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优劣范文

时间:2024-01-02 17:22:33

计划经济优劣

计划经济优劣篇1

关键词: 恶劣气候条件;抗灾型;电力系统;规划

1 恶劣气候条件下电力系统的运行

恶劣气候条件下,电力系统的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环境对输电线路停运率的影响机理如下图所示。

通过使用气象学模型分析恶劣条件下的电力系统输电线路所承载的风力载荷以及冰力载荷,并根据线路所承受的载荷、输电线路的使用时间以及线路载荷之间设计值之间的关系对输电线路在遭遇恶劣气候条件下的停运率,由此实现了对当前线路的可靠性评估。根据气象学的角度,同时也应考虑到气候的地理位置,避免容易形成恶劣气候的地形,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线路的可靠性;此外,从材料学的角度而言,应有效提高主干线路以及战略通道的设计标准,实现电网的差异化设计,从而提高输电线路的可用性。从结果优化的角度而言,应实现电源点在各个等级电压的区域以及进行分层和分区的合理布局,保证不同等级的电网都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以及事故状态中都有可用的电源。

恶劣气候条件下的电源分层分区的合理布局,以及提高电源分层分区合理布局提高断面设计标准等,都是恶劣气候条件下抗灾型电力系统在重要构成部分。以恶劣气候条件的停运率为基础进行建模,从而实现了对三个影响因素变量的模糊化,同时建立了模糊推理的规则,计算出了停运率隶属度函数,由此,在解模糊化之后可计算得出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每条输电线路的每个路段的精确的停运率,由此可计算出不同气候条件下不同区域条件的可靠性指标,根据概率权重求和,从而得出了恶劣条件下的区域输电线路的可靠性指标,最后应对电力系统规划中不同区域的输电线路的可靠性要求进行确定,建立了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的抗灾型的电力系统规划。

2 输电线路的可靠性评估

2.1 三状态气候模型

电力系统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运行,线路当中的元件故障率是气候的连续函数,同时由于系统模拟、收集以及处理数据等多个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由此在实际的计算当中,很难使用连续函数以及许多个离散状况对其进行说明。以往可使用两状态气候模型描述正常以及恶劣气候两种状况对气候环境进行描述,随着当前恶劣气候条件的加剧,致使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评估当中,应加入极端恶劣气候灾害,使用三状态气候模型对电力系统运行的综合风险进行评估。

2.2 状态空间分析法

状态空间法以马尔柯夫过程为理论基础,由此将输电线路的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假设为一种状态转移到另外一种状态的概率与系统早期的历史转换无关,也就是无记忆性。一般可假定无故障的工作时间以及故障修复时间呈现指数分布,由此可计算出输电线路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可靠性。

3 抗灾型电力系统的基本特征

未来的电力系统应加强抗灾能力,抗灾型的电力系统实际上是将常规的电力系统与现代的减灾系统相互结合。减灾体系的涉及范围较广,现代灾害学理论将自然灾害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将减灾建设与经济发展和建设统一起来,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经济与减灾体系。现代电力系统的规划以及建设,还应综合考虑电力系统扩展的经济性能与抗灾的建设能力,从而以最小的成本投资和最小的灾害损失为目标,在提高电力系统的抗灾能力的就此胡之上,实现工业投资以及运行的经济性,建立健全、经济和安全的抗灾型电力系统。

3.1 建立差异化的供电

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要保证电力负荷以及民生负荷的刚性需求。当重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之时,应保证所有负荷的供电要求,而不应考虑供电的经济性要求,例如输电线路中,500kV线路的覆冰厚度从10ms增加至20ms、30ms时,输电线路的造价将变为1.8倍和2.6倍,并且若是将所有的220kV线路和110kV及以下线路全面提升为抗灾型供电标准,那么其所需要的投资是十分惊人的。重大的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较小,由此,为了保证抗灾投资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可坚持差异化供电。

3.2 抗灾型电力系统的适应和调整能力

抗灾型电力系统应具有良好的适应以及调整的能力,能在各类自然灾害条件下迅速恢复线路的供电能力;抗灾型电力系统要注重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的电力系统的调整和调度运行能力,有效控制以及减少停电所造成的损失。同时抗灾型的电力系统还应保证其运行的经济性,不盲目提高电力设施的抗灾标准,不盲目扩大电源电网的规模。

3.3 抗灾型电力系统的实际抗灾特征

3.3.1 实现电源与电网的协调发展

在自然灾害条件下,不同地区的电源容量以及电网的可靠送电能力与重要的负荷协调一致,保证电源与电网的建设进度协调一致,保证电源的布局与电网的结构协调一致,保证电源的容量与输变电的容量相互协调,以及不同电压等级的发电能力与输变电容量的协调一致等等。

3.3.2 建立差异化的电网设施建设标准

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可适当提高骨干电源输出电路、骨干网络构建和变电站、不同用户配电线路等重要的电力设施的抗灾标准,受端电网以及重要的负荷中心应实现多通道以及多方面的电力输送,有效控制单一通道的送电容量,保证足够的电源支撑能力,建立内发外供以及合理布局的电网格局,省会以上的城市应保证一定的电源支撑,具有“孤网运行”的能力。

3.3.3 不同等级电源的区别接入

不同等级的电源应根据分层、分类以及分区的原则接入电力供应系统,从而符合了不同电压等级的安全电源的需求,在满足供电网络的解列运行后符合电网的安全供电需求,符合一次性能源供应状况变化需求,不同的电力负荷中心区内的电源单机容量,要与电网的实际规模相适应。

4 恶劣气候条件下的抗灾型电力系统规划

4.1 恶劣气候条件下电力系统分析

恶劣的气候条件以及自然灾害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由此在电力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可对恶劣的气候条件以及自然灾害的场景进行模拟和设计,由此能从自然灾害下,具有不确定性的电力系统的受损方案当中,选择出关键且确定性的受损状态方案,构成典型的自然灾害的场景集合。抗灾型电源规划以及电网规划的决策目标和约束条件中要考虑到恶劣的气候条件的影响因素,实现对抗灾型电力系统的良好规划。

4.2 抗灾型电源的规划

实际上实现了在电源布局、结构、分层接入、电网协调等电源中的多种文图上合理考虑电力供应系统的抗灾能力要求。通过精心选择地址所建立的电源系统往往具有对抗当地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能在不同类别的自然灾害条件下运行。建立统一的电源规划模式和体系,在使用自然灾害设计场景以及设计成果的基础之上,建模实现对电源布局、结构以及分层接入容量以及电源电网协调发展的问题进行优化,实现电源系统的扩展。

4.3 抗灾型电网规划

实际上是如何辨别电力供应网络当中的关键电路,从而实现电力网络的差异化设计。开展差异化的设计实际上是提升灾害防范标准最为直接且有效的抗灾方式和手段,抗灾型网络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在自然灾害场景设计研究基础之上,以电力系统的经济性以及可靠性和抗灾性为要求,实现重要线路的建模定量分析,实现对输电线路的扩展以及重要线路差异化设计的优化。

4.4 抗灾型电力系统的规划

要从电力系统的投入以及运行的经济性角度进行分析,综合实现电源以及电力网络的协调发展。新建的电源要充分利用当前的电网资源,有效提高电力网络的利用效率,保证优先建设重要负荷中心需求的电网和电源系统的优先假设,同时兼顾抗灾型要求的支撑电源建设。同时还应选择安全性以及可靠性较强的电源和电网进行协调建设。

参考文献:

[1]杨永全,近年电网冰灾事故分析及抗防对策[J].电力建设,2008(09).

