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现代物流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14 16:45:04

简述现代物流的概念

简述现代物流的概念篇1

一、物理语言的内涵

1.物理符号是物理学的基础语言

物理学中物理量及其单位,都是一个符号与之对应。如物理量符号:长度L、质量m、时间t、温度T、力F、重力G、速度V、密度ρ、压强P、功率p、功W、机械效率η、热量σ、比热容C、电流I、电压U、电阻R等等。物理量单位符号:米m、千克kg、秒s、牛N、焦耳J、瓦特w、安培A、伏特v、欧姆Ω等。如果我们教会学生读懂并掌握了这些符号语言后,学生在听课、阅读、作业、考试时,只要一看到有关符号,才能立即和对应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所以学生掌握物理符号是学习物理的基础。

2.物理概念是组成物理学的基本单元,也是物理语言中的基本语言

如:质量、力、速度、密度、压强、机械能、凝固、汽化、凝华、热值、磁场、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等等,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都有一定的内涵和外延。教师在授课时,或在与学生交流问题时,实际上都已经成为一种特定的语言,如果掌握了这种特定的语言,别人一提你就懂。例如“质量”,学懂物理的人理解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外行的还以为是工作的好坏或产品的优劣。由物理概念所构成的物理语言,是教师在传播物理知识过程中的常用语言,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基本语言,教学时必须强加训练才行。

3.物理公式是构成物理其他语言的主干语言

物理规律是有关物理概念之间内在联系和规律性的反应,而用符号表示物理规律的公式是构成物理大夏的支柱和栋梁,是沟通物理其他语言的主干语言。如:G=mg、σ=cmΔt、V=S/t、ρ=m/v、I=U/R等等。每一个物理公式都相应描述了一个物理规律,只要掌握了这些公式,就可以把内容广泛的繁长叙述的物理定律牢记于心,他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主干语言,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解公式的本质含义,学生才能正确应用。

4.示意图将抽象语言转变成直观语言的有效手段

在初中物理中,有许多示意图,它承载的内涵是一种在通常条件下看不见或摸不着的抽象的物理现象、过程、规律。如受力示意图、光路图、电路图等,他们都是物理中的辅助语言。因为他们都具有传递物理知识信息和交流物理意义的功能。这些图看视简单,但只要一看,便能令人顺其示意进行深入分析的效果,既形象具体又简单明了。所以多组织学生画示意图,展示物理情境,他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有效辅助工具。

二、物理语言的优势和作用

(一)物理语言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简明性、直观性:

1.科学性。每一个物理概念都是建立在科学探究的基础上,每一个公式都是经过物理学长期观察、实验,然后抽象概括得出的科学结晶,而许多物理量的单位都是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因此组成物理语言的概念、公式、符号、示意图都是科学的。

2.严密性。每一个物理公式都是简明而严密的,由基本概念、规律所组成的物理体系也是十分严密的,作为代表这些体系组成部分的语言也同样是严密的。

3.简明性。用符号表示一个物理量或单位或某一概念,用概念来概括某一物理现象、过程、规律的内涵和外延,用公式来描述几个物理量或物理概念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用示意图来形象直观阐述内容广泛的定律或过程复杂的物理现象,无不说明物理语言是最简单明了的。

4.直观性。每一个物理图像或示意图都形象再现了一定的物理现象、过程或规律,他可化抽象为直观,化繁琐为简明。

(二)、物理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鉴于物理语言所具有的优势,用好物理语言,可以增强学生记忆、深化物理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增强学生记忆。由于一个符号能描述一个物理量、一个概念或一个物理量的单位,一个公式能描述一个物理规律,学生可以通过记住简单的符号、简明的公式,就能把许许多多内容广泛的物理现象、概念、规律记忆在脑海中,促进学生随时进行有益的联想,增大知识的获取量,使学生的记忆能力大大增强。

2.深化知识。由于物理语言的直观性,可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可降低学生思维难度,使初学物理的学生也能涉足高深的物理知识。如通过磁感应线来理解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的内部规律。

3.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由于物理语言的简明性和严密性,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方便的工具,为增加课堂教学内容创造了时间条件。可以减少了繁琐的语言叙述和板书,可以省去对物理概念或规律的叙述。对学生来说给听课、笔记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以为学生在听课中实现速记知识要点及课后便于掌握提供了科学工具。它能保证听课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使教与学都能快速高效。

三、物理语言在教学中策略

1.规范表述,夯实基础

初学物理,必须对每个物理语言熟悉记忆,理解其含义基础上适当应用。无论教师提问,还是学生课堂表述,都必须用物理语言简洁说明,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熟记。

2.注重积累,融会贯通

任何语言必须通过积累才能丰富,正像语文学习一样,只有通过字词句积累才能造句成章。因此对每个物理符号、概念、公式、示意图要多积累。只有正确地使用好整套物理语言,才能在物理世界中畅通无阻。在板书、学生笔记、作业等课堂活动中,注重物理语言的应用。

3.强化训练,重在应用

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功到自然成”。要正确无误掌握好物理语言,必须强化训练。课堂教学中从听、说、读、写、练上下功夫,从课前课后复习下功夫,从探究活动、作业、考试中下功夫。通过探究活动深刻理解每个符号的物理含义,相同符号表征的不同内容,掌握每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吃透每个公式的适用条件和物理意义,对每个示意图的深刻含义弄个水落石出。因此强化训练学好物理语言的关键。

简述现代物流的概念篇2

关键词:物流;基本概念;问题;建议

自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引入物流概念以来,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物流事业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大大小小的物流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在大江南北出现,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商界、政府、传媒及公众不约而同地对物流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但是,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新的物流理念的不断引入以及入世后全球化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无论在术语和概念的接口上,还是在对现实物流业发展的指导上,我国的物流概念正日益显露出其“捉襟见肘”的窘境,以致在物流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今天,许多人却对物流的基本内涵产生了困惑与迷茫:“物流到底是什么?”

一、“物流”一词的由来

追根溯源,物流概念的发源地在美国。1915年美国市场营销学者阿奇·肖(Arch W.Show)在一本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名为“Some Problems in Marketing Distribution”的书中指出,在市场营销中存在两类活动:一类叫做创造需求,一类叫做物资实体分配(physical distribution of goods)。其中提到的“physical distribution”就是最早的物流概念,其实质是“分销物流”。1929年,著名营销学家Fred E·Clark在他所著的《市场营销的原则》一书中,将市场营销定义为因商品所有权转移所发生的包含物流在内的各种活动,从而将流通机能划分为“交换机能”、“物流机能”和“辅助机能”三部分,将物流活动真正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研究和分析。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正式使用了“physical distribution”这一术语,进一步阐述了物流的概念。二战后,“PD”(Physical Distribution)的概念在西方更加系统化、普遍化。

1956年,日本生产省派出了一个由12名专家学者组成的“流通技术专业考察团”赴美考察,在回国后的考察报告中,直接引用了“PD”。1958年该团又对国内的物流状况进行了调查,大大推动了日本对物流的研究。1964年,日通综合研究所所长金谷璋在《输送展望》杂志上刊登了“物的流通新动向”,正式用“物的流通”概念取代PD。1965年“物的流通”已为理论界和产业界所普遍接受,20世纪70年代初简称为“物流”。

1979年6月,我国物资工作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回国后在考察报告中第一次引用了“物流”这一术语。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物流专家王之泰教授在《物资经济研究通讯》发表了“物流浅谈”一文,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物流的概念、物流的结构、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等内容。从此在国内的报刊、杂志、词典以及论著中,开始出现物流一词。1983年成立了中国物流研究会,朱镕基为研究会顾问,当时的物资部长柳随年任会长。

二、我国物流概念面临的问题

《中国物流标准术语》(GB/T18354-2001)对物流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归结起来,我国的物流概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与国外概念接口的“冲突”

当前,我国物流概念在与国外接口时处于“一对多”的状态。一面要对应英语的“Physical Distribution”和“Logistics Management”(后勤管理,或Logistics);另一面还要与日语汉字的“物的流通”、“供应物流”和1985年以后片假名的“Logistics”相对应。此外,还要对应英语“Logistics Management”概念在后来20多年中一系列内涵和外延的变化和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逐渐认识到原来的“Physical Distribution”已不能很确切的描述物流了。因为它只能描述分销物流,而实际的物流不仅包含分销,还包括采购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再生物流等,应该是一个循环的全过程,与后勤管理即“Logistics”的内涵比较接近。于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汉语虽然还叫“物流”没有变,但是翻译成英文时一般都用“Logistics”,很少再用“Physical Distribution”。

众所周知,Logistics在汉语里的意思是“后勤”或“后勤学”,这是一种具有明确的战略战术目标的资源组织管理活动。根据汉语的思维方式和组词原则,用汉语的“物流”去对应“Logistics”总有些概念错位和关系不顺的感觉。其实,英语的“Materials Flow”或“Goods Flow”对应的汉语意思却是不折不扣的“物流”(物品的流动)。当然,这只是一种外在现象或状态的描述,没有揭示物流的实质。

