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集约用地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12-21 16:18:55

节约集约用地调研报告

节约集约用地调研报告篇1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有关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正确处理好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关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服务中心,深化改革,全面做好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计划、利用管理、执法监察、依法行政等工作,努力实现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双保双赢”。

行动主题:惠民生促进科学发展,守红线坚持数质并重。

二、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总体要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保障合理用地需求和保护耕地红线为主线,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贯穿落实到土地利用、管理、调控和制度改革的各个环节。在保发展方面,坚决落实中省经济调控政策目标,把保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保障科学发展;在保红线方面,把实现耕地面积净增长,质量有所提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为筑牢耕地红线打下好的基础。

主要目标:(1)保证中央调控政策的实施,做到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应保尽保。(2)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实现耕地面积净增长,质量有所提高。(3)完善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和工作机制,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县(区)达标建设,为全市三年实现达标奠定基础。(4)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得到加强,土地执法形势继续好转。(5)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在土地征收、建设用地审批等关键环节改革形成法制、政策成果。努力实现我市“国土资源服务管理水平大提升,违法违规用地宗数面积大下降”的目标。

三、工作重点和具体安排

按照省国土资源厅统一部署,“双保工程”年行动分为中心任务、专项工作和策应工作。我市坚持以保护耕地和合理供应土地为中心任务,以专项工作为重点,以策应工作为支撑,加强重点工作和制度改革、基础建设、舆论宣传等的衔接配合,保障主要工作目标有效落实。

(一)中心任务

1.完善土地调控政策。

工作目标:保障土地调控政策规范执行,坚决杜绝向违

反产业政策和土地供应政策的项目供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落实市政府房地产调控政策,实现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应保尽保。

具体任务:优化土地利用和管理形势分析观测点布局。每季度形成国土资源管理形势分析报告。配合省国土资源厅修订出台《限制用地项目目录(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年本)》,指导各县(区)制定完善适合地方特点的限制(禁止)用地项目目录和其它供地政策。修订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和实施政策。严格执行土地供应和利用政策,遏制“两高一资”、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等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项目用地。坚持土地招拍挂制度,完善差别化的土地供应政策。落实国务院房地产调控政策,编制实施房地产用地供应计划,确保保障性住房、棚户改造和自住性中小套型商品房建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实现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应保尽保。对房地产用地供应和开发利用进行动态监管,适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

2.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工作目标: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做好农村土地整治,确保耕地保有面积实现净增加,实现耕地质量有所提高。

具体任务:运用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和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监督占补平衡到位,上半年完成和通报年度耕地占补平衡考核情况。完成我市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将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深化应用农用地分等定级等成果,开展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试点。

制定规范推进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配套文件,对全市农村土地整治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建设田间水利设施配套的高标准农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专项工作

1.节约集约用地专项工作。

工作目标:形成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体系、技术标准、考核评比办法、激励和约束机制,树立一批节地典型,引导各县(区)政府和部门、用地单位落实节约优先战略。

具体任务:配合省国土资源厅提出新的《国有建设用地划拨目录》和《国有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管理办法》修订建议;完成部级、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按省国土资源厅的统一安排公布评价成果,针对开发区用地带有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促进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相关政策和对策;完成单位GDP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评价考核,扩大考核结果的应用范围;配合省国土资源厅积极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区)创建活动,表彰年度模范县(区),落实对模范县(区)的奖励措施,推广节约集约新模式、新机制。

2.执法监管专项工作。

工作目标:做好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努力实现违法违规用地宗数面积大下降的目标;建立健全全市土地执法监管体系,有效遏制土地违法行为。

具体任务:4月初完成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的动员、部署和培训;4至7月完成卫片执法检查实地核查、查处整改和督察验收工作;8月上报全市核查数据和验收评估报告;9月以后启动约谈问责工作。同时,每季度公开通报和挂牌督办一批典型违法案件。

3.制度改革专项工作。

工作目标:完善土地征收和征用安置补偿制度,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违法责任追究制度改革,形成报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城市建设用地审批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具体任务:探索改进我市报国务院批准城市建设用地审批工作的意见,指导做好报批工作;探索改进单独选址项目报批意见,提高重点项目审批效率;对连续两年被部省问责的县(区)以下国土资源部门主要领导,研究制订引咎辞职问责制度。

(三)策应工作。

工作目标:通过检查、调研、培训等指导各县(区)落实“双保工程”重点任务,总结地方土地管理机制创新经验。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综合监管能力建设。发挥舆论宣传引导作用,促进全社会认识、理解资源刚性制约的紧迫性、长期性。

具体任务:加强督导检查工作。5月份前做好年以来增减挂钩和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抽查的准备;配合部省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农村土地整治的监管办法;8月份做好省对市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检查的准备工作;年底前完成对全市市县两级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的检查考核。

完成“双保工程”督导工作。第三季度做好部省“双保工程”年行动的调研督导检查准备工作;年底前做好对全市“双保工程”年行动的调研督导检查工作,并形成调研报告和一批典型经验报告。

加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更新遥感监测和土地利用数据库;完善监管平台,推进应用成果;在上级指导下完成“金土工程”二期工程立项及后续建设工作;建立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加强地质资料的开发应用。

做好宣传培训工作。4月初制定“双保工程”年度宣传工作方案;积极参与《国土资源报》“双保工程”年行动百人谈活动;利用节日和重大活动,宣传营造社会氛围,开辟“双保工程”专版、专栏、专稿,宣传工作推进情况、成效和经验;组织县(区)搞好各项单项工作的培训工作。

四、保障措施和要求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推动“双保工程”实施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的协调联动,凝聚深化改革的合力,保证年度重点任务目标圆满完成。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国土资源局要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双保工程”年度行动的各项工作,切实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对承担的重点任务及早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安排,加强对全市土地利用和管理的形势的分析及宏观调控政策执行过程中土地管理面临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的深入调研、及时评估,形成政策建议及时报省。

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关组织协调机构,加强部门联动。各县(区)国土资源部门“双保工程”年行动的工作方案及组织领导机构人员名单,要在今年4月15日前上报市国土资源局“双保工程”联席会议办公室。

(二)加强督导检查。“双保工程”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按照重点任务分工协作,通过调研、培训、会议、检查等,加强对县(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政策指导,统筹安排好有关专项检查工作。各县(区)要掌握工作进度,把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明确目标,强化责任,主动推动工作,分解落实任务。

(三)加强宣传交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宣传工作方案,加强组织策划,会同各新闻媒体加强对年行动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地方典型经验的宣传,把握舆论宣传的正确导向,突出宣传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宣传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的决心与信念,宣传“双保工程”的工作进展和成效。

(四)强化作风建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作风建设和业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硬朗的作风切实保障“双保工程”顺利推进。要加大土地执法力度,始终关注苗头性、倾向性及普遍性问题,切实加强防范化解措施;以查处重大典型案件为切入点,坚决遏制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公开曝光和挂牌督办、实施土地违法问责、追究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责任等,切实维护土地管理法治秩序。

节约集约用地调研报告篇2

2016政府调研报告的格式:

标题

调研报告要用能揭示内容中心的标题,具体写法有以下几种:

(1)调研报告标题公文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多数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平实沉稳,如《关于知识分子经济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也有一些由调研对象和调查二字组成,如《知识分子情况的调查》。

调研报告

(2)调研报告标题一般文章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直接揭示调研报告的中心,十分简洁,如《本市老年人各有所好》。

(3)调研报告标题提问式标题,如《人情债何时了》。这是典型调研报告常用的标题写法,特点是具有吸引力。

(4)调研报告标题正副题结合式标题,这是用得比较普遍的一种调研报告标题。特别是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和新事物的调研报告的写法。正题揭示调研报告的思想意义,副题表明调研报告的事项和范围,如《深化厂务公开机制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关于武汉分局江岸车辆段深化厂务公开制度的调查》。

正文

调研报告的正文包括前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1)前言

调研报告的前言简要地叙述为什么对这个问题(工作、事件、人物)进行调查;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及采用的方法;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以及调查后的结论等。这些方面的侧重点由写作者根据调研目的来确定,不必面面俱到。

调研报告开头的方法很多,有的引起读者注意,有的采用设问手法,有的开门见山,有的承上启下,有的画龙点睛,没有固定形式。但一般要求紧扣主旨,为主体部分做展开准备。文字要简练,概括性要强。

