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胎政策的看法和感想范文

时间:2023-12-16 15:23:36

对二胎政策的看法和感想

对二胎政策的看法和感想篇1

不低于20万的高额罚款,日益高昂的生活、教育成本,是否还能像一胎出生时麻烦父母来帮自己照顾新生儿。当这些问题伴随着肚子里的小生命一起摆在张霞夫妻面前时,张霞开始思考“儿女双全是否只能是他们夫妻的一个梦”?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自1980年实施以来,像一把大剪子,在30多年间剪掉了几亿人口。人口学家预计,目前,一个中国女性一生平均会生1.5个孩子,这是全球最低的生育率之一。事实上,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民众呼声的高涨,想生二胎的家庭越来越多。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表示:“可以断定,整个21世纪将是中国最痛苦的人口结构调整时期。中国人要有心理准备,迎接这场人口变化带来的经济变化、社会变化以及文化变化。”

变局之下,一个家庭两个娃,对于更多的中国家庭来说,是否真的只是一个梦?

天赐的“意外”

生,还是不生?这是个问题

2013年7月30日早8点,北京妇产医院计划生育科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张霞正在紧张地等待医生叫号,排在她前面的大多是20多岁因为意外怀孕而来此打算流产的姑娘,已经33岁的她在这中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毕竟,她已经是一个5岁孩子的母亲。然而,相比6年前的初次待产,这一次的怀孕来得意外也让她更紧张。一周前,她意外发现自己身体不对,自己在家测试以后显示怀孕,她跟老公紧张了很久,为了要不要这个小孩而讨论到半夜,最终决定让她先来医院检查,然后视情况而定。10点25分,终于轮到了张霞,医生先让她做了孕酮测试,结果要在下午2点钟才能拿到,她打算先利用这段时间好好思考下。

张霞,北京人,现担任外企人事经理,老公是山东人,在私企任中层领导。目前,二人并不符合生育二胎的条件,虽然都并非工作在机关单位,不担心工作受到影响的问题,但是若真的冒险生下来,粗略估计要缴纳的罚款最低也在20万元左右,对于他们这样的中产家庭着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其实政策内可以生二胎的夫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张霞常常会羡慕身边那些符合二胎生育政策的朋友。比如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或者是少数民族的,他们很多都已经有或者计划生育二胎。甚至是外地小县城的亲戚,据说只要交纳数万甚至几千元的罚款,就可以顺利生二胎。“两个小孩有个伴儿,而且,有了兄弟姐妹的小孩更懂事”,这是绝大多数二胎父母的想法,张霞也是如此,从小就是独生子女的她受够了一个人成长的孤单,一直梦想着体验“打虎亲兄弟”的感觉,可是自己终究未能如愿,后来儿子小雨出生,她一度想再生一个女儿,儿女双全曾是自己和老公一直梦想的事情,可是由于这悬在头顶的政策,他们才一直小心翼翼的,不敢触碰这条线。一周前当她意外发现怀孕时,两人都吓了一跳。今天的检测,无论结果如何对她而言都是喜忧参半的事情。

根据《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只有符合9类条件的其中任何一项才可以申请育二胎,否则就要缴纳社会抚养费,费用根据每个城市的人均收入以及个人家庭收入不同而有所变化。“不生养二胎我还不觉得这个政策有多么畸形,真的轮到自己了,才发现问题好多,国家凭什么收社会抚养费了?那些钱到底用在了哪里,有谁知道?”张霞曾如此激烈地跟自己的朋友探讨过这个问题,但是结果总是不了了之。

2012年8月,来自浙江碧剑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吴有水,向全国31个省级计生委、财政厅(局)申请了政府信息公开,要求政府公开2012年度社会抚养费的去向,其中10个省份回复了他的要求。回复要求的10省份数据显示:福建 20.7686亿元、广西8.6321亿元、海南2498万元、河南15.9856亿元、吉林6771万元、辽宁9100.19万元、四川24.5014亿元、重庆16.5亿元、云南2.2046亿元、湖北7.9817亿元。10省份2012年的社会抚养费征收总额不完全统计高达约100亿元。“社会抚养费绝对是开放二胎的最大阻力之一。”这样的言论时常见于网络及某些媒体。张霞虽然还不曾获悉这样的数据,但是她也的确为这样的政策感到不平。“如果收了社会抚养费,就应该公开它的去向。”

下午2点,张霞拿到了自己的化验单,结果显示HCG为2132.90H MIU/ML,远远高于正常值的0~10之间。毫无疑问,她确实已经怀孕。医生的问题是现在她要保胎还是流产,张霞不知道。“我跟家人商量一下再决定。”这是她当天在医院说的最后一句话。

香港生无出路,离婚生不靠谱

如何让宝宝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2013年,互联网流传一个新段子。这段被称为“2013年结婚誓词”的段子内容如下:牧师:“你愿意娶这个女人吗?爱她、忠诚于她,无论她贫困或者富有,健康或者疾病,直至死亡。即使你们因为买卖二手房、生育二胎而暂时离婚、再和别人结婚、再复婚也不离不弃、忠贞不贰,就像从来没有分开过,你愿意吗?”这段调侃式的“誓言”引起网友们笑中含泪的讨论之后,也为不符合政策的夫妇们生育二胎提供了一条新出路,那就是离婚生二胎。

先跟现在的老公假离婚,然后跟一个没有用过生育指标的单身男士假结婚,但实际上还跟现在的老公住在一起,等到孩子出生以后再跟假结婚的对象离婚,跟原来的老公复婚,这样的二胎就是合法的。这是网络流传的假离婚生二胎的基本流程。

自从决定生二胎之后,张霞就开始打听各种可以顺利生育二胎但是尽可能减少损失的方法。离婚生二胎是她新近了解到的方式,张霞打听过,知道这种方式的二胎妈妈们不少,但是真正实践者却只是极少数。毕竟,这种方式不但要冒上离婚的风险,未来孩子出生以后,能否跟假结婚的对象顺利离婚也是极大的问题。早就有孕妈听到过真实的案例,一对夫妻为了二胎生一个儿子,离婚后妻子跟一个60岁的单身汉结婚,一直到孩子出生都很顺利,就在全家皆大欢喜打算跟单身汉办离婚手续的时候,对方坚决不同意,每天一到吃饭时间就到这对夫妻家里坐着,扬言孩子是他的,不给他个说法他就前去举报。最后这对夫妇无奈给了对方5万元才算真正了结。这还算是夫妻双方幸运的,张霞还听说过有夫妻离婚后,妻子已经开始备孕,但是丈夫却又带着已经怀孕的情人直接住到了家里,最终假离婚变成了真悲剧。“我们的感情没问题,虽然不担心会出现意外,但是为了二胎让我们的夫妻关系出现这样的变故,我和老公都不愿意。”运用这种方法来生育二胎,双方父母也极力反对。

