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12-28 17:22:37

灾害对社会的影响

灾害对社会的影响篇1

【关键词】洪涝灾害 经济影响 防灾减灾能力 评估 研究

【中图分类号】S282 【文献标识码】A

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季风区,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且大量的围湖造田,导致湖面缩减,泄洪能力差,河流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再加上我国东部地区地势平坦,水流缓慢,种种因素导致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

因此,我们应当明确洪涝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建立健全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估体系,提高我国防灾减灾能力,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那么,洪涝灾害究竟有哪些经济影响,我们应当如何构建科学的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估体系?笔者主要针对以上这两个问题展开了探索和研究。

洪涝灾害的经济影响

洪涝灾害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历史上每一次大型洪涝灾害都会产生大量伤亡人口和受灾人口。①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经由相关部门核实,2013年全国洪涝灾害受灾人口多达1.2亿人,因灾死亡774人、失踪374人,全国共投入抢险人数966万人次,紧急转移危险区域群众1112万人,解救洪水围困群众195万人,减少受灾人口3787万人。即使如此,2013年全国洪涝灾情相对来说还是总体偏轻,2013年洪涝灾害主要指标与1990年以来的均值相比,偏少3成的受灾人口,偏少7成的死亡人口,偏少7成的倒塌房屋,偏少1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其中,直接经济损失占上年GDP比值小0.98%。由此可见,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洪涝灾害的影响。而洪涝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威胁,导致人们生命财产得不到完全的保障,进而限制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②

洪涝灾害恶化了人们的生存条件。洪涝灾害的发生往往伴随着住房的破坏、基本生活设施的损坏等状况产生,这些状况无疑恶化了人们的生存条件。洪涝灾害不仅会导致房屋倒塌,还会污染饮用水、破坏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③以2013年全国洪涝灾情为例,据统计与核实,2013年我国洪涝灾害倒塌房屋53万间,农作物受灾11901千公顷,成灾6623公顷,受损水库1241座、堤防3.7万处、护岸5.3万处、水闸7187座,其中,县级以上城市受淹234个。

同时,由于洪涝灾害破坏了原本的安全水源,造成水质污染,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又由于洪涝灾害破坏了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各种垃圾随着洪涝流向漂流满溢,大大增加了血吸虫病、疟疾和肠道传染病等疫病和传染病的爆发概率,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存条件,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④洪涝灾害对人们生存条件破坏所产生的直接经济影响,以及国家后期对修复再建的经济投入,很大地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⑤

洪涝灾害的直接经济影响。据统计,2013年我国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146亿元,全国投入抢险舟船10万舟次,运输设备68万班次,机械设备35万班次,消耗编织袋9963万条,最终防洪减淹耕地3978千公顷,避免粮食损失2029万吨,减灾效益约2362亿元。从以上实例中可以看出,洪涝灾害造成了我国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其中,各大产业中,受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主要有农牧渔业、工业与交通运输业以及水利事业。

从农牧渔业的角度来看,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由于洪涝灾害的特点,洪涝灾害往往会造成大面积的耕田被淹、农作物被毁,在农牧渔业当中,农业的直接经济损失最大。首先,阻碍我国农产品产量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洪涝灾害,灾情较轻的年度农产品产量大大多于灾情较重的年度农产品产量。其次,洪涝灾害具有较大的地域差异性。例如,2013年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农作物受灾3927千公顷,成灾261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91亿元。⑥其中,松辽流域地区最为严重,这一地区的洪涝灾害损失是我国将近12年以来年均损失值的三倍之多。再次,不同地区的农田受灾率具有很大的差异。农田受灾率是指农作物受灾面积与耕地面积的平均比例。根据我国历年农田受灾情况可以看出,农田受灾率在全国显现出由西向东、从北向南逐步升高的趋势。⑦

最后,洪涝灾害对牧渔产业的影响也较为严重,尤其是今年来,在我国林牧渔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洪涝灾害对牧渔产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越来越严重。

从工业与交通运输业的角度来看,从工业与交通运输业的角度来看,洪涝灾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一是洪涝灾害造成工矿企业停产;二是洪涝灾害破坏输电线路和通讯线路,导致电力中断以及通讯中断;三是洪涝灾害毁坏路基和路面,导致铁路中断以及公路中断。⑧ 首先,洪涝灾害对工矿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洪涝灾害会迫使工矿企业停产、停工和停业,导致企业生产量下降,生产值减少。其次,洪涝灾害对交通运输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洪涝灾害会导致铁路与公路的路基、路面、轨道、隧道、车站等基础设施被损坏,威胁交通安全,迫使铁路中断以及公路中断。最后,洪涝灾害对电力业与通信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洪涝灾害会导致电力与通信基础设施设备被破坏,从而损坏输电线路和通讯线路,迫使供电中断以及通讯中断。

从水利事业的角度来看,我国要防洪减灾,就应当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水利事业是对抗洪涝灾害的重要手段。因此,洪涝灾害,尤其是大型洪涝灾害,会严重破坏水利设施。洪涝灾害会损害水库、堤防,导致垮坝以及堤防决口,同时,洪涝灾害还会破坏机电泵站、机电井、塘坝、护岸、水文测站。灌溉设施以及水电站等水利基础设施,不利于区域防护、农业灌溉的进行,妨碍了区域内的正常发电与供电。据调查,21世纪以来,洪涝灾害对我国水利设施造成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9.12亿元,其中,江西、广东、四川、浙江和湖南水利设施受损情况最为严重,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负面作用。

洪涝灾害的间接经济影响。洪涝灾害不仅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直接经济影响,还会产生间接经济影响。间接经济影响是指由于洪涝灾害直接造成了某行业的经济损失,从而影响到与某行业具有关联性的其他行业,甚至影响到整个经济系统,对其他行业产生间接经济影响。目前,洪涝灾害的间接经济影响主要表现在实际GDP、消费、投资、就业、贸易等方面。洪涝灾害通过对我国农牧渔业、工业与交通运输业、水利事业的影响,导致我国实际GDP在一定程度上下降、实际工资水平与就业水平下降、资本要素的四个指标整体下降以及行业产出受到负面影响等等。

防灾减灾能力的评估

优化防灾减灾能力评价系统设计。要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就应当优化防灾减灾能力评价系统设计,提升防灾减灾质量,提高防灾减灾效率。首先,我们应当深化对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认识和理解,设计出综合评价防灾减灾能力的总体架构,有针对性地进行防灾减灾能力评估。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是指政府相关部门把持洪涝灾害对社会经济影响的行为能力,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总体行为目标为避免或减轻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为社会连续性运行和人民人身财产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其次,应当依据美国危机管理专家和大师罗伯特・希斯率先提出的4R危机理论和危机管理领域公认的PPRR理论,应对洪涝灾害危机,设计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体系。其中,4R危机理论将危机管理分为四个阶段:Reduction(缩减力)、Readiness(预备力)、Response(反应力)、Recovery(恢复力),PPRR理论则将危机管理分为Prevention(危机前预防阶段)、Preparation(危机前准备阶段)、Response(危机爆发期反应阶段)和Recovery(危机结束期恢复阶段)四个阶段。另外,我国于2007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根据突发事件发生以及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预防与应急措施、监测与预示警报、应急行动与救援、事后重建与恢复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性规定。我们应当深入理解危机管理科学理论和相关法律法规,科学制定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体系。

最后,应当在危机管理理论的指导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为依据,充分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优化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体系。我们应当建立健全预防与应急措施能力评估分系统、监测与预示警报能力评估分系统、应急行动与救援能力评估分系统与灾后重建与恢复能力评估分系统。其中,在预防与应急措施能力评估分系统中,我们应当主要针对洪涝工程防灾能力、生态保护能力以及民众防灾意识进行评估;在检测与预示警报评估分系统中,我们应当主要针对洪涝灾害监测能力、洪涝灾情分析能力、洪涝灾害预警能力以及相关信息能力进行评估;在应急行动与救援能力评估分系统中,我们应当主要针对防洪除涝能力、安置灾民能力、交通运输能力、医疗救治能力以及灾区通信能力进行评估;在灾后重建与恢复能力评估分系统中,我们应当主要针对政府救济能力、资源供应能力、灾区建设能力以及居民恢复能力进行评估。

构建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应当充分发挥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种功能。我们应当收集与洪涝灾情以及防灾减灾情况相关的多种数据,将数据加以归纳整理,充分发挥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描述与反映功能。同时,我们应当综合分析灾情区域内各方面的防灾减灾能力,总结和反思不足之处,对比不同灾区的情况,分析相同点与不同点,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洪涝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监测与评价功能。另外,我们应当明确各地防灾减灾工作的绩效与缺点,优化工作设计,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洪涝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和决策功能。

其次,应当科学合理地构建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实现评价效果最优化。我们应当贯彻实施科学的理论指导方针,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当地灾情和我国国情,将科学理论与客观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构建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我们应当将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分为目标层、系统层、状态层和指标差四个层次,坚持系统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协调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等各方面的关系,突出评价重点,抓住评价对象的主要特征和情况,科学构建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另外,我们应当运用简洁明了的文字或表格阐述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实现指标体系的规范化发展,使其具有正确的引导意义,促进我国洪涝灾害防灾减灾综合能力的提高。

