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范文

时间:2023-12-22 17:15:43

关于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

关于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篇1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就业 医学生 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a)-0210-02

随着医学院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的不断提高,医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 积极心理学简介

心理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将治疗心理疾病、使普通人生活幸福以及发现有天赋的人作为自己的三大使命,然而随着二战的爆发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长期集中于对心理问题及心理疾病的治疗上,这极大地促进了心理学第一个使命的发展,但却使另两个使命停滞不前。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并逐渐受到重视,心理学开始将视角从消极转为积极,注重对人性、社会和生活积极方面的探索,并用更加开放和欣赏性的观点重新认识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普通人,它采用量化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的潜能和美德,并以此为基础,致力于探索人类通往幸福、快乐、自由和完善的有效途径,最终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和共同繁荣。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三个方面。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主要集中于对主观幸福感、快乐等积极主观体验的研究;积极的人格特质则集中于对乐观、创造力等促使个体形成积极人格的心理品质的研究;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则关注良好的社会组织系统对人的潜能与美德形成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不仅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同时为心理学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应用之门。

2 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常见心理问题

由于某些部门片面强调就业率对于学校办学的评价作用,将就业率的高低与学校的招生计划、专业发展和经费分配等因素联系起来[2],导致部分院校片面追求就业率,而忽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由于大部分医学院校课程内容较多,学生课业负担较重,业余时间相对较少,因此,学校对就业方面的指导基本依靠就业指导的课程或一年一次的就业模拟大赛等方式进行,在宣传就业重要性的同时,又忽视了对学生就业心理的指导,导致医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一些心理困惑。

2.1 对自身和职业认知不足

对于自身的正确认知对于医学院校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大部分医学生对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没有准确的认知,要么过分自信,要么过分自卑,因此,在就业的过程要么片面追求好城市好医院好职位,要么不敢尝试追求理想的单位和职位,不利于自身的职业发展。

此外,部分医学院校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是因为家长的意见或是考虑未来的经济收入,他们对职业本身的特点及相应的职业需求认识不足,进而导致就业时出现盲目、攀比等心理。还有部分学生因对职业性质、职业意义认识不足,过分强调就业单位的工资待遇、所在城市、地理位置等方面,存在着功利心理。

2.2 存在不良的就业情绪

由于每个医学生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自身条件和机遇等各不相同,因此,最后的就业状况也存在着或优或良的不同差异。部分学生没有从全面的视角去看待就业差异这一结果,片面认为社会存在不公平竞争的现象,进而出现抱怨父母、抱怨社会、抱怨他人等消极就业情绪。还有部分学生过分看低自己,认为自己没有竞争力,特别是在求职中屡屡受挫之后,便认为自己不会找到心仪的工作,而出现自暴自弃的想法。

2.3 职业人格不完善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社会对医生的要求也不再是单纯的治疗救人。医生除了要有扎实的职业技能之外,还需要有人际沟通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准确的同理心等多方面人格特质,以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而由于医学院校大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大部分医学生在校期间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学习课本知识上,没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其他活动,更别提对职业人格进行培养了,这就使得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人格还不够完善,不太容易快速适应日后的医疗工作。

3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对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养成,要从培养医学生对就业的积极认知,激发医学生对就业的积极情绪体验,塑造其积极的职业人格,并建构良好的校园就业文化氛围入手,在充分发挥医学生内在潜能的同时,构建有利于医学生就业的校园文化环境,全方位地提高医学生的就业能力。

3.1 培养积极认知,树立积极就业观念

对就业的积极认知可以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医学生应该对自身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要么过分自信,要么过份自卑,这些都是不良的就业心理。正确的自我认知,是对自身优势和不足的全面、客观、清晰的认识,并在较好地接纳自己的特点,充分发挥优势的基础上,找机会弥补不足,使自己不断地成长和提升。在就业过程中,医学生应该拥有正确的自我认知,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并能发挥自己潜能的单位及岗位,重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对职业有积极的认知。医生这一职业担负的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伟大使命,承担着生命所系、性命相托的重大责任,因此,这一职业需要从业人员具有极强的责任感、高尚的价值观和较强的奉献精神。医学院校大学生只有对这一职业的特点和需求有了积极认知,并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才能承担起医生应该承担的责任,更好的从事这一职业。

为了培养医学生的积极认知,教师在平时授课的过程中,在传授医学临床知识的同时,一方面,应该注重对学生未来职业特点和职业性质等相关知识的介绍,使学生对未来的职业有更感性、更系统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使他们对自己有一个准确、清晰的认识,在不断认知自我的基础上,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念,以更有利于他们就业。

3.2 培养积极情绪,树立对职业的热爱

积极的情绪体验是指能激发人产生接近或行为倾向的一种情绪[3]。积极的情绪可以扩展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内容和范围,并提高人的积极的意志品质,这不仅有利于对积极认知的培养,也有利于对积极意志品质的塑造。培养积极情绪,首先是激发学生学习时的积极情绪体验。医学知识内容多且复杂,不容易记忆,但却非常重要,而学生在学习时如果情绪不高,则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激发学生学习时的积极情绪,使他们能够快乐学习、热爱学习,进而形成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的热爱。其次就要培养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一个人只有过得幸福和快乐,才会更有能量去帮助其他人。医生只有具备获得幸福的能力,才能保证工作时的快乐情绪,这不仅有利于维持自身工作时的积极状态,还能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并能更好地帮助患者,使患者体验到被关注和幸福。

培养医学生的积极情绪,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首先自己要保持一个积极的情绪状态来感染学生,并综合采用多种授课手段和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时的积极情绪,使学生对所学科目感兴趣,为适应未来的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教师在授课或者日常与学生接触时还应培养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发现幸福、感知幸福和体验幸福的能力,使医学生能够挖掘自身潜能,并使之充分发挥出来,以更好地提高自己、帮助他人。再次,学校也应该开展相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医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幸福教育、积极心理教育等,培养他们感知幸福的能力。

3.3 培养积极人格,提升就业能力

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随着我国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现代社会对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生除了能治病救人之外,还需要能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很好的沟通、准确地理解患者的情绪体验、对患者进行心理的关注等多方面的人格特质,为患者提供身心的全面服务。这就需要医学生能够具有积极的人格品质以提高自己的就业和适应职业的能力。

对医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首先,就要增加人文、就业、心理等相关课程的设置,从理论上使学生了解人格品质对就业的重要影响;其次,要多增加学生实践和实习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和实习中了解职业对人格品质的需要,并在实践中努力培养自身积极的人格;最后,教师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人格培养,在与学生的接触中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影响。

3.4 建立系统的校园文化,为提升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形成合力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的潜能发挥离不开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而对于医学生而言,他们的生活环境主要是校园,因此,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提升医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学校对于医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传播知识的地方,更是对学生整个人格进行塑造和职业指导的地方。学校不仅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创设好的学习环境,还需要给学生创造大量面向社会、面向岗位的机会,使学生尽早了解未来所从事的职业,了解职业对自己的要求,并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提升医学生就业能力,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重视学风校风建设,夯实医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从业技能;其次,尽可能地创设模拟医院的教学实践条件,并多为学生提供与患者、与医院交流沟通的机会,使学生尽快了解职业环境,尽早进入职业状态;再次,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多组织活动,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乐观、自信等能力,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重视就业指导教育,除了相应的就业课程讲授之外,还应为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就业和职业规划指导,使学生转换传统的就业思想,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拓宽就业思路,将就业与创业相结合。

总之,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从培养医学生积极认知、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和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入手,对医学生进行就业能力的培养,以使医学生能够在感受自身幸福的基础上,更好地完成就业。

参考文献

[1] 麻晓磊.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与展望[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60-72.

[2] 于兴艳.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方法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借鉴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4):69-72.

关于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篇2

[关键词]大学生 积极品质

[中图分类号] G44;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5-0137-03

一、积极心理学及积极品质概念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等人倡导的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培养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生活。积极心理学区别于传统心理学,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强调从正面而不是从负面来研究与界定心理健康,认为心理学的注意力应该放在人类积极的层面,研究和培养人类自身存在的诸多正向积极品质,而不是消极层面的心理疾病的矫正。

关于“积极品质”,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定义。积极心理学家认为,积极品质既不是归一的,也不是离散的变量,它是由一系列积极特征组成的,是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是人的长处、优点和美德。心理学家Seligman第一次采用“积极品质”(Positive character)一词,提出了24种积极品质(即六美德与二十四力量),即:智慧与知识、勇气、爱与人性、正义、节制、灵性与超越。他认为美德和力量是个体积极品质的核心,具有缓冲器作用,能成为战胜心理疾病的有力武器。[1]关于力量与美德等积极品质的研究已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最新领域和最新成果。

二、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调查方法基本情况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本问卷根据Seligman对积极品质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的结合来共同对积极品质作出概述,采用语义分析法归纳了大学生主要的42个积极品质,并自编《当代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问卷调查表》,通过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后,测查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的现状,发现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的原因,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同时在纵向分析法和横向分析法的基础上,采用从交叉、立体的角度出发,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分析方法。分别以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为分组变量对样本进行分析。调查对象:以广东省十所重点著名高校的2000名大学生为对象,共回收有效问卷1908份,有效回收率95.4%。其中年级分布为:大一586人,大二784人,大三365人,大四100人,研究生73人。性别分布为:男生934人,女生971人。专业分布为:文科740人,理科568人,医科383人,工科97人,其他120人。生源地分布为:农村479人,中小城市948人,大城市478人。

(二)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总体现状及成因分析

1.大学生普遍认同积极品质的重要性

根据调研数据,我们发现积极品质重要性的平均得分约为4.19,当代大学生普遍认同积极品质的重要性。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自身应具备的积极品质的重要意义有正确的认识,同时对自身积极品质的发展有较为明确的目标。

(1)大学生认为最重要的前10位积极品质是:信用、心理承受能力、有责任感、情绪调节力、自制力、学习能力、判断力、自我认知能力、毅力、自信心。

(2)大学生认为最不重要的后10位积极品质是:善良、环境适应力、关爱生命、感恩、正义、自我保护能力、判断力、热情、爱的能力、关注未来。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总体来说积极向上,能用较为积极的心态认识自身及评价周围事物;但仍有部分积极品质的重要性没能引起大学生足够的思想重视,如善良和正义认同度不高,有待提高。

2.大学生普遍承认自身积极品质存在不足

与重要性评价相比,大学生对自身积极品质的评价平均分约为3.36,不如重要性评价分数。这说明大学生虽然重视积极品质,但在实际培养中,自身积极品质与预期还存在差距。

(1)大学生认为自身最好的前10位积极品质是:关爱生命、信用、善良、有责任感、自尊、正直、感恩、社会公德、自强、乐观。

(2)大学生认为自身最差的后10位积极品质是:忠诚、自制力、正义、欣赏美的能力、诚实、率真、情绪调节力、心理承受能力、谨慎、勤奋。

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具有关爱生命、自强乐观等美德,但同时也看得出,大学生的自制力、诚实、勤奋等积极品质还存在不足。

