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乡为本创新业

时间:2022-09-09 05:18:36

以乡为本创新业

走过乡间的小路,也走过城市宽阔的街道,走南闯北,四处打工,其结果是活难找,事难干,钱难要。最后汗没少流,收入低微,荒了自己的土地,误了孩子的学。这是部分打工者的亲身经历。最近,记者下西安市区县农村采访,与许多群众交谈,他们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发展的一条光明之路,一些人回乡创业,开办企业,不仅个人获得了收入,也解决了不少村民的就业问题,下面请看几个小故事。

回乡办起钉子厂

郭元祥是西安市户县秦渡镇的一位村民,近十多年来一直在外奔波。先是给一家造纸厂当推销员,整天马不停蹄地跑,到河南、去山东,一年大部分时间在外跑,一旦停息,就没了工资。后来,造纸厂倒闭,他一下子闲在家里。孩子要上学,家里要花销,没个收入咋行?于是他来到西安,在建筑工地打工。干建筑可是个苦累活,工期紧张,白天晚上连轴转,下班躺在床上,腰酸背疼,连翻身都困难。他在工地上忙前忙后,必须把手中的活干完才能停,否则就要不来工钱。

他在工地上干了两三年,吃尽了苦头。最后回到了家里。面对家中的情况,他怎么能闲得下,思考了好长时间,他根据建筑市场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创办一个钉子厂。2005年,他向朋友借了5万元买设备,又凑了20万流动资金,租了一处废弃的厂房,厂子就这样办成了。第一年,他带着样品自己跑市场,到西安的建材市场、批发商店挨个游说,介绍自己的产品质量、规格范围、生产数量,价钱每吨还比别人便宜30元。然而心诚则灵,商家被他感动了,同意每周送一次货。

他生产的圆钉,规格品种齐全,质量又好,凡使用过的单位,第二次就直接按包装箱上的电话地址,找到门上来取货,这下厂子红火了。第一年,他赚了2万元,还给在厂子干活的村民发了工资,实现了当年办厂,当年盈利。

谈到厂子的经营,郭元祥说:“首先产品质量要好,物美价廉,这样就能赢得市场,我选择原材料都是最好的,这是头一道关。再是技术操作好,做出的产品条要直,尖儿要长,盖要圆,通过除锈、抛光,质量绝对是一流的。加上服务好,送货上门,自然赢得了客户的信赖。”

对于创业的经历,郭元祥认为,过去在外打工,酸甜苦辣都经过了,现在在家办厂子心里踏实,农忙时不影响收割,农闲时村民们来上班,既解决就业,又增加收入,真是一件好事。对于下一步的发展,郭元祥打算,增加厂房,再上几台车床,搞零部件加工,让更多的村民在此就业,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徒手创办机加工

提起赵保让,他可是长安区五星乡江南村有名的机械加工专业户。他40岁出头的年纪,踏实稳重,敢想敢干,创办了一个机械加工厂,一下子成了村里创业致富的带头人。

前些年,他也曾给人帮过忙、打过工,挣了一点零花钱。回来后整天围着土地打转转,收入很有限。一个偶然的机会,经人介绍认识了西安高压开关厂的一名职工,问他愿不愿意搞加工。他觉得村子里有场地,其他人过去也曾经干过,认为此事还可以做。很快他找了几个懂技术的村民,白手起家,把这个厂子搞了起来,生产机电产品的包装箱。几年下来,他挣了几万元,有了些积蓄。

2001年,他们以3万元起步,搞起了机械零部件加工。开始买了一台“630”车床,加工一些小部件。他做的活细,讲诚信,当年人家就给他结清了所有款项,他用这些钱又买了一台车床。就这样滚雪球式的自我发展,三年下来,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紧接着他又投入30万元,买了三台大型新车床,增添了铣床、摇臂钻等新设备,使事业不断扩展,并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进入2004年,赵保让又大步跨越,承揽起了锻造业务,为西安一家企业定向加工法兰盘,并成立了有法人资格的“西安恒信锻压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90万元,主要生产法兰盘、密封套等,每月加工锻件150吨,定期向厂方交货。

