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个人思想汇报范文

时间:2024-01-05 17:23:16

简短个人思想汇报

简短个人思想汇报篇1

普通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有党员思想汇报制度,要求定期向所在党小组(党支部)作思想汇报;申请入党的人和入党积极分子,为了便于党组织了解自己的成长状况,主动接受党的培养和教育,更要经常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状况。思想汇报的实用性和常用性已无须多言。

一般地说,思想汇报字数不限,形式不拘(书面或口头),也没有固定的格式,汇报时看似可信马由缰,其实不然。要收到高效率和好效果,起到汇报人和党组织之间的桥梁作用,如何汇报非常重要。

1.思想汇报有基本格式。

一是标题。可直接居中写思想汇报的字样,也可以就汇报的内容加以概括,另拟标题,如学习新的心得体会等。

二是称谓。即汇报人对党组织的称呼,一般写敬爱的党组织,顶格书写在标题的下一行,后面加冒号。

三是正文。这是思想汇报的主要部分,没有具体的规定,内容视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而定:如果对党的基本知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的学习有所收获,可以通过思想汇报的形式,将学习体会、思想认识上新的提高及存在的认识不清的问题向党组织说明;如果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或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有什么看法,可以在思想汇报中表明自己的态度,阐明自己的观点;如果参加了重要的活动或学习了某些重要文章,可以把自己受到的教育汇报给党组织;如果遇到国内外发生重大政治事件时,则要通过学习提高对事件本质的认识,旗帜鲜明地向党组织表明自己的立场;如果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遇到了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产生矛盾的问题,可以把自己有哪些想法,如何对待和处理的情况向党组织汇报。种种情况,不一而足。

而且,可针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所从事的职业、所兼的特殊身份、所经历的特殊时刻,写出更有针对性、更具真情实感、有血有肉的思想汇报,如医科大学医学专业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会计工作者入党思想汇报、班主任教师入党思想汇报、预备党员入党思想汇报、抗震救灾思想汇报、2008年奥运最新思想汇报等等。

就行文风格而言,要客观诚恳,质朴得体。在结构安排上,由于内容的不同,还可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如果正文的汇报内容较为简单,则采用层段合一的形式;如内容复杂,则分层分段或分作几个部分进行叙写。

四是结尾。思想汇报的结尾可写上自己对党组织的请求和希望。一般用恳请党组织给予批评、帮助或希望党组织加强对我的培养和教育等作为结束语。

五是署名和日期。在思想汇报的最后,要署名和注明汇报日期。一般在结尾下一行的右半行,书写汇报人,再下一行写上年月日。

2.思想汇报有三讲究。

一讲究速度快。要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党组织反映自己的思想情况。二讲究内容专。应根据具体情况,内容明确、集中,努力做到不枝不蔓。三讲究篇幅简短。要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在文字表达上力求简洁,做到短小精悍,以免冗长杂乱,令人生厌。

3.思想汇报还有三忌。

一忌说假话,不汇报真实的思想。不向组织汇报真实思想或有意歪曲自己的本意,可能会使组织感到你言不由衷,言行不一,或因为不了解你的真实思想而不能得到组织上的有效帮助。二忌言之无物,缺乏实际内容。事无巨细,不抓重点;或只谈学习体会,不结合思想工作实际;或光表决心,而缺乏实际内容,等等,这些都是不妥帖的。三忌忽冷忽热,不能持之以恒。被确定为计划发展对象时,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很勤,觉得自己没有可能被吸收或有其他想法时,又很长时间不向党组织汇报思想,这会影响本人的进步。

总之,虽然党组织不会简单地用思想汇报次数的多少衡量一个人是否积极靠近党组织,但是对于一个要求入党的人来讲,经常主动地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则是加强同党组织联系、向党组织进一步表明自己入党愿望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培养自己的组织观念、提高思想觉悟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获得党组织及时关心、帮助、教育和监督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申请入党的人应积极、主动、高效地向党组织汇报思想。

4.范文: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近期,我对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的道路自信进行了相关了解,有所感悟,汇报如下:

道路自信就是我们全体中国人相信我们自己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实质是当代中国人的民族自信。

当前,大学生肩负着祖国的希望,是未来建设中国的主力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发展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是,就我对身边的同学的了解,对于我国的根本道路,大多数的同学只知道浅层面的知识,并不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内涵及相关内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推动我国取得了很多显著地成就。但他们对此并不很关注,知道的较少。

尽管大学生长期生活在大学校园中,受到各种渠道和媒介影响,事实上大部分的我校学生都不是很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道路自信。在我看来,如果将自信比作是一条线段,当代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状态,不是处在单纯的信这一端点,也不是处在单纯的不信这一端点,而是处在信与不信这两个端点之间的一个点,即不够自信的状态。造成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不够自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性格一个人的价值观一个人的生活。但是大部分同学通过电视、广播、网络、书籍杂志的渠道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机会并不多,电视、网络等充斥着更多的是娱乐、体育等相关新闻。所以,社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够自信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学校角度来看,对于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校园里的大学生来说,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学校环境作为大学生学习知识最重要的地方,会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也会让大学生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事件。学校的宣传力度不大,是同学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不够自信的原因之一。就大学生自身而言,同学们的思想认识不高,不在意相关内容,导致自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道路自信缺乏足够而清醒的认识。其次是对自身的不自信,自我教育能力不足,自我完善能力不够,自身素质不高也是一方面。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应该增强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在同学们中间说得出,讲得懂,做一个同学了解国家时事政策的信息来源点。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简短个人思想汇报篇2

关键词: 英语报刊新闻文体特征翻译

报刊新闻文体是一种常见的实用文体,是指新闻报道及报刊杂志上刊登的各类文章,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题材各异,包含了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外交、文体、娱乐、宗教、法律、刑事、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新闻文体以及时提供事实和信息为主要目的。新闻报道的目的是要将一切新事物、新现象、新思想、新潮流通过各种新闻媒介传播给广大受众。虽然其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没有任何规范的统一模式,但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新闻写作有其独特的文体特征,新闻报导的翻译,除遵循一般的翻译原则外,还应遵循新闻文体翻译的基本规律。

一、新闻文体的特点

新闻文体是集大众性、时效性、趣味性和简洁性于一体的文体。新闻刊物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读者众多,涉及面较宽,其语言必须通俗易懂,适应广大读者的阅读水平。新闻刊物主要是报导国际国内新近发生的事件为主,为满足受众及时了解事件真相的需要,必须及时快捷地将事件报导出来。新闻刊物十分注重读者的阅读趣味。为了增加报导的趣味性,不仅要求报导内容投读者所好,而且要求它所运用的语言要适应读者的爱好和阅读习惯。为了节约报刊杂志的版面篇幅,在有限的篇幅里报导尽可能多的内容,新闻写作人员就得采取一切手段来浓缩和精练语言,突出内容的实时性、结构的简洁性和信息的时效性,在词法、句法、语法和修辞上有着自己的特色。

(一)词汇方面

新闻英语有其明显的词汇特点。一些常用词汇在新闻报导的过程中具有了特定的新闻色彩,成为了新闻体词语。新闻报导中还常使用某些普通词汇来表达特定的事实和事件,这些词汇经过长期使用后逐渐取得与新闻报导相联系的特殊意义,并受特定的上下文限制,常常带有新闻文体的特色,具有特定的涵义,也成了新闻体词语的一部分。新闻体词语构词的方法大约有以下几种:

1.新词不断涌现,旧词赋予新的词义。为了达到推广宣传效果、吸引受众的眼球的目的。新闻文体的用词力求新奇,新词快速涌现,旧词新义的现象大大增加。有的词汇是借用已有英语单词汇,表达新的涵义,也有的是利用传统的构词法创造出许多新词,某些词汇和词缀出现在新闻中衍生出特定的意义,因而成为新闻报道中的惯用词汇,如:cut=reduce(减少),dreadful=great(好极了),bar=prevent(阻止),body=committee(委员会);Irangate(伊朗门事件),go-between(中间人),Euromart(欧洲市场),cold war(冷战)。

2.外来词汇在新闻文体中不时出现。由于新闻报道所报导的内容涉及世界各地发生的事件,为使新闻报道具有原汁原味,很多外来词汇就不时地出现在报道中。如:来自法语的attaché(随行人员),rapport(和睦,友好);来自拉丁语的de facto(事实上),per(每,每一);来自日语的karate(空手道),tsunami(海啸);来自汉语的dragon boat(龙船,taichi(太极拳)等。

3.短词小词和缩略语被广泛运用。为了节省篇幅,且又能快速地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新闻文体使用大量的短词、小词来代替意思相同或相近的传统长词汇,以及使用缩略词。如:ties=diplomatic relations(外交关系),probe=investigation(调查),AIDS(艾滋病),WTO(世界贸易组织),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CEF(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4.在新闻文体中还将一些习语赋予新的特殊涵义。广泛借用体育、军事、商业、科技文学、宗教、娱乐等各个行业的词汇来表达其它的意思。其目的是力图反映现代新闻语言与当代现实生活的“融合性”,以适应各类读者的阅读兴趣,唤起各类读者的“亲切感”。如:blue-chip(蓝筹股),discount(贴现),doomsday(世界末日),factor(系数,倍数),file(文件,文件夹),formation(编队,队形),clone(克隆),bungee jumping(蹦极跳),bio-diesel(生态燃料),multi-gym(多功能健身器)等。

5.广泛使用套语、俚语俗语也是新闻文体用词与用词求新并行的另一特点。其目的是追求新奇,吸引读者,以迎合读者的“阅读兴趣”,各类读者都能找到自己熟悉的文字表达方法。如俚语俗语:egghead(知识分子),wheels(车辆);英联邦国家称议会为Parliament,美国则称Congress,俄罗斯为Duma,中国称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套语:“according to...”,“It’s reported that...”等。

(二)语法方面

为了能立即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新闻报导通常会省略一些虚词或在文中能明白意思的词汇。时态和语态也多使用较为简单的现在时态和主动语态。

1.在标题或简报中经常省略冠词、介词、动词、代词、助动词等。

例1:Two tournament’s aristocrats in action.(The Guardian)两个赛场精英正在激战。(《卫报》)

例2:Warning of the new ice age.(The Times)新冰期来临的先兆。(《泰晤士报》)

2.新闻文体通常倾向于使用主动语态,辅以少量的被动语态。使用主动语态使读者有一种直接参与的感觉,能使叙述产生直接的感官效果。是因为主动语态比被动语态更加丰富多彩,而且更富有感染力,其所表达的意义更为直接,更具有说服力,使读者能切身体会到其可信性,读起来朗朗上口,流利自然。

例: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reports that the number of officially reported cases in may was 366455,spread through 162 countries.(China Daily)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说,五月份官方报告的患病人数为366455人,分布在162个国家。(《中国日报》)

3.广泛使用现在时态。为了造成事件正在进行中的效果,给读者以真实感,以及以新鲜出炉、形象生动、跃然纸上的感觉,在英语新闻中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被广泛使用。且复合句中时态不求完全一致;甚至在said,told,reported,added等动词过去时后面的that宾语从句中,过去时也常常为现在时态所替代。

例:Director of the State Council’s Hong Kong Macao Affairs Office Lu Ping said the Chinese side has basically agreed on the fourth financial agreement proposed by the British-Hong Kong authorities.(China Daily)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鲁平说:中方基本上同意港英当局提出的第四次资金安排。(《中国日报》)

(三)句子结构方面

由于新闻报道的篇幅较短。新闻报道文体中的句子结构相对于书面报道较为简单。句子结构多使用简明扼要的句型,如简单句。复合句中多用状语从句、宾语从句、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少用倒装句、分词短语、名词后置修饰语如限定性定语从句等。由于广播报道的传播途径的不同于报刊英语,诉诸于耳,所以为了降低理解的负担,句式往往趋于简单。

1.倾向于多用简单句并辅以定语、状语、同位语、插入语等补充成分或修饰限定成分。简单句的使用常常可以让读者的思路更加清晰,记者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要记录的事实交待清楚。连续使用简单句不致于在句子之间产生行文上的纠葛,有助于清晰地阐述事件的发展。

例:They trapped the guerillas in Beirut,then drove them out of Lebanon altogether,scattering their forces among nine Arab nations.(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他们在贝鲁特包围了游击队,然后把他们完全赶出了黎巴嫩,使他们的军队分散到9个阿拉伯国家。(《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2.广泛使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以增添所报导的新闻的真实性、可靠性、客观性和生动性。使用引语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展示所报道的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感觉。

例:Mr.Fitzwater said that the decision to attack was made “incrementally over a number of days”.(New York Times)菲茨沃特先生说进攻的决定是“经过许多天逐渐”作出的。(《纽约时报》)

3.名词性结构和动词的-ing形式大量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以使句子更为简洁明了,读者能较为轻松地了解报导中所提供的信息。

例:Isreal President Weizman inaugurated direct phone call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with an invitation to Hussein to visit Jerusalem at any time.(China Daily)以色列总统魏兹曼为两国之间直接通话举行仪式,并邀请侯赛因在任何时候访问耶路撒冷。(《中国日报》)

二、新闻文体的翻译

新闻英语的语言有趣易懂,简洁精练,用非常简略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删去可用可不用但又不影响表达内容完整与准确的词。此外,新闻语体语言清晰,不能模棱两可,更不应晦涩难懂。

(一)翻译原则

英语新闻文体不论是新闻报导、新闻分析还是新闻特写都要求作者以提供事实或消息为目的,客观地报导事实,避免使用带有个人感情或个人爱好倾向的语言。避免使用或尽量少使用感叹句和祈使句等激情的文句。避免使用带有译者思想感情和情绪的词句。译者应当与原作者一样,是冷静的叙述者和告知者。

1.掌握词汇表达的准确意思。新闻文体中的新词众多,它们基本上体现了所描述事物的新颖性,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经常会出现许多表示人名、地名和组织机构的专有名词。面对题材广泛的文章,译者在翻译时必须准确理解新闻词汇的具体意义,平时应多留意并掌握同一英语单词在不同行业中的不同词义、新造词和缩略词所表达的具体词义,切不可望文生义。

2.理解英语句子表达的信息。新闻文体的句子结构不同于一般的文体,它不是那么严谨,显得较为松散,不合规则,但较为松散的句子也能表达明确的涵义。译者在翻译时应注重文章所陈述的内容,而不必拘泥于它的表面形式,这样才能准确、流畅地进行翻译。

