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产业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27 17:14:54

文创产业的特点

文创产业的特点篇1

一、海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

一是产业发展态势迅猛,2007—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达22%。二是重点项目稳步推进,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省文化艺术中心、省歌舞剧院、海南文化公园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成,文昌航天文化主题公园、陵水海洋文化主题公园、三亚海棠湾梦幻娱乐不夜城、海南国际创意港、三亚创意新城、长影海南世纪城等项目进展顺利。三是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培育建设以中国南海博物馆为依托的海洋文化产业园区、以文昌航天主题公园为依托的海南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海南影视基地、三亚动漫产业基地、“印象·海南岛”演艺中心等。四是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先后出台《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决定》、《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海南“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等。

海南文化创意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产业发展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事业底子薄、文化设施欠账多、文化产业规模小和层次低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尤其是缺乏骨干型企业和影响力品牌。二是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和科技创新人才匮乏,难以满足文化创意产业领域高科技创新和现代化管理的发展需求。三是知识产权保护和开发等要素市场建设滞后,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投融资支撑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

二、海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

海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充分发挥国际旅游岛建设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自主创新与引进品牌相结合、培育龙头企业与发挥集聚效应相结合原则,以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快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化、集聚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做大做强以创意内容为核心的文化服务业,着力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重点打造一批特色创意产业集聚区,逐步完善文化创意相关人才、信息、技术和资本等要素市场,加快建成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显著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文化软实力,为海南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加快构建创意产业支撑平台

一是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技术平台。高度重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和应用,为原创产品研发、创新技术应用提供便捷、有效、低成本的公共技术服务,提高文化创意企业的整体研发能力。二是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加强市场推广、资源共享和产业化服务,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文化会展等高端文化活动,为文化企业提供连接国内外市场的产品展示及交易机会。三是健全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鼓励金融产品创新,畅通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渠道。

(二)重点扶持特色优势行业领域

充分发挥“文化+旅游”、“文化+金融”、“文化+科技”发展特色,加快形成海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特色优势领域。一是创意设计。重点发展广告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城市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包装设计、工艺品设计等行业,建立健全创意设计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认定制度,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意设计品牌企业。二是动漫游戏。以海南省动漫产业基地研发中心为主要载体,重点发展原创动漫游戏产品的创作和研发、动漫游戏公共服务平台、以动漫游戏内容开发的衍生产品和服务等,建设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和教学研究基地。三是文化软件。突破数字内容的生成、处理、检索与保护等关键核心技术,大力发展面向“三网融合”、数字视听、数字出版、动漫研发等领域的应用软件和公共技术平台。四是数字传媒。重点发展以“三网融合”为运作平台的数字化传媒产业和文化内容服务,加快开发移动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业务。五是出版发行。促进出版产业向多媒体、网络化发展,重点发展教育类电子出版物、数字图书、互联网音像出版物、纸质有声读物、手机出版物等新业态。六是影视制作。加快推进海南影视基地建设,打造集影视动漫制作、研发、教学于一体的产业园区;在琼北建设集影视拍摄、影视博览、游览观光、探秘体验为一体的影视文化主题公园。七是文化旅游。将航天主题公园、海洋主题公园、长影海南世纪影城主题公园、海棠湾国家海岸旅游度假区等16个重点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成为以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八是文艺演出。精心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文化节庆品牌,积极培育海口“娱乐之都”文化内涵的演艺市场、三亚“浪漫天涯”文化内涵的演艺市场、琼海“红色经典”文化内涵的演艺市场以及兴隆“东南亚风情”文化内涵的演艺市场,初步形成海口—琼海—万宁—三亚等重点旅游演艺黄金市场。九是文化会展。以博鳌亚洲论坛为龙头,以海口、三亚为重要基地,健全会展业规范发展的体制机制,培育国际会展品牌。

(三)统筹建设特色创意产业园区

文创产业的特点篇2

关键词:艺术创意;创意产业;创意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098-01

一、关于创意的几个概念

艺术创意学是对文化创意产业中艺术创意产业进行研究的学问。具体来说艺术创意学是对艺术或涉及文化艺术的相关领域进行创意的理论及思维方法的研究。它为艺术创意产业提供理论指导,以其完成艺术创造和创意思维的跨学科结合。

“创意”一词,来自于英语单词“creativity”,它还可以翻译或者理解为“创造”、“创造力”。这个词在原本意义上是指艺术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区别于其他类似作品的独特性与想象力,是艺术作品价值的最重要的考量标准之一。简言之,创意就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想法。它看起来与“经济”一词是没有多少关系的,可是如今,“创意经济”或者“创意产业”的概念似乎已经广为流传了。

厉无畏主编的《创意产业导论》,开篇就明确了创意产业的内涵。在明确创意产业概念的时候,书中是这么描述的:“创意产业,又叫创意工业、创造性产业、创意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等,其概念主要来自英语Creative Industries,CreativeEcorlomv或CuIturaI Creative lndLIStries。”该书接着指出,关于创意产业的权威定义有两个,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一是英国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的概念:起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能,透过智慧财产杈的生成与利用,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前者强调物质形态的生产和服务,后者则强调文化和创意,推崇创新和个人创造力。

二、创意产业的特点

创意产业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它与文化、艺术、设计、体育和传媒行业相关,二是它是新创业的有新的文化创意和运作方式的企业,三是从事创意工作的雇员超过先前同类行业10%。后一条甚至成了划分是否成为创意产业的实操标准。

