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空间设计理念范文

时间:2023-12-07 17:32:18

垂直空间设计理念

垂直空间设计理念篇1

关键词:高层住宅;景观设计;绿化;发展方向

高层住宅的出现,使得因人口过剩产生的地少人多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然而当前高层住宅建筑工程却存在着住宅环境品质方面的不足。针对这一现状,合理运用科学的景观设计来改善这一不足点,对于当前高层住宅的景观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物理维度的景观设计

1.1水平方向

高层住宅中,人均景观占有面积有所减少,景观较集中,设计中需要做以下几方面的考虑:(1)科学区划。将休闲区、观景区作为住宅区的主要景观,将活动区和娱乐区分散在中心景观相应的节点上。(2)运用绿色植被、铺地、水景等方式相组合来创设景观环境。(3)利用树木的遮挡效果,实现住宅区私密性的保护。(4)运用植被的合理搭配,解决住宅背面阴影区增大的问题。

1.2垂直方向

高层住宅的出现,使垂直景观的出现与发展成为可能。以剖面为主导,吸收中庭、边庭、屋顶花园等设计方式,通过架空、借景、错层等手法来实现高层住宅景观的完善,在经济和技术2个层面上都有可行性。(1)经济层面。在高层住宅中运用立体景观,可使高层建筑的品质得以提升,并为其建立良好口碑,而这并不违背开发商追求最大利益的目标。(2)技术层面。排水及框架、悬挑结构等设计,都为阳台绿化及中庭、边庭设计的实现提供可能。墙面绿化方面,一定的孔隙设计是科学且必要的。以边庭挡风墙为例,在下风侧,全实面挡风墙会产生负压,造成旋风和积雪,反而不利于庭院小气候的营造,而墙面绿化的孔隙设计则能较好解决这一问题。因而在技术层面,垂直方向的景观设计具有其可行性。虽然具有可行性,然而垂直方向的景观设计中还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由于高层住宅的自身特点,高层住宅的景观设计中,需要全方位考虑,要将一般的景观设计手法合理转化,做到融入点、线、面、体等因素,并注意不同高度层次的科学设计。

2心理维度的景观设计

2.1“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住宅对于居民而言,有着重要而独特的意义。住宅景观的环境带来的美感,可以使居民获得一种归属感。基于此点,住宅景观的设计,应当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实施。因而在住宅景观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迎合居民的心理需要和审美追求。只有如此,住宅才能不仅仅作为一个建筑实体,更成为居民物质与精神生活的一个载体,用景观来获得居民观念上的共同认知,使居民在获得精神愉悦感的同时,对住宅产生一种共鸣。

2.2景观的可观性、可触性

由于住宅对于人的特殊意义,高层住宅的景观环境需要具备“可观性”和“可触性”。首先是可观性。高层住宅景观设计中,可观性因素是先决条件,景观环境是一种居住软环境,它与居民发生联系的最基本且、最主要方式是视觉上的。而景观环境的优美形式被居民以视觉方式获得,能使居民产生精神上的愉悦感。要使居民对景观环境产生共鸣,景观设计中,景观环境的可观性应当作为优先考虑的因素。除了可观性,高层住宅的景观环境还需具备可触性。高层住宅景观设计的优劣,主要依靠住宅利用率的高低来评判,即通过住宅可触性的高低来量化标准。

高层建筑自身高度大的优点,在人均景观面积上反而转变成劣势因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层景观设计具有了不可或缺的意义。水平方向的景观设计,甚至是垂直方向的景观设计,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其作用就在于为居民营造一个自然、开放的,可置身其中的空间,来减轻城市生活给居民带来的精神压力,让居民获得一种家的归属感。景观环境又需要人的活动来体现自身价值与意义,共享景观也好,人户景观也罢,如果没有人的活动、人的参与,也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因此,景观环境与人的关系是密切相连、缺一不可的。优良的景观环境激发了居民的活动参与,而居民的活动参与反过来又为景观环境带来了一种生气盎然的氛围,极大地提高了住宅利用率。因此,可观性与可触性2个因素,是景观环境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3高层住宅景观设计的构想

3.1阳台景观设计

阳台位于住宅的剖面,高层住宅的景观环境效果,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利用阳台空间来实现。另外,阳台的位置距离居民的生活核心最接近,而它作为一个过渡性空间,又可以联系室内和室外。不仅如此,阳台所具有的空间属性也使高层住宅景观的实现成为可能。(1)阳台与居民关系密切,它在利用率和与居民的联动性上有明显优势,本身就同时具备了实用与景观二重功能,无需再占用空间来单独造景。(2)阳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居民的私有性因素,居民对这里的景观环境拥有更多的独立性。另外,阳台的景观更具有经济价值,它使得景观设计摆脱了水平方向的限制,而在垂直方向获得了延伸空间,对景观的空间拓展、景观环境设计的新视角都有开创性意义。

3.2空中景观设计

阳台景观设计理念得到充分发展后,空中景观设计理念得以应运而生。在某公寓的设计过程中,除了运用一般的种植屋面技术,设计师还融入了墙面绿化、空中景观设计等想法。这些设计不仅满足了景观环境效益和区域环境影响方面的要求,还满足了特殊气候对公寓的要求,是一个别出心裁,又十分成功的景观设计实例。除了上述公寓工程之外,另一高档公寓工程更值得一提,这一景观工程让“空中花园”不再是传说。这栋公寓总共36层,每上1层楼,楼层的平面布局都会旋转90°,这就形成了一个奇妙的旋转空中花园。而每一层楼的功能分区都十分合理,分为住宅区和观景区,每个居民都能享有一个洋溢着独特情调的自然园林。

3.3垂直景观设计

对于高层住宅建筑工程,水平方向的景观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空间日益增长的需求。爬墙类藤蔓植物和防风绿篱给设计师带来的启发,使得垂直方向的景观设计理念应运而生。在垂直景观设计方面,某住宅工程在垂直设计方面是一个经典的案例。景观上,除了利用中庭的共享空间外,设计师运用了种植墙壁的手法。这一设计不仅实现了景观的可观性,整幢住宅内部,小气候环境也得以浑然天成,是垂直景观设计中值得借鉴的一个优良方案。

3.4屋顶、入户景观设计

屋顶景观在当前高层住宅景观设计中应用十分广泛,已经成为一种潮流。随着高层住宅越来越多,入户景观设计近期也渐渐兴起。入户景观概念即在玄关位置设计一个花园,以自然景观来替代玄关功能。通过这一设计,高层居民的庭院情结在空中得以顺利实现。这种屋顶、入户景观设计,在不影响开发商利益的基础上,成功弥补了高层住宅景观不足的缺陷,对于高层住宅居民居住环境的改善有重要意义。

