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务拓展激励办法范文

时间:2024-01-16 17:50:30

新业务拓展激励办法

新业务拓展激励办法篇1

招商引资,不仅可以直接解决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资金问题,而且可以带来崭新的理念、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和旺盛的人气。所以,各地政府都纷纷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招商引资,并专门制订了对应的奖励政策,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招商引资工作。

一、哈尔滨市招商引资奖励政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相关奖励政策缺失或不健全

哈尔滨市为鼓励招商引资于2001年2月1日颁布实施了《哈尔滨市引荐国内资金技术和产品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但该《办法》已于2009年废止。由于新的《办法》尚未出台,旧的《办法》又未明确是否可延续参照执行,形成了政策的真空期,使具体工作人员无法掌握奖励政策的原则和操作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广大干部群众招商引资积极性的发挥。

2.政策覆盖面窄,操作性不强

就原《办法》奖励政策方面同其他发达省市相比差距也是比较大的,主要体现在奖励政策并不多,而且覆盖面也比较窄,具体执行的也不到位。比如《办法》中所指的引资是“引荐用于生产、流通、旅游、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国内资金”,并不包括国家有关部门投资、银行贷款和企业间拆借资金。而且要求“奖励金由受益单位承担,企业单位可在生产成本中列支,事业单位可在事业费或者收入提成中列支,不计入奖金总额”等等。

由于原《办法》实行时间较早,从颁布至废止已有10年之久,而且原《办法》可操作性不强,加上具体执行不到位,在鼓励各方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工作方面,并没有发挥出真正的激励作用。目前我市经济社会环境与当时相比已发生显著变化,如果原《办法》不废止也已不适用于我市现在的经济环境。

所以,为进一步调动各方资源积极参与哈尔滨市的招商引资,迫切需要重新研究制定招商引资奖励政策,通过积极引进利用外埠资金加快我市经济建设。

二、改进招商引资奖励政策的做法

1.更新观念,拓宽引资奖励的覆盖范围

原《办法》中确定奖励范围主要集中在引进用于生产、流通、旅游、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国内资金。基本集中在生产企业,对于金融服务等从事现代服务业的其他企业成功引入外埠资金并没有考虑。从当前的社会发展看,金融服务业作为社会资金融通的主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往往超过一般的生产型企业,因此,鼓励引进外埠资金支持本地金融企业发展更具战略意义。所以,在制定新的政策时,应该放宽引资奖励的覆盖范围,不局限于过去的生产企业,也要重点鼓励引资用于现代服务业。同时,对现代农业如设施农业等技术含量高、集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于一体的产业也应该纳入进来,以巩固哈尔滨市历史形成的农业基础地位。

2.拓宽思路,鼓励多种形式引进外埠资金

我们应该结合企业融通资金的形式,鼓励全方位、多类型地引资行为。比如对本地企业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通过增资形式引进外埠资金应考虑给予奖励;再延伸到本地企业通过上市实现融资,也应该纳入奖励范围;甚至获取外埠银行提供的项目贷款,也在支持本地企业发展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都可以考虑给予嘉奖。此外,对于投资公司、创司以及本地银行引入项目,捆绑式综合融资,也应在考虑资金产生的效益的基础上,适当给予奖励。

所以,我们在研究制定新的奖励政策时,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凡是引进我市经济发展建设领域的各类外埠资金,只要有利于本地企业发展、有利于本地经济建设,都应该考虑给予奖励。

3.有的放矢,对出资方也要给予适当奖励

我们制定的奖励政策,不仅对招商引资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集体或者个人给予嘉奖,同时要考虑对资金的提供方也要给予适当的奖励,真正树立我市尊重资本、尊重技术、尊重资源的理念,大大增强对外埠资金的吸引力。比如对引进的外埠战略投资者可以考虑给予奖励,对于为我市企业或者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大额资金融通服务支持的机构也要给予奖励。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奖励政策的针对性,从根本上形成吸引外埠流入的机制。

4.落到实处,建立引资奖励的专项资金

对于奖励资金的出口问题,不宜按照以往方式由受益单位来承担,这种方式直接导致我们的政策可操作性不强。目前一些省市政府已认识到这种方式的弊端,改由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奖励基金,解决奖励金的出口问题。所以,我市的引资奖励政策也不能停留在表面或者口头上,需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一项政策要抓执行、抓落实,才能发挥作用,实现政策制定者的初衷。因此,建议我市参照其他地市做法,考虑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引资奖励。

新业务拓展激励办法篇2

针对机构客户市场主体多元化、需求多样化和层次多级化的特点,以及系统联动性强、区域跨度大、竞争壁垒深的特征,我们必须在调查市场、分析客户的基础上,始终以高价值客户为方向,以经营效益为中心、以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目标,走细分市场、细分客户、分类营销的市场开发之路。在与机构事业的合作中,具体采取以下方式:

(一)采取积极主动地态度,加强与政府的合作。一是要加强与政府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合作,行领导和部门经理要定期保持与计委、经委、交通、水利、信息产业、国土资源、建设、环保、旅游、工商、税务等部门的良好合作沟通,了解行业最新信息动态,进一步落实与有关部门签定的合作协议,切实地把协议确定的条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各行要根据德阳市二0__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和招商引资计划,在进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锁定营销重点,明确营销人员,进行跟踪营销、重点营销;二是要发挥能人效应,调动一切力量,富集信息、资源、人才、技术等生产力要素,继续推行行之有效的招投标办法,积极争取两税、“三电”、五保、结算中心、财务中心、收费中心、纳税大厅、办证中心及大中型“黄金客户”落户农行,充分挖掘储源增长点。已中标建立支付中心的支行和已与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签定合作协议的支行要坚持做好维护和巩固工作,保证其存款的稳步增长,并要借此拓展更多的机构事业客户。同时,各行要制定对营销大客户的奖励政策,特别是优良的大客户,应拿出一定资金,采取悬赏公关的办法,一定要把优良客户挽留住、维护好。

