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的功与过范文

时间:2024-01-17 11:32:18

计划生育的功与过

计划生育的功与过篇1

[关键词] 乳腺癌;手术;程序化;健康教育;功能恢复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4—0117—02

乳腺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已占女性肿瘤的第一位,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方法,但由于术后功能锻炼创口疼痛、持续时间长等原因,患者往往对功能锻炼康复指导的依从性不高,容易造成淋巴水肿等并发症和患侧肢体功能障碍,影响了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探索和改进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对功能康复锻炼指导的依从性,作者对所在科室2007年1月~2011年12月的8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程序化健康教育(试验组)与常规健康教育(对照组)不同效果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程序化健康教育效果好于常规健康教育,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7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均为女性;行乳腺癌根治术35例、改良根治术45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29岁,平均年龄46.5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5例,高中10例,初中26例,初中以下39例。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将8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的奇偶数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之间在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治疗方式、病情等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2 教育方法 两组均以整体护理为基础,由责任护土负责健康教育。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开展健康教育。试验组按整体护理程序进行程序化健康教育,方法如下:①评估 由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时全面收集患者资料,认真进行护理体检。②诊断 由责任护士、主管医师根据评估,确立教育目标及措施。③计划 由责任护士、主管医师、科主任、护士长根据患者个体评估和诊断,共同制定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功能锻炼计划)。④实施 责任护士按照健康教育计划,对患者及其家属按时开展教育、演示,并在患者出院前1天,对患者功能锻炼等康复内容进行提问和动作演示,对未掌握的内容再进行教育,对出院后的功能锻炼及注意事项作详细交代,再通过化疗复查、电话随访等时机进行督查落实,确保健康教育计划付诸实施。⑤评价 结合护理质量控制,由护士长组织计划的实施情况分阶段进行总结评价。

1.2.3 教育内容 对照组按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锻炼常规的内容随机开展教育。试验组按照经过评估、诊断后制订的乳腺癌手术患者个体健康教育计划程序进行教育,主要内容为心理干预、康复指导、功能锻炼三个方面,针对患者个体情况、尤其是心理状况评估,有的放矢、有所侧重,个体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如下。

入院后至手术前:介绍医院环境、住院须知、各种检查目的及注意事项、治疗手术方案介绍、心理护理、术后康复锻炼要点及重要性;术后24 h内介绍预防患侧上肢水肿注意事项,告知睡眠时取半卧位或健侧卧位、指导活动手指及腕部,进行伸指、握拳、屈腕等锻炼;术后第1~3天:进行屈肘、伸臂等活动,逐渐过渡到肩关节的小范围前屈、后伸运动(前屈

1.2.4 效果评定方法[2] ①功能锻炼达标的评定。术后第3周进行功能锻炼达标评定;评定标准:肩关节能前屈>90°、后伸>30°、外展达90°,即评定为功能锻炼达标;②患侧上肢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术后半个月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ADL对穿衣、梳头、洗脸、刷牙、进食等进行评定;③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的评定。并发症发生情况评定,术后20 d进行并发症发生情况评定,即主要评估患者术后有无发生上肢水肿的并发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掌握相关知识率、功能锻炼达标率及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明显好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

3 讨论

3.1 程序化健康教育有利于乳腺癌患者系统掌握术后功能锻炼等康复知识

由于常规健康教育不像其他护理操作具有可视性,护理人员存在可做可不做、做多做少、做好做坏一个样的思想,使健康教育的落实得不到保证[3]。而程序化健康教育将护理程序应用其中,通过对患者个体的评估、诊断、制订教育计划,并对实施情况开展监测评价,不仅使教育计划不断得到补充完善,教育内容和方法更加全面具体,而且使护士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去做,逐项落实,促进信息交流传递,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4]。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程序化健康教育更有利于患者对功能锻炼等康复知识的系统掌握。

3.2 程序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乳腺癌手术患者对康复锻炼指导的依从性

乳腺癌术后及时而正确的功能锻炼不仅使术后上肢的功能得到康复,并能减少淋巴水肿的发生[5]。但由于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功能锻炼持续时间长达半年以上,加上康复锻炼繁杂、艰苦,因而使许多患者对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不高,从而影响了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或全体掌握卫生知识,树立健康观念,采纳有利于健康的健康活动与过程[6]。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功能锻炼达标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上肢水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程序化健康教育通过责任护士与患者一对一地进行沟通教育、检查督促,比常规健康教育更有利于患者增强对医务人员康复指导的信赖感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认识,提高对治疗和康复指导的依从性。

3.3 程序化健康教育是优质护理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医疗体制的改革,人们对医疗卫生保健工作需求日益增加,不仅希望疾病获得满意的诊治效果,而且追求精神上、心理上的舒适和治疗上的参与性、选择性[7]。程序化健康教育将传统的健康知识笼统灌输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程序化教育规划设计,并通过对患者的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等环节实现护患沟通交流,使护患双方对健康教育的工作标准、规范与职责任务更加明确,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达到“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的优质护理宗旨要求。

[参考文献]

[1] 田富国. 乳腺癌现代非手术治疗[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23—24.

[2] 叶和珍. 全程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 护理与康复,2005,4(5):387—389.

[3] 曾淑贤. 临床路径在神经外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现代护理,2005,11(21):1844—1845.

[4] 夏颖,王瑞红,朱欢欢. 应用临床路径开展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 现代护理,2006,12(25):2431—2432.

[5] 李伟汉,张浩,赵玉亭,等.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障碍析因[J].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1):1721.

[6] 杨迎春. 骨质疏松症患者合理饮食的健康教育[J]. 护理与康复,2010,9(6):537—538.

[7] 张镇静. 无缝隙护理模式住院患者需求调查[J]. 护理学报,2007,14(11):11—13.

计划生育的功与过篇2

关键词 高等教育;弗吉尼亚州;社区学院;战略计划;美国

中图分类号 G779(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4-0080-03

美国弗吉尼亚州有23所社区学院,2007~2008学年学生平均成功率(包括获得副学士学位、升入四年制大学就读、获得某种技能证书等)不到10%,远低于全美社区学院学生平均成功率。在这一背景下,弗吉尼亚州政府仍一再压缩社区学院教育财政预算,减少社区学院教育财政补贴。为此,弗吉尼亚州社区学院董事会在2008年提出从社区学院自身进行变革,以摆脱教育经费压缩的困境,着力提高社区学院教育质量,帮助更多学生获得成功。最终在2009年11月制定了在全州社区学院实行“六年战略计划”,拟在2010~2015年间从提高社区学院入学机会、增加学生财政资助、提高学生学业成功率、增加雇主数量、增加社区学院财政收入五个方面对全州社区学院进行全面改革。

一、弗吉尼亚州社区学院六年战略计划

弗吉尼亚州社区学院“六年战略计划”于2009年11月制定后,在2012年根据前面两年的执行情况,重新调整了发展目标[1]。2012年的战略计划保持了2009年计划的基本目标,并作了一些补充。

