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继电保护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14 17:30:53

对继电保护的认识

对继电保护的认识篇1

关键词:电力继电保护装置;安全管理;调试

继电保护装置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设备的更新不断朝着智能化以及一体化的方向进步,使得各继电装备的各项功能不断得到优化,逐渐能够应对电力企业、供电公司体系的更高要求,能够完成各项设备安全保护工作,维持装备系统的稳定性。为人类的生活以及供电安全提供保障。方便更加快捷、系统的完成安全管理工作。

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现代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传统的OCL功放,体积大,重量在25kg左右,比较笨重。另一种是采用开关电源,功放采用数字功放,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继电保护测试仪是在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DL/T 624-1997)的基础上,充分使用现代先进的微电子技术和器件实现的一种新型小型化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为了完成继电装备的正常工作,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管理的各项装备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查看各项交、直流电源的空气开关,保障其全部断开,以确认对整个供电安全系统不造成危害。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按照实际要求把继电装备的各项二次回路安全措施单填写正确,以保证其数据的准确性。而且还要对各项装备进行闭锁条件的模拟实验,确定其闭锁功能正常,能够进行正常的工作运输,而且对于其装置中的电子投入信号也要做相应的检测,确定信号的接收完整,一旦装置出现任何,必须马上调整装置,或者更换装置。而且对最大负荷电流和三相平衡额定电压要进行增大变化的调整举措,要将保护装备的直流电源作分时段的处理,通过其操作反映,确认其信号是否处在正常范围之中。再在调制之后,对整个装备进行全面的勘察以及核对,确认其各项数据处在正常范围之中,确认其参数能够在定制单上得到反映,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工作。

2 进行继电保护装置调试的人员要求和技术要求

2.1 继电保护装置调试的人员要求

(1)操作继电保护装置的相关人员必须是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有相关从业资格证明的人,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调剂必须有一定的经验,能够了解装置的相关知识,对各项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做到及时检查并且按照规定排查。所以在相关从业人员就职之前必须要进行专业方面的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关专业素养,能够有效地控制继电保护装置,维持装置的运行[1]。

(2)除了具有操作继电保护装置的相关知识,还需要要求调试人员掌握基本的电力公司运作知识,了解电力系统的相关知识,具有较为全面的理论以及实践知识,一旦电力系统的任何方面发生故障或者缺漏,能够第一时间察觉并排查,保障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工作。对于比较专业以及要求性较强的知识体系,必须进行专业的知识培训以及课程讲解,保障操作过程中的全面、系统以及顺利进行。

2.2 继电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

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就是以防电力系统发生突发性的故障,对于这些突发性的意外进行应急措施。一旦整个电力系统发生故障,能够立刻采取保护措施,给相对应的装置原件发出命令,以调整供电系统,维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和降低故障为电力系统带来的损失。因此,电力继电保护装置对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十分重要,必须保障其能够安全、顺利的操作,才能够使得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得到保障。平时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性的检查,实时的调试是十分重要的工序,必须确保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符合规章制度和相关的管理条例,的确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了专业的操作[2]。

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调试过程中的注意要点

3.1 严格标准执行,切实实现标准化操作

电力系统继电装置的调试工作具有专业的规章制度,将一系列的步骤以及专业要求都一一在列,是长期的电力工作实际经验累积的结果,具有技术性、科学性、专业性,一旦相关环节没有按照章程进行,极容易出现故障为电力系统带来损失,因此,在进行电力继电装置的调试过程中,必须要按照规则进行标准化操作,对与员工在调试过程中使用的相关仪器、仪表必须进行装置适用性的核查,保证装备的操作性能,对各装置的合格证要进行检查,不能有破损和过期的现象出现。进行装置的调试前后都要对装置的各项装备数据进行记录,确保数据全部准确无误的进行了登记。

3.2 强化责任意识,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

经验丰富、技能高的相关从业人员能够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各项工作进行很好的核查,他们拥有较高的专业度,而且责任意识比较强,够轻易发现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但是近年来电力企业的从业人员逐渐年轻化,他们在经验、机能、责任意识以及专业度上略有欠缺,常常会犯一些低级错误,在安全事故发生之时也不能够随机进行调整,导致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受到阻碍,电力公司的运作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必须要完善相关制度,保证员工工作的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电力调试的安全性,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保证电力系统的完善以及高水平运作[3]。

3.3 强化调试工作的标准化作业

必须要保证继电保护装置调试工作的标准化作业,这样才能更加高效率的工作,确保万无一失。所有的操作规范都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在工作的过程中,要研究清楚各个时间段的工作情况,及时与其他的工作人员进行任务的交接,所有的图纸和相关数据必须确保准确性,要与现实情况相一致,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或是操作较为复杂的装置,必须派用技能高超的从业人员进行相关工序的操作,并进行多次审核检查,要绝对排除寄生回路状况的出现,对发生的各种故障进行整组试验。

总之,继电保护装置对于供电系统的安全性能非常重要,需要准确记录相关数据,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维持和保障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张洪武.继电保护装置调试及验收注意事项探讨[J].广西轻工业,2013(12):172-173.

[2]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用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对继电保护的认识篇2

论文摘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保障。继电保护装置与发电厂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等密切关联。继电保护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其他专业课和选修课的教学。当前,该课程现行教材已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需要,表现在:理论教学内容偏多,缺少对各种电力设备保护配置和实际运行与检修方面技术的内容。因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材改革已迫在眉睫。在此对继电保护课程教材改革进行探讨,提出解决的设想和具体措施。  

 

在高职院校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等专业都开设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从目前全国发行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材看,其教学大纲和教材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围绕保护原理、动作整定来提出要求和进行教材编写,往往忽略了对各种电气设备进行继电保护配置,忽略了对继电保护运行、维护和检修技术的介绍。当学生毕业后,面对电厂、变电所中各种电气设备的继电保护时,不知配置有哪一种保护,感到茫然,体现出教材和教师教学偏离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学生普遍认为课堂讲授的内容很难与实际的结合起来,短时间内很难进入工作角色。摆在电专业课教师面前的工作就是要全面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让学生一走入工作单位就能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在此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材改革进行探索,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更希望获得抛砖引玉的功效。 

一、高职培养目标和现行继电保护教材分析 

由于人的认知和观念上的惯性,社会上普遍认为高职院校学生是比普高院校低一个层次的学生,这种看法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还会在高职教育中充分表现,并将持续较长时间,具体表现在教材的编写和教师的教学全过程中。虽然许多从事职业教育研究的专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与层次不同的观点,比如姜大源先生提出的“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阐明从人才观的角度看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的教育的根本差别不是水平高低的差别,而是类型的不同。而且,他还进一步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一个涉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分野的基本问题:是在“层次下谈类型”还是“在类型中谈层次”?他指出:“在谈到教育层次与教育类型之间的关系时,是以层次下的类型为基础,还是以类型中的层次为基础,涉及到两类大相径庭的教育观。”基于层次的类型观与基于类型的层次观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的一个重要的选择标准、一种重要的理论基础。基于类型的层次观给予了各种类型教育自身发展的空间。 

