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学基础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4-01-12 17:27:57

对经济学基础的认识

对经济学基础的认识篇1

【关键词】提高;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效果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会计在宏观和微观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加强,会计越来越成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变的日益重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效果不尽理想。下面我就其原因和解决方法提几点个人看法.

一、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

1、《基础会计》这门课程的自身特点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这门课程概念及名词术语很多,抽象难懂,与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相比,思维方式有较大的差别,其内容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操作性,要求学生掌握一门不同于其他经济管理的专业方法,学生在初学本课程时,感觉难度很大,并且往往感到比较枯燥。而且《基础会计》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课程,其内容是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后面的学习。另外,《基础会计》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很多,因此学生学习的难度大,负担重。对于高职学校非会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初涉财会专业理论在理解上觉得很抽象很困难,学习起来就会出现烦躁、厌学的情绪。

2、非会计专业学生对《基础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及其广泛的实用性认识不足,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使学习效果不佳。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会计作为一个应用性行业,为管理提供信息,预测未来,参与决策,其本身就是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中,很难设想一个不懂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人能够成为出色的管理者,尤其是企业的管理者。因此《基础会计》也就成了众多专业必设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但对开设《基础会计》课程的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基础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及其广泛的实用性认识不足,而且《基础会计》与其本专业的课程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大多数学生不理解为何要学习《基础会计》,导致学习上有抵触情绪,学生认为学好自身专业课程才是最主要的,对《基础会计》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进行学习,这就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3、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课程设置也影响其教学效果。

首先,与会计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学好《基础会计》,才能在此基础上学好《财务会计》、《审计》等一系列专业课程不同,非会计类专业的学生,在《基础会计》之后,几乎没有后续学科,学好此课程的压力和动力就小得多,学生对该课程具有轻视心里,不愿下多少功夫来学习。而《基础会计》又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课后理解记忆消化吸收的东西很多。学生该记的东西记不住,该理解的东西不去理解,应用起来自然是一问三不知,这就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其次,《基础会计》是门理论性、实用性、操作性三位一体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必须进行大量的应用练习,只有通过练习才能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会计类专业的学生《基础会计》的课时一般为64课时,其中16课时是专门的实训时间,该课程结束后还要安排2-3周的时间进行停课实训,这样就有充足的时间边学边练,夯实基础,层层递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很牢固,教学效果就很好,反观非会计类专业的学生,《基础会计》总课时一般只有48课时,几乎没有安排专门的实训时间,对于《基础会计》这种系统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来说,不进行一定的练习无法掌握相关知识,这就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提高非会计类专业《基础会计》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上好《基础会计》第一堂课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门完全新的,与以往所学知识几乎没有任何联系的课程。学生对如何学习把握这门课程感到茫然,再加上非会计类专业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要性、实用性认识不足,兴趣不高,如何使学生改变观念,提高认识,树立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好《基础会计》第一堂课显得尤为重要。

上好《基础会计》第一堂课应做到以下几点:

1、用与同学们息息相关的事例来说明该学科广泛的实用性,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在讲授课程前以学生毕业结算为列,指出同学们毕业时可能涉及到退书费就要填领款单,如何正确填写领款单,这是《基础会计》将要学习的内容。通过这些事例,充分说明《基础会计》广泛的实用性,让学生感到这门课程所学内容与我们个人生活紧密相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向学生阐述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广泛的应用前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基础会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

向学生介绍会计作为一种专业计量和核算技术,是经济活动的一种必要性语言。加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有所增加,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无论什么专业,其结果必然融入这个经济型社会,懂财务知识的经济管理类人才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取向。《基础会计》作为一门技术性学科,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可以独立成学科专业,也可以与其他专业交叉形成新的专业延伸。如与建筑工程结合,形成工程预算会计;与旅游专业结合,形成旅游会计等。使同学们认识到《基础会计》是任何专业向会计专业的跨越的一座桥梁,《基础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广泛的应用前景,认识到学好该门课程对同学们在今后的事业发展和个人生活有巨大的帮助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总括介绍课程的内容,向学生指出重点、难点及达到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总览全局,有的放矢的学习,树立学习的信心。

对经济学基础的认识篇2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1)知识经济中最基本报生产要求是知识,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力量转移:临近21世纪时的知识、财富和暴力》中认为知识已灰为土地、资本、劳动和时间的最终替代物。

(2)知识经济是在日益枯竭的自然资源下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以富有的资源替代稀有的资源,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网络的完善,使财务会计所处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作为实用科学的会计学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一、知识经济的时代意义

按照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

从我们所看到的不少资料表明:人们在强调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时,主要是区别于物质、资本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物质经济和资本经济而言的。与依靠物资和资本等这样一些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相区别,现代经济的增长则越来越依赖于其中的知识含量的增长。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的创造中其功效已远远高于人、财、物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所有创造价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知识经济的提法可以说正是针对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创造中的基础性作用而言的。但不能由此就认为知识经济仅仅是区别于所谓的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

其一,人类经济时代的划分有自然经济、工业经济,但没有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的提法。

其二,一个经济时代的划分重要的不是生产什么而是用什么生产,这里包含一个重大的区别,即一定社会的主导生产工具及由此形成的产业,这显然不是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所能反映的。而知识经济不但从知识在生产中的核心作用表明自身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主导经济增长的知识性产业已经形成。对此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提出,要求在计算经济增长时,必须把知识列入生产要素函数中。因此OECD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正是揭示了知识对现代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并准确地反映了知识经济的现实。所以,我们从经济时代的角度来认识知识经济,才能切实地反映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历史性变化和人类社会已进入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一伟大现实。我们认为知识经济是继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在人类财富创造形式上的崭新时代。我们称之为知识经济的,就必须使这种称谓有相应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这需要一个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显然不是目前报刊上所反映出的一些旨在映证知识经济的提法,而应是论证知识经济何以可能的理论基础,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二、知识经济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冲击

知识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冲击首先是基础理论。

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必然要合理解释和反映这种社会经济生活的新本质,从而在更新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基石上构建指导人类新的经济实践的经济学。事实证明,经济学的一些研究领域已经初步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着这种新经济的冲击。尤其突出的是贝克尔的人力资本论、发展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及一些管理性经济学科,这不断地加大着部门经济学科和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分离。我们已经看到了知识经济的现实,但我们用以解决问题的理论并非建立在这种现实基础之上。这便是旧理论无所作为的必然。

纵观人类社会全部的经济活动无外乎这样两个内容,其一是社会财富的创造问题,其二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这里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第一个问题,形成这一问题的核心内容是一定社会的财富是什么?如何实现这种财富的增长?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集中地形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即价值理论以及增长理论。我们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一定社会所追求的新的社会财富是什么,如何创造出来,不能不看到,新的社会财富的创造总是受制于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从古代社会的钱物积累表现出的社会财富,及与之相应的注重农牧和战争掠夺的财富增长形式,到威廉·配第实质性地揭示出农业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财富创造中“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的劳动成果是直接地表现为社会所认可的社会财富。随着自由资本主义萌芽的到来,重商主义坚定地认为商业贸易创造价值、增进社会财富。事实上商业贸易只是转移现实的社会财富,并不能在根本上创造新的社会财富。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第一次真正深入到人类经济的核心,揭示了生产创造价值这一人类社会财富增长的实质。