听闻香港生孩子可以让孩子获得香港户口,张霞又开始打听起赴港生子的政策。从北京到香港、第一次产检、交定金、回京待产、提前去深圳租待产房、找月嫂、去香港生孩子、办齐证件、在深圳坐月子、回北京。有4种套餐可供选择,均价大概在8万元左右。这是张霞新近打听出来的去香港生子以此来规避处罚的方式,但是这样的状况只适用于2012年之前。

2012年4月16日,香港特别行政区候任行政长官梁振英会见记者并宣布,2013年起内地孕妇到港私家医院产子将不再有配额,不保证2013年在港出生的内地婴儿可以获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此前特区政府官员已表示将考虑取消公立医院额度,这意味着,从2013年起香港或已全面取消内地孕妇到港产子配额,私立医院虽然还有名额,但是想要得到名额可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以前去香港即便月份大一点他们都有办法,但是现在中介机构也很谨慎了,甚至不能保证孩子也像是从前一样获得香港户口,如果未来孩子连个户口都没有,我们当然会觉得对不起他啊。”张霞下意识地抚摸了一下自己尚未隆起的小腹,手里的宣传页是别人给的,上面印着一行鲜红的标语“让你的宝宝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前途未明的“单独二胎”新政

还有不得不算的二胎经济账

再次见到张霞是8月10日,北京西北四环外的小区里,她刚刚从社区医院出来,目的是咨询母子健康证的办理方法。开准生证、去社区医院开母子健康证,再去医院产检并建档,这样的流程对她而言并不陌生,但是这一次,因为并不符合二胎生育标准,所以他们根本无法拿到准生证,没有准生证也就意味着无法开母子健康证明,更无法在医院建档、对孕程进行跟踪、预定床位等一系列流程。今天去社区医院也只是咨询,看是否有别的办法。“没有,你只能等到生下来认罚,然后再给孩子上户口。”负责人用这样一句话打发了张霞。有朋友给她支招,可以去私立医院进行今后的产检以及生育,但是“基本起价都在5万元左右,费用也不低啊”,张霞感慨,“罚款就已经要我们奋斗好几年了,如果再加上生育的额外支出,压力绝对不小。”

除了缴罚款,养大孩子还得费不少钱呢。张霞心里估算了一下:孩子还未上幼儿园时,抚养孩子的费用主要是“奶粉、尿不湿”支出。一罐900克的奶粉价格在200~400元之间,孩子慢慢长大,奶粉量逐渐增加。再加上孩子的衣服或其他消费,每个月的支出在2500元左右。照此计算,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的两三年花费也得5万~8万元。若是家里请了照看孩子的保姆,费用还不止这些呢。北京一个育儿嫂的月工资在4000元以上,一年差不多5万元。孩子去幼儿园,以后开始上学,教育费用又得多少呢?张霞现在想都不要想了,“车到山前必有路” “穷有穷的养法,富有富的养法。”

下午4点,她去医院预约了次日的产检,“先跟医院说准生证还在办理中,至少产检还是可以正常进行的。”张霞觉得最近这几天身体很不舒服,就连端杯水也肚子疼,完全不似一胎时候的自如,她不知道是不是之前思虑过多造成的身体不适,“我怕是先兆流产。”张霞很害怕,相比第一次去医院时候的忐忑,她真的不希望出现一点点意外,好不容易到来的宝贝,张霞夫妻希望他能健康地生下来。最关键是的,这几天她发现网络到处流传着有关“单独二胎”将重新实施的传言。

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教授曾向国务院提交了“单独二胎”政策(即夫妻双方有一个为独生子女的,可生育二胎)的“三步走方案”。方案表明,从2011年开始,将首先开放东北地区及浙江等省试行“单独二胎”政策;第二步,放开京沪等省份;第三步,在“十二五”(2015年前)内,实现全国全部放开单独“生育二胎”政策。2011年该方案已渐趋成熟,然而却因为反对放宽人口政策的声音层出不穷,加上之后计生系统重要人事的连续变更,以及2012年“十”召开和随后的国务院政府机构改革众多因素,致使“单独二胎”政策被搁置下来。今年3月,国务院进行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国家人口计生委与卫生部合并成立国家卫计委。此后,“单独二胎”政策又再度被纳入议程。2013年8月初,有关“单独二胎”政策即将于今年底或者明年初试行的消息遍布网络。这又让张霞重燃了希望,一旦这一政策实施,届时她所有的纠结都将不复存在,张霞真希望自己之前的一切担忧都不过是杞人忧天。

对二胎政策的看法和感想篇2

10月29日晚间,五中全会公报允许普遍二孩政策。通过《新闻联播》确认新闻属实,杭州的刘栋(化名)百感交集:为了生二孩,他在两年前不得不辞了事业单位的工作,让妻子在美国又生了一个孩子。如今创业没有想象的顺利,他也没法回事业单位上班,二胎政策放开让他五味杂陈。

最大利好是公务员人群

在希望放开二胎的人群中,像刘栋一样的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职员是最迫切的。他们吃着“皇粮”,开除的代价让他们想生二胎而不敢生,因为代价太大。

记者的一位朋友是公务员,他有一个姐姐,30年前母亲为了生他,丢掉了教师的工作。生了一个女儿之后,这位朋友很有强烈生二胎的意愿,但是一直不敢生。“终于等到了二胎放开。我原来以为还要等一两年的,这下好了。”朋友说,他马上就会开始二胎计划。

实际上,对于普通人来说,二胎放开是一个“利好”,但是没有公务员群体对这个消息反应强烈。农村由于一胎是女儿的可以再生一个,加上罚款也不高,很多想生二胎的人早就生了。计划生育政策尽管对所有人都有约束,但是一般地方几万元的罚款,有些西部城市只罚几千元,对多数强烈想生二胎的人来说还能接受。只有北京等大城市,超生罚款超过40万元,才让不少想生二胎的人望而却步。

相比之下,由于“开除”利剑高悬,导致有些公务员想生二胎不敢生。而像刘栋一样为了再生一个孩子辞职的,毕竟是少数。

事实上,即便是“少数”,这个人群的数量依然不少。在北京某国企上班的路先生之前与记者闲聊时说到,他们单位有几个女同事陆续辞职说出国了,但同事都怀疑她们其实是去生二胎了。他本人只有一个女儿,很想生二胎,但是迫于单位开除的压力,一直不敢生。如今政策放开,路先生坦言,自己肯定会再生一个。

解决人口危机刺激经济

全面开放二胎,预期之中,也是预期之外。民间传闻,二胎政策2015年年底开始会在浙江等省份进行试点,全面放开预期要在2016年甚至更久之后。为什么会提前呢?