另外,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E·凯夫斯在其《创意产业》中,为创意产业归纳了七个特点:

1、创意产品具有需求的不确定性;

2、创意产业的创意者十分关注自己的产品;

3、创意产品不是单一要素的产品,其完成需要多种技能;

4、创意产品特别关注自身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5、创意产品注重纵向区分的技巧;

6、时间因素对于一个创意产品的传播销售具有重大意义;

7、创意产品的存续具有持久性与营利的长期性。凯夫斯的观点抓住了创意产业的重要特点,是颇有见地的。

三、《阿凡达》给中国创意设计的启示

启示一:原创性

阿凡达带给我们的震撼不光是视觉的上的美感,更重要的是保持了高度的原创性。制作组不但绘制了各种新奇古怪的外星生物,更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外星语言。的确是有创意。也正是因为如此,赢得了无数的喝彩和赞叹。

启示二:数字与科技

阿凡达是一部真正的3D巨制,其CG技术和数字合成的手法到达了一个巅峰。60%的画面采用CG动画制作,40%的镜头由真人演出。特效镜头数量超过3000个,只有20几个镜头没有使用任何特效。只有37个真人演员,但有上千个CG动画角色;另外有2000名幕后工作人员,800个是CGI特效人员。

数字化电影在未来也是一个趋势,随着电影特效在电影中比重的增加,对与其相关的数字人员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科技的电影时代,不但需要创要创意,也需要科技。

启示三:社会责任感

电影中贯穿了保护资源和环境和为自由而抗争的精神,尊重生命,更要和平友爱,一种纯真美好的感动。电影作为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作为电影导演,更要有社会责任感,用一部好电影去唤醒沉睡的民众意识,宣扬自由与和谐,平等和友爱。

当下社会物欲横流,人心多有浮躁,但如果设计纯粹为商业利益而生,必然行不远矣。作为设计师,也要有社会责任心。这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起码的道德标准。让设计为大众服务,为社会服务是职责所在。

参考书目:

[1]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学林出版社.2006.06.

文创产业的特点篇3

一、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财政支持政策

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集聚与发展主要靠市场力量,但政府的扶持作用也不可忽视。发达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近年来,我国也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各项财政扶持政策。

200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等十部委(局)制定的《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对我国动漫产业进行政策扶持。其中,财政政策主要包括:中央财政设立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优秀动漫原创产品以及建立动漫公共技术服务体系等产业链发展的关键环节;鼓励地方政府加大投入,支持动漫原创开发;对艺术性强、创新度高、深受群众喜爱的动漫原创产品进行奖励;增加对出版、刊载、播出和演出的国产动漫产品的成本补偿;将具备条件的动漫中小企业纳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资助范围;动漫企业自主开发、生产动漫产品,可申请享受国家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2006年6月,国务院批准并转发财政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明确要求继续征收文化事业建设费,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分别由中央和省级设立基金,用于文化事业建设;继续对文化单位实行增值税优惠政策;从电影放映收入中提取5%建立“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继续设立电影精品专项资金;整合部分文化事业补助经费,设立中央补助地方文体广播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要求地方政府逐步增加对文化事业投人。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于2009年《关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对支持动漫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具体化。

2009年9月,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明确财政扶持政策: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对文化产业投入,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补充资本金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大幅增加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体制改革专项资金规模;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研究确定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的具体范围,加大税收扶持力度。同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和《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人才与资金密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区域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我国区域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不均衡,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先行区域。如,2006年11月《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06年)》同时公布,明确了支持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财政与税收优惠政策;决定自2006年起,市政府每年安排5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贴、政府采购、后期赎买和后期奖励等方式,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基础设施专项资金,分三年投入5亿元,用于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

二、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力度明显加大,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出台覆盖范围较广、操作性较强的政策措施。但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是新兴产业,不仅对其理论研究尚不深入,在实践上也缺少较成功的经验,各地的政策也带有一定的探索性质,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财政政策扶持重点不突出

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界定不统一,大都较宽泛,包括了北京、上海、深圳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快的城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问文化资源的差异,也体现了各地的不同倾向。但文化创意产业范围界定过宽,使财政政策支持的重点不突出。

按照《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指标目录》,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相当广泛,甚至一些群众性文化事业、电子信息产业也列入其中。由于范围过大,扶持项目中,个别项目属文化产业,但创意性不足,有些项目创新性较强,但缺少文化内涵。,从调查看,融资困难、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房租压力大是文化创意企业面临的三大难题。知识产权保护属于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知识产权是文化创意产品的核心,没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文化创意产业就难以实现大发展。融资困难是中小企业的通病,中小文化创意企业由于经营成果难以把握,盈利来源不稳定,融资更是难上加难。文化创意企业对房租异常敏感,北京市几个自发形成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如798艺术区、宋庄画家村等,其初期集聚的主要原因在于房租成本较低,便于创业者的进入。但大城市往往寸土寸金,办公用房的购买和租用成本往往使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因此,财政资金要发挥引导性和杠杆作用,找准重点,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解决制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财政政策支持范围过宽也容易助长产业雷同现象。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各地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纷纷制定发展规划,明确主导产业。由于区域间缺乏协调,导致各地区创意产业结构存在趋同现象。以北京市和相邻的天津市、河北省为例,就有9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规划发展动漫产业。财政政策应支持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果对所有的文化创意产业都进行扶持,会使优势产业的竞争力得不到有效提升,而劣势产业本无竞争优势,政策投入也可能是无效的。