(二)采取积极审慎的态度,稳健经营事业信贷业务。

事业法人客户营销要继续按照“积极审慎、稳健经营”的信贷策略,根据《中国农业银行当前营销工作指导意见》(农银发[20__]181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事业法人客户资产业务营销的通知》(农银办发[20__]448号)等文件精神,加大对系统性事业客户的信贷营销,积极促进我行信贷结构的优化。一是对学校类贷款要突出重点,严格准入标准。各行要把握好省分行与省教育厅签署全面合作协议的契机,加强与当地教育局的沟通联系,力争与其签定合作协议,为辖内的生源好、知名度高的学校提供“一揽子”服务。各行在具体合作中:首先要巩固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合作关系,力争在维护好负债业务的基础上,拓展其资产业务;其次要结合德阳建立西部职业教育基地的契机,加大对省警校、省建校、省机校等一批职业技术学院的营销。并按照省分行与省教委签定的国家助学贷款协议,认真办好我市3家省属高校 20__、20__年的国家助学贷款;再次要重点进行我市的部级示范高中学校(德阳中学、绵竹中学、什邡中学、广汉中学)和省级重点中学的信贷营销工作,实现校园一体化服务,扩大我行代收学费、工资、代开校园卡等业务的市场份额;二是积极介入医药卫生行业。各行要重点拓展我市综合实力排名前三名的医院及县级重点医院,特别是三级甲等医院(德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二级甲等医院;三是有选择地对媒体、文化、体育、旅游等行业客户进行营销。要重点对旅游行业AAA级及以上标准的旅游类优良客户和县级以上产权明晰、管理规范、实力较强,有市场、有收费权的广电类优良客户进行信贷投放;四是要加强机构业务基础管理。根据新调整的机构业务对应贷款科目为“718信用社贷款”、“727其他短期贷款”、“745中期流动资金贷款”、“749其他中期贷款”、“736其他长期贷款”、“740逾期贷款”、“741呆滞贷款”、“742呆账贷款”,各行要锁定上述科目20__年2月余额数,并据此建立客户台账,加强存量贷款的监控分析。从20__年3月1日起,各行将教育类、卫生类、文化类(媒体、含广电网络公司)、旅游及环保类、科研类、其他类等事业单位贷款相应列入上述相关贷款科目。各行不得擅自在其他类贷款科目摆放贷款,对确无相应会计科目核算,需列入其他类贷款科目处理的,必须上报市分行,并经省分行审批同意后方能列入。

二、以建立与同业纵深、有序的战略合作关系为基础,提高市场份额。

今年,省分行将同业存款纳入各项存款考核,因此,各行要高度重视同业合作,努力拓展同业低成本奖金。要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需求建立与同业战略合作关系,积极推广银社通、银银通、银邮通、银证通等新产品,瞄准城市商业银行、农信社、证券公司、邮政储蓄等各个渠道,抓住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股改撤并机构的契机,大力组织同业存款和撤迁机构客户存款。在与同业的合作中,具体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继续巩固加强与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农村信用社是我行最大的同业客户,做好农村信用社客户的业务拓展和维护工作是我行同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各行首先要以去年已签署的《行社全面合作协议》为纽带,本着诚实守信、共谋发展的原则加强与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沟通,利用我行先进的技术、良好的产品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需求;其次要把握住人民银行停止信用社的大额支付系统,信用社必需找一家商业银行作为行的商机以及人民银行下调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同业存款利率由双方协商确定的契机,市县联动、实时“出击”。市分行与市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办公室进行《大额支付系统协议》及《同业资金存放协议》的合作商谈工作,各行与各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进行具体协议的签定及实施工作。协议签署后各行要认真履行合同条款,将农村信用社作为我们的黄金客户、高端客户提供服务和维护,力争农村信用社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全部存入我行,提高我行的同业存款占比率。第三要做好“银社通”的试点工作经验,加快提高行社合作的科技化水平;二是要深化与商业银行签定《银银合作框架协议》内容。今年要通过与商业银行具体磋商开展信贷资产转让、票据转贴现、货币互存、外汇结构性存款等实质性的项目合作,以拓展商业银行的本外币同业存款;三是要重点加强与证券客户的合作,最大限度地拓展银证通客户,把股市资金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农行存款。广汉、旌阳支行要分别与华西、华创证券公司进一步合作,要尽快建立银证转帐系统。在具体工作中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克服营销畏难情绪;二是要辅以充分的激励,调动员工营销积极性。各行对营销银证业务要加以重奖;四是要以现金领缴、现金寄库、现金押运等现金业务为突破点,扩大与邮政、政策性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有条件的支行要与邮政、政策性银行签定全面合作协议或产品协议。

三、以创新保险机制、强化管理水平为手段,全面走保险专业化水平道路。

随着我国银行和保险业逐步对外开放,竞争日趋激励,金融产品、金融手段、综合人才等竞争成为其焦点,而保险作为中间业务的重要内容,是总行实施集团银行改革的重要战略步骤;是提高我行人均中间业务收入水平的需要;是提高网点综合功能,发挥网点综合效益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加大保险工作力度,实施专业化经营,夯实内功,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我行保险业务。

(一)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协调发展的认识观。各行行领导,特别是“一把手”,应切实加强对保险业务的领导与支持,将保险业务纳入全行中心工作之中。一是要充分加大领导支撑力度,层层落实责任目标考核。今年,市分行将把保险业务手续费收入指标纳入支行绩效考核,同时,将保费收入视同存款,在“集约经营度”指标的“点均存款集约经营度”考核时,将“标准保费收入额”纳入“考核口径存款”。各行保险部门应主动与个人业务部门抓好配合协调工作,抓好保险与储蓄存款净增额等额考核的政策机遇,尽快将任务层层分解,促 进业务规模的提高。二是要强化保险部的经营、管理职能。支行应设置保险部,独立挂牌,可挂靠在客户经理部,凡是已经设立保险部的不能撤销。同时,配备专职保险经理,具体执行保险业务管理职责,专管人员根据各行保险业务量大小进行配备,至少配备一人以上的专管员。

(二)调整产品结构和收益结构,全面做大份额。目前,我行产品结构单一,保险销售不仅受客户市场制约,更受市场利率调整的极大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调整银保合作思路,调整产品结构,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一是要大力推行理财产品,培育持续稳定的收益增长点。今年,市分行继续加大理财产品的推行,这些产品是针对银行中、高端客户群开发的,范围涵盖养老、医疗、意外、保障等综合理财需求,能为客户提供更为个性化的理财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银行保险的发展趋势,各行要利用金融超市设理财专柜,实行系统联网;或者在部分营业机构设立理财辅导员,采用专人方式开展理财业务。同时,加大理财顾问、理财辅导员的培训,逐步建立一支具有农行特色的理财专业队伍;二是要以辅于传统保障型产品营销,健全领域。传统保障型产品(即个险)由于偏重于保险之本质特征,即保障功能,而目前市场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都还处于低水平,因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20__年我行将根据自身发展水平进行试点工作,努力实现新突破;三是要建立多渠道的财险营销机制,力争效益最大化。各行要以信贷职能前台为依托,全面整合资源,必须将信贷财产抵押物保险内容纳入贷审会审议内容,市分行要求:自20__年起,各行新发放法人客户贷款保险资源在农行率不得低于90,个人汽车、商铺、住房贷款保险率应达到100,并将此指标纳入贷后管理的重要内容加以考核。以上工作必须作为一项制度执行,市分行将不定期进行专项检查。信贷前台部门应抓好对应客户保险的工作,必须横向建立起目标挂钩考核办法,防止信贷客户财产保险出现脱保、漏保现象。保险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部门的作用,积极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关系,要严格实行保险归口管理,切实履行与保险公司一切的接洽职能,严禁出现多个部门分管现象。四是要以“小业务”做“大文章”,即以柜台财险为突破口,丰富财险内容,实现收益最大化。各行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当地客户需求甚旺的财险产品,结合财险公司推出的激励方案(德农银[20__]号文件),重点抓好以家财险为主的柜台险销售;与财产保险紧密结合的短意险、健康险销售;适合中小企业的定额财险销售;五是要集约自身资源,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各行自有财产投保必须按德农银办发[20__]44号文件精神执行,采取“省分行确定投保政策,各级行遵照执行”的方式,实行“到期必保,谁脱保谁负责”的原则,对违反规定的,分行将对其严肃处理。现有到期保单仍在太平洋财险公司投保,投保截止日期为20__年6月30日,7月1日省分行将对全省自有财产投保统一招标,各行要对投保标的、险种、保费、经办人等情况作好登记,便于统保后核查。