(一)提高社区学院入学机会

2007~2008学年,弗吉尼亚州社区学院共有学生37.3万人。“六年战略计划”提出,在现有招生规模的基础上,按每年1.82%的比率扩招,到2015年,共增加5万名学生,届时全州社区学院学生总数达到42.3万人。在每年的扩招及学生总数中,要特别增加处境不利学生的人数。2007~2008学年,全州社区学院共有处境不利学生12.5万人,2009年的战略计划提出到2015年增加到15万人,拟净增加2.5万人。2012年,社区学院董事会调整了这个目标,即拟到2015年至少增加8.5万名处境不利的学生,但学生总目标还是42.3万人。处境不利的学生主要包括四种:低收入家庭学生、父母受教育程度均为高中或高中以下的学生、来自入读四年制大学比率最低地区的学生、少数民族或其他种族的学生。

(二)增加学生财政资助

尽管弗吉尼亚州社区学院学杂费相对比较低廉,但每年还是有大量的学生因为交不起学杂费而不能进入社区学院接受高等教育。在已经入读的学生中,每年也有大量的学生因为缺少财政资助而辍学。为此,弗吉尼亚州社区学院“六年战略计划”提出要大幅增加对学生的财政资助,维持低廉的学杂费标准。在2008~200年,以24个学分计算,弗吉尼亚州四年制公立大学学杂费平均为7582美元,而社区学院学杂费为2584美元,仅是公立四年制大学收费的三分之一。尽管每年的学杂费收费标准在不断提高,“六年战略计划”拟继续保持社区学院相对低廉的学杂费,并力争到2015年社区学院的学杂费不到本州四年制公立大学的一半,以便更多学生能够有能力支付。同时,“六年战略计划”大幅提高学生财政资助,希望通过发放奖学金(其中不包括助学贷款)等途径对学生进行财政资助,帮助更多学生顺利完成学业。2007~2008学年全州社区学院获得财政资助的学生为5.1万人,到2015年拟达到8.7万人,年均增加率7.94%,净增加3.6万人。

(三)提高学生学业成功率

美国社区学院通常以顺利获得副学士学位、升入四年制大学、获得某种技能证书作为衡量学生学业成功标准。社区学院生源广泛,既有全日制学生,也有业余时间参与学习的学生,许多学生都已参加工作多年。社区学院入学学生总体学业成就水平较低,能够顺利完成社区学院学业,达到毕业水平的学生比例较低。2007~2008学年,弗吉尼亚全州社区学院顺利毕业的学生15496人,转学的11811人,获得技能证书4267人,获得学业成功的学生总数为31574人,不到学生总数的10%。“六年战略计划”提出,社区学院要通过多种形式,支持和帮助更多学生获得成功,大幅提高学生学业成功率,尤其要帮助那些处境不利的学生获得学业成功。计划在2007~2008学年获得学业成功的全州社区学院学生成功数的基础上增加15776人,到2015年全州社区学院获得成功的学生数达到47350人,年均增加率为5.96%,共增长50%。其中,2007~2008学年学生为12647人,到2015年应增加9488人,达到22135人,共增长75%。

(四)增加雇主数量

在美国,各州都有大量为社区学院提供学生技能训练和服务的各种形式的组织和机构,包括政府机构与非政府机构、盈利组织与非盈利组织等。社区学院通过与这些组织和机构合作,能够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从而对课程、教学模式等作出调整和变革。2008年为弗吉尼亚州社区学院提供技能训练和服务的组织和机构共有5888家。“六年战略计划”提出,以2008年为起始年,以5000为基数,保持年均10.5%的增长率,争取到2015年为全州社区学院提供技能训练和服务的组织和机构增加8000家,总数达到1.3万家。

(五)增加社区学院财政收入

美国各州对于四年制公立大学与社区学院的教育财政政策是不同的:四年制公立大学教育经费保持一定比率稳定增长,而社区学院教育经费经常受到压缩,甚至出现负增长。弗吉尼亚州社区学院2004~2008年间的教育财政总收入分别为:7280万美元、7575万美元、8750万美元、11463万美元、9288万美元,2005~2008年间年增长率分别为4.0%、15.5%、31.0%、-19.0%。2004~2008年间全州社区学院教育财政5年累计收入为4.4亿美元,平均每年为8800万美元。教育经费紧缺极大地限制了社区学院的发展,“六年战略计划”提出,社区学院必须通过各种渠道来增加社区学院财政收入,包括联邦、州、学区的财政拨款、基金拨款、投资收入、各种捐赠收入等。“六年战略计划”以2008年为基线年,从2009年开始,以平均每年获得教育财政收入9166万美元为基本标准,到2015年全州社区学院累计增加教育财政收入5.5亿美元。

二、借鉴与启示

(一)依据具体情况制定高等教育发展计划

美国各州社区学院在面临未来发展问题时,都会制定一个全州性的社区学院发展计划,指明今后一段时期全州社区学院的发展目标,如华盛顿州社区学院董事会在2007年制定的“学生成就行动发展计划”[2]、弗吉尼亚州社区学院“六年战略计划”等。这些计划与公立四年制大学发展计划不同,具有鲜明的社区学院特征与地方特征,但又与四年制公立大学的发展计划相衔接。发展计划制定后,社区学院董事会根据每年的实际执行情况,作出一些细节修改,对发展目标进行重新调整。各社区学院结合自身特征,逐步推进社区教育的发展[3]。我国在发展高等教育时,应结合地方特征和不同高等教育层次,因地制宜地制定各地高等教育发展计划。对同一地区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发展计划应该体现差异;但同一地区相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应该有共同的发展计划。

(二)让更多处境不利的学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教育是个体在社会中重新获得阶层分层机会的重要工具。美国弗吉尼亚州社区学院“六年战略计划”在扩大社区学院招生规模时,重点扩大处境不利学生的招生规模,以便那些处境不利学生能够接受两年制的高等教育,为以后获得技能型工作或继续进入四年制大学学习做准备。我国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进入高等教育机构入读的学生人数获得了大幅提高。但这种扩招体现为四年制大学的急剧扩展,很多处境不利学生可能还是无法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或不需要进入四年制大学就读,只需要进入二年制高等教育机构,获得某种技能,从而获得比较好的技能型工作。对于这些学生,让他们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生活将具有重大意义。

(三)帮助没有做好大学学习准备的学生成功

美国弗吉尼亚州社区学院学生来源广泛且门槛低,每年大约有近50%的学生没有为社区学院学习做好准备。在2008年之前,为帮助这些学生快速融入校园学习,社区学院为他们开设补习性或发展性课程,但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能顺利完成这些课程。“六年战略计划”提出将放弃这些课程,并将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开设帮课程,开展职业生涯训练,以便帮助更多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我国每年也有大量没有做好大学学习准备的学生进入大学学习,这些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由于对大学的学习、生活没有思想准备,缺乏必要的学习、生活规划,导致大学学习的失败。开设帮课程、开展职业生涯训练对于这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获得成功具有重大意义。

(四)多渠道增加教育财政收入和学生财政资助

弗吉尼亚州社区学院“六年战略计划”决定以2004~2008年间的教育财政投入为基数,到2015年保证累计投入教育经费5.5亿美元,以确保社区学院高效运转。“六年战略计划”拟通过奖学金等多种形式大力增加对学生的财政资助,以帮助更多学生,尤其是来自处境不利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我国当前教育投入也是总体不足,对学生的资助力度不大。许多新进入大学的学生经常面临许多生活难题。因此,有必要开源节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同时,通过多种形式扩大资助范围和资助力度,为更多学生提供财政资助。

参考文献:

[1]http://vccs.edu/Portals/0/Con- tentAreas/Achieve2015/Achieve2015- ResourceDocument.pdf.

