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又精辟的个人述职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04 17:08:15

简短又精辟的个人述职报告

简短又精辟的个人述职报告篇1

【关键词】微博;媒介特性;用户分析;舆论监督功能;社会作用

自2006年全球的Twitter网站创立以来,微博作为一个新的互联网平台得到迅速发展。随着2007年中国第一家带有微博色彩的饭否网开张,以及新浪微博2009年正式上线和很多网站纷纷推出微博,微博已成为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典型代表。随着“微博热”的兴起,微博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一、对“微博热”的思考

微博(MicroBlog)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和获取平台,是一种允许用户及时更新简短文本(通常不多于140字)并可以公开的媒介形式”[1]。用户可以进行信息更新,并实现与他人的即时信息分享。

2010年中国国内微博迎来了春天,新浪、网易、搜狐和腾讯这四大门户网站均开设了微博。当前,微博作为新兴的自媒体平台,受到网民的强烈推崇,用户数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7月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比2010年提高1.9%。可见,我国网民总数持续攀升,但是速度明显减缓。同时,《报告》还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微博用户数量从2010年底的6311万暴增至1.95亿,增幅达208.9%,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微博在网民中的普及率从13.8%增至40.2%。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微博用户暴涨的过程中,手机微博作出了特殊贡献,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从2010年底的15.5%上升至2011年6月底的34%。[2]那么,究竟是什么促使微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壮大呢?“微博热”又会导致什么样的传播新景象?让我们首先来探讨一下微博的特性。

二、微博的媒介特性

从微博到博客,虽然两者在很多方面有类似之处,比如在媒介形态上,它们都依赖于发达的互联网技术,都可以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片、影音剪辑等,但是微博传播形态的独特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强烈的自媒体属性

微博的形式简单、内容简短,使参入和切入更方便且实时,人人都可以主动选择、接受和传递信息。自媒体的属性使得微博以迅雷不及掩耳的传播速度传播出最新信息,因而信息极具时效性。一个事件、一种现象、一个问题、一种情绪出现之后,立刻就能出现在微博上,从而总是优先被民众所阅听。140字的字数要求,使微博内容不管是从写作上还是从阅读上对传授双方都更为便利,传者既可简洁明快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受众也无须在阅听或反馈时占用太多的时间,这更契合当下快餐式文化需求及生活的快节奏要求。

(二)言说空间的自由性及发表空间的巨大优势

在微博上言论,除了有字数限制外,几乎没有其他的限制条件。微博言论一般没有事前审查制,不像传统媒体那样存在把关人,也没有题材限制,是真正的“意见自由市场”。另外,传统媒体具有稀缺资源的属性,发表空间受到版面、频率或频道的制约。但微博却可以容纳海量信息,可以为数量众多的微博用户提供广阔的发表空间。微博简单的记录方式也降低了对用户文字功底的要求,让普通民众与知识精英拥有同等的发言权,使每位公民有话便可说,满足了自我表达和人际交流的诉求。

(三)“用户――粉丝”的互动模式

传统媒体传播是一种点对面的单向传播,即“我说你听”模式,这种传播方式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2003年非典暴发前期,某些主流传媒报道欠妥,造成非典事态的扩大和蔓延。如今,随着微博的崛起,传统的线性传播格局被打破。在微博的“用户――粉丝”双向传播过程中,传授双方的关系是对等的,双方都是传播行为的主体。用户还可以通过添加关注等方式迅速同其他用户建立联系,从而连成一个庞大的用户群。如果用户对某一信息关注和认可,该信息就会以一传十、十传百的速度迅速传播开来;如果用户认为某一信息没有意义,该信息就会很快消沉。因此,微博通过用户对信息的关注、转发或回复功能实现海量信息的重新组织。

(四)微博的个性化及用户的主体性

美国学者保罗・莱文森曾提出“媒介进化论”,认为媒介进化是一种系统内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组织,其机制就是“补救媒介”,即后生媒介对先前媒介有补偿作用。媒介补偿过程,实际上就是技术不断贴近人性的过程。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后生媒介,充分考虑到了用户的个体需求。微博可由用户自己定制使用,这种个性化特征体现了微博对用户“个性化”的观照和“主体性”的尊重。

(五)微博用户的广泛性

说现在是“全民微博”的时代一点也不为过,不管是明星、企业老总、人大代表、学生还是草根百姓都有微博,微博已经跟QQ、手机号码、邮箱地址一样,成为个人名片上的通讯方式。如前所述,2011年6月底中国微博用户数量就比2010年底增加了两倍,无怪乎世界上最早的微博Twitter的创始人之一埃文・威廉姆斯曾说:“即使是再庞大的新闻媒体,也不会像Twitter一样在世界各地拥有这么众多的新闻记者。”[3]如果说传统的大众传播的受众具有“多”“杂”“散”“匿”的特点,那么微博的用户更多地具有“多”“杂”“散”的特征,而“匿”的特点稍微弱化一些。

总之,微博具有短小纤细的身材、一呼百应的架势和光速传播的效率。140字,敲出的不仅仅是博主的心声,传达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更是这个信息爆炸时代一种时髦的交流方式,是一种潮流的象征,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一种新的社交方式的形成。

三、微博用户分析

微博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微博用户对微博的使用情况,以下根据群邑中国与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有关微博用户调查的数据,对用户类别和用户心理需求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用户群体类别分析

主要用户群体分析。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使用全球领先的在线调查公司SSI的在线样本库,采用二手资料分析+深度访谈+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沈阳、西安六城市900名15~55岁微博用户进行了量化调研。调查显示,年轻、高学历的职业群体是微博的核心用户群体,年龄集中在男性(63.8%),25~34岁(56.2%),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74%),遍及公司职员到中层管理者(67%)。也就是说,微博的重度用户侧重为职场中高层管理者和高收入群体,即都市职场人士和社会中坚力量,但收入水平对于是否使用微博没有明显差异。微博同时吸引了大量的70后、80后,这些群体是当前城市的主流群体,这些人也乐于表达自己。不同的代际之间有一定的动机差异,70后在微博上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对微博的话题参与和活跃度较高,90后基本是娱乐。

此次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微博的积极用户所占比例是37.7%(即积极分子+创造者的比例),其他大部分用户主要是跟进和关注微博消息。

2010年8月,群邑中国与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在线调查还发现,微博用户信息内容以个人为主导,排在前三位的内容分别是记录每日心情(中选率61.3%)、兴趣爱好(中选率52.9%)和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件或者新闻(中选率49.7%)。同时,还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受众最愿意转发的内容通常是视频、图片、声音等形式,这同时也是受众经常评论的内容,因此文字结合动态感觉的微博内容更具传播力。[4]

用户对微博新闻可信性的分析。微博改变了很多人的互联网习惯,过去很多人上网首站是新闻。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进行调查后发现,在使用微博之后,网民上网第一站首先登录微博的比例达到将近20%,直逼即时通信工具和电子邮件的首选地位。

调查还发现,七成以上微博用户有意愿将微博作为获取新闻的重要平台,微博的媒体效应在进一步凸显。更值得关注的是,有六成左右用户明确表示微博上人们的消息可以相信,其中50.7%的用户表示可以相信,10.5%的用户表示非常相信。[5]

(二)用户心理需求分析

根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调查,用户使用微博的内驱力是新奇感,使用微博的主要目的是“关注自我”与“分享/求新”。另外,个人微博仍然是主流,朋友、同事、名人及人气王的个人微博是关注焦点,也获得了较高的信任度。品牌/媒体微博方兴未艾,目前的关注度虽然还不高,但具有继续发展的空间。[4]