(三)强化管理工作,促进保险良性发展。一是要规范资格管理。今年保监局、银监局将加大银行、邮政保险业务的监管力度,并明确要严格执行保险兼业资格准入与业务范围管理,提出“三个严禁”,即:严禁无证经营;严禁在法定营业场所外保险业务;严禁兼业机构超范围;因此,各行必须安排专人再次对以上内容进行排查,凡不合规的必须于四月底前整改完善,否则一经保监局、银监局监管通报不合规,市分行将追究其领导责任。二是要规范保险合同管理,防范经营风险。从20__年起,市分行将统一对外商榷、审查、签署与保险公司的各项合同、协议、激励等文本资料,签署后以正式文件下发各行。各行要以全市农行全局为重,不得再以任何形式与保险公司签署任何文本资料,一经发现将取消违规支行一切保险激励费用及年度先进评选资格。三是要规范手续费管理,实现全行利润最大化。市分行要求各行的保险手续费收入必须全额进入中间业务收入大帐核算。同时,要充分体现保险收益水平,其寿险5年期以下(含5年期)和8至10年期(含10年期)产品收益率分别不得低于保费收入的3和3.5,财险业务综合收益率不低于15。以上收益率指标与手续费收入指标今年将并行考核,均为指令性计划,任一指标未完成均视为未完成手续费收入任务。

(四)加大激励考核,充分调动营销积极性。成效显著的营销是建立在有效的激励机制上的,各行必须加大保险的激励考核,一是市分行将按照各行实现保险手续费收入的20,按月单独奖励效益工资,专项用于保险业务的激励。在具体操作上:市分行机构客户部将会同人事部门,根据各行损益表反映的保险手续费收入计算效益工资,并由人事部门下达到各行,各行保险部门向人事部门提供到人的效益工资分配花名册进行分配,并建立专门台帐监控保险效益工资分配。严格执行保险激励费用的三个严禁。即:严禁把专项效益工资用于保险业务无关的其他业务实行捆绑式考核;严禁把专项效益工资只层层横向分配而不分配到个人;严禁把专项效益工资留在相关部门使用而不分配到个人。同时,为促进一线员工营销的积极性,各行对市分行奖励的效益工资可根据员工营销业绩,预支效益工资,实时兑现,待市分行每月保险效益工资兑现后拉通算账。二是市分行将积极向各家保险公司争取政策,商定全年的、分阶段的,囊括各种层次从业人员的竞赛方案,对其营销工作进行激励。今年,我行已经与五家寿险公司及三家财险公司分别签署了20__年营销激励方案(详见德农银[20__]号和德农银[20__]号文件),各行应认真贯彻执行,并将激励精神传达给所有员工,力争通过营销获取最大激励奖励;三是各行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再按一定比例匹配奖励资金用于保险业务的激励。

四、以提高中间业务人均占比、总收入占比为目标,为创建效益大行作贡献。

新业务拓展激励办法篇3

(一)建立健全利用外资保障机制。

1.配合考核部门完善利用外资考核办法,优化考核指标体系,科学制定、分解实际利用外资任务目标和争取目标。

2.建立外资项目事前、事后评价机制,突出综合质量、产业升级、创新能力、资源节约与环保、社会责任五项评价指标,提高外资项目质量效益。

3.建立激励机制。对各市(区)、省级开发区、市级招商机构分别进行相应激励和奖励。各市(区)参照市里的做法出台具体的激励、奖励实施细则。

4.进一步完善重点外资项目协调推进联席会议制度,加快各市(区)重点外资项目落地、建设步伐。

5.建立健全重点外资项目督查制度、利用外资调度例会制度,通过旬调度、月通报方式,逐一跟踪、落实和推进项目。

6.完善重大签约项目领导包保责任制,建立动态跟踪落实机制。

7.建立健全招商项目生成机制,整合产业主管部门、专业招商机构、有关企业及专家的招商资源,做好境外招商项目策划、包装工作。

8.建立健全各级专业招商机构,逐步配齐配强专业招商人才,强化绩效考核,探索灵活的人事管理体制和薪酬分配机制,着力打造国际化、专业化的招商队伍。

(二)明确利用外资的重点和方式。

9.重点围绕双岛湾科技城、东部滨海新城、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南海新区、乳山滨海新区、里口山风景区产业链条延伸,开展招商推介活动。

10.加大涉及我市重点产业的境外骨干龙头项目、核心配套项目的定向招商力度,拉长产业链条,提升集群发展水平。

11.重视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达国家(地区)的合作,努力引进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12.在传统绿地投资基础上,扩大股权并购、外债和利润转增资、融资转投资、投资性公司投资、境外上市等利用外资规模。

13.针对目前外资房地产投资活跃、备案尺度相对宽松的趋势,进一步加大外资城市综合体项目的招商力度。

(三)有效搭建招商引资平台。

14.充分利用好高层推进机制,精心组织策划全年高层招商活动,大力推动重点国家(地区)的重点项目。

15.制订《境外重要招商活动安排意见》,科学筹划、安排好9次重点境内外招商活动。

16.组织参加“香港周”活动,做好我市签约项目的调度通报工作。

17.充分发挥“小分队”招商的作用,开展51次行业或产业链招商活动,提升招商实效。

18.深入开展“访外企促增资、访内企促合作”活动,立足存量要增量,推动企业增资扩股、与国际接轨。

19.建立全市十大产业招商数据库,筛选对外招商重点项目集中对外推介招商,面向我国驻外经商机构、跨国公司驻中国总部(代表处)、各大商会组织、国外大企业等开展定向联络、推介。

20.征集汇总新兴产业链及配套、增资扩产、技术改造等对外合作项目,统一宣传推介。

21.建立在谈项目网上调度系统,即时掌握在谈、签约、批准项目进展情况,提高项目调度效率。

22.进一步发挥市级境外招商促进机构、驻外商务代表处职能,加强与境外重要投资贸易促进机构及跨国公司的联系。

23.编制《境外招商对象信息库》,方便全市各级外经贸主管部门及各级招商机构开展工作。

24.主动争取涉外经济部门、相关产业招商主管部门的支持配合,拓宽招商渠道,依托职能优势对外开展产业合作。

25.提高“招商网”的实用性,以中、英、日、韩四种文字推介我市投资环境、重点招商项目,实施24小时网络在线服务。

26.强化高区、经区两个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带动作用,推动环翠区、文登等市区建设服务外包载体,进一步完善服务外包公共技术平台。