构建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能力评估模型。应当对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防灾减灾能力包含多种方面的能力,因此,针对不同的能力,我们应当根据科学理论和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评价指标。例如,在评价防灾工程的排水管道密度时,我们应当计算该工程的排水管道长度与建成区面积的比率,将实际比率与规范的排水管道密度相对比,科学评价该地区的工程防灾能力。在评价地区人均防护林造林面积时,我们应当计算当地实际防护林造林面积与当地常住人口的比率,将其余规范的人均防护林造林面积相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对该地区的生态保护能力做出科学评价。在评价区域气象观测站点覆盖率时,我们应当计算区域气象观测站点数量与其土地面积的比率,将其与规范的区域气象观测站点覆盖率相对比,科学评价该区域的灾害监测能力。⑨在评价洪涝灾区除涝面积比例时,我们应当将除涝面积除以耕地面积,再乘以100%,将实际比例数据与规范数据相对比,从而评价该地防洪除涝能力。在评价洪涝灾区的人均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支出时,我们应当计算该地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支出与常住人口的比例,将其与规范数据相对比,科学评价政府救济能力。在评价地区人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时,我们应当计算该地水利、环境与公共设施管理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常住人口的比例,与规范数据对比之后,科学评价资源供应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洪涝灾害破坏着人们的生存环境,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我国的农牧渔业、工业与交通运输业以及水利事业等方面造成了负面的直接经济影响,对我国的实际GDP、消费、投资、就业、贸易等方面造成了负面的间接经济影响。因此,我们应当加大对防灾减灾事业的投资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灾后重建制度和灾民保障制度,对防灾减灾事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提高我国防灾减灾能力。同时,应当注重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估体系的构建,全方位、多方面地评价防灾减灾能力,促使评价指标科学化、规范化,构建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能力评估体系,对提高我国防灾减灾能力起到更好的督促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办公室;本文系山东行政学院课题“山东省危机管理信息化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KT201110)

【注释】

①姜蓝齐,马艳敏,张丽娟,马玉妍,徐虹:“基于GIS的黑龙江省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自然灾害学报》,2013年第5期。

②张晓等:《中国水旱灾害的经济学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第35页。

③庄天慧,刘人瑜:“贫困地区村级组织防灾减灾能力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西南地区28个村的调查”,《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5期。

④周峰,许有鹏,石怡:“基于AHP-OWA方法的洪涝灾害风险区划研究―以秦淮河中下游地区为例”,《自然灾害学报》,2012年第6期。

⑤ 王小鲁,樊纲主编:《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13页。

⑥崔巍,陈文学,白音包力皋,陈兴茹:“中小河流洪涝风险评估及研究―以哈尔滨地区为例”,《中国水利》,2013年第4期。

⑦薛晓萍,马俊,李鸿怡:“基于GIS的乡镇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技术―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为例”,《灾害学》,2012年第4期。

⑧何爱平:《灾害经济学》,北京: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76页。

⑨邱新法,宋亚君,曾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承灾体易损性参数定量确定方法研究―以潍坊市干旱、暴雨洪涝灾害为例”,《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第22期。

灾害对社会的影响篇2

关键词:自然灾害;经济运行;分析

一、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1.自然灾害覆盖面广。突发性自然灾害主要分为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灾害等七大类。我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所遭受多种多样的自然灾害几乎囊括了世界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洪水、旱灾、地震和海洋灾害发生的频数最高,占全部自然灾害的90%。

2.重大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居于世界首位。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灾害多发期,各类自然灾害年发生频率在时间序列上呈整体上升趋势。自然灾害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对社会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

3.灾害的破坏力和造成的损失巨大。近年来,自然灾害的破坏力和影响范围呈递增态势,灾害损失程度不断增大。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了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2010年以来,我国爆发了多次自然灾害。2010年年初新疆连续遭受9次大范围寒潮冰雪天气过程;西南五省区遭受秋冬春连旱;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6月中下旬南方11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8月7日舟曲泥石流;7、8月我国大多省份出现洪涝灾害。2010年上半年,全国受灾人口2.5亿人(次),死亡3514人,失踪486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644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2029.4万公顷,绝收面积304.6万公顷;倒塌房屋90.7万间,损坏房屋301.4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113.9亿元①。

4.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呈不平衡性。我国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主要呈现东西分区,南北分带,区内、带内集中分布于生态环境脆弱带的特点。受季风影响所造成降水条件变化而产生的灾害(洪涝、暴雨等)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地震灾害主要分布于新构造运动活跃的板块缝合线附近及地质构造带上,如东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震带以及华北、西北和川西地震带等。

二、自然灾害产生巨大破坏的经济根源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和灾害损失日益加重,这与自然地理环境变异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其根源在于我国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不适当的生活方式和难以持久的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

1.庞大的人口基数。在全球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中,人口膨胀居于首位,同时也是其它问题产生的病根。目前我国人口数量已超过13亿,据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显示,合理的人口承载数量应为9.5亿人;按温饱标准计算,理论最大承载人口为15~16亿人②。由于人口数量多,人均资源数量相对较低,一些地方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过度放牧,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恶化。

2.掠夺型的增长方式。建国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是1978年和1952年的93.4倍和559.1倍,但经济高增长是建立在能源、资源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基础之上。湖泊对于泄洪有着重要作用,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大于10平方公里的湖泊面积缩小9570平方公里,蓄水量减少516亿立方米③。粗放型增长模式加重了生态环境的负担。

3.防灾、减灾能力相对较低。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但生产力水平较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落后,减灾资金投入不足。长江中下游中小型水利工程大都建于50—70年代,规划、设计和施工水平较低,工程运行时间较长,水利设施维护严重不足。2009年,全国水利基础设施投资1427亿元,占当年全社会固定投资0.63%④。西部地区经济条件有限,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薄弱,汶川、玉树地震之所以造成重大破坏,除了地震本身级别较高外,还与这些地区建筑设施抗震级别较低有关。

三、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随着人口迅速增加和地域上相对集中,财产密度增大和价值膨胀,自然灾害损失直线上升,对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自然灾害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直接损失、物价波动、外部失衡和贫困人口增加。

1.对局部影响严重,对宏观经济整体影响不大。重大自然灾害的分析表明,自然灾害很难对国民经济构成根本性扰动。从国外的经验看,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直接损失约1140亿美元,占当年日本GDP的2.5%,15个月内日本制造业恢复到震前水平的98%,百货商场和78%的小商铺在18个月内恢复营业。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2008年汶川地震未对当年国内经济产生太大影响[1]。2010年上半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113.9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88%,占同期GDP的1.22%①。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也有“积极”的一面,灾害发生以后消费需求相应增长,有利于扩大投资、提振经济。

2.短期内可能导致物价上涨,但出现持续通胀可能性不大。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最可能是导致通货膨胀。从其影响途径看,主要有三种:一是灾后重建的债务负担累积财政赤字财政施压,中央银行大量发行货币缓解财政危机货币供给超过需求通货膨胀发生。二是灾害导致社会产出减少(主要是粮食类)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发生。三是灾害导致社会产出减少(主要是粮食类)影响通货膨胀预期粮食价格上涨推高物价,通货膨胀发生。

就第一种途径而言,自然灾害的直接损失全部由政府财政负担。考虑到我国财政实力雄厚,自然灾害尚不足以造成较大规模财政赤字,灾后重建的债务处理不会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出现较大变化。

就第二种途径而言,我国粮食已经连续6年丰收,粮食库存充裕,目前国家、省、市、县四级粮食储备总数量大约在2500万公斤,远远高于联合国规定17%~18%的粮食库销比,现有储备足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最值得关注的是第三种途径,即自然灾害出现后可能产生粮食减产预期和通货膨胀预期,反过来通胀预期又可能干预影响粮食价格走势,甚至导致通胀。从历史经验来看,1998年我国长江、松花江等爆发洪水使人们产生通胀预期,下半年大米的价格较上半年上涨了16%。2010年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产品期货受天气因素影响大幅走高,从短期看通胀预期可能导致CPI出现上涨。随着国内政策措施的实施,通胀预期会逐步消除,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并引致通胀出现的可能性不大。

3.对进出口的影响微不足道。自然灾害的爆发势必导致受灾地区产品出口下降,重建所需材料的进口增加,二者叠加影响可能造成外部失衡。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国内供给能力非常强,一般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缺口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及时调剂,既不至于影响国内出口,更不可能危及国际收支平衡。

4.贫困人口短期内有所增加,长期因灾致贫的不多见。从以往的经验看,自然灾害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收入水平较低人群受灾害影响更容易陷入贫困。但每一次大的自然灾害过后,政府部门必然组织大规模的捐助活动,支持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组织外出务工和入学培训,有利于灾区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提高自我生存能力,避免因灾致贫。我国的社会制度体现出极大的优越性。

四、政策建议

自然灾害发生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关系,自然灾害影响会波及经济平稳运行。如果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难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应对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既要着眼当前,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又要立足长远,研究制订治本之策。

1.建立持续发展的方式,实现资源、环境和人口协调发展。一是在生态移民工程、扶贫工程、农田基础设施、旅游资源开发、农村工业化中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考虑人口和资源的承载力,健全生态环境资源的产权制度,将人口和资源的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二是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扩大决策的民主参与性,加强生态环境资源民主监督,提高权力行使的透明度;三是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对破坏自然资源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减少生产生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用法律法规制度来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

2.加大防灾减灾工作力度,减轻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兴修水利基础设施,加大避灾场所建设,提高居民住房抗震等级;二是充分运用现有的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监控、评估与预报水平,为防灾抗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三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立安全减灾基金制度,完善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投入体系。

