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18 17:12:24

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

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篇1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0-0073-02吞咽障碍主要是指当脑血管疾病时,控制口、咽、喉、食管的神经功能障碍,致使咀嚼肌、舌肌、咽喉、会厌部肌肉运动发生障碍[1]。吞咽障碍不仅影响患者对营养物质的摄取,且容易导致误咽的发生,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2],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同时,还给患者的心理带来极大痛苦,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3]。研究表明,早期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对于吞咽功能的恢复、各种并发症的预防有重大意义。现将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临床表现

正常吞咽过程可分为口腔、咽部和食管3期,与吞咽过程相对应,吞咽障碍可分为口腔期、咽期和食管期吞咽障碍。

1.1 口腔期吞咽障碍:口腔期吞咽障碍主要表现为流涎、吞咽后口腔内有食物残留,食物咀嚼不当、哽噎感或咳嗽;或因为舌不能与硬腭形成封闭腔,造成食物容易从患侧口角流出或提前溢入咽喉而导致误吸。

1.2 咽期吞咽障碍:一口量减少,一般在3-20ml之间,最常见的表现为呛咳,多因食物在会厌谷或梨状窝滞留积聚,吸入气管所致。

1.3 食管期吞咽障碍:指食团经食管向胃输送有困难,此时患者仍可出现食物反流导致误吸,但进食流质通常无明显表现。

2 吞咽障碍的评估

2.1标准床边吞咽评估法:由Smithard等于1998年研发,可用于简单的吞咽障碍筛查。首先对患者的意识状态、姿势控制、自主咳嗽、声音质量等进行一般评估;然后让患者用汤匙抿水,若安全再用杯子饮水,并记录相应的临床表现,从而对吞咽安全状况进行总体评估。

2.2 洼田氏饮水试验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常用临床诊断方法[4]。患者取半卧位,将30ml温开水以常速饮用。5s内30ml温水饮完且无呛咳为吞咽功能正常;5s内一次饮尽但有呛咳为轻度吞咽障碍;5-10s内2次以上饮完且有呛咳为重度吞咽障碍;呛咳多次发生,10s内不能饮完,为重度吞咽障碍。

2.3 吞咽障碍7级评定法:1999年才藤荣一提出了吞咽障碍7级评定法[5],该法根据患者摄食的类型、时间,有无残留、误咽,将吞咽障碍由轻到重依次分为7个等级,常用于对患者吞咽困难程度的评估。

3康复护理训练

3.1 康复训练的时间: 目前大多数学者主张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应早期评估和早期治疗。临床实践证明:早期、科学及合理的康复训练,一方面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或修复能力;另一方面早期训练还可防止口腔和咽部肌群废用性萎缩。

3.2 康复训练方法

3.2.1 基础训练: 基础训练是针对与摄食-吞咽活动有关的口面部器官进行的功能训练,又称口、颜面功能训练。

3.2.1.1 发音运动训练:目的是加强唇、舌和下颌的多方运动的协调性。先可利用单字单音进行训练,通过张闭口动作,声门开闭来促进口唇肌肉运动和声门的闭锁功能。

3.2.1.2 颊肌、喉部内收肌运动,嘱病人轻张口后闭上,使双颊部充满气体,鼓起腮,随呼气轻轻吐出。

3.2.1.3 舌部运动:嘱患者做伸舌、缩舌、勾舌、卷舌、顶舌、刮舌、弹舌、左右摆动、轻舔上下唇等。对于舌肌张力高的患者可采取被动牵伸。

3.2.1.4 呼吸训练:患者取平仰卧位,护士站在患者一侧,双手置于患者两侧第11、12肋部,嘱患者吸气再呼气,在呼气终末时护士予以适当的向上推、向内收挤压,以促进胸部、腹部呼吸的协调性。

3.2.1.5 多种感觉刺激:应用多种感觉刺激吞咽障碍患者软腭、舌、唇等,对吞咽功能恢复有较大促进作用[7]。①温度刺激易化法:使用制备好的冷冻棉签反复刺激患者软腭、舌根及咽后壁,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②手法机械刺激:反复轻柔揉捏、按压和轻推舌头,再用手指快速而小幅度震动软腭,然后轻揉舌骨下气管周围的肌肉5-8分钟。

3.2.2 进食训练

3.2.2.1 进食:根据患者病情可采用坐位、半卧位和健侧卧位3种不同。坐位可最大限度地保护气道,有利于吞咽的动作形成,被认为是最佳。半卧位适合于吞咽障碍有改善或者有强烈口服愿望的患者,优点是可促进残留食物从咽喉部排出,向下排到后咽部和梨状窝防止吸入气管。健侧卧位适用于病情特殊需要平卧的病人,可防止食物误吸入气管并保持咽部的清洁。

3.2.2.2 食物的选择:。食物的选择应根据病人吞咽障碍程度选取,原则上先易后难,先进糜烂或半糊状食物,吞咽功能明显改善后改为碎状食物,最后改为普通食物。

3.2.2.3 进食的方法:少食多餐,重点在于把握好一口量。如过量,口腔控制困难,食物会从口中漏出或引起咽部食物残留导致误咽;过少,则会因为刺激强度不够,难以诱发吞咽反射。

3.2.2.4误吸的护理: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因误吸发生吸入性肺炎达48.6%[8]。由于口腔内不卫生而滋生的细菌和胃液逆流产生的高酸度误吸物与误咽性肺炎也有关[9]。

3.2.2.5 呛咳的护理:呛咳是吞咽障碍的基本特征[10]。患者进食时常出现呛咳,此时应使患者低头弯腰,身体前倾,下颌靠近胸前,家属或医务人员在患者肩胛下快速连续拍打,使残渣咳出;或者站在病人背后,手臂绕过胸廓下双手指交叉,对膈肌施加一个向上猛拉的力量,由此产生的气流经过会厌,可排除阻塞物[11]。

4小结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后遗症,以鼻饲维持者,时间久了不仅会造成营养失调,更会导致吞咽功能丧失。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训练,能有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确切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士枋,范振华.实用康复医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377-378.