[2]刘有飞、蔡斌、吴素农,电网冰灾事故应急处理及反思[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08).

[3]蒋兴良,贵州电网冰灾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J].电力建设,2008(04).

[4]朱成章,电力安全是最重要的能源安全问题[J].中外能源,2008(05).

[5]杨靖波、李正、杨风利、黄廷政,2008年电网冰灾覆冰及倒塔特征分析[J].电网与水力发电进展,2008(04).

计划经济优劣篇2

设计思路:运营管理由人、流程和产品实现管理,通过系统的运作得到有效的评价。借鉴先进的运营管理模式。地产企业自身的情况进行运营管理体系的思路设计,设计方面主要由以下四点构成:战略管理、战略管理体系、流程管理体系及绩效评价体系。这四点体现的就是从哪管、管什么、如何管和效果如何。

二、地产运营管理体系优化的战略设计

运营管理体系构建可以为企业提供战略的组织保障,所以,进行运营管理体系优化的战略设计一定要明确。对企业优热和劣势进行系统的分析,确定企业战略目标。企业外部威胁:企业外部环境受到政策、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威胁。政治上,房地产企业受到国家土地管理越来越严格的影响,导致土地成本不断升高,地房开发资金不断增加;经济上,受到银行贷款政策日益严格,甚至可能改变政策的影响,使地产开发融资十分困难,造成资金的紧张,竞争激烈;在社会上,消费者的消费日趋理性化,要求企业专业性要不断提高。企业外部机会:外部有威胁就有机会。在政治上,由于国家或地方政府都有一定的税收减免政策,对房地产行业可以起到一定的支持;在经济上,城市圈的建设为地产行业带来发展机遇,而且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也影响了地产行业发展。内部劣势:地产行业内部也要进行优劣势的分析。劣势为,地产行业众多,如果地产开发企业的知名度不够,品牌不强是很难获得竞争的机会;如果地产企业规模不大,也很难获得土地资源的开发权,企业的发展就受到很大的约束;地产企业如果规模不大,管理上就会不科学,尤其是中层管理人员水平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地产企业的资金和实力不够强,很难实现融资。内部优势:地产企业即便有一些劣势,还有很多优势存在。地产企业如果是本土企业就会了解本地文化与消费习惯,可以了解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开发出真正适合本地区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地产企业如果规模小,就可以进行灵活的组织,可以通过不断的创新,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地产运营管理体系优化体系的组织设计

地产企业的运营管理要实现战略目标,就要具备相应组织体系的保障,而地产企业现行组织架构基本上是可以满足工程项目开发的实际需求的,不过,要将组织架构进一步优化,更利于地产企业的发展需要。在组织静态结构上看,各部门的职责都定位在利于公司的发展和要求上,而静态的结构优化是对某些缺失职能的优化,例如:成本的管理和定位、策划等方面职能。在组织动态结构上看,地产企业的组织体系责权并不清晰,使各部门的动态职责和各方面的配合、接口都不清晰,这种责任不明确和组织效率低的行为都会影响地产企业的正常发展。对组织动态结构的优化是建立起清晰权、责的组织体系,使各部门间更好的实现沟通和协调,使领导可以更好的以事务性管理来解决问题。

四、地产运营管理体系优化体系的业务流程设计

地产企业业务流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未按照系统方法实现流程的规划,而业务流程可以分级和分类,通过规划管理明确流程的管控体系,使地产企业的工作效率低下,十分繁琐和复杂。地产企业结合自身组织的结构,以价值链完成业务流程的分级分类,然后进行规划,建立起业务流程体系。以价值链的理论,地产企业的价值链以基本活动与辅助活动组成的。基本活动从开发的顺序可以分成:环境调研、土地资源的开发、工程项目定位、营销策划及工程管理等方面内容。

五、地产运营管理体系优化体系的绩效评价设计

地产企业的绩效评价系统是以主要构成要素来展开的,而绩效评价系统有评价主体、客体、目标、指标、标准、方法及报告等内容组成。通过对地产行业及施工企业经营的特点进行综合的分析发现,结合了地产企业战略和组织架构、运营体系后,可以总结出影响地产行业绩效的重要因素,借鉴了平衡积分卡,可以优化地产企业运营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规范化的管理和科学的思想,才能优化地产运营管理体系,所以,一定要结合地产企业实际情况,从地产企业稳定成长的目标出发,结合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为地产运营管理体系的优化进行创新的研究。从地产运营管理体系的原则思路优化设计、战略设计、组织设计及绩效设计等方面,形成了地产运营管理体系的结构架设,对地产运营管理体系优化设计的实施提出了可以实施的参考建议。

计划经济优劣篇3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竞技体育确定举国体制以来,我国竞技体育获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背后也暴露了举国体制的一些弊端,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体育管理中起主导地位的行政化干预,而政治的需要、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管理文化的传承,以及高素质管理人员的缺乏是竞技体育管理行政化的根源。综文献所述中国体育管理制度的改革方向为多渠道的资金筹协会的实体化、改善管理队伍结构和构成与去除体育管理的行政化倾向。而笔者在此大胆假设,既然行政化管理创造了辉煌的过去,那么是否可以尝试创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管理制度。

二、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现状

(一)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特点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经过多次的变更,并设立了多种与时期所对应的管理机构。但随着历史的变迁,由于多种客观原因,体制改革和机构的撤并不能同步,造成了当前管理过程中多种机构并存的状况。我国当前管理体制虽然改变了由政府统管的局面,但长期受计划经济和我国公益性体育发展目标影响,使得竞技体育管理带有异常明显的行政化色彩。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从前适应计划经济的举国体制就显得落后且封闭,并且显现了高度集权式管理、政治利益干预体育、竞技体育无法社会化等弊端。

(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权限过于集中,使得竞技体育管理的行政化严重,高度集中的政府管理,导致忽略了各社团、俱乐部的自主决策权。高度行政化有其自身优势,如优秀的执行力与团结协作能力,但行政化势必带来微观层面的被忽视,而本应拥有微观决策权的社会团体组织、俱乐部等没有其独立决策的权利,这势必会影响体育管理宏观与微观决策的有机联系,同时对于运动员选材、训练等都有影响。同时资金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很难引入外部资源,也导致了社会化程度不高。

三、我国竞技体育管理體制发展

我国走的是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一味的照搬国外的制度是不理智的,国外的管理体制有其自身先进的地方,其本身是为了资本主义国家量身定做的,而最近主流的声音都是去行政化。但在行政化的管理体制中,也不乏出现像乒乓球、羽毛球、举重、水上项目等优势项目,这说明行政化的管理体制并非一无是处,而国外的管理体制也并非在所有方面都处于先进地位。应设立一种适合我国国情,并借鉴而并非照搬国外先进理念的竞技体育管理制度,才能使我国的管理体制得到长足的发展。

(一)举国体制的优劣

举国体制保证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国家整体实力,集中有效的人力,财力、物力以求最大限度地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使我国竞技体育运动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打开了总奖牌数异地和金牌数第二的奥运史的新篇章。其弊端在于政府包办了体育管理、资源配置等方面,同时这种体育制度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下的高度社会化和产业化。高度依赖计划和政府投入,体育人才流动性弱,竞技体育社会化薄弱等劣势都随之一一体现。