在资本主义进入典型机器大工业化生产条件下,马克思完善和发展了劳动价值学说(尤其是提出了揭示资本主义财富增殖的剩余价值学说)。这些理论集中说明的是在一定经济时代里新的社会财富的形成是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自然经济时代,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人的劳动力,劳动也主要是人的体力劳动;工业经济时期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先进的机械力,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成熟期,以机器为主的机械力劳动成为社会财富基本的创造形式。新增加的社会财富完全是表现为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生活需要的商品,商品价值的大小及其得到社会认可的多少都直接地决定于生产它们所使用的技术的先进性。这使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价值论典型地表现为价值的技术决定论。当人类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反映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创造的劳动价值理论在新的生产方式中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

首先,在现代化的企业生产中,人们认识到外在于劳动过程的知识性的管理也成为创造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学界也提出了管理是创造价值的第四个要素。而管理正是随着人们对企业自身性质认识不断深化所形成的知识和信息,管理人员正是运用这些知识和信息,服务于生产过程而现实地增加产品的价值。美国德尔福集团甚至提出企业知识管理,认为这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指出“虽然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不是技术,但是公司将发现,它们在知识经济中如果离开了知识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参考消息》1998年4月26日)

其次,在市场自由竞争中企业所投入非生产性领域的大量广告费、赞助费及各类社会投入,都不是用于直接生产领域,按劳动价值理论是不会创造价值的。现在恐怕没有企业界的朋友会否认这方面投入的丰厚回报,在这些非生产性领域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处于自由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知识和信息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对商品无论在价值大小以及实现多少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第三,现在主要让我们来看使工业经济时代跃升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产业———信息产业。美国人不无自豪地指出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最大的新的经济增长源,约占近年美国经济增长的40%。如果你对这个数字还缺乏敏感的认识,那么你对这组数字肯定会感兴趣:一个发展才十几年但已拥有资产2000亿美元的微软电脑公司和已经发展一百多年才拥有400亿美元资产的通用汽车公司,后者曾是美国工业经济时代的象征之一。微软所要做的工作,并不是给你直接可以消费的面包、汽车或实实在在的钢铁。它提供给社会的只有处理信息的计算机和载满了能满足你对知识管理需要的各种软件,这里几乎没有办法用劳动价值理论来分析,最高级的知识在这里直接转化为最大的价值,过时的知识在这里也一文不值。同样的编程人员、同样的工作强度,但可能所创造的价值相差悬殊。这里价值形成的唯一基础是以其知识含量的高低来比较的。其他如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光电子产业等等高新产业中,知识是与他们所能创造价值的大小、所能实现价值的多少直接地联系在一起的。也许仅仅因为一个连字符的遗漏而使数十亿美元化为乌有,也许仅仅因为一个新的配方而价值倍增。在这里已完全失去了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实现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财富已直接地与人类最宝贵的知识挂钩,这不但突破着旧的社会财富观,而且直接使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新的社会财富。

综上所述,知识正自在地存在于当今源源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新的社会财富中,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的内涵及基本理论。正如我们分析的,一定经济时代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总是最深刻地反映着一定经济时代的社会生产的实质,并通过这个实质使一定时代的社会生产方式向更高级转化。

对经济学基础的认识篇3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4-0087-03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经济类学科自身也不断发展。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地方特色院校之一,开设经济类学科相关专业可以培育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拓型、创新型人才。在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科专业课程有待进一步调整,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切入,指出高等农业院校本科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专业基础课体系改革原则、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最后以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本科专业经济学、投资学、金融学为例,介绍该院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教学改革情况。

一、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现状

当今,关于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文献比较少见,但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则比较多,研究文献涉及七个方面。

关于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理念研究。罗光强(2006)认为,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生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普遍存在四个缺陷:第一,经济学学习的目的或方向模糊;第二,经济学的人文知识单薄;第三,经济学规范训练不够;第四,经济学综合能力不足。因此,提高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应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学习目标,努力陶冶学生的经济学情操,训练学生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经济学能力。

关于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柳晓明(2008)认为,要提高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多方位、多层次与学生交流,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和能力培养,改革考核方法。

关于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杨林(2009)认为,经济学理论体系庞杂、分析范式晦涩,并总结五年来理论与实践摸索,采用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运用案例分析贯穿教学活动始终,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王雅璨(2007)认为,教学模式应由浅人深、循序渐进,采用“双语过渡”模式;教学重点必须征对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有所不同;教材采用应该充分利用英文原版教材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是双语教学的关键,应该妥善处理专业教育、教材、考试与培养学习兴趣的关系。

关于教学管理改革。刘新(2008)认为,以切实抓好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倡导成立课程组,建立课程组组长负责制,实行“学校――院(系)――教研室――课程组”的教学管理模式,以加强课程管理,加快课程建设步伐。

关于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改革。大多注重具体单个经济类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郑秀芳(2009)认为科学、合理且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健全、合格经济学人才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并结合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亟需改革当前该校专业课程体系。魏松红(2008)认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认为课程体系是教学改革最基本环节。金英认为新课程体系要注意加强实习实践环节,为学生进行高层次研究夯实基础。

关于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大多为具体学科的教学内容的改革。苑梅(2009)认为目前的公共财政学本科教学有助于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但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却有所欠缺公共财政学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应紧密结合改革实践,充实和深化教学内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体现教材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应用性特点。

关于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团队的改革。大多数是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针对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团队建设的文献较少。如都光珍(2009)认为教学团队建设是高校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抓好教学团队建设,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为此,要以团队带头人为核心,以精品课程、品牌专业建设为重要载体,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由上可知,从一般角度论述基础课教学改革的较多,尤其侧重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改革探讨,而对于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较少,对于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更是无人涉及。笔者在借鉴已有一般研究成果基础上,立足高等农业院校特色,研究探索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改革。

二、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改革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必要性

1.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学是经济学家提供给社会大众的一种认识世界、改进生活的锐利武器。学习经济学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经济社会的运转,更好地理解经济发展动态,有助于个人决策,并改进思考方式。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有必要推进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的改革,以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

2.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现实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现实经济生活和改革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运用理论经济学等给予阐述和解释。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人才市场的导向,使得人们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应用经济学,忽视了理论经济学的建设和发展,也使得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课时不断减少、教学设备陈旧,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没有突破。理论经济学是支撑经济类学科的基石,扎实的理论专业基础才能保证经济类学科的持续繁荣和发展。因此,运用理论经济学解释经济体制改革现实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有必要对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进行改革。

3.高等教育大众化、终身教育学习理念的普及

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不但可以作为经济类学科专业本科生学习专业课之前的一个铺垫,也为其他学科专业学生了解经济学提供可能,尤其是在国家倡导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终身教育理念日益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需要普及经济知识。高等教育大众化、终身教育学习理念的普及,使得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改革提供了可能。

4.原有经济类学科教学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不足

原有经济类学科教学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有利于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常见必要分析方法、应用工具类的课程有必要得到进一步加强,比如数量经济、经济数学等。二是出现了新的经济类学科专业应用系统学习平台,它可以提升本科生对应用经济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比如中国经济数据库、中宏数据库等。三是专业基础课程与公共课、专业主干课等学分设置、课程权重等存在不合理,弱化了专业基础课的作用。四是专业基础课程忽视了对学生专业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意义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及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普及背景下,经济类学科本科生培养的共同趋向是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铸能力,寻求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突破口,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可以使经济类学科专业学生受到严格的经济学训练、陶冶经济学情操,训练经济学分析方法,提升经济学能力,塑造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对农业院校的经济类本科生来说,加强对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的改革,有利于新时代开拓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只有掌握基本经济学知识、熟悉市场经济规律,并形成严谨的经济学思维的人才,才能在社会主义和新农村建设大潮中按经济规律办事,进而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从纷繁复杂的新农村建设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三、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1998年7月1日,教育部成立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它促进了全国高校经济学各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随后召开的第一次工作会议讨论并确定了经济类学科各专业的8门核心课、5门必修课、8门优先选修课的专业课程体系。其中,8门核心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国际经济学,核心课程作为高校经济学各专业必须设置的课程,其教学水平作为高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评估内容之一。各高校开设经济类学科相关专业基本围绕这一课程体系设置要求,结合具体专业需要,设置共同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等不同类型课程。