(二)财政政策针对性不够

各地区现有支持政策基本上采取“一刀切”模式,即采取一定标准,入围的企业就可以得到支持,这种支持模式更多地起到的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的作用。在一系列的标准之下,入围企业多是规模相对较大、发展相对成熟的企业,而小微企业以及处于发展初期的企业则很难得到扶持。但前者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政策扶持要么是锦上添花,要么会使企业形成“等靠要’’的思想,不利于其在市场竞争中成长;而后者竞争力薄弱,容易在市场竞争中夭折,应是政策扶持的重点。

财政支持政策缺乏针对性也与对文化创意产业内部结构认识不清有关,且现有政策对不同特点的文化创意企业的区分不够。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产业体系,包 括若干子产业,它们虽然都具备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即创新性、文化性和产业性,但在市场结构、组织方式、市场绩效、外部性强弱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如,广告策划和电影制作,前者适合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后者则适合规模较大的企业;新闻出版和建筑设计,前者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后者基本上没有外部性。正因为各产业具备不同的特点,所以制定财税支持政策要体现足够的区分度。

(三)对财政补贴风险的认识不深入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失灵,但在市场有效的情况下,政府的干预就有可能干扰市场配置资源的信号,使市场出现人为的失灵。如,原创性环节、技术含量高的行业需要政府资金支持,投资风险大的行业需要政府资金担保。而对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如广告业、印刷业等,依靠市场调节就可良好发展,无需政府作为重点产业来扶持。政府干预的两面性,意味着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财政政策支持如果不加以选择和优化,容易产生消极后果,如,有的文化创意企业可能更关心如何获得财政支持而不是去吸引客户关注,有些文化创意企业在未能形成有效盈利途径的情况下,过度依赖政府扶持,可能出现层层外包、坐吃财政补贴的问题。

三、完善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建议

(一)明确财政政策支持的范围与重点

1.明确界定财政政策支持的范围,按特定标准适当缩小政策覆盖面,合理界定文化创意产业范围。应紧扣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性和文化性的属性,剔除不具备这两个基本属性的产业。这并不意味着要抛弃这类产业,而是没有必要对它进行特殊扶持。应遵循商品市场、要素市场的供求机制来发展壮大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紧密相关,它源于文化产业,但又超越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与高科技相结合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文化性。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其产品是附加创意的文化产品。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文化创意产业便是无源之水。二是创新性。创新性是文化创意产业区别于传统文化产业的本质特征。如果缺少创新性,即使该产业具有文化特征,也难以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三是产业性。一些应归于“文化事业”甚至不属于“文化产业”的行业不应归人其中。如,文化保护和文化设施服务、群众文化服务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应由财政予以保障,而不应享受产业性政策。产业性要求文化创意产业应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区别开来,同时生产某种物质或精神产品的主体应与其他主体有明确的界限。如,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指导目录中,有些行业具有公益性或半公益性,并不适合进行产业化发展,如博物馆、纪念馆、一般性广播与电视服务、卫星传输服务、文化性社会团体等;有些文化创意产业的类别过于宽泛,如新闻业作为一个小类,其涉及面较宽,报刊、广播、电视等都涉及新闻业。因此,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财政政策应把范围集中于充分体现文化与创新相整合,同时具有产业化发展潜力的行业。

2.政策支持应突出区域特点,塑造比较优势。在扶持企业选择上要突出区域特色,避免与其他地区的产业雷同。区域问的文化资源禀赋不同,产业发展的侧重点就应有所不同。各区域应适当控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数量与规模,避免“大而全”,不能有利可图就盲目推动。应在对创意产业消费市场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把握大众的文化需求,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做好准确的市场定位和详细的发展规划,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扶持。

3.对原创能力较强的文化创意企业进行重点扶持。财政政策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目标应明确定位为自主创新,将重点放在创意的形成及创意企业的孵化体系支撑方面。一方面,通过财政政策支持创意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引导企业的资本投入,增强其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应创造较宽松的政策环境,推动各类创意产业发展平台的孵化能力、创新能力和产业集群聚合能力的提升。如,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特点,将政策优惠延伸到创意研发及市场转化阶段,提高研发加计扣除的比重;对创意企业进口必要生产设备给予相应优惠;允许符合条件的创意企业按其销售收入提取一定比例的创意开发基金,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

(二)增强财政扶持政策的针对性

应从实际出发,在文化创意产业范围内,选择优先发展的重点,并采取多种措施予以重点扶持,力求在一定时期内形成优势行业。可按企业成长阶段进行针对性扶持。企业发展初期,资金少、规模小,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得到贷款的可能性小,融资的途径和方式有限,这类企业应是财政资金扶持的重点。随着企业规模和实力的壮大,企业的融资渠道也相应拓宽,尤其可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使企业用较少的成本获得大量资金。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应以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为主。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具备在资本市场融资的条件,可考虑上市融资,在短期内迅速扩大资金规模,在合理运用资金的基础上,使企业成长产生质的飞跃。