(二)国外体制的优劣

在此我们以美国竞技体育管理制度为例,美国竞技体育的管理模式是典型的社会管理型,市场机制的充分调节始终是促进竞技体育发展的基本动因,政府的作用被限定在最小范围,市场的功效都得到充分地展现和发挥,其所有的优势恰巧是中国举国体制所欠缺的,但其自身也具有局限性如美国模式有利于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在各体育组织内部进行不受外界干扰的有效管理, 但在全局上缺乏有力的协调和统一。

(三)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竞技体育管理体制

以美国为例的国外管理体制恰巧在我国劣势的地方具有其可借鉴意义,但其体制成立的基础是竞技体育的社会管理型要求整个社会经济体制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国家整体实力和人均GDP水平较高,体育组织成熟,参与竞技体育管理的主体多元化等,发展中国家往往不具备这些条件。所以要发展我国竞技体育管理制度就不能完全照搬外国体制,应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管理体制,以半行政化管理为主,整合其他社会管理组织并形成多方管理为辅,在不改变本有体育管理优势的情况下,逐渐改变其完全行政化管理策略为目标,形成更加合理的管理机制。

四、结论

计划经济优劣篇4

    人口众多,很久以来就成为中华民族的自豪与骄傲。人口众多的优势在技术水平极其低下的农业经济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在第一次科技革命之后,新兴产业以及推动产业变革的工具所含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中西方的差距已经明显,但由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和经贸关系等条件约束,当时的中国人并没有感觉到人口众多有什么劣势,甚至相反,多数中国人认为人多势众,这是优势。当然,影响中国人的这种视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是战争和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直至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外资经济渐成规模,劳动力资源要素禀赋优势再次显现。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劳动力资源禀赋成为中国经济日益崛起的极其重要的特征,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一个比较优势(袁志刚,2006),这似乎成为学界的一个共识。

    但是,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古话的哲理寓意深刻,如果用这句古话来诠释我国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的话,那么,今天的比较优势在未来就转化为比较劣势。现如今,我们利用劳动力资源这一比较优势,通过国家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国外资金,外资经济、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形成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使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保持在9%以上,加速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国制造”几乎遍布世界各地,中国日渐成为“世界工厂”,从而将因户籍制度而依附于土地的剩余劳动力晰出,中国的隐性失业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新增就业岗位达240万个(朱之鑫,2004);同时,增加了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1983年农民家庭纯收入为310元人民币,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1978年增长近一倍(1978年仅为134元人民币),而到了1993年增长为921.62元人民币。仅就中国经济增长来说,劳动力资源作为比较优势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这仅是劳动力资源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如果从长远角度考虑,劳动力资源优势将中国铸造成“世界工厂”,也是未来利益的受损者,因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不单单意味着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就业和经济增长,而且意味着对中国有限能源的巨大消耗,必然危及中国的能源安全。加之利益的驱使和“条块结合”的体制,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资,往往不惜一切代价,或造成资源的过度开发从而影响生态环境,或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甚至浪费。

    所以,本文在承认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对推动中国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的同时,拟从未来的视角,而非现实的利益对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与能源安全的关系进行研究,其逻辑结构为: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吸引外资,变中国为“世界工厂”,从而使中国能源过度消耗,着眼未来,实施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反思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和“世界工厂”,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制定相应的能源战略,置中国的未来能源于安全之中。

    二、文献回顾与前瞻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并成为中国近30年经济增长中最为重要的要素禀赋。在劳动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观点中,尤为具有代表性的是比较优势理论。所谓比较优势,通称是指一个国家较之其他国家在特定商品的生产上比其他商品的生产相对地更有效率,也即具有较小的生产成本。亚当·斯密在1776年写的《国富论》中曾多次讨论比较优势。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系统提出比较优势原理,其基本观点包括: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形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上均占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那种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原理包含一系列假定条件(黄辉,2001),如国际经济是静态经济、边际成本不变等。主张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的国内学者,大多是从劳动力要素禀赋对就业、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层面来分析问题的(吕政,2001;徐晓玲,2004)。但也有不少学者研究发现,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具有严格的产业和能源限制(许经勇,2005;陈庆修,2003),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密集性和能耗较小的产业或领域。如果不讲产业和能源等约束条件,滥用劳动力资源,就可能陷入“资源的陷阱”:其一,低工资陷阱。有资料显示,我国工人工资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不说,与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制造业工人周平均工资是最低的,与韩国的比值为1∶8.12。低工资成本造成廉价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会遭遇两种情况,一种是产品具有竞争力,市场份额在同类产品中有明显优势,另一种是遭遇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近几年东南沿海一些发达地区的“民工荒”(钱凤娟、王晓娣,2005;刘湘国,2006),则说明人口红利随着未来人口结构进一步的变化和相关政策的调整终究是要消失的,为此,“避免经济增长源泉耗竭现象的出现,需要一个国家在仍然享受人口红利的同时,借助这种人口红利,创造出持久性的经济增长源泉。……提高劳动者素质对于经济持续增长有着特殊的重要性”(蔡昉、杜阳、王美艳,2005)。其二,高就业陷阱。目前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被制造业所吸收,其表面和现实的利益是就业机会不断增多,但如果不提升劳动力自身的技术含量及综合素质的话,廉价劳动力在未来科技不断创新的信息社会里注定是没有光明前景的,众多廉价劳动力必然随着制造业的技术进步而大量减少,从而涌向社会,造成就业压力增大和贫富分化扩大,最终危及社会经济稳定和发展。

    说到底,劳动力资源优势,毕竟不是人才资源优势,除去自身科技含量较低之外,还要受到来自外部诸多因素的限制,从而使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只能在一定空间内发挥作用。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实际上是世界分工格局和产业结构转换的结果,发达国家利用FDI,借助于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和能源,将那些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生产充满危险的产业或生产过程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获取更高的利润(代谦、别朝霞,2006)。积极吸收和利用FDI,大力发展制造业,是中国进入工业化的一个显着标志,而工业经济相对于农业经济来说,有两个显着特征:一是生产效率高,二是能源消耗大。1990年至今,我国经济对主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已从5%上升至50%(刘伟,2006),我国的能源弹性系数,也即能源消耗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1991-2000年为0.2,而2001-2004年为1.29,2004年则高达1.6。根据中国科学院最近完成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预测,到本世纪下半叶也就是2080年中国将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照此计算,我国人均收入将达8000美元,人口—车辆比率将从1998年的125大幅提高(傅庆云等,2004a),仅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从2000年的大约30%增加到2010年的60%和2030年的80%(傅庆云等,2004b)。这种严重依赖程度,不可避免地对经济运行,甚至政治、军事、外交等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王涛,3005)。能源如此重要,不仅提示我国政府要加大新能源开发的投资力度,保持一个长效机制,而且警示我们要节能,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能源安全的关系。

    三、经验观察与结论

    为了能够有效地阐明劳动力资源利用与能源安全的关系,我们不妨假定:(1)新能源开发在未来30年极其有限;(2)现有能源探明储量和生产量不变;(3)中国的GDP年均增长为6%。