3.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总体现状及成因分析

笔者认为,积极品质重要性评价与自身积极品质评价二者之间的差异有三方面因素影响:从社会层面上说,当今社会上充斥着多种不良观念,非主流价值观,影响大学生积极品质培养的环境。同时,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积极品质培养机会有限且多头多绪,未能形成体系,不利于大学生积极品质的长期培养。从学校层面上说,学校需进一步转变及提高培养大学生积极品质的观念和重视程度,结合大学生自身的学习或职业规划引导学生注重自身积极品质的培养。从个人层面上说,大部分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有待提高,自我教育管理有待加强,培养自身积极品质的针对性有待进一步深化。

(三)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六大维度的差异性成因分析

1.以性别为分组变量,各维度重要性得分为因变量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认知维度和超越维度上男女存在明显差异。女生更看重认知维度,男生对超越维度的重视程度更高,而在其他维度上男女之间的差异较小。笔者认为,导致以上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男女在社会生存过程中性别化的结果。传统教育中,孩子从小就接受性别角色的指导。一般来说,男性更多强调乐观、勇敢、独立、理性、有雄心、有干劲、富于竞争等;对于女性则更看重安静、顺从、乐于照顾他人、情绪化,心思细腻等。同时,女性的触觉阈限低于男性,对声音和气味比男性更加敏感,表现在积极品质方面,认知维度重于理性思维。而男性的超越维度则重于感性思维。在情感、人际、公正、节制四个维度上,男女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笔者认为是因为这四个维度对每个人的要求相似,比如自尊自爱;且要求都较高,比如公平公正。故不管男性女性,从小接受素质教育和社会公德都是一样的,所以对这些积极品质重要性的认识也较为接近。

2.以生源地为分组变量,各维度重要性得分为因变量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对人际维度的重视程度明显低于城市学生,而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对节制维度的重视程度最低。这说明环境对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有重要影响。在人际维度上,来自城市的学生更加注重人际交往,生活圈中接触的人与事都较多;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限,生活相对简单直接,社会关系没有城市那么复杂,故来自农村的学生对人际维度的关注度较低。而在节制维度上,来自城市的学生物质生活较优越,生活压力较小,独生子女比例高,从小习惯了长辈们的宠爱和照顾,所以对于宽容、谦虚、心理承受能力等的积极品质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与地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等息息相关。

3.以年级为分组变量,各维度自我评价得分为因变量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大一、大二的学生在认知、情感、人际、公正、节制、超越这六个维度上的积极品质自评得分均低于大三、大四、研究生的自评得分最高。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大一、大二学生步入大学时间较短,人生发展方向不够明确,对于自身要培养怎样的积极品质并不明晰。而高年级大学生的自评得分较高,这与大学期间阅历不断丰富有关。大学校园通过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等给学生提供了很多自我发展的平台,高年级的学生经过锻炼沉淀,获得较为丰富的情感体验,积累较多的经验感悟,从而培养更好的积极品质。

(四)大学生积极品质评价应然与实然的研究分析

1.调查中“不太重要但自我评价较高”的积极品质

数据结果显示,大学生认为不太重要但自我评价较高的积极品质有感受力、幽默、满足和好奇心。感受力是“做得最好但最不重要”的一项品质。大学生的感受力强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但其“最不重要”的认识可能导致大学生在未知领域的探索上遇到更多障碍。大部分学生具有“幽默”品质是很好的现象,但很多学生对幽默的理解出现偏差,不是真正意义上幽默。满足感是幸福感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有必要提高学生对满足的认可度。大部分学生拥有较强烈的好奇心,这体现了年轻人充满活力与朝气的特质;同时好奇心被认为是创造力的源泉,对好奇品质的重要性评价低体现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淡薄,有必要对其认可度的提高加强引导。

2.调查中“非常重要但自身符合程度较低”的积极品质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认为非常重要但自身符合程度较低的积极品质有环境适应力、自我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力。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环境适应力非常重要,但是只有21.28%的人认为自己拥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笔者认为原因一方面是如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人的细心呵护,对家人有较强的依耐性;另一方面是现代社会复杂的环境与相对简单的家庭、学校环境存在较大的不对等性和断层。故学生进入大学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应,也说明环境适应力有待进一步提高。56.13%的被调查者肯定了自我认知能力的重要性,但仅有不到20%的人认为此项品质与自身十分符合。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自我认知意识完善的重要时期,但从分析结果来看,很多大学生还无法真正进入这个自我教育的新阶段,不能摆脱以往灌输式教育的痕迹。这可能会导致学生有时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甚至不知从何种角度、以何种方式定位自己,容易出现自我认知偏差。因此无论是个人、学校还是社会,都应当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多数人认为学习能力非常重要,但近85%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强。笔者认为这可能与大学学习方式靠自觉有关。没有家长老师的监督与指导,许多学生开始放松自我。对此,大学生应及时调整状态,反思自我,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近50%的学生认为创造力非常重要,但只有13.7%的学生认为自身具有创造力。受传统“老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只学会了听别人说,对于周围的事物没有自己的见解,更不容易被灵感激发,无从谈及思辨和创新。因此,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造力能力,积极引导培养独立思维,应是未来高校育人工作的重点。

三、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一)树立培养大学生积极品质的教育理念,构建通识课程以完善校园文化建设

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中应重视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这是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围绕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的培养,学校可开设积极心理学等选修课程,如哈佛大学的幸福课等,通过开放的课堂、专题课程的展开,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积极品质,并依托丰富多彩的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将积极品质培养的受益范围扩展到每一位学生,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助于陶冶大学生情操,提高校园生活认可度,可培养大学生自身积极品质的主动性。因此,学校可建立健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志愿服务、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为同学提供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机会,创造更好的成长成才舞台。

(二)拓宽大学生积极品质培养渠道,着力激发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潜能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对于积极品质的理解不尽相同,所需要的引导和培养方式也不一样。所以,面对大学生这个具有较高的理解力、接受力和自我发展意识的群体,高校应以学生为主体,拓宽积极品质培养渠道,提高学生积极体验,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使其自我成才,自我提高。教师应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特质,对此加以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如通过阅读优秀书籍,认识积极品质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积极参加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提高领导力、团队配合力、顽强拼搏精神等。高校应尽可能多提供更多元、更人性的培养平台,以满足大学生多层次、多领域自我发展的需求。

(三)传播积极教育的正能量,建立健全积极品质培养的联动机制

关于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篇3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社会主导价值观念;性格优势;乐观;主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就是在一个社会中具有主导、引领和规范作用的价值观念。而积极心理学则是利用“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学科”。在积极心理学出现之前,心理学关注的仅仅是个体心理障碍问题,并且致力于修复个人生命中的问题。但是积极心理学独辟蹊径地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积极品质、专注于研究如何建立个体生命当中的美好品质以及如何让人类变得更加幸福。它帮助人们在“逆境”中学会如何克服困难、渡过难关,从而获得生存并得到良好的发展,同时帮助那些处于顺境的人变得更加快乐、收获更多幸福。因此,积极心理学对于建立和谐社会、坚持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社会导向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石作用,换言之,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对于社会具有引导作用,而积极心理学对于社会大众具有教育意义。

2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乐观”这个简单的词语高度概括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它是每一个民族价值观念中都非常重视的品质。乐观不仅仅可以缓解当代人的就业压力、减少生活当中的挫折感受,同时还可以大大抵御当代社会很多流行的疾病。这是一种“现实的乐观”,它使得人不盲目、不自欺,这种现实的乐观可以让个体以一种更加理性和客观的态度来看待现实世界。面对生活困难时,他们往往更能克服艰难险阻、产生更少的负面情绪。乐观主义者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策略来进行情绪的调控方法,从而让自己一步一步的朝着更幸福的方向去努力。实践和研究都表明乐观主义在当今社会是非常重要而且缺少的思想品质。

“性格优势”这个词高度概括积极心理学当中积极品质的内涵。它是一个整合的概念,这样心理学家们可以在一个系统的框架内重新理解这些优秀的人格特质。价值实践分类体系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成就之一,智慧型的人是最具有性格优势的,他们往往是非常的爱好探索和发现、热爱学习、喜欢接触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巧、善于寻找新颖独特的解决方案。同时考虑问题总是比较的全面、不妄下结论、不刚愎自用,并且还博闻强识、洞察悟性,因此性格优势理论对于现行的心理健康评级体系具有补充与完善的作用。而当代心理学那种病理倾向使得我们过分关注心理疾病的诊断与矫治,对此,seligman认为心理健康意味着对人积极机能的发掘。正是因为如此,积极心理学又被称为是“抵御心理疾病的最好武器”。所以积极心理学的工作重点就放在了激发性格优势与积极潜能上,显然性格优势已经成为干预心理疾病的一种全新途径。同时,心理学家将认知层面上的性格优势比喻为头脑优势,而将情感层面上性格优势成为心灵的优势。

3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意义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对于个体进行内在的改变,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则是对于个体进行外在的要求,它们两者是相互促进、不谋而合的。所以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具有引导作用,而积极心理学对于当代中国人具有教育意义。乐观、性格优势、主观幸福感这些都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不过这些西方词汇在中国传统的民族精神当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到。

个体心理认知成分是个体对于态度对象所具有的知觉、理解、信念和评价,它是价值观念形成的核心。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当中的知识和观念是在理性认识过程当中形成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对于整个国民来说具有长远意义的。但是个体健康的心理认知因素是接受并认可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因此,执政党要尽可能多的培养大众积极的情绪体验、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判定思维习惯、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以积极为导向的教育意义。

根据研究表明;积极的人格特质总是善于接受自己、悦纳自己、独立自主、适应环境、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在践行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念的过程当中,学校和社会对于体积极的人格特质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责任。党和社会有责任培养教育者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品质,重视将积极的认知作为价值观念教育的心理加工机制,这样才可以真正发挥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应然作用。

参考文献

[1]廖小平.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辨证――兼论改革开放以来主流价值观的变迁[J].教育与探新,2008.

[2]周雅,刘翔平.大学生的性格优势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5).