3.健全灾害应急处理体系建设,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救助能力。一是建立减灾救灾一体化指挥机构,统一配置各种救灾力量和资源,发挥我国政治制度优势,保证救灾应急快速反应能力;二是完善物资储备,强化技术支撑,有效控制灾害事态、化解险情和降低损失;三是完善自然灾害保险机制,扩大自然灾害保险种类,及时足额补偿灾民损失,减轻国家和地方财政的负担。

4.提升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化解自然灾害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一是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门拟订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结合灾区的实际情况,适时出台支持灾区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金融财政政策,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减息或税收减免等;二是提高对物价的调控水平,健全各级粮食储备体系,应对受灾地区物价上涨,政府进行适当价格调控,管好通货预期,避免物价大幅上涨;三是维护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为保障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可对信贷政策做出结构性调整,整体上还是应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政策变化影响经济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灾害对社会的影响篇3

关键词: 城市自然灾害;减灾救灾;应急管理

0 引言

城市是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活动最集中、最活跃的地区,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但由于城市人口密集、产业关联度高、价值高度集中,城市灾害脆弱性也相对比较突出。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突发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导致城市电力、通讯、供水中断,交通受阻,城市进水受淹,居民房屋财产受损,影响了城市正常经济生活秩序,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例如2007年济南市“7.18”特大暴雨洪水灾害、2011年6月武汉暴雨洪涝灾害、2011年盈江“3.10”地震等多次灾害均造成城市交通拥堵、设施损毁等灾害。然而,大多数城市防灾减灾尚未得到足够重视,针对城市灾害特点的应急救援和指挥协调体系尚未普遍建立,因此,针对当前城市灾害日益加剧的形势,有必要加强城市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突发性城市灾害的应对能力。

1 我国城市突发自然灾害特点

1.1 城市灾害形势复杂

1.1.1 突发自然灾害种类繁多:近几年影响我国城市突发自然灾害主要有台风、暴雨洪涝、泥石流、低温冷冻、强降雪、地震、大雾等灾害。其中地震、暴雨洪涝灾害对我国城市影响较大,大雾造成城市交通困难。

1.1.2 致灾因素交叉影响:城市自然灾害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交叉作用的结果,既与当前复杂多变的灾害形势密切相关,同时受到当地城市地理、经济能力、城市基础设施抗灾能力和城市居民防灾减灾意识紧密相关。

1.1.3 城市灾害连锁反应:现代城市就像一个大系统,不同工程之间互相影响和牵制。当自然灾害对某一环节造成重大毁坏时,因连锁效应引发的次生灾害不可忽视。一般在较大的地震中,次生灾害比直接损害更严重。

1.1.4 城市灾害形势严峻: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国家之一,灾害导致经济损失大。我国平均每年受灾人数达3.7亿人次,每年直接损失平均为1500-2000亿元人民币。我国有高达23个省会城市以及2/3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所处地理位置的地震烈度超过Ⅶ度,面临形势十分严峻。

1.1.5 自然灾害损失严重并呈增长趋势: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迅速,而城市减灾建设相对缓慢。由于放大和连锁效应使得自然灾害损失逐渐上升。数据显示,依1990年不变价格,我国城市自然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持续增大,上世纪50年代为480亿元,60年代为570亿元,70年代为590亿元,80年代为690亿元,90年代为1500亿元,本世纪超过2000亿元。

1.2 城市灾害应对困难

1.2.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社会基础条件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部分城市基础设施陈旧、公共设施发展未跟上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未能适应经济迅速增长的需求。

1.2.2 城市系统灾害脆弱性较高:由于城市产业链复杂,相关致灾因子和承载体相互影响,灾害一旦发生,其具有触发、联动、蔓延、扩散效应,灾害直接损失逐渐放大,灾害间接影响持续时间长、影响面广,脆弱性较高。

1.2.3 城市救灾工作开展难度大:由于城市人口集中,社会经济运转对电力、交通、通讯条件高度依赖,一旦发生灾害,难以快速建立替代系统。同时作为公共服务的政府机构、医院等机构受损,造成社会系统紊乱,救灾指挥系统难以有效运行,灾区支持系统相对较弱,救灾工作难度相对较大。

2 城市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现状

2.1 城市应急管理状况 我国城市应急管理系统建设主要以“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为原则,以城市部门职能划分为根据,针对不同的灾害,建立对应的应急管理机制。从2003年8月至今,我国应急联动系统建设已经取得一定进展,积极筹建应急指挥系统及连动系统。国内目前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传统职能分工型: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应急系统包括各级行政单元,有省级、地市级、县级专用系统,组建垂直分系统,如刑侦、交通、火灾、公共卫生、三防等,部分基层社区也有一定的应急手段。②联动型:由政府领导,建立一个联动中心,集中110、119、120、122及负责人电话等减灾及应急工作统一办理。③办公厅(室)型:办公厅(室)统一处理重大事件信息及应急事务,或者建立应急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各类灾害事件的应急协调;④公安型:一般省市应急工作由公安部门办理,省市负责人只处理重大事件。

2.2 “一案三制”建设状况 城市自然灾害管理机制是保证救灾应急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指导下,各地加强了自然灾害管理体系建设,围绕“一案三制”不断完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目前,各县级以上城市和部分乡镇普遍建立了突发事件应对应急预案,就应急管理领导体制、管理机制进行了明确规定。各有关部门围绕自身职能,建立相关的应急预案,为灾害应对做好了制度和机制准备,总体上形成了国家法律为主导,各级政府、各部门分级分类的灾害应急预案和灾害管理体制和机制。

在专业部门分工的基础上,部分地区建立了跨区域的联合灾害应急机制,有关专业部门也建立了灾害信息共享机制和灾害应急协调机制,地方和军队为及时有效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军地联动机制陆续建立起来。总体上形成了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协调联动的救灾应急工作格局。

灾害对社会的影响篇4

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遵循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灾民自救的原则。自然灾害受灾补助申请书怎么写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年学校受灾补助申请书最新,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1年学校受灾补助申请书尊敬的区教育局及中心学校领导:

20__年_月18日下午_点30分左右,一场突如其来的夹杂着冰雹的暴风雨袭击了我镇,当时风力达到9-10级,只见树倒枝折、瓦片横飞。我校受灾特别严重。我校领导当即向教育局和中心学校领导电话汇报了灾情。并组织学校行政人员进行了安全排查,对危险区域进行了暂时警示处理。

_月19日上午,局领导到我校查看了受灾情况。

经初步统计;有教学楼,储藏用房,厨房,厕所大约500平方米的屋面受损。

学校至少50米围墙受雨水冲刷,已经明显倾斜,摇摇欲坠

学校铁门、不锈钢旗杆被狂风刮倒,都已经断裂变形。

以上设施如不及时修缮,将危及师生的生命安全。要得到修缮,需要维修资金30000余元,我校无力解决。

特写此报告,希望上级领导解决我校的实际困难。

此致

敬礼!

申请人:申请书模板

__年__月__日

常见的自然灾害1、洪涝

洪涝是由屡降暴雨或大雨,引起江河决堤、山洪暴发、淹没田地、毁坏建筑、人员伤亡的水灾。在我国洪涝频发,强度大,长江中下游、黄淮海、辽河下游和华南地区尤为严重,每年4 ~ 9 月是各主要河流的防汛时期。 1991 年夏,江淮地区大面积的洪涝灾害,成为国内外关注的大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500 亿元。

2、台风

台风是一种源于热带洋面的低气压大气涡旋,按其中心附近风力大小分成四级:风力 6 ~ 7 级为热带低压, 8 ~ 9 级为热带风暴, 10 ~ 11级为强热带风暴, 12 级及其以上为台风。在热带西太平洋洋面每年有 30 个台风生成(占全球 38 %), 7 ~ 8月是台风活动盛期,在热带洋面生成后,便向西北方向移动,每年平均有 7 个台风在我国沿海登陆。

台风带来的是狂风、暴雨(我国近海 15 个省最高雨量记录中, 80 %是台风造成的)、巨浪和潮灾,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很多洪涝灾害都是由于台风登陆,深人内陆移速减慢、停滞、低压维持不消带来特大暴雨而造成的。

3、地震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动力作用引起地壳的现代活动而产生,一般分为构造地震(占 95%)、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我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地震最严重的地区,与我国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交汇部位,地壳现代活动剧烈有关。除浙江、贵州两省外,各省都发生过6 级以上地震。

1556 年 1 月 23 日 陕西华县 8级地震,“是日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鸡犬鸣吠……或裂泉涌,或城廊房屋陷人地中,或平地突出山阜……压死官吏军民奏报有名者八十二万……”(《嘉靖实录》)是我国历史上最大地震之一。1976 年 7 月 28 日 唐山 7 .8 地震,上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顷刻间成为一片废墟,是本世纪全球 10 次破坏性最大的地震之首。

地震是不可避免的,地震预报尚属世界难题。我国在中、长期预测领域取得长足进展,但能作准确预报的还只占少数,对这个具高难度的临震预报还需做出艰苦的努力。

4、火灾

俗话说: “ 贼偷一半,火烧全光 ”,火灾是世界各国人民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灾难性问题。它给人类社会造成过不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加,火灾损失上升及火灾危害范围扩大的总趋势是客观规律。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发生火灾约4万起,死2000多人,伤3000—4000人,每年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10多亿元,尤其是造成几十人、几百人死亡的特大恶性火灾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严峻的现实证明,火灾是当今世界上多发性灾害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灾害,也是时空跨度最大的一种灾害。

