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的社会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28 17:22:38

公正的社会意义

公正的社会意义篇1

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公民身份、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教育等概念进行分析,是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前提。何谓公民?尽管从古希腊城邦到近现代民主国家,公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发展,但究其根本,公民(citizen)就是拥有公民身份(citizenship)的人。“公民身份”包含三个共同的基本要素:国家、平等、权利义务。就国家要素而言,公民身份意味着作为国家正式成员的资格,即公民是国家的公民,国家是公民的国家。就平等要素而言,公民之间在身份上是平等的,这种平等性内在地要求国家政体应该是民主的,而从历史上看,公民与民主制事实上有着天然的联系。就权利义务而言,公民依法享有市民权利(civilrights,也译作“公民权利”、“民事权利”)、政治权利(politicalrights)和社会权利(socialrights),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如服从法律的公民义务、参与公共事务的公民责任等;不过,政治权利是其他基本权利的前提与保障,公民概念始终以政治权利为核心,公民是“具有某个国家国籍并有权参与该国公共权力行使与监督的人”。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凡具有我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监督权),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总之,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实行民主,国民依宪法取得公民身份,公民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公民身份及其民主实践必然形成公民意识,而公民意识又反作用于民主制度与实践。何谓公民意识?马长山(1999)认为,公民意识就是公民自身对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朱学勤(1999)认为,公民意识就是民众对于公共权力的主体意识与监督意识,以及参与公共事务、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意识。周胜蛟和倪洪涛(2008)认为,公民意识是公民对其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知,体现为公民对其权利和义务的心理认同与理性自觉,以公民的民主法治观念和理性政治参与的公共精神为核心。郑杭生(2008)认为,公民意识主要是指公民对于自己的国家主人地位、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的自觉意识。许耀桐(2009)认为,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公民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依据,以自身作为国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与理性认识。综合上述界定,可以提出公民意识的简明定义:公民意识就是公民自身对其公民身份的理性认识与价值认同,以及相应的行为倾向。公民意识既包括对公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其权利义务的理性认识(即公民知识),也包括对公民身份所包含的价值理想的理念与情感认同(即公民品格或公民价值),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公民参与态度与公民行为倾向(即公民实践意向)。根据公民身份的三个基本要素(即国家、平等、权利义务),可推演出公民意识的基本内涵。基于国家要素,公民与国家相对待,国家是公民的国家,可导出民主意识、国家意识等;基于公民平等的要素,可导出平等意识、公正意识等;基于权利义务要素,可导出法治意识(权利义务由法定)、公共参与意识(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公民美德(公共参与必需的道德)等。何谓公民意识教育?郑杭生(2008)认为,公民意识教育就是一种通过学校的、社会的和家庭的各种教育渠道,培育、培养社会成员具有公民意识的过程。简言之,公民意识教育就是培养公民意识的教育活动。严格说来,公民意识教育是公民教育(citizenshipeducation)的子范畴。据《教育大辞典》,公民教育一般指国家或社会根据有关的法律和要求,培养其所属成员具有忠诚地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品格与能力等的教育。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必要的公民知识(civicknowledge)、公民品格(civicvirtue)和公民技能(civicskill),进而能积极并负责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合格公民。公民知识、公民品格(公民价值)属公民意识范畴,是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公民技能就是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涉及批判思考能力、领导能力、沟通与说服能力、谈判与妥协能力等。鉴于公民知识、公民品格和公民技能彼此渗透、相互支撑,且某种教育途径通常对三方面素质均有影响,因而在不那么严格的意义上,“公民意识教育”与“公民教育”大致相当,二者可以通用。何谓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教育活动,以使公民获得对社会主义公民身份的理性认识与价值认同,并形成相应的行为倾向。社会主义公民身份及其意识以社会主义制度与实践为基础,因此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必然是一种意识形态教育。

二、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有个别学者主张“取代论”,即用所谓“中性的公民教育”替代“意识形态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种观点是明显错误的,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没有洞悉公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其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影响,以期转变人们的思想,进而指导人们行为的社会活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解决人们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行为等问题,还必须解决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有“泛指”与“特指”之别:在“泛指”意义上,是指人类所有阶级社会共有的从思想政治品德上培养教育人的活动;在“特指”意义上,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是在特指的意义上使用的,但究其实质,其他国家尽管无“思想政治教育”之名,却行“思想政治教育”之实,因为任何国家的统治集团都力图用他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来影响全体国民,以巩固其统治。在任何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一种客观存在。西方的公民(意识)教育作为对其国民进行政治社会化的教育活动,就是“泛指”意义上的、西方国家所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同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公民教育亦有广义、狭义之别。“广义的公民教育”泛指一切民主政体的国家对其国民实施的公民教育,其目标是使其国民获得同该国基本社会制度、主导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公民意识和公民技能。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培育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因而构成意识形态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针对本国公民实施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民意识教育即属广义的公民教育。此前,我国或许无“公民教育”之名,但有或者应该有“公民教育”之实。“狭义的公民教育”特指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对其国民实施的公民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同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公民。意识形态属性是各国公民教育的基本属性。正如武东生(2013)所论,“由以阶级性为根本属性的、具体的历史的‘国家’开展的公民教育活动,无疑会打上深刻的意识形态的烙印”,“在和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上,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并无不同,公民教育究其实质而言,同为‘非中性的’意识形态教育”。仔细对照前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教育”的界定可知,就内涵而论,泛指的“思想政治教育”同广义的“公民教育”大致相当,因而在不那么严格的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中国的公民教育”,而“西方的公民教育就是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外延而论,“思想政治教育”似乎比“公民教育”还要大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涵盖了对国民的思想观念(包括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的教育,公民教育侧重于培养“民主公民”;另外,公民意识教育严格而言是公民教育的子范畴。由此可合理地得出如下结论: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与充实,公民意识教育不应也不能取代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和宪法法律层面上都有不容置疑的合法性。

