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的经济形势范文

时间:2023-12-18 11:42:23

目前世界的经济形势

目前世界的经济形势篇1

【关键词】国际经济合作;新特点;应对策略

在国际经济合作日益重要的今天,我国应当了解当今国际经济合作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并根据这些新趋势和新特点,制定优异的国家经济合作战略,使我国对外经济合作健康持续发展。

一、当前国际经济合作经济政治形势

1.国际经济复苏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世界经济在大规模刺激政策作用下一度迅速回升,但随着刺激政策的作用衰减和政策的退出,世界经济发展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从目前形势和发展态势看,世界经济贸易将继续维持低速增长。主要经济体进一步分化,发达经济体总体回升向好,从发达经济体内部情况看,美国经济增长较快,但欧元区和日本的结构性改革进展缓慢,经济复苏面临很多制约。新兴经济体增速继续回落,从新兴经济体内部看,对资源出口依赖程度较高的国家经济发展普遍面临很多困难,俄罗斯和巴西经济出现衰退,亚洲新兴经济体虽然总体情况相对较好,但由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内生动力增长不足,而外需疲软利用出口来推动经济增长难以为继,经济增速普遍持续放缓。尽管各地区各国经济状况悲喜交加,但总体来说世界经济处于复苏阶段,经济状况日趋稳定。

2.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

国际资本大进大出,据联合国统计, 2015年从新兴市场流出资本达6000亿美元。2016年以来,国际资本加速流出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出现剧烈动荡,东道国货币大幅贬值,证券市场出现剧烈动荡。目前发达经济体的政府债务状态虽然有所好转,但新兴市场国家整体债务水平不断上升。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一项报告显示,2007年以来,全球新增的债务近一半出现在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这将影响新兴市场国家财政的可持续性,并缩小财政政策空间,进而对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美国政策发生转折性变化,美联储去年12月宣布启动加息进程,尽管美联储一再强调加息过程是渐进的,新兴市场国家在加息预期下也已释放部分风险,但加息预期改变了美国金融资产价格和长端利率预期,势必影响消费和投资,经济增长将面临许多新的不确定性,从而进一步加大制约依然脆弱的世界经济复苏。

3.全球物价持续低位徘徊

由于以往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刺激能源资源类产品生产规模大幅增加,而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增速持续低迷,短期内又难以改变大宗商品供大于求的格局,能源资源输出国为增加收入维持财政收支平衡不愿减少产能,加之美元走强会进一步抑制主要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因此,2016年大宗商品价格仍将低位震荡,总体来看可能只有小幅度上行,但仍难以推动全球物价水平上涨,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低位运行将加剧资源出输口国的经济困难,对资源进口国虽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但也会加大通缩压力,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可以说是利弊兼有。

4.地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上升。

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演变,国际力量对比显著改变,近年来新兴大国崛起,美国影响力下降,美国等发达国家为维护其世界主导地位和既得利益,各国都在调整发展战略和对外关系,各种矛盾显现,竞争摩擦加剧。由此引发的地缘政治冲突更加频繁,非经济因素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在不断上升。从当前形势来看,英国脱欧公投显示脱欧已成定局,西班牙大选、移民危机、希腊债务问题,中东局势、极端势力的恐怖袭击、美俄关系、朝核问题等,都将成为必须面对的不确定性,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因此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二、国际经济合作发展趋势

国际经济合作是在传统的国际经济联系形式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国际关系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存在的方式,国际经济合作是一个历史性的经济范畴,它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带来世界经济活动的变化,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战后国际分工的新变化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产生与发展打下基础,战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产生与发展主要原于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出现,经济生活国际化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促进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各类国际经济组织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开展国际经济合作主要以提高各国人民生活福利,推动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这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共识,并在某些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国际生产要素市场的状况也会对国际经济合作的开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的发展背景,不断的科学技术革新,导致国际经济合作在不同的时代,显示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1.国际经济合作趋向集团化、区域化

由于生产要素移动趋向集团化,各经济集团内国家之间,经济集团与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合作业务逐渐增加,因此通过建立集团组织,可以有效促进集团内部成员更好地实现内部人员、资金,技术、产品的流通与合作,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增强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力,使得自身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制定过程中享有更多的话语权。截至目前,世界范围内比较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亚太经合组织等等。

2.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更加激烈

在资本要素市场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为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国内推出新的优惠政策,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提升自身竞争力。在劳动力市场上,国际市场的劳动力要素供给从总体情况看供给大于需求,因此劳务输出国之间必然会展开激烈的竞争。

3.国际经济合作制度化、政策协调经常化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逐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解决国际经济交往中出现的矛盾减少摩擦,保障和推动国际经济的稳定和正常发展,需要建立国际经济协调制度和法律保护。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是WTO成员,已达144个,成员间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90%以上,WTO成为世界范围维护和完善贸易秩序的重要机制,随着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经常化,制度化发展,极大地推进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和合作。现在,美日之间,美欧之间,欧共体成员国之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在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内进行的经济政策协调日趋频繁,并且正在向定期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4.国际经济合作形式多样化发展

国际经济合作形式随着国家经济合作业务内容的发展而不断多样化,近年来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出现的新形式主要有非股权形式的国际投资,BOT投资方式、联合研究与开发新技术或新产品、劳务支付形式的补偿交易、带资移民、带资承包工程、对外加工装配等形式的境内国际商务合作,跨国性经济特区等。

三、国际经济合作新特点

1.国际经济合作相互依存

相互依存是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和基本特征,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体系当中,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要取决于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此同时,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相关政策也会作用于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世界各国之间在相互均衡之中相依存并得到充足的发展。随着各国国际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各国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近些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的对外投资和对外贸易不嘣龀ぃ国际经济合作更加紧密,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一直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不断加深,一方面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高度依存;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比重上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加大,中国的政策和经济调整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

2.全要素合作是当代国际经济合作的经济特征

国际经济合作的实质就是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组合配置。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全要素合作趋势变得越发明显。生产要素的国际差异,价值链形式的分工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形成。在这一体系当中,每个国家不可能全然拥有所有的生产要素和资源,而且每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也不再体现在某个特定产业或者产品某个方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生产要素的全面跨国流动必然会成为一种趋势,一国要想在世界经济发展之中获得相应的收益,必须积极参与到全要素国际经济合作中。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争取在全球产业链生产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席位,以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等优势融入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当中,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并以此获得相关的经济利益

3.全方位合作是当代国际经济合作的方式特征

合作共赢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成为今天发展的鲜明主题,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成为全球政治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各国在发展本国经济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对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争取能同其他国家之间开展全方位的政治经济合作,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和综合国力水平。

为了更好地融入到国际经济发展体系中,无论在范围和形式上,我国在全球范围内同多数国家之间就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比如说劳务合作、对外直接投资,国际工程承包、国际租赁业务等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

四、中国有效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策略

依据当前国际经济新形势和国际经济合作的新特点、分析我国参与当代国际经济合作策略。

中国是亚太地区的大国,在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合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随着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频率不断增强,我国已越来越意识到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给自身带来的巨大利益。积极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是中国实现走出去最佳战略选择,它不仅有利于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赢得一个良好的贸易环境,又符合我国树立和平发展,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以及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只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才能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增加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更好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巩固中国的大国地位。

1.立足亚洲,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就目前的形式来看亚太地区将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板块,也是中国对外经济交往最重要和最有地缘优势的地区,我国应该运用好这一地缘优势,积极倡导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东亚的区域合作是中国对外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的立足点。在参与和倡导组建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过程中,中国应发挥积极作用。从目前情况看,中国所参与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都在我国的周边地区,如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以及东盟l0+3合作,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正是通过这种优势使我国能够在区域经济合作中获得极大的贸易利益,从而实现了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根植本土,加速两岸四地的合作进程,走大国经济之路

两岸四地经贸往来日趋频繁,依赖层度不断递增,在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及全球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形势之下,加强两岸四地的区域经济合作可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在经济融合过程中的资源重新配置,使得大陆的制造业基地同港澳台地区的信息技术优势以及国际销售网络相结合,会使四地产品的比较优势更加突出,而且可以产生较强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减少港澳台地区对美日欧市场的过分依赖。从而构建起我们自身的经济大国地位和身份,并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过程当中掌握充分的主动权。由于目前两岸之间的某些壁垒尚未拆除,无法彻底实现“资源优化效应”,贸易创造效应也未充分发挥。因此,今后两岸四地要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合作,提高四地在国际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竞争力,并为“一国两制”的顺利实施和陆权回归奠定基础。

3.面向世界,构建全球性合作网络

当前各大洲之间以及最主要的区域性经济组织之间的跨疆域的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无论是从合作的范围、程度以及内容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扩展。因此,从经济发展全局考虑,我国在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过程当中,要具有全球性的战略眼光,在重c发展周边地区区域合作组织的同时,也要注重寻求同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只有面向世界,加强同世界各国之间的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才能顺应国际经济潮流,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水平。例如“一带一路”战略和亚投行运作,从实证研究结果来看,前景十分光明。客观地说,“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决策层从战略高度出发,用全球一盘棋的视角,立足于自身的发展特点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诉求提出了这一倡议。这一战略既是中国引导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也是中国针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和TPP的应对之策。同时中国在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还应注意减少对美国的过分依赖,要充分援引WTO的有关规则与规定,制定出有利于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政策,防范全球化可能带来的经济风险,使我国在全球经济战略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综合而言,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在策略上,扩大国际影响力,树立负责人大国形象,在实现途径上,以互利共赢为依托,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经济,争取道义和现实利益双赢,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永续动力。

参考文献:

[1]裴长江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新特点、新态势[J].《国际经济评论》.2010(04) .

[2]李萍国际经济合作实务[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 版.

[3]卢福财.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与对策[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09).

[4]房杜.当代国际经济合作的趋势和特点[J].工作研究.2011年第4期.

[5]赵凤彬.国际经济环境新动向与我国对外经济合作战略选择[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10.

[6]李宏岳.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思考《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第1期.

[7]王建欣.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 国际经贸2012年第2期.

[8] 湛柏明.主编《国际经济合作》 复旦大学出版社.