结合这些关于微博和微博用户的调查报告及其他相关论文的阐释,用户使用微博的心理需求主要有:新奇感、名人效应、求同心理、窥私心理、追求时尚、自我展示、平等参与、获取信息、“共享”需求、情感交流、“个性化”的满足、缓解焦虑、娱乐放松等。

社会中每个公民都拥有自我表达的欲望和权利,都需要展现自我的机会和舞台。但现实生活中却没有那么多机会让每个人崭露头角,当人们的表达诉求“受阻”或“受限”时,微博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良好的自我展示的平台。博主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风格装饰主页,记录随时可能发生的一些想法、思考或灵感,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博友,转发一些精辟语录,评论时事及言论,还可以上传各种照片、视频等等,不管是关注、转发还是评论都是自己立场、观点和态度的表明,这无疑满足了人们充当生活主角的愿望。

四、微博舆论监督功能的正负效应

微博具有核裂变的传播效果,因此它在舆论监督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微博注册用户的粉丝数量在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其传播信息的范围,一条信息如果经过不断地转发,该信息就会产生核裂变似的传播效果。在微博平台上,信息密集化、反馈多元化、关注扩大化,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使某一信息飞快地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反响。

中国互联网上许多焦点社会新闻事件都和微博这种自媒体平台展开了密切互动,以至于这些案例大多都在微博上得到了体现。因此,微博通过用户与粉丝的互动关系,通过不同用户之间的沟通联系整合成为强大的舆论力量,能够与传统媒体的力量抗衡。但是,微博的舆论监督也有其正负功能。

首先,微博可以提升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弥补传统媒体的时效性问题和失语问题。一些传统媒体借助微博之力逐步建立自身影响力,深化用户群认知,并进一步优化群体口碑。微博使用的便捷及其信息的优势,弥补了传统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存在的时效性问题和失语问题,微博的快速反应把人们带到了一个即时新闻的世界里。

其次,微博可能成为谣言制造器和泄愤场所。近年来,由于谣言的散发,微博辟谣已成为热门话题,一些民间“辟谣联盟”吸引了众多关注。新浪于2010年11月组建了辟谣小组,开通辟谣账号,进行官方辟谣活动。另外,微博信息中也不乏情绪发泄之词,使微博情绪化色彩加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微博舆论的价值。但是,这些情绪化的言辞反映的是微博之外存在的社会体制障碍等问题,是政府和企业组织发现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有利于及时疏导和解决问题。微博是快节奏、碎片化时代的产物。它像快餐,你可以批评它是“垃圾食品”,但在信息比我们还快的时代,微博比信息更快。它虽有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但它稳定的质量和色香味俱全的观感让人难以舍弃。

由此可见,微博既是推手,又是快刀和利剑。而且微博是一把双刃剑,它传递着信息,又制造着谣言;它弘扬着正义,又造就着混乱。

五、微博――公民舆论的社会空间+舆论精英的博弈

法国哲学家福柯曾提出,在传统社会,“全景监狱”是管理者通过信息不对称的方式来实现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社会治理方式,而我们今天所面对的是一种新的社会结构――“共景监狱”[6]。这种“共景监狱”是一种“围观结构”,即众人对管理者个体展开的凝视。由于传播的技术革命,管理者与公民之间的信息分配比较对称,管理者在信息资源把控方面的优势大为减弱。如今,每个人都形成了一个自媒体,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特别是在接二连三的突发和热点事件中,每个有凭有据的微博都能获得数以万计的转发。因此,“围观”正在改变中国。

由于微博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和优势,使它成为人们参与舆论监督的一个直接、便捷、快速的平台,为构建公民舆论的社会空间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微博在如今的“围观”社会结构中,已日益成为公民舆论的社会空间。但对微博的舆论监督和社会作用也需冷静思考,不可过于高估。微博的发展比较快,但并不是那么“火”;微博功能很强大,但不是那么“能”;微博对社会的影响作用大,但并不是那么“神”。微博舆论监督的效果同舆论精英之间的博弈息息相关。虽然微博上存在口碑效应与名人效应,一些活跃群体或人气明星的微博往往更多地受到关注和跟进,但微博上没有固定不变的舆论领袖。某些舆论领袖在针对这个领域问题所发表的言论也许颇具说服力,但不一定在针对其他领域问题上具有同样的说服力。因此,对于某一事件的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舆论精英之间的博弈。在这个博弈过程中,要相信人民有足够的智慧、有宽广的胸怀。另外,能够制造话题以及具有冲击力的音画内容有助于微博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冯支越,唐诗,钱一彬.基于微博平台的青年学生媒介素养培育机制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118.

[2]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news.省略/beijing/20110720/524_375718.shtml.

[3]梁婷.140个字改变生活[N].深圳特区报,2011-01-26.

[4]微博――正在加速的公众风潮[EB/OL],资料来源于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官方网站,省略/viewgd.asp?ClassID=8&id=1224&oLG=0.

[5]调查显示:六成用户相信微博新闻[N].重庆晚报数字报,2011-01-17.

[6]喻国明.媒体变革:从“全景监狱”到“共景监狱”[J].人民论坛,2009(16).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博士生)

简短又精辟的个人述职报告篇2

一、查摆的主要问题

我们本着开门征求意见、开门欢迎监督、开门接受评议的态度和决心,认真对照"十查十看"的要求,开辟多种渠道,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共发放问卷调查表60份,走访市场主体70家,收集各类意见和建议6条,查摆剖析单位存在问题3条、个人问题2条。经整理归纳、查摆剖析,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个人对上级工作部署落实不积极、不坚决、打折扣;办事拖拉、拖延不办及延误办理;有的存在简单地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空对空不落实的问题;有的存在着午餐陪客饮酒,少数执法人员不注重执法形象,存在着酒后执法等问题。

(二)是作风不实、纪律松弛的问题。少数干部职工工作满足于一般化,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工作得过且过混日子,存在上班迟到早退、脱岗串岗、聊天嬉闹、聊天玩游戏等问题;有的当传声简、复印机,搞上下一般粗;有的贪图享受、情趣低下,参与"带彩"娱乐和抹牌。

(三)是不文明、不规范执法的问题。有的以管理者自居,粗暴管理、野蛮执法、耍威风、搞特权;有的办案不讲程序,越权执法、滥用自由裁量权、违反执法程序办案,甚至瞒案不报、压案不查和弄虚作假、伪造案卷;有的收费不讲标准,违反收费标准、禁令和财务纪律自立项目收费、搭车超标准收费、随意降低标准收费;有的疏于管理、,对违法行为视而不见、违法不究的问题。

(四)是的问题。有的一有说情心就软,收费标准好商量,罚款数额拦腰砍,接受管理对象的吃请和礼品、礼金;有的以吃、以物、以接受服务抵收规费,利用手中权利在管理对象中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有的收费办案装糊涂,打点埋伏捞好处,收"人情费",发"人情照",办"人情案"。

(五)是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有的服务群众、服务主体、服务发展意识淡薄,存在本位思想,考虑本单位利益多一点,考虑全局利益少一点;有的服务承诺不落实,存在办事推诿拖拉、踢皮球的问题;有的服务态度差,存在"生、冷、硬、横"和"人难找、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产生上述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执法理念偏差。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执法的出发点不是把执法为民、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工商事业放在首位,而是本团体的、局部的、个人的利益,致使在执法过程中受到利益偏好思想的冲击,使监管执法有意无意之中成为获取局部经济利益的手段与陪衬。执法理念偏差,必然带来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工商执行力打折扣等问题。