5、海啸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 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剧烈震动之后不久,巨浪呼啸,以催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时人们都消失在巨浪中。港口所有设施,被震塌的建筑物,在狂涛的洗劫下,被席卷一空,海滩上一片狼藉。

海啸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十分巨大的。目前,人类海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变,只能通过预测、观察来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但还不能控制它们的发生。

预防自然灾害安全措施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天气气候灾害使农田受灾面积达3400万公倾(5亿多亩),受干旱、暴雨、洪涝和热带风暴等重大灾害影响的人口约达6亿人次,平均每年因受天气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3%-6%。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天气气候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值越来越大。考虑到天气气候灾害引发的生态、环境、地质、社会、人文、经济等继发性灾害,则经济损失更为严重。世界气象组织把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定为“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对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长期与自然共存的实践中,社会各界、从事防灾减灾研究、业务、管理人员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

战略措施1: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通过在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的局面。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不能将预案束之高阁,要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政府应鼓励社区制定紧急防灾预案、开展救灾演练、装备专门的通讯设备在紧急条件下替代常用的通讯方式,并保证必要的紧急储备物资和设施。积极做好装备、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应急准备。

战略措施2: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

战略措施3:监测预警,依靠科技

在防灾减灾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

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2005年台风防御工作实践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气象科技在防台抗台中的重要作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移动气象台,以及气象卫星等现代化探测手段,提高了对台风的最新动态进行实时监测的能力;数值预报产品,为准确预报台风未来的路径提供了参考依据,使预报员对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更有信心、更有把握,为准确超前的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骨干预报员在台风预报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战略措施4:防灾意识,全民普及

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普通群众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社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近年来,气象部门在重大气象预警信息服务中,向政府相关部门呈送供决策的气象信息的同时,在电视上滚动播出气象警报,并用手机短信将气象预警信息至用户,使基层干部和群众对预警情况心中有数,从而解决气象产品从气象局到普通用户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战略措施5:应急机制,快速响应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快速响应、协同应对”是应急机制的核心。

防灾减灾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政府组织领导,各个部门积极响应。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中,气象部门在内部上下联动的同时,加强了与新闻、水利、民政、安全监督、海洋、农业、林业、环境等部门的横向联动和紧密协作,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把气象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

需要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规范、高效的灾害管理工作流程。

战略措施6:分类防灾,针对行动

不同灾种对人类生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差异很大,防灾减灾的重点、措施也不同,如对台风灾害,重点是防御强风、暴雨、高潮位对沿海船只、沿海居民的影响,强雾、雪灾则对航空、交通运输形成很大影响,沙尘暴灾害主要影响空气质量。根据不同灾种特点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特征,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

预防和减轻台风灾害,应根据台风预警级别,及时疏散沿海地区居民,人员应尽可能呆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只走锚、搁浅和碰撞,拆除高层建筑广告牌,预防强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

对暴雨洪涝灾害,根据雨情发展,及时转移滞洪区、泄洪区人员、财产,及时转移城市低洼危险地带以及危房居民,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浓雾发生时,大气能见度与空气质量明显下降,机场、高速公路、航运采取停运、封闭措施,交通驾驶人员控制速度,确保安全,居民减少外出、外出时戴口罩。

雪灾发生时,相关部门做好交通疏导,必要时关闭道路交通,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驾驶人员小心驾驶,防范道路结冰影响。

战略措施7:人工影响,力助减灾

人工影响天气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减灾科技手段。在合适的天气形势下,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人工消雨、人工防雹、人工消雾等作业,可以有效抵御和减轻干旱、洪涝、雹灾、雾灾等气象灾害的影响和损失。

战略措施8:风险评估,未雨绸缪

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

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对自然灾害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不同,其防灾救灾能力也各不相同。灾区的经济实力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灾区自组织能力都是影响区域自救能力和恢复能力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地区,一旦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能力强,速度快,但其损失也就越大;不发达地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当致灾因子与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脆弱性相结合,灾害风险也随着增加。

通过自然灾害的综合风险评估,并应用评估结果,可以进一步探讨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和预防措施,可以有针对性地控制灾害,规范对易灾地区的利用,提高对灾害的认识。

灾害对社会的影响篇5

关键词:水文灾害;等级划定;水文要素频率;防灾效率

1、引言

自然界有许多灾害,自然灾害按孕灾环境可分为大气灾害、水文灾害、生物灾害、岩石圈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和天文灾害。水文灾害是其中之一,水文灾害现象主要表现为洪涝、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可危及人类生存。随着人类的进步发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公众意识在提高,能力在加强,措施在规范,应对不同等级的突发性灾害需要相应的应急及防范措施。探讨如何正确划一水文灾害等级,以提高防灾抗灾的服务效率,拓宽水文学的发展。

2、水文概况地球上现有约13.9亿立方公里的水,水在循环过程中的存在和运动的各种形态称为水文现象。水文现象在各种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在空间分布或时间变化上都显得十分复杂。 水文现象的时间变化过程存在着有周期而又不重复(概率、重现期)的性质,一般称为“准周期”性质。水文学研究是关于地球上水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环、运动等变化规律,以及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知识体系、领域十分宽广。

水文科学不仅研究水量,而且研究水质,不仅研究现时水情的瞬息动态,而且探求全球水的生命史,预测它未来的变化趋势。社会的发展,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对自然水体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人类对水资源的突出需求,研究和评价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和这种效应的环境意义,揭示人类活动影响下水文现象的规律;在与洪涝、水旱灾害的斗争,在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中,探讨水文分析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思考和研究水文现象的规律等等,现化水文科学的研究领域正在向着为兴利除害、水资源最优开发利用的方向发展,以期为防灾减灾增效以及客观评价、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3.自然灾害情况各种自然灾害既可能单独发生,也可能与其他灾害连锁反应,形成群发性灾害,其影响和危害更为惨重。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水灾造成的损失最大,约占 40%,发生在1998年7-8月份长江及松花江流域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其次是热带风暴和台风占20%, 地震和旱灾各占15%;其他灾害占10%。

4、水文灾害情况从古至今,天气、气候和水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一直具有很大影响,人类的社会活动反过来也影响着天气、气候和水循环。特别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以后,天气、气候与水文现象的人为因素逐渐强化。亚洲备灾中心执行理事Bhichit Rattakul博士表示:“水文气象灾难会对人类、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所依赖的社会经济系统造成巨大的破坏。干旱、洪水及暴风雨可危及人类的生存,破坏重要的生存系统,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世界气象组织指出,龙卷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候现象的发生频率近百年来有增无减。尤其最近几年,这些灾害的强度前所未有。过去10年的统计显示,超过80%的自然灾害是气象和水文灾害。所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从20世纪50年代的每年约40亿美元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的每年约400亿美元,其中气象和水文灾害造成的损失占65%以上。

5、水文灾害与和社会关系我国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受灾国土面积广,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交替频繁发生,给社会财产、人身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危害和巨大的损失。水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水在表现它的自然属性的同时,它的社会属性也日益表现出来,并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水文科学发展成为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水文灾害问题日受公众关注。

现代科学技术使获取水文信息的手段和分析水文信息的方法有了长足的进步,使人们研究水文现象的能力发展到新的水平。世界各国、各级政府为提高防御灾害的管理和决策能力,增强预测预报能力,相应建立灾害类别等级制度,对不同灾害区域、等级分别进行建档归类,使各个灾害点的资料规范系统,有据可查,以应对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及防范措施。

同时,人们注意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水土流失即水多、水少、水脏、水浑四大水文课题,水文工作是基础、是前题;从历史上看,没有任何一个时期社会对水文工作的要求如此迫切,2002年有近20条涉及水文工作的新水法颁布实施,以及2007年6月1日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更为水文事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6、灾害等级的 划分

6.1等级划定设想水文的自然灾害深受公众和政府的重视,如何正确划一水文灾害等级有必要纳入管理化、规范化、进程化。随着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统一的需要,便于社会公众参与了解水文灾害状况和政府的管理决策,用更为科学的方法和依据来划定水文灾害等级,提供了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水文状况,是提高防灾抗灾效率的一个环节,是提高组织水平和科学水平的一个表现,以保障国家公共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水文灾害等级划定设想是跳出专业圈子寻找通俗、通用又科学的新语言,把涉及水文自然灾害程度一般用这种相对等级表示。这样可以从水多、水少、水脏、水浑四大水文课题入手。可归类为三种灾害,洪涝灾害主要是水多,水旱灾害主要指水少,即水资源缺乏或水旱,可以降雨、径流、蒸发等洪水水文要素的出现概率为标准,水资源缺乏的地方还增加人均水资源量指数为标准;水质灾害为水脏、水浑,合称水资源质量问题,以水质综合指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6.2几个说明划定水文灾害等级,可操作性强、分类简单、通用、易看懂、易掌握,便于统一向社会和公众,能警示水文灾害动态:洪涝、旱灾、水质污染的程度状况。(1) 在防汛中,推进我国水文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防御,提高洪涝灾害预测预报能力,用相对等级增强预测洪涝灾害的中长期度,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强化各级行政管理人员与群众理解各种预报、警报和组织防治救灾的效率(2)在水资源管理上,便于统一管理和保护各类水资源,便于统一制定水资源水质保护的技术政策和法规条例,以及水文灾害的风险评估机制。(3)能满足防御灾害的公众需求和公众意识,及掌握水文灾害的知情权、水文灾害的警惕性。

参考文献:

[1]徐 风.我国6项气象灾害等级国家标准[N]。中国质量报,2006-12-11.