文化创意产业可细分为核心产业、产业和边缘产业,应以此进行分类支持。核心产业中创意主体占据重要地位,主要包括广播电视电影业,广告会展业,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休闲娱乐六大产业。这六大产业在文化创意产业五大主体(创意主体、制作主体、传播主体、服务主体和延伸主体)中,最能体现“创意”这一核心特征,充分体现了文化创意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基本特点。这类产业应是财政扶持的重点。产业主要有文化旅游业、新闻出版业。这些产业的规模和产值都在整个文化创意产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这些产业的“创意性”较弱,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尤其是新闻出版业的管制还较为严格,应将其列入产业。边缘产业主要由传播服务及相关服务业构成,包括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提供辅助服务的各种相关支撑机构及使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各类基础设施和配套机构,文化科技与科研、文化经纪与等。对于边缘产业,当前应以规范为主。

(三)探索更有效的财政扶持机制

文创产业的特点篇4

【关键词】烟台 文化产业

一、主要做法

(1)抓载体求突破,创意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该区以烟台文化创意产业园、烟台电子商务产业园等载体为重点,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扎实推进载体建设、招商引资、亮点项目工程。载体建设方面,烟台文化创意产业园成功打造国际创意中心、创意产业研发和体验中心,规划设计了集观赏、休闲、体验于一体的3个主题观景区,有效提升了园区整体文化氛围;招商引资方面,成功引进北京奥维奥科技、上海玮智、深圳前海创源创意、搜宝网络科技等80余家企业,其中,知名企业达54家;亮点项目方面,创意梦工厂、中韩文化产业园、智能园区服务平台、SAP创意中心初具一定规模。目前,园区入驻企业460余家,注册资本超过7亿元,全年产值29.5亿元。

(2)抓主导固根基,传统文化产业集群成效显著。该区以传统文化服务业为支撑,进一步加大文化娱乐、网络文化、音像制品、图书报刊等行业培育力度,着力提升传统文化产业规模、凸显产业集群效应。特别是聚焦城市休闲文化产业带,深化辛庄街、朝阳街、滨海广场商业步行街等特色街区打造,进一步突出街区特点、注重品牌塑造,有效放大了古玩、油画、旅游服务品牌街区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2015年,列入全区文化统计范围内的文化经营单位达1630余家,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的经营场所365个,全年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元。

(3)抓扶持促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该区以政策、资金扶持为抓手,进一步激发全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资金扶持方面,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文化产业项目,特别是积极做好对上资金争取,每年向上推介优秀文产项目10余个,争取市级以上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500余万元。配套服务方面,该区充分整合驻烟高校资源,全力打造“高端创意人才实训平台”,其中,电商人才培训基地先后引进了淘宝大学、阿里学院等国内知名培训机构,每年培训学员30000余人次。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文化资源挖掘利用率低。芝罘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以白石贝丘文化遗址、奇山守御千户所城、东西炮台、烟台山和朝阳街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建筑风格迥异,具有很大的商业开发价值。实际工作中,因缺乏整体规划布局,创意创新不足,加之文化产业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等因素限制,该区多数历史文化遗产“藏在阁中人未识”,商业价值被严重削弱。

(2)文创产业综合竞争力低。因缺乏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以及“圈内”知名度较高的“大家”,该区文创类企业规模小、层次低,创新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差,多数处于产业链条的低端,缺乏业内核心竞争力。560家文创企业中,多数停留在承接对外加工的初级阶段,真正能够生产原创类动漫作品的企业少之又少,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区文创产业的提档升级。

(3)扶持政策正向激励有限。文化产业扶持政策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错位”现象,难以形成有效的吸引和正向的激励。文化产业扶持方式主要表现为减免房租及物业费用,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对此感兴趣的多为处于起步阶段的小微企业,而大中型企业更为看重企业形象、周边环境、综合配套、税收减免等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说,扶持政策的导向性,制约了高端企业入驻园区,而在缺少大企业引领的情况下,很难形成真正的产业集聚。

三、对策措施

(1)加强顶层设计,引领发展方向。要注重文化产业长远规划,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主攻方向、空间布局和重点项目,更加注重提高产业附加值、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要搭建“文化产业项目服务平台”,建立文化产业项目库,实行重点项目跟踪和绩效管理制度。同时,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培育一批有创新能力、有知名品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文化企业,使之成为该区文化企业创新发展的主导力量。

(2)突出品牌塑造,彰显芝罘特色。要充分挖掘滨海文化、民俗文化、历史遗址文化资源,更加注重文化品牌的培育、创新和发展。建议广泛邀请文化学者、知名专家来该区,挖掘创作别具芝罘元素的文艺作品,特别是精心策划一批文产项目的对外推介、招商,培育提升该区“文化节”的带动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引领产业集聚,提高地方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文创产业的特点篇5

关键词:创新特点;政策;产业内分工

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9-0072-03

当前科技和产业的自主创新问题在我国受到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已成为我国科技和产业发展的一个指导思想。而全面理解日本技术创新的特点、成因及与我国技术创新方面的差异对于研究如何提高我国制造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日本“不二越”企业为例,通过对该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的解读来了解日本技术创新的特点和成因。

在研究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时,要将该企业置于整个社会的广泛的背景中去研究。日本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也是从渐进式创新演化到自主性创新的,但其创新能力之强却是举世瞩目的。本文正是从科技创新政策、产业内创新、企业文化等几方面对中日技术创新进行比较分析。