(二)是忧患意识不强。当前,取消工商收费已进入"拐点年",工商部门正处于执法理念从收费型向监管服务型转变,执法手段从传统落后向现代科技转变,执法领域从有型市场向无形市场转变的转型期。因此,无论是出于未来的发展,还是着力于打破现实的管理困境、缓解经济收入上的压力的需要,都要求我们振奋起精神,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加大执法力度,拓展监管领域,尽快实现工商执法理念、监管方式方法的转变。

(三)是人员素质偏低。垂直管理以来,工商部门人员结构日益老化,人员推陈出新缓慢,知识更新步伐不快,加上把工作的精力主要放在收费上,导致干部职工对法律、法规、新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成为制约工商行政管理执法工作在更高层次上展开的瓶颈性因素。

(四)是自身监督乏力。制度的落实不力,缺乏持之以恒和长效监督,导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在对违纪违规行为的处理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导致"吃、拿、卡、要"等不廉洁行为屡禁不止,时有发生。在外部监督上,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评价机制,导致外部监督时常流于形式。

三、整改措施及努力的方向

(一)整改措施:

(1)是针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围绕工商执行力建设,严格对照工商禁令开展对照检查,从严追究违禁行为,促进禁令的落实。按照"责任明确,目标量化,分层负责,考评到人,奖惩严格"的原则,制定纪律,进一步激发工作活力。确保系统上下政令畅通。

(2)是针对作风不实、纪律松弛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分局每周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大事报告制度等,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大力开展典型教育,深入学习"江涛精神",总结和推广身边的典型,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和引导干部职工,增强全员敬业爱岗、团结拼搏、求真务实、争创一流的工作精神。加强队伍管理和八小时之外监督,促进勤政高效、廉洁自律。

(3)是针对不文明、不规范执法的问题。按照"对内管住,对外管好"的原则,进一步学习和落实《规范执法办案说情处理程序暂行办法》、《系统工作人员违纪违规处理暂行办法》和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监督评议制、责任追究制"三制",从严规范干部行政执法行为。广泛开辟社会监督渠道,建立和完善社会监督评价机制,及时整改和纠正群众反映的不文明、不规范执法行为。

(4)是针对的问题。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强化"一岗双责"和"一票否决",促进党风廉政制度落实。坚持"收支两条线"原则和"收缴分离、罚缴分离、收支分离"的财务制度,坚持财务公开。不断深化政务公开工作,把群众关注的"证、照、案、费"等问题全部置于社会监督。

(5)是针对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不断加强干部职工权力观教育和宗旨教育,增强全员宗旨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落实省局关于运用工商职能促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服务举措,促进市场主体又好又快发展。切实加强队伍教育培训,提高执行力水平和服务发展本领。建立和完善市场主体评价机制,开展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等工作。

(二)整改方法

针对征求意见、自查出的重点问题和民主评议中反映的突出问题,邀请行风监督员、市场主体代表参加,采取自己报、领导审、群众评等方法,对每个人的整改方案集中点评,凡问题没列全、措施定不力、责任划不明的,一律打返重作。对个人整改方案一律由分 局长把关,严禁查摆问题一个样、整改措施"大而空"、整改落实"喊口号"。

简短又精辟的个人述职报告篇3

梁山泊的鼓上蚤时迁,就象孟尝君门下的鸡鸣狗盗之徒一样,怎么说也不是正经人,其行为向来为人不屑,但在关键时刻办成了正事,《时迁盗甲》还登上了京剧的大雅之堂。同样的例子,《淮南子》中也有记载,那个帮楚将子发不战而胜的能人,也是个神偷。齐国兴兵攻打楚国,楚军接连受挫。楚国的能人想尽办法也未能挽回败局。这时,子发收留的一个小偷大显身手。他先是偷来齐将的帐篷连夜献给子发,天亮后子发派人将这顶帐篷送还齐将;当夜他又偷来齐将的枕头,天亮后子发又派人送还齐将;第三天晚上他又偷来齐将的簪子,子发还是照例派人送还。这事传开后,在齐军内部引起一片惊慌。将军与手下商量说,这样下去,楚军恐怕就要来取我们的脑袋了。于是,立即撤兵回国。

赵无恤即后来的赵襄子,出身微贱,相貌丑陋,且性格怯懦。赵简子原本并不喜欢这个庶出的儿子,经相人大师姑布子卿的举荐,选中无恤做接班人。家臣董安于有疑问,简子解释说,无恤这个人,以后定能为社稷忍辱负重。后来的一天,智伯与襄子喝酒,趁酒兴打了襄子一记耳光。襄子手下请求杀了智伯,襄子说,先君所以立我为继承人,是因为我能为社稷忍辱负重啊!过了不久,智伯围困赵氏余部于晋阳,襄子坚守数月,最终瓦解智氏联军,反败为胜。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和思维,李世民在他撰述的《帝范》一书中告诫后人:“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为辕,曲者以为轮,长者以为栋梁,短者以为拱角,无曲直长短,各有所施。明主之任人亦由是也。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将无弃才,明主无弃士。”就是说,在会用人的高手那里,是无所谓曲直长短的,运用得法,短处也能变成长处。

李世民讲的还只是总体原则,清代提督杨时斋则把“良将无弃才”具体化了。在他看来,军营中无人不可用。即如聋者,宜给左右使唤;哑者,令其传递密信;跛者,令其守放炮坐;瞽者,让其伏地远听。起初,我怀疑这只是个说法而已,整齐划一的军营怎么会让残兵上阵呢?翻阅了一些史料方知:在战事紧张、伤残增多、兵员补充困难的非常时期,上述情况有可能发生。晚些时候的清朝历史学家、礼亲王昭,对杨时斋的军事才能钦佩有加,在他所著《啸亭杂录》一书卷四中,辟有“杨时斋提督”专条,赞誉说:“其身经百战而功绩尤著者,以杨时斋军门为最”。由此印证,杨时斋的用人之道是建立在丰富的实战经验基础上的。

上述例子也许有些冷僻,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汉武帝是如何用人的。李广迅猛神勇,人称“飞将军”。但由于他靠的是哥们义气带兵,无视章法,不守规矩,以至于治军不严,阵容散漫,出兵随意,打起仗来免不了游击习气,领精兵执行突袭、穿插、包抄等任务也许可以,但不适合大兵团正规作战。汉武帝显然是看到了李广的这一短处,所以很少把他放到正面战场上,而是用他作偏师,辅助和策应主力部队。汉匈战争的史实证明,武帝的运筹是正确的。

“短中见长”的用人方略,也广为现代企业所借鉴。譬如说,让急性子送快件,让慢性子干细活,让性情木讷者管档案,让好出风头者搞公关,让吹毛求疵者抓质检,让谨小慎微者抓安监,让锱铢必较者管财务等等。制造感光材料的工序,通常在暗室里进行,视力正常的人即使经过训练也难以胜任,且不大情愿。鉴于盲人习惯于暗中操作,且比常人娴熟,有人建议让盲人从事暗室工作。柯达公司感到这个主意不错,于是便将暗室职员全部换作盲人。这样一来,不仅突破了用人上的“特区”,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为盲人就业带来了机遇,真可谓一举数得。

几乎所有的教科书都告诫人们容人之短,很少提及用人之短。容人之短固然不易,但还只是局限于个人涵养,产生不了直接效益,若能在包容其短的同时善用其短,就不止是双赢了。我们有些做领导的总是抱怨手下无人,这与用人理念僵化死板、用人标准封闭单一有很大关系。看人总是用老眼光,旧模式,过于挑剔,求全责备,即便你手下人才济济,也会觉得无人可用。正如魏源所云:“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