[9] 卢进勇.《国际经济合作》卢进勇 杜奇华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10] 陈泽明.《区域合作通论》陈泽明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目前世界的经济形势篇2

关键词:世界经济失衡;产业转移;资本流动;可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F1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6-0005-05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各国间经济失衡现象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国内外学术界、决策部门和企业界都日益关注世界经济失衡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目前对世界经济失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什么是世界经济失衡?即世界经济失衡的实质;世界经济失衡产生的原因;世界经济失衡是否可持续。

一、世界经济失衡的实质

2005年2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托(Rodrigo de Rato y Figaredo)首次正式提出并界定“世界经济失衡”(global imbalance),认为:世界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以美国为代表的一方拥有大量贸易赤字,而对应的贸易盈余则集中在其他一些经济体,即东亚地区,特别是中国。Aheame等(2006)进一步指出,目前世界经济失衡的实质是:一方面美国存在巨额贸易逆差,另一方面,亚洲和一些产油国有巨额贸易顺差,而欧元区国家加上英国基本实现了经常项目的平衡。张燕生(2006)则认为,世界经济失衡的特征是结构性的,而不是周期性的,它是世界经济内在的总量失衡、系统失衡和制度失衡,而不是暂时性的市场失衡。Gruber等(2005)则认为此次世界经济失衡除经常项目收支失衡外,还包括其引发的各主要经济体间的跨国资本流动,使其资本与金融项目也出现失衡。从上述定义看,此次世界经济失衡起源于美国,且主要存在于美国与亚洲主要发展经济体之间,各经济体间的贸易失衡及由于收益率差异导致的资本流出流入不平衡。

在许多学者探讨世界经济失衡实质的同时,一些学者也对世界经济是否真的失衡提出质疑。Hausmann等(2006)认为:世界经济失衡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它是不存在的,世界经济是均衡发展的。

总体而言,当前的世界经济失衡是美国与亚洲主要经济体和产油国间的货物贸易的结构性失衡,而非货物与服务贸易的总体失衡,以及由其引发的各主要经济体在资本流动、储蓄与投资上的失衡。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7年美国货物贸易逆差总额为7909.91亿美元,其中美国对亚洲地区经济体的货物贸易逆差高达4147.25亿美元,占美国货物贸易逆差总额的52.43%;对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贸易逆差则达到1273.82亿美元,占美国货物贸易逆差总额的16.10%,二者对美贸易差额之和占美国对外贸易逆差总额的比重超过2/3(见表1)。其中尤以美中贸易失衡最为突出,2007年中国是美国货物贸易逆差的第一来源国,高达2562.59亿美元,占美国货物贸易逆差总额的32.40%。而美中贸易失衡的持续存在同时也是美中两国在资本流出人、储蓄总量与投资方向上不平衡的反映,例如2006年美国的储蓄-投资差额为-861.6亿美元,而2005年中国的储蓄-投资差额已高达52277.4亿元人民币(约合6534.68亿美元)。

二、世界经济失衡形成的原因

对当前日益突出的世界经济失衡形成的原因,各国机构与学者从储蓄、投资和汇率等不同视角提出了众多观点,正如艾琛格林(Eichengreen,2005)所评述的,我们现在对世界经济失衡的认识就像是盲人摸象。这深刻揭示了当前对世界经济失衡原因的认识尚处在初级阶段。

1、储蓄论。一类观点认为世界经济失衡是亚洲过度储蓄的结果,全球储蓄过剩是当前世界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Bemanke,2005;Greenspan,Kennedy,2005);另一类观点认为全美储蓄率的下降是造成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主要原因,由于美国国内的过度消费,导致其国内出现严重的储蓄不足,并使得美国必须大量吸收国外储蓄以维持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从而形成美国巨大的经常项目赤字,最终导致美国与其他国家间的贸易失衡(Roubini,Setser,2004)。

2、投资论。一类观点认为由于国际分工进入要素合作阶段,产生“要素合作国际专业化”,要素的流动、集聚和要素流动的体制偏向性带来了生产出口在亚洲国家集中和资本向发达国家流动,使得世界经济运行方式发生实质性改变,从而造成亚洲出口顺差、美国消费过度和贸易逆差(张幼文,2006);另一类观点认为世界经济失衡是全球投资不足以及由此引致的储蓄一投资不平衡的结果(Rajan,2006);还有一类观点认为金融资产的短缺是世界经济失衡问题的核心(caballero,2006),新兴经济体中不发达的金融市场和多样的宏观和微观经济的缺陷加剧了世界经济失衡(Rajan,2006)。

3、汇率论。一类观点认为人民币汇率的低估是当前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之一。根据美国部分学者的研究,人民币币值在2000年被低估了大约35%(Frankel,2004),在2003年被低估了15%~30%(Goldstein,2004),由于人民币币值被低估,使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上具有很强的价格优势,进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美国经常项目的巨额赤字,从而导致当前世界经济的失衡。另一类观点则认为,汇率变动只在短期内对资本流动有着较大影响,而在长期则主要通过贸易效应来调节世界经济失衡(Gregorio,2006);尤其是人民币汇率不是导致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刘伟、凌江怀,2006);人民币升值将对减少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没有什么帮助(王胜,陈继勇,吴宏,2007),而对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出口亦影响甚微。

此外,部分学者还从其他角度阐述世界经济失衡形成的原因。如Chinn(2005)认为,21世纪初以来美国财政赤字的恶化与前期的低利率政策降低了美国政府和家庭的储蓄,使其消费与进口能力持续提升。Kamin(2005)指出,1996-2004年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占GDP的比重增加的4.1个百分点中,有1个百分点是石油价格上涨引起的。㈣豪斯曼等(Hausmann et a1.,2005)提出世界经济失衡还应归因于统计机构对于经常账户部分失效的统计,譬如美国黑市上出口货物的统计。然而,这些观点仅能解释世界经济在某一特定时间点上的失衡原因,不能完整解释自21世纪初至今世界经济失衡形成的一

般原因。

我们认为世界经济失衡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单纯从某一个或几个现象出发并不能抓住世界经济失衡的本质,而应采用结构主义的思想,应用系统论的方法展开研究,才能较好地解释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中两国储蓄一投资余额向相反方向发展,使美国自华进口大幅增加,尤其是制成品进口逐年增加,2007年美中制成品贸易逆差高达2688.09亿美元。但同时自1994年以来,美中初级产品却呈贸易顺差,2007年达到125.40亿美元(见表2),这种相反的发展趋势是储蓄论无法解释的。而结构论却可以充分阐释这一难题:由于美国和亚洲其他经济体对中国加工装配类制造业FDI的增加,使中国对原材料、矿产等初级产品的进口需求扩大,同时外资在华企业制成品的加工出口贸易也随之增加,最终形成美中两国间现有的贸易结构。因此,世界经济失衡的实质是一种美国与亚洲经济体间的结构性货物贸易失衡。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全球产业转移的驱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在亚洲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集聚,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发达经济体集聚,带来了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与亚洲发展经济体间互补贸易的迅速发展,最终形成当前的世界经济失衡。

三、世界经济失衡的可持续性

从近年来世界经济失衡的发展看,失衡趋势始终存在并日趋恶化,这种日益扩大的贸易失衡是否可持续也因此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Dodge(2006)认为:由于非弹性的劳动力市场、不适宜的财政政策、各国现存的贸易壁垒、功能不全的资本市场以及市场均衡机制无法按其正常的运行机制和方式运行,全球经济范围内的经常账户失衡有可能将持续下去。Roubini等(2005)则认为,在美国对外债务越来越高的背景下,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将持续增长。这一观点实质强调了资本流入对世界经济失衡可持续的重要作用,由于从2002年开始美国经济重新恢复增长,在美元金融霸权的影响下,2002-2005年美国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外来资本流入,持续扩大进口,这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美国对外贸易逆差的持续,使世界经济失衡得以延续。

但是,更多的政府机构与学者则赞成“世界经济失衡将在未来不可持续”。Taniuchi(2006)提出,伴随美元资产收益的下降,外国资本将逐步转投日本、欧盟等经济体,资本流人的减少将使美元逐步贬值,对外进口减少,出口增加,经常账户逆差将向相反方向发展。Gregorio(2005)也赞成:由于美国不能永久从国外借入资金,美国的外部失衡是不可持续的。姚枝仲(2006)则认为:美国的贸易逆差和对外债务/GDP是不稳定的,且是不可持续的;同时,从资本的流入意愿看,即使对外债务/GDP能收敛于94%的水平,美国的贸易逆差和对外债务也很可能是不可持续的。从这些观点看,他们几乎均赞成世界经济失衡是否可持续取决于美国贸易逆差是否可持续,而决定美国贸易逆差是否可持续的关键因素是外国对美国的资本流入是否可持续。只有外部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才能保证美元霸权地位和对外进口扩大的持续。

我们认为,影响当前世界经济失衡是否可持续的关键因素有两点:

1、国际贸易中的结构性差异是否持续存在。如果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对中国等亚洲经济体的产业转移始终持续,那么国际贸易中的这种结构性贸易失衡将长期存在,世界经济失衡将不会逆转;反之,伴随各主要经济体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来的贸易结构差异的缩小,世界经济失衡将可能逆转。具体到美中贸易失衡,有三大因素将可能导致其难以持续:首先,中国对外资流向引导政策的逐步改变,如近年来中国开始实施的取消对多数加工装配类制造业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实施“国民待遇”,将使外资逐步从加工装配类制造业向仍在实施“超国民待遇”的高技术产业转移,使中国逐步形成与美国的一种竞争性贸易结构。其次,人民币升值效应的不断累积,将使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上升,最终抑制美国等对中国的持续产业转移。最后,中国自主创新水平的提高与保护知识产权力度的加强,将使中国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到以自主研发制造业与高技术产业为主,也将进一步抑制外商对中国的加工装配制造业FDI增加,最终改变中美两国间互补型的贸易结构,使美中两国间的结构性贸易逆差难以持续。