一、相关概念综述

(一)技术创新的概念界定

创新是新发明、新描述和新思维的概念化的过程。创新源于拉丁文,原意有三层: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1](P178~200)熊彼特最先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概念,他在1912年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曾指出[2],技术创新是把从没有过的、和生产要素相关的新组合引入生产系统。这种组合包括五种类型:一是新产品的引进;二是新技术的引进;三是开辟新的市场;四是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五是实现任何一种工业新的组织。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采取生产和管理的新模式,来开发和生产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一系列相关活动。一般技术创新包括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两种类型。产业经济学研究技术创新时主要对过程创新进行研究[3](P975~995)。

在我国,技术创新也被称作自主创新。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提高原始的创新能力、提高集成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引进新技术消化吸收后再创新能力等三个方面。其中原始性创新多发生在前沿科技领域或基础学科;慕玲、路风把集成创新定义为“本地企业在独立的产品理念下,通过采用开放系统的产品结构来选择不同的技术和整合各种资源的产品开发方法和生产组织模式”[4](P895~900)。集成式创新多发生在进行标准化生产的行业,如电子产业;而引进新技术消化吸收后的再创新能力主要是指: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研究、消化、吸收直到完全掌握后,所进行的技术再开发。引进新技术消化吸收后的再创新多应用在传统的制造行业。

(二)“不二越”企业简介

日本株式会社“不二越”是一家从原材料、产品到机床的综合制造型跨国企业。其业务是以机床领域的机械加工、无人自动化机器人、轴承,液压件以及功能性零部件、涂层材料等几大方面积累的各种技术为基础,充分发挥其综合优势,通过不断丰富精度高、可靠性优异的产品系列,打造出世界级的品牌。[5](P42~43)该企业在中国上海等地都建有分公司,其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从技术到管理理念都呈现出同步发展的状态,不仅关键部位的设备是自主创新的,而且从企业的质量管理、员工的工作状态、体现出的团队意识都充分体现了日本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而这正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二、日本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及成因

(一)中日科技创新政策的异同

比较我国《纲要》和日本《计划》两个科技创新政策会发现,[6] 中国和日本的相关科技政策都高度重视基础性研究,并将其提高到的国家战略层次。同时两国政府都很重视前沿科学技术的开发,都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但在战略重点、政策目标、投资与政策环境等多方面却有着诸多不同点: 日本的科技战略重点更加突出,中国的发展重点则相对更广泛; 中国把军事、国防、城市化的开发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日本则已经深入到海洋和天空;日本注重实用主义,将战略重点的选择集中在把握性较强的高科技领域,中国则更加凸显人文关怀, 重视科研道德建设。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日本长期致力于技术引进并进行模仿创新,其产业目标已经高于我国,就是说我国已处于产业链的末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想要实现完全的自主创新,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引进先进的技术消化吸收再图创新乃是上策。

(二)产业内分工特点

由于现代产品技术的日益复杂, 资讯科技的迅速发展,而使交易成本大幅下降,产业内分工却越来越精细。产业内的劳动分工是一种先进的国际分工形式,是从初级形式的国际分工——行业间的劳动分工,适应经济发展的规律演变而来的。[7](P12~16)

产业内分工是指发达国家在本国进行新技术的设计、开发等具有高附加价值的环节,而将生产、装配等其他基础环节转移到他国。如“不二越”公司的技术主要涉猎到机械加工、无人自动化机器人、轴承,液压件等各种制造技术,该公司充分发挥其综合优势,通过产业内分工, 统一了各工厂车间的生产流程,使公司能够在全球部署产品生产,实现最优化配置。不断丰富精度高、功能强、可靠性优异的产品系列,打造出世界级的制造业品牌。

(三)支持技术创新的企业管理理念及文化

熊彼特、奈特和彭罗斯等为代表的企业管理学家认为:企业家就应以创新为己任,在面对不确定性情况时做出决策, 并主动承担决策风险。他们创新的动机在于精神世界的营造,对成功的渴望[8](P1481~1490)。

1.注重团队合作

文创产业的特点篇6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产业结构;融资

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和融资的紧迫性

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个知识密集型的新型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知识密集、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低成本、无污染、可重复开发等特点,因此它在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居民消费和增加就业方面有独特优势。文化创意产业不需要投入传统的能源、原材料,通过众多的高素质劳动力,能够形成高附加值的产品,改变传统增长方式。因此,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随着文化领域的投融资逐步放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呈现出“少量的大企业、大量的小企业”的特点,企业资产规模普遍偏小,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占绝大多数,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很少。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所包括的行业较多,既有新兴的行业类别,也有传统的行业。其特点和资金需求不完全相同,以动漫、网络游戏、电影电视制作、广告等为代表的创意企业的融资,具有项目特点明显、市场风险高、知识资本比重大、高成长性和高收益性等共同特征,金融部门应拓展业务范围、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大力创新和开发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努力改善和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金融业的大力支持。“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可见,文化产业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加大金融业支持文化产业的力度,推动文化产业与金融业的对接,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需要。