(2)主体

这是调研报告的主干和核心,是引语的引申,是结论的依据。这部分主要写明事实的真相、收获、经验和教训,即介绍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主体部分要包括大量的材料人物、事件、问题、具体做法、困难障碍等,内容较多。所以要精心安排调研报告的层次,安排好结构,有步骤、有次序地表现主题。

调研报告中关于事实的叙述和议论主要都写在这部分里,是充分表现主题的重要部分。一般来说,调研报告主体的结构大约有三种形式:

横式结构。即把调查的内容,加以综合分析,紧紧围绕主旨,按照不同的类别分别归纳成几个问题来写,每个问题可加上小标题。而且每个问题里往往还有着若干个小问题。典型经验性质调研报告的格式,一般多采用这样的结构。这种调研报告形式观点鲜明,中心突出,使人一目了然;

纵式结构。有两种形式,一是按调查事件的起因,发展和先后次序进行叙述和议论。一般情况调研报告和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的写法多使用这种结构方式,有助于读者对事物发展有深入的全面的了解。一是按成绩、原因、结论层层递进的方式安排结构。一般综合性质的调研报告多采用这种形式;

综合式结构。这种调研报告形式兼有纵式和横式两种特点,互相穿插配合,组织安排材料。采用这种调研报告写法,一般是在叙述和议论发展过程时用纵式结构,而写收获、认识和经验教训时采用横式结构。

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不论采取什么结构方式,都应该做到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联系紧密,层层深入,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3)结尾

结尾是调研报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不同的调研报告,结尾写法各不相同,一般来说,调研报告的结尾有以下五种:对调研报告归纳说明,总结主要观点,深化主题,以提高人们的认识;对事物发展做出展望,提出努力的方向,启发人们进一步去探索;提出建议,供领导参考;写出尚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说明有待研究解决;补充交代正文没有涉及而又值得重视的情况或问题。

总之,调研报告结尾要简洁有力,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没有必要也可以不写。

2016政府调研报告的范文:

一、长株潭试验区基本情况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是以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岳阳、常德、益阳、衡阳、娄底五市的区域,总面积9.68万平方公里,人口4110万,分别占全省的45.8%和60%。,城市群实现1亿元,占全省79%。其中,作为城市群核心的长株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之间半小时车程,总面积2.8万平方公里,人口1334万,去年实现gdp4565亿元,占全省40.9%。? 长株潭城市群提出及批复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1997年湖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决策,致力于把长株潭培育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至12月14日,经国务院同意,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同时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十年以来,湖南省实施规划引导、基础设施先行、重大项目跟进的推进方式,与世界银行合作,开展世行在华的首批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邀请英国、德国等国家的机构进行咨询设计,形成了20多个规划。在交通、电力、金融、信息、环境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重大项目,经济实力显着增强,去年湖南的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

二、试验区获批以来的主要做法

(一)注重顶层设计。湖南省委、省政府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经验,广纳民智,对长株潭试验区科学论证、高端定位、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盘规划,并将改革方案和区域规划打捆上报,获得国家的一并审批。这在全国现有的改革试验区是第一例。方案的核心在改革,规划的重点是发展。规划和方案将改革试验区从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拓展到3+5(岳阳、常德、益阳、衡阳、娄底)城市群,并突破传统开发区的概念,设计了大河西、云龙、天易、昭山、滨湖五大示范区,为试验区建设拓展了空间,明确了模式载体,打造了一化三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一化带三化;加强三个基础,即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工作,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更大平台。

(二)强化规划统领。提升城市群区域规划,确立区域规划的龙头地位,发挥理念上、思路上、行动上的抓总作用。紧扣两型主题,体现国际视野,彰显区域特色。针对建设重点,强化部门和地区专项规划。修订《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条例》,出台条例实施细则,强力保障和推进规划实施。顺应综合交通发展的新趋势、新理念,编制了全国首个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规划-《3+5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中长期规划》,提出了建设能力充分、方式协调、布局合理、运行高效的发展目标,并着重从点、线、面统筹规划水、陆、空交通布局,构建长株潭核心区同城交通系统、区城际复合走廊、中部国际航空枢纽、长江中上游航运中心、全国陆运大通道五大圈层的核心系统,明确了城市群综合交通未来发展的定位和建设的重点。

(三)实施五大工程。一是以两型为主导的产业支撑工程。按照战略性、先导性、传统性、限制性分类发展的思路,实施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战略。突出产业的两型化,加快促进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突出两型的产业化,加快建设长株潭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尽快形成以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两型产业发展。二是以交通为先导的基础设施工程。把交通作为缩短城市群时空距离,提高运行效率的重要环节,全面完善长株潭同城交通能力,大幅拓宽周边五市城际走廊,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核心、陆域通道畅通无阻、水能充分利用、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两型综合交通体系。路网:核心区域重点建设七纵七横的城际主干道,形成以城市主干道相连的格局;3+5城市群重点建设二环六射的高速公路网。铁路:核心区3市与周边5市统筹规划,建设连通8市的城际轨道交通;空港努力建设成中部地区的国际航空中心。到2010年,能满足1800万人次年旅客吞吐量、年货邮吞吐量20万吨。港口:重点建设湘江长沙综合枢纽等五港一枢纽,打通对接长三角的江海联运通道。同时,加强能源、水利、市政、社会设施建设。三是以湘江治理为重点的生态修复工程。把湘江流域生态治理作为试验区建设的标志和突破口,以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为切入点,坚持上下游联动、水陆联动、江湖联动,用5年左右时间,集中解决长株潭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湘江治理。争取国家将湘江治理列入全国重点流域治理范围,加强株洲清水塘等重点地区的治理,集中实施沿江截污治污、工业源头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生态建设等工程。实施水污染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今年确保全部完成设市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明年实现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把环境同治推广到湘江流域和洞庭湖区,积极探索流域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四是以城镇为节点的城乡统筹工程。着力消除城乡二元机构,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建设3+5城市群,带动全省发展。五是以创新为核心的示范区建设工程。规划设立大河西、云龙、昭山、天易、滨湖五大示范区,区别于传统意义的开发区,目的是通过在农村土地流转、投融资创新、两型产业引导、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各具特色、主题集中的改革试验,快速积累两型改革建设经验,打造湖南发展的经济特区、新型工业化先导区、新型城市化展示区、改革创新的先行区,到2020年在经济上再造一个长株潭。

(四)推进十大改革。一是创新资源节约的体制机制。长株潭是湖南经济的重要聚集区,也是资源消耗相对较高的地区,目前,80%以上能源靠外输入。四个方面重点推进:第一,加快清水塘等重点区域、冶金化工等重点行业的循环经济改造,将长株潭建成全国循环经济的示范城市群;第二,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功能,健全完善资源产权制度和交易市场;第三,加强政策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加大节能减排投入,提高新建项目准入门槛,促使落后产能退出;第四,建立城市群统一的资源节约管理体制,建设节约型城市群。二是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长株潭最大的特色是生态,丘陵地貌,山水相连、绿色相间。但作为老工业基地,历史上积累下来不少环境问题。通过改革,在国家的关心支持下,逐步还清历史旧账,决不欠新账,还湖南碧水蓝天。重点在五个方面率先突破:第一,把湘江治理作为一项标志性工程,开展综合治理和保护;第二,对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实行生态补偿,成为全国生态补偿试点地区;第三,建立完善环境产权制度,设立排污权交易市场;第四,推进环境管理制度的创新;第五,建立城市群环境同治机制,建设生态型城市群。三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体制机制。长株潭正处于工业化中期,产业结构偏重,传统产业改造任务重。通过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重点是:第一,建立较完善的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引导区域产业合理布局;第二,制定产业分类指导政策,促使各类产业向符合两型要求的方向逐步转型;第三,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环境。四是创新科技和人才管理体制机制。通过改革,构建支撑两型社会建设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人才保障体系。重点是:第一,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自主创新体制架构;第二,打造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型城市群;第三,探索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打造我国高水平技术创新转化基地;第四,创新人才开发与配置的体制机制,使长株潭成为广泛吸纳国内外人才的洼地。五是创新土地管理体制机制。通过改革,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重点在国土资源规划体系、节约集约用地机制、耕地保护模式、征地用地制度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等方面探索创新。六是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多层次、高效率的金融市场,健全完善更有活力、更加开放的投融资体制机制,努力建设服务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七是创新对外经济体制机制。通过改革,在转变外资外贸发展方式、建设大通关体系、发展临港经济、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服务外包、建立湘台两岸产业合作示范区等方面率先突破,打造我国中部对外开放的门户,为促进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八是创新财税体制机制。逐步构建适应两型社会建设的财政支持体系、税收激励机制和城市群财税管理体制。九是创新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重点在打破城乡分割、突破行政区划壁垒等方面下功夫,加快建立城市群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支持三农的体制机制,在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关键领域加快改革。十是创新行政管理和运行机制。长株潭试验区改革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多个行政主体下,通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社会治理和社区管理模式,探索建立利益协调、运转高效的城市群建设管理模式。

