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研究内容范文

时间:2023-12-26 17:49:42

无机化学研究内容

无机化学研究内容篇1

关键词:创新人才;无机化学;教学体系;构建

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我国的教育方针,既是新时期战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培养创新人才离不开教学改革与创新,而教学体系的科学构建则是教学改革的关键。

长期以来,我们在“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中、在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探索实践中,不断地对“无机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全方位改革尝试。我们提出的“无机化学开放式、探究式、研讨式教学模式研究”2004年获得湖北省教学研究立项,该项目2006年获华中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此后,我校在全校范围内以校级立项的形式开展了以研究性教学为推手的教学方法改革,从2007年秋至2009年春共有120多门课程立项参与研究性教学活动,2009和2011年举办了2届以研究性教学为主体的教师教学竞赛。从这一点来看,说明我们前期的研究性教学成果对我校这一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深化这一工作,2010年我们对“无机化学”新的教学体系研究又进行了立项建设。

一、教学体系改革的基本思想

1.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这一目标的实现涉及三个大的层面:(1)育人理念。包括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管理、人才培养模式。(2)实施者、参与者。主要为政府官员、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乃至家长。(3)载体。如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评估等。作为高校教学一线的教师,是这一目标实现的主要参与者,同时更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载体的完成者。

就化学专业而言,进入21世纪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如环境、能源、资源等)、高新技术与新兴工业的发展(生物技术、材料科学、超微加工等)以及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新产品开发、传统过程改造),都需要不断创新,这就需要大量德才兼备、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知识与创新实践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需要不断地改革教学体系,使教学体系能够与时俱进,从而培养大量符合时展要求的创新人才。

2.无机化学教学体系构建的思想和目标

教学体系的构建要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要把握四性:科学性、可读性、应用性和研究性。

科学性体现在教学体系结构合理、知识内容严谨、取材科学。

可读性是指由于教材是教学体系内容的主要载体,所以教材要注重编法,语言生动、材料有趣,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叙述。最重要的是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应用性是指教学体系要做到厚基础、重实践、重能力。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敢于摒弃、整合陈旧内容,补充新知识、新理论,让所学知识能够真正应用于实际。

研究性要求教学体系不墨守成规,以生产、生活、科学研究中能看得见的事实为案例,阐述其中的科学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知识点与学生的兴趣点结合。从而改变学生被动的、接受式的、记忆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灵活地运用已有知识和能力去解决许多其他的问题。为学生研究和创新提供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能独立思考,敢于根据事实和自己的思考提出质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潜能。

3.无机化学教学体系内容概况

“无机化学”课程包括“普化原理”和“元素化学”两大部分内容。“普化原理”部分主要涉及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平衡、微观结构理论两大块;“元素化学”部分主要是讨论元素周期表中诸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存在、制备、结构、性质与应用等。它们既各自独立、自成体系,又紧密联系。

我们在构建无机化学教学体系内容时除要体现上面的基本思想外,更主要是呈现各知识点的本质特征及其延伸和各知识点间的相互关联。改变以前理论部分与元素部分基本分离的情况,在理论部分更多地引用与元素化学相关的例子,而在元素化学中更多地运用前面的理论知识来解释问题。从而使二者联系更为紧密,理论部分不致过于抽象而元素部分不致过于枯燥。

在“元素化学”部分单列了第13-17章(见下表)。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共性规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归纳,给出其内在的、本质的属性,并给出了它们性质的某些特殊性及其本质原因;更主要的是能够让学生通过领会这些规律性与特殊性的本质去研究、构建书本中少见或没有的知识与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经过了近几十年的发展,元素化合物及其应用领域有了极大的扩展,这也是教学体系内容应适当考虑的问题。

二、教学体系内容基本框架

下表是近两年我院部分专业执行的新教学体系内容。我院“无机化学”为大一新生课程,共9时。由于第一学期相对较短,教学内容为前11章,属于理论部分;其余内容在第二学期讲授,其中后4章根据情况选讲或自学。

三、新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之体会

1.教学体系的构建要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例如第13章是在原子结构、分子结构两章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展开的,所讨论的无机分子只涉及无机共价分子、离子或离子化合物中含有共价的部分,共分9小节。将原子的电子组态与无机分子结构相联系,体现了由原子形成分子时其结构的本质特征。物质的结构不仅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以往的教材基本上都是遇到需要介绍一个物质分子的结构时就介绍这个分子的结构,而且也是结论性的叙述,学生基本上是被动地去记忆一个个分子的结构而很少知其原因,更不知如何扩展运用。如H2O的结构是人所共知的,但研究生考试时却答不出OF2的结构。又如CO2、03等有3种可能的空间构型:直线型、“V”型、三角形。为何CO2是直线型而O3是“V”型,而不是其他类型呢?其原因何在?再如,F与I能形成IF7,能否形成IF92-?从结构角度看若IF92-存在的话,就有可能从实验上去合成它。

不同的无机物(包括有机物)有不同的结构,它们的结构有无规律性?需要一个一个地去学习去认识吗?为什么同一元素原子在不同的物质分子中其成键情况(杂化态)可能不同,其本质原因是什么?还有,为何主族元素偶数族元素与奇数族元素的常见氧化数不同,主族元素与副族元素的氧化数规律有哪些差别,差别的本质原因又是什么?这些问题的提出与探讨,不仅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探讨使学生真正理解了无机分子结构与原子的电子组态间的关系,初步掌握了由不同原子构建的分子其结构的规律,从而无需一个个地去学习、去记忆。

又如物质的氧化还原性问题。物质具有氧化性的本质是什么,氧化能力又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些物质的氧化性为何受介质酸度的影响?通常的定势思维是:氧化数的高低、电极电势,用Nernst方程来说明。那么,如何解释氧和臭氧、过氧化物、过硫化物、多硫化物以及一些低氧化数的其他物质的强氧化性问题。

同一元素不同氧化态物质的氧化性,金属和非金属的规律不同。标准态下,非金属含氧酸如HClO、HClO,、HClO3、HClO4,其氧化性是依次减弱的;金属含氧酸(盐)或化合物则是高氧化态表现为氧化性,低氧化态表现为还原性,而处于中间氧化态的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这样的例子在无机化学中还有很多。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潜能,而且使学生掌握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并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其他问题。

