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骨科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12-13 17:22:37

外科骨科知识点

外科骨科知识点篇1

【关键词】骨科护理发展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医学技术的发展,骨科医学也在不断拓展,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涌现。护理对象的转变,使得患者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骨科护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适应社会和患者的要求,护理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拓宽知识,想出对策,以更好地促进骨科护理的发展。

1骨科护理的新发展

1.1疾病谱与病种的改变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建筑事故受伤的患者成了现代骨科主要的护理对象,他们往往表现为多发骨折、粉碎性骨折,甚至合并心、肺等重要脏器的损伤,此类患者以青壮年为多;单纯的四肢骨折、脱位等则以老年人为多。

1.2老年骨科护理需求增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患者的比例日益增加,占骨科患者数的30%~35%,老年颈椎病、腰椎退行性疾病、关节炎患者增多。以往老年四肢骨折的保守牵引治疗也逐渐被手术内固定、关节置换所代替。年龄从50~60岁扩大至80~90岁。同时高龄与手术后非手术并发症有明显相关性,老年患者往往伴有其他疾病而使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高[1],这也为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难题。

1.3诊疗手段的发展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骨科医生所能应用的诊疗手段在不断更新。新技术、新项目日新月异,特别是社会老龄化,老年患者的增加,由于高龄患者不能耐受长期卧床,骨折单纯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患者明显减少,外科手术干预成了老年骨科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骨折固定从内固定、外固定发展到髓内钉。脊柱手术从腰椎到胸椎、颈椎。断肢再植从单侧肢体到多侧肢体,甚至多个节段的再植。严重开放性骨折,肌肉血管的毁损面临截肢的肢体,经过清创骨折固定、血管神经修复,皮瓣移植的保肢手术。关节置换拟股骨头到全髋、全膝,从单侧置换到双侧置换等。都为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书本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1.4护理对象的需求在发展社会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着患者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骨折患者要求尽早离床活动,截瘫患者要求再次手术、恢复肌力、重返社会,关节重建患者要求术后功能恢复良好,骨肿瘤患者要求保肢性治疗提高生活质量等。他们需要最好的医生、最好的手术、最优质的护理。

1.5护理对象康复地点及模式的发展骨科患者需要从医院康复到社区康复及家庭康复。骨折患者因长期卧床、恢复缓慢、易出现并发症等特点,再加之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大部分患者需要在医院治疗康复的基础上,逐渐扩展护理的范畴,提供专门化的护理服务[2],进一步发展到社区康复及家庭康复。在国际范围内,均有一种新的趋向,即重视在家里给骨科患者(包括术后患者)良好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因为大多数骨科患者的康复过程是长期的,无法长期住院完成。K.S.Lin等观察了一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住院康复患者和家庭康复患者的功能结果,发现两者相同。类似的研究提示:只要加以指导和监测,家庭康复和社区康复对骨科康复来说也是有益和有效的[3],且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2针对骨科护理的现状应采取的措施

(1)常见病的变化要求骨科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敏捷的思维、果断的处事能力,分秒必争的急救意识为抢救生命赢得时间。同时要拓展知识面,不仅掌握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还要掌握脑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等多学科的知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2)针对老年患者知识层次低,反应迟钝,接受能力差,病情复杂多变。护理工作应勤、细。巡视病房要勤,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要勤,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及健康宣教要勤。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家属的看护能力。观察病情要细,不仅要观察手术的局部情况,更要观察全身情况。交接班要细,做到床头交接班,当面讲清、看清,避免意外发生。(3)由于诊疗手段的不断发展,书本上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同一种疾病症状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故护理人员在完成日常工作的情况下,应多与医生沟通,参加医生查房及术前讨论,使护理工作有的放矢。同时要加强护士的在职继续教育。而且要根据职称、工作年限,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培训。随着国内外护理事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健康需要的变化,使得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对护理工作越来越高的要求,骨科护理需要专门化、细分化,骨科需要开展社区和家庭护理,骨科康复护理需要专门的人才——专科护士。骨科护理的发展需要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多种类的、个性化的服务,这就需要培养一批护理专家。国外大量研究证实,临床护理专家的出现对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促进护理学科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骨科护理的发展与骨科临床护理专家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4]。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黄人健老师指出,“要抓好护理人员的在职教育,不断扩大知识面,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5],使我们的护理队伍形成一个“T”字形的人才队伍。(4)随着患者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及业务能力。加强沟通,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缩短护患距离,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5)从医院康复到社区康复到家庭康复的转变,要求护理人员不仅在住院期间指导患者康复的锻炼,还要教会家属如何督促协助患者持之以恒的锻炼,增强预防为主的意识。骨科康复护理需要专门的人才,专门从事骨科患者的康复工作。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工业化的发展和现代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骨关节疾病已日益构成对人类健康的威胁,甚至导致残疾。1998年WHO在瑞典隆德召开会议,决定将2000~2010年定为“骨关节十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一项针对骨与关节疾病的运动[2]。“骨关节十年”给骨科康复护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也给骨科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平台,要培养专科康复护理的人才。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业务、新技术不断的开发应用。护理专业内部的分化程度也在增加。专科性逐渐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化素质的要求也在提高。因此,我们骨科护士在忙于临床护理的基础上,要不断增加科学知识储备、不断更新知识,拓宽视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断进取,才能适应专业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晨

【参考文献】

1童小峰.骨科护理的新趋势及对策.河北医药,2003,25(1):62-63.

2许红潞,张瑞芳,陈晓玲,等.从“骨关节十年”谈专科护士发展的必要性.护理管理杂志,2003,3(1):25-26.

3卓大宏,骨科康复学的内涵和发展趋势.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3,5(3):242-244.

4杨小春,宁宁.探讨骨科护理的发展与临床护理专家的培养.华西医学,2005,20(3):552-553.