[2]http://sbctc.edu/college/e_stud- entachievement.aspx.

[3]http://tncc.edu/about-2/general- information-2/institutional-resear ch-and-effec- tiveness/vccs-achie ve-2015-tncc- 2015/.

The Six Years Strategic Plan for Community Colleges in the State of Virginia of the USA and Its Enlightenments

LUO Gui-ming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Yichun University,Yichun Jiangxi 336000,China)

Abstract The board of community colleges in the State of Virginia in the USA endorsed the “Six Years Strategic Plan for Community Colleges” in 2009. The plan introduced five goal areas of access, affordability, student success, workforce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colleges. The strategic plan has an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计划生育的功与过篇3

[关键词]高职 校园环境 人才培养 关系研究

[作者简介]翁爱萍(1966- ),女,浙江永嘉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南宁 530008)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037-02

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这为新形势下抓好高校环境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明确了方向。我国高职教育经过30年的发展在办学规模上已成为半壁江山,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生源等竞争,重视和加强高职院校校园环境建设,深化高职特色环境育人功能,努力创建一个与教学目标、教育者、受教育者和谐统一的育人环境,既是构建和谐校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重点,又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然需求。

一、高职校园环境建设基本内涵

作为全日制普通高校的一种类型,高职院校与其他高校校园环境既有诸多共性,也具有特性。共性在于,校园环境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既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积淀的物质反映,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同时也是课堂教育和其他教育的有效补充。校园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的建筑风格、人文环境、自然风景特色、绿化美化程度、环境整洁水平以及设备现代化层次等,一般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校园的精神环境,也称软环境,如学校的管理规章诸要素、校风学风教风、社团、文体活动、人校人际关系等;二是校园的物质环境,也称硬环境,如校园道路、绿化、建筑、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设施等,能够满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设施和附着于校园的物质条件。一般来讲,校园环境建设主要指物质环境的建设。同时,高职院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应有别于其他高等院校,具有其鲜明的特色。高职校园环境建设应以职业特点为中心,以服务区域或社区经济、文化的开放性教育教学为理念,注重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并运用到校园环境的布置中去,使校园整体环境体现行业特色,教学设施突出企业环境、教学场所展现企业文化,从而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二、校园环境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联动关系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人。学校的环境与人才的培养息息相关,校园环境的好坏、优劣决定着育人功能的发挥,对师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约束、引导、规范和塑造作用,影响着师生的思想品德、审美能力、环境意识、行为习惯、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培育,优美、整洁、富有特色的校园环境既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全方位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与途径,它以其特有的形象和魅力感染着校园里的每个师生。

高职院校普遍起步晚,存在着体制机制尚未形成、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活力不足、“双师型”师资不足、社会与企业认知融合度低等诸多问题和困扰;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面临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和挑战,一些学校也存在着不顾自己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违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规模扩张,重内部建设,而轻教学质量提高,轻管理的现象。作为办学基础的校园环境,在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合理规范校园,注重高职特色校园建设,发挥人文环境育人作用,注重环境建设与人才培养联动,将使校园环境成为德育、技能培育的助力剂,促进环境建设中育人功能的最大化。

三、高职校园环境建设与环境育人的实践与探索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首批28所、广西首家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校园建设中,学校实践“环境景区化、建筑特色化、风格人文化、功能多样化、设备现代化”的“五化”校园建设理念,从加强校园环境规划建设、文化建设、真实实训环境建设、信息化建设、技防建设等方面入手,促进环境育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一)校园环境建设明确开放型、新型的理念

由多所学校合并组建的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得到了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十一五”期间,南宁市委、市政府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以构建服务型、应用型职业教育体系为主线,确立了将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成为广西乃至西南地区的区域性高等职业教育名校的建设目标,并在新建相思湖大学园区为学校规划了1800多亩教学用地,在前期投入1.5亿元新校区建设资金的基础上,在政策扶持、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2011年,又把学校作为高职教育改革实验区试点单位,初步形成政府主导、校企联动、三方携手培育高技能人才的工作机制,为学校的深化改革,科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办学基础。学校在自身建设发展中,能充分结合所处大学园区建设规划、功能设计和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秉承“砺志、崇实、强技、尚新”的校训,明确了“五化”校园建设思路,将环境育人与建设开放式、生态型和现代化高等学府的理念高度融合。

(二)校园整体规划坚持育人为本

1.校园规划重视育人环境。加强校园环境规划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学校校园规划采取国际邀标方式,积极引入国际竞争,目前的校园规划设计以加拿大阿奇贝斯景观设计有限公司的方案为主体,并集成了其他公司优选方案的先进理念,整体规划设计既体现了生态化、园林化的特点,考虑了对地形的利用与结合,虚轴线的使用效果,又吸收了德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际知名职业教育学府人性化建筑风格。此外,校园规划立足社区规划建设实际,设计了集建筑布局、功能划分、资源共享为一体的三个相对独立的校园生态社区组团,积极营造多层次立体的、人性化的参与性共享校园环境,既满足学校、社区发展的需要,又满足了师生、社会机构和人员对学校资源的合理利用。