三、对我省的启示与建议

长株潭试验区的建设已初显成效。一体化进程加快,项目建设强力推动,关键领域改革不断深化,两型品牌聚焦效应逐步显现。在座谈中他们认为长株潭城市群试验区在改革发展中与武汉城市圈试验区建设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长株潭城市群试验区在发展中有些做法值得借鉴。

(一)解放思想,先行先试

湖南省干部群众敢想、敢闯、敢为人先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提到试验区就是先行先试,先行即要行到国务院喊停,先试即要试到禁区里面去是我们听到最多的话。解放思想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在长株潭,解放思想已经转变为实际行动、具体政策和扎实推进的项目。各地积极寻找改革的突破口,如长沙组建了环境资源交易所,株洲公共交通推广混合动力汽车等。再如,今年初在湖南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要着重突出两型社会建设中省统筹的地位和作用》、《关于创新融资模式,发行长株潭建设债券》等提案,授予试验区省级经济权利等意见建议,都得到了省主要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并组织开展研究。作为试验区的一大特色和重点,大河西、云龙、天易、昭山、滨湖五大示范区,一市一个示范区,一个示范区带动一片区,示范区的总体规划要点以省政府文件形式下发,

允许先在各示范区内从多角度探索两型社会建设途径,形成成功经验后推广,降低改革成本。

(二)顶层设计,规划先行

在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中,省政府确定了省统筹、市为主、市场化的原则。因试验区建设是在多个行政主体下推进,两型办存在着协调难,特别是跨区项目实施难的问题。湖南省委、省政府专门成立了两型办规划局。规划局围绕省政府确定的原则不越位、不缺位协调。他们的协调方式俗称为规划落地。首先提升区域规划。《长株潭区域规划》获批后,湖南省对区域规划进行了完善与提升;然后以此规划为纲,由省直部门牵头组织编制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等领域的15个专项规划和五大示范区规划;紧随其后着手3+5城市群八城市总体规划同步修编,与区域规划一致。做到区域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三规合一,与投融资规划一起四规统一。区域规划、专项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实现从上至下的对接,确保区域规划不成为空中楼阁。规划对接完成后,赋予规划的法律地位,确保落实。今年9月,省人大通过了《长株潭城市群规划条例》,2010年1月起实施,并将出台《条例实施细则》。另外,两型办规划局还以八市规划局长联席会议形式,建立省级规划决策平台,以用地审批为抓手,城市群建设项目先报规划局长联席会审批,调整城市群产业发展趋同的矛盾,实现产业同步不同质的错位发展。

(三)创新机制,助推发展

如何建立试验区改革建设总体方案推进机制,湖南两型办也在不断探索。一是建立项目库。项目建设是城市群试验区建设的总引擎。两型办建立了重大项目库,建设项目353个,总投资1.57万亿元,以省政府办公厅发文,明确要求2-3年完成。两型办在项目推进中建立了动态管理、项目责任人、统计报表、例会报告、监督机制等管理方式。同时,正在着手建立以两型社会为品牌的招商引资项目库,拓宽项目和引资渠道。二是建立考评体系。为促进长株潭三市和省直部门加强对两型社会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管理和协调服务,形成两型社会建设中的竞争力、发展力和创造力。两型办本着客观公正、易于操作的原则,围绕两型社会建设工作,建立起科学、客观、操作性较强的考评体系,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考核,突出考评试验区内各地、各部门在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项目等方面取得的工作绩效。考评结果一方面用于两型社会建设的考核验收,另一方面作为省政府对三市政府和省有关部门综合绩效考评的组成部分,同时,在省委、省政府组织的年度考评中,省目标考核分值为1000分,其中两型建设相关内容占50分,从而有效地强化了两型建设目标考核的硬约束。三是建立具有两型特色的投融资体制。湖南省将城市群投资公司归口省两型办管理,有利于两型办统筹试验区内重大项目的投融资;有利于两型办提高试验区各市重大项目布局的协调力度;有利于重大公益项目的投融资管理和协调。

(四)建立两省高层协调机制,共同打造中部地区政策高地

节约集约用地调研报告篇3

20世纪中叶以来,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2005年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国际实施计划》正式启动,教育应当承担起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和方向。目前的幼儿是未来建设和谐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观念、知识、意识和能力培养,关系着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国基础教育承载着重大的历史责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对承载培养未来建设者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时代要求。顺应时代需要,学校要研究和谐教育,创建和谐校园,创建和谐学校文化。

人类可持续生活和消费方式对气候变化造成了极大破坏,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必要将资源、能源以及同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的其他问题列入幼教的教育教学、教育管理与校园建设规划之中。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以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为核心,构建集团校园文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全体师生的节约意识和能力,为成为适应时展要求的社会人奠定良好基础。这是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节约型校园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的需要。节约型学校的创建就是倡导学校重视自身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实践,为培养幼儿从小养成崇尚节约、关爱环境的良好品行,改善校园环境管理,培养新一代国民的环境素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节约型学校的建设是节约型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明天幼稚集团自1995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节约型环境教育,对幼儿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从课程建设、学科教学、绿色校园、制定和实施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制度、增建节能减排设施等方面全方位开展节约型校园的活动。

根据《北京市节约型中小学建设指导意见》《北京市节约型中小学(绿色学校)建设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精神,北京明天幼稚集团从创建节约型学校自身实际出发,以“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倡议为正式标志,师生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食、每一张纸做起,认真做好节约型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建设极具生态思想和民族内涵的校园环境,引导幼儿和教师关注社会生态和发展问题,开展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成效显著。

明天幼稚集团一直坚持的理念是:建设节约型校园不仅仅是幼儿园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观点,研究内容、阶段和方法

1.基本思路

本课题通过采用调查研究和案例研究,了解当前学前教育领域节约型校园建设和集团化管理模式下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实施行动研究,采取多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在所属幼儿园分别开展节能减排和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相关活动,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集团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情况,探索节能型校园建设在集团化管理模式下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操作模式,提出我们课题实验研究的理性思考。

2.主要观点

幼儿时期是培养节能减排意识和能力的最重要的阶段;培养节能减排意识和能力是学前教育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培养幼儿的节能减排意识和能力对于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培养幼儿的节能减排意识和能力有巨大的探索空间,幼教集团能够创造出特色鲜明的操作模式。节约型校园是幼教集团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重要特征和特色。

3.研究内容

(1)发展节能减排的内涵,完善集团化的办学理念

节能减排建设,涉及制度管理建设、教育教学建设、科研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把节约型校园文化建设放在学校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并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建立健全科学化的、可持续性的和谐校园文化管理机制。我们通过创建节约型校园活动,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师的节约意识,保持集团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

(2)促进节能减排的内涵、充实学科教学的内容

创设节约型的校园环境,采取多种途径与方式,大力宣传与节约型校园文化建设密切相关的思想观念。着力改善校园育人环境,将节约型校园与教育教学活动相互彰显,营造和谐氛围,促进幼儿自主发展。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机渗透节约型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结合幼儿实际,使节约型校园文化建设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建立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育人模式。

(3)提升节能减排的内涵,创新集团校园文化

从校园绿化、美化、教育化的角度,合理设计、布局,建立节约有序的校园环境,让校园每一个角落都能体现。环境育人,实现“天人合一”,挖掘环境的育人功能,抓好育人环境的构建。挖掘校园环境建设与校园文化的研究,开展节约型校园的管理与文化建设。

通过研究,挖掘节约型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提炼出校园文化的规模化、科学化、标准化建设与管理策略。

4.研究阶段

准备阶段(2009年9月~2010年1月):收集资料,学习节能减排和校园文化建设理论,分析存在问题,确定研究方向。完成子课题设计方案。

实施阶段(2010年2月~2010年8月):按课题设计方案实施研究,撰写若干方面的论文、经验总结、阶段性研究报告,提炼在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理论指导下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策略与方法。