2.处理好知识的“零售、批发、自主生产、设计研发”的关系

知识的承载、传授有如商品交换,也有一个类似“零售、批发、自主生产、设计研发”的问题。“零售”好比学生对知识的逐个学习,如对一个个的物质结构、反应、理化性质、应用等的理解与记忆;“批发”即所谓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自主生产”就是能根据掌握的知识、原理、条件照着去做;“设计研发”即是要创造出以前没有的产品(理论、思想、实验技术、物质等)。学生只有通过教材、教师(或其他途径)对知识从“零售”到“批发”,再到“自主生产”,然后才能对“产品”进行重新设计、研发。能达到最后一个层次,便属于创新了。

常说学习知识要能举一反三,其实,有许多知识的学习仅能“反三”是远远不够的。举一个分子结构学习的简单例子:H2O的结构为每一个学生所熟悉,但考研时却几乎没有考生能够给出OF2的结构,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学生对H2O结构的认识是被告知的,“掌握”的仅仅是这个分子的结构。在第13章中引入分子片和自组装的概念,以H2O的结构为基础扩展致OF2、Cl2O、Br2O、HOX.SF2、SCl2、H2O2……。同理,由NIl3扩展到NF3、NCl3、NBr3、ClNH2、Cl2NH、PX3……:由NH3和H2O扩展到N2H4、NH2OH……。由配位键可将H20的结构扩展到H2SO4、H2SO3……”的结构,将NIl3的结构扩展到POCl3、PSCl3……的结构。由此让学生自己构建其他物质分子的结构(见下图)。

3.处理好理论与应用的关系

化学是一个实验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通过学习化学,我们不断认识物质世界、改造物质世界,还创造新的物质世界。无机物的存在与制备是元素化学中最重要也是最本质的内容之一,贯穿于整个元素化学的教学之中。但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存在许多误区,如物质的性质与制备的关系、上游产品与下游产品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工业生产与实验室制备的关系,等等。在考查这一知识点时,学生往往想当然地进行制备。

随着合成技术和相关学科的发展,物质的制备有多种分类方法。作为专业基础课,我们从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出发进行分类,用热力学原理作为指导,以期揭示各自的制备(合成)方法、原理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最后,以氮(非金属)和锰(金属)为例,综合介绍了如何从大自然中存在的物质出发,制备我们所需要的各种物质,为人类服务。

4.按学生的认知能力构建知识体系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很重要。不强迫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要巧妙地让学生主动学习。以一个读者的身份来叙述所构建的知识内容,循序渐进、前后连贯、主线明晰、语言通俗,还要读来有趣。既要让知识点起到发散、辐射的作用,能引起学生的诸多联想,又要将复杂的、看似零散的、孤立的内容关联起来,构建多维知识网络。

四、教学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有几个问题可能是大家关心的:(1)教学内容与教学课时;(2)13至17章与后几章的关系,教学内容是否会重复;(3)13至17章的教学会否冲淡后几章的教学;(4)教学效果如何。

本教学体系依梯度法进行构建,分为三个层次:基本要求内容,针对大多数学生:较深层次内容,针对部分基础好的学生;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的介绍,给学生拓展空间和视野。有较大的伸缩性,所以适合于80~100学时的教学。13-17章内容并不是元素化学所涉及相关内容的罗列与堆砌,而是从基本原理出发,着重阐释事物的本质属性、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对后面元素及化合物的教学能起到指导作用,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所以并未增加教学负担,相反使教与学都显得更轻松,思路更清晰。

无机化学研究内容篇2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教学。

无机化学是高职高专化工类专业新生入学后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培养化工类应用性人才必不可少的素质教育课。开设无机化学课程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化学基础,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其将来从事专业工作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1]。因此,它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提高化工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几年来,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反复的探索与实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不断的努力与充实中,取得了一些颇有成效的成果和经验。

1、坚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之间的链接点。根据新时期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为适应新时期课程改革,我们积极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位,以教学质量为中心,本着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以考试改革为手段强化学生基本素质、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实施"厚基础、宽口径、适应广、能力强、素质高"为基本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有高职高专特色的、理论与实践并重、以岗位群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教学体系。打破学科型模式界限,使教学内容既相互衔接又避免重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技能训练效果。为此,无机化学教研室从培养素质、提高能力出发,以培养素质型的合格人才为目的,坚持进行无机化学教学的改革探索。

2、创新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在课程体系改革上,不断创新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适时更新和精选教材,并编写与本校实际教学与时具进的新教材。同时主讲教师结合国内外同类先进教材进行教学内容的精选与重组,并依据本学科发展的最新成就,随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补充,注意介绍无机化学的进展与前沿,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和适用性。例如,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信息情景(如"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为教学的契入点,立足从自然、社会、人文、科学、技术紧密联系的角度,开发和利用化学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究材料、能源、环境、营养、健康与无机化学的关系的同时,培养和强化开发和利用化学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学习情景资源的意识及能力,使本课程的教学模式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探索精神。

3、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手段先进

以往,较多的教师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只是埋头教"书",照本宣科,把教学大纲视为金科玉律,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却忽略了书本外,学校外博大精深,绚丽多彩的化学自然世界和化学人文世界。缺乏对化学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及能力,不能及时地经过充分挖掘,加工筛选和转化后运用到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造成许许多多有价值的化学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2]。我们在无机化学的课改中,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积极创新和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研究式"、"引导式"、"讨论式"、"互动交流式"、"综合目标式"等多种灵活教学方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精讲多练,既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并根据学科特点,灵活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实现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2]。自行开发了教学多媒体课件和独具特色的电子教案,教学中做到了重难点突出,信息量增大,变枯燥为趣味,化抽象为具体,教学效率大为提高。