2.校园建筑体现育人特色。一是功能布局多样性设计,注重育人效果。现代高职校园应是突出办学特色、功能复合、开放型、服务性强的社区型大学园区。在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学校以“实用”“够用”“拓展”“优美”为原则,结合大学城社区和城郊结合部的特殊地理位置,设计了校前区和图书馆、学术中心、体育场(馆)、商业街、科技产业区、餐饮实训酒楼(宾馆)、机电维修中心等各种对外开放交流的场地,在满足学生素质拓展、基本的生产实训条件的同时,为学校、社会双向多元交流与合作、资源共享与服务、科研成果的转化、资讯沟通,以及带动和激励所在地域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健康繁荣提供了良性空间和平台,将使大学成为社区文明中心,使校园环境成为人才的孵化器和社区文化旅游重要资源。二是建筑空间人性化设计,注重以人为本。学校建筑空间设计加强了开放与封闭、人工与自然、静态与动态的对比,加强了空间场所的功能复合性和模糊性,使空间充满活跃的生气和愉快的变化,使建筑更彰显人性化特征。如学生宿舍楼群间、学生宿舍与学生食堂间、教学区与行政办公区均采用了连廊设计,为校园交通、师生联系、环境整合、拓展公共活动空间、有效抵御气候变化、稳定学生心理等方面发挥了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多重功能。又如,宿舍及教学楼群全部采用架空设计。学生宿舍架空层分区域开辟了各种校园服务站,学生自主创业小站区域,学生休闲娱乐、社团活动区域、多功能学习区域等。教学楼群架空层着重于学生技能操练功能布局,以及学生日常学习交流、社团活动设施建设。三是校园环境无障碍设计,注重特殊技能型人才培养。学校重视无障碍建筑设计,在新校区规划设计中无障碍环境设计一步到位,分步实施,在旧校区改造中,投入大量资金对原有教学场所、场馆进行了坡道改造,卫生间、淋浴间的无障碍化,充分运用学校教学资源支持特殊教育,培养特殊技能型人才。2011年5月,广西残联与学校联手,在学校创立了广西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学院,这是广西首家面向残疾人的专门学院,也是全国高职高专第一所全日制残疾人大专学历教育学院。

(三)校园人文环境建设烘托育人氛围

1.注重历史文化传承与环境建设的结合。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学校重视校史成果的运用,充分结合高职特点,将校史陈列与校内实训酒楼、宾馆及学生服务中心的环境设计融合,以校史文化、历史人物、杰出校友、办学成果的宣传教育为主线,建设了校史主题餐厅,学生服务中心校史展厅等,并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场所之一。

2.注重校园主题文化与环境设计的结合。学校在校园景观设计上,无论整体规划还是细部设计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主题的打造,注重从使用者的实用性角度出发,即空间的营造、植物的配置、小品的尺度及布局、材料的选择等,并以人的行为规律与审美标准为基点,特别从对弱势群体学生的关怀出发。如以“森林学校”建设为主题,植物的成长崇尚自然生态美;校园整体绿化、美化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使不同区域各具特色;配合多条不同风格、亚热带作物的绿荫文化长廊布局等,满足了学生学习生活、沟通交流、改善心态、陶冶审美情趣的需求,成为校园功能建筑和功能空间的有效补充和精神载体。又如,以花为主题,设立了桃花林外语角、向日葵广场;以学校形象识别LG宣传为主题,结合校训、爱国、爱校、诚信、荣辱观教育,通过规划设立于学校各区域的宣传栏、橱窗、板报、电子屏、小品,以及各类门牌、校牌的统一等,丰富校园人文环境,促进环境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3.注重高品质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优良的校园文体活动场所、设施建设,是构建美好校园环境文化,陶冶学生情操、规范学生行为、适应大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物质条件。学校在新校区三个组团建设规划中,每个组团都规划了完善的文体活动场所,每个场所建设以满足学生素质拓展为主,以实现对外开放、资源共享、社会服务为辅,通过多元化的资金引入、多样性的课程设计,建设了一批高品位、高品质的体育场所和体育运动设施。如一组团建设中,除常规场所、设施建设外,还通过政府扶持、社会融资、企业支持等多种渠道,建设了亚田联标准运动场,功能先进的多功能体育馆,以及拓展学生技能的攀岩墙、网球场、多功能健身房等,努力创建高品质育人环境。

(四)校园实训基地建设坚持“四位一体”“双主体”育人模式

“校企合作,企业先导”的“双主体”育人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互利共赢,体现工作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实施独立责任的“实训中心”运营和市场化多元建设模式,建立与完善了一批集教学、科研、培训、生产功能为一体的“四位一体”现代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室)。实训基地建设从环境文化建设入手,以企业真实生产车间的人文环境构建为基准,以学校形象识别系统为基调,按现代企业标准对整体布局、制度建设、工序规整、着装统一等严格要求,并通过引入课程、引入企业生产线、引入企业管理者参与日常实训课程设计、实训教学、实训管理、产训结合等,以真实的生产环境和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为师生职业道德培育、知识运用、技能培训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氛围,发挥了实训基地育人的最大功用。

(五)数字校园建设突出空间育人环境构建

信息化数字校园包括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两个层面,包含行政、教学、学生三大部分。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的数字校园资源计划,包括NCRP系统、“笔记本大学”“校园一卡通”等建设。NCRP系统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理念,构建的是“时时、处处、人人”的人文信息环境。此环境中,所有数据是实时、公开的,工作流程标准化,并且始终处于控制状态,教职工的绩效也在比较数据中自动生成,而其中的“学生诚信银行”,更是学校“教养工程”中“教”与“养”结合的重要方式。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学生的行为进行量化,激励、规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学生大学三年综合测评的重要指标,既创新育人模式,又提升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实现了“仿真校园”与“现实校园”校园的高度统一。学校还以“笔记本电脑”为载体,以有线和无线网络为校园平台,通过师生人手一台电脑计划的推进,使学生获取更有效的学习方式,实现师生最简便的沟通方式,同时也促进后勤服务、行政办公效能最大化,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实时辅导与动态管理,为促进学生就业,促进家校、校企联系共同育人搭建了优质空间平台。

(六)平安校园环境建设促进安全文化育人

平安校园环境建设已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容之一。平安校园环境不仅包括安全观念的提升,安全行为的约束,安全管理的规范,还包括安全物质条件,如校园安防技防设施建设的完善。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平安校园建设,不仅加强人防、制度建设,还不惜投入重资加强校园安防技防硬件设施建设,构建了完善的信息化校园安防技防体系,学校重点防控部位全部联网,纳入安保监控系统,充分发挥出各种设施的作用和功能,及时发现并消除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切实加强技防工作,从而形成技防、人防相结合的安全保障体系,更好地促进安全文化育人。

高职校园环境既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又是大学生德育素养培育的基地,多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是课堂教育和其他教育的有效补充。规划、建设好校园环境,使之与育人功能融为一体,实现环境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有效联动,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复合性的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努力为社会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服务人才。

[参考文献]

[1]戚玉松,沈广斌.大学城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J].高教管理,2002(6).