人口危机加剧,民间呼声很高,经济增长放缓,使管理层最终下定了决心。联合国《世界人口前景2010修订本》曾按高、中、低三种生育率方案对中国人口增长率作出预测,按照中方案,中国人口将在2026年转入负增长,此后负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直到2060年才稳定下来。而按照低方案,中国人口在2017年达到13.6亿的峰值后迅速下降。分析认为,当前我国人口面临三大危机:少子化,增长率低,红利在消失。

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股票分析师告诉记者,实体经济太差,他原本对经济前景比较悲观,二胎政策放开,他的信心增强了不少。他认为,多生孩子就需要买房子,或者换大房子,拉动消费,其他直接的消费就更不用说了,从长久看对经济刺激的作用会比较大。

有专家分析称,从“单独二孩”政策实行一年多的实际效果来看,每年受惠于新政而增加了几十万新生儿。再加上本次进一步放宽限制的“全面二孩”,根据估算,未来每年平均新增的小孩规模预计将在250万左右。

有人算账说,按照每个孩子每年带来3万元消费来计算,那么每年新增的消费就是750亿元。除此之外,伴随着新生人口数量的增加,房屋、教育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内的民间和政府的投资都会成倍放大,因此在最开始的5~10年里,每年可能额外增加2250亿元的投入。将以上两项预期数据相加,3000亿元相当于中国GDP额外增长0.5%左右的水平。这将有助于中国经济实现“保7”的目标,同时也会提振国内外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的信心。

你养得起吗?要生二孩理财先行

二胎政策放开,让人雀跃的同时,也有不少人担心:会不会导致中国人口暴增?

这样的顾虑也许是多余的。在记者身边的人群中,想生二胎的多数已经生了,只有几个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朋友有生孩子愿望,其他多数人表示即使政策放开也不愿意再生,因为压力太大。

某门户网站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个情况。多数受调查者表示“不想生,一个孩子都养不起,哪还敢生两个”。

生孩子不易,养孩子更难,居高不下的养育成本让一些人望而却步。二胎政策放开后,很多人表示不想变成“孩奴”,并不想生二胎。

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在成本最高的北京生二胎,养他到大学毕业的成本至少45万元,这还不算换房子的费用。如果想给他好一点的教育,或者家里没有老人帮忙带需要请保姆,那成本很轻松就会多出几十万。即便是一些中小城市,如果没有20万元的积蓄,也压根就不敢生。

对二胎政策的看法和感想篇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单独”夫妻们,洗洗睡吧,生二胎的政策,真的启动了。

“单独”夫妻:生还是不生

真的很纠结

昨天晚上7点多,杭州的陈诚(化名)坐在沙发上消食,一边看着电视,一边瞄一眼5岁的女儿。女儿正穿着防水衣,拿着水粉画的毛笔在纸上画画,摊画纸的桌子上,已经被她染上了各种颜色。过去五年中,陈诚每天都在与女儿斗智斗勇,再过一年,女儿就可以上小学了,她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功成身退了。

正当她处于自由的遐想中时,老公拿着掌上电脑,兴奋地说:“老婆,快看,‘单独’生二胎的政策出来了,这会真的可以生了!”这句话打破了她对于自由的遐想。

早在六年前,陈诚和她老公确认关系后,未来的公婆就旁敲侧击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单独”夫妻,以后可能生二胎呢。那一刻,陈诚就知道,生二胎会成为一个纠缠不休的问题。

果然,接下来六年,新闻里不断传出放开二胎政策的消息,每次一看到新闻上的“有望”两个字,公婆就要兴奋一段时间。五年前,生下女儿后,这样的消息更是让公婆感到振奋,好在每次振奋都以“假消息”三个字告终。

昨天传出的消息,不再是“有望”了,而是真的要启动了。这下子公婆和老公都兴奋起来了。

“生二胎?生得起,养不起!”陈诚说,从女儿出生后,她的信用卡每个月都会刷掉数千元,去年底,她的淘宝账号跳出一则这样的消息:恭喜您,过去一年中,您的消费打败了全国90%的人。在淘宝上每个月的消费无非是尿布、奶粉、玩具、衣服以及婴童用品,这笔开支一年累计下来至少3万元。

“压力太大,既做房奴,又做孩奴。自从孩子出生后,不但失去了个人的娱乐时间,连购物都围着孩子转了。”陈诚说,除了金钱上的压力,还有心理上的压力,现在职场打拼都不容易,生二胎意味着一切重新开始。

虽然有种种压力,有时候看到女儿班上双胞胎或者有两个孩子的同学,陈诚也是有过心动的。因为独生子女的关系,女儿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很严重,陈诚觉得如果是两个孩子,女儿的许多坏习惯说不定就好教许多。

据了解,我省目前“双独”夫妻申请生二胎的程序并不复杂,只要向当地计生部门或者街道的计生办咨询,就可以拿到具体需要准备的证明材料,只要材料齐全,审批很快能通过。以后,“单独”夫妻生二胎可能将参照类似的程序。

专家:新政不但必要而且及时

“单独”夫妻生二胎的消息传出后,有网友在网络上调侃,“单独”夫妻生二胎的政策,符合政府和老百姓共同的意愿。虽然是调侃,却道出了这次计划生育政策微调的重大意义。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教授说:“这次微调,既符合了人口发展的内在规律,也符合了人民普遍的生育愿望。”

杨教授说,人口老龄化对于社会经济发展非常不利,这些年虽然人口红利还没有用完,但是长期发展下去,必然陷入欧美发达国家需要奖励生孩子的困境。目前,上海已经出现人口负增长的情况,我省部分地市也已经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情况,即每年出生的孩子人数等于老年人死亡的人数。

“根据有关部门的预测,如果不调整人口政策,等到2015年,我省每三个人中就将有一名是老年人,老龄化将成为继教育、医疗等问题之后,又一个困扰社会的重大问题。”杨教授说。

记者从省计生委了解到,我省计划生育的步骤和全国同步,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下,大约减少出生了2000多万人,对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也产生了大量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的家庭目前已经演化为六个大人一个小孩的结构,这样倒金字塔的家庭结构,非常不稳定。

正是看到了这样的情况,昨天,正式出台调整策略。“这个政策将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同时对于“单独”的家庭来说,也将带来教育方式的转变。”杨教授说,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个家庭儿女双全很重要,所以现在的家庭,不管是生了男孩或者女孩的家庭,都希望再生一个,老百姓的生育愿望还是比较强烈的。

当然,也应当看到,在城市中,因为巨大的工作压力、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不少80后们的生育愿望开始下降,如果不及时调整策略,等到以后出现人口结构上的严重偏差后,不但来不及调整,人们的生育愿望更将逐渐消退。

对二胎政策的看法和感想篇4

生存状态决定生育观,股价行情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场天人交战的结果。“单独二胎”消息坐实后,包括玩具、动漫在内的二胎概念股上扬,但同时上涨的还有养老概念股。早有明眼人指出,炒作二胎概念股,只是游资的短期选择,老股民才不会太当真。而养老股的持久坚挺,才证明了一个硬道理,养老还得靠自己。

眼见得中国老龄化的浪潮一波比一波汹涌,除了怕一个孩子孤单,大部分人还是盼望多养儿防老。在现行的养老制度下,80后独生子女在养老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权力寻租,各种世态万象足以让“单独二胎”成为一点寻求温暖的星火。