简短又精辟的个人述职报告篇4

作为当时西方人进入中国的第一站,广州也是传教士最早在华从事医务活动的城市。1835年11月,Osgood的前辈、同样来自美国新教公理会的传教士伯驾(PeterParKer)在广州十三行内的新豆栏街开办了眼科医局,诊治眼睑病、泪器病、结膜病、巩膜病、眼外伤等各类眼科疾病。伯驾精通眼科,同时也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外科医师,不但擅长白内障拔除和睑内翻矫治术,而且做过很多例大手术。1836年11月15日,他做了第一例截肢手术。病人是一位疑似骨髓炎的年轻男性,接诊时左臂高度脓肿,生命危在旦夕。伯驾手起刀落,干脆利落地完成了这例截肢手术。据他本人在医案中所说,截肢过程“时间不超过一分钟”。手术非常成功,术后7天,病人的伤口就大部分愈合。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伯驾创设的眼科医局毁于战火。不过在众多传教士医生的共同努力下,医局于1859年5月在广州长堤重新开张,正式定名为博济医院。值得一提的是,这所著名的教会医院,就是今天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前身,是中国成立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西医医院。

当Osgood到达广州时,博济医院已具有相当规模,聚集着一批优秀的西医医师。伯驾的事迹以及在广州所了解到的情形,让年轻的Osgood颇受鼓舞。伯驾曾经认为,做医生的乐趣在于,当场听到白内障病人复明后围观者的同声惊叹。而在Osgood看来,手到病除也是作为一名医生最大的幸福。无意中,他听说在中国的另一口岸城市福州,西医还完全是一种不为当地人所熟悉的医术。于是他决定前往福州,在那里开辟自己的用武之地。在给友人的信中,他说那是一片“等待着基督徒医生一展身手的广阔地带”,“有余地来发挥最优秀的才能”。怀揣着这样的理想,他从广州扬帆启碇,沿海路向福州进发。

来到福州后,Osgood首先刻苦学习中文,很快就通晓了福州话,并为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柯为良。一位名叫林鼎文的中医师对柯为良十分钦敬,称赞他“通闽语,识华文,与余讲论医学,辄终日不倦,诚好学之君子也”。

在福州城内的一所教堂里,柯为良辟出单间,办起了一个小医院。尽管条件有些简陋,但“兼治男妇小儿内外科等症,凡就诊者,医药均系给付,不取分文”。

医院开办后的第二年,他开始用中英两种文字出版医院报告,其中中文报告名为《医馆略述》。据1871年出版的《医馆略述》记载:“自设院迄今,共诊过约三千症”。这当中包括19例白内障手术,5例唇腭裂缝补术,6例肿瘤切除术,以及3例截肢术。可见,柯为良不但诊病的范围非常广泛,医术也相当高超。另据1875年出版的《医馆略述》记载:“本年共计诊治:新症共六千四百三十九症,旧症共一千八百一十四症……”几年时间,医院接诊的病人数量就涨了一倍多。因此,柯为良一直寻思着要扩大医院的规模,改善医疗条件。但直到1878年,他才依靠教会的资助,在福州保福山扩建了医院。扩建后的医院,命名为圣教医馆。此时,教会在中国各口岸城市开设的医院,已有十余所。

柯为良作为全科医生工作了8年,圣教医馆成立后,他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戒毒。当时不少来华的传教士医生都开始尝试这样一个医学课题:如何戒断鸦片毒瘾。英国圣公会的医师在宁波、杭州等地都开设过专门的戒毒所,面对中国为害甚广的鸦片毒瘾,柯为良一直关注欧美医学界的最新动向,探索戒除毒瘾的有效办法。据现存的柯为良用英文写成的医学报告,可以约略知道他的疗法主要是先将病人集中隔离,完全停吸鸦片,然后早晚服用以颠茄提取物、龙胆、缬草、奎宁和姜制成的药片,另外处方中还出现了水合氯醛和溴化钾这两种19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才广泛使用的镇静剂。柯为良在医学报告中说,1878年至1879年间,他收治了544名鸦片成瘾者,除24人潜逃外,其余病人都成功断瘾。

专注于治疗鸦片毒瘾的同时,柯为良还致力于将西方的病理解剖学介绍到中国。法国哲学家福柯(Michel Foucauit)认为,正是这个由意大利医师Giovanni B.Morgagni在18世纪率先创立的医学方法,促成了临床医学的诞生。作为一名富有临床经验的医师,柯为良自然懂得病理解剖学的重要性。他把当时英语世界最权威的解剖学教材Gray’s Anatomy翻译成中文,定名为《全体阐微》。译事告竣后,他又在译作中收录了近2000个解剖学英文词,逐一译成对应的中文名词。后来移译的西方解剖学著作,很多名词都依据了柯为良的译法。尽管今天柯为良已鲜为人知,但在西医东渐的进程中,这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 《全体阐微》一书在柯为良辞世一年后,才付梓印行。后又多次再版,成为近代影响很大的一部解剖学教科书。

简短又精辟的个人述职报告篇5

激活思路 让栏目富有活力

党建电视专栏作为党的建设的窗口和阵地,它的产生与发展扩大了党员电化教育的辐射面和影响力,为宣传党建动态、推广党的经验、讴歌党的先进性、解答党员疑惑提供了重要载体,受到了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欢迎。

礼县县委历任领导高度重视党建宣传工作,早在2003年7月就批准县委组织部与县电视合开办了党建电视专栏《先锋颂歌》。该栏目下分“优秀基层组织”、“乡镇书记访谈”、“党建综合报道”等三个子栏目,共播出了400多期,宣传报道了100多个基层党组织、150多个基层党员的先进事迹。其中由县委电教中心负责制作的《脱贫致富的领头雁》、《大山深处的呼唤》、《城乡联建谱新篇》等专题片以其平实的镜头、贴近生活的语言深受县内观众的好评。

为了紧随时代的步伐,抓住观众的眼球,提高栏目的收视率,我们将《先锋颂歌》改版为《在党旗下》,虽然是一次简单的易名,但它却是我们的栏目从年轻走向成熟的一次蜕变。在新栏目中我们本着“抓典型、找亮点、贴近群众、贴近基层”的原则,将栏目内容做了相应的调整。播放时间由原先的一周三期改为现在的一天一期,滚动式播出,保证了新闻报道的及时有效性。

精益求精提高栏目品质

质量是栏目的生命。质量高,栏目的生命力就强,影响力就大,在社会上产生的效果就好。我们注重树立精品意识,思想上力求精深,内容上力求精致,艺术上力求精湛,表现手法上力求精细。

栏目改版之际正值“5・12”汶川特大地震波及礼县境内之时。为了在第一时间内宣传报道抗震救灾工作进展和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及先进个人,县委电教中心“临危受命”,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在党旗下》栏目中增加《抗震救灾专题》。接到任务后大家喜忧参半。喜的是作为共产党员能为抗震救灾工作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是无上的光荣;忧的是领导所说的最短到底有多短,要知道电视专栏不同于专题片,需要不断及时地更新节目内容。于是,我们电教中心的三个人兵分三路,编辑视频、收集素材、撰写稿件。为了在《抗震救灾专题》中真实反映抗震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年逾五旬的电教主任不顾同事的劝说硬是要亲自前往全县灾情最严重的三峪乡弋家村拍摄受灾情况。那可是全县最边远的山区,由于地震影响有部分路段还不能通车,并且那段时间仍然是余震不断。更何况,地震中他家一间柴房倒塌,三间瓦房受损,母亲也因病刚从外地住院回家,但他全然顾不上这些,以一个老电教干部对本职工作的热情和全局观念,全身心投入到抗震救灾新闻报道工作中,而且一去就是七天。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我们制作出了《党旗在抗震一线高扬》、《灾区处处党旗飘》等优秀专题片,使得《抗震救灾专题》栏目收视率直线攀升。