计划生育的功与过篇4

【关键词】计划生育手术;超声波检测;子宫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790―01

随着人们思想认识的提高,进行计划生育手术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以往计划生育手术的盲目性较大,术后并发症常见,严重困扰着临床医生[1]。超声波检测是较为直观的检测方法,在计划生育手术中应用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文章对我站130例行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到我站就诊的拟行计划生育手术的患者共130例,患者年龄在21-45岁,平均年龄为(32.1±3.9)岁。其中人工流产术50例,清宫术21例,取环术25例,放环术34例。

1.2方法 选择SONSITE TITAN便携式彩超,3.5-5.0MHz探头频率。术前常规超声检查,了解患者子宫、附件情况,对子宫的形态、位置以及宫腔内容物的大小、位置、形态等有充分了解。在各种手术前适当充盈膀胱。患者取截石位,消毒铺巾,用探头在患者子宫、附件部位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扫查,显示子宫、内容物等的位置,妇科医生慢慢将探针探入患者子宫,直到子宫宫底,确定宫底的深度,在超声引导下将操作器械伸入宫腔,在病灶区域进行操作。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中要观察器械与子宫肌层的关系,缓慢转动探头,便于医生进行操作。

2结果

在130例计划生育手术中,采用超声波检测行手术后,50例人工流产术成功49例,成功率为98%,21例清宫术成功20例,成功率为95.2%,25例取环术成功24例,成功率为96%,34例放环术成功34例,成功率为100%。总的手术成功率为97.7%。另外在130例手术中检测子宫畸形23例,孕囊异常18例,断裂环2例,节育环嵌顿1例。

3讨论

计划生育手术是妇科中最常见的手术类型,在以往的手术中医生按照自己的经验和感觉盲目进行,尤其在最常见的人工流产术和清宫术中,此类情况更常见[2]。虽然清宫术和人工流产术比其他科室的手术操作简单,在正常情况出现意外的可能性较低,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当患者子宫过度屈曲、孕囊位置异常时,手术的复杂性增高,此时按照感觉和经验操作容易导致手术失败,同时出现术后并发症。采用超声波引导能清楚显示子宫的位置、病灶的位置、形态等,能指导操作器械直接到达病灶部位,而探头能多向旋转,协助手术操作者调整病灶和器械之间的位置,从而彻底清除病灶。

宫内节育器是目前我国妇女采取的主要避孕措施,取放节育环也是较为常见的手术类型,在放环的过程中,因为子宫畸形、子宫肌瘤等情况的存在,从而偏离放环位置情况较多[3]。而在取环过程中,因为绝经后妇女的子宫萎缩,节育器往往会出现移位,部分还会断裂,如果以个人经验和感觉取环,对位置把握不准,需要反复多次在宫腔夹取,不仅可能会损伤子宫,而且用力过猛会造成节育环断裂,尤其在嵌顿性节育环的夹取中困难更大。但是在超声波引导下进行放环取环,医生能直接监视,手术的直观性增强,需要的手术时间相对较短,且不容易损伤子宫,减少了出血量。

在本次研究中130例患者手术成功127例,失败3例,总的手术成功率为97.7%。出现1例人工流产术失败、1例清宫术失败、1例取环失败。人工流产术失败主要是因为患者精神较紧张在操作过程中引发了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清宫术失败是因为残留物处在子宫宫角处,超声清晰可见,但是器械无法到达。取环失败是节育环整个全部嵌入患者肌层,器械无法触及。另外,超声波检测在妇科计划生育手术中应用还能发现患者存在的其他疾病,例如,可以发现患者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孕囊位置异常等。

综上所述,在妇科计划生育手术中应用超声波检测能直观显示患者子宫及附件情况,帮助操作者明确子宫位置,准确引导手术器械,同时能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使原先盲目的手术变的更加清晰透明,手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大幅度提高,超声波检测在妇科手术中的重要性也在逐渐提高。

参考文献:

[1] 钟惠琴,陆海娟,伍小辉,陈春莹.超声波检测在妇科计划生育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浙江临床医学,2009,11(3):274-275

[2] 姜春蓉.超声检查在妇科计划生育临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求医问药,2012,10(2):255-256

计划生育的功与过篇5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3-0024-03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ion//Li Xiang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quality to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growing success of service career planning contains the ric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make full use of the career planning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social development urgent demand, is also the new perio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is paper the practical needs of the career planning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inner link is analyzed, and their combining path, in order to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vides the theory basis for actual effect.

Key words career plan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Author’s address Changsh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Changsha, China 410004

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格局已经形成,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解决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成长成才,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崭新课题。如果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切入点,实现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加有效地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 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职业生涯规划是管理学当中的一门新兴学科,20世纪初发轫于美国。1909年,“职业辅导之父”帕森斯提出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对个人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进行分析,确立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学习培养计划和教育计划,以及按照一定时间安排采取行动,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1]。

大多数西方国家从中学阶段就开始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设有专门的职业生涯教育指导课程,在进入高校之前,学生已经经历职业生涯认识阶段、探索阶段和准备阶段。

相比之下,我国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教育、劳动人事制度深化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凸显,职业指导从吸收借鉴到综合创新,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为解决大学生择业、就业、从业、创业等问题提供了思路和办法,受到高校、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和高度重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高校为促进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剖析,让学生在全面客观地认识主、客观因素与环境的基础上,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职业素质的教育过程[2]。

2 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职业生涯规划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蕴涵着丰富且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探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理论前提。一般来说,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表现在4个方面。

2.1 认知功能

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就是正确分析个人,理性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客观评价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获取社会发展和岗位信息,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目标和行动计划。它能够让大学生自觉地把自身发展与社会需要、近期目标和长远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教师应注重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功能,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大学生始终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风貌。

2.2 导向功能

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功能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制定目标与计划,而导向功能则给大学生的行动提供动力和指南。职业生涯规划能使他们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集中精力、付诸行动去实现既定目标,从而起到目标导向作用。职业生涯规划的导向功能要求教师密切把握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及时纠偏,保证大学生正确健康的成长方向。

2.3 凝聚功能

职业生涯规划的凝聚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倾听大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大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另一方面,学校和教师通过向学生提供各类信息,给予他们耐心细致的帮助和全面系统的指导,增强大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促使大学生把思想凝聚到提高能力、发展素质上来,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凝聚功能。

2.4 激励功能

职业生涯规划是给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作出安排,它实际上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既是近期努力的方向,也是未来发展的动力。当大学生付诸努力并取得成功的时候,他们就会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激发他们朝下一个目标继续前进。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发挥助推剂和加油站的作用,鼓励鞭策大学生,为他们的成长助推,为他们的成才加油。

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

可行性研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互相支撑,共同促进。它们在教育目标、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等方面具有一致性,这就使得两者的契合成为必然。

3.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方向,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分析、规划职业目标、开展职业训练、培养职业素质、培育职业能力,为未来职业和事业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可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都是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对象上存在一致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着力解决大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由于遗传基因和成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每一位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这就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选择适宜的教育方法。职业生涯规划对象同样是大学生,旨在帮助大学生确立职业目标,制订职业规划,实现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首先是从大学生的个性出发,在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不足、了解社会需求和专业特点的基础上,量身定制,确立符合自身个性、适合个人发展的职业目标和行动计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职业生涯规划都是以共性教育为前提,满足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同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

对大学生开展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道德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主要包括提高道德觉悟、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方面,就是要让大学生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其间彰显德育功能的职业道德教育居于重要地位。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能够给大学生提供精神支撑和信念保证。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实施和实现的过程中能够真切地体验到良好的修为、笃定的操守对个人发展的积极作用,有力地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

