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腹水的治疗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7 16:56:58

肝脏腹水的治疗方案

肝脏腹水的治疗方案篇1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对肝硬化腹水并低蛋白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治疗组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采用加味中满分消饮配合西医常规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治愈率为43.75%,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治愈率为30.00%,总有效率为80.00%,2组疗效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低蛋白血症;加味中满分消饮;中西医结合疗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irrhosis with ascites and hypoalbuminemia. Methods The tri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modified decoction for Zhongman Fenxiao)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drugs for protecting liver, diuretis, etc.).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mply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Results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 the cure rate of the trial group was 43.75%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7.5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30.00% and 80.00%, respectively (P

Key words:cirrhosis with ascites;hypoalbuminemia;modified decoction for Zhongman Fenxiao;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肝脏合成白蛋白的功能减退以及分解代谢加速所致。目前西医只能采取对症治疗,不良反应大,易复发。本院于2004年10月-2006年3月采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肝硬化腹水并低蛋白血症32例,与西医治疗20例进行对照观察,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2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诊断符合《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1]。均为血清白蛋白(ALB)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组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支持治疗。保肝:谷胱甘肽1.2~1.8 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滴,1次/d;利尿:速尿20 mg,安体舒通40 mg,均2次/d,根据腹水量调整剂量;调整肠道菌群用培菲康、乳果糖等;补充消化酶用胰酶肠溶胶囊,2片/次,3次/d,血清白蛋白低于2.5 g/L予以间隙补充白蛋白;同时补充钾,注意电解质平衡。

治疗组加用中满分消饮加味,取健脾行气、泻热利水之法,基本方:党参12 g,白术12 g,猪、茯苓各15 g,姜黄4.5 g,干姜4.5 g,砂仁3 g,泽泻12 g,陈皮9 g,知母12 g,炒黄芩12 g,黄连3 g,半夏12 g,炒枳实12 g,厚朴12 g,炙甘草6 g,炙鳖甲30 g。脾虚湿盛者加大腹皮、冬瓜皮、白茅根;肝瘀脾虚者加丹参、土鳖虫、桃仁;湿热内蕴者加茵陈、虎杖;肝肾阴虚者加女贞子、墨旱莲;脾肾阳虚者加制附片、桂枝。每日1剂,水煎取汁,早晚分服。2组疗程均为4周。

2.2 观察方法

①记录用药前、用药4周后腹围、体重变化情况;②腹部B超检测肝脏大小、脾脏厚度、门脉内径、腹水程度,用药前及用药4周后各检查记录1次;③检查记录肝功能、血清蛋白、A/G等指标,分别于疗程开始、结束的翌日清晨空腹静脉采血,并立即送检;④6个月后记录再次住院率。

2.3 统计学方法

疗效比较采用Ridit分析,治疗前后、组间比较用t检验。

3 临床疗效

3.1 疗效标准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的有关标准拟定。治愈:自觉症状消失,肝脾肿大回缩变软,腹水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ALB复常,A/G正常;好转:自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肝脾肿大稳定不变,肝功能复常或较原值下降50%以上,腹水消退(减少50%以上),ALB较原值上升50%以上,A/G上升50%以上;无效:自觉症状、肝功能及ALB等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

3.2 结果

(见表1~表3)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略)]注:2组比较,u=3.0644,P

半年后对2组患者进行随访,治疗组有9例再次入院,对照组有12例再次入院,治疗组复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4 讨论

肝硬化腹水患者由于肝功能障碍、肝脏合成蛋白能力下降,同时由于利尿排水,机体不断消耗大量的蛋白,从而形成低蛋白血症。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手段是以保肝、利尿、补充人血白蛋白,虽对部分患者可以缓解病情,但易复发,而且易抑制内源性白蛋白合成,同时对肝硬化有门脉高压的患者过多补充白蛋白,可诱发肝昏迷。本病属于中医学“腹胀”、“臌胀”、“蜘蛛腹”、“水臌”、“石水”等范畴。多由七情内伤,六淫外侵,饮食不节,房劳等而导致肝脾受损,肝郁气滞,血不畅行,日久成瘀;瘀阻肝脉,肝瘀脾虚,脾胃纳化失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生化乏源,肝失濡养,湿浊内生所致。故笔者以李杲《兰室秘藏》“中满分消饮”加味,结合西药共同佐治,志在消除水肿、扶正和肝。本方集六君、四苓、泻心、二陈、平胃诸方为一体,方中重用厚朴、枳实,是厚朴三物之半,合姜黄苦涩开泻,行气除满,以治脾胃升降失职,气机阻滞,脘腹胀满疼痛;黄芩、黄连、干姜、半夏同用是取泻心之意,以辛开苦降,顺畅气机,分理湿热;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意取四苓以理脾渗湿,化决渎之气,祛湿热之腹水,和肝利胆;少佐六君,使脾胃得补,运化有力,升降复常;重用鳖甲入肝经,软坚散结,补益精血,软化肝体而增强肝藏血之功。综观本方,甘补、辛散、苦涩、淡渗药合用,共奏行气健脾和肝、清热化湿利水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泽泻能改善肝脏脂肪代谢,对CCl4引起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猪苓、茯苓能降低ALT活性并能抑制病毒复制,使HBeAg转阴,加速肝脏再生速度,防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脏的蛋白质合成,提高血清白蛋白含量;甘草亦能减轻肝细胞坏死,降低血清转氨酶活力,增加肝细胞内糖原和RNA含量,促进肝细胞再生,促进白蛋白合成;白术能升高白蛋白和纠正白、球蛋白比例,有抗凝血和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能促进电解质特别是钠的排泄;鳖甲抑制胶原合成,促进胶原降解[3]。加上西药谷胱甘肽增加氨基酸浓度,改善氨基酸失衡,促进蛋白质合成和减少蛋白质分解,有利于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本观察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调理机体脏腑功能,改善肝功能,增强蛋白合成,降解纤维,消退腹水,使病情稳定,提高生存质量,提高临床疗效。虽然中满分消饮加味结合西药在治疗肝硬化腹水并低蛋白血症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弥补了纯西药治疗之不足,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但是其确切的机理尚不十分明确,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危北海,张万岱,陈治水,等.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0):869-871.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43-151.