4结语

垂直空间设计理念篇2

【关键词】情绪垂直空间隐喻;词汇;图片;情绪;双向映射

隐喻不仅仅是文学中的一种修辞手法,更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它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Lakoff和Johnson 将隐喻分为实体隐喻、结构隐喻、空间隐喻三种类型。在同一个概念系统内部参照上下、前后、内外、深浅,中心(边缘)等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并将这些具体的方位概念投射到其他抽象的概念之上称之为空间隐喻。垂直性空间隐喻属于空间隐喻的一种类型,主要是以上、下的垂直空间为始源域向目标域或其他认知领域进行映射,从映射过程中获得抽象意义的认知过程。Nagy(1974)从人的身体经验角度来说明“上―下”空间隐喻,认为将以上、下的垂直空间为始源域的空间方位映射到情绪的目标域时,就是获得“快乐是上,悲伤是下”抽象意义的认知过程。始源域是具体可以直接被体验和感知的,而目标域相对抽象且与主观经验有关。

情绪的垂直空间隐喻作为隐喻的一种类型对人有重要的影响,国内外研究者做了许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Meier等人的研究中要求被试判断呈现在屏幕上方或下方的词汇的属性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结果发现积极词汇呈现在屏幕上方的反应时快于消极词汇,消极词汇呈现在屏幕下方的反应时快于积极词汇。Lundholm要求被试在听到词汇(包括积极和消极)后用画线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研究发现当听到积极词汇后,大多数被试画出的线条有向上的趋势,而消极词汇下画出的线条则呈现向下的趋势。在国内,吴念阳等人的研究都表明积极意义的抽象概念对应的是向上的意象图示,消极意义的抽象概念对应的是向下的意象图示,证明我们的抽象思维水平存在“好在上,坏在下”的上-下意象图示,说明了隐喻具有垂直空间性。吕军梅等人用语篇作为实验材料,同样得出了“快乐在上,悲伤在下”的结论。

纵观以往的研究,都是以词语或者语篇为刺激材料,而较少有研究者采用图片为实验材料,但图片更能直观地表达情绪,也能让被试更好的理解情绪,那么图片和词语之间在情绪的垂直空间隐喻上是否存在差异呢?另外,也没有研究者探究过以句子为实验材料,那含有空间位移的句子是否也存在情绪的垂直空间隐喻呢?除此以外,以往研究大多数只是讨论了情绪垂直空间隐喻中始源域向目标域映射,即“快乐在上,悲伤在下”,但是Black 提出的相互作用理论却认为隐喻是一个双向的、相互作用的意义产生过程。因此本研究想进一步探讨情绪的垂直空间隐喻是否存在双向映射。

一、实验一 图片刺激与词语刺激的垂直空间隐喻研究

(一)被试

选取云南师范大学50名本科生,所有被试视力或者矫正视力正常,母语为汉语,无情绪障碍与精神疾患

(二)实验材料

情绪图片选取《中国情绪材料情感图片材料(CAPS)》中积极和消极情绪图片各10张。情绪词选取积极和消极词汇各10个,控制每组词的笔画数,积极词语为16.1,消极词语为16.9,背景色为灰色,字体采用楷体48号,分辨率为1024×768,随机选取30名大学生对词语的愉悦度和唤醒度进行5点评分。结果得到,20个词语中,10个积极词语和10个消极词语评定的平均分分别为40.2和17.53,标准差分别为3.28和3.65,经统计检验,t=21.53,p

(三)实验设计及流程

采用2(刺激类型:图片和词语)×2(垂直空间位置:上和下)×2(情绪类型:积极和消极)的多因素被试内设计。因变量是正确率和反应时。

首先呈现一个1000ms注视点,接着呈现500ms空屏,之后随机呈现300ms的积极或消极图片或词语,随后会在屏幕的上方或者下方呈现字母“F”或“J”,要求被试尽快对字母进行判断,并按相应按键,字母在按键或者呈现3000ms后消失,进入下一次试验。

(四)数据分析

对所有被试的数据进行整理后,剔除极值及正确率低于0.8的数据后,得到47名可用的被试数据,其中男生为22名,女生为25名,平均正确率为0.96。

1. 图片和词语刺激条件下,情绪的垂直空间隐喻

由表1可知,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后,积极情绪词条件下,字母呈现在上方与下方的反应时t=-8.336,p

2. 不同情绪条件下,图片和词语的情绪的垂直空间隐喻

在积极情绪刺激条件下,词语和图片刺激对之后呈现在上方的字母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对之后呈现在下方的字母的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t=-2.418,p

二、实验二 含有空间位移的句子的情绪隐喻研究

(一)被试

同实验一。

(二)实验材料

句子材料:选取含有空间位移的20个句子,10个为从下到上的(例:小明从1楼走到了10楼),10个为从上到下的(飞机从高空降落到地面);图片材料同实验一。

(三)实验设计及流程

采用2(垂直空间位移:从下到上和从上到下)x 2(图片类型:积极和消极)的两因素被试内设计。因变量是正确率和反应时。

首先呈现一个1000ms注视点,接着呈现500ms空屏,之后随机呈现一个1000ms的含有垂直空间位移的句子,要求被试在阅读句子后按空格键进入下一步,随后会在屏幕的中央呈现一张图片,要求被试尽快对图片表达的情绪进行判断,认为是积极就按F键,认为是消极的就按J键,图片在按键或呈现3000ms后消失,进入下一次试验。

(四)数据分析

对所有被试的数据进行整理后,剔除极值及正确率低于0.8的数据后,得到40名可用的被试数据,平均正确率为0.91。

由表2可知,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后,在空间位移从上到下的句子刺激下,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反应时的t=-5.035,p

三、讨论

(一)“快乐是上,悲伤是下”情绪的垂直空间隐喻具有心理现实性

在隐喻原型中,上下空间概念表征具有积极或者消极效价的感念,“上”是优秀的、道德、神圣的,“下”是消极、拙劣、卑鄙、邪恶的。实验一的研究结果与Meier和Robinson的研究结果一致,被试积极情绪上方的反应时显著短于积极情绪下方的反应时,被试消极情绪下方的反应时显著短于消极情绪上方的反应时,证明了确实存在“快乐是上,悲伤是下”的情绪的垂直空间隐喻,同时也说明了情绪的垂直空间隐喻具有心理现实意义。