只是,对于相当一部分工薪阶层而言,“单独二胎”政策更像是安慰剂,包装不错,但药效不过尔尔,缓解一下人类先天被计划的失望情绪而已。当然,有实力养娃,有人手看娃,有勇气从头再来的中国男女汉子例外。有办法的人,早都葫芦串串、儿女双双。

事实上,在老龄化、少子化压力下,中产阶层早已开始寻求路径生二胎,并成为一种与时代相呼应的社会现象。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生二胎从传宗接代观念升级到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与过去十年相比,生二胎亦从特权、富裕阶层用权力、金钱获取生育指标以及到国外生育逃避处罚,转换成普通白领阶层对政策变化临界点的察觉,对自身权利意识的觉醒。

二胎,生还是不生,是一个两难问题,并且各有利弊。在这个现象背后,有着复杂幽微的社会情绪:是人性的自然选择,是对身体的自我主宰,更是在茫茫人海,寻找兄弟姐妹,寻求温暖的亲人依靠。但总的说,有选择总比没选择要好,这是一个进步。是不是生二胎,不仅取决于家庭经济状况,也取决于对未来社会保障完善过程的判断。

为什么要生二胎?――两个济南80后的养老故事

已为人父人母的独生子女一代,为什么会顶着如此大的压力,拼命生二胎?为了养老,还是为了生育的尊严?生育,是对身体的自我主宰,更是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兄弟姐妹,寻求温暖的依靠的一种方式。二胎,成为他们对抗社会潜规则、养老压力、自身焦虑的手段。

徐明霞,济南某公司白领,独生女

被医院压垮的“稻草”

医院,成为压垮很多独生子女的最后一座大山。

2012年,80后女孩徐明霞的母亲被查出患乳腺癌。此后两年,母亲几乎有一半时间是在医院度过的。

徐明霞是独生女,照顾母亲的担子自然落到了她身上。每天早上,她6点从舜耕路的家出发赶到泉城路附近上班,晚上6点多到齐鲁医院与丈夫、父亲会合,一家四口就在医院里解决晚餐。等回到家,已经9点多了。

家、单位、医院,三点构成的三角形路线,已成为她生活的全部。

徐明霞不是没想过辞职,这样至少可以让自己轻松一些。但是庞大的医药费开支把小两口压得喘不过气来,“哪敢轻易提辞职?”徐明霞在济南一家贸易公司任部门经理,一年有近8万元的收入。“如果辞去工作,谁能保证我能这么快找到一份同薪酬的工作?”

徐明霞的母亲有医保,原本医药费不是一笔大的负担,但是徐明霞坚持用进口药。“进口药就得自费,一支药水就要1万多元,一个疗程下来,得花几万元钱。”

开始,母亲死活不同意,她不想让女儿这几年的积蓄打了水漂。后来看着母亲做完化疗,大把大把地掉头发,长时间地呕吐不止,徐明霞哭着哀求母亲:“妈,咱就用进口药吧。”

2012年年底,徐明霞怀孕了。那段时间,她越发消瘦,似乎只长肚子不长肉。而今,她的女儿将近一岁了,由婆婆在家照看。

平时,每个人都忙,实在没办法了,徐明霞偶尔会请护工照顾母亲。过去家庭孩子多,加之医院的设备也简单,检查诊断过程比较简洁,有人生病都是家里人陪护。就是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现在也成了大问题。

现在医院流传一句话:21世纪不缺医生,不缺护士,缺的是护理人员。徐明霞深有感触,护工照顾母亲,完全不像她自己,粗枝大叶,马马虎虎,随时准备偷懒。断断续续用了几个月之后,当最后一次看到护工用30秒,手不沾水洗完母亲的脚之后,徐明霞发作了:

“敢情这不是你妈,你现在就滚吧。”她哭喊道。

重担再次完全落到她自己身上。最困难的时候是去年下半年,女儿刚出生,公公却心脏病突发住进医院。在医院的病房里,母亲和公公,一个楼上一个楼下,一家人全乱了套。“就有一点好处,照看起来方便。”徐明霞自嘲道。

徐明霞的丈夫也是家里的独子,有时他也会羡慕自己的父母。“当年,我外公中风后在医院躺了整整三年。我母亲三个兄弟姐妹,轮流照顾,还一起出钱雇了个保姆。可是到了我们这一代,两个人,四个父母,一旦一个老人生病,压力确实不小。”

她早已习惯了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有时候也顾了这头忘了那头,一时间好像所有的人都要依靠她和丈夫,“责任感就是这样磨练出来的,感觉两年时间,好像长大了20岁。”

刘斌,临沂赴济打工者,独生子

“养儿防老”的农村现实:

儿已飘走,老无所依

这是一个庞大却又鲜有人关注的群体――农村独生子女,以及他们的父母。

在农村,“养儿防老”的观念一直以来根深蒂固,养老问题也一直被内化在家族、家庭范围内。伴随着计划生育制度实施,农村家庭规模缩小,形成了独生子女父母群体。当“只有一个孩子”成为现实之后,“养儿防老”能否持续依赖下去,让许多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心头产生疑虑。

刘斌和刘乐,一对堂兄弟,均为独生子。刘斌读大学后留在济南工作,刘乐未上大学,在老家临沂盖房结婚,后来也来到济南打工。

堂兄弟两个,往往一年也难回家几次。刘乐还好,妻儿都在老家,父母还有孙子可照看,而刘斌则在城市结婚生子,父母来一趟不容易。有一年时间,母亲在济南帮助照看孩子,成为典型的老漂一族。

可是,对常年习惯了农村生活的老年人来说,离土离乡进城后语言不通、生活不习惯、缺少朋友等一系列的问题,让许多老人选择“逃离”城市,宁愿坚持留在农村。刘斌的母亲也是如此。

如今,堂兄弟两个各自的父母,四个老人依旧在农村生活,每逢生病,仅是到村卫生所随便拿点儿药,至于去医院,他们没有想过。太麻烦了,又没人陪着,还不如不去。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逐渐外流,唯一的子女外出打工,或上大学后留在城市工作,老年人被留守下来成为空巢老人。他们无法获得儿女的生活照料,以前讲究的“儿孙绕膝”天伦之乐,也无法享受,精神上格外孤独、落寞。现在,第一代的独生子女父母在逐渐年老,他们的养老焦虑也在越来越困惑、煎熬着他们。

“在农村,我们这一代独生子还是少,大部分人会超生,我从小到大都感到很孤独。所以,我的悲剧不能在我的孩子身上上演,不管单独二胎政策有没有,生第二个孩子是雷打不动的。”刘乐说。

二胎是个奢侈品

徐明霞眼前总是浮现出母亲眼含热泪,歉疚不堪的表情,母亲常说:“看我把你连累的,我怎么不早死。”父母对孩子的付出是如何巨大,而索取是如此之小。就是这时候,徐明霞开始暗地攒钱,为接下来的“大行动”做好准备。