灾害对社会的影响篇6

关键词:灾害;“灾害冲击模型”;社会易损性;社会冲击性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008-04

引言

从1998年的特大洪水灾害到2003年的SARS事件,从2008年初中国南方的雪灾到5月的汶川大地震,中国近年来遭遇的重大灾害事件使灾害研究和应急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以地震为例,中国以全球1/14的国土面积和1/5的人口承受了1/3的大陆地震,地震造成死亡人口约占全球地震死亡人口的1/2。虽然国内对灾害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对于易损性、尤其是社会易损性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灾害社会学中的“冲击论”为理论基础,以Lindell,Prater and Perry(2006)[1]的灾害冲击模型为背景,分别从社会心理、人口、经济和政治四个方面研究了灾害的社会冲击性,为进一步在中国发展灾害管理充实基础。

一、灾害和灾害易损性研究的发展和基本定义

1.灾害研究的发展和基本定义

早在1755年,卢梭就在里斯本大地震之后指出城市人口的过度密集和初震时人口的不及时疏散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地震的冲击,导致了严重的后果[2]。世界公认的第一次系统性进行灾害研究的是Samuel Prince在1920年对于1917年Halifax大喷发所进行的研究[3]。随着研究的不停的深入,人们发现“灾害兼具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社会科学领域内诸多学科对灾害概念的不同认知说明,即便是灾害的社会属性以及灾害的双重属性之间的关系也是极其复杂的”[4]。美国灾害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弗瑞茨(Fritz)曾提出的灾害的经典定义:“灾害是一个具有时空特征的事件,它对社会整体或其分支造成威胁和损失,并最终造成了社会结构失序、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支持系统功能的终端”[5]。与之相似的是Kreps在1984年给灾难定义:“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爆发的事件,由于事件本身超出了人类的正常保护能力,故该事件对社会或社会组成部分造成物质性或社会性的破坏,并导致全部或部分社会功能的损伤或完全丧失”[6]。

2.灾害易损性和灾害冲击模型

灾害易损性,又称灾害脆弱性,是指影响个人或社会群里受灾概率及灾后恢复能力的特质,包含了物质易损性(physical vulnerability)和社会易损性(social vulnerability)两个类别。在易损性研究出现之前,传统的自然灾害理解范式已经不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在极端地球物理事件爆发频率无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全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各类损失却显著增加;同时,大量的事实证明,同等类型或强度的自然灾害在不同的地区发生所造成的损失程度也不尽相同[7]。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各个灾害研究中心和研究人员开始重视易损性的研究。但由于灾害冲击所造成的时间和空间因子的复杂性,如受灾范围、人口特色(性别、种族、贫富等),灾害易损性也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2006年,Lindell,Prater和Perry建立了灾害冲击模型(见下页图1),将灾害易损性和冲击性,以及两者与灾害应急管理等因素放到了一个有机联系的环境中进行分析。其中,灾前既存条件分别是灾害的灾害暴露性(hazard exposure)、物质易损性和社会易损性。物质易损性中的实体包括人、农业和建筑[2]。人的易损性源自对环境极端变化(如温度)的敏感性,与化学物质接触和相关压力等导致的疾病、损伤和死亡。与人体类似,农业易损性主要表现在种植物对极端环境的敏感性。而结构易损性则表现为建筑物的设计和使用材料无法抵抗极端压力(extreme stresses)(如疾风、液压、地震等)或无法阻止灾害性物质渗透人们居住的建筑。社会易损性(social vulnerability)是灾害易损性(hazard vulnerability)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它反映的是“人类社会在自然灾害条件下的潜在损失,它涉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健康状况、生存条件以及社会物质财富、社会生产能力、社会结构和秩序、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损失”[9]。具体指人的物质财产(如建筑物、家具、交通工具)、心理素质(知识、技术和其他能力)、社会资源(社区整合等)、经济资源(经济结余等)和政治资源(公共政策影响力等)的局限性。在灾害发生时,具体的灾害事件和实时应灾反应与减灾措施和应急准备一起共同产生出灾害的物质冲击。而灾害的恢复准备,实时灾后恢复再加上灾害的物质冲击一同形成灾害的社会冲击。本文基于此模型,集中探讨了社会冲击部分。

二、灾害的社会冲击

从灾害冲击模型中可以看出,灾害的物质冲击、恢复准备以及实时灾后恢复共同作用,形成了灾害的社会冲击。而在现代灾害社会科学研究中,不论是以“事件—功能主义”为导向的经典灾害流派,还是危险源分析视角下的灾害的“原因光谱”(reason spectrum),亦或是将灾害看做资源与权力分配结果的政治经济学观点,人们对灾害的研究已经突破了单一的研究自然易损性和灾害对自然冲击,开始深入到社会背景因素分析层面,将灾害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10]。

1.对社会心理的冲击

灾害的冲击引发的社会心理反应不完全是消极的,也有积极的因素。如,灾害的发生可在短期内使得家庭或社区成员的关系更加紧密,经历过灾害的人群对灾害的认识也会使他们避免或应对未来类似灾害的能力和心理适应力有所增长。但总体来说,尤其是当灾害对社会心理的冲击放到中长期的评估环境中,其消极作用便远远大于积极作用。人员的伤亡、财产的损失以及熟悉环境的破坏都对受灾人群的心理造成了消极影响。北京大学心理咨询治疗中心研究表明,重大灾害后,几乎所有的灾民都会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其中30%的人在灾害后八至十二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处于慢性心理创伤状态[11]。

灾害对社会心理冲击的另一个体现方面是灾后犯罪率和犯罪种类的变化。如美国学者Zahran et al.(2009)发现虽然财产和暴力犯罪在灾后普遍有下降的趋势,但家庭内部犯罪(如家庭暴力等)却呈上升势态[12]。另据社会脆弱学派的社会分化命题理论,灾害对社会心理的冲击也受到受灾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影响,在经济欠发达的中、低收入国家在灾后表现出的短期和中期的暴力冲突要高于经济发达国家[13]。

在研究灾害对社会心理的冲击时,地方知识和本土文化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从国外灾害心理学的新近定义不难看出,对灾后幸存者的心理调节和压力减轻必须放到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区特征下[14],因为文化特征和文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灾民对灾害的认识和在灾后寻求援助的意愿。美国社会心理学家Taylor等人发现,在美国,亚洲人和亚裔美国人在灾后寻求社会支持的意愿要远远小于欧裔美国人,因为他们认为寻求帮助导致自尊的降低,而通过个人能力来解决问题能维护自己的面子,避免他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15]。而在处理实际的灾后幸存者心理问题时,越是强烈的情绪,越不能忽视幸存者的文化背景,对症下药才能最有效的减轻其灾后的消极情绪,并进一步减轻这些情绪给社会其他方面,如经济和政治等带来的负面影响。

2.对人口的冲击

灾害对人口的冲击主要体现为受灾地区人口的变化,包括人口总量变化、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居民职业结构的变化等。灾害社会学研究主要使用人口平衡公式,Pa-Pb = B-D+Im-OM,来分析灾害对人口变化的影响。其中,Pa(population after)和Pb(population before)分别表示灾后和灾前的人口数量,B(birth)和D(death)分别表示受灾前、中、后一段时间的出生率和死亡率,IM(immigrant)和OM(emigrant)则分别表示迁入和迁出人口的数量[16]。通过对此公式的计算,灾害对社会人口的冲击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受灾死亡人口往往高于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灾后迁出人口比例少于经济发达地区。第二,灾后人口迁入和迁出的原因和特点不同。人口迁出的主要原因是住房和工作的丧失,生活资源的缺乏和试图修复灾后心理创伤等。短期之内的迁入人口主要由于灾后恢复重建的需要所引入的各种劳动力,中长期的迁入则伴随着灾后短期内迁出的原当地居民。第三,在自然灾害比较频发的地区,人口的增长十分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的趋势。如汪志国(2008)在对安徽的灾害和人口增长调查中发现,在1910—1953年这四十三年间,安徽一共发生了两次特大水灾和一次旱灾,此时间段内人口增长率仅为全国的2/3 [17]。

此外,灾害对人口冲击的另一重要体现是灾后人口素质的下降。教育是人口素质的基本保障,当灾害对教育及相关产业造成消极影响致使教育水平和质量无法保证时,受灾地区的人口素质将经历一段时期的调整和恢复。

3.对社会经济的冲击

据密歇根大学Gerald Ford公共政策学院的Dean Yang的调查,在1970—2002年间,自然灾害造成了约987 000 000 000美元的经济损失,39%的世界人口所在国家或地区的GDP在此时间段内因灾害曾下滑3%以上[18]。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冲击可见一斑。

灾害造成的自然资产损失可以通过灾情统计和自然科学研究对资产存量价值进行评估,进而比较准确的计算出自然资产的损失价值。但对于社会资产,包括物质资产损失、人力资产损失和制度资产损失等而言,由于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冲击具有地域区别性和时间延续性,以及评估工作的复杂性等,对于这类损失的评估和计算难度要大得多。

