉。为了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发展学生的思维,数学教师在数学总复习的过程中要有效的结合教学内容,将比较和类比、对应与转化、分析与综合等思想方法渗透到数学复习的教学策略当中,以加深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的理解。

2.2分类整理数学知识,加强数学复习的系统性

2.2.1建立科学的基础知识教学体系

数学教师应该以教学的系统原理为指导,帮助学生将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整理,把较为分散的数学知识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2.2.2引导学生区分清易混淆的概念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当中存在着一些很容易产生混淆的概念,数学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将这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分清楚,抓好概念的具体意义。比如:比与比例,质数与质因数,合数与偶数的比较,质数与奇数的比较等等。对于类似这样易于混淆的概念,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实质,以避免概念混淆对学生的数学复习产生干扰。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解题方法也要进行详细的比较,充分的明确解题的正确方法。

2.3抓紧课堂的数学复习

在数学的复习课当中,数学教师应该将各个知识点合理的划分为几个学习板块,每一个学习板块都要有较强的针对性,以有助于数学教师及时的发现学生在复习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对学生进行辅导,确保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在数学总复习得教学中,数学教师要避免采用题海战术的复习策略,以防止学生出现思维呆滞和逆反心理的产生。数学教师要积极的参与到学生的解题过程当中,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数学学习上的不足,以有效的改善不足,从而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进度。

2.4重视数学知识的训练,加强复习效果的反馈

2.4.1及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检查

在进行数学总测试的时候,数学教师应该选取一些灵活度较高,并且能够真实的体现学生解题能力的测试题,以便于数学教师对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及时的对学生复习的不足之处和遗漏之处进行处理。

2.4.2培养学生自我反思与评价的习惯

在每一次数学总测验过后,数学教师都应该对学生问题的所在之处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讲解,并有效的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此外,在下一次总测验之前,数学教师要对学生经常出错的知识点进行再次的讲解,并加强知识难点与重点的锻炼。考试之后,数学教师要让学生对自己进行正确且全面的评估与反思,主动的查漏补缺,理清整体的知识脉络,抓住知识规律,总结出自己的解题经验,避免再次出错。

3、结束语

对数学学习总结篇2

一、小升初学生具有的数学学习习惯及思维方式分析

1.记忆型.

这种数学学习习惯及思维方法是通过大量做题,对做过的题加以记忆,在数学考试中依照记忆进行解题.本质上是一种用记忆的机械方式取代思维的方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在升入初中后,初中数学知识一是内容多,二是难度大,难以有效记忆,具有这种数学学习习惯及思维方式的学生往往出现成绩下滑,学习困难的现象.

2.模仿型.

这种数学学习习惯及思维方法是通过模仿例题及习题的方式,在考试解题中采用模仿类型题的方法.采用这种数学学习习惯的学生在思维上倾向于模仿性,在升入初中后,数学题型更加多样,学生难以进行针对性的模仿,数学学习效果不尽理想.

3.思维型.

这种数学学习习惯及思维方法是通过对题目加以思考,总结题目和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能够做一题,会一类题.采用这种数学思维,能够在数学考试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升入初中后,在数学学习上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既快速适应了初中数学的新特点,又能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由此可见,小学升初中后,数学知识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有相应的强化,才能做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有效衔接.要开发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预习、听课、练习及复习等多方面给予指导.下面对这四个方面加以着重介绍.

二、小升初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开发途径

1.预习环节.

不管是小学数学还是初中数学,预习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通过预习,能够使学生对数学课的内容及方向有一个大体了解,从而强化听课效果.预习环节,要着重提高学生的数学课本阅读能力,通过阅读,明晰课程教学重点及难点.在课本阅读中,需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首先,进行粗读.粗读就是对数学教材章节内容的主要知识点加以了解,明确学习重点及难点;其次,进行细读.细读过程中,着重对概念、性质、公式、原理等加以仔细体会,思考数学知识当中的因果关联.

此外,在做好阅读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划、批、试、分的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划就是圈划重点概念及知识点;批就是将自己预习过程中的体会及无法理解的内容,批注于课本空白区域;试就是根据预习情况,简单进行相关的练习;分就是将自己已掌握的和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加以分类,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上,学生就可通过自行预习,把握方程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关系,通过细读课本例题,掌握基本解题思路,在后期课堂学习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听课环节.