四、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开设目标和改革原则

高等农业院校开设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开设目标是为了培育具有国际经济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的开拓型、创新型人才,他们接受了经济学训练,具有经济学情操,能熟练掌握经济学分析方法。

对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基础课改革原则有两点。一是要考虑经济类学科的一般性、普遍性。二是要突出农业院校的专业特色。农业院校开设经济类学科兼顾经济类学科的基本要求之外,开设课程要体现出农业院校“农”的特色,课程设置需结合国家农业经济、城乡区域经济、新农村建设等要求,以实现特色办学。

五、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改革情况

(一)概述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前身为湖南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1951年随湖南农学院从湖南大学独立出来,2000年9月更名为经济管理学院,2006年1月经济管理学院分为经济学院和商学院。目前,该院具有博士、硕士、本科多个学历层次培养能力,面向本科生教育的经济类学科有投资学、经济学、金融学三个专业。学院对经济类学科专业本科课程进行改革,以下介绍三个专业的课程改革后培养目标和要求、课程安排及学分、经济学专业基础课设置。

(二)课程培养目标和要求

投资学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能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基本理论,具有较扎实的经济、管理和投资等理论知识,熟知国家政策法规,具备实体和虚拟项目投资等决策和运作管理能力,能胜任企事业、金融组织或机构、政府部门投资决策管理等工作,适合教学、科研机构教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要求该专业学生能够融实物投资、金融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于一体,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国内和国际相交叉,经、管、法和理工知识相渗透,具有从事投资活动的决策和管理能力。

金融学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能够掌握金融学理论和业务技能,能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因此,要求该专业学生能够掌握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等基本理论,具备金融领域实际工作能力。

经济学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等从事经济分析、预测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要求该专业学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了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具备运用数量分析和现代技术方法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的能力。

(三)专业课程设置及学分

投资学、金融学和经济学三个专业学制均为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其中,投资学必修课98学分;公共选修课217学分,学生必选21学分;专业选修课27学分,学生必选13.5学分;实践环节28学分,素质拓展活动教育学分4学分。学生毕业额定学分164.5分。

金融学设有必修课100.5学分;公共选修课217学分,学生必选21学分;专业选修课30学分,学生必选14.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4学分;素质拓展活动教育4学分。学生毕业额定学分164学分。

对经济学基础的认识篇4

关键词:知识经济经济学基础理论

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必然要合理解释和反映这种社会经济生活的新本质,从而在更新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基石上构建指导人类新的经济实践的经济学。事实证明,经济学的一些研究领域已经初步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着这种新经济的冲击。尤其突出的是贝克尔的人力资本论、发展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及一些管理性经济学科,这不断地加大着部门经济学科和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分离。我们已经看到了知识经济的现实,但我们用以解决问题的理论并非建立在这种现实基础之上。这便是旧理论无所作为的必然。

纵观人类社会全部的经济活动无外乎这样两个内容,其一是社会财富的创造问题,其二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这里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第一个问题,形成这一问题的核心内容是一定社会的财富是什么?如何实现这种财富的增长?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集中地形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即价值理论以及增长理论。我们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一定社会所追求的新的社会财富是什么,如何创造出来,不能不看到,新的社会财富的创造总是受制于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从古代社会的钱物积累表现出的社会财富,及与之相应的注重农牧和战争掠夺的财富增长形式,到威廉·配第实质性地揭示出农业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财富创造中“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的劳动成果是直接地表现为社会所认可的社会财富。随着自由资本主义萌芽的到来,重商主义坚定地认为商业贸易创造价值、增进社会财富。事实上,商业贸易只是转移现实的社会财富,并不能在根本上创造新的社会财富。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第一次真正深入到人类经济的核心,揭示了生产创造价值这一人类社会财富增长的实质。在资本主义进入典型机器大工业化生产条件下,马克思完善和发展了劳动价值学说(尤其是提出了揭示资本主义财富增殖的剩余价值学说)。这些理论集中说明的是在一定经济时代里新的社会财富的形成是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自然经济时代,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人的劳动力,劳动也主要是人的体力劳动;工业经济时期,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先进的机械力,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成熟期,以机器为主的机械力劳动成为社会财富基本的创造形式。新增加的社会财富完全是表现为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生活需要的商品,商品价值的大小及其得到社会认可的多少都直接地决定于生产它们所使用的技术的先进性。这使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价值论典型地表现为价值的技术决定论。当人类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反映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创造的劳动价值理论在新的生产方式中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其表现在:首先,在现代化的企业生产中,人们认识到外在于劳动过程的知识性的管理也成为创造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学界也提出了管理是创造价值的第四个要素。而管理正是随着人们对企业自身性质认识不断深化所形成的知识和信息,管理人员正是运用这些知识和信息,服务于生产过程而现实地增加产品的价值。美国德尔福集团甚至提出企业知识管理,认为这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指出,“虽然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不是技术,但是公司将发现,它们在知识经济中如果离开了知识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

其次,在市场自由竞争中企业所投入非生产性领域的大量广告费、赞助费及各类社会投入,都不是用于直接生产领域,按劳动价值理论是不会创造价值的。现在恐怕没有企业界的朋友会否认这方面投入的丰厚回报,在这些非生产性领域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处于自由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知识和信息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对商品无论在价值大小以及实现多少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第三,现在主要让我们来看看使工业经济时代跃升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产业——信息产业。美国人不无自豪地指出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最大的新的经济增长源,约占近年美国经济增长的40%。如果你对这个数字还缺乏敏感的认识,那么你对这组数字肯定会感兴趣:一个发展才十几年但已拥有资产2000亿美元的微软电脑公司和已经发展一百多年才拥有400亿美元资产的通用汽车公司,后者曾是美国工业经济时代的象征之一。微软所要做的工作,并不是给你直接可以消费的面包、汽车或实实在在的钢铁。它提供给社会的只有处理信息的计算机和载满了能满足你对知识管理需要的各种软件,这里几乎没有办法用劳动价值理论来分析,最高级的知识在这里直接转化为最大的价值,过时的知识在这里也一文不值。同样的编程人员、同样的工作强度,但可能所创造的价值相差悬殊。这里价值形成的唯一基础是以其知识含量的高低来比较的。其他如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光电子产业等等高新产业中,知识是与他们所能创造价值的大小、所能实现价值的多少直接地联系在一起的。也许仅仅因为一个连字符的遗漏而使数十亿美元化为乌有,也许仅仅因为一个新的配方而价值倍增。在这里已完全失去了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实现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财富已直接地与人类最宝贵的知识挂钩,这不但突破着旧的社会财富观,而且直接使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新的社会财富。