三、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

郑杭生(2008)基于其对公民意识内涵的分析,认为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国家主人意识与祖国民族意识,核心任务是培养权利与责任意识,基础内容是培养民主与法治意识,延伸内容是培养道德与文明意识。许耀桐(2009)认为,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应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与义务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此外还要培养公民的民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方面的意识。两位学者的观点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并存在如下共识: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应培养主人(主体)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民主与法治意识、道德意识。不过,主人(主体)意识其实质就是民主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可归入民主与法治意识;“道德意识”的外延则过于宽泛,“道德”既有“公德”与“私德”之分,又包括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范畴,因此广义的道德同狭义的、公民身份认同意义上的“公民品格”虽有关联,但不严格对应。总之,学者们当前广泛认可的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民主法制意识”。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任务时,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表明,第一,“公民意识教育”与“民主制度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两个基本方略,二者相辅相成;第二,民主法治理念、自由平等理念、公平正义理念是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重点。党的十在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时,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个倡导”的十二个基本范畴中,“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这五个范畴是对十七大倡导的“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再次重申和确认,并提升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范畴的高度。侯惠勤(2012)认为,核心价值观应该反映“制度精神”,应是国家制度、国家运作模式的灵魂,应奠定国家制度的道义基础和合法性依据,为国家制度的构建提供基本思路和基本方向。韩震(2013)也有类似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反映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特征和意识形态特征,紧密联系当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根本性质。在“三个倡导”的十二个基本范畴中,“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这五个范畴无疑最能反映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精神,因而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通过上述分析可得出结论:培育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的理念是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重点内容。此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作为公民品格核心的“公共理性”应成为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落脚点。罗尔斯认为,公共理性是共享平等公民身份的公民的理性,是秩序良好的民主国家的基本特征,其目标是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一方面,在思辨层面上,公共理性可从“公民身份”概念中演绎出来,即“公民身份”内在地意味着公民在社会合作体系中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每个公民的诉求和权益应得到同等的尊重和考虑,因而公民在参与公共事务时应当超越私人立场而秉持一种公共立场,诉诸并追求公共利益。另一方面,在实践层面上,有序的民主也要求公民具备并运用公共理性,其原因在于,如果公民只关心个人利益而非公共利益,只运用个人理性而非公共理性,那么民主过程势必难以就公共争议达成共识,会导致民主的失序甚至自我否定。公共理性作为实践理性,既是一种理智能力,更是一种道德能力即公民美德。作为理智能力,意味着能够准确分辨个人利益、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并能正确判断各方诉求在何种条件下以何种安排可得何种程度的满足。作为公民美德,意味着尊重他人的诉求与权益,关心公共利益;在面对分歧时,能秉持公正的态度和达成共识的真诚愿望,提出基于公共利益而非个人利益的、有说服力的论证,同时愿意倾听并采纳各方的合理意见而非固执己见;愿意遵循已达成的共识,等等。公共理性是贯穿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等公民意识的红线,健全的公共理性与有序的民主实践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公共理性的养成应贯穿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全过程。另外,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是对资本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的扬弃。一方面,我们要有智慧和勇气来倡导这些代表目前人类价值共识和历史进步方向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我们更要坚持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和公正。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不能止步于倡导、宣传这些抽象的价值词汇,更加重要和紧迫的是,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框架下深入梳理并正确阐释上述理念具体的、历史的和发展的内涵。

四、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

在公民层面上,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公民,培养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备相应的公民知识和公民品格的爱国公民。现阶段的重点是培育社会主义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理念。特别地,中国的公民意识教育既要倡导自由平等,培养权利意识,更要塑造国家与社群认同,培养责任意识,注重养成以公共理性、公共精神为核心的公民美德。在国家与社会层面上,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自觉目标。公民意识、民主制度和民主实践三者相互促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育社会主义公民文化,是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务必要阐明下述问题。第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能全盘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否则会水土不服并带来灾难性后果。第二,要破除“民主迷思”。既要始终不渝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又要防止“民主万能”的迷信。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把国家稳定、社会和谐作为发展民主政治的起点和归宿。要把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同加强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结合起来,使公民意识、民主制度、民主实践三者相互适应,进而相得益彰。

公正的社会意义篇2

一、正确认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重大意义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的新要求之一。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同这个新要求是相辅相成的,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对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应有之义。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体现。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鲜明地把追求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为此不懈奋斗。成为执政党以后,我们党又从这一理念出发,提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入发展,依法治国方略扎实贯彻,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民主法治意识越来越强,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入到现实生活之中,对党和政府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更全面、更深入、更扎实地体现在我们党的理论和实践之中。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方略上的与时俱进,有助于提高我们党执政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有助于把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贯彻落实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建设之中。一句话,有助于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坚持用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武装党员、教育人民,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引和思想保证。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是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有利于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利;有利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利于促进党和政府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有利于增强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增强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认同,始终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三)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完全一致的。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及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趋势。只有广泛发扬民主,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充分尊重公民的民主、自由、平等权利,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整个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建立在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之上。同时,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安定有序,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把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落实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个环节和全部工作之中。既通过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又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进一步实现、弘扬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科学内涵

实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普遍追求,是各国人民在政治建设和政治发展中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自由平等,就是全体公民摆脱一切压迫、剥削和歧视,享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获得有尊严的生存和全面发展。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一)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根本制度保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历史跨越,使占人类总数1/4的中国人民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和解放,彻底了剥削阶级统治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否定了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消灭了社会不民主、不平等、不自由、不公平、非正义的制度根源,为人民实现真正的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提供了制度保证。同志指出:“我们的国家所以能够关心到每一个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当然是由我国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来决定的。任何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群众,都没有也不可能有我国人民这样广泛的个人自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社会主义社会完全有条件、有可能在实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方面比资本主义社会做得更好,应该而且必须做得更好。