3.把握译文的表达手段。新闻语体讲究表达有力、叙述生动,因而译者翻译时必须在用词上多加锤炼,表现出新闻文体的总貌。不宜太俗也不宜太雅,要兼顾各类读者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不同的文章尽量符合原文的基本特点,必要的时候作一些可行的改变。

(二)翻译方法

译者翻译新闻文章时,应密切注意原文的内容、语气、语调,尽可能地与原文保持一致。还要结合汉语的语言表达习惯,用通俗易懂的汉语为读者展现出所翻译的内容。

1.词汇的翻译方法。新闻文体中词汇的翻译,通常以意译为主;人名、地名以音译为主。也可以用音译法,加上相应的解释。

例:“China’s priority is to ensure social stability and ecnomic development.”Long said.(Business Weekly)

龙(永图)说:“中国优先考虑的是确保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商业周报》)

2.时态和语态的翻译方法。英语新闻文体中多用现在时态以求事实的及时性,而汉语多用过去时态表达已发生的事实。英语用时态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不一定有时间状语,而汉语往往借助时间副词表明动作发生的时间。汉译时可用增词法或减词法,以求让读者获得准确的信息。

例:Phiharmonic Orchestra receives£800000 from its five or six company backers,and British archaeological groups receive generous help from one giant insurance company.(The Observer)爱乐交响乐团从5、6家支持它的公司中收到了80万英镑,而英国的考古团体也得到了一家大保险公司的资助。(《观察家报》)

3.句子结构的翻译方法。英语的句子结构与汉语的句子结构有所不同,特别是在修饰语的运用上有很大的区别。汉译时要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作相应的调整,可以采用切断、拆译、倒译、插入和重组等方法进行英汉和汉英对译。

例:It was the first time in a couple of years that this long advocate of imposingconditions on China’s MFN wasrebuffed even in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China Daily)这种长期鼓吹对中国贸易最惠国待遇附加条件的企图竞在众议院被挫败,这几年还是首次。(《中国日报》)

英语新闻文体的翻译方法还有很多,在此笔者不再一一列举。译者可以在翻译过程中交替混合使用。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手法的目的就是客观、准确地再现英语原文的风貌。

参考文献:

[1]华先发,邵毅.新编大学英译汉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3]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4]孙敬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简短个人思想汇报篇3

据媒体报道,中国远期外汇市场自从今年8月中旬问世后,最大一笔交易的金额仅为500万美元(交易的双方,为一家加拿大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

这条报道颇令人深思,其描述恰恰反映了人民币衍生产品缺乏的现状。为什么几乎所有人都认定人民币的升值不可避免,企业和银行却如此不愿涉足汇率的避险甚至套利呢?

远期外汇市场交易不活跃的原因很多。比如说,国内企业不熟悉外汇远期;国内企业及银行吃不透政策走向,担心央行过度干涉远期市场;大多数企业认为在中短期,人民币即期汇率与远期的差别不大,换言之,认为人民币在今后数月中会维持稳定;等等。

此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中国企业不必一定非要通过在国内的远期外汇市场规避风险。事实上,境外的不可交割远期交易(NDF)相对活跃,交易成本也比较低,对不少已在海外经营的中国企业有较大的吸引力,从而削弱了境内远期市场的魅力。

NDF的原理相当简单。当一国的货币在资本项目下不可转换,境外投资者在有需要对汇率变化避险(或投机)时,以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远期合同自然就出现了。

所以,NDF与一般的外汇远期交易没什么太大区别。一国货币NDF的交易状况,主要取决于国外投资者对该国的投资兴趣,该国央行对资本项目的管制程度,以及境内外投资者对该国汇率走势看法的差异程度。

但即便是人民币NDF,也仅仅是“相对活跃”而已,绝对而言交易仍是相当冷清。根据我对外资银行的非正式调查,人民币NDF的日交易量只在5000万到1亿美元之间;而且,主要用NDF避险的是在中国经营的跨国公司。

当然,从交易量、产品种类等来看,人民币NDF市场这些年都已有了相当发展。比如,数年前人民币NDF的日交易额只有一两千万美元。但不容争辩的事实是,中国企业在汇率避险上的意识和水平与中国如此大的外贸规模实在太不相称了。

很明显的一条是,中国今年外贸金额预计将突破1.3万亿美元,即使保守估计,亦是人民币远期市场和NDF年交易量的几十倍。

而且,今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调整的主要目的,是迈出建立良性汇率机制的重要一步。良性汇率机制的一环正是发展人民币的避险和风险管理产品,从而使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可以更主动地应付汇率变动的风险。但7月21日以后,人民币NDF的交易量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以上种种,原因到底何在呢?拿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相比,国外投资者对中国极度看好,中国资本管制也严得多;就人民币走势而言,海内外的看法也常常不一致,但为什么人民币NDF的交易量会如此之小呢?

其实,通过NDF来搏人民币升值,远非想像的那么简单。境外市场从2003年起就开始消化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在过去两年多,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处于贴水(境外人民币的利息低于美元利息)状态;假如某家公司不但相信人民币会在短期内升值,而且一直采取相应的避险措施(每隔三个月买一个人民币NDF合同),这种避险的回报率是多少呢?由于人民币对美元在NDF的长期贴水,持有这种短期合同要在两年中承受负利差(negative carry)。今年7月21日之前,这个积极避险的回报率大约为-12%!

正是由于市场已消化了人民币在一年内小升值的预期,而央行容忍人民币在短期内大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人民币NDF交易远没有很多人想像的那么活跃。

需要澄清的一点是,企业通过人民币NDF对其进行汇率风险管理是正常的,绝非某些报章所形容的“冲击国内经济的热钱”。目前人民币 NDF的价格也表明,境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看法是比较理智的(在亚洲金融风暴期间,NDF曾一度消化人民币贬值10%的预期)。

但我们也必须正视,由于NDF境外交易及以美元交割的性质,它基本上不受监管。NDF的存在,凸显出国内远期外汇市场的某些劣势。因此,中国要在形成外汇机制上更上一层楼,使国内外汇远期市场真正活跃起来,切实而可行的措施有两个:第一,尽量简化企业和银行交易远期的规定;第二,加大逐步解除结汇制度的进度。

简短个人思想汇报篇4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学改革 英语写作 影响因素 写作策略

一、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标准对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写作有明确的要求

1.能根据所读文章进行转述或写摘要;

2.能根据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

3.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

4.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能独立起草简单的报告;能根据图片编写简短的故事;能将课文改编为短剧;能用恰当的语言写便条和简单的信函、问候卡;能描述人物或事件并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填写有关个人情况的表格;能写出语义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写作能力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重要语言技能之一,写作测试方式常有:短文写作(日记、小故事等);实用性写作(卡片、信件、说明、留言、填写表格等);图文信息转换(图表描述、信息解读、写配图说明)成文段;写电子邮件等。而对学生的作文主要从内容要点、语言使用效果、结构和连贯性、格式和语域以及与目标读者的交流五个方面进行评价。

二、影响学生英语写作的主要因素

1.心理因素方面:不少学生认为英语写作难。一方面,提高写作费时多,见效慢;另一方面,学生在写作中时常因缺少词汇和基本写作技能而感到困惑。 相当部分学生出现畏难情绪,产生信心不足的心态,常把它看成是死板的任务。他们不积极主动地去配合老师搞好写作训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这种消极态度严重影响了练习写作的动力。