所谓的“大行动”,就是再生一个孩子, “不想我老后,女儿一个人太辛苦了。以前我一点生二胎的打算都没有,就觉得一个就够的,响应国家的政策,而且又买了养老、医疗保险,实际情况就在眼前,我妈有医保,我爸是公费医疗,生病后不仅是费用的问题。如果一个家庭要照顾四个老人,是太难为了。”

于是,怀着对美好希望的憧憬,徐明霞每天依旧奔波在家、单位、医院的三角形线路里,像一只蜘蛛,把三角形织成了一张网。

二胎是个奢侈品,生还是不生?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这恐怕是不少中国家庭考虑得最多的问题。

生育二胎,理由有很多,大概无非以下几条:让孩子从小就有个伴,很多人有这样的共识:“我是独生女,从小就是一个人长大,觉得很孤单。”所以,自己的孤单不能继续遗传给孩子。独生子女成长环境不好,压力大、霸道、任性、体验不到兄弟姐妹间的亲情,不知谦让、友爱、宽容。

生两个可降低家庭风险,失独父母的伤痛正在蔓延,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有成人风险、成才风险、发展风险,还有婚姻风险等。减轻孩子养老负担,夫妻二人要赡养4个老人,比如遇到老人生病的情况,简直让人绝望。

■延伸阅读

单独二胎在山东

虽然今年5月30日起,山东正式施行“单独二孩”政策,但从去年年底政策松动开始,很多人已经成了生育二胎急先锋。

济南70%育龄家庭要生二胎

去年1―11月份,济南市出生人口52068人,出生率8.53‰,自然增长率3.44‰。济南市计生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曾进行过一次调查,济南丁克家庭比较少,无论城市还是农村,育龄家庭中想要生第二胎的比例都在70%左右。受取消生育间隔和单独两孩放开政策的影响,计生部门负责人表示,预计2014年,全市出生人口将达到7.5万人,人口出生率达到12.3‰,这种出生高峰将一直延续5年左右才能逐渐平复。

单独二胎生育证办理程序

办理“单独二孩”生育证要准备两方面的材料,一是要证明申办夫妇本身有一方是独生子女,另一方面是要证明申办夫妇自己只生育了一个孩子。

办理生育证需要提交以下相关材料:独生子女父母生育子女情况证明,申请人的户口簿、结婚证、生育子女情况证明等原件,并留存复印件一份。其父母原生育多个子女的,需提供相关部门出具的其他子女死亡的有效证明;其他子女达到法定婚龄后死亡的,村居委会应出具其未生育或收养子女的证明。

对如何界定申请人是否为独生子女,省卫计委表示需要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其父母的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其父母存档单位出具的生育子女情况证明;父母为外省市户籍的,由父母户籍所在地县(市、区)计生部门出具生育子女情况证明。

生二胎后,独生子女奖励不退还

根据《山东省人口与计生生育条例》规定,只有一个子女自愿不再生育的,经本人申请所在单位或者村(居)民委员会核实,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凭证可享受在子女年满十四周岁前,每月领取不少于十元的奖励费。而当退休后,还可获得额外奖励。

对二胎政策的看法和感想篇5

关键词:二孩政策 激励机制 质性分析

近年来,国家的生育政策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不变,且需要进一步完善人口发展规划,“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至此,我国从1980年起始,推行了近35年的城镇人口独生子女政策宣告退出历史舞台。

目前,中国整体的生育意愿已经普遍不够积极,生育率令人担忧,而国家人口老龄化步伐正在加大,国家养老保险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担忧。国家人口需求和过低的生育愿望是不利于国家政策的实施的,要知道低生育率对经济的影响是隐形的,具有滞后性,如何更好地激励国民参与二孩政策的实施,如何保障二孩政策的健康运行,是我们不得不进行思考的问题。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范围与对象

笔者运用序惯访谈方法,采用半结构化的深度访谈收集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编码,最后进行数据的比较、归纳,直至选出18位被试时理论达到饱和,后选择5位访谈者进行检验。

(二)数据编码

运用扎根理论基于原始数据进行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开放式编码、选择性编码和核心编码。(glaser, 1978)

1.开放式编码

本着开放的研究态度,采用归纳的方式,在开放式编码过程中,对原始材料逐行、逐句、逐段,详尽编码,直至饱和,尤其要注意使用被试的原话进行编码,对如何更好地推进二胎政策的激励机制进行详尽解析和探究,共获得1243条初始概念(见表1开放式编码示例)。

2.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第二阶段的材料分析,本研究从开放式编码数据中提取抢红包行为的主要原因和激励因素。通过对18位被试进行比较,对开放式编码获得的1243个概念进行筛选、合并和分类,提取了相关程度较高的24个子范畴,并将其进一步分类合并为5个核心范畴(表2)。

3.核心编码

核心编码主要是,对选择性编码进行归属和集中,以及对文献支持资料的比较、概括,直至取得理论饱和,确定了5个核心范畴,分别是个人意愿、社会责任、获益和成本(见表3)。

(二)结果分析

从数据上来看,影响大众二孩政策贯彻具激励作用的主要原因是,社会责任、个人意愿、社会责任。其中,个人意愿、社会责任是自变量,获益和成本是调节变量,几个方面共同影响的结果,具体模型如下(图1)。

从以上模型中可以看出,对大众二孩政策实施参与有很好激励作用的是个人意愿和社会责任感,而这些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成本的预算小于获益。

当个人意愿想要二孩的时候,其主要作用的是内在期望,此时个体内在获益感大于成本预算;当社会责任需要个体选择生二孩的时候,个体普遍评估获益和成本,此时如果获益大于成本,个体就会产生较大的生二孩的动力;当成本预算大于获益时,个体生二孩的动机将大大下降,甚至不愿生二孩。

二、对策与讨论

(一)对策

如何激励人们参与二胎政策,积极应对中国老龄化,应当考虑公民的个人意愿、期望、社会责任和成本和获益因素,具体如下:

1.争取公民个人意愿

宣传二孩政策,争取个人意愿的正面效应。研究中被试普遍存在于内心的真实意愿是愿意要二胎,但是这种意愿仅仅在脑海中短暂停留,考虑到各种现实问题,很快就夭折了。据调查显示,目前大部分适龄生育夫妇对是否生二胎存在较理性的认知,一方面有想法,一方面又为现实所羁绊,如何让个人意愿和现实需求相一致,是实现二孩政策尽快发展的首要突破点。

2.加强二孩政策的正面宣传

管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集体活动中,个体会出现从众现象,而从众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这包括无所不在的文化因素。营造良好的二孩文化氛围,能激励那些摇摆不定、犹豫不决的二孩徘徊者。

明确公民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个体对除自己以外的社会、他人、集体和国家的责任感,避免停滞感是人类的需求,而延绵一个民族,则需要人口的兴旺发达。国家应通过法令、规章,给予支持。

3.增大公民二孩获益,降低公民二孩成本

在二孩激励机制中,获益和成本是调节变量,在现实生活中理性的思考往往更重视对成本和利益之间的评估,当成本大于收益时,人们往往不会采用这一行为;相反,人们则会采用该行为,进而起到激励的作用。在提高公民二孩获益上,除了孩子自身带来的利益之外,社会应该建立更多的支持系统,比如新生儿护理、医疗、教育,甚至带孩子问题、孩子喂养、穿衣等等,教育上扶持、培养大量的学前教育人才,鼓励新型婴幼儿服务创业,