    1.人口数量、工业部门劳动力供给与工业总产值

    对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传统的观点认为,两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但近年来,学界出现了关于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负面影响的这一传统观点的反思关于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中,有三项研究成果:《人口的迅速增长:后果及其政策含义》(由罗格尔·莱维尔主持,1971)、《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政策问题》(由罗纳德·李、D.盖尔·约翰逊主持,1986)和《终极资源》(朱利安·西蒙,1981)。,有学者提出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盖尔·约翰逊,2004)。通过表1的有关数字分析,可得以下信息:

    (1)我国的人口和经济都保持较快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下降,如第三个五计划期间年均自然增长率为26.21%,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年均自然增长率下降到18.04%,下降了8个百分点。但人口总量仍在持续增长,2005年突破13亿。

    (2)人口数量的绝对增加,使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呈绝对增加的趋势,特别是从第五个五年计划的6714万人增加到第六个五年计划的8349万人,增长率为近25%,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9697万人增加到第八个五计划的15655万人,增长率超过了60%,这四个五年计划中,工业部门劳动力保持如此高的增长率,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密切相关。这也印证了有学者关于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的观点。当然,要说明的是,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因自然灾害和政治等因素,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出现减少的状况。

    (3)我国人口主要是农村人口增长导致劳动力供给增加并不断向工业等产业转移,加快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工业部门的总产值及其增长率保持大幅增加。改革开放之后,第五个五年计划到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总产值增长幅度都在50%左右,特别是“六五”计划到“七五”计划增幅为146.2%,“七五”计划到“八五”计划的增幅为284.11%。与此相联系,外资规模和贸易出口额也不断扩大。但这些都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我们是要借助工业部门总产值与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来说明这些数值增加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能我们源耗费过快过多,危及我国能源安全。

    2.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耗

    资源禀赋及其生产能力对于工业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增长来说,其重要性非同一般。但凡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资源的诅咒”,便说明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限制作用,资源丰裕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往往慢于资源贫乏的经济体(徐康宁、王剑,2006)。这一命题给予我国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的启示是,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也可能是一种“资源的陷阱”。市场经济的核心是追求效率,劳动力资源优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趋于降低,而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趋于不断提高。所以,撇开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研究这一比较优势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中国能源安全的负面影响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计划经济优劣篇5

2014年是我们**地产公司业务开展至关重大的开局之年,对于一个刚刚踏入房地产中介市场的新人来说,也是一个充满挑战,机遇与压力并重的开始的一年。因此,为了我要调整工作心态、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充分认识并做好厂房中介的工作。为此,在厂房部的朱、郭两位同事的热心帮助下,我逐步认识本部门的基本业务工作,也充分认识到自己目前各方面的不足,为了尽快的成长为一名职业经纪人,我订立了以下年度工作计划:

1。房地产营销计划的内容

在房地产市场营销中,制订出一份优秀的营销计划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市场营销计划包括:

1。计划概要:对拟议的计划给予扼要的综述,以便管理部分快速浏览。

2。市场营销现状:提供有关市场,产品、竞争、配销渠道和宏观环境等方面的背景资料。

3。机会与问题分析:综合主要的机会与挑战、优劣势、以及计划必须涉及的产品所面临的问题。

4。目标:确定计划在销售量、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等领域所完成的目标。

5。市场营销策略:提供用于完成计划目标的主要市场营销方法。

6。行动方案:本方案回答将要做什么?谁去做?什么时候做?费用多少?

7。预计盈亏报表:综述计划预计的开支。

8。控制:讲述计划将如何监控。

一、计划概要

计划书一开头便应对本计划的主要目标和建议作一扼要的概述,计划概要可让高级主管很快掌握计划的核心内容,内容目录应附在计划概要之后。

二、市场营销现状

计划的这个部分负责提供与市场、产品、竞争、配销和宏观环境有关的背景资料。

1。市场情势

应提供关于所服务的市场的资料,市场的规模与增长取决于过去几年的总额,并按市场细分与地区细分来分别列出,而且还应列出有关顾客需求、观念和购买行为的趋势。

2。产品情势

应列出过去几年来产品线中各主要产品的销售量、价格、差益额和纯利润等的资料。

3。竞争情势

主要应辨明主要的竞争者并就他们的规模、目标、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市场营销策略以及任何有助于了解其意图和行为的其他特征等方面加以阐述。

4。宏观环境情势

应阐明影响房地产未来的重要的宏观环境趋势,即人口的、经济的、技术的、政治法律的、社会文化的趋向。

三、机会与问题分析

应以描述市场营销现状资料为基础,找出主要的机会与挑战、优势与劣势和整个营销期间内公司在此方案中面临的问题等。

1。机会与挑战分析

经理应找出公司所面临的主要机会与挑战指的是外部可能左右企业未来的因素。写出这些因素是为了要建议一些可采取的行动,应把机会和挑战分出轻重急缓,以便使其中之重要者能受到特别的关注。

2。优势与劣势分析

应找出公司的优劣势,与机会和挑战相反,优势和劣势是内在因素,前者为外在因素,公司的优势是指公司可以成功利用的某些策略,公司的劣势则是公司要改正的东西。

3。问题分析

在这里,公司用机会与挑战和优势与劣势分析的研究结果来确定在计划中必须强调的主要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决策将会导致随后的目标,策略与战术的确立。

四、目标

此时,公司已知道了问题所在,并要作为与目标有关的基本决策,这些目标将指导随后的策略与行动方案的拟定。

有两类目标-----财务目标和市场营销目标需要确立。

1。财务目标

每个公司都会追求一定的财务目标,企业所有者将寻求一个稳定的长期投资的盖率,并想知道当年可取得的利润。

2。市场营销目标

财务目标必须要转化为市场营销目标。例如,如果公司想得180万元利润,且其目标利润率为销售额的10%,那么,必须确定一个销售收益为1800万元的目标,如果公司确定每单元售价20万元,则其必须售出90套房屋。

目标的确立应符合一定的标准:

·各个目标应以明确且可测度的形式来陈述,并有一定的完成期限。

·各个目标应保持内在的一致性。

·如果可能的话,目标应分层次地加以说明,应说明较低的目标是如何从较高的目标中引申出来。

计划经济优劣篇6

【关键词】经济管理;社会资源;资源优化配置;意义

一、引言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产品和劳动交换场所、以市场供求变化来调节和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体系。现代市场经济存在错综复杂、 互相联系而又互相影响的矛盾体系, 这些矛盾体系是由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了现代市场经济的矛盾体系,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影响了现代市场经济的矛盾体系,这些矛盾互相联系、 互相依存和互相作用, 共同推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只有真正认识这些矛盾体系, 才能把握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现代市场经济矛盾体系的内容包括: 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产权的矛盾; 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有制结构的矛盾; 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矛盾,等。产权矛盾和所有制矛盾属体制性矛盾,在体制没有突破的情况下, 研究这些矛盾缺乏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只研究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分析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存在的诸多矛盾能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现代市场经济运动中资源配置方式,从而探讨经济管理对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意义。

二、 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存在的诸多矛盾分析

(一) 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内在矛盾

社会资源具有稀缺性, 资源配置存在此多彼少的关系。现代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特点在于进入市场的经济主体, 内有追求利润的动力,外有竞争的压力, 并在优胜劣汰中形成一种社会强制。这种特点必然产生社会资源配置手段和社会资源配置目标这两对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内在矛盾。