随着事业的发展,赵保让并不满足,他要不断做大做强。去年,他又搞起了大包装箱的加工,还属订单制作,人家提供材料,他负责加工生产。这种包装箱长11.5米,底部用槽钢焊接,上部为木质箱体,机械设备出口美国,所以质量要求特别严。为了把好质量关,不让一个不合格产品出厂,赵保让对生产的各个环节实行规范化管理,设有质量检查员,对每道工序进行检查,严格制度,毫不马虎。职工们操作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使产品达到出口质量要求,受到厂方的信赖。因此,2008年初赵保让的企业被中国产品质量监督协会授予“重质量守信誉先进单位”。

对于取得的成绩,赵保让并不满意,他说还要继续努力,争取有更大的发展。目前,有50多位村民在这里上班,年创造产值700多万元,这样不仅给国家创造了税收,也为村民增加了收入。

因地制宜建苗圃

长安区滦镇内苑村,背靠秦岭,气候适宜,自古以来这里就是皇家园林。遍野的板栗、柿子、核桃等果木,把这里装扮得花果满山,浓阴密布。这里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搞园林苗圃的理想之地。村民安培衫热爱这里的土地,上世纪80年代他参加村上的农技校,抽空就看书,通过自学园林知识,获得了西安市“自学成才先进个人”,他把学到的知识与当地生产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搞起了苗木生产。开始,他租了村上80亩地,建起了园林苗圃。后来随着发展的需要,又租来土地40亩,建成了一个120亩地的大园林。他在这里栽植白皮松、油松、雪松、海棠、红叶李、日本樱花、法国梧桐,还有牡丹、广玉兰、白玉兰等,共400多个花木品种。他懂栽培,会管理,把个园林搞得花红果香。平时有近10人在这里务工,忙时有二三百人给其帮忙。他除按期缴纳土地租金外,还保证了村民的劳务费,解决了不少人的就业问题。

安培衫搞园林苗圃可称得上行家,他加强苗木优化,保持引进好的,淘汰差的,始终使苗木适应市场发展之要求。进入他的园子,犹如进入一个绿色王国,各种名贵树木应有尽有,那翠绿的竹子,挺拔的树木,还有悦耳动人的鸟声,真叫人陶醉。

安培衫搞苗木经营以优取胜,过去是将苗木拉到西安找人卖,而现在名声出去了,人家打来电话专门预购。苗木除买到西安市区的园林市政部门、开发商外,还有延安、北京的远路客商登门求购。他每年出售的苗木占苗圃的10%左右,并不停地更新品种,始终保持旺盛的势头。今年,他计划搞生态园林、观光园林,再养上5000只土鸡,种些糯玉米,以适应城里人的需求。

勤奋当上小老板

洪卫军,蓝田县汤浴镇洪家寨村的一位普通农民,八年前,他随一位老乡到西安学做广告招牌,干了半年,就自己单干,给人家接个小活,小打小闹,从中赚点收入。就这样干了三四年时间,他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也悟出了一些经营之道。于是,他决定自立门户,开办自己的门店。

2004年,他租了间房子,在西安东关南郭门开办了一个“喷绘写真装饰部”开始在门口接活,后来随着业务的发展,加之自己勤奋诚恳,善待客户,凡在此做过活的都来了。还有许多新客户见他做得好,也找上门来。他不论活大活小,还是新老客户,都以诚相待,把质量放在首位,按时做好,从不耽误顾客使用,这样连一些同行也找他来做活,图得就是个方便快当。

这下他生意红火了,为适应发展的需要,2006年他投入2万元买了台写真机,去年又投资7万元新购了台喷绘机,加上进材料共9万。同时还购置了四台电脑及电焊机、切割机、裁板机、冲击钻等,几乎所有工具全有。他在家乡找来6个人帮忙,诚信经营,讲求时效。说几时交货,就几时交货,宁可自己加班加点受点累,也绝不耽误用户的事。对一些老客户还免费安装,一些单位牌匾使用时间长了,出现了破损,他就及时进行维修,小的免费,大的收费合理。他做出的东西,在质量上从不马虎,也不随意抬高价格,所以在客户中信誉度一直很好,顾客都愿意把活交给他干。

洪卫军以勤奋、诚实、厚道与人交往,赢得了顾客一片心。这几年他下了苦,却收获了成功和喜悦。对于今后的发展,洪卫军说,我是从农村来的,我的家在乡下,下一步我要回到镇上去办企业,让更多的乡亲们致富,为新农村建设出力。

上一篇:草莓红了的时候 下一篇:解放思想 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