外科骨科知识点篇2

关键词:骨科学;病例讨论;教学方式;优势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204-02

一、前言

临床科室实习是医学生学习和培养的重要阶段,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是连接医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纽带,是医学生实现从学生到医生角色转换的必要程序。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中,临床实习显得更加重要。研究生的培养不仅仅是学生的深造,同时也是为祖国医疗事业培养高能力人才的过程。在骨科学这种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教育中,由于其内容涉及光法,使骨科学的研究生培养显得更加困难。因此,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骨科医务工作者,更好地满足医疗事业需求,是一个极其艰巨而又现实的问题。近些年全国上下的医学院校、教学医院等教学机构不断地在探索,希望能够找到一种十分有效又确实可行的教学方式,充分提高教学效果。

二、病例讨论法的定义及应用

骨科,一门外科学特点鲜明的学科,其包含内容极为广泛,如验证、外伤和肿瘤等临床疾病,同时也涵盖了临近骨组织的病理生理和解剖等方面基础知识。对于骨科的医学生来说,完全掌握骨科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极其不易,这对于骨科专业教师来说更是一种挑战。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通过课堂板书或者PPT等媒介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称为基础学习LBL(lecture based learning),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是能够全面、系统地将知识点传授给同学,但是存在较严重的不足之处就是同学的学习兴趣不高,主动学习的劲头很差,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点很难理解和记忆,直接导致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的临床实践能力受到影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problem based 1earning)是针对于LBL的劣势而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本文旨在骨科学研究生培养中加入病例讨论这一元素,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讨论分析,现汇报如下。

在医疗工作中,不仅仅要对专业知识、技能、操作等熟练掌握,在专业素质过硬的同时还必须遵循爱伤意识,具有严谨的思维,认真的态度,这是每个医务工作者所必须拥有的基本素质。尽管每天的临床工作都十分繁忙,我科仍然坚持每天进行病例讨论,在回顾病例诊断、治疗等每一个环节是否存在问题的同时,也是给其他医务工作者或多或少提示。在病例讨论过程中,经常会有医学生发现一些自己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甚至是平时误以为正确的操作,都可以在此时得到纠正。例如,有一例前臂骨折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发现前臂明显旋转受阻,经过X线拍摄后发现该例患者合并近端桡骨小头脱位。通过这个简单的病例讨论可以对孟氏骨折、盖氏骨折的理解更加深刻,并且对“近端桡骨小头脱位”这一病症漏诊所造成的后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此外,在髌骨骨折的诊断病例中,很容易发生髌骨纵行骨折的漏诊。因为在常规的髌骨骨折诊断中,通过影像学检查膝关节,很容易发现髌骨骨折线。但是一旦患者发生的是髌骨纵行骨折,在影像学图像中几乎完全是阴性的,侧位X线无法发现髌骨纵行骨折线,而正位X线检查结果也由于股骨阻碍视野,很难发现骨折线,这是该病极易发生漏诊的主要原因。因此,过于依赖影像学诊断是不可取的,因为认真的医生在最基本的体格检查中很容易发现该病。通过对别人的漏诊病例进行讨论后,在自己今后的诊断和治疗中遇到同样病例时,则会在进行X线拍摄时刻意地去观察该患者是否同样存在近端桡骨小头脱位,或在髌骨骨折的诊断中进行常规查体,从而避免这些漏诊的发生。由此病例讨论可以说明,无论当前科技是如何先进,也不能丢掉最基本的技能,否则先进的科技不但不能推进医疗事业的发展,反而会成为阻碍自身医疗水平和专业技能进步的绊脚石。

病例讨论没有固定的模式,其基本要素包括典型或疑难病例的准备、病人资料的收集和归纳分析、集体查房、讨论、诊断、评估病情的发展和演变等。通过病例讨论,能有效地把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工作中。将病例讨论加入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可以加强医学研究生的自学能力,改变其思维方式,使其能够更加顾全大局、考虑问题更加全面,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方面也可以有更出色表现,对其所掌握的知识点和临床技能能够有机地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较过去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明显活跃,既往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一去不返,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明显增多,使得同学们在课后针对课堂上讨论的病例可以主动地去查阅资料,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教”的过程中,针对同学所提出的问题一一作答的同时,也是教师们“学”的过程,对教师知识面的广泛度及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度均是一个考验。这样,能从多方面训练和培养医学生和教师的科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其医学素质。

三、病例讨论法的重要意义

病例讨论法是医学教育中训练医学生的主要方法,教学中插入病例讨论,对学生的诊断思维的培养有很重要的意义。病例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将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和数据整体化、系统化,使学生的诊断思维更加严谨。而诊断思维是否严谨,学生考虑是否全面,则是能否作出正确诊断、是否漏诊误诊的关键所在。在每个病例讨论阶段结束后,每位同学都会被要求提交一份完整的报告总结,报告成分除主要包括病因、诱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常规病例包括内容外,还包括易漏诊、易误诊、诊断中注意事项、治疗中注意事项及治疗后应如何避免并发症等主观陈述内容。提交后由专人进行批阅、修改并反馈给同学。经过施行新的教学方法,在期末理论考核中同学得分更高,专业术语使用更加准确,知识要点、得分点的把握更加到位,与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同学答卷相比,分数明显提高。新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动脑能力,巩固医学生学过的医学知识,并很好地进行实践。

另外,病例分析有利于训练学生对医学事件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首先,在准备病例资料时要条理清楚,简明扼要,书写规范认真,且不可以前后矛盾;其次,讨论过程中,要对病人病情的介绍条理分明、口齿清楚。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病情汇报要领,并进行示范。这要求必须按照一定的模式,先介绍病人的一般资料,然后详细介绍病史体检、辅助检查、病情的演变等,再进一步提出处理的措施。通过汇报病情,可以详细了解学生以及教师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临床技能的熟练程度。并且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指导,可以使学生对疾病诊治有全面的认识。

四、小结

骨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涵盖病理学、解剖学、放射学、生物力学和外科学等学科知识,专业性强,比较抽象,一直是外科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不断地巩固理论知识、回顾、总结,并且在实习中将理论与操作相结合,才能够体会到骨科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关键所在。在病例讨论中,同学可以在他人作报告时从中发现自己以前不了解的知识点,或者没有意识到的错误,漏诊、误诊的危害性等,使其能够在今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注意到这些问题的所在从而避免其再次发生;另一方面,对于临床教师而言,课堂气氛明显活跃,师生互动增加,同学对于骨科学这种专业性极强的课程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增加,让整个教学过程变得趣味性更浓,同时也是对我们临床教师的一种挑战,一个班级的同学全部参与到病例讨论中,就很有可能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对本专业的知识足够熟悉,还需要根据病例,对同学可能提出的问题做相关准备,促进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学”,师生共同进步。由此看来,病理分析加入到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同学专业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于述伟,王玉孝.LBL、PBL、TBL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综合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100-102.

