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准则范文

时间:2024-01-15 16:52:14

环境管理体系准则

环境管理体系准则篇1

关键词: 环境标准; 管理服务; 内涵层次

中图分类号: X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8-0047-01

一、环境标准在环境管理中的作

环境管理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就是依据法律和法规进行监督管理。环境的科学管理包括环境立法、环境政策、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测等方面,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环境标准。因此说,环境标准是实施环境监督管理的核心。

(一)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法规的有机组成部分。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制定了环境标准,其中大多数国家的环境标准同法制性标准。我国的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执法依据。没有环境标准,环境法规将是不完整的,也难以具体执行。

(二)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部门行使管理职能的依据。环境标准是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管理职能的主要依据[3]。无论是“三同时”把关,还是定量管理实施新的五项制度,都必须通过环境标准来体现。此外,环境标准也是处理环境事故和环境纠纷的依据之一。

(三)境标准是制定环境规划的重要依据。环境标准反映了国家的环境政策目标,因而也代表了环境规划所要达到的目标。例如美国《清洁空气法》明确规定,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颁布后9个月内,每个州都必须向联邦环境保护局呈交在本州执行和维持该标准的计划。该计划应规定尽速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日程表。我国的环境规划目标主要是用标准来表示,环境质量标准就是环境规划总目标的分解并定量化了的产物,是环境规划的定量描述。

由此可见,环境标准在环境管理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环境管理工作中贯彻执行环境标准,对于严格执法,促进环境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环境监督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保证环境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也就成为强化环境管理的必要条件。

二、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

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由主体结构和支持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环境标准的主体结构含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根据环境质量标准,污染治理的技术、经济条件,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危害的各种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是对污染源进行控制的标准。显然,由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构成的环境标准体系的主体部分是进行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而环境质量标准是环境标准体系的核心。

三、建立和完善环境标准体系所需要的科学技术支持

无论是环境标准的主体还是支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都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例如,制定环境标准体系的核心环境质量标准的基本原则可以归纳为两点:

首先,要有科学依据作为环境质量基准。环境质量基准反映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物作用于研究对象,在不同浓度和剂量下引起危害作用种类和程度的最新科研成果。基准按作用对象的不同分为卫生基准(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生态基准(对动植物及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物理基准(对材料、能见度、气候等的影响)。环境质量标准要起防止污染物对人群健康、生态平衡和材料、能见度、气候等的不良影响的作用,必须以环境质量基准为制定的依据。其次,要坚持先进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污染物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标准有密切的联系,即排放标准控制污染源,使其排放出的污染物经过自然净化和稀释扩散进入环境后不致使相应区域的环境质量达不到标准的规定。显然,污染物的稀释扩散规律、环境容量等方面的科研成果都是修订排放标准所需要的科学依据。此外,我国现行排放标准是以浓度控0为主,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需要探索和研究其他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方法,使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标准建立起联系。

支持系统各类标准的建立也需要科研提供技术支持。制定基础标准,需要了解国内外有关词汇、术语、图式、标志的习惯与规定;掌握国内外制修订环境标准的原则和导则,建立规范化的制修订环境标准的程序和方法。同样,制定方法标准和标准样品标准,也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开发出稳定、可靠、准确的分析测定方法和环境标准样品。

四、各层次环境标准科研工作的目标

(一)环境标准科研的层次及其内涵。随着技术经济的发展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方法得到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要求标准保护的对象增加,保护的程度增加。

根据环境标准工作的上述特点和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实际情况,可以将标准科研工作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环境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研究。研究制修订环境标准的技术导则实质上就是研究制修订环境标准的标准(或技术规范),这一层次的科研工作归属于软科学研究,其主要目的是要确保标准的制修订程序和方法的科学与合理,从而使制修订出的环境标准满足当时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性要求。此外,有关环境标准制修订的一系列管理办法或规定也属于一层次。

2.环境基准研究。环境基准研究属自然科学范畴,是制修订环境标准的基础和科学依据。环境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首先需要在大量科学研究基础上确定污染物的环境质量基准,而后遵循经济合理与技术可行两大原则以基准为科学依据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并以环境质量标准为目标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准研究在环境标准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3.环境标准制修订的决策论研究。以环境质量基准为科学依据来制定环境质量标准乃至污染物排放标准要考虑经济、技术等许多因素。同时,卫生基准、生态基准和物理基准所存在的不确定性、污染物环境浓度及其分布的不确定性,标准保护对象和保护程度的选择,都会影响最后的标准值。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规范化、定量化处理,可以降低环境基准转化为环境标准的决策过程中的随意性,增强科学性。其中有一系列的技术方法和决策方法要研究。

环境管理体系准则篇2

关键词:环境会计;环境成本

一、环境会计和环境会计的产生

环境会计也称绿色会计(Green Accounting),是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反映特定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人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环境会计是环境学,社会学,经济资源学和会计学有机结合的产物。企业的环境成本的会计问题主要涉及企业环境成本范围的确定、分配和计量以及如何正确披露的问题。在表现形式上,主要以货币价值形式来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1987年,联合国世界经济和发展委员会公布了《我们的未来》的报告,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90年代,会计学术界开始讨论并建议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以及世界各国研究相关的会计准则。由此出现了“环境会计”的理论,渐构成了现代会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二、环境成本在西方的会计实践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鉴于西方环境保护的压力,西方会计理论界逐渐开始展开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并逐渐在企业会计实务中得到应用。在西方企业环境会计领域,首先进入会计实务的是环境信息的披露,即以环境报告的形式披露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随着会计实务的发展,逐渐涉及到环境成本的界定、核算和披露标准的制定研究。

(一)环境成本的界定

目前,西方各国政府及会计机构还没有制定统一完善的环境成本会计准则,但对于环境成本的会计披露问题的结构和难点一般都有共同的认识。如美国各企业对环境成本的范围的界定基本上是根据企业自身对环境成本管理的需要而设定的。虽然对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在会计实务过程中都应用完全成本法和生命周期法思想。相对传统财务会计来讲,环境成本的范围界定远远大于传统会计对成本的理解。各企业在环境管理的会计实践中,一般参考美国环保署的《全球环境管理动议》的权威分类方法,环境成本的范围按会计确认的难度分成以下几层:

1、常规运营环境成本(即传统中的会计成本概念)。包括:环境资本(设备)投入成本,材料成本,环境管理活动中的直接人力成本,原料供应成本。以上成本能够直接分配到有关账户中;2、隐藏成本。这类费用以前一般在管理费用中集中列示,不能给管理机构提供足够的环境成本信息。①运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如环境行为通知、通告费用,环境损害的补救费用,档案保管费,医药护理费用,环境保险费,财务保险费,税费,环境补救费用,再循环使用费用,环境研究费用,生态保护区的环境保护费用,绿化费用,其他环境项目费用,财务支持费用等。②生产运营前发生的前置成本:由于环境保护的目的而发生的选址费用,生产现场准备费用,达标费用,研发费用,环境工程和执行费用,环保设备安装费用。③生产运营后发生的后置成本:关闭及退出费用,存货环境处理费用,关闭后续关注费用,厂址后续监测费用。