2.写作基础方面:写作基础主要指遣词造句的基本功。在这方面,学生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词汇贫乏。很多学生在用语言表达句子时,常感到力不从心,写出来的句子常常令人费解或直接按照汉语翻译,结果写出来的句子常是中文式英语。此外,其它的语言错误、语法错误、词汇拼写及标点符号方面的错误也比比皆是。 这种语言表达手段的贫瘠和错误反映学生所掌握的常用词汇量太少,短语太少,灵活运用英语句式的能力还较差。

3.写作内容方面:从平时的练习和考试中看出,大部分学生所写的作文内容贫乏,思路局限。这反映出他们缺乏观察和思考,没有深入去分析。由于思路阻塞,又懒于思索,写作时所用的词语自然是最简单、最低级的词汇,因此所写内容单调,平淡。有的作文反来复去就用那么几句话,显得词穷语尽,没有实际内容,苍白无力。

4.写作技巧方面:许多学生在写作技巧方面缺乏全面系统的学习。常在写作动笔前不审题,不构思,想一句写一句,东拼西凑,语无伦次,根本没有使作文主题与段落和句子连贯为一体的整体概念。另一方面,学生在写作时,即使能用简单句,也会忽视前后句子的衔接,于是所写语篇断断续续,文章主题模糊不清。分析了解学生的主要写作困难后,我们要经常性地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写作重要性的教育,并通过立足教材和活用教材,重视挖掘、拓宽学生学习英语写作的渠道,指导学生进行高效率的写作练习。

要让学生写作,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兴趣,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激励学生学习外语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应多张贴学生的优秀范文,让他们在称赞与肯定中培养学习英语写作的兴趣。学生对写作感兴趣后,就会积极配合上课,写作的训练就可事半功倍了。其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平时要让学生积累短语词汇,犹如土木砖石是建筑的材料一样,词汇是说话写作的必需材料。教师还应要求学生长期抄写和背诵每篇阅读课文中的主旨段落和较多短语句型的段落,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记忆重要短语句型,积累话题写作的内容和培养语感。 学生还要收集英语写作各种题型的格式和篇章结构,收集常用的开头和结尾的优美句型,并背诵佳句,甚至佳作。最后,教师要以鼓励为主,注意及时反馈与修改。写作讲评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在每一次认真高效的讲评之后,学生的写作技能都会有所提高。教师可以让学生自我修改与评价。学生自行批改有助于他们提高书面表达中的语言准确性,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但对于差生来说,教师应针对常犯的错误进行纠正,指导他们如何进行正确的表达,先从基础句型开始。

我相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身的积累和方法的掌握,一定会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韦德尔,刘润清.外语教学与学习――理论与实践(英汉对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北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简短个人思想汇报篇5

【关键词】经济新闻英语标题;文体特点;语境

abstract:headline is a key factor of the economic news, featuring unique stylistic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functional stylistic theory, makes a tentative study of the economic news’ headl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ammatical characteristics, news vocabulary and rhetoric feature.

key words:economic news, title, stylistic characteristics, context

一、引言

新闻语言中经济新闻英语标题特点的研究相对较少,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领域。原因有二:

(一)经济与每个人联系密切,经济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新闻报道题材的范畴相对广泛,但又难以驾驭。如今经济新闻报道关注民生,引起了受众强烈的共鸣,逐渐成为人们信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标题是新闻的“眼睛”,阅读新闻首先关注的是标题(headline)。标题以醒目的文字和字号出现在消息之上的简短文字。标题的重要功能在于能最简明扼要地向读者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通常能决定读者对一条新闻的取舍。

二、理论背景与语料选择

功能文体学的创始人韩礼德(halliday)认为, 语篇受制于情景语境,文体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区分前景化的语言结构和非前景化的语言结构,因此对于经济新闻语篇文体特征的研究应从情景语境角度出发。而标题是经济新闻语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该理论同样适用于经济新闻英语标题的文体特点的研究。

前景化是指某种结构在具体语篇中在数量上明显超过其他结构的现象,即出于同样的目的而频繁采用的某种语言结构,也即是数量上的前景化。

经济新闻已成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报刊中占有显著的位置。为在众多的经济新闻标题中选出最具代表性的语料进行文体特点的分析,本文将语料的语场限制为经济新闻中的贸易与财经类标题;语式限定为硬性新闻;语料主要来源于新华网及times杂志。

三、经济新闻英语标题的文体特点

经济新闻英语作为新闻英语的一种次语体,也同样遵循新闻abc原则,即accuracy(精确), brevity(简洁), clarity(清晰),其中 accuracy是新闻真实、客观、可信的保证与前提。这些特点在经济新闻标题上也有所体现。

由于受报导对象本身及客观经济现象的限制,经济新闻给人抽象深奥、索然乏味的印象。要提升经济新闻的艺术性与和谐性,主要在于经济新闻标题的构思与表达,标题的提炼是新闻能否在社会上产生震撼力的重要一环。

通过诸多语料的分析,经济新闻通常配有独具特色的标题。经济新闻英文标题力求其独特性,这使其标题形成了一些有别于一般英语的特点,从而使得经济新闻脱颖而出。

(一)语法特征

1.       经济新闻英语标题的句子结构与新闻报道的时间效应紧密联系

笔者通过对本文所选语料的分析及统计,经济新闻英语标题单词数一般不超过15个单词,较长的也一般在15个单词左右,通常情况下,一般用现在时代替过去时,用不定式代替将来时。这与语料所处的情景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读者在浏览新闻时,渴求最新最快的新闻内容和经济动向,因此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写出最新最简洁的消息,经济新闻中常用短语、简单句、非谓语动词形式(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而少用长句。

(1)经济新闻英语标题的句子结构特点—短语、简单句

i.短句式标题

中心词+后置修饰语

如:china’s trade friction to continue this year

foreign invested firms to lose tax, land use privileges

前置修饰语+中心语

如:oil companies attack legislation

the paid music service

ii.句子式标题

完全句

如:at&t yields to seal bellsouth deal

more than 70 pct stock investors gain

非完全句

如:fdi in china to remain steady this year ministry of commerce

hk, ny-listed china mobile to return to mainland stock market

(2)经济新闻标题的最大特点—省略虚词

省略一切无实意的词语大大缩短标题的长度,作到言简意赅,突出核心信息。标题中可以省略包括冠词、介词、连词、物主代词、系动词/助动词be等。

i.     冠词的省略

consumer confidence hits 8-month high

early loss overcome, dow sets a record

factories rebound, fed cites growth concerns

ii. 连词and 的省略

incomes, spending rise in november

belarus resume last-minute gas talks

consumer confidence up, wall street tumbles

iii. 系动词be的省略

caller-pays system still far away

17 listed firms under probe for fund misuse

wall street rise on better-than-expected new home sales

iv. 助动词be的省略

succession pace stepped up.

china's economy seen growing in '07

securities for non-performing assets issued

(3) 经济新闻英语标题时态特点

i.一般现在时态

通常情况下,报刊所载的消息多数为已发生的事实,按英语语法应使用过去时态,但这样却给读者产生一种陈旧的感觉。经济新闻报道新近发生的经济现象与事实,因而其标题经常采用一般现在时代替一般过去时,从形式上增强报道的新鲜感(freshness)、现实感(reality)和直接感(immediacy),还可省去“-ed”两个字母所占的篇幅。这种时态在新闻学中叫journalistic present tense(新闻现在时),与文学作品中的“历史现在时”(historical present tense)作用相似。