综上所述,知识正自在地存在于当今源源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新的社会财富中,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的内涵及基本理论。正如我们分析的,一定经济时代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总是最深刻地反映着一定经济时代的社会生产的实质,并通过这个实质使一定时代的社会生产方式向更高级转化。因此,我们可以说一切都是财富,一切都不是财富,对新增社会财富的考察必须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结合。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商品的价值主要指一定技术条件下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的大小体现出在劳动时间多少上的竞争,那么知识时代的商品价值则主要是指在无差别人类劳动中所蕴含的知识和信息,价值的大小体现在劳动中对知识和信息的竞争。

对经济学基础的认识篇5

一、知识经济的时代意义

按照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从我们所看到的不少资料表明:人们在强调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时,主要是区别于物质、资本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物质经济和资本经济而言的。与依靠物资和资本等这样一些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相区别,现代经济的增长则越来越依赖于其中的知识含量的增长。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的创造中其功效已远远高于人、财、物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所有创造价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知识经济的提法可以说正是针对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创造中的基础性作用而言的。但不能由此就认为知识经济仅仅是区别于所谓的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其一,人类经济时代的划分有自然经济、工业经济,但没有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的提法。其二,一个经济时代的划分重要的不是生产什么而是用什么生产,这里包含一个重大的区别,即一定社会的主导生产工具及由此形成的产业,这显然不是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所能反映的。而知识经济不但从知识在生产中的核心作用表明自身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主导经济增长的知识性产业已经形成。对此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提出,要求在计算经济增长时,必须把知识列入生产要素函数中。因此OECD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正是揭示了知识对现代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并准确地反映了知识经济的现实。所以,我们从经济时代的角度来认识知识经济,才能切实地反映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历史性变化和人类社会已进入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一伟大现实。我们认为知识经济是继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在人类财富创造形式上的崭新时代。我们称之为知识经济的,就必须使这种称谓有相应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这需要一个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显然不是目前报刊上所反映出的一些旨在映证知识经济的提法,而应是论证知识经济何以可能的理论基础,这才是问题的核心。本文来自织梦

二、知识经济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冲击

知识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冲击首先是基础理论。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必然要合理解释和反映这种社会经济生活的新本质,从而在更新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基石上构建指导人类新的经济实践的经济学。事实证明,经济学的一些研究领域已经初步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着这种新经济的冲击。尤其突出的是贝克尔的人力资本论、发展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及一些管理性经济学科,这不断地加大着部门经济学科和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分离。我们已经看到了知识经济的现实,但我们用以解决问题的理论并非建立在这种现实基础之上。这便是旧理论无所作为的必然。纵观人类社会全部的经济活动无外乎这样两个内容,其一是社会财富的创造问题,其二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这里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第一个问题,形成这一问题的核心内容是一定社会的财富是什么?如何实现这种财富的增长?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集中地形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即价值理论以及增长理论。我们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一定社会所追求的新的社会财富是什么,如何创造出来,不能不看到,新的社会财富的创造总是受制于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从古代社会的钱物积累表现出的社会财富,及与之相应的注重农牧和战争掠夺的财富增长形式,到威廉·配第实质性地揭示出农业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财富创造中“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的劳动成果是直接地表现为社会所认可的社会财富。随着自由资本主义萌芽的到来,重商主义坚定地认为商业贸易创造价值、增进社会财富。事实上商业贸易只是转移现实的社会财富,并不能在根本上创造新的社会财富。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第一次真正深入到人类经济的核心,揭示了生产创造价值这一人类社会财富增长的实质。在资本主义进入典型机器大工业化生产条件下,马克思完善和发展了劳动价值学说(尤其是提出了揭示资本主义财富增殖的剩余价值学说)。这些理论集中说明的是在一定经济时代里新的社会财富的形成是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自然经济时代,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人的劳动力,劳动也主要是人的体力劳动;工业经济时期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先进的机械力,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成熟期,以机器为主的机械力劳动成为社会财富基本的创造形式。新增加的社会财富完全是表现为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生活需要的商品,商品价值的大小及其得到社会认可的多少都直接地决定于生产它们所使用的技术的先进性。这使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价值论典型地表现为价值的技术决定论。当人类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反映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创造的劳动价值理论在新的生产方式中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

首先,在现代化的企业生产中,人们认识到外在于劳动过程的知识性的管理也成为创造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学界也提出了管理是创造价值的第四个要素。而管理正是随着人们对企业自身性质认识不断深化所形成的知识和信息,管理人员正是运用这些知识和信息,服务于生产过程而现实地增加产品的价值。美国德尔福集团甚至提出企业知识管理,认为这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指出“虽然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不是技术,但是公司将发现,它们在知识经济中如果离开了知识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参考消息》1998年4月26日)

其次,在市场自由竞争中企业所投入非生产性领域的大量广告费、赞助费及各类社会投入,都不是用于直接生产领域,按劳动价值理论是不会创造价值的。现在恐怕没有企业界的朋友会否认这方面投入的丰厚回报,在这些非生产性领域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处于自由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知识和信息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对商品无论在价值大小以及实现多少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第三,现在主要让我们来看使工业经济时代跃升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产业———信息产业。美国人不无自豪地指出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最大的新的经济增长源,约占近年美国经济增长的40%。如果你对这个数字还缺乏敏感的认识,那么你对这组数字肯定会感兴趣:一个发展才十几年但已拥有资产2000亿美元的微软电脑公司和已经发展一百多年才拥有400亿美元资产的通用汽车公司,后者曾是美国工业经济时代的象征之一。微软所要做的工作,并不是给你直接可以消费的面包、汽车或实实在在的钢铁。它提供给社会的只有处理信息的计算机和载满了能满足你对知识管理需要的各种软件,这里几乎没有办法用劳动价值理论来分析,最高级的知识在这里直接转化为最大的价值,过时的知识在这里也一文不值。同样的编程人员、同样的工作强度,但可能所创造的价值相差悬殊。这里价值形成的唯一基础是以其知识含量的高低来比较的。其他如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光电子产业等等高新产业中,知识是与他们所能创造价值的大小、所能实现价值的多少直接地联系在一起的。也许仅仅因为一个连字符的遗漏而使数十亿美元化为乌有,也许仅仅因为一个新的配方而价值倍增。在这里已完全失去了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实现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财富已直接地与人类最宝贵的知识挂钩,这不但突破着旧的社会财富观,而且直接使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新的社会财富。

本文来自织梦

综上所述,知识正自在地存在于当今源源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新的社会财富中,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的内涵及基本理论。正如我们分析的,一定经济时代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总是最深刻地反映着一定经济时代的社会生产的实质,并通过这个实质使一定时代的社会生产方式向更高级转化。因此,我们可以说一切都是财富,一切都不是财富,对新增社会财富的考察必须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结合。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商品的价值主要指一定技术条件下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的大小体现出在劳动时间多少上的竞争,那么知识时代的商品价值则主要是指在无差别人类劳动中所蕴含的知识和信息,价值的大小体现在劳动中对知识和信息的竞争。我们创造的新财富是未知的,但我们通过当前的劳动却现实地改变着已经形成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在这个循环上升的怪圈里,由于人们在现实消费需求中所消耗的社会财富总是有限的,因此大量的社会财富是以空的数字指标表明社会生产的创造能力,由于形成新的社会财富增长的途径是唯一的,因此对一定生产方式下新形成价值的那种核心要素的竞争便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实质。而这种核心要素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也就是对新增的社会财富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从这个意义上看,OECD定义的最后一句,不无道理。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与工业时代相适应建立起来的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亟待发展。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说明知识经济是存在的,使知识经济有合理的理论基础,把我们看到的现实和我们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知识经济对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改变必然意味着传统经济学的增长理论、货币理论、周期理论及其他一些理论都必须重构