3、未来可能发生的或有负债的费用。包括未来依法律必须追溯支付费用,未来可能必须支付的罚款,未来的排放控制费用,未来补救费用,设备损坏维修成本,人员伤害补偿费用,法律费用,自然资源破坏,其他经济损失。

4、企业形象和公共关系成本。公司的公共形象成本,公司与以下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成本:与顾客的关系,与投资者的关系,与保险公司的关系,与专业人员的关系,与工人的关系,与供应商的关系,与借款人的关系,与社区的关系,与立法、管理当局的关系。

(二)环境成本的核算

由于环境成本计量本身的复杂性,以上分类的应用难度较大,即使在西方环境会计研究比较完善的国家里,企业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程度也参差不一。在西方企业的会计实务中,一般是将环境成本归入一个汇总账户,然后按一定的方法再进行分配。环境成本的分配方法由于各企业的环境管理方法的不同而有差异,西方会计理论界现在对成本管理发展了一种称为作业成本法的理论研究,这种办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分析产品形成作业过程中的各种作业的成本,再归集到相关科目,因此对成本的分配比较准确。环境成本的计量和分配也开始运用此种方法,即对企业制造过程中的流程进行环境成本的分析,最终得出单位产品的环境成本,由于作业成本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密切相关,因此,环境成本并没有固定的分配模式。

(三)环境成本的披露

环境成本的会计披露在西方企业中的实践比较早,并已发展出三种不同的披露形式:

1、在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的附注中披露。由于这种披露方法的灵活性,直到现在,这种披露形式还是西方许多企业的环境成本的主要披露形式。

2、以欧洲和日本企业为代表的对环境信息的披露方法,这种披露方法主要是以企业环境会计报表的形式,详细披露企业在会计年度内的环境管理成果和现状。以日本NEC公司的年度环境报告中的环境会计报表披露为例,披露项目分为生产运营成本,前延、后延成本,环境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社会公共费用,环境损害费用等六类。

3、企业以环境报告的形式来对本年度的环境信息进行披露,这种披露方式的优点是简单易懂,比较容易给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接受,缺点是披露的内容描述性的文字较多,缺少财务数据来支撑,内容不够详细。

以上是西方会计理论和实务中对环境成本的范围界定、计量分配和披露形式的一些研究,总体来讲,这些研究还是停留在具体会计操作实务的水平上,还没有达到形成统一的企业会计准则的阶段。这就要求我国企业的环境成本实践利用此时间差,完善理论研究,参与国际会计标准制定的工作中,为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打下基础。

三、环境成本的会计披露在我国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我国颁布并修改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律如:《环境保护法》,及以后相继颁布的《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保护法》,并建立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污染者负担的环境保护政策。这些宏观控制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进行环境污染的管理。但总体来讲,对于企业的会计实践操作和理论研究中,因未能有明确规范企业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的会计准则及相应操作规范方面的规定,直接的后果是国内各企业在进行环境成本管理时,对环境成本的会计披露几乎处于空白和混乱的状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未建立有效的内部环境管理机构。目前,国内企业中设立环境管理部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但是,企业内部环境管理部门却不能提供明确的环境成本分析数据给财务会计部门,环境成本的会计信息来源不明,环境成本的范围和标准缺乏明确的规定。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未建立一套系统的环境信息系统,对环境成本的范围和内容未进行有效的界定,而这正是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披露和管理的基础。

2、企业对发生的环境成本进行会计处理时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因受国家环保法规的约束,企业按实际支付的环保费用一般记入管理费用科目,这种简单的会计处理还远未形成环境成本按照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要求进行分类,归集和分析,更不用讲上升到利用这些会计资料进行企业环境管理的地步。比如:企业支付污染费造成的环境成本与企业进行环境治理所发生的成本如何比较,如何优化环境管理,如何进行投资项目的环境决策。

3、环境成本的核算。由于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都未规定企业在其会计报告中披露环境成本的内容,因此,在会计披露中,环境成本一般含在企业的管理费用中,既不能看出企业的环境成本占总体成本的比例,也不能看出企业环境管理的绩效。即使在企业会计报表的附注中,虽然会计准则中的披露准则要求披露对企业经营活动有重大影响的事项,比如或有负债等,但其罗列的事项未包括企业的环境成本的影响。

4、环境成本的资本化。对于环境成本的资本化的问题,无论是企业会计准则还是企业在实务操作过程中都未涉及,由于成本资本化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本管理的绩效和企业财务指标的好坏,因此,对于一般的成本支出,会计准则都规定了成本资本化的原则。企业在对环境成本进行会计处理时,也往往直接用其他成本(如研发费用)的资本化原则,由于环境成本的特殊性,这样简单的处理并不妥当。

5、环境成本的审计风险。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对上市公司独立审计的规定也越来越明确和规范,但是,作为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标准的独立审计准则,却对关于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环境成本审计范围、方法、内容和审计风险的评估标准等方面却未加任何规定。在审计具体准则中,虽然有关于注册会计师必须利用专家和助理人员,以减小审计风险的规定,从这方面来讲可以认为是注册会计师对环境成本的审计过程中专业问题的解决方法,但是,如此笼统、简单的规定确实使注册会计师缺乏明确的审计标准,增加了审计风险,也加大了国内资本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接轨的距离。

6、环境成本的预、决策。由于缺乏有效的环境成本信息系统,使得企业管理者在进行项目投资决策时既无法预测环境成本的数额,又缺乏合理的财务评估方法,使得项目决策出现偏差。同时,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由于不能合理地分配环境成本,使得企业的各产品的成本扭曲。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成本控制处于后端控制的状态,从而反过来使得环境成本大大增加,这些因素都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以上各种现状也和国内企业的会计管理水平较低有关,如:企业环境管理和会计系统的信息大多数尚未建立,从业人员缺乏应有的培训教育等等,都是需要提高的问题,但对企业会计理论研究来讲。首先建立企业环境成本的会计披露理论体系和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四、我国实行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披露及管理的借鉴

根据以上对西方各国企业的环境成本的会计披露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加强环境信息系统建设。环境成本的界定、分配必须有完善的环境信息系统的支持,环境成本的会计记录过程相当繁杂,如果企业的会计实践还停留在手工操作的水平,那是不能胜任的;其次,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西方企业会计经过对环境会计十几年的研究,还停留在尚未制定统一会计准则的地步,这足以表明会计理论的研究离不开企业的会计实务的检验。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要建立环境成本的会计披露系统,一方面要加强企业电子化硬件方面的投入,尽早建立环境成本信息记录系统,同时,又必须在会计理论的研究上提供支撑。结合我国环境会计方面的实践,在我国企业实行环境成本会计披露及环境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应借鉴:①明确企业环境成本会计处理中的成本范围的界定、计量分配和会计披露形式。②对环境成本资本化提出理论基础和实践标准。③对注册会计师在环境成本的会计披露独立审计中涉及的审计范围、风险判断、审计过程和方法提出明确的规范。 ④环境成本管理在项目投资分析和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和建议。

参考文献:

1、李蕾,任洪岩.大气污染防治法[J].中国环保产业,2000(10).