这将带来一系列的改变与创新。

(二)讨论

1. 注重文化创意激励、将二胎策略渗透到文化层面。期望激励理论认为,期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可以建立有效的文化战略,在管理中,充分利用文化愿景的激励作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人们对于美好愿景的需求激发并运用起来。在激励二胎政策过程中,可以营造文化氛围、引导舆论。综合来看,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且具有紧密内在联系的行业。如何将丰富的东方文化运用到二胎政策的激励中需进一步探讨。

2.社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根据具体情况,重新整合资源,带动国家经济发展。二孩政策可以促进国家人力资源结构的新进展,带动更多的新兴产业。

三、结束语

文章采用扎根理论进行质性研究,但难免主试的主观效应,在今后的验证工作中,应该尽量用质性分析软件进行,努力减少对二孩政策实施的激励因素构思的信度质疑。在选择被试时,并没有囊括所有的二孩适应范围,在今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丰富研究者,使研究结果更具有推广性。二孩政策是国家实行的一项新政策,要不要生二胎受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多元中介的影响机制。

参考文献:

[1] 肖星,陈婵.激励水平、约束机制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J].南开管理评论,2013(01):24- 32.

[2] 刘枫.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3( S1):154- 159.

[3] 徐光伟.政府管制下的国有企业高管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2.

[4] 王冲.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3.

对二胎政策的看法和感想篇6

生育政策 因时而变

光明网2013年11月17日的题为《计划生育40年回顾》的文章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照搬苏联的人口理论和人口政策,在政策和舆论上主张学习苏联奖励多生育的做法,对多生孩子进行鼓励,也曾出台过一些禁止节育、堕胎的规定。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极大改善,人口死亡率急剧下降,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全国总人口达8.3亿。

1971年7月,国务院批转《关于做好计划生育的报告》,强调“要有计划生育”。在当年制定的“四五”计划中提出“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

1973年12月,在第一次全国计划生育汇报会上,提出“晚、稀、少”(“晚”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以后结婚,女24周岁以后生育;“稀”指生育间隔为3年以上;“少”指一对夫妇生育不超过两个孩子)的政策。这一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妇女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1979年的2.7。

1978年3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计划生育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载入我国宪法。

1980年9月25日,党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198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提出照顾农村独女户生育二胎。

1984年,中央批转国家计生委党组《关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汇报》,提出按照规定的条件,经过批准,农村群众可以生二胎。

1988年3月,中央指出,“农村某些群众确有实际困难,包括独生女,要求生二胎的,经过批准可以间隔几年后生第二个孩子”。

自2002年开始,湖北、甘肃、内蒙古实行“双独二胎”政策。到2011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实行了“双独二胎”政策。

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司长毛群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40多年,我国由于计划生育累计少生了4亿多人,大大减轻了人口过快增长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

凤凰网2013年11月26日的题为《“单独二胎”政策: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的文章提到,2013年11月16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有关负责人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单独二胎”政策将由各地依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通过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修订地方条例或作出规定,依法组织实施;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将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时间。但各地启动实施的时间不宜间隔得太长。

实际上,“单独二胎”的概念并不准确,人口学界一般将其称为“单独二孩”,意思是第一胎是双胞胎、多胞胎不在政策范围之内。“单独二孩”生育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了独生子女和“一胎化”生育政策的导向和趋势,标志着中国生育政策的历史性转折。

《新京报》2013年11月28日发表的题为《舟山破冰“单独二胎”政策》的文章称,“符合双方或一方为舟山户籍且有一方为独生子女、双方合计已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要求再生育的,经批准,可再生育一个子女。”2013年11月19日,浙江省舟山市政府办公室下发通知,决定率先实施“单独二胎”政策。舟山也成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单独二胎”政策后,率先实施“单独二胎”的地区。

“单独两孩” 解禁之因

中经网2013年12月6日的文章《“单独二胎”正式解禁》称,在一段历史时期内,计划生育政策有其积极意义。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结构的变化,长期实行这一政策不作调整,也对未来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独生子女政策的确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作出了贡献,因为它提高了储蓄率,使得中国能够在低收入水平上也具有高储蓄率。”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王建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但这个政策实施30多年后,却在朝反面转化,原来是利多弊少,现在已非常明显是弊多利少。”王建铆指出,独生子女政策造成一系列后果,从短期看,不仅导致消费不足,而且从长期看是透支未来的政策,如导致不可持续的年龄结构与性别结构的失衡,“中国目前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消费应该占更高比例。如果不调整政策,中国必然未富先老,还可能未富先衰,经济的高增长率就没办法持续下去。”

《京华时报》2013年11月19日发表的题为《生育政策科学化就是对民族负责》的文章指出,关于生育政策调整的时机与必要性,近年来坊间已经表述充分。在1980年那封著名的公开信中即称:“到30年以后,目前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就可以缓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平均每位妇女生育2.1个孩子,才能维持人口代际更替水平;如果还不调整,总人口在达到峰值后将快速减少。有很多学者更是给出了调整的最佳时机,就是2012年。越往后,生育政策调整的正向效应越弱,政策所产生的副作用越大。事实上,就在2012年,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比上年减少345万人,越往后减少得越多。相对应的则是,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亿,本世纪30年代中期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7提高到1/4。显然,这是未来中国的一个超级难题。发展形势已然明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口红利逐步消失,若不放宽人口政策,将可能导致一系列负面问题。

《陕西日报》2013年11月25日的文章《“单独二胎”:人口政策的战略性调整》称,对单独二胎进行调整,具有战略性意义。

首先对基本生育权的尊重。生育权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单独二胎政策的放开,个人的权利得到尊重,个人的情感获得了满足,不失为一种巨大的进步。更重要的是,政策昭示了公平,在计划生育对权贵者有时失去约束的情况下,允许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无疑让他们获得了更为公平的保障。

其次是对整个人口政策调整起着前哨站的作用。单独二胎的放开,也可以作为检验生育愿望,试探入口增长情况的前哨站,如果公众的生育愿望不强,像有的试点地方那样,即便全面放开也不会导致增长的话,那么就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更为全面的放开,最终实现生育自由的格局。

再次,离婚率的居高不下、男女比例的失衡、养育成本的增长、社会保障的完善等,都可能影响到实际的生育情况。从全球来看,生育率与国家经济实力和国民素养有着直接的关系,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出现了负增长,而不得不采取鼓励生育和放开移民等政策,都说明人口政策的调整必须切合有利的节点。现在放开单独二胎政策,不啻为未雨绸缪之举。

最后,放开二胎将使失独家庭的概率变得更小,既顾及了亲情伦理,又纾解了社会隐忧。事实上,无论从个人权利、社会福祉还是国家长远发展来看,单独二胎启动都有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国家长远发展,利在当代,功在长远,具有承前启后的价值。

