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保护的主要途径范文

时间:2023-12-26 17:39:34

物种保护的主要途径

物种保护的主要途径篇1

传统的生物保护战略被动地强调现存濒危物种和景观元素的保护,如果将物种运动和生态过程作为一个能动的景观控制过程来对待,我们将会有一种全新的景观规划途径。其中有三个方面的概念对这种新的景观规划途径有启发意义:即景观的空间构型对生态过程的作用,生物进化空间轨迹与景观格局设计及景观阻力与潜在的生态基础设施的设计。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正是在这些方向上的一个新的探索。

关键字:生物多样性;生物保护;景观生态;景观规划

1.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

景观规划设计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已引起生物学家的高度重视,用Wilson(1992,P317)的话说“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专业,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环境日益人工化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林地、绿带、水系、水库和人工池塘及湖泊的巧妙布置来使生物多样性保持在很高的程度。总体规划不但考虑经济效益和美,同时考虑生物种类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Biopersity)包含三个层次的含意:(i)遗传多样性,即指所有遗传信息的总和,它包含在动植物和微生物个体的基因内;(ii)物种多样性,即生命机体的变化和多样化;(iii)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而栖息地、生物群落和生物圈内生态过程的多样化(见 McNeely等1990;Soule1991;NAS1992)。相应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分别在环环相扣的多个生物空间等级层次(Biospatial hierarchy)上进行,即(i)景观或生态系统综合体层次,(ii)群落层次,(iii)物种层次,(iv)种群层次和(v) 基因层次。生物多样性的空间等级层次与空间位置和格局紧密相关, 这也正是本文关于生物保护景观规划讨论的出发点。

总起来讲,生物多样性保护可分为两种途径:以物种为中心的途径和以生态系统为中心的途径。前者强调濒危物种本身的保护,而后者则强调景观系统和自然地的整体保护,力图通过保护景观的多样性来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战略上的两种不同途径也体现在以生物保护为目的的景观规划设计中:以物种为出发点的的规划途径和以景观元素为出发点的的规划途径。尽管两者都考虑物种和生态基础设施的保护,但前者的规划过程是从物种到景观格局,而后者是从景观元素到景观格局。

1.1 以物种为出发点的景观规划途径

该规划方法强调,使景观生态规划具有意义的充分必要条件是选准保护对象,并对其习性、运动规律和所有相关信息有充分的了解。以此为基础来设计针对特定物种的景观保护格局。一个整体优化的生物保护景观格局是由多个以单一物种保护为对象的景观最佳格局的叠加与谐调(Amstel等1988;Selm 1988)。这一途径一般可分为下列五个步骤:

(i)根据物种的重要性,选择目前的或潜在的保护对象。

(ii)收集关于保护对象的信息,包括查阅文献,明确适合于每一保护对象的最佳景观结构。

(iii)汇总和比较所有保护对象对景观的需要。

(iv)修改保护物种清单以取得保护的谐调与一致性。

(v)综合以单一物种保护为目的的景观规划来获得某一地域的总体生物保护景观规划。

如果有足够详尽的关于物种及其相关联系的信息的话, 以物种为中心的景观规划途径可以说是,最有效和科学的生物保护途径。但是,这一途径一开始就将可能遇到规划师和生物学家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即什么物种应优先保护的问题。人们一般从三个方面的标准来选择优先保护的物种:

(i)目前的稀有、特有性,受协状态及其实用性,大型哺乳动物和那些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名单之列的物种显然应作为首选的保护对象。往往被作为首选对象。

(ii)物种在生态系统及群落中的地位。保护对象应对维护整体生态平衡有关键作用。

(iii)物种的进化意义。一种杂草可能本身很不起眼,在群落内也表现不出重要意义,但却有可能对进化史及未来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有重要价值。用进化的观点来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比被动地保护现存的濒危物种更具有意义(Edwin 1991)。

1.2 以景观元素保护为出发点的途径

这一途径并不基于对单一物种的深入研究来作景观规划,而是把生物空间等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集中针对景观的整体特征如景观的连续性,异质性和景观的动态变化来进行规划设计。该途径认为,现实的生态过程发生在一个时空嵌合体中,包含生物等级系统的各个层次。而批评以物种或群落保护为对象的规划只是偏面地解决了一个连续的复杂系列的局部和片段(Noss and Harris,1986)。因此,以景观元素为核心的整体规划途径强调以下的步骤(Harris 1984, Noss and Harris 1986; Noss1991):

(i)生态过程和生物多样性成份包含在一个广泛的时空尺度上,因此,一个全面的规划应该以生物等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受协成分或节点(Node)作为保护对象。强调节点的多样性,这些节点小到一棵孤树或一个森林斑块,大到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而对单一物种本身则不作深入考察。

(ii)因为景观的破碎和分割被认为是危胁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所以,规划强调景观的连结关系和格局设计。规划的目标是将每一景观中各种大小的节点连接成为整体的保护网络,并在区域和大陆尺度上建立景观保护体系。

(iii)景观及其保护必须从时空系统和动态的、飘移的嵌合体(Shifting Mosaic)角度来认识和理解。所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旨在维护嵌合体的稳定性,综合考虑保护及发展规划,以实现景观的可持续性。

与以物种为核心的规划不同,以景观元素为核心的规划的第一步不是确定单一物种作为保护对象与研究其特性,而是首先分析现存景观元素及相互间的空间联系或障碍,然后提出方案来利用和改进现存的格局,建立景观保护基础设施(Conservation Infrastruture)。包括在现有景观格局基础上,加宽景观元素间的联接廊道、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引入新的景观斑块和调整土地利用格局。

此景观元素为核心的规划途径的理论指导包括岛屿生物地理学(Island Biogeography)和景观生态学。景观的连续性、异质性、动态和飘移等是规划着重考虑的景观特性。

这一规划途径的一个典型代表是所谓的景观群岛模式(Archipelago Model),或称为综合利用模式(Multiple-use Model,简称MUMs)(Harris,1984;Noss and Harris 1986)。这一模式包括一个绝对保护的核心区和周围缓冲区。沿核心区向外人类活动强度逐渐增加。核心区是生物多样性等级系统中任一层次上的某一节点。

一个关于整体景观保护的类似的概念是所谓的景观补偿区网络(Network of Landscape Compensative Areas),这一概念强调景观规划和管理的一个最重要原则是景观的多样性和最优格局。而这样一种最优格局表现为地域内多层次的景观补偿系统和生态基础设施(Mander等1988)。这一理想的景观格局实际上是一个等边六角形。在这样一个六角形中,景观的生态多样性和稳定性通过多层次的生态过渡带和补偿区网络来实现。

以景观元素为导向的规划避免了上述的以特定物种为核心的规划途径的缺点,而从整体上来设计全面的、包容的景观格局。对于景观这一复杂的系统来说,这似乎是合理的。问题是,这种从形式出发的景观格局设计是否能满足内容即物种的保护需要?景观格局是为谁而设计的? 2.多样性保护的空间战略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主要有以下六方面的原因:

(i)栖息地的消失; (ii)栖息地(景观)的破碎化;(iii)外来种的入侵和疾病的扩散;(iv)过度开发利用;(v)水、空气和土壤的污染;和(vi)气候的改变。

其中,栖息地的消失和破碎是生物多样性消失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国尤其如此(BCCA,1992)。栖息地的消失直接导致物种的迅速消亡,而栖息地的破碎化则导致栖息地内部环境条件的改变,使物种缺乏足够大的栖息和运动空间,并有利于外来物种的侵入。适应于在大的整体景观中生存的物种一般扩散能力都很弱,所以最易受到破碎化的影响。

尽管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有所不同,一些空间战略都被普遍认为是有效的。这些战略对克服上述人为扰有积极作用。包括:

(i)建立绝对保护的栖息地核心区;

(ii)建立缓冲区以减少人为活动对核心区的干扰;