2、TalalAbu-Ghazaleh.金融服务与环境:会计专业[J].产业与环境,2000(1).

环境管理体系准则篇3

【论文摘要】低碳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理念,对现代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革新性影响,从而对企业的管理会计也形成了巨大的影响作用。本文就在低碳经济的视角下,探究企业中如何优化管理会计的应用。

1.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管理会计目标

低碳经济下的会计目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基本目标,该目标定位于碳排放量降低、生态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推进上来,其实质就是在生产中走内涵扩大再生产道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少投入多产出,谋求发展生态经济;其二是具体目标,即充分披露有关会计信息,满足决策的需要。包括了解环境资源所能产生的效益;了解环境投资总额、投资管理情况;了解环境费用支出总额及其具体用途等。基于低碳经济的理论,企业会计的总体目标是要明确经济的增长要建立在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并尽可能多地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环境会计的确认、记录、控制和报告的相关信息,使政府部门能够随时了解企业在环境规划、环境保护义务及环境政策等方面的执行情况;使投资人、债权人和企业内部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环境会计实施情况,及其为企业眼前和长远经济发展带来的效果,为他们的监督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低碳经济下企业管理管理会计的主要问题

2.1环境会计体系的保障机制严重缺位

我国目前尚未出台专门针对环境会计的确切标准和会计准则,在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的信息披露的法规中也鲜有环境问题的涉及,而相对系统的环境会计及其相对应的信息披露制度和规范则是缺位的。这种机制上的严重缺位由于不能向外国投资者提供企业的环境信息,因此对会计的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是有害的,同时也很难衡量外国投资机构对我国环境的破坏程度,对于发达国家试图在我国寻求“污染避难所”是无法治理的。

2.2尚未建立健全环境会计技术层面的支撑体系

我国当前还没有建立用于确认环境会计要素的准则和原则,并且统一的环境会计要素计量标准也不具备。基于大部分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在环境会计体系中得不到正常的市场交易的情况,因此不能以交易价格为环境会计的唯一属性。另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在统一规定方面是滞后的,而且披露的内容范围和形式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致使大部分企业都会低调处理环境会计信息,为的是使这类信息披露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的降低,从而导致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很难获得真实的环境会计信息,决策受到了误导。

3.低碳经济下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对策研究

3.1建立健全环境会计制度体系

3.1.1构建环境会计操作体系

这一点需要依靠国家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在对发达国家经验积极借鉴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和针对低碳经济下企业管理会计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遵从低碳经济的发展规律,筹划和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同时对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低碳经济时代下的有针对性的修订,并尽快建立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与监督体系,依法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监督,同时建立环境会计审计制度,以便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公正性、合法性及全面性进行审核与鉴定。

3.1.2完善环境会计保障体系

结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我国政府应尽快修改现行《会计法》,将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纳入法规体系中,在法律层面上将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加以明确,为建立环境会计体系提供制度保障。要加强环境资源的立法与执法,明确环境资源产权;同时加强环境法规保障体系,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加强环境会计人员的环境及相关知识培训教育,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环境会计要求,更好地参与环境会计事务;建立全国财政补偿体系和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作为环境会计运行的资金支持系统。

3.1.3建立和强化环境会计披露与监督机制

众所周知,低碳经济下的企业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责是以企业为会计主体,对企业在社会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核查。首先,就要做到有法可依,在环境会计法的基础上给予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统一的标准。根据我国具体国情,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应尽快制定环境会计及其信息披露准则体系,进而全面保证环境会计行为的规范和实施。其次,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不能全面、如实地进行揭示,因此,应加强监督,由政府或有关社会机构,依据国家的有关环保法律法规以及会计相关法律,对环境会计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监督。再次,还要加强环境审计,强化对环境会计的再监督,其审计重点可以包括:环境保护法的合理性;环境保护管理系统;企业环境保护政策和控制程序;环境经济责任的记录与披露等等;关于有害物质的贮存与处理。最后,要制订环境会计审计法规,建立环境会计审计制度。由政府审计或有关社会机构,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合理性、合法性、公正性、全面性及真实性进行审查与鉴定,并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做推广工作。

3.2加强成本核算,健全企业绿色运行体系

环境会计制度的核心问题是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目前有包括资本化方法、负债化方法、费用化方法、损失化方法等用以完善环境成本会计处理的方法。因此要倡导企业建立绿色经营系统,推进绿色工艺、绿色融资等,为环境会计发展提供良好的微观环境。同时以先进的理念对环境成本进行识别、计量和分配,对环境成本的实现绩效管理。绿色经营系统是企业为将其生产经营活动与环境相协调。首先,需要大力开展环境会计规范化的试点工作,选择好地点,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逐步积累成功经验,制定高质量的环境会计准则与制度;由生态环境资源评估单位牵头,可以适时引入社会公益组织参加,积极开展环境资源的监测、评价与计量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其次,环境会计信息系统是绿色经营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孤立存在,应该倡导企业建立绿色经营系统。只有在企业建立起绿色经营系统,才能为环境会计发展提供良好的微观环境。■

【参考文献】

[1]桑军朝.低碳会计理论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0,(21).

[2]赵娟.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环境会计假设[j].财会研究,2009,(23).

[3]钟卫稼.基于科学发展视角的环境会计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下),2010,(5).