总结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2月):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撰写综合研究成果报告。提出有建设性的规划。

5.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和研究,了解、追踪国内外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基础和借鉴。在研究过程中,及时收集信息,用以完善、补充本课题的研究。

(2)调查法:通过调查、观察、访谈等多种方式查找集团在节约型校园建设中的问题。

(3)个案研究法:跟踪典型的节能措施,做出个案分析,进一步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

(4)行动研究法(现场研究法):通过教师共同研讨、设计、彼此观摩、共同修改等,研究出一些节能减排教学渗透的典型课例。

(5)经验总结法:及时发现集团节能减排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加以总结提炼。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采用标准化、科学化的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集团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各部门、各园负责人为组员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思想,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为核心。强化集团全体明天人的节能环保意识,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实行有效的激励政策。在实施工程中,对于遇到的问题,集团院务委员会做出集体决策。坚持开发与节能并举,节能优先,坚持把节能作为促进科学发展观的主攻方向,把减排作为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集团自1995年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一个集0~6岁托幼一体,以3~6岁幼儿为主体,在海淀区拥有21所直属幼儿园,在全国各地拥有百余所联盟园的大型集团化办园机构。集团已经成为全国幼教界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现代化的知名品牌。多年来,集团坚持的“立美育人”“和谐教育”理念,涵盖了节能减排的教育内容,贯穿幼儿教育的全过程,创造和谐的育人氛围。在“立美教育”的引导下,集团推动节约型学校建设,引导广大师生员工牢固树立节约意识,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保证幼儿园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化了全体明天人的节能环保意识。

为了认真落实减排工作,积极营造节约型幼儿园。集团针对自身特点严格执行绿色采购制度,对新购电器和照明产品、用水产品等在严格审核采购经费的同时,提倡采购高效节能、节水、环保标识产品。

集团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化的、稳定的节能减排特征。一是独特性。就是在幼教领域形成了有创造、有新意的节能减排管理模式,成为区别于其他幼儿园的明显标志。二是先进性。将集团的管理、教改、教学或幼儿发展培养等方面的工作结合节能减排的内容,具有导向性和示范性。三是科学性。集团形成了较完整、系统、科学、创新的节能减排办园思想和经验,具有一套科学、规范和标准化的实施措施。

2.开展多种形式的节能减排教育工作,建设节能减排课程

在教育过程中,集团重视对幼儿进行节能减排价值观教育,帮助幼儿树立尊重包括家长、教师在内的所有人,尊重社会文化与自然形态的多样性、尊重环境资源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通过各种教育载体对幼儿进行环境和资源的专项教育,整合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对幼儿进行文化与社会专题教育。

(1)开展园所课程建设,呈现教育多样性

集团依据各园的区域特点、师资优势等实际情况,帮助各园发展以“立美教育”思想为核心的园所特色,涵盖了艺术教育、礼仪教育、科技教育、语言教育和健康教育等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通过各具特色的教育形式来塑造幼儿的完美人格。各园依据自己的特色主题,制定特色发展规划,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目标,建立美的合乎规律的教育活动,根据集团提出的培养幼儿五种能力目标组织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坚持每月一节主题教育,切实落实立美实践,开展园外自然生态课程教学,开设体现园所特色、适应幼儿发展的特色课程,例如小提琴、鼓乐、体育活动等,其教育形式的选择是生态的,其教育形态的呈现是多样的。尤其是三幼学院路生态式教育共育和七幼沙沟园自然生态的教育特色更是集中体现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集团在保教教学中充实丰富节能、环保教育内容,将节能、节水、节粮、节材等教育内容纳入教育活动、游戏中,真正落实节能环保进校园、进班级。在全集团举行了“我爱环保,我爱幼儿园”主题活动,首先创设了良好的节能减排氛围。各园利用升国旗仪式,教育师生树立节约、环保的意识,并加强对教师的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再由教师在教学中对幼儿进行宣传和教育。

各园加强节能环保知识教育,将节能、节水、节地、节粮、节材等教育内容,以宣传牌悬挂、宣传海报张贴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宣传,将“节约型社会建设带动节约型学校建设”思想纳入保教活动中,开展一系列的游戏活动,提高对幼儿节约意识的宣传力度。

集团与学前教育杂志社、《现代教育报》、海淀电视台、《海淀城市周刊》等媒体合作,强化媒体在节能减排宣传的影响力。电视宣传开展得有声有色,节能减排内容也丰富多彩,幼儿园自己设计剧本、自己提供拍摄素材供给海淀电视台,同时增加了家长、幼儿、教师齐参与的互动内容。这些都展示了教师的节能减排意识,向社会传递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和方法。

集团利用自己的网站和《集团信息报》,搭建教师与同行、家长、社会相互沟通的平台,传递集团和幼儿园、集团和社会之间的信息。总共编辑出版节能减排方面的内容共约14多万字,涉及教师、家长百余篇(人次)的稿件得以刊登。

集团教师充分利用游戏活动进行引导,从节水节电到资源分布,通过创设环境教育良好氛围,将环保教育,节能减排教育渗入其中,如《材料的再利用》《利用太阳能》《只有一个地球》《气温的变化》等,拓宽幼儿的知识面,来体验环保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

(2)关注专题教育模式,推动教育生态化

集团注重丰富教育载体,采取各种专题教育形式来渗透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为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城市幼儿提供亲身接触自然的机会,集团开展了“自然生态”专项学习活动,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优化学习过程,确定了田间种植、果园观察、草坪游戏、走迷宫、喂小兔等内容,让幼儿充分接触大自然,体验自然之美。在2010学年集团共组织60个班1680余名幼儿参加了园外自然生态教育活动。

3.积极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实践活动与措施

集团于每学期开始时,就发出制度性的文件和要求,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增强了对浪费现象的监督力度,保证节约型集团建设的科学发展。倡议书发出后,收集了来自总部及各园教师的几十条节能减排建议。

集团充分发挥教育主导地位,组织全校师生开展“节能减排进家庭”的综合实践活动,并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集团各园充分利用周边资源,联系了社区和一些单位作为校环保实践社会活动基地。组织幼儿开展以节能环保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幼儿深化环保意识,掌握环保技能,养成环保习惯。

在节约用电方面,所有单位、办公室的空调室内温度,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做到无人时不开空调,开空调时不开门窗,室内、室外温差不要过大,充分利用自然通风调节舒适度。幼儿活动、睡眠室通风时间严格按照集团规章制度规定执行,杜绝边开窗边开空调的现象。积极筹措资金,在幼儿园安装太阳能设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条件,为节能减排付出实际行动。

在电脑、复印机和打印机等办公设备长时间不用的情况下,要关闭电源。复印时,如果是普通复印,就将复印机调到省墨状态。在离开工作台或不用电脑时,确保显示器关闭,显示器的亮度应调节为适中,显示器处于较高亮度或处于较低亮度,会多消耗20%~40%的电能。

各班幼儿用热水器预定水温不得超过50℃,日托园下班时必须断电。

各单位照明必须使用节能灯具。在光线充足的时候,办公室、会议室、走廊、卫生间等要采用自然光,尽可能关闭照明电源或减少照明源数量。

养成随手关灯、关机、关水龙头的习惯,做到人离灯灭,人走水停,杜绝灯长明、水长流现象,发现漏水和电器故障及时报修。

节约用水方面。集团各单位水具必须采用节能型用具,绿化用水应采用分时段喷洒,杜绝漫灌,定期检查水管线;其他用水杜绝跑、冒、滴、漏的现象,并记入考评。避免大开水龙头,用完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见到滴水的龙头,及时关闭,充分有效利用非饮用水,加大循环利用力度。

牢固树立节约意识,持之以恒,相互督促;争当节能宣传员和监督员。积极宣传节约能源的意义,看到浪费能源的行为及时劝阻,让更多的人和我们一样懂得节能的重要性,共同节约资源。

通过加强检查、监督力度,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集团2009年水、电能耗相比2008年下降10%。

4.创建立美的校园环境,优化集团资源配置与高效利用

为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促进师生确立环境意识、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集团一方面开展了节约减排等活动,要求师生都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另一方面,注重对校园环境进行园所环境的立体性设计,力求建筑材料、办公设备、教具、学具的选用既符合环保要求又体现人文关怀,便于水、电的节约使用,为师生营建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