(二)我国物流概念本身存在的问题

细究起来,我国物流概念本身很值得推敲。

1、我国物流概念中的“物”到底指何物?“物流”中的“物”应当是抽象为一般的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那么,这个物资资料的范畴究竟如何界定呢?长期以来,我国不同部门对物质资料存在着不同习惯的叫法:商业部门经营的生活资料,称之为“商品”;物资部门经营的生产资料称之为“物资”,较多指工业品生产资料;生产部门把生产出来的产品称之为“产品”,而把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外购件、协作件以及生产过程的废旧物,统称为“物料”;在交通运输部门,又把经营的对象称之为“货物”等。

《中国物流标准术语》将物流定义成“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这里的“物品”究竟包含哪一些,没有指示明确,令人费解。其实,“物品”是我国生产、办工、生活领域常用的一个名词。在生产领域中,一般指不直接参加生产过程,不进入产品实体,而仅在管理等过程使用的与生产相关的或有时完全无关的物质实体,物流中所指之“物”,显然不止这一些。

此外,我国物流概念中的“物”显然没有将与物流活动相关的服务及信息等要素包含进去。而从国外最新理念来看,这些也应属于物质范畴。所以我国物流概念中的“物”指向不明,内涵不深。

2、怎样理解我国物流概念中的“流”?从一般意义上来讲,物流中的“流”应是上述物质资料的一种物理性运动形式。这种运动由一系列的环节所组成,如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这种“流”应该广泛存在于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包括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生产领域的“流”是与生产过程的工艺流程相适应的,除了对机器设备进行直接操作外,其它相当一部分活动,诸如装卸搬运、半成品和制成品在车间的存储等都属于物流活动;流通领域的“流”是指为了实现物质资料(商品)从供应者(包括供应商、生产商)所在地向消费者(包括生产消费、生活消费)所在地的转移所发生的空间位移过程。除了商品交易活动,还有诸如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等许多物流活动;在消费领域里,生产消费中的物流活动属于生产物流,生活消费中,尤其是社会集团的消费中,物流活动也广泛存在。

从《中国物流标准术语》给物流所作的定义来看,汉语物流概念对“流”的阐释无疑还是局限于流通领域。另外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汉语物流概念只是重点阐述了正向物流,即物质资料从供应者向接收者的实体流动,而忽视了现代物流活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逆向物流。在现代生活中,“逆向物流”正越来越多的受到各

类企业的重视。其实它不但影响着物流服务的水平,还牵涉到资源的合理利用、环保等重大社会问题。

转贴于

三、应该怎样认识“物流”

面对物流理念不断丰富发展,物流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况,对于“物流到底是什么”,许多人发出了“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慨。当前,人们对于物流的困惑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物流定义的不同版本的阐述;二是各种物流理念的相互区别和联系。因此,要想比较清楚的认识物流,应该首先区分以下几组概念:

(一)物流的“形”与“神”

这里的“形”指的是“物流活动”,“神”指的是“物流管理”。从物流的发展历程来看,是先有物流活动的出现,后有人们对这些活动的管理进行的思考与研究。所以说,是先有“形”,后有“神”。人们研究物流,就是要透过现代生产、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物流活动的“形”去揭示、探讨隐藏在其背后的物流管理的“神”,以其更好地指导物流活动的开展,不断创造更好的物流效益。多数关于物流的定义都是从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界定的。也有将二者合而为一的,如中文的定义。虽然,由于语言习惯,人们常把“物流”当作“物流管理”的简称,但是物流活动与物流管理是两回事,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

(二)“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传统”和“现代”并不代表两种物流概念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是以在物流概念发展的不同时期,两种概念先后占据主导地位,被社会广为接受和应用的情状来区分的:在“Physical Distribution”占主导的时期,称作“传统物流”,而在“Logistics”占主导的时候,则称之为“现代物流”。其实,在20世纪初到50年代的物流概念的孕育和提出阶段,已经出现了两种物流概念的雏形。

从20世纪中期到80年代中期,“Physical Distribution”的概念得到发展而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从美国走向了全世界,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物流概念,今天称之为“传统物流”。“传统物流”主要从实物分销出发,将物流看成是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加工(包含生产加工和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各种物流活动的总和,主要研究这些物流活动在分销领域的优化问题。

从80年代中期开始,“现代物流”概念开始得到重视与发展。“现代物流”将企业内部存货管理与在制品的流通,企业与企业的供需联络,乃至整个流通过程中物质资料的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活动都整合起来,从降低成本、加快流通速度、提高整体效率和效益角度处理各种物流问题。原意是后勤学的“Logistics”包含了企业产、供、销全范围的物流活动管理问题,比较切合现代物流的实际情况。这个时候的物流概念和最初的军事后勤学上的物流概念虽然字面相同,但是意义已经不尽相同了:第一阶段军事后勤学上的“Logistics”概念主要是指军队物资供应调度上的问题,而新时期的“Logistics”概念则是在各个专业物流全面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研究企业供、产、销等全范围、全方位的物流问题,其广度和深度都非最早的军事后勤的物流概念所比拟。正因如此,现在的“Logistics”一般不能译为后勤学,更不能译为军事后勤学,而应当译为现代物流。

(三)宏观物流与微观物流

宏观物流是从整个社会再生产的总体角度来认识和研究物流活动的。它的参与者是大产业和大集团。其活动的空间相当广泛。平常所称社会物流、国民经济物流、国际物流等应属于宏观物流范畴。

生产者、消费者和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属于微观物流。它包含了在整个物流活动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具体的物流活动、针对某一具体产品所进行的物流活动以及在一小块地域空间范围内发生的具体的物流活动等。企业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生活物流等经济生活中经常涉及的许多物流活动都属于微观物流。与宏观物流相比,微观物流的主要特点是具体性和局部性。

(四)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TPL或3PL)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欧美提出的。第三方物流是相对于“第一方”(物流劳务的原供应方)和“第二方”(物流劳务的原需求方)而言的。它指的是由物流劳务的原供应方、需求方之外的第三方的专业企业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整合了一个以上的物流功能;本身不拥有货物;运输设备、仓库等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控制,但却不一定被其所拥有;按需提供全部的物流服务;按客户要求提供特殊服务,如存货管理、生产准备、组装/集运等。

第四方物流(4PL)的概念是由安德森顾问公司(Anderson Consulting)提出并注册的,该公司指出:所谓第四方物流是指一个供需链的整合者及协调者,它通过组织与管理企业本身与其它具有互补性服务的供应商之间的所有的资源、能力和技术来提供综合的供需链解决方案。

两者的区别在于:第三方物流侧重于实际的物流运作以及面对具体客户需求的一系列信息化服务,通过将每一环节的信息进行比较与整合,力求达到跟踪满足客户需求的目标。而第四方物流则侧重于从宏观上对供需链进行优化管理,其目标在于将一定区域内甚至全球范围内的物流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局部来看,第三方物流是高效的,但易导致各自为政,从而影响了整个供需链系统效能的发挥,反过来又会对单个成员的效能产生不良影响。由于能够在整体范围内高效率的整合资源,依靠业内最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顾问和其它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了独特而广泛的供需链解决方案,使得第四方物流形成了区别于第三方物流的独特优势。

(五)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是指“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物流术语》GB/T18354—2001)。

从供应链所涉及的业务内容来讲,供应链涉及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显然物流包含于供应链之中。但供应链不只是对物流概念进行简单的拓展,它与企业间业务集成息息相关,着重体现在供应链中成员企业之间无缝衔接的供应链管理上。

由于物流是增值性经济活动,但同时也是成本增加、环境负担增加的经济活动,这种双重特性使得物流管理就是要在提供物流服务与降低成本之间寻找最佳的综合平衡。而供应链管理则是以提高企业个体和供应链整体的长期绩效为目标,对特定企业内部跨职能部门边界的运作和在供应链成员中跨企业边界的运作进行组织与管理。

四、对物流新概念建立的几点建议

(一)新概念的建立要避免两个极端

一是将“物流”神秘化,越说越复杂,越说越玄乎,不能被广大群众所掌握,须知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在实践中产生巨大作用,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更好发展,理论工作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服务于实践;二是将“物流”阐述得过于简单,未能揭示出其最为本质的要义。如“物流就是物品的实体流动过程”之类的表述将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批判。

(二)新概念要能体现“形”“神”结合,更重于“神”

如前所述,这里的“形”指的是“物流活动”,“神”指的是“物流管理”。对物流的定义主要是从“物流活动”和“物流管理”两个方面加以阐释,未来新概念的建立应能很好地把两者融合在一起,并对物流的“神”的揭示要更为科学和确切。因为人们现在对物流活动已不陌生了,而这些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物流活动如何进行高效的管理则一直是相关各界共同关心和探讨的话题。

(三)新概念要能跟上国际最新理念并有所超越

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的物流研究起步较晚,物流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可以说是“先天不足”。从20多年的发展来看,我国的物流理论一直处于向国外学习和引进,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的境况。几乎没有我国的专家学者提出的新理念和新思想在国际上流行。正是由于理论发展的滞后,我国物流在全球物流产业大链条中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我国的物流企业往往也只能在某个或某几个操作环节上扮演着为那些拥有了物流先进管理理论话语权的跨国公司“打工”的角色。

(四)充分调动相关各方的积极性

新概念的建立要充分调动相关各方(物流理论工作者、物流从业人员及机构、政府、媒体等)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新概念的建立和论证,并由一个全国性的权威机构组织与协调,统一调研与宣传。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新概念的科学性,又防止出现“百家争鸣”,各执己见,最终难以形成全国统一认识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槐林,刘明菲.物流管理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陈文安,胡焕绩等.新编物流管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3、王佐.物流管理新概念(上)[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16).