听课环节,也就是课堂学习环节,这一环节在数学学习中起到重要作用,听课效率高的学生,往往数学学习效果就好,考试成绩也更为理想.在听课中,要摒弃一种错误观念:课上不听,课下恶补,这种观念及做法十分不可取,效果微乎其微.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以确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着力改善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为有效提高学生听课效率,教师要采用问题引导式或创设数学情境的方法,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讲课及听课中,注重师生间的互动,通过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步骤,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数学实际应用能力.

作为学生来讲,在听课中要做到“三动一专”,即动脑、动口、动手,同时,专心听取教师对例题的剖析,总结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在听的过程中,要用“记”的方式加以强化,对一些教师补充的知识点及解题思路技巧进行记录,便于后期的复习.

例如,在一次函数的解题中,有时为了较为快速地求取答案,教师会提出一种较为便捷的解题方法――特殊值法.这种方法课本中涉及不多,学生在听课中可以及时记录,在碰到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解答的函数题时,往往能够绕开复杂的推理,节约解题时间.

3.练习及复习环节.

练习是深化数学思维,提高解题能力的必要环节,这里所说的练习,包括课堂的实时练习,也包括了课后的作业练习.在课堂练习中,要注重解题技巧的运用,提高解题速度.在课后作业练习中,一方面教师通过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布置,在制定学生可承受的作业量的前提下,在作业布置中侧重对知识重点及难点进行巩固,提高作业的“含金量”;另一方面学生要重视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在保证作业完成真实度的基础上,养成先思考再解答的习惯,领会习题的考查意图,仔细审题,找准关键,避免出现无用计算的状况,提高作业解题的效率,在作业完成后还需加强检查,总结出错点.

在复习环节上,要养成当天功课当天复习的习惯,在复习方法上,先进行全局浏览,初步构建知识体系,再对相关内容加以梳理,强化理解,最后巩固整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复习的重点是学习中的薄弱环节.

三、小升初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总结

从前面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途径中,我们也能够总结出初中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总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自学与求教相结合.

一方面学生要通过预习,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数学探究思维,另一方面又要及时获取教师与同学的帮助,实现自学和求教相结合.

2.思考与学习相融合.

初中数学学习中要勤于思考,对各项公式、法则、定理要搞清其内在关联,梳理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在学习及解题中灵活运用多种解题途径,不拘泥于传统机械的学习方法.

3.注重学以致用.

初中数学理论抽象性相比高中数学要弱,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寻找到较多的应用实例,因此,学生可以借助具体数学案例,将数学知识及思维与实际相验证,强化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

4.扩展知识结构.

课本虽是学会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但也并非是知识唯一来源.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可以广泛阅读与数学相关的课外读物,一是不断扩展自身的知识结构,二是通过课外资料阅读,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坚定数学攻坚决心.

5.强化练习及复习,及时总结.

对课堂学习的知识点,要进行巩固练习,在练习后再加以强化复习,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完整化、系统化.在练习及复习中,还要及时总结,一方面对解题技巧、规律加以整理,另一方面对错题进行汇总,着力避免错误的二次发生.

对数学学习总结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策略

在完成全部的小学数学教学任务之后,小学六年级有一个系统的总复习过程,对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将各部分知识有机地整合起来,完善学生的知识框架,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在总复习的过程中,需要遵循数学知识的形成规律,按照一定的复习策略进行,以下简单谈一下小学数学复习的总体策略。

一、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着力完成培优补差任务

经过小学六年的数学学习,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有比较大的差异,一般会存在优等生(2):中等生(3):学困生(1)的比例,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对总复习的复习效果也有不同的期望,优等生渴望熟练掌握解题方法,中等生渴望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建立自身的知识结构,学困生则希望通过复习过程掌握以往不理解的知识,根据学生对总复习不同的期待效果,教师要采用合理的复习策略。复习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对基础知识的梳理,帮助学困生以及中等生牢固建立起基本的数学框架,又要让优等生学有余力,在巩固的基础上实现拔高,最终实现培优补差的目的。

二、小学数学总复习过程的基本策略

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包括有四个基本板块,其中“数与代数”是基础,“空间与图形”对空间想象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概率统计”和“综合实践”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应用能力。在复习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就四个板块而言,可以让优等生梳理整体的知识结构,将自己认为的重点知识以网络的形式表现出来;要求中等生在回顾教材知识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掌握不够扎实的部分,进行罗列,以建立自身的复习计划;对于学困生,则要求其翻阅教材,整理出自己比较熟悉的内容,以了解自身的学习进度。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会对知识的整体脉络有清晰的认识,同时对数学基本思想有了一定的理解,在第二阶段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引导作用,将数学知识按照概念、法则、性质、原理进行分类,帮助学生弄明白重点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利用比较学习法,在对比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最后阶段的复习要重视整体上的查漏补缺,使学困生多掌握一些基本知识。