1 、政府和市场的矛盾

政府和市场的矛盾是社会资源配置手段的矛盾。政府按计划配置资源, 市场经济通过市场配置资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存在的矛盾具体表现在: 一是市场和计划双轨制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资源的计划性配置仍很多, 旧的计划经济烙印很深, 政府迷恋权力并习惯于计划调控, 对以市场调控经济的方式、 方法不认识或者认识不够, 甚至有时是有意识拒绝由市场调控经济的运行。市场调控就意味着政府权力的丧失,中国在加入 WTO 的过程中, 反对最强烈的是政府部门的一些官员, 因为一旦加入 WTO,就必须按照WTO 规则和市场规则办事, 社会资源配置就应以市场配置为主, 政府部门的一些官员就没有计划的特权。这一例子充分说明市场和计划之间矛盾的严重性; 二是市场与现行政策的矛盾。市场的调控是即时的, 而现行政策是根据制定政策时的实际状况制定的, 不可能完全反映现时的市场状况, 无法像市场那样即时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当然市场调控也有局限性, 也会产生“外部不经济”,“ 看不见的手”也不是万能的, 当“市场失灵”时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三是市场规律和现行政策的矛盾。在市场经济中,支配市场的是市场规律, 市场规律是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发挥作用的,而政府在制定现行政策时,考虑最多的是社会的整体需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执行现行政策和抓住发展机遇的矛盾。作为经济行为主体, 其经济行为必须受到政府政策法规的制约,而市场经济中又有很多商机与现行政策的利益取向不相一致。

2、效率和公平的矛盾

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是社会资源配置目标的矛盾,资源配置目标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效率,另一方面是为了兼顾公平。市场经济存在竞争规律, 经济行为主体都是竞争的参与者, 竞争规律遵循优胜劣汰,才能体现效率和发展生产力。公平是每个人的天生要求,任何人都要求在任何方面能得到公平的待遇,只有公平, 社会才会稳定, 效率才有保证, 经济发展也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显然,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所要求的效率第一, 与社会主义所要求的公平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

(二) 经济运行过程的内在矛盾

市场经济中, 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内在矛盾,主要有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市场变动周期与市场主体的矛盾。

1、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总量上的均衡与失衡、 结构上的均衡与失衡之间的矛盾。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时,总量上和结构上处于均衡状态,国民经济就能平衡发展, 不会出现“大起大落”,“通缩或通胀”等经济发展局面, 但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相对的、 暂时的, 不平衡才是绝对的, 只有当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平衡达到一定程度时, 经济才会出现波动, 成为经济萧条或膨胀的根源。无论是哪种情况, 作为经济运行管理部门的政府都要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运行, 以达到经济的平衡发展或朝政府所需要的目标运行。

2、市场变动周期与市场主体的矛盾市场的运作和变动是有周期性的, 有高峰有低谷。市场变动瞬息万变,信息的流进流出、 供求关系的变化、 商品价格的升降、 消费者偏爱的改变、 市场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在随时随地发生变动,宏观经济运行周期也影响市场的变动, 这些变动使市场变动呈现周期性。市场变动周期与市场主体之间一方面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矛盾, 另一方面市场变动周期要求市场主体的素质相应地即时发生变化,而市场主体素质的变化需要一个缓慢式、 长期式的学习积累过程, 市场主体素质的改变相对于市场变动是滞后的,两者之间存在矛盾。

三、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与经济管理

资源优化配置指的是能够带来高效率的资源使用,其着眼点在于“优化”,它既包括企业内部的人、财、 物、科技、信息等资源的使用和安排的优化,也包括社会范围内人、财、物等资源配置的优化。 资源配置是否优化,其标准主要是看资源的使用是否带来了生产的高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必然导致一部分企业的破产倒闭。一般说来,那些在同行业中科技水平不高,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的劣势企业,会因其产品和服务缺乏市场竞争力而遭淘汰。因此,从资源使用这个角度看,归根到底是看有没有实现生产的高效率、高效益。

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靠的是市场途径,由于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发性的特点和优点,它能够自发地实现对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优胜劣汰的选择,促使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实现内部的优化配置,调节社会资源向优化配置的企业集中,进而实现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由于市场调节作用的有限性使市场调节又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弱点,因此,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供求的总量平衡,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公共环境等,必然由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实现。而在企业内部,部门或地区资源的合理使用,则主要是由市场途径来实现的。这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促使企业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也促进企业面向市场组织生产,优化资产结构,形成合理的创新机制,从而在微观的企业,部门或地区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以合理配置为前提,以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以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前提的。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就是运用资源,实现资源配置的过程。由于资源的有限性,投入到某种产品生产的资源的增加必然会导致投入到其他产品生产的这种资源的减少,因此,人们被迫在多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使用方式中,选择较优一种,以达到社会的最高效率和消费者,企业及社会利益的最大满足。从这个意义讲,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人们不断追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争取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历程。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大体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的调节,国家宏观调控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搞好经济发展的规划及总量控制,重大结构和重大生产力布局等方面的作用,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其目的都是为了保证社会生产的顺利进行,保证有限的资源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

四、意义与启示

1、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通过对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诸多矛盾的研究, 使我们掌握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体系中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各种矛盾关系和各种矛盾的运行规律, 这对于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具有关键的作用。

2、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做实践指导

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诸多矛盾是围绕资源配置展开的, 解决好这些矛盾的有效方法是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抓住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中资源配置这一中心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正视市场的各种矛盾, 辩证分析各种矛盾,遵循矛盾的发展规律, 掌握好解决矛盾的方法和解决矛盾的关键, 及时调整矛盾双方, 使矛盾双方协调统一发展。这种方法对于指导我们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Hume, D. , THN, Book Ⅲ, PartⅡ, Sect . Ⅴ. London:Longmans, Green, and Co. , 1890. 287- 288

[2]Coas e, R. W. , Adam Smith. s View of Man. ASCA, Vol. ,1976. 559

[3]黄捷荣, 张长生, 郑志国. 现代市场经济系统研究. 北京: 红旗出版社, 1996. 58- 61

[4]陈东琪, 李茂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7. 73- 75

[5]Cf. Mc Nulty,Paul J. , Economic Theory andMeaning of Com -petition. Quarterl y J ournal of Economics, 1968. Nov. : 82

[6]李风圣, 吴云亭. 公平与效率.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 112- 114

[7]陈宇胜. 改革、 发展与收入分配.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131- 133

[8]Kornai, J. , Socialist Syste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 tyPres s, 1992. 37

[9]胡永明. 市场经济与产权改革.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99

[10]胡正旭.市场经济与政府调控[J],甘肃社会科学,1995.5

作者简介:

郑玲敏,女,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建新西路支行客户部经理,经济师

杜丹,男,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团校)财经管理系教研室主任,讲师

蔡伟,女,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团校)财经管理系教师,副教授

计划经济优劣篇7

【关键词】假冒伪劣现象 前提 危害 原因 对策

一、假冒伪劣现象及其现实表现

本文所指的“假冒伪劣现象”是指在生产和流通领域中以假的或质量档次差的商品冒充真的或质量档次好的商品和以那些失效的、变质的、危害安全与人们健康的商品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同时还包括那些公开制假售假危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假冒伪劣现象也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据有关方面测算,每年我国假冒伪劣商品的总产值高达1300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4%。另据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分析报告,仅2003年上半年我国就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71271件,案值79077.80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2.38%、12.48%。面对猖獗的假冒伪劣现象,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打击,但假冒伪劣现象仍屡禁不止。这究竟是何因使然?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本文拟就制度视角予以探索。