肝脏腹水的治疗方案篇2

【关键词】 外伤性肝破裂;高龄;诊断;治疗

外伤性肝破裂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急腹症, 并且在腹部外伤中病死率最高[1]。而高龄患者因其各个脏器储备功能差、合并疾病多, 救治难度更大, 十分凶险。现将本院2005 年1 月~2014 年12 月收治的19例老年外伤性肝破裂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根据中华医学会老年学会对于老年期的建议, 以60岁以上为标准纳入19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其中男13例, 女6 例, 年龄61~82岁, 平均年龄(68.2±3.2)岁。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伤7例, 滑倒跌伤9例, 挤压伤2例, 打击伤1例。合并伤: 结肠挫伤2例, 肋骨骨折13例, 肾挫伤3例, 血气胸3例, 腹膜后血肿2例, 颅脑损伤2例。合并基础病:糖尿病2例, 高血压病4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例, 脑梗死2例, 冠心病2例。

1. 2 诊断依据与损伤分级 诊断依据:①右季肋部或右上腹外伤史;②右上腹腹膜炎体征;③不同程度的失血性休克表现;④右下腹诊断性腹穿, 可抽出不凝血液;⑤彩超或上腹部CT检查提示肝破裂。肝脏损伤程度参照1994年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AST)提出的分级方法进行分类[2]:Ⅰ级-血肿:位于被膜下, 不继续扩大, 75%的肝叶, 或在单一肝叶内超过3个肝段受累。血管伤:近肝静脉损伤, 即肝后下腔静脉/肝静脉主支。Ⅵ级-血管:肝脏撕脱。以上分级如为多发性肝损伤, 其损伤程度则增加1级。本组19例肝破裂患者分级如下: Ⅱ级2例、Ⅲ级12例、Ⅳ级4例、Ⅴ级1例、Ⅵ级0例。

1. 3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中非手术治疗6例, 其他13例均为开腹手术治疗。开腹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单纯缝合术3例, 肝填塞缝合术6例, 肝部分切除术4例。

2 结果

非手术治疗6例, 2例出现肺部感染, 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 最终均保守治疗治愈出院。6例患者中AAST分级Ⅱ级2例、Ⅲ级4例。

手术治疗13例, 其中治愈11例, 术后死亡2例, 1例因失血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1例因严重颅脑损伤死亡。术后1 例患者出现胆瘘, 保持通畅引流后治愈;肝脓肿1 例, 经穿刺置管引流后保守治疗治愈;肺部感染2 例, 保守治疗治愈。住院时间15~46 d, 平均住院时间25 d。13例患者中Ⅲ级8例、Ⅳ级4例、Ⅴ级1例。

本组共19例患者, 存活17 例( 其中AAST分级Ⅱ级2例、Ⅲ级12例、Ⅳ级3例) , 死亡2例( 其中Ⅳ级1例, Ⅴ级1例)。

3 讨论

3. 1 发病特点 经过对高龄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了如下临床特点:①自我防护能力差, 或因合并多种内科疾病, 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更易受伤害。本组患者中就有3例发病时合并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疾病。②轻型致伤因素, 可造成肝脏严重损伤。其原因可能是老年人腹部肌肉萎缩, 腹壁防御能力减退, 即使受力不大的一般性撞挤, 也可引起腹部创伤[3]。③疼痛敏感性差、反应迟钝, 为明确诊断及判断病情变化带来困扰。④老年人耐受性差, 病情进展快, 早期易出现休克。⑤合并多种疾病, 手术风险大, 术后恢复缓慢。

3. 2 救治过程中尽量做到早期诊断。诊断依据:①详细询问外伤史, 受伤具体经过;②右上腹或右胸部皮肤挫伤, 部分患者右侧季肋区肋骨骨折, 右上腹压痛, 局限性腹膜炎体征;③诊断性腹腔穿刺, 必要时行多点穿刺可增加阳性率。本组19例患者中14例行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④B超检查简单有效, 联合CT诊断肝损伤的准确率>95%[4]。救治过程中对于多发伤患者, 易掩盖肝损伤而漏诊, 因此救治过程中应认真、全面检查, 避免漏诊。

3. 3 治疗

3. 3. 1 非手术治疗 绝对卧床休息, 心电监护、氧气吸入、禁食水, 必要时胃肠减压, 留置导尿。深静脉穿刺置管, 快速补液, 抗休克治疗, 应用止血药、保肝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补充血容量, 必要时补充红细胞、血浆、冷沉淀。观察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变化。在维持循环稳定的情况下, 高龄患者因其血管弹性差、脏器储备功能差, 应注意补液量的控制, 并记录每日液体出入量, 预防心力衰竭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要求绝对卧床休息至少2周, 并且避免便秘、剧烈咳嗽等以免加重病情。保守治疗期间, 一旦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或腹腔积液进行性增加, 立即行剖腹探查术。本组患者6例采取保守治疗, AAST分级Ⅱ~Ⅲ级, 均得以痊愈。

3. 3. 2 手术治疗 对于循环情况不稳定, 已经证实腹腔出血, 或怀疑合并腹内其他脏器损伤, 需尽快行手术治疗, 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彻底清创、确切止血、消除胆汁溢漏和建立通畅的引流是外伤性肝破裂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则[5]。主要手术方法如下:①单纯缝合术:适合Ⅰ~Ⅱ级肝破裂, 采用单纯缝合止血即可, 效果理想;②清创后明胶海绵及可吸收止血纱布或大网膜填塞缝合术:适合Ⅲ级肝破裂, 需行清创缝合, 结扎破损的血管胆管, 再用明胶海绵及可吸收止血纱布或带蒂大网膜填入肝脏创口内, 肝创口予以褥式缝合, 缝合时切忌遗留死腔。本组8例患者均采用此方法治愈;③肝叶(段)不规则切除术。Ⅳ、Ⅴ、Ⅵ级肝破裂, 肝实质损伤严重, 应充分暴露肝断面所有断裂管道进行结扎, 如果肝脏组织有大块破损或呈粉碎性破裂需行肝部分切除术。高龄患者, 同时对于暂时无法彻底止血或进行复杂手术的, 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损伤控制性原则[6], 直接肝周填塞绷带或纱垫压迫止血控制活动性大出血, 以争取治疗机会。

3. 4 术后处理 由于高龄患者脏器储备功能及耐受性差, 所以术后极易出现肝衰竭、肾衰竭、呼吸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心脑血管并发症等。本组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急性期脑梗死, 好在及时发现, 经过相关学科会诊与及时的药物治疗, 最终得以控制。术后治疗上需注意:①严密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 积极扩容、纠正水盐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维持内环境稳定;②保持引流通畅, 警惕腹腔出血等的发生, 同时加强抗感染治疗, 预防感染的发生; ③多学科会诊协助治疗复合伤及内科疾病;④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综上所述, 高龄肝破裂患者病情凶险, 病死率高, 治疗过程中应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注意处理合并伤及内科疾病, 这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 吴肇汉. 外科学.第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405.

[2] 陈孝平.外科学(上册).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504.