三、要抓好基础知识和掌握和运用

一方面,全面了解学生。我们都知道,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复习前要对学生掌握知识状况和学习态度进行全面了解。首先要进行全面测试。即以《课堂标准》为依据,针对每一部分知识中的基础、重点和难点内容,选择一些中等难度的题目进行测试,要求学生在自己复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教师通过批改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着手编写复习课教学计划,重点理清基本概念、基础计算、基本操作、基本应用方面的知识结构网络,再指导学生理清自身掌握情况,作一个小结。

另一方面,全面把握知识,内化完整的知识体系。总复习必须要全面系统,要作出全面反馈。复习中我们不能按部就班地照着书本编排重讲知识或每课练,避免学生吃冷饭,枯燥厌烦,消极应付,费时费力效果又低。书本上的知识有些比较零散,教师要学会把书本从厚教到薄,应该有效合理地系统学生的基础知识,内化知识结构,建立基础知识结构网络,增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探讨、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且能进行灵活运用。我们知道“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基础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是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建立了基础知识结构网络后,应让学生重新去品味基础知识、归纳要点,理清每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全方位出发,以练习为主要反馈手段。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让学生先练或在练的过程中进行分组讲解,以优带差,促进提高,也可以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时反馈,总结归纳。抓住学生薄弱环节,定向加固,强化训练,使学生能够弄清每一个知识点,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提高学习能力,积累知识。如此训练,学生对总复习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再发现,使知识常用常新、常新常用,也给教师提供了重要反馈信息,给学生自主复习的主动权。总之,总复习的第一阶段要重基础,抓反馈,再提高,再发现。

四、要加强学困生转化工作

教师要善于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知道这些学生到底困在哪里,用什么手段解决。我认为除了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外,还要根据记忆和遗忘的规律,重视信息反馈原理的运用,及时巩固当堂效果;要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科学训练,进行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知识素质。教师要做到:细水长流逐一补,以新带旧分散补,突出对象个别补。在班里成立几个小组,每小组选择一个学习好的负责,成绩好的学生教成绩差的学生,这样成绩差的学生进步了,成绩好的成绩更好了,整个班掀起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

小学数学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心算、口算以及估算能力,追求算法的多元化;复习过程中要处理好知识讲解和随堂练习的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练习的题目落脚于方法和策略上;在章节复习和模块复习结束之后,有必要进行知识水平检测,引导学生通过阶段测试检验自身的复习效果。

对数学学习总结篇4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投入;个体因素;组织因素;环境因素

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分析,学习投入度(learning en

gage-ment)可以概括为如下两个重要特征:首先是在就读过程中,学生投入到学习中的有效程度;其次是学生对于自身学习状况和学校所提供学习支持条件的满意程度。本次研究吸收了前人研究中已有的做法,并结合具体实际,设计具体的问卷并组织调查研究。

一、组织问卷调查与统计

(1)问卷的发放与回收。为了保证研究对象的全面性和多样性,本研究采用非概率抽样中的方便抽样方法,选择了河南科技学院的100名大学生,涉及到信息工程、生命与科技、经济与管理、新科、化学化工、食品工程、人文、资源与环境管理、机电、动物科技、园林和外语12个学院。对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共100名同学进行调查,采用匿名形式发放问卷100份。回收得到的问卷中有效问卷95份。(2)问卷的数据录入与分析。用Excel工具对数据进行了录入,在录入的过程中进行了多次信息核对以确保录入信息的准确性,采用统计学工具Excel对数据进行分析。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由于样本太少,造成年级、专业是否对口的数据量小,而没有对其进行分析。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学习成绩、学习努力度、自习情况内在一致性与问卷信效度分析结果

表1 学习成绩、学习努力度、自习情况同侧效度分析

从上表分析出学习努力度、自习情况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学习成绩与学习努力度、自习情况是同侧效度高的三个变量,从而确保本次研究具有较高的效度。