环境管理体系准则篇4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环境污染直接影响人们生存环境与生存质量,制约经济健康发展。强化环境保护迫在眉睫。环境监测是针对相关环境污染环节的监控、分析,是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为有效实施环境管理,提供正确决策性意见的基础依据,是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提升社会生态效益的前提。

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概述

1、环境监测的概念

环境监测是指用科学的方法监视和检测反映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的过程,它通过对环境质量某些代表值进行长时间的测定,以掌握环境污染状况和判明环境质量的好坏。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污染组分均为环境监测的对象。环境监测的内容包括空气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监测、生物监测、物理污染监测。环境质量监测是监测工作的主体,它是指对各种环境要素的污染状况及污染物的变化趋势进行监测,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判断环境标准实施的情况和改善环境取得的进展,积累质量监测数据,确定一定区域内环境污染状况及发展趋势。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原则

实用性原则、经济原则、代表性原则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主要三大原则。其中,实用性原则是指监测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监测数据以实用为主,而非越多越好;监测手段强调精准、实用、可靠而非单方面先进。经济性原则是指在技术经济论证,进行费用——效益分析的前提下确定技术装备和确定监测技术路线。代表性原则是指监测样品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代表程度。

3、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当前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还存在部分问题,如管理工作缺乏有效性、监测技术不够先进、监测工具精密程度不足、环境质量分析不全面、监测人员的监测水准有待提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会极大影响监测结果的正确性,影响政府正确决策的制定,因而为了规避此类问题,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进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通过严格管理,使监测部门对自身肩负的职责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改变对监测工作的懈怠态度,主动完善人员配置,购进精密监测仪器,学习先进的监测技术,按照科学的监测步骤的来开展工作,使环境监测的质量得到切实提高。

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控制现状

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经济发展不同步

当今社会,城市化步伐加快,而人类文明进步却没有与环境发展同步。高速经济发展产生数量庞大的废弃物,而环境治理的措施滞后,城市环境污染日渐加重。尤其以乡镇污染变现更为突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滞后也表现在监测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上。据调查,现阶段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力资源保障不足。有些环境监测人员管理中存有有很大的缺陷,没有很好的自我意识,难以真正的实现质量上的控制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环境检测质量管理控制模式单一

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控制起步比较晚,因此存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结构单一的现象,质量管理控制缺乏有效性。这种情况也导致监测工作人员缺少自我监督意识,缺乏对质量监测管理体系的整体性认识。要想完善体系结构的全面性,必须整合优势资源和相关信息,革新单一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有效提高环境监测管理质量。

3、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保障不足

一是,新的监测技术还没有建立相关的质量控制方式,比如有机物监测技术的运用;二是,自然环境中一些新的需要监测的领域,没有相应的技术和设备对其进行监测质量管理;三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科学技术应用较少,许多先进信息技术产品没用应用到实际监测工作中。

三、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发展对策

环境监控和检测一定要精确地说明目前环境品质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向,这样就要加强自身品质的创立和增强品质的监管。所以提升监控和检测的品质,增强全面系统的品质监管任务,已经是目前环境监控和检测任务中的一项重点。

加强品质的监管思想

提升品质监管标准的首要条件就是提高品质监管的思想。因此,要经过各种途径来提高品质的监管思想,推动品质的监管任务。

(1)品质监管任务的重点是提升高层人员的品质监管思想以及梳理好监控和检测任务与品质监管之间的联系。

(2)要增强全体员工的参与思想,建立合理的监管观念。

(3)要更好的完善品质监管单位、安排专业的品质监管人员,而且要确保品质监管人员的素养和工作经验。并依据监控和检测区域的扩展和要求,持续增强品质监管思想和监管技术的培养训练,这是为了更好的对环境监控和检测的品质监管任务提供保证。

2、完善品质监管体系

有效的系统的监管是品质得到保障最主要的方法。

(1)为目前任务和情况发展的要求,应该尽早的修改和健全环境监控和检测的品质保障监管规定,确定主要任务内容、监管责任和监管体系等,让品质监管任务有规定可以依照,改善当前体系与具体要求不相符的情况。

(2)应当尽早健全每个监控和检测任务区域的品质监管体系,并且增强不同监管体系实行状况的督查工作,转变当前每个监控和检测区域品质监管体系创立不平衡的状况。

(3)应当加速适应我们国家环境监控和检测任务的品质监控考评体系的探究,同时尽早成立相应的评定模式,更重要的是增强整个监控和检测过程中的品质监管体系。

3、健全监督管理工作

环境监控和检测是劳动者在认定的情况下进行的单独行动。所以,健全监督管理工作和成立品质监管体系一样重要。应当更好的成立、完善监控和检测品质监督管理考评工作,成立品质监管的考评制度,展开各种品质监督管理行动,如查验品质、考评质量监控和查看品质监控体系运转状况等,逐渐健全监控和检测品质的监督管理工作。

4、完善品质监管保护办法

(1)要确保资金的投入,尤其是要保障品质监管实验室的设施,保障检测仪器的购买。国家应当将这项资金归入到年度固定经费中并规定只能用在这一项中。

(2)应当加强环境标准物质的开拓程度,尽早成立分析体系,尽量填补其他区域没有的标准样品,如生态、海洋、大气降雨、有机污染物等,扩增现今拥有的标准物质适合使用的区域,努力开拓探究途径、提升分析能力和水准、增快拓展的速度,从而符合环境监控和检测任务的要求。

(3)应当更好的健全监控和检测准则,有体系地整理、修正和健全现今拥有的环境监控和检测准则,有规划地弥补全新的监控和检测区域中监测准则的空白。

(4)应当确立环境监控和检测仪器设施准许进入的体系和相关的技术标准,尽量改善当前仪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品质好的与品质坏的混杂、精确性能和安定性能各不一样、检验的依据不一样、不一样的仪器之间不能够比较以及市场服务不符合标准等,所以就要做好监控和检测的硬件品质监管。

结束语

我们国家环境监控和检测的品质监管通过这些年的完善,已经有了很好的成果。然而还是有一些不够完美的地方,不能够达到目前环境监控和检测任务的要求。所以,我们一定要继续增强环境监控和检测体系的建设,改善有关的品质监管准则,并且完善品质监管的保护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我们国家环境监控和检测的品质监管标准。

参考文献

[1]吴善兵,张恩平,王超.我国环境监测管理制度的现状与对策[J].海峡科学,2011,(60).

[2]奚海明,李霞.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措施[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6).

环境管理体系准则篇5

摘要 当前,我国环境管理正处在从以污染控制为导向向以环境质量改善为导向的战略转型期,环境基准是进行环境质量管理以及风险防范管理的重要基础。通过分析环境基准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及我国当前基准研究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环境基准研究工作应统筹规划、加强能力建设、建立成果共享平台、开展国际基准跟踪研究等建议。

关键词 环境基准;环境管理;环境标准

当前,我国环境管理正处在从以污染控制为导向向以环境质量改善为导向的战略转型期,其目标是实现环境风险管控与防范的跨越式发展。环境基准对科学保护环境、维护生态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是进行环境质量管理以及风险防控管理的重要基础。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环境保护法》第十五条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开展环境基准研究”,首次从法律层面上明确了我国环境基准研究T作的地位与要求,做好我国的环境基准研究工作,还面临不少问题与挑战,亟待提高认识,建立研究方法与技术体系,采取有效对策。

环境基准研究的战略地位

环境基准是环境污染物对环境介质中的人、生物或生态系统等保护对象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限值。它是国家进行环境管理、制定环境管理政策和法律的科学基础,也是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风险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环境科学技术水平。