(二)情绪图片和词语的垂直空间隐喻的差异性

只有在积极情绪刺激且靶字母呈现在屏幕下方的情况下,词语刺激后字母呈现在下方的反应时显著短于图片刺激后字母呈现在下方的反应时,其余均不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知,情绪图片和词语的垂直空间隐喻的差异性不显著,究其原因可能是实验采用的词语与图片的情绪唤醒度与愉悦度比较接近;其次,词语和图片的数量较少;除此以外,图片和材料的相继呈现增加任务难度,若将图片和词语拆分为两个实验进行,可能会出现更加显著的差异。

(三)情绪的垂直空间隐喻的始源域和目标域的双向映射

本研究实验二的研究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吕军梅等人的研究中,得出在含有向上的空间因素的语篇刺激下,被试对积极情绪的反应时显著短于消极情绪的反应时,在含有向下的空间因素的语篇刺激下,被试对消极情绪的反应时显著短于积极情绪的反应时。而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被试在两种句子的刺激下,积极情绪的反应时都显著短于消极情绪的反应时,其原因可能在于前人的研究采用的是语篇作为刺激材料,本研究采用句子作为刺激材料对空间位移的唤醒度没有语篇强,语境可能是影响情绪空间隐喻的一个内在因素。目前,现有研究中对情绪的垂直空间隐喻的双向映射的研究较少,没有采用多种类型的刺激材料进行研究,情绪的垂直空间隐喻的双向映射是否只存在于语篇阅读的刺激下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 吕军梅,鲁忠义.为什么快乐在 “上”,悲伤在 “下”――语篇阅读中情绪的垂直空间隐喻[J].心理科学, 2013(2).

[2] 李雅玲.空间隐喻与英语短语动词教学[J].l教学与管理: 理论版,2009(6).

[3] 吴念阳,刘慧敏,徐凝婷.褒贬义形容词的垂直方位表征[J].心理科学,2009(3).

[4] 吴念阳,李艳,徐凝婷.上下意象图式向抽象概念映射的心理现实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8(3).

[5] Nagy,W.E.Figurative patterns and redundancy in the lexic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74.

垂直空间设计理念篇3

关键词:新课程;空间;转化;向量

数学在新课程下的高考试题,对立体几何的考查一直是以能力为主,对能力考查的要求有一年比一年提高的趋势,题型也相对较为稳定。但新旧课程在内容、考试要求、教学要求、教材的编排体系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改变,因此我们进行立体几何复习时,有必要对新旧教材在内容、考试要求、教学重点难点,以及近几年来的新旧课程的高考试题特点等进行研究,制定相应的复习策略,争取来年高考中获得全面丰收。

一、新旧教材比较

在考试内容方面:新教材中删除了棱台,旋转体(圆锥、圆柱、圆台、球冠及球缺等)。增加了正多面体与欧拉定理;增加了空间向量及其加、减法,与数乘运算;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其对应的加减法,数乘与数量积运算;平面法向量等内容。

在考试要求方面:删除了棱台,旋转体(圆锥、圆柱、圆台、球冠及球缺等)的面积与体积公式,淡化了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要求,增加了理解空间向量与空间向量坐标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加减法、数乘与数量积的概念及其对应坐标的加减法,与数乘运算等内容。突出了利用空间向量知识解决求空间角、空间距离。新考试在证明平行与垂直的问题上,明确了对传统几何的量化思想,同时也体现了解决问题方法的灵活性。重点让学生掌握向量代数法,同时也兼顾传统几何综合推理方法。

二、高考考点剖析

立体几何三大考点:

(1)空间角。

(2)空间距离。

(3)线面位置关系的推理判断(小题)、证明及计算(大题)。

线面位置关系突出平行和垂直,又侧重于垂直关系。因为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和空间角的平面角的构造与求解离不开垂直,空间距离也离不开垂直。考试时主要以三棱柱、四棱柱(正方体)、三棱锥、四棱锥为载体。与球有关的问题也是高考常考点。立体几何大题不独立考查单纯的线面位置关系,而明确以多面体为载体,综合考查概念、性质、线线关系等。

三、考题特点分析

每年的数学高考立体几何题中,有2~3道选择题,1道填空题及1道解答题。分值占全卷的18%~20%。考题属于“理解”和“掌握”这两个层次,难度中等,试题常有课本背景。总结历年来新教材高考卷与全国高考卷的立体几何题可以看到以下几个特点。

1.新教材立体几何试题中大题以棱柱或棱锥为载体,融线面关系于几何体中。继续采取传统的小步设问、逐层加深的模式。第一小问考查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后几问考查空间角,空间距离等度量关系。解题方法是向量代数法,其解题思路:建立坐标系——求向量坐标——用公式计算。旧教材相对稳定。

2.在考查空间概念的基础上,强调作图、证明和计算相结合,融推理论证于几何量的计算中,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存在于运算中。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试题直接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立体几何证明试题需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图形,直接体现了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如,2007年天津高考卷第11题;2007年全国卷第16题。

3.重点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形式的多样性。如与简易逻辑、排列组合等小综合题型也常出现,这也是一种传统。如:2003年江苏卷第16题是与简易逻辑相关的题。

4.重视对数学素质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试题体现了立体几何学科特点的通性、通法,突出和加大了对转化、化归思想,类比思想及等积变化等基本方法的考查力度。

如:(2003年江苏卷第12题)一个四面体的所有棱长都为■,四个顶点在同一球面上,则此球的表面积为( )

A.3π B.4π C.3■π D.6π

此题的最优解法是:将这个正四面体放入一个正方体中,再将这个正方体放入球中与球相外接。因为正方体的对角线就是球的直径,而正四面体的棱就是正方体的侧面对角线。所以,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有■a=■,a=1,2R=■a=■,R=■,S球=3π。故选A。此题是典型的考查转化、化归思想。

四、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一)复习重点

1.线线、线面、面面平行和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

2.空间向量的概念、性质与运用;

3.空间角与距离的概念和计算;

4.特殊棱柱、棱锥的定义、性质。

(二)棱柱、棱锥中线线、线面与面面的位置关系,线线、线面与面面所成角的构造与计算(特别注重向量代数法来计算角)复习建议

由于高考立体几何题是中低档题为主,所以在复习时一定要抓好基础。严抓解题的表述与书写的规范性。在传统的逻辑推理方法中的基本步骤是:“一作(作辅助线),二证明(如证明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三求(求解角或距离等)”。在用向量代数法时,必须按照“一建系(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二求点的坐标,三求向量的坐标,四运用向量公式求解”。如在证明线面垂直时,应证线线垂直时,学生容易只证与平面内一条直线垂直就下结论,这里应强调证两条相交直线,缺一不可;用空间向量解决问题时,需要用建立坐标系时,一定要说清楚;用三垂线定理作二面角的平面角时,一定得点明斜线在平面上射影。书写解题过程的最后都必须写结题语。