贴近群众为栏目确定方向

紧贴全县各个时期党的中心工作是《在党旗下》电视专栏的宗旨。准确定位是栏目生存的基础。党建电视栏目不同于一般的电视娱乐节目,它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党性。党建专栏必须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一方面要体现鲜明的党性原则,始终坚持“两个服务”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要遵循艺术创作规律,将政治理念艺术化,把思想性的内容形象化。

2008年礼县开展了“四项活动”,即:全县农村、社区党员主题教育活动,“两委”班子“双评”活动,“两委”班子轮训及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活动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四项活动。为了配合活动的开展,我们推出了《四项活动专题》栏目。

湫山乡地处礼县边陲,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自“四项活动”开展以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县委、政府号召,开展了“村支部书记述职”、“村级班子及乡属机关民主评议”等系列活动。为了及时报道该乡的活动进展情况,我们的电教干部专程前往活动现场,对活动的开展进行全程拍摄,并制作了《礼县湫山乡“四项活动”开展纪实》电视专题片。节目一经播出,我们就接到了好几个村支部书记的电话,在电话中他们激动不已地说:“干了这么多年村支书还从没在电视上露过脸,没想到县委、政府对我们村一级班子如此重视,把我们的村支书述职报告上了电视。”并保证要像自己在述职报告中讲的那样,“学先进、找差距,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推动农村工作的发展”,不能在全县人民面前讲瞎话。

虽然是几个普通的电话,说的是一些极为朴实的语言,但对我们的电教工作既是肯定又是鞭策,促使我们以十二分的热情投入到党的电教事业,做大做好《在党旗下》栏目。

从细节抓起扩大栏目影响

在开办党建电视专栏节目十多年的实践中,我们感到:要处理好“能做事”和“做能事”的辩证关系,既要通过努力体现电化教育的作用,又要通过努力扩大电化教育的影响,以促进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

为此,我们一方面大力营造党员电教工作的良好氛围。通过把握社会各方面看好电视宣传的优势和作用的特点,在专栏节目中增加了老百姓最为关心的内容,如把领导干部任用公示引入荧屏,让老百姓通过电视来监督干部任免工作,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使老百姓更加关注我们的节目,扩大了电教工作的影响,争取了电教工作良好的环境和更大的空间。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基层播放收看的网络体系。利用“礼县党建网”的网络优势开辟了“视频在线”网上专栏,将部分备受群众关心的电视节目上传到网上。这种做法不仅加大了党员电教的宣传力度和影响,而且还弥补了现有电视节目只能在礼县境内传播的空间局限。促进了基层党组织节目收看活动的广泛开展,把党员电教工作推向更加广阔的领域。

简短又精辟的个人述职报告篇6

2月16日至17 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在浙全国人大代表集中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讨论“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鲁松庭传达了盛华仁副委员长在各省人大常委会负责人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关于“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情况和主要内容的报告。

代表们在分组学习、讨论时一致认为,“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认真总结了我国过去特别是过去5年的发展经验,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体现了党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的基本要求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集中了全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性认识和科学把握,十分全面,富有新意,实事求是,符合国情。

在讨论中,代表们也提出了建议和具体修改意见,并表示在全国人代会期间一定要认真审议规划纲要草案,履行好代表的职责。

嘉兴市人大代表在选举单位嘉善县人代会上述职

“3年前,是你们一张张充满信任的选票,使我再次当选为嘉兴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今天我向各位汇报的是这3年的履职情况。”2月14日下午,在嘉善县第十三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预备会议之后,举行了市人大代表述职评议会。据了解,间接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述职,这在我省还是第一次。

嘉善县选举产生的嘉兴市人大代表有40位,其中6位代表在述职评议会上作了述职发言,其他34位代表则分别提交了书面述职报告。

嘉善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副所长吴丽珍连续两届当选为嘉兴市人大代表。2003年,她担任嘉兴市第四届人大代表任职届满后,认真总结回顾了自己5年来的履职情况,主动向嘉善县人大常委会提交了述职报告,由此开创了当地间接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述职的先河。吴丽珍在这次述职报告中回顾了自己再次当选嘉兴市人大代表3年来的履职情况。

列席会议的市人大代表们也十分重视此次述职评议。市人大代表胡静如为了写好述职报告,动笔之前走访了全县7个镇,听取当地群众和县人大代表的意见。初稿形成后,又反复征求意见,数易其稿。陈福权、曹文俊、徐道生、杭其中等市人大代表也在会上发言,就代表意识、参加代表活动、主动联系选民、提出议案建议等方面向出席会议的200多位县人大代表作了述职报告。

县人代会上,每位县人大代表还对每位市人大代表进行满意度打分。

金华市人大搭建重大事项沟通平台

近日,金华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就年内重大工作安排与市政府进行交流沟通,向政府通报了今年需政府汇报的有关重大事项,征求政府建议意见。市政府也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了今年的重要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市政府市长、副市长参加了沟通会。这是该市人大常委会加强重大事项决定权行使的又一新举措。

金华市新一届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行使。去年换届后,专门组织人员对该课题进行调查研究,修订完善了市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对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内容和操作程序进行了规范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常委会积极搭建沟通平台,建立了年初与“一府两院”就重大事项进行交流沟通的机制,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日常重要工作的联系沟通,以充分调动双方积极性,推动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绍兴市组织全国人大代表公开征集议案建议

近日,绍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在绍兴的全国人大代表公开征集议案、建议。根据人民群众和一些部门的意见,共整理出16件议案。这些议案和建议将由代表们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

从这次征集到的议案、建议的内容来看,要求修改现有法律法规的呼声比较高,尤其是要求制定和出台公共安全法律法规的反映比往年突出。

台州市实行公民旁听人代会制度

日前,台州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公民旁听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办法,并决定在2月底召开的该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施行。

办法具体规定了旁听人员名额分配、旁听人员范围确定、旁听事项的公布、旁听人员的资格审核、旁听人员应遵守的规则、旁听所需费用负担等方面的内容。公民旁听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十分注重对公民民利最大范围的保护,不仅拓宽了旁听公民的主体范围,规定户籍不在台州的公民在台州居住满一年也可申请参加旁听,而且为公民申请旁听人代会创造便利条件,规定公民凭本人身份证在大会召开20天前,可分别向所在地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申请旁听。

人代会期间,会议秘书处还将安排工作人员联系旁听公民,并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一次旁听人员座谈会,对旁听公民提出的重要意见、建议,以会议简报形式反映。

奉化市人大代表网上公开征求建议

日前,为迎接奉化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召开,更广泛更快捷地了解民意、倾听民情,傅企平等5位市人大代表在奉化新闻网上公布了自己的身份和职业,并提出了自己对今年议案、建议的设想,公开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这5位代表中既有农村党支部书记、街道居委会主任,又有镇和政府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律师等,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群众如果有意见和难事,可以和相关代表进行交流,代表将进行解释、说明,并把群众的心声带到人代会上去。网上公开征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开辟了一条代表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的新途径,能更广泛更真实地了解到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海宁市长人代会闭幕即到现场办理代表建议

2月14日下午3时许,海宁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刚刚闭幕,市长张金根就带领规划建设局、交通局、城建局、交警大队等相关职能部门,先后来到马桥街道湖塘集镇、硖石街道南苑社区、由拳里社区,就陆坤祥代表提出的要求在湖塘集镇路口安装红绿灯的建议、王依群代表提出的要求在南苑社区建设公厕的建议和顾利英代表提出的要求对开放式小区道路破损进行维修的建议,进行现场踏看,提出解决的方案。

