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年度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04 17:31:10

环保年度报告

环保年度报告篇1

一、主要目标工作完成情况

(一)环境违法案件查处情况。在环保专项行动中,组织开展了化工行业专项检查、冶炼行业环境安全大排查、城镇饮用水环境安全大检查、城镇污水处理厂专项执法等十七项集中行动,此间还配合市人大开展的__环保世纪行进行执法检查,每项检查都有方案、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整合市、县、区环境监察力量,开展联合执法,初步建立起环境监察联动机制。加强与城管、公安、工商、文化、卫生、法制等部门的协作,形成环境执法合力。今年以来,我们对5起严重环境违法案件实施了挂牌督办,对41家排污企业进行限期整改,对17起环境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共处罚款35.8万元(较去年增长258%)。

(二)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暨环保设施运行情况。我市国控、省控企业共有各类污染防治设施250多台(件),,我市按照工业污染源特征以及省、市环保局对工业污染源监管要求对我市国控、省控企业、电力行业、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检查,结合市环境监测站对全市国控、省控的12家废水重点企业和8家废气重点企业监测以及省厅对我市国控、省控企业、电力行业、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检查,我市国控、省控企业废水达标企业为10家,达标率为95.83%;废气达标企业为8家,达标率为100.0%,总达标率97.92%。

(三)排污申报和排污收费征收情况。一是积极拓展排污费征收面,夯实总量减排基础。把贯彻落实全面申报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充分利用排污申报、污染源普查等信息资源,全面调查污染源排放现状,夯实排污收费基础。完成了95户排污单位(工业企业82家、中小企业12家、污水处理厂1家)的排污申报登记、排污量核定工作,制定了年度排污费预征计划,对重点企业开展以监督性监测数据核定排污量,征收排污费。二是强力推进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的排污申报与收费工作,市区两级环境监察机构联合执法,组织人员对开发区试生产项目进行专项检查,辐射到全区各个角落。三是推进国家排污收费软件应用,组织软件培训和安装,有针对性为区、县进行个别指导,进一步规范我市排污申报登记、核定和排污费征收管理工作。四是加强排污费稽查,促进了排污申报与排污收费进一步规范。对一县三区开展了排污费征收“点对点”稽查试点,大力提高了排污费稽查工作效能。五是根据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自开始,我市的排污费已全部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开票、缴纳,并采取专人坐班从事收费工作,逐步使排污收费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全年征收排污费3591万元,增收8.6%。

(四)在线监控系统运行情况。一是依托在线监控中心平台,实施污染源全方位监控。指定专人负责每天对监控系统进行调阅,并对废水、废气排放运行情况进行记录,发现系统运行不正常,及时通知运营单位及时到现场进行维护;发现异常超标排放,及时知会环境监察人员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查处。二是建立现场检查和目标考核制度。建立污染源在线周报制度,对比对监测结果是否满足相关技术规范或擅自更改自动监控参数进行考核,严格按照合同对第三方运用商运营维护进考核,努力提高自动监控数据准确率,降低前端设备故障率。三是我市共对12家国控企业、13家省控企业和部分市控企业均安装在线监控系统。其中15家废气重点排放企业安装了24套烟气在线监控系统、5套尘在线监控系统;17家排污企业废水排放口安装7套ph在线监测仪、17套cod在线监测仪、3套氨氮在线监测仪。其中所有国控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均按要求于今年8月底前通过了我局组织的验收。12家国控企业和13家省控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于11月20日实现与省环保局联网。我市污染源在线设施运行率超过95%。

(五)生态环境监察情况。一是根据省厅的统一要求,结合我市的工业结构的特点和环保专项行动尾矿库环境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对全市43家企业的49座尾矿库进行环境安全隐患整治和开展生态恢复工程,对16家存在问题的尾矿库企业下达重大环境安全隐患督办告知书,查处一批、整改一批、处罚一批、关停一批,取得初步成效。今年,我市还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厂配套设施的建设,投资800万元,完善了新民污水处理厂相关管网建设,调整了污水处理费,启动了生化处理系 统,通过了省环保厅有关领导和专家对该厂环境问题整改的审查。完成了《__市排水专项规划》的修订和《__市城市污水管网建设规划》可研报告编制工作。二是我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开展的畜禽养殖业专项执法检查。深入现场,对照检查方式和要求,逐一细致地进行检查,认真查找问题,并一一记录。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此类行业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抓好整改,切实加强行业环境监管。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除现场纠正外,县环保局对恒大禽业有限公司等三家养殖场下达了限期改正通知书及处罚告知意见书,责令业主停止生产,并限期予以整改。同时,帮助业主开展排污申报登记工作,并依法核定排污量,征收了排污费,以促使我市畜禽养殖业、定点生猪屠宰场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同时,建立了专项档案进行管理。为了督促整改情况,我局将各类养殖场、生猪定点屠宰场列入日常监察名单,明确监察责任人、监察职责和监察频次,确保违法行为整改到位,目前辖区内9家规模化养殖企业基本能做到达标排放。

(六)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处理情况。我市历来非常重视环境应急工作。制定了《__市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联合监察制度》和《__市城市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环境应急处置预案》,市环保局与市监察局、水务局、港口局、__海事处等部门多次组成联合督查组,采取现场查看、及时告知、分头落实、适时回查、严格追究等形式,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较好地解决了城市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隐患;现有的49座尾矿库进行专项执法检查,责令整改11家;对全市15家涉砷企业的环境安全隐患进行彻查;多次启动环保应急预案,成立监察应急小分队,加强“两节”、“两会”、全市重大活动期间以及雾霾等不利气象条件下的大气环境质量监管;对重点企业采取限产、限排措施。

(七)环境投诉处理情况。一是加强“两节”、“两会”和重大活动期间环境工作,成立“两会”、建国60周年期间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两会”、建国60周年期间值班和信息报送,确保我市“两会”建国60周年期间无重大环境案件发生。二是坚持“12369”24小时值班出警制度,节假日和夜间处理环境投诉429起。三是认真输上级转办交办件。今年以来,已办理5件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省市批转的件29起、市行风热线受理环境投诉28件、市民论坛环境投诉55件。四是每月主持召开环境工作恳谈会一次。今年以来,分别召开过有市政府应急办、政府政务热线“12345”、市局有关领导、市民论坛网友和县、区(开发区)环(来源:文秘站)保局主要负责人参会的环境工作恳谈会11次,着力解决当时热点的环境问题。五是及时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环境办理制度。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工作的考核办法》,有力地推动市区两级环境工作;建立__市环保局党政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开展重点环境案件领导包案等制度,有力地化解环境突出问题及。今年以来,我市没有发生一起因环境污染投诉未得到及时处理而造成越级访和群体访事件。

(八)环境监察能力建设情况。一是积极向市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报告,主动与县区主要领导沟通,成立了__区、__区政府成立环境监察大队(目前__市所辖县、区均有环境监察机构),二是今年以来,通过开展环境监察基础工作推进年、标准化建设等活动,增强班子带队伍的能力,通过抓制度建设增强依靠制度管人管事的能力,通过强化队伍建设增强环境监察能力,通过抓作风建设增强抓工作执行能力。大力推进了环境监察基础推进年活动,进行回头看、找差距,出台和修订了24项监察制度,逐项按时解决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精心打造一支“严格、公正、文明”的环境执法队伍,满足新形势下环境监察工作的需要。三是大力促进了环境执法队伍建设,全年共安排10余人次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业务培训外,还组织集中学习12次,开展学习交流,达到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四是认真抓好了宣传报道工作,及时反映环境监察工作情况,总结工作经验和好的做法。全年仅市支队就撰写编发政务信息100多条,其中,被省局网采用信息40多条、市局网采用信息80条,被中国环境报、安徽环境和__日报等刊物选登的文章有8篇。此外,结合环境监察工作实际,深入基层企业开展专题调研,认真撰写了《关于__湖污染调查有关情况的报告》专题报告和《化解矛盾、促和谐发展》典型案例分析材料。

二、主要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全市环境监察系统对现有企业和建设项目组织现场监察3840余人次,检查企业960余家,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280起,在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中,对5起环境违法案件实施了挂牌督办,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64份,对17起环境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共处罚款35.8万元,有力打击了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全市排污费征收3591万元,较增长15%,其中,市本级排污费征收3470多万元;全市12369环保热线共受理有效举报件1251件,办结1241件,结案率为99.2%,污染事故处理率100%,群众的合法环境权益得到有力保障。本年度,在市环保局工作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之后,市环境监察支队被省环保[文秘站:wmz .com]厅授予全省环境工作先进集体;市环境监察支队业务考评荣获全省第一名;市“12369”环境投诉受理中心被授予全市文明窗口称号。

环保年度报告篇2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jinglingk-0”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度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及生态环保问题通报整改落实情况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市委、市政府: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环保委的精心指导和市直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湄洲岛党工委、管委会严格对照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成果,努力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生动范本,严格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各项环保工作稳步推进。现将2020年度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及生态环保问题通报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0年度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

(一)坚持绿色发展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成立书记担任组长、主任担任第一副组长的湄洲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按照莆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部署要求,负责提供辖区发展战略报告、重点产业布局及各类专项规划,对接各类规划指标分解下达工作。配合市生态环境局全面推进“三线一单”编制工作;配合市自然资源局开展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衔接工作。严格落实《莆田湄洲岛管理保护条例》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提高环境准入门槛,积极引入平台经济新业态,全力发展旅游、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目前全岛第三产业占比GDP达60%左右。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开展湄洲岛智慧节能生态建设,实施分布式光伏项目,推广清洁能源使用,提高全岛清洁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占比。用水总量、农田灌溉水达有效利用指标系数、耕地保有量、建设用地总量、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等指标均控制在目标责任书要求范围内。污水处理厂日均处理量达2922吨,进水水质COD浓度平均在170mg/L左右,化学需氧量、氨氮主要污染物总量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因地制宜创新垃圾分类、投放、收集模式,不断完善和规范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推动全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依托深兰科技集团自动驾驶前沿技术,深化湄洲岛智慧汽车基础设施和机制建设试点,在湖石淉公园建成2.2公里长自动驾驶旅游体验线路并布局配套5G基站建设。