在渗透生态思想的文化建设过程中,集团还注重吸收传统的文化元素来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施,例如三幼志强园的礼仪教育充分吸收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的文化精髓,以之作为培养幼儿爱父母、爱社会、爱祖国等良好美德的教育载体。从教育实践情况来看,幼儿在传统礼仪文化熏陶下,行为转变很快,社会品德获得了较快发展。

集团在“立美教育”的创建中,注重环境立美的美化与资源的搭配,做到最大化地节约与有效利用,在环境建设上坚持低花费高效益的经济性原则,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就地取材,在保证清洁卫生的前提下,实现废物利用和一物多用。

为落实“节能减排”工作,依照海淀区水务局下达的用水指标,依据集团用水用电现状,集团从2007年度起各园实际用水、用电的实用量统计汇总为全年度指标数,将按递减5%~15%比例下达各园,由各园自行按月分解用水用电计划量。集团水电专管员每2个月核查指标使用情况。

2009年,集团对各园用水用电指标量化管理工作,节能减排成效显著。水费支出比2008年减少225222.33元,电费支出比2008年减少404867.44元,邮电费支出比2008年减少49930.48元,取暖费在增加两所园27个班的情况下支出比2008年仅增加25723.98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性支出比2008年增加4760元。相比2008年降低能耗8%。

5.科研为先导,科学保质量,节能减排是集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科研项目

节能减排课题是集团整体工作部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自集团申报可持续发展教育与节能减排课题以来,各幼儿园积极参与实践研究。2009年11月,在集团节能减排课题开题论证会上,八幼锦顺幼儿园进行了交流,将本园以往的先进做法与将研究节约型的方式与大家进行了分享。在日常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注重工作中本着物尽其用不浪费的原则,带领幼儿开展低碳环保的主题活动和科学实验活动,废物利用再制作各式各样的教具、学具及玩具。有些园所更是办出了节约型的特色,比如八幼建立了节约型班级、十幼建立了科学低碳环保屋。

2010年6月,在集团上报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的2010年可持续发展教育成果中,3份课例、2份案例、2份论文获选,并获得了海淀区教科所的好评。

2010年6月20日,集团在北京白云路小学召开的第七次阶段成果汇报暨首届青少年节能减排―走进低碳生活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会上,教师作品《迷你爵士鼓》《龙舟》《小灯笼》分获三等奖,其中孙淼、周苗、罗欣、张艺萱等4位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0年6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海淀区教科所组织编写的《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一书中,明确指出了明天幼稚集团一直以来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追求与实践工作都是非常突出的,集团作为课题组成员是唯一的一所参与此项活动的学前教育机构。

2010年11月,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第十次国家讲习班在上海召开。集团总院长郑佳珍作为大会特邀主讲人之一作了题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涂人生最佳底色》的主题报告,充分阐述了以环境立美,让幼儿接受初步的低碳生活方式;以艺术立美,让幼儿接受优秀传统文化与多元文化;以活动立美,让幼儿接受初步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以生活立美,让幼儿接受初步的健康生活方式,依照立美教育四条主线载体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幼儿生活学习全过程的融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委员会执行主任史根东博士在大会上介绍,集团是“幼教航空母舰”级的机构,在学前教育领域实践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有特色、有新意、有实效。在闭幕仪式上,集团获得了中国学前教育领域首批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学校和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学校―社会行动项目2010年示范学校的光荣称号。在送交的11份参评案例、论文中,宋玉梅老师的《自制节水灌溉瓶》等11份案例、论文分获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论文二等奖。

节约集约用地调研报告篇4

关键词: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体系

中图分类号: D912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土地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承载作用,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城市土地利用的粗放性都迫切要求我们节约集约利用城市土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并已初步形成节约集约用地的制度体系,出台的政策已完成了由务虚到务实的过渡,一系列落地政策对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切实指导作用;各地响应国家政策,探索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模式,包括城中村改造、“三旧改造”、闲置土地处理、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等工作在稳步推进。

总体上,我国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存在政策基础薄弱、实施性不强、规划引领作用弱、风险控制体系和科学监管办法弱、节约集约利用模式单一、多部门间合作不强等多方面问题,开展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制度体系研究已势在必行。

一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内涵

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包含三层意思:一是节约用地,各项建设用地都要尽量节省利用土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集约用地,每宗建设用地必须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本文将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内涵理解为:单个项目用地节约集约、单个功能区集聚高效、城市整体功能结构和空间格局合理、城市整体土地利用效率高、城市总规模可控、城市土地可利用潜力时序配置科学合理。

二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判断

党的十报告指出: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表明国家在推进大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已比较重视中小城市的城市化发展,从优化大中小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和布局着手,重点推进全国城市化水平的提升。

总结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城市化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1%-30%之间,为起步阶段)、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30%-60%之间,为成长阶段)、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60%-80%之间,为成熟阶段)、终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80%-100%之间,为顶极阶段)。

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发展处于中期阶段和后期阶段,小部分处于初期阶段和终期阶段。结合国家政策导向,未来我国城市发展趋势主要为:中小城市向城市化中期和后期阶段发展,大城市主要向终期阶段发展。

三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诉求

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需求是指不同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城市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要求不同,即对土地的规模、布局、结构、效率和利用时序的侧重点不同。只有明确了不同城市化阶段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诉求,才能把握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措施的侧重点和方向。

1初级阶段为低速城市化阶段,这一时期城市土地资源充足,外延式扩展为主,迫切需要扩大城市规模,更应注重布局规范合理。

2城市化中期阶段为快速城市化阶段,这一时期农用地将被城市发展大量占用,用地矛盾激化,所以在注重布局和规划的同时,更应注重节约用地和提高利用效率。

3城市化后期阶段为减速城市化阶段,这一时期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严重制约城市的后续发展,土地资源瓶颈突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土地利用层面上,关键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和增加土地产出效率。

4城市化终期阶段为极慢或零速城市化阶段,这一时期城市用地的节约度和集约度都达到顶峰,伴随逆城市化现象出现,城市土地用地压力需要借助农村土地来缓解。

四我国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管理制度体系构建

1以方法研究奠定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制度基础

通过用地调查、评价和潜力测算等基础性工作奠定制度建设基础:梳理总结节约集约用地调查、评价、潜力测算等方面的工作开展方法;根据典型案例的调查分析,掌握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界定不同城市化阶段城市对调查、评价、潜力测算的核心要求;分析总结现行评价成果应用难的政策、社会、经济和成果自身因素;分析各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市的供需平衡;从创新调研方式、统一评价标准、规范潜力汇总等角度,提出适用于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基础性工作的政策措施。

建立适合于不同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调查、评价和潜力测算的管理办法。

2以顶层设计加快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制度供给

按照“规划管控、计划调节、标准控制、市场配置、政策鼓励、监测监管、考核评价、共同责任、宣传引导” 的思路对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体系进行顶层制度设计。

① 建立土地总体规划管控制度

通过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实行“土总规”自上而下的规划层级衔接;通过规划成果公示,加大规划宣传,完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严格规划实施的制度体系。

② 建立土地利用计划调节制度

通过建立城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城市土地供应计划、城市土地储备开发年度计划等制度,完善计划编制体系;通过编制计划实施细则、实施计划办法、实行年度计划实施评价制度等,建立严格计划实施的管理制度体系。

③ 建立建设用地标准控制制度

通过建设项目用地标准体系、行业用地标准体系,建立城市土地用地标准体系;通过严格用地标准的审核工作,建立切实执行用地标准的管理制度。

④ 建立土地资源市场配置制度

通过实行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有偿使用,缩小划拨供地范围,完善招、拍、挂土地供应制度,完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划拨土地使用权最低价款制度;根据城市功能分区设置要求,制定各功能区差别化供地政策;研究将产业用地供地年限与企业生命周期结合,探索建立产业用地弹性出让和年租制度。

⑤ 建立节约集约用地鼓励制度

出台开发区节约集约利用奖励办法;通过在财政、税收等方面出台激励政策,鼓励“二次供地”,鼓励“三旧改造”,鼓励“二次开发”,建立存量挖潜优惠政策;对于城市优先发展产业且用地集约的产业项目,建立优先发展产业的地价政策。

⑥ 建立土地利用监测管制制度

完善批后监管制度,建立“全市覆盖、全程监管、科技支撑、执法督查、社会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监管体系;通过加大违法、闲置土地查处力度,建立全方位土地利用巡查制度;通过实行土地开发利用信息公开,建立闲置、低效存量国有土地信息平台,建立土地利用信息公开制度。