4、进行考试制度与考试方法的改革,加强了无机化学试题库建设

考试改革作为教学改革总过程中的一部分,既是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方向,方式的引导,又是对教学改革的检验,因此也是我们在摸索适合高职高专院校发展的教改路程中花大力气探索和尝试的[3],经过两年的实践检验,效果比较理想。我们本着加强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这三个方面为主要内容,考核方法的改革,具体作法是:一是实行教考分离。每位教师每学期都针对所带课程出两套试卷(附答案),所以每门课程都有试题库,学期末考试时从中抽题,可以加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授知识对重点的把握,又不会影响学习点的范围;二是实验成绩,平时成绩与学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实验成绩包括实验过程情况和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平时成绩则包括作业成绩,考勤,课堂表现,课后任务完成情况;期末卷面成绩,三项在总评成绩中所占比例目前我采用的是3:3:4。通过学生的总评成绩考评在校学习情况,既肯定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又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增设的实验考核逐步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中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把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重点来抓。

5、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强化实践环节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强化了实践环节,注重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与扎实的化学实验技能培养。主要措施如下:①创新实验教学体系,优化实验项目内容,②增大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实验的比例,将"研究式"学习和创新教育引入实践性教学。让学生通过查阅分析文献,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经指导教师审阅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相应对策,适时调整完成实验,最后撰写实验报告。使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有较大提高。③定期举办实验技能大赛,化学趣味实验晚会。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6、积极进行无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研究,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

绿色化学是最高层次的化学,由传统化学向绿色化学的转变可以看作是化学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4]。如何在无机化学的教学中加入绿色化学的内容,是摆在每一位无机化学工作者面前的首要课题,也是学习和研究的首要领域。《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在无机化学的教学中积极进行绿色化学实验的研究,就是把绿色化学的思想贯穿在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中,这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绿色化学实验本身就是化学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4]。课改中我们用实际生动的绿色化学的范例充实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按照范例所涉及的知识点,自然地、生动地渗透到无机化学教学之中。实践证明,绿色化学实验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强化动手能力的训练,培养创新思维,树立环保观念上有独特的地位与功效。

7、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作为高等学校的教师,不但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为此,我们积极进行科学研究,以期通过科研带动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教师们一方面将科研成果反映到教学中,丰富和革新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促进教学改革。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支持并带动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在专科生中要求毕业论文,并认真指导完成。这些措施有力地带动了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热情,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同时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组织各种学术报告会、科研讲座,让学生及时了解化学发展前沿及发展动态,开拓学生的眼界,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参与性,充分发挥其学习主体性,转变其被动的学习方式为科学的探究性学习方式。

通过近几年的创新教育实践,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不断提高。根据我们的追踪调查,学生毕业分配到工作岗位后大都工作严谨,踏实肯干,工作能力强,并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团结协作精神。

总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已经对高职高专院校现行的化学教育教学提出了挑战。作为主干专业基础课程的《无机化学》,选择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加大基础实验的综合性和探究性。充分开发利用《无机化学》课程资源,培养和强化学生充分开发利用化学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合作交流,促进学生自主开放、科学探究学习。加强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高职高专院校《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周双生、程俊、贾勇、张国升: 高等医药院校《无机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02期; 47-49。

[2]贾陆、王学如: 谈无机化学教学的改革 [J];药学教育; 1998年01期; 27。

[3]寇军:无机化学教学方法与培养创新人才之我见 [J];中国科技信息; 2005年03期; 142-143。

[4]王杏乔、高爽:浅谈无机化学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 [J];大学化学; 2000年04期; 26-27+54。

无机化学研究内容篇3

关键词:工科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教学实践;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18-0191-02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如化工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等工科相关专业的必修基础课,对学生科学素质、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对大学化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一直按照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及物理化学这一顺序进行教学,这种传统的课程体系过于强调教学内容完整性,且自成体系,但使得各课程间内容重复度大,不利于目前学生的学习。因此,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建立新课程体系势在必行。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将原来的无机化学(或普通化学)和分析化学进行改革整合而来,目前已有多种版本教材可供选择。各校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改革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结合多年理论课教学经历,谈谈这方面体会。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概况

目前存在的问题有:(1)课时与教学内容的矛盾;(2)教材编写纯理论化;(3)大班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性;(4)生源高中化学基础参差不齐。

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整合的课程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在国家一些重点院校中进行,经过近30年的探索和实践已逐渐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取得了一定成果,相继出版了多本教材。如197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陈荣三教授主编的《无机及分析化学》一书是我国最早正式出版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是在1975年南京大学自编讲义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它首次将四大滴定融入四大平衡中讲授。再如华东理工大学1992年出版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随后,在1995年,由华东理工大学组织的“面向21世纪理科应用化学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项目被国家教委高教司批准为首批教学立项课题。在教育部有关部门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数十所高校教师成立了“全国高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建设与教学研讨会”,历次研讨会对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建设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实现了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整合、优化和教学体系改革,《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四版)于2002年初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部级规划教材。

针对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现状,我校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进行了调整,并将实验单列为一门课程,建立了相应的考核方式和办法。同时,随着全校新专业的增加,开设《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专业增多,课程建设力度加大,为了提高《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组的整体素质,满足课程建设的需要,加强相关人才的引入力度,逐步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在2005年获得了学院首批精品课程建设的立项资助,在2008年成为兰州理工大学的校级重点课程,建立了精品课程网站。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已建立了科学、系统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体系,并于2008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大力协助下,与五校合作正式出版了《无机及分析化学》。

二、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

(一)潜心研究,整合内容,构建教学新体系

原无机化学教学中包括四大化学平衡,即酸碱、沉淀、配位及氧化还原平衡,而在分析化学中也涉及相应的四大平衡体系,这样的教学安排,既浪费时间,又让学生感到枯燥。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将原理和应用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原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门课程中内容联系最紧密和重叠最多的“四大平衡和四大滴定分析方法”两个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浓缩精简后的课程安排,体现少而精的原则,使得必须掌握的理论重点突出。

由于无机及分析化学内容广泛,涉及现代物质结构理论基础、化学反应原理、溶液平衡、化学分析、元素化学和仪器分析6大部分,这教师必须熟悉教学要求,认真钻研教材,潜心研究教学内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同时,课程内容还引入了无机与分析化学学科近年来所取得的最新成果,注意了知识面的补充和延伸,以满足现代无机及分析化学对各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

(二)多平台教学层次满足不同专业要求

对于不同专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的安排要有所区别,为了保证基本的教学要求和整体教学水平,不同专业开设无机及分析课程要统一界定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约占整体的75%)。以多平台教学层次编写教学大纲,提出各专业教学内容的基本点与侧重点,以及相应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环节的要求。