解禁之策 意义深远

新华网2013年11月18日的文章《“单独二胎”启动后每年或多生100万人》指出,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王广州、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张丽萍等研究人员,对“单独二胎”方案进行过测算,得出的结论是:一、如果2015年,全国城乡统一放开“单独二胎”,则每年多出生的人口将比现在增加100万人左右。中国总人口高峰将在2026~2029年左右出现,高峰总人口估计值的均值为14.01亿。二、如果维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变且生育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则中国总人口高峰将在2023~2025年出现,高峰时期总人口估计值的均值为13.92亿。因此,以估计值的均值计算,如果只放开“单独二胎”,则中国人口最高值比不放开此项政策多出约900万人,增幅仅为0.65%。

光明网2013年11月21日的题为《有多少“单独”家庭选择生育二胎》的文章称,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牵头组织的一项样本数近万人的调查显示,符合“单独二胎”政策的夫妇中大约50%-60%愿意生育第二个孩子。但此前上海人口部门2012年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上海符合二胎政策的家庭实际生育并不多,上海户籍80后家庭的平均生育意愿为1.2个孩子,这些家庭中约有80%是“双独”家庭。常州市人口计生委的统计显示,2011年符合条件的已经生育一胎的妈妈明确表示愿意再生一个的,只有26.9%。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李建民教授说,生二胎的意愿除了城乡之间有差别外,还与思想观念、传统习惯、经济发展水平等有关。

影响生育意愿的另一因素则是生育成本。上海白领周小姐的女儿不到3岁,虽然符合“单独”生二胎的条件,但高昂的生育成本让她望而生畏。“花钱从怀孕就开始了,每次产检若想少排队,挂个特需号就是300元一次,产检加上生产住院的费用,接近2万元;请月嫂一个月8000元;一年的奶粉钱差不多需要1万元;孩子上幼托班,一个月至少2000元;未来兴趣班的支出每月又是一大笔……”

中新网2013年11月29日的文章《“单独二胎”放开将拉动上万亿元消费》提到,据相关部门统计,“单独二胎”放开后出生的新生儿在2015~2019年将拉动上万亿元的市场消费。奶粉市场有望年扩容70亿元。婴童玩具市场将增长10%。中高端童装品牌也将迎来利好。“单独二胎”的开放还将刺激现代教育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每个孩子预计花费超过30万元的教育费用。从政策影响的先后时间来看,首先是母婴医药,其次是奶粉、尿不湿等初生婴儿用品相关产业,再次是儿童服饰、家具、童车、玩具,最后是动漫、钢琴、文具等文化教育相关产业。

链接:国外生育政策一览

中工网2013年11月22日发表的题为《各国生育政策一览》的文章列举了一些亚洲国家的生育政策:

韩国:至1960年,人口平均年增长率达29‰,为此,韩国政府于1962年制定了家庭生育计划方案,目标是到1970年,人口增长率下降到20‰。至20世纪80年代,人口高峰期出生的一代人已达到生育年龄,政府进一步加强人口政策,对独生子女夫妇实行奖励,将流产和绝育合法化。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口生育率偏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调的问题迫使韩国政府又一次调整人口政策,鼓励生育,平衡出生人口性别比。

印度:印度是第一个将人口控制作为国家计划主要内容的发展中国家。到了上世纪6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已开始由城市扩展到农村。到上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工作成效甚微且被迫中断。上世纪80年代,印度政府重新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但该项人口政策并不成功。2000年印度政府颁布了《国家人口政策2000》,政策重点是转变生育观、完善各项配套政策。

日本: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限制生育率与人口增长的国家。日本国会在1948年通过了《优生保护法》,以应对战后婴儿激增及有力的公共保健政策所致死亡率下降而带来的人口快速增长的冲击。至20世纪50年代末,日本的出生率就已降至40年代末的一半。但是,近年来,日本政府重新修订了持续多年的人口政策,转而实施奖励生育的措施,以应对快速的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问题。

《民主与法制时报》2013年8月26日的题为《国外生育政策》的文章列举了一些发达国家的生育政策:

美国:美国没有直接干预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的全国性人口政策,但各州都有自己的政策。美国现行的一些人口措施,实际上旨在使人口增长受到一定控制,最终使美国人口达到静止目标。

德国:随着近年来新生婴儿的减少,提高生育率已成为德国的一项重要国策。政府首先推出奖励政策,妇女每生育一个孩子,每月都可获得一笔数目可观的补贴。政府在2010年前就建立了23万个托儿所,并延长学校的授课时数,以帮助有工作的母亲。

对二胎政策的看法和感想篇7

“全面二孩”政策公布了,是否马上可以合法生育二孩了呢?

问:我老婆已经怀孕8个月了,本来属于“超生”范围按照国家规定是要被罚款的,但现在“全面二孩”政策公布了,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第二个宝宝出生就是合法的了?

答: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是我国人口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但是,人口政策的调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走法定程序,除经全国人大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之外,还需各地履行实施方案报批、地方人大修订计生条例等环节,才能使全面二孩最终落地,比照“单独二孩”从决策披露到最终各地落地实施时间(自2013年11月明确至2014年7月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已完成地方法规的修订,相隔9个月左右),合法生育二孩最快也要等相当一段时间。简单来说,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实行之时,才是“全面二孩”正式实施之日,才意味着可以合法生育二孩;如果生育二孩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之前,很可能就会因抢生不合规而受到相应的处罚。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如果自愿只生育一个孩子,能否享受独生子女父母的奖励优待?

问:现在放开全面二孩政策了,而我和我爱人觉得还是一个孩子比较好,我想问一下,如果我们自愿只生育一个孩子,还能享受独生子女父母的奖励优待吗?

答:关于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如果自愿只生育一个孩子,能否享受独生子女父母的奖励优待,目前法律还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但据国家卫计委介绍,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提倡按政策生育,对自愿生育一个孩子的夫妻,不再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不再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等相关奖励优待政策。之前已经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继续按规定的条件、标准、年限,享受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已经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要求再生育的,不再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优惠待遇,此前享受的不退还。

二孩的财产权利如何保护?

问:二孩政策放开了,我和我老婆计划再要一个孩子,因为之前我和我老婆把我们的几处住房都落户在了第一个孩子名下,我想问一下,如果我们再要一个孩子,落户在第一个孩子名下的财产如何处理啊?我们该怎样保护我们第二个孩子的财产权利?

答:如果你们的房屋在第一个孩子名下,那么按照法律规定属于第一个孩子的个人财产。如果他已满18周岁,那他对自己的财产有处分的权利。如果未满18周岁或属于无民事、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则由你们作为他的法定人进行管理,但不得损害被人利益。对于二孩财产权利的保护,其一,可以为二孩投保重大疾病保险及定期寿险;其二,购买房产或重要资产时,如果子女未出资,可将产权登记在父母名下,以保证两个孩子可以平等继承;其三,必要时,可以提早制定遗嘱并安排遗嘱执行人。

第二个孩子随谁姓?