显然,针对人才和教育的层次观而提出的类型观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为高职学生学习生涯的发展以及高职教育发展空间的拓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具有空前的建设性。但是,这种人才类型观和教育类型观对于阐明我国确定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来说只是提出了清晰的原则,远没有明确和具体地阐明高职学生要成为能有效服务于社会、具有就业竞争力的人才,最根本之点是什么?也没有清楚地勾画出高职院校为了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其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教学过程怎样实施?在这样的情况下,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只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那么,有没有规范统一的要求来规范职业教育活动呢?这还需要进一步加以探索,形成全国从事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的共同认识和规范教学行为,形成能够托起我国现代化建设高技能劳动大军的合力。 

从人力资源的视点来看,高职院校学生要成为能有效服务于社会、具有就业竞争力的人才,最根本点是要具备社会所需要的胜任力。具体地说,就是要具备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所必备的胜任力,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才观也为高职院校贯彻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为有效地拓展高职教育的发展空间提供了坚实的观念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高职教育可以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具体化为:培养企业(组织)所需要的符合相应胜任力模型要求的、具有较强就业竞争力的人才,这正是高职教育的目标。 

另外,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要廓清课程与教材的关系,即弄清教材为本,还是课程为本。否则就会本末倒置,将严重地影响教育和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现代意义的教材是以不同的承载媒体、不同的使用主体与不同的装帧形式出现的教学资源的集合。教材的多样化正是教材特色化的过程,服务于职业教育特色的所有教学资源以及教室与企业生产现场相结合的开放的教学资源都应反映到教材中来。 

目前,全国高职院校采用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首先提出继电保护的四个要求,即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其次提出基本电路(各种滤过器)和继电器元件图形符号;最后,按保护对象分别对各种电压输配电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发电机和电动机的保护,并在各章插入微机保护。即使是精品课程教材,也难以突破这一教材编写模式,都还属于精英教育型选用教材,若老师按这样的教材去实施高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学生是否具有胜任力,可想而知。对学生而言,他们应该知道:面对各种电气设备时,该设置哪些保护;每一种保护的电路布置;每一种保护在运行和动作时信号显示情况以及根据这些信号对其进行维护;微机保护的实现形式以及动作原理(不用程序流程图)。因此,当前的高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材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必须进行教材改革。高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目标的达成需要有一套合适的教材、一批具有实践工作经验的教师和良好的实验实习设施,缺哪一样都会导致学生胜任力打折扣。这里仅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材改革作一些探讨。 

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材体系重构和教师实践能力培训 

基于对当前广泛采用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材存在问题的分析,并结合职业教育专业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基础和现实学习能力,结合实训试验条件和教师的实际经验,提出对继电保护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具体考虑如下: 

1.教材重构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并达到教学目的的指南,简洁实用的教材是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从职业教育的目标和课程目标出发去实现学生职业胜任力。因此,必须对现用教材进行拆分、瘦身、添加和重构教材体系,以便于专业课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

(1)教材拆分。首先,将各种电压输配电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发电机和电动机保护以及微机保护的原理和整定的体系进行拆分,把各种保护的原理从各章节中拆分出来单列一章,专门介绍反应故障保护的大值动作原理、小值动作原理(电压保护、阻抗保护)、气体动作保护原理。在各种故障情况下,故障物理量的检测电路中的检测设备或原件(ta、tv以及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气体继电器、阻抗继电器)及其保护动作原理和信号显示要求。并在这一章节中增加两天去发电厂和变电所认识ta、tv、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气体继电器、阻抗继电器等的安装位置以及继电保护运行信号显示情况。安排两次实验完成继电器的动作值整定实验。其次,拆分出动作值整定,只介绍整定的原则,不作复杂的理论分析计算,让高职学生从复杂、难懂的窘境中解脱出来,而把主要求精力放在继电保护的实用技术上。最后,拆分出各章节中的微机保护,并单列一章,重点介绍微机保护的实现(从故障分量的检测模数转换计算机程序实现的故障判断、指令形成,再到计算机发出控制跳闸指令到现场控制设备执行跳闸的过程)。

(2)瘦身。去掉复杂装置或元器件原理的介绍、整定计算及整定计算实例。教材篇幅减至原来的一半。 

(3)添加。增加各种电气设备的继电保护配置、保护的原理图和展开图,增加去发电厂、变电所的生产现场认识实习和学校内的实验,增加对各种事故的案例分析(继电保护运行、维护和检修技术)。 

(4) 教材体系重构。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重构成下列几个部分。一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础知识,重点介绍电力系统运行及继电保护的概念、主后备保护概念、保护要求、基本元件文字符号认识、保护的实现原理(反应故障保护的大值动作原理、小值动作原理、气体动作保护原理和差动保护原理。在各种故障情况下,故障物理量检测电路中的检测设备或原件:ta、tv以及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气体继电器、阻抗继电器,保护动作原理和信号显示要求)。二是电气设备的继电保护配置,主要介绍电气设备继电保护的配置、保护的原理图和展开图识读。三是继电保护动作值整定:电流动作值整定(短路动作电流、过电流)、动作时间整定、动作阻抗值整定、差动保护动作电流值整定等。四是微机自适应保护:从故障分量的检测模数转换计算机程序实现的故障判断、指令形成,再到计算机发出控制跳闸指令到现场控制设备执行跳闸的过程。五是继电保护运行、维护和检修技术,收集编制案例,用案例教学方式实现学生对运行和维护技术的学习。六是实验实习实训,编制去发电厂和变电所认识实习的项目、目的,在校内试验的项目和目的。 

2.加强教师在电力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 

校企结合是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专业教师的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学院的规划,分期分批让电专业课教师深入企业去工作一段时间,以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增长教师对专业课教学过程的把控能力,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取得可检验的实际效果,学院要求各系专业教研室拟出各批次教师的实习项目、目的和要求等,实习结束后由各教研室统一进行检验。电专业教研室针对继电保护课程教师提出具体目标: 

(1) 必须熟悉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电气运行管理规程与维护、检修的基本技术。 

(2)必须熟悉发电厂、变电所一、二次系统设计,熟悉一、二次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与检修技术。 

(3) 必须熟悉一、二次设备选择、设备的布置等。 

并作出相应的安排和要求如下: 

(1)每年7月18日至8月18日分两组分别去发电厂和变电所实习,同运行人员同吃住,同上班;虚心请教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时刻牢记自己的实习目标。 

(2)学院为每名电专业教师配置电气工程相关标准汇编一套。 

(3)要求实习教师了解发电厂或变电所的电气运行情况、绘制电气主接线图、各种电气设备继电保护配置图,重点了解实习厂、所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情况,并写出评价报告。 

(4)了解发电厂、变电所使用新技术、新设备以及运行情况,作出书面记录。 

(5)实习结束时要求教师请发电厂变电所的技术人员出来座谈和交流。 

实习教师回到学校后,由教研室主任对实习教师的实习资料进行一一检查,签署意见,由系主任核实后,交资料室存档,作为教研室全体教师交流学习材料。 

电专业教师到电力企业,把现代企业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和实用技能学回来,更好地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使电专业教师向着“双师型”师资队伍方向快步前进。 

三、效果 

经过一年的试验和探索,这种重构后的教材对高职学生学习具有明显的好处,他们感觉学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是太难的事,保护原理清楚、电路原理图和展开图通过课堂教学和在企业的认识实习也容易掌握,特别是各种设备的保护配置也基本清楚;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对继电保护运行维护技术有了初步认识。在岗前实习中,现在的学生没有往届学生那种茫然感觉。另外,组织教师去电力企业工作实习,增强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大大增强了教师在课堂和实验室以及实训试验中把控能力。学生对教师更有信任感,教师对学生更有感染力、示范力。由于教师能力增强,课堂教学把握得当,幽默感顿生,语言语气感染力增强,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但不足方面在于:教材中还有许多内容需要改进,对继电保护运行和维护的实践案例还不够丰富,这些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四、总结 

继电保护课程教材改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从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相关教师和实验实习教师积极参与才会更深入、到位。希望有更多有志者参与这项工作中来,使继电保护课程更完善。 

 

参考文献: 

[1]张保会,尹项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2]廖昌荫.人力资源视野中的高职教育目标和对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6). 