2、美国国内是否有持续的外来资本流入。当前世界经济失衡局面的维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来资本对美国的可持续性流入和美元强势地位的持续存在。然而,资本的大量流入也带来了美国乃至全球许多国家房地产、股市等领域泡沫经济的出现。如果这些资产泡沫能顺利软着陆,那么美国国内的资本流入将持续进行,失衡局面将继续维持;反之,如果各主要经济体的资产泡沫破灭,世界经济失衡将会得到遏制,但泡沫的破灭,将抑制其他国家对美资本的流入,使这些本应流入美国的美元储备用于维护各国国内金融稳定。尤其是从2005年至今美元汇率的演变看,美元贬值已逐步形成趋势,当美元资产的收益下降时,许多国家或地区将很可能减少对美国的资本流入。

四、主要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应从下列五个方面重新理解世界经济失衡的实质、成因及其可持续性。

1、世界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单个国家和单个地区间的经常项目失衡。此次失衡最大的特点是全球经常项目逆差主要集中在一个国家――美国,以往的主要逆差地区,如欧洲,则不在此次经常项目逆差的地区范围内。这使得美国成为要求缓解世界经济失衡的主要发起国,由世界经济失衡带来的国际经贸摩擦也主要围绕美国发生。

2、在短期趋势下,首先是由中美两国间结构性的货物贸易失衡对世界经济失衡产生重大影响。此次世界经济失衡的中心集中体现在中国与美国间货物贸易的结构性失衡,即中国对美国呈初级产品贸易逆差,制成品贸易顺差,这种互补型的贸易结构导致美中乃至全球经常项目的持续失衡。

3、世界经济失衡在贸易失衡的基础上,通过汇率传导机制进一步延伸到国际资本流动、投资与储蓄的全球性失衡。由于美元霸权在亚洲地区的长期影响,亚洲经济体普遍实施的是本币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为了避免美国长期贸易逆差可能导致的美元贬值,进而引发亚洲地区经济体货币的竞相贬值,再次发生货币危机;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经济体被迫将过剩储蓄用于购买美元债券,导致美国与亚洲经济体之间出现与双边贸易失衡相反趋势的资本流动失衡,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美国的国际收支项目余额整体是均衡的,而美国关注的世界经济失衡主要集中在贸易领域。

4、从长期趋势来看,世界经济失衡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和金融全球化快速发展背景下,新一轮产业转移带来的各国互补性分工格局形成后的必然产物,是美国等发达国家企业在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市场机制的推动下,将自身比较劣势的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中经济体而引致的,市场机制的驱动是世界经济失衡产生的内在动力。

5、由于多种因素长期发展趋势的不确定性,使当前的世界经济失衡很可能难以持续。虽然此次世界经济失衡在短期内持续发展并有不断恶化的趋势,但从长期趋势看,由于美国及亚洲经济体对华加工装配类制造业直接投资难以持续导致的中美贸易逆差不可持续、外国对美资本流入存在转移的可能、亚洲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导致美亚互补型贸易结构正逐步改变等影响,此次世界经济失衡将很难持续。而一旦失衡“崩溃”,其带来的美国及全球许多国家房地产与股票市场的资产“泡沫”的破灭,不仅将使美国的消费与投资需求降低,而且世界经济也将因为美国经济减速及资产泡沫“硬着陆”带来的紧缩效应,陷入长期经济衰退。

因此,各主要经济体应及早对世界经济失衡进行渐进式调整,以预防失衡的崩溃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危机。中国也应及时作好准备,制定相应政策应对这种风险,并最终找到实现我国经济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的有效途径,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世界的经济形势篇3

世界经济在经历了2004年的强劲增长之后,2005年增速有所放缓。虽然受到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和美联储连续提高利率等因素的影响,但多数国家和地区经济仍保持着相对较快的增长,并且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有所增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5年9月发表的秋季《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将达到4.3%,虽然低于2004年创纪录的5.1%,但仍高于2003年的4.0%和1995-2002年3.6%的年均增长。

从美、日、欧三大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情况看,美国经济受石油价格上涨和美联储连续提高利率的影响增速有所放缓,但在个人消费支出和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的带动下仍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就业形势继续改善,通货膨胀温和,预计2005年仍将增长3.5%;日本经济在企业设备投资和居民消费的带动下呈现出较快增长,就业形势趋于改善,通货紧缩进一步缓解,银行不良贷款显著下降,以内需为主导的复苏势头不断得到巩固,预计2005年将增长2.0%;欧元区经济由于内需疲软和净出口贡献下降而增长缓慢,失业率2005年仍然居高难下,通货膨胀率受石油价格上涨而有所上升,主要经济大国财政赤字继续超标,预计2005年的增长将降至1.2%。

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情况看,亚洲经济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仍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中国和印度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和东南亚地区经济则由于出口增速回落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势低落而增长明显趋缓,预计2005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将分别增长7.8%和4.0%。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经济由于生产能力不足而增速放缓,但石油收入的大量增加使得财政金融形势和对外支付能力继续改善,预计2005年将分别增长5.5%和6.0%。中东欧地区经济继续保持相对稳定的较快增长,但受欧元区经济增势疲软的影响而增速下降,经常项目逆差有所增加,预计2005年的经济增长将回落至4.3%。拉美地区经济在2004年出现强劲的恢复性增长之后增速有所回落,但仍保持着较快的增长,经常项目盈余的增加使得财政金融形势进一步好转,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增强,预计2005年将增长4.1%。非洲地区经济也继续较快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预计2005年将增长4.5%。

总之,虽然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比2004年的强劲增长有所放缓,但由于国际金融市场总体保持稳定,长期利率仍处于历史上的较低水平,全球通货膨胀压力不大,各国财政货币政策依然相对宽松,因此多数国家和地区经济继续保持稳定的较快增长态势,并且这种趋势将延续到200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期,2006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增长4.3%;其中,美国、日本和欧元区将分别增长3.3%、2.0%和1.8%,亚洲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将分别增长7.2%和4.7%,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将分别增长5.3%和5.7%,中东欧地区将增长4.6%,拉美地区将增长3.8%,非洲地区将增长5.9%。

虽然目前世界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但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日益突出,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构成威胁。首先,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发展不平衡,世界经济增长仍然过分依赖美国,虽然中国等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增大,但由于其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靠出口带动,而出口市场又主要集中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因此在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增长依然缓慢的情况下,一旦美国经济增速下滑严重,势必将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其次,全球经常项目不平衡进一步加剧,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继续扩大,预计2005、2006两年将达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6.1%,占全球总逆差的70%左右,而顺差则主要集中在日本、德国、中国等国家,以及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的石油出口国,经常项目收支结构失衡不仅会影响到国际汇率关系和资本流动的稳定,而且导致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增强,不利于世界经济和贸易的稳定增长;再次,国际石油价格继续在高位徘徊,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而且也会加剧石油出口国与进口国之间的经济不平衡,导致亚洲等石油净进口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条件恶化、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和贸易盈余下降,而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也会因此扩大,从而加大世界经济增长下滑的风险。

二、世界贸易增长明显趋缓,经常项目收支严重失衡

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同时,2005年世界贸易增长明显趋缓。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5年世界商品和服务贸易量增长将从2004年的10.3%回落至7.0%。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是导致世界贸易增长趋缓的重要原因。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所造成的进口需求减弱,不仅直接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和经济增长,而且还进一步影响到发达国家的出口和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发达国家的进口增长将从去年的8.8%降至5.4%,而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长则将从2004年的14.5%降至10.4%。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出口增长将从2004年的8.3%降至5.0%,而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增长将从2004年的16.4%降至13.5%。此外,国际市场能源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对需求的制约作用,电子信息类产品需求的周期性下降,以及全球多边贸易谈判进展迟缓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增强等,也都世界贸易的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

当前,全球经常项目收支失衡日趋严重。2005年,发达国家的经常项目逆差将从2004年的3140亿美元扩大到4511亿美元,而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常项目盈余则从2004年的2277亿美元增加到4101亿美元。在发达国家内部,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将从2004年的6681亿美元继续扩大到7590亿美元,而日本和德国的经常项目盈余仍将分别高达1531亿美元和1211亿美元;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内部,经常项目盈余主要集中在亚洲发展中国家、独联体国家和中东地区,预计分别高达1097亿美元、1053亿美元和2176亿美元。全球经常项目收支严重失衡集中反映出国际贸易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不仅会影响到世界贸易的健康增长,而且还有可能引起国际汇率关系的剧烈调整和国际资本流向的重大改变,影响到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从而破坏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条件。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由于2006年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2005年的增长速度,而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形势有望好转,发达国家的进口需求将有所增加,因此世界贸易增长预计会有所加快。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6年世界商品和服务贸易量将增长7・4%,略快于2005年;其中发达国家的进口增长将提高到5.8%,出口增长将加快到6.3%,而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

中国家的出口增长仍可维持在10.3%,进口增长减缓至11.9%。与此同时,贸易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预计发达国家的经常项目逆差将进一步扩大到4990亿美元,而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常项目影响也将继续增大到4936亿美元;其中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将继续扩大到8052亿美元,而日本和德国的经常项目盈余仍将分别高达1405亿美元和1219亿美元,亚洲发展中国家、独联体国家和中东地区的经常项目盈余将分别增加到1134亿美元、1220亿美元和2727亿美元。

三、跨国直接投资趋于回升,国际产业转移步伐加快

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在连续三年大幅下降之后,2004年终于开始止跌回升,按流入量统计达到6481亿美元,略高于2003年的6326亿美元,但仍比2000年创纪录的13880亿美元低50%多。并且,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继续下降,从2003年的4422亿美元继续降至2004年的3800亿美元,而发展中国家的国外直接投资流入量则从2003年的1663亿美元继续回升到2004年的2332亿美元。这种情况反映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和中东欧新兴市场地区正日益成为跨国直接投资的重要目的地,而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吸引力有所下降。2005年以来,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继续保持回升趋势,跨国公司继续调整全球生产和投资布局,跨国并购活动日趋活跃,对有成本和市场优势的新兴市场地区的投资随着产业转移的加快继续增加,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也在显著增加,预计2005、2006两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仍将保持恢复性增长。