[2] 贾海燕.吞咽功能障碍的护理诊断和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1):12-15.

[3] 刘素君,陈娟.吞咽康复训练联合抗抑郁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2009,3(4):14-16.

[4] 大西幸子,孙启良.摄食、吞咽困难康复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技术出版社,2000:7-18.

[5] 汪结.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的评价[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6,11(11):38-41.

[6]赵建华,王南,尹德铭,等.多种感觉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J].中国康复,2008,23(5):338-339.

[7]刘玉娟.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营养支持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11⑴:95-96.

[8]孙启良主编,摄食-吞咽障碍康复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61-92.

[9]田云宁.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⑾:1070-1071.

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篇2

[关键词] 脑梗死;吞咽障碍;康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3.3;R4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_816X(2008)01_0 044_02

吞咽障碍是脑梗死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患者在脑梗死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进食 困难,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患者易出现误吸,发生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可因窒息 而危及生命[1]。因此,在脑梗死病情稳定后有计划地对意识清楚的吞咽障碍患者 进行康复治疗,使其及时得到足够的营养补充,增强机体抵抗力,对疾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 意义。我科自2004年以来对58例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功能康复治疗,收到良好效果 。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58例患者中,男39例,女19例;年龄62~88岁,平均69岁。患者全部经 头颅CT检查诊断为脑出血或脑梗死,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2]。 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29例(康复组)和神经内科常规组29例(对照组),康复组29例,男19例, 女10例,平均年龄62.1±3.1岁;对照组29例,男20例,女9例,平均 年龄63.6±11.4岁。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既往史上均无显著差异(P >0.05)。

1.2 方法

1.2.1 评价方法:吞咽障碍护理评价方法,(1)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见表1。

1.2.2 训练方法

1.2.2.1 基础训练:用于脑卒中急性期进食及中重度摄食_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摄食之 前的预备训练。具体方法:(1)对意识清楚的患者,让其听从简单命令,发音清晰响亮,产 生有 力的咳嗽反应,不费力地处理自己的口腔分泌物。(2)咽部冷刺激,使用冰冻的棉棒蘸少许 水,轻轻刺激软腭、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寒冷刺激能有效地强化吞咽 反射,反复训练易于诱发吞咽并使吞咽有力。提高口腔黏膜的感受性,包括每天清洁口腔, 避免口腔黏膜由于义齿不合适而受损伤,刷牙和按摩齿龈3次。(3)吸吮训练,患者食指戴上 胶套放于口中,模仿吸吮动作,体验吸吮的感觉每次吸吮20次。(4)屏气_发声运动:患者 坐于椅子上,双手支撑椅面作推压运动,屏气,此时胸廓固定,声门紧闭,然后突然松手, 声门大开,呼气发生,此运动不仅可以训练声门的闭锁功能,强化软腭的肌力,而且有助于 除去残留在咽部的食物。(5)喉抬高训练:患者把手指置于训练者的甲状软骨的上缘,在训 练者吞咽时,感觉它的向上运动。然后让患者照镜子将自己的手指置于甲状软骨上,模仿上 述动作20次。(6)咳嗽训练:努力咳嗽建立排除气管异物的防御反射。训练2周后,患者吞咽 功能有明显好转,再进行摄食训练。

1.2.2.2 发音训练:由于吞咽障碍时咽喉反射是不随意的,考虑发音和语言器官和吞咽 有关,可用言语进行康复训练。如属患者张口发“a”音,并向两侧运动发“yi”音,然 后再发“wu”音。也可嘱患者缩唇然后发“f”音,像吹蜡烛、吹哨动作。发音训练一般 在晨间护理后及午睡起床后进行,每次每音发3次,连续5~10次。通过张闭口动作促进口唇 肌肉运动。

1.2.2.3 舌部运动:嘱患者开口,将舌头向前伸出,然后作左右运动摆向口角,再用舌 尖舔下唇后转舔上唇,按压硬腭部,每隔5min作一次以上运动,每天3次,分别于早、中、 下午进行。若患者不能自动进行舌运动时,护士可用压舌板或匙在舌部按摩或嘱患者将舌伸 出时用纱布轻轻把持舌进行上下左右运动。

1.2.2.4 脸、下颌及喉部运动:嘱患者作微笑或皱眉,张口后闭上,然后鼓腮,使双颊 部充满气体后轻轻吐气,如此反复进行,每天3次。也可帮助患者洗净手后作吮手指动作以 收缩颊部、口轮匝肌运动。通过主动或被动活动患者下颌,嘱患者作咀嚼动作,每天反 复练习3次。喉部吞咽训练时,可将拇指和食指轻置于患者喉部适当位置,嘱患者反复作吞 咽动作练习。