(二)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持续实施截污、活水、净水、引水等工程保持湖石淉水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及河长办检测湖石淉断面水质为IV类及以上,达到今年水质目标;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及地表污水,确保宫下村宫下沙自然村省考点地下水监测点在丰、枯水期水质检测结果良好;规范海域养殖,严厉打击非法采砂,常态清理海漂垃圾,保障近岸海域水质二类。

持续提升空气质量。持续实施蓝天保卫战,禁止工业企业项目落地,加强扬尘管控,落实工地、道路扬尘治理常态化检查,实现全岛餐饮店油烟分离全覆盖,推行新能源汽车,限制燃油汽车入岛。全年轻度污染12天,首要污染物均为臭氧,其余指标优良天数比例达100%以上,其中PM2.5平均浓度达到15.78μg/m3。

夯实土壤污染防治基础。积极落实化肥使用量减量化行动,向农民推荐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预计同比上一年度减少2.5%;医疗废物按照“小箱进大箱”的模式,采取乡村医疗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入小箱后,转运至附属医院湄洲分院入大箱,再统一送往医疗废物处置公司(福建康盛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集中处置,全年共送出医疗废物约6738.5千克,处置率达100%。

(三)加强生态保护

深入贯彻“保护好湄洲岛”重要工作。湄洲岛着力从依托妈祖文化优势,服从服务国家大局;明确区域功能定位,突出规划引领作用;保护自然生态资源,打造绿色生态岛屿;保护妈祖文化遗产,厚植拓展文化根脉;挖掘时代价值内涵,促进文化活态传承;坚持管控疏导并举,提升绿色承载能力;加大倾斜支持力度,强化人才资金保障;精心组织形成合力,营造保护浓厚氛围等八个方面下功夫,全面落实《莆田市湄洲岛保护管理条例》,全岛垃圾分类全覆盖、污水收集管网全覆盖、餐饮油烟治理全覆盖,绿化覆盖率提升至59.8%,天更蓝、水更清、岸更绿、沙更厚、云更美的海岛生态样板逐步成型。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编制《湄洲岛造林绿化提升建设规划》(2020-2025年),开展公园道路提升、重要节点绿化彩化、重点地段防护林改造提升及全岛养护补植,建成3个口袋公园,引进并完成32亩东环菌草项目建设,完成88亩观光农业基地及鹅尾木栈道7.5公顷防护林建设。截至目前,我区自然保护区面积10062公顷(其中林业自然保护小区72公顷、海洋保护区面积999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0.07%、蓄积量达2.9741万立方米、林地保有量411.9公顷;湿地保有量3386公顷。

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是高质量完成三年行动任务,累计完成三年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150户,占市里下达任务100%;完成新建改造水冲式公厕11座(其中城市公厕3座、乡镇公厕2座、农村公厕6座),占市里下达任务100%;完成2018年三格化粪池新建912户,占市里下达任务数354户的257%;完成农房整治270栋,占市里下达任务数190栋的142%;完成100%的房前屋后整治,新建农村公路11公里,建成1条整洁有序“示范街”、2条美丽乡村特色景观带等。二是超额完成“绿盈乡村”创建任务。莲池村、寨下村、汕尾村、西亭村等4个村于今年创建为初级版“绿盈乡村”,现全岛“绿盈乡村”累计占比达72.7%。三是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湄洲岛污水工程专项规划》的基础上深化编制《湄洲岛生活污水治理详细及实施性专项规划》。根据专项规划指导实施湄洲岛污水收集全覆盖项目建设,全岛累计铺设污水收集主、次干管约160公里,实现11个行政村污水收集管网“全覆盖”;农村每家每户三格化粪池应接尽接,将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网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累计纳管9427户,纳管率达100%,实现污水“全收集”。四是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常态化治理机制。正式运行全省首家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站,探索建立了独有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湄洲模式”,被评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国家卫生乡镇”。

(四)打好碧水、蓝天、净土、海洋生态保卫战

坚决打赢碧水保卫战。一是不断完善“河湖长制”。设立区镇村三级河长,常态开展巡河、整治等各项河长制工作,由镇河长办成立的30人专业保洁队,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对全岛25处沙滩岸线、4条区级河道、9条镇级河道进行常态化保洁。年均清淤长度约10公里,清理水面及沿岸垃圾约7000立方米,清理水葫芦约1500方。二是实施全岛水系综合整治。利用中水回用,以及通过“截”、“蓄”、“净”、“补”等手段,拦截存蓄岛上降水,经过加压泵站、补水管线等补水系统,将拦蓄的雨水及中水补充到相应河湖,并在河道内设置分级低堰拦蓄河水,实现全岛水系连通和主要无水河段的盛水功能修复。目前该项目已开工建设,正在开展“两闸三渠”建设。三是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在现有污水处理厂基础上投资6400万元,实施湄洲岛污水处理厂技改(扩容提升)工程,建成后污水处理总规模将达1万吨/天,出水同时满足城镇污水一级A标准及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中河道水质标准,污水处理工艺采用A2O+高效沉淀+反硝化;该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提标工程)于2020年8月底动工,已完成基础施工,现进行高效池及反硝化滤池建设,计划于2021年1月完工,规模5000吨/天,二期(扩容工程)计划于2021年1月底动工,2022年6月完工。四是完成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现状评价任务。委托福建省莆田水文水资源勘测分中心完成《湄洲岛水资源状况调查报告》编制,掌握湄洲岛现状地表水、地下水量和质的分布情况以及蓄水工程可能的最大蓄水量。五是强化入河排污口整治监管。加快湖石淉水质监测体系建设,委托第三方污水检测服务机构开展常态化水质监测。通过实施农村污水收集管、三格化粪池纳管建设及雨污分流等措施,全面完成入河排污口(马西、沙厝、下肖等3条渠道雨污合流市政排水口)整治,排放水质达到Ⅳ类及以上。六是深化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与监管。忠湄轮渡委托莆田市辰龙船务有限公司完成船舶污染物的接收、转运、处置,并编制年度船舶溢油及污染物泄漏专项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防备和处置能力。渔港码头设置“油污集桶”,统一收集、存放废弃油污。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一是调整优化运输结构。大力推广新能源公交车,目前已投放电动游览车269部、新能源公交车37部,实现全岛公交电动化,切实减少燃油机动车数量;分时租赁项目现投放20辆新能源汽车;全岛共完成34座充电桩建设;公共自行车项目完成三期建设,目前全岛共有65个公共自行车站点,共投放1708辆自行车及50辆电助力车。二是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加强源头管控,持续严禁湄洲岛居民新购燃油车入岛,落实“无绿标车”限行,禁止黄标车进入湄洲岛,禁止“冒黑烟”等尾气超标机动车、无标车(含营运车辆)进入湄洲岛行驶,禁止农用车等高排放车辆昼间上路行驶,加强施工工地渣土运输车辆管理;严格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推进湄洲岛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及编码登记工作,累计发放环保登记号码牌37个;收回岛上加油站的经营权,全面供应符合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柴油。三是强化污染天气应对和区域联防联控。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组织开展全区轻微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在全市轻微污染天气应急启动时,强化各项污染源监管,及时采取相应的响应措施,精准落实各项防控工作。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一是强化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管理。委托农业农村部生态资源保护总站编制《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报告》、《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成果图件》,建立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清单。二是严格建设用地环境准入管理。在办理土地征收报件时,明确土地环境质量状况后再确定是否报批;在办理土地收回、收购、供地时,严格按照《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等要求,严把审查关。三是建设“智慧环卫”监管平台。搭建“湄洲垃圾分类”监管平台,集成“垃圾分类上门收集预约”、“大件垃圾上门收集预约”、“垃圾分类后台派件”、“垃圾分类数据实时分析”等功能,实现了垃圾分类全程智能化,监管精细化。四是有效处理餐厨垃圾。在做好全岛餐饮店摸底工作基础上,正式运行湄洲岛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站,将3部电动三轮垃圾收运车改造成餐厨垃圾收运车,用于收集全岛135家餐饮企业的餐厨垃圾。疫情防控以来,餐饮店的餐厨垃圾暂时由荔盛公司处理,每天处理约1005.8公斤(含泔水),其余厨余垃圾由美城公司转运到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站,目前每天处理约2594.3公斤(含泔水)。

全力推进海洋生态保卫战。一是加强海岸带环境保护。委托第三方开展入海排污口“全口径”排查整治,完成排查和监测,并制定实施整治方案;开展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生态修复,组织增殖放流4次,共计投放鱼苗约251万尾,贝类约70万粒,虾苗1.67亿尾。二是加强海岛污水处理及回用。在湄洲岛污水处理厂东南侧新建尾水回用景观池,开挖蓄水池塘面积约5400㎡,池塘有效容积约6300m3,并通过在蓄水池塘周边设置绿化景观带、果树种植区、抽水泵房和三条中水回用管等,实现水资源合理再利用;同时计划采用生态因子调控及功能生态礁净化组合技术对中水池水质深度净化,使中水池末端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湖库IV类水质标准。三是加强海上污染防治。配备海上清洁队及保洁船,持续不断做好海漂垃圾整治工作;依法严查船舶向滩涂非法排放油类及油性混合物、含油污水、船舶垃圾、废弃物、倾倒有毒有害物质等环境违法行为。

(五)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

一是全面落实环保网格化监管。全区划分为11个环保网格,配备11名专职网格员,55名兼职巡逻巡查员,实现环保问题“第一时间收集、第一时间交办、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反馈”。今年截至目前共收集环保案件162件,分别为沙滩垃圾、沟渠污水、水体垃圾废渣等问题。二是全面落实海洋生态监管。将湄洲岛周边海域列为海砂禁采区,常态化开展周边海域巡查,管住“人、船、砂”三个要素,取缔全岛非法堆砂点,基本消除湄洲岛海域非法采砂乱象。三是深入开展群众信访投诉处理。深入开展群众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及时就地处理群众环保信访问题,今年共接到12345环保投诉11件,均在规定时间办结;四是深化机构改革。结合湄洲岛实际,优化调整和提升管委会对行政事务的管理体制机制,调整成立湄洲岛生态资源局,对应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五是聚焦系统治理。通过“镇聘村用”模式,建设一支沙滩保洁队,常态化开展海滩清洁工作,确保沙滩干净、整洁,推进沙滩保护。六是加快推行“零排放”智慧出行。自2019年7月起全面禁止新购燃油车入岛,持续投放新能源公交车、新能源汽车、微笑单车,启用充电桩,实现新能源汽车3公里范围设有充电桩,200米范围能找到微笑共享单车,开通岛内旅游专线1条,通过多种交通工具组合,有效提升出行体验。七是推进工作落实。对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保护好湄洲岛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保护好湄洲岛任务实施方案》,全力落实保护好湄洲岛工作任务。