关于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篇4

关键词: 网络时代;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积极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4)02006908

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保持低速增长。与之相比,手机网络各项指标增长速度全面超越传统网络,手机在微博用户及电子商务应用方面也出现较快增长[1]。可以说,网络正在全面影响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形态。

当前对大学生而言,上网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极其普遍的一种行为,也是他们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和社会化的重要方式。2008年以来,我国高校开始迎来90后大学生。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9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特点与行为方式都经受着碰撞和冲击。因此,本课题希望在实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索一条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路径。课题组以定性调查与定量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采用问卷和访谈,在福建省内6所高校开展调查,共向800名1990年后出生的大学生发放问卷,收回有效问卷760份,有效率为95.0%。 其中男生408人,占比53.7%,女生352人,占比46.3%。同时,定性调查访谈了50个90后大学生。调查后,采用 SPSS 19.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并结合定性的访谈结果,分析归纳90 后大学生典型的网络行为及心理特征,深入挖掘影响因素,以期能探寻相应对策,引导和促进90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9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及对心理的影响分析

(一)网络生活化及其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54.5%的90后大学生表示“几乎从早到晚都要上网”,44.6%的大学生表示“需要的时候才上网”,而只有1.0%的大学生“很少上网”。针对“如果没有网络的话,你的生活会怎么样”这一问题,72.3%的大学生认为会“有些不自在,好像生活中少了什么”,5.9%的大学生甚至会“很焦虑”,而19.8%的大学生认为“无所谓,生活没什么改变”,只有2.0%的大学生认为“生活更精彩”。在网络购物行为方面,9.9%的大学生“频繁网购”,22.8%的大学生“经常网购”,64.2%的大学生“偶尔网购”,只有5.0%的大学生“几乎没有网购”。

这一系列数据表明,网络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学习知识、搜索资讯、关注时事、沟通交流和娱乐休闲的主要方式,构成了他们大学生活的常态部分。对于大学生而言,已经不再是“应不应该上网”的问题,而是如何更正面、更积极使用网络的问题。 罗兰・巴尔特指出:当网络传播把一个立体的、更加逼真的、富有虚幻色彩的虚拟世界带到人们面前时,人们的生活空间得到了全新的扩展,想象的空间随之扩大了,主体的认知因素处于空前的活跃状态,对媒介世界意义的理解也得以迅速地更新[2]。网络信息无所不有、内容详实、更新及时、观念平等开放、氛围自由轻松,影响着90后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在学习生活方面,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大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网络时代下90后大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不再局限于学校,网络世界给他们提供了新的知识来源。课题组调查发现,当需要找生活或学习资料时,有69.7%的大学生首先想到的途径是上网搜索。可见,网络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积极影响在于:网络使大学生思想活跃,学习主动化,学习工具多元化。但是,另一方面,有的大学生是非判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容易在网络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中迷失自我;同时网络剽窃行为的增加,可能导致大学生滋生惰性和依赖性,不愿自主动手和动脑。因而,网络也对90后大学生心理与行为产生消极的影响,可能使他们陷入困惑中。

其次,日常生活方面,90后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度极高,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从最基本的收发电子邮件、看新闻、聊天,到下载音乐、电影电视视频,再到购物、微博、微信等无所不包。通过网络,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最新资讯能够迅速传递到大学生的面前,给他们心理与行为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在于:网络为90后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生活平台,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的交流方式,他们习惯了在网上维持自己的现实友情,甚至是直接在网络社区里交友。然而,由于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度高,因而出现个别严重的网络成瘾者,他们整天沉溺于网络,导致体能下降、现实中的自我封闭等不良生理和心理反应。

(二)网络便利性及其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 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 4.2 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为74.5%[1]。本课题的调查结果也显示,“手机上网”超越了“电脑上网”,已成为90后大学生上网使用最多的途径,占65.2%[1]。由于手机上网的发展为网络接入、电脑终端可能受到限制的大学生群体提供了便利,90后大学生可以越来越方便地随时获得所需要的网络资讯。调查数据还显示,67.1%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对自己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系“几乎没有受影响”, 但也有32.9%的大学生由于网络而减少了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系;在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情况上,73.5%的人认为网络有利于自己同外部世界的联系。可见,从现实层面看,即时通讯、网上视频或语音聊天、收发邮件、随时随地搜索信息等方面的便捷、快速、费用低廉是网络的重要优势。网络,尤其是手机网络的便利化极大地满足了90后大学生思维敏捷、反应速度快的需求。

首先,网络便利性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网络的方便获得使90后大学生丰富了资讯内容,开拓了思维空间。网络时代背景下,90后大学生也开始具备全球视角、多元思维,整体而言,他们比传统时代的大学生眼界显得更开阔些,思想更开放些,思维也更活跃些。另一方面,网络运行的快捷性和使用的简便性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效率观念和行为习惯,客观上推动了他们主动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更新。

然而,由于网络信息资源具有良莠不分的混杂性, 大学生在网上获取有益知识的同时,也可能接触一些消极、不健康的东西。当还处于心理不稳定期的90后大学生无法消化吸收各类网络信息时,容易失去思索、推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从而限制了想象力和思维力的正常健康发展。

(三)网络休闲娱乐化及其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影响

对周末空余时间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在宿舍进行与网络相关活动”的大学生占到 60.1%,外出游玩的占 20.8%,运动的占 16.3%, 可见,网络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周末空余时间休闲娱乐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就上网动机而言,在大学生“上网目的(多选题)”调查中,发现有67.0%的大学生选择“欣赏音乐、电影、小说等”, 62.9%的大学生选择了“聊天”,21.6%的大学生选择了“网络游戏”,当然也有55.7%的大学生选择了“查找资料”。可见,上网休闲娱乐成为了大学生上网的最主要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它是个人行为的动力,是引起人们活动的直接原因。当代网络环境下,随着休闲娱乐的网络交互行为的日益普及,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休闲娱乐的功能得以加强,由此对大学生产生了更加突出的影响。

首先,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放松身心、释放压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定性的访谈发现,大学生喜欢追求时尚,喜欢娱乐,然而大学实际的学习和生活显得有些无聊、单调和枯燥。大学生在网络上寻找自己的娱乐方式,消磨课余时间,把上网娱乐当作学习之余的调节,寻求情感的寄托,缓解学习压力。其次,网络的休闲娱乐功能为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宣泄提供了合理渠道。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受社会规范的制约,与内心需求造成了冲突,在处理这些冲突的过程中,个体需要不断压抑和克制本我冲动,而网络帮助了大学生把深藏在潜意识中的那些不为社会主流所允许的需要和欲望宣泄出来,从而缓解其不良情绪。

然而,网络的娱乐化也会给大学生带来消极影响。那些总是习惯于在网络里宣泄情感的大学生,可能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能力表现弱化。在定性的访谈中发现,有些同学自控能力差,把大量学习时间用于上网娱乐,沉溺其中,无法自拔,以致荒废学业,有损身心健康。

(四)网络的互动平等性及其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调查数据显示,对“你认为网络带给你主要的收获是什么(多选题)”这一问题,77.4%的90后大学生选择了“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51.3%的大学生选择“在网络上可以做很多现实生活中想做但不能做的事情”。可见,90后大学生很看重网络文化中所表现出的开放、自由、互动的特性。网络中的博客、聊天、交友、论坛、动漫、网游、在线视频等方面的互动应用可以让网络中的每一个成员最大限度地参与信息的制造和传播;网络也以其特有的开放性迎合了90后大学生自由、平等的价值观需求。

首先,网络有助于大学生寻求自我价值感。一方面,网络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更为自由和发散,使他们的思想更少受到禁锢,从而可以更自主地发挥自己的智慧,追求他们的自我和个性;另一方面,在网络中,大学生可以跨越时空限制,彼此相识,发展友情,网络的这种互动模式可以促进大学生的独立性、平等性、个性化等人格发展,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由此得以确立和提升。

然而,网络的互动性也给90后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为网络可能是一个交往的平台,但也可能成为交往的屏障。Turkle发现,青年大学生过度上网交友将导致社会孤立(socialisolation)和社会焦虑(socialanxiety)等方面的人格异化和扭曲[3]。Sjeberg认为 “电子化的个体”(electronicindividual)正在逐步增多,网络可能对自我意识的发展与人格的倾向性产生不良影响[4]。

二、 网络时代下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一)从学习特征看,90后大学生追求效率化,认知思维敏锐

认知(cognition)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information processing)的过程,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是个人在重构和应用知识时所具备的能力。网络这个广阔的空间,为大学生打开了一个未知而新鲜的世界,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开发了他们的潜能;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培养了大学生的识别、选择能力,锻炼了他们的思维敏捷性。在“网络对你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 (多选题)”的问卷调查中,选择“可以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的占65.7%,“选择获取网络上丰富的教育资源,学习成绩得到提高”的占 53.6 % ,选择“网络信息多样,提高了我的思维能力的”占45.5%,选择“花费太多时间上网而使成绩下降”的占 23.4%,选择“沉溺于网上娱乐,不想学习”的占9.7 %。结合这些数据以及定性访谈的结果,本研究发现:虽然也有一小部分大学生因沉迷于网络不想学习,但总体而言,网络对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智力素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大学生丰富知识结构和自主学习,吸收和运用新知识。正是在这样的网络“浸润”中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认知能力逐渐趋于成熟,对新事物的感知觉比起60后、70后和80后都显得更加敏锐,思维更活跃敏捷,处事行为也更加追求效率化,他们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喜欢怀疑和争论,敢于大胆发表个人的独立见解,同时拥有更丰富的想象力和良好的记忆力。

(二)从信仰追求看,90后大学生崇尚平等自由,思想活跃

90后大学生通过网络的及时更新与评论,可以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与时俱进,培养他们的政治敏感性。网络时代,大学生们不再迷信权威,他们喜欢独立思考,有强烈的权利意识、平等意识和主体意识。本研究调查显示,49.1%的大学生认同“在网络上能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见,丰富的网络信息使90后大学生的思想更为早熟,对每个事件都会形成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他们有强烈的“成人意识”,崇尚自由,不喜欢受拘束,思想活跃,喜欢直接批判和自由表达对某些社会现象或问题的不满甚至愤怒情绪,对社会热点、时事新闻活动都能积极参与,并且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比如问题等。但定性访谈中也发现,90后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对淡漠,因而做事可能片面化,看问题容易过激化。

(三)从人格特征看,9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渴望关注

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5]。研究发现,大学生具有一种心理与发展的原动力,需要建立自我认同与亲密关系,而网络为大学生提供可以自由创造和发挥、重新自我赋值及自我满足的平台。在调查中发现,对“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这一问题,74.3%的大学生认为是“实现自我”,10.9%的大学生认为是“比周围的人优秀”,6.9%的大学生认为是“当一个普通人”,只有5.0%的大学生选择了“为国为民出力”。可见,90后大学生更关注自我价值的体现,而忽视了社会价值。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还有自我实现这一更高级的需要。网络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大学生自我探索,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为每个人的自我实现都提供了相同的可能性。数据表明,71.8%的大学生感觉到“网络世界比在现实世界有更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90后大学生能够在网络中大展鸿图,获得自我实现的成就感。结合数据分析和定性访谈的结果,本研究发现:90后大学生在驰骋网络的过程中,凸显自我个性,不盲从潮流,喜欢标新立异,同时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渴望得到关注和认同。但有些大学生在网络中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就可能演变成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缺乏团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四)从情绪特征看,90后大学生情感强烈,积极乐观