二、假冒伪劣现象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

假冒伪劣现象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是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产品经济的顺序演进的过程。据此分析,在自然经济阶段,生产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即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求,而非交易。因此,从理论逻辑上不可能有假冒伪劣现象滋生的土壤。产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这时,物质财富丰富,人们的道德修养高尚,制度完美,社会高度和谐,从而也无假冒伪劣现象存在的必要。那么,商品经济必然是假冒伪劣现象赖以滋生蔓延的条件吗?这还需进行进一步分析。因为,商品经济又可分为小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和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三个阶段。小商品经济阶段,商品生产在社会生产中不占统治地位,其特征是规模小,产量少,市场范围狭窄,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接触的几率大。假冒伪劣商品会严重损害消费者对生产者的信任,使生产者失去市场,收益递减。所以,有假冒伪劣现象滋生的可能性,但不具备客观环境;在商品经济阶段,商品生产在整个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生产和生活消费基本商品化,但未达到高度发达程度,生产、交换和消费中,“经济人”的自身利益最大化被充分激发,于是,他们在已有制度框架下不断博弈,从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变迁的缝隙(制度缺失、制度失范和制度冲突)中谋求利益最大化,这就是在资本主义初期和目前我国市场化进程中假冒伪劣现象屡禁不绝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阶段,虽然社会生产和消费完全商品化,但由于各项制度在利益博弈中日臻完善,生产、营销假冒伪劣商品成本高于收益,从而可能性没有转化为现实性的条件。生产营销商高额的利润主要通过技术创新、规模化生产、个性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来取得。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初期受原苏联模式影响,商品生产和流通受到排斥,假冒伪劣现象缺乏生成土壤;后来虽然承认商品经济,但商品生产和流通完全由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组织在国家统购统销下完成,加之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强调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机会主义倾向从各方面被抑制,因而,假冒伪劣现象也没有赖以生成的制度环境。

三、假冒伪劣现象滋生、蔓延的原因

1、原有制度设计理念存在缺陷

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制度的形成有自发演进与人为设计两条途径。仅靠制度的自发演进难以满足社会对有效制度的需求,因此,制度的设计和变迁十分必要。制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但制度设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活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西方制度设计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以“经济人”和“有限理性”理念为基础,设计出了“三权分立”,法治为本,个人至上,个人权益不受侵害的制度安排。而我国制度设计是从我国传统文化观念出发,以“责任人”和“完全理性”为理念的“权力集中”,德治为本,国家至上,国家权益不受侵害的制度安排。因此,制度安排呈现“内紧外松”特征,即对行为主体(无论是政府官员或经济主体)的外部制度约束不强,行为边界界定不清晰,自由裁量的弹性很大;约束主要通过行为主体的内在品德修养和舆论监督来实现。这种制度安排在价值观念上必然突出“集体”忽视“个人”,制度运行中,正常的个人需求和个性特征被抑制,国家偏好代替个人偏好。但是,它有利于集中运用人财物等要素进行国家建设,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不仅符合社会模式选择目标,而且为尽快建立我国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为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做出了历史性贡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原制度设计的弊端逐渐显现,尤其在经济转型期,制度的二元结构更加明显,原有体制与市场经济的矛盾更加突出,制度运行效率不高,主要表现为制度缺失、失范和冲突。

2、制度缺失、失范和冲突

制度缺失,是指对于某些行为没有相应制度安排予以规范,形成制度结构中的“漏洞”,从而使人们的某些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约束和规范,对社会经济带来危害。制度失范,是指虽然对行为的激励和约束有文本化的制度规定,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执行者的行为边界模糊,自由裁量导致原文本性制度规定被扭曲和走样,制度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制度冲突,是指在制度结构内部不同制度安排之间的作用方向不一致,在行为规范上存在互相矛盾和抵触,对于同一行为某些制度给予鼓励,而对另一些制度则加以限制。制度的缺失、失范和冲突,首先诱发了观念的震荡和冲突,其次导致行为失范。

(1)经济主体的寻租行为。在经济转型期,制度变迁引起的制度缺失、制度失范和制度冲突,是经济主体寻租行为的诱因。经济主体的寻租行为是经济主体以各种手段(包括以假冒伪劣、说服、吹捧和贿赂等)从权力拥有者的某种特权中获取利益的活动。 在经济转型期,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每个经济主体的权利,但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有不同的路径可供选择。由于转型期各项制度处于变迁过程,存在制度缺失、失范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就为大量寻租现象的滋生提供了土壤。经济主体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在竞争中获胜,选择制假售假,又通过“设租”暗示政府官员放弃打假权力,而政府官员在如何使用打假权力上也会理性思考,打假成本高昂,并对自己、地方和他人均无益,而放弃打假,不仅对己有利,而且,对地方和他人均有利,因此,“打假”演变成了“假打”。寻租活动的结果是造假者有了“保护伞”,更加肆无忌惮地让假冒伪劣商品行销于市。同时,寻租还使制假售假者与政府官员结为利益共同联盟,这无疑又给打假治劣增添了难度。

(2)机会主义行为。在经济转型期,因制度变迁引起的制度缺失、制度失范和制度冲突,必然引发机会主义盛行。所谓的机会主义行为是指人们在交易过程中不仅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且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谋求自身的利益。在当今时代,一方面人们消费高度商品化,另一方面,商品的性能愈加复杂化,交易中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特征更加突出。生产者为了降低成本获得最大利益,在生产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而向商家宣称其产品是工艺先进、质量上乘、服务一流等等。商家可能因专业知识有限或搜寻信息成本高昂被欺骗。同样,商家为了赢得最大利益,对购买者也采取欺诈办法,或者生产者和商家联合欺诈消费者。这种欺诈行为得以成功的原因就是交易中消费者对要购品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导致的。所以,新制度经济学指出,制度的功能就在于抑制人的机会主义、提高有效信息、降低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和外部性内部化。

(3)地方保护主义。计划经济时期,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一个派出机构,受自的局限,还没有自己的独立利益。随着经济转型,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也随之发生变化,地方自的扩大,使地方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激发,而地方经济的主体就是地方的各类大、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的生存状况和竞争能力直接关系着地方GDP的成长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地方GDP和财政状况又决定着地方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而地方经济增长和发展又是地方政府官员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正是这种内在机制的作用,促使地方政府和其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想方设法保全企业利益,甚至不惜代价充当企业的保护伞。这也是假冒伪劣现象屡禁不止的一个原因。目前,虽然一些地方已采取措施打击假冒伪劣现象,提升产业结构,但还未形成普遍共识。

(4)假冒伪劣商品有市场需求。经济转型期,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使区域、城乡、行业的发展不平衡加剧,收入贫富差距拉大,加之教育水平的不均衡和产品结构的复杂性、产品信息的不对称性,西部农村和广大低收入者无形中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潜在市场需求。尤其是西部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民和下岗失业人员,他们收入水平低,文化水平不高,不知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性,而便宜的价格适合自身的消费能力。这无形中为假冒伪劣商品创造了市场。同样,在城市的不同收入阶层也存在这种消费心态和倾向。这是假冒伪劣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我们要看到假冒伪劣商品中不利于消费者健康的因素会影响其健康发展,同时,危害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假种子、假药等又是贫困加深的诱因。因此,对假冒伪劣商品市场的存在,不能等闲视之,而应通过制度创新逐步予以改善。