对继电保护的认识篇3

关键词: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S219文献标识码: A

由于继电保护对电力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该电力系统的发展水平。一般而言,继电保护总是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电力系统的技术革新,将会对继电保护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事实上,继电保护的主要内容是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在不断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改进的同时,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也经历了一定的发展历程。

一、继电保护设备的识别

一般而言,继电保护设备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下总是保持静态,只有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出现异常情况时,才根据其所检测到的故障与异常电器参数而开始启动,再通过本身的逻辑回路对其识别,最后选择可靠、有效的方法快速地切除系统故障或者发出对应的警示信号。该过程所需要的时间非常短,一般只需要几毫秒至几秒的时间即可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目前来看,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对继电保护设备的了解基本上还只能做到对静止状态的认识,假设电力系统不发生故障或者保护设备不动作,那么对该设备的特性了解也就没有可以提及的内容。然而就实践来看,在电力系统的操作过程中,最需要掌握的就是继电保护设备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是否能快速而又准确地做出反应,即要准确认识继电保护设备在动态过程中的“状态”,这是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应用的关键。实践证明,继电保护设备的动态只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设备检测到了该故障信息;第二,继电保护设备发生错误动作;第三,继电保护设备试验与传动。由此可见,将继电保护设备的静态认识运用到其动态过程的判断过程中,显然存在着很大的不科学性。

就现论而言,继电保护设备是一个由多种逻辑功能构成的系统,是一个以静止状态存在的系统。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认为,考查某一个系统时,必须要给该系统额外施加一个干扰力,只有这样,该系统的主要特性才能完全地表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对这一系统进行科学有效的研究。基于此,我们知道要准确研究继电保护设备的特性,就必须根据其自身的逻辑功能进行试验与检测,即继电保护检验。因此,只有在电力系统发生事故或出现异常情况时,使继电保护设备启动,才能检测继电保护设备的逻辑功能和与动作特性,才能正确了解与把握继电保护设备的状况。从根本上说继电保护设备的识别,就是对动态下的该设备检测,它是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应用的基础。

二、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的发展

2.1 继电保护设备的发展

从根本上来说,继电保护设备是继电保护的基础,继电保护设备的性能直接决定着继电保护的效果。探索继电保护设备的发展历程,其经历了从整流式、机电式、晶体管式到集成电路式的发展历程。在初期,熔断器曾被广泛应用于继电保护装置上,由于其能满足当时市场的需求,因此可以称之为继电保护装置之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熔断器又逐渐被淘汰或替换。由于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运作速度比较慢、灵敏性比较差且抗震等级比较低,再加上其比较容易磨损,大大阻碍了电力系统的发展。而后,晶体管在继电保护装置上的应用成为当时的主流,被广泛应用;但其具有抗干扰能力比较差、判断精度低以及质量不稳定等特点,因此也没有得到长期的发展和运用;直到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使大规模集成电路得到了开发和利用,进而发展到以微处理器及微型计算机运用的继电保护装置阶段。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继电保护装置不断发展。目前我国继电保护装置仍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主要发展方向。

2.2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的发展

从实践来看,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主要是根据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而不断改进,随继电保护装置的发展而进步,因此二者之间是主附关系。从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不断改进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的关键在于对装置的复杂状态的判定和把握,因此应确定有效的检验内容和周期,建立一套完善的监控体系等。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的类型主要有两种,即事后检修与预防性检修。实际上就是有被动检修与主动检修的差别。主动检修可以防范潜在的问题,这样不但可以延长继电保护装置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可以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从实践来看,各电力企业多以预防检修为主,事后检修为辅。即便是预防检修中出现了漏洞并扩大影响时,事后检修也可以及时予以弥补。一般而言,预防检修主要分为两种模式,即预知性维修与状态检修。预知性维修是对定期检修的工作已经预先设定好了检修的内容和周期,而状态检修则是以现阶段的继电保护装置所处的状态为依据,利用状态监测设备和诊断设备来确定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而判断出是否需要检修和进行检修的最佳时机。由于这种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没有完善的自检与实时监测功能,因此检修工作比较复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监控体系逐步被运用到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中去,不但减少了对装置的破坏,而且大大提高了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三、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的应用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主要是通过在线和离线监测手段,详细收集电气设备的运转信息,再经过系统的分析和诊断,准确判断出电气设备健康与否,最终做出检修对策。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是以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为基础,对该设备的运行状态反应出来的信息进行收集,并对该设备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真正实现继电保护状态的检修。一般而言,实现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基础技术主要有继电保护状态监测和系统故障诊断技术。事实上,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继电保护装置服务的,他要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以下将分别阐释继电保护装置检修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实施要点。

3.1 继电保护装置检修工作的基本原则

继电保护装置检修工作的价值在于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因此其基本原则是:(1)保证继电保护装置能够正常运行,否则检修工作将失去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是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应用的最重要体现,同时也是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根本目的。如果能使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中的监测和诊断手段得以有效地应用,则整个电力系统的管理水平将提高一个层次。(2)从全局出发,各个击破。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是一个比较复杂和系统的工程,加上现阶段继电保护装置的规模不断扩大,只有从全局出发,科学布局,各个击破,才能保证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的实施要点

首先,要重视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技术管理要求。一般而言,继电保护装置总是静态地处于电力系统之中,但实际需要掌握的是继电保护装置的动态状态,即实际运行情况。因此,要重视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技术管理要求,使继电保护装置“动起来”,通过实际检查才能了解和正确把握继电保护装置的状况。其次,运用新技术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监测。在继电保护状态检修过程中,大量运用新技术是必须的。但是在线监测技术的开发是非常困难的,就目前的该技术应用情况来看,我们仍需运用新技术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监测,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及电力系统的安全。事实上,随着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在继电保护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对监测与诊断设备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监测与诊断设备的不断改良也应当是继电保护检修技术应用的一种表现。

结语

总而言之,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直接决定着继电装置的保护功能,对整个电力系统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创新思路,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完善该项技术,才能为电力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胡国波.刍议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1(10)

[2]汪东.浅析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科技资讯,2010(1)

[3]林君芳,陆兵.刍议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硅谷,2011(11)

[4]刘小坤.基于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探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