在调查中发现,对“你觉得自己生活中基本上处于哪种情绪状态”这一问题,59.8%的大学生认为是“平稳”,16.5%的大学生认为是“快乐”,当然也有14.4%的大学生认为是“无聊”,6.2%的认为是“郁闷”,3.1%的认为是“焦虑”。可见,90后大学生拥有较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大多数90后大学生朝气蓬勃、乐观活泼,直率热情,精力旺盛,积极向上,他们比以前的大学生更善于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情绪。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网络为大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助、宣泄消极情绪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渠道。通过网络,大学生向网友倾诉,从而获得网友的心理支持、关心和安慰。课题组调查显示,对“你在遭遇挫折和困惑,或在承受压力时经常采取的方式是什么”这一问题,59.8% 的大学生选择了“哭泣或发怒”,16.5%的大学生选择“找人倾诉”,14.4%的大学生表示“独自承受,不想被人发现”。在这些不想被人发现的大学生中,有86.7%的人认同“在网络中,我常常得到网友对自己的关心帮助和安慰”。

(五)从人际交往看,90后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良好,网络关系拓展

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之间的交往形式更加多样,除舍友、同学、师生等关系外,还增加了网络朋友关系。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对自己在当前人际关系方面的表现评价上,有12.4%的认为“善于交往,人际关系十分和谐”,69.1%的认为“人际关系较和谐,偶尔出现的矛盾可以自己解决”,16.5%的认为“不善交往,人际关系一般”,2.1%的认为“人际关系不和谐,不善于处理矛盾”。在与家人的交流频率上,18.9%的大学生“一周联系三次以上”,56.4%的大学生会“一周联系一两次”,只有24.7%的大学生“两三周才联系一次或更少联系”。课题组在访谈中发现,90后大学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话联系,他们与家人、好友也经常通过QQ视频、微信关注来联络感情。从这些数据以及定性访谈结果,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学和家人交流沟通比较顺畅,并且借助网络这一在时空上可以不受限制的捷径,与家人同学的联系更加活跃[67]。与此同时,在网络中的朋友关系也得到了拓展。网络让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来选择自己的交往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现实人际交往中的身份、不被认可等负面影响的担心。例如,在微博应用上,大学生可以通过标签分类、查询、用户自定义、编辑推荐等方式找到兴趣相投的朋友。有些在现实中不会说或不敢说出来的话,可以发表在微博上,得到他人的反馈和关注,由此推动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加顺利。

(六)从恋爱与性的观念看,90后大学生渴望爱情,性态度宽容开放

90后大学生的性发育已经成熟,他们憧憬美好的爱情,渴望与异往。同时,网络为原来高中就已开始恋爱的大学生提供了维持恋情的便利,并且增加了网恋的渠道。调查显示,对“你对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如何看待”这一问题,49.5%的大学生认为是“追求美好的爱情”,20.6%的大学生认为是“满足心理、生理的需要”,18.6%的大学生认为是“选择人生的伴侣”,只有8.2%的大学生认为是“随大流,打发无聊的时光”,还有3.1%的大学生的选择是“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对“大学恋爱是否一定要经历”这一问题,22.3%的大学生感觉“一定要经历”,77.6%的大学生感觉“顺其自然”,只有2.1%的大学生明确表示“暂不想恋爱”。结合这些数据以及定性访谈的结果,本研究发现,90后大学生将大学恋爱当作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虽然他们的思想上没有了从前那种不好意思谈或不敢谈的“传统观念”,但是他们仍然把恋爱当成比较严肃的事情来对待,以比较认真的态度来思考恋爱问题。相比而言,90后大学生更加敢于追求和表白爱情,重视与异性彼此之间的关注和欣赏。对于性问题,48.5%的大学生认同婚前,认为“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46.4%的则认为“是对自己/他人的不负责任”。可见,90后大学生对待恋爱中的,不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他们的性态度表现了更多的开放性特征。

(七)从心理健康角度看,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调查数据显示,对于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83.5%的大学生认为“有点压力,但通过自我调节可以保持良好”,9.3%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压力,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而认为“需要通过心理帮助或不知道怎么办,心理健康状况不好”的大学生只占2.1%。由此可见,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没有像人们担心的那样糟糕,总体而言仍然是积极良好的。在访谈中发现,90后大学生会有来自于学习、就业、人际等方面的压力,但通过对朋友的倾诉、家人的支持、网络上的宣泄,再通过自我调节,他们能迅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来完成大学的生活与学习。

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从本课题组的定量调查和定性访谈结果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网络对其心理的影响并不都是严重的、消极的、不利的。相反,在网络环境中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对网络已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有着自己一代人独特的心理及行为特征,对各类事物有自己的一套思维方式,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和教育模式可能已不适用于这一代大学生,高校应充分把握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融入更加科学、积极的思路。而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的思维模式和教育思路,尤其是对于理解和教育网络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意义重大。

(一)积极心理学的视野

积极心理学是21世纪一种新的理论观点,2000年,塞里格曼(Seligeman)在《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他指出,21世纪,心理学研究要转变传统的以干预和解决人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为主的病理学方向,而把注意力转向对于人的积极潜能和积极力量的研究和利用[8]。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谢尔顿(Kennon Sheldon)和劳拉金(Laura King)将积极心理学定义为:“积极心理学是利用比较完善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力量、潜能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门科学。”[9]当今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主观层面上的积极情绪体验、个人层面上的积极人格特质和群体层面上的积极组织系统。

1.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是指当个体需要得到满足后的愉悦感和快乐感等主观体验。密歇根大学的弗雷德里克森(Fredrickson)提出了第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即扩展―构建的积极情绪理论(broadenandbuild),他认为各种具体的积极情绪如高兴、兴趣、满足感、自豪感和爱等,表面看来不同,但均能扩展个人瞬间的知行(thoughtaction)能力,由此反复积累的结果能增进个人资源和心理成长,促进幸福感的提升[10]。积极心理学用实验的方式验证了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扩展人们的注意范围和思维及行动范畴,能够帮助人们建构出沉浸式的个人自主自愿,从而使人们的行为更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

2.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人格特质,即积极的个性特点,它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前提和基础。积极心理学提倡研究积极人格特质,认为积极潜能与积极人格能够彼此促进,对个体潜能的挖掘与强化有助于塑造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人格特质则能帮助人们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更有效地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因此,只有人自身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如自我决定(selfdetermination)、爱、乐观、感恩、智慧、创造力、才干等积极人格特质,才是心理健康和提升主观幸福感的重要预测指标。

3.积极的组织系统和环境。积极个性品质和积极情绪体验的形成都需要有良好的氛围,积极心理学提倡要有使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积极的组织系统一是要建构公民责任感和道德等大系统水平上的积极国家环境,二是要培养建立具有良好关系的社区、高效能的校园以及健康的家庭等的积极小系统。积极的组织系统和环境可以促进个体积极的人格特质形成,影响积极的情绪体验。

(二)网络时代下的90后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减少或消除、甚至是没有心理问题与疾病。这种以解决心理问题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容易造成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的问题行为,注重对问题行为的预防和矫正。马斯洛认为:“如果一个人只潜心研究精神错乱者、神经病患者、心理变态者、罪犯、越轨者和精神脆弱者,那么他对人类的信心势必越来越小。因此对畸形的、发育不全的、不成熟和不健康的人进行研究,就只能产生畸形的心理学和哲学。”[11]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运用积极的视角研究人类的行为,重点发掘和培养他们的积极品质,巩固与加强积极力量。

因此,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倡遵循90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及教育规律,充分发掘大学生自身的优势,加强潜能和积极因素的开发。注重关注大学生已有的积极心理,坚持积极取向的评价方式,强调大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 借助兴趣、快乐与挑战等积极体验来调动大学生的成长动力,激发大学生内在的激情,帮助他们发展综合技能。形成积极人格,大幅提升心理免疫力和抵抗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增强大学生的幸福感。这种积极正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才真正符合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的认知、情绪、人格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和成长规律。

1.始终坚持正面引导的积极性原则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倡要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大学生,强调寻找他们身上的积极力量,用积极的视角重新发现和解读出现的心理问题[12]。当前无处不在的网络确实给90后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如果因为这些消极影响而把网络视为洪水猛兽,甚至提出要限制大学生上网,反而会得不偿失。从各个高校的心理普查结果和心理咨询中心接待的情况来看,大多数90后学生的心理是正常、健康、富有朝气、积极向上的,具有突出心理问题和明显心理症状的学生毕竟只是少数。因此,应该始终坚持正面引导的积极性原则,通过对90后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他们的发展性目标,用积极的理念优化其心理素质,培养其健全人格,从而使大学生更有效地利用网络的积极作用,积极适应社会,积极应对问题,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积极正面的引导才能真正促进90后大学生的心理成熟、人格完善和稳定,帮助他们确定未来的发展目标。

2.构建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层立体网络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一般是以心理咨询、心理讲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为主。而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则倡导全方位、全过程和全面渗透,以学校分管领导为统帅,以专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为骨干,以辅导员为载体,以大学生心理委员为朋辈助理,以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和社会环境为正能量氛围,由此形成一个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多维的交叉立体网络[13]。在具体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上,要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仅强调知识和认知的接受与改变,而且更加强调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上,孟万金教授曾列出增进开发心理潜能、完善积极人格、发挥智能优势和主观幸福感等14项核心内容 [14]。根据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国外积极心理学理论发展和国内学者的理论实践探索,课题组提出,90后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概而言之至少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在个体层面上要培养90后大学生乐观、坚定、自信、勇气、宽容、智慧等积极的人格特质;二是在主观层面上要强化90后大学生愉快、幸福、满意、希望等积极的心理体验;三是在群体的层面上要强调促进90后大学生的利他行为、美德、恋爱责任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积极的组织环境系统的完善。

3.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

国外已有不少国家成功开设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2006年,本・沙哈尔博士开设的积极心理学幸福课成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听课人数超过了多年来一直独占鳌头的经济学。这门课程创下了哈佛大学听课人数最多、最受欢迎的课程纪录[15]。国外课程的成功开设给国内的积极心理健康教学课程带来启示和信心。当然,我国的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起步较晚,课程教材还有待编订,教学设计有待开发,课程形式有待创新。但在一些有心理专业背景的高校,可先结合团体心理训练,开设以幸福体验为主题的系列课程,增加学生的积极体验,引导90后大学生获得信心、希望和幸福感。

4.利用网络平台,拉近与90后大学生的心理距离

一方面,网络的应用,可以提高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与效率。如建立心理咨询服务和健康教育网站,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成长、恋爱、就业等方面的疑惑,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和成才的需求,介绍学习方法,进行就业指导等,从而更有效率地做好积极心理知识的普及。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即时工具加强与90后大学生交流,可以在深层次上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想法和需求。课题组访谈发现,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内向的大学生,如果关注他们的空间、微博等,却能发现他们充满激情的、完全不同的另一面。因此,运用网络的方法拉近与90后大学生的心理距离,可以让老师、辅导员与他们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平等对话,从而开辟一个更广阔的接触平台[16]。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30115).[20130202].http:///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t20130115_38508.htm.