(5)假冒伪劣产品成本低利润大,而打击假冒伪劣的维权程序复杂,成本高。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差距导致的地位差异促使人们选择怎样在短期内积累资本,改善条件和地位。理性选择的最佳路径就是制售假冒伪劣,因为,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本小利大”,来钱快。而消费者维权的路径是,先向经营者投诉,投诉无效后再由消协调解,调解无效再交行政执法部门或司法机关解决。复杂的维权程序,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预期不确定等等,使消费者感到维权不合算,选择忍气吞声,助长了假冒伪劣者的行为。

四、假冒伪劣的危害

假冒伪劣商品直接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仅使消费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遭受威胁,而且会伤害消费者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假冒伪劣的农用产品,会进一步加剧贫困。进而可能激化社会阶层矛盾,导致人们对改革开放产生不满情绪。

假冒伪劣商品严重挫伤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影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大量的假冒伪劣商品的特征是以劣充优,以假充真,仿冒大企业的知名品牌,挤占名牌产品的市场,造成假商品鱼目混珠,真品、知名品牌利益受损,企业研发创新难以获得应有的回报,企业再创新的积极性被严重挫伤。与此同时,市场等价交换原则难以实现,市场机制作用不能正常发挥,有限资源无法实现合理配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受到影响。

假冒伪劣商品增加社会经济运行成本,影响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为了防止购买假冒伪劣商品,消费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搜集商品性能、质量及价格信息,这种逆向选择无形中增加了消费者的交易成本,延缓了交易,降低了交易效率,增加了消费者的成本。另一方面,名牌商品、名牌企业蒙受重大损失,它们要投资进行防伪设计和宣传,这又增大了名牌和创新企业的运行成本。此外,政府为维护消费者权益,鼓励企业创新和维护正常有序的市场秩序,需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查处假冒伪劣商品,这又是一项成本。因此,假冒伪劣商品增加了社会经济运行的成本,影响经济应有的发展速度。

假冒伪劣商品影响国家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关系。从目前查处的假冒伪劣商品的案例来看,假冒伪劣商品不仅假冒国内知名品牌,而且假冒国外品牌。这些行为必然影响我国在国际贸易当中的形象,给外商造成我国缺乏产权保护意识,商业诚信度低,投资环境欠佳的印象,最终将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关系的正常发展。

五、治理假冒伪劣现象的对策

从当前我国实际来看,诱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包括假冒伪劣现象的原因从表象看是错综复杂的,但从根本上来说仍是制度供给,尤其是正式制度供给的理念滞后,原制度结构没有实现耦合(或不匹配)导致的制度缺失、失范和冲突引起的。要克服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来实现。

1、制度创新应摆脱传统观念束缚,更加符合社会行为主体的本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经济转型,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体制、法律制度、文化观念、社会管理模式等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客观上要求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制度创新中,应摆脱“责任人”理念,像经济学家茅于轼所说,把自私性设计为一切制度安排的基础。按照“小政府”、“大社会”,产权明晰、法制健全、道德完善,政府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个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加以设计和安排。这样,经济会得到更好更快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会得到更好的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能被充分显现。因此,摆脱传统束缚,更新制度创新理念,进行符合社会行为主体本性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制度创新是合理的选择。

2、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的政治体制、法律制度、经济运行机制和文化道德体系,弥补制度缺失,矫正制度失范和冲突,实现各种制度的耦合是消除假冒伪劣现象的根本途径

首先,从政治体制来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治体制也进行了必要调整,但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吻合,权力垄断、责权利不对称、权力制衡机制缺失、民主观念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这就需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建立民主、廉洁、高效的政府组织;完善必要的制衡机制;构建责权利相统一的权力运行机制。克服权力垄断,责权利不对称,约束缺失的问题,从政治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上完善制度结构,理顺制度运行机制,提高制度效率,不留制度缺口,使寻租、机会主义、地方保护主义无可乘之机。

其次,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需要完备的法律制度来保障。我们虽然建立了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律制度的基础,然而,权大于法、以言代法、权力干预法律和经济、法律尊严不足、公平不够的现象依然严重。这也为各种寻租、机会主义、地方保护和收入分配不公留下了制度缺口。因此,在现有法律制度基础上,强化司法权力,完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权力,维护合法权益;降低法律实施成本,完善法律实施和监督机制,消除因权力和关系导致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及法律对同一事件的不同对象的判决结果偏差很大等等法律缺失、失范和冲突问题。通过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制,维护法律尊严和公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提供法制保障。

再次,市场制度和市场机制的发育程度是决定市场经济运行效率的直接因素。我国虽然已建立了市场经济得以运行的市场制度和市场机制,但是市场体系、市场机制、市场主体、市场组织和市场规则等因素的发育程度还不成熟,金融、科技、劳动力市场滞后;市场竞争不公平,企业还没有成为完全独立的竞争主体,企业风险机制不健全;市场组织不到位;市场规则不统一、不透明,交易不规范、不公平的问题还很突出。因此,促进市场制度和市场机制的发育,形成区域市场和全国统一市场的有机结合,打破市场分割;理顺市场机制,真正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市场主体不受干预,平等竞争,优胜劣汰;市场组织健全,服务到位;市场规则公平透明等,是克服市场运行混乱,提高市场经济效率的基础。

最后,除了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等正式制度耦合以外,文化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意识形态和习惯等非正式制度之间,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之间的耦合与否,也是影响市场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因素。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在以开放、流动为特征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意识形态和习惯都会不断流变,旧的观念、规范不断被打破,而新的观念和规范尚未完全形成,由此引发价值观冲突、道德滑坡、诚信危机等不良现象会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因此,我们在创新正式制度的同时,要高度重视非正式制度的创新。要把以继承优秀传统,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工程来抓,从而使非正式制度之间,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之间达到耦合,使市场经济在制度规范下有序运行。与此同时,其他相关分配、社保、教育、医疗卫生等配套制度均需创新。

综上所述,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项制度尚不完善,现有制度的耦合不足,制度的实施机制还不健全,制度缺失、失范和冲突现象突出,制度的整体功能没能得到应有的发挥,这是导致假冒伪劣和其他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进行制度创新,实现制度耦合,健全制度实施机制,才是遏制假冒伪劣现象,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之策。

【参考文献】

[1] 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4走向更加安全的社会[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3] 朱启才:权力、制度与经济增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 宿景昌:关于假冒伪劣商品的经济学思考[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1).