在由拳里社区,张金根看到随着马路路面的加宽加高,居民楼的路基已明显低于道路路基,使路面积水自然流向居民楼,加上年久失修,路面破损和下水道堵塞严重,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张金根要求相关部门,对存在类似问题的居民楼进行调查摸底,写出专项报告,要本着以人为本、特事特办的原则,及时进行专项维修,花最小的代价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切实关心和维护群众的利益。

在现场察看后,张金根召集有关负责人召开碰头会,要求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代表提出的各项建议,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高效务实的作风,扎实办好各项建议,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让人民群众满意。

椒江区人大规范干部书面述职工作

台州市椒江区人大常委会加大对被任命干部的监督力度,每年除安排一名副区长和三名政府组成人员集中述职外,还要求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其他政府组成人员、法院副院长、检察院副检察长进行书面述职。近日,又对这项工作进行了规范。

椒江区人大常委会针对书面述职报告长短不一、以部门总结代替述职等情况,对报告的格式、内容和字数提出要求。规定报告要按照常委会办公室文件的形式,字数控制在3000左右,以个人贯彻执行宪法、法律、法规情况;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履行职责情况;贯彻落实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及办理区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情况;办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迫切要求解决问题的情况及廉政建设情况为主要内容。并把不符合要求的报告退回重写。

报告汇总后,先发给常委会组成人员,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审阅、提出意见。然后在常委会会议上审议述职报告,对写得不认真、没有全面反映个人履职情况的,要求重新述职。并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批评、意见。该区人大拟对所有常委会任命的干部进行每年一次的书面述职,以加大对任命干部的监督力度。

嵊州市法院向人大代表征询意见

日前,嵊州市人民法院邀请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乡镇(街道)人大负责人旁听了一宗行政案件的审理,并就“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问题进行了座谈,听取人大代表对法院司法工作的意见。这是嵊州市法院在专项整改活动中努力健全外部监督、多渠道查摆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

简短又精辟的个人述职报告篇7

一、写好广播会议新闻的方法

1.从会议中寻找最有价值的新闻。如今年某市召开全市市直机构改革工作会议。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次全市市直机构改革中群众最关心的是领导超职数配备问题后,跳出会议,写了一条《某某市超职数的82名乡局级干部“下课”》的新闻。又如今年3月底,全市领导带领职能部门冶金工业园区召开现场办公会,记者避开单纯的会议报道,发挥广播特色,多方位运用广播音响效果,编发了一条现场短新闻《书记办公到工地》。这两条新闻均受到好评。

2.会议现场与相关背景资料相融合。今年5月,我市召开经济工作督办会。在处理这条会议新闻时,记者采取化整体为局部,一个重点一个重点报道。既避免简单地写成领导参观考察,又回避单纯报道会议。编发的《我市经济发展事实说话》、《我市经济开局良好,还须强化六个重点》等,将会议情况与相关主题的背景资料有机结合起来。

3.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报道会议。在报道会议新闻时,要突出报道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会议新闻最忌空洞、枯燥、无味。听众听来听去,只知道今天在开会,明天在开会,什么信息也获取不到。要千方百计将会议新闻写得具有可听性,要言之有物,多写故事性强的新闻。

记者肩负着正确引导舆论,主持正义,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推动社会进步的重任。因此,记者应该成为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言人,为群众利益鼓与呼。要多报道与群众利益相关的政策,多报道基层干部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多报道群众中的典型和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为人民群众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健康有益的新闻信息。在新闻写作中,要多用群众语言,尽量口语化,不要写成官样文章。如我台播发的《快乐的领舞人》、《爱拼才会赢》等一大批新闻专题,便是大量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将身边人、身边事告诉听众,用身边的典型来影响人,带动人。听众爱听也乐于接受。这样既避免了就会议写会议,也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要想让广播会议新闻活起来,作为广播记者在新闻写作中要有敬业精神,注意上述几点报道方式以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准确生动报道新闻,恰如其分传情达意,用通俗的语言打动各个层次的听众,使节目能更快地提高竞争力。

二、广播会议报道要做活“三字文章”

会议报道是新闻工作的难题之一,广播会议报道尤其如此。相对于报纸来说,将会议内容全文或大部分摘录播出不仅时间上不允许,而且由于收听顺序上的不可选择性,这样做必将失去大多数听众;与电视比较,广播又少了电视的直观优势,因此,广播会议新闻报道必须立足发挥自身特点,做活“快、真、俗”三字文章。

1.抓住重点,争取新闻第一时间,做活“快”字文章。一般来说,一个地方的重要会议如经济工作会、人大、政协会等,三家新闻单位都会派记者进行报道,广播电台必须利用自己滚动播、制作程序相对简练的特点,争取在第一时间最先播出。当天的新闻,报纸一般第二天见报,电视一般要在晚新闻中报道,而电台可以利用午间新闻和正点新闻播出,特别是中午时间听广播的人相对较多,广播电台要充分利用好午间新闻报道这个栏目,把新闻的时效性提高到“今天上午”、“一小时前”、“几分钟前”甚至与新闻事件同步进行。对于会议内容的报道,广播新闻要抓住重点,一语中的,切忌一二三四,面面俱到。

2.巧用现场录音,增强会议报道的现场感,做活“真”字文章。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如何让听众真切地感受到会议现场的状态和气氛,这就要求记者必须运用好广播的“听觉”语言――现场录音。如在报道市人代会过程中,市长代表政府作工作报告,篇幅较长,记者在抓住重点内容的基础上,选用了含有三组数字的三句话采取现场录音。三句话包含三层含义,赢得了听众的三次掌声。记者在录音报道内容时,巧妙立意,大胆取舍,使其起到了记者解说无法替代的画龙点睛作用,增强了报道的现场感和感染力。

简短又精辟的个人述职报告篇8

宰相乃封建时代辅助皇帝,统领群僚,总揽国务的最高行政长官,时政之美恶,常取决于宰相。好的宰相,主观上必须德才超群,客观上也须有一定时间,让其施展抱负,历朝历代的名相贤相,大多如此。杜衍为相仅120天,史称“百日宰相”。

杜衍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正月罢相,以尚书左丞出知兖州,庆历七年正月致仕。宋代著名史学家、名列古文唐宋家的曾巩,在庆历七年九月写给杜衍的信中,赞美杜衍任宰相时的所作所为,与“古之良宰相者无异焉”,虽说因任相时间太短,“不充其志”,功德却不可胜道,无愧于尧舜之时、夏商周三代和汉唐盛世的名相。

南宋史学家洪迈《容斋续笔》卷16《贤宰相遭谗》条,将杜衍与唐代名相褚遂良、张九龄、裴度和宋代名相赵普、寇准等并列,称之为“一代宗臣,当代天理物之任,君上委国而听之,固为社稷之福。”对其遭邪人谗言陷害,不得尽展相才,深为痛惜。

宋仁宗一朝,共任相23人,元代修《宋史》,特将杜衍和李迪、王曾、张知白为一“贤相”合传,称四人“皆贤相也。”传末发论,极尽颂美,曰:“宋之贤相,莫盛于真、仁之世,汉魏相,唐宋Z、杨绾,岂得专美哉!”