[2] 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王东亮,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53.

[3] TURKLE S. Vitality and its discontents: Searching for community in cyberspace[J]. The American Prospect,1996(24):56.

[4] SJEBERG U. The rise of the electronic individual:A study of how young Swedish teenagers use and perceive Internet[J].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1999(16):113120.

[5] 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5.

[6] 马.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4116,121.

[7] 曾晓强.大学生道德认同、新社会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49155.

[8] SELIGMAN M R, CSIKSZENLMIHSLYIM.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 514.

[9] SHELDON M,KING L.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3):216217.

[10]FREDRICKSON B L.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56):218226.

[11]弗兰克・G・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吕明,陈红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324.

[12]朱卫嘉.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欠佳的德育背景及教育对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03105.

[13]张维贵,李自维,王飞飞.基于积极品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及干预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56160.

[14]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38.

[15]王滟明.在哈佛听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1.

[16]史向军,张琼.“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7275.

[17]张晓洪,袁国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途径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2116.

Post90 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ducation Innovation under the Network Era:

Positive Psychology Perspective

ZHANG Xiaoping1, SHAO Yali2

(1.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Department, Fujian Police College, Fuzhou 350007, China;2.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ent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epartment, 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view of network 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ost90 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empirical analysis of statistical and qualitative interview, the analysis summarizes the typical network 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ost90 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The results found in the network life, convenience, leisure entertainment and interactive equality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college students, who grew up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The post90 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stream are positive. Finally, from the view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research puts forward innovation path of posi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promote post90 generation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Key words:

关于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篇5

关键词:积极情绪;教师;职业认同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4-0083-02

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认为它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对其职业及内化的职业角色的积极认知、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体,是教师个体与职业有关的积极态度,属于教师积极职业心理日。教师职业认同对教师发展至关重要,认同度高,教师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就高,就会积极投入工作,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实现教师价值。反之,就会对工作缺乏兴趣和激情,工作效率降低,甚至产生职业倦怠。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积极心理学之父赛里格曼在他的《真实的幸福》一书中,将积极情绪划分为三类:与过去有关的幸福、与现在有关的幸福和与将来有关的幸福。与将来有关的幸福包括乐观、希望、自信、信仰和信任。与过去有关的幸福包括满意、满足、尽职、骄傲与安详。与现在有关的幸福可以分为两类:即时的和长久的欣慰。包括生理上的和精神上的。欣慰是指动用个人力量沉浸于个人所从事的活动之中。

一方面,职业认同会影响教师的幸福感。职业认同是从业人员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内在接纳。一个形成了职业认同的教师更容易产生内在的发展动力,更容易将他个人的全身心的力量都调动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来,更容易感受到工作带给他的成熟感、满意感以及幸福感。反之,如果一个教师对这个职业本身、教师的需要动机缺乏了解和认同,那么他就不可能真正热爱教师职业,就会对工作之外的东西过分看重,从而产生浮燥心理、不平衡心理、矛盾心理,甚至产生行为偏差,导致教师本人的身心倦怠,推动生活情趣与热情。另一方面,一个拥有积极情绪的人,具有更好的创造性、包容性与适应性,更能找到职业的价值和意义,形成良好的职业认同。可见,积极情绪与职业认同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消极情绪对职业认同的影响

1.消极思维模式导致职业角色认知偏差

角色认知是个体对自身在某一场所中所担任的角色的认识、感知及评价。当前,高职教师职业角色认知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消极的社会比较导致职业价值判断片面。由于受社会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负面价值的信息,使得其对自身所从事的职业活动及自身发展持消极的态度。二是希望和乐观的缺失导致职业理想缺乏。职业理想是个体对自身所从事的职业活动构架的美好蓝图,是个体从事的职业活动已内化为个体价值观的重要表征。当前部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以消极怠慢的态度应对教学任务,大多以完成规定任务为目标,尚未对自身的职业活动进行长远的规划和设计,影响到教学的效率和进度,也阻碍了自身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三是片面的职业认知导致职业角色规范认知失衡。专业角色规范认知则是个体对自身作为专业人员应遵循的全部活动规范的认可和熟知,即高职教师不仅应该遵循校纪校规,同时应践行教师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相关规定和要求。拥有消极情绪的教师,常常对校方的要求消极抵制,对别人的要求不予配合。

2.消极情绪导致消极的职业情感

当前,高职院校个别教师专业情感消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高职院校教师缺乏职业归属感和忠诚感;二是高职院校教师缺乏职业自尊。职业归属感反映的是教师个体对自己与其职业间关系的积极感受和体验,是指教师个体意识到自己属于教师群体中的一员,经常与教师职业荣辱与共的情感体验。职业自尊感则反映教师的角色感受和体验,是指教师对自身职业的价值、重要性、效能等的积极感受和体验。职业归属感和忠诚感的缺失在所难免,并直接导致其职业自尊感的丧失。高职院校教师消极的职业情感轻则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重则会使教师陷入职业认同危机及教师价值感丧失的困境,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3.消极行为模式导致专业行为退缩

教师专业行为是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为自我,是对教师心理活动的衍射和反映,是教师是否认同自身职业的外显表现。当前,部分高职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出现追求专业目标不明、定位过低及畏难意识较强的行为倾向。在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工作中,一些教师表现出退避和拈轻怕重的行为倾向,其专业行为多停留在要求行为倾向这一层面,以逃避失败的态度处理工作中的困难。如此行为倾向必然影响其教学效果。另外,高职院校教师倦怠和退缩的职业行为使其自身缺乏内在精神动力,无力感和虚无感弥漫其整个生活和工作过程,间接影响到教师的精神状态和职业发展。

二、积极情绪促进职业认同的形成

杨启亮教授把教师的职业境界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把教育看做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规范、要求;二是把教育看做出于职业责任的活动;三是把教育看做出于职业良心的活动;四是把教育当做幸福体验。职业认同感的最高层次是幸福感,就是积极的情绪。积极的情绪与职业认同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情绪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

教师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特殊职业群体,教师的幸福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到学生的培养、教育。体验不到幸福的老师,也不可能培养出有幸福感的学生,不可能更好地完成育人的任务。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情绪为我们提供了创造更好关系和增强生产力的机会,促使人们产生创造性、更宽容地思考。培养高职学院教师的积极情绪,可以改善他们对职业的不良认知,认识到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主要意义,而不是总觉得什么都不如本科院校。从而寻找到作为一个高职业教师的职业意义,实现人生价值。

人的幸福是物质幸福、社会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教师首先是一个普通人,教师的幸福也包括这三个方面。但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精神方面的幸福更优于其他职业。而积极心理学认为,拥有积极情绪的人更容易获得主观幸福感,得到精神方面的幸福感受,并把这种感受幸福的能力传导给学生,提高学生感受幸福的能力。

2.积极的性格品质增进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

积极心理学认为,许多消极情绪,如焦虑、愤怒,使个人的即时思维-行动范畴变窄,于是他们总是使用一种特定的自我防御的行为方式。积极情绪正好相反,它可以扩展个人的即时思维-行动范畴,有利于将潜在的各种心智技能充分发挥出来。如可以使个体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重现知识快而准等,这样的状态可以使教学更得心应手。

积极的情绪会对学生产生更多的肯定态度,信任、宽容学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情绪具有感染性,老师积极的情绪可以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有利于师生间达成良好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积极情绪促进老师自我效能感的发展

成功和失败的经验都会影响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海默的朴素归因理论认为,如果将失败归因为能力不足,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如果将失败归因为努力程度不够,一般对自我效能不会造成负面影响,反而会激发再次行动的积极性。赛里格曼将归因风格分成两类:积极的归因风格和消极的归因风格。他认为这是个体发展中形成的一种人格。具有积极归因风格的教师,其主观幸福感较高;具有消极归因风格的教师,易产生消极情绪和无助感。高自我效能感可以缓解职业压力,增进教师的职业认同。

总之,老师可以通过培养自己的积极情绪,提高自己的职业认同,爱上自己的教师岗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高职学院可以通过积极心理学培训,提高教师的情绪管理,促进教师积极情绪的发展,提高教育管理效率,创建一个属于全体师生的幸福校园。

参考文献:

[1] 郭韶明.职业认同:教师成长的内动力[J].教师博览,2006,(12).

[2] 胡谊,杨翠蓉,等.教师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3] Alan Carr.积极心理学[M].郑雪,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4] 芭芭拉・弗雷行昊克森.积极情绪的力量[M].王B,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Abstract:There is a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ve emotion and occupation identity. Negative thought patterns lead to occupational role of cognitive bias;negative emotions lead to the negative emotion of the occupation;negative patterns of behavior leads to retraction of professional behavior. Positive emotion enhance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well-being sense;positive character to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ability;positive emotions to promote teacher self-efficacy sense of developm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hrough positive psychology training,improve teachers' emotional management,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positive emotion,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ducation management,create a belongs to all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happy campus.