[3] 张中声, 郑扶民, 林增源, 等.老年急腹症学.天津: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7:246-253.

[4] Yoon W, Jeong YY, Kim JK, et al. CT in bluntliver trauma. Radio Graphics, 2005, 25(1): 87-104.

[5] 陈郎飞, 徐洪波, 陶礼钧, 等.肝切开缝扎及肝清创切除术治疗肝外伤的疗效评价.中华创伤杂志, 2005, 21(6):470-472.

[6] 周辉牟, 洪超, 郭鹭, 等.损伤控制手术在治疗严重肝外伤中的临床意义.中国急救医学, 2010, 30(2):168-171.

肝脏腹水的治疗方案篇3

【关键词】 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继发性腹膜炎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59-01

自发性腹膜炎是肝脏失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特征性的感染性疾病[1],是肝硬化疾病中最常见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也会导致死亡。继发性腹膜炎由于肝硬化患者腹腔内器官穿孔、手术污染、内脏破裂或吻合口漏等原因所引起。对于肝硬化出现大量腹水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一般诊断为自发性腹膜炎,病情大多数危重复杂,容易出现误诊及漏诊[2],因此在临床上加强对肝硬化并发腹膜炎类型进行正确的判断是比较重要的。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研究2012年6月到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肝硬化并发腹膜炎的患者36人的病例资料,36例并发腹膜炎患者中13例是继发性腹膜炎,年龄在41岁到55岁,平均年龄45.1岁;23例并发腹膜炎的患者为自发性患者,年龄在39岁到56岁,平均年龄是44.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病史,身体素质都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较性。

1.2 方法 继发性腹膜炎患者在紧急的手术治疗后进行抗感染治疗,自发性腹膜炎患者根据感染进行合理的抗感染治疗。

1.2.1 自发性腹膜炎治疗方案 腹膜炎常规治疗:①选择1-2种广谱抗菌药物进行联合抗菌治疗;②护肝治疗和解毒治疗;③提高免疫力;④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⑤适当服用利尿剂进行利尿治疗;⑥预防感染并发症。

1.2.2 肝硬化继发性腹膜炎治疗方案 患者确诊继发性腹膜炎后迅速进行手术治疗,消除病因。然后进行常规的腹膜炎抗炎治疗。

两组患者治疗一段时间病人腹痛和腹部压痛逐渐消失,体温恢复正常3d,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为停止用药的指征。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和描述性分析,以α=0.05为检测标准,两组肝硬化并发腹膜炎的患者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 果

两组患者进行抗菌治疗后的结果,见表1。

继发性腹膜炎患者3例死亡中有两例是因为治疗延误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最终导致死亡。

3 讨 论

在临床就诊时,肝硬化出现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继发性腹膜炎临床表现十分相似[3]。因此,本病在临床上的误诊率比较高,治疗延误率高。临床误诊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医生对肝硬化的继发性腹膜炎认识不够,在诊断过程中对这类并发症重视不够,导致误诊出现[4]。自发性腹膜炎一般是细菌感染导致,继发性腹膜炎大多数情况是由于内脏破裂、吻合口漏等原因引起。继发性腹膜炎患者3例死亡中有两例是因为治疗延误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最终导致死亡。继发性腹膜炎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自发性患者的原因是继发性错过最佳治疗时期(P

对于肝硬化出现大量腹水患者,临床症状常常不典型,病情多危重而复杂[5],为了避免在临床工作中对肝硬化继发性腹膜炎的漏诊、误诊,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腹痛加重伴随外周血象偏高,应及时考虑继发性腹膜炎。肝硬化患者出现腹膜炎时,应及时做常规腹部X线平片检查,必要时做腹部CT检查,提高对肝硬化继发性腹膜炎的临床检出率。对于确诊病例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来控制诱因,力争病情快速缓解,术后进行抗感染治疗,降低肝硬化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曹海丹,李腾庆,罗晓蓉.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5):157-158.

[2] 高成广,冯亚东.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52例临床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3,16(3):269-270.

[3] 李健,马晓菊,樊和斌.肝硬化并发继发性腹膜炎10例临床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20(7):662-663.

[4] 赵培新.肝硬化并结核性腹膜炎2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9):114-115.

肝脏腹水的治疗方案篇4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141-02

肝硬化腹水(ascites due to cirrhosis)是肝硬化失代偿的主要表现之一,严重影响患者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1]。西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一般措施包括:补充白蛋白或血浆,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限制钠、水摄入;合理使用利尿剂及放腹水等。临床单纯使用利尿剂,易产生耐药性,导致电解质紊乱,甚至形成难治性腹水。我们在西医常规保肝降酶、利尿,补充白蛋白等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穴位贴敷,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2011年5月~2012年11月期间于我院住院病例,其诊断标准均按照《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肝硬化腹水诊断标准[2]。排除合并近期感染、心脑血管、肺、肾、神经、血液系统严重疾病,以及精神病、肿瘤患者,并除外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共纳入病例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23例,女7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53.27±9.76岁,平均病程12.3±2.2月;child-pugh 分级 B 级 18 例,C级12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20例,酒精性肝硬化6例,其他类型肝硬化4例;对照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52.90±8.66岁,平均病程11.9±7.9月;child-pugh分级B级20例,C级10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21例,酒精性肝硬化6例,其他类型肝硬化3例;两组以上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均具可比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低盐饮食,保肝、降酶、退黄、利尿及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乙肝肝硬化者,可给予抗病毒治疗,低蛋白者给予人血白蛋白静滴。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化瘀逐水方(丹参、白术、黄芪、三棱、莪术、水蛭、当归、大黄、芒硝、桂枝等)研磨,姜汁调匀,敷于神阙、章门、日月、期门、足三里等穴位,上腹纱布,再以胶带固定。24小时更换一次,疗程均为两周。

1.4 观察指标:①主要症状:腹胀、乏力、饮食与大便等。②每晨测腹围、体重,记录24h尿量。③治疗前后各做B超1次,详细观察腹水量;④治疗前后各做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大小便常规,比较治疗效果及副作用,评价安全性。⑤治疗期间密切观察并记录脐部皮肤有无红肿、瘙痒、灼热、皮疹、水泡等皮肤变化及毒副反应。

1.5 疗效判断标准

1.5.1 综合疗效评价标准[3]

(1) 临床缓解:腹水及肢体水肿完全消退,B超检查阴性;主要症状消失,每日尿量 1200ml 以上,体重、腹围恢复至腹水出现前水平,并能稳定三个月及以上。

(2) 显效:腹水及肢体水肿大部分消退,B超检查腹水减少≥50%;症状明显改善,腹胀明显减轻,每日尿量 1000mL 以上,体重减轻 2kg 以上,或腹围缩小>5cm。