对继电保护的认识篇4

【关键词】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技术 应用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呈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势态。在这一势态下,电力业也快速地发展起来[1]。基于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技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合理、科学地应用该项技术,能够使电力系统在运行方面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提升整体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为了使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能够更加具有应用价值,本课题在分析其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在应用方面的不足及对策进行探究便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1.1设备选型方面

以电力系统的具体需求为依据进一步完成设备选型,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的前提条件。对于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来说,需要将自身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还需要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以继电保护装置为基础上,从而实现对系统运行状况的监测,进一步使电力系统所存在的潜在故障得到有效排除。现状下,在继电保护中,网络监控系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网络监控系统的应用还能够与继电保护充分融合,进一步使电力系统实现自动化监控与网络化监控[2]。结合前面叙述,遏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在应用过程中,需做好设备选型,并且设备选型需结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及需求,选择合理的型号,从而使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有效展现出来,进一步使电力系统实现既安全又稳定的运行。

1.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功能应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具备多方面的功能,比如主变保护功能、电容器保护功能以及线路保护功能等。通过对继电保护装置上述功能的充分利用,使电力系统输变电当中的变电站设备得到充分有效的保护,进一步使由于变电站故障而引发的经济损失得到有效避免。继电保护装置在电流保护方面使用了二段式或者三段式,这样使由于短路而造成设备损坏的状况得到有效避免。与此同时,在母联保护以及主变保护功能的应用下,使得设备损坏等故障的发生大大降低。

1.3继电保护技术融合了多项现代化技术

现状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融入了多项现代化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及自动化技术等。这些技术的融入使得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更加完善,从而使该项技术的网络化特点与智能化特点充分展现出来[3]。比如在单片机技术的融入下,使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率得到有效提高。另外,在对网络通信功能模块加以利用的基础上,使中心监控人员的监控力度得到有效强化,同时还提高了故障信息的收集能力。显然,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融合提升了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在这方面需给予足够的重视。

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2.1相关问题分析

在应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过程中,倘若因设备出现故障,那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便能够发挥作用,快速地排除存在故障的元件,从而保证其他元件能够正常工作。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工作状态有两种,一种是工作,另一种是闲置。在系统元件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系统才会被激动,然后处于工作的状态。倘若没有元件故障发生,那么保护系统便处于闲置的状态。然而,保护系统还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从而引发一系列安全隐患,具体表现如下:(1)由于系统中应用了不合格的元件产品,进一步引发安全隐患。(2)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受到一些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有害气体以及灰尘的介入,从而加快了设备的老化,进而间接性地导致继电保护设备受到损害[4]。(3)不同型号的系统有不同的保护方法,由于系统保护方法不具规范性与科学性,进一步引发系统故障。

2.2相关解决对策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的出现,便需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应用。具体对策有:(1)做好电力系统的管理工作。要想使电力系统得到有效保障,做好管理方面的强化工作便显得极为重要,一方面需要提高管理意识,另一方面需要对管理理念进行完善,降低或排除由人为因素而引发的损失等。(2)努力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通常会导致工作环境较差,从而出现大量的有害气体及灰尘影响系统的运行。针对这些问题,便需要提升工作人员思想认识,通过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及业务培训等使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3)使保护设备实现微机化,做好保护技术改革工作,完善相关制定,使继电保护更具标准化、更具专业化。

3 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在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下,使得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得到有效增强,对系统故障的排除具有时效性的作用。与此同时,由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不利的环境因素、系统设备故障因素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会导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便需要做好各项管理工作,提升员工综合素质。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还需要认清继电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尽快朝向信息化与网络化方向发展,进一步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及安全运行奠定良机。

参考文献:

[1]季利明.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意义现状及前景[J].科技致富向导,2011,05:342-343.

[2]沈旭晓.刘雷.蔡伟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机电信息,2013,24:176-177.

[3]沙骏.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2:148-150.

[4]高歌.窦龙超.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意义、现状及前景[J].科学中国人,2014,22:102-104.

对继电保护的认识篇5

继电保护装置,即为了检测电力系统所发生的问题或者异常情况,用来发出故障信号或解决故障的保护装置。电力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继电保护装置,它的精确可靠性会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性能。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继电保护装置也有了很大的改进,不再是单一的传统组合模式,而是不断地向自动化、一体化、智能化方向发展。[1]因此,继电保护对于从事电力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专业的要求。在调试过程中,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妥善地处理问题,保证继电保护装置能够良好地运行,也就能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策略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需要专门的调试,这是保证该保护装置能正常运行的重要步骤。在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中,对调试人员和调试技术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同时在调试前后及调试过程中,都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11对继电保护装置相关调试人员的要求

(1)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工作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因此,调试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在工作前,必须要通过专业的考试或培训,拿到资格证书。专业知识丰富的人才更能保证继电保护装置调试的质量及安全。[2]

(2)调试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的积累。继电保护装置是典型的一次设备,因此需要调试人员熟悉并掌握一次系统的相关知识,以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同时,还要求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人员能熟练掌握相关的资料和图纸,并对相关的技术能有全面的掌握,熟悉管辖范围内变电站的所有接线圈,在出现故障后,才能快速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12对继电保护装置调试的技术要求

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就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才设置的保护措施。若在供电过程中突发故障,这一条线路上的继电保护装置会自动切断故障电路,将不能正常使用的电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给电力系统及相关用户带来更大的损失。因此,要想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首先就要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可靠,就必须要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工作,调试人员要严格按技术规范来执行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

13继电保护装置调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调试前准备。首先,在继电保护装置调试前,要充分重视工程图纸的会审和技术设计的交底。在设计确定后,尽量避免随便更改。其次,要制定相关的操作流程,并严格按照流程来操作,还需要制定相关调试质量检验表,来完成对继电保护调试装备的核实和校正。最后,在开展调试前,仔细检查需要断开的交、直流电源空气开关,保证连接片处于断开状态。

(2)调试时,一方面,对于带有方向的保护装置,需要做正反两方面的试验。验证需要结合一次与二次极性连接方法来有效进行;另一方面,要一定程度上增大最大负荷电流及三相平衡额定电压,并在此基础上,瞬间断合保护装置的直流电源,检查信号正确与否,并且检查有没有出现误动现象。然后,再快速逐一断合单相、两相和三相的交流电压,再次检查信号和误动现象。[3]

(3)调试工作结束后,在接入跳合闸连接片前,还要利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来分别测量上下两端的对地点位,而不能直接连接上下两端的连接片,而且万能表需要选取合适,否则可能会出现误动现象。在调试工作完全结束后,要调度核对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定值,并对于定值单上不存在的数值及和参数与之前做的记录进行核对。

2继电保护装置调试工作中的安全管理策略

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管理也是调试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实际的工作中,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1严格按标准执行,实现标准化

在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中,必须严格遵守质量手册规定来展开标准化调试工作。在调试之前,工作人员必须确定相关的使用仪表和仪器尚在有效期内,没有存在损害或者不精准等现象。而且在完成调试记录时,要及时并清楚地做好调试过程中所使用仪器、仪表及其他装置的记录。