(iii)在栖息地之间建立廊道;

(iv)增加景观的异质性;

(v)在关键性的部位引入或恢复乡土景观斑块。

2.1 绝对保护核

这是自然保护中最传统的战略,其基本思想是将保护对象(残遗斑块或濒危物种栖息地)尽量完整地保护起来,并将人类活动排斥在核心区周围的缓冲区以外。

岛屿生物地理学强调自然保护区设计中的面积和临近关系。这一理论最早由Preston(1962)和MacArthur及Wilson(1963,1967)等首先提出并发展。这一理论假设一个岛上的物种数目最终将趋于一种动态平衡。导致平衡的两种过程是物种的迁入和灭绝。达到平衡状态的物种数主要取决于岛屿的大小和岛屿离种源的距离,即面积效应(Area Effect)和距离效应(Distance Effect)。也就是说,一个小的保护区不但最终将只能允许少数物种的生存,并在一开始就使物种迅速消亡。而远离种源的保护地,则很难使物种有再迁入来取代消亡的个体。这一假设或多或少在海洋岛屿和孤立的陆地残遗斑块的观察中得到证实(见Frankel and Soule,1981; Harris1984;Forman and Godron 1986; Forman 1995)。但是,陆地景观斑块与海洋岛屿的状况有很大差异(Forman 1979; Harris 1984),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途径来衡量陆地景观斑块隔离状况。有学者提出用景观阻力(Landscape Resistance)来衡量栖息地斑块间的隔离程度(Forman and Godron 1986;Formam 1995)。影响景观阻力的因素包括景观的基相质地和边界频率等。Kanaapen等(1992)提出用最小累积阻力来衡量隔离程度。

岛屿生物地理学的越大越好和越近越好的基本原则在今天仍被广为接受,但也有不同的看法(如Simberloff and Abele 1976),认为几个小的保护区可能比一个大型保护区有更多的优越性。

一些反映面积和物种及种群关系的门槛为规划提供了有用的指导。其中之一是种群健康所需要的最小面积(Viable Minimum Area)。对此,有两条法则,即近期法则和长期法则。近期法则主张最小的有效种群数是50;长期法则主张最小种群数为200-500,这样才能保证生物保护的长期安全。根据这两个门槛,可以相应地确定最小面积(Frankel and Soule 1981;Harris 1984)。

根据岛屿生物地理学,物种与面积之间存在着以下的关系(MacArthur and Wilson 1967)

其中S和A分别是物种数和面积(公顷), C和z是特定物种及环境条件下的参数。尽管C和Z因具体情况变化很大(见Wilcox 1980),这一公式指出,当栖息地斑块很小时保护面积的微小增加会导致物种的大幅度增加,而当栖息地斑块很大时,其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只能增加少量的物种。根据这一特点,一般认为保护区的面积每减少十倍,物种数将损失30%。

另一种门槛变量是破碎度。根据采伐的模拟表明,景观中至少有50-70%的原有森林生境才能保护物种及生态过程的健康和维持正常秩序(Franklin and Forman 1987)

2.2 缓冲区

缓冲区(Buffer Zones)或过渡带(Transition Zones)的功能是保护核心区的生态过程和自然演替,减少外界景观人为干扰带来的冲击。通常的方法是在保护核心区周围划一辅助性的保护和管理范围。但试图在保护核周围建立缓冲区的设想往往会落空,原因是缓冲区土地的所有权法律上不属于保护区管理部门(见McNee1y 1992)。在有的情况下保护区内部也设缓冲区。但是,国际上关于如何划分缓冲区的技术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也就是说缓冲区应该划到什么地方,如何划才最有利于保护同时不给当地居民带来过分的经济损失。显然,以保护核心为中心同心圆式地划分缓冲区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一个新的划分缓冲区的途径是利用阻力面的等阻线来确定其边界和形状(Yu,1995a-b,1996a)。阻力面类似与地形表面,其中有缓坡和陡坡,呈现一些门槛特征。据此来划分缓冲区不但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而且,可以判别缓冲区合理的形状和格局,减少缓冲区划分的盲目性。

2.3 建立廊道(Corridor)

对抗景观破碎化的一个重要空间战略是在相对孤立的栖息地斑块之间建立联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建立廊道。生态学家们普遍认为,通过廊道将孤立的栖息地斑块与大型的种源栖息地相联接有利于物种的持续,和增加生物多样性(见Forman and Godron 1986;Harris and Scheck 1991;Saunders and Hobbe 1991;Forman 1995)。这一观点最近在景观规划和设计领域内得到认真的对待(Smith and Hellmund 1993)。

理论上讲,相似的栖息地斑块之间通过廊道可以增加基因的交换和物种流动,给缺乏空间扩散能力的物种提供一个连续的栖息地网络,增加物种重新迁入的机会和提供乡土物种生存的机会。许多实地观察也证实了廊道的这种功能(详见Harris and Scheck 1991;Forman 1995).

廊道的联系和辐射功能使他们成为促进未来生物多样性进化的重要景观结构(Erwin 1991)。根据这一功能,廊道的设计应与生物进化的轨迹相适应,联接重要的物种源以保护不断的物种交流和辐射。

但是,廊道的意义也不能过分地强调。他们有时并不能起到联系乡土栖息地的作用。相反,他们有可能对乡土物种带来危害。在大尺度空间上的一个例子是南北美大陆联接的形成在过去几百万年内导致生物多样性的灾难性的损失(May 1978;Gould 1993, p347)。在小尺度上的观察也证明廊道对乡土物种的危害性(见Harris and Sheck 1991)。对某些生态过程有促进作用的廊道,恰恰对某些物种的运动有阻碍作用。联结孤立栖息地之间的廊道往往会引导天敌的进入,或外来物种的侵入而危协到乡土物种的生存。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开发就有许多这样的问题。外来物种沿着交通廊道侵入景观深处,危协乡土物种的生存(见Harris and Scheck 1991)。

由于廊道功能的这些矛盾,要求景观设计师谨慎考虑如何使廊道有利于乡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特别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Harris and sheck 1991):

(i)多于一条廊道:多一条廊道就相当于为物种的空间运动多增加一个可选择的途径,为其安全增加一份保险。

(ii)乡土特性:构成廊道的植被本身应是乡土植物。

(iii)越宽越好:廊道必须与种源栖息地相联接,必须有足够的宽度。否则,廊道不但起不到空间联系的效用,而且,可能引导外来物种的入侵。至于多宽的廊道较为合适,目前尚无定论,但越宽越好是一条基本原则。

至于针对某一种动物运动的廊道,当地的生物和生态专家的经验往往能提供最可靠的参考(Binford等1993)

(iv)自然的本底: 廊道应是自然的或是对原有自然廊道的恢复。任何人为设计的廊道都必须与自然的景观格局,如水系格局相适应。

其它联接破碎斑块的方式包括建立动物运动的"跳板"(Stepping Stones),改造栖息地斑块之间的质地和减少景观中的硬性边界频度等以减少动物穿越景观的阻力。 2.4 增加景观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

实验观察和模拟研究都显示,景观异质性或时空的嵌斑特性(Patchenes)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和连续及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Turner 1987; Pickett and Thompson 1978;Kolasa and Pickett 1991; Renshaw 1991; Kozakienicz 1995; Forman 1995)。许多物种需要两种或多种栖息地环境。景观的空间格局与时间更替一样可能会显得杂乱无章。但这种动态和交替抹去了景观中的剧烈性的变化,使系统保持稳定。所以,保护和有意识地增加景观的异质性有时是必要的。(Frankel and Soule 1981; Hayes等1987)。增加异质性的人为措施包括控制性的火烧或水淹、采伐等。

2.5 恢复栖息地

另一种代价很高的生物保护战略是栖息地的恢复,在关键性的部位引进乡土栖息地斑块,作为孤立栖息地之间的“跳板”,或增加一个适宜于保护对象的栖息地。这样可以大大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效果,同时也可提高景观的美学价值(Hayes等1987;Morris1987)。