在全球跨国直接投资重新恢复增长的同时,其地区和产业投向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虽然发达国家仍是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但其占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比重已从2000年的79.8%降至2004年的58.6%,而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则相应地从20.2%增加到41.4%,显示发展中国家正日益成为跨国直接投资的重要场所,特别是亚洲、中东欧和拉美等新兴市场地区由于经济增长较快、财政金融形势较为稳定,以及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其成本和市场优势日益凸显,对跨国直接投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而发达国家由于经济缺乏活力、股市时好时坏、公司财务丑闻不断,以及产业结构面临深刻调整等,对外投资动力远大于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力。由于全球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以及发达国家的传统制造业已基本向外转移完毕,跨国直接投资越来越多地投向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保险、电信、商业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而且各种形式的服务业离岸外包正方兴未艾,流向传统制造业的势头则明显减弱。目前,服务业吸收的跨国直接投资存量已从1990年的49%上升到60%多,而制造业所占比重则从42%降至34%。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全球生产体系日渐形成,产业链条不断拉长,发达国家在向外整体转移传统产业的同时,也将新兴产业分解为不同的独立部分和环节向外转移,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制造乃至部分研发活动也以委托加工和外包等形式大量转移到有成本和市场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并通过制定产品和技术标准、掌控关键技术和核心业务,以及垄断全球营销系统等来获取更多的利润。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大规模产业转移的同时,其自身的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进步较快的国家也开始通过对外投资向进步较慢的国家进行产业的梯度转移。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不断融入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经济中占主体地位的金融、保险、电信、商贸等服务业也开始大规模向外转移,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也呈现出加快发展趋势。

四、国际金融市场保持稳定,汇率关系调整趋于平稳

2005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继续保持稳定,总体上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尽管美联储连续12次调高短期政策利率,但欧元区和日本的短期政策利率仍保持较低水平不变,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短期政策利率调升幅度也十分有限,长期利率虽有所波动,但仍处于历史上的较低水平,反映出全球通货膨胀预期依然较低。由于上市公司业绩和资产负债情况转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公司利润处于历史上的较高水平,全球股市获得有力支撑,主要股市运行平稳,没有出现太大的涨落。主要国际货币汇率关系调整也趋于平稳。由于美国的经济增长继续领先于欧元区和日本,美联储连续提高利率后美元的短期利率明显高于欧元和日元,以及欧盟宪法在法国和荷兰公投失败影响到对欧元的信心,欧元和日元汇率有所贬值,而美元对主要国际货币汇率的下跌趋势得到扭转,实际有效汇率上升。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对美元的双边汇率虽然有升有降,但除东盟国家外,多数国家和地区货币的贸易加权汇率有所升值,特别是拉美地区货币升值明显。中国在小幅调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进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保持稳定。

从目前的情况看,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态势总体上有望继续得到保持,但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也依然存在。首先,全球经常项目收支的严重失衡,特别是美国不断扩大的庞大经常项目逆差,始终对美元构成巨大的贬值压力。虽然目前由于美联储连续提高利率使得美元资产暂时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国际资本大量流人美国不仅弥补了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而且使得美元汇率暂时获得支撑,但是,一旦欧元区和日本的中央银行开始提高利率,美元与欧元和日元的利差就会缩小,国际资本流向就可能发生变化,美元汇率可能再度大幅贬值。其次,在国际石油价格高涨导致通货膨胀压力上升和美元短期利率水平已经明显调高的情况下,新兴市场国家的中央银行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升息压力。一旦各国中央银行相继调高短期政策利率,长期利率水平将趋于回升,不仅会对世界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全球股市、汇市和债市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国际金融市场可能因此出现较大的波动。最后,诸如恐怖袭击、地区冲突以及严重的自然灾害等难以预测的突发事件也有可能影响到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国际金融市场的各种潜在波动风险始终存在。

五、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世界经济稳定增长

从2005年初开始,国际石油价格一路飙升,到8月底由于美国的主要石油生产加工基地受到“卡特里娜”飓风的袭击而严重受损并造成停产时,原油期货一度突破每桶70美元大关。此后,虽然由于美国政府释放了近3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而使得原油期货价格有所回落,但原油期货价格直到9月底仍保持在每桶65美元左右,而前三个季度的平均原油价格高达每桶52美元,比2004年的全年平均价格上涨了38%。进入第四季度后,国际油价继续有所回落,但原油期货价格仍处于每桶55美元以上的高位。据世界银行的估计,2005年西得克萨斯、布伦特和迪拜三个原油市场的平

均价格将高达每桶53.6美元,涨幅达到42.1%,而2004年的平均价为每桶37.7美元,涨幅为30.6%。

2005年以来,虽然由于世界经济增速的放缓使得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从2004年的3.5%以上放慢到2.2%左右,并且由于欧佩克组织增加产量使得国际市场原油供应增长实际上还略快于需求增长,但由于原油库存仍处于较低水平,并且闲置生产能力每日不足200万桶,这就使得原油期货市场始终处于脆弱的平衡状况,对可能导致石油供应中断的各种因素和事突发件极其敏感,投机易异常活跃,不断推动油价振荡上涨,国际油价中的风险溢价高达每桶15美元左右。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2006年世界经济仍将以2005年的增速继续较快增长,石油需求不会显著下降,而产能增加需要时间,因此2006年国际油价仍将继续处于高位。据世界银行的预测,2006年的平均油价预计还将略升至每桶56美元;此后,随着产能的增加和需求增长趋缓,国际油价有望逐渐回落,预计平均油价在2007年将降至到每桶52美元,到2010年有望回落到每桶40美元。

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首先,石油价格上涨已经造成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和部分国家通货膨胀压力增大。2005年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都有所放慢,并且美国和亚洲等石油进口较多的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测算,在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相互抵消作用后,假定通货膨胀预期仍然保持稳定,国际石油价格因需求拉动而持续上涨10%,世界经济就会相应少增长0.1%至0.15%,而2003年以来的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在1%至1.5%之间。而且,如果国际石油价格继续上涨并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各国中央银行还可能被迫显著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从而进一步制约世界经济的增长。其次,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严重依赖石油进口的亚洲等新兴市场地区经济可能会受到更大的不利影响。石油价格大幅上涨不仅导致这些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和国民收入流失,而且导致各类能源原材料价格的全面上涨,使得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在国内成品油价格尚未完全放开的国家,继续维持政府定价势必要被迫增加油价补贴从而导致财政负担加重,放开价格和取消财政补贴又会使经济面临高油价的剧烈冲击,影响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水平的稳定。再次,持续的高油价还会导致世界经济中存在的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美国的贸易逆差将进一步扩大,全球国际收支的失衡将更加严重;日本经济脆弱的复苏势头可能受到打击,欧元区经济可能更加不景气,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不平衡将进一步增大。最后,高油价也孕育着巨大的金融风险,高油价一旦崩溃将使得参与原油期货交易的众多金融机构陷入困境,期货市场的动荡势必将波及到其他金融市场,对全球金融的稳定造成巨大冲击,进而影响到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六、国际经济环境总体有利,但不利因素和风险增加

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进口的不断增加,已经成为拉动周边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不断融入世界经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也在不断加深,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也日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

从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及其发展趋升看,2006年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总体依然看好,但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贸易保护主义增强,以及国际石油价格继续在高位徘徊等,也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首先,世界经济和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国际金融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总体上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有利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我们应抓住有利时机,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努力改善进出口产品结构,在继续扩大出口的同时适当增加进口,特别是国内短缺的能源原材料等资源性产品以及先进技术和设备进口,缓解今年贸易顺差过大带来的种种压力,减少贸易摩擦和纠纷。

其次,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继续进行并出现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加快的新趋势,以及跨国直接投资进一步回升并重点流向有市场和成本优势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我们应抓住跨国直接投资回升并继续流向我国的机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稳定我国吸收外资的规模。同时,也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鼓励有条件和竞争优势的企业走出去扩大对外投资,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贸易顺差的增加,对我国存在较大贸易逆差的美国和欧洲国家还可能继续采取反倾销、特殊保障以及技术壁垒等方式限制我国部分产品的出口,同时也会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市场准入等方面继续对我国施压。对此,我们既要积极应对、有针对性地做好矛盾和纠纷的化解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要深化涉外经济贸易体制改革,规模进出口贸易秩序,加快推进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努力实现对外贸易的市场多元化,避免出口市场过于集中所带来的风险。

最后,国际石油价格继续在高位波动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可能进一步显现。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涨不仅加大了我国的石油进口成本,而且有可能导致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当前,我们既要努力保障供应和保持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基本稳定,防止高油价对经济的冲击,同时也要重视原油与成品油价格倒挂对原油加工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困难,有步骤地积极推进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逐步释放油价上涨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最终形成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并有利于节约的成品油价格机制。从长远看,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使经济发展逐步适应高油价时代的要求。

目前世界的经济形势篇4

经济全球化是世纪变迁的显著特点,它是冷战后世界格局发展演变和最终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它已经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它主要表现为世界经济内在联系的密切性和外部互动的包容性。由它释放出来的巨大的世界生产力动能,是推动世界巨变的根本动力。这一历史进程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具有既导向多极化、又导向单极化的双重效应,但主导作用是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既蕴含巨大的风险,更提供历史性机遇,从而引发新一轮史无前例的空前激烈的竞赛,其核心是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过渡。在这场竞赛中,必定有一批国家善于抓住发展机遇,采取正确的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充分地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取得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发达国家可能如此,发展中国家也可能逐步赶上,在大国中会出现此起彼落的情况,但不太可能出现“一国独醒,众国皆醉”的状况。由于经济全球化大大加强了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由于大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在相互孤立的状态下,而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展开,所以大国实力发生相应序列位移的可能性与幅度都较以前增大,一些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相对下降,另一些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影响与作用相对上升。这样,作为全球核心结构的世界格局就会发生力量对比的重大调整。相对上升大国分享相对下降大国原先的影响力,不断创造出新的、多元的力量空间,造成国际关系和大国地位的不平衡转换。正是这种不平衡发展促进了世界大国的多元化,而世界大国多元化正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美、欧、日三足鼎立之势业已形成,欧、美、亚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也正在逐步取代战后美国经济独霸世界的时代。在21世纪前期,中国在规模上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世界经济领域的这种多极化趋势,仍然是以经济为基础、经济与政治相辅相成和密切联系的。