(六)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全力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各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落实。

一是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完善湄洲岛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运行管理制度并上墙,健全污水厂值班制度并做好运行管理台账,强化厂区运行管理,市水务集团从水质净化公司派驻人员驻厂协助运维;强化污水厂建章立制,制定了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操作规程等,并完善运行记录表等台账,保证厂内工作开展正常有序;强化设施运行维护,确保尾水达到一级A标准排放,同时完成进水在线设备验收与联网,实现进水水质指标在线监测。

二是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并颁布实施。完成禁养区养殖清退工作,合计清退5家55亩;规划内养殖面积共613.27公顷,已全部办理养殖证;不符合养殖规划的,养殖户已自行清理到位。

三是加强柴油货车路检路查。实施源头管控,持续严禁湄洲岛居民新购燃油车入岛;开展柴油货车常态化路检路查,加快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

二、通报2019年生态环保存在问题整改进展情况

根据《莆田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2019年度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落实情况的通报》(莆环保委〔2020〕2号)文件通知,市环境保护委员会通报了我区2019年度党政领导生态环保目标责任书落实情况存在“农村污水配套管网建设滞后,污水处理设施进水浓度偏低,日常管理运行不到位,超标排放问题时有发生”问题。为落实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确保完成问题整改,我区制定《湄洲岛2019年度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存在问题整改方案》(湄工委〔2020〕11号),针对上述问题明确区牵头部门、责任部门、整改时限、整改目标和整改措施。

截至目前,该问题已完成整改。我区已全面完成农村污水治理任务,全岛累计铺设污水收集主、次干管约160公里,实现11个行政村污水收集管网“全覆盖”;农村每家每户三格化粪池应接尽接,累计纳管9427户,纳管率达100%,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岛1个污水处理厂、1个小型污水处理站、2个污水提升泵站、6座一体化污水提升泵井全天候不间断运转,实现污水“全处理”;湄洲岛污水厂尾水排放符合城镇一级A标准,实现尾水排放“全达标”;建成有效容积约6300m3污水处理厂尾水蓄水池塘,实现水资源合理“全利用”。各项具体整改措施完成情况如下:

一是完成农村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处级领导及区直部门实行挂村督导,每周至少一次现场调研,实地解决问题;依托“湄洲镇污水管网建设指挥部”工作群,最后两个月部门、镇、村坚持“一日一汇总”,每天统计现场施工人数、管网建设、三格化粪池纳管进度及存在的困难建议,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第一时间予以点评、督促及协调解决问题,推进工作落实;项目业主旅建集团倒排工期,不断加快完善污水管网建设,按目标完成全岛剩余最后12公里农村污水收集次干管建设。

二是完成农村三格化粪池改造及纳管。镇村主导三格化粪池新建改造及纳管建设,由湄洲镇人民政府负责制定《湄洲岛农村三格化粪池接入管实施方案》,将三格化粪池改造任务分解下达各村,明确责任人及完成时限,确保三格化粪池应建尽建,污水管网应接尽接;配合全岛农村剩余污水次干管建设,同步实施拟建管网覆盖区域三格化粪池改造及接入建设,并落实三格化粪池改造每户予以补助3000元、新建三格化粪池每户予以补助600元、排污管接入市政管网每户补助800元补助政策,今年累计完成三格化粪池纳管接入1830户。

三是推进雨污分流,提高污水收集浓度。组织区、镇、村挂钩人员,对各村管网、三格化粪池建设、接入管纳管情况进行逐户走访排查,做到应查尽查,查清排水管网、排水口、检查井及雨污错接混接点结构性和功能性缺陷,对存在问题即查即改,截至目前累计完成雨污混流整改138处;邀请南昌市政所所长带领技术团队来岛开展污水治理指导工作,分别对环岛西路、崇福街、塞下村周边、环岛东路、湄洲大道等地方进行排查,并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污水管道混接、错接以及管道错缝、坍塌等问题立即组织整改,同时举一反三,组织对全岛污水管网开展排查整改。

四是加强湄洲岛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营维护。完善湄洲岛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运行管理制度并上墙,健全污水厂值班制度并做好运行管理台账。强化厂区运行管理,市水务集团从水质净化公司派驻人员驻厂协助运维;强化污水厂建章立制,制定了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操作规程等,并完善运行记录表等台账,保证厂内工作开展正常有序;强化设施运行维护,确保尾水达到一级A标准排放,同时完成进水在线设备验收与联网,实现进水水质指标在线监测。

五是强化污水厂长效监管。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建立污水厂常态化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日常监管机制,委托第三方对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质各项指标进行不定时抽测,确保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

中共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工委

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

环保年度报告篇3

[关键字]:国际环境企业环境环境信息信息披露管理

从国际发展趋向看,各种约束企业行为、规范产品环境质量的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必然会影响到参和国际竞争的企业。环境新问题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一个全球性新问题。我国的企业要走向市场,产品要参和国际竞争,必然会受到和环境有关的种种压力。因此有关环境管理的探究和应用也就越显得必要和迫切。

依据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的解释,环境会计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摘要:宏观层面和国民经济核算和报告相连,微观层面和企业财务会计和报告相连。

在微观层面的环境会计领域,最早进入专业实务的就是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也称环境报告,即把公司各种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信息向外部社会披露。环境信息披露最早是作为社会责任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披露方式是体现在公司年度报告中的“管理分析和新问题讨论”部分。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绿色化”意识日益被官方和公众接受并强化,也对公司信息披露产生了更大的压力,所以大公司纷纷在年度报告中增加环境信息部分,以至单独编制环境报告。以后成为一个独立组成部分,并最终成为独立的年度环境报告。根据KPMG(国际五大会计专业服务机构之一)的一项调查,披露环境信息的跨国性大公司,1994年为65%,1995年增长为77%,而全球最大的100家公司则全部编制环境报告。

这表明了以赢利为目标的企业已经将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约束作为公司行为规则的组成部分。不过从实践看,尚存在的新问题也是很明显的摘要:第一,众多公司编制和披露环境信息,并没有共同接受的专业标准;第二,环境报告中的信息之产生,在环境会计及环境管理方面都有待发展。

一、政府的关注

1.美国政府。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在环境会计方面做了许多工作,非凡是其组织编写的《环境会计导论摘要:作为一种企业管理工具》一书,不但从概念上澄清了环境会计的三种含义,而且在环境成本计算、成本分配、环境会计信息应用等方面为企业管理实务提供了技术指南。

美国的环境法规建设速度很快,分为联邦、州及地方政府三级。和环境新问题有关的法规可以大体上划归两类摘要:一类是有关环境清理和复原的责任;另一类是有关环境监测和污染控制,以及和标准有联系的个人或财产损失负债。

在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制定的会计准则架构下,企业对环境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主要依据1975年的第5号准则(SFA5),或有负债会计(ACcountiflgforContiflgentLiabili-ties),和和之配套的财务会计准则指南(FIN14)。但这两个文件都是针对一般或有负债情况的,所以在确认和计量(估计)环境负债方面并木具体。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89年。FASB从1989年起,指定工作小组(EITF)专门探究环境事项的会计处理,并很快提出了“EITF89-13石棉消除成本会计”和“EITF90-8污染处理费用的资本化”。按照这两份文件,环境污染的处理费用,一般都应作为当期费用支出处理(即费用化),只有在满足(1)延长了资产使用寿命,增大了资产的生产能力,或改进了其生产效率;(2)减少或防止以后的污染;(3)资产将被出售。这三个条件时,才答应资本化处理。

1993年,EITF又提出了“EITF93-5环境负债会计”,要求将潜在的环境负债项目从一般的或有负债中单独列出并加以估计。对于上市公司,由证券和交易委员会(SEC)规则,规定其环境事项的披露要求。

2.英国政府环境部。在英国,环境报告一直是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一部分。经过几十年的争议,社会责任报告已成为向投资者和公众提供信息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于地域性和教区范围内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新问题的出现,促使一些专家号召企业要进行一般性的社会责任审计和专门的环境审计。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图》(即《Pearce报告》)是政府对环境新问题的第一次正式表态。这个报告讨论了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及“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强调在实现环境目标中的财务数量化和市场动力;认为要达到计量的一致性,应改变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这个报告偏重于宏观政策的探究,对以后制定有关环境的法案产生了重要影响。

1990年,RobGray教授在英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CCA的支持下,对微观领域中的企业会计进行了具有广泛影响的探究,出版了《会计人员绿色化摘要:Pearce之后的会计职业》。这是ACCA“会计人员的绿色化”项目的第一阶段探究成果。他在书中阐明,假如没有各组织自发性的反应,以及新的环境会计系统的支持,Pearce报告中的观点将无法得以推广和执行。Gray认为,今后会计人员应是“环境管理”中的成员。“环境管理”的功能包括摘要:环境审查;政策/目标发展;生命周期评估;BS7750标准及环境审计ISO;法规遵守;环境评估;环境标志的使用;废弃物最小化;调查、发展和投资于更好的清洁技术。在环境报告方面,环境信息披露最早是作为社会责任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绿色化”意识日益被官方和公众接受并强化,也对公司信息披露产生了更大的压力,所以大公司纷纷在年度报告中增加环境信息部分,甚至单独编制环境报告。

英国的“环境管理制度(EnvironmentalMan-agementSysem)”BS7750,作为“英国标准协会(BritishStandardInstitution)”的一项标准而于1992年正式颁布执行,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正式颁布实施的环境管理法规。BS7750对公司环境管理系统的开发、实施及维护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有效促使公司实现其已确定的环境目标和政策。目前存在的新问题是摘要:(1)众多公司编制和披露环境信息并没有共同接受的专业标准。(2)在环境会计及环境审计方面,环境报告中信息的产生有待发展。有鉴于此,英国政府环境部在1997年2月颁布了一份适用于所有企业的文件“环境报告和财务部门摘要:走向良好实务”。它虽然不是强制性的,但作为政府部门的一份文件,自然起到规范化的功能。

二、国际组织的关注

1.联合国有关环境会计的发展探究。1972年联合国召开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以来,环境新问题日益引起全球瞩目,各类专家学者从多角度开展了资源、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探究。在经济领域,和经济发展相联系的资源环境的核算探究分为两个层面摘要:宏观和微观。