计划经济优劣篇8

关键词:SWOT分析 中职生 职业规划 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144-02

SWOT分析,即态势分析,其中,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es)是内部因素,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是外部因素,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最初用于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与竞争分析,即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在职业规划中,借鉴并运用SWOT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身的个性特征,评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客观地分析所处职业环境现有与潜在的机会与威胁,找到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需要避开或提高的方面,客观地评估自己,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从而为职业生涯决策做出正确选择。

1 职业规划中运用SWOT分析法的步骤

1.1 评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职业规划中,充分发挥中职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的特点,激发自我潜能,发挥特长,突出优势,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及不断努力探索,最终形成深耕学业、选对行业、拓展专业、开创事业的职业生涯目标。职业生涯设计的前提是,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审视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结合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增强职业竞争力,实现职业理想和目标。SWOT分析法是职业决策中实用而有效的方法,通过 SWOT分析,可以发现自身优势,并以此作为个人深层次挖掘的动力之源和魅力闪光点,形成职业生涯设计的有力支撑。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既没有学历上的优势,也没有经验上的优势,缺乏对职业和自身理性的人是和定位,职业选择和职业决策能力不足,对未来职业发展缺少前瞻性的思考,不清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中职生对于自己的短处,可以努力去改正自己常犯的错误,提高自己的技能,放弃那些对不擅长的技能要求很高的职业。运用SWOT分析就是要清楚:自己性格的弱点,经验或经历中所欠缺的方面,知识结构所欠缺的要素,未来职业发展的空间,职业所需要的特殊能力等。自我认识一定要全面、客观、深刻,绝不能规避缺点和短处,力争对自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只有这样自我分析才更准确可靠。

1.2 找出存在的机会与威胁

对机会和威胁进行客观分析将有助于认清形势,做出正确的职业抉择。有必要对学习环境、专业前景、以及就业形势等外部因素进行正确的分析,评估其机会和威胁。机会和威胁均来自于外部环境,来自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所从事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前景、在本行业中的地位与发展趋势、所面对的市场状况及职业中的人际关系等。有的是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机缘,有的则是障碍,要善于寻找机缘,规避危机,找出这些外界因素对成功地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除了机遇,可能还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威胁,这是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但是可以弱化它的影响,是可能遇到的挑战,通过努力把挑战转化为一种内在的动力,避免不利影响,在困境中脱颖而出,寻求发展和成功。

1.3 列出职业目标和职业定位

运用SWOT分析进行职业定位,使职业生涯规划更适合自己的需求,并做到有章可循,更加科学。仔细地对自己做一个SWOT分析评估,列出今后最可能的3~4个职业生涯目标,以及为实现每一个职业生涯目标自身的长处和短处以及机遇和威胁,必须竭尽所能地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使之与行业提供的工作机会完满匹配,进而从中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定位。

1.4 做好职业生涯的动态调整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根据实施结果的情况与变化进行及时的评估与修正。由于社会环境不断变化,个人知识、兴趣和阅历的不断增加,个人的职业选择、价值观、人生观和才能等都会随之改变。此时,职业生涯定位需要进行重新评估,即职业生涯定位的动态调适。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许一生只从事一种职业,也许一生中从事多种职业,但每个人都希望找到一个相对稳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影响个人职业生涯定位改变的因素很多,很多情况有时是无法预知的,这就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以及自身能力、爱好等方面的变化随时进行职业生涯定位的调整、修改和完善。

2 职业规划运用SWOT分析法的可行性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学生毕业后直接面对就业市场,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职学生就业前,会面临着一系列的职业决策。如何进行职业定向、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生涯路径,确定在学校期间的目标、采取何种方法和策略实现目标,以及毕业时或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选择职业,选择何种行业、何种职业,如何才能保证自我的个性特征与所选职业之间的高度匹配等,这都是需要分析和思考并最终做出决策的问题。

职业规划时,如果能借鉴和利用SWOT分析,无疑是促进和优化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是对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发现自身优势与劣势,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做好人生职业规划的有效方法。虽然SWOT分析法最初是企业用于战略分析、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效工具,同样这个方法可用于个人的职业生涯决策。SWOT分析是一种充分认识自我,分析错综复杂、相互交错的竞争因素的系统方法,旨在对个人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问题进行结构性分析,为竞争策略和竞争方式的制定提供基础性的分析资料。职业生涯决策是个人在多项选择之间权衡利弊,以达成最大价值的历程,职业生涯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通过此过程,决策者组织有关自我和职业环境的信息,仔细考虑各种可供选择的职业前景,做出职业行为的公开承诺。

从SWOT的方法理念来看,职业生涯决策中使用SWOT技术也是切实可行的。原本对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势和劣势分析,在职业生涯决策的过程中就可以转换为个体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分析,而所谓的企业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分析和威胁分析,则相当于对职业环境因素以及各种可供选择职业的前景分析。运用此方法,个人可以准确地对自我进行评估,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生涯机会,从而对就业市场的状况和个人的情况做出最佳的决策。

3 SWOT分析法在职业规划的运用

3.1 职业生涯决策案例

张威是一名职业院校三年级的学生,学的是电气维修专业。毕业在即,他开始考虑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张威希望能早点工作,为家里分担经济压力。在校三年来他一直学习很认真,基本功扎实,相信自己可以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但是张威的父母则认为,当今社会竞争压力大,有更多的知识和更高的学历将提高自己未来就业竞争力,因此鼓励张威考取高职,继续学习。而最近,张威的两个好朋友找到他谈了很久,希望能说服张威参加他们的创业团队,准备自主创业,经营一个属于自己的家用电器维修店。

中职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决策时,需要个人对现状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和把握,更需要对自我的系统认识进行有效地分析和评估,从而为准确定位和正确选择奠定坚实的基础,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3.2 SWOT分析与评估

中职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对职业的选择及今后职业生涯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时全面进行自我分析是非常必要的。SWOT分析法中所指的优势和劣势从属于个人本身,而机会和威胁则更可能来自于外部,包括组织内部环境、社会环境。

内外部环境分析。

S:优势(优点):乐观、积极、待人耐心;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做事认真负责;动手能力强,技术熟练;开朗乐观、志向高远、生活态度积极、长于发现事物的积极面;勇于创新、敢于尝试,喜欢接触新鲜事物。

W:劣势(缺点):不善于与人沟通,比较害羞,缺少人际协调能力;社会经验不足、知识范围过窄,缺少理性思维能力;不太善于学习书本知识;思维比较程式化,不够灵活和变通。

外部环境分析。

O:机遇(机会):有一笔资金和几个打算创业的好朋友;自己的专业目前找到工作不算太难;电器维修市场在不断扩大。

T:威胁(挑战):就业压力逐年增大,竞争激烈;学历偏低;家里经济负担比较重;就业压力很大,即使继续读高职,今后的工作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现在能找到的工作社会地位不高,比较繁重。

张威正在考虑的三个职业决策目标是就业、创业和继续升学。从这个矩阵模型中,张威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竞争力和发展机会,从而能够制定出恰当的生涯目标,同时还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外在的威胁,从而为提升自己提供良好的现实依据。

3.3 职业生涯决策与选择

张威根据对自己的优势、劣势、发展机会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后,认为自己现在毕业后就直接就业是更加合理的选择。而且他打算先工作几年,对社会和家电维修行业了解更加清楚、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后再考虑创业。

结语:进行职业规划时,如果能有效运用SWOT分析,对自我进行客观评估与决策,则会少走弯路,明确人生的方向,使职业规划行之有效。进行SWOT分析,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调整和完善方案,实现个人分析的客观化和科学化,从而对职业生涯规划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蒙俊健.SWOT分析法在中职生职业规划中的应用[J].情商,2013(5):107.

[2] 金津.SWOT分析法在大学生职业决策模型构建中的应用[J].都市家教(下),2012(8):215-217.

[3] 赵京芳,李繁.基于SWOT分析法的大学生职业决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1(81):190-191.

[4] 曾银花.SWOT分析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闽江学院学报,2011(6):129-132.

上一篇:移动支付应用范文 下一篇:规模效应的好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