二、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政策支持现状

文化创意产业近两年的全面升温,与一系列相关政策的相继出台密切相关,从2010年开始,《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与评估管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知》、《2011年“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等意见与通知陆续下发。《关于金融支持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是贯彻落实《文化创意产业振兴规划》的重要配套文件,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金融与文化创意产业对接的第一个政策性指导文件。福建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先后颁布了《福建文化强省建设纲要》、《关于加快我省创意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措施, 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扩大民间投资、加快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等,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2012年 10月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投资开发集团、信达国际共同建立的“福建海峡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正式签约,总规模达30亿元人民币、首期规模为10亿元。福建海峡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将立足福建,面向海西地区,辐射全国,主要采取股权投资方式,实行市场化运作,重点投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良好成长性的企业和项目,包括新闻出版和发行、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文化科技、文化休闲、网络文化以及相关行业内符合条件的未上市企业,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域、跨行业改制重组和并购、以及文化资源的整合和结构调整。基金的成立是以股权投资方式解决文化产业投融资问题的一种积极尝试,也是福建省文化产业创投领域的突破。福建在金融信贷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上,除了此次设立投资基金,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还与省文化厅签订了总额200多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与福建文化企业协会签订了授信20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最近,福建省委宣传部又与国家开发银行福建分行签署了合作协议,国家开发银行明确“十二五”期间贷款授信200亿元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近期福建省还将和中国人民银行、建设银行进一步制订细化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办法。

三、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

尽管福建省政府和金融机构对文化创意产业加大了支持力度,但对于占文化创意产业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而言,获得外部资金支持还是有困难的。因为,金融机构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贷款,大多采取“版权抵押加上其他担保手段”的方式,按回款特点匹配还款方式,锁定还款渠道,如果没有第三方担保,中小文化企业仅通过版权质押的方式很难获得贷款。文化企业融资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文化创意产业自身因素

首先,多数文化产业企业资产规模小,产权结构不清晰,管理方式落后,信用缺失,信用风险较大。其次,文化产业资产中无形资产比重较大,知识产权难评估、难交易,其市场价值能否实现难以预测,资产贬值空间较大、流动性较差。再次,文化产业政策风险大,市场不确定性强。盈利能力受作品风格、流派、审美观、价值观、受众偏好等复杂因素共同决定,销售收入的波动性较大。最后,文化产业的产业集中度低,核心业务尚未形成自由交易的市场制度,供应链不成熟,上下游企业之间内在的担保机制不完善,阻碍了银行进行信用审批和产品创新,进而制约了融资效率。

(二)金融机构方面的因素

文创产业的特点篇7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城市规划;文化金融业

一、文化金融产业发展的优势

1.增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首先,新西城的构建有利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和专项规划,核心区与旧城保护区基本重合。两区合并后可以使新西城历史文脉更加完整,文化资源更加充裕,文化特色更加鲜明。区划调整后,新的西城区将会继续在已有的基础上,按照“低碳、宜居、科技、文化”的标准修缮一批会馆,使之成为承载和弘扬宣南文化的重要文化阵地。新西城计划用10年的时间,到2020年,打造会馆和名人故居产业集群,形成一个文化地标。宣南文化则将会以区划调整为契机,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得到更大的发展,从而实现传承与超越。

2.加强行政,均衡发展,推动文化经济发展的步伐

之前由于行政区划划分过细,宣武区和西城区的发展受到空间因素的制约,宣武区发展受空间因素制约更为明显,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相对滞后。通过核心区行政区划的合并调整,有利于对现有的空间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推进核心区南北均衡发展。二是有利于提高核心区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可以大幅度提高合并后的两个区的综合实力,并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同时可以解决之前管理薄弱的状况。通过行政区域的合并更有利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可以集中力量加快老城区改造,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力度。

3.整合商业资源,加强文化金融产业发展

原西城区是经济繁荣、金融活跃的商贸金融区。全区55%地域在二环路以内,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商业服务业和金融业既有传统优势,又具备现代化发展优势,规模较大、行业齐全、设施先进。宣武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大量的老字号品牌资源,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西城区。而两区合并后,在金融产业方面,新西城的优势十分显著。新西城将以金融街的建设发展带动全区资源的整体优化配置和高端服务业的大发展,不断壮大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增长的优质化。北京金融主中心区 金融资产规模近40万亿。雄厚的金融资产可以为文化金融产业的发展更好的铺路,提供资金方面的帮助,更好的宣传推广文化金融产业。

二、文化金融产业遇到的威胁

1.经济结构有待调整

原宣武区经济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体,占全区的GDP90%左右,商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原西城区是党和国家机关的首脑办公区,政治文化以及对外交流活动频繁,是全国政治中心的重要载体。总部经济是原西城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国家经济指挥中心、部级银行、金融机构总部大多设在区内,金融业是主导产业,其经济总量占全区GDP40%以上。从原宣武区经济结构第三产业来看,第三产业都主要以金融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为主。我们不难看出,虽然原西城区和原宣武区在合并前后,在金融业都有很大的投入与发展;但反之,在文化创意产业所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很小,发展就较为落后与薄弱。

2.相关经验缺乏

从先今新西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来看,在某些行业还在出现亏损的状况下。2010年1月8日,北京首家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产业专营机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中心”在原宣武区成立;而且这也是原宣武区首次尝试发展文化金融产业。尽管,原宣武区政府联合北京银行为无担保或为曾得到过贷款的企业实施优惠政策。在与原西城区合并后,宣武区也会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在金融业方面,也会以依托原西城区的发展优势,得到更大的发展。但是,由于缺乏经验会使从事文化金融业的企业无法有效地利用充足的资金支持帮助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而且,也将不可避免地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