27.依托服务外包联盟,大力开展服务外包招商活动。

二、优化结构,推动外贸转型升级

(一)突出重点开拓国际市场。

28.策划实施好“百展市场开拓计划”,重点组织好广交会、华交会、日本纺织展等10个国内外知名展会。

29.突出新兴市场拓展、优势产业和品牌企业推广,组织策划好“俄罗斯市场拓展计划”、“香港市场拓展计划”。

30.举办好第四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协助市贸促会办好第六届国际渔具博览会,加强与境外各类协会的合作,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31.建设好海洋食品、渔具、加工贸易等电子商务平台,组织好线下洽谈,在线挖掘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网上交易规模。

(二)着力促进贸易平衡。

32.发挥重点、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鼓励企业开展原油、成品油、煤炭、橡胶等大宗资源类产品进口,支持先进技术设备和零部件的进口。

33.培育、引进一批国内外进口商和进出口一体化的企业,指导企业积极争取能源、资源产品和适销消费品的进口资质。

34.积极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组织好2013中国加工贸易博览会。

(三)积极推动外贸转型升级。

35.出台《市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认定工作方案》,完善市出口基地培育机制。

36.做好部级船舶、水海产品和床上用品出口基地的宣传推介工作,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

37.争创渔具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和生物医学材料科技兴贸基地等部级出口基地。申报五金制品、地毯、建筑材料和机械基础件等一批省级出口基地。

38.建立出口品牌培育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创建国家、省级知名品牌。

39.实施“优势产业和品牌企业境外推介计划”,着力提高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比重。

40.选择一批加工贸易企业进行转型升级试点,推动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

41.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合理申报进出口商品货值,提高进出口贸易额。

三、拓展深度,增强跨国经营能力

(一)加快推进境外资源合作开发。

42.鼓励企业开展境外能源、短缺资源领域的合作开发,推动境外项目加快进度。

43.引导企业通过“以援助换资源”、“以工程换资源”等多种方式开展合作开发。

44.加快推进“走出去”企业境外资源开发和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尽快形成产能,回运产品。

(二)积极引导优势产能境外转移。

45.引导企业到境外建立生产基地、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中心,开展境外加工贸易。

46.支持企业承建省级境外工业园区,争取符合条件的境外合作园区列入部级境外经贸合作区。

(三)大力支持企业开展跨国并购。

47.鼓励企业收购国际知名品牌和销售网络,完善国际营销体系。

48.鼓励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四)提高对外承包工程整体水平。

49.巩固非洲承包工程市场,大力开拓东南亚、中东、俄罗斯和拉美等新兴工程市场。

50.引导企业以BOT、PPP等合作模式承揽国际高端工程项目。

51.组织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与市内工程设备物料制造企业对接,扩大工程项下出口规模。

52.推动我市工程企业与央企开展对接合作,突破发达国家工程承包市场。

(五)推动外派劳务高端化发展。

53.深度拓展日本、新加坡等劳务市场,努力保持日本研修生市场份额。

54.推动外派护士基地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院校设立高端劳务培训基地。

55.推动承包工程项下技能型、管理型高端劳务人员外派。

56.深化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建设,定期开展外派劳务市场专项整治。

57.建立归国劳务人员就业指导管理系统,缓解劳务人员归国“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问题。

58.加强与外省市劳务平台的横向合作。

(六)扎实推进援外工作。

59.鼓励企业申报援外资质,支持重点企业、名优产品进入《国家援外物资项目产品采购目录》。

60.指导援外企业建立援外工程项目安全质量巡查制度,强化援外项目监督管理。

(七)建立健全“走出去”保障措施。

61.做好“走出去”信息权威,做好重大项目决策论证及风险评估工作。

62.加大“走出去”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打造复合型跨国经营管理队伍。

63.引导企业履行当地社会责任,强化“走出去”风险防范意识。

四、突出特色,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一)强化园区的开放载体作用。

64.加快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规划建设中韩信息产业园、中日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园。

65.鼓励有条件园区引进发达国家规划、建设和管理园区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模式,逐步规划建设一批国际产业园。

66.充分发挥各园区招商引资载体作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引进一批优质产业项目。

(二)不断拓展园区发展空间。

67.加快推进综合保税区规划建设,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

68.对达到部级开发区标准的园区,适时启动升级工作。

(三)壮大园区特色产业。

69.打破园区界限,依托重点企业,努力打造特色鲜明、产业配套的“有园无界”的高端产业园区。

70.推行“园中园”和“一区多园”模式,规划建设一批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经济园区。

71.支持园区培植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海洋开发及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

(四)打造各类开放型人才高地。

72.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建立人才需求库,加强对急需紧缺实用人才和团队的引进。

73.加快创新成果孵化及产业化基地、公共技术平台、人才服务载体建设,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入区创业发展。

(五)优化园区发展环境。

74.改善园区创业、生活环境,增强投资环境竞争力。

75.开展省级或部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打造宜业宜居的环境友好型园区。

五、提升服务,助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76.开展“外经贸企业服务年”活动,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77.搭建政府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及时解决外商投诉,适时举办市长外商见面会。

78.围绕全市外经贸发展重点确定调研课题,提出对策措施,积极为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

79.及时帮助企业办理涉及生产经营领域各类重要手续。

80.开展各类外经贸业务培训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应对风险的能力。举办招商引资培训班,打造高水平专业招商队伍。

81.积极争取各级各类外经贸扶持资金,支持企业发展。

82.积极推动企业与金融、保险机构合作,缓解中小出口企业“融资难”问题。

83.规范行政审批管理,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效率,促进企业发展。

84.优化外经贸工作流程,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

85.开展“双学(学法规、学业务)双升(提升谋划能力、提升执行能力)”活动,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新业务拓展激励办法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紧紧围绕我县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对科技的需求,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政策引导支持为保障,以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建设为重点,促进科技要素带动资金、人才、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聚集,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利用3年时间,进一步完善多部门联合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机制,不断优化创业政策环境,形成科技特派员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全县互联互通的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平台,完善科技特派员培训体系,建立科技特派员创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拓展科技特派员服务领域,形成科技部门、涉农企业、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广大乡土人才全面参与,科技特派员来源渠道不断拓展的科技特派员创业新局面。

1.培养一批创业型科技特派员。建设一支50人的科技特派员队伍,覆盖全县所有乡镇,50%以上为创业型或有偿服务型。

2.转化推广一批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引导推广优良品种、各类先进适用技术、新产品50项,加强农村科技开发、推广和普及,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扶持一批科技型农村生产经营主体。引导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培育10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服务区农户人均收入逐年增长。

4.培育一批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建设5个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促进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5.培训200名乡土科技人才,提高我县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三、实施原则

1.以人为本,尊重首创。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和科技特派员的意愿,实现双向选择,保护科技特派员和农民的合法利益。不断创新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方法和模式。

2.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按照县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突出特色,因地制宜。

3.突出创业,强化服务。引导服务指导型和创业示范型科技特派员在创业链建设中有机结合,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服务。