经济全球化呈现统一的趋势,而多极化展示分散的趋势,两者似乎是逆向而行、互相矛盾的。实际上,已有学者指出[1],经济全球化时代是极与极之间逐渐趋向高度依存的时代。过去的极相互割裂,呈绝对性,今天和未来的极是相对的,都是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的一部分,简言之,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是绝对的。

极与极间关系的这种变化是十分深刻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大国都把发展经济作为基本战略,参与综合国力的世界性竞争。由于相互依存日益深化,它们的发展,只能依赖于利益协调,不能靠长久地损害别国的利益求得自身的发展。此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特别是大国都面临着大规模金融风暴、全球环境破坏、大量移民跨国流动、跨国经济犯罪、国际债务、对跨国公司进行有效监管与约束等全球性问题,没有一个大国甚至超级大国能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惟一的出路是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合作,其中主要大国间的合作更是至关重要的。全球形势会迫使它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共同致力于建立某种国际协调与控制机制,这使美国难以有效地推行其单极独霸的战略。换言之,在越来越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全球价值分配中政治范围的扩大,以及大国的相互连接、协调与合作的强化过程,已经日益明显。这也增大了美国寻求同其他大国合作的客观推动力。经济全球化需要世界格局多极化来为它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全球化以其不可阻挡之势向21世纪挺进,自然引起人们深刻的思考。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双重效应,即除了具有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作用之外,还可能被超级大国用来建立单极格局或单极主导下的多极格局。

1999年2月26日克林顿的旧金山演讲强调要以全球化作为美国外交战略的立足点。4月7日他又强调全球化在21世纪给美国外交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美国看来,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的全球化为它推行全球战略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使世界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迅速消失,充分的经济信息是市场经济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清醒认识到这一点,率先推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制定“数字地球”发展战略,在上述活动领域抢占高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它的优势地位,并且以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注重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高踞于世界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的顶端。美国力图凭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球性技术形成经济、军事、政治与文化力量,主导全球化进程,锁定大国力量对比,在国际舞台上大大拓展按照自己意志自由选择的空间,使世界格局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握有某种主导权或主动权,对现在的国际经济组织及其规则有掌控权。这使美国收益匪浅。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而跨国公司的巨头主要集中在美国。因此,克林顿认为全球化趋势会使美国更加繁荣。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世界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美国刻意利用这一进程把西方政治模式推向全球,即通过其占优势的全球性经济活动及其影响力,传播甚至强行推行其理念、价值观和政治制度。布热津斯基就说过:“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加上外部世界通过把中国进一步纳入国际体系而施加的变革压力,也许能导致中国体制的逐渐民主化。”[2-P279]

总之,美国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维护自己的经济霸权,进而推进政治霸权、军事霸权、文化霸权和信息霸权,营造有利于美国的国际战略环境,构筑单极(至少是美国单极霸权治下的多极)格局。世界格局的两种走向何去何从,决定于主要世界大国的战略取向和他们在各种较量中形成的全球核心层次的力量对比结构。

冷战结束后,人们对世界格局进行了近十年的观察,得出了各自的结论。有人认为,两极格局解体后,取而代之的是美国的单极格局,多极化只是善良人们的一厢情愿,科索沃的炸弹彻底埋葬了多极化的幻想。有人认为,现在是以一超多强为特征的多极格局,它将长期存在。有人认为,“一超多强”是走向多极化的过渡性格局。笔者的看法是,现在处于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格局的过渡时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格局。

世界格局,指的是世界主要国家、国家集团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国际核心结构和战略态势,它建立在利益和力量对比的基础之上。由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力量对比总是处于变动之中。当量变达到临界点时,世界格局赖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就会遭到破坏,格局势必发生序列易位和要素重组,直至形成新的格局。[3-P24-P25]

按照历史经验,一个世界格局的终结,就意味着另一个世界格局的诞生,如维也纳格局取的。战争在摧毁旧格局的同时,迅速建立起新格局,因为新格局是战争结果的展示,是武力对战胜国与战败国关系及利益的断然分割。然而,这并非是世界格局发展的普遍规律,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世界格局的转换,与战争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的,即以两极格局中的一个超级大国自行解体为启端的。

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解体和消失导致两极格局瓦解之后,全球中心结构就进入“序列易位和要素重组”的阶段。萌发于两极格局时期的多极化因素加速发展,世界主要国家(集团)抓住这一历史性时机以及经济全球化提供的广阔的发展舞台,制定战略,调整相互关系,努力营造有利于自身的世界格局。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和平方式和战争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用武力实现世界格局的“瞬间”更替和突变,它是一种渐进或缓进的方式,避免了战争灾难,却大大延长了世界格局转换的时间。由于这一转换是渐进的,不确定、不可测因素很多,规律性现象时隐时现,一切均难以迅速把握。世界大国需要足够的时间,对世界形势的重大转折及走向作出判断,进行战略与政策的重大调整。它们的结构调整与改革正处于重大的整合期,它们的战略取向和相互关系远未基本定位,它们的力量变化与发展空间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不确定性,一切处于迅速变动之中,尚不能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前期,大体上是世界格局从两极走向多极的过渡时期。代威斯特伐利亚格局,凡尔赛格局先是代替维也纳格局,后又让位于美苏两极格局。回顾世界格局演变史,大规模战争成为世界格局转换的重要标志,上述世界格局的转换就是通过拿破仑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完成

人们往往把处于变动之中的某一特定历史时刻的力量对比状态,混同于世界格局所应具有的稳定的结构。实际上,格局的转换都需要时间,只是长短不同而已。何况这次世界格局的大变动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生的,其涉及面之广,变化之深刻,影响之久远,是历史上任何一次变迁所望尘莫及的。因此,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相对来说需要较长的转换时间。

在这一漫长的过渡时期中,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任务是保证世界格局的和平转移。核心问题是在何种条件下,通过何种路径和机制确保向多极格局过渡的和平实现。核威慑下的格局转换具有冷和平的起点,仅仅有这一点是非常不够的。格局和平转移的热和平方式是目前学者们十分关注的。

热和平转移方式,即我们通常所讲的和平方式,应综合考虑国力、制度和认同三大因素在影响格局转移中的作用。格局转移是国力竞争、制度竞争、认同竞争的综合竞争的过程。

综合国力竞争是最古老的竞争,也是基础性的竞争,这种竞争决定了全球层次上的结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西方大国的国力竞争主要表现为权力竞争、霸权争夺,没有对权力的追求就没有对权力结构的争夺,也就无所谓格局转移过程中的战争与和平问题了。如果过于专注于这种权力竞争,冲突与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就很大。应当使这种恶性竞争回归到正常竞争,即相互攀比、相互争胜、相互追赶、相互超越,抑制其转化为冲突与战争的可能性。从目前的综合国力竞争态势来看,一方面竞争正在加速向经济与高科技转移。全方位的经济、高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建立以高科技为龙头、经济力为基础、政治与外交为保障、军事力为后盾、政府为核心的综合国力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大国综合国力发展有趋于均衡化的发展趋势。一般来说,国力竞争重点的转移,以及大国国力的均衡化,有利于格局的和平转换。此外,中国作为一个迅速兴起的大国,也打破了大国兴衰的历史规律,她并不扮演以追逐霸权为目标的挑战国的角色,而是以和平手段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如果我们很明智地把注意力引向制度竞争与认同竞争,那么这两种竞争和磨合会大大削弱大国对国力竞争的过度关注,它们即使不会消除也会大大减少对立大国间的威胁意识。换言之,制度和认同在软化安全竞争方面举足轻重。因此,解释世界格局和平过渡问题,就必须研究在何种条件下对立大国能够相互间建立起一种符合客观实际的形象、共识与信任,从而有利于共筑彼此间可以接受的世界秩序与制度的问题。

制度竞争与认同竞争主要通过三条路径导致世界格局和平转移。

第一,对立大国经过长期的战略克制和相互调整,最终将对方视为具有良好形象的国家,这个互构过程的主要目的是双方不再把对方视为威胁。因此,国家特征的观念转化与认同,是世界格局和平转移的中心环节。促使两者形成相互间的良好形象的办法有三个方面:一是存在着全局或局部的多种共同外部威胁;二是从战略高度出发,不断开发出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三是求同存异,对歧见进行开诚布公的机制性磋商,克制、大度和不强加于人,这大大有助于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良好形象。

第二,大国尤其是对立大国成功地就国际新秩序基本达成一致,使之与新的多极化的国际形势相适应。这对于世界格局的和平转移极为重要。和平转移不仅仅取决于出现一个稳定的国际新秩序,更取决于这个秩序形成与维持的民主方式。如果秩序是一方强加于人的,它就不能长久。真正的和平转移须是各方合作和满意的结果,而不是相互威慑和威胁的结果。最关键的是美国明智地承认其霸权的终结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与其他大国就多极化达成共识,放弃对国际空间的垄断,代之以共享,并就国际秩序和安全管理的规则制定取得一致:如在何种情势下、通过何种途径进行国际干预特别是使用武力是合理且合法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如何规范等。

第三,必须使达成的世界秩序合法化。合法性也是世界格局真正和平转移与否的重要因素。秩序来自对行为规范和治理制度达成的一致。合法性能强化全球范围内对世界秩序的认同,因而也就能使这些规范和制度建立起牢固的基础,更加富有持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叶自成.对多极化格局的几点思考[J].国际政治研究,1999,(1)

[2]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目前世界的经济形势篇5

关键词:全球金融危机;贸易不平衡;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反弹;人民币升值

2009年12月5日,由世界经济学会、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世界经济系与中国社会科学院China & World Economy编辑部共同主办的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第九届三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暨理论研讨会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大重点高校及研究所的代表共聚一堂,就“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走势及中国如何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在全球经济逐渐进入反弹的时期,此次的会议对于预测世界和中国未来几年的经济走势及探讨相应的发展策略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经济形势