如:boc acquires biggest aircraft leasing firm in asia

china’s shoe exports tread more slowly

chinese shares slump sharply on profit-taking on friday

ii.其他非一般现在时时态

为了强调某种时间信息如事情已经发生过去、正在进行或仍未发生,标题也常用其他非一般现在时时态:

          一般将来时:经济新闻标题常用“be+动词不定式”结构来表示将来时,而“be”通常被省略以更简洁明了。

如:huge trade surplus to be reduced

china to launch 3g project stably in 2007

china to be world's 3rd largest auto-manufacturer

          现在进行时:经济新闻英语标题常用现在进行时“be+现在分词”这一结构来表示正在发生的事件,而通常“be”被省略。

如:quality of food products improving

japan keeps view that economy recovering

securities companies eyeing china life a-shares

2. 被动语态的使用

在接触各类英语报刊标题时,笔者发现,新闻标题使用动词主动语态的频率远远超过被动语态。从修辞学角度而言,主动语态比被动语态更加生动多彩且富有感染力,所表达的意义更为直接,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但在事件或动作的接受者比执行者更重要时,英语标题中通常使用被动语态,以突出强调宾语部分,引起读者注意。

这与阅报时的心理状态有关,人们在就餐时或上班途中等短时间内读报时,思想往往不是完全集中,只有当读者看到一条特别能引起他们兴趣的标题时,才能集中所有注意力,全神贯注看下去,尤其在数字,人物,公司等读者急于了解的事实时。因此,经济英语新闻标题有时为突出动作的承受者通常采用被动语态,且助动词“be”通常被省略,目的在于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如:u.s. manufacturing expanded in december

retail sales last month surprised with big rise

oil companies attack legislation aimed at tax incentives

3. 经济新闻英语标题中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

英语新闻标题一贯注重结构精练,并不使用所有的标点符号。即便使用某个标点符号,其主要目的有二,一是区分表示各句子成分意群之间的关系;二是旨在进一步节省标题字数。现简要介绍标题中常见的几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1)逗号常被用来代替连词"and"

如:mainland visitors boost hk retail, tourism

incomes, spending rise in november

china, u.s. tax authorities reach first agreement on advance pricing

(2)经常用冒号(:) 把标题的主题和其他部分隔开。冒号除了用在引语之前表示“说”外,还经常被用来代替联系动词“be”

如:private sector shed 40,000 jobs in dec: report

survey: foreign investment favors e china eastern

official: green gdp report to cover entire mainland

(3)引号(‘’)则用来说明有些话是某某人说的,但并不代表作者或报纸的观点。

如:response at dialogue "will be positive"

how to say “shop till you drop” in chinese?

(4)问号(?) 常用来表示某事不确定。

如:american’s most deadly job?

is immigration profitable?

should laws be bent for investors?

(二)词汇特征

经济新闻英语作为信息传播媒介,有其独特的词汇特点。其词汇特殊性表现在:用词简单而具体,行文流畅。经济新闻英语是新造词的滋生地,这些新词经过媒体的普及,为公众所接受。各种造词法创造出的新词为新闻增加新鲜感,反映了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

1.简短小词

经济新闻力求用有限的字数表达丰富的内容,在措词与选词上一般经济达意、简短明了。其英语标题通常选用短小精悍或字母最少的动词。短小易懂、形象生动的措词不仅能增强新闻的简洁性和可读性,而且还能节省版面篇幅。

如:trim=reduce;    vie=compete; vow=determine;

spur=encourage; swap=exchange; sway=influence;

rebuke=criticize; rout=defeat completely; soar=skyrocket;

经济英语新闻标题一般选用字形短小、音节不多而意义又比较广泛的词,除偏爱使用短小动词外,还常常选用简短、字母数少的名词或名词词组。

如: banks brace for greater foreign competition

chery’s car exports almost triple in 2008

hk shares close at record high

2.缩写词

缩写词又称首字母缩略词,将几个词的首字母加在一起合成一字,全部用大写字母拼成,从而代替一组冗长复杂的词或词组。这样,既可节省版面标题词数,又能更好地提示经济新闻的内容,读来颇感简洁易记,还可使版面编排减少沉闷之感。

如: moc--ministry of commerce

gdb--guangdong development bank

cnooc--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3.节缩词

新闻标题除了使用缩写词外,还经常运用节缩词。节缩词,亦称简缩词,通过“截头去尾”的方法将一些常用的名词、形容词等截短或缩短,其宗旨同样是为了节省标题字数。

如:eu, u.s. friction high on int'l agenda;

hong kong gov't sees 47.6 bln hkd surplus

(三)修辞特征

文学手法的运用是经济新闻报道达到艺术性与和谐性的有效手段。捕捉新闻事件中富有特性的细节,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使听觉中的事物变得栩栩如生,将修辞手法巧妙地运到在经济新闻报道中,对所写新闻事实进行适当的形容比喻,渲染烘托,使抽象的经济新闻变得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与震撼力,迅速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有效的吸引受众,新闻效果大大提升。

标题中的修辞手法比较丰富,而根据语料分析发现,隐喻是运用较广的文学手法,以下将通过实例展示隐喻在标题中的应用,其它修辞手法不在此赘述。英语经济新闻中常用的概念隐喻有:

1. 企业/国家/决策/商品/经济现象等是思想、能行动的人

如:delta looks to rise again

big business sees steady growth

2. 航空航行隐喻

如:cbc market value soars to world no. 3

u.s. november new homes sales rise 3.4 pct

3. 战争隐喻

如:european stock exchange wooed chinese firms

recording industry wins judgment in piracy case

4. 家庭婚姻隐喻

如:airbus parent considers building in china.

四 结语

本文以文体学为基础,同时借助有关语篇分析理论,浅析了经济新闻英语标题在词汇、语法和语义三方面的文体特点。精当凝练的标题将使新闻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经济新闻吸引读者眼球的关键在于其标题明确的鲜活性、针对性与典型性,从而给受众留下了清晰的信息符号。其标题独具特色,倾向于“重点化”(accentuation), 即高度提炼新闻事实的精华。经济生活中许多题材都可以常写常新,经济新闻标题亦如此,从句子结构,词汇和语义特征等方面都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清新鲜活的标题将唤起受众的“新闻欲”、“求知欲”,从而增强可听性与可读性。

 

【参考文献】

[1]xinhua online&

[2]wright, laura and j. hope. stylistics: a practical coursebook. [m]. beijing: fltrp, 2000.

[3]王佐良,丁往道. [m]. 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9.

[4]刘宓庆. 文体与翻译(增订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8.