(二)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具体的、历史的、相对的。马克思认为:“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恩格斯提出:“平等的观念……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作为价值观念,是经济基础的反映。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绝对的、抽象的、超阶级的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深化对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法治观、自由平等观、公平正义观。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下,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全社会成员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社会主义公平保障体系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四个方面。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就业是民生之本,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就是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在社会全面发展过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党的这些重要理念、论断、举措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法治观、自由平等观、公平正义观的新概括,是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理论、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对于全党和全社会正确认识和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政治状况、经济水平、历史传统、文化结构等紧密相关。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现实国情和最大的实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和实际状况出发。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在健全和完善民主法治、保障和发展自由平等、维护和促进公平正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发展。同时,当前也确实存在许多影响实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如民主渠道不够畅通,民主制度不够完善,民主形式不够丰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及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利的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教育、医疗、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等等。为此,一方面,我们要继续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实现必须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同生产关系变革相适应。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既要高度重视、严肃对待,又要尊重规律、循序渐进,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加以推进。

(四)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我们党的领导地位,是在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生活幸福的长期斗争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是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才找到了一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道路,找到了一条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正确道路,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同时也就找到了一条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正确道路。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在我们国家,党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就是党领导和支持人民实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过程。只有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妥善处理好民主与、民主与集中、民主与法治、自由与纪律、自由与平等、权利与义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有力抵制西方的多党制、议会制、“三权鼎立”的影响和干扰,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正确的发展方向;只有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才能与时俱进地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发展路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三、加强领导、广泛动员,在全党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是一项涉及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涉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战略任务,也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需要全党全社会进行长期的、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切实加强对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工作的领导。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为此,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落实到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在内的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之中,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障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在促进发展的同时,要把促进民主法治、实现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探索和创造实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新机制、新方式、新途径。要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为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提供制度保障。要积极汇聚力量、协调关系,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认真研究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影响实现民主法治、平等自由、公平正义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把提高效率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领导、统筹规划、认真落实。广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在树立、弘扬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方面,要发挥先锋模范和表率作用。

(二)努力扩大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正确宣传。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传媒,精心组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正确宣传,加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宣传,加强对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宣传。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积极宣传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中涌现出的新事物、新典型。要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对背离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错误言行和现象进行抨击。要发动公民参与对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的讨论,引导公民进行自我教育。各类文艺作品的创作,要积极反映、热情讴歌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捍卫和追求,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魅力,给人以鼓舞和启迪。在宣传中要讲求科学性、准确性,防止片面性。

(三)认真抓好在领导机关和基层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实际工作。要通过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等教育培训基地,加强对各级干部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教育和培训;要紧紧抓住影响公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坚持不懈地在全体社会成员中开展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活动。家庭要通过言传身教,深入浅出地对孩子进行权利、责任和参与意识的教育,对孩子进行公民意识启蒙,并将其渗透到孩子成长的全过程。各级各类学校要自觉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把弘扬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融于德智体美教育的全过程。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应当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把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作为职工培训的重要内容,促使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是进行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教育的大课堂。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以及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组织要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能,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积极开发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教育活动。

公正的社会意义篇3

关键词:程序正义;实体正义;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F12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9-0212-02

我们将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原则的,被公众广泛接受和认可的制度称为 “善”的制度;与之相反,与社会公平正义原则相悖的,不被公众认可的制度则称为“恶”的制度。善的制度充分体现了公平正义的原则,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基础保证,是和谐社会的生存基础。

一、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理念的解读

一般而言,善的制度包含了“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两方面的内容。“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是源自法律的理念,但其具有普适性,对于制度的构建同样具有重要价值,而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角度对其进行解读。

第一,实体正义,是指针对制度的实质内容所作的伦理道德评价,即评价制度安排的内容是否合理,能否满足公众对制度的预期需求,并使广大民众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得到最大的保障。善的制度,就其实体方面来讲,首先应该保证公民的自由权和平等权。人生而进入社会,没有一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存在,每个人又都是一个自由平等的个体,他们可以作出自己的信仰选择。善的制度能够保证公众享有平等的基本自由权利的制度,它通过形成使公众满意的制度实体,赢得承认和认可,从而具有普遍的制度效力,来调节和规范社会生活。善的制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公众可以根据自身的价值标准作出善恶评判,而且这种评判标准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善的制度必须是一整套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一旦制定,就要囊括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使公众相信制度的合理性,从而自愿自觉地忠诚于制度。

然而,人的差异性使得社会中的独立个体常常是各种信仰和道德价值观的统一体。善的制度是如何平衡社会成员之间的差别,从而争取到公众的普遍认可,这就涉及到善的制度的第二层内容。

第二,程序正义,也被称为“看得见的正义”,是指针对制度执行过程所作出的伦理道德评价,程序正义可以保证制度面向的所有公民都拥有利用制度程序规则的机会,确保制度得以贯彻执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全体社会成员的权利得到公平地实现。社会成员个体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性,各自所追求的利益目标不同,却最终都能自愿地遵循制度规则,正是因为制度的程序正义使社会成员之间形成了一种共识,即程序正义的制度所产生的结果同样也是正义的,而无论这种结果是什么。程序的善在防止公共权力肆意扩张的同时,为公共权力的正当合理形式提供了导向与保障,从而实现了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制度化保障。从分配制度来看,善的制度在肯定社会成员的自由平等权的同时,也承认成员之间能力、素质以及其他偶然因素方面的差别,因此,即使在我们这样的以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只能选择有差别的按劳分配制度,毫无原则地搞平均主义,最终只会违背制度设计的初衷,挫伤公众对制度的忠诚度。