在宏观层面,体现为建立环境核算指标体系,并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相联系。在这方面的进展,集中体现在联合国1993年SNA修订版中,以及和之相应的统计方法的发展。

在微观核算领域,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对跨国公司环境报告进行了多年的考察。从1990年起,环境会计新问题都成为ISAR每届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在ISAR带动下,“绿色会计”或称“环境会计”已成为国际会计的热点新问题。

1991年,ISAR调查了222家跨国公司,评估各公司遵循其环境报告披露建议的程度。1992年,ISAR出版了《环境会计摘要:当前的新问题。书目和摘要人以期帮助在此领域的探究人员。书中以ISAR历次调查的结果和英国、美国、加拿大三国的情况为基础,总结了环境管理中的新问题,记录环境影响的公司会计新问题,提出了在当前会计模式下可能出现的会计披露的变化,以及环境审计、可持续发展会计、环境对国民经济核算的影响等。

1992年,联合国经济社会发展部下属的“跨国公司和管理”分部,对环境审计进行过调查,并开始了适用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会计”的探究。1993年,联合国在印发的一份题为《跨国公司的环境管理》的探究报告中,介绍了对一部分跨国公司在其年度报告中公布环境资料情况的调查。1995年3月,ISAR第十三届会议的核心议题是环境会计。大会主要围绕会议秘书处提供的“对各国环境会计法律法规情况的调查”、“有利和有碍于跨国公司采纳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因素”、“跨国公司环境绩效指标和财务资料的结合”、“跨国公司年度报告中对环境事项的披露”等文件展开了讨论。

自从1972年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以后,许多国际组织都设立机构或工作组,探究环境新问题。ISAR的工作毫无疑问,联合国以跨国公司为探究对象进行的“环境披露”的多年探究,有力地推动了其他国际性或区域性组织及发达国家在此领域的探索和探究。

2.欧共体。1993年3月,欧共体国家环境部长会议达成共识(1990年第一次提出草案),通过并了“环境管理和审计计划(EMAS)”,并于当年7月生效。在此之前,1991年还曾提出了两项重要的草案“生态审计(Eco-audit)”和“生态认证(Eco-labeling)”,鼓励成员国和成员组织在“自愿”的基础上接受。EMAS鼓励成员国企业设立环境目标和政策,并由外部独立审计师验证其执行结果,为合格的企业颁发“绿色证书”。EMAS被认为是有关环境管理体系的第一份国际性标准。

3.国际标准组织。国际标准组织(ISO)于1993年5月成立了一个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计划在5年内建立若干重要标准,作为一般指南。这就是所说ISO14000系列。其中包含六方面内容摘要:(1)环境管理制度;(2)环境审计;(3)环境标志;(4)环境业绩评价;(5)生命周期分析;(6)环境方面的产品标准。

1995年6月,作为Igy14000系列之一的“国际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1”和“ISO-14004”的修订稿完成,经过最后征询后正式生效(由于各国意见不尽一致,生效日期计划表一再推迟)。和此同时,三项审计标准草案“ISO-l4010,ISO-14011,ISO-14012”也开始被审议。

以上所述,最重要的是欧共体EMAS和国际标准组织的ISO-14000系列。这两套国际性环境管理标准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内容都比较接近,但也存在很多差别,以致于已经出现了专门比较ISO-14001和EMAS所谓“桥梁文件(BridgingDocument)”。1997年在欧洲和美国有一系列的工作会议和学术会议专门讨论探究这两个标准系列,以及环境会计和环境管理的其他新问题。由此可见,环境会计和审计法规(标准)的建立,的确不是在短时期内就很轻易完成的。

三、会计职业团体的关注

有关会计职业团体在建立和推行环境会计方面的努力,举几个例子摘要:

1.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1995年6月颁布了其环境会计工作组提出的“环境复原负债”的征求意见稿(EnvironmentalRe-mediationLia-bilities)。文件涉及会计和审计两个方面,主题非常明确,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

2.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1996年10月提出一份讨论文件“财务报告中的环境新问题”,具体述及环境成本核算,环境负债核算,或有环境负债,资产损害复原,信息披露等新问题。

3.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1997年6月颁布了一份征求意见稿,“财务报表审计中的环境事项之考虑”,主要针对环境法规,企业的环境风险评估和相关的内部控制。

4.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协会(ACCA)1997年“环境报告和能源报告编制指南”。

5.加拿大管理会计师公会1998年“理解和实施国际标准14000(国际标准组织14000是有关环境管理和审计的文件系列)”。

6.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2000年2月了一份征求意见稿“财务报告审计中的环境新问题”,论述财务报告审计中由于环境新问题而带来的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环境法规、审计程序、专家意见等新问题。

四、专业服务机构的关注

国际五大会计公司在会计和审计各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包括实务和探究两方面),在环境会计方面也是如此。近年来,五大会计公司都雇佣了环境顾问,并积极开拓环境会计方面的业务和开展环境会计方面的新问题探究。

ArthurAndersen(AA)会计公司开发出了一种“生态会计”(Eco-Accounting,1994,Chicago)模型及配套软件程序。其功能在于,帮助企业对环境总成本及其主要组成部分进行确认、追踪、累积、估算及管理。该模型定义了一百多种环境活动,以成本矩阵形式组织和表达所有数据,并对所有各种主要环境活动的业绩加以计量。整个程序包含三个阶段摘要:一是确认环境成本,二是计量环境业绩,三是分析评估并提出替代方案。各个阶段中都包含有一系列的实施步骤。AA生态会计模型非凡强调的一点是,它并不试图取代现行的企业会计体系,而是一种补充和延伸。

DeloitteToucheha(DTT)在1992年为一个全球性企业环境管理组织(GlobalEnvironmentalMangementInitiative,GEMI)开发出一项“环境自我评估规划”,一方面帮助公司适应国际商会(ICC)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同时帮助公司优化环境改进办法。DTT在1993年还进行了一次公司环境报告实务及动机的调查(对70多家公司),并了具体的分析报告。

KPMGPeatMarwick在1993年进行的环境报告国际调查,包含十个国家的近七百家公司。据回答,有四百多家公司将环境话题融入了其年度报告,有一百多家公司编制单独的环境报告。调查表明,大多数公司都将环境信息置于年度报告中的管理分析部分。

PriceWaterhose(PW),已经在1990年、1992年、1994年进行了数次连续性环境报告及环境会计新问题调查,每次调查都详尽的调研报告,并且从调研报告的题目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其主题进展,即先是环境成本核算和披露,进而由环境会计实务延伸到会计准则及政府行为,再进一步将环境会计和环境管理相联系。

综上所述,国际性大会计师公司对环境会计新问题予以了相当大的重视,这对于推动环境会计实务和理论的发展非常重要。

五、企业环境报告

1.ABB集团公司的环境报告。国际闻名企业ABB公司早在1992年就签署了国际商业环境保护条约并组成了本公司的环境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公司各项环境保护办法的实施以及环境报告的披露。1993年,该公司把38个国家的子公司纳入环境评估,并在制造地点进行有关的环境新问题评价。1994年公司的第一本环境报告出版。1995年,公司出版了第一套环境保护目标体系并建立了ABBCS—EA国际环境新问题交流平台。1996年环保质量标准体系ISO14001公布,ABB的五十余个子公司通过了此标准体系的认证,公司全面推行环保办法。1997年,第二套环境保护目标颁布,它主要面向21世纪全球化公司发展的需要,公司此时已拥有相当数量的环保控制及探究方面的专家和员工。

公司有关环境保护管理的办法在1999年主要集中于产品本身。23个业务区域中的大部分都完成了他们的第一个环保产品声明,在ABB核心产品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所有有关环境方面的要素都被加以考虑和描述,包括环境目标和相应的计划。ABB的环境事务组织进一步增强了实力,因为又有23位环境保护控制经理被任命到公司的23个业务区域中去,他们负责该业务区域内核心产品的环保执行情况。1999年内,公司还举办了5场研讨会,150名来自各业务区域的员工接受了有关TheEoo-Lablifecycleassesmenttool的培训——这一培训是生产符合环保声明的产品的必要条件。ABB2000年还投入资源以帮助国际能源组织实施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计划。到1999年末,已有96%,即519个ABB的分支机构通过了环保质量标准体系ISO14001认证。自1998年起,ABB公司每年的环境保护报告都将被翻译成22种语言在集团内广为传阅,1999年之后,环境报告也将在网上披露,外部使用者可以自己上网查询。

2.摩托罗拉公司。摩托罗拉公司在环保、健康和平安(EHS,Environment,Health,Safety)方面的目标是成为该领域内全球公司的典范和领袖。摩托罗拉以一种反应模式处理所有的业务活动,以免出现明显的灾难性后果,它关注它的雇员艄费者和供给商合作伙伴的健康和平安;关注地球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它还遵守所有实施中的有关环保、健康和平安的法律法规;同时,它还一直致力于EHS管理系统的发展及污染减排计划。

摩托罗拉的环境报告主要包括EHS综述、EHS指导原则和宗旨、EHS的目标和主要成就、社会责任等内容。从公司1999年度的环境报告中我们了解到,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摩托罗拉公司按照国际环境报告准则制定了7个有关社会经济方面的目标,并在1999年中全部实现了目标,有些领域里甚至超额完成计划。1998~1999年度摩托罗拉公司在环保方面取得的成就有如下几点摘要:(1)减少挥发性有机物质的排放高达45%,减少19%的有害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量;(2)实现无危害废弃物重复利用达49%;(3)减少22%的水的使用量和15%的天然气和电力的使用量。

3.英国航空公司。英国航空公司自1996年起在环境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BAAE(BritishAirwaysAvionicsEngineering)是英航第一个通过ISO14001认证的部门,纸张回收利用率达14.4%,超过300名管理者接受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培训,地面能源消耗利用率提高了7.7%。

英航的年度环境报告包含了以下一些主要内容摘要:(1)主要的环境保护方面的事项;(2)环境保护执行情况的指标及图示;(3)年度内主要的环境保护成就;(4)环境保护的管理和交流;(5)有关噪音处理的具体情况,包括夜航噪音处理、起飞时噪音处理、地面噪音处理情况及有关噪音的探究等等;(6)放射物、燃料效率及能源的处理情况,具体分述了产生原因和控制效果等;(7)废气、废水、废渣的回收利用和处理情况;(8)英国航空环境保护政策。