在面积、体积计算中,要抓住基本图形的基本量,利用基本量可用方程思想处理计算问题。长方体的长、宽、高;正三棱锥的侧棱与底面边长;球的半径等等,这些基本量是列关系式的基本元素。

复习时,我们还应注重与球有关的问题。球内接长方体的对角线等于球的直径;球内接正四面体的棱长与球的直径的关系则可以通过相应的球内接正方体来作中间桥梁,即正四面体的棱长等于正方体的侧面对角线长。如2003年全国卷第12题便是考查这一点。球与截面的问题可类比于圆与弦的问题。

以上是笔者一些肤浅的看法,由于水平有限,不妥之处,敬请专家斧正。

参考文献:

1.高中数学教材《数学》第二册下册

2.《2010高中总复习导与练·理科数学》主编韩清海,张凤,民陕西人民出版社

3.《状元之路·数学B版》策划梁国顺,李利军,黄颖,北京教育出版社

垂直空间设计理念篇4

关键词:景观生态规划垂直生态过程水平生态过程融合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景观生态规划(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基本目标,通过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使廊道、斑块、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并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且适于人类居住。城市景观生态设计则是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深入和细致,更多地从具体的工程或具体的生态技术配置景观生态系统。

2目前我国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局限性

我国景观生态规划中,更多的是从单一的水平生态过程或垂直生态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而针对二者融合在设计中的应用提到的很少,一方面由于景观规划过程的复杂性,同时考虑时间和空间上规划容易使设计陷入困境;另一方面时间上的自然演进和空间上的人类开发在选择平衡度上难以取舍。而现阶段社会发展,城市化过程中人类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需求也越来越突出,因此注重水平生态过程和垂直生态过程的融合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这种融合不仅要考虑景观规划之后的生态持续性,还要考虑符合人类开发的可利用性,同时满足人类使用的需求和生态延续的目的。

3摩尔广场简述

摩尔广场占地面积4英亩,距今已有220年的历史,是威廉克里斯摩斯1792年为卡罗莱纳州北部的罗利市规划的五大广场之一。在现存的三个广场中,联合广场(Union Square)现已成为卡莱罗纳州首府用地,纳什广场(Nash Square)则成为19世纪的漫步花园和纪念广场;但是摩尔广场始终是一片公共绿地,深受罗利市民喜爱,并被列入国家历史名胜名录。如今罗利市人口是初建时的400多倍,人们对公园绿地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摩尔广场的存在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但最初规划的公共空间网络却已退化了50%。在摩尔广场周围繁华的城区,包括儿童博物馆、公共交通系统、历史名城市场、热闹的餐厅、酒吧和咖啡厅在内的地区,这种需求的增长显而易见。

4摩尔广场案例分析

4.1生态过程和垂直生态过程的融合应用

场地设计的切入点是针对水平生态过程对整体景观格局进行简单干预,在此基础上再融入细部中的垂直生态过程,增加摩尔广场空间丰富性的同时,保证广场内部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植被得以保护、雨水得以收集、生物得以多样。

4.2 水平生态过程打造景观格局

尽管摩尔广场的物理特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它作为公共空间所发挥的作用,根据国家公园管理局对历史风景的规定改建广场以提高其公共性能。但是这块城市瑰宝正在走向破败,急需改建以适应罗利市繁荣的城市生活。摩尔广场的整体规划是基于其最独特、最显著的特点设立的,通过打造中心城市地形拓展其空间上、经验上和规划上的范围。这一设计特征将从功能上和视觉上将广场划分出几个特别的空间,满足更多人群的要求。中心地形概念巧妙的打破了传统的棋盘式道路结构,充分激发了广场的潜力,增修了36%的道路,可占用阴影面积增至原来的2.5倍,树林覆盖面积增加了39%,专用休息区增加了10倍,原生栖息地扩大至原来的3.45倍,同时保持95% 的地方视野开阔。这种简单的干预将广场功能拓展到最大化,在这块4英亩的广场上,人们将有更多的娱乐选择和体验,这样的户外环境将占地面积和多功能
花园放在首位。广场将成为一个多维度的开放草地,具有良好的前景和广阔的绿地,既可用于紧急避难,还可用于休闲娱乐场所。

4.3垂直生态过程打造细部设计

摩尔广场项目在垂直生态过程中,尽可能减小对植物根部的破坏,仅把花槽移除以增加景深。现有的铺路材料将被回收用做新广场内铺路图案的材料,这样可以举办大型表演和即兴表演活动。广场地形有很多是自然形成的,北面的缓坡成了天然的露天竞技场,人们还可以在那里沐浴日光,欣赏美景。规划还设计了一系列可持续项目,比如:将雨水收集到雨水花园、在自然区增加生物栖息地等,确保该设计有利于生态系统,同时打造一个安静的阅读环境和赏鸟胜地。

4.4 水平与垂直生态过程的成果

摩尔广场项目设计中秉持可持续性原则,这包括一系列元素,例如:长期的树木管理、场地规划和选材。对现有树木的保护和寿命的考虑帮助完善了项目的各个方面,从而引发出一些创新的设计,如抬高路面,利用墩子做成边缘系统保护
树木保护区,嵌入中央地貌内的地上基础设施核心和景观动态循环系统。保护性建设技术可以保护历史悠久的橡木围,同时赋予广场更多的占地和娱乐空间。

5 结束语

不同的生态景观设计在尺度上和地域性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别,项目尺度较大,采用在大的空间尺度上进行整体景观规划,将景观格局和整体的水文、地形、植被综合考虑,注重水平生态过程和垂直生态过程的综合应用。摩尔广场景观规划项目尺度较小,采用先打造大的景观格局完善水平生态过程,然后在此基础上融入细部设计完善垂直生态过程。但在塑造景观生态过程中,考虑了地域景观在未来发展演进的垂直生态过程和人的活动进入地域景观之后的水平生态过程。在建立合理景观格局的基础上,逐步考虑土地持续利用、生态环境改善、人类活动规划等一系列景观生态过程。这种景观生态规划的过程都是基于对未来地域生态环境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遵循自然优先原则、可持续原则、针对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对景观进行有目的的规划设计,将景观生态过程中的垂直生态过程和水平生态过程有效合理的融入到景观规划的过程中,以保证景观空间格局的完整性、连续性和时间格局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章俊华. Landscape 思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13-114

[2]王云才.上海市城市景观生态网络连接度评价[J].地理研究,2012.28(2):284-292

[3]曾辉,夏洁,张磊.城市景观生态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地理科学,2013,23(4)

[4]里尔.莱威,彼得.沃克著,王晓俊译.彼得.沃克极简主义庭院[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

[5]刘滨谊,李开然.美国当代景观设计大师皮特.沃克的艺术与作品[J]新建筑,2003(3).