二、程序正义对于制度构建的重要意义

中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制度的基础作用逐渐彰显,而中国制度体系尚不健全的事实,又需要我们以正确合理的方式方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体系,因此,以程序正义为着手点势必成为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

1.程序正义确保制度之平等理念

程序正义要求尊重社会成员个体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并且从制度上保证其各种程序权利的实现,真正做到了确保社会成员享有平等的权利。程序正义理念坚持,人生而成为社会中的平等一员,不承认在地位、权力、财富等社会价值上享有特权的个人或阶层。这正与制度设计安排的初衷相一致。公众在评价制度是否善的时候,往往把制度能否反映公民的平等权作为首要的核心的评价标准。善的制度正是能够体现公民平等权的制度,只有保障公民权利,维护公民利益的制度,才是与社会运行相统一的制度,才能够获得公众的认可。基于程序正义的善的制度,在设计执行过程中不存在任何偏私,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的自由平等权利。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所述:“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善的制度就是以这种程序性的规定,维护着公众的切身利益,也以此来获得公众对制度的承认。

2.程序正义确保制度之民主理念

人类对民主的追求由来久远,制度也倾向于通过周全的设计安排来尽可能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特别是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利益。如罗尔斯所述,善的制度应该是能够满足社会最不利成员的最大幸福的制度。程序正义通过一种相对民主的方式,选举出能够代表广大公众利益的一少部分代表,并由他们来评价制度的善与否,最终选出对社会成员整体有利的制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全民民主注定是一件既浪费人力财力,又不一定能真正表达民主的事情,代议制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而程序正义是代议制充分体现民意的基本保证。因此,只有经过公正的程序规则约束,才能汲取多数人的民主意见,形成社会成员认可的善的制度。

3.程序正义确保制度之差别理念

公平正义的社会不是无差别的社会,而是鼓励差别,利用差别的社会。程序正义的实现,暗含着一个重要的前提,即程序公正地运行下去,其结果也必然是公正的。善的制度也是在肯定差别原则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成员个体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差别,但是,他们都有着一种对善的制度的信仰和忠诚,他们相信善的制度中蕴涵着善的程序,而善的程序将保证制度产生的结果也必然是善的,尽管这样的结果常常是有差别的、不平均的。正如上文提到的有关分配制度的例子,按劳分配的结果必然是有差别的,能者多得,然而公众却不会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因为社会成员都承认个体之间的差别性,制度体系在尊重差别的基础上,通过程序的正义运作,确保公众对分配结果的认可,而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则通过设计出另一套体现国家福利的救济办法,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权利,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转。

三、程序正义的实现途径

建立一项公正的制度体系,通过程序正义的方式,合理分配社会资源,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具体说来,程序正义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1.公开制度设计过程,推动程序透明化

公开是实现程序正义的基本原则,我们是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公开制度设计安排过程是使公众认可程序的正义性的有效途径。程序之中所使用的规则和标准,对于参与其中的人们来说,必须是透明的。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国家的主人,他们将权力委托给一部分代表来行使,因此,他们有权知道这些权力的运作过程,这是一个国家制度健全与否的重要标志。公开制度设计过程,将程序透明化,可以使社会成员看到了制度设计与安排的真实过程,排除了公众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怀疑心理,塑造社会成员对制度的信任与信仰。事实上,社会成员更在乎的是他们的知情权,而对于制度设计的结果,只要他们肯定了制度设计过程的合理性,那么他们一定也认为其结果是合理的、正义的。同时,公开也是对制度制定过程的监督和约束。将制度置于公开的环境下,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是实现程序正义,防止权力腐败的有效途径。

2.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实现程序民主化

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追求之一。程序的正义在于承认和肯定人的主体地位,而且把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其价值目标。在中国,公民主动参与政治的积极性仍不高,只有通过构建民主的程序正义,鼓励公民表达自身意愿,并努力为其利益辩护,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的民主化程度。善的制度有利于社会成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社会成员的个性解放,有利于社会成员对自身价值的认识,也有利于社会成员全面自由的发展,只有做到这些,才是合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要求的制度。鼓励公民参与制度设计,集思广益,提高程序民主化水平,在为社会成员提供表达合理意愿的平台的同时,也形成了亲民、爱民的制度背景环境。例如中国不断完善的听证制度,正是为了弥补代议制不能完全反映民意方面的缺陷应运而生的,是保障程序正义,实现程序民主化的有益尝试。

3.制定专项程序规则,促成程序制度化

“正义不仅应当得到实现,而且应当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程序正义同样如此。在我们这样历史悠久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存在着许多珍贵的文明财富,通过将其制度化可以获得更多人的支持与信任。中国关于程序的规定还很不完善,专门作为制度来确立的更是很少。制度化在中国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因此,将程序原则制度化、规定化,也便是将社会公众的权利制度化,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必然选择。程序制度化将程序正义的原则以明文的方式固定下来,可以提高公众参与制度设计、维护自身利益的积极性,符合善的制度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资源分配公平、群体利益协调的社会,程序正义的制度化不仅可以为社会成员寻求制度保护提供依据,而且可以为公正地解决问题冲突提供规则和程序,是从程序方面来保护公民的基本自由平等权利。

参考文献:

[1][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2]尚代贵.公民权利的程序保障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3]高兆明.制度伦理与制度“善”[J].中国社会科学,2007,(6).

[4]王海燕.构建和谐社会的公正与秩序[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5).

[5]杜杰.和谐社会之制度伦理诉求[J].中国科技信息,2005,(20).