表2 学习努力与上自习情况内在一致性分析

从上表看出学习努力度与自习情况存在内在一致性,确保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二)个体因素与学习投入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1.性别与学习投入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在被测试的学生中共有男生62人,女生33人,男生占总人数的65%,女生占总人数的35%。男生中每学期的学习成绩多数80分以上的有26人,占男生人数的41%,占总人数的27%,而每学期多数在70~80之间的有30人,占男生人数的48%,占总人数的30%,这说明绝大多数的男生的成绩是中等的,多数不及格的男生有6人,占男生人数的10%,占总人数6%;而女生中每学期的学习成绩多数80分以上的有23人,占女生人数的70%,占总人数的24%,每学期多数在70~80之间的有9人,占女生人数的28%,占总人数的10%,多数不及格的女生人数有1人,占女生人数的3%,占总人数1%。从男女的学习投入度分析,在所测试的男生中学习比较努力的有15人,占男生人数的24%,而每周经常上自习的有18人,占男生人数的30%;女生中学习比较努力的7人,占女生人数的21%,而每周经常上自习的有9人,占女生人数的27%。从总体来看在所测试的样本中男生的成绩与女生的成绩相比,成绩优秀的女生比成绩优秀的男生所占比例高,而成绩良好的男生比成绩良好的女生所占比较高,成绩多数不及格的男生比女生所占比例高。男女生学习投入度比例相差不大,但女生投入到学习中的有效程度显著高于男生。本数据的分析结果与《教师工作投入度:结构与影响因素研究》中的性别对教师工作投入度的结果是相符合的,这种结果的出现可能与女生的性格和细心程度有关,有待以后投入更多的研究。

2.性格与学习投入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性格中的主动性表现可能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所测试的大学生群体中,擅长在大庭广众面前大胆发言的人,性格是相对活泼的。调查发现不管是不是擅长与人交往,学习比较努力的人数与经常上自习的人数没有显著差距,即性格中的主动性表现对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度的影响是不显著的。目前学术界关于性格对投入度的研究还相当少,没有找到有关性格对投入度的影响的相关研究。

3.兴趣与学习投入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3 兴趣对学习投入度的影响分析

已有研究表明,兴趣不仅影响学习效率和学生所回忆内容的数量,而且能影响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从而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兴趣促使学生不只是满足于文章的表面含义和结构还会使学生积极探寻其深层含义。从上表可以看出,对自己所学专业感兴趣的大学生对学习的投入显著多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的学生,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投入度有显著的影响,这与《学生的学习投入对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中兴趣与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相一致。

(三)组织因素与学习投入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1.院系类别与学习投入度相关性分析结果。在所调查的95名大学生中经管学院的学生20人,占总人数的21%,在这些样本中有95%的大学生成绩都是优秀的,25%的人学习是很努力的,15%的人是经常上自习的;调查的样本当中信工学院的学生有24人,占总人数的25%,在这些样本中有25%的人学习是很努力的,17%的人是经常上自习的;生科学院的学生有12人,占总人数的13%,在这些样本中有25%的人是学习很努力的,17%的人是经常上自习的。因此,院系的类别对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的影响并不显著的。

2.大学生对学校激励制度的满意度与学习投入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际调查发现认为学校激励制度公平的同学学习投入度高些,而持不公平态度的同学学习投入度低。对组织激励制度的满意度对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度有显著的影响,对激励制度满意的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度显著高于其他群体的学习投入度。

(四)环境因素与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1.宿舍文化与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本文结果发现,宿舍文化与大学生学习投入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与关于组织文化的研究的结果是相一致的,这对以后提高学生学习投入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人际关系与学习投入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在所调查的95人当中有65人是与班级同学关系比较融洽的,占总人数的68%,而在这些人当中有33%的人是学习很努力的,10%的人是学习不努力的;30%的人每周经常上自习,19%的人每周很少上自习;与同学关系一般的有30人,占总人数的31%,在这些人当中有23%的人学习比较努力,60%的人学习努力度一般,22%的人每周经常上自习,30%的人每周很少上自习。经常与任课老师进行学习交流的学生有30人,占总人数的31%,这些人当中43%的人学习比较努力,不努力的学生占0%;43%的人每周经常上自习,10%的人每周很少上自习。与老师从不进行学习交流的学生有27人,占总人数的29%,这些人当中22%的人学习比较努力,19%的人学习不努力;22%的人每周经常上自习,33%的人每周很少上自习。

从本次的调查中可以看出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度有一定的相关性,良好的人际气氛对教师工作投入的活力、奉献和专注具有一定的预测力,表明人际气氛越好,教师工作投入的活力、奉献和专注越高。这对本文的研究也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三、研究结论及对策

在个体因素中,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与学习投入度呈正相关,性格与学习投入度不相关;在组织因素院系类别、组织制度、对激励制度满意度因素中,学生对激励制度的满意度与学习投入度呈正相关,而院系类别与学习投入度不相关;在环境因素中,宿舍文化、人际关系与学习投入度呈正相关。