3 讨论

本病属祖国医学“臌胀”范畴,有“单腹胀”、“蛊胀”等不同名称。初起湿热疫毒蕴阻中焦,肝失疏泄,气滞血瘀,进而横逆乘脾,脾失健运,水湿聚于腹中;久则及肾,肾关开阖不利,气化无权,水湿不化,则胀满更甚。病程晚期,肝脾肾俱虚,肾阳虚不能温煦脾土,则脾肾阳虚;或肾阴虚不能涵养肝木,则肝肾阴虚。终至肝脾肾亏败,气血水壅结更甚,病情危笃。鼓胀所涉及的脏腑主要是肝脾肾。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失气化是形成鼓胀的关键病机。气滞、 血瘀、 水停是形成鼓胀的基本病理因素。病理特点为本虚标实[5-10]。

肝硬化腹水目前常用利尿剂、白蛋白或放腹水、腹水浓缩回输等治疗,可引起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感染等问题。此外,肝硬化腹水患者常兼有门脉高压,侧支循环形成与开放,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口服药物有增加其破裂的危险性;而且胃肠道淤血水肿,腹水压迫,腹部胀气,胃容积减小,患者腹部撑胀不适;有急慢性胃肠疾患、消化道出血、肝昏迷的患者,利尿剂的使用受到限制;本病疗程比较长,且硬化肝脏的代谢、解毒功能已明显减弱,而绝大部分药物(包括中药) 又必需经过肝脏代谢解毒,增加肝脏的负担,药物外敷贴等外治法则可克服这些弊端,且避免部分患者因食道静脉曲张、药片刺激破裂出血等的危险。

神阙穴(脐部):《腧穴学》 载:“神阙即神气通行之门户”,功能温阳救逆、利水固脱。神阙穴为任脉要穴,与督脉命门相应,任督经气相通,共理人体诸经百脉;神阙穴亦为冲脉循行之地,冲为经脉之海,任督冲内通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联系全身之经脉,起着调节气血、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11]。②期门、章门、日月等穴:期门为肝之募穴,章门为脾之募穴,日月为胆经要穴,功能疏肝健脾,和胃降逆。且从解剖位置上看,这些穴位位于肝脾体表投影区,药物透皮吸收可直接作用于肝、脾两脏,通过局部刺激达到治疗效果。③足三里穴:胃之下合穴,为全身强壮要穴,功能健脾和胃,固本培元,通经活络,升降气机,外敷此穴可达到扶正祛邪,调节免疫的目的。

肝硬化腹水患者多属本虚标实,不宜攻伐过猛,大黄、芒硝药力峻猛,内服易伤正,故取外敷之法,使其峻药不峻,协助破积消胀,共为君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大黄能通便、利胆、保肝、解热、抗感染、利尿及清除内毒素作用[12]。芒硝外用后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微循环,从而调动机体抗病能力,使单核细胞吞噬能力增强,加快炎症吸收与消散;又因芒硝高渗作用,也加速了组织肿胀的吸收、消散,吸收腹腔渗液、促进与复消化道功能等功效[13]。丹参活血化瘀,单体 IH764 -3可显著减轻大鼠四氯化碳肝纤维化程度,能明显降低肝羟脯氨酸和、型前胶原 mRNA 含量,降低血清透明质酸( HA)、层粘连素( LN) 水平,改善肝功能。组织学检查也显示IH764 -3 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14]。三棱、莪术破血行气 消积止痛,两者相须为用。赵晓威等[15]采用三棱莪术汤为主治疗肝硬化腹水 40 例取得显著疗效,表明三棱莪术汤对肝硬化腹水有较好疗效。当归补血活血,可使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血清Ⅲ型前胶原及血清转氨酶水平显著降低,因此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有防治作用[16],四者活血化瘀,为臣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方中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尿,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黄芪健脾补中,升阳举陷,利尿,两者合用,共奏健脾益气,行气利水之功。桂枝温经通脉,散寒止痛且具有助阳化气利尿,在利尿剂中加入少量桂枝,可以大大增强利尿剂的作用[17]。

本研究表明,治疗组取得更佳的疗效,同时观察到治疗组促排气的作用、纳食增加比较明显。推测其作用机理可能为大黄、芒硝配伍具有较强的利胆、促进肠蠕动与气体排出,消除腹胀,增加肠道粘膜抵抗力,缓解胃肠静脉瘀血,减轻毛细血管的渗出,抑制肠道菌群和内毒素移位的作用,减少内毒素血症的水平,从而改善肝功能。其操作简便,治疗有效,无明显副作用,无痛苦,大多数患者乐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本试验应用的病例尚少,今后需要扩大试验样本,以进一步证实药效作用与后期随访疗效,探讨穴位贴敷的辨证用药,而且穴位贴敷作用机制也需今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梁扩寰,李绍白.肝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36.

[2]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学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3]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肝硬化中医诊疗规范专家共识[J].北京中医药,2012,31(11):868-872.

[4] 张友军,吴昊星.中药敷脐治疗肝硬化腹水54例[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7): 51.

[5] 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273-280.

[6] 黄彬.徐富业教授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撷要[J].四川中医,2005 (23)8: 3-4.

[7] 耿兰书,贡桂英. 中西医结合三联法治疗肝硬化腹水3266 例的临床观察 [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7):523-525.

[8] 李素领.李普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11):13-14.

[9] 孟胜喜.赵文霞教授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09,(9):1465-1466.

[10] 郭英君,李京涛,常占杰. 丹芪五苓散联合安珐特治疗肝硬化腹水 40 例[J].陕西中医,2009,30(9):1120-1122

[11] 徐化君.敷脐疗法临床应用举隅[J].光明中医杂志,1997,12 (39:54~64.

[12] 贾夫洋.菖蒲加大黄治疗肝性脑病30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7,9(1):22-23.

[13] 秦月花,傅文安,王丽敏,等.芒硝联合施他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6,13(6):187-188.

[14] 陈岳祥,李石,范列英,等.丹参单体 IH764-3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1998,76(8):636.

[15] 赵晓威,尚尔等.三棱莪术汤为主治疗肝硬化腹水 40 例[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1,7(12):590-606.

[16] 李青,邓长生,朱尤庆,等.当归注射液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J].医学通报,2000,19(2):101-101.