路径考量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客观评价自己的自我认知过程,也是提高自身职业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的自我教育过程。充分开发和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平台是实现二者契合的重要模式。

4.1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着力回答5个问题:“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去哪里干”和“我怎么去干”。其中的关键环节就是知己知彼。大学生可以通过职业兴趣测评、职业能力测评等方式,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等人格特征,并初步认识不同的职业类型及职业角色。同时借助媒体推介、实地考察、专家讲座等形式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通过比较分析,大学生很容易找出自己与用人单位所需人才的差距,明白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自己的顺利就业,并且影响今后事业的成功。大学生一旦充分认识到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就会主动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并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自觉提高综合素质并转化为自身的内在需求。

4.2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如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审视自我、确立目标、生涯策略、生涯评估等各个环节”[3]有机结合。如大一阶段,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规划大学生涯;大二阶段,强化学生成才意识,确立职业目标;大三阶段,锤炼学生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大四阶段,指导学生面试技巧,引导诚信就业。这样的结合从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和现实要求出发,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融入日常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实现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整体要求。

4.3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受利益驱动机制、功利主义思想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尤其是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教育和技能教育发展失衡,这就造成部分大学生“学历高,素质低”,“有知识技能,无人文素养”。来自一些人才招聘网站的资料显示,用人单位最关注毕业生的素质是责任心和事业心、道德修养、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可见,优秀的道德品质是大学生顺利走向职场、事业发展的首要条件,思想政治教育是影响大学生人生道路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张敏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30.

[2]张怀重.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关联性[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4):122-124.

计划生育的功与过篇6

该书共有十三个章节,分为三个部分。前三章为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游戏是什么,它的意义和功能,游戏的发展历史、相关理论,及其对当今教育实践产生的影响。作者还结合了英国最新的法律规定、学习框架和教育实践,探讨游戏在当今早期教育中的角色。

第二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讲述了计划。在这一部分提供了规划游戏活动的指南,包括制订不同类型的计划及制订计划的各种方法,还通过实际案例介绍如何实施计划以及评估计划的方法。作者明确指出:“良好的计划是使儿童工作达到专业水准的关键,为儿童安排游戏机会和学习经验对他们今后的教育和发展至关重要。”在各种计划中,制订符合儿童需要的常规作息计划显得尤为重要。好的常规令儿童感到安全和适应,并使他们有时间去探索、游戏和学习。除了常规之外,早期教育机构中的计划被分为了五大类,分别是长期计划、课程计划、每日或每周计划、具体计划和个别教育计划。作者希望早期教育工作能够理解不同类型计划的作用和价值,能够根据儿童的需要,灵活有效地制订各项计划。同时他还指出,有效制订计划的关键是“儿童的个体需要”“团队合作制订计划”“让家长参与”“让儿童参与”“设置反偏见课程与培养积极的世界观”“灵活性和自发性”“健康和安全”。在实施计划和活动过程中,充分的准备工作,游戏区域的空间布局以及活动时机的把握和组织人员的安排,都是活动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作为计划过程的一部分,我们需要花时间来监控和评估活动是如何实施的。这其中就应包括一些对儿童进步与需要的观察和测评,从中获得的信息将用于下一轮计划。

第三部分包括了第六章至第十三章,也是本书最为核心与具备实践应用价值的一部分,探讨并展示了部分有助于儿童在不同课程领域学习和发展的游戏机会。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介绍了3岁以下和3至5岁婴幼儿的核心活动。之所以将两者分开介绍,是因为婴儿和学步儿的游戏需要与年长儿童略有不同。其中最关键的区别是,婴儿和学步儿在游戏中需要成人更多的支持和互动,成人是核心活动成功的关键。第七章还介绍了在早期教育机构中最常见的游戏活动,如面团游戏、水的游戏、沙子游戏、绘画、家庭角色游戏、废物塑型和建构游戏等的潜在学习意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活动来支持早期学习目标。第八章至第十三章,分别从“人格、社会性和情感发展”“交流、语言和读写能力发展”“数学发展”“认识和理解世界”“身体发展”“创造性发展”六个方面出发,论述了如何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游戏机会。

在本书的附录中,整理出了“核心活动与早期学习目标概要”清晰的关系图,将游戏活动与儿童学习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这为从事一线幼儿教育的教师有效地计划、组织和开展符合幼儿需要,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的游戏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

计划生育的功与过篇7

关键词:高校体育建筑 发展趋势 集约化 可持续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高校与社会交流日益频繁、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走向深入的今天,高校体育建筑作为城市和高校公共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其在满足高校自身需求的同时,必须主动适应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在这种大背景下,高校体育建筑的规划与设计已表现出如下新趋势:

1.与城市结合日益密切化

今日之高校不再是旧时自我封闭的“小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发展理念的演变,大学校园的构成形态和功能组合都在不断的变化,高校与社会密不可分,必与地区特别是所在社区互动而互利。作为一种独特功能类型的建筑,高校体育建筑同样是城市格局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外部环境的良性发展是高校体育建筑良性发展的基石;同时,高校体育建筑的合理利用是外部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高校体育建筑从规划建设到经营管理应逐步走向社会,这样既可以弥补公共和商业体育设施的不足,又可以提高高校体育设施的利用率,符合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效益的大原则。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现象和多元化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建设的一种可能。

2.功能建构日益多元化、多样化

今日之高校体育建筑应满足多元活动的要求。要有利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活动和内外交流。

从规划和设计内容上看,除了以往常规的内容外,不同的学校将根据各自需求设置特色内容。可能扩大辅助设施规模例如更衣淋浴、休闲餐饮、交流沙龙等内容,从而使得使用者的舒适性得到提高;可能增设一些社团活动的场所,如声乐、器乐、舞蹈等社团活动的场所;可能增设一些社会热点项目,如瑜伽、健身、壁球等内容。这些情况都是传统规划设计中未见和少见的。在此,功能并不是以自己的完善作为终点,它要以更为拓展与包容的方式形成一种从弱至强的过程和状态;它通过与外部的沟通形成微妙的动态的平衡。

同时,外部环境将备受重视。高校体育建筑规划与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需要意识到环境应从一个被审视或者观赏的角色中脱离出来,参与到更为广泛的互动关系之中。在此,关注的中心应从环境本身转移到环境与人的行为关系上,需要意识到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约束与促动。这是个不断拓展的、十分有趣的动态关系,它使我们意识到如何更有效的利用视野的可塑性和延展性。

3.规划布局日益集约化

建筑布局将更趋集中。首先,是为了节约高校用地。在当前情况下,由于城市用地日益稀缺,校园建设很难获得成规模的较大的地块。

相对集中的布局不仅节省用地,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与其把它当做一种拮据的表现,不如看做是决策者和设计者主动地自律和克制的表现,表达着对周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尊重与礼让。

同时,相对集中的布局,高效的复合了多种功能,这使得多种必要活动在此汇集发生,进一步的引发了自发和社会性的活动在此上演,这将方便师生的多种的历时性活动,这种聚集效应可有效增强高校体育建筑的综合效益。