上述多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战略都在不同程度上有积极作用。关键的问题是在什么地方和怎样来构建上述空间结构和战略。也就是说在什么地方划分缓冲区?在什么地方建廊道来联接栖息地斑块?在什么地方引入新的斑块来有效地影响生态过程? 这些问题还远未得到解决。

3.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讨论

3.1 普遍的缺陷和应改进的方面

上述关于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和空间战略总起来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

(i)被动的途径

除少数例外,目前生物保护多采用被动方式。生物多样性或乡土栖息地被作为被动的保护对象,被圈在一定的地区或限制在一定的网络内运动。如果把生物对景观的利用作为一个能动的生态过程,一种对景观的竞争性的控制过程,情景可能会很不一样。在这种假设下,通过识别关键性的景观局部和空间联系,而利用物种自身的对空间的探索和侵占能力来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也正是景观生态安全格局(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概念的基本出发点之一(Yu 1995a-c,1996a-b)。

(ii)局限于对“实体”景观的保护

由于上述关于把物种作为被动对象保护在特定地域和现存景观元素中的局限性,生物保护中的景观生态研究和规划往往注重现有景观元素及格局与生物运动过程的关系 (Laver and Haine-Young 1993)或偏于记载和再现现存的景观实体元素而对景观的另一半,即作为景观实体元素背景的部分研究很少。 而恰恰是这部分“虚体”景观,如作为景观中森林斑块背景的农用基质,对物种的空间运动起作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这种景观基质、或背景中是否存在着某种隐藏的或是潜在的结构,影响、甚致控制着景观生态过程呢?

由于上述两个局限性,生物保护的上述空间战略的有效性也就值得怀疑了。如传统的缓冲区的划分方法,和根据现存的自然结构来建立廊道并相信物种能利用其进行空间运动等都值得进一步讨论。

所以,下列三个问题依然存在:

(a)如果要选择某一栖息地进行保护应如何选择,包括什么和在什么位置。

(b)如果两个或多个孤立的栖息之间需要构筑廊道,什么地方设廊道才具有高效性。

(c)如果恢复一个退化的景观,应在什么地方着手,才可以使恢复过程更有效,包括有效地使乡土物种得以维持和繁衍,和有效地阻止外来物种的侵入。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但需要考察现存景观元素及其空间格局,同时还应研究潜在的景观基础设施。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在这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Yu 1995a-c, 1996a-b)。

3.2 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概念

针对上述普遍采用的景观规划和空间战略的局限性,有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模式。尽管这些新概念仍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理论阶段。但对未来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发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i)景观的空间构型概念(Spatial Configuration)

这一概念强调景观的构型,即景观元素的毗邻关系。景观的空间构型可能比笼统意义上的景观异质性或景观的嵌合体特性更具有意义(Forman 1990, 1995)但关于这一设想尚没有进一步的实验观察的支持。

同样的设想也包含在森林的群岛模式之中,这一模式主要讨论破碎化的残遗森林景观的空间分布(Harrs 1984)。该模式强调斑块在联系整体群岛系统中的作用应作为斑块被选作为保护对象的首要因素。单一斑块选择作为保护对象的标准包括:①空间位置,②总的物种丰富性,③对特有区系成分生存和延续的意义,④发生遗传变异的可能性。而“选择栖息地岛屿保护地的压倒一切的保护标准是其在整体景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Harris 1984, p158)。

(ii)进化动态世系概念(Evolutionary Dynamic Lineage)

这一概念认为,目前生物保护的战略基本上是保护那些正走向灭绝的稀有物种,而这并不是我们所需的。 应该保护的是进化的过程(Erwin 1991)。 那些对当代进化过程有重要意义的关键地区应作为我们的保护和管理重点。 根据物种进化的空间轨迹来设计景观生态保护格局,才使生物保护更具有意义而应作为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3)景观阻力的概念(Landscape Reristance)

用景观阻力来衡量景观中栖息地岛屿的隔离状态在景观生态规划中具有重要意义(Forman 1995)。 景观阻力根据景观介面特征和距离来衡量物种穿越景观时遇到的阻力。其中一个最具有吸引力的阻力计算模型是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 即MCR)(Knaapen等1992;Yu 1995a-b,1996a)。根据MCR可以得到一个阻力表面。根据阻力表面的上的某些空间属性,包括点线面特征可以判别对控制生态流和运动有关键意义的潜在的战略性局部、位置和空间联系,即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它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过程的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进行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可以使生物保护和景观改变具有高效性(Yu 1995a-c,1996a-b)。

物种保护的主要途径篇2

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动物的根本性措施就是保护其栖息地,而保护栖息地的主要途径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开展驯养繁殖 驯养繁殖,是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濒危动物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

3、实施再引进工程,发展和壮大野生种群 再引进工程是保护 ,壮大极度濒危动植物野生种群的重要手段;

4、开展资源监测和科学研究开展资源监测和科学研究,是保护和持续利用濒危动植物的必要步骤;

5、提高法律保护地位,加大执法力度,

物种保护的主要途径篇3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传染;预防;患者;携带者

【中图分类号】R 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091-01

1 概述

病毒性肝炎是指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伤害为主的传染病。临床上以疲劳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出现黄疸和发热,还有些患者出现荨麻疹、关节痛或上呼吸道等症状。其主要通过粪-口、血液或体液传播。按照病原,目前已经发现的病毒性肝炎至少可以分为甲、乙、丙、丁、戊、庚、TTV 七型,其中以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最为常见。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困扰人民健康的常见多发病,发病率较高,病程长,治疗不易彻底,且极易造成大规模集体流行,危害很大。

2 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及传染途径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在全世界都有分布,但是不同地区各型肝炎的感染率却有较大差别。我国是甲型及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故本文主要介绍甲型及乙型肝炎的传染方式及其预防。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急、慢性患者及其携带者。不同类型的肝炎具体的传染源也各有不同。病毒性肝炎主要是通过粪-口、血液或体液传播。不同类型的肝炎其具体的传播途径稍有不同。

2.1 甲型肝炎主要是经粪-口传播。病毒随粪便排除后,通过污染手、水、苍蝇和食物等,经口进行感染。这种方式主要以日常生活接触为方式,通常引起大面积流行性发病,如水源被污染后,或者生食污染了的水产品如贝类动物等,可导致局部地区暴发的流行。甲型肝炎通过注射或输血传播很少。

2.2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通过输血或血制品或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刺等进行传播; ( 2) 通过生活上密切的接触进行传播; (3)通过母婴进行传播; (4) 通过性接触进行传播。(5)通过被吸血昆虫如蚊、臭虫、虱等的叮咬进行传播。

2.3 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极其相似,并且其主要以输血或血制品传播为主。丁型肝炎与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相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水源或食物污染会引起暴发性流行。

3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病毒性肝炎极易导致其他严重的肝性病变,且其治疗容易不彻底。因此应当加大对病毒性肝炎的预防,防止病毒性肝炎在健康人群中传播。

3.1管理传染源: 传染源是病毒性肝炎发病的源头,将其管理好对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有莫大的帮助。首先,要对疑似,确诊,住院,出院和死亡的肝炎病例分别按病原学进行传染病报告,进行专册登记和统计。其次,要对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和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及物品都进行消毒处理。再次,献血员应在志愿者每次献血前都对其进行体格检查来检测 ALT 及 HBsAg,对肝功能异常的 HBsAg 阳性者不得献血。有条件的应当开展抗-HCV 测定,抗-HVC阳性者也不能献血。