1.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端正其学习态度。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投入度的主要因素。从这两方面出发,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端正其学习态度,让他们意识到在大学里学习依然是很重要的,从行动和心理上激发大学生去投入学习,从而提高投入到学习中的有效程度。

2.完善学校的激励与考核制度。激励制度与学校学习氛围是影响学习投入度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一点各大高校可以通过制定更完善更细致的激励制度,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学校措施对每一个学生都是公平的,比如奖助学金、三好学生、文明学生、学习标兵等的评定以及考核方式、德育评定方式等,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意识到通过努力一定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在以后的大学生教育中,完善而公平的激励制度对学习投入度的提高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3.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与融洽的人际关系。对当代大学生来说环境因素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宿舍文化和人际关系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的重要因素。加强大学生的宿舍文化建设,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形成一个合理的作息制度,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度。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学习投入度也有很大的影响,可以通过学习交流会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自觉感受到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学习投入度。所以在高校为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度采取措施时,应把环境因素也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当然对于不同的高校,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的环境因素不同,在采取措施前要进行一定的调查。

参 考 文 献

[1]盛建森.教师工作投入: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与发展教育.2006(2)

[2]范金刚,门金泽.不同班级环境高中生学习投入的差异分析[J].大众科技期刊.2010(11)

对数学学习总结篇5

关键词:高中数学;复习教学;实施路径;效果;对策

近些年来,新课程改革不断实施,高考改革也不断推进。促进学生有个性、全方位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最为核心的理念。尤其是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反思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从本质上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具有的主体性地位体现出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在传统的数学复习教学过程中,因为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指导,导致学生缺乏主动、积极的复习意识,使其在学习过程中缺少创造性、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将数学复习效果降低。下面,笔者就简析高中数学有效复习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高中数学有效复习教学之自主导学对策

想要保证高中数学复习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在高中数学复习教学过程中应用自主导学模式,将学生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仅仅发挥引导作用,进而使学生可以形成自主学习。自主导学策略中的“自主”就是要将数学复习课堂交还给学生,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学生在教师所创建的情境下开展学习。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自身的需求和条件,自主选择数学学习的方法、目标以及内容,通过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控,进而将具体学习目标完成。自主导学策略中的“导学”就是指高中数学教师要扮演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帮助者,对学生学习活动开展指导,保证指导具有针对性,开展先学后教的方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培养。

比如,在开展“函数的图象”复习课程的时候,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由认识目标、情感目标以及能力目标共同组成。认识目标为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函数图象以及变换方法,可以通过函数图象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目标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情感目标为促进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成为乐学者。在开展复习教学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自我回顾学习到的基本函数知识,比如指数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对数函数等。其次,让学生画出函数图象,并且说明它们怎么样从f(x)=x2平移而来,比如f(x)=x2-1。而后,为学生巩固和提升函数图象知识。最后,组织学生设计知识系统图,这实际上是对函数图象知识的反思和总结。

二、高中数学有效复习教学之交流归纳对策

在高中数学有效复习教学中实施交流归纳对策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流程。以抛物线复习课程为例,在课前准备的时候,教师要在课前为学生布置作业,使学生可以自己整理和归纳抛物线的几何性质以及抛物线的定义,在课堂上使学生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作业。在开展复习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告知学生本节课要针对抛物线开展综合性复习,让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成果展示给其他同学。通过学生的成果展示,加强了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乐于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表达出来。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选择一名成绩中等的学生,使学生可以上台将自己总结的内容展示给大家。学生根据课本内容总结了抛物线标准方程以及定义(如下表所示),并且将最基本几何性质总结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总结和概括能力,使学生可以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对比,通过绘制图表,使难懂和容易混淆的知识一目了然。

三、高中数学有效复习教学之自诊反思对策

自诊反思是自我诊断和对自身行为思想实施思考和检验,自诊反思对策要求学生通过对知识进行回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思维回路,将思维回路作为根据开展的反思构建过程。学生通过自我整理好题和错题,总结方法和结论,开展具有周密性的思维和思考,进而对知识进行再认识。所以,在高中数学复习教学过程中,自诊反思模式并非单纯总结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经验,而是要求学生必须审视自身的数学学习过程,通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开展积极的探索和思考,思考的对象就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学生通过调控和审视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和行为,科学、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以及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而开展新的高中数学学习活动。自诊反思对策能够从本质上提升高中生的数学素养,促进高中生提升数学学习能力,进而保证学生可以顺利地开展数学学习活动。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探讨了在高中数学复习课程中,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原因,根据新课程理念和理论基础来对高中数学有效复习教学的实施路径进行了探析。在探索过程中,针对高中生在高中数学复习教学中主动性不强、多解思路欠缺、缺乏概括梳理能力以及错题反思能力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通过在高中数学复习教学中开展交流、合作、探究、自主式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邵敏伟.总结高考命题规律,反思高三复习教学,探索未来命题趋势:从高考试卷分析上透析高三数学复习教学的有效性[J].数学教学通讯,2015(12):24-25.