3.创新性人才的流失

从薪酬体系来看,多数企业的薪酬设计还没有充分考虑创意人员及创意工作的特点,现有薪酬体系不能充分调动创意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有些单位还以学历、资历为主要评价指标。而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收入差距也很大,一般的创意设计、创意文案等职位一般月薪在3000~5000元,创意总监的年薪则可达二三十万元。薪酬分配的差距过大,会导致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些从业人员转入到其他行业中,以谋求更好的发展前景。两区合并后,将会给新的西城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促进各个行业的发展,提高人均收入,也会给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遇,从而造成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流失风险。

4.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有待加强

通过核心区行政区划的合并调整,可以有效整合现有空间资源,提高合并后的两区综合实力,也有利于旧四区城乡结合部等薄弱环节的管理。同时减少两个行政机构,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精简机构,提高效率。这样符合北京历史名城、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发展定位。但是,四个城区的政府构架是长期形成的,非常完整,合并之后,在区域整合中也面临着难题,譬如人员处理、机构管理过度等问题。

三、文化金融产业的发展机遇

2010年1月8日,北京首家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产业专营机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中心”在宣武区成立,该中心将为包括宣武区在内的全市文化创意企业提供创新模式的金融服务,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快速的审批渠道和优质的金融产品服务方案。

1.政府政策支持

宣武区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文艺院团聚集,拥有充满京味儿文化的特色项目,如前门、大栅栏、琉璃厂,北京会馆,天桥演艺园区等。目前,区域合并后,原宣武区可依托西城区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资源以及金融街对宣武区金融业发展的促进,西城区的金融街为北京金融行业重点区域,宣武区可以借助金融街的优势及专业知识和人才使自己的文化金融产业得到更好的资金支持及金融产品服务。同时,加强政府政策引导,支持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完善文化企业融资担保机制 ,形成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

2.人才资源保障

对于区域文化金融产业的长远发展,人才是关键因素。宣武区的特色是京味儿文化,所以应注重传统民间技艺、习俗、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使京味儿文化形式更多样,内容更精彩,对于一些老字号应更加多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使之能够有长远发展的空间和能力。同时,也应培养引进大批文化领域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等高端人才,为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保障,为传统文化开辟出新的道路注入新的活力,加强对外合作。

3.特色品牌培养

促进特色文化金融产业发展,展现特色文化魅力。按照集聚发展、特色发展的原则,应仔细选择适合宣武区发展的特色文化产业形象,积极吸引有优势的文化创意企业,鼓励扶持有潜力的中小型文化企业,形成以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为主体,各类中小型企业为支撑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打造出特有的文化品牌形象。依托宣武区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应鼓励各个企业实现专业化、特色化和精品化经营,不能一个模式发展。

4.竞争力加强

政府应鼓励文化金融产业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立足宣武区自有的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优化发展环境。为了防止资金、技术和人才浪费,政府应提高审查扶持企业的资质与发展潜力的力度,对有发展空间的企业大力支持,对缺乏特色和创意企业可适当减少支持。引导优势企业扩大交易规模,提升交易质量,鼓励科技、工业、建筑、规划等领域的设计产业与关联产业间的沟通合作,加速设计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整个产业结构升级,将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四、建议

1. 培育文化金融产业的企业主体,打造优势品牌

每个城市的创意产业由于受文化、经济、科技等条件的制约,发展模式各不相同。台湾建筑设计师登琨艳先生曾强调: 法无定法,创意是不能复制的,每个城市应该根据自己的特色发展创意产业。因此,每个城或地区的文化金融产业的发展要立足于实际情况,适应所在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点。如在2010年,新西城区在文博会亮相的西长安街现代演艺街区、天桥演艺区等七大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就是新西城区发挥的经济基础优势、文化资源优势和独特区位优势,打造优势品牌的代表。

2. 积极开发文化消费信贷产品

各金融机构应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消费信贷市场,通过消费信贷产品创新,不断满足文化产业多层次的消费信贷需求。可通过开发分期付款等消费信贷品种,扩大对演艺娱乐、会展旅游、艺术品和工艺品、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报刊、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数字出版等出版产品与服务、印刷、复制、发行、付费广播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电影产品等综合消费信贷投放。加强网上银行业务推广,提高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设计服务和休闲娱乐等行业的网络支付应用水平。

3. 加强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新和创造力,具有研发设计投入高、复制成本低的特点,如果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设计创作人员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便难以收回。因此,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意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我们必须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保护和尊重创新及其成果的氛围,为创新和创意成果的传播及推广应用创造有利的环境。北京市版权局则通过数字版权保护服务平台的开发和使用等手段,加大了对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

4. 完善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尽快出台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的配套措施,出台相应的企业、产品标准,把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扩大文化体制改革税收优惠政策的范围。同时,考虑到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建议对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文化产业实行适当的税收优惠倾斜政策。

五、结语

经过区域整合后,合并成新西城,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面对发展新形势,充分发挥金融优势,加强金融产品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服务。重点培养相关人才,保证人力资源的知识、技术支撑。努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文化金融产业发展,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升级。创新发展思路,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为在更广泛的领域开展多方面、多层次合作提供优良发展环境。增强服务能力,推进结构调整,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西城区七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亮相文博会,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网站[ J/OL]