⑦ 建立土地利用评价考核制度

分析研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规程、成果等,建立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和评价考核制度。

⑧ 建立节约集约用地共同责任制度

通过明确国土部门各处室在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责任及主要任务,对各处室定期监督检查,并及时通报监察结果,建立节约集约用地共同责任制度。

⑨ 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软环境建设

采取涵盖电视、报纸、网络、多媒体等多种宣传媒介,开展专家研讨、科普教育、社会调查、户外展示、公益广告等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活动,建立节约集约用地宣传制度。

3以地方实践推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制度完善

根据城市发展水平差异和当地节约集约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开展节约集约专项试点。

城市化发展水平处于中期阶段的城市,土地还处于向外加速扩张阶段,需重点加强规划引导,建立用地准入门槛,在用地的初始阶段有效引导和规范用地,可开展城中村改造试点、产业结构调整试点和闲置土地处理试点。

城市化发展水平处于后期阶段的城市,土地利用 “摊大饼”式扩张和内涵式挖潜同时存在,可重点开展存量建设用地内涵挖潜试点工作如:城中村改造试点、“三旧改造”试点、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等。

城市化发展水平处于终期阶段的城市,土地规模扩张基本饱和,存量挖潜占主导地位,可重点建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试点、产业结构调整试点、“三旧改造”试点等。

4以跟踪评价构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长效机制

根据试点针对的用地类型和用地对象不同,分别选取不同的阻力因素,结合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对试点推行的难易程度及用地对象接受程度进行评价。

根据试点的预期成效,定性分析试点前后建设用地布局结构变化情况、土地利用效率的改善情况、生态效益的改善情况等;建立以节地量、产出强度提高率、容积率提升率、宗地整合度等为指标评价体系,定量评价试点推行的成效。

同时将跟踪评价结果作为基础性工作、顶层制度设计、专项试点工作改进和完善的重要参考依据,进而建立滚动跟踪评价制度,实现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制度体系整体的动态、循环、进化。

作者简介:

张震(1976.11)

汉族

籍贯天津

天津市开垦征地事务中心高级管理人员

节约集约用地调研报告篇5

关键词:心电信息系统;安全性;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2-2903-03

随着医疗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医院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医疗信息共享成为信息化的首要目标。作为医学检查中最为基础与重要的心电检查,却与此信息化进程不相适应,沿用单机工作,单机输出的传统工作模式。因此,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等,实现心电信息传输的自动化、诊断的智能化与心电图检查工作的规范化、网络化来改进传统的操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已成为医院信息化发展的迫切要求[1]。

1系统关键技术

心电信息系统是基于面向服务的思想来设计开发的,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系统架构,支持医院自动化业务流程编排和人工参与的需求,权限统一设定,统一管理,实现真正的一体化有效管理,致力于构建新型的心电检查模式,满足社会对于医院服务的要求[2]。

1.1数据存储方式

数据集中存储,集中管理,在线存储可达10年,具有可靠的备份容灾方案,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且病人资料具有延续性和完整性,方便操作和查询统计;采用最新的多媒体存储服务器,提高数据可靠性,同时大幅度降低存储成本和平滑扩容,满足医院不断增长的对数据存储的需求。

1.2安全设计

在服务器安全方面,采用RAID技术,当硬盘出现物理问题时,其它硬盘自动接替工作,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并提示更换坏硬盘;同时,采用双机热备或集群技术,根据应用环境与数据安全级别要求而选择。

在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安全方面,数据采用压缩加密、传输加密及数据储存校验,权限统一设置,统一管理,保护患者的隐私性;数据传输基于NFS技术,不设置任何的开放式传输机制,只能基于NFS的内部认证方可传输,避免了数据在网络上被非法调用与修改。

在数据访问方面,针对数据的修改、删除、访问等操作都具有严格的权限设定,权限由上级部门严格分配。系统同时自动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等信息,明确对数据的任何一次操作的详细情况。

1.3心电图设备连接方式

本系统采用两种心电图设备连接方式,一种是使用数字连接技术,将多个品牌不同型号厂家的机器原始数据读出,集中在一个分析系统上进行数据分析,经过专业医生的详细处理分析后得出图文一体的诊断电子报告;另外一种是使用心电图无线数字传输器,连接到心电图机上后,使心电图拥有了无线功能,只要在医院内无线网络环境中就能够实现心电图无线传输技术,使心电图的网络化变的更简单更随意的使用。

2系统结构

系统拥有良好的C/S+B/S架构设计,整个系统由心电信息服务器、预约登记、电子叫号、医生检查工作站、医生诊断工作站、病房无线心电系统等模块组成,如图1所示。

2.1心电信息服务器

该服务器存储长期心电数据,提供全医院电脑临床浏览[3]。以美国(FDA)所制定的XML格式为架构心电图传输标准,支持检查病人基本信息的HIS自动获取,和院方的HIS、LIS、PACS、EMR、体检等系统完整集成,提供所需要的心电图数据资料,支持基于HL7标准的集成技术、中间数据库的集成技术和DICOM标准的集成技术。

2.2预约登记模块

该模块实现心电图、动态心电、运动心电的待检查患者预约,并实现分诊。对于住院检查,提交检查申请,系统自助提取相关信息,并针对需要进行预约安排,按照预约处理策略可返回预约结果,可打印出预约单;对于门诊检查,患者交费后可前往相关检查科室进行预约,系统提取检查项目,按相应策略处理并可打印出预约单。

2.3电子叫号模块

该模块应用于门诊心电图室,与预约登记工作站联合工作,通过在候诊区安装液晶显示屏与音响,实现自动语音呼叫患者就诊,并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待检查患者信息,支持姓名的自动语音呼叫,优化心电图检查流程。

2.4心电设备联网模块

该模块采用电脑方式与无线数字盒两种方式连接,系统支持常见的数字心电图机。采用数字心电图接口技术,将心电图机的数据转换成标准的国际通用XML格式心电图数据,发送到心电图网络系统进行分析、诊断,实现全院医生共享浏览。

2.5床边心电检查仪

采用便携式十二导心电图检查设备,该设备适合于床旁心电图检查,支持心电图采集、存储、回放与传输功能。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病房检查的心电图可快速发回心电图室,解决了床旁心电图只能全部检查完成后再集中报告的流程,实现边检查边报告。

2.6心电检查工作站

获取预约登记的待检查患者列表,并直接进行心电图采集、记录、报告工作,主要应用于门诊心电图室。患者的心电图与报告数据自动上传至心电服务器集中存储,支持调阅服务器上所有患者的心电图。

2.7心电医生诊断工作站

心电医生诊断工作站负责集中处理所有心电病历的报告,具有专业的心电图处理分析功能,支持新病历到达即时提醒功能。当手持式床边心电检查仪发送新病历时,心电医生诊断工作站自动弹出提示窗口并发出声音。

2.8临床WEB浏览模块

应用于各临床科室,基于WEB技术设计,实现临床科室快速调阅查看心电图报告与波形,无需安装安用软件。

2.9远程会诊模块

通过网络技术,实现社区医院与上级医院心电图远程传输与会诊技术,患者突发疾病的快速诊断,在基层或社区医院或自己家庭内就可以完全得到大医院的诊断报告。

3心电检查业务流程

3.1门诊业务流程

门诊医生开具心电检查申请单,患者到收费窗口缴费,然后在心电预约处预约登记,并在候诊区候诊;心电检查医生通过自动语音呼叫患者就诊,并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待检查患者信息;检查时,医生首先扫描预约单上条型码,提取患者信息和检查项目,确认患者身份,核对检查项目,并进行心电图采集、记录、报告工作,心电图与报告数据自动上传至心电服务器集中存储,并和打印报告,检查流程如图2所示。

3.2住院业务流程

住院医生开具心电检查申请单,护士执行医嘱并预约心电检查;检查时,通过住院号提取病人检查信息,采用床边心电图仪进行波形采集,采集完成后自动传输到心电存储服务器;门诊心电图室报告工作站通过FTP下载波形数据并进行分析、诊断,图文报告上传心电存储服务器,并报告。临床科室通过web浏览方式进行心电图图文报告和原始心电图的调阅和查看。

4系统应用效果

心电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几个月以来,在临床得到很好应用,达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如下几点具有良好效果。

1)永久存储

热敏纸的心电图保存时间短,占用空间大的弊端,不符合医疗文书保存要求,应用心电信息系统后可以解决这些不足,并且方便调阅、查询和统计。

2)工作流程自动化,节省人力成本

从申请单的提交、预约、收费、检查、数据录入直到输出检查报告,这些工作过程全自动化进行,不需要再用心电图医生推着车去病房做床旁心电图,不需要在各个病区之间多次往返的工作。

3)减少工作差错,节约成本

各科室采集的心电图可通过网络自动传送到心电图室,由专业医师统一发放检查报告,既可以减少失误,又方便快捷。用普通A4或者B5纸代替热敏纸打印心电图报告,为医院节约大量的成本。

4)提高医生诊断和科研水平

由于心电图实现信息化管理,心电图的各种分类、心电图的查询、调阅和统计都变得非常方便。利用这些资源,医院在人员培训、研究创新、量化管理等方面都可以很方便地开展。

参考文献:

[1]陈蜀虎,李桂祥,王放,等.心电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医疗设备信息, 2007, 22(7):27-29.