3.2切断传播途径: 要做到加强饮食的卫生管理,水源的保护、环境卫生管理以及粪便的无害化处理,要注意提高个人卫生水平。要加强对血液和血液制品的检测管理,做好血制品的 HBsAg 检测工作,对阳性者不能出售和使用。要加强对各种医疗器械的消毒处理,并且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对医疗器械应当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接触病人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来洗手。此外,为保护婴儿,切断母婴传播是预防的重中之重,对 HBsAg 阳性,尤其是对 HbeAg 也呈阳性的产妇所生的婴儿,出生后须要迅即注射乙型肝炎的特异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

3.3保护易感人群: 婴幼儿是病毒性肝炎的易感人群,幼儿园、学校等地也是病毒性肝炎大面积爆发的地区。因此,应当主动在病毒性肝炎流行期间为易感染人群接种疫苗或免疫球蛋白。另外婴儿在分娩后应立即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三联针。

3.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群防患意识: 社区或学校等单位应当进行相关方面的宣传教育,普及卫生知识。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病毒性肝炎卫生知识的宣传。可发放印有病毒性肝炎预防措施知识的小册子,增强人群预防意识。

3.5保护肝脏,提高人群免疫力: 中医认为正气内存,则外邪不干。增强人群体质,提高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可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恶化。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疏泄”、“主情志”、“怒伤肝”。因此,保持心情舒畅是预防和治疗本病的关键。在日常生活让,人们也当注意饮食节制,保护肝脏。要做到忌贪杯、营养均衡、饮食要洁净、慎用药物,减轻肝脏负担,有效防止肝脏病变的发生。

4 结语

综上所述,肝炎传染病的预防应该采取以切断其主要的传播环节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经研究表明传染病传播与流行须具备 3 个条件,包括: 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易感者。若是能切断其中的某一环节,即能有效防止该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各种传染病的薄弱环节不尽相同,在预防中要充分的利用,除主要预防环节外对其他方面也应采取相对应措施,这样才能有效地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病。

参考文献:

[1] 梁玉梅.浅谈病毒性肝炎的传染与预防[J].河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0,25 ( 1) : 20.

[2] 张玉萍.关于预防病毒性肝炎的几点看法[J].中国实用医药,2008,3( 35) : 205-206.

[3] 葛秀兰,王怀珍.手术室护理人员对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措施[J].现代预防医学,2009,31( 5) : 748.

[4] 邵晓萍.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与控制[J].华南预防医学. 2011(01)

[5] 病毒性肝炎是由哪些病毒引起的? 该如何预防?[J].微生物与感染. 2011(01)

物种保护的主要途径篇4

关键词:电梯;防雷

中图分类号:TU857文献标识码:A

一、电磁干扰

电磁兼容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因此电磁兼容包含2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指设备在运行时对环境的电磁骚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二是设备对其所在电磁环境中存在的电磁骚扰具有一定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

在GB/T4365-1995《电磁兼容术语》中把可能引起装置、设备或系统性能降低或者对生命或无生命物质产生损害作用的各种电磁现象称作电磁骚扰。把对设备、传输信道或系统性能构成下降影响时的电磁骚扰称为电磁干扰。

要形成电磁干扰需要满足以下三个基本条件:(1)足够强度的电磁骚扰源;(2)耦合途径或传播通道;(3)对该电磁骚扰能量敏感的设备。因此可以通过切断干扰源的传播、耦合途径或提高敏感设备的敏感度阈值以保证实现设备的电磁兼容,提高设备抗干扰能力。

二、雷击电磁脉冲对电梯系统的作用路径

电磁干扰有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种形式。电梯控制系统电子板大量采用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其对外界的干扰极其敏感,由雷击产生的瞬变强电磁场可以直接辐射到这些元器件上,也可以在电源或信号线上感应出暂态过电压波,沿线路侵入电子设备,使元器件失灵或损坏。电梯系统虽然安装于建筑物内部,但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电梯,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下列雷电干扰途径:

(一)雷击电磁脉冲穿透建筑物结构形成辐射干扰;

(二)雷击电磁脉冲作用于电源、信号线路形成传导干扰;

(三)雷电脉冲通过地电位反击形成的干扰。

三、基于电磁兼容的防雷设计

雷电在电磁干扰中充当干扰源的角色,由于其对建筑物内部各设备、系统存在多种干扰途径,因此其防雷设计应从抗干扰的原理出发,可采取泄流、均压、接地、屏蔽、隔离、滤波和过电压保护等综合防护措施,来保证建筑物内部各系统、设备的电磁兼容。

(一)屏蔽

屏蔽措施就是把闪电的脉冲磁场从空间入侵的通道阻隔起来,通过反射或吸收的方式来承受或拔除电磁能量,它是经实践证明的最有效的抑制电磁辐射干扰的方法之一。常用的屏蔽保护方式有外部空间屏蔽、设备金属外壳屏蔽以及线路屏蔽。

1、机房外部屏蔽

机房的设计选址应尽可能位于建筑物的几何中心,以减少雷击空间电磁场对设备和线路的辐射干扰和高电位反击。同时将机房的六面钢筋网、金属构架、金属门窗和金属通风管等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大空间屏蔽体。当屏蔽效能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可采取专门的屏蔽措施,例如在机房的墙面上刷电磁屏蔽涂料,采用金属结构的墙体等。

2、设备金属外壳屏蔽

设备机箱可对电磁波起到反射损耗和吸收损耗的作用,但这与机箱材料的种类和厚度有关。由于大多电子设备在出厂时已经充分考虑了电磁兼容性,机箱具有较好的屏蔽电磁干扰的能力,因此主要保持机箱门和开启盖板等处于良好的关闭状态并做好屏蔽接地即可。在电梯控制系统中,各种电路均有电位基准,将所有的基准点连接到一个导体平面上(基准平面),所有信号都是以该基准平面作为零电位参考点,电子设备常以其金属底座为基准面,为了保证设备的工作稳定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应将基准面与接地网相连。各设备只要有着良好的接地,就可以为雷击等造成的感应电流提供通畅的泄流途径,避免在各机壳与内部电路之间生成高电压,带来损坏设备和伤害人员的危险。

(二)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连接是内部防雷装置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减小雷电流引起的电位差。具体做法是电梯机房内主电机、主机座、承重梁、限速器外壳、各走线金属槽、控制柜金属外壳应有良好的接地,且接地线应分别直接接到接地干线上,不得互相串接后再与接地干线相连。承重梁应与建筑物内混凝土浇筑的梁中钢筋作焊接,以重复接地,实现机房内所有设备与建筑物顶层内钢结构等电位连接。

是等电位的,不会使移动着的轿厢与每个层楼发生电位差,从而保证了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三)过电压保护

线路上的过电压保护主要是用分流(限幅)技术拦截传导干扰途径,即采用高吸收能量的分流设备(电涌保护器)将雷电过电压(脉冲)能量分流泄入大地,达到保护目的。虽然建筑物防雷设计时通常对相关入户线路作出保护;但是通过其它外部、内部辐射耦合来的线路过电压和过电流仍然足以干扰电梯控制系统的正常工作,为此,在电梯机房分配电盘、控制箱电源输入端应安装相应的电涌保护器保护。此外电梯的电源系统应尽可能采用TN-S接地系统,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四)滤波抑制干扰

滤波是抑制和防止干扰的又一项重要措施。在电梯控制箱主要控制线路上安装合适的滤波器,可以显著地减小传导干扰的电平。因为干扰频谱成份不等于有用信号的频率,滤波器对于这些与有用信号频率不同的成分有良好的抑制能力,从而起到其它干扰难以起到的作用。

(五)接地

电梯的接地系统主要是指机房控制柜、主机、轿厢、层门、导轨等重要部件与接地装置的连接系统。从人身、设备安全和抗干扰的角度来说,通常采用与建筑物防雷装置共用接地系统,主要原因是:(1)包括电梯系统在内的计算机、通讯、控制系统和电源系统的接地均是为了获得一个相对的零电位点。如果各系统分别接地,当发生雷击的时候各个系统接地点的电位可能相差很大,如处理不好,往往在雷击时形成地电位反击。(2)由于各系统采用独立接地方式时要求各地网之间至少要有近20 m的安全距离,同时又要与各种金属管道、电缆金属屏蔽层和各大金属构件要有足够的距离,这些在实际设计和施工中是难以做到的。