(一)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可持续

2008年来的全球经济衰退使得全球经济不平衡,尤其是中美之间经济的不平衡问题极大地暴露出来,并引发大范围的讨论:究竟这种“中国储蓄,美国消费”的经济模式是否有待调整?对此,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余永定认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是造成此次全球经济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不可持续的,亟待纠正。他提出,美元在长期内趋于走弱。美国净外债与GDP的比值走向反映出这种趋势。近年来,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不断累积使得其净外债占GDP比重逐渐增大,而GDP则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偿债能力的表现。自1982年开始,美国就成为净债务国,且外债越来越多,截至2007年底,美国积累外债达到2.4万亿;从1985年至2009年10月,美元战略贬值61%,美元的不断贬值将最终导致外国资本流入的减少,将对美国造成深重危机,因此危机前美国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余永定运用宏观经济学基本公式“I-S+G-T=M-X”来分析了未来一段时间内美国贸易逆差的变化趋势:经济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私人投资大幅缩水,储蓄率有所提高,数据显示“I-S”缩水1万亿左右,而美国2009年财政支出达1.6万亿,因此,在危机爆发之后、政府出台财政政策之前,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略有减少;但在财政政策生效之后,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又逐渐增长。2010年,美国为了实现其“保增长,维持美元稳定”的双目标,将大幅运用贸易保护政策,来促进出口减少进口,拉动就业并减少其经常项目逆差,这对于中国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挑战。面对挑战,中国应该重点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降低投资率,减少对外依存度,减少贫富差距并大力发展非贸易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世界经济形势与未来展望

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起伏不定,剧烈动荡。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认为,目前的世界经济具有以下三特点:

1、经济危机基本稳定。

2、世界经济在经历了第一、二季度的最低点之后开始逐渐反弹。

3、当前世界经济是否进入一个全面稳定的复苏阶段仍面临很多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1)失业率,尤其是发达经济体的失业率仍维持在高位水平。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当前失业率为10.2%,欧洲为9.9%,日本为5.2%,且目前看不到高失业率将得到解决的迹象。(2)个人消费水平低。金融危机带来的“负财富效应”使得财富普遍缩水,家庭储蓄率提高,消费疲软。(3)发达经济体的产能利用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10月份美国产能利用率为71%,欧洲为70.7%,低产能利用率意味着大规模投资受到抑制。(4)脆弱的金融体系。以美国为例,其金融体系的坏账或被政府购买,或被冻结,只有借助经济复苏来加以消除。而且,美国银行体系中有大量资产与金融衍生品紧密相连,一旦利率波动,整个很行资产将大幅缩水,从而对经济复苏产生抑制,因此,脆弱的银行体系阻碍货币当局利用利率来对经济进行调节。(5)美元作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货币,其未来走势非常不明朗。(6)金融监管对全球金融体系影响不确定。严格的金融监管增加了全球的投资成本,但同时也提高了人们对于银行体系稳定性的信心,因此,其对未来经济复苏的影响难以确定。(7)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但其对经济的影响程度也难以确定。(8)初级产品、能源产品、大宗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大,不能确定其未来明确的变动区间。而这些产品的价格又与经济形势紧密相连。(9)“低碳经济”对未来世界经济的影响难以把握。张宇燕指出,基于以上九个特征,虽然全球经济目前进入反弹,但断言全球经济已进入复苏阶段还为时过早。

二、“后危机”时代中国面临的贸易形势

自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中美作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两个经济体,不断发生贸易摩擦。对于这一问题,国家发改委中国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认为,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深层问题在于中美发展模式都需要调节。而在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中,有三个问题尤其值得关注:一是中美贸易的不平衡实际上是美国与世界贸易的不平衡。二是美国用来平衡中美贸易逆差的主要产品为农产品而非其先进服务业产品。三是中美真正竞争性的贸易摩擦实质上还未开始,今天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有更多非经济因素作用。张燕生直言,只要全球经济减速,贸易保护主义就会抬头。但是,无论危机前后,中国都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针对国,发达经济体利用反倾销、反补贴、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特保等手段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产生巨大压力。当前,为应对这些贸易保护政策,中国应“亮剑”,改变中国与发达经济体双方在贸易博弈中的不对称性,变被动为主动;在国际上建立广泛的应对贸易保护的统一战线;大力调整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

张燕生指出,从长远来看,“后危机”时代,中国要破解贸易保护主义困局,一是利用区域化加速发展的背景,加强东亚内部贸易、投资及货币方面的合作。以德国为例,德国的外贸依存度高于中国,但其所遭遇的贸易冲突却远远小于中国,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德国高于50%的贸易为区域内贸易。因此,中国可以通过区域合作来减少贸易保护的阻力。二是东亚应加快建立区域化全球金融中心,提高整个区域的风险对冲能力,从而为产品贸易走向新兴市场提供更好的贸易融资手段与体系。三是中国应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减少对欧美市场的依赖。张燕生着重强调了“渠道为王”,中国全球营销渠道的缺失是这次经济衰退中中国出口贸易损失惨重的重要原因。虽然中国拥有庞大的对外出口贸易额,但大多数都是通过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进行,中国应大力加大渠道建设。四是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应着力培育和发展零部件的贸易体系。德国之所以面临的贸易冲突小,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其产品大多是关键零部件等中间产品,在国际商场的定价能力强。

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幼文认为,今天中美之间贸易的不平衡实际上是由全球化条件下,各个不同类型的国家发展结构差异、改变世界格局的基础差异决定的。中国目前实现的发展仅仅为经济规模的扩大而非经济结构的优化,出口顺差主要以来于低端劳动力产品,因此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此次经济衰退的根源在于20世纪90年代的IT泡沫破裂之后,世界没有找到新的主导型产业来带动经济,转而依赖房地产和金融产业。长期的增长复苏必须找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世界经济面临两大根本性困难:通胀风险与通缩忧虑同时存在;实体经济还未恢复但很多资产泡沫已经形成。目前,各国都出台了大规模刺激经济的政策,但何时以及如何进行政策转型成为各国政府的难题。如果退出过早,则经济复苏很可能夭折,如果退出过晚,则很可能引发新一轮的通胀与经济泡沫。

对于中国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这一课题,张幼文提出,中国应对贸易的上策为中国影响国际规则的制定。今天的国际规则主要是在发达国家主导下制定的,主要维护的是发达经济体的利益,不能适应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要求。因此,中国应该通过增加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消除国际范围内不利于本国国力提升的因素。

三、中国应对国际经济衰退的战略评价

由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实体经济,中国也未能独善其身。为刺激经济恢复,中国政府实行了刺激经济的夸张性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中国政府实行的经济刺激计划,曹远征认为,在此轮经济反弹过程中,农产品价格波动不明显,CPI指数波动较小,同时,由于此轮经济衰退中中国制造业出口下滑,积累了大量库存,因此未来几年中国发生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在币值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由于积极的货币政策带来的流动性不断增加,将导致资产价格上涨,资本市场脱离经济基本面,最终形成资产泡沫。最为重要的是,流动性的不断增加还导致人们无法判断此次金融危机是内生还是外生的,因此无法判断其是遵循传统经济危机“高涨――繁荣――危机――复苏”的外生时间路径,抑或是此次经济衰退的周期已经变形。因此,中国政府在决定何时以及如何退出这一问题上就面临严峻的困境与考验。

而对于2005年中国开始启动的汇率制度改革,张斌教授从稳定性和增长性两个标准入手,详细评价了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并提出了折中性方案。从稳定性方面来看,传统的观点认为,资产泡沫的形成遵循以下路径“人民币升值预期――热钱涌入――央行货币供给增加――资产泡沫形成”,但2007年数据显示,央行2007年度M2总量(即货币供给量)并未大幅增加。张斌指出,即使M2稳定,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够强,资产预期收益就会大幅上升,因此必然形成资产泡沫,危害人民币的稳定性。同时他指出,美元的“名义锚”的作用不强,他将美元价格、中国进口商品价格和中国生产者CPI指数联系起来,认为美元的涨跌直接影响中国进口商品的价格,进而影响中国生产者CPI指数的高低,最终导致国内物价的不确定性变化。

张斌提出,从增长性角度来看,盯住制下的低廉货币有助于形成中国制造品的出口优势,但同时也造成国内制造业相对于非制造业的优势,导致国内资源错配,服务业受到歧视和挤压,制造业和服务业市场出现供求失衡的状况。因此,长远来看,盯住制会损害经济的长期增长。替代盯住美元的方案为人民币应升值10%,并在此后维持对美元3%的浮动区间。他以日本为例,日元对美元升值给日本经济结构带来的巨大变化,认为相似的变动可以推动中国经济结构的改革与优化。

此外,李卓教授将美国政府看作一个私人部门,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具体分析了其救市政策的有效性以及进入、退出的最佳时点。

与会专家还就“后危机”时代奥巴马政府经济政策与美国经济走向、当前欧盟经济政策与经济走向、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国际金融合作、中部崛起与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研究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

目前世界的经济形势篇6

关键词:全球经济失衡 比较优势战略 经济结构演变

一、全球经济失衡概念界定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失衡的加剧和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深化,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在国内外经济学界受到了广泛关注。对于“全球经济失衡”的定义并不多见,IMF在2002年提出了外部失衡(External Imbalances)的概念,较为学界认可的定义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Rodrigo de Rato的定义:“一国拥有大量贸易赤字,与该国贸易赤字相对应的贸易盈余则集中在其他一些国家。”他进一步指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自那时起,讨论全球经济失衡的国内外文献大多将全球经济失衡等同于经常账户失衡,认为全球经济失衡指的是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和美国对外负债增加(Cooper,2005;Bordo,2005;Hausmann,2005)。上述概念偏重于实体经济层面。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在货币金融世界找到源于实体经济失衡的映射:伴随着全球各国间经常项目的不平衡,必然存在全球各国间资本与金融项目的不平衡。一个经济体在出现经常项目出现差额一定也在存在方向相反的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差额。这就需要在全球经济失衡的定义中加入资本与金融项目失衡的内容,而且意味着,全球经济失衡同时伴随着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宋玉华等(2011)将世界经济失衡定义为世界经济固有的结构性失衡,表现为:国际范围内经济增长结构失衡、国际经常账户结构失衡、国际金融结构失衡、国际储蓄投资结构失衡,以及各国内部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失衡。综合上述分析,本文采用卢瑾(2012)定义的全球经济失衡概念。即为:在全球范围内,少数国家的经常账户差额规模越来越大且长期持续,并造成国际资本巨额跨境流动以及债权债务在这些国家过度积累,形成经常账户失衡、资金流动失衡与债务失衡等一系列经济现象,从而给这些国家的国内经济和全球经济的长期发展持续地带来不稳定冲击的现象。因此,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有着以下两种表现:第一实体经济层面上,全球生产和支出格局差异。第二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国币体系加剧了全球经济不平衡。