4.科学决策,创新体制。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系统推进。

四、主要任务

1.建设一批科技特派员创业链。科技特派员创业链是指科技特派员参与创业的产业链。鼓励特派员紧紧围绕我县畜牧、烤烟、果品、辣椒、蔬菜等主导产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立科技特派员创业链。鼓励和支持科技特派员通过创业,组建专业协会、合作社、企业,将农民组织起来,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链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抗风险能力,培育新型农村生产经营主体。

2.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组织科技特派员骨干人员建立创业示范基地、龙头企业、示范户等开展科技创业。

3.加强科技培训工作。做好科技特派员的再教育培训、知识更新,提高科技特派员的服务能力。同时利用农村现有的培训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一批乡土人才和农村致富带头人。

4.完善科技特派员信息化服务网络。整合现有资源,完善服务内容,规范服务方式,支持科技特派员以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电话、现场服务等多种形式,为农牧民提供技术、管理、销售等多方面的服务。

5.拓展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支持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其它事业单位以法人科技特派员方式参与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积极促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与科技入户、专家大院、农业科技示范园、星火科技12396等服务模式的有机结合,完善多元化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6.鼓励科技特派员实施农业科技项目。围绕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建设,针对农业生产中关键环节和瓶颈问题,组织实施一批农业科技创业项目,集成转化应用一批先进科技成果,提升农业产业链科技含量。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主管科技工作的副县长任组长,县科技局局长任副组长,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政府办公室、科技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体育局、农业局、林业局、扶贫办、畜产局、果业局、烟草局、团县委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科技特派员管理办公室,为常设办事机构,配备2—3人专门负责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局,科技局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2.完善科技特派员的选派政策。坚持以人为本、双向选择的原则,不断拓宽科技特派员来源渠道,优化队伍结构,鼓励农技推广等单位的科技人员参与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突破身份、领域、行业、部门、区域的限制,广泛动员和吸引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离退休人员及企业等优秀的技术、管理、经营人才参与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引导有条件的事业单位、社团、中介机构、企业以法人特派员身份参与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解决科技成果与农民的结合问题,鼓励科技特派员以项目支撑、资金入股、技术参股、技术承包、有偿服务等形式,与农民群众尤其是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结成利益共同体,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成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长效工作机制。

3.加大财政扶持和金融支持力度。县财政设立科技特派员创业专项资金,支持科技特派员开展农业科技创业,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领办、创办经济实体,组建专业技术协会及建设示范基地等。县财政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将科技特派员补助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落实科技特派员的待遇,解决科技特派员的后顾之忧。拓展融资渠道,建立科技、金融、特派员、担保机构沟通机制,加大对科技特派员创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4.强化绩效考核,健全激励机制。坚持导向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目标责任与评估监督相结合,研究制定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目标责任制考核管理办法。科技特派员按年度,由科技特派员管理办公室和驻点组织考核,考核结果载入本人档案。作为职务和职称晋升的依据。适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特派员、以及科技特派员工作组织管理机构等予以表彰奖励,调动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的积极性,激发创新创业精神。

新业务拓展激励办法篇5

xx年是后勤产业集团公司深入改革和发展的关键一年。物业服务中心作为后勤公司“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部门,担负着改革和发展的重任。根据后勤公司三年发展规划和xx年工作要点,物业服务中心xx年度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强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大胆、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心的改革和发展,做到市场有新的发展,管理服务水平有新的提高,经济效益有新的突破,中心面貌有新的变化,争取全面完成后勤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

二、基本工作思路

今年我们中心面临的主要任务:一是要深入进行体制的改革和机制的转换。二是要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努力做强做大。因此,物业服务中心今年工作的重点,一是要加强内部的管理,建立起一整套比较科学、规范、完整的物业化管理程序和规章制度。二是积极创造市场准入条件,尽快与市场接轨,大力拓展校内外市场,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做强做大的目标。

三、具体实施办法

(一)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

1、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整理和修订补充,逐步完善和建立与物业管理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程序。重点是理顺中心与管理站之间,以及各物业管理站内部的标准管理模式和制度,建立规范化的工作质量标准,逐步向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接轨。

2、完善监控考核体系。根据公司的要求,制定中心对站级的考核细则和考核办法,落实相应的制度和组织措施。实行中心考核与站级考核相结合。考评结果与分配相结合的考评分配体系。

3、进一步完善中心的二级管理体制,将管理的重心下移。规范明确各站的工作范围、工作职责,逐步使二级单位成为自主经营、绩效挂钩,责、权、利相统一的独立核算单位。

4、进一步加强经济核算,节支、增效。经详细测算后,要将维修、清洁、办公用品、文化建设等费用核算到站,实行包干使用、节约奖励、超支自理的激励机制,努力降低运行成本。

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中心将继续采取请进来培训和走出去学习相结合等办法,提高现有人员的业务素质。同时根据后勤公司的要求,采取引进和淘汰相结合的办法,继续引进高素质管理人员,改善队伍结构,提高文化层次。逐步建设一支专业、高效、精干的物业管理骨干队伍。

6、争创“文明公寓”。根据省教育厅文件的精神和要求,在中心开展争创“文明公寓”活动。6号楼、9、10号楼、南区、大学城、纺院、师专等硬件条件基本具备的管理站,要在管理等软件方面积极努力,创造条件,力争在年内达到“文明公寓”标准。

(二)进一步完善功能,积极发展,提高效益

1、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经营观念。各管理站要积极引入市场化的经营机制和手段,加强文化建设和宣传方面的投入,营造现代化管理的气息和氛围,创造融管理、服务、育人为一体的物管特色。

2、继续完善配套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中心制订更加灵活优惠的激励政策,对服装洗涤,代办电话卡等现有服务项目进行支持和发展。同时新增一批自助洗衣机、烘干机等设备,进一步扩大服务市场,争取年内的营业额和利润较去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3、做好充分的准备,积极参与白云校区物业市场的招标竞争。争取下半年在新教学楼等新一轮的招标中获胜,拿下一个点。

4、下半年武进校区新生宿舍和教学楼落成后,积极参与竞标活动,争取拿到1-2个点,拓展武进校区市场。

新业务拓展激励办法篇6

一、目的意义

进一步加强我市拍卖行业发展的管理,整顿和规范行业秩序,消除不正当竞争行为,构建拍卖行业诚信体系,提高我市拍卖行业竞争力,促进我市拍卖行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1996年7月5日通过)

(二)商务部《拍卖管理办法》(商务部令**年第24号)

(三)省经贸委《关于做好拍卖业发展规划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粤经贸函〔**〕1257号)

(四)关于我市拍卖业发展有关问题的复函(东府办复〔**〕849号)

三、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我市拍卖企业提高经营水平,以市长办公会议提出的指示精神,作为制定我市拍卖行业“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一是规范整顿拍卖市场,明确拍卖业准入机制;二是通过协调法院、公安、国土、工商、物价等部门,完善拍卖业的监管体系;三是引导拍卖企业拓宽业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四是鼓励和支持拍卖企业做大做强,提高我市拍卖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四、基本原则