肝脏腹水的治疗方案篇5

随着各种事故的增多,腹部钝性损伤患者逐年增多,且多发伤、复合伤者增多。肝脾破裂在腹部钝性损伤中更为常见, 如何采用创伤小且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治疗是值得探讨的课题,腹腔镜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诊断和治疗国内已早有文献报道[1]。根据我院具体情况,自2006年7月至2008 年3月,采用腹腔镜探查治疗腹部钝性损伤致肝脾破裂24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4例患者中男18例,女6例;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37.6岁;受伤至就诊时间为0.5~34 h,平均8.05 h;术前血压低于90/60 mm hg12例,经补液后均能纠正。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6例, 高处坠落伤3例, 斗殴伤2例, 撞击伤3例。18例有上腹部疼痛时及腹部压痛征,10例合并颅脑损伤、肋骨骨折、肺挫裂伤或四肢骨折等。

1.2  损伤类型及分级 

术前ct诊断脾破裂12例,肝破裂4例,腹腔内积血5例, 24例腹穿均抽出不凝血。术中确诊单纯肝破裂6例,单纯脾破裂16例,肝脾合并破裂2例。肝脏损伤分级[2]ⅰ级2例、ⅱ级4例、ⅲ级以上2例;脾脏损伤程度分级[3]ⅰ级4例,ⅱ级8例, ⅲ级4例,ⅳ级2例。肝脏损伤部位左叶6例、右叶2例、脏面1例、膈面7例,脾脏损伤部位膈面10例、脏面8例、近前缘15例、近后缘3例。

1.3  方法 

患者仰卧位,术者位于患者右侧,于脐下缘穿刺建立气腹,30°腹腔镜探查腹腔。若确诊为脾破裂,患者体位改为头高足低位并向右倾斜25~35°,使肠管向右、向下自然滑落,以利破裂部位显露[4],再于剑突下和左肋缘下锁骨中线、腋前线各穿置一套管, 采用二氧化碳持续气腹, 压力维持在2 kpa左右。冲洗、吸引管吸除腹腔内积血和血凝块,了解脾脏损伤的程度、破裂部位和腹内其他脏器的病变。对于脾脏ⅰ级损伤可用电凝、医用蛋白生物胶封闭止血;ⅱ级损伤可用封闭治疗及明胶海绵填塞,缝合修补;ⅲ级损伤可在裂口内填入带血管蒂大网膜, 再行间断缝扎。脾损伤处理完后,观察10~20 min,若无出血则放置引流管。对ⅳ级以上损伤、出血迅速则立即行左肋缘下切口中转开腹。

    

若为肝破裂则术者转至患者左侧,患者体位改为头高足低位并向左倾斜,于剑突下和右肋缘下锁骨中线、腋前线各穿置1套管(肝左叶破裂可在左肋缘下锁骨中线加穿1套管)。对肝脏i、ⅱ级损伤,腹腔镜下确定肝脏无活动性出血或裂口小, 出血已停止者可以局部止血后放置引流,无须特殊治疗[5],有活动性出血则用电凝、医用蛋白生物胶封闭止血。对创面较大的ⅱ级及部分ⅲ级损伤,较大的血管活跃出血可直接用钛夹夹闭止血,创面渗血电凝止血后, 裂口内先喷涂医用蛋白生物胶,再用明胶海绵填塞压迫,间断缝合裂口止血。观察并放置引流管。ⅲ级以上损伤因出血迅速则立即行右肋缘下切口中转开腹。

2  结果

    

本组24例中,腹腔内积血300~2 500 ml,其中6例出血已基本停止,裂口可见凝血块,6例因破裂程度重、2例因肝脾合并破裂、2例因破裂部位不易操作而中转开腹手术,行肝破裂清创切除术1例,破裂缝合术2例,脾部分切除术2例、脾切除术5例。14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用时40~180 min,平均94.2 min,术后2~3 d拔腹腔引流管,均无术后再出血。住院时间:14例肝脾破裂10~14 d,10例合并其他损伤20~28 d。本组无手术并发症或手术死亡。

3  讨论

3.1  传统的肝脾破裂治疗原则是及时诊断,早期手术,但据报道[5]约50%病例创伤程度并不严重,而非治疗性剖腹率竟高达67%。保守治疗成功率虽在逐渐增高,但仍有很大的盲目性。ct等影像学技术的诊断符合率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组中就有术前ct诊断与术中确诊不符的情况,特别是对损伤的程度及是否有继续出血的确定仍很困难。腹腔镜在临床特别是腹部外科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腹部闭合伤中采用腹腔镜技术,一方面可以早期诊断损伤脏器,了解损伤程度,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手术,另一方面,也可以直接腹腔镜下实施治疗,减少患者创伤。

3.2  笔者认为腹腔镜探查治疗手术的指征有:(1)症状体征不典型的闭合性腹部损伤,特别是上腹部损伤,高度怀疑肝脾损伤而ct、诊断性穿刺又难明确诊断者;(2)肝脾损伤程度难以估计,血液动力学相对稳定,以确定治疗方案者;(3)伤后根据ct及诊断性腹穿等指标估计肝脾损伤不重者。禁忌证为:(1)有腹部手术史,考虑广泛腹腔黏连者;(2)术前明确诊断合并有胰、肾及空腔脏器损伤者;(3)术前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者。从本组病例中可看到大部分脾ⅰ~ⅲ级损伤、肝ⅰ、ⅱ级损伤及部分ⅲ级损伤,都能使用腹腔镜进行而避免开腹,并取得较好的疗效。但腹腔镜治疗并不适合所有的肝脾破裂,有下列情况时应果断中转开腹:(1)发现出血凶猛,出血量大;(2)伤情复杂,如肝脾合并损伤、合并空腔脏器损伤;(3)视野欠清,影响腹腔镜下操作或破裂部位操作困难者;(4)术中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者。

3.3  对ⅲ级以上肝损伤目前主张清创切除术,即清除失活的肝组织,结扎破裂的小血管、胆管,对较大血管、胆管予以修补,因操作复杂,我们尚不能在腹腔镜下进行。腹腔镜下脾切除应用于脾破裂出血中尚未见报道,而手助腹腔镜脾切除可迅速控制出血血管和克服手术视野不清楚的困难,可作为处理脾破裂的一种选择[7],但手助脾切除的腹壁创伤仍大于完全腹腔镜脾切除的创伤,如置手助器械切口需5~7 cm,加之虽有手助,在腹腔镜下行脾切除难度仍较大,目前仍开腹行脾切除。

3.4  建立气腹可增大腹压,相比于开腹造成腹压骤降,可一定程度上减少出血;同样原因,在观察止血处理后是否仍存在出血上,应耐心谨慎,观察10~20 min,才比较安全。必要时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可以看清有无出血、胆漏。术毕亦应缓慢放气腹。

3.5  医生的镜下缝合技术在这里是极为关键的,手术医生必须经过系统的培训,并具丰富的临床经验[8],笔者感受如下:(1)选择破裂部位易操作的病例;(2)选用特制持针器能在控制持针方向和角度上节约时间;(3)缝合时进针尽量深,防止残留死腔;(4)选用20可吸收缝线,打结时力度适合以防止切割。

    

医用蛋白生物胶具有的止血迅速、组织相容性好的特点, 对那些出血少的肝裂口起到良好的止血、预防胆漏的效果[9]。对于较深裂口,笔者在裂口底部先用蛋白胶封闭,缝合后再用蛋白胶再封闭,可有效止血及防止残留死腔。

【参考文献】

 

1 柯重伟,沈炎明,郑成竹,等.腹腔镜诊治腹部创伤初步报告.中华创伤杂志,1996,12:196197.