垂直空间设计理念篇5

1外部空间与造型设计

1.1入口设计。1)整体性和协调性。整体和协调意识在当今城市建筑活动别重要,建筑是由多种元素有机结合而成的整体,建筑入口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建筑入口空间不论是从功能上,还是从形式上,都要和整体空间造型相统一。入口布局的位置是商业建筑总平面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地周围环境对建筑总体布局的综合影响结果。2)强化视觉形象。入口是商业建筑给予人们的第一印象,良好的建筑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能刺激消费者的购物欲望进而引导消费。建筑入口外部空间如果有丰富的层次能给人以充实和深远的感觉,它让视觉不能一览无余,而是给路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从而引导消费者进入到商业场所。丰富的外部空间层次还能增加空间的多样性和充实感。

1.2总平面设计。大型商业建筑应设置在交通枢纽和其他交通方便的地带,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且有不少于1/4的周边总长度和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以方便商业建筑的流线组织疏散。总平面流线组织布置中,应组织好顾客、货流、员工三者的流线,尽量避免各种流线的交叉。

1.3外部空间设计。在消费行为过程中,人们不仅仅需要一个购物的场所,也需要具有一定品位和特色的环境,在其中进行娱乐、游憩、交往,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开放空间、界面处理、无障碍设计、小品雕塑等方面。

2内部空间设计

2.1商业中庭设计。中庭是商业环境中非营业性的开放空间,但是它对活跃空间气氛,组织和丰富空间层次,调节空气流通,提升整个商场的空间质量和档次,具非常积极的意义。中庭空间结合了游乐活动,文娱设施,文化展示,而成为商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庭空间中,多设置垂直交通工具,从而成为整个建筑的交通枢纽空间。

2.2交通空间的设计。交通空间应顺畅,流线组织应明晰直达,并使顾客顺畅地浏览选购商品,迅速、安全地疏散。交通空间包括水平空间和垂直空间,水平交通空间是指同层内的通道,垂直交通空间是指不同标高空间的垂直联系。在室内空间中主要通过框架的布置划分水平交通空间,框架的布置应形成合理的环路。垂直交通工具应与各层通道有便捷的联系,形成整体的交通组织体系。

2.3展示空间的设计。展示空间是商业建筑内部环境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橱窗设计,广告空间设计,展销场所设计等等。

2.4休闲空间设计。商场中的休闲空间分为休息、娱乐、餐饮、健身、文教等空间。休闲空间在现代大型商场中越来越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丰富了商业业态,以满不同的的消费需求。

2.5商业灯光设计。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灯光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商业灯光设计当中,主要分三个部分:一个是基本照明;一个是特殊照明;第三个是装饰照明。不同的灯光组合可以营造出独特的氛围,赋予商业空间不同光影效果。夜晚的商业空间最炫目也是最吸引人的部分就是灯光,好的灯光设计已经成为人们走出家门进入商业空间的重要愿意之一,仅简单的白色的灯光强调出了光影,强调了建筑,树上,花池边等景观灯组合变化更能衬托出空间或浪漫或热情或璀璨的。因此夜晚的商业空间也更迷人。

商业建筑的不断变革设计理念其本质思想就是为了博得消费者的亲睐,现代商业建筑的设计理念应不断的朝向创新、求异的方向发展,力求建造具有自己特色的商业建筑,突出商业特点,进而不断的吸引消费人群,扩大商业圈的建设发展。

垂直空间设计理念篇6

关键词:建筑立面;垂直绿化;设计;表现手法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垂直绿化的概念

墙面“垂直绿化”是指利用攀缘植物或者其他的植物材料装饰城市中各类建筑物的外墙、围墙、挡土墙,河道护坡墙以及一切垂直于地面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墙体,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墙面垂直绿化布置,达到增加绿地覆盖率,美化城市的目的。[1]

2、垂直绿化设计的功能和作用

(1)垂直绿化的生态效应[2]

垂直绿化具有增加城市绿化率、改善城市环境小气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光污染、对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效应、对建筑物表面的保护等生态功能和效用。

(2)垂直绿化的景观效应

垂直绿化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着较强的表现力和观赏性,能够增加城市中的景观效果;垂直绿化可以覆盖建筑立面形成简单或是较复杂图案化的绿化面,也可以在墙面形成高低错落的构图效果。从而体现出丰富建筑形象、装饰城市空间环境的景观效应。

(3)垂直绿化带来的生理、心理效应

垂直绿化满足了人们接触自然、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绿色植物可有效调节人们的神经系统,缓解紧张情绪,减轻室内工作者的视觉疲劳,带来安全感 [3]。

3、建筑立面垂直绿化设计的表现手法[2]

(1)运用形状构图手法的表现力

在建筑垂直绿化设计中,往往可以针对不同建筑的立面特点及环境特点,采取不同的立面构图手法,营造出丰富多样的垂直绿化效果。建筑立面垂直绿化的构图手法可以概括为点、线、面三种。

①点的构图手法

点的构图手法可分为重点强调和点的线化与面化两种。利用点的重点强调的构图手法可以营造视线的焦点,消除了建筑立面的单调乏味感;点的线化可形成方向感,活泼感和节奏感,使建筑显得生机勃勃;点的面化可表现出特别的质感,通过对点的合理组织,还可以形成特别的图案。

②线的构图手法

线式构图方法可分为线性加强和对面的分割两种。线性加强主要利用不同方向的线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引起视觉联想和感情波动,并使人们对建筑产生延伸感和体量均衡感;对面的分割,可以消除建筑立面的沉重感和巨大的体量感,减缓人们心理的压抑,同时使得该建筑立面变的丰富,更加具有层次感。

③面的构图手法

面的构图手法可分为虚实对比、统一建筑立面和营造视线的模糊感三种。垂直绿化在建筑立面的实施,不仅使得建筑大面积的虚实对比更加富有个性和可识别性,还可以起到保护建筑立面的作用;运用垂直绿化可以将建筑立面统一起来,形成较为整体的立面效果,还可使建筑形体与周边环境的差异性得到隐藏,避免建筑和环境的格格不入;适当的垂直绿化手法的运用,还可以使得植物覆盖在建筑表面上对建筑内部产生视线的模糊感,形成一种朦胧美。