4.强调空间环境协调性

考虑高校体育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即注意高校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历史沿革与文化背景等。

首先,考虑可特续发展必要保护生态环境,规划设计应充分利用原有绿化、水体等资源。减少对原有地形、地貌的破坏,作为高能耗的公共建筑,要更加重视建筑朝向、采光、通风等问题,合理利用天然光和自然风。

其次,要考虑新建项目与原有周围建筑的关系。改扩建的学校中,有许多老建筑,他们本身代表着不同的时代,在空间组织上也形成了固定的格局。新建筑应体现新建筑的时代特征,但又不能与老建筑的形式、格局格格不入。要体现文化上的延续性和场所性。要控制建筑体量、布局、尺度,协调色彩、材质等,使得师生认同,愿意接近,愿意停留,并感到亲切和自豪,潜移默化的陶冶、教化师生,并以此来提高高校乃至周边社区的品质。

5.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规划与设计的根本原则。高校体育建筑规划设计必须全面考虑使用者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在交通组织方面,宜采用人车分流的道路系统,同时规划不同功能出入口,以确使用者的使用便捷与安全。在机动车日益增多的今天,停车场已必不可少。可结合出入口单独设置,但同样可以结合休闲广场来设计,从地面铺装与划分、绿化配套、座椅地灯等细节入手,从而在没有大型活动的时候可以转变成休闲运动广场,成为运动、交往空间的一部分。

在空间利用方面,需注意交流和休闲空间的组织。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在建筑物外设广场和绿地,评价的标准就是空间的便利性、多样性和愉悦性;在建筑物内扩大一些辅助设施规模从而使使用者的舒适性得到有效提高等。

高校体育建筑的规划与设计还特别注意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的服务对象主要为老人、孩童和残疾人。这部分人同样有着高涨的观演热情,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高校体育建筑尽管层数不多也需设无障碍坡道、电梯、无障碍洗手间和其他必要设施。同时,室外无障碍坡道也扩展成为轮滑等新兴运动的有效展开的场所。

高校师生的体育锻炼很多是在下午课后或者是晚饭后,出于安全考虑,室外的夜间照明应该受到重视;同时,也逐渐成了反映高校体育建筑造型特点的有效手段。

6.更加注重可持续性

目前高校体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材料、设备等建设行为的最终技术环节,缺乏对前期决策和规划设计的系统研究。节能、生态节能成了可持续建筑的代名词,有以偏概全之嫌。从某种意义而言,高校体育建筑能否可持续发展,根本环节在于前期内容的科学性与前瞻性。所以,应该将“可持续”的理念从建设末端的技术应用,延伸至策划定位与后期利用的整个过程,注意每个环节的关联与引导。

前期过程中,应理性分析,科学定位,综合考虑投资和发展的长久需求,避免社会短期行为。综合考虑高校与城市需求,合理构建高校体育设施网络,将功能使用的多样化与空间组织的灵活化结合起来集约处理,并有弹性的预留一定的发展用地,要具有应变未来的弹性,力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梅季魁.现代体育馆建筑设计[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 王艳文.高校体育馆整合设计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计划生育的功与过篇8

校园建筑并不复杂,但这里孕育着莘莘学子的希望和梦想。这种包涵校园氛围的规划,较理想的做法是可将城市设计的方法引入校园设计。在此过程中,重点并非是规划与设计具体形态的建筑,而是一整套游戏规则,这里包含对空间和单体建筑控制要素,以及执行方法,提倡公众参与,建立一套可以不断完善的机制。尤其是使用的主体人群师生们的意见应当受到重视。老校区的整合,应使建筑在功能上的不足得到弥补,整合建筑内外空间,并使不同年代的建筑生动的融和再一起。且除功能和形式,更应该精神和文化内涵,所以提出了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整体观。

一、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念

1. 功能分区:随着高等教育理念的变化,学校规模的发严格强调高校内各大功能分区,事实上已不能满足对学生、老师的使用要求。而要使各功能区域之间相互交融、渗透,就必须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

2. 校园特色:在新校区规划中传承大学文化、地域特色造反映各自学校人文精神和特色的校园环境。

3. 生态环境:随着校园的大规模建设,规划设计中应结自然和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保护和构建校园的生态系统。创造生态化、园林化的校园环境。

4. 可持续发展:校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使规划结构多样、协调、富有弹性,适应未来变化,满足可持续发展。在校园整体设计中还应:

1)建筑单体之间应相互协调、相互对话和有机关联,以形成道路立面和外部空间的整体连续性;

2)从校园整体风格出发,建筑物或景观应该具有有机秩序并成为系统整体中的一个单元;

3)外部空间和建筑空间的设计是不可分的,规划建筑景观设计,应成为校园建设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校园整体设计观的普遍性原则

普遍性原则就是把大学校园抽象为一个多功能相当规模的人居环境研究。

(一)宏观层次——以整体空间环境营造为对象设计师要以整体用地空间环境营造为设计对象和最终目标,他应关注校园区的整个生活空间,人文环境。

1、明晰整体设计的重要出发点

每一个园区的整体设计中,要分析基地,教学理念等,拨出设计的切入点。明晰整体设计的重要出发点有利于在设计中把握重要矛盾,突出主体特点明确主从关系,并提出各个要素联系的内在逻辑和方式,从而明确各个设计要素应遵循和突出的重点规则保证整体统一的方向。

2、相互制约的循环思维过程

校园整体设计的思维过程多向循环的综合过程,即从建筑设计出发考虑规划,从外部空间结构考虑规划,再反过来从规划要求考虑建筑,景观和外部空间。在整体设计中这四个部分,应该是相互制约的,在每一个设计阶段都要兼顾其他设计阶段。

(二)中观层次——优化群体建筑外部空间

在校园整体设计中,应使群体建筑外部空间与其周边达到整体性的效果。优化外部空间的形式:

1、外部空间主体化在群体建筑设计中,应当时常将建筑作为配角,将外部空间作为主体,根据建筑和图底的关系,着重分析外部空间围合的形态和联系,以及连续性。

2、外部空间宜人化将人的活动和外部空间结合起来,强调外部空间的参与性,应根据园区的格调与生活氛围人为的策划出一些功能空间,既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又有益于提高外部空间的地位,使内外空间相结合共同贡献于整体环境。

3、微观层次——重构灰空间和构筑空间

“灰空间”一方面指色彩,另一方面指介于室内外的过度空间,它的存在却在一定程度上抹去了建筑内外部的界限,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空间的连贯和设计的统一创造出内外一致的建筑,消除了内外空间的隔阂,给人一种自然的有机的整体感觉。