(三)结合实际,改革教学方法

根据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原则,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抓好课堂教学,确保教学质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配以大量图片,一些较难的公式推导通过课件可以一目了然,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部分适合自学的教学内容学习中引入自学模式,课前给出自学提纲,并将提纲中的相关部分以提问的方式予以检查,了解学生完成的情况,通过辅导答疑方式,及时了解自学的效果,使学生由被动向主动学习方式逐步过渡。为进一步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课开展“部分双语教学”,对章节标题及专业术语标注英文并配以中英文讲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介绍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和发展动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们的新教材中编写了部分前沿知识内容,例如稀土元素化学简论、生物无机化学简论、无机高分子物质简论和化学分离方法,这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该领域的前沿研究动态,将新方法、新成果融入教学相关部分,激发学生获取新知识、新成果的热情,也有助于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的“授业传道”定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经过近7年的理论课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已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论课教学体系,实践证明该体系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今后,还需进一步使之完善,使课程教学质量有更大提高。

参考文献

[1]芮光伟,蒋珍菊,岳松.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7,24,(3).

[2]薛德平.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四版)教材的编写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3]李英杰,张文治,陈国梁,等.浅谈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建设[J].高师理科学刊,2002,22,(4).

[4]李艳辉,许兴友,马卫兴,等.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考试周刊,2008,(35).

[5]王运,董元彦,张方钰,等.面向新世纪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体系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05,(4).

[6]钟国清.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7,(5).

基金项目:兰州理工大学校级应用化学教学团队重点项目。

无机化学研究内容篇4

1要把教学研究当作科学研究那样去搞

实施本科教学目标,就要突出人本教育,实施差异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合作精神(即团队精神)、具有社会交际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此,我们提出大学教师“一定要把教学研究当做科学研究那样去搞”,提倡“让教学和科研两只翅膀都硬起来”。首届部级教学名师史启祯教授曾形象比喻说:“对一个教师而言,教学和科研就像两只翅膀,像鸟一样,一只翅膀是飞不起来的[1]。”我们不仅要为人师表,而且要提倡教学名师风范。忽视教学的教师不是一名好教师,不搞科研的教师,不会是一名优秀教师。如果没有较强的学术功底,就谈不上对教学的深层次认识,不会有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不会有教学内容的更新,也就不能把课讲“活”。总之,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突出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就是要完成从“知识继承为主”到“以创新为主”的转变。教师两手硬和教育理念的改变是做好这一转变的前提。为此,我们将每一项精品课程建设内容都当做科学研究那样去搞,申请立项了多个部级、省级和校级教学项目,力求建立一个教学研究平台,扎扎实实做一些事情。迄今已在《中国大学教学》、《大学化学》、《高等理科教育》等教学研究期刊上发表了20多篇教学论文,从而提高了我们对部级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石的认识。

2创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需要的课程内容体系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是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核心课程。针对国内高校应用化学专业数量的迅速增长与其课程和教材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课题组强调应用化学专业人才既要具有基础化学人才的一般特点,又应具有鲜明的知识、技术创新特色。因此,如何凸显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和科学思维活跃就成为本课程创新改革的指导思想:(1)将基础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内容有机结合组成新的课程,既较好解决了原有课程知识点相互交叉、重复多的问题,又便于在无机元素教学中渗入定性分析,在实验中引入“量”的概念,扩展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2)在个性化理念指导下,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主篇和副篇。主篇包括以下3个知识模块:①基本化学原理部分,②化学分析部分,③元素化学部分。(3)副篇内容大量吸收了国外一流教材的精彩内容,写法上则顾及中国学生的阅读习惯,条目精短,文字活泼。大部分条目反映化学在现代科技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应用实例,一部分则介绍化学发展中的标志性事件,以凸显化学新概念、新知识、新发现和新技术。(4)用英文编写词汇和习题,使之成为学生必读的英文阅读材料,以培养学生适应双语教学的能力。新的课程内容体系以及相应的正、副篇内容层次具有如下教学特点和人才培养特色:(1)正篇是基础,是纲,也是核心。原理部分要做到内容选择必要、能深度满足后续课程要求;讲授时要力求科学而简明,不越俎代庖,真正起到导论的作用。(2)正篇将无机化学原理和化学分析有机结合,强化了化学理论的统一性。同时将化学分析技术单列章节,合并但不弱化。(3)元素化学是无机化学的本体,既要重视周期律和反应规律,同时又要特别注意对新反应和新化合物的介绍。(4)副篇是国内同类课程的一项首创,目的是让学生洞察无机化学新发展,体会无机化学研究的兴趣,延伸正篇的深度和广度。

3致力于有特色的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

教材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要求具有创新性、个性化,与国际接轨[3]。书不在厚而在精,在框架、内涵、内容上要给讲课教师留有余地。印永嘉教授等编写的《物理化学简明教程》[4]就由于简明扼要而精彩。史启祯教授主编的《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5]先后入选2001年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4年国家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选题研究项目,2006年国家“十一五”教材规划项目,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教材建设项目”;它是第一届化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于1991年为应化专业立项编写的第一本也是唯一的一本专业基础课教材,当年就被列入国家“八五”规划重点教材。近些年来,课程组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该书进行了几次修订,出版了3个新版本[6-8]。2005年出版的《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第2版)已经发展成为包括纸质辅助教材《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学习指导》[9]、工具书《化学元素周期表》[10]和电子辅助教材《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电子教案》[11]在内的立体化教材,完成了应用化学专业首个基础课课程建设的硬件工程,成为专业发展的支柱。上述的立体化教材现已成为国内应化专业的主流教材之一,受到郑兰荪院士的撰文好评[12]:“教材不仅给学生带来知识,而且带来科学的思维方式,使教师和学生双方受益,不愧为一部精品教材。”新编《化学元素周期表》被徐光宪院士认为“是我见到的最新、最好的周期表”。该立体化教材还曾被评为2007年陕西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并于2011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第3版;工具书《化学元素周期表》于2007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第2版。