[5]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6]widdowson, h. g. practical stylistics oxford.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7]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简短个人思想汇报篇6

在党课上听了老师关于党的成长与壮大,它以一个民族为承诺实现了祖国的复兴。

当然 党校的老师并不是死板的以书教学,更多的是从实践、精神的角度让我们懂党并爱党,看见在中国***的领导下,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通过**的一号文件,“三农”问题以及渋及民生的相关问题党中央都采取了相关政策,老师通过这一系列的例子,客观的评价了中国***的成就,当然也不会否认社会上存在的弊端和不足。

短短一天半时间党校课,却让我感觉与党跨过了几十年,几十年的奋战,几十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好的结果,我想老师也是如此,同时老师也对党的的内部结构做了诠释,让我也懂得了成立一个党的艰辛,想想老一辈的革命家为了民族的复兴而作出的贡献,我不禁潸然泪下,。当然党课有它要突出的重点,那就是入党动机,作为新一批的入党积极分子,我们不能再以自我为中心,任何时候都要从集体出发,我想从写入党申请书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要为此奋斗终身,因为踏上这条路,就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信仰问题而是一种责任与担当。

[1]

我之前是个害怕责任的人,因为我无法想像自己能否承受得了这份党的责任,但党课让我对党有了新的认识,作为亿万党细胞中的一个我的存在也许并不重要但我知道做好自身的事,关心身边的人也同样是一个党员的责任。我不再害怕承担,因为我能感觉而到身后力量的强大。我很幸运能参加这次党校培训,我想不管最后结果如何我都是成功的,因为成长不再是以考试为基准,而是思想的成熟

汇报人:思想汇报网

简短个人思想汇报篇7

摘要本文尝试从叙述艺术和文体风格,即结构和视角、人物对比、词汇重复、语言风格和隐喻意义方面分析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欣赏海明威是如何表现小说的主题――虚无思想,说明对小说进行跨学科分析,能够多方位、多层面的理解小说,探究蕴含在形象背后的大量思想感情,深入地揭示作品的写作艺术和深层意蕴。

关键词:文体风格叙述艺术海明威虚无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海明威作为“精通现代叙事艺术”的文体大师,以杰出的艺术成就和独树一帜的文体风格著称,尤其是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若要欣赏海明威是“如何表达故事”的,有必要将叙述学和文体学的方法结合起来探讨。

20世纪60年代,随着叙述学和小说文体学的兴起,叙述学和小说文体学在当代西方小说批评理论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研究成果深化了对小说的结构形态、运作规律、表达方式或审美性的认识,提高了欣赏和评论小说艺术的水平。小说的叙述视角成为叙述学和文体学的研究重合点。但是这两个学科对视角的研究重点颇为不同:叙述学者着重分析不同视角本质性的特征及其对视角的分类;而文体学家则对语言选择感兴趣,注重语言表达形式的特征,其中主要包括词汇、句型、标点、人称、时态等。

从叙述学角度来看,视角起着调节叙述信息和距离的作用;从文体学角度来看,视角体现叙述者在叙述时通过文字表达流露出的立场观点、语气口吻等。前者直接作用于叙述结构,后者通过语言特色间接作用于叙述事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西方文体学家采用了不同方式来借鉴叙事学,文体和叙述分析的结合可以使小说评论得以细化和深化,有助于文本阐释和分析,并克服单一学科对文本阐释的局限性。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是海明威的著名短篇小说之一,充分体现了其简洁洗炼、内涵丰富的叙事艺术和语言风格。本文欲以文体学和叙述学理论为依据,从叙述视角、叙事方式和叙述语言等角度对小说文本的形式和技巧作深入研究,理解小说文本的形式和技巧与主题意义的关联,分析和欣赏海明威独特的现代叙事艺术、文体风格。

一叙述分析

1 结构和视角

海明威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是这样开头的:“时间很晚了……现在是夜里……上个星期……”从时间上分析,这是倒叙,表明海明威是从中间开始叙述故事,选择从中间开始叙述故事,能够避免读者产生视觉和思维疲劳,引起读者想知道前因后果的兴趣。故事原文中,作者在第一句“只有一个老人还坐在树叶挡住的阴影里。”就把问题引出,为什么深夜了老人还坐在树叶的阴影里?给读者以悬念,吸引读者继续阅读小说。

另外,在这篇短篇小说中,海明威以客观冷静的视角叙述它的情节,淡化故事。阅读此篇小说,读者会感到一种明显的张力:故事的一位主人公老人处在极度孤独中,但小说表达方式却平淡自然。极度孤独而又处之泰然,这显然是矛盾的,也正是“张力”这一写作风格的特征。这种张力源于一个叙述方面的特征,即用第三人称视角叙述故事,叙述者处在故事之外,超然客观地观察所述事件。一位外在式叙述者讲述故事,对故事描写发生的年代、地点、老人和两位招待的名字和国籍都不做交代,这使故事就有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普适性,海明威似乎在暗示人类这样的晚年孤独生活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存在。海明威赋予小说简短的故事情节、简朴的语言和抽象的背景,使作品的意蕴更带有普适性。

2 人物对比

在这篇小说里,海明威描写了三个人物:冷静、替他人着想的老侍者,以自我为中心、急于回家的年轻侍者,还有那个富有,但孤独绝望的老人。人物对比刻画构成小说的另外一种张力,老侍者作为一个饱经沧桑、涉世极深的人物出现,是他在讲述老人的故事,同时告诉读者他和老人一样喜欢明亮的地方。他对老人充满同情,理解老人深夜不愿回家的原因,知道现实与世界的种种规则,了解世道的艰难,了解老人内心世界,应该说他和老人同属一类人物。

年轻招待有工作、家庭,喜欢睡觉,充满自信,对老人深夜不愿回家感到困惑,表现出不耐烦,自私,甚至粗鲁。老侍者和青年招待拥有各自的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两种类型的人物对比,从这种对比中可体现出每个人的处境与经历的不同,他们的价值观念是不同的。小说通过对年轻招待的描写反衬大部分老年人所处生活状态,即他们过着内心孤独的生活。正是通过对老侍者和年轻招待两位人物的描写,作者成功地向读者阐述了他对老人的理解,对人类晚年生活的理解,对虚无的理解。笔者认为这也许是海明威本人晚年在身体遭受多处战争创伤的折磨,并大彻大悟之后,结束自己生命的原因所在。

如果小说的解读者认为老人是故事的中心人物,这是不全面的,不谨慎的。只要将小说中的老人和老侍者两位人物稍作比较就不难发现,作家的叙事焦点主要集中在老侍者身上,老侍者讲述了老人的故事,但他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负荷构成了海明威所要表述的中心命题,从故事中不难看出老侍者实际上是一位真正的孤独者和启示者。这位启示者在发生的故事结尾看到了世界的真相,揭示了小说的主题――虚无。

二文体分析

1 词汇重复

词汇重复属于文体前景化中的照应,是实现关联的一个重要手段。这一文体衔接手段可提高文章的谋篇机制。在小说中,海明威通过重复一些词汇,强调所要表达内容,加强了对话中人物会话蕴涵,使整篇看起来形似松散的对话具有连贯性和整体性,使小说内容联系密切富有逻辑。在海明威的原文中,nada(虚无)从开头到结尾共重复出现21次,笔者同时发现与虚无在意义上相近的词汇,the shadow of the leaves (树叶的阴影)出现四次,nothing(虚无)出现7次,insomnia(失眠)出现2次,是这些词汇一方面共同把故事的各部分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把文章内在思想内容联系在一起,达到了充分展示主题、突出主题虚无的目的,重复这些词汇即强调这些词汇在小说中的作用,而且,也许更为重要的是作者通过词汇重复,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感情与思想,使小说一步一步到故事结尾走向高潮,显示虚无的无处不在和它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影响。