[2]肖海,侯建萍,陈金雄,等.心电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6, 22(12): 845 - 846.

节约集约用地调研报告篇6

委托方(简称甲方):_________

受托方(简称乙方):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有效期限: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双方就_________项目的市场调研服务,经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一、市场调研的内容、形式和要求:

以双方确认的_________类产品市场研究计划书,作为依据。

(一)甲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百五十七条执行。

1.阐明咨询的问题。甲方首先要向乙方说明具体的咨询项目及要求,甲方履行这一任务是乙方进行分析论证的出发点。

2.提供技术背景材料及有关技术资料,数据。甲方提供的技术背景材料及有关技术资料、数据应全面,详细。

3.接受乙方的工作成果,支付报酬。前者既是甲方的义务,也是其权利;后者是甲方的基本义务。

4.有权无条件的了解乙方的项目进展情况并监督工作质量。

5.甲方如发现乙方的调查结果不真实,有权按照《合同法》中的违约条例处理。

(二)乙方应承担的权利和义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百五十八条执行。

1.负责项目的设计、试访、执行、分析与质量控制。

2.按照约定完成咨询报告或者解答问题。乙方要尽可能地收集与咨询对象有关的信息,利用自己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为甲方的技术项目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参考方案,提出具有较高水平和参考价值的咨询报告和意见。

3.保证提出的咨询报告达到约定要求。咨询报告是甲方进行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这就要求乙方在技术咨询工作中,要采取严肃认真的态度,力求咨询报告的先进性、可行性。

4.整个项目结束后,乙方应按甲方的要求提供数据报告、口头报告、及实地技术报告等(具体况按计划书要求为准)。

5.乙方有权按本合同第五条款,取得项目费用。

二、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_________.

三、研究项目报告和资料的保密工作:

1.本调研项目的成果特指乙方因完成本协议项下市场调研工作而形成的所有分析报告、分析数据、分析结论归甲方所有。乙方不得将上述报告、数据、结论向第三方提供并从中获利,但甲方有权自行使用。

2.本条第2款所约定之保密,期限为_________,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计算,保密期限不受本协议有效期的限制。在该保密期限届满后,乙方仍尊重并保证不侵犯甲方因本调研项目获得之成果及其所附的一切权益。

3.乙方应告知并以适当的方式要求其与本调研项目之雇员遵守本条规定,若参与本调研项目之雇员违反本条规定,乙方应承担连带责任。

四、研究成果的评价方法:

(一)调研项目内容、形式、验收标准和进度要求:_________.

(二)调研项目的进行:

1.甲方有权对乙方为调研项目所做工作进行无条件的监督检查,乙方同意在调项目进行过程中接受甲方的监督检查。

2.乙方应如实将调研项目的进行情况以及在项目进行中遇到的问题和取得的进展及时向甲方报告。

(三)调研项目的完成验收:

1.乙方应按照协议及计划书约定的方式及进度进行调研工作,并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前按照协议和计划书的约定时间、地点、方式向甲方提交调研报告及有关文件;

2.甲方在收到乙方调研报告之日起_________日内按照计划书的约定的标准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但甲方认为调研报告经过补充或修改能够达到约定标准的,乙方应在收到甲方通知之日起_________个工作日内按照甲方要求修改完成并提交甲方,否则乙方应承担违约责任。

五、报酬及其支付方式:

1.本协议费用总金额为人民币_________元;

2.协议签订后_________日内甲方付给乙方本协议费用总金额_________%的预付款;

3.乙方按照本协议及附件约定如期完成项目并经甲方验收合格后,甲方于验收合格之日起_________日内付清本次项目费用之余款。

六、违约责任:

1.甲方违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百五十九条执行执行。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甲方有权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审查,如发现与合同要求不符,有权向乙方提出置疑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经双方协议后达成一致解决方案。

2.因不可抗致使违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百一十八条执行。未有不可抗拒的因素出现,如乙方违背计划书有关条款,甲方有权终止与乙方的合作关系,并收回预付款。

3.当事人一方违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零九条、第一百一十二条执行、第一百一十三条执行。如乙方调查中出现不真实的情况,由此所导致的费用由乙方自己承担,并且负责承担由此给甲方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4.对于接触到的项目资料,做好保密工作。如因泄密给甲方带来的任何损失,乙方应当承担全部责任。

5.甲、乙双方同时违约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百六十二条执行。

6.因质量问题违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百一十三条执行。

7.甲、乙双方当事人,若无正当理由而解除项目合同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

一百一十五条、第一百一十六条执行。

七、争议的解决办法: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应当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进行调解。

双方不愿意协商、调解解决或协商、调节解决不成的双方商定,采用以下第_________种方式解决。

1.因本合同所发生的任何争议,申请_________仲裁委员会仲裁;

2.按司法程序解决。

八、其他(含中介方权利、义务、服务费及支付方式等上述条款未尽事宜):

1.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2.本协议签订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于签订之日生效,任何于协议签订前经双方协商但未记载于本协议之事项,对双方皆无约束力。

3.本协议及其附件对双方具有同等法律约束力,但若附件与本协议相抵触时以本协议为准。

4.本协议包括如下附件:_________

5.计划书:_________

6.未尽事宜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

甲方(盖章):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

代表(签字):_________ 代表(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节约集约用地调研报告篇7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之一。地球上有近3/4的面积覆盖着水,似乎取之不尽,但97%都是不可食用的海水。人类目前可利用的淡水,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这部分水储量很少,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相当于全球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七,可见水多么珍贵。

作为一名高中生,你了解身边的水资源状况吗?你的一日生活中需要多少水呢?是否做到了合理利用呢?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些水资源问题呢?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现有水资源呢?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二、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对水资源的调查,思考和感悟人类与水资源之间的关系,了解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现象,不仅加剧水资源的危机,而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我们身边的水》的研究活动,基于对水资源现状的认识和好奇心,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主题,培养学生从自己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小组合作运用所学知识、查阅资料、调查、实验、走访等方式解决提出的问题;学生在查找资料、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制作净化装置实验等环节中,主动获取知识与信息,通过亲身参与获得实践过程中的体验和经验;学会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走入社区、走入社会,获取水资源信息,激发自我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增强团队精神;宣传教育民众节约水资源,为社区、为社会尽自己的责任。

三、具体规划

本活动主要适用于高一年级学生,其指导教师团队有石玉凤(负责人)、胡启慧(地理老师)、张永珍(地理老师)等。

1.确定选题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保护每一滴水”。可以说我们每一天都离不开水,大家可以围绕主题广泛讨论,收集问题,并从中确定选题。

出示选题方向可供学生参考,但不干涉学生,坚持学生自愿选题的原则。

基本确定选题后,兴趣相同、选题相似的学生组成新的研究小组,并民主推选一名组长。然后,通过网上查询、图书馆查阅、找相关报纸等方式,收集该课题的背景资料,了解研究现状,并在所学知识方面起到延伸作用。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各小组与指导老师共同讨论分析,然后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制订初步研究计划等。小组研究计划包含以下内容:研究课题名称、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活动步骤、人员分工、物品准备、预期成果等。

2.具体实施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选题方向进行研究,老师适当进行方法指导,也要参与其中,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要有开题论证、中期交流、成果展示等环节。

在研究过程中,形式可以多样,如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也可以实地走访一些家庭或工厂,了解实际情况。

如在问卷调查中,需注意:①问卷内容要准确、全面,充分反映调查意图。②问卷项目应简洁、明了、客观,便于被调查者回答。③问题要单一,不要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合在一起。④为保证调查的客观性,问卷应随机发放,并由被调查者当场填写。⑤及时收回问卷,保证一定的收回率。