2 吴孟超主编.腹部外科学.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344.

3 乔海泉,姜洪池,代文杰.脾损伤新分级的意义.腹部外科,2001,4:197.

4 何德林,邵如庆,卢德高,等.电视腹腔镜技术在脾脏外伤中的应用体会.中国内镜杂志,1998,4:3233.

5 蔡秀军,梁霄.腹腔镜技术在肝脏外科的应用现状.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1516.

6 李文东,蔺锡侯. 肝脾损伤的非手术治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390391.

7 ren cj, salky b, reiner m.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for ruptured spleen.surg endosc,2001,15:324.

肝脏腹水的治疗方案篇6

【关键词】 饮食指导;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及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6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83例。诊断标准按照2000年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和2003年版《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2]中的诊断标准执行。排除标准:入院时及入院前2周内有上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的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①保肝治疗:两组均应用常规保肝药物治疗, 包括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促肝细胞生长素等, 有腹水者给予利尿治疗。②对于两组中血清白蛋白

1. 3 观察指标 入院时及入院后4周观察患者自觉症状(主要为乏力、腹胀表现)、腹水的消长、Alb、PAlb及胆碱酯酶CHE水平、ALT及TBil水平、凝血指标以及并发症等。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乏力、腹胀 、食欲及腹水消退改善情况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肝功能中部分指标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ALT、TBil、Alb、PAlb、CHE及PTA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 至观察结束时, 治疗组无死亡病例, 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于住院第24天时由于上消化道出血而死亡, 死亡率为1.20%。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及等待肝移植的终末期肝病患者均存在营养不良情况[3]。有研究报道, 适当的营养干预可以改善肝硬化等终末期肝病患者的预后, 延长生存期。另外, 美国肠内肠外营养学会(ASPEN)及欧洲肠内肠外营养学会(ESPEN)均推荐肝硬化等晚期肝病患者改变饮食摄入模式, 少食多餐, 每日4~6 餐, 包括睡前进餐(late evening snack, LES)。肝硬化患者机体的代谢状态可以通过睡前加餐的模式得到改善。

本研究对83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了饮食指导, 采用睡前加餐的饮食模式, 与不参与营养干预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经过该模式的饮食指导, 在观察4周时, 有85.54%的患者乏力改善, 89.16%的患者腹胀感觉明显改善, 83.13%的患者食欲明显改善, 95.83%的患者腹水消退, 而对照组相应的指标改善率分别为61.45%、59.04%、59.04%及68.9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睡前加餐模式的饮食指导能够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 有效地改善肝功能, 从而明显地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预后。临床可积极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8):324-329.

[2]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3(11):72.

[3] 漆德芳, 孟申, 刘健. 肝硬化.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227-228.

肝脏腹水的治疗方案篇7

临床上早期由于肝脏功能代偿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有肝功能衰竭和门脉高压,并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继发感染、癌变等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

肝硬化以食欲不振、乏力、齿龈出血、肝掌、蜘蛛痣、黄疸、白蛋白低、脾肿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等为主要表现。

肝癌和肝硬化合并率高达84.6%。肝硬化最好的治疗方案是肝脏移植,但因肝源、昂贵的价格及术后排异反应等,使此法对普通人无实际意义。

过去,在中国大多数肝硬化主要由病毒性肝炎引起。病毒性肝炎反复发作造成肝损伤,加之发作或持续时间较长,使肝脏在修复过程中肝纤维化不断加重,日积月累,破坏了肝脏的正常结构,改变了肝脏的形态,并使肝脏质地变硬,加重了肝纤维化并导致肝硬化。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过量饮酒、大鱼大肉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大量脂肪肝患者的出现,在人们还误认为脂肪肝危害性不大时,实际上脂肪肝已经损伤了肝脏的正常功能,而且还有一个更大的阴影正在悄然逼近,那就是――脂肪肝性肝硬化!

脂肪肝是由大量油脂(甘油三酯)在肝脏过度积聚形成的。脂肪肝患者的肝就像一个储油罐,积存了太多的油脂,导致肝脏解毒功能丧失。肝代谢功能不正常,更使油脂越积越多,脂肪肝也从轻度发展到中度、重度。

脂肪肝患者的身体和肝脏的正常生理状态已改变,单纯的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已经很难将脂肪肝逆转。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预防与治疗

积极预防、去除病因是防止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最有效的措施。要重视对各种原发病的防治,积极预防和治疗脂肪肝、酒精肝、慢性肝炎、各种感染,避免接触和应用对肝脏有毒的物质,减少致病因素。肝硬化早期以保养为主,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失代偿期除了保肝、恢复肝功能外,还要积极防治并发症。一般治疗原则如下:

合理饮食及营养有利于恢复肝细胞功能,稳定病情。优质高蛋白,适量的糖类供应,低脂肪饮食,高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可以满足肝硬化患者机体日常需要。

改善肝功能肝功中的转氨酶及胆红素异常多揭示肝细胞损害,可按照肝炎的治疗原则给予中西药结合治疗。合理应用维生素C、维生素B族、冬虫夏草、人参、葛根、泽泻等药物。

抗肝纤维化治疗应用黄芪、丹参、秋水仙碱、促肝细胞生长素等药物治疗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变。

肝脏腹水的治疗方案篇8

【关键词】 恶性肝脏囊性病变; 穿刺引流; 预后; 安全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guided PTCD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 effects on malignant cystic lesions in the liver treatment and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 safety. Method: 30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cystic lesion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4 as study objec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 treatment,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statistics for the first time puncture success rate. Result: 25 patients with single cystic lesions in the liver, the first successful puncture in 23 cases, the success rate was 92.00%, all success in two times puncture, the success rate was 100%, the PTC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uccess rate of catheterization was 88.00%; 5 cases with multiple cystic lesions were the first successful puncture and catheterization rate was 80.00%. The follow-up results suggested that single clinical control group of 9 cases, 11 cases markedly effective, 2 cases improve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8.00%; multiple, 1 case of clinical control, 2 cases were cured, 1 case improve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0.00%.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liver cystic lesions, guided PTCD scheme using ultrasound, with its high efficiency of treatment, the prognosis is good, the low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higher security.