4努力改革教学方法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13],学生最初的创新意识应该从课堂开始[14]。由于教学计划中的大部分学分和学生的大部分学习任务都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去实现,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第一届大学化学化工课程报告论坛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教授说道:“如果教学方法不来一次大的改革,我觉得中国的高等教育想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创新思维的人才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们将改革教学方法放在首位来抓。

4.1提倡大纲式教学方法我们认为,讲基础课的教师授课要有自己的观点、见解,并事先写成提纲发给学生,让学生课前预先了解讲授的内容,知道怎么预习,要听什么,要问什么,将来准备研究什么。这样学生就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是一种易于学生自学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多读书、多思考、多提问,使学生获得较高的学习兴趣,营造出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同时,把大纲交给学生,也能督促教师从备课开始就不能敷衍,要以一种搞科研的态度去讲课,讲思路、讲方法、讲体会,介绍本学科的前沿趣闻。这种方法已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5]。

4.2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既要符合教学基本要求,又要重点突出、难易适度。基本内容要明确主线、易于理解;重点内容要简明扼要、易于掌握;难点内容要深入浅出,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联系起来;前瞻性内容要有可持续性,能够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要努力通过对知识点的讲授和探讨,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能够举一反三,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达到上述效果,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课本上的内容不应该完全一样,更不能照本宣科,要学会将经典内容现代化[16],将相关文献中的内容融合、归纳并加以提炼。

5开辟第二课堂

无机化学研究内容篇5

一 从心理上接纳新课程、新教材

有一部分老师已经使用了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旧教材了,旧教材的编排思想已经在这些老师的脑海里根深蒂固了。改用新教材后,老师们很不适应,甚至觉得新教材的安排还没有旧教材合理,对新课程、新教材很排斥。如果以排斥的态度来看待新课程、新教材,必然无法静下心来学习、研究,因而也就无法领悟新课程的要求,看不到新教材的特点和长处,也就无法很好的利用新教材开展高中化学教学。对新课程改革抱着反对态度的老师是无法适应课程改革而且是在阻碍着课程改革的,这样的老师是不可能有效开展化学教学的。对于新课程、新教材,应该用接纳的态度来看待。只有接纳新课程、新教材,才能用研究甚至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新课程、看待新教材,才会主动、积极地学习新课程理念、研究新教材。

二 利用课标指导教学

第一,通读。对于许多老师来说,都是第一次接触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通过通读,我们可以发现新旧教材在内容编排上的不同。新教材是分了好几个模块的,有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了解各个模块的功能定位、包含内容,了解各个内容在不同板块(在化学1、2和选修模块)中的要求。特别注意的是,一些内容在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出现,这就有必要弄清该内容在必选和选修中的各自要求。如原子结构知识――在必修1和必修2中都涉及,原电池内容――在必修1和《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均涉及。像这样在多个模块中都有出现的内容,我们会注意到,在不同的模块中,同一内容的要求是存在明显差异的。了解了这种差异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教学难度的把握了。像原电池内容的教学在必修1中,应该就只要求学生了解原电池的形成原理,以及掌握一些较简单的原电池反应,而不能过深过难的挖掘教材。一些较复杂的原电池的反应式和原电池原理的应用就应该放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进行教学。明确差异是避免教学过深、过难的“法宝”,这样的教学可使学生学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接受起来就更容易了。

第二,研读。此时,不仅要明确各个主题包含哪些内容,更要理清相关内容的关系或定位。如《化学1》主题三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主要涉及常见无机物相关知识,可新教材将“物质分类、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等内容也安排在这里。显然后者不属于元素化合物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去揣摩“课标”如此安排的意图。同样的,元素有100多种,课程标准为何只是明确提出Na、Al、Fe、Cu和Cl、N、S、Si等八种元素?又如,课程标准为何不设立“有机化合物”这一模块,而是将有机化合物安排在“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中?这样的安排和传统的有机物的学习有怎样的差异?等等。只有精心研读,用心感悟,才能领悟其中的奥妙,从而有效的开展教学。

第三,结合备课回头读。备课时,应该根据教材涉及的知识内容,再次阅读“内容标准”,做到明确课标对该内容在所在模块中的要求。这一“回头看”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自然能感觉出学习研究课程标准的重要性,遗憾的是,我们有多少老师,将习题集奉为教学的“最高指示”,而将“课程标准”这一真正的“最高指示”放在一边,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十分遗憾的事情。

三 研究栏目功能

打开课本,老师们将会发现,新教材和过去教材相比,一个重大的不同是增添了许许多多的栏目。在新教材中,设置了“联想・质疑”、“观察・思考”、“活动・探究”、“交流・研讨”、“迁移・应用”、“概括・整合”等活动性栏目以及其他一些资料性栏目。老师们应该明确,这些栏目不仅仅是一种摆设,而是具有独特的教学功能。备课时,势必就要研究栏目提出的任务、所承担的功能,并在明确任务和功能的基础上,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做,才能最有效地发挥栏目的功能,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然,在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化学教学中还有很多问题等待解决:(1)初中化学教学究竟要求到什么程度?高一新生具有怎么的学科基础?要解决这个问题,那我们就必须去学习研究一下初中课程标准和初中教材;(2)高考怎么考?过程与方法目标在高考试题中的要求和体现如何,这是我们老师们所陌生和头痛的问题。但我们要相信,高考一定不会超越课程标准的要求;(3)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讨论,交流后,如何帮助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系统化?课堂教学讨论、交流等学生些许活动后,必须认真做好归纳整合工作。通过归纳整合,帮助学生做好知识梳理、归纳总结等,否则学生会无所适从。

无机化学研究内容篇6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生产领域的探索不断深入,微型机械就是人类对物体认识极限的突破。在科学研究和生产进步的探索过程中,某些微小物质是人眼无法看到的,它们小至以微米或是纳米为单位,为此人类需要借助科学仪器来解决新问题。微型机械的设计材料不同于一般的机械,必须严格选择,如果出现问题,研究工作就会无法进行。经过人们的不懈探索,目前我国的微型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制造出了很多微型机械的零部件,可是基础理论的不成熟仍然是一块短板,要想完成整套的微型机电系统设计还是有困难的。当前我们在微摩擦学、微热力学等多方面存在问题,这导致微型机械的工作效果很差。所以,对于微型机械设计的基础理论是目前研究的关键,只有建立完善的科学理论指导体系,才能真正促进微型机械的发展。