关于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篇6

关键词: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应对教育

高校学生属于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危机期,其生理心理发展迅速而心理又未完全成熟,众多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的学生要面对来自生理,心理,环境的重大变化,他们在面对来自社会,家庭,教育制度的种种压力时,往往缺乏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容易产生各种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心身疾患。特别是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 人们的心理问题是与日俱增,同时对心理的承受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对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因此研究高校学生的应对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应对方式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

应对方式(coping style)是个体面对挫折或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也是学生适应性和社会技能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事件的正确认知和评价以及面对压力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是心理健康的表现。近20年来,心理学家在研究过程中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在应激源与心理健康之间并非直接相关关系,应对方式作为中介机制起了调节作用。作为一种中介因素,应对方式影响着压力反应的性质与强度,并进而调节着压力同身心健康的关系。有研究表明,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良好的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则心理损害的危险程度可达43.3%,为普通人群危险度的两倍。近年来,高校校园杀人事件和自杀事件一再出现,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所以学生在压力情境下采取的应对方式成为关心教育,关注高校学生健康成长的所有人士注意的焦点。对高校学生开展应对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他们提高认知评价水平,树立正确的应对观念,掌握应对所需的策略与方法,促使他们更多地使用积极的应对,从而能够有效地应对压力。同时,提高高校学生的应对效能水平,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一)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

对于应对方式的研究是基于对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而提出,并得到发展的。根据拉扎鲁斯的研究表明,人们对某些应激事件的应对方式将会引发不同的情绪反应,这些情况反应的积极与否将对心理产生相应的不同影响。他的主要论点是:"人们评估及应对所发生的个人重大事件的方式形成了他们的情绪生活。"也就是说本来没有好与坏之分,只是思考所为一件事情是否会对个体产生影响,取决与个人对该事件的认知评价,特质焦虑水平以及个人的生活阅历等因素。对一个人来说可能是致命打击的一件事情,而对另一人而言可能就会一笑置之。所以我们看到个体拥有应对方式的策略,方法的多少以及选择的恰当与否将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及其对后续行为的影响积极与否。

(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其他方面的研究

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基本观点是:有些应对方式保护个体不受压力生活事件的伤害,而另一些应对方式使个体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一般认为,问题取向的应对方式对健康有积极影响,许多研究支持这一观点,但对于情绪取向应对方式的作用有争议。

有的研究者发现情绪应对和SDS SAS量表得分是正相关。有的研究者将应对方式分为有益健康的和缓解压力的,有益健康的是成熟的应对策略,既包括问题取向应对方式也包括部分情绪取向应对方式;缓解压力的是不太成熟的应对策略,包括自责,宣泄等情绪取向应对方式。对于女生,许多情绪取向应对方式也同样对健康有积极作用。

有些研究者强调了各种应对方式的适应性,他们指出处理应对策略(approach coping strategies)使个体直接处理冲突,而回避策略可以提供对冲突的暂时缓解,此时个体有可能调动应对资源或考虑不同的应对策略来解决问题,进而促进应对过程。既使用处理应对方式又使用回避应对方式比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更有优势,这与Folk man和Lazarus的假设一致,也与Freud提出的防御机制原理相同。各种应对方式的确能缓解压力,但不表示有利于心理健康,尤其是一些消极应对方式的长期使用会严重损害心理健康。既能减轻内心痛苦,又能使用外界环境才算是成熟的应对方式。

二 、高校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

通过对我国高校学生应对方式的调查问卷显示,我国高校学生最常用的应对方式依次是:与人交谈,倾诉内心烦恼(73.17%);自我安慰(72.97%);吃东西(72.97);找出几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67.76%);尽量克制自己的失望,悔恨,悲伤和愤怒感情(66.99%)。不常用的应对方式是:通过服药来解除烦恼;依靠别人解决问题;认为时间会改变现状,唯一要做的便是等待,并且认为女生比男生更多采用发泄和忍耐应对方式,男生比女生更多采用幻想应对。调查表明,高校学生在面临压力时,普遍依靠个体本能的心理防卫机制进行着消极的解释与应对。如自我安慰,吃东西。

三 、开展高校学生压力应对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有关学者的相关研究表明,个人在高度压力状态下,如果缺乏良好的应对方式,其身心损害的危险程度比普通人群至少高出两倍,并极易引发身心疾病。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的压力应对教育,教育学生学会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待各种压力,特别是通过应对方式的教育训练,提高应对效能,帮助其自身舒解心理压力,对提高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 开展认知教育,帮助高校学生完成积极的认知建构

在对高校学生进行压力教育中,首先应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压力观念。教育高校学生正确对待和评价各种压力,使他们对压力有一个辩证的认识,同时,对学习;生活;社会乃至国际环境中出现的各种应激事件能够给予合理的认知评价。加强对人生事件的心理预期教育,让他们有应对压力的心理准备,认识到压力事实上已经构成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压力观,要使高校学生认识到,适度的压力往往能够提高机体警觉水平,使个体产生适当的紧迫感,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心理健康,因此适当的压力还成为健康所必需具备的条件。

(二) 指导高校学生运用积极应对策略

每个人都有自己长期学会的应对策略。有证据表明,不同类型的人选择不同的应对策略。有人把应对策略分为主动认知,主动行为和回避性应付三种模式。主动认知应对方式表现为:从有利方面看待压力,回忆和吸取过去的经验,考虑多种变通方式等。主动行为应对模式表现为:不等待而采取积极行动,做有益于事态发展的事情,主动参与,积极采取行动,解除压力源。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把挫折看作锻炼的好机会,从中获取机会,仔细分析问题,考虑解决方案,制定行动计划并执行计划,注重行动,努力改变现状,专心于行动,忘掉其他的烦恼,回避应对模式表现为:封闭情感,自我忍受等应对还可分为情感定向和问题定向应对。情感定向应对与我们内在防御机制有关,以负性情感体验和情绪表现为其特征,个体试图控制和减弱压力源带来的负性情感,如伤心痛哭;愤怒攻击;受挫感和恐惧等。问题定向应对中,个体试图去处理引起压力的事件本身,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最后制定出具体的行动与努力计划尽可能直接地解决问题。

依据有关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对高校学生的应对教育的重点应在于应对策略取向的教育。 通过教育能够使高校学生认识到主动认知和主动行为模式能缓和压力事件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而回避模式则会加重压力事件对身体的不良影响,从而使高校学生面临压力时,学会合理综合运用各种应对策略。

(三) 对学生进行自我调控能力训练,提高压力免疫力

通过积极认知构建可以帮助高校学生树立合理的压力观念,提高应对认知评价水平。我认为,对高校学生的压力应对教育终极关怀在于通过应对技能训练的方式,培养和提高高校学生的压力应对能力,提高他们的压力免疫力。

在学生了解压力及应对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教育工作者要试图创设各种压力情境,让学生在压力情境的模拟应对演习中,学习采用积极主动,适应性的应对策略,如问题解决,寻求他人支持等,实现其应对知识的内化,形成指导其适应性应对的信念,完善其应对的技能,技巧,提高其积极、健康和良性的应对能力。通过创设一定的应对情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其应对经验,应对意识和应对能力,就能在模拟应对中逐渐得到巩固,唤醒和提高,其原有的非适应性的,消极的应对方式,就能得到改造和规范而形成适应性的积极的应对方式。高校学生在实际扮演过程中亲身体会,既形象,生动,又深刻,旁观的学生通过榜样的作用,替代学习,也能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

教育者还要提示高校学生将这些态度和技能应用于一些相对较小的日常生活压力情境,并做出综合评价自己是否能对压力反应进行有效的控制,对压力的应对是否还单纯依靠个体本能的心理防卫机制进行了无效的解释与应对,是否采取了积极的应对策略。当高校学生经过实践,自我修正建立了对压力情境能够进行有效的认知评价,压力反应以及理智应对之后,鼓励其逐渐将这种新的技能应用于较强压力的情境中,直到在最大压力的情境下也能适应并产生有效的应对反应。

(四) 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合理引导学生

负性情绪的长期积累,不仅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而且是产生心理压力的重要内在原因。所以当学生产生负性情绪时,要及时给与控制和良性引导,使他们当感到超强的心理压力和出现诸如悲伤,愤怒,焦急等负性情绪时,要敢于面对,作合理的宣泄,把内在的负性情绪外化,把压力释放出来。在咨询室里心理咨询师运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和咨询技巧,通过语言,文字,表情,姿势,行为以及周围环境的作用。对其产生的心理困扰给启发,暗示,教育,劝告,提高当事人的感受和认识,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困难,让当事人达到更好的人际适应,在环境里进行有效的活动。

高校学生产生压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对高校学生开展压力应对教育与训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压力观念,提高他们的压力认知评价水平与应对效能之外,要解决高校学生压力过大的问题尚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共同努力,优化高校学生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肖永春,刘明波,高山川.《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现状分析》复旦教育论坛

[2]郭仲才.《体育专科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及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J].体育科学

[3]马绍斌,范存欣,彭欣,武晓艳.《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英文)中国临床康复

[4]李黎.《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与挫折应对的特点》中国临床康复

[5]叶金辉,邹琴.《大学特困学生对社会支持的心理反应》(英文)中国临床康复

[6]梁军林,刘珍妮.《518名高中生的应对方式与个性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关于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篇7

〔论文关键词〕积极情绪;心理健康教育;价值与实现 

 

一、积极情绪的定义 

 虽然人们经常使用积极情绪这个词语,但关于积极情绪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看法。russell认为“积极情绪其实很简单,就是当事情进展得很顺利时,你想微笑时产生的那种美好的感受”(1999)。情绪的认知理论认为积极情绪就是因为意外得到的奖赏或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取得进步时产生的感受(lazarus,1991)。孟昭兰认为积极情绪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 

虽然没有形成统一定义,但所有看法均有一个共同点,即认为积极情绪会引发愉悦感受。但也有相关学者提出质疑,如果个体因为偷窃得手,心理层面也会产生愉悦感受,难道这也属于积极情绪?于是有研究者认为,只有符合道德评价标准的心理愉悦感受才能被认为是积极情绪。显然偷窃行为从道德角度来说是不正确的,那么相应带来的情绪就不能称为积极情绪。因此笔者认为,积极情绪就是由积极行为产生的良好感觉。 

 二、积极情绪的功能 

 在积极情绪研究领域中最有影响的是积极情绪的“拓展—构建”功能(简称扩建功能)。我国积极心理学专家任俊指出,积极情绪的扩建功能主要体现在生理、认知领域、人际关系、积极品质四个方面。笔者认为在高中教育教学中,积极情绪的功能主要如下。 

 1.有利于提升学习效率和认知能力 

 积极情绪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心理学家哈洛克曾用实验证明:学生由于受到表扬而引起的喜悦、快乐、得意等积极情绪,可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另外,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学生能否高效学习,不仅与课堂教学模式、学习习惯等有关,还与积极情绪体验有关,因为积极情绪可以扩张视觉注意的范围和思维的多面性和深刻性。当个体处于积极情绪状态时,视觉皮层能处理更多信息,而处于消极情绪时则会出现短视行为,从而影响认知。近来有更多的相关研究证实了积极情绪的这种功能,例如米利等人(2006)研究发现,当被试处于较高的感恩、宽恕等积极心理状态时,他们的认知执行功能水平也比较高,如目标定位水平、自觉行为水平等。不仅如此,积极情绪还能有效组织人的认知活动,使其范围更广、流畅度更高、灵活性更强。希尔(2004)等人的研究证明,处于积极情绪中的个体能更全面地认识自己面临的任务,从而保证在特定任务情境中能作出最有效的反应。 