2提高调试人员的专业技能

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在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工作中也同样适用。而且,在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前提下,继电保护装置的相关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更新。因此对调试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工作人员要加强专业知识的丰富学习,并且不断积累经验;另一方面,电力企业要按时更新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从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来对调试人员进行全面培训,为丰富调试人员的知识储量和专业技能提供便利。

3树立安全及责任意识,培养严谨的作风

著名革命先烈邹韬奋先生曾说过:“真正进步的人决不以孤独、进步为己足,必须负起责任,使大家都进步,至少使周围的人都进步。” 这句话正是说明了拥有责任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工作中,也是如此。在这一点上,先辈们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老一辈的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人员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更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在调试工作中,能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出调试过程中易发生的安全问题,大幅度地降低了调试事故的发生。但是,随着我国的电力电网系统的快速发展,老员工的退休和新进员工的加入使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大大减少。在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过程中,容易引起设备损坏或运行断路器误跳等现象的发生,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工作人员在拥有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要抱有强烈的责任心,在工作中,注意观察细节,希望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继电保护装置调试工作的质量,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顺畅运行。

24加强二次图纸和资料的管理,建立系统的调试记录[4]

在调试工作开始前,工作人员需要先查线核对,确定到货正确后再进行有效的调试。对于已完成工作的二次改动,要在图纸上及时完成修改,这对于后续工作和最后移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在调试工作结束之后,要对每一个故障的发生、检修工作的过程和经验教训及时地做好完整的记录。这些记录可以用于操作人员的学习和探讨,避免在以后调试工作中犯同种错误,同时通过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来提高调试人员的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开展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工作。

3结论

对继电保护的认识篇6

【关键词】变电检修;电力系统;状态检测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一、变电检修概述

变电检修是指,采用先进大型生产设备进行生产的企业要根据电力系统工作的状态而执行的预防性检修作业,通过变电检修来降低电力生产设备的检修费用,并在电力设备的整个规定的使用期限内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平稳运行。变电检修是根据在线或先前检查结果来决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的,较早的一种变电检修时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这是根据实际经验和数据分析,判断设备会发生的各种故障,包括什么故障会对设备造成最坏的影响,并根据分析判断结果制定变电检修计划,从而合理的安排变电检修间隔,这样就避免了不必要的变电检修过程,也降低了变电检修的费用,同时也能减少突发事件的出现。

二、变电检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变电检修目的不明确

目前,我国企业对生产设备的变电检修认识不够正确,对遍地那检修的目的不明确,有些变电检收人员对进行变电检收的目的不明确,认识不到进行变电检修的重要性,有些都是应付了事,或是在进行变电检修过程中不够认真,不是重要的检修环节。同时许多进行变电检修的检修人员没有应有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对变电检收工作不能细心认真完成,在检收过程中容易出现检收结果误差,而往往在被忽视的变电检修过程中的微小问题都会成为日后造成严重安全事故的隐患,这种情况的出现正是由于变电检修工作目的不明确所造成的。

(二)检修工作记录不全面

变电检修工作需要对每一次的变电检修结果进行精确、仔细的记录,作为分析变电设备运行状态和安排进行变电设备检修的根据。但是有些变电所的工作人员由于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变电检修培训,往往不知道进行变电检修工作记录的重要性,不懂得在检收工作中进行技术要点记录和成本分析的重要性,造成变电检收记录不明确或不完整,影响变电检修结果的分析,这样不能为变电检修提供有用的分析数据,也给制定变电检修计划造成了麻烦,甚至一些边远地区的变电站都没有进行相关数据记录和成本分析报告的工作过程,对变电检收工作记录认识的不正确造成的变电检修工作记录不完全严重影响了变电检修工作的进行,并有可能引起巨大的安全隐患问题。

(三)检修人员技术水平不合格

上文提到过,许多变电所负责变电检修的检修人员往往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业务培训或安全意识培训,或者一些技术人员所掌握的检修技术已经严重落后,不适应对先进设备进行检修,在检修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问题,严重影响检修结果的准确性。一些地方变电所的检修人员非但没有专业的技能培训基础,甚至是半路出家从事变电检修工作,没有过硬的检修技术知识,这就给变电检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当今计算机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情况下,检收技术人员在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必须要掌握一定的信息处理技能,而一些年龄较大的技术人员,掌握新知识的能力较差,不能及时掌握关键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和网络应用技术,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变电检修的结果。

(四)设备陈旧落后

虽然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经济发展差异,因此不同地区的工地那企业之间也存在设备差异的问题。我国一些西南、西北地区的老旧供电企业,由于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不能及时的更新变电设备,新旧设备使用参差不齐,有许多地方的变电站设备已经接近服役寿命却还在超负荷运行,在这种超负荷运行的条件下,就加重了变电检修的负担,同时用于设备维护和检修的费用也在增加,甚至积少成多超过了更换变电设备的费用,给变电单位造成了得不偿失的影响。同时,在对这种超负荷运行的设备进行变电检收过程中就会出现检修误差,轻则影响设备维护工作进行,总则就会犹豫安全隐患的存在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三、提高变电检修工作效率的建议

(一)工作人员明确变电检修目的

明确变电检修的目的是进行保证变电检修有效进行的关键,因此要使变电检修管理人员对变电检修的每一项工作都要有详细的技术操作说明, 各个变电检修班组应布置详细的检修任务和责任项目,明确个检修项目的技术定义和工作方向,使各个检验班组检修工作人员能够真正明确进行遍地那检修的目的,保证变电检修平稳有效进行。工作人员要在明确变电检修目的的基础上,对变电设备进行定期的、规范的检收工作,按照要求进行检收工作记录,为遍地那检修提供第一手的资料,保证变电检修正常进行,避免安全事故出现。

(二)改进检修管理方法

目前,许多变电所所采用的变电检修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重点改进变电检修的管理方法,采用更为先进的检修管理方法对变能电检修进行管理。主要内容应该包括:1、加强变电检修人员的责任感,要求检修人员不断强化其自身的业务技术水平并结合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工作经验参与变电检修管理,并对自己的检修结果进行负责;2、明确关键的变电检修工作,并将重点放在关键点的检修上,集中所有技术力量加强关键点的变电检修;3、应定期对检修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进行考核,并与薪资制度挂钩,采用成本激励的方法,鼓励技术人员降低生产成本;4、应加强变电设备的检修管理,根据实际条件逐渐引入计算机化的检修管理方法,提高检修的科技含量,精确检修结果。

(三)提高检修人员业务水平,强化员工协作

变电检修人员的业务水平要不断加强,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工作人员要认真的执行各项检修工业和检修流程,技术管理部门要不断加强对变电检修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定期进行业务考核,组织新技术学习,保证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能够满足技术需要。在进行检修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检修工艺,遵照要求完成变电检修,避免检修人员工作错误的出现,降低检修工作的风险。同时,要培养检修人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可以实现工作分〔的具体化,并强调各个分〔部门之间的协作精神,各部门之间进行优势互补,相互提高检修技术水平,更全面的进行设备变电检修,在员工内部形成热爱集体的氛围,使员工能够尽最大的努力完成变电检修工作。