(2)运用色彩的表现力

垂直绿化的色彩设计中,应遵循色彩的对比原则和色彩的协调原则。

①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主要从色相对比和明度对比两方面起到丰富建筑环境的作用,在建筑环境中增加活跃、变化的元素,对人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色相对比关系的强弱取决于色彩在色环位置上的相对距离,距离越大对比越明显,当植物色彩与建筑表面材料的色彩形成的不同色相的对比关系符合人眼对视觉平衡的要求时,则可产生出强烈的美感 [4];建筑立面垂直绿化中,采用的植物的色彩明度越高,则色彩会显得越膨胀,植物体积显得越大,容易使得观察者产生心理距离小于实际距离的错觉,产生空间缩小的感觉,从而通过垂直绿化植被的选择调节建筑在环境中的体积感。

②色彩协调

色彩协调使得每一种色彩元素都有一个相同或相类似的共同原素,它可是是色相、明度或彩度。过于强烈的对比关系破坏建筑环境中的色彩平衡,使人产生不良的心理感受。垂直绿化作为建筑色彩和环境色彩的过度关系,应将建筑色彩和环境色彩统一起来。

(3)运用材质的表现力

自然式垂直绿化效果呈现出原生态的美感,使得建筑显现出自然情趣,易于和周围的绿化环境融为一体。经过人工干预的规则式绿化,则使得垂直绿化的肌理呈现出整齐精致的效果,给人以严谨的秩序感。在建筑立面垂直绿化设计中,应注意不同植物材质的组合或植物和其它材质的组合的混合式材质的应用。

混合式垂直绿化克服了自然式难以控制绿化效果和规则式生硬呆板缺乏活力等垂直绿化效果方面的缺点,在较规整的植物材质中融入自然生长的植物,两者形成对比关系,使得绿化效果整齐而富有变化;而绿色植物的材质带来的轻软柔弱的感觉和其它材质想结合,则能够形成材质上的对比衬托,表达出更丰富的肌理感,为建筑立面带来富有力感的整体绿化效果。

(4)运用垂直绿化的光影表现力

光影是由于光线被遮挡而形成的投影,但在建筑立面和建筑内部空间形成的光影表现力却相差很大。合适的光影表现能营造出活泼生动的建筑形象以及灵动的内部空间环境,加强建筑的表现力能更好的反映出建筑的性质。

因为植物表面肌理的不同、植物色彩的差异,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深浅不一的光影效果,会比一般的建筑材料构成的建筑立面更富有变化和生动的律动感[5]。设计手法和所选植物种类的不同会使垂直绿化的光影表现存在差异,枝叶较大的植物,表面肌理越粗糙,光影的表现就较强。此外,垂直绿化植物的阴影与透射进建筑内部空间的光线形成规律的明暗对比,使得建筑内部空间充满了阴凉律动的光影效果。

(5) 垂直绿化的动态变化

由于绿色植物的生长会随着季节时令的更替以及自身生长阶段的不同而处于动态变化中,绿色植物将会呈现出不同的形式面貌。

建筑上的垂直绿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光影都呈现出动态的变化,建筑形象也随之带给我们不同的视觉印象和丰富的主观感受,垂直绿化将会给建筑带来生命和生长的暗示,能够赋予了建筑更多的情感。[6]

参考文献:

[1]张宝鑫主编.城市立体绿化[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10

[2]张小康.建筑立面垂直绿化设计策略研究[D].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重庆:重庆大学,2011.05

[3]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06

[4]郭会丁.园林景观色彩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5]丁山编.建筑景观细部创意[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

垂直空间设计理念篇7

您在“个人研修计划”已经选定了一节课,作为本次研修的教学实践内容。

请您针对这一节课,完成教学设计方案初稿和教学课件初稿,将这一节课的初步成果作为培训成果资源包初稿提交。培训成果资源包初稿包括一份这堂课的“聚焦教学重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初稿和一份与之对应的教学课件初稿。

作业要求:

1.该教学设计初稿和课件应体现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2.教学设计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教学课件需保证能正常播放查看;

3.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4.教学设计和课件作为培训成果资源包,请以附件形式统一提交。(注:由

于资源包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5. 请至少查看一位同伴提交的“培训成果资源包”初稿,在其作品的下方

给出您的合理评价和建议。您的同伴会综合考虑这些评价和建议,后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进一步修订。

温馨提醒:此项不作为考核内容,旨在与同伴分享交流培训成果。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构建了探索性学习的纵向结构,即“设疑激情———引导探索———应用提高———交流评价”的基本教学模式。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2第五单元“空间与图形”的《相交与平行》。在学生初步认识直线以后,本单元教学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能相交,也可能不相交。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垂直是特殊位置的相交。

教材按上述的线索,组织教学内容,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作为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先教学平行,再教学垂直。以理解这两种位置关系为重点,平面内两直线的平行与相交(包括垂直)的位置关系在数学学科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画垂线、平行线和学习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基础。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各种方法画出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直线,并通过这些活动,体会平行线和垂线的一些特性。对于理解掌握初中几何知识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平行与相交的现象无处不在,但由于四年级学生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经验少,学生只对与本节有密切关系的“角”“直线、射线、线段”的知识熟练的掌握,但对平行与相交的现象还只是有初步模糊的认识,尤其是对于一些几何术语可能理解不透,如:“同一平面”“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互相垂直”等。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时忽略了直线可以延长导致分类标准乱。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包括垂直)的位置关系。能正确判断互相平行、互相垂直,正确理解相交现象,尤其是看似不相交,实际相交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活动中,培养观察、操作、想象等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体会到数学的应用和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同一平面”“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六、教学难点:

相关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明确“互相”的含义和“位置”的意思。

师:在课堂上,我是老师,你们是学生,我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师生关系),你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同学关系),**和**在一个座位上,他们两个是什么关系?(同桌关系),我们叫他们互为同桌,也就是互相叫做同桌。单独一个人能叫互相吗?“互相”一般指两个人的关系,一个人不能叫互相。同桌关系与什么有关?(与两个人所坐的位置有关)。

〔设计意图:师生沟通了解的同时,了解“互相”“位置”的意思,为下面知识的学习做个铺垫。〕

二、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知道了直线的特点,谁能说一说直线有什么特点?

(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不可以测量)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直线的有关知识,一起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回顾直线的特点,为研究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做准备。〕

三 、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一)学生想象在无限大的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师:老师这儿有一张纸,如果把它想象成一个无限大的平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一条直线。想一想,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1、学生想象2、小组交流)

2、师:每个组都有这样的白纸,现在咱们就把它当成一个无限大的平面,把你们刚才交流的结果画下来。注意,一张白纸上只画一种情况。开始吧。(学生试画,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此环节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大胆猜想的广阔空间,经历了一个从个人——小组——全班的逐层递进的过程。使同一平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各种情况,最大可能的通过学生的思考、想象、动手操作展现出来,为分类提供材料。〕

(二)观察分类,初步感知相交、平行两种位置关系。

1、展示各种情况。师:画完了吗?