在海明威的原文中It was…重复出现4次,这是在问题“他恐惧什么?”之后,做出的回答,强调老人对虚无的恐惧,强调老人对干净明亮的地方的渴望,作者使用这些特别简单的言语再次体现出这一深刻的主题。

在海明威的原文中It was a nothing…It was all a nothing…,在nothing前使用冠词a,这一偏离常规的文体选择表明,作者似乎在强调使老人处在极度孤独中的原因,不是其它任何原因,而是精神世界的虚无导致了内心的孤独,由此找出了老人内心孤独的症结所在。

2 语言风格

在遣词造句这一文体层次上,海明威就事论事,不带任何感情色彩,通过朴素的词汇、简洁的语句和生动的日常用语描写老人的极度孤独。老人的极度孤独和描写的平淡这两者之间的张力微妙地增强了小说表达效果。例如,开篇第一句话,“时间很晚了,大家都离开餐馆。只有一个老人还坐在树叶挡住灯光的阴影里……”再如文中说:“他喜欢坐得很晚,他是个聋子。”“上个星期他想自杀。”这些描写看起来像是陈述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没有夹杂感情成分,似乎如此平常的事情,根本没有加以评论和渲染的必要。而正是这些平淡的语言告诉读者,老人是经历了极度孤独和艰难的思想斗争后,以极大勇气做出无奈的自杀选择。老人内心世界的不平静和叙述语言的平静构成极大反差,衬托出老人欲摆脱虚无、追求自尊生活的强烈欲望。

本篇小说简洁的对话与关于虚无的反复描写形成了鲜明对比。海明威以一贯采用简短的句子、准确易懂的词汇、电报式文体的语言、节奏快速的故事情节、句式简短凝练的对话、环境描写与情景交融来构筑小说而著称。本篇小说也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一文风,海明威通篇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即以两位侍者的简单对话透露出老人的真正需要,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但作者在描写虚无时重复使用了一些词汇和嗦累赘的语句,故意在语言上设置了障碍,减慢了语言叙述的速度,迫使读者放慢阅读速度并注意到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意。例如:

“Some lived in it and never felt it but he knew it all was nada y pues nada. Our nada who art in nada,nada thy name thy kingdom nada thy will be nada in nada as it is in nada.Give us this nada our daily nada and nada ua our nada as we nada our nadas and nada us not into nada but deliver us from nada;pues nada.――Hemingway”

这段文字是说“虚无”无处不在,这一词汇的反复使用,与老侍者内心紊乱,无所适从的精神状态形成了必要的同构,至此说明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世界是虚无的。

3隐喻意义

海明威在短篇小说中两次对景物进行描写――老人喜欢坐在树叶轻轻飘拂的树影里,树影暗示并衬托了虚无,树叶的阴影这一富有象征意义的景物描写与文中关于虚无的叙述暗暗呼应,极大地增强了描写效果,作家创造出的新的“意象”――树叶的阴影,找到了与虚无词语间的密切组合联系,构筑了新的隐喻系统来激活读者的想象力,深化了小说主题――虚无。

“树影”意喻老人孤独和虚无的生活环境,而“光亮”则表达老人对享乐、安逸、幸福生活的期盼。小说通过对两个咖啡馆环境的对比描写,说明老人和老侍者都喜欢干净明亮的地方,两人深夜不肯回家,仅仅是为了追逐夜里的那点光亮,为了逃离虚无,他们需要这样的一点难得的光亮鼓励自己战胜精神的空虚和孤寂。老人和老侍者虽内心孤独,但渴望追求光亮、干净、和平和安宁的秩序来重新确立生活的自尊,这种自尊就是生活的勇气,是他们用来战胜可怕的精神危机的支柱。他们在追求自尊的生活,期盼着光明的到来。

三结语

本文从结构、视角和人物对比三方面分析欣赏小说的叙述艺术,从词汇重复、语言风格和隐喻意义三方面分析欣赏小说的文体风格,从而得出结论海明威从叙述艺术和文体风格两方面突出表现了小说同一主题――虚无思想。海明威的创作风格以小见大,以少见多,由简单到深刻,由表及里。尽管是简单的行文,平淡的对话,短小的篇幅,却体现出海明威含蓄、耐人寻味的深刻思想意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可谓是海明威描写孤独、虚无、理解与渴望的经典篇章。笔者通过对这个短篇的分析得到启示,尝试使用文体学理论和叙述学理论分析文本,能够多视角多层次分析文本,这样有助更好地理解作品。

参考文献:

[1] 格非:《小说叙事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海明威:《海明威短篇小说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

[3] 刘世生等:《文体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 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6] 申丹等:《当代叙事理论指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7] Wang Shouyuan,Essentials of English Stylistics.Jinan:Shandong University Press,2000.

简短个人思想汇报篇8

关键词:词汇 课堂教学 便捷有效 方法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语汇丰富、词义纷繁、语法简练、使用灵活且搭配能力极强的语言和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英语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而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社会生活的信息化,也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培养各级各类英语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已成为各个阶段英语教育,尤其是高职院校英语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任何语言学习者而言,词汇量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不言自明:词汇维系着语音和语法,是语言的建筑基石。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英语学习者掌握英语的程度。

魏尔金斯(1972)曾经精辟地指出:没有语法不能很好地表达,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显而易见,词汇量是制约外语学习效率的最重要因素。离开了高效率的词汇学习,语言知识的掌握便无从谈起,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必将成为无源之水,外语教学也就无从谈起。

然而,从学生方面讲,记单词是广大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难题。就高职学生而言,大部分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当薄弱,有的甚至几乎一穷二白。而大部分高职院校又要求学生至少要通过一种外语考试,获取一种外语证书。那么,在这样的基础上,作为高职院校的一线英语教师,我们应在实际教学中给予学生怎样的引导和建议,以助其养成更良好、更科学的学习习惯,由此提高英文水平,并同时提升英语课堂的效率和实用性呢?

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大部分高职学生是怎样来记单词的:1)反复地读,包括发音,拼写和中文含义――脑筋却未必同时在运转。2)边读边写。3)单纯地反复地记拼写。尽管看来方法有所不同,但上述方法的结果却是雷同的:记得快,忘得一样迅速。究其根源,上述三种方法都把每个单词当作了孤立的个体。单纯而枯燥的记忆自然无法引起学习者的兴趣,也就无法使新词驻扎其在脑海中。

为了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使用水平,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平台,努力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并确保他们能精确和透彻地理解他们所学的词汇,能准确地使用这些词汇。一旦学生通过艰苦的积累,掌握了相当数量的词汇,那么他们的英语学习就将进入佳境:句法学习将变得简单,句型的类型也将大大简化,学生将会理解并欣赏英语语言的丰富多彩,而不再抱怨英语的同义词太多、难以区分等等。那么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更好地提高学生词汇学习,我的看法和做法如下:

一、扩大词汇量的理论依据

外语教育心理学认为: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词汇,没有词汇就不能组织好的语言,也不能进行其它方面的语言教学。学习和掌握外语词汇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词是一个在感知和理解说和写的过程中的复合刺激,又是人在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思想时同等结构的复杂反应。作为刺激,一个词含有两个基本成份:听觉刺激(auditory)和视觉刺激(visual)。听觉刺激指听到一个词的感觉;视觉刺激指看到词的书写或印刷形式。作为人的回答反应,词的特征表现在其第三个成份上,即动觉刺激。动觉刺激又分为发音(articulational)和书写(graphic)两个方面。作为一个视-听-动这样的复合体,词的结构形成了它的感觉基础。除了感觉基础,词还包含了领悟或理解方面的内含,这就是语义。由于词的这样一些心理学特征,一个成功的外语学习者应该具有掌握外语词汇的能力。外语词汇能力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对以字面形象(包括听觉、视觉和动觉)出现的单词的良好记忆力,用以协助感觉部位对单词记忆的巩固;正确区别词汇之间语义差别的能力;独立猜测一个生词词义的能力;记忆外语中不同词语的组合和短语、词组的转化关系;迅速识别并理解他人用外语交谈和书写的能力;迅速找到自己所要表达思想所必需的词汇的能力等方面。

二、扩大词汇量的指导方针――学习单词,旨在应用

1. 应用到阅读中去――多看

即在课前,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补充适当的阅读短篇,并鼓励学生积极开展适合自身英语水平的课外阅读。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记忆的保持能力与刺激的频率密切相关。高效率的学习方法是不断产生新的刺激且使之重复出现。每重复刷新记忆一次,记忆维持时间便成倍增加。这也正是很多学生知道却做不到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魔力所在。一个单词能不能记住,取决于和它在不同场合见面的频率,不在于每次看着它的时间长短。一般想记住一个单词,每星期要和它在“不同场合”见三到四次面。而对于英语中非常常见的一词多义现象,就需要身为教师的我们提醒和引导学生在选择课外阅读文章时,选择不同题材的文章,养成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的习惯,然后可以通过查词典来确认之。通过自身经常的、大量的积累、归纳和比较,从而能够逐步融会贯通,牢固地掌握一词多义和一词多用的词汇,最终达到得心应手地运用。

2. 应用到交际中去――多说

受自身语言环境和缺乏实践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往往事倍功半,即使是学会了的词也会被逐渐遗忘。而且,相信在教师和学生中,很多人都有共识:虽然课本中新词汇大量涌现,平时学生也记忆了许多新鲜词汇,但学生在课堂发言或平时英语交际练习及写作中,运用最多的还是几句简单的句型和旧单词。这一方面是因为对新单词的记忆和应用能力还不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缺乏尝试的勇气、害怕出错的表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地进行口语训练,营造小范围的语言环境,并鼓励学生多用新词、新词组,克服惧错心理。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旧单词来解释新词,也是温故而知新的一种好方法。交际对话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创造场景和条件让学生学会在各种不同的具体情景中运用单词,不但可以克服孤立记单词容易遗忘的缺陷,而且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单词的能力。枯燥无味的词汇变得生动起来,从而实现反复运用,巩固了对所学词汇的记忆。

3. 应用到写作中去――多写

读和听的目的就在于使学习者能更好地说和写。因此除了在课堂上提供阅读和说的训练以外,还要让学生在课外多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实际使用来强化已学的词汇。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以造句、写日记等方式依据学生自身的英文水平自主进行。如:可以要求程度较好的学生养成每天记英语日记的习惯,将周围的事物及自己的所感所想用英语文字表达出来。在写作中,力争应用近期学到的新词汇和新词组,并要保证拼写正确,甚至可以注上中文及注音。这样既培养了写作能力,又培养了自学能力。

4. 应用到听力中去――多听

发音标准的中短篇听力材料是强化词汇学习效果的好工具。一个单词的音、形、意都掌握了才算得上对一个单词全面掌握。在浩如烟海的词汇海洋中,词根词汇的数量却相对有限。进行大量的、不间断的、初级和中级听力练习正是强化记忆词根词汇的最好方法。通过多听能够增加词根单词的重复率,以深化对其的记忆,极大程度地有助于学生在阅读中,进一步准确地通过构词法、上下文等手段猜测出新单词的含义。

三、扩大词汇量的具体策略

1. 可采纳业已成熟的词汇中心教学法。

词汇中心教学法的主要思路是以中国学习者所容易接受的语言知识主线:以“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到口、笔头运用能力发展”为轴心来开展教与学的活动,是为“教学有法”;结合各种合乎实际的教学思想和流派,进行卓有成效的英语教学,是为“法无定法”。以词汇为中心进行教学并非一般所理解的“学英语就是记单词”那么简单,就是记住所学单词也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现代语言学对掌握词汇的要求,已涵盖包括“知道词汇的音、形、义、性和在不同的语境下听过、说过、用过这些词汇”等诸多内容。词汇中心教学法当然要涉及词汇的听、说、读、写各项技能,以达到综合运用词汇的目的。

2. 加大课堂听说教学密度,为词汇的巩固创造条件。

众所周知,听说能力的提高有助于读写能力的形成。因此,力争并坚持全英语授课,只在讲授少量语法要点和难点时使用中文,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大量的时间进行听说训练,加大词汇输入的刺激频度,并能使学生形成在英语课堂上用英文思维的习惯。

3. 加强课外阅读中的方法指导――在阅读中记忆和强化单词。

任何记忆单词的方法都存在遗忘现象。但在一定的语境中记忆单词比孤立地记单词的效果好得多,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教师必须多多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身水平的英文读物、时文、英文报刊或原著等作为课外阅读的材料,并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注重运用构词法、上下文语境等因素猜测新词含义。在阅读中认识和学习生词,强化和拓展旧词,会让学生在有意无意中夯实和扩大词汇量。要进一步指导学生自我总结和积累方法。在整个课外阅读训练中,教师应看重学生的学习态度,不惟分数和短期内的进步是举,以便使学生能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乐趣,并不断地自我肯定,从而使自身的英语学习进入良性循环。

4. 教学生使用参考资料,培养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

对于高职层面的学生,教师必须首先给学生灌输自觉使用参考资料的意识。要引导学生通过自觉使用英文词典、英文网络、英文书籍等学习参考资料,全方位、多层面地进行英语学习和词汇积累。

5. 依据学生兴趣,积极拓展新渠道。

依据不同学生的爱好,可以因势利导地把网络、原版英语电影、电视及英语教育光盘等英语载体作为他们学习原汁原味英语的渠道,从而使词汇更生动形象且深刻地留在学生脑海中。

6.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在综合应用中强化词汇。

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英语角、英语手抄报、英语墙报、英语书写比赛、英语歌咏比赛、英语演讲或辩论比赛等活动等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综合实践运用能力。学生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强化了词汇学习和积累,同时也磨砺了意志,陶冶了情操,拓展了视野,开发了思维能力,发展了个性,提高了人文素养,一举多得。

结束语

时至今日,高等职业教育在管理、教学、就业等各方面仍可称得上是很年轻的教育模式。怎样更积极有效地配合高职层面英语教育的目标,结合各个专业不同的专业特色,在所授课程中,给学生以充足、实用且新鲜的知识,怎样更有效、充分地利用课堂教学达到复现与巩固旧词,学习与深化新词,扩大词汇量,激发学习兴趣、锻炼思维方式、提高阅读速度与能力的目的,仍是高职英语教师要解决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姚鸿恩.英语单词形象记忆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美]诺曼・莱文斯.掌握英语词汇的最佳捷径.海天出版社.

[3]俞敏,洪峰.GRE词汇逆续记忆小词典.世界知识出版社.

上一篇:医保刷卡管理制度范文 下一篇:税务安全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