当电梯系统设置专用垂直接地干线时,基坑底部预留接地端子的位置应尽可能远离建筑物防直击雷的引下线,以减少雷击泄流瞬间造成高电位反击。

四、结束语

物种保护的主要途径篇5

论文摘要:就近年来中药抑制细胞调亡的文献进行整理,从中药调控细胞凋亡途径、影响凋亡信号传导、调控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因子4个方面进行系统综述。认为中药在抑制细胞凋亡方面有较好的作用。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种细胞生理性死亡的形式,是多细胞有机体为保持身体组织稳定、调控自身细胞增殖和死亡之间的平衡、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性死亡过程,在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免疫调节、内环境稳定以及肿瘤、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均有重要意义。机体通过凋亡过程来清除体内不需要或有害细胞,或通过抗凋亡过程维持细胞功能。抑制凋亡在维护生命个体的稳定、抗衰老等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关中药抑制细胞凋亡的研究日渐增多,研究涉及缺氧、缺血等因素导致的神经系统、心脑血管、胃肠功能损伤的保护、肿瘤治疗(放、化疗)后骨髓、免疫功能损伤的防治等方面。中医药可对细胞凋亡过程的不同环节进行调节,进而抑制细胞凋亡,维持机体内平衡,阻止组织病理过程的恶化。

1 通过调控细胞凋亡途径抑制凋亡

机体内存在多条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其中内源性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途径和外源性的死亡受体途径所介导细胞凋亡是目前研究较多的途径。

1.1 通过调控线粒体细胞色素C途径抑制凋亡 许多研究结果均表明,线粒体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主开关”作用,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其通过Cyt-C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在细胞凋亡信号的刺激下,会使caspases激活,胞质Ca2+水平升高,产生ceramide,诸如此类的改变会直接或间接地引发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孔道(PTP)开放,使能量产生中断,线粒体内膜跨膜电位(ψm)的下降,并导致外膜破裂,释放出Cyt-C等各种活性蛋白,Cyt-C从线粒体内释放是关键的一步。胞浆内的Cyt-C在dA7P存在下,与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结合,诱导caspase-9前体的寡聚化,并形成凋亡体。凋亡体的形成可激活caspase-9,继而活化Caspase-3,启动Caspase的级联反应,引起细胞凋亡。

有研究以缺氧/缺糖再给氧为模型,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对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清开灵注射液能显著降低细胞内Ca2+浓度,抑制细胞凋亡,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认为清开灵注射液可抑制缺氧一缺糖再给氧损伤所致的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抑制神经细胞内钙超载与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1.2 通过调控死亡受体途径抑制凋亡 凋亡还可以通过死亡受体通路介导,现知死亡受体途径主要包括Fas/FasL途径和TNFa/TNFR途径。死亡受体家族成员包括7NFRl、TNFR2、Fas/CD95、TRAlL-Rs等,当死亡受体与其相应的配基(死亡配体)特异性结合后,将凋亡信号由胞外传人胞内,在连接分子的媒介下,激活Caspase,导致细胞凋亡。

1.2.1 通过调控Fas/FasL途径抑制凋亡 中药可以通过调控Fas/FasL的表达,抑制受损细胞的凋亡。参附注射液对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及缺氧/复氧时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蛋白表达影响研究发现,结果缺氧4.5h及10.5h后,心肌细胞Fas/FasL蛋白的阳性表达指数(positive expressionindex,PEI)参附注射液组明显低于缺氧组;参附注射液可通过下调Fas/FasL蛋白表达,参附注射液组还见到caspase-3活性下降,提示参附注射液抑制乳鼠心肌细胞凋亡是通过Fas/FasL-caspase-3途径实现的。

1.2.2 通过调控TNFa/TNFR途径抑制凋亡 研究还发现中药通过调控7NFa/TNFR途径抑制细胞凋亡。枸杞多糖对老年大鼠T细胞过度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研究发现,枸杞多糖可以下调促凋亡的TNFRl基因mRNA表达并上调抗凋亡的Bcl-2基因mRNA表达,降低老年大鼠T细胞的过度凋亡,从而改善老年大鼠T细胞过度凋亡的状态。

2 通过影响凋亡信号传导抑制凋亡

细胞抗凋亡的信号转导是在内外生存因子的刺激下,激活多种信号偶联途径的信号转导过程。常见的凋亡信号传导途径有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蛋白激酶B(PKB或称为AKT)途径,RAS-MAPK途径,NF-κB途径,N()途径等。

2.1 P13K/PKB途径 P13K是一种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PKB是P13K的靶蛋白之一,P13K与PKB是促进凋亡作用的重要调节因子;其过量表达可抑制细胞的凋亡。黄芪多糖(APS)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胰岛素信号分子表达的研究发现,认为黄芪多糖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的机制可能与提高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胰岛素受体(InsR)、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P13K水平,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信号转导有关。

2.2 RAS-MAPK途径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MAPKS)参与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过程。MAPKS级联反应包括MAPKKK,MAPKK与MAPK等3个顺序的活化过程。每一种激酶又由不同成分组成。MAPK包括ERK,jNK/SAPK,P38。有研究探讨肝星状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HSCs MAPK)通路中ERK、JNK的活化情况,以及丹参药物血清对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P-ERK)、磷酸化氨基末端蛋白激酶(P-JNK)表达,肝纤维化大鼠经丹参药物血清干预后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正常大鼠经丹参药物血清干预后较正常大鼠对照组也均显著减少。表明活化的HSCs中ERK、JNK保持着较高的磷酸化水平,两者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是HSCs活化和增殖的重要途径之一;阻断MAPK信号通路可能是丹参治疗肝纤维化的重要作用途径之一。

2.3 NF-κB途径 在大多数细胞类型中,NF-κB在胞浆中与抑制亚单位lκB结合形成无活性的复合物。在TNF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中,可刺激lκB的磷酸化作用及降解作用。使NF-κB能从复合物中释放并活化,活化的NF-κB迅速转位进入胞核,继而作用于靶基因,诱导基因表达,编码前炎性蛋白,如IFN,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细胞黏附因子,红细胞生成素与MHC-I类分子等,抑制NOS的生成,并诱导编码凋亡抑制蛋白C-IAPl,C-IAP2基因表达,诱导抗凋亡基因Bcl-2,Bcl-x1的表达。探讨人参皂甙对心血管疾病的保健和防治机制的研究发现,结果显示内毒素脂多糖(LPS)促使HUVEC NF-κB向细胞核内转移,人参皂甙则能阻止LPS诱导的NF-κB核内转移;能完全阻止LPS致内皮细胞核提取物NF-κB DNA结合活性;IJs能使HUVl3C PAl-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强,人参皂甙则使LPS的这种作用明显减弱。认为人参皂甙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NF-κB途径拮抗LPS致HUVEC PAI-1的表达。

2.4 NO途径 NO对细胞的增殖与存活有双重效应。它可以通过多种机制诱导细胞的凋亡,但在一些特定环境中,NO又可在一些细胞类型中作为凋亡的潜在抑制剂。川芎嗪对多巴胺诱导PCI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的研究发现,认为川芎嗪可抑制DA引起的PCI2细胞凋亡,此作用可能与降低NO生成有关。NO的抗凋亡作用还与caspase水平有关。在死亡配体依赖与配体非依赖的凋亡中,NO均能抑制caspase的活性。黄芪、当归注射液可通过促进NO的生成、诱导caspase3表达促进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同时还可通过上调bcl-2表达而抑制其阻止氧自由基破坏细胞结构,起抗细胞凋亡作用,通过抑制粘着斑激酶的表达,调节其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已发现,NO在某些细胞类型的线粒体中起抗凋亡作用。如在鼠肝线粒体中,生理浓度的NO能可逆性的抑制PTP的开放,机制是通过膜的去极化与Ca2+的积聚作用。