二、全球经济失衡机制分析

概括地讲,本轮全球经济失衡特点一是失衡幅度越来越大,二是失衡日益集中于几个对世界经济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且涉及的数额越来越大,领域越来越宽,从经常项目表示的实体经济的严重失衡,到全球资产泡沫体现的虚拟经济的严重失衡。从2004年到2008年,美国经常项目账户逆差占美国当年GDP比重分别为5.3%,5.9%,6.0%,5.2%,4.9%,美国一个国家的经常账户逆差持续占全球经常账户逆差的一半以上,其中2006年高达全球全部经常账户逆差的75%。2007年底全球前五个经济体占全球贸易顺差和逆差总量高达60%。世界上经常项目逆差大部分集中于美国一个国家,中东产油国、中国、日本、新兴亚洲经济体积累了世界上大部分的经常账户顺差。图中数据给出了主要经济体间经常项目平衡占GDP比例。

可以看到,发展中经济体在经济失衡中的角色十分重要。部分学者、美国国会议员(如Edwards(2007),Nicholas(2007)等)认为中国的调整尤其是人民币升值、扩大内需对全球经济失衡的纠正至关重要。Richard Portes (2009)建议发展中国家推进本币国际化进程,他认为如果可以用本币进行国际借贷,则发展中国家还会放弃不断积累外汇不断积累外汇储备,改变追求经常账户盈余的战略。同时,IMF(2005)、Rato(2006)等提出,要纠正全球经济失衡,需要“集体行动”和“一揽子”政策,无论处于盈余国家还是处于赤字国家,都应该承担全球经济失衡调整的责任。在纠正全球经济失衡的过程中,国际政策的协调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较高的实施难度。Kinberly(2010)曾构建出一个涉及多国多部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发现美国私人储蓄率上升,发达经济体的紧缩财政、汇率的有序调整、亚洲新兴经济体需要增加内需,这对金融危机后全球失衡调整至关重要。

对于目前的世界经济总体失衡,国内外许多文献已经就失衡原因提出了若干解释,但事实上,许多原因本身就是世界经济失衡的一部分,如全球储蓄过剩、美国生产率的大幅上升、美国储蓄投资不平衡、中国等国家的汇率盯住机制等等。尤其是站在美国视角,美国认为当前经常项目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他经济,尤其是市场经济和资源出口国的过度储蓄。过度储蓄造成市场需求不足,美国利用其融资优势,将其他经济的储蓄转化为美国的支出,从而补偿了国际市场的需求不足,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也就是说,世界其他经济的过剩储蓄正“挤入”美国的巨额经常项目赤字和国内支出,而非美国的储蓄不足在“挤出”其他地方的国内消费(Summers,2006)。如果在其他经济没有减少过度储蓄的条件下,美国贸然减少其过度消费,那么就有将世界经济拖入衰退的危险(Choyleva,2006)。

同样,基于中国视角的研究同样很多,最普遍观点就是全球经常项目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分工和货币体系,如果新兴市场经济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产业结构得不到根本改变,美元本位的货币体系继续维持,则全球经常项目失衡就会成为一种常态(樊纲等,2006)。全球失衡的主要责任在于美国,尤其是美国当局肆无忌惮地推行赤字财政和弱势美元政策,极大地扭曲了全球市场私人主体的决策行为,对其他经济体的政策调整施加强大压力。

事实上,本文的视角强调世界经济结构的演变及有效的调节手段的缺乏才是世界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前文已经提到,在界定“全球经济失衡”时,提出了的经济失衡基本特点:实体经济层面上,全球生产和支出格局差异;制度层面上,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国币体系加剧了全球经济不平衡。根本原因还在于结构的演变,辅之以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因素。

世界经济结构变化的核心是经济机构主体的多元化,即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从新兴经济体的整体经济实力、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经常账户和外汇储备等方面都有所表现。这一格局中,作为中心的美国收益颇多,但国家风险较大。首先,对于美国来说,能够享受大量的廉价商品与低成本的融资。仅仅承担着持续的贸易赤字和对外负债,然而由于国家大量购买美国资产,资本的回流致使贸易赤字保持不断。虽然引起美国的债务不断增加,但是美国利用这部分借贷资金可以向国外进行投资。所得到收益远远高于借贷的成本。从这点上讲,也使得巨额的外债得以延续。对于国家特别是东亚新兴经济体而言,它们需要依靠对美国的出口来拉动经济持续增长,因而顺差难以消除或大幅度减少。积累起的巨额美元外汇储备在遭受美元贬值压力时,面临外汇储备减值的风险,也限制了国内货币政策有效性。而在另一方面,外汇储备由于缺乏良好的投资渠道,更多地用于购买收益率较低的美国长期国债,因此导致了新兴经济体被迫“贴补”美国。

要解释由亚洲各国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导致世界经济结构变化,“比较优势”战略是最适当不过的。比较优势战略的基础是资源禀赋结构,各国的资源禀赋不同,比较优势不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而资本稀缺,与发达国家相反。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边际报酬率就会高于发达国家的资本边际报酬率,全球生产性资本根据资本收益率高低与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配置,促使从发达国家流动到发展中国家。这种趋势导致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能力增强,而发达国家制造业生产相对萎缩,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势必形成发展中国家本国总产出高于总支出,发达国家本国总支出高于国内总产出的格局。比较优势战略就是根据一国的资源禀赋发展产业,通过市场机制和经济的对外开放,由价格机制向国内生产者显示该国要素和商品的供求及相对稀缺性,并通过这些相对价格引导能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部门发展,从而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各个国家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加入国际分工,从而形成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结构。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丰富,发达国家资本和技术资源丰富,据此形成的贸易格局是: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进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全球产业基本格局的形成与变化也在经历了以美国-日本-东亚-东盟和中国沿海地区的顺序到目前的制造业通过产业链分割、外包与加工贸易等形式的模块化整合。例如,生产环节迁移到发展中国家,而设计、包装、物流、营销等附加值较高的环节仍然保留在发达国家。从这个角度讲,追根溯源,全球经济失衡的基本格局是由全球的产业格局决定的,产业格局受全球分工格局影响,分工格局由发达国家的输出资本来主导。发达国家为母公司的跨国公司根据资本收益率的高低不同向发展中国家输出资本,而资本收益率却又决定于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差异和变化致使形成现在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以中国为例,2009年进口额的55.2%由外资企业完成;其中出口55.9%由外资企业实现。中国83%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和75%的电子产品出口均是由跨国公司完成的。在美国,关联公司内部贸易比例达到其进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这些都将影响中美经常账户平衡关系并加剧两国的贸易不平衡程度。虽然发展中国家通过经常账户顺差获得大量美元资产,但是在全球化生产格局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发达国家的输出资本,这些资本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导致了发达国家的产出小于支出水平,而发展中国家的产出大于支出水平。

以比较优势理论下分工格局和产业转移的角度看,实体层经济层面的失衡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差异所决定的,并由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所主导的。从比较优势的角度看,全球经济失衡是基于全球比较优势的动态格局,更多的资金、人才和技术被配置到发展中国家,形成现在的生产和分工格局。发达国家包括资本性收益在内的收入和财富规模较高,在全球的支出格局中人均支出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总支出也远高于本国总产出,因此全球生产与支出格局的不一致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Cooper.R., America’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Is Not Only Sustainable, It Is Perfectly Logical Given the World’s Hunger for Investment Returns and Dollar Reserves[J] Financial Times, 2004,November 1

[2]黄梅波,熊爱宗.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困境与出路.[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3]宋玉华等.世界经济失衡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2.6

[4]彭志文.全球失衡与中国开放经济宏观动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樊纲,关志雄,姚枝仲.国际贸易结构分析:贸易品的技术分布.[J]经济研究2006

[6]卢瑾.全球经济失衡:特征、机制及可持续性.[M]世界图书出版社2012

[7]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第二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8]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目前世界的经济形势篇7

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目前正在进行一场艰巨的攻坚战,能否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乘势而起,壮大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和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指全球范围内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在世界市场扩展和深化基础上日趋密切的过程。所谓过程,主要是表述一种发展态势和发展进程,其内涵是指各国经济都在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世界经济趋向于一体化,各国经济贸易相互依存依赖程度大大提高的过程;是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性”特征,民族性或地方性在减少的过程。目前,这一过程仍在从广度和深度波及全球各个角落,它对世界各国经济及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还难以估量。

经济全球化既不是哪个国际组织设计出来的,也不是某个国家领导人倡导的,它主要是由企业推动,是企业自下而上的、在全球范围生产与经营的一种微观经济行为。但这种微观经济行为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却是因为各国政府在宏观政策上采取了开放市场、鼓励竞争、放松管制等措施。可以说,全球化这种微观经济行为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导向有着密切关系,其实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和趋势。

导致今天经济全球化的起因,同时也是经济全球化主要内容的如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及资本移动等经济现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都曾经作过精辟的论述。