[2]孔凡哲,崔英梅,严家丽,等.科目分层凸显高色 一以贯之突出课程本质:澳大利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最新特点及其对完善我国高中标准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4(03):99-107

[3]郑小勇.“心计手授,纲举目张”:从《二战后世界贸易体制的演变》一课管窥有效复习的板书设计[J].高考:综合版,2014(07):61-62.

对数学学习总结篇6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课堂提问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6)17 0000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需要不断创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开动自己的大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深入理解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数学基本技能.以问题为驱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可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转变数学学习方式,端正学习态度,更加高效地学习高中数学,具体做法如下.

一、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问

每个高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擅长的学科不一样,感兴趣的内容也各不相同.在以问题为驱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需要充分的课前准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立足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设计相关的问题,唤醒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高效的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几何概型”时,

学生由于已经学过“古典概型”的内容,对于概率的问题形成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且“几何概型”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在这个基础上,教师立足于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如下问题: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通过转盘的形式进行抽奖,指针指到哪里就得到对应的奖品.所有人都想得到大奖,那么得到最大奖项的概率该如何计算呢?由于大部分学生对于转盘抽奖的问题非常感兴趣,教师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学生的注意力就被集中到问题上,迫切的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的基本事件是什么?(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的位置)一共会出现多少种情况?每一种情况是否等可能?学生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下,一步步完成了问题的解答,思路清晰,效果很好.

由此例看来,教师作为问题的设计者,只有明确数学学习的目标,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出学生关注的问题,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真正投入到学习中,获得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选择恰当时机,巧妙提问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让问题真正成为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驱动力,帮助学生架起新旧知识的桥梁,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需要教师在适合的时间提出恰当的问题,并且为学生探寻问题答案留下合理的时间,强化数学思维的训练效果.

例如,在教学“合情推理”时,为了让学生对“推理”这个抽象的概念获得感性的认知,教师首先可设计如下问题:很多同学觉得警察破案很神秘,下面看一下这组图片所展示的交通事故中这名遇害者留下的一些线索,假如你是一位交警,通过这些线索,会有什么判断?教师通过投影仪为学生展示图片.学生认真观察后给出自己的猜测.教师没有评判学生猜测的对与错,而是在学生完成猜测之后,引导学生总结“推理”的概念.接着教师又提出问题:同学们回忆一下,刚刚看到这些图片之后,你们都在做什么?思考、分析还是推理?学生自然提到了“推理”,让学生在这个基础上,总结出推理的含义.教师的问题为学生搭建了理解的桥梁,所以学习起来比较顺利.

由此例说明,以问题为驱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教师对于提问时机的把握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课前进行预设的同时,结合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进行灵活的应变,最大程度的发挥提问对于数学学习的辅助作用.

三、总结教学活动,科学评问

高中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需要深入的分析,及时的归纳总结,梳理数学知识的脉络,以完成数学知识结构的构建,提高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运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时,还需要及时的总结,对知识点进行点拨强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时,教师可通过“摸球游戏”“多米诺骨牌”,让学生对于“归纳法”形成初步的认知.教师再通过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归纳法的本质是什么?与数学归纳法有什么本质区别?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启发下,进行了总结,掌握了归纳法的本质是从“特殊到一般”,主要用来发现规律;数学归纳法则是利用“递推的思想”,解决的是“与正数有关的数学命题”.通过科学地评价前面的问题,学生对于这一课学习的内容形成了更加系统的理解.

由此例发现,教师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之后,及时总结问题的解答情况,帮助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更好的体现问题驱动的学习效果.