(一)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发挥市场规律在培育拍卖市场、促进拍卖行业发展过程中起的自主调节作用,促使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政府主要在规划引导、政策导向、规范秩序等方面发挥作用。

(二)严格控制增量

目前我市拍卖业务拓展速度慢,多数企业仍局限于司法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拍卖项目,市场开拓能力有所欠缺。规划要严格控制增量,避免企业数量增长过快而造成行业内竞争过于激烈。

(三)鼓励企业做强做大

引导拍卖企业提高服务和诚信意识,发展拍卖专业市场,鼓励和支持拍卖企业做强做大,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的拍卖龙头企业。

五、规划内容

(一)总量控制目标

以我市近几年拍卖企业成交总额为基础,计划在**年至2010年全市拍卖企业总量控制在40家以内,并按照我市商业网点规划的要求进行布局。具体目标为:**年至2007年每年审批拍卖企业不超过5家;2008年至2010年每年审批拍卖企业不超过3家。

(二)企业发展目标

培育一批经营业绩突出、市场拓展能力强的拍卖企业。到2010年,年成交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拍卖企业占全市拍卖企业总数的1/4(约10家),超7000万元的4家,超1亿元的1至2家。

(三)业务拓展目标

鼓励企业积极拓展拍卖领域,增加拍卖品来源,努力寻找拍卖行业新的增长点,争取在无形资产、股权、文化艺术品等领域开拓出更多拍卖资源。

(四)人才发展目标

到2010年力争每家拍卖企业有2名以上国家注册拍卖师,全市国家注册拍卖师人数达80名,具有拍卖从业资格证从业人员超过150名。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法制环境的建设

根据《拍卖法》、《拍卖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我市拍卖业的监管体系。加快出台关于加强我市拍卖行业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强化对拍卖企业及其业务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拍卖活动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二)明确准入制度

按照商务部《拍卖管理办法》以及省经贸委《关于实施商务部<拍卖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粤经贸函〔**〕219号)的规定以及本规划的有关要求,对申请设立拍卖企业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进行审批。

(三)实行优胜劣汰机制

认真做好拍卖企业年度监督核查工作,掌握拍卖企业的经营情况,加强对我市拍卖企业的管理。对年度监督核查不合格的拍卖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停业整顿或依法取消其经营资格,并定期将向社会公布符合条件的合法注册拍卖企业名单。

(四)规范整顿行业秩序

一是对未经市经贸局初审合格和省经贸委核准,非法设立的拍卖企业分支机构依法取缔;对非拍卖机构组织的“拍卖活动”依法查处;对严重违法、违规操作的拍卖企业,依法取消其经营资格。二是进一步完善举报制度和重大事件报告制度,防止出现黑恶势力干扰我市拍卖业的现象。

(五)吸收行业成功经验

借鉴国内外拍卖企业的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引导企业拓展业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拍卖企业抗风险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六)筹建市拍卖行业协会

计划在2007年筹建市拍卖行业协会,充分发挥拍卖行业协会“沟通、协调、联系、服务”的作用,制定行业道德公约,加强行业自律,消除不正当竞争。

(七)做好宣传工作

新业务拓展激励办法篇7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国发〔2015〕3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是稳增长、扩就业、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根据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为改革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构建普惠性政策扶持体系,推动资金链引导创业创新链、创业创新链支持产业链、产业链带动就业链,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意义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要素的规模驱动力逐步减弱,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式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通过结构性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消除不利于创业创新发展的各种制度束缚和桎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不断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培育新兴产业,形成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打造新引擎、形成新动力。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我国有13亿多人口、9亿多劳动力,每年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数量较大,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潜力巨大,但就业总量压力较大,结构性矛盾凸显。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营造公平竞争的创业环境,使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等各类市场创业主体“如鱼得水”,通过创业增加收入,让更多的人富起来,促进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实现创新支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创业创新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创业教育培训体系还不健全,善于创造、勇于创业的能力不足,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尚未形成。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通过加强全社会以创新为核心的创业教育,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创新、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厚植创新文化,不断增强创业创新意识,使创业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

二、总体思路

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改革推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放活主体,形成有利于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让千千万万创业者活跃起来,汇聚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能。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普惠性政策措施,加强统筹协调,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以创业带动就业、创新促进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营造创业环境。通过结构性改革和创新,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增强创业创新制度供给,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营造均等普惠环境,推动社会纵向流动。

――坚持需求导向,释放创业活力。尊重创业创新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创业者面临的资金需求、市场信息、政策扶持、技术支撑、公共服务等瓶颈问题,最大限度释放各类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开辟就业新空间,拓展发展新天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坚持政策协同,实现落地生根。加强创业、创新、就业等各类政策统筹,部门与地方政策联动,确保创业扶持政策可操作、能落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业创新经验。

――坚持开放共享,推动模式创新。加强创业创新公共服务资源开放共享,整合利用全球创业创新资源,实现人才等创业创新要素跨地区、跨行业自由流动。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推动各行业创新商业模式,建立和完善线上与线下、境内与境外、政府与市场开放合作等创业创新机制。

三、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创业便利化

(一)完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为创业者提供更多机会。逐步清理并废除妨碍创业发展的制度和规定,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加快出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立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依法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消除不利于创业创新发展的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及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项目,完善收费目录管理制度,制定事中事后监管办法。建立和规范企业信用信息制度,制定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管理办法,把创业主体信用与市场准入、享受优惠政策挂钩,完善以信用管理为基础的创业创新监管模式。

(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实施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落实“先照后证”改革,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支持各地结合实际放宽新注册企业场所登记条件限制,推动“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住所登记改革,为创业创新提供便利的工商登记服务。建立市场准入等负面清单,破除不合理的行业准入限制。开展企业简易注销试点,建立便捷的市场退出机制。依托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立小微企业名录,增强创业企业信息透明度。

(三)加强创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商业模式等新形态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办法。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交易,加快建立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与维权援助机制,缩短确权审查、侵权处理周期。集中查处一批侵犯知识产权的大案要案,加大对反复侵权、恶意侵权等行为的处罚力度,探索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完善权利人维权机制,合理划分权利人举证责任,完善行政调解等非诉讼纠纷解决途径。

(四)健全创业人才培养与流动机制。把创业精神培育和创业素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现全社会创业教育和培训制度化、体系化。加快完善创业课程设置,加强创业实训体系建设。加强创业创新知识普及教育,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人心。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创业服务水平。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破除人才自由流动制度障碍,实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面人才顺畅流动。加快建立创业创新绩效评价机制,让一批富有创业精神、勇于承担风险的人才脱颖而出。

四、优化财税政策,强化创业扶持

(五)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和统筹力度。各级财政要根据创业创新需要,统筹安排各类支持小微企业和创业创新的资金,加大对创业创新支持力度,强化资金预算执行和监管,加强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设立创业基金,扶持创业创新发展。在确保公平竞争前提下,鼓励对众创空间等孵化机构的办公用房、用水、用能、网络等软硬件设施给予适当优惠,减轻创业者负担。