微型机械设计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向。首先,在微观的条件下,研究微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系统内部构件的物理特征以及在工作状态下微机械的物理、化学变化,从中得到微系统的各项运行参数,为设计基础理论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其次,在研究现有机械的运行变化的同时,继续钻研微型化与集成化的理论,积极进行新功能的开发,探索新的技术领域。第三,微型系统的加工材料主要是“硅”,在生产材料有保障的情况下,加强对微系统传感器、系统控制和命令执行等功能的测量与检验,在解决这些问题后,微型机械设计系统的研究将会更加便捷。

2微型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2.1微型机械设计基础的研究

微型机械不是简单的把机器外形变小,而是依靠先进科学技术、新型的加工材料,采取创新型的设计思路,设计生产出微机械。因为微机械的特殊功能,在进行基础设计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对设计尺度、制造材料、加工方法以及运行机理等内容格外的重视,在充分考虑微型机械功用的前提下进行研究。现在对微型机械设计基础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微机构学,主要对微机械的运动机理、动力的传导以及机电系统的特征进行研究;二是材料学,微型机械的制造需要独特的材料作为微机构件,对制造材料在特殊环境下发生的变形效应进行研究;三是微摩擦学,从微观角度对原子与分子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碰撞所产生的力学变化进行观察,对产生损伤的机理进行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2微型机械设计所涉及的学科分类

第一,微机构学。在微型机电的研究过程中,微机构学是重点,它主要研究内容是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能量的传递,将某些物质运动进行转化,根据这些运动机理完成一些动作,并确保其精确度。因为运动的空间很小,能够用于支配的能量非常的有限,所以在进行微型机械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零件的使用。在此要求下,微机构学研究的过程中应从三方面出发:首先应该坚持体积的微型化、能源消耗的节约化的设计研究原则,从多功能的微组合角度出发,加强对微机构和微电子组成的集成系统的组合原理进行研究与设计;对微机构组合系统中的动力原理进行分析,重点研究微型机械系统中弹性动力学和多柔性动力学的产生原理;研究微型机械设备在从事制造过程中发生误差的原因,系统内部构件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摩擦效应产生的影响等。

第二,微机械构件的材料力学。微型机械系统的构件制造材料不同与普通机器产品,首先必须能够满足机械工作的性能要求:其次,应当可以进行纳米技术加工,这就要求所选材料具备特殊的物理性能,如果在一定范围内将构件的尺寸进行缩减,这样就能减少材料的缺陷,增强材料的机械性能,理论研究中将其称为尺寸效应。

第三,微摩擦学。摩擦学是机械设计中必须研究的内容,在微型机械研究中,因为机械本身的能源很小,不会产生过大的摩擦力,所以,应当研究如何让微型机械系统内部实现零摩擦,将构件的损耗度降到最低,从而有效地延长机械使用寿命,重点研究内部构件的分子运动规律、防磨擦材料的研发等。

3总结

综上所述,微型机械设计的基础研究是一项精密、复杂,涉及面广泛的工作,对于微型机械构件的物理、化学变化特性要认真了解,从多学科角度分析其设计原理。虽然现在我们的研究还存在很多困难,但是相信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微型机械将会发挥更大效用。

无机化学研究内容篇7

论文关键词:课题研究;撰写论文;课堂教学

一、课题研究、撰写研究论文的重要意义

以往,人们一直将大学视为教授高等专业知识的学府,因此,把要求大学教师要围绕课堂授课、提高教学质量而进行认真备课,如博览群书、查阅资料等一系列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活动视为教师的课业(功课),将此活动看作是教师的“主业”。同时,对表面上看似与课堂教学无关的活动,如进行课题研究、撰写研究论文等科研活动视为“副业”,认为可有可无而不予重视和提倡,认为那是研究所的功课,是担心“副业”会影响“主业”。

但是现在,人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领地——教师可以将科研能力转化为教学能力。对于理工科而言,课题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但对课堂教学和知识的运用起着促进和活化作用,更可打破理论研究与实际需要脱节的局面——教师可以带领课题组和学生将大学高墙里的理论知识经过课题攻关,转化为科研成果,申请专利,进而生产产品,推向市场,以接受应用于社会的检验,这才是将知识放飞、服务于社会的新理念;人文学科领域也不例外,天地转,光阴迫,时代的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视角和思想内涵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即使是同一事物,对其认识也会与时俱进,产生不同的观点,而对人文社科学领域的课题研究,对于如何站在时代的前沿、引领时代的新思想、更新时代所要求的精神领域的内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单纯的备课、讲课的过程难以对事物具有敏锐的视角,难以培养处处发现问题的能力。不搞课题研究、不撰写论文的教师在教学的内容上、思想性等方面也难以具有独特的视角、独到的见解,流于将老套的知识在课堂上一届届机械往复地重复传播,课堂效果和教学内容难以具有丰富、鲜活的与时俱进的思想性、多样性、深度性、广度性。

其次,课题研究又是与时俱进、丰富教学内容的活化剂——教师把自身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锻炼培养起来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能够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即新时代的课堂要求教师要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学科的前沿知识传授给学生,融于教学中,那么教师首先自身要创新,只有具备了科研能力才能拥有创新精神,才能拥有学科的前沿知识,才能把科研能力转化为教学能力,所以,课题研究、撰写研究论文对课堂教学起着丰富、鲜活的作用。

再次,教学活动是将原有理论专业知识加以整合并付诸实践的传承活动,教师在身兼科研课题、撰写研究论文的教学活动中又会发现新问题,或者对所进行的课题研究有启迪作用。可见,课题研究、撰写论文这种科研活动与课堂教学又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教师会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处于一种亢奋、激活的状态,带领学生进入汲取知识的佳境。

高校教师不仅担负着知识的传承,更肩负着要以高深的学识站在高起点上,教师只有在课题研究、撰写研究论文的过程中方能探索并发现本领域的新问题,引领本领域的前沿(发展),时刻具有解决时代摆在人们面前的各种高层面问题的思想意识,才能将自身的这种思想和素质渗透于教学之中——引领学生在体验、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迎接时代挑战的能力。