对数学学习总结篇7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常态复习课 有效性策略

高中数学在高考成绩中占据很大的分量,由于数学内容大多具有抽象性和系统性,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复习。高中常态复习课的教学效率对于高中生数学知识的积累和数学能力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如何提高高中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让师生共同努力,为学生的高考铺平道路。

一、把握复习重难点

1.把握复习重点

高中生应该根据教材和考试大纲确立自己的复习方向和目标,理解高中数学的重点知识,掌握常考点和易错点。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高考数学主要有如下主干内容:函数与导数;三角与向量;数列推理;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不等式;概率、统计与算法等。从这几年高考题的难易程度来看,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概率问题及数列推理问题都属于重点且题目比较容易,是考生需要下工夫的主要内容。尤其是三角函数和数列推理两个问题由于公式繁多,变形比较容易,因此这两个部分属于重点注意部分。笔者在讲课时,以三角函数的“两角和与差”公式为基础延伸出不同类型题目的处理方法。而对于数列推理问题,笔者更是研究出一种以公式变形为突破口的思想方法。

2.突破复习难点

根据高考题目的难易程度而言,解析几何、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应用、函数导数的应用为难点。解析几何以直线与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的结合问题最棘手,也最让学生头痛。函数导数中涉及的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综合应用是难点内容,数列的综合应用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非常高,这些都应该是复习课的难点。

例如2014年福建省高考数学理科19,直线与双曲线的结合问题。

已知双曲线E:■-■=1(a>0,b>0)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为l■∶y=2x,l■=-2x.

(1)求双曲线E的离心率;

(2)动直线l分别交直线l■,l■于A,B两点(A,B分别在第一,四象限),且OAB的面积恒为8,试探究:是否存在总与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的双曲线E?若存在,求出双曲线E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二、以高考试题为目标

高三学生数学总复习的一大目标就是在高考中的良好发挥,所以平时以高考题作为标准无疑是最合适的。教师要以高考题难度及涉及面为研究对象,提高自主编写的练习题的质量,争取趋近于高考题目的质量。而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点下承担更多的工作。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三点。

1.总结高考题目

学生在大量研究历年高考题目之后要学会对高考题目进行总结。很多教师都要求学生要自备错题集,将错题记录并多看。这只是总结的一个方面,学生要在研究高考题目时摸透出题人的意图,明确出题人的考核方法,更要明确各种题目中出题人所设的陷阱,将出题思路与学习重难点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好总结。

2.培养学习自主性

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目前来讲,还无法脱离教师的全面指导,需要老师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入手,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从而增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同时,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尤其是面临高考的高三学子,在高中数学总复习时肯定是各有所长,所以让学生自由结合取长补短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方法。这样能使学生之间建立起互帮互助的关系,还能让学生对自己的优势更深入地进行钻研,这无疑是高三学生复习数学的一大方法。

三、全局性把握并串联知识点

全局性把握讲解知识点是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在学生参与数学总复习时,就不能仅仅把数学课当成复习课,要让学生体会到学到了新的东西而不是一直在复习学过的知识。这就要求老师将课程安排得科学合理,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应用于不同题目的讲解中。

如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部分,在复习时可以函数为主线,串联方程、不等式、数列、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其他知识点,使之形成知识网络,达到“以纲带目,纲举目张”的目的,加深学生对函数自身概念、性质的理解,达到与其他知识的融会贯通,扩大知识面,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中也可以精选的高考试题为主线,对高考试题进行有序梳理,通过类比、分析、归纳等途径,巩固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如“基本不等式”的教学中,可以分别选择:(1)若对任意x>0,■≤a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2)已知函数F(x)=|lgx|,若a

四、学会举一反三

在具体的数学复习课应用中,首先学生应积极归纳自己学过及发现的新规律,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实现对其的有效整合。比如对函数y=logax的性质的理解,学生可以经过画图像对其加强记忆。此外,还要注意对数学知识的分类总结与归纳,如《立体几何》中面与面、面与线及线与线之间的关系理解,可组织学生展开积极讨论,并由教师指导将其讨论的重点放在角与距离及平行与垂直的关系方面,逐步将其绘制成一种体系或网络,以此为线索进行后续的相关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其次要学会归纳题型,新时期我们应该摒弃大量做题从而掌握数学方法的思想,数学题太多,“题海战术”既累又没重点,远不如学生对类型题的归纳总结有效果,如对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学生就没有必要对这种类型的题不加选择地大做特做,只需针对各种类型的题做一两道,并及时总结方法和相关类型即可。在此基础上形成对类型题“模式”的强化,然后进行举一反三,加以灵活应用,碰到相似类型题即可迎刃而解。不但提高了做题效率,更是促进了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提高,实现了数学复习课有效性的提高。

五、结语

数学是一门具有系统性和抽象性的应用型基础学科,是在学生学过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复习,对于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数学的复习课是高三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融会贯通的必要路径,也是学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因此,在高中数学复习中,教师必须积极采取措施,提高高中数学常态复习课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辉.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的实效性研究[J].求知导刊,2014(5):128.