一、庆历新政,砥柱中流

近数十年出版的一些通史,谈到庆历新政,大都主要记叙范仲淹、欧阳修的事迹,兼及富弼,顺便提及韩琦和杜衍,有的甚至不提杜衍。实则在宋人眼中,杜衍才是庆历新政主要也是最高领导者。宋神宗熙宁年间陈师锡任监察御史,在奏言中,就希望宋神宗像宋仁宗“擢用杜衍、范仲淹、富弼、韩琦,以成庆历、嘉v之治”一样,“以兴治功。”宋神宗“善其言。”(《宋史・陈师锡传》)陈师锡所指,包括了宋仁宗两个时期的治功,一为庆历之治,一为距庆历新政11年之后的嘉v之治,嘉v之治,富弼、韩琦主之;庆历之治,杜衍、范仲淹主之。宋神宗一生都在革新,更是王安石变法的积极支持者和参与者,他与陈师锡这次对话,距庆历新政不过20余年,其看法的准确性当属无疑。

历史的真实的确如此。在皇权专制,官制等级森严的时代,任何一次全国性的变革,既必须得到皇权的支持,变革主持者也必须获得相权,否则,在皇权和变革主持者中间,必然横着一道相权梗阻,给变革之路平添无尽麻烦,山重水复,险象叠加,难有所成。

北宋政务由中书门下掌之,最高长官为宰相,称中书门下平章事,副相称参知政事;军务由枢密院掌之,最高长官为枢密使,次为枢密副使。宰相、枢密使、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同为宰辅,统领全国政务和军务,而以宰相为首,枢密使次之,庆历年间,宰相还一度兼枢密使。在庆历新政期间――庆历三年(1043年)九月到庆历五年(1045年)正月的一年左右时间里,最活跃的范仲淹的职务是参知政事,富弼和韩琦的职务是枢密副使,欧阳修的主要职务,先是知谏院,后是河北都转运使、权真定府,已不在朝廷。范仲淹和富弼虽受宋仁宗委任,具体主持新政的制订和实施,但这期间,他们头上还有三位宰相,章得象、晏殊、杜衍,章得象和晏殊均不支持新政。晏殊在新政急需言官造势的关头,故意将知谏院的欧阳修由朝廷外派地方。章得象尤为阴毒,既授意几个追随他的言官攻击范仲淹和富弼,又暗中使坏,最终误导宋仁宗罢掉范仲淹参知政事之职,而以范仲淹的政敌宋庠代之。唯有杜衍对新政积极支持,热情参与,特别是在范仲淹和富弼被流言所污,被迫离京,而宋仁宗又开始动摇,想免去范、富二人政事之时,偌大一个中央朝廷,唯杜衍一人,砥柱中流,充分利用其宰相和枢密使的地位、职权和影响,对变革和变革者“独左右之。”(《宋史・杜衍传》)范仲淹和富弼相继于庆历四年六月、八月外出任宣抚使,自此到庆历五年正月新政戛然告终的七个月时间里,只有先任枢密使,后又升任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密使的杜衍和枢密副使韩琦在京。显然,所谓庆历新政,最后的也是其整个历程近一半时间,主要主持者就是杜衍,既非范仲淹,也不可能是韩琦和富弼,当然更不会是欧阳修。欧阳修当时的职务,离中央政务核心领导圈――宰辅,尚有相当大的距离。事实上,欧阳修对庆历新政的贡献,主要也就是发发议论,写写文章,造造舆论而已。

二、令青史生辉的“但道杜衍不可”

范仲淹和富弼拟定的新政十项内容,核心是改革吏治,革新吏治的核心,则是抑制侥幸。而侥的根源,却是皇帝的“恩降”,对官吏任命、升迁,不走正常程序,而是皇帝直接下一诏旨,由枢密院和中书门下奉旨落实。吏治昏乱和腐败,竟由皇帝带头!很显然,要刹住这股歪风,作为参知政事的范仲淹干不了,作为枢密副使的富弼和韩琦更干不了,唯有宰相兼枢密使的杜衍了。杜衍当仁不让,大义凛然地和皇帝叫上了板。宋仁宗一方面批准新政,下诏要“明黜陟,抑侥”,一方面又继续皇恩浩荡,“多恩赐,请求无不从”。杜衍针锋相对,“每内降恩,率寝格不行。积诏旨至十数,辄纳帝前。”举凡皇帝批的任官条子,一律挡住,拒不执行,等积累到十几张,便径直交还给皇帝。宋仁宗有个重要姻亲,想求一官,宋仁宗碍于面情,批条恩准。杜衍头天见到御批,第二天一上朝,就拿着条子质问宋仁宗:“昨日何忽又降此批?”宋仁宗心内有愧,只好说:“卿止勉行此一批,盖中有无可奈何者。”语中颇含乞求。皇帝已这样了,宰相杜衍却原则依旧,“正色奏曰:但道杜衍不可!”宋仁宗只得将自己的御批收回作罢。后来,宋仁宗凡遇私下向他讨官者,都要说:“朕无不可,但这白须老子不肯!”白胡子老头儿,即指杜衍。宋仁宗曾对欧阳修感叹道:外间都知道杜衍封还我批出的任官条子吧?其实,我在内宫,有向我请求恩泽的,我常常以“杜某不答应”而拒绝,这种情况,比杜衍封还我的条子还要多。在抑制侥方面,杜衍“助我多矣!”

从此,杜衍拒“恩降”,遂成为吏治史上的经典,被广为传颂和取鉴。南宋高宗时,一次“内降差除四人”。殿中侍御史周葵奏言:“愿陛下以仁祖为法,大臣以杜衍为法。”宋宁宗时,国子录王介上疏批评当时任免官员“悉出内批”,称赞“杜衍为相,常积内降十数封还”。宋理宗淳v二年,杜范任右丞相,“时亲王近戚多求降恩泽”,杜范“引前朝杜衍例”,将皇帝此类内批“皆封还。”

庆历新政“明黜陟,抑侥”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向各路(约相当于今天的省)选派转运按察使,由其选任该路的知州,再由知州选任该州的知县,将原来不称职的州、县官一律罢免。范仲淹为了选好转运按察使,严审预选名单,将不合格者一笔勾掉。富弼觉得范仲淹搞得过于严格,建议道:您一笔勾去很容易,可被勾者一家人会因此而哭呢。范仲淹反问:“一家哭何如一路哭?”坚持标准不放松。这个故事,一直传为吏治美谈,近年来更被一些文章频繁援引。但范仲淹“明黜陟”,是以副相的身份审查、敲定省级干部任命,把关虽严,却是居高临下,挥笔即定。杜衍“抑侥”,则是直面皇帝,以下纠上,要冒天大风险,没有极大的担当精神和超人的胆识勇毅,不能为,也不敢为。“一家哭何如一路哭”固然掷地有声,“但道杜衍不可”却尤令青史生辉。

三、对新政骨干无私的“扶持树植”

曾巩在《上杜相公书》中,极赞杜衍在庆历新政期间为相,“能以天下之材为天下用”。当“豪杰魁垒”之士遭“邪者恶之,庸者忌之,亦甚矣”之时,独有杜衍“唱而助之”,百般呵护,使其“皆若素由门下以出”,与之一起力行新政,辅佐人主“致天下治”。当英才们备遭庸众排挤诽议,杜衍“复毅然坚金石之断,周旋上下,扶持树植,欲使其有成”。实在无力回天,“则引身而退,与之俱否”。