4.斯堪的那维亚(北欧)航空集团公司。斯堪的那维亚航空集团公司(ScandinavianAirlinesSystem,SASGroup)由瑞典、挪威、丹麦三个国家的若干航空公司组成(均为上市公司)。1995年SAS单独编制并其第一份年度环境报告,该报告涵盖其航空运输业和机场、机上贸易业务的相关环境信息(旅馆业务的环境信息另外处理),和公司的年度报告同时。

这份年度环境报告的内容非常具体,主要包括摘要:(1)SAS的环境战略;(2)SAS在飞行,机上服务,地面服务的各种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平衡表,分为投入和产出两方);(3)总裁就环境事项的年度总结;(4)董事会就环境事项的年度总结;(5)各种业务的环境信息;(6)对大气影响的专题分析;(7)公司环境管理实务;(8)为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而进行的新技术开发工作;(9)各种有关的知识栏目;(10)公司环境管理机构及通讯联系,等等。

5.宝洁(P&G)公司。宝洁公司从1994年起编报其全球环境报告,所涉及的内容面向广泛的对象(包括科学家、环境保护组织、立法人、以及消费者)。其目的是将公司对社会在环境方面的承诺执行情况作出报告。报告以后,公司对500位社会各界的读者作追踪调查,并将得到的反馈意见体现在下一年的全球环境报告。

在全球环境报告中,表明了摘要:(1)宝洁公司面对的环境挑战;(2)公司制定的战略以应对挑战,确保公司产品的持续改进;(3)公司的环境策略。环境组织、以及环境哲学(见念;(4)公司环境责任的实施办法;(5)公司所作出的努力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成效。

六、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环境报告

1.Hertfordshire郡的环境报告。Hertford-shire郡南临大伦敦市区,郡政府出版的环境报告分别就能源、空气质量、家庭生活废弃物、交通状况、野生动物保护、水污染和土地使用七个方面阐述了本州状况和采取的办法。

在能源篇里,报告分三部分展开摘要:全球联系的观点;本州能源和空气质量模型;能源潜力指标即人均能源消耗量和可重复使用能源的消耗。在空气质量篇里,报告先解释为什么空气质量对本州人民很重要,然后以地区为单位衡量氧化氦含量和臭氧含量,最后告诉人们应该怎样保护本地区的空气质量。在家庭生活废弃物一章中,报告披露了人均制造的生活垃圾数量、其中可回收再利用的比例和本州的回收再利用情况。在交通状况篇中,报告介绍本州交通情况和造成的污染情况,然后大力提倡居民多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以减少废气排放。在野生动物保护的篇章里,报告披露了野生动物在州里的生存状况和存活情况,正常可用土地的面积,并对比以前可正常利用土地的面积。提到水污染,该州的环境报告先解释水环境是怎样被管理的,然后披露水的消耗量,河流质量及水质量保护目标。最后一部分土地使用篇,报告同样以事实披露为主,解释了城市化占用的土地和造成的影响。

2.UniversityOfSunderland的环境报告。“作为社会社区的一分子,学校的使命是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所以大学应该采用一种综合全面完整的方式使环境保护得到很好的实施和教育。”这是UniversityofSunderland负责人解释为什么大学也会出版环境报告的原因。从这所大学的环境报告中我们看到,他们有关环境保护的使命是摘要:(1)确保学校的学生和员工都知道环境保护条款;(2)继续发展环境保护领域的专家探究和该领域的专业教育;(3)进一步在校内外促进环境保护的实践;(4)最小化大学对社区环境的负面影响;(5)通过一个综合的计划及可量化的目标实施该政策,指导和分析对计划的实施情况。环境报告披露,该大学在环境保护的学术探究领域作出了哪些贡献,在具体环境保护行为当中又有哪些管理,包括减少不必要的物资消耗。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物排放、节约能源、减少校园里汽车的使用等等,职工是如何在环境保护领域发展提高能力的,最后一部分是有关社会责任的使命的理解。

七、联系我国情况的考虑

经济迅猛发展和环境污染严重并存的矛盾态势,在我国表现得非常明显,但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也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已在1997年建立专门机构,着手落实国际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1,并开始了企业环境认证试点工作。

从本文前面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几点借鉴摘要:

1.政府主管机构应明确对环境新问题的界定尤其是对企业有关环境管理责任的认定。从美英等发达国家政府的经验可以看到,在制定具体的环境法规和企业环境披露规定之前,政府做了很多努力,首先明确什么性质的新问题可被划作企业环境管理新问题,这样的一个定性新问题也是随时代的发展变迁不断变化发展的。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地理情况也很不同,环境方面所产生的新问题自然也是千差万别,当务之急就是明确企业应予关注的环境新问题的范围,以及进行企业环境管理的责任划分。目前在我国尚没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行为准则。为了明确企业应予关注的环境新问题的范围和企业环境管理的责任划分,政府可以聘请有关环境专家、管理专家和一些企业家就各地的具体环境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调研,同时考虑不同行业可能产生的不同种类环境新问题,从而因地制宜地制定环境管理范围和责任。

2.政府必须对环境披露的真实、具体程度和披露方式进行规范。同样由于环境新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千差万别的表现方式,使得一些国家在要求企业进行环境报告披露时碰到了没有共同接受的专业标准,或环境报告中布满了过多的专业词汇及难懂的表述等麻烦和新问题。所以采取先制定规范,之后再依据企业实践中碰到的新问题逐步修改的方法是可取的。

3.从国际组织对环境新问题的重视和已经作出的努力来看,宏观层面是把环境核算指标体系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相联,微观层面是探究公司的环境报告。我国在和国际并轨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在国民经济核算过程中加入环境核算因素,这反过来会促进我国加速环境新问题的探究和立法工作的进度。用国际组织订立的有关环境条约作为参考,可以缩短我国独立探索和制定环境条款的时间。我国还可以加入一些环境保护规定和探究工作进行得很好的国际组织,在参和过程中提高自己对该新问题的理解和把握程度,进而提高对本国环境管理的水平。许多国际大公司都以标榜自己通过了若干国际组织标准认证来证实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成就,我国同样可以要求国内企业通过一定的国家环境条例认定,才算在环境保护方面完成了责任。

4.会计专业组织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时具体的会计技术处理新问题,基本都是为了能够科学地解决环境管理过程中的很多不确定性。这和前面提到的政府主管机构应明确对环境新问题的界定,尤其是对企业有关环境管理责任的认定密切相关。中国的注册会计师协会可以参和协助政府部门界定环境管理新问题和企业环境责任新问题,同时和其他国家的会计专业组织加强沟通和相互学习,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作出有关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具体处理方式的规定。

5.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已就环境新问题的计量和会计披露的处理进行了很多探究,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而在我国为数众多的会计师行里,执业水平参差不齐,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新问题更是鲜有考虑了。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基本都聘请了自己的环境顾问,并就环境新问题建立自己的一套工作体系或探究体系,包括有关模型及配套软件程序,环境自我评估规划和市场调研等。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要想在环境方面称职地承担好审核环境信息披露的功能,也应该学习国际先进同行的做法,考虑聘请自己的环境专家和技术专家,制定出一套在我国行得通的工作体系。

6.从世界上z些闻名公司的环境报告来看,他们发展得相对都比较早,对环境保护行为投入的人力物力也比较多,这和整个社会对环境新问题的重视和政府对此新问题的管制是分不开的。这些公司希望借环境保护办法为自己树立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回报,而他们的行为也确实能给社会带来正效应,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样一个良性循环是我国企业应学习的,我国企业要从这些公司的经历中建立一个观念摘要:环境保护办法不是“赔本买卖”,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进步,我国很快就会进入“环保一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圈,因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多关注环境保护新问题是值得的,也是有长远发展眼光的。同时,世界闻名公司的环境报告中涵盖的内容很广泛,有关具体办法及执行情况的叙述也很具体,我国企业在发展自己的环境保护办法及环保报告时就有很好的参照物和榜样,我国政府在着手制定这方面的政策时也可以以此为参考。

环保年度报告篇4

一、环境成本的内容

关于环境成本的定义,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1998年2月在第15次会计文件《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中指出,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罚款、罚金、赔偿等将视为与环境相关的成本,不属于这一环境成本的定义范围,但应予以披露。这一定义以明确环保责任为中心,将企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预防开支列为成本核算对象,明确了环境成本的内容。ISAR建议环境成本披露的内容包括:(1)成本项目,企业应将确认为环境成本的项目类别加以披露。(2)会计政策,与环境成本相关的特定会计政策应予以披露。(3)其他内容,对于报表中确认的环境成本的性质应予以披露,如对环境损害的说明、要求企业对这些损害作出补救的法律和规章的说明、对据以计提准备的现有法律和技术可能发生变化的说明。

微观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一般具有如下特征:首先,环境费用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环境资产的减少;其次,环境费用的发生是间断性与持续性并存的。生态资源保护费用是伴随着环保活动的进行而发生的,表现出间断性特点。同时,自然资源的耗减与生态资源的降级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在会计核算上具有持续性。因此,微观企业环境成本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企业进行经济活动所消耗的环境资产价值。第二,过度消耗环境资产或环境污染引起生态系统的退化损失。第三,其他环境相关支出。就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具体要求而言,环境成本一般分为以下几类: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生态资源降级成本;资源维护成本;环境保护成本。

二、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国际标准

环境成本信息披露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中运用较早,特别是一些国际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推动,使得环境成本在披露形式、披露内容等方面都趋于成熟并逐步规范化。