 2.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以及积极人格的培养 

 积极情绪体验可以缓解心理压力,提高人们对疾病的抵抗力,有助于个体的生理健康。通过实验发现,积极情绪可以提高人们对感冒等疾病的抵抗力,从生理学上证明了积极情绪能够帮助个体从消极刺激影响中恢复,促进个体从偏态回归常态。最近也有研究发现,当个体看到自己喜欢的人时(即个体的积极情绪被诱发),个体的皮肤电水平、心率、儿茶酚胺的血清水平和淋巴细胞中t细胞和nk细胞在周围血液中的比例都会出现显著增加,有助于个体的生理健康。 

 积极人格的培养是一个行为过程,也是一个心理过程。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情绪体验更容易和个体的先天气质特点发生内化,从而形成个体特有的积极人格。所以,积极心理学把促进个体积极情绪体验作为培养个体积极人格的最主要途径。任俊教授指出,那些沉浸在积极情绪中的个体,其乐观主义、宁静(一种高级的幸福感)、自我复原能力等和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的品质都会有一定的增加。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者(cohen,2009)发现,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能经常体验到积极情绪的个体,其心理复原力更高,生活满意度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提高。 

 3.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融洽师生关系, 提升主观幸福感 

高中学生最大的负性生活事件是带来升学压力的高考。高考就像是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每个学生的头上,造成无形压力,而缓解这种压力的最好办法是积极的学习体验。 

 学习体验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最主要因素,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体验不到积极情感,久而久之必然厌倦学习,成绩下滑,主观幸福感也就会降低。另外,积极情绪体验对融洽师生关系很有帮助,研究表明,个体情绪积极时,不仅对陌生人表现得亲切和蔼,同时也增加了熟人的信任感,从而使双方在行为上或思想上逐渐接近,同一性也就增强了。 

三、积极情绪的诱发策略 

 1.师生关系中积极情绪的诱发策略 

(1)营造积极氛围策略 

 积极情绪研究发现,人们在与亲朋好友(自己喜欢的人)相聚时,和谐的气氛能使个体产生积极情绪体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创设积极氛围的主要途径。教师是学生的良师也是益友,不要把自己当成权威领导。只有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和他(她)是民主平等的,友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够自然产生。课堂上教师应该教态亲切自然、面带微笑,语言精炼幽默,语调抑扬顿挫。整堂课给学生的感觉应该是积极、活跃、融洽而又令人难忘的。在这种氛围里学习的学生、讲课的教师都会感到是一种享受。 

(2)真心交互策略 

 尊重、关心、关爱学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融洽师生关系,同时促使个体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取得进步、走向成功。教师要发自内心地帮助学生,为学生好,而不是刻意做给学生看。具体细节表现为:课堂提问时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提问面要铺开,各个层次的学生尽可能都顾及到,每节课至少要随机提问三分之一的学生,连续三节课内每个学生都要提问到;问题要量身定做,结合学情课前设计好;对每个学生而言,教师给出的问题都是跳一跳够得着的;同时课前要对课堂上学生可能会临时提出的问题有所准备。不能局限于经常性地提问某几个好学生,一味表扬,这样不仅打击了其余学生,对那几个学生的帮助也不大;教师要多用“请”字,对于提问回答不出来的学生可以增加提示,实在回答不出来,仍然要微笑着请其坐下思考,过段时间后尽可能不失时机地继续创设机会请其回答。 

 2.教学组织中积极情绪的诱发策略 

(1)变换环境策略 

 环境的变化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有利于积极情绪的获得。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教师会经常带学生到操场、公园、社区等开放的空间去上课,教学效果非常好,而我国教学习惯于在一成不变的地方上课,教室基本上成了学生学习的惟一场所,其实这对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创新思维都是非常不利的。从本研究来看,至少对积极情绪体验的获得不利。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陶行知先生有句话: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要在做中学、学中做。 笔者任教的是物理学科,结合教学实际曾经尝试着带学生到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校园内草坪上,甚至到社区去上课。每节课后学生都说印象深刻,终生难忘,而对在教室上的常规课学生基本上没有这样的评价。 

(2)学生主动学习策略 

高中新课改强调学生要主动学习。在高中教学中要确实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即使在教室上课,课堂也要尽可能灵动些,可以多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例如合作讨论学习、组内讨论、组间共享(组内讨论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陈述本组观点,全班共享)、兵教兵(学生上台板演、分析)等;结合学科特色,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更是要多组织,没条件也要尽可能自制教具创设条件,实在不能的,尽可能要通过电脑flash模拟、课后学生网上查阅等形式弥补。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鉴赏、体验、感悟和想象,以及这些内容的发表、交流和分享,尽量避免所谓的“标准化”“统一化”的固定作业和答案。笔者认为可以增加学生的选择权,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来选择和探求蕴藏在教材中的知识。要增加学生课后自己支配的时间,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和多样化的理解;鼓励和引导学生质疑、猜想、讨论、交流、反思、批判、创造等。笔者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在选择上一直很有弹性,减少了“规定动作”(规定作业),增加了“自选动作”(选做参考习题或写学习心得体会等);增加双休日选择性作业,其他班学生发两张讲义,而我们班学生则根本不发讲义;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或需要选择“作业”,例如可以到教师处拿讲义做,也可以写小论文、搞小制作、画知识树等,每周二下午最后两节校本课上,学生展示,共享交流。同时不定期地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生活中的物理学科知识竞赛、趣味物理实验比赛等活动。实践下来,我班学生物理成绩非但没有落后于其他班,反而遥遥领先。 

 3.教学内容上积极情绪的诱发策略 

 (1)激发兴趣策略 

 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知倾向及其情绪表现,对某事或某人产生兴趣能诱发积极情绪体验。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经常能在课上被激发出兴趣,久而久之对教学内容的好感稳定下来,就会对这门学科产生乐学的情感。 

 (2)体验成功策略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同时要帮助学生缩小差异,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成功,从而激发积极情绪体验。如此一来便能形成良性循环:成功—愉悦—努力,促使学生加倍努力,使优者更优,弱者不弱。 

 每个学生对各门学科擅长与否都有一个自我评价,这种评价是建立在大量学习成败体验上的,成功经历积累越多的孩子越认为自己是某门学科的特长生。这些成功经历包括课堂提问的回答正确率、教师的肯定与表扬、作业的正确率、实验的成功率、考试的进步等。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尽心备课,设计好提问,计划好谁来回答等。基础一般的学生可以让其回答基础的问题,而基础好的学生可以给开放、灵活一点的问题。作业布置要分层次,最好是针对不同的学生出不同的题目。 

4.教学评价中积极情绪的诱发策略 

(1)诊断激励性策略 

 笔者认为除了高考带有明显的评价功能外,其他大小型考试特别是作业都应该体现诊断和调节激励功能,通过诊断要找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究竟是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还是学习方法上的问题;诊断出问题后要指出学生调节的方向;在学生纠偏的过程中要善于捕捉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增强积极情绪体验,坚定学生信心,促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同时教师评价的视角也应该有所变化,例如对学生的作业或考试可以从原本的专门挑错转为挑选闪光的地方,即使某学生题目做错了,但其选择的方法是其他学生没有尝试的,那么就应该肯定其创新精神。课堂提问等也应如此,也许学生回答的不是教师想要的答案,但只要有自己的思想就应该肯定,即使错误也要指出其闪光点,同时提出期望、指出需要努力的方向,这样的评价带给学生的情绪体验就远比常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对”“错”评价来得积极。 

(2)主体性评价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评价问题越来越成为改革实施的“瓶颈”。一般情况下,对学生的评价侧重于学业评价,评价主体是教师、学校和社会相应的组织,学生处于待测的客体位置,我们称之为“他评”。从现代教育学习理论角度看,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积极开展和研究主体性自我评价,将评价的主动权放给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研究学生如何评价和管理自己,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的必要途径。 

 高中教师首先自己要意识到学生自评的意义,同时能够积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开展自评活动。要引导学生在自评活动时进行正确的归因分析。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如果没有进行正确的归因分析很容易迷失自我,进而放弃自己。笔者让学生每次做完作业后或者订正错题后都要从主观努力程度以及学习方法上找原因,绝对禁止学生找“我笨”“我本来就不好”之类的客观原因,这样就能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例如:这个题目之所以做错,是因为课上老师讲同类型题目时我开小差了;这次考试没考好主要原因是自己努力不够、没有注意复习等等。如此一来,学生的归因就会指向努力程度或者学习方法这些可控的因素。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学生自评时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本人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对照标准拟定自评菜单或问题诊断方案,如实检查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并作记录和统计。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自评心理,首先要让学生有正确的学习价值观,产生自评的需要以及明白自评的意义;其次,要理解自评标准,掌握一定的自评方法;再次,要对自评的结果进行深入反思,积极寻求策略,调整好自己的学习行为。 

关于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篇8

〔关键词〕心理咨询与治疗;主流体系;新动向;折衷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3-0008-03

心理咨询与治疗一直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心理学诞生一百多年来,心理咨询与治疗在自身理论体系的创建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可谓学派林立、百家争鸣。1959年哈珀报告了36种心理治疗体系,到了1976年,帕洛夫发现共有130余种疗法,同时,卡拉瑟发现有多达400种以上的心理治疗学派。发展势头可见一斑。当然,许多学派之间存在着交集,在其理论基础上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也就是说,虽然不同治疗体系间的疗法可能存在很大差异,但遵循的理论模式却相对集中,因为具体疗法与理论模式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总体而言,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与当事人中心疗法是心理咨询与治疗发展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体系。同时,与心理学中新近的后现代主义以及积极心理学两大思潮相伴随的叙事心理治疗与积极心理治疗也是当代广受关注的两大体系。

一、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传统四大理论体系

1.精神分析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的体系最早是由弗洛伊德创立的。他创造性地发展了无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人格发展理论、防御机制以及一整套心理治疗技术。弗氏认为,意识只不过是人类心理结构的冰山一角,在意识之下,还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难以为人们觉察的深层结构――无意识。无意识正是弗氏理论的一个核心。无意识的内容包含着大量与人的本能欲望、非道德的冲动相联系的观念或经验,最主要的是望和攻击欲望,因其与社会的道德伦理规范不相容而受到压制,不被允许自由进入意识。位于人格结构底层、作为心理发展动力的本我在性质上就是无意识的。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神经症等心理症结是现实的自我与各种本能欲望、理想的超我(社会道德与伦理规范)之间冲突妥协的产物。他十分重视性本能在心理问题中的作用,明确指出,心理症状是生活中所不能满足的欲望(尤其是)的代替满足。来访者意识不到的过去或幼年时期被压抑的无意识中的各种痛苦经验(大多与性有关),对心理障碍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这是弗氏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也正是他的理论为人们所诟病之处。到了后期,一些新精神分析理论家,如艾里克森、霍妮、沙利文等人,则对弗氏的泛性论主张进行了一些修正,更加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在个体心理问题形成中的作用。