4、郝渊晓.现代物流管理学[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5、陈文若.第三方物流[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简述现代物流的概念篇3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程;“稳态与环境”模块;知识结构;科学方法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为《标准》)在课程结构上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其中包括设置了“稳态与环境”这个必修模块。对这种新颖的设计,有许多教师不理解,也有一些教师从科学性和合理性方面提出了质疑。本文就此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生物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的建构

1959年,布鲁纳(Jerome S.Bruner)在《教育过程》中提出了他的结构主义课程的思想,他主张:“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自此以后,课程内容要结构化,成为课程专家的普遍追求。

(一)生物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高中生物课程以生命的基本特征来组织内容,这也是传统的普通生物学的学科结构。但是,我们现在必须考虑两个问题。一是现代课程论认为课程体系要反映学科体系,但不等同于学科体系。它除了考虑学科体系,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和社会需求。生物学科的内容包括由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组成的理论体系,及其隐含的学科思想和方法。因此,生物课程的内容既可以根据知识理论体系建构,也可以根据学科思想和方法建构,两者各有其合理性。二是20世纪后半期发生的“生物学革命”,使生物学的“范式”发生了改变。库恩(T.S.Kuh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说:“科学革命以后,教科书和它们提出的历史传统必须重写。”例如,已故陈阅增先生主编的《普通生物学》,就打破了传统的普通生物学学科体系,根据当代生命科学从微观到宏观的发展,“按生命的主要结构层次,从低层到高层安排。”[1]

(二)构建生物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的思路

课程内容结构体系构建的依据,是课程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心理学方面的关系。逻辑关系指学科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心理学方面的关系指按照编者所理解的学生认识发展,把课程内容加以组织的关系。对科学课程而言,一般的倾向是在高年级采取逻辑结构的体系,在低年级以心理学结构的体系为主。我国的课程向来关注知识体系,构建高中生物课程的思路,按我国的国情只能取前者。

按逻辑关系构建课程体系,又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例如,1.可以按形式逻辑的方法,将若干科学事实或概念作为逻辑起点,通过演绎推理构建一个公理化的体系。这种方法在物理、化学中用得较多,对生物课程,《标准》首次将概念列入了课程目标,《标准》中“遗传与进化”模块的内容,也主要以类似的方法构建;但由于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和生命现象的不确定性,以形式逻辑构建知识体系只能适用于生物科学的少数领域。2.进化论无疑是生命科学中最大的一个统一理论,研究生物进化的机制不仅要追溯漫长的生命历史,覆盖各种生物进化现象,并与生命起源承接,还要能对现今全部的生命现象给出说明。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曾在普通高中开设“达尔文主义基础”课程,希望以进化论为框架构建生物课程体系;但由于进化论远未成熟,结果使生物课程受哲学的支配而走上非科学的道路。3.当代生物学的发展,形成了系统生物学(Systems Biology)。对生命的本质,生物学界长期存在活力论和还原论之争。20世纪30年代后,科学界对生命的本质提出了新的认识,就是机体系统论。1952年,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L.V.Bartalanffy)出版了英文版的《生命问题──现代生物学思想评价》,提出了机体系统论的基本原理:整体原理(组织原理)、动态原理、自主原理。这些原理表明:生物有机体是一个独特的组织系统,其个别部分和个别事件受整体条件的制约,遵循系统规律;生命有机体结构产生于连续流动的过程,具有调整和适应能力;生命有机体是一个具有自主活动能力的系统。[2]1968年,贝塔朗菲又在此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写成《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应用》,创立了系统论,生物学也由此发展出“系统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利用系统概念、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来理解生物学知识,重新整合原有的生物科学知识体系。这已成为“生物学革命”的内容之一,国际上称为“利用系统方法进行生物学革命”。“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知识结构就是以系统生物学的思想构建的。

二、“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知识结构

(一)关于稳态、调节和环境

稳态的概念最初来自生理学。生理学把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叫做稳态。稳态是一种复杂的、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一方面是代谢过程使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遭到破坏,另一方面是通过调节使平衡恢复。整个机体的生命活动正是在稳态不断受到破坏而又同时得到恢复的过程中得以维持和进行。后来,稳态的概念逐步扩展,它不仅被用来说明内环境理化特性的动态平衡,而且人们发现细胞、群落和生态系统在没有受到激烈的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时,也都处于类似的状态,都可以用稳态这个概念来说明它们相对稳定状态的维持和调节。

稳态调节的概念原来也来自个体水平的生理学,例如,哺乳动物体内的温度、渗透压、pH以及各种电解质和营养物的浓度都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这是在其自身神经体液系统调节下,随时进行反馈调节而实现的。生态系统虽然没有与此类似的调节机制,但也具有一定的抵御环境压力、保持平衡状态的能力。特别是成熟的生态系统,每年的能量收支大致相等,营养物质循环近于“封闭式”,流失极少,系统能相当长久地保持一定的外观和结构,这些都是稳态调节的结果。

(二)“稳态与环境”模块概念体系的建立

任何一门科学,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都是一个知识系统。从一般形式上看,都是由科学事实、基本概念、特定方法、相应理论以及应用范例等构成的。以生命的基本特征为框架来整理和概括生物科学事实,虽然容易被理解,而且从科学发展过程来看,分门别类地划分和组织材料,确实是一切科学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但是科学事实本身和若干科学事实的简单堆砌毕竟还不等于科学。事实只有以系统的概括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成为概念和规律的根据和验证时,才能够变成科学知识的组成部分。

以这样的观点来看《标准》中“稳态与环境”模块的内容,“3.1植物的激素调节”和“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两个单元,提供的是经过整理的科学事实,它们是建立科学理论的基础和前提。在后续单元中,“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和“阐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知识点,提出了“稳态”的概念;“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等知识点,提出了“调节”和“环境”的概念。科学概念是由大量科学事实和经验材料经过理性加工和提炼而形成的,科学概念一旦获得,就会使人们的认识发生飞跃,使已有的知识系统化、理论化。然而,概念虽然重要,但仅有概念还不能形成科学理论,概念只是理论的逻辑起点。在稳态、调节和环境概念的后面,还有一个更核心的概念,就是“系统”。因为稳态是系统的状态,调节是系统的行为,环境是系统的存在。这样,“稳态与环境”模块就以“系统”这个本体论概念作为核心概念,以“稳态”“环境”和“调节”三个科学通用概念把生物个体水平和生态系统水平的要素、行为、稳定和发展等问题统一起来,并以“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阐明群落的演替”“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等作为这个理论体系的应用范例。

需要明确的是,这个概念体系是隐性而不是显性的,是运用系统生物学的思想建立的。教材如何编写,教学如何进行,则需按具体情况而定。

三、“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科学方法

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除了科学事实、基本概念、相应理论和应用范例,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特定方法。“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科学方法,主要是系统分析方法以及以模型和数学方法为主的逻辑方法。

(一)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

《标准》在“稳态与环境”模块的前言中指出:“本模块选取有关生命活动的调节与稳态的知识、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运动的本质,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3]这就明确提出了“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现代生物学的分析性研究已深入到分子、量子水平,但为了揭示生命运动的奥秘,还必须从生命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中,从它们和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来了解整体,这就需要进行系统分析。系统分析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综合实践能力。例如,植树造林是中央的号召,但西北一些地区年降水量很小,蒸发量很大,其地下水主要靠地表下的渗透作用(如熔化的雪水)。在这些地区植树,地下水会因树木的蒸腾作用而过量散失,导致水位下降甚至枯竭。于是近年来中央指示这样的地区要多种草。然而,在我国的中、东部地区,却出现了砍树种草的热潮。殊不知在高温多雨地区,树的生态效益要远远超过草。结果,一些城市政府部门又不得不规定绿化至少要有多少比例的乔木和灌木。导致这些失误的原因就在于缺乏系统分析的思想。