公正的社会意义篇4

摘要: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华民族对伦理道德的传统高度重视,而“和谐”是中国伦理思想的主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先哲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中,不管是治国、做人、持家、人士、人文、从教、经商,都要把伦理道德放在第一位,自觉接受伦理道德规范的约束,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关键词:和谐社会;伦理道德;市场经济

从古至今,伦理道德已成为人们价值观形成的思想道德基础,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今天,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离不开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扬弃。

一、传统和谐社会伦理道德建设

(一)传统和谐精神的公平正义观

针对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和不公平的社会制度,追求公平正义一直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理念的核心内容。《管子·形势解》中记载:“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管子·牧民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老子》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于“公”的解释就是“平分之,从八从厶。八犹背也”。上述这些观点,带有强烈的平等色彩。历代农民起义,所喊出的口号也是追求平等,如“均贫富”、“等贵贱”等。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这种狭隘的平等观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没有上升到法权意义上的权利平等来认识,肯定具有无法弥补的缺陷。古人之所以对公平正义如此重视,一方面说明公平正义对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作为一种伦理道德理想,公平正义是社会和个人的普遍追求。任何社会时代,只有公平得到体现,正义得到伸张,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繁荣进步。

在当代,公平正义观念要求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它要求党和政府在制定各项方针政策时,逻辑起点必须恪守公平正义的原则,必须使公平正义在社会每个阶层、每个群体甚至每个人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公平正义成为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追求和努力实现的价值取向。这里我们必须清楚,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公平不是平均主义,不是均贫富,公平体现的是人的基本权利的平等,公平是公民的社会回报与付出相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生产力总体水平的限制,社会的公平程度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越是这样,越应该尽量做到公平正义,因为公平与正义是人民的希望。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社会的文明进步,来自于社会自身创建的公平正义的架构,以及生活在这一架构下的社会公民伦理道德意识中对公平正义的主张和实践。现实中,每个人都需要公平正义,希望自己获得公平正义,但是公平正义作为一种伦理道德准则.,需要每个人共同遵守,我们不能仅仅希望自己享受公平或者正义只降临在自己身上而不做公平正义的实践者,只有每个公民都为公平正义不懈努力的时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理想才能变为现实。

(二)传统和谐精神的明礼诚信观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上至治国安邦的举措,下至个人的行为活动,无不受到礼的指导和约束。“礼”作为“法”的必要补充,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职能。从广义上说,我国古代的“礼”是泛指典章制度、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仪式节文规矩。荀子说:“礼者,法之大分,类这纲纪也。”(《荀子·劝学》)此外,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颢和程颐也曾说:“礼者,人之规范。”(《河南程氏粹言》)这些都是指广义的礼,涵盖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

市场经济是一种诚信经济,和谐社会是一种诚信社会。诚信成为融洽现代社会的最基本的元素。明礼诚信是处理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乃至国家与国家关系的道德准则,缺乏诚信,无论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都无立身之处。《孟子·离娄上》中讲:“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韩愈在《原道》中讲:“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曾国藩在《复贺耦庚中丞》中说:“窃以业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要求,是每个公民不可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

二、和谐社会视野下伦理道德建设的意义

和谐,追溯其词源,意即和睦协调。和者,睦也,即和衷共济、内通外顺;谐者,合也,含顺畅协调、相辅相成之意。作为伦理道德的范畴,“和谐”一词源远流长,从孔子的“和而不同”到孟子的“天人合一”无不包含着“和”与“合”的文化伦理精华。

公正的社会意义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所有制;新公有制

社会主义所有制这个概念的使用极其普遍,但鲜有人对其内涵与外延做深刻反思。解析社会主义所有制这个概念,有助于理清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问题。

一、对社会主义定义的思考

社会主义无论作为理论还是实践都是现代现象,是对现代性文明的资本主义样式的批判性反应。可以把继西方中世纪以后兴起的资本主义社会称为现代社会,这一社会的文明称为现代性文明。自15世纪以来,人类沿着这条“理性化”(韦伯语)之路,以科学技术为动力,极力展示和弘扬自已的“本质力量”,一路高歌猛进,以理性和自由的名义希冀着自我解放。理性、自由、民主、解放等构成现代性启蒙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理念。

然而,问题是现代性新社会含有深刻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的现实历史与其意识形态(即启蒙现代性的价值理念)往往构成冲突,“资本主义,既可以当作快乐与新生命之原动力,也可以视为许多失望与灾难的渊薮,因而我们无法在理智上或情绪上漠然视之”。对资产阶级的一种辩证观点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有经典的表述:一方面,由于其创造性和革命性使得:“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基本矛盾制约,资产阶级所有制本身“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于人类生存的意义而言,具有本质上的悖论性。1856年在伦敦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矛盾:“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蠢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无庸争辩的事实。”这样,“现代时期”或“现代世界”诉求的启蒙价值理念就应该与“它的有限的资产阶级形式”做出区分。

当然,资本主义是一个现实历史进程,反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其理论与实践也经历了不同阶段,呈现出纷繁的形态。在社会主义看来,正是资本主义这一现实形态,歪曲了现代性的真正的解放意义。

社会主义是逐渐克服一切形式的剥削和社会异化、确立真正民主、劳动人民自治和个性自由从而社会公正的理论与实践,而“科学”社会主义是实现上述目标的真正切实可行的道路。

历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就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科学的精辟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总而言之,我们把社会主义一般性理解成:随历史现代化进程,从资本主义内部产生出来,通过批判资本主义反人性的矛盾本质,在扬弃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追求一种非资本主义式的人类真正现实解放的现代性理论和现代化实践,它的基本价值追求,可以概括为理性、自由、民主、公正和效率。

社会主义要得以实现,必须借助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手段,暴力革命或者和平改良的手段。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手段是以暴力革命****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手段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及与之相应的分配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与之相应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公有制本身并非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追求,它存在的意义在于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理念,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