2.5 其他 胞浆中游离的Ca2+作为第二信使在凋亡信号传递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细胞核内钙离子浓度的持续升高是导致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细胞凋亡时最显著的变化是DNA的断裂,钙离子可直接激活核酸内切酶促进DNA断裂,也可通过激活蛋白酶、磷酸酶和磷脂酶,导致染色质结构完整性的丧失。葛根素及由红参和麦冬有效成分制成的参麦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中神经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可能是阻断Ca2+内流和/或胞内钙库的释放。从抑制神经细胞内钙超载。

目前发现在某些细胞中,cAMP是引起细胞凋亡的信号。细胞内cAMP浓度的上升可激活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使靶细胞上某些丝氨酸和苏氨酸磷酸化,从而影响这些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引起细胞凋亡。黄精多糖对正常小鼠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但可显著降低肾上腺素诱发的高血糖小鼠的血糖值;其机制可能是降低肾上腺素模型小鼠肝脏中cAMP的含量,通过抑制凋亡减轻高血糖肝脏的损害。

3 通过调控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抑制凋亡

Bcl-2基因家族是最重要的细胞凋亡调控基因。抗凋亡基因bcl-2和bcl-xL是Bcl-2家族蛋白成员中主要的抗凋亡分子。bax基因是Bcl-2家族中重要的促凋亡基因。另外,p53、c-myc、Fas、c-fos等基因均是参与调控细胞凋亡的重要基因。有研究用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贫血小鼠,提示黄芪注射液可通过上调抗凋亡蛋白Bcl-XL表达减轻骨髓有核细胞的凋亡,并促进红系、巨核系造血。丹参对持续性非卧床式腹膜透析(CAPD)相关性腹膜硬化模型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其机理是下调Fas基因的蛋白表达,上调Bcl-2基因的蛋白表达。c-los是一种转录调节因子,正常情况下在脑内水平极低。c-fos不适当的过度表达可干预细胞核的修复功能,导致细胞凋亡。有实验表明。c-fos可能诱导脑缺血一再灌流时海马CAl区细胞晚期促凋亡基因的表达,共同调控细胞凋亡,而中药有效成分葛根素可通过下调凋亡相关基因c-fos的表达,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具有保护神经的作用。

4 通过调控细胞因子抑制凋亡

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机体细胞分泌调节细胞增殖、分化与死亡的一大类因子。与凋亡有关的细胞因子有氧自由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2LDL)及某些细胞因子等。清热解毒方泻心汤可显著降低实验性AS大鼠血清MAD水平,增强SOD活性,降低OX2LDL及N()水平等,从而抑制血管细胞过度凋亡。细胞因子如TNF(Tumomecrotiefactor)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TNF在体外可诱导肿瘤细胞、树突状细胞及大鼠肝细胞出现凋亡,其中TNF-α与凋亡的关系更为密切,能与TNF受体结合,引起细胞内贮存Ca释放,引起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升高,从而激活Ca2+依赖性核酸内切酶,引起DNA片段断裂和细胞凋亡。此外,与凋亡有关的细胞因子还有IL-2、IFN-γ、TGFβ1,NK细胞、IL-3、IL-4、IL-6、LAF-1(白细胞黏附因子)、CAM-1(细胞内黏附分子)、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NGF(神经生长因子)、SCF(干细胞因子)、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核转录因子xu等。黄芪对脂多糖(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IJ)后大鼠肺组织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是减少促炎因子TNF-α、IL-1β的释放,抑制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地黄饮子对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细胞凋亡抑制的机制,与上调核转录因子κB、hsp70mRNA的表达,抑制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控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激活有关。

5 结语

物种保护的主要途径篇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利用 发展途径

对待非遗的态度:

以理性精神保护与发展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文称《决定》),总结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中央的这个决定对安徽而言,是一个绝大的好消息。安徽地处江淮,历史上人才辈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是文化资源大省,但长期以来,缺乏科学的开发与利用,许多文化资源被闲置与浪费,甚至流失。仅是非遗一块,在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0大类别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安徽入选60项。省级的非遗名录273项,市级非遗名录685项。其中,宣纸制作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

《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文化问题与民族、地域、时代总是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的民族、地域、时代表现出不同形态的文化,也正因为如此,形成了世界的多样性与丰富性。”①非遗的民族性与地域性则更为明显,学者欧远方考证安徽文化呈现出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流域的各自风貌②。在非遗文化分布上,安徽区域性特色也较为明显,表现为:徽州地区,徽州商人创造了丰富的物质,他们“贾而好儒”,注重文化,徽派建筑、徽派三雕、文房四宝声誉鹊起,流布海内外。而淮河流域,则出现了花鼓灯、马戏等一些传统舞蹈和曲艺,直到现在仍然盛行不衰。长江流域,则以传统戏剧和音乐见长。

对于非遗,一部分人以非常膜拜的心情去看待,甚至把它神秘化,乃至许多商品都要刻意去烙上“非遗”的印记;一部分人以忧心忡忡的心情去关注,认为在我们深爱的这片土地上,每分钟都可能有一位老艺人、一门手艺或一首民歌消失。那么,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非遗呢?我们必须以充分的理性精神去看待它,既不能以浪漫精神去想象或者神秘化地褒扬,从而掩盖了其本质特征,也不能以冷漠态度任其消亡。只有以理性精神去对待,才能更好地继承与发展。

非遗发展:

生产性保护是一条重要途径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引自《决定》)笔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安徽一千多项国家、省市级非遗中,绝大多数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创造的,或愉悦精神,或经济实用。发展得好,就能响应中央精神,让非遗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目前,对待非遗的继承发展依靠非遗传人,政府拨款进行保护,称之为“原生态”保护。但是,安徽目前被评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有53人,省级非遗传承人333人。靠这些传人,显然无法将安徽丰富的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下去。因而,安徽有些非遗项目在走以市场效益保护非遗之路,称之为“活态性”。具体保护形式与途径有抢救性保护、馆藏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立法性保护五种方式。

“活态性”的五种方式中,生产性保护与发展是最重要的途径。这种途径就是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产生经济效益,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比如列入部级非遗的阜南县黄岗柳编,走了市场之路,产值已超亿。因为能带动经济效益,技艺就能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再比如部级非遗望江挑花,起源于唐代,兴盛于明清。它是一种不同于十字绣的手工工艺,广泛应用于妇女、儿童的服饰。在政府的支持下,地方成立挑花公司,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品牌整合,产品研发等,将其应用于沙发、汽车及装饰画。以公司+农户的方式将挑花产业做大,同时,通过政策扶植、资金支持等方式打造挑花龙头企业,当地群众都被吸引,投身到挑花艺术之中,有效发扬了挑花艺术。当然,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从而推动非遗文化产业大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生产性保护的办法不适用于所有的非遗项目。在安徽的60项部级非遗中,只有徽墨、万安罗盘、界首彩陶、望江挑花等20项传统技艺和美术走市场化之路有可行性。之所以有可行性,其共同的特点是具有商品的属性。没有商品属性,不被社会需求的非遗则要走抢救之路,在老一辈传承人年老谢世之前,加紧对他们的个人记忆进行音像和书籍的记录。提升全民自觉性,让非遗的保护意识融入到每个人的血液当中。

借鉴模式:

“黄山方式”可不可行?