对于整体的设计而言,过渡性空间的考虑与设计显的十分突出,通过灰空间对建筑物的虚化处理,如果用联廊,平台,立面的洞,室外楼梯,步行桥等增加空间和层次

所谓“构筑”空间相对于建筑空间而言,定义为在建筑设计任务书要求的必要的功能空间之外的,为集结场所感而形成的空间,如墙体的延伸,立拄,框架,标志,塔等。构筑空间为非建筑空间,虽不能有直接功能作用,但它们常常为建筑的延伸,以及室内外交融的部分,对人的知觉体验连续性和场所感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三、校园整体设计适应性建构原则

(一)校园功能时代化

1、持文化氛围,又要走向开放化。一方面,后勤市场社会化管理为校园建筑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校园文化、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对规划布局和交通管理的影响。

2、知识经济使人才知识的要求发生了新的转变。一是终身再教育成为社会的要求,成人教育学院作为大学附属功能应运而生,二是产学研一体化,科研成果服务于社会。

3、“共建、调整、合并、联合”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八字方针,其目的在于资源优势互补及多学科的综合为大学向更高层次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因而校园设计将有必要加强教学中心区的集中布局,改革各系封闭独立环境的布置,以利于资源共享和学科交流可以个体独立,大体集中的布局模式达到高效,便捷的智能性教学环境。

4、高等教育的内涵由传统的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以人的发展和素质培养为中心的开放式教育转化,这一趋势要求在校园设计中加强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步行空间,人的尺度,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的交流,不仅仅强调主要的教学空间,整个校园的学生生活空间都应作为一个整体受到重视。

(二)校园中心整体凝聚力的形成

早期现代校园其主要特点是建筑群围绕一个中心广场形成严整的轴线关系广场四周柱廊相连,图书馆或其他主导建筑位于轴线一端。

1、中心广场与广场尽端标志性主导建筑成为校园主广场,大型交往公共空间,并强化了校园特色上午认知性,由于一体或整体相对分散、零乱,所以中心感的形成有利于整体感形成。

2、对传统中心广场布局的优化,现代校园强调人性化空间。因而可以摒弃早期校园中心广场规划布局中严谨的轴线关系,冷漠感和非人的尺度,在保持与阳光绿化接触的开阔空间的同时,以软硬铺地相结合,宜人尺度的室外、家具、灌木台阶,以及非对称布局围合的交往空间,使之成为不仅仅供大型集会,且供平时休闲读书的富有凝聚力的校园中心。此外单体建筑还应反映大学校园建筑的特征,使其统一和谐。

1)单体建筑的创作应当与校园总体规划协调,与周边环境融合,并反映自身建筑的个性。

2)注重功能的合理,建筑具有通用性、开放性、综合性、灵活性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3)计注重内外空间的交流,渗透创造不同层次的交往空间。

4)建筑设计强调地域性、文化性,造型典雅、大气、富有理性,以反映大学文化之精神。

(三)校园规划的历时整体性

校园规划的历时整体性指校园设计不仅仅在首期、近期、远期的发展上均有完整性,同时对校园的未来在扩展的整体性具有约束力。

1、创造使用灵活,扩展方便的弹性生长型校园结构,各功能区均留有一定比例的远期用地和弹性用地,并可依据原有构图制约而保持整体统一性。

2、设计中应考虑周围可能用地发展的方向,可采用趋势性极强的线性布局或发散型及完型构图方式。

(四)校园内外部空间整体化——景观园的园林化

内外部空间的交融,强调空间的交往性。大学校园不仅是传授知识职能的教育场所,也是陶冶性情、操身全面发展的生活环境。其外部空间设计可学用“建筑融于园景”。使外部空间成为建筑空间的延伸,在内部空间设计可学用“园林融入建筑”,使人身在室内犹在室外园景中,随时可以享受绿化生态环境。

此外其还可以融入西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手法如:

1)大型开放空间:中心花坛、下沉广场、露天剧场、台地、院落等。

2)中型开放空间:滨水空间、室外平台、屋顶花园、架空层等。

3)小型开放空间:廊道、花架、室外家具、绿化围合、建筑灰空间等。

4)多层次开放空间。

5)校园文化格调整体化。

一个大学校园应有其统一的文化格调。有其特别的文化格调和人文精神,在设计中必须考虑,也必须体现其个性特征。

1)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营造大学的个性。如香港岭南学院等。

2)结合大学的历史文脉或教育特点营造大学的个性。如美国斯坦福大学。

3)以建筑师的个性风格独创大学的个性风格,如新加坡理工学院4)在整体连续性的大前提下,局部富有特色变化。

大学校园建筑形象不同于其他文化性,商业性建筑,商业性建筑大多要求标新立异,自我突出,注重时尚。给人们第一时间上的视觉冲击力,而大学建筑则承载着大学的人文历史,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典雅,庄重,朴素,自然应该是其本质特征。其形象性标志以回归绿色设计和纯净形式为优,以功能和空间环境的营造为主,屏弃虚假,造作形式,追求自然清新。而现在有些设计,过分强调造型,体现过分夸张,装饰过分豪华,违背了教育建筑的本质。校园建筑形象在个体之间可以不必追求统一风格,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不同使用功能可以通过不同的建筑处理手法,诠释对大学校园精神的理解,从而反映大学校园文化的多元性,自由性,兼容并蓄,记载了不同历史时期校园发展的历程。

四、建筑设计于规划中情感空间塑造的整体性

(一)感建筑与校园文化

一所理想的大学校园应当由美好的物质环境组成,应使其结合得相得益彰,富有整体和统一性。

所谓“情感空间”,是于物质空间相对立,情感空间一定由物质空间组成,而物质空间不一定是情感空间,情感空间强调感受力量,这类空间被关怀的人才是真正的主角,而建筑与环境只有具备了情感空间只后才真正偶了灵魂,以及其完整性和统一性才能得到体现。

一个吸引人的,有感染力的,能够潜移默化地教育改造人的大学校园,一定具有典型丰富的情感空间,与物质空间组成大学校园的全部。正是这各种的情感空间的组合,构成并决定了我们对一所大学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总体印象,其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情感空间的大学校园是一个不完整的校园,校园的整体性受到破坏。

(二)景设计与校园活动

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因此,人们的习惯思维中建筑设计是静态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空间成为建筑师最常用的词语,表现图成为建筑设计时表达意向最常用的手段,但如果我们暂时把关注的静止的建筑转变为建筑中场所的情景及场所中活动的人们与人们的活动。关注人们和建筑的整体性,校园将更具有完整性和统一性。

五、小结

大学校园建设不同于普通的单体建筑设计,不不同于一般的城市规划,有其特殊性,第一,它不是单栋的建筑或建筑综合体,而是数万栋数十万平方米多种功能非单一用地的大量建筑单体的集合,第二,它不涉及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因因素,几千至几万平方公里的城市资源配置,而是功能线索相对单纯,用地规模在几十至几百万公顷的综合设计。校园建设也不是单纯的平面规划,更不是单纯的建筑空间设计,而是二者加上景观和外部空间形态,情感空间的综合体。

上一篇:后勤管理述职报告范文 下一篇:低保工作汇报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