转贴于 现代系统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基于数学工具进行的,高中生物学教育一般只能做定性分析。如同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所要求的“学会从系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具体说,就是运用系统的概念和系统分析的思想,一方面对生命系统的要素、结构、边界、环境、性能等系统的基本特征做分析,另一方面对系统的状态及其调控做分析。以生态系统为例,其要素指组成成分,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结构包括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边界指系统的范围,生态系统是模糊集合,其边界是一个模糊概念,根据研究的需要划定;环境指一个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条件,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共同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性能指系统整体的特性和功能,系统的整体特性表现为该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区别,系统的功能则反映了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程度,或系统获取输入、予以变换而产生输出的能力。以上这些方面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至于系统的状态,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系统,系统的稳态就是生态平衡状态。每个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依靠自我调节机制维持其稳态,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状态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它的生产量,包括输入、输出、净生产量和效率。类似的分析在个体水平和群体水平均可进行。“稳态与环境”模块中的“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阐明群落的演替”“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阐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关注全球性环境问题”等知识点,以及“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稳态的维持”“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调查或探讨一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等活动建议,都需要渗透和利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进行教学。

(二)数学和模型方法的运用

20世纪30年代,贝塔朗菲在提出机体系统论概念的同时,主张用数学和模型方法研究生命现象。

1.模型方法

《标准》依据国际科学教育的发展,将模型和模型方法列入了课程目标。所谓“模型”,是指模拟原型(所要研究的系统的结构形态或运动形态)的形式。它不再包括原型的全部特征,但能描述原型的本质特征。[4]模型方法是以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逻辑方法的一种特有形式。模型一般可分为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两大类,通常说的模型即指物理模型。物理模型可以模拟客观事物的某些功能和性质,它包括物质模型和思想模型两类。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经常使用的物质模型有实物模型如生物体结构的模式标本,模拟模型如细胞结构模型、各种组织器官的立体结构模型等。思想模型是物质模型在思维中的引申,根据构建模型的思想方法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形象化方法(或称为意象思维方法)构建的具象模型,它是人们在思维中通过对生物原型的简化和纯化而构思出来的。具象模型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特征,如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生物膜液态镶嵌模型等。它能使研究对象直观化,既可以促进研究,又可以简略描述研究成果,使之便于理解和传播。另一类是以理想化方法(或称抽象思维方法)构建的模型,是人们抽象出生物原型某些方面的本质属性而构思出来的,例如呼吸作用过程图解、光合作用过程图解等过程理想模型,食物链和食物网等系统理想模型。这类模型使研究对象简化,在科学研究中用于计算推导,引申观察和实验的结论等方面。

在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中,模型方法被广泛运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成功就是一个范例。在生物科学学习中,模型提供观念和印象。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识经验既包括概念系统,又包括表象。前者有概念、原理、规律、理论,后者的成分包含观念和印象。当代不少学者都主张把表象看做一种符号要素,与语言等其他符号要素一样具有抽象、概括、组合和再组合的功能,因而能构成思维的操作。所以模型提供的观念和印象,不仅是学生进一步获取系统知识的条件,而且是学生认知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把模型和科学事实、概念、原理、理论并列为科学主题的重点,并将构建、修改、分析、评价模型作为高中学生的基本科学探究能力。

“稳态与环境”模块中有两个活动建议:“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和“设计并制作生态瓶”,都是运用模型的探究。例如,“设计并制作生态瓶”制作的是一个活体实物模型,运用这个模型进行的是对生态系统运行的模拟实验。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对某些自然现象进行直接实验,这时就要人为地创造一定的条件和因素,在模拟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利用活体实物模型进行的模拟实验,在生命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为变量较多,而且变量之间的关系,除因果决定性因素,还存在许多非因果决定性的因素,所以需要做系统分析。就本案例来说,一方面需要对生态瓶的组成成分、结构、环境、性能等做分析,另一方面需要对系统的能量转换和物质流动状态及其调控做分析。这对学生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无疑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但也正因为生命系统的复杂,所以活体生物模型与实际事物相比,存在较大差异。这是需要讲清楚的。

2.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指运用数学语言表述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并加以推导、演算和分析,以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判断和预测的方法。目前,数学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医生做手术之前都可以先进行数学模拟以预知各种方案可能出现的后果,再依据个人的经验来选择手术方案。数学方法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更是不言而喻,《标准》对数学方法的使用,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定义概念。概念有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之分,具体概念指能通过直接观察获得的概念,即实物概念,例如细胞、组织等结构概念,呼吸、遗传等生理活动概念;抽象概念不能通过观察习得,只能通过下定义才能习得,例如呼吸作用、新陈代谢等概念。在抽象概念中,有一类是用数学式来定义的。这类定量的概念以数学方法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为研究工作提供一种简明精确的形式语言,具有重要的科学认识论价值和方法论价值。“稳态与环境”模块没有明确要求用数学式定义概念,但“列举种群的特征”这个知识点,如果涉及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那就是用数学式定义的概念。

(2)对生命现象的空间关系和数量关系进行描述、分析和计算。例如,以条形图、曲线图、统计图等来表现某一生命现象的统计数字大小及其变化,这在生物课程中已广泛应用。

(3)统计方法的运用。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的方法。统计性规律在生物界广泛存在,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大数过程的规律性,即大量随机事件所组成的系统的规律性,如遗传性状传递过程中的规律。这类问题可用描述统计方法解决。另一类是某些生命系统行为的规律性,例如,生态系统中某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生灭过程、生物个体生态寿命的预期分析等,它们是不同条件下生命系统某种行为潜在可能性的数量估计,而不是实际存在的状况。这类问题可用选取统计方法解决。描述统计方法和选取统计方法,《标准》都已引入。描述统计方法主要是对观察、实验的原始材料进行整理、分类、分析等统计加工,得到统计事实。孟德尔正是使用描述统计方法对豌豆杂交实验结果进行定量观察和数据分析,才发现了遗传性状的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选取统计方法又称统计推理,是从样本到总体的推理。例如,对种群数量、密度的研究,要完全获得某自然种群总体的状态、特性和变化规律的信息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实际上也无必要,所以往往根据由样本(样方)所获得的统计事实来推断总体。“稳态与环境”模块中有两个活动建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和“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前者是用描述统计方法表达大数过程的规律性,后者是用选取统计方法进行从样本到总体的推理。

(4)用数学模型来表现生物学现象、特征和状况。生物数学模型有两类:一类为确定性模型,它用数学方法描述和研究必然性现象,例如某生物个体的生长曲线、细胞分裂过程中DNA数量变化曲线等;另一类为随机模型,它用概率论和统计方法描述和研究随机现象。例如,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没有确定性,有多种可能的结果,究竟出现什么结果是偶然的、随机的,但当种群由大量个体组成,并能随机交配繁殖传代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又表现出统计规律性。1908年,哈迪和温伯格用遗传平衡定律(Hardy.Weinberg定律)对此进行了描述,这个随机性的数学模型为种群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对数学模型,“稳态与环境”模块中安排了一个要求:“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根据以上对“稳态与环境”模块知识结构和科学方法的分析,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当然,随之而来的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的问题,仍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参考文献

[1]陈阅增,等.普通生物学──生命科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8.

[2]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生命问题──现代生物学思想评价[M].吴晓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920.

简述现代物流的概念篇4

文章编号:1673-8578(2011)05-0005-05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自1985年成立后,分学科组织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第一阶段工作并没有全面开展对名词的定义工作,只是对个别概念易混淆的名词给予了简单的定义。然而,随着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发展和深入,没有定义的科技名词逐渐显露出缺憾,经常给各学科的定名和协调工作带来困扰。在审定科技名词的过程中,定义不仅是定名工作的基础,也是学科内和学科间名词相互协调的基础,更是学科是否成熟的体现。科学、准确的定义不仅有助于对概念的准确理解,也为学术交流创造了条件,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质量,有利于规范科技名词的推广工作。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全国科技名词委开始在各学科的名词审定中逐步开展加注定义的工作,从早期的个别学科试点逐步推广到绝大部分学科。目前,90%以上学科的名词审定都开展了加注定义的工作,已经公布了带有定义的规范名词10万余条,正在审定过程中的附有定义的名词约30万条,这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如何做好定义的撰写和审定工作是摆在全国科技名词委和各学科名词审定分委员会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有机会能直接参与到这项宏大的工程中,并为此贡献自己一点绵薄之力,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感到压力甚大、如履薄冰。笔者对名词审定中怎样写好定义有一点点粗浅的认识和理解,提出来和大家探讨。