1.2.2.5 进食训练:进食训练包括进食时患者的正确、食物形态、用量及综合训 练,目的是促进摄取足够营养,使患者具备足够的体力,逐步恢复自行进食能力。进食时的 最佳:进食前应嘱患者放松精神,保持轻松、愉快情绪15~30min,然后让患者坐直( 坐不稳时可使用靠背架)或头稍前倾45°左右,这样使在进食时食物由健侧咽部进入食道或 可将头部轻转向瘫痪侧90°,使健侧咽部扩大便于食物进入。

1.2.2.6 进食的协助:将食物做成冻状或糊状以便进食。当患者开始进食时,护士可协 助患者将食物放在口腔健侧,一般 食团摄入每次以1汤匙大小为宜,放入食团后可将匙背轻压舌部一下,以刺激患者吞咽。每 次 进入小食团后,嘱患者反复吞咽数次,以使食物全部通过咽部,每咽下一口应清理口腔一次 。在协助患者进食过程中,可适当给患者喝一口白开水,一般不用吸管,以免液体误入气管 。为防止吞咽时食物误吸入气管,在进食时先嘱患者吸足气,吞咽前及吞咽时憋住气,这样 可使声带闭合封闭喉部后再吞咽,吞咽后咳嗽一下,将肺中气体排出,以喷出残留在咽喉部 的食物残渣。对因真性球麻痹而致口腔或咽部运动障碍,不能维持由口摄入足够饮水量 与热量的患者,可用鼻饲的方法进行鼻饲,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有效后再行经口饮食训练。

对照组的方法是常规治疗。

2 结果

康复组与对照组吞咽功能康复治疗结果见表3。

3 讨论

对脑梗死后的吞咽障碍进行摄食_吞咽功能训练,可防止咽下肌群发生废用性萎缩,加强对 舌和咀嚼肌的按摩及运动,提高吞咽反射的灵活性[2]。经有效训练,可达到很好 的疗效,本文康复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效率明显提高,对于吞咽障碍患者,在考虑治疗性进 食时,应明确治疗对象的病因,吞咽障碍的程度和水平,以确定是否适宜进行治疗性进食。 在做好基础训练基础上,才进行摄食训练,以提高实际的吞咽能力。

康复治疗的实践要求拓展和完善康复人员的素质修养,康复人员拓宽知识面,掌握相应的 心理学、社会学及伦理学知识以便更好地指导。并体现于患者康复的全过程。护理人员素质 修养的高低,将对患者心理康复和功能康复发生重要的影响,对脑卒中患者要充满爱心和耐 心,在康复护理中,对患者有充分的理解和同情,了解患者心理、生活环境,分析其致病原 因,结合患者的文化修养、家庭背景及年龄和社会环境制定患者的康复教育计划,使患者躯 体和精神状态都能得到改变。

参考文献

[1]卫冬洁,王刚.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 1,8(1):63-64.

[2]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6):379 .

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篇3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63―02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语言障碍,还可因呛咳、误吸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甚至窒息危及生命。因此对吞咽功能的正确评估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对我科56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了早期康复训练,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6例患者分别于发病2小时至7天入院,均经头颅CT确诊,男32例,女24例。年龄36岁~78岁。其中脑出血型30例,脑缺血型26例,住院时间14~70天,首次发病34例,再次发病2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

1.2 吞咽障碍诊断 所有患者在入院当天按日本洼田俊夫饮水试验评估:患者饮30 mL温开水,观察全部饮水完成的时间及过程。一般可分为:a、一饮而尽,无呛咳;b.2次以上喝完,无呛咳;c、一饮而尽,有呛咳;d、2次以上喝完,有呛咳;e、呛咳多次,不能将水喝完。判断标准:正常a且用时5 S;异常c,d,e。

2 康复护理

2.1 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虽然经过抢救,生命得到保障,但多数都有肢体功能障碍和语言障碍,容易产生失望、沮丧、无用感甚至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反应[1] ,早期心理护理至关重要。向患者讲解吞咽机理,告之训练方法,使其明白吞咽障碍并非不治之症,只要有耐心坚持不懈进行康复训练,大多数患者是能恢复功能的,充分调动患者的配合意识和训练积极性。通过心理暗示,赞扬、鼓励的语言劝导,加强其康复信心。

2.2 鼻饲期间的康复护理:存在静息性误吸危险、处于昏睡或觉醒状态下的患者容易发生误吸,而且通常无咳嗽症状,不利于临床观察,应首先选鼻饲。鼻饲时尽可能让患者取半卧位或坐卧位,喂食时不宜过快过量,喂食后保持进食30min~1 h后,方可进行翻身操作及经口喂水、试食等早期康复训练,并做好口腔护理。在观察患者经口进食量恢复一半以上,连续2 d无呛咳时,则可拔除胃管,避免长期鼻饲所致吞咽、咀嚼系统的废用性萎缩[2]。

2.3 间接吞咽训练(基础训练)

2.3.1 口腔肌群的运动训练:指导患者口唇、舌、颊的主动及被动活动,如发i、u音,龇牙、微笑、吹吸水管、鼓腮、吹气球。舌向前伸、向上抬,舌抵压硬腭,舌尖在两侧嘴角间来回摆动,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舔上下唇。被动活动时可用手、棉棒或压舌板进行,每日2-3次。