二、社会主义所有制内涵与外延的反思

在思想史上,所有制最初是以法权的形式提出的,它的一般意义是指某物归属某个人或部分人,从而该个人或部分人可以对某物进行占有、使用、处分等处理并享受其收益。这种权利一般由社会制定并由法律公布并加以保证。所有权可以理解为对上述财产关系所做的法权上的规定,所有制则是用法权规定和保障的上述财产关系。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一般讲所有制都是指生产资料的所有制,而不是指一般物品的归属关系。

无论公有制、私有制还是混合所有制,只要顺应社会主义价值追求,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的,都属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社会主义所有制包括真正的劳动人民的公有制,也包括顺应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私有制和混合所有制。

某些私有制也属于社会主义所有制,因为:有的私有制贯彻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体现了公正和效率原则。私有制经济主体具有追求效率的强劲动力,是大家的共识,私有制经济更大的贡献在于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效率的提高。普遍推行劳动人民的公有制是传统社会主义者的理想,但是,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经济和按劳分配将面临效率难以提升的巨大难题。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公有制企业中那些因为“多劳”而多得的部分如果超出了个人消费需要,即使有好的投资项目,这多余的部分也将无法直接转化为投资,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这反过来又削弱了人们节俭的积极性和工作的努力程度。所以,私有制经济的出现,从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调动了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整体效率的提升。

同时,体现效率原则的私有制经济还可能贯彻公正原则。何为公正?简而言之,即公平正义。当代思想家中,对正义理论研究最深刻透彻的恐怕非约翰·罗尔斯莫属。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可概括为正义即公平的理论。何为正义?罗尔斯论述了两个正义原则(第46节):正义的第一个原则:每个人都应有平等的权利去享有与人人享有的类似的自由权体系相一致的最广泛的、平等的基本自由权总体系。正义的第二个原则: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安排应能使它们第一符合地位最不利的人的最大利益,符合正义的储蓄原则,第二在公平的机会均等的条件下与向所有人开放的官职和职务联系起来。私有制显然是一种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安排,不过,如果这种不平等安排符合“地位最不利的人的最大利益”,并且社会经济的优势地位对每个人都机会均等,那么,它就是正义的。后者不言自明,无需赘述,要点在于第一个条件是否得到满足。我们曾经以为全社会范围内普遍推行真正的公有制最正义,最符合社会主义精神,但正如在上文提到的那样,它不利于经济资源的充分运用和效率的提升,从而使得社会福利水平提升缓慢,私有制经济及与之相应的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让经济资源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为社会提供了一大批就业岗位,在资本、管理、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按照自己的贡献取得相应的收益而不侵害劳动力按贡献取得收益的权利的条件下,在合法经营、照章纳税的条件下,在私有制这种经济社会不平等安排下处于不利地位的工人也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福利水平,所以说,真正做到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私有制经济是正义的,是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从而可以称作社会主义所有制经济。这里的私有制就可以认定为社会主义所有制。

当然,当前私有制经济中的大多数不属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经济,因为资本、管理等生产要素的收益超过其贡献而劳动力得不到和自己贡献相称的收益的现象比比皆是。普通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比较多,他们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甚至以健康和生命为代价,但是却得不到应有的收益。

三、“新公有制”理论评析

近两年对新公有制理论的讨论比较多,其实,主要由厉以宁教授倡导的新公有制理论和于光远先生、董辅礽教授的社会所有制理论相一致并有所发展。何为社会所有制?于光远先生认为,社会所有制“是这样的一种所有制,这种所有制中的所有者是社会,也就是作为整体的社会成员。但这里所说的‘社会’是具体的,它指的是在比较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以一定的关系结合而成的各种社会组织的总合……社会主义公有制就应该是这样的社会所有制”。董辅礽教授进一步把社会所有制形式区分为共同所有制和公众所有制,共同所有制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国家、社会、企业)财产归全体成员所共有,但这些成员又不是共有财产的某个特定部分的所有者,国家所有制、人民公社所有制就是这样的共同所有制。公众所有制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国家、社会、企业)财产归全体成员所共有,但这些成员又是共有财产的某个特定部分的所有者。他还特别指出,“非公有制企业上市后成为公众公司,其所有制是公众所有制”。厉以宁教授认为新公有制企业主要有四种形式:经过改制的新的国家所有制、由国家控股或国家参股的股份制企业、没有国家投资的公众持股企业和公益性基金所有制所办的企业。可见,厉以宁教授所论述的新公有制企业的前三种形式实际上是于光远先生、董辅礽教授所论述的社会所有制的某些形式的另一种提法,至于第四种形式,厉以宁教授把它称为“在共同所有制和公众所有制这两种形式以外的公有制的第三种形式”。由此可见,社会所有制理论和新公有制理论的核心是一致的,后者对前者有进一步的发展。

社会所有制理论及新公有制理论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难以科学界定新公有制。这个缺陷也是其倡导者认识到的。于光远先生就曾指出,“合伙的私人所有制与合作性质的社会所有制的界限是要经过研究使之明确的。”那么,究竟多少人持股或合伙的企业才算做社会所有制企业呢?如果其数量为N,那么,为什么N-1个就不算呢?可见,仅仅以数量作为判断是否为公众所有的标准在逻辑方法上是讲不通的。于是,厉以宁教授又提出另一个标准——“公众持股的企业是不是真正成为公众所有,还取决于公众持股公司是不是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只要公众持股的企业建立了完善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董事会能反映股东们的意愿和维护股东们的利益,监事会起着监督董事会和总经理的作用,那么这种形式的公众持股企业就属于公众所有制企业。”这个标准也站不住脚。它只强调“反映股东们的意愿和维护股东们的利益”,而没有强调广大普通职工、广大普通劳动者的意愿和利益,那么,即便股东们获取了超过其资本贡献的收益,侵害了企业劳动力应该得到的和其贡献相称的利益,这样的企业所有制也叫做公众所有,是新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显然,这样的所有制违背了公正原则,和社会主义价值追求截然相反,不属于社会主义所有制,自然不能称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参考文献:

1、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M].三联书店,199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4、约翰·罗尔斯着;谢延光译.正义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5、于光远.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探索(七)[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6、董辅礽.谈于光远社会所有制和私有制的论述[J].经济前沿,2003(1).