对数学学习总结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景教学;信息化;系统化

一、课堂教学问题探析

1.学生脱离实际死记硬背

小学生处于知识初识阶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都需要教师引导和培养,由于现阶段每个班容量逐渐扩大,教师很难针对每个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学习认知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只会死记硬背,不会通过以往学过的知识联系结合现有知识进行扩展记忆。小学数学低年级阶段的确需要学生背很多东西,这也是适合小学生年龄的,但是在记忆过程中忽视技巧性记忆,导致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吃力,长期死记硬背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

2.教学模式传统,创新有偏差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偏重任务和知识的落实,忽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情感的培养。不仅是社会大部分人,就是数学教师也很难将数学看成是一门人文学科,从数学学习过程中找到情感的奠基,数学其实在深入了解后也是富有趣味性的。小学生刚开始接触数学,教师有必要在事物的起步阶段就奠定良好基础,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情况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数学教学课程设置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授课学生听,互动性不强,即使教师布置任务下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不高,并且现阶段很多教师为了让学生学习,对家长也进行“捆绑”式结合,布置很多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的作业,这种方式有利有弊,目的出于让家长督促学生学习,但是实际上效果不明显,比如让家长给学生出题、出卷子,很多家长首先没有时间,其次并非专业,也不了解进度很难将卷子和题出好,这种创新偏离了初始目的,并且效果也不显著。

3.学生知识点混乱,条例不清晰

小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差,对所学知识很难通过自己的归纳系统化,但这一阶段又是对数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必要阶段,这种矛盾导致学生和教师在课堂知识的学习和传授上产生障碍,教师没有辅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串联在一起,学生在接下来新知识的学习上就产生了吃力感。知识在学生脑子里都是零碎的拼图,教师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拼出一个清晰的图形,然而这一方面在很多数学教学中被教师忽略。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探究

1.生活式情景教学

小学生对知识的了解还不全面,对数学的应用和认知不清楚,不明白如何将数学和实际生活融合起来。需要在这方面进行引导,将数学教学生活化,把数学中的公式和模型融入实际生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升华教学内容。这方面的教学,教师可以尝试情景教学培养学生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同时服务于生活,数学和生活是相关联的。在数学计算题和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计算和应用题所涉及的搬到课堂让学生表演出来,比如将课堂模拟成菜市场,应用题是买菜之类的,就可以让学生亲身经历通过买菜进行数学公式的计算。这种形式将数学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增强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也调动了学生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有成就感。

2.灵活利用多媒体与传统板书教学

多媒体有利有弊,很多教师反映多媒体教学导致课堂笔记变少,学生手变懒,不爱动笔。教师应当将扩展性内容进行多媒体的教学操作,针对重点公式等需要学生记忆背诵的东西依旧采取板书形式,将传统与新兴模式相结合,相辅相成。比如,遇到作图或者图形变换等问题,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可动性将图形准确呈现给学生,避免板书作图带来的误差。再比如,教师若想加深教学难度,讲解有关奥数问题追击问题时,教师可以制作动态追击图,让学生清晰地观察每个时段的变化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运动问题。

3.系统化地梳理课堂教学

教师应当在课堂教课之前和一堂课结束后对上节课和本节课的所学知识点进行概括总结,并且在特定章节讲完后对章节进行总结,不仅是要求总结,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还应当教会学生如何自己使用总结本,引导学生自己逐渐学会总结。教师在总结时板书十分重要,教师应当做好板书,并且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板书格式做笔记,这种硬性要求目的是让学生培养总结的笔记习惯,在日后学生希望自己总结时可以灵活运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师总结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尝试让学生先自己总结之后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的形式,调动学生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将培养目标与自己课堂教学相融合,让学习数学成为学生的乐趣,让数学融入学生生活,让学生能够采用数学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应当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方式,做到结合学生、结合当代、结合实际进行教学教案设计。给学生一个新的课堂授课模式,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张桂芳,宋乃庆.数学课程中的算法知识“集中显性教学”与“分散隐性渗透”相结合[J].数学教育学报,2013(2).

[2]黄兴丰,庞雅丽,李士.数学课堂教师教学行为的继承和发展:3节录像课的比较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9(6).

上一篇:八上生物知识点总结范文 下一篇:生物八下知识点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