既然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问题是源于不被意识到的心灵深处的冲突,那么,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根本方法就是深入到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从无意识中挖掘出真正的心理病源。精神分析治疗师的工作就是使来访者将自身无意识的经验意识化,唤起并重新体验早期的创伤,从而达到解除压抑、康复心灵并使人格趋向成熟的目的。自由联想、催眠、梦的分析、移情分析、阻抗分析及解释等都是精神分析学派常用的治疗技术。

2.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心理治疗学派。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巴甫洛夫与华生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以及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按照行为主义者的理解,人格可以被视为个体成长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一系列习得的综合。个体的适应与非适应行为都是学习而来的,与此同时,这些行为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消除的,这正是实施行为疗法的前提。行为主义者坚信,个体所处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因素对特定行为的塑造起着关键作用,强化、惩罚、泛化、分化、模仿、消退等都是个体行为塑造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系列的行为矫正方法与策略。

行为疗法的显著特征是强调以行为为中心,把治疗与矫正的目标放在非适应行为本身,并没有去探寻症状背后的深层原因。由于坚持非适应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并且导致这种学习的关键因素存在于外在环境之中,因此,行为治疗者在治疗过程中十分重视环境因素等外在变量的作用,重点工作是分析哪些外部条件导致了非适应行为以及考虑怎样重新安排各种外部条件来消除非适应行为,建立特定的预期行为。

行为疗法一般包括五个步骤:非适应行为的发生情境及其功能分析;非适应行为的量化与标定;矫正目标的制定;制定增加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的干预实施、监测、调整计划;结束以及复发的处理。行为疗法注重对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明确的描述,对各个操作程序有严格的规定与要求,并且可以对治疗效果进行量化评定。治疗过程中运用到的主要方法有放松训练、系统脱敏、模仿学习、自我管理技术、角色扮演、厌恶疗法等。

3.认知行为疗法。20世纪70年代以后,行为治疗中出现了一支新的力量――认知行为疗法,近年来,该流派发展迅速。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该学派的兴起作出了重要贡献。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假定在于,认知是引起个体心理问题的根源,因此,心理咨询与治疗应当从调整个体的认知入手。认知行为疗法包括贝克的认知疗法、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梅钦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格拉塞的现实疗法等多个体系。其中,又以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最有代表性。

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于人对所遭遇事情的信念、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情绪和行动都受制于认知,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ABC理论中。A(activating events)代表诱发事件,B(beliefs)代表信念,C(consequences)代表在A之后个体出现的认知、情绪与行为结果。人们一般倾向于认为,是A直接引起了C,但艾利斯指出,通常在A与C之间存在一个重要的中介因素B。也就是说,并非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情的信念、看法,才直接引起了相应的反应。人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非理性的信念与思维,如糟糕可怕化、不能忍受、过度概括与自我贬低等。正是不合理的认知因素导致了个体的心理问题。

理性―情绪疗法的基本治疗原理是通过对不合理信念进行质疑问难D(disputing),一旦解决了认知上的问题,情绪与行为困扰也就减轻或解除了,从而达到一种新的情绪和行为后效E(effects)。因此,在具体咨询过程中,艾利斯把相关因素及咨询程序归纳为ABCDE。治疗的关键点在于检查与识别非理性信念和思维,然后帮助来访者与非理性信念辩论,认识它们的不合理之处与危害,从而自动放弃。具体的策略包括质疑、辨析、理性―情绪想象、认知家庭作业等。

4.当事人中心疗法。由罗杰斯开创的当事人中心疗法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可谓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流派,它的一些重要思想,如人本倾向、强调咨访关系等,已经为许多其他的治疗体系所吸收。罗杰斯对人性持积极看法,认为人性在本质上是建设性的,具有向善的潜能,一个健全的人,应当是能够充分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人。罗杰斯认为,心理障碍的根源在于个体对经验的歪曲与否认、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不一致与失调。心理障碍导致个体不能有效地发挥其心理机能,阻碍了个体的成长。

当事人中心疗法强调心理咨询与治疗要以发挥人的潜能为宗旨。在具体治疗中,以来访者为主导,治疗的焦点在于个人,而不是问题,在于帮助个人成长,而不是解决一个特殊的问题。罗杰斯认为,如果个人能够统整地,以更自主、更负责和更有系统的方法去处理当前问题,则将会用同样的方法去处理将来遇到的新问题。因此,治疗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就是要为来访者创造恰当的气氛和环境,遵循非指导性原则,帮助来访者进行自我探索,促进来访者的自我概念向着更接近自我经验和体验的方向发展。

罗杰斯强调,要保证治疗的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治疗者与当事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治疗者要完全地投入到关系中去,表现出真诚、无条件的关注、共情等,只有这样,咨访双方才可能建立起发自内心的亲密的人际关系,当事人才能在由这种崭新的咨询关系提供的安全、信任的心理气氛下进行积极的自我探索。在治疗过程中最主要的技巧就是积极倾听、鼓励、对模糊之处的澄清以及对当事人情感的反应等。

二、当代重要心理学思潮背景下的理论新动向

1.叙事疗法。以“去中心”与“多元化”为核心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作为一种文化趋向,渗入到心理学领域,对科学主义心理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也大大挑战了传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并创立了自己的一套咨询治疗体系。目前看来,叙事治疗成为了后现代心理咨询与治疗流派中最具代表性的模式。

叙事心理治疗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创始人和代表者是临床心理学家麦克・怀特及大卫・爱普斯顿。叙事心理治疗是后现代心理学的自我观、人性观、心理观与话语观在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中的反映。叙事,可理解为话语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就是说故事。人活着就是在讲故事,叙事是人的生活方式,人总是透过故事来看周围的一切,通过叙事来探索世界的意义。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个体的意义系统或个体实践与社会的主流叙事之间存在矛盾。叙事心理治疗的关键在于帮助当事人认识到社会主流叙事实质上是话语权力运作的结果,并非“真理”,从而摆脱主流叙事的羁绊。

叙事心理治疗的基本观点是:语言不是客观现实的图画,并非真实客观地描述和反映了世界的本来面目,它不是指称现实,而是建构现实。每个人的记忆都是有选择性的,来访者在叙述自己经历的时候也是有选择性的,人们不可能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发现其所代表的那个真实的世界,只能去认识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意义和世界。心理问题是语言建构的产物,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语言而使问题消解。“问题”是一种叙事,并非客观实在,同样的行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定义和评价,叙事治疗师不去寻找问题的根源性事件,而是把来访者的叙事看成关键,通过运用适当的语言形式,帮助来访者找出其遗漏的具有积极意义的生活故事,改变来访者的叙事从而重建起生活的意义和态度。问题外化、反观自我、故事重述是叙事心理治疗的三项重要技术与策略。

2.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领域的一股重要思潮,它强调对人类心理生活中积极因素的关注,影响力日甚,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心理学运动。严格说来,积极心理治疗作为一个治疗流派,要早于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但从事实来看,积极心理学和积极心理治疗都集中于关注人的积极品质,是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的殊途同归。积极心理治疗的原理同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是相契合的。同时,罗杰斯的当事人中心疗法与格拉塞的现实疗法对积极心理治疗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与长期以来只关注来访者问题的大多数心理治疗理论不同,积极心理治疗把注意力集中在来访者自身的各种能力上。积极心理治疗的一个预设是:来访者同时既有患病的能力也有健康的能力,治疗者的任务是激发和巩固来访者获得和保持健康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消除来访者的症状。人人都具有两种基本能力:认识能力和爱的能力,人的心理疾病是由于这两种基本能力在不同的文化条件下分化为每个人的现实能力时发生冲突的结果,因此,积极心理治疗的立足点就在于激发来访者的这两种积极的基本能力。

积极心理治疗主要以跨文化的方法来对有关的心理问题作出积极解释,从而使被治疗者能感受到自己古怪行为的合理化、正常化的一面。同时,它认为人之所以产生消极心理,主要是因为人在积极发展各种心理保护模式从而降低自己受到更多伤害的可能性。它经常使用积极情感来消解人的消极情感,或者在被治疗者的消极情感中寻找积极的成分,并通过这些积极情感形成的个人长久资源来使被治疗者得到自我恢复和自我实现。积极心理治疗的方法有包括观察和保持距离阶段、调查阶段、场合鼓励阶段、语言表达阶段和扩大目标阶段等五个阶段在内的主导疗法和借助东方寓言及神话的讲故事形式的辅助疗法等。

三、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折衷整合的总趋向

各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偏颇与弱点,比如,精神分析疗法费时长、费用高,疗效不稳定;行为疗法过于重视外显行为的矫正,忽视了内在深层的原因,可能只是治标不治本;理性―情绪疗法中所要纠正的非理性信念的特征显然不具有文化普适性;人本主义的疗法旨在让人回归本性,完全遵从个人意愿与选择,有鼓吹个人至上的嫌疑,且其倡导的原则存在许多操作上的难题;积极心理治疗对心理问题的跨文化解释能否取得实在的治疗成效也受到了质疑。

正是由于各家理论的相应缺陷,才导致了各流派之间的相互批评与对峙,造成了长久以来学派之间纷争不断的局面。不过,随着整个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任何一种学派和疗法都不可能解决人类所有类型的心理问题,不同的心理问题可能更适合于相应的治疗方法。因此,各派之间开始相互借鉴、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比如,积极心理治疗采用的就是多种心理治疗流派的理论与方法的整合模式;理性―情绪疗法主张“有效即可用”的原则,综合采用认知、情绪和行动定向的治疗策略;整合优化了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及人本主义流派的理论以及完形治疗学、催眠疗法和家庭疗法的NLP简快心理疗法,等等。概括起来,折衷整合取向有以下三种表现:一是技术的折衷,以一种基本理论为框架,吸收和融合其他学派的技术和方法;二是综合的折衷,把两个或更多的理论体系进行整合,或者根据咨询治疗中的一些共同因素整合各种理论和方法;三是非理论的折衷,不倾向于某一理论,而是根据来访者的症状采取相应的技术。

在越来越多新近出现的理论本身走向折衷整合的同时,持折衷取向理论的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也越来越多。早在上世纪80年代,史密斯对美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分会及咨询心理分会的400多名成员的理论取向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倾向于折衷取向理论的最多,约占41%,居于其后的分别是单纯的精神分析理论、认知行为理论、当事人中心理论和行为理论。从目前发展形势来看,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的折衷整合趋向愈加明朗化,折衷整合是未来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体系的主导。

参考文献:

[1]钱铭怡.心理咨询与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3]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孔德生,付桂芳等.折衷整合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探索[J].学术交流,2003(1):149~153.省略)

上一篇: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范文 下一篇:光伏产业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