(六)完善普惠性税收措施。落实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适用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优惠政策。按照税制改革方向和要求,对包括天使投资在内的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等创新活动的投资,统筹研究相关税收支持政策。修订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完善创业投资企业享受70%应纳税所得额税收抵免政策。抓紧推广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税收试点政策,将企业转增股本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股权奖励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推广至全国范围。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残疾人、退役军人、登记失业人员等创业就业税收政策。

(七)发挥政府采购支持作用。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加强对采购单位的政策指导和监督检查,督促采购单位改进采购计划编制和项目预留管理,增强政策对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效果。加大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力度,把政府采购与支持创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五、搞活金融市场,实现便捷融资

(八)优化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创业企业上市或发行票据融资,并鼓励创业企业通过债券市场筹集资金。积极研究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企业到创业板发行上市制度,推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建立战略新兴产业板。加快推进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向创业板转板试点。研究解决特殊股权结构类创业企业在境内上市的制度,完善资本市场规则。规范发展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推动建立工商登记部门与区域性股权市场的股权登记对接机制,支持股权质押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发行主体发行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等企业债券创新品种。

(九)创新银行支持方式。鼓励银行提高针对创业创新企业的金融服务专业化水平,不断创新组织架构、管理方式和金融产品。推动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对创业创新活动给予有针对性的股权和债权融资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创业企业提供结算、融资、理财、咨询等一站式系统化的金融服务。

(十)丰富创业融资新模式。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引导和鼓励众筹融资平台规范发展,开展公开、小额股权众筹融资试点,加强风险控制和规范管理。丰富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支持保险资金参与创业创新,发展相互保险等新业务。完善知识产权估值、质押和流转体系,依法合规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许可费收益权证券化、专利保险等服务常态化、规模化发展,支持知识产权金融发展。

六、扩大创业投资,支持创业起步成长

(十一)建立和完善创业投资引导机制。不断扩大社会资本参与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参股基金规模,做大直接融资平台,引导创业投资更多向创业企业起步成长的前端延伸。不断完善新兴产业创业投资政策体系、制度体系、融资体系、监管和预警体系,加快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加快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逐步建立支持创业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化长效运行机制。发展联合投资等新模式,探索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鼓励各地方政府建立和完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强创业投资立法,完善促进天使投资的政策法规。促进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协同联动。推进创业投资行业协会建设,加强行业自律。

(十二)拓宽创业投资资金供给渠道。加快实施新兴产业“双创”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一批新兴产业“双创”示范基地,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大众创业。推动商业银行在依法合规、风险隔离的前提下,与创业投资机构建立市场化长期性合作。进一步降低商业保险资金进入创业投资的门槛。推动发展投贷联动、投保联动、投债联动等新模式,不断加大对创业创新企业的融资支持。

(十三)发展国有资本创业投资。研究制定鼓励国有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的系统性政策措施,完善国有创业投资机构激励约束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引导和鼓励中央企业和其他国有企业参与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设立国有资本创业投资基金等,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在创业创新中的作用。研究完善国有创业投资机构国有股转持豁免政策。

(十四)推动创业投资“引进来”与“走出去”。抓紧修订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相关管理规定,按照内外资一致的管理原则,放宽外商投资准入,完善外资创业投资机构管理制度,简化管理流程,鼓励外资开展创业投资业务。放宽对外资创业投资基金投资限制,鼓励中外合资创业投资机构发展。引导和鼓励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境外高端研发项目的投资,积极分享境外高端技术成果。按投资领域、用途、募集资金规模,完善创业投资境外投资管理。

七、发展创业服务,构建创业生态

(十五)加快发展创业孵化服务。大力发展创新工场、车库咖啡等新型孵化器,做大做强众创空间,完善创业孵化服务。引导和鼓励各类创业孵化器与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相结合,完善投融资模式。引导和推动创业孵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技术成果转移相结合,完善技术支撑服务。引导和鼓励国内资本与境外合作设立新型创业孵化平台,引进境外先进创业孵化模式,提升孵化能力。

(十六)大力发展第三方专业服务。加快发展企业管理、财务咨询、市场营销、人力资源、法律顾问、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现代物流等第三方专业化服务,不断丰富和完善创业服务。

(十七)发展“互联网+”创业服务。加快发展“互联网+”创业网络体系,建设一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促进创业与创新、创业与就业、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降低全社会创业门槛和成本。加强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推动大型互联网企业和基础电信企业向创业者开放计算、存储和数据资源。积极推广众包、用户参与设计、云设计等新型研发组织模式和创业创新模式。

(十八)研究探索创业券、创新券等公共服务新模式。有条件的地方继续探索通过创业券、创新券等方式对创业者和创新企业提供社会培训、管理咨询、检验检测、软件开发、研发设计等服务,建立和规范相关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八、建设创业创新平台,增强支撑作用

(十九)打造创业创新公共平台。加强创业创新信息资源整合,建立创业政策集中平台,完善专业化、网络化服务体系,增强创业创新信息透明度。鼓励开展各类公益讲坛、创业论坛、创业培训等活动,丰富创业平台形式和内容。支持各类创业创新大赛,定期办好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和创新挑战大赛等赛事。加强和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发展创业平台、投资并购小微企业等,支持企业内外部创业者创业,增强企业创业创新活力。为创业失败者再创业建立必要的指导和援助机制,不断增强创业信心和创业能力。加快建立创业企业、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统计指标体系,规范统计口径和调查方法,加强监测和分析。

(二十)用好创业创新技术平台。建立科技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和专利信息资源向全社会开放的长效机制。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部级科研平台(基地)向社会开放机制,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有力支撑。鼓励企业建立一批专业化、市场化的技术转移平台。鼓励依托三维(3D)打印、网络制造等先进技术和发展模式,开展面向创业者的社会化服务。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领军企业创建特色服务平台,面向企业内部和外部创业者提供资金、技术和服务支撑。加快建立军民两用技术项目实施、信息交互和标准化协调机制,促进军民创新资源融合。

(二十一)发展创业创新区域平台。支持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省(区、市)、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依托改革试验平台在创业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为创业创新制度体系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等创业创新资源密集区域,打造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业创新中心。引导和鼓励创业创新型城市完善环境,推动区域集聚发展。推动实施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城市示范。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出台各具特色的支持政策,积极盘活闲置的商业用房、工业厂房、企业库房、物流设施和家庭住所、租赁房等资源,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办公场所和居住条件。

九、激发创造活力,发展创新型创业

(二十二)支持科研人员创业。加快落实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政策,对经同意离岗的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建立健全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制度规则。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业积极性。支持鼓励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科技社团为科技人员和创业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二十三)支持大学生创业。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整合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引导和鼓励高校统筹资源,抓紧落实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机构、人员、场地、经费等。引导和鼓励成功创业者、知名企业家、天使和创业投资人、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创业导师,提供包括创业方案、创业渠道等创业辅导。建立健全弹性学制管理办法,支持大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