2.3.2 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训练:用棉棒蘸冰水放在前腭弓部,左右交替摩擦5~8次,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冷刺激可提高吞咽发生的敏感性和速度,使吞咽功能得到强化。

2.3.3 吸吮训练:可让患者将戴手套的手指或奶嘴放入口中,模仿吸吮动作,反复练习,直至产生中度吸吮力量,每次训练20次。

2.3.4 喉上抬训练:是让患者微低头,抬高舌后部,做吞咽动作或将喉头向上推拉,促进吞咽,协调一致,即产生吞咽动作,循序渐进,直至唾液不从口角溢出,达到逐渐恢复吞咽功能。

2.3.5 咳嗽训练:指导患者努力咳嗽或按压腹部,加强咳嗽练习,以加强腹直肌的肌力及咳嗽发射,建立排除气管异物的防御反射,每日2-3次。

2.3.6 屏气-发生运动:患者坐于椅上,双手支撑椅面做推压运动,屏气,此时胸廓固定,声门紧闭,然后突然松手,声门大开,呼气发生。次运动可训练声门的闭锁功能,强化软腭的肌力,有助于除去残留在咽部的食物[3]。

2.4 直接吞咽训练(摄食训练)

2.4.1 取利于进食的:①半卧位:躯干上抬30°,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以枕垫起;护士位于患者健侧,食物不易从口中漏出,利于食物向舌部运送,减少逆流和误咽。②坐位:头稍前屈,身体可倾向健侧30°,可使食物由健侧咽部进入食管;如头部能转向瘫痪侧80°,此时健侧咽部扩大,便于食物进入,以防误咽。

2.4.2 食物的性质 :根据吞咽困难程度选择食物形态,从流质、半流质,逐渐过渡到普食。随着吞咽功能改善和体质恢复,可将食物做成胶冻样、糊、粥状利于食用及吸收。容易吞咽的食物其特征为密度均一,有适当粘性,不易松散,通过咽及食道时容易变形,不在粘膜上残留。

2.4.3 进食的协助 ①把握好一口量: 进食时应把握好进食量及进食速度,一口量过多会从口中漏出,或引起咽部残留导致误咽,过少则会刺激强度不够难以诱发吞咽动作,一般以3-4ML开始,酌情增加,餐具选择采用薄而小的勺子为宜,要兼顾食物的色、香、味及温度等。②进食时应把食物放在健侧舌后部或健侧颌部等感觉食物的位置,有利于食物的吞咽;放入食物后可将勺背轻压舌部一下,以刺激患者咽部;每次摄入后,嘱患者反复吞咽数次,以使食物全部通过咽部。

3 结果

患者出院前进行训练效果评价,吞咽障碍、症状基本消失,饮水试验提高2级,进食量增加,进食时间明显缩短为显效,19例;吞咽症状明显改善,饮水试验提高1级,进食量增加,进食时间缩短为有效,34例;吞咽障碍无改善,饮水试验无变化为无效,3例。

4 讨论

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可达45%,占全部吞咽功能障碍的25%[4]。吞咽功能障碍能导致患者脱水或营养不良,影响康复进程,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病死率。经过早期积极康复,85%以上的患者吞咽功能可以得到恢复或减轻症状;如不能及时治疗,丧失最佳康复时机,有可能导致终身鼻饲进食[5]。在患者意识清醒、身命体征平稳\症状不再发展后48h,即可开始康复训练。对轻度吞咽障碍患者以摄食训练为主,对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需经过基础训练产生一定的吞咽能力后方可进行摄食训练。进食训练前应嘱患者放松精神、保持轻松、愉快情绪;进食时引导患者再识记摄食、咀嚼、吞咽等一系列吞咽动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运动传导通路的重新建立,鼓励患者使用健手进食,增强其成就感,有利于患者自我把握进食量和进食速度,减少误咽的发生或对他人的依赖;进食后要及时清理口腔。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需要个体化的训练计划和摄食方案,并将其延伸到家庭,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海英.脑梗塞康复期患者心理分析[J].护理当代医学,2010,16(7):117-118

[2] 杨锦媚,潘慧珍,李桂萍,莫艳玲.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6):464-465

[3] 吕新娟.脑卒中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1):59-61

[4] 李冰洁,张通.脑损伤所致吞咽障碍的评定技术[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11):670

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篇4

【关键词】延伸护理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 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35-02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比较普遍的一种临床并发症,大部分急性脑卒中患者均存在吞咽障碍的症状。吞咽障碍很容易发生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以及脱水等现象[1],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具有非常严重的影响,延长了住院所需时间,导致死亡率、致残率升高。以往研究资料表明,住院期间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临床诊断、及时实施分级吞咽功能训练有助于患者恢复正常的吞咽功能。但是,出院时,一些患者还是具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对患者的正常生活有所影响,延伸护理干预能极大程度改善患者的吞咽能力。现选择2013.07-2014.07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一步了解延伸护理的优越性,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07-2014.07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将其随机性分成两组,常规组与延伸组各有患者43例。延伸组中,包括29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均在43-88岁之间,平均年龄(51.92±4.37)岁。其中,脑梗死者33例,脑出血者10例。对照组中,包括30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均在44-89岁之间,平均年龄(52.85±4.72)岁。其中,脑梗死者31例,脑出血者1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相比,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研究可比性较强。