一定义的含义

关于“定义”一词的解释,古今中外相关专家学者有很多的见解,本文所采用的是全国科技名词委《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的原则及方法》中规定的说法,即: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或者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表述。“内涵”的定义是说明某一概念的上位概念,确定该概念在其概念体系中的位置,指出该概念的本质特征,使其同其他相关概念区别开来。“外延”的定义是用一系列众所周知、屈指可数的下位概念来说明某一概念。

二撰写定义的原则

1,定义要反映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

本质特征是指该概念所指事物所特有的、能把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那些特征,在对某一概念下定义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该定义能够充分反映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

2,定义要具有科学性

撰写的定义对事物或概念的描述必须明晰、准确、客观、符合逻辑,必须具有科学性。

3,定义要具有系统性

定义要反映该名词在其所属学科概念体系中与上位(即属概念)及同位概念间的关系,要具有系统性。

4,定义要具有简明性

撰写的定义要言简意赅,只需描述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或者外延),不需给出其他说明性、知识性的解说。

三定义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在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各个阶段存在一些定义撰写不够规范、准确,比较嗦,缺乏系统性甚至是定义错误的情况。下面将分类并举例说明。

1,科学性问题

科学性实际上就是指定义的对与错,错误的定义不仅没有正确地反映概念本质,还会导致人们对概念理解的错误。

例l:

脏器制剂疗法

定义:应用某些动物的内脏或组织器官来防治人体疾病的方法。现在一般用这些脏器提取物制成的制剂进行治疗。

这个定义初看没什么问题,但是第一句中“用某些动物的内脏和器官来防治”与脏器制剂疗法的制剂显然对应不上,脏器和器官怎么能治病呢?这是“概念错误”。要把第二句中的“提取物制成的制剂”提前,改为:应用某些动物内脏或组织器官的提取物制成的制剂来防治人体疾病的方法。

例2:

黄金律

定义:设两数之间的比例关系为A>B,且A:B=(A+B):A,得结果0.618:1,按这种比例关系组成的任何对象都显示出其内部关系的均衡、和谐之美。

定义中的公式和后边的数字不吻合,(A+B):A显然大于1,应该改为1:0.618。这是定义中的“计算错误”。

例3:

孵化

定义:将生物体、反应混合物及其他材料样品保持在恒温箱或其他恒温环境中。

定义所描述的还不是完整的孵化概念,只是孵化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一定要解释孵化的结果。这是定义的“不完整”。

例4:

专属经济区

定义:位于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其宽度自领海基线量起不应超过150 n mile的沿海国管辖海域。

定义中的“150 n mile”是不准确的,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应该是“200 n mile”,这个错误甚至危及国家。这是定义中的“常识性错误”。

2,系统性问题

例5:

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

定义:当尿流率处于最大值时逼尿肌收缩的振幅。

这个名词的定义出现在一组有关逼尿肌相关压力名词中,其他名词均解释为“……的压力”,而本条用“振幅”,“振幅”应该改为“压力”。这种情况是定义中的“句尾不系统”。

例6:

字节

定义:由8个二进制位组成的一个序列,在数据存取时,可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

千字节

定义:1024字节称为lKB,KB为kilobyte的缩写,是计算机中常用的单位。

兆字节

定义:又称“百万字节”。2的20次方字节,大约一百万字节。

吉字节

定义:又称“千兆字节”。GB表示千兆字节。G=giga,构词成分,表示千兆,十亿。

这组有关“字节”的名词定义内容都不错,但是放在一起突显出的问题是表述方式差别较大,没有体现出系统性,应该重新修改,使每个名词定义的表述方式一致起来。这种情况是定义的“表述不系统”。

例7:

硬性输尿管镜

定义:硬质材料制作的输尿管镜。镜身不能弯曲,按长度不同分长镜和短镜,长镜长度一般为460mm,短镜长度为350mm,后者主要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和经皮顺行输尿管镜取石。

该定义提到长镜和短镜,但只说明了短镜的作用,没说明长镜的作用,应该补充长镜的作用。这种情况是定义的“内容不系统”。

3,简明性问题

审定稿中的定义经常出现表述嗦,不够简洁的问题,包括句首重复、句尾重复、表述烦琐等。

例8:

输尿管镜检查

定义:输尿管镜检查是为了解输尿管内的状况而进行的诊断性检查。逆行的细长输尿管镜经尿道、膀胱进人输尿管,对输尿管内进行检查或治疗。一般要在腰麻或全麻下进行。

定义句首的“输尿管镜检查是”应该删除,撰写定义时没必要重复名词本身。此外,定义的句首还经常出现“指”“是指”“即”等“虚字”,这些在最终成稿时均应删除。这种情况是定义中的“句首重复”。

例9:

蛋白尿

定义: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大于100 mg/L,或大于150 mg/24h,蛋白质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即称

为蛋白尿。

出现在定义句尾的“,即称为蛋白尿”应改为“的尿液”,定义的句尾也没必要重复名词本身。这种情况是定义中的“句尾重复”。

例10:

隐氢图

定义:一个分子结构可以用一个图来表示,在这个图中,原子为图的顶点,键为边,只考虑分子骨架,省略分子中的氢原子,称此种分子结构图为隐氢图。

原定义描述的比较哕唆,逻辑不清,应在文字上加以调整。可改为:以原子为顶点,键为边,只考虑分子骨架,省略分子中氢原子的分子结构图。这种情况是定义中的“表述烦琐”。

4,技术性问题

(1)内涵定义一般用种差+属的方式定义,属的缺失是定义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问题

例11:

腔道泌尿外科

定义:通过人体天然的泌尿系统生理腔道如尿道、膀胱和输尿管,利用膀胱镜、输尿管镜等设备实施检查、诊断、手术、治疗等微创检查及治疗。

概念的内涵都写清楚了,但是句尾应该加上“的学科”。

例12:

膀胱双合诊

定义:用一手指插入男性直肠,女性阴道或直肠内向上方推压,另一手在耻骨联合上施压,可在腹腔的深处耻骨联合的后方触到膀胱。

句尾应该加上“的检查方法”。

(2)内涵和外延顺序颠倒

例13:

肌红蛋白尿

定义:主要发生机制为某些病理过程中引起的肌肉组织广泛损伤、变性,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大面积烧伤等。尿液外观呈暗红色,隐血试验呈阳性反应,尿沉渣中见不到红细胞,通过单克隆抗体检测尿中的肌红蛋白可明确诊断。

该定义内涵外延的表述顺序颠倒了,应该改为:外观呈暗红色,隐血试验呈阳性反应,尿沉渣中不见红细胞的尿液。通过单克隆抗体检测尿中的肌红蛋白可明确诊断。主要发生机制为某些病理过程中引起的肌肉组织广泛损伤、变性,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大面积烧伤等。

(3)所指缺失

例14:

镜下血尿

定义:显微镜下可看到尿液中含红细胞。一般认为离心尿每个高倍镜视野中红细胞数在3个以上即有病理意义。

名词所指是尿液,而不是红细胞,第一句应改为:显微镜下可见含红细胞的尿液。

(4)使用被定义的名词作为定义的一部分

例15:

卵磷脂小体

定义:前列腺液中的卵磷脂小体主要作为的营养物质。其分泌的减少可以反映前列腺分泌功能的异常。

这个定义的第一句中用到被定义名词“卵磷脂小体”,显然不妥。应改为:前列腺液中主要作为营养的物质。

(5)定义中涉及的下位名词没有收全

例16:

泌尿外科造影剂检查

定义:人工将能吸收X线的物质导入泌尿系统内,改变病灶与正常器官和组织的对比,以显示其形态和功能的检查方法。泌尿外科的造影剂检查包括排泄性尿路造影、逆行尿路造影、尿道造影、膀胱造影、输精管精囊造影、动脉造影、泌尿生殖系统淋巴造影等。

本定义中涉及的下位概念除“排泄性尿路造影”外,其他下位概念都已作为词条收录,所以应该补上该词条。

(6)定义过宽

例17:

导尿管

定义:是以橡胶、硅胶等制成的管子。可以经尿道插入膀胱以引流尿液并通过引流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的一个气囊将导尿管固定在膀胱内,从而不易脱出。

用橡胶、硅胶等制成的管子似乎有很多,并不一定只用于导尿,所以该定义过宽。应改为:以橡胶、硅胶等制成的引流尿液的管子,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并连接尿袋收集尿液,插入膀胱的一端用气囊将导尿管固定在膀胱内,不易脱出。

(7)定义过窄

例18:

诱发突变

定义:通过物理或化学诱变剂造成微生物染色体或基因的改变而产生遗传性状的变异。

诱发突变不是仅仅针对微生物,应该是针对所有生物,所以“微生物”应该改为“生物”。该定义所指对象范围过窄。

(8)定义中涉及的名词没有用公布的规范名词

例19:

菌内毒素

定义:由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上的特有结构所导致的病原性细菌产生的毒素。

该定义用到“革兰阴性菌”,规范名词是“革兰氏阴性菌”,所以改为:由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上的特有结构所导致的病原性细菌产生的毒素。

例20:

整体放射自显影术

定义:将含放射性核素的整体动物制成切片,贴上感光材料后显示出整体放射性分布的一种放射自显影技术。

该定义的句尾是“放射自显影技术”,而规范名词是“放射自显影术”,故应改为:将含放射性核素的整体动物制成切片,贴上感光材料后显示出整体放射性分布的一种放射自显影术。

例21:

放射性核素纯度

定义:在核医学中是指所需的放射性核素活度占放射性总活度的百分数。当使用一个“母牛”发生器系统洗脱所需的放射性核素时,母体核素也有可能转移到洗脱液中,这些长半衰期母体核素作为杂质不但会影响影像质量,而且会对患者产生不必要的辐射剂量。

该定义中用到的“母牛”发生器,这是一个俗称,应该用规范名词“放射性核素发生器”代替。

(9)没有用名词性定义

例22:

血液凝固

定义:血液由流动状的液体变为胶冻状血块。

该定义将凝固解释为动词,但在这里凝固是名词性的,强调的是过程。所以应该改为:血液由流动状的液体变为胶冻状血块的过程。

(10)定义中不慎使用具体的相对概念

例23:

捣碎器

定义:系由电动机、盛器和刀具等组成的一种小型器具。刀具每分钟可转动2104转,所产生的剪切力对生物材料具有混合、匀浆、分散液体和/或固体的功能。

定义中的“每分钟可转动2104转”太过具体,不同的机器可能有不同的转速,所以应该改为“高速转动”。

例24:

碲化汞-碲化镉复合半导体检测器

定义:碲化汞-碲化镉复合晶体制成的半导体检测器。是比较先进的光敏型红外探测器。

定义中的“比较先进”是相对的概念,在刚出现时是比较先进,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就可能“比较落后”,所以应该删除“比较先进”。

(11)定义中直接用英文缩写词,没有加以说明

例25:

安全标准

定义:在放射防护领域,一般指IAEA公布的安全系列丛书。可分为安全基本原则、安全导则和安全要求等类别。我国现行有效的《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的技术内容等效采用了IAEA安全丛书第115号《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的基本安全标准》(1996)。

定义中不要直接使用英文缩略语IAEA,在第一次出现时应该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表述,第二个IAEA直接用中文“国际原子能机构”。

(12)定义中的外国科学家的名字没有规范翻译

例26:

定义:一种天然放射性元素,化学符号Ac,原子序数89,原子量227.0278,属锕系元素,其英文名来源于希腊文(aktis),原义为“射线”。1899年法国人德比埃尔内(A,L,Debierne)从铀矿渣中发现并分离出锕。现已发现质量数208-234全部锕同位素。227Ac是锕最重要的同位素,可作为航天器中使用的能源。

定义中的“德比埃尔内”不是规范译法。根据《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应改为:德比耶纳。

(13)定义中的外国地名没有规范翻译

例27:

高天然本底辐射地区

定义:简称“高本底地区”。指地表天然辐射水平(如地表Υ辐射水平)高于所在地区、国家或全球平均值数倍以上的地区。世界上有几处著名的高本底地区,如中国的阳江、印度的Kerala邦;巴西的Guarapari和伊朗的Ramsar等。

定义中的外国地名应按照地名委员会的规定规范翻译。印度的Kerala邦改为:印度的喀拉拉邦(Kerala State);巴西的Guarapari改为:巴西的瓜拉帕里(Guarapari);伊朗的Ramsar改为:伊朗的拉姆萨尔(Ramsar)。

上述二十余条例子都是在各学科名词审定工作中遇到的定义写法不够规范准确的典型实例,还有很多形式复杂、不甚典型的实例在此不便一一列举。从上述实例可以看出要做好定义工作相当不易,需要各学科名词审定专家和定义撰写者花费大量心血、广泛收集资料、潜心研究概念,在此基础上,辅以各学科责任编辑认真细致的审读和编辑加工,才能使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科技名词的定义达到较高质量并反映当代学科发展的水平。

简述现代物流的概念篇5

关键词 物联网;结构框架;概述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5-0088-01

1 物联网概念的提出与发展现状

把用以表达连接互联网与信息传感设备以实现智能化地识别与管理的概念称之为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此概念最初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自动识别中心(Auto-ID Labs)于1999年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提出受到了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信息领域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信息技术的一次重大发展和变革,是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物联网的提出和建设对解决现代社会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用射频识别技术替代条形码识别技术,实现了物流管理的智能化、系统化。

“物联网”概念的初步确立是在2005年11月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提出的,该峰会由国际电信联盟(ITU)主办,并且了一份关于物联网的报告――《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该报告描绘了物联网运用的新模式,确立了物联网的概念,并指出即将来临的物联网通信时代无所不在,世界上所有人或物体都能通过因特网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于物的连接[1]。在这个过程中,推动了射频技识别技术、纳米技术等高科技技术广泛的使用,同时物联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兴起。

2006年3月,在欧盟举行了名为“From RFID to the Internet of Things”会议,该会议对物联网的概念和发展方向进一步做了描述,并且还制定了未来物联网研究策略路线图。

2009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积极回应了IBM 首席执行官Samuel J.Palmisano提出的“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的概念,并提出把各种类型和功能的传感器嵌入装备到像铁路建设、公路建设、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建筑工程、电网建设、大坝工程、供水系统、石油管道等各类与人民现实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建设应用中,使得管理智能化系统化,成为美国在21世纪保持竞争优势的方式。

2009年8月,国务院总理在江苏无锡考察时,参观了该地区的微纳物联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当时曾提出建设“感知中国”的物联网发展理念,并指出发展物联网要把传感系统和3G系统相结合建立传感信息中心,开始了我国物联网发展战略。

由此可知,物联网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与物相结合的泛在网络,在人与人的基础上扩展延伸到了物与物、人与物的信息通信和交流。所以,可以把物联网具体定义为:通过射频识别(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红外传感器、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所有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通信和交换,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为一体的网络[1]。如图1为物联网的概念模型图。

由该图可以看出物联网通过二维码,传感设备,激光扫描,GPS系统等设备或系统,并通过物联网实现人与物的信息交流沟通。

2 物联网结构框架

从结构框架上看,物联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如图2所示。

感知层的主要功能是全面感知、识别物体和采集数据,即通过各种种类的传感器针对周围的物体、环境、状态等静态或动态的信息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大规模、分布式的采集和辨别,然后将获得的信息转化为数据,并通过传感网设备将所采集的数据信息上传到网络层。就相当于人的耳鼻喉眼等感官器官和神经末梢,可以从获得外界物体的各种属性一样。由此可知,感知层是由各种传感器网关构成的,包括RFID标签、二维码标签、GPS、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重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磁敏传感器、声敏传感器等类似触觉、味觉和嗅觉的感知终端。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私有网络、移动通信网、互联网、无线接入网、有线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卫星网等网络设备平台,实现感知数据和控制指令信息的双向交流,笼统的说就是网络层主要对感知层获得的信息进行实时传递、存储和处理。如,手机内置的RFID设备可以识别图书的二维码,通过识别采集图书的书名、编号、书架号等信息保存在手机中,方便学生查找图书。因此,网络层相当于人体的神经系统。

应用层就是用户和物联网进行信息交换的借口,构建各行业的实际需求应用,如地震监测、车辆监控、物流运输等,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用户可以利用物联网提供经过分析的感知数据来享受特定的服务。由此可知,应用层是物联网发展的目的。

3 结论

本文只是简要的叙述了物联网概念的提出,发展现状以及对物联网的技术结构,但真正的物联网结构要更加的复杂,而且其结构的设计和应用的方式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应用方式。

参考文献

[1]杨正洪,周发武.云计算和物联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8-31.

[2]刘强,崔莉,陈海明.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J].计算机科学,2010,37(6):1-4.

[4]宁焕生,徐群玉.全球物联网发展及中国物联网建设若干思考[J].电子学报,2010,38(11):2591-2599.

[5]孙其博,刘杰,范春晓,等.物联网: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33(3):2-9.