在地域上,直接受灾地区遭受了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而受灾地区的临近地区可能因为人口的迁入、物资的供给等因素收到积极的经济效应。从时间上来看,灾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包括建筑物的不同程度损坏、灾害对生产资料的破坏和其他直接经济损失,这些损失一般可以通过对修复和重建的经济消耗来计算。不同于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却因为各种原因难以统计。灾害社会学在研究灾害对经济的冲击时,一般将蒙受损失的主体分为家庭、商业和政府三个主要对象。其中,商业的间接经济损失来自于营业性建筑物的重建、员工和原有顾客的暂时或长期的失去等,而政府的间接经济损失,根据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包括灾后废墟的清理、基础设施的修复与重建,以及对受灾地区的全部或部分重新规划等[19]。从经济部门角度出发,灾后地区普遍呈现出两个趋势:第一,零售和批发部门灾后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生产和建筑部门在灾后反而出现经济效益的增长;第二,因为客源的流失和资金来源的有限,依靠小范围顾客的小型企业或小本生意比拥有较大市场(全国或全球)的大型企业或经济实体克服灾害带来的经济困难要艰难的多,前者在灾难后结束经营的不在少数 [20]。

4.对政治的冲击

受灾群众在灾后往往经历心理学上划分的悲伤的五个阶段,即否认、愤怒、妥协、抑郁和接受,而在这五个阶段中,尤其是在第一、二个阶段,群众开始对政府应对灾害的不利之处、居住或受教育场所的破坏、物资发放不公平或不及时等问题进行思考和反问,进一步导致受灾地区的社会活动加剧,并最终引发政治不稳定因素。

基于上述的灾民情感反应和集中反思的几个方面,灾害对政治的冲击可以从灾前准备、救灾行动和灾后重建三个时间段寻找原因。首先,由于大部分自然灾害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确定性,政府和相关机构在灾前准备,包括灾害预警方面的工作有不小的难度,世界各国对灾害预警的研究也层次不齐 [21]。其次,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实时灾害的救援力度政府救灾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是决定受灾群众,甚至整个政治区域内民众在灾后产生极端情绪的主要原因。而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政府又面临救援重建资金的发放是否到位、资金和物资的分配是否公平、重建资金和物资发放过程是否透明等问题。如1989年的美国加州大地震,政府在救援过程中因为语言不通、救援经验不足等造成了某些地方的不及时或低效救援,震后对危险建筑物的不公平评估产生的在公共安全名义下的不恰当行为以及对于损害程度评估的争论、修复费用和预期能力阻碍和延误了灾后恢复工作的进行,这些都导致了灾民对政府能力的质疑,并最终催生了一些新兴的组织对政府直接施加压力。

结论

随着自然灾害在全球的不断发生和人们对灾害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易损性和灾害对社会的冲击日益受到重视,灾害研究的范式也面临从自然层面到社会层面的转型。但无论对社会易损性还是灾害的社会冲击性的研究,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还需要有大量的工作投入。对于研究者而言,不仅需要用归纳法将大量真实有效的灾害数据用于灾害研究的理论发展,还需要用演绎法将研究所得用于对未来灾害数据的预测,再通过实际的检验不断的改进研究方法,最终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社会易损性和更有效和及时地减轻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冲击。

参考文献:

[1] Lindell MK,Prater CS and Perry RW,Fundamentals of Emergency Management,Emmitsburg,MD: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Emergency Management Institute,2006.

[2] Michael K.Lindell,Disaster Studies,Sociopedia.ISA,2011.

[3] Scanlon TJ.,Disaster’s Little Known Pioneer: Canada’s Samuel Henry Pri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ss Emergencies and Dis-

asters,1988.

[4] 陶鹏,童星.灾害概念的再认识——兼论灾害社会科学研究流派及整合趋势[J].浙江大学学报,2012,(42).

[5] C.E.Fritz,“Disaster,”in R.K.Merton&R.A.Nisbet(eds.),Contemporary Social Problems,New York,Harcourt,1961.

[6] Kreps GA,Sociological Inquiry and Disaster Research,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0:309-330,1984.

[7] 郭跃.灾害易损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灾害学,2005,(4).

[8] Wisner B,Blaikie P,Cannon T and Davis I,At Risk: Natural Hazards,People’s Vulnerability and Disasters,2nd ed.London: Rout-

ledge,2004.

[9] 文彦君.陕西省自然灾害的社会易损性分析[J].灾害学,2012,(27).

[10] Susan L.Cutter,Social Science Perspectives on Hazards and Vulnerability Science,Geophysical Hazards,International Year of

Planet Earth,1,pp17-30,2010.

[11] 张素娟.从汶川到玉树管窥中国灾害心理援助[J].中国减灾,2011,(9).

[12] Zahran S,Shelley TO,Peek L and Brody S,National Disasters and Social Order: Modeling Crime Outcomes in Florida,Interna-

tional Journal of Mass Emergencies and Disasters 27:26-52,2009.

[13] Philip,N& Marjolein,R,Natural Disasters and Risk of Violent Civil Conflict,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52(2),pp.1-50,2008.

[14] 张建新.灾难心理学与心理危机干预专辑序言[J].心理科学进展,2009,(3):481.

[15] Taylor,S.E.,Sherman,D.K.,Kim,H.S.,Jarcho,J.,Takagi,K.,& Dunagan,M.S.,Culture and Social Support: Who Seeks It and Wh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7(3),354-362,2004.

[16] Smith SK,Tayman J and Swanson DA,State and Local Population Projections:Methodology and Analysis,New York:Kluwer,2001.

[17] 汪志国.近代安徽自然灾害与人口的变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3).

[18] Dean Yang,Coping with Disaster:The Impact of Hurricanes o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low,1970-2002,Research Seminar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Discussion Paper No.534,2007.

[19] Farazmand A.,Handbook of Crisis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New York:Marcel Dekker,2001.

[20] Webb GR,Tierney KJ and Dahlhamer JM,Predicting Long-term Business Recovery from Disasters: a Comparison of the Loma

Prieta Earthquake and Hurricane Andrew,Environmental Hazards,4:45-58,2002.

[21] Anderson,M.B.,Vulnerability to Disaster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General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Vulnerability.Mu-

灾害对社会的影响篇7

1.1编制目的

确保冰雪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全面提高应对冰雪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冰雪灾害造成的损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安全有序。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1.3基本原则

1.3.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保障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安全有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冰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1.3.2统一指挥,协同处置。各级各部门落实责任,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冰雪灾害应对工作。

1.3.3科学应对,减少危害。依靠科技水平和能力,全面提高冰雪灾害应对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做好及时预测预警,做到及时响应和处置。

1.4适用范围

1.4.1本预案所称冰雪灾害,是指受寒潮、低温、大风、冰雹、霜冻等天气影响而造成的大范围降雪和冰冻灾害,包括其次生、衍生灾害。

1.4.2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本县行政区域内的冰雪灾害事件。

2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

2.1应急组织机构

县人民政府设立*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由常务副县长任指挥长,分管副县长、武装部部长任副指挥长,政府办分管副主任和政府督查室、武装部、宣传部、发改局、监察局、气象局、工业局、*局、建设局、城管局、交通局、公路局、民政局、国土资源局、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商务局、粮食局、财政局、教育局、卫生局、旅游局、安监局、广电局、地方海事处、房产局、环保局、局、爱卫办、电力局、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铁通公司、消防大队、武警中队、明兴水务、宁横公司、*火车站、*汽车站及各乡镇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县政府办,由政府办分管副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交通安全组,由交通局局长兼任组长;城市管理组,由城管局局长兼任组长;市场供应组,由商务局局长兼任组长;消防安全组,由消防大队队长兼任组长;救灾救济组,由民政局局长兼任组长;社会治安组,由*局局长兼任组长;宣传组,由宣传部主管副部长兼任组长。

2.2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2.2.1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

负责冰雪灾害预测预警、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及抗灾救灾等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指导全县开展冰雪灾害应急工作。

2.2.2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负责传达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工作指令;具体协调处理冰雪灾害应急工作中的有关问题;组织有关部门研究、会商灾害发展趋势;对灾害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制定冰雪灾害应急方案;适时对冰雪灾害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完成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2.3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

(1)政府办:组织制定冰雪灾害应急方案;负责冰雪灾害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会商、评估工作,及时将灾情报告市人民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并向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通报;协调有关部门单位落实对灾区的支持和帮助措施;提出防灾抗灾措施和建议;统一组织实施抗灾、救灾工作,并进行督促检查。

(2)发改局:安排重大抗灾救灾基建项目和灾后基础设施重建项目,协调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和项目申报工作。加强价格监管,严厉打击趁机涨价、哄抬物价行为,确保市场物价基本稳定。

(3)监察局:依法依规对冰雪灾害引发事故的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4)气象局:负责冰雪灾害天气的监测和预报、警报的,及时提供气象服务信息;为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启动和终止冰雪灾害应急预案提供决策依据,及时向指挥部成员单位通报气象情况。

(5)工业局:负责协调工业企业和电力等部门的灾害防御及抢险救灾工作。

(6)*局:负责国道、省道、县道等线路和城区道路的交通安全,加强对交通工具的检查,严防超载和车辆带病运输;对因冰雪造成道路不通畅的地段,及时疏通道路;督促车辆驾驶员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冰雪恶劣气候下的交通事故接、处警和施救等工作;组织做好灾区社会治安和安全保卫工作。

(7)建设局:负责灾后城市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的项目确定和组织实施。督促建筑施工企业认真检查塔吊、物料提升机等垂直运输设施的基础稳固和拉结及防风装置,排除安全隐患;严防在建工地因冰雪造成山体滑坡和工程垮塌,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加强对公交车辆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加强公交车辆调度,确保市民安全、正常出行。

(8)城管局:负责组织清除县城区道路和绿化树木上的积雪,确保道路畅通和市容市貌整洁,防止绿化树木倒伏、折断,做好绿化树木的防雪、防冻保护工作;组织对大型户外广告牌进行检查,严防安全事故发生;督促指导各沿街商铺清扫积雪。