[2]黎逢峰,范存义.PBL与以相关病例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法在骨科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4):203-204.

[3]姚军,李佳,冯振博.临床病例讨论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6):99-100.

[4]阿里木江・阿不来提,艾合买提江・玉素甫.病例讨论结合临床带教在骨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创新教育,2014,23(8):24-26.

外科骨科知识点篇3

【关键词】骨科;临床;带教

临床见习和实习是医学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在医学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1]。医学生能否将课堂上和书本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同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临床见习和实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骨科在外科系统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内容繁多、概念抽象、专业性强、专科检查复杂,令不少学生感到困难。现将临床带教的体会总结如下。

1转变教学观念

从古至今,教师的主要作用即被认为是灌输知识与传授经验,因而许多教师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经常“消化不良”。而实际上,在任何教学过程中(包括临床带教过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给予者”,教师可以为学生确定求知的方向,其一切教学活动都应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能力[2]。带教老师需要创造良好的情境和氛围使学生有机会在实践中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如果学生对问题没有兴趣,即便知道答案,也无助于其学习理念和知识的深化。同时,树立教学相长的带教理念,有助于巩固与学生平等的观念,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可更好地与学生交流,有利于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这就增加了在病情诊疗的过程中灵活地驾驭学生思路和适时引导学生的创造力的能力。

现代骨科理论与技术发展迅速,骨科伤患病情多变、表现复杂,要使学生在短短的1-2个月实习期内对骨科理论、实践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显然是不可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是提高临床带教效果的第一步。因此,作为带教老师,一定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通过常见典型病例,不断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识疾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突出教学重点

2.1突出骨科特色并重视受伤机理分析骨科学是外科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之一,课时长、内容多。骨科学学习的最大特点是直观和复杂。骨科疾病的诊断和救治往往需要通过许多专科的体检和放射学检查,以及与运动系统密切相关的解剖和力学知识作为辅助来完成。这些知识繁杂多变,对于处于见习和实习的医学生而言在短时间内无法全部掌握。因此,如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直观的问题引向深入,让学生们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使他们能自觉投入骨科学习,是搞好教学的关键[3]。

临床见习决不能将学生闷在小教室内重复深奥的理论内容,应该让学生接触病人,采集病史,尤其要突出专业特点[4]。例如对骨折病史的搜集,不仅要询问病人受伤部位、疼痛性质、畸形性状、功能障碍等情况,还要询问其受伤时受力情况,包括受力的部位、身体姿势、暴力作用方向、速度、性质等关键问题。这些都有助于加深对伤患的认识和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在带教过程中应当将这些特点有机整合到疾病的讲解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形成整体的认识。

2.2加强基本功训练并注重以练带教骨科的体检在骨科疾病的诊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理解并掌握各种检查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各种检查方法大多数是实际操作,如果单纯教授文字描述内容相当枯燥乏味,也不利于学生记忆。如果采用示教正确的检查方法,然后让学生互相模拟检查,熟悉正确的手法,再选择病例进行床边示教,结合具体病例分析其具体临床意义,则可以形象的加深记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2.3强化解剖结构认知与阅片能力的培养深厚的解剖学知识是学好骨科的基础,上课时应注意强化解剖结构知识,尤其是结合标本讲述,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病例分析时结合放射线片,可以使学生将直观的感性认识与抽象的理论有机结合,从而简化记忆过程。阅读放射线片是每个骨科医生必备的基本技能,大部分患者通过放射线检查即可确诊,因此,见习和实习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阅片能力。阅读放射线片时,不要仅满足于有无骨折的结论,还要仔细引导学生观察骨折部位、骨折线的形状、骨折块移位的情况,以及如何根据这些影像学表现指导最终的治疗方案。

3体会

骨科作为外科的一个重要科室,且有专业技术独特,实践性,高危性强,标准要求高,学生刚进入骨科,面对骨折、高位截瘫等各种意外伤害病人,显得非常害怕,手足无措,因此为了保证实习质量,加强临床带教,制定切实可行的实习计划非常重要。骨科护理又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通过临床实习,使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学生的趣味性,增加了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采取上述学习方法和措施,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熟悉骨科工作环境,掌握严格的操作技术,集中训练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通过综合测试,有利于实习效果的考评,可获得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信息,也可对教师带教能力进行评价,以便优化带教过程。同时采取一对一的带教方式,能使每个学生获得最佳实习效果,为学生将来独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定期召开座谈会非常必要,及时收集带教老师和学生的意见,然后将意见分别反馈给老师和学生,促使带教老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注意改正实习中的缺点,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参考文献

[1]莫少新,钟丽.临床带教策略与学习动机理论[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19:174-175.

[2]王序全,尹芝华,许建中.PBC教学法在骨科专业临床教学中的实践[J].重庆医学,2006,35(18):1721-1723.

[3]陈光兴,杨柳,周仲安.骨科临床实习带教的探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14(1):33.