1.2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采取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分级吞咽功能训练。在出院当日责任护理人员通过洼田饮水试验评估两组患者的吞咽能力。在出院以后,常规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定期进行复查。延伸组患者出院前,责任护理人员对患者或其家属实施分级吞咽功能训练培训,同时进行定期复诊指导、电话回访,主要是饮食指导、药物指导、心理咨询以及吞咽功能训练等[2],每天一次,每次训练时间30-40分钟,持续锻炼一个月。患者每周回院进行复诊,由责任护理人员详细了解患者吞咽功能的康复情况,同时指导患者或其家属如何解决训练期间存在的问题。具体康复训练方法包括:(1)吞咽能力分级标准为5级的患者,给予静脉营养或者鼻饲。在出院时,责任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家属相应的鼻饲护理,选择富含营养物质的流质食物,鼻饲流质温度控制为38-40摄氏度,每次200 ml,每4小时一次。每天配制新鲜的鼻饲液,工具必须清洁卫生。保证患者的口腔清洁,注意口腔护理保健,每天三次。在鼻饲过程中可以间接吞咽训练,以便刺激吞咽功能的恢复。吞咽能力分级标准为3、4级的患者,出院时责任护理人员应该帮助患者或其家属正确掌握间接、直接吞咽训练的方法,做好吞咽能力锻炼。吞咽能力分级标准为2级或以下患者,应该缓慢进食,让患者家属为其提供清洁、安静的进食环境,嘱咐患者在进食期间不要说话,防止出现呛咳。进食后应该漱口,避免食物残渣残留,鼓励患者进行舌操训练。(2)间接训练。舌肌训练;屏气-发声运动;吸吮与喉上抬训练;咽部冷刺激、空吞咽。注意磕牙、鼓腮训练,以便预防误吸的发生。

1.3统计学分析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两组间试验所得数据予以统计学处理,通过t法对组间计量资料予以检验,应用X2检验两组间研究的计数资料。若是对比差异P

2结果

延伸组患者吞咽能力分级的优良率为88.37%(38/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84%(21/43),差异P

3讨论

经大量临床研究发现[3],患者或其家属对出院吞咽功能训练缺乏了解,依从性比较差,导致患者出院后不能坚持进行康复训练,对吞咽功能的恢复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本次研究延伸组患者不但采取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吞咽功能分级康复训练干预,而且还开展了系统的出院后延伸护理指导。结果表明,延伸组患者吞咽能力分级的优良率为88.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84%,可见对出院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延伸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其吞咽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康复效果,为日后脑卒中障碍患者实施延伸护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何喜春,杨丰.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报,2011,23(2):189-190

[2]谭佳容,陈昌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3,13(1):260-261

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篇5

[摘要]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中的影响。方法:选51例病例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康复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积极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21 d后重新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积极给予康复治疗,改善吞咽障碍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合并有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如极进行康复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治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关键词] 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55.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0(a)-032-02

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的发生率高达47%[1],病人常有吞咽反射迟钝,很容易发生误吸、呛咳,引起肺部感染,且吞咽障碍还严重影响患者营养的维持,严重者甚至须终生依靠鼻饲维持生活,给患者带来不良的心理负担,甚至产生悲观厌世情绪,是脑卒中康复的不利因素之一。因此,我科于2006年3月~2007年3月针对51例住院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积极给予相应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总结了一定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选51例患者均为我神经内科脑卒中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2],均经MRI或CT证实,均为神志清醒听从指示,身体状态良好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其中康复治疗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39~78岁,平均59岁;对照组21例,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42~75岁,平均57.5岁。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吞咽功能障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吞咽功能障碍开始康复治疗的时间为发病2~18 d,平均10 d。

1.2评价方法

根据洼田[3]提出的对吞咽功能障碍的评定标准,即饮水试验对患者进行评价,分级见表1。

注:1.玻璃药杯中注入温水30 ml;2.测定口腔含水至咽下完了的时间,以喉头运动为标准。

1.3训练前准备

准备进行康复前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首先要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讲解康复训练的方法、注意事项、如何配合,消除患者恐惧、悲观、消极情绪、鼓励患者增强康复信心。在训练时要为患者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整洁的康复环境。康复前至少要休息30 min,使患者有充足的体力,使其做好康复准备,如排便、洗手、漱口等,并选取舒适体位,同时准备相应的康复工具,如冰冻的湿棉棒、压舌板、纱布、菜泥、蛋羹等。

1.4训练方法

每日康复前应做好口腔清洁。康复治疗方法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冰刺激训练:用冰冻棉棒由外向内轻轻刺激患者两侧颊部、上腭、软腭、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做空吞咽动作,反复刺激、训练,前后约20次;(2)舌运动训练:嘱患者使舌向前、左、右方向伸出,用舌尖舔口唇,治疗者可置一压舌板在患者唇边,嘱患者用舌头触及压舌板,如患者不能自己完成舌向前、左、右方向伸出的动作,训练者可用手拿纺纱包住患者舌体,协助患者完成以上动作;(3)吞咽动作的训练:第一步患者食指带上胶套,置于口中模仿吸吮动作,体验吸吮感觉20次;第二步患者手指置于训练者的甲状软骨上缘,感觉治疗者吞咽时甲状软骨向上运动的动作,然后把手置于自己的甲状软骨上缘,亲自感觉自己的喉上抬的动作,训练20次;在患者掌握以上2个动作后,指导患者吮吸后立即将喉抬高,并保持2个动作协调一致,就可产生吞咽动作[4];(4)摄食的训练: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头部前屈,给予易在口内控制的食物,如菜泥、蛋羹,避免过稀、过硬的食物。食物温度适宜,避免过冷、过热。应使用金属制勺,喂食时患者应将注意力集中于吞咽,每次进食后,应嘱其反复做几次吞咽,使食物全部咽下再喂,如食团潴留在麻痹侧,可按压颊部使食团向健侧咽移动,然后再做吞咽动作。做该项训练时,应注意有否误吸、呛咳,如有,应及时吸出,防止吸入性肺炎。