作为高校教师,如果仅局限于知识的传输,不进行课题研究,不发表研究成果,不撰写研究论文,就难以处处发现问题,就是把自己局限在基础教育的层面上,就难以改善和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效果,其存在的价值也会受到质疑。

本文从高校教师为了讲课而进行的备课活动和进行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对知识的储备、完善、整合、提升后,对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所产生的完全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出发,阐述课题研究和撰写研究论文对课堂教学的丰富、鲜活的促进作用。

二、为了课堂教学而进行的备课活动对课堂教学的作用

由于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掌控课堂的教学活动,而学生处于从属接受的被动地位,教师备课的质量——广度和深度全由教师主导(当然,现在推广的多媒体教学力图使学生将被动接受知识变为积极投入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去,教学活动不再是“一言堂”,但是,无论学生是被动听课,还是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堂上的“指挥棒”仍由教师“心随我动”)。备课10小时能把一堂课讲下来,备课20小时也讲一堂课,就是说备课的空间无限,那么其产生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自然不同。从人的基本属性讲,人在无压力、安逸的条件下,其潜能、创造力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有限的,教师备课的情况难免有“闲庭信步”的悠闲在里面。

三、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的过程对教师自身的提升和对课堂教学内容及效果的丰富、鲜活作用

人在有压力、有动力、受检验、受评判的高压条件下产生的爆发力、情感力产生的潜能、创造力和效果力如高压水泵,喷薄而出,无限而巨大。在压力和紧迫意识作用下,对知识的汲取力如干枯之土,会迅捷变成自己的学识,从而会在授课中厚积薄发,教学质量及效果必定生动而鲜活。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正是属于这种情况,在规定的时间内要进行课题研究——对某一事物持有疑问,并以此为研究课题,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解决提出的问题。而撰写论文,就是把从事的研究活动进行文字化的记录(文章化)。无论是课题研究还是撰写论文都要接受专家学者的审查评判,在这种压力下产生的研究动力、研究视角及其一系列连带的能动力是巨大而惊人的。曹雪芹在穷困潦倒的窘况下写出《红楼梦》,司马迁在怀才不遇的境况下写出《史记》,足以说明安逸的环境下难以产生惊世之作,“四面楚歌”的紧迫感下人方能有所作为。所以,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的过程是对教师知识的储备、充电、推陈出新、整合及创造力发挥的高压调动,对教师现有知识的“血液”更新、“血液”循环起到了活化、打压的抽取更换的作用,这是外部的作用。 同时,课题研究是针对自己在某一领域的独到见解进行研究,在此研究过程中查阅书籍、资料的过程丰富了教师的知识结构,比单纯的备课对教学的作用要更加深入、具体、丰富和鲜活,这是内在的自我鞭策、奋发向上的“觉悟”。可见,来自外部的紧迫感和内在的鞭策力会使得教师时刻处于知识的不断汲取和更新的紧迫状态,并以其敏锐独到的视角发现并解决问题,与时俱进,这个过程使得机体在新鲜的血液流动下排出陈液,机体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适应信息时代教书育人的要求而不被新知识淘汰。只有自身知识的不断丰富和推陈出新才可以丰富、鲜活课堂教学内容和质量。

1.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的内容

课题研究是一个过程,即对某一现象或事物有疑问,以此作为课题,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提出的问题加以论证和解决。论文就是把这种研究活动以文章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单纯写论文,即对某一现象或事物有独到见解和体会,然后通过大量的博览群书、查阅敏感尖锐问题和在先行研究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无论是课题研究,还是撰写论文,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种:

(1)与教师的专业有关的内容。

(2)与所教课程有关的内容。但即使所从事的课题研究从表面上看与所授课程内容无关,也不能一概认为该研究活动独立成章,因为各种知识有相通之处,更何况在同一领域涉及的不同内容更有相互渗透、承接、启迪的特点。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关联性研究课题。

可见,以上三种情况与教学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互补、互动、相辅相成的关系,即在授课过程中会发现问题,由实践到理论研究,课题研究不是空穴而来、纸上谈兵,而是真正来自于教学实践;另一方面,撰写论文又是对课堂效果和当时教师感受的文字性记录。

2.教学和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是一种相互结合的互动活动

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包含、共同成长与发展的关系。

3.课题研究、撰写研究论文的过程对教学的影响和作用

(1)发现问题点——敏锐的思考力和独到的见解力,锻炼了教师在教学方面开拓新领域、新视角的能力。课题研究中必须提出问题(点)。为此,教师必须广泛阅读书籍和相关论文,对日常碰到的疑难现象有深入探究的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发现问题、解惑的先决前提便首先是阅读书籍、文章及自身具备的思考力。在读书的过程中,为了解释事物的现象以及解开难解之谜蕴藏的潜规则,要以怀疑的眼光去读,以怀疑的思维去发现问题。所以,在时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心理意识驱使下的博览群书,丰富、更新了教师的知识量,避免了同样课程周而复始的机械讲解,随时充实并丰富了课堂内容。另一方面,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丰富自身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教师对问题的敏锐思考力,自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教学目的、教学效果的设定等方面起到了丰富、鲜活的作用。

(2)梳理先行研究和问题点,确定研究课题——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会时刻渗透于教学之中。此时,尚未研究的新课题和新发现另当别论,大多数的研究课题都是多多少少以各种形式承前的同时展开后续的各种研究。重要的是,发现与先行研究不同的观点,或者是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和范围提出问题,确立研究课题。为此,教师需要在芸芸众生的观点中另辟新径,打破常规,具有与众不同的创新点,这种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教师的教学“机体”充满生命和活力的“活化剂”,会“鲜活”课堂的教学内容。

(3)独特的分析和新数据——严谨的逻辑论证能力锻炼了教师在教学中的思辨能力。课题研究及论文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独特性。如果没有新视点和新发现,论文就没有价值。新论证、新数据是支撑独特分析不可欠缺的重要部分。在论证的过程中,严谨的逻辑思维力会锻炼教师的课堂讲解环环相扣、深入浅出。