外科骨科知识点篇4

【关键词】中医;骨伤科;特点

新一轮等级医院建设和评审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导要求“以评促建”,作为中医院骨伤科的一名医生应当认真和积极思考中医骨科如何发展。如何正确认识、继承、创新、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为此作者就中医骨科的历史、文化、思想理念加以表述。

1中医骨伤科的历史

中医骨伤科有其历史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必然性和科学性[1]。中医骨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骨科学的历史,是历代医家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是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发展的历史。在原始氏族人们在生活中逐渐认识自然界药物,外用敷治创伤疾病。出现砭镰、骨刀用于切割。在夏、商时代,青铜器、酒开始用于治疗。甲骨文记录人体各部名称和多种骨伤疾病。春秋战国-汉代形成骨伤科理论。《内经》阐述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基本理论;通过体表测量人体骨骼的长短、大小、广狭,按头颅、躯干、四肢各部位折量出一定的标准尺寸。并阐发了:“肝主筋、肾主骨、脾主四肢肌肉”,“气伤痛,形伤肿”等理论。《伤寒杂病论》创立了理、法、方、药结合的辨证论治方法。外科手术的鼻祖华佗首创麻沸散、五禽戏。晋代伤科学在诊断和治疗有显著提高,并成为独立的学科。葛洪著书《肘后千金方》最早记载颞颌关节脱位的口内整复方法;并记载了骨折竹片夹板固定、开放性损伤早期处理及止血法。隋朝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记载了循环障碍、神经麻痹、运动障碍等,指出软组织裂伤、关节开放性骨折立即缝合和缝合技术。唐代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药要方》,记载了颞颌关节脱位整复后予热敷热疗以助关节恢复;热敷、热疗治疗损伤瘀肿。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书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阐述了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开放性骨折。宋代《夷坚志》记载了在颌部类似同种异体植骨术。元代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整理了元代以前的伤科经验;并提出麻药用量按患者年龄、体质而定;首创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指出髋关节是臼杵关节,并把踝关节骨折脱位分为内翻和外翻。明清时期,伤科专著涌现,名医辈出,多学派形成,《普济方折伤门》记录了15世纪以前的正骨技术,薛己著《正体类要》重视脾胃与补气养血,是按八纲辨证论治的代表著作。清代吴谦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该书系统地总结了清代以前的骨伤科经验,对人体各部位的骨度,内、外治法,方药记述最详,既有理论,尤重实践,图文并茂,把正骨手法归纳为八法:摸、接、端、提、推、拿、按、摩。整复胸腰椎骨折脱位,并改革固定器械。胡廷光《伤科汇篡》阐述了各种损伤的证治、记载骨折、脱位、筋骨的检查、复位。解放后,我国各地相继成立中医院和中医学院,成立了骨伤科研究所,系统整理了祖国医学的理伤手法,总结老中医的经验,改进固定方法和器械,以及加强对中草药研究,总结骨折治疗的理论――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现代,引进近代医学先进技术,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疾病,使诊断更精确。引进先进的麻醉技术、手术技术和器械,治疗了较多的疑难疾病,继续发扬了中医传统技术,中药的辨证论治、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等。

2中医骨伤科的文化

中医药学是特指在中国黄河、长江流域发源起来的具有鲜明中原汉族文化的医学体系。建立在虚数属性、象数逻辑之上的。中医骨伤科医学理论与传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密不可分,是在我国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和完善的,具有朴素的丰富的哲学文化,是从表象到理论的概括与升华,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对生命、生理、病机有着独特的诠释。对患者疾病的中医综合治疗中随时都体现着中医朴素的哲学理念,阴阳平衡、辩证、运动与静止的对立和统一,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所以,中医骨伤科的辨证论治就是在古代哲学思想和中医学关于正常生命现象的理论知识对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转归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指导骨伤科患者的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内科治疗、调养。达到筋强骨坚,天人合一,也就是健康人与自然相适应的最终目的[2]。

3中医骨伤科的思想理念

中医和中医骨伤科的发展和不断完善,离不开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与现代自然科学紧密结合,与现代骨科中的正确、科学理念相融合。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防治骨、关节及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主要是研究形体官窍中的皮、肉、筋、骨、脉,涉及人体外在的皮肉、筋骨;内在的气血、经络、脏腑等。中医骨伤科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内容,由于限于古时的生产力和生产资料较为低下,手术器械和用物较为粗糙,在麻醉、出血、感染的控制和生命支持技术都不发达的情况下制约了中医骨伤科技术理论的发展。现代中医骨科从传统的基本理论到伤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愈后的认知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当代积极探讨中医伤科关于人体骨与运动的理论和治疗骨折固定和练功疗法的理论,加大对机能解剖学中人体骨骼、肌肉、神经、血管的解剖研究。提出“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为骨折的治疗原则,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机、不同的年龄段,病变的轻重缓急进行辨证施治,体现了对立与统一的哲学观点和核心理念,不管AO、BO和近年来提出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的CO观点,筋骨并重强调在骨伤的诊断、整复、固定、功能锻炼康复各个治疗阶段中都要注重人体中骨与软组织的关系,是微创与无创理念的精辟写照;其对骨块的固定选择钉棒系统,各类钢板、髓内针、外固定架、克氏针结合石膏、小夹板等固定模式,让固定与功能锻炼达到一种平衡,体现了动静结合;在目前恶劣的医疗环境下,医患合作更显得尤为紧迫。尤其要强调的是医学是对人体生命、生理、病理的综合认知,是一种哲学观,是方法论,对患者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只是在目前医疗技术,工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下采取的一种治疗方式,它并非是西医所特有[3]。

外科骨科知识点篇5

[摘要]中医骨伤科是中医的优势专科,为培养有中医特色的骨伤人才,应尽早开展和贯彻中医骨伤特色教育、落实加强课程和教学内容整合等措施。

[关键词]中医骨伤;人才培养;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b)-170-02

随着交通事故增多、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出现,骨伤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医骨伤科是中医的特色专科,具有西医骨科学不可替代的优势。然而,近年来在市场经济作用下,中医骨伤的传统诊疗特色,如小夹板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有不断减少的趋势,部分骨折疾病可以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却逐步为手术治疗所代替,中医骨伤科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局面,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培养出来的中医骨伤人才存在诸多与设置中医骨伤方向的初衷不符之处,其中问题之一是中医学专业骨伤方向的中医特色并不明显,这是中医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针对这种状况,为了办出中医骨伤专业特色,我们在总结以前中医骨伤专业和近年中医学专业骨伤方向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中医人才需求形势的变化,对中医骨伤特色人才培养进行以下探讨:

1 中医骨伤特色教育要尽早开展,并贯彻到整个育人过程中

自从教育部1998年实行高校专业调整,合并了中医骨伤学专业后,因为骨伤人才的需求量大,全国多数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中医学专业分化出骨伤方向,不同的院校分化方向的时间不同,多数在四年级开始分化,在后期实行骨伤方向教育。我校总结了以前办学经验,从招生开始就设置中医学专业骨伤方向,实践证明这对培养学生的中医骨伤特色有很大帮助。