目前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国际贸易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主动与被动卷入世界市场,进行国际交易的国家与地区越来越多,从而使贸易的内涵、规模、结构等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贸易内涵看,传统的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但是,随着生产全球化、社会分工的发展,各国间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服务业内部的分工深化,国家间能够作为交换对象的已经不仅是货物,也包括服务和要素。贸易内涵的变化,是各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反映,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从贸易规模看,1950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仅610亿美元,1998年为65150亿美元,是1950年的107倍;从国际贸易地区分析,发达国家出口占世界总出口的比重从1963年的49.5%,上升到1997年的72%,发展中国家则从20.7%,上升到22%左右。从贸易结构看,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并且70年代后期产业结构向服务业转移,使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初级产品在货物贸易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从1955年的59%下降到1997年的22%;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上升,从1973年的62%上升到1997年的74%。特别是工业制成品中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附加值高的产品,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2、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力军。目前世界上约有6万家非金融跨国公司,其境外分支机构总计约50万家。跨国公司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主体,它们掌握着世界直接投资的90%,世界总产值的1/3和发达国家总产值的50%,控制着国际贸易的70%,拥有世界上80%强的新技术、新工艺专利,控制着70%以上的国际技术转让。1997年,全球最大的100支经济力量中,有49个国家和51个跨国公司。许多跨国公司“富可敌国”,如三菱公司的经济规模超过印尼,福特公司超过葡萄牙。特别是随着跨国公司的并购重组,推动了世界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世界经济正日益成为名副其实的跨国公司主导的经济。

3、国际直接投资是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器。自1982年世界债务危机以来,国际直接投资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明星”,50年代其年均增长率为4.3%,60年代为5.3%,70年代因严重的世界经济不景气而出现下降,只有1%强,但在1983~1997年间竟达到16.7%。国际直接投资的年流出量,1981年为486亿美元,1998年为6440亿美元;其累计额目前已超过4万亿美元。国际直接投资正取代国际贸易,改变那种资源在国内直接流动而在世界范围内间接配置的状况,实现了资源直接的跨国流动和配置,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在于资源日益趋向于在全球范围内的直接流动和配置,因此,它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起到了根本性的推动作用。

4、新技术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领头羊。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为骨干技术群的新技术革命,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全球,有的新技术如信息技术已经高度产业化,有的新技术如生物技术正在产业化,有的新技术如新材料技术将要产业化,它们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人们日益关注的“新经济”,实际是知识经济的雏形,基础就在于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美国经济自1991年以来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增长,充分表现了新技术革命的威力。新技术革命是世界经济发展诸多趋势中最为根本的一个趋势,它更加充分地表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发展对科技进步的依赖越来越强。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发挥优势

面对波涛汹涌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我国的国有企业是随波逐流、心甘情愿地让全球化浪潮逐步吞噬瓦解?还是关起“闸门”御“潮流”于国门之外?这两种态度在现实的中国恐怕都是不可取的。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我国的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政策,是一项长期持久的政策”。当“我国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的时候,我们的产品怎么办?统统在国内销?什么都自己造?还不是要从外面买进来一批,自己的卖出去一批?所以说,没有对外开放政策这一着,翻两番困难,翻两番之后再前进更困难。”“那么到了后五十年,我们同国际上的经济交往更加频繁,更加相互依赖,更不可分,开放政策就更不会变了”。历史上,我们曾经错失了三次大好的发展机遇,现在,历史的发展只给了我们唯一的选择:抓住机遇而不能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能因循守旧,勇敢地迎接挑战,大胆地“走出去”。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机会和利益要通过竞争才能获得。对于各国(公司企业)来说,一方面可以在经济全球化中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使自己处在一个范围更大、对手更强的竞争环境里。竞争的规律就是“强者胜”,这就可能导致拥有较大优势的国家(公司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而那些处于弱势的国家(公司企业)则可能只得到很少的利益,甚至会遭受损失。

我国经济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加快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国有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融入经济全球化主流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其主要标志是:1.经济市场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低水平的买方市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的任务已经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2.我们提前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发展目标,进入了从小康向现代化过渡的新阶段,也是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3.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传统计划经济旧体制已经打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正在建设和完善之中。4.经济实力大大提高,产业基础更加扎实,对外开放的经验和对外投资的能力都有增强,随着加入世贸组织的实质性进展,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密切,开放战略将面临新层次上的进一步深化。

但从国有企业微观层面看,我们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离走向世界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国企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表现在结构和布局的不合理。目前我国真正能用于生产经营的国有资产不足3万亿元。这3万亿国有资产分布在几乎所有工商领域的近30万个国有企业中,平均每个企业仅1000万元左右。且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过小、数量过多、力量分散、形式单一的问题。目前我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公司销售额仅为通用汽车公司的2.64%,最大的石油公司销售额仅为埃克森石油公司的3.17%,最大的钢铁企业销售额仅为新日铁公司的9.78%。仅从规模和个头上说,随着企业兼并浪潮的发展,我国企业如不加速改组,将更加相形见绌。其次表现为企业的财产组织方式和体制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目前国外许多企业都在突破工业时代的制度和组织的局限,提出了“企业再造”理论。而我国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不发达的工业时代,现代企业制度的优势还远没有发挥出来,企业内部经营机制还没有根本好转。第三从技术水平来说,目前我国国有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大约比发达国家落后15~20年。重点企业的关键设备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5%,而且大部分是引进技术。至于管理水平则更加落后,目前许多企业尚处于经验管理阶段,真正达到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水平的企业为数甚微。

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经济全球化的重大影响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转折的双重因素,要求我们必须从战略上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以使我们抓住机遇,趋利避害,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目前世界的经济形势篇8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当今,全球经济逐渐开始融为一体,经济全球化趋势越发明显,这也使得世界整体经济格局发生变动,世界经济形势开始逐渐转变为新的经济时代。尤其是美国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经济都在从前的基础上,或多或少出现了一系列的危机与问题。加之社会化经济活动的融合与推动,更是为世界经济的变化与发展带来困难。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世界经济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更是为全世界经济管理活动开展指明了方向。

一、新经济时代的发展情况概述

新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矛盾化趋势,这主要是由于新经济时代所提倡的新经济,应该是世界科学技术以及文明发展的普及,其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应该惠及全世界。但针对其目前情况来看,新经济时代所带来的财富依然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这样一边倒的形式,确实对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与格局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所以,也正是因为如此,新经济时代进行经济管理的核心,就应该是努力解决这一矛盾,尽可能发挥出新经济时代所独有的优势,这样才能尽可能有效整合社会公共资源,确保新经济时代的财富为全世界所共享。

二、新经济时代之下经济管理的基础分析

1.对无形产品进行量化

新经济时代之下,需要对无形产品进行量化。至今为止,全球都没有对无形产品进行合理界定,比如信息、知识、情报等,这些可否作为有价值的无形产品始终无一定夺。故而新经济时代,其经济管理与发展必然要与无形产品进行结合,对其的价值进行科学分析,衡量无形产品本身所具有的量化价值,是新经济时代经济管理活动的基础。

2.对生产单元进行圈定

从前对生产单元的界定非常明确,尤其在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中,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在不断细化。但现在经济形态之下,许多代工企业出现,这种形式就导致生产单元界定无法确定在哪一方面,所以许多难以界定的问题也就重新出现。

3.经济活动与行为与从前相比增添社会意义

新经济时代下的经济活动行为与从前相比增添了社会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工业化发展导致了严重的自然环境问题,这些社会问题的出现使得现代经济行为更加讲求社会价值与意义。因此,新经济时代的经济管理活动与经济行为必须考虑到社会意义的落实与否。

4.投资分析呈现细化趋势

之所以投资会呈现出细化趋势,是因为新经济时代下,除了要考虑实体投资之外,还需要考虑无形投资。这样的投资形式转变会使得投资分析框架更为细化且复杂,并且对经济管理行为的进行带来严重影响。

三、新经济时代下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1.企业注重对知识的创新管理

新经济时代下,经济管理的新趋势就是企业开始更加注重对知识的创新管理。新经济时代要求对知识的管理从哲学层面进行界定。知识的管理目的是为了创新,并且在其实际管理过程中,与创新进行融合,可以有效打破原有的知识体系。所以许多企业在新经济时代管理背景之下,格外重视企业内部成员对知识经济、知识管理活动的挑战,且在企业整体规划与发展方面,也避免从前过于陈旧、保守的规划形式。企业明确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必须要实现氛围的创新,这样才能有利于企业内部所有成员以及企业管理者都可以具备较强的知识经济头脑,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科学规划,利用知识引导企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2.注重创新问题的核心能力管理

新经济时代除了注重知识,更注重创新,并且注重企业内部创新过程中的核心能力培养。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不应该片面看待一个人的表面能力,而是应该注重一个人对企业发展、团队进步所带来的独特价值,这种价值的创造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在团队中,一个人的能力是绝对不能凭借薪酬进行衡量的,尤其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之下,员工更加注重自身所创造的独特知识价值,从而达到内心的满足。因此,企业应该格外重视敢于打破传统运作形式、生产方式以及发展规划的员工,并且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应该鼓励与激励企业员工放远自己的目光,有效解决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一系列问题。企业应该将员工能力作为企业发展的导向,并不是单纯看重员工的业绩。同时无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人员数量多与少,其本身都应该致力于部门的发展过程当中。只有每个人都齐心协力,才能保障自身的能力得以展现,进而在新经济时代之下,推进企业的长久进步与发展。

3.对经济管理人才结构进行重新整合

新经济时代下,经济管理还应该注重人才结构的重新整合,这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密切相关。从企业中层领导者角度分析,需要实现经营管理层次的多元化,不可按照之前的发展经验与形式,只有做好中间的枢纽工作,才能确保企业承上启下工作的顺利开展。新经济时代下,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逐渐转变为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复合型人才掌握更多的技术与管理能力,从而为新经济时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开展带来帮助。

四、结束语

新经济时代下经济管理逐渐趋向于重视知识、重视创新、重视人才、重视综合发展的趋势。这就足以说明新经济时代对人才有了更高要求,其核心就是知识管理以及人才管理。因此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不断探究其核心,以期实现企业的长久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潘连乡,叶传财,韦凯华.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J].企业经济,2013,02:57-60.

[2]黄义.新经济时代经济管理发展趋势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4,03:8-11.

上一篇:心理学培养方案范文 下一篇:如何学习数学建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