关于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最早的国际标准是英国1992年颁布的“环境管理制度”,对企业环境管理系统、实施和维护提出了明确要求;1997年英国的“环境报告与财务部门:走向良好务实”,对企业的环境成本报告标准做出了指导性的规范。欧盟1993年的“环境管理与审计计划(EMAS)”,鼓励成员国企业设立环境目标和政策并由外部独立机构验证和颁证,EMAS规定披露环境成本信息是企业的义务。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系列标准目前是较为完整并获得公认的环境成本信息披露国际标准,它包含6个方面内容: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计;环境标志;环境行为评价;生命周期评价;环境方面的产品标准。环境标志Ⅱ型和Ⅲ型产品要求企业根据产品生命周期清单和产品生命周期影响分析做出相关的企业产品环境成本报告。1992年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在《环境会计:当前的问题》中,提出了环境审计、可持续发展会计、环境对国民经济核算的影响等方面的意见。1993年ISAR印发《跨国公司的环境管理》研究报告,介绍了部分跨国公司在其年度报告中公布的环境资料情况。1998年ISAR《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就环境成本的定义与信息披露做出相关规定。丹麦于1995年制定了环境信息披露的法规——《绿色账户法案》,要求大约1000家企业年度环境成本报告;瑞典和荷兰分别于1998年和1999年强制要求企业披露环境成本信息;挪威对商法进行了修改,规定企业在年报中负有披露环境成本信息的责任;德国准则协会(DIN)于1997年提出了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指导思想,作为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准则;英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CCA)于1992年起实施环境成本信息披露表彰制度。日本环境省2003年的《环境报告书指导方针》已经成为日本大公司环境成本会计和有关计算指标、环境信息的指南。

三、国际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方式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实践经验,目前环境成本的信息披露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在财务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提出既不违反财务会计准则又可扩大会计信息披露的新思路,以此为契机,会计披露逐渐进入以财务报告形式为主体的新的发展阶段。财务报告披露由两部分组成,即财务报表披露和其他财务报告披露,前者处于主导地位,后者构成必要的补充。其他财务报告包括辅助资料和财务报告的其他手段,主要向企业外界提供相关的但不完全满足会计确认标准的会计信息,如社会责任报告、环境报告、财务预测报告、简化年度报告等。由于财务会计报表的局限性和企业经营行为的复杂性,国际会计委员会(IAC)在其国际会计准则第一号《财务报表列报》第91条第3款规定: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必须提供不在财务报表内列报,但对于公允地反映报表内容确是必要的附加信息;第94条规定: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内容包括或有、承诺和其他财务方面的披露以及非财务方面的披露。这些规定皆为环境成本的信息披露提供了法律基础。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财务会计报表附注部分是对财务报表公允性反映的必要补充,而环境成本披露对于企业会计报表的公允性影响是随着企业外部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披露的形式和内容也没有固定的做法。因这种信息披露方式比较灵活,它一直被西方诸多企业运用。

(二)以环境会计报表形式披露

这种披露方式主要在欧洲和日本的一些企业使用,目前西方许多国家规定了企业必须披露的环境指标体系,并通过立法强制要求企业披露环境成本信息。如丹麦的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企业在上交年度财务报告时必须附有一份环境会计报告,以监督企业履行环保义务。环境会计报告披露的主要信息包括企业对能源、水资源、其他原材料的耗用情况;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向大气、水、土地等排放的污染物类型和数量;企业在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环保措施等。为此很多企业编制环境会计报表详细披露企业在会计年度内的环境管理成果和现状。以日本NEC公司的年度环境报告中的环境会计报表披露为例,环境成本披露项目分为6类:

1、生产环境成本。主要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成本、资源有效利用控制成本、资源再循环使用成本(如污水处理再使用成本、其他资源的再处理使用成本等)、污染控制成本(如污染防止费用、依法缴纳的费用、化学物质控制管理费用等)。

2、环境管理费用。包括以预防污染为目的的所有技术措施费用、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费用、从事环境管理的人工费用、ISO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贯彻和环境审计费用、各项环境培训教育费等。

3、科技研发费用。主要指对工艺的技术改造使环境影响减少的支出,包括科研投入、环保产品的设计费用等。

4、社会公共费用。为社会环保公共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如社会环保捐助和信息的费用等。

5、环境损害费用。由于污染物排放引起环境效用降低的价值损失应由本企业承担的费用。

6、其他有关费用。主要包括超标排污缴纳的排污费和其他环境税、环境罚款支出;环保专门机构的经费;环境问题诉讼和赔偿支出;临时性或突发性环保支出;因污染事故造成的停工损失。

此外,环境会计报表还应披露会计年度内环境保护项目和设备投资额以及占总投资额的比例。

(三)以环境成本报告形式披露

这种方式是企业编制单独的环境成本报告披露本年度的环境成本信息。通常,环境成本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环境政策和目标。包括企业关注环保法律法规、培养员工的环保意识、建立环保导向的产品设计和流程设计思想等内容。

2、环保方法与成本。披露企业为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而采取的方法和支出的成本。

3、产品管理与设计。披露企业产品的环保设计理念和成果,包括产品设计、包装设计、供应链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内容。

4、环境管理与参与。包括贯彻落实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情况;污染排放管理、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控制管理、环境的法律法规约束;企业遵守环保法律的情况、相关人员参与环保的情况;企业为改善社区的环保状况所做的贡献、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在环境问题上的沟通情况等内容。

企业通过此种形式披露环境成本信息,主要表明企业的环境策略在其产品设计开发、制造管理、供应链管理以及环境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如戴尔电脑公司提出的3R环境成本管理战略,即Reduce(减量化)、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就是依据这种方式披露企业的环境成本信息。

通过对西方会计理论和实务中对环境成本披露内容和形式的比较,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会计信息披露发展动因是会计环境变化所导致的对会计信息的新需求,因此,企业环境成本的披露也是因为外部会计环境和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而必然产生的结果。

第二,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是在原有披露方式上的改进,环境成本的信息披露若完全脱离原有的财务会计披露标准也是不现实的。

第三,会计披露的范围应该避免范围和内容的无限扩大和披露的低效率,因此,环境成本披露方式应受到披露成本的约束和信息使用者处理会计信息的能力和时间的约束。

四、改进我国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建议

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规范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会计准则及相应操作规范方面的规定,造成的后果是国内企业对环境成本的信息披露几乎处于空白和混乱的状态。为使我国企业环境成本的信息披露与国际接轨,笔者对我国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提出以下建议。

(一)逐步完善与环境成本信息披露有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要求企业披露环境成本信息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17条和第31条指出,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公布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接受公众监督;《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68条提出,上市公司应关注环境保护、注重公司的环境责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2003年9月颁布的《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明确了企业必须公开的环境信息包括企业环境保护方针、污染物排放总量、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环保守法、环境管理等,企业自愿公开的环境信息包括企业资源消耗、企业污染物排放强度、企业环境的关注程度、下一年度的环境保护目标、当年致力于社区环境改善的主要活动、获得的环境保护荣誉等环境信息;中国证监会1997年的“关于《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一号<招股说明书的内容与格式>》的通知”和1999年的“关于《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六号<法律意见说明书的内容与格式>(修订)》的通知”中对企业经营活动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企业是否因违反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而被处罚等环境信息的披露做出规定。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相关法规相比,我国的法规要求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时机上均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鉴于此,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完善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立法工作并注重法律法规的实务操作性,促进更多企业自愿披露环境成本会计信息。待时机成熟时,我国也应借鉴国际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对必须披露环境成本信息的企业以及披露内容做出相关规定,借以规范企业对环境成本信息的披露。与2006年财政部相继的38个具体会计准则一样,我国可以考虑制订环境会计准则,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使企业披露行为有法可依,并为环境成本信息披露提供统一的标准。

(二)注重运用货币性指标披露环境成本信息

西方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调查报告显示,如果企业在报表附注中仅以文字说明的形式披露环境成本与环境绩效,因报告内容涉及大量的环境经济专业术语,晦涩难懂,令一般的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很难理解。建议我国企业在披露环境成本信息时,应注重运用货币性指标披露环境成本信息,使会计报表使用者对环境成本的财务影响有更直观地了解。具体披露内容包括:

1、环境成本现实发生数额。在本会计年度内,发生的环境成本的合计数及其分类,包括环境污染罚款数额、购买环保设备的金额等。

2、环境成本潜在发生额。根据专业人员的估计,企业因环境污染可能承担的潜在损失。

3、环境成本变动情况。与上年度相比,环境成本的变化额和变化率,使会计报表使用者对环境成本的财务影响有更完整地了解。

4、环境控制效率。主要指环境成本/污染排放物的减少数,该指标衡量企业每减少单位的环境污染物的成本。

5、环境行为效率。主要指环境利润/污染排放物的减少数,该指标衡量减少环境污染排放带来的实质性利润。

6、经济生态效率。主要指销售额/环境改善影响量化数,该指标整体衡量企业经营活动和环境保护所带来的环境改善。

(三)单独编制环境报告披露环境成本信息

环保年度报告篇5

关键词:环境报告 环境报告审计

一、研究综述

国外对企业环境报告和环境报告审计业务的发展较早。英国资本市场上的100强公司中有近一半了单独的环境信息报告,而且每份报告都附有外部审计人员或专家的外部保证声明。欧盟要求通过EMAS认证的所有企业提供合格的、经第三方验证的年度环境报告。日本也在2000年的《环境报告保证业务指针》中指出环境报告必须接受第三方机构审计。可见,开展企业环境报告审计或第三方鉴证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我国,环境报告和环境报告审计业务从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逐渐受到重视,2010年环保部公开征求《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意见,敦促上市公司积极履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2011年6月了《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规定环境报告书中必须附第三方验证。由于我国现阶段对环境报告独立审计的条件并不成熟,我们称环境报告审计为“验证”,而并不是“鉴证”或“审计”,因此,我国对企业环境报告审计相关理论与实务问题的研究迫在眉睫。

二、开展环境报告审计的必要性

开展环境报告审计的前提是企业环境报告。环境报告由企业披露,同财务报告一样可以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消除道德风险,建立企业良好形象。与之相对应的环境报告审计则可以发挥监督功能,增加报告的可信性。然而,我国大多数的企业环境报告中并未提到鉴证或审计,即使有个别企业的环境报告中提到受到了环境监测部门等外部技术部门的核查,但都没有披露详细的审核程序和审核意见。还有个别企业在环境报告中提及“第三方认证”,但只是一些知名人士对企业所编制的环境报告意义的评价,这些都说明我国企业环境报告审计仍处于起步阶段。综上,发展企业环境报告审计是大势所趋。