(四)改革变电检修方式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经济正在高速发展,城市用电需求也在高速增长,对扩大电网的要求日益迫切,国家大量的建设资金正在不断的投入到新电厂新线路和变电站等大型电力设备上来,以此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但是,我国国内的投资环境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电力系统走向市场只是时间的问题,更多的人认识到投资要求更合理的回报,降低能耗也就成为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点。对变电设备进行检修时降低能耗的合理优化方法之.,变电检修方式的变革主要是降低检修费用,防止强迫限电所造成的巨大经济孙志,保证运行的设备能够在更安全平稳的环境下运行,提高变电设备的使用寿命。

四、变电检修管理与配套设施

(一)完善环网结构的配套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电缆网络设置大多是采用环网结构的形式,但是我国在实际实践中还没有性能最为理想的继电保护装置,也就是说我国的环网结构继电保护设施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而这种缺陷会严重影响继电保护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为了更好的进行继电保护工作,快速隔离电力故障,降低停电风险、提高恢复供电速度等多方面的任务,各变配电所可以考虑结合配电自动化体统的建设,将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系统相互配合进行使用。

(二)实行状态检修管理

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至今,从技术保护原理的设计,到生产厂家制造工艺设置,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都已经比较完善。运用微型计算机保护装置的性能已经十分稳定,近些年来我国许多地区以往出现的忧郁保护装置性能的不稳定所引起的舞动基本上没有再出现,而出现的保护舞动基本上都是忧郁保护装置的外部原因所引起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对继电保护设备实行装填检修管理,就是只要保护装置不告警,就不需要进行检修,这也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需要许多配套工程建设,也是今后的一种继电保护发展的趋势。

(三)增加安检投入

企业管理者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考虑技术改进和设备更新所能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并应该认清供电与企业经营效益的关系,继电保护与电网安全运行之间的关系。企业要加大对继电保护的投入,及时的进行保护装置更新,淘汰落后的装置,增加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同时也要增加安全检查的投入,及时发现继电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降低事故风险和损失。因此,企业要及时的更新保护校验装置,并不断完善供电网络的基础建设,在保证正常安全生产的情况下,确保各回路有足够的保护整定实践,保证保护装置校验速度和质量。

(四)提高技术人员专业素质

上文提到过,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是保证继电保护争产进行的关键,因此要真正提高完善继电保护的技术水平,就要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要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业务考核,保证技术人员能够及时的掌握最先进的继电保护知识,从而保证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平稳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孙悦迪;涨冰;田有又微机继电保护的研究现状及展望农业机

械化与电气化2005(4)

[2]赵有械;赵曼勇;贺春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建设经验谈继

电器2006(06)

对继电保护的认识篇7

【关键词】 变电站 继电保护 事故事件 管理 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网输送容量不断提高,电网安全稳定问题尤为突出,因此继电保护在电网中的地位尤为重要,虽然继电保护技术不断革新,但由于继电保护数量繁多、型号版本繁杂、接线复杂和电网规模庞大,电网运行方式不断变化,由继电保护引发的事故事件屡见不鲜。本文结合现场运维的角度,从分析与总结发生继电保护事故事件的因素、管理对策方面提高继电保护的运维水平,减少因继电保护原因引发设备和电网事故事件,确保设备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1 造成变电运行继电保护事故事件的原因分析

1.1 继电保护运维工作量急速增加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变电站建设规模和数量的快速增加,继电保护技术的不断发展,升级换代速度加快,变电运行无人值守和集控方式的采用,使得变电运维人员设备运维量急剧增加,例如我局变电运行和继保人员一共有130多人,但运维的继电保护装置多达3000套,因此运维人员对继电保护技术掌握的难度加大是一个重要原因。

1.2 经常性进行大量继电保护工作

基建工程投产、技改和大修等实施过程中,需要经常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大量的操作、检验、调整和定值更改等工作。一座220kV变电站投产过程一般会涉及上百套继电保护的操作、检验和定值更改工作,例如我局刚投产的祥云站,投产过程执行的定值单就有126张,这些涉及继电保护的工作如稍有遗漏,就有可能给以后的运行带来隐患。

1.3 继电保护结构布置和元件标识没有完全统一

微机保护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屏内装置、二次回路、保护压板和空气开关等布置较紧凑密集,且微机保护和综合自动化功能愈趋多重化,各厂家的继电保护结构布置和元件标识不统一,例如四方主变保护装置,部分保护主保护与后备保护是分开的,一套保护有多个装置,部分保护主保护与后备保护功能是集在一个装置里的,又例如南瑞继保与四方的保护图纸中空开、继电器、回路编号命名都是不同的,如果运维人员对保护回路和功能稍有不熟或标识不清楚,在工作过程极易造成安全措施布设不全面,工作中出现误碰、误判断或误操作,导致保护误动或拒动事故事件。

1.4 工程图纸设计错误,竣工验收不严遗留安全隐患

工程在设计时,由于设计人员错漏,验收过程把关又不严或受验收人员水平限制没有发现存在设计隐患或误接线,极可能引起继保安全事故事件。例如我局一个220kV变电站母线电压回路设计中串接PT隔离开关刀闸辅助接点作为二次反充电的措施,但由于一次设备是日新电机的GIS设备,隔离开关辅助接点数量不够,厂家就通过采用重动中间继电器的方式来增加辅助接点数时,而且重动中间继电器的电源与隔离开关的控制电源共用一路空气开关,同时220kV电压等级GIS隔离开关控制电源在直流屏是由一路电源供电,由于南网现场运行规程根据反措要求,在运行中隔离开关的控制电源是不能投入的,如果运行中为断开隔离开关的操作电源或GIS某一回路故障造成总电源跳闸,就会造成220kV一段母线的保护或所有母线的保护失去保护交流电压,引起保护拒动或误动事故,幸好在启动过程发生该隐患,及时进行整改,杜绝事故源头。

1.5 运维人员技术水平跟不上设备更换速度

由于继电保护升级换代过快,同时型号厂家过多,不同时期的保护,虽然型号相同,但版本和二次回路设计也不完全相同,如果运维人员对不同保护装置不够熟悉,认为厂家和型号相同,操作也一样,就可能造成误操作,从而引起继电保护事故或事件。

1.6 继电保护运维不到位

微机保护虽然能不间断的自检对装置元件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但对有时装置并不会发出告警信号,例如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化或负荷很小,采样元件虽不正确,但由于电流太小,达不到告警值,还有功能压板接触不良,保护判断是进行保护投退,以及巡视不到位或监控不到位等等,如果日常运行维护不认真,没有发现这些异常,都可能造成保护误动或拒动。

2 防范继电保护事故事件的措施

2.1 加强运维人员继电保护理论、制度和技能培训

(1)加强继电保护理论的培训。要使得运维人员熟悉继电保护运行维护,首先应加强运维人员继电保护理论培训。理论培训可重点对差动保护、距离保护、零序保护、复压过流等原理,以及针对目前电网继电保护的配置情况、二次图纸、各厂家典型保护针对性地进行基础知识培训,使得运维人员掌握继电保护基础知识,熟悉继电保护原理,懂得各电压等级和各厂家的保护如何配置、如何配合、有哪此功能等等。