首先,便于早期开展中医骨伤思想教育。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我们就聘请德高望重的中医骨伤专家举行中医骨伤讲座,使学生从一入学就了解中医骨伤的起源、特色、现状和发展前景,尽早认识中医骨伤科,培养学生对中医骨科的感情,以后我们不定期地举行各种有关中医骨伤科的讲座,介绍中医骨伤名家的高尚医德和高超技术、中医骨伤有关知识,这对树立和巩固学生的中医骨伤思想有很大作用,能显著促进学生的学习,因为学生明确了自己是中医学专业,必须学好中医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而学生又明白自己是骨伤方向,未来的职业与骨科有密切关系,所以学生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会特别留意与“骨”有关的知识,对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课程中与骨有关的知识印象特别深刻,达到了全面发展和重点突出相结合的要求。以前我校在四年级下学期才分化的骨伤方向,因为骨伤方向课的教学时间少等原因,较难在短时间内达到这样的效果。

第二,可以充分发挥中医骨伤专家的育人作用。我校实行院系合一的管理模式,中医学专业骨伤方向主要依托大学的附属骨伤科医院办学,日常管理和专业课程教学由附属骨伤科医院负责。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除政治辅导员外,还从一年级开始配备兼职班主任,兼职班主任由从医院遴选出的业务水平高、专业思想牢固、具有高级职称的中医骨伤专业博士担任,班主任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指导学生的学习,解答学生的困惑,通过班主任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言传身教,中医骨伤的信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巩固。因为骨伤医院有相对充足的师资力量,为骨伤课程的教师遴选提供便利,在遴选时,我校把教师的中医骨伤专业思想和专业水平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建立有中医特色的骨伤课程教学队伍。

2 在教学中重点贯彻中医骨伤特色的教育

中医骨伤科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一个特色专科,它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坚持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结合等的治疗原则,形成正骨理筋手法、夹板等外固定、内外辨证用药、练功方法等独特治疗方法[1],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贯彻特色教育是中医特色培养的关键所在。

2.1 加强培养学生的手法治疗能力

中医传统的正骨理筋手法,是中医骨科的精华,学生必须经过多途径的学习,从理论到反复实践训练才能掌握。所以,首先要遴选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医生作为课堂教师,要根据中医骨伤科的直观性强、手法操作多等特点,将文本、图形、图像、录像和声音集成在一起,产生逼真的效果, 把中医正骨理筋手法、练功方法,把复杂的疾病整个诊治过程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通过多媒体的视觉和听觉,再配合模拟实物教具的触觉作用,使抽象的教学变得生动、具体, 加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架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启发学生的思维与联想, 提高学习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接着加强学生的骨科实践技能训练,调整课内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增加实践训练时间,通过建立骨伤科临床实践技能训练实验室,以解决扩大招生后临床见习基地不足的问题。每门骨伤课程学完一定内容后马上让学生进入训练室,把课堂所接受的理论知识在模拟病人身上反复练习,通过实验训练考核后再进入临床科室见习和实习,这样既减少教学对临床工作的影响、减少学生对病人的打扰,又保证学生能掌握骨伤的手法治疗,达到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为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现象,很多院校进行临床技能考核改革,重视动手能力的评价[2],把以考核能力为主的考试贯穿在各种测试中,课程考试、实习出科考试、毕业考试均要制定临床技能考核规范,考核内容包括夹板制作、手法运用、手术操作基本功、伤口换药等实际操作能力,保证学生理论和技能协同提高。

2.2 重视培养学生辨证用药的能力

辨证内服和外用中药是中医骨科区别于西医骨科的特色之一,它能使气血调和,达到同时调整全身和患处局部的功能,显著促进筋伤和骨折的恢复、减少后遗症、节省治疗时间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从学习方药开始到骨伤、骨病等有关课程的学习,都在不断强化方药使用有关知识。

辨证用药的基础理论知识在入学就开始学习,部分学生在开始学习阶段对此理解不够,觉得骨科是术科为主,骨科的诊断治疗都比较简单,X光、B超等现代检查手段一上去,诊断结果就出来了,一进手术室很多病就解决了,所以骨伤科对疾病的辨证、诊断、处方用药要求比较低,对方药掌握活血行气、补肾的药物和方剂就行了,对骨伤诊治特点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所以教学管理人员通过多与学生交流,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动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还通过座谈、骨伤名家的用药体验,使学生明白辨证用药在骨科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端正思想认识,促进学生在早期打下扎实的中药理论基础,再通过临床见习和毕业实习的实际用药,使学生掌握中医骨科辨证用药的精华。

2.3 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提高医患合作能力

现代医学已经由生物医学模式,进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目前要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医生的人文知识和能力越来越重要,传统中医骨伤疾病的动静结合、练功等更加需要医生和患者的密切配合,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对患者的关爱、沟通、指导等能力,才能贯彻骨伤治疗的医患结合的治疗原则,共同完成治疗的任务。所以要把人文教育贯穿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从医古文的大医精诚开始,到当代的骨伤名家郭春园等,从理论到临床实践都要贯穿人文教育,使学生掌握骨伤科病人心理学、沟通技巧等,在诊疗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合理进行课程和教学内容调整

多数全国中医药院校的中医骨伤方向,多年来把方向的必选课程分为《骨伤科影像诊断学》《骨伤科手术学》《中医筋伤学》《创伤急救学》《中医正骨学》《骨伤科古医籍选》等,这几门课程实际上是中医学专业中的《中医伤科学》的内容的分化后扩充而成,课程设置太多,部分内容交叉重复,而多门课程设置又把疾病诊断和治疗割裂开来,不符合中医的整体观念,应该把它们重新整合,省去重复部分,使它们更便于教师的讲课和学生的学习,如把某骨或关节常见的筋骨疾病的诊断(包括影像检查)方法、正骨和理筋手法、手术和其他治疗方法等内容整合到一起来系统地讲授,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有关的教学改革。

因为骨科方向毕竟只是中医学专业的一个方向,在突出基础的现代中医教育中,骨伤方向的主要课程要与中医学保持一致,才能符合中医学专业建设需要,这就产生了基本教育和特色教育的矛盾,如我校中医学专业教学计划中,以皮肤病、肛肠病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医外科学》有81学时,而包括无菌操作、切开缝合、创伤急救等与骨伤手术关系密切的《西医外科学》只有54学时,这并不符合骨伤科的实际教学需要,我们进行局部调整,减少前者课时来适当增加后者的课时,并举行专题讲座来增加后者的学习内容,以争取骨伤特色教育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谭远超,刘峻.如何在21世纪振兴和繁荣中医骨伤科事业[J].中医正骨,2005,17(10):63-64.