【Key words】 Liver malignant cystic lesions; Puncture drainage; Prognosis; Safety

First-author’s address: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al Hospital in Shenzhen, Shenzhen 518033,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5.045

恶性肝脏囊性病变的产生与胆管异位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起源于肝内迷走胆管[1]。有文献提示,肝囊肿生长相对缓慢,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表现,合并感染者可能出现发热、腹部疼痛、畏寒等症状[2]。针对肝脏囊性病变的传统治疗主要采取手术方案,包括囊肿切除术与开窗引流两种方式,但有文献提示,行囊肿切除术预后较差,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术后残疾,恢复时间慢,复发率较高[3]。也有报道显示,在恶性肝脏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穿刺置管引流方案,不仅操作便捷,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少,同时有其感染率低、并发症发生少的优势,但对优化引流质量、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的探究依然是临床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基于此,为进一步证实超声引导下PTCD在恶性肝脏囊性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背面院对近年来收治的30例患者进行了探究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0例恶性囊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纳入研究的所有肝脏囊性病变患者均为恶性病变,患者均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存在恶性病灶与肿瘤,术后均已形成不同面积的血灶与转移灶,病情相对比较严重,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必须立即接受治疗与处理。临床症状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寒战、上腹部疼痛。排除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肝肾衰竭、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8~70岁,平均(47.4±0.9)岁;病程4~10年,平均(7.3±0.1)年;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肿瘤坏死并发肝脓肿16例,肿瘤坏死液化8例,胆汁瘤4例,胃间质瘤术后肝转移灶出血液化2例;其中单发25例,多发5例;共计病灶41个,左叶6个,右叶35个;超声检查提示病灶面积8 mm×46 mm~108 mm×86 mm,12例患者呈多房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疗法。术前均接受常规检查,包括生化检查与血常规检查,作碘过敏实验,手术3 d前均肌注维生素,术前4 小时作常规禁水禁食处理。穿刺置管引流前,对所有对象均行超声诊断,定位囊性病变范围,确定病灶大小,制定最佳进针点位,确定进针深度与路径。选择偏粗、直的胆管穿刺胆管,确保穿刺点胆管直径超过0.4 cm,预估穿刺深度在4~5 cm左右,并严格根据患者胆管扩张情况确定右支与左支系统。穿刺前行常规消毒处理,铺洞巾,作局部麻醉,使用5 mL分子量为2%的利多卡因作穿刺针道麻醉。并在超声指导下,于囊性病变部分置入PTC针,观察超声显示器,确保穿刺针抵达腹壁深层部分后,嘱患者屏息,调整穿刺针,进入扩张胆管,查看超声声像图回声情况,在穿刺针尖抵达扩张胆管后,拔出针芯,配合使用注射器实施抽吸减压操作,在液性物流出停止后,在超声指导下,沿胆管,经由穿刺针将导丝插入囊性病变部位,抵达肝胆梗阻部分,退出穿刺针,保留导丝,以导丝为通道,插入扩张器,通道扩张后置入引流管,固定于靶区后,退导丝,引流病变部分液性物体,辅助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对肝外胆道超声图像显示不佳,胆汁引流不畅者,则在X线透视机的指导下,调整导丝与置管位置,并注入泛影葡胺,在确保X线片显示胆管树影像后,终止注射,辅助使用大号J型导丝沿显影抵达梗阻部分,作胆汁引流处理。对伴感染患者,则加用抗生素,同时配合对应的营养支持疗法。

1.3 观察指标 记录所有首次穿刺与PTCD置管成功率。对患者实施为期6个月的随访调查,观察其治疗有效率,分析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2.1 所有恶性肝脏囊性病变患者穿刺及置管成功率 25例单发肝脏囊性病变患者,首次成功穿刺

23例,成功率为92.00%,二次全部穿刺成功,二次成功率为100%;其PTCD首次置管成功率为88.00%(22例),二次全部成功。5例多发囊性病变者首次穿刺与置管成功率均为80.00%,二次均全部成功,提示采取PTCD置管成功率较高,可行性强。

2.2 恶性肝脏囊性病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随访半年结果提示,单发患者临床控制9例(36.00%),显效11例(44.00%),好转2例(8.00%),无效3例(12.00%),总有效率为88.00%。多发患者临床控制1例(20.00%),显效2例(40.00%),好转1例(20.00%),无效1例(20.00%),总有效率为80.00%。4例无效患者中,2例治疗2个月后,病灶大小无明显变化,放弃治疗;2例患者有病灶内有出血表现,且出血量较治疗前增大明显,治疗后无明显改善,于治疗4个月后死亡。

2.3 并发症 单发患者中1例腹部出现剧烈疼痛,1例胆道出血,1例感染;多发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腹部剧烈疼痛,1例胆道出血。

3 讨论

临床上对肝脏囊性病变患者的传统治疗主要采取外科手术方案,包括囊肿切除与开窗引流两种,但对恶性肝脏囊性病变患者行囊肿切除术,操作相对困难,人体胆管解剖结构比较复杂,且附近有大量的重要血管,对手术视野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若稍有不慎极可能造成患者残疾,且操作失误,则可能导致囊腔内内容物扩散至腹腔或其他相邻部位,加重患者的病情,影响其治疗。加之大部分恶性肝脏囊性病变患者均已错失根治性手术治疗时机,同时受到肝脏恶性病变的影响,大部分患者胆管多存在闭塞或狭窄表现,若未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造成病情进展,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PTCD是在PTC(经皮经肝胆道造影)基础上发展衍生的穿刺引流技术[4],多适用于胆管癌、胰头癌、肝门区转移癌等无法行根治手术治疗的患者中。传统经皮经肝胆道造影穿刺相对盲目,准确度比较低,较易累及附近重要血管,且在传统CT引导下,操作相对繁琐,无法实现实时操作,且存在一定的辐射,影响操作者与患者的身体健康。伴随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当前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中,超声检查已得到广泛应用,在恶性肝脏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超声引导下PTCD方案,实现了传统经皮活检到盲目穿刺到超声引导下穿刺的进步与飞跃,当前二维超声可清晰显示病灶直径1~2 cm的肝脏局限性病变,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则可实现对肝脏局灶性良恶性肿瘤及弥漫性肝病的血流信号诊断,且安全性较高,定位方便,有其微创性优势。大量文献均报道证实其具备较高的穿刺成功率,可基本满足临床需求。