环境基准是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重要依据与基础

改善环境质量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保护人体健康和维护生态安全的基本要求,但环境质量需要用环境标准衡量。环境质量标准是环境质量的量化指标,是衡量环境是否受到污染的标尺,还是管理部门确定环境保护工作目标的基本依据。凭何制订环境质量标准?依据就是环境基准。基准是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科学基础,以剂量一效应关系客观地给出了“最大无害剂量”,明确环境质量标准的“底线”。环境质量标准则是在“底线”以上附加了社会发展程度、经济和技术承受能力等主观因素后确定的环境保护工作目标。

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加强环境基准研究至关重要

众多发达国家已将构建国家环境基准体系作为环境安全的优先发展战略。环境基准需要多方实验,是耗资大、费时长的基础性研究,每个环境基准资料的获得需要较长时间做大量而细致的科学研究工作,其成果是一个国家科研实力的体现。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等国际组织开展了大量的环境基准研究,不断出版发布一些具有广泛影响的基准资料和文件。世界卫生组织于1984年和1985年相继发布了第一版《饮用水水质指南》。1993-1994年又发布了修订版《饮用水水质指南》。目前最新的水质基准是2008年发布的《饮用水水质准则:卷一》(第三版)。还于2005年发布了《全球空气质量指南》。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投入巨资开展了系统的环境基准研究。在水质基准方面,美国环境保护局自1968年发布《绿皮书》后,相继对基准进行多次修订和补充完善,发布了《蓝皮书》《红皮书》《金皮书》,1999年、2002年、2004年、2006年、2009年及2012年等一系列水质基准。现行最新的为2012年发布并实施的《国家推荐水质基准》。在土壤环境基准方面,美国环境保护局1996年发布《土壤筛选导则:用户指引》和《土壤筛选导则:技术背景文件》,2003年发布了《生态土壤筛选值制定导则》。在大气环境质量基准方面,美国的大气质量基准以颗粒物为主,发布了《颗粒物空气质量基准文件》。总体上,美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环境基准体系,奠定了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中的领先地位。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也相继开展了环境基准研究,构建了各国自己的环境基准体系。

我国环境基准研究工作的现状

2005年,国务院明确提出“科学确定基准”的要求,随后中科院、相关高校以及环保系统的重点科研单位在环境基准领域开展了一些基础研究工作。如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均开展了大量环境基准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在水环境基准研究方面,我国已设立多个项目,开展基于我国区域特征和国情的水环境基准研究,如环保公益专项“我国环境基准技术框架与典型案例预研究”、国家重大水专项中的“流域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体系研究”、“973”项目“湖泊水环境质量演变与水环境基准研究”等,并且于2011年经科技部批准,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建立了我国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已经产出了一些成果,如相关研究者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环境基准体系中长期路线图,还有研究者提出了保护人体健康基准的理论与方法学。这些成果对于水质基准研究工作具有方向性和纲领性指导作用。

在大气环境基准研究方面,我国至今未发布环境空气污染物基准文件;环境流行病学方面开展了关于大气污染物对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包括空气污染对死亡率、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等方面的影响。在国家环保公益专项中已经设置了“基于健康风险评价环境空气铅质量标准限值制定方法研究”“我国大气颗粒物环境基准预研究”“我国大气污染健康影响前瞻性队列调查的关键技术、方法与应用研究”等研究项目。总的来说,研究成果还比较薄弱,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12)主要参考国际上的环境空气质量基准研究成果,如WHO发布的空气质量准则以及美国环境空气质量污染物基准的研究成果。

我国土壤环境基准研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环境保护部南京环科所(原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科所)的专家们在“七五”全国土壤环境背景调查基础上,开展了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重金属对主要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影响的大量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现行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其后我国相关学者也继续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盆栽试验、田间试验对土壤中重金属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不少学者通过文献、模拟试验,并根据农产品的食品卫生标准推导出农产品产地土壤的重金属基准值。福建农林大学牵头对福建省土壤中10种主要元素(镉、铅、锌、铬、汞、砷、镍、铜、硒、氟)的总量、有效含量及其与土壤性质之间的关系,主要农作物可食用部分对这些元素的富集规律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对全国土壤环境基准研究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总体上,我国环境基准研究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且缺乏系统性。

我国环境基准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的环境基准研究工作发展缓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环境基准研究工作起步晚,再加上长期以来经费投入不足,研究机构封闭运行,基准成果难以共享,导致已有的为数不多的相关基准成果,如土壤重金属基准,也难以用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环境基准研究缺乏科学规划,研究任务部署零散,研究成果不系统,难以支撑当前环境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为了支持环境基准研究工作,2011年10月13日,科技部正式下发了《关于批准建设心血管疾病等4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国科发基[2011] 517号),依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建立了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环境基准,开展环境质量特征与分区、环境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基准与应用研究工作。但是截至目前,该实验室仅在水环境领域有一定成果积累,对大气、土壤等环境领域的基准研究工作更有待加强。

其次,我国环境基准研究工作成果产出少。成果产出远远满足不了目前环境管理工作的需要。例如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根据水环境质量指标将水环境质量分为5类水体。I类~V类水体分别对应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1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T.业用水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农业用水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华”等水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湖库富营养化等水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开展基于我国区域特征的水环境基准研究势在必行。另外,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已不能全面、准确反映当前土壤环境污染特征,亟需修订,但是污染物项目及限值的选取缺少可靠的数据支撑,严重制约了质量标准的修订进程。

再者,即使有些国外的基准研究成果可以拿来我用,但由于各种条件的差异性,也不完全适应我国管理要求,针对性、适用性不够。比如在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价过程中,早有学者呼吁由于人种、生活习惯等因素的不同,国外暴露参数不能较好地代表我国居民的暴露特征,若一味参考国外的暴露参数将可能给健康风险评价结果造成较大误差,影响环境风险管理和风险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还有,我国的自然背景、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特征与国外存在明显差异,污染特征也有别于其他国家。我国目前尚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消耗型的行业普遍存在,由此产生的污染物种类、排放量和环境风险与国外不同,部分国外没有关注的污染物我国可能需要特别加强研究,他国关注的污染物我国可能尚不那么迫切。如目前我国湖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环境基准研究就比较迫切,而其他发达国家更关注新化学物质的人体健康基准。再有,一些基准的研究成果是不能照搬的。如土壤中污染物的形态分为水溶态、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矿物残留态等,其环境活性和生物有效性因形态不同而具有较大差异。不同土壤类型,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污染物进入土壤后,土壤有机质、土壤酸碱性、氧化还原状态等都会影响土壤中污染物的毒性。也就是说,同一种污染物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环境危害差别很大,基准不能照搬。