[2]李瑛,熊勇.中医学专业(骨伤方向)中医骨伤学的教学方法[J].中医正骨,2005,17(7):73-74.

外科骨科知识点篇6

关键词:骨科 护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05-01

1 骨科护理现状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医疗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提出了骨科新技术和理论方法,同时,人们对骨科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患者在患病之初可能会在心理上产生障碍,对医疗水平的不自信以及对身体恢复状况的担忧,这些消极的心理影响可能会对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今的骨科护理不仅包括身体上的护理也包括心理上的治疗,及时关注病人的需求,缓解紧张心情,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增加对并发症的护理。通常骨科病人在受伤后需要使用石膏,并且需要长期卧床治疗,因此石膏综合症和褥疮等并发症也成为了骨科护理的重点工作。此外,骨科护理更加科学具体。随着技术的发展,骨科治疗的方式方法也有了具体的要求,例如:术后3d开始直腿抬高功能练习、拆线后练习腰背肌、术后4―6周带护腰下床活动、半年内不许弯腰、植骨融合术后卧床3个月后下床,而显微镜下手术和经皮穿刺术的患者,术后平卧个别小时即可下床活动,48h后开始练习背腰肌。

2 骨科护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骨科病症具体情况的研究,对骨科护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

2.1 医护队伍不健全。在整个骨科护理过程,护士人员起着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有娴熟的护理技术、敏锐的判断能力以及崇高的职业道德。但是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些护士资历尚欠,没有足够的护理经验,在护理病人时缺少专业的手法,面对突发状况时无法及时果断的做出正确决定,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例如,对于一些需要卧床的患者,要注意压疮这类并发症的形成,应该为病人提供干净的休养环境避免感染,再比如腿部或是腰椎等部位骨折的病人要特别注意受伤部位的摆放。这些问题都需要注意,而一些年轻的护士缺乏丰富的临床经验,专业知识掌握不足就可能导致病人的伤口无法有效愈合甚至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此外,一些护士责任心不强,对工作不够重视,认识不到自身所肩负的使命,护士本身就是一个工作量大的工作,如果不能保证足够的休息导致护士身心疲惫,可能将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因而影响了工作的质量。

2.2 医患关系紧张,缺少沟通交流。为了保证护理效果,必须保证护士和患者之间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问题所在,及时对症下药提高护理效果。但是,如今的社会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患者和医院的冲突加剧,一方面,护士对工作不重视,纪律散漫注意事项交代不清,进而引发病人和家属的不满。另一方面,患者和家属不相信护士的工作,缺少对护理人员应有的尊重,言语粗暴。患者和护理人员,本应是一个和谐融洽的整体,护士帮助患者及早康复,实现自身存在的意义;患者保持良好的态度,对护士报以感激和微笑,进而实现双向的互动和帮助,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3 医疗护理制度不健全。医院的良好运行依赖于高效健全的管理体制,有了这层保证,骨科护理工作才能顺利进行。但是,由于医院的体制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一些护理措施不到位。例如对于突发性的骨科患者,在治疗初期可能会出现各种突发状况,因此医院应该定时查房,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此外,护理人员的道德水平不高,由于监督力度不够,容易出现送礼的混乱现象。部分护士为了自身利益,不履行自己的职责,,骨科患者家属为了病人的健康不得不私下送“红包”。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究底都是因为监管体系的不完善。长此以往,对于骨科患者的护理和康复将产生不利影响。

3 解决对策

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骨科的治疗效果,针对骨科护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3.1 提高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训。护士不仅要具有丰富的骨科护理能力还要具备突发状况的应对能力以及心理指导和治疗骨科并发症的能力,因此,对于护士专业知识的培养十分重要。一方面医院可以定期组织护士进行专业培训,加强从医人员间的沟通交流,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护士应形成良好的工作素养,自觉主动的接受再教育。随着时代的变化、护理要求的提高,护士为了保证自己不被淘汰就必须不断进行再教育,骨科问题复杂,治疗周期长,需要面临各种问题,加强对护士的职业技能培训已经成为发展之必然。

3.2 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本着救死扶伤的天职,医院应以患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在患者住院的过程中,给予病人温暖的呵护,让患者和家属充分信任医院的工作。此外,护士在工作过程中要面带微笑,以和蔼的态度,耐心的态度对待每一位病人,通过沟通了解病人的需求,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感染每一位患者。在具体的工作当中,定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帮助病人解决需要,防范各种并发症。在沟通时,展现职业护理人的专业水准,关心病人的心理问题,细心开导,在和谐的医患关系中提高骨科护理水平。

3.3 建立健全骨科管理制度。监管体系的建立是解决骨科护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关键。首先,加强对各个工作环节的监督,使得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各司其职,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建立护理质量评价制度,定期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可以从专业知识掌握能力、对待病人的态度、应急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面检测。进而改善病人的康复能力,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4 结束语

在骨科的护理及解决方面,我们还将面临一系列的难题,但是,病人的健康,是我们最大的目标;病人的微笑是对我们最大的鼓舞。为了病人的及时康复,需要病人、家属、医生护士等多方面的努力,一些护理方面的细节问题一定要多加注意,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之下,骨科问题的解决将不是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琳.浅谈几种骨科护理常见问题.中外医疗.2009

[2] 李春红.骨科护理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内蒙古中医药.2011

外科骨科知识点篇7

【关键词】骨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护理安全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实施护理计划,确保病人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获得身心安全。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护理工作涉及范围广,人员多,事情杂,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较多,影响治疗效果,造成医院和病人的经济损失,所以要求护理人员要更加细心、认真。