[2] 促进金融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 J/OL]

[3] 陈新湖,杜一宪,温建平,梁峰 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对成都市创意产业发展的几点思[N],天府新论,2007(5)

[4] 北京四区合二崇文宣武成历史,金羊网—新快报,2007年7月2日,[ J/OL]

[5] 王松华,文化创意产业的非传统金融创新途径研究——一个独特视角[N],《生态经济》,2009年10期

文创产业的特点篇8

关键词:创意产业 发展比较 发展建议

福建历史源远流长,区域文化特色鲜明。闽南文化节、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武夷山文化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闽台文化艺术节、海峡两岸歌仔戏艺术节、海峡影视文化节等活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海西崛起战略下,创意产业是其文化强省建设与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底蕴和灵魂。文化的区域性,决定了海西经济转型和文化产业的特色,也决定了创意产业的竞争力、辐射力和影响力。而创意产业的发展,又是发展区域文化和实现海西崛起的重要途径。

早在2007年福建就出台了“加快福建省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5到10年的努力,以福州、厦门、泉州等沿海中心城市为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逐步完善创意研发设计、产品生产、推广销售等创意产业链,形成若干个整体优势明显、区域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突出、充满生机活力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创意产业集群。与此相适应,福建确定以涵盖所有产业高端环节的创意设计为龙头,重点发展制造业设计创意、数字服务创意、文化传媒创意、建筑设计创意、咨询策划创意和休闲消费创意六大领域。目前,一年一度的厦门台交会、福州海交会已不约而同注目创意产业,今年分别举办了首届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及民俗文化论坛和海峡两岸创意产业展,探讨、寻求闽台创意产业的交流合作。2011年福建设立省级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创意产业园区(基地)、重点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人才培养等;还将着力培育一批重点创意产业园区(基地),扶持园区设施建设,协助引进一批创意企业入驻,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创意产业集群。

1、海峡两岸创意产业的发展比较

1.1台湾创意产业发展

台湾善用丰沛的文化基底,大力发展创意产业,近几年广电行业、电影产业都显示出一派繁荣景象,台湾电视剧、电影及台湾明星逐渐崭露头角,大有逼迫香港之势;同时,台湾旅游业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民间智力产业开始萌芽,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为传统农业向创意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提供机遇。在布局上,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为整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并透过产业遗址活化再利用的操作过程,激发文化创意产业的活力,进而以空间活化利用其成果助推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规划设置创意文化园区”计划,园区的建造将以“公卖局”停止使用的生产基地――台北酒厂旧址、台中酒厂旧址、嘉义酒厂旧址、台南仓库群与花莲酒厂旧址等为操作基地,通过由下而上、专业与业余互动、精致与大众交错的过程,寻找地方文化艺术的创意、生命力与愿景,并将此五大创意文化园区视为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示范基地,藉由园区营造经验的积累与传承,逐步带动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环境整备。

1.2 厦门创意产业发展

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文化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厦门市创意产业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潜力,呈现出三个鲜明特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已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支柱产业的地位初步确立;初步形成了一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城乡居民文化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厦门市将发展创意产业与推进产业升级、城市建设和改造相结合,与中国国际园艺博览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和马拉松比赛相结合;鼓励创建创意产业基地和园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着力建设区域性文艺演出中心、动漫和网络游戏研发制作中心、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动漫和网络游戏研发制作中心、广告会展中心、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努力使厦门称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创意之都。

厦门文化产业具有一定的品牌基础,工艺美术发达,建筑装饰、木雕、漆线雕、漆画、工艺画等具有闽南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的生产历史悠久,在国内外拥有很大的市场;歌仔戏、高甲戏、南音等地方剧种在中国港台地区及东南亚地区享有较高声誉;小白鹭民间舞蹈、厦门爱乐乐队团等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商品油业画的规模和产量业居全国前列。几千年历史赋予了厦门浓厚的闽南文化底蕴,塑造了现代文化与历史交融、闽南文化与中华文化交汇的都市文化品格,形成和展示了厦门文化的独特魅力。底蕴丰厚的闽南文化优势是厦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有力保证和坚实基础。

1.3海峡两岸创意产业的发展比较

2、海峡两岸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

2.1政府规划,引导创意企业集聚

政府规划建设模式是政府根据城市区域规划发展的需求,利用城市独特的文化氛围,多数以老工业厂房、老仓库等历史建筑为空间资源,以丰富的高素质人才为原动力,由政府牵头规划、改造、建设创意产业基地而促进产业的区域内集聚。政府规划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对企业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入驻企业能够获得政府的产业扶持和实实在在的税收、人事、补贴、贷款等多方面优惠政策。这对于中国目前发展得并不成熟的各创意产业链上的企业的生存、发展来说具有非常关键的实际意义。

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为整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并透过产业遗址活化再利用的操作过程,激发文化创意产业的活力,进而以空间活化利用其成果助推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规划设置创意文化园区”计划,园区的建造将以“公卖局”停止使用的生产基地――台北酒厂旧址、台中酒厂旧址、嘉义酒厂旧址、台南仓库群与花莲酒厂旧址等为操作基地,寻找地方文化艺术的创意、生命力与愿景,并将此五大创意文化园区视为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示范基地

2.2将发展创意产业与推进产业升级相结合

上一篇:居家养老的意义范文 下一篇:关于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