师:谁愿意上来把你的想法展示给大家看看?(将画好的图贴到黑板上)

师:仔细观察,你们画的跟他们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可以上来补充!(学生补充)

2、:分类研究直线的位置关系。

(1)我们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先给每组的两条直线编号

(2)师: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上的位置不同,给分分类? A:小组讨论:能分成几类?你们是怎样分的?

B:学生汇报分类情况。

预案:

a.分为两类: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

b.分为三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

垂直空间设计理念篇8

关键词:北京四合院;轴线;垂花门;廊

1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国传统民居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可谓源远流长,其内涵之丰富、形式之多彩在世界民居文化中独树一帜。在诸多传统民居中,北京四合院又以其空间丰富、性质严谨、装饰精美而最具代表性。北京四合院建筑艺术水平极高,不仅表现在其布局适应北方的气候条件,反映家庭伦理和生活方式,更表现在其与深沉内敛的民族性格和温和儒雅的礼仪习俗间的高度契合。

本文以建筑形态学理论为基础,对空间要素加入文化因素的解析,作为认识和理解传统建筑的新角度和新方向。笔者建立了北京四合院空间形态体系,挖掘其所起到的作用,试图通过观察传统建筑中的空间设计,为当下建筑实践寻找新的可能性。

2北京四合院的概念及其空间构成基本特点

2.1四合院的概念

合院式民居是中国北方传统民居中的典型代表,由北面的正房、南面的倒座、东西厢房围合中间庭院而成,故称四合院。其发端于周,起源于唐宋,成熟于元明,而到清展到极致。北京四合院大规模建造始于元代,元代定都北京后,对都城进行了统一规划,确定了都城的中心――宫城,并以宫城为核心,将城市划分成规则的街区,胡同加四合院的布局形态逐步成型。北京四合院融合了中华民族的礼制文化,清晰地反映出伦理道德和宗法观念在建筑中的表达,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古代社会长幼有序、上下有分、内外有别的传统观念,以及尊卑有别的等级观念,维持宗族形式,规范家族行为,在四合院内外宅的划分中被明显地表达出来。那种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的位置序列安排,完全是父慈子孝,夫唱妇随,事兄以悌,朋交以义的人生道德伦理观念的现实转化,是中国传统家庭人伦文化的缩影。

2.2北京四合院的进制

在传统的合院民居中,其空间构成模式是以“间”作为单体建筑的基本单元,以“间”组成“院”,以“院”重复组合形成“进”,作为四合院建筑空间的基本单元。在北京四合院民居中,院落大小不同、功能有别、形式多样,但都是以院落为基本单元进行组合,有一进四合院、二进四合院、三进四合院,以此类推,根据主人的地位及基地情况,王府的四合院多达七进、八进。

一进院落又称基本型院落,由四面或三间房子围合组成的四合院或三合院,院落小巧方正,以居住功能为主。其特点是有正房,一般为三间,正房两侧带耳房,成为三正两耳,共五间。正房南面两侧为东西厢房,各三间,与正房形成“品”字形排列。正房对面是南方,又称倒座房,间数与正房相同,院内铺砖墁甬道,连接各住房入口。四面的房间都建在抬高的地台上,正房的地台是最高的,其次是厢房,宅门一般设在东南方向,占据倒座房东边一间或者半间房子的面积。一进入宅门,在东厢房的山墙设有坐山影壁,通过西侧的屏门,到达内院,空间相对简单。

二进院落顾名思义就是由两个院落组成,在一进院落的基础上,沿纵向进行扩展。在东西厢房的南山墙之间加障墙,将院落划分为内外两重,隔墙和正房、东西厢房围合成内院;隔墙和南侧的倒座放以及两侧的屏门围合成外院,障墙中间设二门以供出入,外人一般不进入内院,除非地位显赫的人或是亲戚朋友。一般在二进院落中,二门多以屏门形式出现,内院中不设抄手游廊。

三进院落是级别较高的四合院形式,大门通常用级别很高的广亮大门,入口空间也很阔绰。进入大门后就是独立影壁,两侧为设有屏门的隔墙用以分割空间,右边小院一般用做私塾空间,穿过左边屏门便进入四合院的外院,接着进入二门。二门是四合院最重要的门,三进院落的二门多会用垂花门形式(下文会具体介绍),装饰最为华丽。垂花门和紧连着的屏门构成“勾连搭”的屋顶形式,在两侧紧贴隔墙设置抄手游廊(下文会具体介绍),隔墙上间隔有序地开设什锦窗,周边用砖雕装饰精美。透过什锦窗可以隐约看见内院景色,增加了空间和视觉上的连通性。多进院落规模受到胡同的限制,当需要规模更大时,只能向横向发展了,就出现了复合型四合院,带有跨院,甚至带有私家花园,迄今保存比较好的当属北京的恭王府了。

3北京四合院的空间布局特点

北京四合院空间构成的基本要点可以概括为:确立中心轴线,对称建筑构造,递进流线塑造空间意蕴,构建中心院落,组合多元空间。

在北京四合院建筑中,“轴线”是四合院建筑的脊梁,是组织单体建筑、构造居住空间秩序的控制线。特别是在多进院落空间组合体的布局中,强调“轴线”对称,以传统的中轴规制控制院落的发展和群体合院的空间层次及秩序,构建了主次分明、前后有序的空间序列。

3.1对称轴线

轴线实际上并非客观存在,而是从心里感受抽绎出的空间组织内部结构逻辑线,在其控制下促使四合院传达出稳定、理性、富有秩序的特征。北京四合院在轴线方向上空间往往是不连续的,在中心位置会用房子、垂花门、屏风等将轴线打断,分隔成相互独立的、一进一进的“轴域”。中轴线控制房屋布局和院落组合的次序,按照传统“择中”观念,布置宅院中的房屋,讲究“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的排列次序。其中,布置在轴线上的房屋为长辈居住的正房,规格最高,朝向最好;中厅居中作为接待宾客、节日活动等场所,并以正厅作为公共空间与内宅私密空间的区划,形成“前厅后室”的格局;晚辈的房间位于东西两侧厢房,长子住东厢房,次子住西厢房,体现东为贵之意;未婚女子住内院,仆佣住后罩房,以体现封建社会家庭中长幼、尊卑有序,内外、男女有别的伦理秩序。