三、环境报告审计的基本问题及其实践

(一)企业环境报告审计的定义。我国企业环境报告审计作为审计领域的新秀,目前学者对其定义的理解主要有:一是环境报告审计可以作为治理工具,李雪等(2011)通过分析企业环境报告审计的内容和流程,对被审计单位环境报告的合法性和公允性作出评价,并以审计报告的形式供利益相关者使用。二是环境报告审计是一种应该履行的责任,彭菲(2014)的研究认为企业开展环境审计的初期应是政府环境审计,主要是针对企业遵守国家环境法规的情况、环保资金的使用情况、评估环境整治措施等开展审计,而保护环境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理应以民间审计为主,即由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环境报告进行审计,从审计人员要求、审计对象、审计标准、审计目标、获取审计证据的程序这几个方面来定义环境报告审计。三是环境报告审计发挥着监督和鉴证的作用,张艳等(2014)定义环境报告审计为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独立环境报告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合法、公允地发表审计意见,并提供具有较高保证程度的独立性的鉴证业务。笔者认为环境报告审计是指具有审计资格的审计组织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被审计单位有关环境活动进行监督、评价与鉴证,对被审计单位环境报告的合法性和公允性进行评价的审计活动。

(二)审计主体。我国的审计是以国家政府审计为主导,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共同发展。为了保证企业披露环境信息报告的真实性和公允性,要加快环境报告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发展,尤其是对社会审计组织的重视。环境报告的内容不同于以往的财务报告,不仅包括可计量的货币性信息,还包括大量的非货币性信息,涉及众多领域和技能要求。并且环境报告审计的委托人是社会公众,因此注册会计师自身的独立性也很重要,否则审计报告就不具有说服力。相对于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人员来说,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更加严格,特别是注册会计师必须保持独立性,不能承担无法胜任的工作等,所以说社会审计组织如注册会计师更具有客观性、独立性和公正性。

(三)审计对象。王艳E(2014)和李雪(2011)认为审计对象(内容)即为环境报告,审计内容是环境报告中包含的所有信息,反映的是企业受托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主要包括环境合规信息、环境会计信息以及环境绩效信息等。企业环境报告内容一般包括三方面的信息:一是企业经营过程中是否具有环保理念,是否曾因为环境受到行政处罚等;二是与企业环境活动有关的资源进入;三是关于环保资金的披露。但目前环境报告信息较为主观,标准不一,因此开展环境报告审计存在很多困难。

(四)审计目标。企业环境报告审计的目标可以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是指企业是否按照既定标准来编制环境报告,环境报告中披露的信息是否真实、公允,以及是否能保证其环境管理取得相应效率和效果。根据欧盟的EMAS,环境审计的分目标具体包括:一是监督检查企业是否遵守了环境保护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制度,是否受到行政处罚,以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二是评价环境活动是否科学、合理,以促使其符合可持续发展;三是审验环境报告,对报告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致性进行鉴证,促进其环境活动的科学发展;四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即环境绩效评价,以促进企业对环境活动的统筹安排。

(五)审计标准。环境报告审计属于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评价标准是审计的前提条件。在环境报告的编制标准方面,在国际上影响较大的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以及国内近年来出台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等相关制度法规,都可以作为环境报告审计参考的标准,尽管如此,关于环境报告编制的统一标准和披露的评价指标体系还没有形成,所以相应的审计也无法顺利进行。

我国目前只对重污染企业的强制披露和自愿性披露做出了规定,并没有强制所有企业进行统一披露,并且审计准则上也没有关于环境报告审计的规范,只说明要第三方验证,却没有具体的验证标准。在验证标准方面,我国可以参考国际上早已存在的标准,如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 14000评价标准,欧盟制定的EMAS标准以及日本的《环境报告保证业务指针》等。总之,我国只有先健全环境报告标准,才能制定相应的审计标准,开展审计工作。

四、环境报告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一)审计程序。一般来说,审计程序的设计以风险导向型为主,以有效控制审计风险。企业环境报告中的错报风险是环境风险的主因,因此企业环境报告审计的具体程序为:第一,识别企业环境风险,可以从行业特点、环保法律法规、生产经营等方面进行了解。第二,从整体和认定的层面对企业的环境管理系统进行评价,帮助识别之后的程序中在整体和认定层次对企业环境报告评估的错报风险。第三,通过将识别的环境风险和不同层次的错报风险结合起来,识别环境报告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第四,根据不同情况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风险应对程序。

(二)审计方法。环境审计方法一般可以认为是审计人员在对环境审计对象的检查、分析和评价的过程中,在收集证据、编写报告、做出审计结论和提出审计意见的过程中所采用办法的总称。环境审计方法主要包括:政府环境审计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审阅法、观察法、询问法、核对法等;内部环境审计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市场价值法等;社会环境审计如注册会计师会采用一些特殊方法,如“红旗”标志法、制造错误法等。

环境报告审计不仅应用到传统财务报告审计中的一些常规方法,还要应用到一些特殊方法,目前主要有费用效益分析法、经济评价法等,还可以通过程序分析,结合近年来企业发展的趋势以及环保意识和环保目标的实现情况等,分析该企业相关环境资产和负债信息的公允性。

五、结论

本文基于已有研究,对环境报告审计做了进一步的总结和研究,提出环境报告审计研究的定义,以及审计主体、对象、目标、程序和方法。我国应借鉴已有经验,健全和完善我国特色的环境会计准则和环境报告内容,并制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和指标体系,同时培养环境会计人才,积极有效地提高环境报告及其审计的总体质量。S

参考文献:

[1]温雪.浅析企业环境报告审计在我国的应用[C].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集.南京: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4.

[2]彭菲.浅析企业环境报告审计的定义与程序[C].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集.南京: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4.

[3]李雪,王纪瑞.企业环境报告审计程序初探[C].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昆明:中国会计学会教育分会,2012.

[4]王纪瑞.企业环境报告审计程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5]曹梅.企业环境信息的审计报告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6]李雪,王纪瑞.企业环境报告审计定义初探[C].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宜昌: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

[7]刘旭红.环境审计报告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2011,(30):38-41.

[8]李越冬,江纹,李俊.风险导向模式下节能减排环境审计流程研究[J].财会通讯,2010,(31):107-108.

[9]李雪,黄业明.环境审计报告研究:回顾与展望[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6,(01):62-63.

[10]黄业明.环境审计报告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

环保年度报告篇6

对好报告标准认知的纷争

2010年12月1日,我以专家的身份参加了第三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国际研讨会暨“金蜜蜂2010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典礼。会议有一个研讨主题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那就是“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报告是一个好报告”。作为国内连续五年编制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的亲历者,我深有感触,但在现场我踌躇再三,最后选择了倾听和沉默。

现场的讨论很热烈,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从业人员对“什么是一个好报告”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好报告必须与国际惯例相接轨,最好是全盘接收,其中最为广泛的参照标准是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有的人认为一份优秀的社会责任报告应该具备完整性、实质性、平衡型、可比性、创新性和可读性。有的人认为一份好的报告应该达到两个目的,―是本着客观严谨的态度,遵照真实透明的原则,用社会责任规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回应利益相关方的期望;二是报告要能够促进企业管理的改进,为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未来绩效和推进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有的人强调利益相关方的满意,认为好报告就是让各利益相关方满意的报告。有的人认为“报告应该基于科学态度,基于国情和企业自身实际,实事求是地回应利益相关方的关切”。有的人强调报告的“完整性”和“平衡性”。认为报告是企业与利益相关方全面沟通的平台,旨在服务利益相关方的决策和判断,必须保证信息披露的平衡性,不回避负面信息,推动组织创造价值,也就是所谓“责任沟通创造价值”。有的人强调报告要披露国家的法律和管制信息,阐述企业的合规管理体系和绩效。有的人强调报告要披露公司的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信息和公司支持重大社会公益项目的绩效。

我仔细倾听了各位专家和从业人员角度各异的认识和看法,深觉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报告有必要对此问题作出回答。

对好报告标准的初步回答

回答一:一个优秀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需要系统阐述一个公司创造经济、社会、环境综合价值的完整逻辑,包括意愿、行为和绩效。从整体而言,需要阐述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价值最大化的公司使命和企业愿景;需要阐述公司具体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价值最大化的发展战略;需要具体阐述公司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价值最大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改进空间和优先领域;需要具体阐述保证公司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价值最大化的制度安排;需要具体阐述公司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价值最大化的重大举措和具体行动;需要具体阐述公司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价值最大化的结果绩效。

回答二:一个优秀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需要有效保证报告信息的质量,包括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及时性、全面性、平衡性、易懂性和可比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但要做到“三好”(动机好、行为好、结果好),而且必须要做到“三让”(让人知道、让人认可、让人信任)。对于前者,所谓动机好,就是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必须能够保证企业有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意愿;行为好,就是企业行为符合“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行为”的要求,并能够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创造综合价值;结果好,必须定期衡量企业行为的综合价值创造效果。对于后者,让人知道,意味着报告得让人听得懂、让人愿意听、让人听充分;让人认可,意味着报告对公司的社会价值创造功能和成效的自我认知,应该与社会认知尽可能保持一致;让人信任,意味着报告所披露的公司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价值的因果链条需要获得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各界的价值认同,形成对价值创造认知的统一标准,推动各方积极参与综合价值创造的过程;当然值得指出的是对公司及其报告的不信任本身就是全社会的福利损失,是对企业的社会价值创造功能的损害。

回答三:一个优秀的社会责任报告,需要充分考虑社会责任的国内外标准,注重与普遍接受的社会责任标准的衔接与融合。所谓标准,归根结底是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对企业的普遍期望,回应利益相关方要求和社会期望是一个好报告的应有之意。

国家电网公司的实践

实践一:《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报告》在国内企业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一个优秀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贵在系统阐述一个公司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价值的完整逻辑,包括意愿,行为和绩效。该报告系统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目的,包括:系统阐述公司创造综合价值的完整逻辑;有效沟通建立与利益相关方的信任关系;推动形成对电网和公司发展的价值认同;引导调整利益相关方对公司履责的期望。这充分说明,通过编制和报告,可以让企业深刻地了解到自身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价值的成效、不足和改进方式;可以让社会各界推动、帮助和监督企业提升综合价值创造的能力和绩效;可以与利益相关方加强沟通,引导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各界对企业创造综合价值的认识和期望,达成共识,建立信任,促进全方位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司和社会各界的综合价值创造潜力。