在恶性肝脏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超声引导下定位穿刺置管引流方案,属于有效的姑息性范畴,治疗原则在于重构人体胆汁引流通道,降低胆道压力,进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改善其肝功能,超声引导下PTCD方案不仅可清晰显示患者肝内胆管的走势与扩张程度,同时可动态监测穿刺针的移动过程,可最大限度避免伤害病灶周围重要血管,治疗痛苦小,患者依从性好,穿刺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5]。一般而言,人体肝脏位置较为表浅,体积比较大,在超声引导下,作穿刺置管引流,可尽量避开肝脏附近重要血管及大胆管,定位准确,灵敏度高,优势明显。

本研究中入选的大部分患者其肝脏囊性病变内容物较浓稠,且少数伴血块与坏死肿瘤块状物,若采用传统静脉导管与血管内猪尾导管实时引流处理,可能由于管道过细,较易出现引流不畅及阻塞等不良反应。有文献提示,引流管过粗或过细,均可能造成引流不畅与梗阻,同样可能提升治疗的危险性,导致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影响患者的预后水平[6]。

当前多数文献报道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成功率在80.00%左右,且患者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引流[7]。也有学者认为,对合并肝硬化、肝癌、全身感染患者不宜进行PTCD引流处理,属PTCD禁忌证[8]。但本研究通过对纳入肝癌患者行无水乙醇注射治疗,配合囊性病变抽吸后,患者原位肿瘤已基本得到控制。因此,认为肝硬化、肝炎及肝癌并非实施PTCD治疗的绝对禁忌[9]。在患者原位肿瘤得到控制及自身耐受性允许的条件下,可接受PTCD治疗。而针对伴肿瘤坏死块的患者而言,在行PTCD治疗时,为保障引流的顺畅,必须重视穿刺置管的位置及导管的选择,尽可能选择硬度适当、多侧孔,头端卷曲的导管类型,避免导管滑脱[10]。一方面,导管头卷曲可避免引流端口吸附于肝脏脓肿壁区域,防止导管脱落;另一方面,导管不透X线,可在透视指导下明确导管位置,确保引流通畅。对部分疑似肿瘤内存在活性物质或病理报道结果提示存在肿瘤细胞的恶性肝脏囊性病变患者,则可在引流顺利的前提下,注入适量抗癌药物,不仅可促进肿瘤组织坏死、液化,排出患者体外,同时可控制肿瘤进展[11]。而对另外部分存在分隔的多房脓肿患者,则可加入适量的尿激酶,促进纤维蛋白的降解,防止肝脏黏膜粘连,促进脓液流出[12]。同时对合并胆囊内容物坏死并伴出血表现的患者,则需作彻底引流,随后在囊腔内注入适量的止血药物,避免再次出血,但必须控制药物使用剂量,一般不超过50 mL[6],同时辅助作静脉止血处理。且在治疗过程中,一般大部分患者在置入穿刺引流管后,可能有部分空气进入囊腔内,引起感染[13]。因此,在临床操作时,需尽可能避免空气进入穿刺管,对部分多囊病变患者,则尽最大限度减少置管数,保障治疗的安全性。

一般PTCD术后较易出现感染、出血、胆漏等并发症。据报道显示,PTCD术后患者胆道出血的发生率为3.0%~4.5%,常见于穿刺过程中或完毕后6 h左右[14],在患者出现胆道出血后,一般提倡将引流管退出1.3 cm左右,进而延长夹闭导管时间,同时辅助使用适量甲硝唑注射液作冲洗处理,以确保胆汁继续引流,对出血量较多的患者,则需撤管,作止血处理后,重置引流管。感染则常见于置管后几周内,多于大肠杆菌感染相关,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寒战、高热、白细胞增多等症状,严重者则可能出现败血症与肝脓肿,因此,为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需定期更换引流管,同时冲洗胆管,避免胆汁逆流,配合使用一定量的抗生素。胆漏则与反复穿刺及引流管脱落相关,为避免胆漏发生,必须配合超声作定位穿刺引流。本组研究中,患者在出现出血、感染、胆漏等并发症后均给予对症处理,症状得到改善。

此外,也有大量研究报道证实,超声引导下PTCD穿刺置管可动态显示病灶囊性病变的界限与范围,定位囊性病变的实质,可为穿刺置管提供较好的路径选择,奠定良好的技术保障,有效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同时超声引导有其较高的分辨率,有较高的鉴别价值,可清晰显示穿刺整个过程,有较高的准确度,可明显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且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无X线辐射影响,可明确鉴别胆管与病灶组织附近血管,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穿刺的安全性。且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可准确定位置管位置,可避免引流不畅,减少引流管阻塞的发生率,为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了便捷。

在本组研究中,单发与多发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均达到80.00%以上,与早期相关研究报道内容基本一致,且随访结果提示,其治疗有效率同样高达80.00%,提示在恶性肝脏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PTCD方案,有其较高的治疗效率,预后较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且其操作相对简便,对患者创伤小,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少,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郑恩海,张建辉,林诗彬,等.超声与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治疗肝脓肿的对比分析[J].重庆医学,2014,12(22):2884-2885.

[2]陈颢,王继军,宋晓彪,等.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12,40(12):52-53.

[3]沈世强,闫瑞承.肝脏良性肿瘤的外科治疗策略[J].临床外科杂志,2010,18(9):587-588.

[4]袁玉峰,刘志苏.实质性肝脏良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J].腹部外科,2012,25(3):138-139.

[5]王庆文,刘晓玲,黎奇,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穿刺及替硝唑冲洗治疗肝脓肿的临床应用[J].天津医药,2012,40(12):1268-1269,后插9.

[6]郭伟,张忠涛,金岚,等.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肝内胆管囊腺瘤[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0,9(4):298.

[7]徐雷,高波.CT定位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3):399-401.

[8]吴汉良.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88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3):418-419.

[9]卢占兴,陈新晖.CT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4,12(8):1373-1375.

[10]雷圣贤,黄切玉.腹腔镜下定位穿刺引流治疗肝脓肿疗效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4(1):86-87.

[11]肖春华,宋洁,迟昆燕,等.术中超声在肝胆胰外科的应用价值[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32(4):99-101.

[12]田维芬.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肝囊肿及肝脓肿57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0,23(9):封3.

[13]田安娜.肝脏良恶性肿瘤超声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1(24):73-74.

[14]尹修才,董建伟,魏华科,等.穿刺抽脓或置管治疗细菌性肝脓肿32例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12(11):106-107.

上一篇:水利工程建设监管范文 下一篇:参观水果园的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