(2)加强继电保护相关制度的培训。通过加强继电保护运行管理制度、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的培训,使得运维人员懂得运行中应该如何哪些保护该投入或退出、出现保护异常时应如何调整处理、现行有哪些反事措施和如何分析保护的运行状况。

(3)强化变电运维人员继电保护操作和维护技能。继电保护运维人员最核心的业务就是继电保护的操作和维护,要使运维人员及快掌握操作维技能,可通过师带徒结对方式进行,以熟带新、老带幼,缩短新员工和技术较差员工和经验积累过程;通过新设备投运前跟班调试形式或在退运设备进行实际操作,使员工经过较大量实际操作掌握继电保护的操作方法;同时可制作不同继电保护操作维护教材集中进行培训等方式进行强化培训。

通过培训使员工达到“三熟三能”,为继电保护运维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统一和推行继电保护标识标签管理

把继电保护各元件标签、区域、运行操作要求、操作方法、定值区和开入量用统一的文字、格式、颜色、划线等方式进行标准化,方便运行维护人员的操作、巡视和维护等。

(1)统一保护屏的命名。命名以屏安装号+电压等级+间隔名称+保护类别+保护序号方法进行,如21P220kV榕揭甲线线路主一保护屏。

(2)完善和统一保护装置和各元件标签命名。将保护屏内的装置、压板、切换把手、空开和端子排等标签进行完善,并统一标签命名和格式,使得相同类型的保护或相同功能的元件标签和格式一致,减少误操作的可能性。

(3)将压板区按装置和行分区。一般保护屏内有多个装置,压板较密集而且在同一面板上,很易容看错,可将压板按行和装置用红色标识线分区,这样操作时可明显看到压板和对应标签在同一个方框内,减少误操作。

(4)将不同颜色标识区分压板功能和状态。压板分功能压板和出口压板两种,可用黄底标签作为功能压板标签,红底标签作为出口压板标签以区分压板功能;在压板上端固定接触螺母上涂上颜色或张贴不同颜色小圆点以区分压板状态,一般将常投压板涂上或张贴红色圆点,常退压板涂上或张贴黄色圆点,备用压板不涂颜色,如果是新投入的保护出厂就统一配置有颜色的压板,这样巡视时就能一目了然地确认保护压板的状态是否正确,提高巡视质量和速度。

(5)面板张贴保护扣作注意事项、操作菜单、开入量名称和定值区号标签。由于各厂家、各型号的保护操作方法、菜单和开入量不同、定值区功能不同,张贴相应说明标签,使得运维人员方便操作和检查保护。

2.3 统一制定运行维护表单,规范作业行为

从历年各类继电保护事故事件统计数据可以看到,由于人员失误造成的事故、事件不在少数,因此规范作业流程和要求非常必要,从现场运行管理的经验总结得出,制定运行维护表单,将作业需要的制度、标准、流程、要求等融合表单中,以指导班组日常工作,规范班组作业行为,提高作业水平和工作效率,可以大大降低该类事故事件。

继电保护运行维护表单按作业类型可分为日常巡视表单、特殊巡视表单、缺陷处理表单和定检表单(同时也作为验收表单,定检与验收表单合一,可以保证验收与定检统一,做到标准统一),表单格式按作业任务和设备、作业准备、作业风险及控制措施、作业流程及要求、作业终结及新增加风险的措施五个部分组成。通过应用作业表单开展作业,运维人员能清楚知道作业的目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也能清楚作业流程和要求,在作业过程如遇到新的作业风险,通过及时修改作业表单,增加相应的控制措施,保证下一次作业的安全。

同时,采用作业表单开展工作,通过表单指导,新员工能很快熟悉各类作业的风险、控制措施、流程和要求,提升个人的技能水平,达到技能快速提升的效果。

2.4 规范日常管理工作,提高防范技术措施

规范日常管理工作,是预防继电保护事故事件的基础,通过规范、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低降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电网和设备的安全与健康。

(1)全过程参与技改、扩建、新建后新装的保护设备的安装调试和验收。尤其是新变电站投运,运维人员应提前介入,在完成保护安装调试和验收过程中,不仅能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和缺陷,同时还能熟悉设备和进行保护实操培训。

(2)投产前完成运行规程编制和熟悉启动方案。运行规程是设备运行维护和异常处理的指导书,运行规程下载确与否也是杜绝继电保护事故事件的关键因素,因此变电站在扩建、技改、大修等施工完成前完成运行规程编制,在编制过程可进行实际试验验证规程是否正确,同时模拟启动方案验证启动方案是否正确。

(3)定期核对保护定值和压板。每月对全站的保护压板和每年对保护定值进行一次核对检查,确保定值和压板的正确性。

(4)加强复杂操作的监护。对主变停送电、开关的旁代,母差、失灵保护投退等大型复杂操作,要提高监护等级。由当值值班长负责监护,由对所操作设备较熟悉的值班员负责操作,站长审核操作票,并由部门派领导、运行专责,或委托站长、技术工程师负责第二监护。

(5)加强定值核对管理。保护定检、定值更改和定值切区后,应打印保护定值、对照定值单进行认真核对。

(6)编制典型工作票库。组织技术骨干将保护定检、定值更改、回路异常处理和检修等工作的工作票,按站、按间隔分类编成典型工作票库,填写工作票时引用典型票并修改后执行,减少因人员不熟悉保护误操作或误碰造成事故。

(7)定期对继电保护运行工况进行分析。每季度对保护的采样值、开入量、启动录波图、光纤通道数据进行分析,检查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工况是否正常,及时发现装置的隐患。

2.5 把好保护设计和验收关,杜绝事故源头

设计是工程质量的源头,只有具备优秀的设计,才能创建优质的工程。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与水平,是通过设计使其具体化的,据此作为施工的依据。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使用价值和功能,是工程质量的决定性环节。同时验收是验证设计和施工质量的手段,把好验收关至关重要。

(1)把好施工图审查关。施工图审点关注施工图纸设计是否有执行当前反措要求、告警信号是否齐全、回路设计是否符合运行要求等等,确保施工图设计符合规程规范和运行要求。

(2)严格按图纸验收。为防止施工人员接错二次线、装置内部结线与设计不对应、施工过程图纸修改后,但现场没有修改接线等造成图纸错误或接线错误,验收过程应接图进行验收,验收应一一检查电缆编号、端子号、端子排与图纸完全相符;如果图纸在施工过程有改动时,在图纸移交时,一定要将竣工图纸与手动修改的施工图一一对照检查,防止竣工图与现场不相符。

2.6 建立和完善继电保护技术专业管理机制

生技部作为继电保护技术监督工作的主管部门,对变电站运行的继电保护技术管理实行指导和监督,为防止继电保护事故,应对电网继电保护进行整体规划和组织实施,同时按要求下达继电保护的反事故措施计划,并监督、协调相关部门按时完成反事故措施。

调通中心作为继电保护运行的技术主管部门,承担继电保护的运行方式、定值等管理,并对变电运行的继电保护运行提供技术支持,这也是继电保护运行的重要环节。

安监部作为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组织对继电保护事故的调查分析,对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监督。

参考文献:

[1]赵峰.谈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11期.

[2]刘云龙.浅谈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J].民营科技,2010年12期.