1骨科患者的特点

骨科患者大多是意外事故受伤住院,一般事前都没有心理准备和症状研究,骨科患者需要卧床休息,行动不便,自理能力明显降低。骨科病例形式多样,手术类型更是不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增强,医院更新了许多医疗器械,技术也有了改变,这些都为骨科患者的治疗带来了福音。

2骨科安全护理隐患

2.1医院管理条件

在人员配置方面,有些医院会存在较大的失误,达不到医院的标准要求,护理人员与医患之间存在沟通问题,不能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做不到服务满分。而且现在许多护理人员都过于年轻化,缺少基本的护理常识,经验少,导致问题发生时不能及时解决问题。有些医院为了避免麻烦,省略了岗前培训,许多护理专业学生直接从理论到实际,缺少经验,实际操作能力差,有些甚至缺少必要的职业道德与专业知识。医院方面也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缺乏监督体制,有的只是形式上的,并没有落实到实处,护理管理水平也不一致,对护理工作造成了安全隐患。

2.3护理人员因素

就护理人员来说,大致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专业知识不足,骨科护理人员如果专业知识不过关,很容易造成操作失误,引起医疗事故,是患者和医院的不幸。专业知识基础不扎实,容易造成操作失误,对患者的病情判断出现差错,如果在患者抢救时出现病情判断上的失误,会导致措施采取不够及时,耽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期。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并分析时,由于个人专业知识的欠缺,导致专业分析不足,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护理人员只能遵循医生的嘱托进行护理,却很难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应急措施,耽误抢救的最佳时期。护理人员的工作还包括记录每位患者每段时间的病状,专业知识的不足导致记录不完整或者记录不及时,不能及时的反映患者的情况,延误治疗。近年来骨科新增了许多的先进医疗器械,大多护理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对这些器械并不熟悉,甚至很多人不懂得如何使用,不能按照要求合理操作。专业知识的不足导致医患沟通减少,医护人员不能具体了解患者的情况,信息量减少,不能做出合理的护理安排以及治疗。二是责任心的缺乏,各种原因导致医院的护理人员缺少,每一个护理工作者都身兼多职,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即使如此,相应的报酬却没有得到提高,护理人员难免会出现懈怠的心理,对工作失去了积极性,得过且过,大量的工作影响工作人员正常的休息,造成他们生理、心理上的疲惫,责任心缺失,成为护理安全隐患的因素之一。有些护理人员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以及护理操作流程,这些疏忽都有可能引起患者的病情恶化。

2.3患者个人意识

骨科患者大多是意外造成的,这些意外一般情况下,患者都不会预料到,而且缺乏心理准备,由此引发内心的心理抵触和消极情绪,导致不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耽误病情的治疗。由于是突发情况,患者对病情了解较少,准备也不充分,容易发生各种意外。

2.4外在环境条件

病房中的各种条件以及设施配置也会影响患者的心情和治疗效果。比如,骨科患者一般都行动不便、身体虚弱,但是病房中有时会出现地面湿滑或不平等情况,造成患者容易发生摔倒等意外情况,影响治疗。

3骨科安全护理对策

3.1加强医院管理

对医院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能够弥补一部分护理造成的安全隐患,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流程,对护理人员组织专业的学习和考核,落实制度。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水平,争取将工作做到实处。由于一些情况,医院的护理人员通常人手不够,在这种情况下要对这些工作人员采取补助措施,工作虽然辛苦,但他们心里也是满足的,这样工作才会有动力。在医院骨科病室应该注意对环境的处理,比如:在地面铺上防滑垫,避免患者由于行动不便而摔倒。

3.2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

骨科护理人员在入职之前应该接受专业的训练,制定专业的培训计划,在规定的时期内进行专业知识与技术的考核,严格把关技术水平。由于科技日新月异,要时常关注医学最新动态,了解掌握最新资讯。定期组织护理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最新技术和疗法的研究与探讨,对于一些技术交流会要鼓励参加,进行再教育和学习。护理工作最重要的还是实践,要严格考察护理人员的动手操作能力,一旦出现失误要及时指出并督促改正。

对于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也要特别注意,生活总会出现不如意的地方,但面对工作要做到公私分明,面对病患要将自己个人情绪收起来,理智面对病患,拿出自己的专业水平,冷静分析问题,为病患解決问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对患者心理的护理,及时开导,与患者有效沟通,细心观察病情变化情况。遇到紧急情况也不要慌乱,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沉着应对。骨科患者一般情况会伴随并发症,这种情况下要运用专业知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比如:由于患者长期躺着,不能活动,通常会产生压疮、器官感染等,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在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学会如何呼吸,如何有效咳嗽等,在手术之后,如果患者情况允许的话,要进行适当的运动,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翻身、拍背等,适当的下地活动等,但一定要注意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强度也要适中。

4小结

骨科护理工作对工作人员提出很多要求,只有确保各类制度的稳定落实,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严格把关,才能将意外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铁英;探析骨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5年17期

[2]蔡玲,胡学捷;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吉林医学;2013年28期

[3]李素莲;骨科护理安全隐患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医药前沿;2012年24期

[4]李旭辉;浅谈骨科护理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中外医疗;2011年03期

外科骨科知识点篇8

 

随着骨科专业迅速发展,骨科已升级为二级学科,在骨科系统中,涉及面广,包括脊柱骨盆、关节、四肢创伤、骨病肿瘤、足踝外科、运动医学、血管神经、手外科、儿童骨科及软组织创伤等,专业性较强,疑难问题多。临床带教老师临床工作量大,如何应用有限的时间做好规培医师教学,现将我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四肢关节外科任职教学秘书一年关于四肢关节外科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医德医风培养

 

各行各业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每一个工作人的重要前提,医学是生命相托,健康所系的高尚职业。每一位医务人员必须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强化规培医师的职业素养。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尊重生命,甘心吃苦,勇于奉献,精医尚德、爱患如亲、恪守医道[1]。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科室领导。带教老师应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医务工作者。

 