整个实施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充分讨论,形成统一意见,并说明理由。

四、课程设计

本活动分三个阶段,共用时6周完成。

1.准备阶段

1周:确定活动主题,编定活动方案,小组分工。

2.实施阶段

3周:①学生查找资料、制定问卷调查表等。②中期交流,资料交流,发现问题,归纳问题,商讨在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为实地考察、采访做前期准备。③学生实地考察、采访我市某些家庭或工厂,了解水资源的利用状况。

3.总结交流阶段

2周: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或专题小论文,学生汇报研究成果。

五、预期成果

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预期取得以下成果:

1.教师团队指导各小组整理归纳自己的研究成果,讨论展现方式,对各小组进行不同的指导,召开成果展示会。

2.学生可以通过PPT陈述形式、结题报告、走入社区、走入社会,进行节约水资源公益宣传活动,发放节水广告语等方式,展示各个小组的研究成果,并进行评比。

3.在展示成果的过程中,更注重老师与学生获得的心得体会,同时可以展现学生对问题的阐述能力。通过自评、互评方式完善最终研究成果。学生在评价他人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不足,为以后活动积累经验。

节约集约用地调研报告篇8

生态文明视角下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难点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当前土地利用存在以下难点:

首先,耕地保护难度越来越大。

第一是城镇和农村建设对耕地双向挤占。2006年至2010年,我国城镇扩展新占耕地602万亩,村庄建设新占耕地300万亩,两项合计902万亩,占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51. 6%。

第二是补充优质耕地越来越难。全国集中连片、具有一定规模的耕地后备资源已由2002年的1. 1亿亩减至2010年的8000万亩,除东北和新疆的部分地区外,大多分布在生态脆弱地区,水土光热条件差,补充耕地成本高、难度大。上海、北京、天津、浙江等地区后备资源接近枯竭,在本行政区域内难以实现占补平衡。城市建设占用城边优质耕地,而补充的耕地相对质量差。

第三是保护耕地缺乏长效的利益补偿机制。对地方政府来说,耕地保有量越多,发展空间和土地出让收入越受限制。对农民来说,种粮比较效益低,自觉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受影响。近期来看,通过严格用途管制和占补平衡,耕地总量减少的趋势能够得到一定缓解,但从长期来看,在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灾毁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保持耕地总量布局稳定和质量不降低的难度越来越大。

其次,稀缺土地资源过度消耗。

稀缺土地资源被过度消耗,传统土地利用方式待转变。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土地稀缺是我国面临的根本制约。近年来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土地浪费和粗放利用仍然十分惊人。

首先是城镇扩张造成土地过量消耗。城镇快速扩张,用地粗放,新城、新区建设呈现低密度、分散化态势。据遥感影像对比分析,2006―2009年,全国84个重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包括主城区和新城、新区等城市组团)从2.7万平方公里扩大到3. 1万平方公里,扩大了4000平方公里,其中,有10个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扩展了35%以上。

其次是园区用地产业用地效率偏低。全国现有329个部级开发区和1251个省级开发区,其规划建设用地规模分别达到510万亩和990万亩,市、县产业集聚区建设用地需求更为强烈。目前,工业用地容积率仅为0. 3-0. 6。2010年,全国工业用地产出率较高的上海市产出水平为13. 75亿元/平方公里,仅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纽约和东京的32. 7%和14. 6%。

第三是农村土地粗放利用问题严重。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大、布局散,利用率低。由于宅基地缺乏规范的流转和退出机制,村庄建设用地中,空心村、空闲用地比重不断增大,达到10%-15%。《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农村空心化及其整治策略》指出,经综合测算与分析表明,在分批推进城镇化情景下,全国空心村综合整治增地潜力可达约1.14亿亩。这也意味着,测算出来的全国整治“空心村”的潜力面积,能够达到将近5个北京城的面积。

第四是是政绩形象工程大量浪费土地。一是奢侈的城市交通网络导致土地浪费严重。地方政府为了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往往首选在改善城市交通上下工夫,努力形成大都市圈公路网体系。调查表明,由于这些近似奢侈的城市交通网络主要是通过划拨土地方式建设,实际利用率不高,占地规模十分惊人。二是超速发展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导致占地激增。据相关部门估算,我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交通设施项目用地数量将超过产业发展占地和城镇建设用地数量,成为新的最主要的占地因素。三是政府办公大楼占地面积过大。

生态文明视角下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政策建议

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强化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珍惜每一寸土地,利用好每一寸土地。

首先要注重宣传教育,增强生态节约意识。

土地是支撑人类社会进步的最基本的物质资源。一定要加强全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树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国家理念。一是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共同认识,培育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全民意识,树立新型土地利用观和管理观。必须树立资源节约观,充分认识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从宣传教育、法制建设、政绩考核、财税体系、标准规范等方面贯彻节约资源国策,强化节约资源理念,逐步形成符合节约型社会要求的资源利用方式。二是树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统一的效益理念。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就是要促进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效益理念的关键是要强调坚持,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实现最佳的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

其次是注重土地整治,服务生态文明目标。

2010年年底,国务院下发了47号文件,对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的要求。其中,第七条有这样的要求:“保持农村特色和风貌,保护具有历史文化和景观价值的传统建筑。”第十条有这样的表述:“要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整体推进的原则,以耕地面积增加、建设用地减少、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为目标,规范推进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内容的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正是基于此要求,中国的土地整治工作就有了一个新的基本目标――“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土地整治必须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一是提高土地整治规划的综合性和科学性。把生态景观因素引入各级土地整治规划中,在战略层面上,落实好土地整治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途径。土地整治规划应开展并整合土地利用布局和调整、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景观提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网络、水土安全和乡村休闲旅游等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国土生态安全。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应重视规划过程评价,加强多部门、多学科合作,强化空间数字化技术应用、公众参与性。二是做好土地整治生态景观规划和建设示范。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包括退化生物生境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历史遗产保护、地域景观特征提升和重建,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是一项精细化工作。由于以往的土地整治工作很少考虑生态景观化技术应用,因此,开展不同层次尺度的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规划设计示范就显得尤为重要,应大力提升示范案例的引导和模范作用。三是加快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科技支撑。积极推动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土地整治理论、方法、技术研究。与发达国家农村生态景观建设理论和技术研究相比,我国农村生态景观建设理论、技术和政策研究滞后,亟需针对我国地域特点,结合新一轮农村土地整治项目,构建长期的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技术研发、技术集成示范、监测评价科技支撑体系。四是把握好不同类型土地整治生态景观的关键环节。目前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应把握不同类型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关键环节,积极推进生态景观技术应用。在农田整治中,应加强土地生态修复,积极推进沟路林渠生态景观化技术应用,建设高标准、高自然价值农田,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和生态安全。在村庄整治实践中,应维系和提升地域景观特征,挖掘乡村景观美学和文化价值,促进乡村休闲旅游经济发展。

接着是坚守耕地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

十报告在阐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所要抓好的四个方面工作内容时,强调“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一个“严守”,一个“严格”,为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指明了方向。坚守耕地红线,就是在保护和建设生态文明。因为,耕地的功能绝不仅仅是农业生产、食物安全,更是生活空间、生态环境。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就是保护生态文明;土地整治、补充耕地,就是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保护、建设和优化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与生存空间。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促进节约集约利用;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可以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有利于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一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探索建立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细化耕地保护目标考核标准,切实增强考核约束力。二是继续实施高产农田建设。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以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打造粮食核心产区为重点,以有利于水土保持和环境改善为前提,加强基本农田土地整理。三是加大耕地保护补偿力度。增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补偿财政转移支付,使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较重的地方政府有较多的投资用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实现地区间的利益均衡。

最后是注重机制创新,探索集约节约模式。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关键在于建立利益引导的激励性管理体制。节约集约的制度必须建立于资源的科学优化利用基础之上,逐步放松对市场经济尤其是资源利用上的管制,改变对资源利用投资的过多抑制,实现投资需求的放开,并理顺中央、地方、企业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完善公平合理的正面的利益激励机制,调动政府依法行政和商品交换权利人参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积极性。各地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地集约节约模式,比如云南宜良的工业上山模式、立体开发模式,以“工业梯田”、“人造平原”为代表的山区节地模式等等。

上一篇:研究气候变化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下一篇:水资源管理的建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