知识经济正以其在现实中的迅猛发展向我们展示出现代经济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增长形式,使传统经济学理论所揭示的内涵式增长、外延式增长、规模经济增长、投入产出等增长理论都表现出严重不足。

首先,知识在现代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已彻底改变了传统人、财、物要素配置所带来的增长。

其次,知识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它投入和参与生产的形式完全不同于传统要素,并形成新兴的主导产业。

再次,同传统工业经济的规模相比较,依赖知识创造效益的增长正表现出同一产业的分散组合和不同行业间的技术融合,很难从规模化的投入和产出上进行分析。

本文来自织梦

最后,知识在当今社会新财富创造中的独特性和基础性,使我们对形成社会财富增长的途径并不能直接地从生产领域或某一产业中去寻求,增长的因素或动力也许是直接地存在于生产领域之外。知识经济条件下,也许真正导致增长的投入在一些非生产领域而并非生产领域。只有我们把上述问题研究清楚,我们才能找到知识经济条件下促进主导产业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作法。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曾明确指出主导产业对一个时代的经济起飞具有决定意义。曾因煤、铁为主导产业相互推动而促成战后经济奇迹的日本在这一方面更有心得,日本工业调查会总经理志村幸雄撰文指出:“信息通讯产业可以说是21世纪最典型的主导产业。如果说20世纪基本上是发动机和电动机占主导地位的‘动力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通信、广播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三位一体的‘信息的世纪’”。在这一问题上有的同志以产业升级很好地概括了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面临的机遇。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这样产业巨变的经济时代,最能代表知识经济特征的产业是主导产业但不可能是唯一的,甚至这一产业在根本上只是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其他产业提供生产手段。而各国在此基础上所可能形成的主导产业仍然是要和国际分工、本国经济现实相结合。知识经济向我们展现出不同于工业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和高效益,无疑有更深刻的增长方式在现实地发挥作用,这就使我们更要深入研究知识经济增长理论,理解现代经济增长的内涵和实质,在未来的发展中制定出更合理、更完善的增长政策和计划。并由此出发考察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市场、人力、管理等等相关经济因素在新的经济状态中的运动规律,从而全面自在地把握知识经济的理论。本文来自织梦

由于知识经济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增长理论,尤其知识经济所表现出的经济数字化、虚拟化、一体化、全球化、消费与生产的融合等等特征,使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传统经济学的货币理论和周期理论。随着知识成为新增社会价值的决定力量,使社会财富价值的代表货币,在更加虚拟化的数字经济中运行,使工业经济时期所表现出的通货膨胀,进一步发展为泡沫经济。在全球化、一体化、货币自由汇兑、金融衍生品大量存在和信息空前通畅的情形下,原有的货币理论和周期理论已明显地不能指导现实。原来生产过剩的危机现在也许因为金融市场的违规操作而轻易来临,也许因为世界市场的分工而大获其利,可以说这次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是一个最有力的说明。限于本文篇幅,这里我仅仅是提出问题。

对经济学基础的认识篇6

“共性与个性”的问题

“究竟个性重要还是共性重要?什么叫共性?个性是什么?共性的基础是什么?”在课堂上曾经就这些问题做过一些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我有了以下一些认识。

共性的问题,深究起来应该是客观性与真理性的问题,有绝对客观的标准才能用于确定共性的问题。共性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可以找到绝对客观的依据和绝对正确的理论(真理)。按照证伪主义的观点,所有的理论都不是绝对正确的,都会在不断的发展中被证伪,绝对真理不能达到,只能无限接近。而索罗斯则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必然存在偏差(彻底的可错性),人所认识的不是绝对的客观。绝对的共性意味着绝对的正确,但是由于没有绝对客观的基础,绝对共性难以达到。从这一层次上说,绝对的共性并不存在。

但是现实中似乎存在很多共性的东西,比如两人对同一类问题有着同样的看法,两个国家选择同样的社会制度,对同样的社会问题选择同样的政策。这种共性可以看作是一种弱化的共性,因为它们产生的基础并不完全是一样的。在这里,只能说个体从各自的认识基础(对事物的理解)出发,得到了相同的观点。由于这种基础根本上来说并不是客观的,所以这里的共性只能算是巧合性的相同,意义并不是很大。但是随着这种基础的不断客观化,这种相同存在的基础越来越牢固,越来越有意义。

一般的说,我们还是认为共性是存在的。存在的基础是我们认为我们具有一些共有的公理性的知识,比如自然科学理论(尚未被证伪的),社会科学知识(尚未被证伪的),历史、地理事实,道德伦理观等。虽然这些基础严格说来并不算是绝对客观,但是在这个层次上我们似乎没有必要追求过于苛刻的绝对客观。过于苛刻的追求会让我们陷入不可知论的恐慌之中。可以采用的合理的态度应该是:认为共性是存在的,尽管这种共性并非绝对真实的共性,但是要清醒认识到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并非绝对符合其本身,必然存在偏差。

联系到范式的概念,处于同一范式的群体具有某种程度的共性(对价值观、研究方法、基本理论体系等的认可),而处于不同范式的群体共性基础较弱,往往表现出更强的差异和冲突。

个性应该是存在于一定的共性之上的。基于自己获取的一定的事实(不论是不是绝对客观的),每个人会得出自己的结论。但是也不能轻易的把一般性的差异和不同理解为个性,要注意追究这种差异产生的基础是什么。真正的个性应该是建立在一定的共性的基础上,这种共性最好是比较严格的共性(接近绝对的共性)。对一些基本的客观事实、理论基础有着完全一样的认识和把握(即有相同的公理性知识),然后根据自身的认识水平,认真思考,得出的观点和结论才可以称为个性。

个性的表现可以从整体和个体两个层次上来看。对于一个国家,只有深刻认识自身的客观基础,才可能制定出符合本国实际条件的政策措施,才能真正解决本国的问题。虽然在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理论上存在一些共性的东西,但是只有找到自己的个性方面才是真正有用的。随便引用他人的经验,效仿他国的做法,最终可能带来灾难性的结果。对于个人,基于不同的基础,在对待同一问题的时候,就会得出自己特有的结论。随着知识积累的增加,认识水平的提高,这种特有的结论越来越有意义。比如很多学术大师,他们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认识水平非常高,对于一些基本的问题(低层次的),他们会有一些相同的看法,但是对一些深入的根本性的问题(高层次的),比如真理观、人生观,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可以看作个性的方面。个性存在于共性之上,而且共性基础越深刻,所得到的个性越有意义。这里的个性已经没有对与错之分了,只有水平高低之分。这时的个性是对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最有意义的,是最值得追求的。我们要尊重个性,在没有深入的思考与理解时,不能轻易的否定别人的个性。

从理论研究上来看,个性存在的基础在于理论研究的核心假设条件。核心假设条件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这也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对象。理论研究最终是解决共性的问题,对理论的认可构成了共性的基础。但是这种解决并不是确定的解决,只是相对的解决。共性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随着理论的证伪度越高,用它作为共性的基础就会越牢固,共性的层次越来越高,从而导致共性基础上的个性的层次越来越高。个性如果得到越来越普遍的理解和认同,也可能最终转化为共性。个性的层次的提高,最终推动共性层次的提高,推动整体的发展。这也许是每个个体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提高自身层次的意义所在。