(4)得出解决问题的结论——锻炼教师在实施规划教学之后的概括力:明确目的,一语中的。论文的结论就是合理地导出调查分析和推论,以清晰有力的思辨归纳力对提出的问题以结论的形式予以解决。如果不能解决问题,或者不能合理地解决问题,那么,论文本身就不成立。实际上,能够完全地解决所提问题的课题研究和论文不是很多,会或多或少地留有尚未解决的问题,重要的是,要解决核心问题,因此,把解决的部分明了地加以归纳总结,把遗留的问题作为今后的研究课题是论文的大体结构,言简意赅、一语中的的结论会起到画龙点睛、突出核心的作用。此过程锻炼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归纳整理力、概括力,远离拖泥带水、一盘散沙的讲课。

无机化学研究内容篇8

关键词:公安院校;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缺陷

作为高层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1995年开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警学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等多家公安院校以培养“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的高层次的复合式应用型的公安专门人才为目标,相继申办开设研究生教育。发展到今天日益呈现出迅猛发展势头,无论是招生专业、招生数量还是培养层次均在不断扩展与提高。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大,在满足实践部门对高层次公安人才需求的同时,也为我们反思当前培养模式既有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所谓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培养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完整的培养模式应当包含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三大要素。公安院校现行研究生培养模式之不足在这三大要素中均有所体现。

一、“本科化”的培养模式特征突出

公安院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本科化”倾向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多方面均有反映。在课程设置上,虽然相同或相近专业的研究生与本科生培养方案有一定差别,但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的重叠程度极高。在一些公安院校,有的专业的研究生专业课程甚至可以被本科课程完全覆盖。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本科化”倾向更为严重。在公共课方面,公共政治课理论性强,内容与本科阶段的重复性大,公共外语课则基本停留在基础教学阶段。在专业课方面,教材建设问题突出。除了个别专业(如法学)可以采用由普通高校组织编写的专门研究生教材之外,绝大多数专业并无专门的研究生教材。在有些公安院校,有的专业方向的指定参考用书,自本科教学与期末考试、研究生入学笔试与面试直至研究生中期考核,没有任何变化。在研究生教学中,直接推荐本校教师编写的自考教材的现象也并不鲜见。究其成因,既与公安学科学术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有关,更和我们对研究生教材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关。在教学形式方面,公安院校普遍采用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形式,但上下课的时间有严格限定,基本上与本科生教学时间保持一致,授课教师对具体教学时间的安排几乎没有任何自主性。部分授课老师的研究生课堂教学内容与本科教学几乎没有任何差别,在教学方法上也延续填鸭式的传统方法。课程设置的重叠、教学形式的单一和教学内容的重复,使得研究生培养无法真正体现出与本科生培养的特殊之处。这是对学生学习时间和学校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导师对学生指导不够,学生科研能力不足

公安院校和国内多数院校一样,采用了导师负责、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机制,因而也承受了这种机制内在的弊端。这种机制强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由导师亲自主导或参与研究生的选拔、培养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课程开设、开题报告、撰写论文、审核论文等。为学生提供了稳定的培养环境。但这种机制的不足也是明显的:一方面,在这种机制下,导师与非直接指导的研究生以及研究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减少,不利于拓宽知识面和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这种机制容易形成所谓“门第之见”,阻碍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此外,从公安院校研究生培养实践来看,许多导师对自己所带的研究生的指导也有欠缺。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但导师的数量和水平并未得到相应的补充和提高,导致每个研究生的导师“实得量”不足,“放羊式”或者“代培式”的培养现象非常普遍,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整体培养质量。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过去的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条件下,公安院校研究生习惯于接受、理解和掌握现成的知识。习惯于传统教育方式,受前人知识和经验束缚,相对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研究生的论文选题长期囿于导师本人指定的领域及单一的研究方法,研究创新视野相对狭窄,教学内容陈旧老化以及被动的学习方法严重阻碍着研究生主动学习、热情探索的激情与欲望。从公安院校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来看,当前公安院校研究生整体上呈现出科研训练不足状况。公安院校研究生的科研成果普遍较少,科研水平不高,科研成果创新性不够,科研积极性较差。这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导师指导不够的原因,也包括:一是“公安无理论”的观念还有一定市场;二是外部就业压力较小;j是研究生管理失范,部分学生一文不发即顺利毕业,使规范对在校生的约束力大为减弱;四是相当多的导师课题较少或者没有课题,许多研究生在校期间没有机会参与课题研究;五是科研环境欠佳,研究生获得科研资料和发表科研成果的渠道有限,学校也缺乏对研究生科研活动的激励机制,等等。

对研究生的培养评价来说,公安院校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一套研究生培养评价制度,制定了大量的规章制度。但是,一方面制度本身需要合理化,另一方面合理的制度还需要真正落到实处。从现状来看,当前公安院校研究生培养评价制度的主要问题有二:其一,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监控体制不健全,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难以提高。在现行质量监控体制下,公安院校往往只重入学考核而忽视培养过程和最终学术能力的考核,导致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实际上达不到应有水平,评审专家和答辩委员们因为碍于情面才勉强准予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与此同时,只看最终学位论文而忽视了培养过程中的课程教学和研究指导工作,导致很多研究生由于缺乏基础训练而难以保障学位论文的质量。其二,尚未形成科学系统的学分制和合理的学位淘汰制。出于警务化管理的需要,公安院校本科生一般不实行学分制。研究生的学分制也不完整,虽有学分制的形式,但缺少学分制的精神,学制仍是缺乏弹性的固定学制,学生必修课比重太高,选修课的范围太窄。至于在国外流行和国内许多高校均采取了的学位淘汰制度,公安院校基本上未真正实施,不能获得学位的学生寥寥无几。淘汰制度不完善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三、日常管理模式过度强调共性,研究生培养评价制度不完善

公安院校“公安特色”之一是其警务化管理模式。根据警务化管理要求,全校研究生归大队管辖,大队下设中队,由专职学管干部担任大队长和中队长,监督学生的着装、出操、内务卫生、上下课、宿舍熄灯活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负全责。实行警务化管理是公安院校性质与公安专业培养的特殊需要,在实现学生由普通公民向人民警察的角色转变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消极因素:

上一篇:情景教学法的核心范文 下一篇:供电公司消防安全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