2疗效观察

2.1观察方法

两组治疗前后(共21 d)均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进行评估,痊愈:吞咽功能提高到Ⅰ级,30 ml水5 s内咽下无呛咳;显效:吞咽功能提高到Ⅱ级,30 ml水6~10 s内分两次咽下无呛咳;好转:吞咽功能提高到Ⅲ级,30 ml水11~15 s内分两次咽下有呛咳;无效:30 ml水需吞咽16 s以上且呛咳明显。

2.2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2.3治疗结果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结果及疗效比较(n)

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篇6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治疗结果

吞咽障碍是急性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为29%~45%[1]。患者可因吞咽障碍而严重影响生命质量,并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甚至窒息危及生命,因而必须重视。针对意识清楚的吞咽障碍患者联合应用时间护理及康复治疗非常必要,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2]。近年研究表明,脑血管病患者并发各种功能障碍其功能的恢复与机体现有的生理状态及康复训练的时间有重要关联。随着时间医学的诞生和发展,以及其对护理学科的渗透与促进,如今已派生出时间护理模式,并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3],我们将时间护理与康复护理联合用于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8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4],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确诊为脑卒中。患者均为初次发病,发病1~2 d内入院治疗,神志清楚,无认知及语言障碍但有明确的咽部异常病史。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40~76岁;其中基底节及内囊病变引起的假性球麻痹27例,脑干病变引起的真性球麻痹7例,脑梗死25例,脑出血9例。133229.CoM对照组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龄43~80岁;其中基底节及内囊病变引起的假性球麻痹25例,脑干病变引起的真性球麻痹9例,脑梗死28例,脑出血6例。2组年龄、病变性质间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只对患者进行基础训练、进食训练的康复治疗护理,而康复组则根据人体1 d中生理活动的节律性变化规律加入时间护理,使机体处在最佳状态下接受康复治疗护理。康复组在患者病情平稳24~48 h开始定点进行康复训练治疗,基础训练2次/d(9∶00、16∶00),进食训练2次/d(11∶00、17∶00),心理护理1次/d,每天19∶00~21∶00实施,并让家属共同参与,时间为1个月;对照组则在病情平稳1~2周后开始进行基础训练、进食训练,训练的时间不固定,时间为1个月,然后2组进行疗效评估,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2.1 吞咽障碍程度的评判标准[5]:参照洼田的咽水试验,正常:5 s内30 ml温水一饮而尽,无呛咳;轻度:5 s内1次饮尽,有呛咳;中度:5~10 s内2次以上饮完,有呛咳;重度:10 s内不能饮完。

1.2.2 基础训练,即吞咽功能训练:用于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①发音训练:患者张口发“а”音,并向两侧运动发“y”音,然后再发“wu”音,每次每音发5次。②舌部运动:患者将舌头向前伸出,然后做左右运动摆向口角,再用舌尖舔下唇后转添上唇,按压硬腭部,每次运动20次。③ 吸吮训练:患者食指戴上胶套放于口中,模仿吸吮动作,体验吸吮的感觉,每次吸吮20次。④喉抬高训练:患者把手指置于训练者的甲状软骨的上缘,在训练者吞咽时,感觉它的向上运动,然后让患者照镜子将自己的手指置于甲状软骨上,模仿上述动作20次。⑤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用冰冻的棉棒蘸少许水,轻轻刺激患者的软鄂、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患者作空咽动作。以上训练2次/d,当患者掌握了吸吮和喉抬高训练技能后,指导患在吸吮后立即喉抬高。这两个动作的协调一致,即可产生吞咽动作。

1.2.3 进食训练,主要是对轻度吞咽障碍者的训练。①选择最佳的进食体位:取躯干30度仰卧位,头部前屈,健侧肢体在下。②食物的选择:采用最易吞咽的食物,如菜泥、果冻、蛋羹,这些食物在口腔内容易移动又不易出现误吸,③进食方法:使用金属勺给患者喂食,每次进食约1/2勺,协助患者将食物放在口腔健侧处,放入食物后用匙背轻压舌部一下,以刺激吞咽,嘱患者注意力要全部集中于吞咽,而不是咀嚼或吸吮。但每次进食吞咽后应反复作几次空吞咽,使食物全部咽下然后再进食。

1.2.4 观察指标:为避免人为因素对康复训练的影响,采用定人、定时进行训练,并记录2组训练后患者疗效反应。

1.3 疗效判断 (1)痊愈:为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试验评定正常;(2)显效:为吞咽功能缓解,呛咳症状改善,饮水试验评定中度;(3)有效:为吞咽功能缓解,无呛咳,饮水试验评定轻度;(4)无效:为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无改变,饮水试验评定重度。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2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n=34,例(%)