二、理论知识的培养

 

经过医学院校3年半的系统理论学习和1年的临床实践,规培医师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实践能力,对于临床医师来讲,只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首先,自我学习,除了再巩固和熟练掌握本科教材《外科学》总论和骨科学章节外,还应阅读骨科相关的专业书籍,比如《实用骨科学》,《骨关节损伤》等一些专业的骨科书籍。其次,科室授课,组织科室的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授课。内容包括人工关节,四肢骨折,运动医学,骨病肿瘤和足踝专业,除掌握系统知识以外,还应该掌握各亚专业知识[2]。再次,教学查房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教授查房讲解骨科领域的前缘新知识以外,还将学到知识难点、临床工作的陷阱和失误等重要的宝贵知识,同时通过对规培医师采取提问的方式,检验自我学习的结果和深度。

 

三、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

 

每一位临床医师都必须能较好的胜任临床工作的能力,也是每位临床医师必须具备的能力。规培医师在高年资具备执业资质带教老师带领和指导下参与一线临床值班,亲自收治新病人,询问病史,根据医院病历书写规范书写病历,根据自身所学知识对我科常见病查体、诊断及依据、鉴别诊断和诊疗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3],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下达医嘱进行诊疗。充分认识每种疾病的特点,诊断和提出处理意见是每位医师必须最先、最需掌握的本领,“五年手术,十年适应症”,说明认识疾病是一个最艰难的过程。带教老师对该病的难点、注意事项、可能的并发症和最新进展进行深入剖析讲解。规培医师还应随时观察病人病情,比如骨科常见的肢端感觉血运活动情况,比如出现感觉、血运和活动出现异常,提示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如合并不能忍受的疼痛加剧提示骨筋膜室的早期,如出现呼吸困难和意识丧失警惕脂肪栓塞综合征,长期久卧和术后肢体肿胀明显应怀疑静脉血栓的形成,发现后应及时向带教老师汇报,轻者做简单处理,重者需紧急手术和先关科室会诊。每日查看病人化验单和检查结果,异常者应先考虑什么原因,向上老师汇报,请示处理意见,参与处理。参与专家门诊,协助完成病历书写,开具门诊处方,熟悉各种检查开单,熟悉门诊病人诊治流程。门诊病人病种复杂多样,一般经验的医师不能胜任,门诊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四、临床操作能力的培养

 

作为规范化培训的一名外科医师,不仅需要对疾病能做出准确的诊断,还要有过硬的实际操作的能力。规培医师应做助手参与择期手术,掌握刷手、穿无菌手术衣、消毒铺单,掌握该手术的入路、术中手术技巧、注意事项,避免损伤重要组织,配合术者完成手术,在老师的带领下参与缝合皮肤等基本操作。值班参与急诊手术,熟悉掌握急症清创的流程,清创术既是初学者提升实际操作能力的好机会,但同时也是相对较难把握的,只有通过做助手多参与观察,掌握技巧和注意事项,边学边做才能提升自己。规培医师必须掌握各科基本操作,骨骼牵引、石膏夹板固定术、手法复位术、关节腔穿刺术等,这些操作作为出科考核的必考项目。除临床操作以外,还应布置规培医生自购少量手术器械,业余自我培训切开缝合猪皮训练,培训外科医师手感。

 

五、培养教学科研的能力

 

现代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人才高度密集的的领域,8小时之外不学习,很快就会被淘汰,医疗行业的特殊性、高风险性,不容一丝疏忽。作为即将一名合格优秀的外科医师,应该培养规培医师获取知识的手段和途径,带领规培医师参与医学文献的查询,获取需要的文献。定期安排规培医师查阅某方面的最新进展,制作PPT汇报,既培养其查阅文献获取知识的能力,又培养其交流授课的能力,医学行业是科学性和传承性极强的领域,必须要求规培医师掌握授课教学的能力,医学的发展才能一代代传承下去,在临床工作中让其参与本科生临床实习和见习的教学。临床工作中,教会规培医师怎样收集临床资料和撰写论文,参与本科室研究生的试验、读书报告和实验设计。学会收集临床资料、撰写科研论文和科研项目申请书是一名临床医师必须掌握的本领。

 

六、良好工作习惯的培养

 

一名优秀的临床医师是一个有责任心、良好工作习惯的的医师。考勤方面应严格执行考勤制度,要求规培医师提前半小时到病房查看病人,询问病人病情变化,做好查房准备。要求早晚查房、周末查房巡视病人。多巡视病人,多与病人沟通,目前医疗环境复杂,所有医务工作者必须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培养规培医师成为细心的观察患者、耐心的倾听者及机敏的交谈者,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提高他们的共同能力非常重要[4]。勤恳负责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谐愉快的沟通,能够给予病人安全感和满意感。工作上尽管我们努力了,但也会存在不足,只要我们实实在在为病人工作,和谐的医患关系,这些不足也会得到病人的理解。

 

七、规培医师考试制度

 

尽管考试不是检验学习成绩的最好手段,但是唯一的手段,规培医师培训也应该通过考试的手段以考促学,以考试检验学习效果。设置方式以出科考试为主,分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考试以《外科学》总论和骨科学章节内容为主,内容偏重执业医师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热点、难点和常考点为主;操作考试内容涉及骨科基本操作,骨骼牵引术、石膏夹板固定术、简单整复术、关节腔穿刺术,手术消毒铺单,穿无菌手术衣和手套考试。考试涉及内容涉及执业医师资质和研究生入学考试内容为主,出科考试相当于两大考试的平时演练,刺激规培医师学习,避免学习枯燥。还应参入小部分亚专业知识,提高小量难度,体现不同规培医师的能力层次。

 

综上所述,规培医师有别于本科临床实习医师,不只是学会临床简单换药、书写病历,而是需要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正确的道德观和优良的职业道德,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系统理论知识和骨科亚专科知识,通过规范化培训基本能胜任临床值班,熟悉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具备一定的临床操作能力和科研教学能力,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规范化医师培训势在必行,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应因材施教,理论结合临床才能培养出一名优秀的规培医师。

 

上一篇:继电保护最新发展方向范文 下一篇:初中语文学习辅导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