简述现代物流的概念篇6

关键词:高中物理;数学方法;衔接问题;教学措施

许多学生升入高中后,普遍感到物理难学,并且因此丧失了对物理的兴趣而选择文科,教师也感到物理难教。究其原因,除了初、高中物理教材跨度大,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提高,再者高中物理教材与所需数学知识的衔接不当,都对学生的物理学习造成了很大困难。

一、数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理科综合考试说明·物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中有两点与数学能力有关:第4点“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指出: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分析、表达。中学物理常见的数学方法主要有:数学表达式、图像或图线。

1.用数学表达式来描述物理概念和规律

数学表达式方法包括:代数法、三角函数法、几何法、极值法等,具有高度符号化、形式化、逻辑化、简单化的特点,能够简洁而精准地表达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如,用极值法理解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用公式描述牛顿第二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库仑定律等;通过公式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用三角函数法计算合力与分力问题,以及分析一个力做功的正负问题,等等。

2.用图像或图线法来描述物理规律和过程

用图像法来描述物理过程,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直观,

可以清晰地描述其动态的变化过程,明确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

系、周期性等。图像或图线法在高中物理教材中也有大量的应用。如用图像法描述运动规律,用三角函数图像分析振动和波、交变电流问题,用图线法描述电场、磁场规律,用图像法描述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用图像分析分子力问题,用几何图线描述光的反射与折射,等等。

二、高中物理与数学的衔接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知识滞后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内容标准”(以下简称“内容标准”)“物理1”第一个二级主题“运动的描述”第4点:“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学生会用描迹法作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s-t、v-t图像,理解图像的物理意义,理解图像中截距、斜率、交点、面积的物理意义。“内容标准”“物理1”第二个二级主题第3点:“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区分矢量和标量,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要求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正交分解法和直角三角形等有关知识计算合力与分力。但是不在一条直线上的矢量运算以及三角函数知识在“数学4”,解三角形在“数学5”。这些数学知识的学习都相对滞后。再如学生尚未学习极限概念,在物理上就要求理解瞬时速度。

2.学生在心理上将物理和数学严格分开

由于学科之间横向联系的失调,学生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物理中来的数理结合能力差,总是把物理和数学孤立看待,片面理解,这一特点普通中学的学生表现更为突出。例如:物理和数学教材中都有“小船渡河问题”的相关例题,考查“矢量(向量)”知识,而且笔者所在学校在教学安排上是数学先于物理,但是物理课上极少有学生发现这一例题中物理和数学之间的联系。

3.物理公式和数学代数式的认识误区

一个数学代数式可以表示事物间的多种相互关系,而一个物理公式总是具有特定的内容,但是有些学生单纯地从抽象的数学意义出发去理解物理问题,因而单纯从数学的观点出发将物理公式“纯数学化”。如密度公式ρ=,场强定义式E=,如果从“纯数学化”观念来看,应该是ρ与m成正比,与V成反比;E与F成正比,与q成反比。但事实是ρ与m、V无关,E与F、q无关。

4.物理和数学表述方法的不同

物理和数学教材在编写上也是各自进行,互不过问,导致许多相同的数学知识在两个学科中的表述方法不同,也给学生学习物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如关于矢量,数学教材说“向量”,向量的长度用“模”表示,运算过程是;而物理教材说“矢量”,矢量大小不用“模”表示,运算过程也不能写成。

三、教学应对措施

高中物理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同高中数学学习恰当衔接,这样可减小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跨度,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尝试:

1.加强物理与数学学科间的联系

高中物理教师应熟悉相关的初中数学的教学要求,以及高中数学相关的教学进度。在备课中,应当了解学生需要具备哪些数学知识,学生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的习惯和方法。根据以上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充适当的、必要的数学知识,选择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

2.因材施教,切不可随意提高对数学的要求

近几年的物理高考(特别是2010~2011年福建高考)给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物理高考越来越侧重对物理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对数学的要求有所降低。

因此,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切实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际的教学意义,不可随意提高对数学的要求。对于普通中学尤其应该这样做。例如:

①三角函数:数学只要求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所以物理老师不要再补充余切函数,增加难度。

②《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物理》中指出:“合力和分力的计算只要求能应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问题”,也就是对相似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不作要求,因此应该避免此类习题。

③对于有着非常繁杂的数学运算过程的题目应该尽量避免。

④鲁科版物理教材“拓展一步”栏目中涉及数学方法的内容要慎重使用,因为这部分内容往往对数学要求很高,学生不易理解。

3.加强物理概念、规律教学

中学物理中的许多概念和规律常用数学符号、公式、图线或图像来表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绝不能只是孤零零地使学生知道或记住它们的文字表述或数学表达式。数学作为工具,用来解决物理问题,必然受到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制约。具体要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①为什么要引入某个物理概念和研究物理规律?

②怎样进行研究?即有哪些物理现象,运用了什么方法等。

③得到什么结论?包括概念如何定义,规律怎样叙述,数学表达式是什么。

④概念、规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包括概念和规律所反映的本质属性及其联系、物理量单位、使用条件、适用范围等。

⑤概念、规律的重要应用以及注意事项等问题。

另外,通过适量的解题,也可以进一步掌握物理概念、定律及其公式的意义,协调物理与数学的关系。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物理与数学的衔接问题,才能使物理不再是“最难”的学科,使学生不再惧怕物理,从而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教育厅高考考试说明编写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理科综合考试说明.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02.

[2]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03.

[3]黄李炮.高中物理与数学的衔接问题与对策.物理教学探讨,2009(11).

简述现代物流的概念篇7

关键词:新课程; 实验; 物理教学; 概念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1-066-001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概念、物理规律都是从生活、生产实践等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而物理实验对于建立物理基本概念和理论及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初中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学习方法及抽象思维能力都还没有形成,因而从实验着手进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现在的学生在平时接触了大量的影视作品,有些影视作品由于视觉效果或制作手段的不足等原因,在作品中出现了相当多的反物理现象。例如太空传声,人下落时速度不变等。同时学生还在平时的观赏中不断的被动加深,以至于在头脑中形成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观点。对于这类错误光是简单的知识更正,会造成学生感知与知识上的矛盾,这时一个简单并亲手操作的实验,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他们的观察力也比较敏锐,所以通过实验来教学,对于帮助中学生学习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特别是培养学生形成物理概念方面。物理概念是物理现象的本质抽象,它是在感知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学生形成物理概念,感知是第一要素。概念内容的具体化又是学生形成物理概念的第一个起点。所以教师必须紧紧依托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先从直观的实验现象中,获得感性认识,再加以分析、综合,最终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

下面,我就以实验教学为主要途径,谈谈实验在物理概念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供比较形象的实验,帮助学生形成物质属性的物理概念

物理学中很多物质的属性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比如密度、比热容、热值、熔点、凝固点等一系列概念,学生难以理解。通过实验教学,提供比较形象、具有说服力的实验,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有说服力的感性知识,对理解抽象的物质属性较为有利。例如密度概念学习中,学生对于密度概念的形成较困难,因为学生不能通过感官,直接感觉到物质的密度这一特性,学生难以接受这样的物理量。通过测几个外表涂成颜色一样、大小不一的几个金属块(如铜块,铝块,铁块各三个)的质量和体积实验,比较容易形成“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相同,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一般不相同”的概念,同时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得出“质量、体积无法影响质量体积比”这一简单事实,从而理解密度概念。与此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使学生获得不同物质密度有大有小的感性知识,并加深为密度值是由物质种类决定的观点。这样,对学生形成利用密度等物质的物理属性可以鉴别物质的全部概念,找到了极有说服力的依据。

二、提供系列化的实验,帮助学生形成电磁相互联系与作用的物理概念

在物理学中,电与磁是统一的,但在初中阶段学生还不能理解这一事实。所以,当学生在学习电磁相互联系与作用时,如果光是听老师叙述电生磁,电流的作用,磁生电是怎样的,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要想在学生的脑中形成正确的概念是比较难的,甚至不同学生的想象也是不同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提供一系列的实验来展现电磁相互作用。例如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让学生看教材中的图片很难想象它真实的工作状态。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发光二极管,微型电扇,通过展示微型电扇内部结构,演示通电后电扇转动展示电动机工作的同时,把二极管接到微型电扇的插头处,让学生手摇扇叶,观察二极管发光,使磁生电展示于学生眼前,又可以让学生捏住电扇插头,体验“麻”的感觉,激发他们求知欲。教具手摇发电机和灵敏电流计的配合演示也可以进一步让学生直观观察交流电,便于理解电流大小和方向的周期性变化。

三、提供真实、鲜明的实验,帮助学生形成物理能量概念

反映做功和能量的实验,教材中作了统筹安排。为了深刻说明能量的概念,教师精心设计的实验,应该是真实的、鲜明的、生动的,直观性强,现象明显,易于激发学生形成物理概念。例如红墨水在热水比冷水中扩散的快、热菜香味扑鼻等扩散现象,都是帮助学生直接观察的直接感知,使学生信服热运动的概念。同样反映能量概念,由于提供实验不同,会得到不同效果。我们并不一定要局限在书本上,可以结合生活物品和例题,对实验作一定的修改。例如,电热实验,用不同电阻丝给等质量的煤油通电中,煤油升高的温度不同,反应电流的热效应。可是换成给火柴加热使其燃烧实验,就更加形象、生动,效果明显。由此观之,只有生动、鲜明、真实的物理实验去刺激学生大脑兴奋中心,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深刻的物理概念,使具体的物理概念在学生大脑中打上深深烙印。