7、董辅礽.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思考[J].广西金融研究,2001(12).

8、厉以宁.论新公有制企业[J].经济学动态,2004(1).

公正的社会意义篇6

关键词:主体意识;和谐社会;作用 

人的主体意识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主体的人对自身所处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的强烈的能动意识,表现为自主、主动、自觉、自律等意识特征。和谐社会呼吁的主体意识具体表现为民主法治意识、公正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环境意识等。

1 民主法治意识

民主的提出已经有两三百年的历史。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转变,赋予了人民广泛、充分、真实的民主权,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体地位。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和谐社会必须是民主的社会。只有让人充分享有民主权利,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切身享受到社会发展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才能激发人的无限潜能,以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是民主政治的发展。民主和法制密不可分。民主权利的内容、形式、实现方式以及民主制度的真实性、广泛性和长效性均需要法律制度的硬性规范和制衡。民主被践踏往往是由于法律不全或执法不力造成的。法治相对人治而言,人治的本质是由少数人的意志决定公共制度的制定和实行,容易导致独裁专制和权力腐败。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市场经济和物质文明不断发展。但是,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思想观念等因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不会自发与经济基础保持同步发展,特别是我国长期受到小农经济和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权力本位”、“关系本位”观念根深蒂固,人们的民主法治意识仍比较淡薄。当前我国许多社会问题,如政治腐败、公共危机、资源破坏、公正问题等,也是因民主法制尚存的问题所引发的。建设和谐社会中必须增强公民民主法治意识,培育公民追求民主、崇尚法律的理性精神,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主动对公共权利行使机构公务员进行选择、制约和监督,减少和制止利用职务谋取私利的现象。“如果公民个人不去行使其民主权,或大部分公民不去行使民主权,那么民主制就形同虚设”。人们的民主意识增强了,才能激发自己参与政治的热情,提高参与国家建设、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保持社会活力的内在要求,更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表征和政治生活的理想状态。

2 公正意识

公正是现代社会诉求的价值观念,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和重要表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公正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追求。社会主义的公正,包含经济公正、政治权利公正、社会公正、文化公正、道义公正、生存和发展权利平等、分配公正、机会均等、结果合理等方面的内容。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取向。公正观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价值判断和理想诉求。某种公正观的内容是具体的、历史的、变化的,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民族往往产生不同的公正观;不同的公正观呼唤不同的现实制度作为其实现方式和途径。当前我国倡导的公正观是: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基础上,消除两极分化,兼顾公平与效率,让人民享有平等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享有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的公平,机会的公平以及整个社会规则和机制的公平。

一种先进的思想观念一经出现,就会产生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正确的公正意识的培育、形成将对该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事业的发展产生无穷的助推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为我国公民公正意识和公正美德的培育,以及社会制度的公正性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这要求我国在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建设过程中培育公民的公正理念,树立公正意识,使民主、平等、公正等价值观念渗透到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在全社会掀起民主正义之风,坚决抵制政治腐败、道德败坏和各种不公正现象。这是对普通民众的要求,更是对权利行使机构的要求。政府工作只有维护公正原则,凭公办事,让社会成员平等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才能激发全社会的热情、活力和创造力,以强大的聚合力、向心力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3 诚信意识

诚信是立身之本,立业之基,立国之根。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契约经济,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不仅需要良好的法律、政治、舆论等有形制度环境,更需要良好的道德环境的软规范。社会的和谐发展以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为基础,经济活动主体应该崇尚诚信精神,共同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仅仅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广泛借助道德的力量,而诚信友爱这一人类文明的普遍价值则为和谐社会提供了良好的道德土壤。当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中的众多失信行为和违规现象已成为社会和谐的“绊脚石”。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诚信要渗透到政府、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家庭等各个领域。个人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是培育健康的舆论谴责环境、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的基础,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

意识是存在的反映,意识一旦形成,就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久远的影响和作用。诚信意识是社会主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及复杂的社会实践中感悟、提升和品味出来的自主意识。一个国家和社会的诚信意识并不会自发、自动产生,它是社会主体长期在诚信氛围的熏陶中、在诚信机制的制约中、在诚信文化的教育中培育而成的,它的本质要求是使诚信成为人的自律觉悟和本能行动。和谐社会需要法律、章程等硬性制度的规范,更需要道德软性力量的“清洁”和“润滑”。法律具有强制性、他律性,道德则有自觉性、自律性。自律和他律互相联系,只有严格的他律制度,才能产生广泛的自律行为;而自律意识和行为的普遍产生,更有利于他律目标的实现。诚信作为一种伦理道德,需要健全的诚信机制的外在约束,更需要人们自觉加强内在修养,增强信用意识和规则意识,实现内心世界的自律。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我们要树立和增强诚信观念,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充分创造和利用社会诚信资源,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4 责任意识

公正的社会意义篇7

通过对、罗干、等中央领导和高检院、省政法委领导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批示和有关讲话的学习,本人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了新的认识。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建设法治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法治社会建设,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坚持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一、明确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原创: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深入开展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人民检察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必然要求;是人民检察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强化司法监督职能的必然要求;是加强人民检察院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的必然要求。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对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明确了五个理念的内涵