“扩大文化消费。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要创新商业模式,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开发特色文化消费,扩大文化服务消费,提供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决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指出了一条途径。

物种保护的主要途径篇7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自噬;自噬溶酶体途径;β-淀粉样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中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发展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性疾病 。其症状特征表现为缓慢进展的记忆及认知功能障碍。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细胞外沉积的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和细胞内聚集的神经元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

自噬是一种由溶酶体介导的组织消除异常折叠具有潜在毒性的蛋白质和功能障碍的细胞器的细胞内途径,是细胞对于外界环境压力和营养缺乏的一种适应机制,对应激诱导和组成性蛋白周转以及正常细胞稳态的维持非常重要[1]。营养物质缺乏导致自噬途径明显激活,蛋白质的大量降解产生的游离氨基酸,可在应激时发生代谢提供机体需要的能量。近年来研究发现,自噬作用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1自噬的过程、其分子机制及信号途径

1.1自噬的过程 根据机制和功能的不同,自噬溶酶体途径可以分为3种类型:巨自噬途径(macroautophagy)、小自噬途径(microautophagy)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途径(chaperon-mediated autophagy,CMA)。

大自噬途径特征为双层膜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并降解其内容物的过程,形态学上,第一步是核化,细胞通过核化形成隔离的双层膜结构称为自噬前体(pre-autophagosomal structure,PAS)。然后自噬前体延长成半圆形或新月体形,将异常的细胞器和蛋白质包裹其中形成自噬体。最后通过微管网络的运输,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内含物和内膜被降解[2]。大自噬是的最普遍的自噬形式,与AD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本文所指自噬溶酶体途径仅指大自噬途径。

小自噬途径指通过空泡转运伴侣复合物将细胞质成分直接内折包裹进入溶酶体并经水解酶降解的过程,没有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的形成。

细胞内大约30%的带特定序列KFERQ的蛋白质通过CMA途径降解,热休克蛋白70(Hsp)及其辅助分子伴侣形成的复合物可特异性识别这一序列并由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A运输蛋白质直进入溶酶体中折叠及降解。

1.2自噬的分子机制及信号途径 自噬溶酶体途径主要由2种信号途径调节: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磷酸肌醇-3激酶(PI3-K)。

Class III型磷脂酰肌醇3-激酶复合物在自噬体形成的核化起调节作用。在自噬前体形成的核化过程中起调节作用。PI3K酶复合物可磷酸化磷脂酰肌醇,形成3-磷酸磷脂酰肌醇(PI3P),PI3P可将Atg蛋白质募集到自噬体膜上,在自噬体的膜传递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3]。3-甲基腺嘌呤作为自噬抑制剂可特异性抑制PI3K复合物生成,阻断自噬溶酶体途径。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是一种进化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细胞内参与多个系统的调节作用,能够使细胞适应外界环境及营养变化,mTOR作为上游蛋白通过调节下游Atg的活性,从而抑制自噬的作用,mTOR被激活时可以磷酸化Atg1复合物的调节亚单位Atg13,阻止形成复合物,促进自噬体的形成[4]。此外,mTOR也调节核糖体蛋白质S6(p70S6)的活性,后者可抑制自噬作用。

2自噬在AD中的作用

2.1自噬对Aβ生成分泌酶的影响 SP主要由淀粉样前体蛋白水解形成的β-淀粉样蛋白异常折叠后聚集形成,斑块中还包括肿胀的、营养不良性萎缩的树突和轴突。Aβ是APP通过β-和γ-分泌酶裂解形成的39-43个氨基酸的多肽结构。研究表明,基础自噬水平被扰乱的细胞,γ一分泌酶的活性通过翻译起始因2激酶α亚单位增强[5]。研究发现,严重AD病人脑内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转基因小鼠AD模型的Beclin1杂合缺失导致自噬体成熟过程受阻,造成小鼠神经细胞内Aβ的生成增加和沉积,而自噬减弱,导致Aβ通过APL被降解的减少[6]。Aβ水平增高促进老年斑的形成。

2.2自噬对tau蛋白的影响 NFTs主要是由tau蛋白,一种微管相关蛋白异常过度磷酸化并聚合成双螺旋形式存在组成。自噬溶酶体系统在清除tau蛋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自酶体系统功能障碍将导致tau蛋白低聚物和不能溶解的聚集物形成[7]。研究发现,雷帕霉素药物性可以通过增加自噬改善Aβ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引起的病理过程[8]。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处理细胞也会导致tau蛋白积聚[9]。这些研究都支持了自噬对tau蛋白的清除作用,自噬功能异常将导致tau寡聚体的形成。

2.3自噬对神经元存活及凋亡的影响 研究表明Aβ25-35和Aβ42可以诱导SH-SY5Y细胞发生很强的自噬反应,免疫荧光双重染色的激光共聚焦图像显示,在血清中外源性应用Aβ42可以引起Aβ42和LC3在神经元中共定位,提示自噬可通过过对抗Aβ诱导的神经毒性发挥神经保护作用[10]。因此,自噬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但也可能是一种致病因素,与AD的病理生理学密切有关。自噬是否对抗AD或导致AD可能依赖于病理进程中不同的微环境和病程阶段。自噬可能在AD发展的早期发挥保护作用,而在晚期能引起细胞变性和死亡。

3自噬在AD中的治疗意义

物种保护的主要途径篇8

[关键词] 循环经济;“4R”原则;循环型社会

[中图分类号] F12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10-0005-04

一、引言

循环经济是一种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和哲学理念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它的提出为解决人类社会后发展中出现的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途径。当今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作出了许多努力,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中国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开始研究和发展循环经济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方针和法律制度,在许多地区进行了试点和经验推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由于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许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对循环经济的研究,学术界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主要是从五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冯之浚(2004)从整体论、系统论、自组织理论和协同论的哲学高度进行了分析;张国连、栾贻信(2005)从一般知识论(认识论)和人的生存论(实践论)的哲学视角研究了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莲果、王淑芳(2005)研究了循环经济的生态经济学基础;此外,学者们还对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学基础、环境经济学基础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二是循环经济的理论内涵。其包括基本理论、原则和分析方法。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有冯之浚(2004)、左铁镛(2006)、张英(2005)等。三是对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研究,如冯之浚(2004)等。四是对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的研究,这方面的成果也较多,如汤天兹(2005)等。五是对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的研究,张小兰(2005)研究了实行循环经济的制度,安福仁、周生军(2006)研究了有关税收问题。截至目前,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政策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二、对循环经济的原则的扩展

循环经济是在全球资源紧张、环境质量逐渐变差的背景下提出的,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产生的。循环经济思想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80年代以后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得到重视和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从90年代开始,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且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中国在21世纪初,在政府的大力提倡下也开始了对循环经济的探索和理论研究,并把循环经济作为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2004年两会期间,循环经济正式被写入政府的重要文件《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其中正式提出“提高全社会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对循环经济有着比较深入研究的全国人大资源与环境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冯之浚提出: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性经济、资源循环经济的简称,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中国国家经济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以上对循环经济的定义无疑是精辟和正确的,其不仅指出了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特征,也抓住了当前中国资源相对短缺、消耗量巨大的症结,对改变中国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提高资源效率、缓解资源瓶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该概念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也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笔者认为,对循环经济定义的理解应抓住循环经济的目标、基本原则和基本途径三个方面。从循环经济的目标看,要以资源和环境保护为中心,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从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看,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从循环经济的途径看,要实行清洁生产方式,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废弃物的排放以减少污染。如上是从对资源的利用方式角度给出的循环经济的定义,而在环境保护方面则考虑的较少。循环经济的完整内涵应当包括资源和环境的再生和保护。只有节约利用又加强保护,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鉴于中国资源人均拥有量少、耗费量大、环境破坏大及污染严重的现状,在发展循环经济时还应当加强资源与环境维护,即加大投资力度,恢复和保护既有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因此,循环经济的原则中有必要增加“再生化”的原则;在循环经济的实现途径中应重视环境资源的保护投资,积极进行绿色投资。这样,循环经济的原则可以描述为“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生化”的“四化”原则。