四合院四周的房屋布局和不同功能的院落组合都强调纵向、正位的中轴线的主导性和主院的中心地位。合院中的房屋以中轴线为脊,有序地布置于轴线前后、左右,形成以院落为中心的规整空间。合院中的院落空间组合以主院功能空间为主导,组织前院、后院、旁院等不同的功能形成有机整体。除此之外,轴线还是传统思想“天人感应”和“天人合德”的思想观念的建筑表征。

3.2递进流线

流线指的是人在建筑空间中被引导的或可能发生的活动轨迹。北京四合院中,流线联系着院落中各个主从单元空间,形成迂回曲折的形态。流线依轴线层层深入,缠绕着笔直的轴线,柔化了轴线的秩序。用我们现在的价值判断,流线越是简单直接,使用越是方便。然而,北京四合院中的流线并不完全是这样的。古代工匠在长期实践中,通过对轴线的理解,从僵化的图式中解放出来,将流线在轴线基础上灵活地使用脱离、打断、迂回、错位等做法,营造出阻隔与通畅共存、尺度对比明确、节奏起伏紧凑的空间意蕴。北京四合院中,流线的转折缓冲了空间之间性质变化的突然性,控制了不同人群的视线和活动。曲折递进的流线使用促成了北京四合院空间建筑中流畅与内敛精神之间的巧妙融合。

3.3中心院落

北京四合院民居空间构成的核心理念是“择中而居”、“居中为上”的传统尚中理念,也是儒家哲学追求“中正”、“仁和”思想,讲究“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的体现。围合四周的建筑门窗均朝院落开启,构建以院落为核心的功能空间,以统率和控制四周房屋和其他从属院落空间,形成典型的“内向聚合”的居住形态。传统四合院民居中的中心院落是天、地、人交汇的开敞式空间,也是居住建筑“藏风纳气”“阴阳和谐”的开放场所,春有绿树,秋有花果,沟通了人与自然的相通与和谐。中心院落更是人文空间,凝聚着几代人同居同乐的亲情,成为情感交流的室外活动空间,具有深邃的文化内涵,是北京人最眷恋的居住环境。

4北京四合院单体建筑中的细节空间构造

4.1大门

大门是整个四合院的入口,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四合院区分内和外的标志。传统四合院的大门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规定,体现在式样、规模、屋顶、装饰等方面。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住宅及其大门直接代表着主人的品第等级和社会地位。大门从规模等级可划分为王府大门、广亮大门、金柱大门、如意门等。王府大门是四合院大门的最高形制,可以做到五开间或三开间,屋面可以使用琉璃瓦件,在檐口处设有瓦当和滴水构件,正脊两端上设有吻兽,王府大门上还可以使用斗拱,雀替等构件,并能以彩画装饰,这些在平民四合院大门上是严禁使用的。广亮大门一般是贵族官宦的住宅大门,面阔一间,门前台阶设垂带,门扇位于脊檩之下,门轴下端装在门枕石的槽子里,上端用联楹和门簪固定到大门框上,起旋转作用。门板多是“棋盘门”,四周攒边中间安板心,中槛部位设有数对门簪,上面雕刻图案,以示富贵吉祥之意。金柱大门的规格仅次于广亮大门,进深略小,门扇外移至金檩之下,用金柱固定。大门内上部多设吊顶,门外侧顶棚常绘有苏式彩画。

4.2影壁

中国传统空间布局讲究空间的含蓄内敛,追求庭院深深的意境,所以对空间进行适度遮挡,会产生步移景异、小中见大的视觉效果。影壁这种分隔空间的构件在传统空间布局中一直应用广泛。按古代风水学家讲,门前的影壁和院内的影壁,是为了使气流绕影壁而行,聚气而不散。如果倒座房前的院子比较宽敞,影壁可独立于厢房山墙和隔墙之间,这种形式称为独立影壁,从地面另砌起一堵砖墙,目的是遮挡内院参差不齐的屋顶,使入口的小院显得更工整美观。而另一种跨山影壁是依附厢房的山墙墙面而设的,它如浮雕一般整个突出于厢房的山墙墙面外。影壁的整体结构可分为三段:下碱、墙身、屋面。墙身中间区域是影壁心,做法有硬心和软心两种,硬心做法多是采用磨砖对缝的方法,软心工艺则比较简单,表层刷白灰,清新雅致。如果户主追求华丽富贵,即可在壁心中央和四角雕刻各种装饰纹样,凸出于壁面。

4.3垂花门

垂花门是四合院中一道很讲究的门,它以端庄华丽的形象成为四合院外院和内宅的分界。古时人们常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其中“二门”即指垂花门,它一般设在四合院的主轴线上,位于外院北侧正中,建在三层或五层的青石阶上。垂花门有两种功能:一是防卫功能。白天开启,供家人通行,夜间关闭。二是屏障功能。在垂花门内一侧的两根柱间再安装一道屏门,除了婚丧嫁娶时,其他时间屏门都是关闭的,人们进出二门时走屏门两侧的侧门到达内院,这种功能充分起到沟通内外宅,又严格划分空间的作用。垂花门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屋顶形式是一殿一卷式,由一带正脊的悬山和一卷悬山组成。两种不同类型的屋顶交接在一起,被称为“勾连搭”的形式。在交汇处形成了天沟,垂花门所承接的雨水有一半从天沟两侧流出,大大减少了檐前的滴水对垂花门阶石的冲蚀。垂花门平面共有四根柱,空间上是占天不占地,这也是它的特色之一,这样垂花门的屋顶下的空间就比较宽敞。

4.4廊

廊在中国传统空间中应用广泛,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北京四合院中的廊道一般是围绕内院展开,连接正房、厢房的檐廊形成环廊。廊一般一米多宽,一人多高,屋顶多为鞍子脊。四合院里的环廊是组织院落空间的一种重要手段,环廊联系院落的各主体建筑,并使整个有着轴线对称的院落空间显得更规整统一。环廊是院落和室内之间的一道过渡空间,丰富了整个院落的空间形态和空间感受。另外,廊道又方便在雨雪或者暴晒天气时行走,减少天气对户内人生活的影响。环廊由檐廊和游廊组成,檐廊是指正房和厢房前面的出廊,属于建筑的一部分;游廊是指沿墙设置的廊(抄手游廊)和连接厢房与厢房的走廊(穿山游廊)。垂花门两侧沿墙设置抄手游廊,墙面上设置的什锦窗,外院人可以依稀看见游廊内的场景。在一些大型四合院的私家花园中,也经常设置游廊,主要是用来营造景致空间,花园中的游廊造型灵活,空间布局自由随意,可曲可直,使花园空间形态丰富多变。

上一篇:兽医诊疗制度范文 下一篇: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范文