(二十四)支持境外人才来华创业。发挥留学回国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高端人才的创业引领带动作用。继续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对外开放,建立和完善境外高端创业创新人才引进机制。进一步放宽外籍高端人才来华创业办理签证、永久居留证等条件,简化开办企业审批流程,探索由事前审批调整为事后备案。引导和鼓励地方对回国创业高端人才和境外高端人才来华创办高科技企业给予一次性创业启动资金,在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完善相关措施。加强海外科技人才离岸创业基地建设,把更多的国外创业创新资源引入国内。

十、拓展城乡创业渠道,实现创业带动就业

(二十五)支持电子商务向基层延伸。引导和鼓励集办公服务、投融资支持、创业辅导、渠道开拓于一体的市场化网商创业平台发展。鼓励龙头企业结合乡村特点建立电子商务交易服务平台、商品集散平台和物流中心,推动农村依托互联网创业。鼓励电子商务第三方交易平台渠道下沉,带动城乡基层创业人员依托其平台和经营网络开展创业。完善有利于中小网商发展的相关措施,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支持发展面向中小网商的融资贷款业务。

(二十六)支持返乡创业集聚发展。结合城乡区域特点,建立有市场竞争力的协作创业模式,形成各具特色的返乡人员创业联盟。引导返乡创业人员融入特色专业市场,打造具有区域特点的创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集群。深入实施农村青年创业富民行动,支持返乡创业人员因地制宜围绕休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农村服务业等开展创业,完善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环境。

(二十七)完善基层创业支撑服务。加强城乡基层创业人员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跨区域创业转移接续制度。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加强远程公益创业培训,提升基层创业人员创业能力。引导和鼓励中小金融机构开展面向基层创业创新的金融产品创新,发挥社区地理和软环境优势,支持社区创业者创业。引导和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大型物流企业发挥优势,拓展乡村信息资源、物流仓储等技术和服务网络,为基层创业提供支撑。

十一、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协同机制

(二十八)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发展改革委牵头的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各地区、各部门要立足改革创新,坚持需求导向,从根本上解决创业创新中面临的各种体制机制问题,共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重大事项要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二十九)加强政策协调联动。建立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政策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强大合力。各地区、各部门要系统梳理已的有关支持创业创新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抓紧推进“立、改、废”工作,将对初创企业的扶持方式从选拔式、分配式向普惠式、引领式转变。建立健全创业创新政策协调审查制度,增强政策普惠性、连贯性和协同性。

(三十)加强政策落实情况督查。加快建立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关普惠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督查督导机制,建立和完善政策执行评估体系和通报制度,全力打通决策部署的“最先一公里”和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本意见的各项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工作责任,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积极研究解决新问题,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舆论引导,推动本意见确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不断拓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空间,汇聚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促进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国务院

新业务拓展激励办法篇8

一、薪酬改革的背景:

这几年,市农村信用社不断改革和创新,各项业务发展迅猛,规模和效益都实现了翻番,但随着民生银行、交通银行的入驻,商行、邮储银行网点进一步的渗透,农业银行业务的反扑,金融市场份额持续下降,老大地位已岌岌可危,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一统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全面竞争的时代已经到来,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更加激烈。因此,必须积极落实省联社“二次创业”战略部署,巩固传统优势,努力扩大市场份额,加快提高农信社的市场竞争力。但农信社的队伍素质、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显然已不适应新形势、新挑战的要求,特别是薪酬分配制度的滞后,已不能满足农信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在:

一是原工资绩效考核办法无法体现“多劳多得、效益优先”的理念,仍带有浓重的行政机关色彩。按任职者级别而非岗位价值、劳动效益确定工资级别,忽略了岗位差异,劳动价值差别,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还是端着大锅饭,铁饭碗,迈着四平八稳的步子,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已不能适应现代银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金融竞争需要。

二是原工资绩效办法考核繁琐,计算复杂。广大员工对自己能挣多少钱,怎么挣得不是很清楚,大家闷头干活,没有激励,没有目标,无法调动广大职工的创造性、积极性。

三是原工资绩效办法“人才价值”、专业技能水平不能充分体现,金融人才流失日益显现。

四是没有形成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考核不能覆盖所有岗位,所有环节,所有人员,不能形成激励合力,考核指标片面,不能实行动态、差别管理,过于注重短期效果,片面一刀切,不利于长远均衡发展。

二、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是激励全体基层员工工作干劲和拼搏热情,出台了《市农村信用社县级联社(银行)工资管理办法》,将工资结构分为三部分:基础工资、管理质量工资、发展业绩工资。其中基础工资改变以往学历与职称两者取其高的办法,强调学历工资、职称工资并重,引导职工提高综合素质同时提高专业水平,激励员工加强学习,追求上进;管理质量工资意在引导在职员工增强合规合法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管理质量,严控各类风险案件的发生,真正从源头上来遏制,实现“人平安、钱安全、帐不乱、资产无风险”的目的;发展业绩工资与存款日均增长额、贷款利息实收额和拨备前利润增长额三项指标挂钩,实行计件考核,取消存量指标,强调增量发展,打破大锅饭,让“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我与信用社共发展”的现代经营理念深入人心,引导基层联社走向“发展越快,效益越好,工资越多,干劲越足”这个良性循环之路。

二是激励县级联社领导班子发挥好经营管理职能,制订了《市农村信用社落实“2341”工程考核奖励办法》,强化对县级联社(银行)班子的考核和奖励,充分调动县级联社班子强化管理,拓展市场,加快发展,建功立业的积极性。

三是激励市联社发挥好管理与服务职能,制定了《市联社领导、部室包社(片)落实“2341”工程绩效考核办法》,开展“领导干部沉下去,工作效率提上来”活动,领导包片,部室包县,帮助县级联社搞好经营,同时加强督导调度。实行现场办公,敢于动真碰硬,紧紧抓住“不到位的事”,严肃批评“不到位的人”,对已经办完的报结果,正在办理的报进度,没有完成的找原因,对工作不力、行动迟缓的问责追究,确保政令畅通,确保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三、阳光操作,差别管理,发挥激励合力。

一是实行县级联社差别管理。由于受历史、自然、经济、政策、文化观念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各县联社发展不均衡,市联社对县级联社实行差别管理,不搞一刀切,按照《市农村信用社县级联社(银行)工资管理办法》对各县联社核定工资总额,并指导县级联社在市联社绩效考核办法的框架内,根据区域特点、业务规模、发展趋势,认真调研,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动态管理,与薄弱指标挂钩,系统科学地制定出各联社绩效考核的标准,并报市联社审核通过后执行。

二是在整个工资绩效分配过程中,计财部掌握指标完成情况,与人力资源部配合为县级联社核定工资总额,为县级联社领导班子兑现“2341”工程奖励,为市级联社核发挂钩绩效。各项指标、各个环节严格按照考核程序操作,坚持在阳光下兑现,做到人人能明白,社社有比较,充分发挥出薪酬激励的合力。

上一篇:房地产资产经营管理范文 下一篇:村书记的述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