(9)交通局:组织力量加大对县、乡道路的巡查力度,对事故多发、易发路段和桥梁进行严密监控;加强对交通工具的检查,严防超载和车辆带病运输;对因冰雪造成道路不通畅的地段,及时组织清扫积雪、疏通道路;督促长途客运企业及时调整客车班次,严重积雪和冰冻、安全无保障的线路要坚决停运,对因恶劣天气滞留的旅客,做好解释工作,并及时疏散。

(10)公路局:负责所管养公路、桥梁的安全、畅通工作。

(11)宁横公司:负责宁横公路和大成桥高架桥的安全、畅通工作。

(12)民政局:负责储备救灾物资,及时报请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指导救灾捐赠等工作;组织基层民政工作人员察看敬老院、福利院、分散供养五保户的住房,严防积雪压垮房屋、伤亡事件发生,保障五保户和灾民特困户等有吃有住和御寒衣被。

(13)国土局:督促、指导加大对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巡查力度,严防发生冰雪次生、衍生灾害。

(14)农业局:负责农业生产中冰雪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指导农民群众采取行之有效的防冻保暖措施。

(15)明兴水务:加大对县城自来水网络的巡查力度,防止因灾造成严重的停水事故,做好城区供水网络的防冻、抢修工作。

(16)林业局:加强林区防寒救灾工作,对林区进山道路实行封闭或半封闭管理,对林区房屋、桥梁、道路等进行隐患排查;指导农民群众采取技术措施,做好果树防寒防冻工作;配合清扫县城区绿化树木上积雪和防雪、防冻保护工作。

(17)畜牧局:指导人民群众、畜牧水产养殖基地做好生猪、耕牛等及其它牲畜、水产品防寒保暖工作。

(18)商务局:加强物资调运和销售工作,保障冰雪天气日常生活物资的正常供应,特别是猪肉、蔬菜、食用油等主要生活物资的供应;保障成品油市场的正常供应。督促商业零售网点科学安排,保证正常营业,保障物资供应。

(19)粮食局:保障冰雪灾害期间的粮食供应。

(20)财政局:负责冰雪灾害应急资金保障工作。

(21)教育局:做好在校学生的安全保障工作;负责对学生进行冰雪灾害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做好因灾受损校舍恢复重建工作。

(22)卫生局:组织调度卫生技术力量,及时抢救伤病员,做好灾区卫生防疫工作。

(23)旅游局:指导景区、景点做好旅游安全工作。

(24)安监局: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会同消防等部门做好危险化学品露天生产设施和管道的防冻工作,严防易燃易爆和有毒气体泄漏、爆炸和中毒事件发生。

(25)广电局:及时播发冰雪天气的监测、预报、警报等信息,做好有关冰雪灾害的广播电视宣传动员和新闻报道工作;加大应急知识宣传力度,做好冰雪灾害应急宣传工作。

(26)地方海事处:督促、指导各航运单位和渡口加强安全防范工作;及时处置水上交通事故。

(27)房产局:加强对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危旧直管公房的监管,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28)环保局:加强环境监测、风险评估工作,严防因冰雪灾害引发突发环境事件。

(29)局:及时、妥善处置冰雪恶劣气候期间发生的群体性上访事件。

(30)宣传部:负责冰雪灾害的信息和新闻宣传工作。

(31)爱卫办:负责组织城区道路积雪的清融和检查督促工作。

(32)电业局:负责输变电设施、线路的安全检查,做好电力线路防冻融冰和送电安全工作,确保有序用电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33)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铁通公司:加强通信线路的监管和防护,确保通信畅通,组织、协调灾区应急通信保障。

(34)武装部:组织协调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参加抢险救援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35)武警中队:组织实施抗灾救灾,协助*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36)消防大队:组织实施抢险救灾;负责公共场所、单位、居民的消防安全;协助做好危险化学品露天生产设施和管道的防冻工作,防止易燃易爆和有毒气体泄漏、爆炸和中毒事故发生。

(37)*汽车站:确保运输畅通和客运汽车行车安全,负责因冰雪灾害滞留旅客的解释和安全转运工作。

(38)*火车站:确保运输畅通和列车行车安全,负责因冰雪灾害滞留旅客的解释和安全转运工作。

(39)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当地冰雪灾害的应对工作,协调相关单位部门进行应急处置。

3预防预警机制

3.1预防预警信息

应急办负责冰雪灾害的监测、信息收集、预报预警和评估等工作,气象局具体承担冰雪天气监测、预报、警报任务。

3.2预防预警行动

3.2.1应急办根据冰雪灾害监测、预报、警报信息,对可能发生的冰雪灾害,立即进行相关工作部署,并报县人民政府和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

3.2.2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对冰雪灾害信息进行分析评估,达到预警启动级别的,启动预警命令。

3.2.3县有关部门单位及社会公众应按照冰雪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积极采取措施防御和避免冰雪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

3.2.4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及时进行督促、检查、指导,确保本预案的顺利实施。

3.3预警级别及

3.3.1按照冰雪灾害的影响范围、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四级预警,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3.3.2Ⅳ级预警

县域内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冰雪天气过程,24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或农牧业有影响的降雪和道路结冰,并将造成一定危害和社会影响,由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决定启动Ⅳ级预警。

3.3.3Ⅲ级预警

县域内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较大的冰雪天气过程,1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或农牧业有较大影响的降雪和道路结冰,并可能造成较大危害和社会影响,由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决定启动Ⅲ级预警。

3.3.4Ⅱ级预警

全县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的冰雪天气过程,6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或农牧业有重大影响的降雪和道路结冰,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有较大影响的降雪和道路结冰并可能持续,可能造成重大危害和社会影响,由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决定启动Ⅱ级预警。

3.3.5Ⅰ级预警

全县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特大的冰雪天气过程,4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或农牧业有重大影响的降雪和道路结冰,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或农牧业有特大影响的降雪和道路结冰并可能持续,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决定启动Ⅰ级预警。

4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

4.1.1Ⅳ级响应

一般冰雪灾害发生后,由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迅速宣布进入Ⅳ级响应。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带班值班制度,及时监测冰雪灾害性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做好相应的应急响应工作,并将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报告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和有关部门单位。

4.1.2Ⅲ级响应

较大冰雪灾害发生后,由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迅速宣布进入Ⅲ级响应。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带班值班制度,及时监测灾害性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做好相应的应急响应工作,并将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报告县人民政府和市有关单位部门。

4.1.3Ⅱ级响应

重大冰雪灾害发生后,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迅速宣布进入Ⅱ级响应。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带班值班制度,按照统一部署,做好抢险救灾工作,并将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报告市人民政府和市有关部门。

4.1.4Ⅰ级响应

特大冰雪灾害发生后,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迅速宣布进入Ⅰ级响应。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带班值班制度,按照统一部署,做好抢险救灾工作,并将灾情和救灾情况报告市人民政府和市有关部门甚至上级部门。

4.2应急处置措施

冰雪灾害发生后,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组织、协调、指挥各成员单位、专业应急队伍及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各岗位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4.2.1事发地的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应当立即组织群众开展自救;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按各自职责和本预案的规定以及县应急指挥部的要求,立即到达规定岗位,搜寻抢救失踪伤病人员,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4.2.2县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村(居)民委员会对生活困难群众进行排查,确保生活困难群众有饭吃,有防寒衣被,有病能及时得到医治;对因灾倒房户和住房困难户,落实临时性安置措施,动员亲邻互帮,确保无房户、危房户住上安全房;加大对灾区和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帮助困难群众度过生活难关。

4.2.3卫生部门应紧急派遣救治队伍抢救伤员,及时进行流行病、常见病的防治。

4.2.4根据处置气象灾害的需要,有关部门可以依法采取交通管制措施。

4.2.5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应当迅速组织人员,设立警戒区和警戒哨,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要物资,设施设备进行保护。

4.2.6必要时,应急指挥机构可以依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向社会征用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的设施设备。

4.3信息共享和处理

4.3.1冰雪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灾情等信息实行分级上报,由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归口管理,实现信息共享。

4.3.2冰雪灾害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当快速、准确、详实,重要信息应当即时上报。因客观原因暂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时间了解情况,及时续报详情。

4.4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应当对灾害现场的安全情况进行科学评估,保障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并携带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具和采取有关安全防护措施。需要公众参与时,应当对公众讲解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

4.5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各乡镇和各单位部门应当拓宽社会参与的渠道,充分动员社会力量,组织志愿者队伍和公众参与冰雪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4.6应急通信方式

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应当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并将值班电话、辅助通信方式和主要负责人联系方式向本级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报告。

4.7冰雪灾害评估

4.7.1冰雪灾害发生地的冰雪灾害应急指挥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冰雪灾害评估。

4.7.2重、特大冰雪灾害评估由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

4.7.3冰雪灾害评估结果应当及时上报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和县人民政府。

4.8新闻

4.8.1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将冰雪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监测预警、因灾伤亡人员、经济损失、救援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

4.8.2宣传部负责指导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依据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统一的信息,及时向社会冰雪灾害预警信息、报道应急处置工作情况。

4.9应急终止

由预案启动指令的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根据冰雪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趋势信息和灾情发展情况,决定是否终止应急响应。应急响应终止时,应当及时向县政府和上级相关部门报告。