加强环境基准研究工作的对策建议

环境基准研究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持续推进的基础性工作。更好地推进我国环境基准研究工作稳步快速向前发展,应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以解决当前公众较为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尽快建立适应我国环境管理工作要求的环境基准体系,为环境管理各项工作提供支撑。

统筹规划中长期国家环境基准研究工作

在国家重点研究计划中设立环境基准研究重点专项,系统开展水、土壤、大气环境基准体系及支撑技术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环境基准体系。科技、环保部门应加强顶层设计,启动实施环境基准研究专项,完善环境基准研究管理工作制度,形成长期、稳定、系统开展环境基准研究与制修订工作的机制,依据“先易后难、成熟一项推出一项”的原则,逐步建立我国的环境基准体系。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导各地科学治污、合理治污,环境保护部于2013年9月启动实施了《清洁空气研究计划》,从2013年到2015年分三个阶段,针对大气污染防治过程中“底数不清、机理不明、技术不足、机制不顺”等科技需求,选择火电、交通、钢铁、有色、石化、水泥、化工等行业重点污染源,拟在摸清我国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跨界传输规律的基础上,研究PM2.5、臭氧及其健康与生态效应等区域性环境问题,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空气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国家层面的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体系,建立相应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

加强环境基准研究的能力建设

应进一步提高环境基准研究工作经费支持力度,加强国家环境基准重点实验室建设,至少应在研制环境标准的环境保护部门设立针对性较强的大气与土壤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完善科学合理的环境基准研究工作管理机制;与此同时,合理调配技术支持力量,不断扩充完善环境基准研究人才队伍,抓紧引进和培养出能力强、水平高、规模有保障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及团队,确保环境基准研究工作长期、持续开展,有效提高环保系统环境基准领域科技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强化环境基准领域科技支撑能力建设,推进先进成熟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大力支持大气、水、土壤污染健康影响研究、特征污染物人群暴露评价、生物毒性及生物监测等科技攻关活动,出台环境与健康监测、环境与风险评估、特征污染物筛选、环境基准制定方法等规范性文件,指导和规范环境基准研究工作。充分调动各级科研机构及科研工作者开展基准研究的积极性,形成各方面参与环境基准研究工作的良好局面。

建立成果共享平台

建立国家环境基准基础数据网络共享平台以及环境基准管理支撑平台,实现环境基准研究工作规范化系统管理,加强环境基准数据资源整合和信息系统建设,为信息收集、传送、存储、共享、展示等提供安全、高效、稳定的运行环境,并对各类相关数据进行整合、提炼、实时更新,形成成体系、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为环境质量标准制修订、污染场地修复、环境健康风险管理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建立环境基准信息共享机制,明确共享信息的基本内容,规范信息查询、交换和访问授权等信息共享方式。注重发挥标准规范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支撑作用,推动环境基准信息技术开发以及信息系统建设、运行与管理的标准化。

开展国际基准跟踪研究

环境基准研究在于揭示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影响的客观规律,因此其研究成果具有较为普遍的适用性。但是,由于人类的种族差异、生态系统的构成差异等因素,会使这种客观规律呈现一定的特殊性,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环境基准制定方法、生物毒性测试技术、暴露与健康风险评价技术等方面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如美国环境保护局下属的就有国家暴露研究实验室、国家风险管理研究实验室、国家健康和环境效应研究实验室三个实验室,在环境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的暴露效应、化学物质风险管控、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整体性影响等方面均有深入研究。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空气质量准则》和《饮用水水质准则》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相关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技术法规提供了科学基础。因此,应倡导开展环境基准研究的国际合作,密切关注国际环境基准研究成果,实现环境基准普适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结合。鼓励各国资源和研究成果共享,避免重复工作,减少资源浪费。

环境管理体系准则篇6

笔者认为,提高会计准则执行力主要取决于如下四个基本条件:

其一,制度环境。制度环境包括政治和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等。会计准则功效的发挥固然取决于会计准则本身的先进性,但协调的制度环境也是必不可少。首先是政治和法律环境。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稳定的政策、法规等,为会计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是制定先进会计准则的有力保障。会计准则是建立在会计法基础之上的,法律体系必然会深刻地影响会计准则的质量。会计准则属于经济规范体系,其功能和作用的发挥有赖于与配套经济法规的协调,尤其需要与其他会计法规相互协调和密切配合。会计准则与经济法规的协调包括会计准则与其他财务会计法规、税法、企业法和公司法、合同法、外汇管理法等方面的协调,其中会计准则与其他财务会计法规的协调主要是会计准则与财政法规等财务规定的关系处理。其次是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影响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根本因素,具体包括:经济体制、经济模式、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财政能力和资本市场发达程度等。经济的发展是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发展的原动力,是会计准则发展和完善的促进因素,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会推动各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势必影响会计准则的执行力。

其二,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会计准则的建设和执行不仅要关注会计规范制定的现实适应性和远期前瞻性,而且还要充分考虑会计准则实施的土壤和环境。在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信息不对称和企业契约不完全的背景下,影响会计准则实施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企业因素是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利益相关者之间保证科学决策、权利界定和利益分配的制衡机制或制度安排,该套制度通过对利益相关者各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全面界定,对会计准则在企业的实施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强有力的监督、约束和保障作用。公司治理结构通常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委托人和人之间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称为外部治理结构;一个是通过内部决策和执行机制形成的委托人和人之间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称为内部治理结构。处于外部治理结构中的利益相关者依赖会计准则生产的会计信息做出决策和选择,会计准则建设质量和执行效果影响着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安排的效率和效用;反过来,外部治理结构的完善也必然会促进会计信息的需求,进而影响会计准则的实施效率和效果。内部治理结构中,通常遵循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的框架,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以及经理层权利、利益、职责和义务架构决定了企业生产经营运作模式,不同的架构模式对企业实施会计准则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各不相同,内部治理结构对于保证会计准则的实施和会计信息质量作用重大。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运行影响到会计准则在企业的实施,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制度安排为会计准则的正确执行提供了可靠保障。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指企业管理当局为实现管理目标而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措施。内部控制在企业制度中担任着内部管理监控的重要角色,它为会计准则在企业的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内部平台,有助于提高会计准则的实施效率和效果。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又是紧密联系的,共同构成了会计准则在企业运行的内部基础环境,从而也成为会计准则在企业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石。规范、系统、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增强了会计准则的执行水平和监控力度,从源头上减少甚至避免了会计准则“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加强会计准则在企业的严格执行过程和会计准则的信息生产过程。