诚如曾巩所述,庆历新政中的一些骨干人物,如范仲淹、欧阳修、孙甫,都得到过杜衍的热情栽培、大力提携和竭诚维护。

范仲淹因力揭宰相吕夷简弄权误国,深深得罪吕夷简,被贬官数年。好不容易被起用知延州,负责西北边事,又因在处理西夏问题上,被朝中大臣误解,让政敌找到了攻击的话柄。吕夷简为相20多年,手段阴狠老辣,私下怂恿参知政事宋庠,在皇帝面前恶毒诬陷范仲淹,说:“范仲淹可斩!”时为庆历元年,杜衍正任枢密副使,力为范仲淹辩解,曰:“仲淹之志出于忠果,欲为朝廷招叛虏耳,何可深罪?”义正词严,与宋庠“争之甚切。”宋庠辩不过杜衍,以为吕夷简会帮他说话。岂知吕夷简已被杜衍的正义和正气震慑,一直“默然,终无一语。”直到宋仁宗问他的意见,才开口说道:“杜衍之言是也,止可薄责而已。”范仲淹这才得免大难,要不然,就不会有两年以后的庆历新政,也不会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庆历新政的积极参与者,都是名副其实的热血君子,以天下为己任,而不顾其他,同是为国为民,对具体的人和事,却常有不同看法,往往争得面红耳赤,不依不饶,乃至出语伤人。诸人中,杜衍官位最高,年龄也最长,大范仲淹11岁、孙甫20岁、欧阳修29岁。诸人素常对杜衍既敬仰,又感恩,以父辈事之。但在议论和处理军国大事上,范仲淹、欧阳修、孙甫曾误解过,乃至恶语伤害过杜衍,杜衍均不计较,照样真诚关爱,呵护有加,情怀之博大,境界之高迈,在华夏数千年政治家中,堪称一流。

庆历四年六月,范仲淹以参知政事的身份,宣抚陕西、河东,误以为辽朝将发兵侵宋,欲发大兵备之。杜衍时任枢密使,不同意范仲淹的判断,认为辽兵绝不会来,宋兵不可妄出。范仲淹发怒,与杜衍“争议帝前,诋衍,语甚切。”此前,范仲淹一直“以父行事衍”,如今竟然当着皇帝的面,这般放肆无礼,如对仇雠,这要放在一般人,肯定要对范仲淹打击报复,至少也要记仇怀恨,断绝交往,杜衍却“不为恨”。特别当退朝以后,范仲淹牛脾气继续发作,力争不已。而事实很快就明了:辽兵根本就未动,杜衍拒不发兵,绝对正确,范仲淹的判断绝对错误。即便如此,杜衍对范仲淹仍关爱如初。

较之范仲淹,欧阳修更曾多次“触犯”杜衍。宋仁宗嘉v八年(1063年),杜衍已去世六年,欧阳修于这年所作《跋杜祁公书》中,深情怀念与杜衍的初次相见:“公当景v中为御史中丞,时余以镇南军掌书记为馆阁校勘,始登公门,遂见知奖。”然而,欧阳修给杜衍送上的见面礼,却是一枝带着利刺的玫瑰。时在宋仁宗景v二年(1035年),杜衍刚任御史中丞,征辟石介为御史台主簿,石介还未到任,他的一封上疏已得罪皇帝,朝廷因此撤销了对他的征召。欧阳修是石介的挚友,此时刚任馆阁校勘,竟然写信给杜衍,指责杜衍未能替石介辩护,言辞颇为激烈:“介一贱士,用之当否,未足害政。然可惜者,中丞举动也。”这年欧阳修29岁,杜衍58岁。欧阳修入仕才数年,刚由地方进京,仅为从七品的低级小官,杜衍则是从三品的大官高官,为人为政,早已名动朝野。从哪方面说,欧阳修都有些冒失,言辞明显过头而且失礼。杜衍虽不同意欧阳修的批评,对其勇于言事的精神,却很是欣赏,两人从此结下浓厚的师生之情,“久而愈笃”。

庆历新政期间,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欧阳修也常与杜衍意见相左。如在处理边将滕宗谅、张亢使用边费不当问题上,杜衍力主重惩,欧阳修和范仲淹则坚决反对,认为两人没错,最后只好折中,给了两人较轻的处罚。在如何对待辽朝驸马刘三嘏叛辽投宋问题上,欧阳修和几位宰相都主张厚待之,“以诘契丹阴事”。杜衍则主张拒不接纳,纳之于国不利。最后杜衍获胜,将刘三嘏遣返辽朝。从当时军国大局来看,杜衍的意见,无疑要比欧阳修和范仲淹等正确得多。杜衍去世后,欧阳修在为杜衍所作墓志铭中,对杜衍立朝“善决大事”,也是由衷佩服。而杜衍也从未反感过欧阳修一次又一次的“冒犯”,总是以长者之态,谅解之,关爱之。欧阳修在《再与杜欣论祁公墓志书》中述及此,感慨颇深:“公之知人推奖,未有若修之勤者;修遇知己,未有若公知之深也!”

孙甫一直被杜衍看好,在其还只是个知县时,以刑部侍郎知永兴军的杜衍,即将其辟为司录,事无大小,都放心地交其主办。如此信任,孙甫却不领情,以为杜衍小瞧了他,竟耍起牛脾气,说什么“待我如此,可以去矣!”杜衍得知,就再不拿小事烦他了。而且愈发器重他,主动与之结为忘年交,高兴地说:“吾辟属,乃得益友。”杜衍升任枢密副使后,又举荐孙甫为秘阁校理。不久,保州发生兵变,孙甫按循职问责的思路,上言“枢密使副当得罪”,应向杜衍问责。重用之,屡荐之,得到的回报却是“不少假借”,要朝廷处罚知己。这要放在别人,能不恨之入骨,报之以牙还牙吗?杜衍却不,他因此更看重孙甫的“鲠亮不私”。秘阁校理为朝廷谏官,职在言事,孙甫一心为国,言事不避不忌,敢于碰硬。宋仁宗欲任陈执中为参知政事,孙甫与同事蔡襄争着上言阻止,曰:“执中刚愎不才,若任以政,天下不幸!”孙甫又指斥皇帝近臣丁度言事怀私心,“请属吏”,要宋仁宗予以严惩。陈执中和丁度人品既差,又是庆历新政的反对派,岂能容得孙甫等人如此?立即予以回击,在皇帝面前极言孙甫和蔡襄之短,两人被逼,只得请求外任。庆历五年(1045年)正月,事下中书省,杜衍时任宰相,在其影响下,中书省以谏院缺人为由,上奏皇帝,留二人继续担任谏官,宋仁宗听罢,不说话,只是点了点头。杜衍回到中书府,立即召吏员拟就子:令蔡襄、孙甫照旧供职。按程序,子须几位宰相和参知政事都署名,方能执行。杜衍和另一位宰相章得象署名后,吏员拿着子请参知政事陈执中署名,陈执中恨透了孙甫和蔡襄,拒不署名,还说刚才皇上并无明确旨意,应当再次上奏,怎能着急如此!话语中,明显露出阴狠和威胁。吏员回来告诉杜衍,杜衍已觉察到宋仁宗轻信了陈执中和丁度的谗言,再奏必遭否定,本想利用一下皇上刚才的暧昧态度,尽最大可能保护孙甫和蔡襄,可惜其间苦衷,竟被陈执中识破。只得取过子烧了。杜衍不知道,就在此时,被谗言搞昏的宋仁宗,已对范仲淹和富弼及其主持的新政心生反感,而杜衍又处处庇护二人,所以,一面下诏罢免范仲淹和富弼宰辅职务,一面正令翰林学士院锁院草制,罢免杜衍的宰相之职,贬官地方。执笔者,正是被孙甫刚痛斥过的翰林学士承旨丁度。第二天,杜衍就被贬为尚书左丞,出知兖州,而且“即日发遣”,不容在京城稍留。杜衍既已遭贬,孙、蔡二人再也无人救援,很快,蔡襄就被贬福州,孙甫被贬邓州。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随之告终。

上一篇:青年教师思想汇报范文 下一篇:关于团员的思想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