我们所要做的最有意义的事也许是:首先积累知识,加深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这样可以使我们掌握的信息更加接近真实(绝对客观),这是获得共性的一面;然后通过深入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产生自己的信念,这是获得个性的一面。要获得更高层次的个性,就必须不断积累知识,深入思考,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人们总是在不断的思考与探索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然后基于自身的主观判断,选择自己的真理观。这种层次的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就如同选择了一种信仰,我们只能给与尊重。

范式的问题,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差异

库恩从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的理解,提出了范式的概念。他把科学的发展过程分为常规科学时期和非常规科学时期,认为只有在常规科学时期才能导致科学事业的确定性的进步,常规科学时期的特征才是衡量科学的主要特征。库恩最大的思想高度是把科学理论联系到历史、社会背景。范式的概念应该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代表了一种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对基本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的认可,而不能将其缩小到一个具体的理论上。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具有很大的差异,最大的差异应该是研究对象的差异。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世界,是物,这一对象最大的特征是不受人的主观意识的直接影响。自然世界具有独立于人的认识的客观运行规律,人类可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不断的认识这些规律,但是却难以改变它。一旦人类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以对其加以利用,比如发电、发射飞船、太阳能技术、核工程技术。由于这些规律难以改变,因而按照这些规律往往得到一些确定性的结果,即:条件一定,结果一定。对于一些复杂的现象,比如粒子运动的测不准性,不确定性,混沌效应,复杂网络等,似乎破坏了传统的“确定性”,但我们还是可以相信,这些复杂的自然现象仍然有它自身的特有规律,只是过于复杂,一时之间难以把握。而且这些特有的规律不会因为人的参与而改变,一种确定性似乎仍然存在。

自然科学的发展往往有很强的被动性。当一种新的自然现象被人们观察到之后,如果现有的理论难以给出令人满意信服的解释,就必然产生对新理论的需求,或者称旧的理论被证伪。比如原子理论、量子理论的产生。当然也有一些主动的创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有很强的主动性,理论的提出很大程度来源于自己的思考与兴趣。

自然科学的发展与社会历史条件也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非常的直接。这种联系在于自然科学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科研条件、仪器设备、技术条件,这些是由历史发展进程决定的。经济利益的驱使,会带来对技术设备进步的追求,从而导致对科学研究的需求,及政府对教育的重视。这里也存在某些个人完全处于对真理的追求而从事科学研究,不过仍然需要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支持才可以延续下去。

在自然科学中,范式的存在更多表现为历史阶段性,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引起范式革命,新的范式的建立和旧范式的摈弃。同一时期的范式冲突一般仅局限在科学研究本身,与社会活动的联系较少,表现出来时较为缓和,社会影响也较小。科学研究的范式与社会的联系往往在于社会对于科学的利益需求,这种需求受到历史社会情况的影响。

对于社会科学,从根本上说,研究的对象是人类自身。研究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具有一定认识能力的人对社会活动的参与,加大了人对世界认识的偏差(索罗斯的反射性概念),也改变了社会活动的本身。人本身的复杂性,导致了社会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对社会活动的把握,也许最需要注重的是对人本身特质的把握。人的本质特征也许是思维与心理活动在社会环境及进程过程中的波动特征。

在经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特别强调了“理性经济人追求最大化的效用”这一前提,这是对“资本主义行为”十分深刻的描述。可以认为,资本主义的理性其实就是一种逐利的精神,对这种精神的把握,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经济现象。每个人采用一切可能的措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西方经济理论认为这种追求可以导致整体的帕累托最优,从而鼓励个体对利益的无限追求,而经济政策的制定也以保障个体的利益追求的自由为目标。然而又有理论证明,个体的理性可能造成集体的非理性。个体的逐利理性冲动始终引导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活动,它带来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是造成资本主义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个体对利益的追求导致了资产价格的非理性波动,泡沫的产生,从而引起宏观经济的波动,理性预期又始终影响着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在这些过程中,对人的特质的理解和把握,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一系列经济现象。

社会科学的范式与历史社会背景联系非常紧密,比如与政治意识形态往有很强的联系。政治形态的选择,往往决定了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历史的进程中,一个国家选择了某种政治体制(这种体制也许只是执政党的选择,并非全体人民的共同选择,但是少数的生存必须服从于多数人的选择),必然要求社会科学的研究为政治需求服务。比如在社会主义制度选择下,社会科学的研究被要求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如果政治体制的选择具有主观的因素,那么社会科学的范式也必然有主观选择的成分,政治的选择对范式的选择具有引导作用。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政治上学习苏联体制,经济制度效仿计划经济,经济理论等社会科学的研究的范式也必然是存在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中,如经济理论范式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改革开放的进行,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给以前的范式带来了巨大冲击。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引入,导致了西方经济理论范式的形成。市场化改革的成果,加深了我们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信心。至此,产生了西方经济学理论范式和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范式的激烈对抗。范式的形成与冲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始终也是紧密联系的。社会矛盾的加剧,社会危机的产生,最终会形成对社会科学理论范式的冲击和挑战。计划经济的困难导致了市场化取向的选择和对“苏联范式”、“计划经济”范式的范思与批判,也导致了西方经济理论范式的形成和冲击。然而,引入西方经济理论之后,虽然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效率的提高,但是也引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比如收入分配的差距拉大等,这又引起了对西方经济理论范式的反思和批判。当前在我国经济领域的思想冲突,其实是两种或更多种范式的冲突。总的说来,社会科学领域的范式总是与政治体制的选择、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密切联系。

对经济学基础的认识篇7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课程特点;对策

计量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必修的三门经济学核心理论课程。近年来,计量经济学的应用与教学受到国内众多学者、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基于笔者的教学经验以及对其他院校计量经济学教学工作的调研,发现现有的计量经济学在其教学开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对于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学科理论基础、学科性质等问题未能形成清楚的认识。此外,在课时安排上仍存在不足现象,而学生的统计学、数理经济学乃至宏微观经济学的先修知识不足。这些问题对于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教学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如若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计量经济学的教育教学目标、学生的培养目标将事倍功半。为此,本文对计量经济学的学科特点以及结合本人在教学及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梳理,基于此,提出本人对于提高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解决方案。

一计量经济学的界定与学科特点

Frisch(1933)对计量经济学的定义给出了一个较为明确的界定,他认为将统计学、经济理论与数学结合起来构成了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理论体系。进一步说,基于现有经济数据、构建经济理论回归模型、估计模型参数、参数检验以及对相关实证结果的具体应用构成了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框架。而时间序列分析、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非参数计量经济学以及微观计量经济学构成了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四大分支(李子奈,刘亚清,2010)。此外,学者们基于对计量经济学理论基础的研究或者将计量经济学模型应用于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的角度,将计量经济学划分为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对于大部分本科院校,其对学生的培养定位或者理念就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注重计量经济学在现实经济问题分析中的应用,而对其诸如模型构建、参数估计、参数检验等理论基础未作深入探讨。整体而言,计量经济学具有综合性、数据依赖性以及理论与应用结合的特点。首先,对于其综合性,正如Frisch(1933)指出的那样,计量经济学融合了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的研究体系或方法。这也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掌握经济理论以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理论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编程基础。其次,计量经济学对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的质量,以及数据的可获取性。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统计资料、数据库、互联网采集大量的数据,而且对于数据的处理、特征提取、缺失数据等诸多工作也有较为严格的要求。数据的质量以及数据的数量对于计量模型估计结果的稳健性、准确性影响较大,这就是所谓的计量经济学的数据依赖性。最后,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应用的紧密结合特点,经典的计量经济学研究体系,其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就是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通过模型的建立,数据的采集,参数的估计、检验等一系列计量经济学理论,最终达到分析经济问题间的数量关系的目的。即进一步将计量经济学应用于解决、服务实际问题,完成经济问题定量关系的探究、经济预测等目标,而这也是经济学学科研究本身的最终目标。因此,计量经济学的综合性、数据依赖性、理论与应用结合的特性决定了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或者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一门较为综合的学科。但也充分反映了计量经济学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理论、应用研究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基于笔者计量经济学的授课经验以及相关调研,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列举了较为突出的几项问题。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问题分析