四、提供典型、系列的实验,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方法的概念

物理学中有许多实验设计都利用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间接测量法,实验+推理法等物理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物理方法,我们要安排、设计好一系列物理实验,引导学生学会应用不同的物理方法。例如在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中,我们借助比小车推动木块距离远近反映动能大小,形成转换法概念,借助保证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改变小车质量比较动能大小,帮助学生认识控制变量法。在平面镜成像教学中借助另一个等大的蜡烛与虚像重合,帮助学生理解等效替代法。这些方法都是通过典型、系列的物理实验后,归纳、总结而形成的。指导、培养学生形成物理实验方法概念时,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综合、归纳、总结,直至思维加工,把获得的感性知识进行深化,即把零碎的、片面的感性知识,进行科学的概括总结。

以上所述就是我在物理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浅析。要教好物理,实验是首当其冲。在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形成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以及能量的物理概念。其次提供典型、系列的实验,促进学生想象、思维、记忆、迁移。最后设计比较形象,具有说服力的实验,才能培养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形成正确、清晰、深刻的物理概念。

参考文献:

[1]赵凯华.《从物理学的地位和作用看对中学物理教师的要求》,物理教学,2000.6

[2]关文信,毕凤祥,韩艳华.《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简述现代物流的概念篇8

一、本章教学目标

1 通过实物和具体模型,了解从物体外形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直线和点等概念,能识别一些基本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初步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概念。

2 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像相应的几何体,制作立体模型,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

3 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和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掌握关于直线和线段的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了解这些性质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理解两点之间距离的意义;直观地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具有相交与不相交两种位置关系;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 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

5 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洁,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 初步认识图形是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工具,初步应用图形与几何的知识解释生活冲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对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材脉络

1 小学学过的基础知识

本章教材涉及的实物图形以及从实物中抽象的几何图形学生在小学都见过,生活中也时常接触这类实物图形,对图形的一些基本概念已经有初步的了解,不过是比较分散的,还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所以本章教材主要是在复习原来学过的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将学生带人丰富的图形世界。

小学的基础要求是: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各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圆柱、圆锥、球等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的展开图,在对它们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能区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并体会它们的一些性质,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并知道周角、平角、直角、锐角、钝角等概念,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公式。

2 教材的编写顺序

本章通过对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的示例,抽象出图形的基本元素,导出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概念,涉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立体图形的展开,线段的大小比较,角的度量,角的比较和运算,角平分线,角的余角、补角概念:从实际图形到抽象图像再到相关概念,以及对概念的认识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教材的顺序为:多姿多彩的图形――直线、射线、线段―角,最后设计了一个课题学习,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三、教学建议

本章内容教学时,应该先注意小学阶段的学习基础,按《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刻意拔高,具体在下面几个环节作好教学工作。

1 看图,在教学中要注意利用教室教学环境和其他物体、几何模型教具,以及适当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展示丰富多彩的,与本章知识密切相关的影像素材等,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加强对图形的直观认识和感受,从中抽象出几何图形,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教材中提供了很多这类图形,学生在生活中也遇见过很多这样的实物图形,但是在教学中不能仅仅看到图形欣赏的热闹,而,要在欣赏和观察图形中将图形之间的异同区分出来,提炼出类似图形之间的特征,跳出图形看图形。

教材起始的几句话就明确说出“数学关注的是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而其颜色、重量、材料等则是其他学科所关注的”,开篇就提出了在数学中研究形的注重点和关注的目标,明确地告诉学生,数学中研究几何就是要研究形状和位置关系,所以在欣赏如此多姿多彩的图形的时候特别要注意,除了图形的美之外,尤其要关注图形之间的形状和位置关系。

2 读图,在认真看图、努力寻找图形之间形状和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多从事一些动手操作、观察、辨别等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些现实的图形作为学习材料,开展数学交流,引导他们在观察图形的活动中分析和讨论图形与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比如线段之间、各个面之间、图形的边之间的位置关系,学习寻找图形之间的异同,获得建立几何图形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有意引导学生慢慢忽略图形的其他非数学特征,进入初步的抽象化,为建立点、线、面、体等概念打好基础。

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也遵循着这样的规律:最开始的几幅图形是实物照片,是作为题头图片要学生欣赏的;接着就是对帐篷、茶叶盒、金字塔的数学抽象,作出了三棱柱、六棱柱、棱锥这三种典型的数学图形(线条图),并且有虚线和实线的区分,立体感强;接着在练习中只给出线条图形要学生思考相关问题,说明平面图形在立体图形中的位置,初步涉及平面和立体的关系;接着开始讨论抽象的概念点、线、面、体,正式从欣赏美丽的图片进入到真正的数学活动,研究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数学事实。

3 识图:要通过对津富实例的剖析,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脱离开实例抽象出点、线、面、体,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理解它们的概念,了解相关的一些性质,并能初步应用;认识图形之间的联系,认识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这个过程在教学别要注意两点。

一是平面图和立体图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转换,寻找一些实物图片和图形要学生进行操作,加深对展开图和立体图的认识,并教给一些基本的方法,比如教材中有正方体展开图的学习内容,在教学调查中老师们都感到这部分内容学生学得很艰难,好像只要是展开成六个正方形都可以围成正方体,为了进一步加深学习效果,可以要学生自己剪出习题中的平面图形,再试折是否可以还原成正方形,也可以在学习过后作为课后探究,对下面问题进行分析:

例1 六个正方体A、B、C、D、E、F的可见部分如图,下面给出的展开图是其中一个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那么它是正方体――和――的侧面展开图。

分析:正方体侧面展开图一节是教材中新增的知识,对于较复杂图形的辨认,学生感到比较困难,这一问题可用以下方法加以解答:

1 将展开图(图1)围成正方体时,右下角的正方形A的上边应与正方形B的右边重合,所以可将A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图2;

2 将展开图(图1)围成正方体时,正方形A的右边应与正方形c的左边重合,所以可将A向左平移,得到图3。

由图3观察六个正方体此题就简单多了。

二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要特别注意认识各个概念的区别和共同点,比如线段和射线、线段和直线、射线和直线的关系;角概念的实质;各种角的概念、角的书写等,都是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将教材问题稍加推广,我们可以要学生探究如下形式的问题:

例2如图,C、D、E是线段AB上的三个点,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方法:1 以线段的端点为标准来数;2 以基本线段的数量为标准来数;3 递推法。

推广:直线上有n个点时,可以确定多少条线段?

与之类比,可以继续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①从一点引n条射线,共构成多少个角?

②平面上有n个点,经过每两个点作一条直线,最多能作多少条直线? ③平面上有n条直线,最多能有多少个交点? ④在一个平面上,若一个角内有n条射线,可以构成多少个角?

4 想图,教科书中设置了很多习题,一般都是需要看了问题后先在脑袋里想像立体图形的样子再回答,比如从不同位置视图(从上面看、从正面看、从左面看),就需要学生在心里由对图形在不同视角的认识来把图形还原,也设置了许多“思考”“探究”等栏目,如从一些图案中发现平面图形,画出由9个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探索一些常见几何体的展开图,通过观察思考生活中的现象得到关于直线、线段的性质,探索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等等,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探究点,鼓励学生勤思考、勤动手、多交流,其中,动手操作是学习开始阶段重要的一环,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图形,丰富直观,丰富学生的空间想像,只有真正有了一定的想像能力,学习几何才可以说是开始了,要想像图形,在教学的开始阶段,应鼓励学生先动手操作、观察,后分析思考,逐步过渡到先思考、后动手验证,做到脑中有图,并能将脑中的图画出来,教材中这类练习很多,教学的关键是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孩子的思维和想像,学生要做到脑中有图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5 说图,学习是需要交流的,学生学习几何要能看懂,会分析,头脑里有思想,更重要的还需要能够用语言文字和他人进行数学交流,几何图形是“空间与图形”的研究对象,对它的一般描述表示是按“几何模型一图形一文字一符号”这种程序进行的,其中。图形是将几何模型第一次抽象后的产物,也是形象、直观的语言;文字语言是对图形的描述、解释与讨论;符号语言则是对文字语言的简化和再次抽象湿然,首先建立的是图形语言,其次是文字语言,再次是符号语言,最后形成的应是对于对象的三种数学语言的综合描述,有了这种整体认识,三种语言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就能基本把握对象了,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说数学的能力训练,从直观看到的图像,经过内心的分析和抽象,说出或者写出其数学关系,准确地回答数学问题,要落实好的着重点是平时学生对物体描述的准确和课堂上学生答问的数学化,以及学生作业的规范化,前提是对数学对象的准确认识以及对数学概念的准确理解。

上一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义范文 下一篇:针对人口老龄化的建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