其三,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素质主要是指会计人员的数量、素质、知识结构以及工作积极性等问题。它一般包括职业道德素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管理素质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会计人员要爱岗敬业、熟悉法规;要依法办事、客观公正;要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同时还应当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较高的政治素质包括:认真自觉遵守国家法令、法规;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廉洁奉公等。较好的业务技术素质要求会计人员做到善于涉猎各类学科,不断提高自身的阅历;要善于研究市场变化规律,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会计管理方法;善于总结会计实践经验,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有创新才能。较强的组织管理素质包括:要有面向未来的预测能力,牢牢掌握会计工作主动权;要有多谋善断的决策能力,对各项经济业务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进行会计核算,客观、公正地办理会计事务,参与单位经营决策,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要具备协调组织能力,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优化会计工作环境,使各方面都能保持和谐协调的工作状态。

其四,外部会计监管。外部会计监管主要是指通过政府部门如财政部门、证券监督管理部门以及注册会计师协会、公众媒体等社会机构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监督管理,达到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证企业对会计准则的正确运用和遵循的目的。政府部门由于其权威性、独立性强,具有足够的强制力,实施监管权力较易于为社会公众和被监管单位接受,从而使会计准则得以正确执行得强有力的保证,因此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能力也就提高了会计准则的执行能力。注册会计师等中介组织则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优势,能迅速发现企业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发挥好注册会计师等组织的监管职能有利于督促企业对会计准则的正确执行。另外,媒体或社会论监管也在外部会计监管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会计准则的正确执行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企业所有者、债权人、雇员、供应商和消费者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应是外部会计监管的组成部分。外部会计监管得力是高质量会计准则得以有效执行并能真正落到实处的一个重要保障因素。要保证会计准则的执行力,就必须要建立和完善与先进的会计准则相适应的内、外部环境,必须具备会计准则能够得到不折不扣执行的基本条件。

环境管理体系准则篇7

关键词:会计理论会计准则会计环境

美国会计学会1966年的《论会计基本理论》提出,会计理论研究可以起到四个方面的作用:确定会计的范围,以便提出会计的概念,有可能建立会计理论;建立会计准则来判断、评价会计信息;指明会计实务中有可能改进的一些方面;为会计研究人员寻求扩大会计应用范围以及由于社会发展而需要扩展会计学科的范围时,提供一个有用的框架。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个国家以及一些会计国际组织开始研究并且制定、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理论工作者希望会计理论能对会计准则的制定起引导或指导作用。目前,国内外会计学界讨论会计理论结构问题的说法不一,大部分采用了理论结构概念框架的方法,即按照会计假设、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准则、会计要素、会计环境、会计程序等构成来进行研究。

一、财务会计的客观内涵--会计职能

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和能发挥的作用,它是会计的客观内涵。会计职能是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对会计的要求密切相关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作用范围不断扩大,会计职能也将不断增多。从现代会计发展趋势来看,会计的职能应总结为“反映”和“管理”两大职能比较合适。反映职能是指将会计信息向使用者进行充分的揭示和披露;管理职能是指会计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会计反映职能和管理职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反映职能是管理职能的基础,为管理职能的发挥提供服务,管理职能是会计的固有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实践证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越高,对会计与管理结合的要求也越高,会计管理职能也就发挥得越充分。不同会计人员由于其岗位责职不同,一般地应分别发挥不同的职能,这就为监事会和会计委派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财务会计的工作要求--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工作总的目的性要求,它是会计职能的具体化,往往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由于会计目标和会计职能的内在联系,西方会计学界强调会计目标,我国会计学界则强调会计职能,这是由于对财务会计体系运行的目的不同造成的,是期望达到主观要求还是发挥客观功能。目前会计界普遍接受会计目标的概念,但不同学派对会计目标的理解也有不同。如“决策有用性学派”认为,会计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经济责任学派”则认为,会计目标是反映和报告受托经济责任及其履行情况。我国会计准则中会计目标的定义是:为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外部投资者以及内部管理部门提供会计信息。目前,世界各国大多采用决策有用性观点,笔者也倾向于这种观点。原因在于,财务会计理论结构问题的研究应具有前瞻性,应该从长远观点出发,以确保其框架的稳定和适用。

三、财务会计的技术规范--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是从专业技术的角度对财务会计进行业务处理提出的规范要求和判断标准,是财务会计的一种技术规范。会计准则是会计实践工作经验的抽象和总结,它又反过来指导和规范会计实践,为会计人员处理具体业务提供操作规则。对于一个成熟的社会来说,会计准则不仅是技术标准,在其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带有经济性和政治性。美国的会计准则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资本市场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由会计学界开始明确提出会计准则的概念,为行业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国际会计协调确立依据。我国的会计准则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层次,基本准则对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具体准则就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和特殊行业的会计核算作出了规定。

四、财务会计的具体内容--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按照经济特性对经济业务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它是财务会计具体内容的基本分类。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经济管理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不同国家的会计要素项目是不同的。会计要素的划分应充分考虑项目内容的基本特征,即项目的同质性、独立性和系统性。这是因为只有根据同型内容和同质特征进行分类才能够对财务会计的具体内容进行有效的分类核算;而各会计要素在其本质特征上又应该区别于其他会计要素,这样才有其独立设置的意义;同时各个会计要素之间应存在十分严密的逻辑关系,能充分体现会计等式的内在联系。根据我国的社会经济特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六项,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为静态要素(又称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为动态要素(又称利润表要素)。只有明确规定了会计要素的内容,才能规范会计实务,会计人员才可能在极其复杂的会计实务中得心应手地进行业务处理。

五、财务会计的社会背景--会计环境

会计环境是指会计所处的各种客观条件,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会计有其不同的环境状况。会计环境对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会计组织、会计实务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力,会计发展史上历次重大的变革和创新均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而会计的发展对会计环境也具有很大的反作用,它往往对社会经济秩序的维持,经济资源的配置,财经法规的实施等起重要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各国会计学家都非常重视会计环境的研究,往往将其作为会计问题研究的出发点。

环境管理体系准则篇8

关键词:无形资产评估准则;实施环境;问题;建议

一、引言

伴随着经济和科技发展,大量财富催化剂———无形资产涌现出来。为此,无形资产创造的价值倍受人们重视,诞生了无形资产评估业务,无形资产评估准则应运而生。无形资产评估准则的实施与其实施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进行实施环境影响因素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完善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契合《资产评估法》。完善无形资产评估准则既有利于推进评估专业化建设和提高评估质量,也可以维护各方利益和权益,提升行业社会影响力。

二、无形资产准则体系

(一)无形资产评估准则内容

无形资产评估准则规范了从业务约定开始到无形资产评估报告出具的一系列过程,较详细地为评估人员提供了工作指引和业务标准。无形资产类型包括专利、专有技术、商标、合同权益等,又有可辨认与不可辨认之分。不同种类的无形资产特征不同,有不同的准则进行规范,所以无形资产评估准则内容比较广泛。无形资产评估准则的基本内容为总则、基本要求、评估对象、操作要求、评估方法、披露要求以及附则。总则部分介绍了准则的制定目的和依据、相关概念及适用范围。基本要求部分阐述了该准则与其他准则的关系以及业务专业性要求。评估对象部分针对评估对象进行了进一步明确与分类。操作要求部分说明了评估业务执行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评估方法和披露要求分别对方法选择与披露进行了说明与规定。附则明确了准则实施生效日期。四项指导意见与准则基本一致。《知识产权评估指南》区别的是包括总则、基本要求及各种评估目的的知识产权资产评估。