(一)先修课程有待完善

计量经济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不仅要求学生对经典的经济理论体系具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对于学生的统计学与概率论基础,以及计算机编程等内容要求也较为严格。然而,部分高校在大学二年级就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学生对于经济学内容、数学内容未能形成深刻的认识,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较大难度。同时,由于本科生注重计量经济学的应用,学生对于采用诸如Eviews、Stata、Matlab等工具进行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估计甚至模拟过程中对于缺乏一定的计算机编程知识,导致其入门难度大。这些问题不仅会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计量经济学,也会导致学生对计量经济学学习兴趣的缺失。此外,姚福寿等(2010)指出,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尤其是文科生对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方法等了解较为困难。因此,在整个课程的设置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例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以及概率论等课程应成为经济学专业学生较为重视的先修课程。

(二)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方式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教学在高等院校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多媒体教学可以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对授课内容的兴趣,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效率。但是,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模型的估计、参数的检验等需要较为复杂的数学推导过程,而将这些内容仍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无疑会出现较多的问题。例如,学生对于公式的推导过程未能形成深刻印象,教学内容展示过快。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效率以及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因此,多媒体教学在表面上看来提升了教师的授课效率,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因此,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应注重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的结合,以达到最高效的授课方式。

(三)计量经济学软件掌握较差

现在的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注重对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的讲解。王少平、司书耀(2012)指出,计算机已成为计量经济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知识的仿真实现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学习兴趣。然而,教师大都通过计算机实验室对案例演示操作,使得学生不能熟悉的掌握操作,影响了计量经济学实验的效果(郑兵云,2010)。

三改进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该学校在计量经济学的师资条件、硬件设施等是提高计量经济学授课效果的重要保障。例如,对于以理科为主的学生要注重其对经济学理论相关知识的强化,否则,计量经济只是作为数学与统计学的结合,学生对现实经济问题不能形成很好的分析能力。而对于文科背景的学生,应注重其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知识的强化。否则,学生对于其模型的设定、参数估计问题一知半解,更无法将其应用于经济问题分析与预测中。综合而言,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必须以经济学、统计学、数学结合的特点为前提展开。否则,会导致学生不能真正把握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与应用分析。

(二)优化课程设置

在某种程度上说,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这就要求学生的经济学理论知识、数学基础,计算机基础都应较为扎实。因此,在教学方案以及培养方案的设定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对于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笔者认为将计量经济学和经济学、高等数学及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设置综合规划、考虑,优化教学课程体系;其次,将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开设置于经济学、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等计量经济学支撑课程学习之后;再次,在以初等计量经济学为教学重点的同时,以专题模块的方式适度开设高等计量经济学相关内容的介绍,引导学生对计量经济学前沿理论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计量经济学这门课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认知。

(三)注重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

高等数学以及宏微观经济学等内容是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这些课程不仅是计量经济学课程学习的要求,对于学生知识的把握以及对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都至关重要。因此,必须注重、强化学生对于这些基础课程的学习。同时,注重学生对于基础课程应该的训练。尤其对于计算机软件的熟悉,例如最为容易掌握的EXCEL、SPSS、EViews等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基础训练,这也为计量经济学等应用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注重计量经济分析软件的学习

学生熟练掌握计量经济分析软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计量经济学课程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计量经济软件在整个课程设置中具有重要地位,不应忽略。鉴于此,每个学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我们分配了三分之一的课时给实验教学,就是在锻炼学生对软件的学习运用能力的同时加强对计量经济学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做完每个模型的模拟,我们在课堂上都会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成果进行展示,通过做报告,学生的反馈是学到了很多有用的,课本上没有的软件应用知识。这对于掌握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五)因材施教,学以致用

计量经济学课程融合了经济学理论、数学知识以及计算机的相关内容,学生在这三方面的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计量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讲解,对其应用分析以及在现实经济问题上的应用也该给予充分重视。同时,根据笔者教学的经验,应该针对不同的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将计量经济学模型和实际的经济活动相结合,并且应用模型去分析探索相关问题的解决,同时请学生将分析的结果在课堂上展示,通过笔者的尝试,这样的教学活动效果较好,学生反映可以做到“学以致用”,同时这也符合我们“应用型人才”高校办学的基本宗旨。

参考文献

[1]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王少平,司书耀.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J].教育研究,2012,(07):110-114.

[3]李子奈,刘亚清.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解析[J].经济学动态,2010,(05):22-31.

[4]黄犚,张台秋.论计量经济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J].统计与咨询,2008(3):52-53.

[5]方雯.提高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3):159-160.

[6]姚福寿,刘泽仁,袁春梅.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0(2):45-48.

[7]孙文杰.我国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改进与探索[J].科教文汇,2010(11):46-47.

对经济学基础的认识篇8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基础会计课程作为一门经济管理应用的基础学科,是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经济管理学科类的公共基础课程,对于其他专业来讲,该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杨纪琬生前曾指出:“在现代,不懂得会计知识、不理解和不善于利用会计信息的人,是很难从事经济工作的”。《基础会计》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这就增加了高职院校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的难度。如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会计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用所学的会计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碰到的会计问题中,应是《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高职学院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态度都有较大差异。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和方法忽略了学生的个体性、缺乏趣味性,教学效果不佳,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势必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学习兴趣,难以实现培养目标。究其根源是教学内容与方法亟待改革,而基础会计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多年的《基础会计》教学经验,对本课程

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革设想。

二、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1、教材陈旧,教学章节安排不合理。当前会计专业学生所使用的基础会计学教材中的会计理论,基本是在手工会计模式下形成的,并与后期设置的《会计电算化》两本教材脱节严重,很少考虑计算机进入会计领域所带来的影响,这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是不相适应的。

2、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会计学的理论教学过程,在内容上依次分为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基础会计知识覆盖面大、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学生在高中从未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进入高校后,突然“遭遇”会计专业理论,总是一时难以适应。因而,在基础会计教学中首先应让学生对其有感性认识。

3、教学方式单一。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会计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教、轻学;片面强调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以往的《基础会计》教学方法多是“填鸭式”课程讲授教学,未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没能科学地运用案例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4、成绩考核方式不科学,不能真正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任何一门学科的考核问题始终对学生的学习起“指挥棒”的作用。目前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考核主要通过期中、期末考试再加上平时的作业成绩等,确定总评成绩,以此决定学生某一门课程是否通过。这种考核和评价方式存在问题最突出的是考试成绩的单纯记忆成分较大,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很难考核。

5、非会计专业任课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的作用。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所培养的学生。知识经济时代对管理类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培养人才的会计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目前,我国会计专业的师资队伍存在着诸如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欠缺、重视会计专业授课、忽视学生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的培养和授课方法内容陈旧等问题。

三、提高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效果的改革设想

笔者认为,高职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应强调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主线,来培养出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是高职教学的必然选择,具体设想如下:

1、明确教学对象及目标,强调有的放矢。现代会计人才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综合能力,为此高校在会计教育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对于初学者来说,《基础会计》最大的特点是概念的抽象性,经济业务的连续性、整体性和多变性。许多学生从未见过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缺乏会计基础知识和感性认识,对整个会计工作流程和业务缺乏整体认识。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必要的教法创新。例如,我院会计系往年模拟实习账簿都有存留,如果我们把这些成套的账簿放在模拟实验室中,每桌一本,在基础会计学概述教学中便带学生观看、了解,以便增强其感性认识。多年的从教经验告诉我们,基础会计教学应当重视实践性操作的渐次引入,这实际上是一个把抽象学习内容具象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引导学生关注会计实践,使其在感性、具体认识中培养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接受快、兴趣浓,而且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

2、整合教学内容,改变知识结构。《基础会计》教材有多种版本,其内容安排各不相同,教师必须集体对教材进行整合。首先改变教材的顺序,将资产计价、权责发生制及账项调整两章移到会计报告的后面,并加入所有者权益的经济业务,使各章的例题相互衔接,共同构成某企业一个月的正常经济业务。例如,上第一课时,我没有按常规讲会计的概念,而是先向同学们简单地介绍设置账户、复式记账、编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报表这七个核算环节,使同学们对所学的基础会计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了解了基础会计所要学的内容,知道了基础会计入门的重点和难点,为以后教学打下基础。调整教材顺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例如,在讲会计凭证这一章时,为了使学生领会各类会计凭证的编制,我把第六章经济业务核算部分内容适当提前,学生掌握了经济业务核算之后才能编制正确的会计凭证。又如,在学习主要经济业务核算时,我把供应过程的核算和供应过程成本计算、生产成本核算和生产成本计算、销售过程的核算和销售成本计算结合起来讲,这样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另外,教学时,对于课时的组织留有余地,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及时做出答复。

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针对传统教学内容的缺点,把基础会计理论教学内容模块化。把基础会计的知识划分为四大模块:(1)认识会计模块。教学内从会计报表及入手讲授会计的概念:会计的职能、会计的目标、会计对象等。这一部分学习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对会计工作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建立起大略笼统的知识框架。(2)会计资料模块。主要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认识会计工作的主要过程与主要内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并知道学会填制简单的会计凭证,登记简单的会计账簿,明确会计的工作过程。(3)复式记账模块。用一个完整的企业会计资料作为模拟会计实训内容,通过模拟实训,边讲边练,让学生掌握会计具体核算,学会用借贷记账法处理企业基本的经济业务。(4)知识总结模块。重新讲授会计基本概念、会计前提、会计基本原则等基础理论。通过具体的核算,学生已经亲自动手处理了会计业务,这时再回到会计基础理论的学习,用理论知识解释实践中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对原有的知识有进一步深刻的理解,有不同的收获,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引入案例教学法,结合身边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提高学生的交流技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我国的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学方式一直以灌输为主,这种方式无法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对于增强其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判断能力、促进学习的主动性无法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人们经常在不具备可靠、完备的信息资料前提下,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这需要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判断和采取行动的能力。在提升思维能力方面,案例教学是一种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教学方法,而恰恰是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通过案例教学方法,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极强的针对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例如,在《基础会计》关于各种结算方式的程序等内容的教学中,若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则免不了教师逐条讲解,学生却很不耐烦的局面,而实际工作中,学生仍可能不会操作。如果采用案例教学法,则可将全班同学分成四组,分别扮演付款单位、收款单位、付款单位开户行及收款单位开户行,让其模拟整个结算过程。在几轮模拟中,注意让学生进行角色互换,从而熟悉各环节的具体操作程序,这样一来,教学活动生动有趣,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各种结算方式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还能在活动过程中发现课本中没有提及的问题,并且通过一种结算方式的模拟操作,学生还能举一反三地掌握其他结算方式的具体使用方法。

通过案例教学,学生亲身感受到了获得知识的过程,体验到了综合知识对解决问题的益处,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会计学的兴趣。通过给学生提供一种认识和解决经济问题的模拟机会,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会计工作不仅仅是记账、算账和报账的过程,而且还是要运用会计资料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使其思维能力和技能得到充分的锻炼。

教材中抽象的概念可结合生活实例讲解,以求通俗易懂。例如,对资产概念的学习,在讲解之前列举几个典型的实例,如石油开采企业本年度打了10口井,只有一口井有油气,每口井都花费巨额资金,问打出来废井如何处理、油田资产如何计价?让学生思考,然后结合教材的定义来学习。又如,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两组概念,可通过以下举例讲解:企业需租房一年,有两种付款方式,一为预付方式,租用之前1次付清(也许这样可以少付租金);二为后付方式,即租期结束后才付款(也许是熟客户的原因)。问怎么处理租金费用?将会计学知识结合身边的事情来讲解和学习,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教育技术是将现代音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的现代信息技术,它将许多数据、文字、图片组合在一起,形象直观地表达相关的教学内容。例如,将真实的凭证、账簿、报表反映在屏幕上,形象直观。用图、文、声并茂的方法揭示会计等式的形成过程等。

5、会计模拟实习实践教学。会计教学中很多流程或操作是需要实习来辅助认识的,尤其是学生刚接触财会工作,对会计中的凭证账簿、职能岗位、操作流程等缺乏感性认识,因此会计实践教学是会计教学的重要环节。会计实践教学包括校外实践与校内模拟实习。当然,到企事业单位去参加会计实践,是会计教学中最直接、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但是目前到企事业单位去参加会计实践面临重重困难,处于一种举步维艰的状况。因而我们只有通过完善校内会计模拟实习,加强会计实践教学。

6、教学效果考核方式多样,注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的考核,应努力做到使学生在考核中能尽量发挥创造性的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拘于考核的形式。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可采取闭卷方式,对分析性较强的课程采取开卷方式。通过考核和评价方式的改进、变“死学”为“活学”,变被动为主动,变知识的学习为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素质。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引导学生学习观念、态度和方法的转变,增强学生学习创新的自觉性。在保持合理和公平的前提下,重视个性的发展,同一问题可以不同答案,评分时呈现学生的创造能力,激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个性,使考核真正起到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7、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确保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质量。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利用会计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运用的知识、有限的技能和落后的手段无法满足这一要求,为此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师除了需要传统的教学与两方面的能力以外,还要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历和管理学、经济学的相关专业知识。教师既要会讲,又要有研究成果来支持教学,两者都不能少;科研不仅加快教师的知识更新,还可促使教师对于专业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知识都是来源于实践,因此教师应深入会计实务工作中,为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方法的改进积累素材。各高校应积极通过校企联合来提高教师实践技能,如选择一些经济业务全面、规模较大、人员素质较高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实践;学校还可以派送教师到企事业单位直接参与会计核算,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由于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面向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本专业知识,因此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师,不应仅仅满足于自身所具有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积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经济生活对高层次管理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管理人员对会计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育已成为会计教学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所培养的管理人才应具有什么样的会计知识以及他们如何应用会计知识帮助其进行科学决策,这些问题都是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

(作者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施金影.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8,(4).

[2]刘英男,梁杰.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市场,2007,(48).

[3]程先发,程莉.论我国会计专业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3).

[4]于雪莲,蒋萍.浅谈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学改革问题[J].市场周刊.2008,(6).

[5]谭晓兰.如何提高《基础会计》教学效果[J].经济师,2007,(5).

[6]任秀云.基础会计教学的集体备课与教研[J],商业现代化.2008,(6).

上一篇:高质量发展汇报范文 下一篇:药剂学研究方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