实践二:《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报告》在国内企业报告中首次全面阐述了公司履行社会责任与创造综合价值的密切关系。报告提出,履行共同责任和特定责任,是国家电网公司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价值的两大基本方式。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要以最大限度创造综合价值为目标,以实施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为中心,以转变电网发展方式和公司发展方式为重点,以推进“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为保障。报告共同责任篇阐述了公司履行科学发展、安全供电、卓越管理、科技创新、沟通合作、全球视野六大共同责任,与创造综合价值的关系,展现了公司通过实现“保障更安全、更经济、更清洁、可持续的能源供应”的核心社会功能,最大限度创造综合价值的意愿、行为和绩效,特定责任篇阐述了公司对关键利益相关方的履责议题、履责理念、履责战略、制度保障和年度重要实践,展现了公司通过实现“负责任地对待每一个利益相关方”的一般社会功能,最大限度创造综合价值的意愿、行为和绩效。

实践三:国家电网公司在2010年报告稿中明确提出“公司报告注重了与社会责任最新国际标准的衔接与融合。在对标联合国‘全球契约’十项原则、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等国际标准的同时,全面融合了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10年11月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026000的基本精神和最新成果”。报告充分考虑了利益相关方关注的普遍议题和社会普遍期望。

环保年度报告篇7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在此背景下本文从上市公司风险控制的、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充分利用国家的鼓励政策和鼓励资金来增强企业竞争力等角度论述了上市公司加强环境审计内部审计力度的必要性。本文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中对环境审计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应该重点关注的环节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环境审计;内部审计;风险控制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变化,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这是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惠及千秋万代的伟业。因此,重视和加强环境审计,监督国家环境政策是否有效落实、政府和企业环境保护责任是否切实履行、环境治理活动是否有效开展,对促进我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环境审计的宏观层面以国家审计为主导,由国家审计机关对环境管理者的责任和绩效进行审查和评价。在环境审计的微观层面上,需由社会审计组织和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参与和完成。本文拟从上市公司角度来分析加强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中的环境审计力度,防范环境风险的意义和措施。

 

一、上市公司加强环境审计内部审计力度的必要性

1.上市公司加强环境审计内部审计力度对于上市公司风险控制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当前因为环境污染造成的群体性事件和对于上市公司的投资都造成了一定的风险,例如2012年四川宏达集团钼铜多金属资源深加工项目和镇海px项目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福建紫金矿业污染事件等,不仅会对环境造成重大的破坏,也令上市公司本身遭受到了重大的投资损失。摘要随着环境保护形势日趋严峻.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中国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和关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对于上市公司在环境污染和破坏等方面的监管也会越来越严格。上市公司应该认清这一形势,以加强环境审计内部审计力度,从而适应该趋势的发展。

 

2.上市公司加强环境审计内部审计力度是企业提高社会责任、发表社会责任报告的重要内容

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2)》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社会各方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日益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重视责任实践,并及时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作为公众公司,上市公司在经济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公开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已经成为上市公司与各利益相关方最直接、最有效的沟通工具之一。中国证监会及沪深证券交易所高度重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近年来陆续出台系列规定,加强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监管;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的成立更是有助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工作的管理和推进。而作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重要内容,公众关注度越来越高的环境影响力,企业有必要做好环境审计的相关事项。2012年586家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共592份,其中有6家公司在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的同时,又发布了环境报告,这一方面使上市公司更有针对性地向利益相关方披露其在环境方面的工作成果,另一方面,更显示出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最受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

 

3.上市公司加强环境审计内部审计力度对于产业转型、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具有引导和存进的作用

另一方面,政府将继续加强节能、减排等环境友好型的产业政策和技术的鼓励和引导,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这些对于企业的未来投资方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并且充分利用国家有利政策和资金发展企业。

 

二、上市公司加强环境审计的内部审计的建议

(一)上市公司在相关报告中加入环境审计相关事项

第一,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关注环境事项。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3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环境事项的考虑》规范了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被审计单位环境事项的考虑。而内部审计相关部门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要有意识地增加对环境事项的关注,及时关注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变化,提高对被审计单位环境事项的谨慎性,增强自身对环境事项的职业判断能力。目前,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还处于自愿性披露阶段,2007年公布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和2008年发布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上市公司,特别是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在年报中环境信息披露数量的增加,这为上市公司在进行环境审计时具有指导意义。2007年出台的“绿色信贷”政策使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环境风险增大,上市公司对高耗能高污染等行业进行财务报表审计时,需特别注意环境事项可能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风险导向审计,合理保证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第二,将环境审计嵌入内部控制审计和社会责任报告鉴证。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经常化为会计师事务所开拓环境审计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企业需要对其面临的“环境”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应对、控制和监督,确保企业在环境法律法规方面的遵循性、环境管理的有效性以及多重受托环保责任的履行。

 

另外,1999年壳牌(中国)发布我国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数量呈增长趋势,特别是从2009年起增长迅速。虽然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还没有强制性规定,但随着社会责任报告数量的增长,为提高报告的可信度,我国开始有企业对其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自愿性鉴证。企业在环境方面的相关战略、政策、管理和绩效是社会责任报告的主要内容。我国已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大多根据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编制,而gri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中推荐有9大方面30项环境绩效指标供企业参考选择以披露其环境绩效信息。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主动披露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的积极贡献,能够为企业经营树立良好的形象。

(二)上市公司应该加强内部审计系统中环境审计机构和队伍的建设

内部审计机构应从监督企业环境管理和内部控制与协助企业污染自治两方面开展工作,构建企业内部的环境审计制度。

设置有内部审计机构的企业,如企业已经通过iso14000等环境管理系列标准认证的,内部审计机构可以直接依据iso14000等系列标准对其建立的环境管理系统进行审核和监督,评价企业环境管理系统的有效性。未建立环境管理系统的企业可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在环境方面实施内部控制,内部审计机构协助企业识别和评估各业务流程的环境风险,监督环境方面控制措施的执行。

 

(三)明确内部审计过程中对于

和环境审计有关的环节和事项进行关注

上市公司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应当在以下环节中重点关注和环境审计有关的事项:

1.检查、发现、报告危害环保的主要问题;

2.反映达到或不符环保标准的信息;

3.评价遵守环境政策、法规的情况;

4.审查环保管理系统和有关内控系统的健全和有效,并反映其薄弱环节和失控问题;

5.生产、技术、经营、贮存、运输过程中危害环保的事项;

6.对购入、租赁、企业组合等房地产的环境状态的报告或评估意见进行检查;

7.环保负债的评估;

8.环保资金的筹集和分配的合规性与有效性;

9.企业环境政策、计划、项目的制定和资源的分配;

10.项目有效实施和业绩;

11.环保成本收益和资金运用效果;

12.有关环保资产、负债的真实、合规、效益性的评价;对市场营销(绿色产品)的影响;

13.配合外部审计;

14.环境报告和有关信息的审查;

15.向管理当局提出审计结果、存在风险、资金运用、实现效果的报告;

16.对员工的环境和训练的状况。

参考文献

[1]我国环境审计工作体系的设计构想[n].中国会计报,2012-06-29.

[2]党的十八大报告[r].

环保年度报告篇8

我国环境会计起步晚,国家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善,导致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整体水平较低。不同行业企业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和数量不尽相同,导致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存在较大差别。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多样,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年报、社会责任报告和单独的环境报告中,其中在年报里多在董事会报告和财务报告这两个章节中披露。

通过对企业年报、社会责任报告等相关报告的阅读,发现重污染上市公司对于环境会计披露的信息不全面。企业并没有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规定,将企业排放污染物种类、数量、废物的处理情况、环保投资金额以及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等信息公布出来,而是避重就轻,只谈苍蝇,不谈老虎,只对环保理念进行宣传,对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简单的环保措施进行披露。

二、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信息披露内容不全面,缺乏可比性

大多数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只对环保理念进行宣传,并没有将环保落到实处,对污染事故的介绍、环境破坏处罚和具体数据并没有进行详细的介绍。对企业“三废”的处理信息、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使用等信息披露不具体。环境绩效信息连贯性较差,缺乏企业纵向和横向对比。

(二)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缺乏强制性

对于环境会计,我国还正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严格的制度管理体系,而是仅仅靠一些环保法规和企业的自觉性来维持环境信息披露。国家鼓励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但是没有对其披露内容进行严格的制定,也没有建立相关的审计部门对其披露的内容进行监督和审计。其披露内容是否属实、披露格式是否正确没有相关部门进行监管。其次是各企业在环境信息披露时间上具有不确定性。它并不像企业年报那样具有相对稳定的披露时间,而且可能几年才披露一次环境信息。

(三)环境信息披露形式不规范,缺乏一致性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主要集中在:年报、社会责任报告和单独报告三个方面。且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存在着同一信息多次披露的现象,没有进行分类汇总。例如:鲁抗医药单独公布了《鲁抗医药关于环保核查问题的公告》,就其关于抗生素残留问题、子公司处理外来废水问题、关于异味扰民问题、关于排污信息公开问题这四大问题作出回应,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山东鲁北化工则是在年报中的董事会报告披露了环境会计信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优化磷铵硫酸水泥产业升级。

(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缺乏实用性

企业报表中多披露一些例如排污费、绿化费等环保活动带来的税收减免,而对企业进行的环保投资、由环境事故导致的环境诉讼、违规操作预计产生的罚款等对那些未来预计会给企业不利影响和大额负债的信息避而不谈。

三、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建立科学的环境信息管理体系

重污染上市公司是环境信息披露的主体,要想改善我国的信息披露问题,首先要从重污染上市公司抓起。公司应自上而下牢固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不能只着眼于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远利益,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会计人员的环境会计素质,将环境绩效纳入到企业绩效范围当中,建立一套科学的环境信息管理体系。

(二)设立专门的环境会计审计机构

政府审计应对企业环保资金项目进行专项审查,严格审查企业环保资金的使用状况。目前,我国环境会计审计多以审计部门为主,注册会计师很少参与。政府可以授权一些较为权威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并对企业出具报告中数据的真实性进行审核。政府应积极鼓励和引导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出具报告中数据是否真实,用于环境保护的支出和政府专项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等问题进行专业的环境审计。

(三)建立健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

从国家政策入手,通过立法制约企业对环境的污染,让他们重视环境信息披露。国家环保局可以制定相关的环境披露要求,与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中国证监会进行合作,由注册会计师协会根据环保局的相关要求进行相关会计实务和会计处理的编制,增强信息披露的会计可操作性;由证监会出台关于信息披露审计的具体要求,严格把关,减少虚假报告、报告不合理等问题,三方联合发布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增强信息披露的会计可操作性,提高企业违法成本。

(四)加强社会监督,提高公民环境意识

上一篇:地铁年度总结报告范文 下一篇:工作年终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