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置

5.1.1冰雪灾害发生后,灾害发生地政府应当组织民政等有关部门申请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依法做好灾民安置和救灾款物的接收、发放、使用与管理工作,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对因参与重特大冰雪灾害应急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5.1.2卫生部门应当做好冰雪灾害现场的消毒与疫情监控的组织和指导工作。

5.1.3应急指挥机构应当及时归还被征用的物资、设施、设备或占用的房屋、土地;不能及时归还或者造成损坏的,应当报请县人民政府批准按照国家规定予以补偿。

5.1.4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及时调查、统计冰雪灾害事件的影响范围和受灾程度,评估、核实冰雪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形成书面材料向县政府和市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报上级相关部门,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布。

5.1.5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应当组织专家组对冰雪灾害成因及相关工作进行分析总结。

5.2社会救助

民政部门负责接受并安排社会各界的捐赠。

5.3灾害保险

5.3.1气象、民政部门应当为保险机构办理受灾人员和财产的保险理赔事项提供准确的灾情证明材料。

5.3.2保险监管部门应当督促保险机构依法做好灾区有关保险理赔和赔付工作。

6应急保障

6.1资金保障

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冰雪灾害应急工作需要,安排必要的应急处置专项资金。

6.2通信保障

6.2.1以公用通信网为基础,国家气象通信网为主体,无线传输方式为辅助,及时接收各类气象资料,确保预报、警报、天气实况、灾情、救灾情况的传输畅通。电信运营企业负责依法保障应急信息畅通。

6.2.2应急救援现场应配备现场紧急通讯系统,与各级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保持通讯畅通,为现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保障。事发地人民政府负责协助现场应急处置的通讯保障。

6.3装备保障

县直有关部门单位应储备冰雪灾害应急救援必需的专用物资、器材、工具等设备和装备。

6.4应急队伍保障

6.4.1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6.4.2*、消防、卫生等应急救援队伍应按照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的指令,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6.4.3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引导预备役部队、民兵、企事业单位以及志愿者等社会资源组建各类群众性的应急救援队伍,对冰雪灾害进行先期处置。

6.5交通运输保障

*交警部门负责对冰雪灾害现场实行道路交通管制,保障道路运输秩序;城管部门应及时做好城市道路的清障工作;交通部门应当迅速组织专业队伍对受损道路设施进行抢修;必要时,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可紧急动员和征用社会交通设施及相关装备。

6.6医疗卫生保障

6.6.1卫生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冰雪灾害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6.6.2按照“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的原则组织实施应急救护。医疗急救机构负责院前急救;各级医院负责后续专科救治;红十字会等社会团体和组织应积极配合专业医疗救护队伍,开展群众性卫生救护工作。

6.7技术储备与保障

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应当建立冰雪灾害专家人才库,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并指导对社会公众开展冰雪灾害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应急技能培训。

7监督管理

7.1宣传、培训和演习

7.1.1各级政府应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向社会公众宣传冰雪灾害预警信号及灾害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等相关知识。

7.1.2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应当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本单位应急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并组织进行应急演练。

7.2奖励与责任

7.2.1奖励

对在防灾、救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县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7.2.2责任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部门要根据情节轻重,按有关规定给予直接责任人员和其他责任人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按规定报告灾情或虚报、瞒报、谎报灾情,造成严重后果的;拒不履行本预案规定的应急处置职责,拒不配合、阻碍、干涉灾情收集和救助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的;在应急处置中,有失职、渎职行为的;在应急处置中,指挥严重失误,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

7.3监督检查

县政府办、县应急办会同县有关部门单位对本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促,确保应急措施到位。

8附则

8.1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根据情况变化,由县政府办、县应急办组织进行修订和完善。

8.2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由县政府办印发,县政府办负责解释。

8.3预案实施时间

灾害对社会的影响篇8

【关键词】农业;自然灾害;粮食生产;影响

伴随着全球变暖气候的加剧,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比如旱涝、冰雹、暴风雨等。这些极端气候对国际粮食生产都表现出十分显著的影响,导致粮食价格上涨,对粮食安全体系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我国作为国际上的农业大国,不仅担负着国内人民的粮食供给,每年还要为国外输送大量的粮食,但是我国的农业保障体系相对脆弱,粮食生产极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每年都有很多地方的耕地因为自然灾害而导致粮食生产量降低。国家在对农民发放粮食补贴的同时,还要开发适合国内农业现状的自然灾害应对措施,保证国家粮食生产的稳定,进而提升国民经济。

1 保证粮食产量的重要性

粮食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因此每个国家都将粮食生产放在重要的位置,以保障国家发展的平稳性。在当前经济激烈的国际社会中,粮食储备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地位。国家在粮食充足的情况下,人民才可以更加安心地进行生产,为国家创造经济。我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同时还是人口大国,因此粮食安全始终是国家应当解决的首要问题。我国幅员辽阔,耕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但是国家依然存在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地区。粮食产量不仅关系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还深刻影响国家的整个经济体系,在粮食储备充足的情况下,粮食价格相对较平稳,但是一旦粮食产量不能满足人民需求,粮食价格就会提升,对国家的经济体制造成冲击,最终影响国家的经济体系。

目前,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的粮食生产量不能满足国内人民的生活要求,依然存在温饱问题。并且近几年来全球温室效应带来很多极端天气,对国际粮食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全球有8亿人面临着食不果腹的问题,在南非地区,每天因饥饿而死去的人们不计其数,有些地区还会因粮食问题而影响社会安全。粮食危机已经成为威胁国际平稳的重要因素,我国只有在保证国内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将粮食输送给其他的国家,为实现世界安全作出贡献。

2 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全球变暖所带来的气候变化对国际社会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影响,而表现的最为明显的便是农业生产方面。冰雹、暴风雨、旱涝、强降雪等极端天气近几年间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对我国的粮食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粮食产量关系着国民经济,伴随着我国粮食产量的降低,国民经济总量也随之减少,国家的粮食安全遭到威胁。粮食生产过程中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而自然灾害是对粮食产量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预测和不可控性,对只能做到预防而不能从根本上避免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2.1 自然灾害影响粮食种植面积

自然灾害不仅能够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还能够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生长,造成粮食种植面积减少。低温冷冻和旱涝等极端天气在对当季度农作物造成影响后,还能对种植地的土壤造成毁灭性的危害。我国有很广阔的耕地面积,但是每年有很多耕地因自然灾害而丧失种植能力,土壤在经过冷冻和旱涝之后会影响本身的盐碱度,使肥沃的土壤变成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盐碱地,最终造成耕地面积的减少。

2.2 自然灾害影响农作物单产量

我国农作物生长的时期主要是夏季,夏季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农作物可以在夏季得到充分的生长。但是夏季也是自然灾害的多发时期,经常会发生大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大风会导致农作物的倒伏,进而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洪水也对农作物有同样的作用效果,经过洪水浸泡的农作物直接从根部坏死,导致农作物颗粒无收。冬季也是一样,低温冻害对于农作物也是十分致命的。自然灾害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作物的产量。

2.3 自然灾害影响国民经济

粮食收入是我国重要的国民经济来源,自然灾害能够破坏大面积的农作物,使农作物产量降低,最终影响国民经济。粮食产量不仅仅是由种植品种决定的,更重要的是气候因素,气候的不稳定性对粮食产量有更加明显的影响。自然灾害的发生不受人为因素的控制,人们只能做预防措施,将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降到最低。但是有很多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十分严重,比如说干旱,粮食产量就会因此而降低,同时带来粮食价格体系的波动,最终影响国内整个经济体系,国民经济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3 如何降低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3.1 以预防为主,做好农业灾害预警工作

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目前,人们不能准确地预测出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地区,也不能控制灾害。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和当地政府必须做好灾害预警工作,建立起自然气候监控小组,通过对往年相应时间内天气数据分析,得到较为准确的气候走向示意图,用来指导人民的农业生产。良好的预警工作能够让人们在灾害发生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说干旱之前储备足够的灌溉用水,将干旱对农作物生长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进而保证粮食产量。

3.2 发挥政府导向功能,做好灾害应对工作

自然灾害已经发生之后,政府要做好快速地应对措施。自然灾害有很强的破坏性,一旦发生,时间则成为解决灾害问题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当发挥其导向功能,及时做出可行的灾害应对预案,控制灾区局势,指导人们有序地进行抗灾工作。灾害发生地的政府要到基层,收集受灾信息,将受灾的地区、范围、灾情现状以加急报告的形式通知到上层机关,还要通过电视、网络等平台向人们宣传应急防灾措施,组织应急小组到受灾地区指导人们抗灾,形成完善的抗灾系统,降低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3 建立政府农业保险政策,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农民往往是以当季粮食生产作为生活资金来源,但是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强大的破坏性往往会使粮食减产,从而导致人们生活得不到保障。因此政府应当做好完善的农业保险政策,将农业风险降到最低。政府应当在灾后为受灾人们发放补贴基金,用来促进灾后重建工作,及时地处理掉受灾的农作物,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下季度作物种植,尽量降低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总的来说,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国家必须做好灾害预警和应对工作,在灾害发生的时候,指导人们进行有序地抗灾,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长久以来,自然灾害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首要原因,而粮食产量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如何实现将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带来的危害,已经成为保证国民经济收入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宁.中国农业防减灾投入效应及对策研究――基于粮食安全的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0(7).

[2]江丽,安萍莉.我国自然灾害时空分布及其粮食风险评估[J].灾害学,2011,26(1).

上一篇:服装设计和服饰设计的区别范文 下一篇:航天技术基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