1. 减量化原则。减量化原则是就生产或经济过程的输入端而言的,它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利用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减少进入生产或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源。减量化原则对于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日益短缺的人类生产活动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进入工业经济时代以来,工业生产活动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资源短缺日益困扰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近年来,发达国家开始进入后工业经济时代,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扩大,而发展中国家纷纷开始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又进一步掀起了开发利用资源的高潮,地球资源存量迅速减少,可供开采的资源难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据美国矿物局测算,世界黄金、水银、锡、铜、锌、铅的探明储量可开采的时间分别为24年、40年、28年、65年、40年、35年;石油、天然气的探明储量可开采的时间分别是44年和63年。而中国的石油可采储量将维持30年。可见,实行减量化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减量化原则要求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为使这种增长具有可持续的与环境相容的特性,人们必须学会在生产源头的输入端就充分考虑节约资源、提高单位产品对资源的利用率、预防废物的产生,而不是把眼光放在产生废物后的治理上。减量化还要求人们放弃过度消费,实行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这些都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通过改变消费方式发展循环经济。

2. 再利用原则。再利用原则要求人们对所购买的物品尽可能多次、多方式地使用,通过再利用,防止物品过早的成为垃圾,进入生活环境当中。对企业而言,在生产设计时,要对产品进行标准化设计,使产品可以反复利用,相互利用,减少废弃物。例如,按标准尺寸设计的零件,可使计算机、电视机和其他电子装置中的电路元件非常容易和便捷地更换,不必更换整个产品。在工业生产中,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后再行使用。西方国家在物质再利用方面做得比较好。例如在发达国家,二手市场发展很快,人们非常喜欢从一些慈善组织,如“好心会”或“救世军”那里购买二手货进行再使用。

3. 资源化原则。资源化原则要求对废弃物质进行再加工处理,使其成为再生资源,再次进入市场和生产过程,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通常的做法是对固体废物分选、粉碎,变成生产中的原料,缓解垃圾填埋或焚烧的压力;对污水进行去污处理,实现中水回用;对废渣进行其他用途的再加工,生产出其他产品再次利用。概括起来,资源化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原级资源化,即将消费者抛弃的物质处理后形成与原来物质相同的新产品,如废纸再生新纸,废水再生新水及废钢铁再生新钢铁等。二是次级资源化,即将废弃物质处理后生产出与原来性质不相同的其他产品或原料再次使用,如将制糖厂产生的废渣制成造纸用的原料等。这种次级资源化使资源能够阶梯式利用,不仅节约了资源,又减少了环境污染,达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共赢。

4. 再生化原则。再生化原则指对资源和环境不断地进行投资,使其获得生长和更新。资源中的可再生资源部分,如森林、草原、水产等在开发利用的同时,进行投资维护以保证资源在消耗的同时获得再生培养,确保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对不可再生资源,要增加替代资源的研究与开发,用新资源代替原来的正在耗尽的资源,例如用植物油替代石油,用太阳能代替矿物能源等。对于环境而言,要增加其净化能力,进行人工美化和人工维护。在环境不断被现代工业和人类活动破坏的情况下,加强环境保护投资是使环境的生态系统得到恢复的必要手段,而环境保护的投资就是绿色投资。因而,绿色投资是再生化的重要途径。

三、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的比较

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是指物质和能量在经济活动中的流通和转换方式。在循环经济产生以前,从物质和能量的流转方式看,人类社会的经济运行模式是一种直线型的模式,即资源和能量进入生产过程后,经过加工处理和转化成为制成品后进入消费环节,再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从而构成了对环境的污染,用公式表示就是:生产―消费―废物(见图1)。这种经济模式是目前经济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运行模式,通常被称作传统经济模式。

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模式则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流转方式进行的。一个理想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与外界只有能量交换的半开放系统,其能量流程是:能量―生态系统。这里的能量来自生态系统以外的地方,就目前而言,该来源就是太阳。生态系统在太阳能的推动下开始并进行自我循环,一切生产、消费和分解活动都在系统内部进行,人类社会的循环经济模式就是仿照生态系统循环模式运行的。为了在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实现生态系统循环模式,必须在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实现形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再生产者)三者功能的有机协调和配合,形成一种物质充分循环、能量高效利用及环境保持良好的经济生态循环系统。

构建循环经济系统的关键是在现有的经济系统或生产消费环节增加分解者,以保证系统的废弃物质及时、充分地获得化解,成为系统的有益物质而不是有害物。其运行模式可用图2表示。

在循环经济中,物质从自然界进入人类的经济系统后,经过一系列的生产和消费,一部分转化成为人类可以利用的物质并被使用,另一部分成为废弃物质,分解者进行处理加工后,变成有用的资源再次进入生产或消费环节,最终只有极少的物质能进入人类生活环境。因而,循环经济是一种对资源和环境具有保护作用的经济模式。

四、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思路

1. 大力发展企业层次的循环经济。企业是在生产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个体,是资源减量化、再利用的主要载体。循环经济模式的运行方式是在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建立的一种有效的连接,要使两者统一起来,其关键环节是使经济系统输出的废弃物减少。减少废弃物的途径,一是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然后反复投入到生产中;二是按照减量化原则,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投入,从废弃物的生产源头入手。这就要求企业采用科学的生产技术和生产体系,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目前,联合国提倡的清洁生产就是在企业层次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措施。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政策持续运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之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清洁生产是在企业层次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首先,清洁生产的实施从源头上削减了进入生产过程的物质流量,主动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其次,清洁生产采取一系列的技术工艺对生产环节中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即企业主动地对所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解、处理并循环利用,进一步减少了企业所产生的废物,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再次,清洁生产以新的思维来设计产品,使产品的生命周期延长,延缓了废弃物污染人类生活环境的时间。

2. 建立产业集群层次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是由一些在生产中具有一定联系的企业相对集中地分布在一定区域的产业组合,又称作企业集群,其代表形式是工业生态园区。产业集群具有很多优势:集聚分布的企业可以在信息方面实现共享,节约了信息收寻成本;在资源上共享,比如道路、通讯设施、库房、交通等可以分享既有的设施;一个企业在生产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可能是其他企业的生产原料。根据工业生态学原理,产业集群建立后就形成了工业生态群落,不同种群即各行业部门之间存在“工业代谢”的关系,一个企业的废弃物将是另一个企业的生产原料,废弃物不再是直接排放到环境中,而是经过处理被其他企业或自己所利用,一个企业的废弃物可以在不同的企业那里得到分解。

3. 构筑社会层次的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目的是通过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达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对企业提出了要求,而且也对社会所有成员提出了要求。生产出的产品最终要进入消费领域,在消费过程中必将产生因使用不当、消费不了及不需使用的废弃物,这是除开展生产之外又一个巨大的资源浪费和废弃物产生的来源。为此,一方面要提倡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在全社会形成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及开展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要在社会层面要大力增加分解者,对此类废弃物进行综合回收和循环利用,并对不能再生循环的废弃物进行环境无害化处理。

发展社会层次的循环经济,国外发达国家的主要做法是通过法律手段来促进物质循环利用和对环境的保护,这对于保证社会层次的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建立社会层次的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的最高阶段,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系统工程。它不仅要求企业从生产、流通、销售和废物回收利用方面贯彻循环经济原则,而且要求每个人、每个单位、每个组织以及家庭,在生产和生活中自觉地贯彻循环经济原则。为此,政府应制定循环经济的基本法律、制度和实施细则,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开展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活动,形成循环经济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循环经济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环境循环经济[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

[4]张小兰.论实行循环经济的制度障碍[J].经济问题,2005,(2).

[5]孟耀,马秀岩.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绿色投资机制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5,(9).

[6]秦立莉,孟耀.绿色投资及其发展方向[J].当代经济研究,2006,(5).

[7]陈洁,等.论循环经济是实质与实践体系[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上一篇:肠道菌群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 下一篇:空乘服务意识的概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