(二)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作用

无形资产评估准则跟其他评估准则一样,都扮演着规范评估人员评估行为,保护资产利益和权益,提高执业质量,为监管部门提供依据的角色。但是目前无形资产评估理论和实务都比较欠缺,加之无形资产自身的特点,使得无形资产评估难度要大于有形资产评估。作为工作指引的无形资产评估准则,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评估结果质量的高低。所以对无形资产评估准则实施环境进行有效分析尤为必要。

(三)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体系

参照我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我国已公布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如图所示。

三、无形资产评估准则的实施环境

任何一部法律规范的实施都是置于一定的环境中,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也不例外。无形资产评估准则的实施既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也要受限于内部环境的约束。

(一)外部环境影响

影响无形资产评估准则实施的外部环境分为法律、政策、市场及信息资源环境。

1.法律环境《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明确表示评估师进行无形资产评估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彰显了法律环境对无形资产评估的重要影响。良好的法律环境是资产评估业务得以合理进行的基础。法律约束着评估活动各方的行为,是无形资产评估业务的保护伞,还是维持行业稳定的重要因素,是保证一切活动得以有序进行的前提。无形资产评估的相关法律包括两部分,一是跟无形资产相关法律法规,如《资产评估法》、《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二是无形资产法律法规,如《专利法》等。它们共同保障着无形资产评估业务的实施。评估人员执行无形资产评估业务时应遵循法律法规,从而规避业务风险,得到合理的评估结论。

2.政策环境我国资产评估行业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下的产物。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步颁布了许多评估准则。一项新政策的出台都可能对评估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无形资产评估来讲,除了要受自身行业政策影响之外,还要受自身行业主管部门的政策影响,如国家工商局出台一项商标新政策就可能对评估师的评估行为产生影响。

3.市场环境《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中明确表示评估师执行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应在考虑市场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恰当选择价值类型,说明了市场环境因素对无形资产评估实施的影响。在资产评估假设下资产被置于市场交易之中,受限于其市场条件。市场环境不仅会对评估行为产生影响,也会对评估结论进行检验。

4.信息资源环境《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规定评估师执行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应保证信息获取的充分性、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及利用信息的恰当性,证明了信息资源环境的重要性。资产评估活动是一项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和分析的活动。高质量的信息资源环境可以保证评估结论的合理性。

(二)内部环境影响

无形资产评估的内部环境是由评估机构、评估人员、委托方和评估监管机构组成的。《资产评估法》对评估活动各方做出了明确规定。无形资产资产评估准则对评估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专业知识以及执业行为也进行了一系列规定。评估机构在评估活动中难免会受到相关当事方及自身利益的影响,有时委托方在评估活动中的一些行为会对评估准则产生不利影响,如贿赂评估人员。评估监管机构作为对评估准则实施情况和评估活动进行监督的部门,其是否发挥作用对评估准则的实施程度也有影响。

四、存在问题

(一)市场不成熟

无形资产的利润要比有形资产高,范围界定较难。评估无形资产常运用的方法有市场法和收益法。市场法运用的前提条件是公开活跃的市场和大量公开成交案例。但是我国的无形资产市场发展不成熟,实际成交案例较少,由此导致了参数获得的不易。

(二)法律规范不完善

目前我国颁布的一系列跟无形资产有关的法律规范中并没有针对专有技术、特许经营权等一些无形资产进行规定。而且评估行业仍处于不断发展中,在《资产评估法》刚颁布的今天,现有颁布的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也需要进一步修订。

(三)政策多样不统一

目前,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呈现“五龙治水”局面。财政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分开管理资产评估、房地产评估、土地评估和矿产资源评估。各主管部门直接参与评估行业的管理,且各出台相关管理文件。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组织独立性不强,像在国有资产评估的过程中就会受到来自政府各方面的监管。政府主管部门政策对评估行业产生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信息化水平较低

在评估行业处于发展过程的今天,我国行业内从业人员对市场信息的数据获取及加工处理方面的水平较低,并且信息化工程处于建设中。低水平的信息化建设制约了资产评估的技术方法,也使评估的科学性无法体现,没有足够的信息化手段的支持,行业执业质量与效率难以提高,批量评估技术也难以实现。

(五)评估机构待完善

现如今我国的无形资产评估还处于发展阶段,它的规范性尚需完善,一些相关评估机构对于无形资产评估理论的掌握度不够,缺乏积极探索的精神。还有一些评估机构只愿做常规有形资产评估,不愿投入人力和财力进行无形资产评估研究,从而制约了无形资产评估的发展。

五、针对性建议

(一)健全无形资产评估市场体系

无形资产评估市场应是完整统一而不是分割的市场,可以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结合无形资产自身特征进行分类评估,努力实施有利于健全无形资产评估市场的措施。

(二)全面建立并完善行业数据库及信息系统

目前,我们正处于一个大数据时代,信息数据不再单一有限的存在于纸类有形文件中,一系列高科技技术正在源源不断生成各类数据。资产评估行业内信息数据来源途径较多,缺乏统一标准。为此资产评估行业需要整合分布于各地域、各机构的行业数据资源,构建行业数据库和进行有效利用的资产评估管理信息系统。

(三)健全无形资产评估准则

完善我国无形资产评估准则需考虑两点,一是无形资产种类多、各具特征,评估各异,所以建立健全专项评估准则,适应无形资产多样性是有必要的。二是无形资产种类多,界定较难,所以加快对客户关系、销售网络等一些尚未进行具体化规范的无形资产评估准则出台是十分重要的。

(四)加强对无形资产评估机构及评估师的管理

由于无形资产的特殊性,其评估要复杂得多,评估结果会受评估机构和评估师的主观因素影响。因此,需采取措施加大评估机构的监管力度,从而强化无形资产评估人才的建设。另外相关专业化机构相对比较少,需要努力促进评估机构的改革,建设各种专项无形资产评估机构。对于无形资产评估师,评估机构要加强对其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无形资产评估专业性。

参考文献:

[1]郭化林.中外资产评估准则比较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9).

[2]张淼,杨媛.浅谈无形资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的解决对策[J].品牌:下半月,2015(10).

[3]冯兴明.无形资产评估准则的应用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4.

[4]李迎新,何苗.我国无形资产评估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6(27).

[5]万国龙.无形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6(30).

上一篇:智能化家居调研报告范文 下一篇:社会实践的调研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