通过学习,使我明确了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原创:就要坚持执法为民。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是最高检提出的“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在法治上的体现。要确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自于人民的理念,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保证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落到实处。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在司法活动中坚持合理合法、及时高效、程序公正的原则,建立保障公平正义的防线,保证广大干警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要从讲政治的角度来想大局、谋大局、服务大局,正确处理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关系,正确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是每一名检察官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法治建设绝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从理念上更好地强化党的意识、执政意识、政权意识,通过改善党的领导来更有效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通过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来更有效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人民检察官,必须时刻旗帜鲜明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明确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罗干等同志的讲话和郭检在动员会上的讲话以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使我明确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树立了清廉从政的意识、严格依法办事的意识、执法为民的意识、服务大局的意识和责任意识,并以我院开展的“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荣辱观”教育活动等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地审视自己的言行,看自己的观念意识是否有悖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执法上的行为、做法是否违背了公正、规范、文明执法的要求。

总之,通过学习,使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进一步端正了执法理念,规范了执法行为。

今后,我将进一步学习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自己的工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公正的社会意义篇8

一、中、西方有关司法公正的文化渊源

(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有关司法公正的思想

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家、政治家非常重视公正问题,对公正的理解也十分丰富,往往与公、正、中、平甚至义相联系,与私等相对立。中国古代较早讨论“公”的观念的是《礼记》,指出公的含义是超越自我、没有自私自利之心。先秦时的荀子提出“公生明,偏生暗” 的观点,强调“公”与政治清明的密切关系,对后人的影响较大。西周时期周公提出“明德慎罚”,所谓明德,就是提倡尚德、敬德,它是慎罚的指导思想和保证。所谓慎罚,就是刑法适中,不乱罚无罪,不乱杀无辜。慎用刑罚的基本要点,首先便是要慎重断案,不滥用刑罚,提倡罚当其罪,要十分谨慎地使用“中罚”,用刑不可偏重,也不可偏轻,要使刑当其罪。法家的商鞅提出“壹刑”的主张,为实现严格执法创制统一刑罚的标准,适用刑罚时不分贵等亲疏,其“刑无等级”即除国君外全体臣民在“王令”、“国禁”即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思想。儒家思想核心“中庸”, “中庸”意思是“执两用中”, “中”不是中间的意思,不是在两个极端中间找到中间的,中庸之意其实就是在处理问题时不要走极端,而是要找到处理问题最适合的方法。“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易经》中的第六卦即讼卦,也精辟描述处理争讼之要义即:“以中正之德,齐乖争之俗,元吉者也。用其中正,以断枉直,中则不过,正则不邪,刚则无所溺,公则无所偏,故讼元吉。”唐朝的魏征认为“夫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之所以与天下为画一,不以贵贱亲疏而轻重者也”,必须做到“一断以律”,赏不遗亲远,罚不阿亲贵。唐朝李世民提出“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俱。”刑赏必须得当,才能达到刑赏的目的。公平正义的化身,宋朝包拯主张以恤民为本,为民请命,判案公正严明,断案如神,铁面无私,且不畏强权,深知民间疾苦。明如镜,清如水,直比青天,故有“包青天 ”的美誉。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中不仅要求要严格依法断案,刑罚要适当,适用法律要公平,坚持人人平等原则,而且还强调程序公正的思想。从公正出发,中国古代社会还要求司法官吏公布法令、便民诉讼、重视证据、反对刑讯、集体公断、听狱宜速等, “一其宪令”,“布之百姓”。这是“法治”和公正的前提。

(二)西方法律文化中有关司法公正的思想

谈到西方的司法公正思想,就不能不提及思想史上那些伟大的、闪光的名字,他们的思想轨迹、心路历程为人类奉献了享之不绝的法律思想。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认为“一切有权利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利,而且他们使用权利一直遇到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这是一条万古不变的经验。”他也强调“我们应当承认在人为法建立正义的关系之前,就已经有正义关系的存在。我们必须认识到先于实在法的正义关系,这正是实在法所体现的。”而亚当·斯密认为“政治社会的目的不是在道法上完善人类的本性,而是力求保障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公正。”人类追求的正义与善是柏拉图理想国的主题,柏拉图的《理想国》讨论的话题就是“正义”问题。他认为国家、政治和法律要朝向真正的存在并与人的灵魂相关才有意义,正义精神浓缩为“正义是人人各负其责,各司其政。”亚里士多德揭示法律的来源,他对人性和理性持怀疑态度,主张法治,认为法律具有平等性、普遍性、可变性、稳定性、正义性和权威性,是正义的化身和体现,法律本身是从社会的政治正义淡化而来,正义原则必须寓于法律之中。

西方司法公正思想中最为核心的是两大观念,即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毋庸置疑的是,无论英美法还是大陆法,司法实践对于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因为我们无法想象,在解决纠纷时法官可以随意厚此薄彼,为追求程序公正而放弃真相,或者为追求真相而规避和违反法定程序。

二、司法公正的现实意义

古人尚且如此,而我们后人就更应该懂得司法公正的意义和价值。公正是法治的重要内涵,是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司法公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实现司法公正是法治的内在要求和追求目标,在当今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的意义与价值。

(一)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司法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保障。稳定与正义,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司法公正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如果司法是公正的,即使社会上存在不公正的现象,亦可通过司法来矫正和补救,使社会公正得以恢复;但如果丧失司法公正,整个社会就可能没有公正可言了,当然也绝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司法公正的功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底线,冲破这一底线,社会将陷入动荡状态。司法公正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秩序的建立。一个能够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将有助于人们树立法治信念,并自觉地维护公平正义的秩序。

(二)对优化改革发展环境,服务经济建设有促进作用

上一篇: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范文 下一篇:地理信息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