3 讨论

3.1 影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效果的因素 现代医学认为,脑卒中后的吞咽障碍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的病变引起,表现为延髓神经支配的舌肌、软腭、咽肌、喉肌的功能失调。由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对疾病缺乏认识,患者及家属强行进食或完全不能进食,易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营养不良等并发症,所以有效的康复训练显得至关重要。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如果丧失恢复的最佳时机,将有可能导致终身鼻饲进食[6]。随着人们对脑卒中生理、病理节律康复训练作用时间节律的深入认识,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效果除与治疗脑卒中药物的药理作用、功能训练有关外,尚与患者身体生理节律波动、康复训练的时间等多种因素有关。

3.2 时间护理与康复护理联合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随着时间生物学的兴起,时间诊断学、时间药理学、时间治疗学、时间护理学等学科也应运而生。时间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利用机体本身存在的生理节律,对患者心理因素、用药时间、生理病理等方面进行护理的一门新兴护理模式[7]。时间护理在疾病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渗透于疾病治疗的过程中,直接影响着护理的效果。此项研究目的在于时间护理就是运用人体生理活动随自然界的变化呈现多种节律性这一规律在机体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采用吞咽、进食、心理等方式进行康复训练,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前时间护理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上尚未引起医务人员的广泛重视,康复治疗的时间是随意性的,护士总是在忙完了常规护理工作后才给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虽然康复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不很明显[8]。在本研究中,我们应用时间护理+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根据患者生理活动节律性变化的时间规律给予基础训练2次/d(9∶00、16∶00),进食训练2次/d(11∶00、17∶00),并辅以相应时间的心理护理,结果显示,康复组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时间护理与康复护理的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促进其吞咽功能的康复,并可防止咽下肌群发生废用性肌肉萎缩,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3.3 时间护理应用机制 从日生物钟角度分析,调节人体内脏活动的植物神经具有一日内生理节奏,白天交感神经占具优势,而晚上则迷走神经占具优势。而人一天当中精神活性提高的时间区正是在9∶00~11∶00、16∶00~17∶00、19∶00~21∶00、00∶00这四个时段,在这些时间区内,患者表现为精神欣快,喜欢与人接近,乐意回答和提出问题,且生理、心理功能均处于最佳状态,此时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不仅能够得到患得的很好配合,达到功能训练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 心理护理 做好心理护理是康复训练成功的基础和保证。脑卒中发病急、致残率,且常伴有多种障碍并存,尤其是合并有吞咽困难时,患者最基本生理需求受到影响,易出现烦躁、易怒和抑郁情绪。有效的护患沟通和良好的护患关系,适时的健康教育和舒适的住院环境可以使患者增强自信心,易于积极配合治疗。

综上所述,时间护理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临床康复护理的效果,因此,在护理工作中,结合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生理、病理时间节律来选择康复训练最佳时间护理,不仅降低了脑卒中的致残率,提高了生存质量,同时也避免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傅玉凤等[9]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有效率为75%,本研究的有效率为82.6%,提示时间护理与康复护理联合应用在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丽芬,敢晓冬.脑卒中患者安全的摄信方法.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0,19:518.

2 孔繁荣,叶虹虹.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现象.华夏医学,2007,20:30.

3 李雪华,许素莲.时间护理对高血压病患者疗效干预的临床研究.国外护理学杂志,2007,26:1143.

4 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381.

5 毛芙敏.110例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山西护理杂志,2000,14:36.

6 张婧,王拥军,沈彦.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7种筛选试验的评价研究.中国临床康复,2004,8:710.

7 张立新.时间护理学研究进展.护理研究,2006,20:23552357.

8 牛秀茹,王子臣,杜俊玲,等.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河北医药,2009,31:701702.

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篇7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

脑卒中常见症状就是吞咽障碍,主要表现为饮水呛咳、进食吞咽困难,甚至还很容易出现误吸、误咽[1],轻者很容易出现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严重者还很容易引起窒息、吸入性肺炎等。所以,加强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能够较好地恢复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其中男50例,女36例;平均年龄55岁,最小年龄35岁,最大年龄70岁。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康复组(43例)、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

1.2 方法

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43例康复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死康复护理方法。

1.2.1 基础训练

应该有针对性地对重度和中度出现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吞咽肌训练。(1)咳嗽训练,患者应该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来反复练习呛咳,以此来建立起防御反射,排除气管异物[4];(2)颊肌训练,患者应该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反复做闭颌、张颌、吹气、鼓腮运动,每天2次;(3)咽部冷刺激训练,应该对患者的咽后壁、舌根、软腭等部位用冰冻棉签蘸少许水来进行轻轻刺激,以此来促进吞咽功能恢复,强化吞咽反射, 提高咽部及软腭的敏感;(4)呼吸-吞咽控制训练,患者用口缓慢呼气,用鼻吸气,做空咽动作,为了防止出现误咽现象,应该使呼吸运动与吞咽动作相互配合;(5)舌肌训练,舌伸出口外用力向各方向运动,直到能主动运动[5]。

1.2.2 摄食训练

患者经过基础训练之后,就能够产生一定的摄食能力,而后开始摄食训练。(1)食物的选择,患者在摄食时,应该选择不易松散、一定粘性、易于口腔内移动的食物,然后再逐步口服糊状食物。(2)的选择。患者头部前屈, 垫高偏瘫侧肩部,由健侧喂入食物,这样一来,就不很容易出现误咽、食物从口腔漏出的问题。(3)控制喂食量。最早摄食3~4ml,而后再逐步过渡到1汤匙左右,尽量要让患者将口腔内的食物全部咽下之后再进食[6]。