问:我是独生子女,我老公姊妹3个,我们现在已有一个3岁的儿子,随我老公姓,现在二孩政策放开了,我们想再要一个孩子,因为我们家只有我一个孩子,我想让第二个孩子随我姓,请问可以吗?

答:可以的。虽然我国的传统是孩子随父姓,但是国内法律并无明确规定孩子该随父姓还是母姓,《婚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是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所以孩子无论是随父姓还是随母姓,都是合法的。

第一胎是双胞胎,还可以要第二胎吗

问:我和我爱人结婚5年了,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只是我爱人比较传统一心想要个儿子,现在二孩政策放开了,我就想问一下,我们能再生一个孩子吗?

答:“全面二孩”和“全面二胎”不是一个概念,“全面二孩”是指所有夫妇,无论城乡、区域、民族,都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全面二胎”是指可以生育两胎。我国放开的是全面二孩政策,而你和你爱人虽然只生育了一胎,但是已经有了两个孩子,所以你和你爱人不能再生一个孩子了。

生育二孩产假能休多久?

问:我是一个孩子的母亲,考虑到孩子长大后会比较孤单,我想再要一个孩子,只是我现在还在工作,所以想问一下,我生育第二个孩子可以休多长时间的产假?

答:孕妇产假主要由基础性产假和奖励性产假两部分组成。基础性产假为国务院2012年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明确的“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奖励性产假包括晚育和独生子女增加的产假。因为不少地区将晚育范围确定为已婚妇女23岁(或24岁)怀孕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因此生育二孩不属于晚育范畴,相应晚育奖励的产假将无法享受,加上二孩不属于独生子女,相应增加的产假也无法享受,一般二孩产假就只有国务院相关规定中明确的98天。至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及独生子女不再奖励对于二孩产假的影响,还需等具体操作办法出台,在此之前都得按现有规定执行。

陈淑琴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律师,以热心接待客户、耐心分析案件、细心发现问题为特长,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最佳解决方案。联系电话:13932123890。

对二胎政策的看法和感想篇8

正在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呼吁放开二胎。他们认为,以一胎化为核心的计划生育政策已完成其历史使命,在人口老龄化提前到来与劳动力人口增势减弱的情况下,应该放开二胎、提倡一胎。

调整我国的计生政策有一定的现实迫切性。从人口构成来看,我国人口红利期始于1965年至1970年,而现在,虽然能够参与经济活动的15岁至65岁的“劳动力人口”仍在逐渐增加,但到2015年,这种劳动力人口将转为减少,劳动力人口将逐渐告别无限供给时代,“人口红利”将进入一个拐点时期。

“奖一、放二、禁三”

1971年至1998年,我国共计少出生人口6.34亿,其中因为计划生育因素少出生人口3.38亿。

在这28年间,我国因计划生育而少出生的人口为家庭节省少儿抚养费约6.4万亿元,为国家节省少儿抚养费约1万亿元。

但同时,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危机、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独生子女家庭问题多、生育权利不平等等社会问题。

笔者长期在基层工作,经仔细调查研究,并征求多方意见,在此建议调整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可以在一些地区、某些特定人群中试行奖一、放二、禁三。

所谓“奖一”,即对只生一孩的父母进行奖励。对于有生育多孩能力和意愿的人来说,自愿只生一孩,就应该受到奖励。目前国家正在试点针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措施,即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夫妇年满60周岁后可以每人每月领取50元的补助。对50年来由于执行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应最大可能地给予补偿和救助(包括住养老院的费用及医疗费用),使其老有所养、安度晚年。

所谓“放二”,就是放开生育二孩,允许愿意生育二孩的家庭生育二孩,取消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对生育二孩的限制,同时以立法的形式保护生育二孩父母的合法权益,使生育二孩合法化。

1985年,我任无极县委书记时在调研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即如果实行二胎政策,比实行一胎政策生的人还少。

所谓“禁三”,是指在全国范围内严格禁止生育三孩。应当通过立法依法“禁三”,建议先以行政法规的形式立法,设定生育三孩的严格许可制度,以法律的形式筑就一道堤坝,使其不能突破。

奖一、放二、禁三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不能人为割裂、单独实施,也不能片面、独立地理解,它们缺一不可。其基本政策取向是在降低人口出生率的同时改善人口结构。

奖一是导向。通过奖励的形式达到少生优生的目的。

放二是实质。通过放二改善人口结构,将生育的基本权利有限制地还给人民。经过30年的变迁,即使全国所有家庭都生二孩,总和生育率也在更替水平以下。据预测,按总和生育率2.0计算,2045年全国人口达到15.57亿,可能实现零增长。因此,放二不会导致计划生育失控、人口激增。从19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实行“二孩加间隔”政策的山西翼城县、甘肃酒泉市、河北承德市、湖北恩施市,这四个试点地区年均人口增长率与生育率都低于周边地区。如果全国从一开始就实行二胎政策,也许现在也超不过12亿。

生育水平是否反弹,关键是禁三能否真正做到。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大多数家庭事实上已经是二孩家庭,尽管违犯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二孩家庭受到了多方面制约,主要是经济处罚,但是多数家庭仍然选择生育二孩。因此,与其由他躲着非法生育,不如让他合法生育。二孩放开了,生二男、一男一女的家庭基本能满意,生二女的家庭虽然不满意,但感到孩子有伴了,基本能接受,认了。所以放二的政策是合适的。二孩放开,会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人们由消极对立转向积极支持,“天下第一难”的工作也就相对好做了,广大计生、基层干部就可以把主要精力用在提高人口素质和优化人口结构等方面。

禁三是关键。这个环节要特别严格,才能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奖一、放二的工作做到位了,禁三就相对容易一些。

政策调整可试行“五步走”

奖一、放二、禁三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一种以奖为主、尊重个人选择、提倡人性化的政策。这个政策必须全国统一,以改变不同省、市、区计划生育政策不一致、不平等的弊端。

具体步骤上,今后生育政策分五步走。

第一步先微调放二。所谓“微调放二”,就是对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进行微调,允许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放开生育二孩,也可称为“对‘单独家庭’放二”。为了与中央计划生育政策保持一致,即在“十一五’时期保持现行生育政策稳定的前提下,建议在目前“双独家庭”放二的基础上,开一个小口,对“单独家庭”放二。

第二步是,“十二五”初(比如从2011年1月1日起)在全国全面放开生育二孩,实行奖一、放二、禁三的生育政策。

第三步,奖一、放二、禁三政策实行“15年左右”,如果人口达不到理想规模,可有条件地放开三胎。凡有生育三胎意愿的家庭,可以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政府主管部门根据当时的政策及申请人的条件进行研究安排。

第四步,再过“15年左右”,将计划生育恢复到生育自主的自然状态。“天生A民,有物有则”,任何事物都有自己内在的调控规律,人口也不例外。尊重人口内在规律,让那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控人口生产的数量。

上一篇:对校园暴力行为的看法范文 下一篇:数字乡村的内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