[3]张靓,陈翔.变电二次设备的防雷措施[J].科技资讯,2009年34期.

对继电保护的认识篇8

关键词:继电保护;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1-0033-02

电力系统、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断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出新的要求。现代电力系统是高度数字化、信息化和自动化的超大区域网络结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对其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的一门技术[1]。21世纪继电保护的未来发展趋势是计算机化;网络化;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智能化[2]。以新疆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为例,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上,本文探讨继电保护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方法,为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人才而努力,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保证。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的特点

我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理论教学36

学时,网络教学6学时,总计42学时,作为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及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的专业必修课,设置在大四上学期初;“微机继电保护”课程共26学时,均为课堂理论教学学时,作为专业选修课安排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结束后的大四上学期末开设,目的是顺应现代电力系统高度数字化的趋势,让学生了解现代数字式继电保护硬软件的知识,内容涉及到原理、保护算法、硬软件设计方法等;“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为期一周,与“微机继电保护”同时安排在大四上学期期末,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析与解决电力系统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3]。

二、继电保护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为适应现代数字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新发展,目前我校继电保护的教学内容已加入“微机继电保护”,作为少学时内容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共同设置在大四上学期,同时开设的其它几门专业课使得学生大四上学期课程较为集中,学习任务量较大。此时学生即将面临毕业设计开题、复习考研或找工作,第一学期过高的学习任务和课程的相对集中对其学习效果有一定影响;在课程教学上,基本停留在传统模式:即利用板书或者多媒体课件形式,将继电保护原理及其实现方法按照教材的章节和顺序进行课堂讲授,这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无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对教师而言,继电保护原理单纯靠板书或多媒体课件较难讲透;对学生而言,继电保护内容比较抽象且实践性强,知识描述更需要形象化演示去理解,配合学生自主实践学习才会有好的效果。比如,“零序过电流保护原则上是按照躲开在下级线路出口处相间短路时出现的最大不平衡电流来整定”,若单纯由教师口头讲授原理,学生难以理解; “微机继电保护”课程主要分析现代数字式继电保护软硬件相关知识,内容涉及原理、保护算法、硬软件设计方法等。若单纯讲解微机继电保护算法,使学生难以消化,从而会削弱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理念不够强,教学内容需要优化

继电保护课程组与“单片机技术”、“数字信号处

理”、“电力系统自动化”、“高低压电气设备”等课程有很多联系,但教学上往往孤立、脱节,缺乏全局梳理,使学生对继电保护完整系统缺乏全面认识。课堂上,教师若能将继电保护教学作为一个整体,以实例联系相关课程内容,紧跟行业发展前沿并且结合实践,教学效果会更好;此外,目前继电保护教科书内容繁多,与其他专业课程也有所重复,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优化。

(三) 学生自主选择力不强

学生对继电保护内容的兴趣点各有不同,部分学生未来并不从事继电保护工作,或考研方向与此关系不大。目前情况是,继电保护课程组教学课时相对较多,内容较为宽泛,对于上述内容部分学生显得索然无味,学生根据自己情况自主选择的能力不够强。为此,以学生为本,可以在课程形式上稍做一些调整。

三、教学模式的探索及实践

针对继电保护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几种改进模式和方法,且部分已开始具体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优化专业培养计划

将原本设置在大四上学期分开教学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和“微机继电保护”两门课整合为一门,设置在大三下学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可设置在大四上半学期。这样设置有两方面考虑:内容上,减少学生学习任务量,突出重点,使教学有针对性。比如,可缩减“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教材中电磁型继电器、断路器等与“高低压电气设备”教材有所重复的内容,减少或者删除“微机继电保护”教材中与“微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等相关课程的重复内容;时间上,我校电气专业学生于大三至大四暑假期间设置了为期5周的发电厂生产实习,实习前对继电保护内容的理论学习,为生产实习期间学生对继电保护装置、电力系统设备等内容建立感性认识打下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二)改进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教师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以传统教学手段为辅,以现代化网络媒体、实验教学等方式为主。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其实践创新能力为目的,建立学生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整体概念,使学科前沿知识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1.网络课程建设。利用学校现有网络平台,上传电子教案、视频,演示动画等资源,并建立一套自测系统,使学生可以主动借助网络课程平台观看和使用这些资源。教案、课件既可以作为学生的预习资源以及弥补疏漏的课后复习资料,也可以作为教师选择的教学资源库;视频资源以声、像集合的形式使学生直观了解继电保护的动作过程及原理;具有交互性的演示动画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比如,利用FLASH将继电保护动作过程制作成SWF动画,或用Visual C++开发保护动作演示模块[4];自测系统可以使学生在正式考试前自我检测,弥补疏漏的知识点。利用网络交互平台有助于增强课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并展开网上讨论,以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因此,网络资源的建设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或利用专业软件开发演示模块,并及时更新资源。目前,我校网络课程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果。

2.实验平台建设。微机保护已成为当前继电保护的主要形式。华北电力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先后自主开发了微机型线路保护教学仿真实验装置。实验平台建设思路为面向实践平台的建设,使学生能够对本专业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链[5]。我校可采用引进设备或者利用现有教师队伍和资源对微机继电保护实验设备进行开发。目前,我校基于TMS320F28335+PC机的继电保护教学实验平台的研制正在进行。

实验平台可作为本专业教学科研平台,不仅方便用于学生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也可以作为教师的科研平台。该平台能够使学生直观了解微机继电保护硬件结构,并且通过配置不同的软件模块实现不同原理、不同对象的继电保护功能;开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选做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及实验、设计能力,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发挥创新能力。

3.课程设计内容优化,加强毕业论文设计。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6],在传统设计内容基础上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平台,先进行整定计算,后在平台上模拟故障时继电保护动作;建立以任务驱动,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框架。根据继电保护原理建立主题,比如,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纵差保护等;也可以根据继电保护对象形成“主题”,比如,电力变压器保护、输电线路保护等。

课程设计可以在大三下学期上课期间布置下去,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并结合大三暑假为期五周的“发电厂生产实习”,使课程设计更具针对性、实践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通过毕业论文的设计强化为工作打下基础。

4.完善评价体系。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改进传统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继电保护理论课成绩应综合考勤、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平时作业、网络自测、综合实验等教学环节进行考评。将平时成绩比例增大,有利于激发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课程设计可以对每个学生进行公开答辩及严格书面考核;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标准应以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为目的,综合文献综述、论文质量、创新能力、实验态度等因素进行考评。

本文以新疆农业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农业电气化专业为例,对继电保护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重点激发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使其能够掌握必要的工程技术、测试方法以及先进设备的研究方法。若能将每个环节都做好做实,师生就能在一整套良好有序的教学体系中受益,从而培养出适应智能电网时代、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何瑞文,陈少华.现代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3).

[2]付乔.继电保护发展现状综述[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2).

[3]李文武,袁兆强.继电保护课程组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12).

[4]曾煜晓.继电保护教学培训辅助软件系统的开发与设计[D].济南:山东大学,2008.

[5]李秀琴,李华.微机继电保护实验教学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4).

上一篇:美丽乡村旅游策划范文 下一篇:职高数学和普高数学的区别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