1.2.3生活护理

患者住院期间大部分是卧床或行动不变的,因此做好生活护理尤为重要。病房内要保持清洁、整齐、安静、温湿度适宜。加强晨晚间的护理,采用湿扫法清洁并整理床单元,必要时更换。手术、行动不便或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协助漱口、洗脸、洗手、擦背、梳头喂饭。对生活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的病人协助翻身、拍背、功能锻炼。在晨晚间护理过程中要做到一问候、二查看、三护理、四宣教。问候中亲近病人,查看病人病情有无异常,各种管道是否通畅,有无安全隐患。护理病人使其感到舒适,心情愉快,在护理过程中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嘱病人术后避免重体力劳动,性生活恢复需依据术后复查结果而定[7]。

2.结果

有表1可以看出,43例对照组患者经过上述护理配合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9例(20.93%),有效(症状有所减轻)21例(48.84%),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13例(30.23%),总有效率69.77%;43例康复组患者经过上述护理配合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25例(58.14%),有效(症状有所减轻)12例(27.91%),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6例(13.95%),总有效率86.05%,由此可见,康复组护理效果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心肌梗死康复护理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 P

3讨论: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轻者影响患者营养摄入和发音,患者易产生悲观心理,致使生活质量下降,重者则造成严重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导致窒息死亡。对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效果优,而且安全、可行的,可有效防止咽部肌肉废用性萎缩,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修复能力或可塑能力,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迎娣,王学红,蔡素侠,魏岚,张敬.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9,34(10):133-137.

[2] 纪红霞. 脑卒中吞咽障碍76例的康复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 2008,56(11):154-157.

[3] 田少英. 脑卒中致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体会[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09,33(06):120-124.

[4] 胡冬梅,王春东.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J]. 卫生职业教育. 2006,38(11):151-156.

[5] 赵艳红. 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0,39(05):109-113.

[6] 倪淑云,于淑玲,张金.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25(35):137-130.

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篇8

    【关键词】  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也称球麻痹,其发病率为30%~65%,主要由于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或与吞咽有关的神经核或核下性周围神经病变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重者滴水难进,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不能进食者一律用鼻饲管来供给营养,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而且也影响呼吸,长期鼻饲可造成患者鼻咽部黏膜糜烂等其他不适。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常因并发吸入性肺炎、营养失调而导致病情加重,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2006年7月至今本科开展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以来,其中对40例分成两组,经过15天~1个月的康复训练观察,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1临床资料

    选择2006年7月—2010年12月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中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药物治疗加康复训练组与单纯药物治疗对照组。康复组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62岁;脑梗死患者18例(其中包括脑干梗死6例),脑出血2例。对照组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60岁;脑梗死16例(其中包括脑干梗死4例),脑出血4例。两者差异均无显着性。

    2训练方法[1]

    2.1间接训练

    2.1.1口唇、面颊部肌训练

    让病人做张口、微笑、反复发“八、八、拍、拍”声、吹肥皂泡、鼓腮、闭唇、持唇的位置,持续5~10s,然后再恢复到原静止状态,每次训练5~10次,每日3次。

    2.1.2舌部运动训练

    舌做前伸、后缩、左右运动、上抬、抵后硬鄂、在口唇环绕,反复进行5~10次,每日3次。

    2.1.3咽部训练

    咽部冷刺激和空吞咽。

    2.1.4咳嗽训练

    有意识地进行咳嗽训练。

    2.1.5 呼吸训练

    (1)腹式呼吸;(2)缩口呼吸;(3)声门闭锁训练。

    2.1.6门德尔松法训练

    当病人吞咽时咽喉上提,让病人在上提拉时停止吞咽动作,保留3~5s。

    2.1.7构音障碍训练

    (1)下颌、舌、唇的训练;(2)发音训练;(3)减慢言语速度;(4)言辩训练。

    2.2直接训练方法

    通过调节食物形态、数量、进食体位、进食方法,来进行训练。

    2.3饮食的注意事项[2]

    2.3.1进食的姿势

    通常采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50°角),颈部前屈,头偏向健侧,病情许可的病人也可以坐位饮食,陪护人员在健侧给患者进食。

    2.3.2 食物的性状

    给有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进食应首选:糊状、蛋羹状(如:芝麻糊、米粉、稠粥)、馒头泡菜汤、蛋糕泡牛奶、豆腐脑等。病情好转后,再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禁忌给予干硬、难咀嚼或容易粘在黏膜上的食物和太滑溜的食物,有窒息的危险。

    2.3.3食物的温度

    对有吞咽障碍的病人冷食比热食好。

    2.3.4进食量及速度

    每次以3~5ml较为适宜,然后酌情增加。速度应由慢开始,不宜快,避免2次食物在口中重叠现象。

    2.3.5进食后残留食物的处理

    吞咽后咳嗽、饮极小量的水(1~2ml),这样有利于刺激诱发吞咽反射,清洁口腔。

    3 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4讨论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所致的吞咽功能障碍,不论是真性球麻痹,还是假性球麻痹,均会引起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窒息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通过康复训练,并且严格遵守饮食的注意事项,将大大降低患者的误吸、窒息的危险,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吞咽功能,使绝大多数患者能自主进食,保证了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大西幸子.康复实用技术(吞咽障碍的代表性间接训练法).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0:61.

上一篇:数学建模方法论范文 下一篇: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原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